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語文必修二教案
發(fā)表時間:2020-09-28初二語文家庭作業(yè):桃花源記和醉翁亭記。
想要學(xué)好語文,一定要多做練習(xí)題,以下所介紹的初二語文家庭作業(yè):桃花源記和醉翁亭記主要是針對相關(guān)知識來鞏固自己所學(xué)過的內(nèi)容,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桃花源記和醉翁亭記
【甲】復(fù)行數(shù)十步,豁然開朗。土地平曠,屋舍儼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屬。阡陌交通,雞犬相聞。其中往來種作,男女衣著,悉如外人。黃發(fā)垂髫,并怡然自樂。
見漁人,乃大驚,問所從來。具答之。便要還家,設(shè)酒殺雞作食。村中聞有此人,咸來問訊。自云先世避秦時亂,率妻子邑人來此絕境,不復(fù)出焉,遂與外人隔絕。問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漢,無論魏晉。此人一一為具言所聞,皆嘆惋。余人各復(fù)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數(shù)日,辭去。(節(jié)選自陶淵明《桃花源記》)
【乙】至于負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樹,前者呼,后者應(yīng),傴僂提攜,往來而不絕者,滁人游也。臨溪而漁,溪深而魚肥;釀泉為酒,泉香而酒洌;山肴野蔌,雜然而前陳者,太守宴也。宴酣之樂,非絲非竹,射者中,弈者勝,觥籌交錯,起坐而喧嘩者,眾賓歡也。蒼顏白發(fā),頹然乎其間者,太守醉也。(節(jié)選自歐陽修《醉翁亭記》)
1、解釋下列加點的詞。
(1)悉如外人悉:
(2)無論魏晉無論:
(3)臨溪而漁漁:
2、翻譯下面句子。
(1)村中聞有此人,咸來問訊。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負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根據(jù)選段內(nèi)容,在下面的空格處填入適當(dāng)?shù)某烧Z。
欲脫塵網(wǎng),陶淵明志寄□□□□;
□□□□,歐陽修情醉滁西瑯琊。
4、【甲】【乙】兩段文字都描寫了人們的日常生活,請說說它們所表現(xiàn)的生活有哪些共同之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1)“全”或“都”(2)“不要說”或“更不必說”(3)釣魚
2、(1)村中的人聽說有這樣一個人,都來打聽消息。
(2)背著東西的人在路上唱歌,走路的人在樹下休息。
3、世外桃源與民同樂
4、共同之處:①人民生活安逸。②民風(fēng)淳樸。③人與人和樂相處。
更多關(guān)于初二語文家庭作業(yè):桃花源記和醉翁亭記的相關(guān)知識請
延伸閱讀
七年級語文家庭作業(yè)之醉翁亭記練習(xí)題及答案
同學(xué)們想要取得好成績就要在平時多下功夫,把老師所講的內(nèi)容消化為己用,小編搜集整理了七年級語文家庭作業(yè)之醉翁亭記練習(xí)題及答案,以助大家學(xué)習(xí)一臂之力!
一、做客“聯(lián)想吧”
請同學(xué)們從你積累的古詩文中,寫出一句與“亭”有關(guān)的詩句。(含“亭”即可,加油啊!)
二、測測你的注音速度!(既快又準(zhǔn)哦!)
環(huán)滁()瑯()琊()飲少輒()醉林霏()
巖穴()山肴()野蔌()弈()者勝陰翳()
翼()然酒洌()
三、驗驗?zāi)愕膶懽炙俣?(相信你!沒錯的!)
林hè_____wèi_____然水聲chánchán_____
tuí_____然巖穴mínɡ_____huì_____明變化
yǔ_____lǚ_____提攜ɡōnɡ_____chóu_____交錯宴hān_____之樂
四、速配(請將下列加點的詞語與它們相應(yīng)的釋義連線搭配!)
蔚然遮蓋
翼然臨于泉上茂盛的樣子
醉翁之意原意是精神不振的樣子,這里形容醉態(tài)
佳木秀靠近
頹然情趣
陰翳開花,這里指滋長的意思
五、來,做個小翻譯!(你一定能準(zhǔn)確翻譯下列句子!)
1.山水之樂,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2.朝而往,暮而歸,四時之景不同,而樂亦無窮也。
六、你一定能準(zhǔn)確解釋語段后的問題!(相信我,你能行!)
①環(huán)滁皆山也。其西南諸峰,林壑尤美,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瑯琊也。山行六七里,漸聞水聲潺潺而瀉出于兩峰之間者,釀泉也。峰回路轉(zhuǎn),有亭翼然臨于泉上者,醉翁亭也。作亭者誰?山之僧智仙也。名之者誰?太守自謂也。太守與客來飲于此,飲少輒醉,而年又最高,故自號曰醉翁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野芳發(fā)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陰,風(fēng)霜高潔,水落而石出者,山間之四時也。朝而往,暮而歸,四時之景不同,而樂亦無窮也。
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臨溪而漁,溪深而魚肥,釀泉為酒,泉香而酒洌,山肴野蔌,雜然而前陳者,太守宴也。宴酣之樂,非絲非竹,射者中,弈者勝,觥籌交錯,起坐而喧嘩者,眾賓歡也。蒼顏白發(fā),頹然乎其間者,太守醉也。
1.請在文中畫橫線處補足原文。
2.《醉翁亭記》的作者是我國_____代著名文學(xué)家、史學(xué)家________。
3.用原文語句回答下列問題。
(1)文中描寫“山間四時”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點明文章主旨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
4.歸納第②自然段的段意。
5.第③自然段可分為四層,分別用三個字概括層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其中核心為________。
七、明察秋毫
《醉翁亭記》和《岳陽樓記》表達的思想感情有什么相同和不同?
