小學語文微課教案
發(fā)表時間:2020-10-19《小狗包弟》。
一名優(yōu)秀負責的教師就要對每一位學生盡職盡責,作為高中教師就要根據教學內容制定合適的教案。教案可以讓學生能夠在課堂積極的參與互動,幫助高中教師提前熟悉所教學的內容。所以你在寫高中教案時要注意些什么呢?為了讓您在使用時更加簡單方便,下面是小編整理的“《小狗包弟》”,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小狗包弟》教案
教學目的:
1.探索作品主旨,理解作者對小狗包弟的感情從而了解“文革”所帶來的傷害,進而更恰當地評價作者的行為。
2.領悟作者深刻的思想和真摯的感情,學習作家勇于體剖自我的精神和文人為文的態(tài)度。
3.學習文章以小見大的寫作特色。
4.
教學重點:引導學生理解作者對小狗包弟的感情,結合文中重點語句去評價作家和領悟作者
所表達的思想和感情。
教學難點:學習文章以小見大的寫作特色,并且引導學生從重點語句中去認識作家和了解“文革”,學習作家真誠解剖自己,用真誠去感染讀者的文人為文態(tài)度。
教學過程:
環(huán)節(jié):導入
方法:提問和講授
教學內容:講述一些有關“文革”的情況
1.提問:大家有沒有聽說過“文革”呢?那你們對“文革”的了解有多少?你們有沒有聽過祖輩父輩講過有關“文革”時期的事情?又或者從歷史書中或課外閱讀中聽講過有關“文革”的事情呢?有的話請同學們勇敢地舉手說給大家聽聽。
(學生回答后歸納總結,然后補充自己找到的有關“文革”的資料,讓學生更加了解“文革”的社會背景。)
文革資料:
(1)葉劍英元帥曾經沉痛地說過:“文化大革命死了兩千萬人,整了一億人,浪費了八千億人民幣。十年間國民收入損失約五千億元”而二戰(zhàn)期間,軍人、平民死亡人數超過5500萬,參戰(zhàn)國物資總損失達4萬億美元。在中國,被日軍屠殺和作戰(zhàn)犧牲的民眾、軍人2000余萬,日本侵略給中國造成直接經濟損失達1000億美元。
(2)馮冀才《100個人的10年》中的一個荒唐故事:一位非常受學生歡迎的故事大王似的語文教師因為講述膽略過人機警智謀的毛主席瀏陽遇險水溝藏身而被人劃為歪曲毛主席偉大形象的右派而被判刑8年,導致喪妻失子。
(3)作家秦牧曾這樣記述“文革”期間在廣州街頭的所見:“人們咬著匕首,抬著尸體游行?!薄耙惶煸缟?,當我走回報社的時候,一路看到在樹上吊尸的景象。那些尸體,大多是被打破頭顱、鮮血迸流的。在一德路到人民中路短短一段路程中,我竟見到八具這樣的尸體。”
總結:這場運動堪稱“十年浩劫”,多少無辜的人慘遭殺害,多少千年古跡毀于一旦。那真的是一個非人的瘋狂年代,親友疏遠,人情殆盡。在這個動亂的年代里,人的生命賤如草芥,一錢不值,人性扭曲變形。而在這樣的年代,我們的巴金先生又遭遇了什么呢?下面讓我們一起學習《小狗包弟》這篇課文來了解一下。
學生活動:學生回答問題,聽講、思考和醞釀情緒。
環(huán)節(jié):介紹作者和作品
方法:講授法
教學內容:1.釋題:本篇課文選自巴金先生晚年散文集《隨想錄》,而本文是《隨想錄》里面經典篇目之一,本文的出發(fā)點非常明確,是對“文革”做出個人反省。
2.作者:原名李堯棠,字芾甘,祖籍浙江紹興,生于四川成都。
3.作品:激流三部曲:《家》、《春》、《秋》;
愛情三部曲:《霧》、《雨》、《電》;
散文集:《隨想錄》;
第一部長篇小說:《滅亡》
學生活動:學生拿出練習冊,把介紹作者和作品的重點內容畫一畫。
環(huán)節(jié):檢查預習
方法:講授法和討論法
教學內容:請學生上黑板寫出下列字詞的讀音(左邊請一名男生寫,右邊請一名女生寫,然后請其它的學生做“小老師”)
舔舔()叱罵()
作揖()解剖()
租賃()墮落()
籬笆()修葺()
學生活動:寫字音
環(huán)節(jié):文本分析
方法:教授法和討論法
教學內容:1.大致上簡析文章思路。引導學生通過找出文中寫小狗包弟的段落來把文章分
為三大部分。
第一部分(第1自然段):藝術家與狗的故事
第二部分(2—10自然段):小狗包弟的故事
第三部分(11—13自然段):作者反省和懺悔
(根據學生的答案來進行分析,引導學生寫出正確的答案)
學生活動:學生快速通篇默讀后把文章分為三大部分,然后回答問題。
教學內容:2.分析第一部分
問題:本文講的應該是巴金先生和小狗包弟的故事,但為什么開頭第一自然段卻寫藝術家和狗的故事呢?這樣寫有什么作用呢?(請學生邊齊讀第一自然段的某些句子邊思考)
(根據學生的回答進行分析歸納和補充總結。解決問題“開篇寫一位藝術家與狗的故事有什么作用和意義?”)
