魯教版高中地理教案
發(fā)表時間:2020-09-28常見的酸教案(魯教版九年級化學下冊)。
第七單元常見的酸和堿
第一節(jié)酸及其性質
第一課時常見的酸
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
(1)記住濃鹽酸、濃硫酸的主要物理性質和特性。
(2)認識濃硫酸的強腐蝕性,初步學會稀釋濃硫酸的方法。
(3)認識鹽酸能與某些物質反應。
【過程與方法】
通過實驗的方法獲取信息,運用比較、概括等方法對獲取的信息進行加工,進一步體驗科學探究的過程。
【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
增強對化學現(xiàn)象的探究欲,培養(yǎng)善于合作、勤于思考的科學精神。
教學重難點
【重點】
(1)濃硫酸、濃鹽酸的物理性質。
(2)鹽酸與酸堿指示劑、金屬、金屬氧化物、某些鹽等物質的反應。
【難點】
濃鹽酸、濃硫酸的特性。
教學過程
知識點一常見的酸
【自主學習】
閱讀教材第2~3頁的有關內容,完成下列填空:
1.濃鹽酸是無色液體,有刺激性氣味,易揮發(fā),在空氣中會形成白霧。工業(yè)用濃鹽酸因含有少量雜質而略帶黃色。
2.純凈的濃硫酸是沒有顏色、黏稠、油狀的液體,不容易揮發(fā)。濃硫酸具有吸水性和強烈的腐蝕性,如果不慎將濃硫酸沾到皮膚上,應立即用大量的水沖洗,然后涂上3%~5%的碳酸氫鈉溶液。
3.在稀釋濃硫酸時,一定要把濃硫酸沿器壁慢慢注入水里,并不斷攪拌。
【合作探究】
稀釋濃硫酸時,為什么不能將水倒入濃硫酸里?
答:水的密度比濃硫酸小,如果將水倒入濃硫酸里,水會浮在濃硫酸上面,濃硫酸稀釋時放出的熱量使水沸騰,會導致硫酸液滴向四周飛濺,非常危險。
【教師點撥】
1.濃硫酸可以用來干燥一些不和硫酸發(fā)生反應的氣體,如氫氣、氧氣等。
2.濃鹽酸和濃硫酸露置在空氣中發(fā)生的變化:
變化溶質
質量溶劑
質量溶質質
量分數(shù)
濃鹽酸揮發(fā)減小不變減小
濃硫酸吸水不變增大減小
【跟進訓練】
下列關于濃硫酸的描述錯誤的是(C)
A.溶于水時放出大量的熱
B.有強烈的腐蝕性
C.極易揮發(fā),打開瓶蓋出現(xiàn)白霧
D.可用來干燥氧氣
知識點二鹽酸與某些物質的反應
【自主學習】
閱讀教材第3~4頁的有關內容,并分組進行探究實驗,然后完成下列填空:
鹽酸與某些物質的反應:
(1)鹽酸可以使石蕊試液變紅,不能使酚酞試液變色。
(2)鹽酸與金屬鎂反應生成氯化鎂和氫氣。實驗現(xiàn)象:產生大量氣泡。反應的化學方程式:Mg+2HCl,MgCl2+H2↑。
(3)鹽酸與碳酸鈉反應生成氯化鈉、水和二氧化碳。實驗現(xiàn)象:產生大量氣泡。反應的化學方程式:Na2CO3+2HCl,2NaCl+H2O+CO2↑。
(4)鹽酸與鐵銹反應生成氯化鐵和水。實驗現(xiàn)象:鐵銹逐漸溶解,溶液由無色變?yōu)辄S色。反應的化學方程式:Fe2O3+6HCl,2FeCl3+3H2O。
(5)鹽酸和硝酸銀溶液反應生成氯化銀沉淀和硝酸。實驗現(xiàn)象:產生白色沉淀。反應的化學方程式:AgNO3+HCl,AgCl↓+HNO3。
【合作探究】
鐵和氧化鐵都能與鹽酸反應,生成物有什么區(qū)別?鐵制品除銹時能否長時間浸泡在酸中?