28醉翁亭記
一、孤山寺北賈亭西,水面初平云腳低。
二、chúlánɡyázhéfēixuéyáosùyìyìyìliè
三、壑蔚潺潺頹暝晦傴僂觥籌酣
四、略
五、1.欣賞山水的樂趣,領(lǐng)會在心里,寄托在喝酒上。
2.早晨進山,晚上回城,四季的景色不同,而快樂也是無窮無盡的。
六、1.①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間也山水之樂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②若夫日出而林霏開云歸而巖穴暝晦明變化者山間之朝暮也
③至于負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樹前者呼后者應(yīng)傴僂提攜往來而不絕者滁人游也
2.宋歐陽修
3.(1)野芳發(fā)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陰風(fēng)霜高潔水落而石出者
(2)太守之樂其樂
4.寫山間早晚和四季的景色及其帶給游人的無窮樂趣。
5.滁人游太守宴眾賓歡太守醉太守醉
七、相同的是:他們都有積極向上的思想境界?!对狸枠怯洝分械姆吨傺吞岢觥跋忍煜轮畱n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的生活理想。《醉翁亭記》中歐陽修抒發(fā)了與山水同樂的思想感情。
不同的是:《岳陽樓記》的作者“不以己悲”,以此規(guī)勸友人并勉勵自己,表現(xiàn)了崇高的精神境界。而《醉翁亭記》的作者含有寄情山水來排遣謫居苦悶的情懷。
希望這份七年級語文家庭作業(yè)之醉翁亭記練習(xí)題及答案可以幫助大家很好的鞏固所學(xué)知識,以便在考試中取得好成績。
初二語文家庭作業(yè):《核舟記》基礎(chǔ)知識訓(xùn)練
學(xué)習(xí)是一個邊學(xué)新知識邊鞏固的過程,對學(xué)過的知識一定要多加練習(xí),這樣才能進步。因此,小編精心為大家整理了這篇初二語文家庭作業(yè):《核舟記》基礎(chǔ)知識訓(xùn)練,供大家參考。
1.拼音和解釋都正確的一組是[]
A.貽(yí贈送)有奇(jī)鉤畫了了(清清楚楚)
B.啟窗(打開窗戶)而觀為(wèi)宮室
珠可歷歷(清清楚楚)
C.髯(rán)絕類(類別)彌勒通計(jì)
D.水波不興(起)二黍許(xǔ許多)佛印居(住在)右
2.選出各句的“之”詞性相同的一項
①能以徑寸之木
②箬篷覆之
③閉之,則右刻“山高月小,水落石出”
④石青糝之
⑤右臂掛念珠倚之
⑥蓋簡桃核修狹者為之[]
A.①③⑤B.②④⑥
C.①②③D.①④⑥
3.下列句子中有通假字的一句是[]
A.珠可歷歷數(shù)也B.虞山王毅叔遠甫刻
C.蓋簡桃核修狹者為之D.技亦靈怪矣哉
4.選出翻譯不夠恰當(dāng)?shù)囊豁梉]
A.罔不因勢象形,各具情態(tài)。
譯:沒有一件不是根據(jù)木頭原來的樣子,雕刻成各種形狀,(人和物)各有各的神態(tài)。
B.蓋大蘇泛赤壁云。
譯:原來刻的是蘇東坡坐船游赤壁的故事。
C.中峨冠而多髯者為東坡。
譯:中間那個頭戴著高帽,長著很多胡子的是蘇東坡。
D.其人視端容寂,若聽茶聲然。
譯:那個人看得很端正并且很安靜,好像在聽壺中的水的聲音。
5.下列說法中錯誤的一項是[]
A.本文屬事理說明文。全文的結(jié)構(gòu)為“總—分—總”,主體部分的說明順序是空間順序。
B.本文節(jié)選自清代魏學(xué)洢編的《虞初新志》。
C.題目“核舟記”中的“記”表明了文章的體載,在這里有摹寫的意味。
D.本文的說明對象是王叔遠送給本文作者的“簡桃核修狹者”所刻成的小船。
參考答案與提示
1.A
2.B
3.C
4.D
5.B
小編再次提醒大家,一定要多練習(xí)哦!希望這篇初二語文家庭作業(yè):《核舟記》基礎(chǔ)知識訓(xùn)練能夠幫助你鞏固學(xué)過的相關(guān)知識。
五年級語文下冊《桃花源記》導(dǎo)學(xué)案
五年級語文下冊《桃花源記》導(dǎo)學(xué)案
學(xué)習(xí)目標(biāo)
1、知識目標(biāo):根據(jù)漁人的行蹤,理清課文思路,掌握課文內(nèi)容
2、能力目標(biāo):背誦課文,領(lǐng)悟文章優(yōu)美、簡潔、精煉的語言特色
3、情感目標(biāo):體會作者對“世外桃源”的理想社會的描述,認識其對美好社會的向往和追求
教學(xué)
設(shè)想
教學(xué)重點:研讀課文,整體把握文章內(nèi)容
教學(xué)難點:理解作者筆下的社會理想;理解作者寄托的思想感情
學(xué)習(xí)課時:2課時
教學(xué)流程
教學(xué)補白
第一部分:預(yù)習(xí)方案作者簡介:
1、背景了解:
2、整理易讀錯易寫錯字詞:
3、結(jié)合注釋疏通文意。
4、大聲朗讀,試著背誦。
第二部分:課堂導(dǎo)學(xué)案
研讀文章,合作探究(以小組為單位,分配任務(wù),交流、展示):
角度一:析內(nèi)容
桃花源記以時間為主要順序,且以漁人行蹤作為線索,從三個方面介紹了這篇文章,第一是發(fā)現(xiàn)桃花源,第二是進入桃花源,第三是復(fù)尋桃花源。
角度二:品語言
桃源留給我們的印象是:美、樂、奇,分別體現(xiàn)在哪里,用文中具體詞句談理解
角度三:悟主題(結(jié)合背景)
角度四:理寫作手法:順敘手法
順敘是最常見、是基本的敘述方式。這種敘述方式可以說是最能反映事物的發(fā)展程序和本來面貌的,也是最能適應(yīng)人們理解和接受習(xí)慣的。但是這種寫法如果用得不好,就容易出現(xiàn)平鋪直敘的毛病,使人感到枯燥呆板。但讀了初中語文教材中的《桃花源記》這篇短文,卻全無這種感覺。原因在于作者匠心獨運的順敘手法。
寫人狀物有聲有色。
“見漁人,乃在驚,問所從來?!薄氨阋€家,設(shè)酒殺雞作食。”“村中聞有此人,喊來問訊?!薄坝嗳烁鲝?fù)延至其家,皆出酒食。”這里,作者對桃花源人既沒有作精雕細刻的肖像描寫,也沒有作豐富細膩的心理描寫,而只是籠統(tǒng)地、粗線條地描寫他們的語言、行動,從而反映了桃花源人民古樸好客的社會風(fēng)尚??梢?,了了幾筆,卻寫得有聲有色,把桃源人寫得血肉豐滿,躍然紙上。
敘述之中間以景物描寫。