學生活動:學生齊讀第一自然段后回答問題
教學內容:3.分析第二部分
時間事件/情節(jié)情感語句
提問:請同學們根據時間找出和小狗包弟有關的事件或情節(jié),此中表達了作者什么樣的情感?你從文中哪些語句可以體會到這樣的情感?
請前后兩排同學為一個小組進行討論,討論后每組派一個代表發(fā)表意見,完成表格。
(課室內走動,了解學生討論情況并進行引導。請學生回答后進行分析歸納
補充總結)
學生活動:分組討論,討論后每小組派一位代表發(fā)表意見,共同完成表格
環(huán)節(jié):作業(yè)
教學內容:1.根據對第二部分的學習,課后思考下面兩個問題:
(1)作者為什么要通過寫一只小狗的經歷來反映文革現實呢?
(2)作者主要情感基調是什么?為什么要以此作為情感基調呢?
2.作者花了很大的篇幅寫第三部分,即寫作者的自我反省、歉疚和懺悔,請同學們預習第三部分后思考下面的問題:
你覺得作者僅是注重寫文革現實還是更注重寫作者的自我反???
(三個問題在學生分組討論時寫在黑板上)
板書提綱:
1.釋題
2.作者及作品
3.字音
舔舔()叱罵()
作揖()解剖()
租賃()墮落()
籬笆()修葺()
4.文本分析
第一部分(第1自然段):藝術家與狗的故事:鋪墊
引出下文
對比:JAB88.com
第二部分(2—10自然段):小狗包弟的故事
時間事件/情節(jié)情感語句
第三部分(11—13自然段):作者反省和懺悔
5.作業(yè)
(1)作者為什么要通過寫一只小狗的經歷來反映文革現實呢?
(2)作者主要情感基調是什么?為什么要以此作為情感基調呢?
(3)你覺得作者僅是注重寫文革現實還是更注重寫作者的自我反???
相關知識
小狗包弟(2)
一名優(yōu)秀的教師在每次教學前有自己的事先計劃,高中教師在教學前就要準備好教案,做好充分的準備。教案可以讓學生更好的吸收課堂上所講的知識點,幫助高中教師營造一個良好的教學氛圍。高中教案的內容要寫些什么更好呢?為滿足您的需求,小編特地編輯了“小狗包弟(2)”,供大家借鑒和使用,希望大家分享!
第二課時一、導語設計
二、文本解讀
(一)分析鑒賞
分析課文“結局”這部分:無論小狗包弟怎樣的可愛與聰明,它仍然逃脫不了自己的厄運,請大家閱讀“結局”這部分。
1、小狗包弟成為包袱的原因是什么?
明確:a、日本種的小狗。b、瑞典舊主人
在那個年代,養(yǎng)一只寵物狗本身就是一種奢侈,會引起很多人的注意。同時我們再聯系前面的藝術家獲罪的原因(“里通外國”是個反革命),再聯系小狗包弟的這種特殊身份,就不難理解為什么小狗包弟會成為包袱了。
2、小狗包弟作為禮物卻無法送出,為什么?
除了前面講過的小狗包弟是一個包袱的原因外,也反映當時那種人人自危,人人力求自保的社會現實,同時也注定了小狗包弟命運的悲劇性。
3、文章寫到這里,作家與小狗包弟的故事就已經結束了,我們回頭來看一下,作家一共寫了幾個故事?(兩個)對照這兩個故事,我們可以將楔子部分的問題解決了,請大家將這兩個故事的主人公和情節(jié)進行一下對比,看看二者有什么異同。
明確:
相同點:主人公都是寫人與狗之間的故事
不同點:前一個故事寫狗的忠誠,后一個故事寫人的背棄
通過對比說明了作家自責的必然性和懺悔的必要性。
4、我們就來看一下在小狗包弟送走后,作家的內心是如何變化的?請同學們閱讀一下“尾聲”部分,同時思考一下這個問題。
明確:輕松沉重自責
①作家為什么會輕松?