答:鐵與鹽酸反應,生成的是+2價的亞鐵鹽,溶液顯淺綠色,同時放出氫氣;氧化鐵與鹽酸反應,生成的是+3價的鐵鹽,溶液顯黃色,同時生成水。所以鐵制品除銹時,不能將鐵制品長時間浸泡在酸中,否則鐵銹除掉后,鐵也會和酸反應。
【教師點撥】
鹽酸和硝酸銀溶液反應生成不溶于稀硝酸的氯化銀沉淀,這是檢驗氯離子的特征反應。
【跟進訓練】
下列物質中有一種可以與其他三種物質發(fā)生反應,它是(C)
A.石蕊試液B.鎂
C.稀鹽酸D.硝酸銀溶液
練習設計
完成本課相應練習部分,并預習下一課的內容。
相關推薦
酸的化學性質教案(魯教版九年級化學下冊)
第二課時酸的化學性質
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
(1)掌握酸的化學性質以及酸具有相似化學性質的原因。
(2)認識鹽和復分解反應的概念。
(3)了解常見酸的主要用途。
【過程與方法】
通過實驗探究鹽酸和硫酸的性質,利用觀察和比較等方法歸納出酸的化學性質。
【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
培養(yǎng)學生認真實驗并觀察的態(tài)度,認識探究實驗的重要性。
教學重難點
【重點】
復分解反應的概念;酸的化學性質。
【難點】
酸的化學性質的相似性和差異性。
教學過程
知識點一酸的化學性質
【自主學習】
閱讀教材第4~5頁的有關內容,完成下列填空:
酸溶于水時都解離出H+,所以它們具有相似的化學性質,即酸的通性。
(1)酸能使紫色石蕊試液變紅。
(2)酸能與某些金屬氧化物反應,生成鹽和水。
(3)酸能與某些金屬反應,生成鹽和氫氣。
(4)酸能與部分鹽反應,生成新的酸和新的鹽。
【合作探究】
酸溶于水時都解離出H+,那么不同的酸的化學性質完全相同嗎?
答:酸溶于水時都解離出H+,這是酸具有通性的原因,但是不同的酸,其酸根離子不同,化學性質也存在差異,如CO2-3會與Ca2+反應生成CaCO3沉淀,Cl-與Ca2+不發(fā)生反應,說明碳酸和鹽酸的化學性質不同。
【教師點撥】
稀鹽酸和稀硫酸的性質的差異體現(xiàn)在酸根離子上,可以利用鹽酸和AgNO3溶液反應生成AgCl沉淀,硫酸和BaCl2溶液反應生成BaSO4沉淀來鑒別稀鹽酸和稀硫酸。
【跟進訓練】
1.下列物質不能用金屬和酸直接反應得到的是(A)
A.FeCl3B.MgCl2
C.FeCl2D.ZnSO4
2.下列不能體現(xiàn)酸的通性的是(C)
A.向稀鹽酸中滴加紫色石蕊試液,溶液變紅
B.用稀鹽酸除去鐵銹
C.棉衣不小心沾上濃硫酸,立刻變黑
D.實驗室常用鋅和稀硫酸來制取氫氣
知識點二鹽和復分解反應
【自主學習】
閱讀教材第4頁的有關內容,完成下列填空:
1.由金屬陽離子和酸根陰離子構成的化合物叫做鹽。
2.鹽酸與硝酸銀之間的反應,是兩種化合物互相交換成分生成另外兩種化合物,這類化學反應叫做復分解反應。
【合作探究】
復分解反應有什么特點?