這篇短文以武陵漁人行蹤為線索,反映了漁人進出桃花源的整個過程。從沿溪、窮林、得山、見洞、入洞、洞內(nèi)所見所遇、離洞而歸、至復(fù)尋迷路,完全按照漁人的經(jīng)歷一一敘寫,使人讀后,仿佛隨漁人游歷一遍,也一一如見如聞。但作者在描寫這一過程中,并不是平鋪直敘其事,而是在敘述中間以景物描寫,打破了人們常用的一敘到底的筆法。如:“忽逢桃花林,夾岸數(shù)百步,中無雜樹,芳草鮮美,落英繽紛?!庇蛇h而近,自上而下地寫出了桃花林分布范圍及林內(nèi)的優(yōu)美景色。神秘的色彩吸引著讀者,且為漁人進入桃花源渲染了氣氛。再如:“土地平曠,屋舍儼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屬?!薄摆淠敖煌?,雞犬相聞?!睂懗隽颂一ㄔ瓷鐣畎捕?,人民安居樂業(yè)的優(yōu)美社會環(huán)境。這種敘述中間以景物描寫的方法,使故事情節(jié)斷斷續(xù)續(xù),一方面可以激起敘事的波瀾,形成懸念。另一方面也為讀者提供了間歇的空間,不至于因故事情節(jié)的緊張而感到過分沉悶。
初二語文家庭作業(yè)試題:小石潭記練習(xí)題及答案
學(xué)習(xí)是一個邊學(xué)新知識邊鞏固的過程,對學(xué)過的知識一定要多加練習(xí),這樣才能進步。因此,小編精心為大家整理了這篇初二語文家庭作業(yè)試題:小石潭記練習(xí)題及答案,供大家參考。
1.給加點的字注音
篁()竹卷()石底以出為坻()()然不動
寂寥()無人翕()忽幽邃()犬牙差()互
2.給下列形近字組詞。
3.文學(xué)常識填空
①.《小石潭記》的“記”是一種文體,可記敘描寫,也可,是屬于的范疇。
②.《小石潭記》的作者,是“唐宋八大家”之一,他擅長于寫,本文是他的第四篇。
4.解釋下列句中加點的詞
(1)環(huán)如鳴佩環(huán)______________(2)清水尤清冽_____________
四面竹樹環(huán)合__________以其境過清___________
(3)可潭中魚可百許頭___________明滅可見____________
不可知其源_______________不可久居____________
5.下列加點的字解釋相同的一項是()
6.下面各組詞的意義和用法相同的一項是()
A為為坻為嶼B之乃記之而去
為宮室器皿余聞之也久
C乃乃記之而去D爾爾遠逝
乃不知有漢惟手熟爾
7、閱讀下列語段,完成相關(guān)練習(xí)
從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聞水聲,如鳴佩環(huán),心樂之。伐竹取道,下見小潭,水尤清冽。金石以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為,為,為,為。青樹翠蔓,蒙絡(luò)搖綴,參差披拂。
潭中魚可百許頭,皆若空游無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然不動,爾遠逝,往來翕忽,似與游者相樂。
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滅可見。其岸勢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坐潭上,四面竹樹環(huán)合,寂寥無人,凄神寒骨,悄愴幽連。以其境過清,不可久居,乃記之而去。
1.在文中的橫線上填寫所缺的語句。
2.下列帶點的詞解釋錯誤的一項()
A潭中魚可百許頭(大約)B斗折蛇行(像蛇一樣)
C不可久居(居住)D影布石上(映)
3、解釋下列句中加橫線字的意思?
(1)青樹翠蔓______________(2)潭中魚可百許頭_________________
(3)從小丘西行百二十步____________(4)以其境過清,不可久居______________
(5)明滅可見__________________(6)乃記之而去_________________
4.翻譯下列句子
①日光下澈,影布石上。
②其岸勢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5.本文是按什么順序來寫的?突出地表現(xiàn)了“小石潭”的什么特點?
6.結(jié)合課文內(nèi)容說說作者游覽小石潭的心情有怎樣的變化。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第二段寫了潭水的什么特點?用的什么寫法?好處是什么?
8.作者開頭說“心樂之”,為什么在第四段又寫“悄愴幽邃”?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畫出文中的比喻句,并體會其表達效果。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下列是對本文的分析,其中不準(zhǔn)確的一項是()
A、文章開頭采用未見其形,先聞其聲的手段展示小石潭環(huán)境的清幽。
B、文中采用了特寫鏡頭描繪游魚和潭水,筆墨經(jīng)濟,語言優(yōu)美。
C、文章抓住小石潭的景物,從各個方面烘托出“水尤清?!钡奶卣骱托∈兜挠纳钪?,手法高超,形象生動。
D、本文所寫景物,透出作者與同游人的高興愉悅的心情。
《小石潭記》同步練習(xí)
參考答案:
1.huángquánchíyíliàoxīshuìcī
2、略
3.①抒情議論散文②柳宗元山水游記《永州八記》
4、(1)玉環(huán)、環(huán)繞(2)清涼、凄清(3)大約、可能、可以、能夠
5、C
6、B
7、
1.略2.C3、略4、略
5、游覽的先后順序石奇、水清、魚活、溪流曲折、環(huán)境凄美
6.作者瀏覽小石潭之初的心情是歡快的,但一經(jīng)凄清環(huán)境觸發(fā),憂傷、悲涼隨之而來。
7.清、澄。側(cè)面描寫,通過寫游魚、陽光、影子描寫潭水。無一字寫水,但無處不在寫水。
8.因為作者參與改革失敗后被貶,心中憤懣不平,因而凄苦是感情主調(diào)。寄情山水是為了擺脫這種心情,但歡樂是暫時的,一經(jīng)凄清環(huán)境觸發(fā),憂傷悲涼的心情又會流露出來。
9.略
10、D
小編再次提醒大家,一定要多練習(xí)哦!希望這篇初二語文家庭作業(yè)試題:小石潭記練習(xí)題及答案能夠幫助你鞏固學(xué)過的相關(guān)知識。
人教版初二語文家庭作業(yè)—《說“屏”》
大部分同學(xué)在學(xué)過新知識之后,都覺得自己對這部分知識沒有問題了,但是一做題就遇到很多問題,為了避免這種現(xiàn)象,小編整理了這篇人教版初二語文家庭作業(yè)—《說“屏”》,希望大家練習(xí)!