明確:包袱解除了,從紅衛(wèi)兵開始上街抄四舊開始,小狗包弟就成了全家人的一個包袱,使他們整日生活在心驚膽戰(zhàn)當中,害怕小狗包弟會給他們帶來災難,如今包弟送走了,沒有包袱了,自然而然的就輕松了。
②他為什么會沉重?
明確:作家想到了解剖臺上的小狗包弟的慘象,進而想到為了自保,自己將相處了七年,有著深厚情誼的包弟犧牲調,心中便產生了深深的愧疚,這種內心的煎熬使他又背上了沉重的包袱。
③這種包袱使作者不斷的自我譴責,請大家找一下,那一句話是表明作家的自責的?
明確:“不能保護一條狗……我不能原諒我自己﹗”
我們說時間可以改變一切,可是時間能撫平心靈上的創(chuàng)傷嗎?教師范讀最后三個自然段,思考:
5、作家寫了時光的流逝,又寫了庭院景況的改變,目的是什么?
明確:作家要說的是雖然整整13年過去了,作家所住的庭院也已面目全非,但那種愧疚和自責仍然沒有減少一分,反而與日俱增,而且作者認為“這種煎熬不會終結”除非“給自己過去十年的生活作總結,還清心靈上的債”所以作家在76歲高齡,仍然帶病書寫著心中真誠的懺悔,最后輯成了《隨想錄》一書。
(二)合作探究
1、作者為什么要將歉疚、懺悔作為本文的感情基調?
明確:在那個動亂的年代,多數群眾卷入紛爭之中,作者屬于少數被侵害被侮辱的人,“文革”結束了,國人應該自我反省,而率先反省的竟然是一個無過錯的老人!巴金的《隨想錄》出版后,引發(fā)文壇的震動,就是因為作者以自我反省的方式觀照過去的一段歷史,警醒人們記取歷史教訓。巴金由此贏得了社會的普遍敬意和稱頌。本文的歉疚和懺悔就是作者反省的具體體現,這種特殊的反省能夠喚起人們的良心、良知。我們透過本文可以揣測到巴金是一個善良人,他經歷了一場浩劫,不僅失去了小狗包弟,而且失去了最親的親人蕭珊,可他沒有怨天尤人,沒有用文章作為聲討、控訴的工具(聲討、控訴并非不必要),而是自責、自省,很像道德主義者、良心主義者之所為,這既符合巴金本人的習慣,又能引起讀者的深思和自省,引發(fā)讀者與作者之間的心靈共鳴。
2、對于作家為了自保,而放棄小狗包弟的行為,我們該如何看?
明確:同學們有兩種意見,一種認為作家的行為是自私的,另一種認為作家的行為可以理解。這兩種意見都有道理,持前一種意見的同學,他們的是非觀念和強,能夠在大是大非面前擺正自己的心態(tài)。而后一種同學,他們則多了一份理解,多了一份同情,我們沒有親歷“文革”,對“文革”所知甚少,但是在文章的片斷當中,我們仍能夠看到社會的動亂,所以我們對于生存在那樣的社會當中的身份特殊的作家,也應當給予一定的理解。
3、巴金的懺悔有什么意義?
明確:一般我們所讀到的作品,很少有作者在自己的文中批評自己的,但是在這篇散文中,巴金先生能夠主動地解剖自己,剖析自己的行為,這種精神是可貴的。其實,我們都知道,在那個動亂的年代,人們的生活都所寄無望,更何況是要照顧一只小狗。而且那個時代連人命都不值錢,為了能夠生存拋棄一只小狗,實在算不上什么。但巴金并沒有如此得到解脫,他認為狗的生命同人一樣重要,不管當時小狗所處的特殊的身份,如果能保住人命,為何就不能保住一只小狗的生命呢?巴金在這篇文章中一方面對自己進行一番細致地解剖,另一方面也是為了警醒后世人,不可為了一己之私而使無辜的生命受到傷害。這樣的巴金,也給我們提供了一面值得借鑒的鏡子。
三、作業(yè)設計
學了這篇文章我們的心靈都受到了震撼。你們訪問過祖輩過去的事情,你們也目睹過今天發(fā)生的事情,你肯定或感動過、或氣憤過、或思考過,那么從中你發(fā)現過什么深刻的東西?借鑒本文,把你的感受、你的發(fā)現在課后寫出來吧。
《小狗包弟》教案
《小狗包弟》教案
【教學目標】
3、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目標:
?、拧∧軌蛘_評價作家放棄小狗包弟的行為。
?、啤「惺馨徒饑烙诮馄首约旱膫ゴ笕烁?,培養(yǎng)學生的反省懺悔意識。
【教學方法】
了解文革,導入新課。快速概括文意,把握作家的情感,探究文章的主旨。借助材料,展開討論,進行價值觀教學。從而讓學生鑄造一顆敢于反省懺悔的坦誠求真的心。
【課時安排】
二課時。
【教學方法】
講述法、啟發(fā)式教學法、討論法。
【教學內容和步驟】
第一課時
一、導入
1、故事:一位非常受學生歡迎的語文教師,因為講述膽略過人的毛主席在瀏陽遇險,被迫在水溝藏身而被人劃為歪曲毛主席偉大形象的右派,并被判刑8年,最終喪妻失子。后設問:這是真的嗎?