答:反應物和生成物都是兩種化合物,它們之間互相交換成分,可以表示為AB+CD,AD+CB,反應中各元素的化合價不會改變。
【教師點撥】
1.注意生活中所說的“鹽”是指食鹽(NaCl),而化學上所說的“鹽”是指一類化合物。
2.銨根離子(NH+4)與酸根離子構成的化合物也屬于鹽,如NH4Cl。
3.復分解反應的特征可以簡記為“雙交換,價不變”。
【跟進訓練】
1.下列物質中屬于鹽的是(A)
A.NH4ClB.H2SO4
C.MgOD.Cu
2.下列反應中,屬于復分解反應的是(C)
A.H2CO3,H2O+CO2↑
B.Zn+2HCl,ZnCl2+H2↑
C.H2SO4+BaCl2,BaSO4↓+2HCl
D.3CO+Fe2O3=====高溫2Fe+3CO2
練習設計
完成本課相應練習部分,并預習下一課的內容。
九年級化學下冊《常見的酸和堿》學案滬教版
九年級化學下冊《常見的酸和堿》學案滬教版
第二節(jié)常見的酸和堿教案
一、學習目標
1、知識與技能:
①掌握用科學探究的方法認識酸和堿的性質的方法。通過實驗探究認識金屬活動性順序的方法,并能判斷簡單的置換反應。用科學探究的方法認識酸和堿的性質的方法。正確利用酸、堿、鹽的一些知識,初步樹立合理使用物質的科學意識。Zn+2HCl=ZnCl2+H2↑Zn+H2SO4===ZnSO4+H2↑
(3)某些金屬氧化物+稀硫酸(鹽酸)→鹽+水
Fe203+6HCl=2FeCl3+3H20Fe203+3H2SO4=Fe2(S04)3+3H20
(4)碳酸鹽+稀硫酸(鹽酸)→鹽+水+二氧化碳
Na2C03+2HCl=2NaCl+H2O+C02↑Na2C03+H2SO4=Na2S04+H20+C02↑
2、為什么酸的水溶液有共同的化學性質?
因為它們在水溶液中都可電離出H+,所以酸溶液具有許多共同的性質。
【板書】
第二節(jié)常見的酸和堿
一、常見的酸
濃硫酸和濃鹽酸的物理性質
稀硫酸和稀鹽酸的化學性質
(1)與指示劑反應
(2)活動性較強的金屬+稀硫酸(鹽酸)→鹽+氫氣
(3)某些金屬氧化物+稀硫酸(鹽酸)→鹽+水
(4)碳酸鹽+稀硫酸(鹽酸)→鹽+水+二氧化碳
第二課時常見的堿
【引入】在學習中已經知道哪些堿?
【介紹】兩種常見的堿:氫氧化鈣、氫氧化鈉
氫氧化鈣俗稱消石灰或熟石灰
氫氧化鈉俗稱燒堿、火堿或苛性鈉
【活動與探究1】
堿的物理性質
實驗內容實驗現(xiàn)象燒堿、消石灰、氨水的顏色、狀態(tài)、氣味燒堿放在空氣中發(fā)生的變化在空氣中易吸收水蒸氣而潮解,可作干燥劑燒堿在水中的溶解情況易溶于水【交流與討論】你知道石灰水能與哪些物質發(fā)生反應?
【活動與探究2】在硫酸銅溶液中滴加石灰水
現(xiàn)象:有藍色沉淀生成
【交流與討論】
1、氫氧化鈉溶液和石灰水有哪些相似的化學性質
(1)與指示劑反應:使紫色石蕊試液變藍,使無色酚酞試液變紅
(2)某些非金屬氧化物+氫氧化鈉(石灰水)→鹽+水
2Na0H+C02=Na2C03+H20Ca(OH)2+C02=CaC03↓+H2O
(3)與硫酸銅反應
CuSO4+Ca(OH)2=Cu(OH)2↓+CaSO4CuSO4+2NaOH=Cu(OH)2↓+Na2SO4
【討論】上述反應有何共同之處?復分解反應
2、為什么堿的水溶液有共同的化學性質?