一、基礎(chǔ)部分
1.選出加點字書寫注音不正確的一組()
A.屏風(fēng)(pínɡ)納涼(nà)B.流瑩(yínɡ)惟幕(wéi)
C.傖俗(chèn)因地制宜(yì)D.造型(xínɡ)緩沖(huǎn)
2.解釋加點詞語的意義。
(1)造型不夠輕巧,色彩又覺傖俗。
(2)其實,屏的設(shè)置,在與整體的相稱、安放的位置與作用……諸方面,均要做到得體才是。
(3)誠如是,則我寫這篇小文章,也就不為徒勞了。
(4)“閑倚畫屏”“抱膝看屏山”,也夠得一些閑滋味,未始不能起一點文化休憩的作用。
3.指出下列句子所用的說明方法。
(1)古代的畫中常見室內(nèi)置屏,它與帷幕起著同一作用。()
(2)屏者,障也,可以緩沖一下視線。()
(3)按屏的建造材料及其裝飾的華麗程度,分為金屏、銀屏、錦屏、畫屏……等。()
(4)“錦屏人忒看得這韶光賤”一句,用錦屏人來代指閨中女郎。()
閱讀下列文段,完成4~9題。
屏可以分隔室內(nèi)室外。過去的院子或天井中,為避免從門外直接望見廳室,必置一屏,上面有書有畫,既起分隔作用,又是藝術(shù)點綴,而且可以擋風(fēng)。而空間上還是流通的,如今稱為“流動空間”。小時候廳上來了客人,就躲在屏后望一下。舊社會男女有別,雙方不能見面,只得借助屏風(fēng)了。古代的畫中常見室內(nèi)置屏,它與帷幕起著同一作用。在古時皇家的宮廷中,屏就用得更普遍了。
從前女子的房中,一般都要有屏,屏者,障也,可以緩沖一下視線。《牡丹亭》“游園”一出中有“錦屏人忒看得這韶光賤”一句,用錦屏人來代指閨中女郎。按屏的建造材料及其裝飾的華麗程度,分為金屏、銀屏、錦屏、畫屏、石屏、木屏、竹屏等,因而在藝術(shù)上有雅俗之別,同時也顯露了使用人不同的經(jīng)濟與文化水平。
屏也有大小之分。從宮殿、廳堂、院子、天井,直到書齋、閨房,皆可置之,因為場合不同,自然因地制宜,大小由人了。近來我也注意到,屏在許多餐廳、賓館中用得很普遍,可是總勾不起我的詩意,原因似乎是造型不夠輕巧,色彩又覺傖俗,繪畫尚少詩意。這是因為制作者和使用者沒有認識到屏在建筑美中應(yīng)起的作用,僅僅把它當(dāng)作活動門板來用的緣故。其實,屏的設(shè)置,在與整體的相稱、安放的位置與作用、曲屏的折度、視線的遠近諸方面,均要做到得體才是。
屏是真夠吸引人的,“閑倚畫屏”“抱膝看屏山”,也夠得一些閑滋味,未始不能起一點文化休憩的作用。聰明的建筑師、家具師們,以你們的智慧,必能有超越前人的創(chuàng)作,誠如是,則我寫這篇小文章,也就不為徒勞了。
4.給文中加點的字注音。
忒倚膝
5.文中畫線句所用的說明方法是____________。
6.“屏可以分隔室內(nèi)室外”,在第一段中起什么作用?屏除了分隔作用,還有什么作用?
7.概括第二段的段意。
8.作者認為屏風(fēng)怎樣設(shè)置才合適?
9.概括上文的中心意思。
二、提高部分
閱讀下文,完成10~14題。
竹是一種特殊的植物。
竹非草、非木,在現(xiàn)代植物學(xué)中,屬禾本科,竹亞科。我國有毛竹、苦竹、孝順竹等六個屬共250余種。因為種類繁多,千姿百態(tài),早在晉朝時我國便有專門記敘竹的《竹譜》。這部書,現(xiàn)已被公認為世界最早的植物譜錄學(xué)專著。
竹和人們的日常生活往往有密切的關(guān)系,除了用竹纖維編成的“竹布”現(xiàn)已少見外,食、住、行各方面均少不了。說起竹,過去的運輸工人用的都是竹杠,他們把用血汗換來的銀元、銅元放在片刻也不離手的竹杠中,把頭、惡霸來了,只要敲一下竹杠,便知道一天收入多少,這是現(xiàn)已通行全世界的“敲竹杠”諺語的由來。印度也產(chǎn)竹,玄奘法師在《大唐西域記》中講了個很有趣的神話。有個僧侶貴族,聽說釋伽佛身長一丈六,他不信,便做了根長一丈的竹杖,要實地量一下。不料,等他挨近佛時用那根作尺的竹杖量時,佛身總比竹杖長一丈六。這時他才知道“佛法無邊”,將竹杖丟下走了。從此,這里便長出了“竹林”。
我國農(nóng)諺有種竹要“留三去四”以及“公孫不相見,母子不相離”之說?!叭ニ摹保此哪暌陨系闹袢绮怀ィ瑫绊懼窳值陌l(fā)展;三年以下則太小,不宜取用。所謂“公孫不相見,母子不相離”是這一寶貴經(jīng)驗的形象化說明,值得我們珍視。
10.“敲竹杠”一詞現(xiàn)在一般是指什么?它表達怎樣的感情色彩?