2、關于文革:或許你們不敢置信,我也不敢置信,然而這是事實,而且事實甚至比這個更殘酷、更荒唐,這就是“文革”。文革發(fā)生在1966年到1976年10年,被稱為我們國家的“十年浩劫”。這是由毛澤東發(fā)動的,被四人幫,林彪反革命集團利用的一場殘酷癲狂的是非顛倒的政治運動。老師剛才講的那個故事就是由馮驥才采訪或者說傾聽文革經歷者后所編寫的《100個人的十年》之中的一個真實故事,這本書記錄了文革中種種的荒誕荒唐辛酸之事。有興趣的同學可以自行查閱。
二、作家介紹
1、巴金,原名李堯棠,字芾甘。1904年11月25日生于四川成都的一個官宦家庭,2005年10月17日于上海逝世,享年101歲。100年時一個世紀,真正的可以說是世紀老人,也被人譽為“20世紀中國人的良心”。2003年,巴金百年誕辰,巴金被評選為“2003年感動中國十大人物之一”。
2、請同學們看下課后,第35頁,二題第一標題下的內容,這就是巴金在文化大革命中的經歷。
3、巴金是文革的受害者,然而在文革結束后他卻站出來懺悔,并不是指責,他晚年創(chuàng)作的思想隨筆《隨想錄》是一部五卷本的懺悔錄,發(fā)表后在80年代后期的文壇引發(fā)了一場歷史回顧與反思的熱潮,“說真話”成了全社會呼吁的人格品質本文就是選自《隨想錄》,隨想錄“著重回憶作者自己在’文革’中的遭遇和內心感受,無情的解剖自己,也剖析當時的社會”。列寧曾說過“忘記歷史就意味著背叛”,今天我們就通過文革見證者巴金老先生的一篇文章《小狗包弟》來感受那個特定時期的人們的生活,窺視我們民族這段不被我們熟悉的歷史。
二、走近一個懺悔的靈魂——整體把握
(一)把握情節(jié)學生快速默讀然后復述情節(jié)
這是一篇敘事性散文,有一個完整的故事鏈,有開端、發(fā)展、結局和尾聲,現在,請大家再次閱讀這篇散文,看看文章能分為幾部分,哪些內容是開端,哪些內容又是發(fā)展、結局和尾聲。
楔子(1自然段)——藝術家與狗的故事
開端(2自然段)——包弟來歷
發(fā)展(3—6自然段)——七年相處
結局(7-9自然段)——一朝離別
尾聲(10-13自然段)——真心懺悔
(二)情感把握
1、巴金對小狗包弟感情的變化是我們這篇課文學習的關鍵,這種波瀾起伏的感情是由什么原因造成的呢?接下來我們就要一起來探討這個問題。
2、學生品文體驗作品感情然后各抒己見
3、教師綜合學生意見形成板書:(多媒體顯示)
歡快(與包弟親密接觸)──憂慮(不知如何安排包弟)──輕松(送走了包弟)──沉重(送走之后心不得安)──歉意(至今心不得安)
教師復述情節(jié),總結后進入下一個環(huán)節(jié)。
(三)探究文旨
1、教師引導:“抒情寫意是散文的當行本色,甚至可以說是散文的核心和靈魂”,本文的感情基調是什么?
提示:詩有詩眼,文有文眼。朱自清《荷塘月色》有“這幾天心理頗不寧靜”,郁達夫《故都的秋》有“北國的秋特別地來得早,來得清,來得靜,來得凄涼”,試問本文的文眼是什么?
2、學生瀏覽課文
明確:文末“我懷念包弟,我想向它表示歉意?!?br>
3、教師提問:文章哪些言語表明了作者的“歉意”?