因為它們在水溶液中都可電離出OH-,所以堿溶液具有許多共同的性質
【交流與討論】為什么實驗室中固體氫氧化鈉必須密封保存?
1、易吸收水而潮解2、與空氣中的二氧化碳反應
【板書】二、常見的堿
1、堿的物理性質
2、氫氧化鈉溶液和石灰水有哪些相似的化學性質
(1)與指示劑反應
(2)某些非金屬氧化物+氫氧化鈉(石灰水)→鹽+水
(3)與硫酸銅反應
CuSO4+Ca(OH)2=Cu(OH)2↓+CaSO4
CuSO4+2NaOH=Cu(OH)2↓+Na2SO4
第三課時酸堿復習
【回憶】酸堿知識體系
【練習】
1、許多植物的花中含有色素,這些色素有的在酸性或堿性溶液中顯示不同的顏色,故可作酸堿指示劑?,F(xiàn)取三種花瓣,分別放在三個研缽中研磨,再依次加入酒精,攪拌,靜置后得到花汁的酒精溶液。分別取少量上述所得的花汁的酒精溶液,用稀酸和稀堿逐一檢驗,現(xiàn)象如下:
花汁在酒精中的顏色花汁在稀酸中的顏色花汁在稀堿中的顏色玫瑰粉色粉色綠色頁壽菊黃色黃色黃色大紅花粉色橙色綠色請回答:(1)以上所舉的花中不能作酸堿指示劑的是。(2)經查資料得知,柑橘的近似pH為3~4。將大紅花汁的酒精溶液滴入柑橘汁中,呈現(xiàn)的顏色應為。著名化學家羅伯特·波義耳在一次驗中,不小心將鹽酸濺到紫羅蘭花瓣上,過一會兒,他驚奇地發(fā)現(xiàn),紫色的花瓣上出現(xiàn)了紅點點。波義耳對這一意外的發(fā)現(xiàn),做出了各種假設,經過多次實驗驗證,探究普遍規(guī)律,終于獲得了成功對紫羅蘭花瓣遇鹽酸變紅的現(xiàn)象,你有哪些假設?請將你的各種假設以及驗證的實驗方案填寫在下表中.
紅的現(xiàn)象的各種假設你驗證假設的實驗方案3、請用實驗探究:氫氧化鈉溶液中哪一種粒子(HO、Na+、OH一)能使指示劑變色?實驗步驟:
①在第一支試管中加入約2mL蒸餾水,滴入幾滴無色酚酞試液,觀察現(xiàn)象。②在第二支試管中加入約2mLNaCl溶液(Ph7),滴入幾滴無色酚酞溶液,觀察現(xiàn)象。③在第三支試管中加入約2mLNaOH溶液,滴入幾滴無色酚酞試液,觀察現(xiàn)象。通過上述實驗,回答下列問題(下述“現(xiàn)象”是指無色酚酞試液是否變紅):
實驗①看到的現(xiàn)象是,你得出的結論是;
實驗②看到的現(xiàn)象是,說明Na+離子;
實驗③看到的現(xiàn)象是,你得出的結論是。把一枚生銹的鐵釘放入大試管中,然后加入過量的稀鹽酸并微熱,可觀察到的現(xiàn)象是:①;②發(fā)生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③;④。5、如圖所示的錐形瓶內充滿氣體X,膠頭滴管內盛有液、體Y。擠壓膠頭滴管,使液體Y進入瓶中,振蕩,一會兒可見套在玻璃管下端的小氣球a鼓起。氣體X和液體Y不可能是()。X是S2,Y是NaOH溶液B.X是C2,Y是石灰水C.X是HCl,Y是Na2C03溶液D.X是C,Y是石灰水
我國古代化學家葛洪曾將生石灰、草木灰(含有碳酸鉀)加水熬制成濃汁涂在黑痣上,用以除去皮膚上的黑痣。寫出加水和熬制過程中發(fā)生反應的化學方程式,并解釋這種濃汁能除痣的原因。某同學做實驗時發(fā)現(xiàn),盛放NaOH溶液的瓶口與橡皮塞上,常有白色粉末出現(xiàn)。為探究這種白色粉末的成分,設計了如下實驗。請你完成實驗告.如圖所示是某同學設計的制取純凈、干燥的C2氣體的裝置。回答下列問題:
(1)指出圖中標明的儀器名稱:①是,②是。(2)指出圖中裝置的錯誤。(3)B中NaHCO3溶液的作用是除掉CO2中混有的少量HCl氣體,C中濃H2S的作用是;B中的NaHC溶液不能換成石灰水,理由是。(4)該同學改正了上述裝置中的錯誤后進行實驗時,發(fā)現(xiàn)D中CO2仍不能集滿,可能的原因是①;②。
九年級化學下冊《常見的酸和堿》學案2滬教版
九年級化學下冊《常見的酸和堿》學案2滬教版
《常見的酸和堿》
教學內容教材版本滬教版教學課時共課時第課時課型新授教學目標1.掌握稀H2SO4的物理性質,了解濃H2SO4和HNO3的性質及濃H2SO4的稀釋方法。
2.掌握稀H2SO4的化學性質,能準確描述典型反應的實驗現(xiàn)象和準確書寫相應的化學方程式,了解H2SO4的用途。
3.了解SO42-的檢驗方法。教學重點硫酸的化學性質教學難點1、有關硫酸化學性質方程式的書寫
2、SO42-的檢驗教學準備教學過程修注欄
[復習提問]
1.濃HCl的物理性質,稀HCl的化學性質。
2.酸堿指示劑及其在酸堿溶液中的顏色。
3.Cl-的檢驗方法。
[講授新課]硫酸
1.物理性質
純凈的濃硫酸是無色、粘綢油狀液體,不易揮發(fā),有吸水性和脫水性,易溶于水,溶解時放出大量的熱。(強調稀釋方法)
2.化學性質
①演示:稀H2SO4與石蕊與酚酞的作用,得出:稀H2SO4能使紫色石蕊淺液變紅,不能使無色酚酞變色。
②演示實驗得出:
硫酸+金屬──→鹽+H2↑;H2SO4+Zn=ZnSO4+H2↑
③演示及稀H2SO4+CuO,得出:
硫酸+金屬氧化物────→鹽+H2O
3H2SO4+Fe2O3=Fe2(SO4)3+3H2O
H2SO4+CuO=CuSO4+H2O
④演示及:NaOH+酚酞+H2SO4,得出:
硫酸+堿───→鹽+H2O
H2SO4+Cu(OH)2=CuSO4+2H2O
H2SO4+2NaOH=(Na)2SO4+2H2O
⑤演示及Na2SO4+BaCl2+稀HNO3,得出:
a.硫酸+鹽───→新酸+新鹽H2SO4+BaCl2=2HCl+BaSO4↑
討論:H2SO4及Na2SO4溶液中是否含有相同的離子?得出SO42-的檢驗方法
b.小結
3.用途:閱讀濃硫酸的特性,P188拓展視野。
4.硝酸和磷酸:硝酸的物理性質及氧化性。
[總結]⑴濃H2SO4的物理性質
⑵稀H2SO4的化學性質
⑶SO42-的檢驗方法板書設計⑴濃H2SO4的物理性質
⑵稀H2SO4的化學性質教學反思通過實驗探究,初步學會用酸堿指示劑識別酸和堿,并通過對比學習濃鹽酸和濃硫酸的物理性質和它們的特性,也是為以后學習酸堿做好輔墊。在授課過程中,利用食物味道和回憶感覺為學生提供豐富的感性材料,從而獲取對酸和堿的感性認識;用小魔術形式激發(fā)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參與的熱情,體驗到收獲的喜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