11.第三段中的“他不信,便做了根長一丈的竹杖,要實地量一下”是針對什么說的?
12.“從此,這里便長出了‘竹林’”,句中的“從此”指代的是什么?
13.第一、第二自然段主要運用了什么說明方法?用來說明什么?
14.“公孫不相見,母子不相離”形象地說明種竹的一條寶貴經(jīng)驗,請用兩個單句表達。
三、試一試
15.下列句子因太長而不清晰,請修改。
我們班的外語經(jīng)學(xué)校研究決定從9月6號開始分快慢兩個小班上課。
參考答案:
1.BC(C.cānɡ、yí;B.螢、帷)
2.(1)粗俗鄙陋。
(2)恰當(dāng),恰如其分。
(3)果真像這樣;無益地耗費勞力。
(4)味道;休息,在此有讓人覺得有趣、悠閑、似觀光消遣的意思。
3.(1)作比較(2)作詮釋(3)分類別(4)引用
4.tuīyǐxī
5.舉例子
6.總領(lǐng)下文。是藝術(shù)點綴,又可以擋風(fēng)。
7.屏的分類及雅俗之別。
8.屏的設(shè)置,在與整體的相稱、安放的位置與作用、曲屏的折度、視線的遠近諸方面,均要做到得體才是。
9.作者介紹了一些屏風(fēng)知識,并提出了屏風(fēng)要輕巧,要富有詩意,要有文化休閑作用。點明了寫作此文的目的,表達了作者對屏的喜愛和情思。
二、10.利用別人的弱點或借某種口實抬高價格或索取財物。貶義。
11.聽說釋伽佛身長一丈六。
12.那個僧侶貴族丈量佛身,意識到“佛法無邊”,丟下竹杖走了之后。
13.列數(shù)字、舉例子、分類別。說明竹種類繁多,千姿百態(tài)。
14.四年以上的竹要除去,三年以下的竹要保留。
三、15.經(jīng)學(xué)校研究決定,從9月6日開始,我們班的外語分快慢兩個小班上課。
怎么樣?上面的題你會了嗎?希望看了這篇人教版初二語文家庭作業(yè)—《說“屏”》可以幫您在學(xué)習(xí)的過程中避免不必要的錯誤。
初二落日的幻覺語文家庭作業(yè)
落日的幻覺是由黃天祥寫的一篇說明文。它是一篇融文學(xué)性、知識性、科學(xué)性、哲理性于一體的科普文。接下來我們一起來練習(xí)落日的幻覺語文家庭作業(yè)。
初二落日的幻覺語文家庭作業(yè)
一、積累運用
1.給下列句中加粗的字選擇正確的讀音。
(1)其實,日落的景象和日出同樣壯觀、綺(qǐyǐ)麗。
(2)日薄(báobó)西山,氣息奄奄。
(3)隨著太陽的墜(zhuìduò)落,紫光下移,接近地平線時消失。
(4)日落確實很美,色彩絢(xuànxùn)麗,變化多端。
2.找出下列句中的錯別字,并加以改正。
(1)顏色是那樣深黃、陰紅。
改為
(2)你會發(fā)現(xiàn)背后的天空中出現(xiàn)神密的藍灰色暗弧。
改為
C.日落的景象和日出同樣壯觀、綺麗,而且神秘、迷人。
綺麗:鮮艷美麗,多用來形容風(fēng)景。
D.所以進入底層的光線迅速衰減。
衰減:減弱、減退。
4.判斷下列句子所使用的說明方法。
(1)1871年,英國科學(xué)家瑞利證明,短波光的散射比長波要強得多,所以,陽光中的短波光——紫色光波大氣層中微小塵埃和空氣分子散射要比長波光——紅色光強10倍以上。()
(2)這是由于光通過空氣時,速度每秒減慢87千米,因而光線折射也隨之發(fā)生變化,所以,落日的高度和寬度之比為16.5:32。()
5.本文選自于_______________,是一篇_____________文,作者是___________________。
二、閱讀理解
(一)課內(nèi)閱讀
天文學(xué)家早就發(fā)現(xiàn),地球大氣會使光線散射。1871年,英國科學(xué)家瑞利證明,短波光的散射比長波光要強得多,所以,陽光中的短波光——紫色光被大氣層中微小塵埃和空氣分子散射要比長波光——紫色光被大氣層中微小塵埃和空氣分子散射要比長波光——紅色光強10倍以上(這首先可以解釋為什么天空總是蔚藍色的)。由于日落的時候,光線所穿透的大氣層增厚,而黃、紅色光穿透能力最大,所以此時太陽看起來深黃、殷紅。一般地講,黃昏時空氣中的煙塵要比清晨多。因此,落日顏色又不同于朝日。
由于地球表面和大氣層都是彎曲的,接近地平線的太陽的光線穿過大氣層時,其距離遠大于高層,所以進入底層的光線迅速衰減,再加上太陽深入地平線后所造成的地球影子,就呈現(xiàn)出天空中藍灰色的暗弧;而高層大氣密度小,光散射弱,就產(chǎn)生了暗弧上的亮弧。這種奇妙的大氣光學(xué)現(xiàn)象隨著太陽的下落而升向天頂,隨著黑暗的降臨而消失。至于美麗的紫光,是因為肉眼的疊合效應(yīng),使通過大氣塵埃的紅色光與高層大氣中較純空氣的藍色散射光中合而產(chǎn)生的。
太陽變扁的幻覺,不只出現(xiàn)在日落,太陽跳出地平線時也是如此。這是由于光通過空氣時,速度每秒減慢87千米,因而光線折射也隨之發(fā)生變化,所以,當(dāng)落日下緣接觸地平線時,折射使落日的高度和寬度之比為16.5:32,觀賞者眼睛里的太陽自然就是扁的。
最令人迷惑的幻覺,是日落時的太陽看上去要比高掛天空時大兩倍半到三倍半,就像一個巨大的玉盤遠掛天邊。但實際上,在大氣層,天文學(xué)家用各種儀器,包括用照相機拍照,已經(jīng)證明黃昏的太陽與中午的太陽大小是一樣的。
1.選文第1段中的破折號起到什么作用?還可以用什么標(biāo)點符號來代替?