4、學生瀏覽課文后回答:
參考內容(多媒體顯示)
“在我吞了兩片眠爾通……就這樣可恥地開始了十年浩劫中逆來順受的苦難生活”
“自己也終于變成了包弟……我好象作了一場大夢?!?br>
“滿園的創(chuàng)傷使我的心仿佛又給放在油鍋里箭熬?!?br>
“這樣的煎熬是不會有終結的”
第二課時
填充以下有關小狗包弟的資料卡
姓名包弟種族日本
起名
緣由瑞典舊主人起名“斯包弟”,為了簡化,稱“包弟”;
“弟”是帶有血緣關系的字眼,表示巴金家已把小狗包弟當作是自己家人來看待。
性格特點可愛、聰明、有情義、通人性。
何時被巴金收養(yǎng)1959年何時
被害文革期間(1966年8月下旬)
巴金對其的感情變化歡快(與包弟親密接觸)──憂慮(不知如何安排包弟)──輕松(送走了包弟)──沉重(送走之后心不得安)──歉意(至今心不得安)
三、內容分析
1.閱讀“開端、發(fā)展、結局”部分,回憶包弟特點(聰明、可愛、通人性、有情義)。
思考:
①我們在描寫人物時可以正面描寫和側面描寫來突出其特點,作家突出小狗包弟的這些特點時也采用了這種方式,哪些是正面描寫哪些又是側面描寫呢,請在文中找出相應的內容。
明確:
正面描寫第2自然段“狗來了……不停的作揖”
第3自然段“它不咬人……引客人發(fā)笑”
側面描寫第3自然段寫由起女士在兩年之后仍然對包弟念念不忘
第5自然段“聽妹妹們說……等候我們出來”
②(重點)為什么小狗包弟這么可愛與聰明,還是逃脫不了自己的厄運呢。(重點)小狗包弟作為禮物卻無法送出,為什么?
明確:a、日本種的小狗。b、瑞典舊主人
在那個年代,養(yǎng)一只寵物狗本身就是一種奢侈,會引起很多人的注意。同時我們再聯系前面的藝術家獲罪的原因(“里通外國”是個反革命),再聯系小狗包弟的這種特殊身份,就不難理解為什么小狗包弟會成為包袱了。
除了前面講過的小狗包弟是一個包袱的原因外,也反映當時那種人人自危,人人力求自保,無暇他顧的社會現實,同時也表明了小狗包弟命運的悲劇性在于殘忍的社會。
2.請同學們朗讀一下“尾聲”部分,思考一下:在小狗包弟送走后,作家的內心是如何變化的?(輕松沉重自責),這期間作家的思想斗爭是劇烈的,我們一起來看一下,
①作家為什么會輕松?
明確:包袱解除了,從紅衛(wèi)兵開始上街抄四舊開始,小狗包弟就成了全家人的一個包袱,使他們整日生活在心驚膽戰(zhàn)當中,害怕小狗包弟會給他們帶來災難,如今包弟送走了,沒有包袱了,自然而然就輕松了。
②他為什么會沉重?
明確:作家想到了解剖臺上的小狗包弟的慘象,進而想到為了自保,自己將相處了七年,有著深厚情誼的包弟犧牲掉,心中便產生了深深的愧疚,這種內心的煎熬使他又背上了沉重的包袱。
③這種包袱使作者不斷的自我譴責,請大家找一下,哪一句話最能表明作家的自責的?
明確:“不能保護一條狗……我不能原諒我自己!”
3.文章寫到這里,作家與小狗包弟的故事就已經結束了,我們回頭來看一下,作家一共寫了幾個故事?兩個。有什么作用?
對照這兩個故事,可以將楔子部分的問題解決了,請大家將這兩個故事的主人公和情節(jié)進行一下對比,看看二者有什么異同。
相同點:主人公都是寫人與狗之間的故事
不同點:前一個故事寫狗的忠誠,后一個故事寫人的背棄。
通過對比說明了作家自責的必然性和懺悔的必要性。
從思路章法說,先說別人的事引出話題,起著鋪墊、啟發(fā)的作用;
從思想內容說,藝術家與狗的故事,巴金與狗的故事,二者似成對照,讓人看到此類事在全國并非一二,而是遍見的,由此深化了文章的主題;
從寫作效果說,藝術家與狗的故事似乎更慘烈,而巴金與狗的故事之悲哀則在于心靈,是一種“潤物細無聲”或“此恨綿綿無絕期”的精神折磨。
這些都是我們在寫作中可以借鑒的,在考試中現代文閱讀理解也有可能會問到的問題。
四、寫法探究
結合課后第二題的5、6小段,來談談對于巴金的《小狗包弟》這篇文章,你覺得它在寫作技巧方面有哪些地方值得我們學習?
教師小結:
對比手法的應用。(兩只狗的經歷對比;狗與人的對比;真與偽的對比)
拓展:
表達真情。
以小見大,從細小事物中發(fā)現和展示社會變遷、大眾命運的痕跡。
合理安排材料的詳略。
關心社會現實,重視文章的現實意義。
五、情感評價
1、你的評價
(1)對于作家為了自保,而放棄小狗包弟的行為,我們該如何看待?
有兩種意見,一種認為作家的行為是自私的,另一種認為作家的行為可以理解。這兩種意見都有道理,持前一種意見的同學,他們的是非觀念很強,能夠在大是大非面前擺正自己的心態(tài)。而后一種同學,他們則多了一份理解,多了一份同情,我們沒有親歷“文革”,對“文革”所知甚少,但是在文章的片斷當中,我們仍能夠看到社會的動亂,所以我們對于生存在那樣的社會當中的身份特殊的作家,也應當給予一定的理解。
包弟和巴金在文革中都是受害者!
2、巴金的自我評價
請同學們看課后第二題的2、3、4標題,
我從《懺悔錄》的作者這里得到安慰,學到了說真話。(巴金《再訪巴黎》)要講話就得講老實話,講自己的話,哪怕是講講自己的毛病也好。(巴金《“豪言壯語”》)
3、社會的評價
巴金先生,年屆八旬,地位顯赫,又是一個浩劫中的被迫害者,且身處一種全民族的控訴氛圍中——在這氛圍里,幾乎人人都說自己是一個冤屈者受難者——他卻出來拷問靈魂,反省自己,這不僅表現為思想和情感境界的超越,也體現了他對那場浩劫認知的深度。
——陳建功(中國作協副主席)
感動中國2003年度人物——巴金,影像鏈接
頒獎辭:穿越一個世紀,見證滄桑百年,刻畫歷史巨變,一個生命竟如此厚重。他在字里行間燃燒的激情,點亮多少人靈魂的燈塔;他在人生中真誠地行走,叩響多少人心靈的大門。他貫穿于文字和生命中的熱情、憂患、良知,將在文學史冊中永遠閃耀著璀璨的光輝。
4、設問(小狗包弟悲慘命運錯在哪里?)提供方向(分別小狗、社會、作者三方面來探究),注意(從文中去找,扣住文中的詞和句子去概括。)
Ppt展示:
小狗包弟
人性和獸性的拷問:
小狗的命運(悲慘)?錯在哪里
小狗?(日本種的小狗瑞典的舊主人)
社會?(破四舊人人自危)
作者?(怯懦和怕事自私)
↓
認錯(一生追求光明崇尚激情正直勇敢)
↓
良心的譴責良知的堅守→真
社會的責任人類的要求→愛
對社會的反思→善
六、主題歸納
真善美,是每個社會需要的,也是每個人應該要求自己的。這篇文章通過敘述小狗包弟的故事,以及自己的情感體驗,反映出在文革那個動亂的年代,連狗都難以幸免,任何生靈都可能遭受不測。從而深刻的揭露了文革的罪惡,作者呼喚人性,提倡人道主義精神,同時具有可貴的嚴于自我解剖的精神。
七、“認識你自己”
巴金先生在談到自己的文學見解時說:“人為什么需要文學?需要它來掃除我們心靈的垃圾,需要它給我們帶來希望,帶來勇氣,帶來力量?!痹谖母镏?,很多很多人的心靈都產生了大量的垃圾,或是被垃圾所掩埋。著名作家馮冀才說:“懺悔可以使人擺脫魔鬼”雖然我們沒有文革時期紅衛(wèi)兵的狂熱,但年少輕狂的我們在成長的過程中肯定曾經對動物或他人做過令你遺憾、自責、悔恨的事,今天,讓我們向巴金先生學習,真誠地來寫一寫。
八、拓展:狗與“傷痕文學”
巴金此文開篇就寫藝術家與狗的故事,然后寫自己與狗,不光此篇寫狗,他在另外的文章中也寫到狗,不光巴金如此,反映文革的“傷痕文學”都經常寫到狗,你如何看待這一文學現象?