2.作者在解釋日落時“天空中出現(xiàn)神秘藍灰色暗弧,暗弧外面還鑲有明顯的亮弧”這一現(xiàn)象時,使用了什么說明方法?請舉例說明。
3.將第4段中加粗的“到”改為“或”行嗎?為什么?
4.請你用簡潔的語言解釋光的散射和折射。5.在《兩小兒辯日》一文中,其中一個小孩認為日出時太陽大,日中時太陽小。對此,大教育家孔子也無法解釋。請你給這個小孩一個合理的解釋。
落日的幻覺語文家庭作業(yè)到這里就結(jié)束了,希望能幫助大家提高學(xué)習(xí)成績。
初二語文大自然的語言家庭作業(yè)
一個優(yōu)質(zhì)課堂,就是老師在講學(xué)生在答,講的知識都能被學(xué)生吸收。所以老師在寫教案時要不斷修改才能產(chǎn)出一份最優(yōu)質(zhì)的教案。為學(xué)生帶來更好的聽課體驗,從而提高聽課效率。你們見過哪些優(yōu)秀教師的小學(xué)教案嗎?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初二語文大自然的語言家庭作業(yè)”,供大家參考,希望能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大自然的語言》是根據(jù)竺可楨發(fā)表在《科學(xué)大眾》1963年第1期的《一門豐產(chǎn)的科學(xué)——物候?qū)W》改寫的。接下來我們一起來練習(xí)大自然的語言家庭作業(yè)。
初二語文大自然的語言家庭作業(yè)
一、自主實踐
1.紅色字注音完全正確的是()
A.竺可楨(zhúzhēn)翩然(piān)孕育(yùn)
B.銷聲匿跡(xiāonì)農(nóng)諺(yàn)延遲(yàn)
C.簌簌(sù)風(fēng)雪載途(zāi)衰草連天(shuāi)
D.經(jīng)度(jìng)差別(chā)海棠(táng)
2.下列詞語中紅色字的解釋不完全正確的是()
A.翩然(……的樣子)銷聲匿跡(隱藏)
B.次第(一個接一個地)風(fēng)雪載途(裝載)
C.簌簌(紛紛落下的樣子)草木榮枯(茂盛)
D.懸殊(差異)周而復(fù)始(轉(zhuǎn)一圈)
3.選出沒有錯別字的一組()
A.草長鷹飛衰草連天農(nóng)諺靈敏
B.北雁南飛冰雪融化顯著物侯
C.鳥語花香籟籟下落山腳丘陵
D.割麥插禾草木萌發(fā)內(nèi)陸孕育
4.選擇恰當(dāng)?shù)脑~語填空。
(1)物候觀測使用的是“活的儀器”,是活生生的生物。它比氣象儀器復(fù)雜得多,()得多。
A.靈驗B.靈敏C.靈活D.靈便
(2)為了便利山區(qū)的農(nóng)業(yè)發(fā)展,開展山區(qū)物候()是必要的。
A.觀察B.觀測C.預(yù)測D.觀望
5.調(diào)整句序:正確的句序應(yīng)是:
①到處呈現(xiàn)一片衰草連天的景象,準(zhǔn)備迎接風(fēng)雪載途的寒冬。②立春過后,大地漸漸從沉睡中蘇醒過來。③到了秋天,果實成熟,植物的葉子漸漸變黃在秋風(fēng)中簌簌地落下來。④于是轉(zhuǎn)入炎熱的夏季,這是植物孕育果實的時期。⑤冰雪融化,草木萌發(fā),各種花次第開放。⑥北雁南飛,活躍在田間草際的昆蟲也都銷扇蹦貌。⑦不久,布谷鳥也來了。⑧再過兩個月,燕子翩然歸來。
6.指出下列句子的說明方法。
(1)不過研究這個因素要考慮到特殊的情況。例如秋冬之交,天氣晴朗的空中,在一定高度上氣溫反比低處高。這叫逆溫層。()
(2)鳥語花香,草長鶯飛,都是大自然的語言。()
(3)在春天,早春跟晚春也不相同。如在早春三四月間,南京桃花要比北京早開二十天,但是到晚春五月初,南京刺槐開花只比北京早十天。()
二、能力提高
①影響物候的第三個因素是高下的差異。②植物的抽青、開花等物候現(xiàn)象在春夏兩季越往高處越遲,而到秋天喬木的落葉則越往高處越早。③不過研究這個因素要考慮到特殊的情況,④例如秋冬之交,天氣晴朗的空中,在一定高度上氣溫反比低處高。⑤這叫逆溫層。由于冷空氣比較重,在無風(fēng)的夜晚,冷空氣便向低處流。⑥這種現(xiàn)象在山地秋冬兩季,特別是這兩季的早晨,極為顯著,常會發(fā)現(xiàn)山腳有霜而山腰反無霜。⑦在華南丘陵區(qū)把熱帶作物引種在山腰很成功,在山腳反不適宜,就是這個道理。
1.選文的說明順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2.文中第⑦句中的“這個道理”是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聯(lián)系實際生活,舉一個例子說明“植物的抽青、開花等物候現(xiàn)象在春夏兩季越往高處越遲,而到秋天喬木的落葉則越往高處越早”。
4.選文在說明“高下的差異”對物候的影響時,正常情況(第②句)僅一筆帶過,而特殊情況卻細細道來,且舉例加以說明,這是不是主次不分,本末倒置?談?wù)勀愕睦斫狻?/p>
三、寫作攻略
我們都生活在大自然中,大自然在提供給人以必要的生存空間的同時,也提供給人類必需的物質(zhì)資源。奔騰不息的大海,連綿起伏的高山,一望無垠的草原,廣袤無邊的田野,都會引起人們的思考和遐想;四季更替,晝夜變化,潮起潮落,鳥語蟲鳴,都會讓人們浮想聯(lián)翩。古人云:“登山則情滿于山,觀海則意溢于海”。