(一)映射大眾命運,反映“文革”時代任何生命都不能免受侵害的事實。
(二)用狗對主人的忠誠與情義,反襯出特定年代特定社會中人性的懦弱和人性的扭曲;喚起人們的良心、良知,懺悔罪過銘記歷史;倡導理想的平等、自由、博愛、惟科學知識是尊的人際關系與生活,呼喚一個理性的合乎人性的新時代的到來。
高建國《深情中吟出的懺悔》
附摘錄部分:“……也許因為狗是情義之獸,能與主人同生死,共患難,因此,常常出現在作家筆下。特別是動亂年月,人情殆盡、親友疏遠時,狗的出現,就更襯托出人世間的冷酷與凄涼了。所以我們看到,在大量的描寫“文革”生活的作品中,狗,常常成了重要角色,用它們特殊的對主人的忠誠與情義,反照出社會中人的無情的萬般世相……”
板書設計:
情節(jié)情感
引子(藝術家與狗的故事)——悲傷
↓
開端(包弟來歷)——歡快
↓
發(fā)展(在家七年,相處很好)→憂慮
↓
結局(別包弟)——輕松→沉重→歉意
《小狗包弟》教案14
一名合格的教師要充分考慮學習的趣味性,作為教師就要在上課前做好適合自己的教案。教案可以讓學生更好地進入課堂環(huán)境中來,有效的提高課堂的教學效率。優(yōu)秀有創(chuàng)意的教案要怎樣寫呢?小編特地為大家精心收集和整理了“《小狗包弟》教案14”,供大家借鑒和使用,希望大家分享!
一、教學目標:
1、知識目標:
①了解作品的相關背景,分析理解巴金深刻的思想和真摯的感情。
②把握散文的情節(jié)結構,正確評價作家放棄小狗包弟的行為。
2、能力目標:
學習文章以小見大的寫法。
3、情感、態(tài)度和價值觀目標:
①認識文革給人身心造成的巨大傷害。
②感受巴金嚴于解剖自己的偉大人格,培養(yǎng)學生的反省懺悔意識
二、教學重點:
領悟作家深刻的思想和真摯的感情,培養(yǎng)學生的反省懺悔意識
三、教學難點:
正確評價作家放棄小狗包弟的行為
四、教學課時:1課時
五、課前準備:
課前讓學生預習課文,搜集一些有關“文化大革命”的歷史資料,從而了解作品相關的時代背景。教師課前把搜集的有關文革的“圖片”、文字材料制作成文本材料。
六、教學過程:
(一)、故事導入
1、在作家馮冀才的《一百個人的十年》中描述著這樣一個荒唐的故事:一位非常受學生歡迎的故事大王似的語文教師,因為講述膽略過人機警智謀的毛主席瀏陽遇險水溝藏身,而被人劃為歪曲毛主席偉大形象的右派,結果被判刑8年喪妻失子。
對于這樣一個故事或許你們不敢置信,我也不敢相信,然而這是事實,而且事實甚至比這個更殘酷、更荒唐,那就是“文革”。
2、請同學們交流一下你們所搜集到的有關“文化大革命”的材料,大家一起來了解這段歷史。(學生交流、教師總結)
3、列寧曾說過:“忘記歷史就意味著背叛”。今天我們就通過文革見證者巴金老先生的《小狗包弟》來感受那個特定時期的人們的生活,窺視我們民族這段不被我們熟悉的歷史。
(二)、瀏覽課文,整體把握
1、情節(jié)把握
請同學們快速瀏覽課文,看故事情節(jié)是怎樣圍繞小狗包弟展開的?(學生瀏覽課文歸納情節(jié)然后復述,教師綜合學生意見后概括補充形成板書。)
引子(藝術家與狗的故事)
開端(包弟來歷)
發(fā)展(在家七年,與包弟相處很好)
結局(痛別包弟)
尾聲(真誠懺悔)
2、情感把握
本文敘寫了一個凄婉的故事,也流瀉了一段復雜的心理歷程,溶入了作者的悲歡怨恨之情。讓我們緊貼作者的心,仔細品讀課文感受作者的情緒流程。(學生品文體驗作者情感,然后各抒已見,教師綜合學生意見形成板書)
傷感(藝術家與狗的故事)——歡快(與包弟親密接觸)——憂慮(不知如何安排包弟)——輕松(送走了包弟)——沉重(送走之后心不得安)——歉意(至今心不得安)
(三)、分析課文,探究文旨。
探究、討論、交流:
1、包弟討人喜歡,作者卻不得不將它送走,為什么?(包弟變成了我們家的一個大“包袱”)
2、對于作家為了自保,而放棄小狗包弟的行為,我們該如何看?(多一份理解與寬容)
3、我們說時間可以改變一切,可是時間撫平了作者心靈上的創(chuàng)傷了嗎?作者寫了時光的流逝,又寫了庭院景況的改變,目的是什么?(時間并不能撫平作者心靈上的創(chuàng)傷)