請以“感悟大自然”為話題,寫一篇文章。題目自擬,文體不限,不少于500字。
大自然的語言家庭作業(yè)到這里就結(jié)束了,希望能幫助大家提高學(xué)習(xí)成績。
蘇教版初二語文晏子使楚家庭作業(yè)
《晏子使楚》講述了春秋末期,齊國大夫晏子出使楚國,楚王三次侮辱晏子,想顯示楚國的威風(fēng)……接下來我們一起來練習(xí)初二語文晏子使楚家庭作業(yè)。
蘇教版初二語文晏子使楚家庭作業(yè)
一、語音
詣()枳()縛()
二、通假字
1.縛者曷為者也同意思是
2.圣人非所與熙也同意思是
三、古今異義詞
1.葉徒相似,其實味不同(其實:古義:今義:)
2.楚王聞之(聞:古義:今義:)
3.楚王謂左右曰(左右:古義:今義:)
四、一詞多義
齊之習(xí)辭者也
為其來也之楚之水土
為何為者也物外之趣
生于淮南則為橘楚王聞之
生于淮北則為枳吾欲辱之
五、重點詞語解釋
1.晏子將使楚使:()
2.謂左右曰謂……曰:()左右:()
3.習(xí)辭者習(xí):()辭:()
4.今方來方:()
5.何坐坐:()6.坐盜盜:()
7.吏二縛一人詣王縛:()詣:()
8.齊人固善盜乎固:()9.葉徒相似徒:()
10.其實味不同其:()實:()
11.得無楚之水土使民善盜耶得無:()
12.圣人非所與熙也圣人:()
13.寡人反取病焉?。?)
14.晏子避席對曰避席:()
六、重點語句翻譯
1.得無楚之水土使民善盜耶
2.圣人非所與熙也,寡人反取病焉。
3.晏嬰,齊之習(xí)辭者也。
4.酒酣,吏二縛一人詣王
5.橘生淮南則為橘,生于淮北則為枳,葉徒相似,其實味不同。
6.得無楚之水土使民善盜
7.為其來也,臣請縛一人過王而行。
七、課文內(nèi)容理解
1.選出下列各項中表述有誤的一項是()。(2分)
A、針對楚王的發(fā)難,晏子運用了類比推理的方法進行反駁,使楚王陷于尷尬的境地。
B、晏子在席間的對話表現(xiàn)出其超人的智慧與膽識。
C、從文末楚王的話語可以看出,楚王尚能知錯認錯。
D、晏子用"橘生淮南為橘,生于淮北則為枳"這句話強調(diào)環(huán)境對人的成長起著決定性的作用。
2.“橘生淮南則為橘,生于淮北則為枳”現(xiàn)象說明了什么?請簡要回答。
3.楚王為什么想侮辱晏子?(用自己的話回答)
4.楚國君臣是怎樣安排計謀的?(用自己的話回答)
5.針對楚國君臣的戲弄侮辱,晏子是怎么回擊對方的?
6.晏子的回答,可謂巧妙得體,體現(xiàn)了一個外交家的風(fēng)范,請說說晏子外交的特點。
7.晏子說“橘生淮南則為橘,生于淮北則為枳”,其目的是什么?
8.你喜歡晏子這個人物嗎?為什么?
中考鏈接
【2007年江蘇揚州】[甲]晏子使楚
晏子至,楚王賜晏子酒。酒酣,吏二縛一人詣王。王日:“縛者曷為者也?”對曰:“齊人也,坐盜?!蓖跻曣套釉唬骸褒R人固善盜乎?”晏子避席對曰:”晏聞之,橘生淮南則為橘,生于淮北則為枳,葉徒相似,其實味不同。所以然者何?水土異也。今民生長于齊不盜,入楚則盜,得無楚之水土使民善盜耶?”王笑日:“圣人非所與熙也,寡人反取病焉。”
[乙]晏子辭千金
晏子方食,景公使使者至。分食食之,使者不飽,晏子亦不飽。使者反,言之公。公日:“嘻!晏子之家,若是其貧也!寡人不知,是寡人之過也。”使吏致千金與市租,請以奉賓客。晏子辭。三致之,終再拜而辭。(選自《晏子春秋》)
12.解釋下列句中加點的字詞。(4分)
(1)坐盜()(2)其實味不同()
(3)生于淮北則為枳()(4)使者反()
13.請從[乙]文中找出一個與“得無楚之水土使民善盜耶”中“之”的意義、用法相同的句子。(2分)
14.用現(xiàn)代漢語翻譯下列句子。(4分)
(1)齊人固善盜乎?
譯文:
(2)景公使使者至。
譯文:
15.從[甲][乙]兩文中,可以看出晏子是怎樣的人?(4分)
[2003浙江][甲]晏子使楚。楚人以晏子短,為小門于大門之側(cè)而延晏子。晏子不入,曰:“使狗國者從狗門入。今臣使楚,不當(dāng)從此門入?!眱喺吒?,從大門入,見楚王。王曰:“齊無人耶,使子為使?”晏子對曰:“齊之臨淄三百閭,張袂成陰,揮汗成雨,比肩繼踵而在,何為無人!”王曰:“然則何為使子?”晏子對曰:“齊命使,各有所主。其賢者使使賢主,不肖者使使不肖主。嬰最不肖,故直使楚矣?!?/p>
[乙]高繚仕(1)于晏子,晏子逐之。左右諫曰:“高繚之事夫子(2)三年,曾無以爵位而逐之,其義可乎?”晏子曰:“嬰仄陋(3)之人也,四維(4)之然后能直。今此子事吾三年,未弼(5)吾過,是以逐之也。”
注釋:(1)仕:舊稱做官為仕。(2)事夫子:侍奉晏子。(3)仄陋:狹窄淺薄。(4)維:維系。引申為扶助。(5)弼:糾正。
20下面句中加點字解釋有誤的一項是()
A.為小門于大門之側(cè)而延晏子(引進)B.其義可乎(義務(wù))
C.故直使楚矣(只得,只好)D.晏子逐之(他,指高繚)
21下面句中加點的“使”與“齊命使各有所主”中有“使”意思相同的一項是()
A晏子使楚B使狗國者從狗門入C使子為使D不肖者使使不肖主
22用現(xiàn)代漢語翻譯下面兩個文言句子。
(1)然則何為使子
(2)今此子事吾三年,未弼吾過,是以逐之也。
23[甲]文中楚王為什么說“齊無人耶,使子為使”?