4、縱觀全文,文中作者一共寫了幾個故事?有何異同?第一個故事在全文中有何作用?(兩個故事,都是寫狗,一個是關于狗的仗義,一個是關于人的背棄。第一個故事既引出了第二個故事,同時也起到了對照襯托的作用。)
5、作者寫小狗有何意義?(反映“文革”時代任何生命都不能免受侵害的事實,一條狗都保不住命。以小見大。)
(學生各抒已見后教師結合材料發(fā)表看法、明確總結)
(四)、課堂總結
1、本文故事雖小,意義卻很深廣。讓人看到“文革”風云之一角,連狗都難以幸免。讓人看到“文革”對人、對社會的傷害之深。
2、巴金是現代中國不多的文學大師、思想家之一,讓我們記住這位老人并學習他不斷進取的精神和嚴于解剖自己靈魂的勇氣,鑄造一種坦誠真實的人格。
(五)、布置作業(yè)
1、閱讀巴金其它作品。
2、正視和反省成長過程中曾犯下的過錯,并在本周周記中談談反省懺悔后的感受。
七、板書設計:
8、小狗包弟
巴金
情節(jié)————情感
引子(藝術家與狗)傷感
開端(包弟來歷)愉快
發(fā)展(七年相處)快樂
結局(痛別包弟)憂慮輕松沉重
尾聲(真誠懺悔)歉意
以小見大————反映社會變遷
《小狗包弟》拓展練習
一名優(yōu)秀負責的教師就要對每一位學生盡職盡責,高中教師要準備好教案,這是高中教師的任務之一。教案可以保證學生們在上課時能夠更好的聽課,幫助高中教師營造一個良好的教學氛圍。那么,你知道高中教案要怎么寫呢?小編經過搜集和處理,為您提供《小狗包弟》拓展練習,供大家借鑒和使用,希望大家分享!
拓展練習
一、知識與能力
1.《小狗包弟》的作者是________,原名________,這篇文章選自他的散文集________,除此之外,他還有長篇小說代表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它們又被稱為“________”三部曲。
2.為下面的句子選擇合適的一組詞填進去()
忽然一只小狗從人叢中跑出來,非常高興地朝著他________去。它親熱的________著,撲到他跟前,到處________,用舌頭________,用腳爪在他的身上撫摸。
A.奔叫聞聞舔舔B.跑喊聞聞舔舔
C.奔叫走走舔舔D.奔哼聞聞舔舔
3.下列句子中,成語使用錯誤的一句是()
A.“陳泰康農科小組”的同志們?yōu)楦脑禳S河故道鹽堿池,篳路藍縷,舍家忘我,一干就是五年,終于取得了突破性成果。
B.他們疼愛孩子,孩子也孝敬他們,一家人相濡以沫,生活美滿幸福。
C.這也許是一種取巧的寫法,但似乎也無可非議,因為誰也不能規(guī)定作者必須怎樣寫。
D.我就這樣可恥地開始了十年浩劫中逆來順受的苦難生活。
4.選出下列表述中無誤的一項()
A.遠在春秋時期,我國的詩歌就取得了輝煌成就,《詩經》中的國風與屈原的《離騷》合稱“風騷”,影響極為深遠。
B.韓愈、柳宗元提倡用詞典雅、講究對偶和韻律的古文,并以自己的創(chuàng)作實踐推動了古文運動的發(fā)展。
C.覺民、魯媽分別是巴金的《家》和曹禺的《雷雨》中的人物。
D.《茶花女》《基督山伯爵》分別是法國大仲馬、小仲馬父子的作品,《簡·愛》《呼嘯山莊》分別是英國夏洛蒂·勃朗特、艾米麗·勃朗特姐妹的作品。
5.根據原文,選出下列選項中不合適的一項()
A.在十年“文革”期間,人的尊嚴被嚴重的踐踏,人自身尚且難以保全,當然也就很難照顧到一只小狗了。但是,巴金卻為包弟的悲慘遭遇一直自責不休,這一方面是他對那個時代的反思,另一方面,也讓我們感受到了他的人格魅力。
B.包弟在那時的遭遇并不是單一的,他的悲劇其實代表了很多人所遭受的不幸。
C.巴金在懷念包弟,他同時也在懷念曾經與他患難與共、一起度過了許多美好時光的妻子蕭珊。
D.巴金是個具有國際視野的作家,他一直對包弟愧疚不安有一個最重要的原因,那就是他擔心日本作家由起女士有朝一日要向他問起包弟的情況。
二、發(fā)散與遷移
你曾經養(yǎng)過小狗嗎?想一想,為什么狗被視為人類的忠誠伙伴?翻閱相關資料,了解狗的馴養(yǎng)史、狗的生理特征,試圖對上面的觀點進行論證。
參考答案:
一、1.巴金李堯棠《隨想錄》《家》《春》《秋》激流
2.A3.B4.C5.D
二、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