[乙]文中“左右”為什么認為逐高繚是不義的?
24[甲]文中晏子要說自己是一個“不肖者”?[乙]文中晏子為什么要說自己是一個“仄陋之人”?
25從[甲][乙]兩中可以看出晏子是一個怎樣的人?
【08年江蘇宿遷】閱讀下面文言文,完成8~11題。(15分)
(甲)晏子至,楚王賜晏子酒,酒酣,吏二縛一人詣王。王曰:“縛者曷為者也?”對曰:“齊人也,坐盜?!蓖跻曣套釉唬骸褒R人固善盜乎?”晏子避席對曰:“嬰聞之,橘生淮南則為橘,生于淮北則為枳,葉徒相似,其實味不同。所以然者何?水土異也。今民生長于齊不盜,入楚則盜,得無楚之水土使民善盜耶?”王笑曰:“圣人非所與熙也,寡人反取病焉?!?/p>
(乙)景公好弋①,使?fàn)T鄒主②鳥而亡之。公怒,召吏欲殺之。晏子曰:“燭鄒之罪有三,請數(shù)之以其罪而殺之?!惫唬骸翱伞!庇谑钦俣鴶?shù)之公前。曰:“燭鄒!汝為吾君主鳥而亡之,是罪一也;使吾君以鳥之故殺人,是罪二也;使諸侯聞之,以吾君重鳥而輕士,是罪三也。數(shù)燭鄒已畢,請殺之?!惫唬骸拔饸?寡人聞命矣?!?節(jié)選自《晏子春秋》)
[注]①弋:用帶有繩子的箭射。②主:掌管,主持。
8?解釋下列句子中加點的詞。(4分)
(1)束二縛一人詣王(2)其實味不同
(3)使?fàn)T鄒主鳥而亡之(4)使吾君以鳥之故殺人
9?將下列文言語句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4分)
(1)得無楚之水土使民善盜耶?
譯文:
(2)使諸侯聞之,以吾君重鳥而輕土,是罪三也。
譯文:
10?閱讀兩文,回答問題。(3分)
甲文通過“”這句富有侮辱性的話,表現(xiàn)了楚王的傲慢無禮;乙文通過“勿殺!寡人聞命矣”這句話,表現(xiàn)了景公的;甲乙兩文則共同表現(xiàn)了晏子的。
11?請結(jié)合甲乙兩文的內(nèi)容,分別分析晏子的語言技巧及其效果。(4分)
答:
初二語文晏子使楚家庭作業(yè)到這里就結(jié)束了,希望同學(xué)們的成績能夠更上一層樓。
初二語文家庭作業(yè)優(yōu)化測控:《滿井游記》
學(xué)習(xí)是一個邊學(xué)新知識邊鞏固的過程,對學(xué)過的知識一定要多加練習(xí),這樣才能進步。因此,小編精心為大家整理了這篇初二語文家庭作業(yè)優(yōu)化測控:《滿井游記》,供大家參考。
一、積累與運用
1.給下列加點字注音。
飛沙走礫()廿二日()燕地寒()
呷浪之鱗()曝沙之鳥()泉而茗者()
2.解釋句中加點的詞。
①局促一室之內(nèi)()
②土膏微潤()
③娟然如拭()
④泉而茗者()
⑤紅裝而蹇者()
⑥然徒步則汗出浹背()
3.填空。
《滿井游記》是一篇記游小品。當(dāng)時作者____________為官清閑,于早春二月出城游玩,感受春回大地的氣息。他是明朝“____________”的代表人物。
二、閱讀
閱讀下列文段,回答文后問題。
(一)
①燕地寒,花朝節(jié)后,余寒猶厲。凍風(fēng)時作,作則飛沙走礫。局促一室之內(nèi),欲出不得。每冒風(fēng)馳行,未百步輒返。
②廿二日天稍和,偕數(shù)友出東直,至滿井。高柳夾堤,土膏微潤,一望空闊,若脫籠之鵠。于是冰皮始解,波色乍明,鱗浪層層,清澈見底,晶晶然如鏡之新開而冷光之乍出于匣也。山巒為晴雪所洗,娟然如拭,鮮妍明媚,如倩女之面貴面而髻鬟之始掠也。柳條將舒未舒,柔梢披風(fēng),麥田淺鬣寸許,游人雖未盛,泉而茗者,罍而歌者,紅裝而蹇者,亦時時有。風(fēng)力雖尚勁,然徒步則汗出浹背。凡曝沙之鳥,呷浪之鱗,悠然自得,毛羽鱗鬣之間皆有喜氣。始知郊田之外未始無春,而城居者未之知也。
4.第①段中體現(xiàn)“燕地寒”特征的語句是哪些?
5.從全文看,第①段采用了什么手法?
6.第②段從哪些方面寫滿井春色?
7.描寫初春景色的句子,寫山好的句子是
____________,寫水好的句子是____________,寫樹好麥好的句子是____________。
8.寫游滿井的時間是____________,這一天的天氣____________,這燕地余寒的特征是____________。
9.揭示文章主旨的句子是____________。
10.翻譯下列句子。
①于是冰皮始解,波色乍明,鱗浪層層,清澈見底。
②始知郊田之外未始無春,而城居者未之知也。
(二)
盧溝橋
盧溝橋跨盧溝水,金明昌初建,我正統(tǒng)九年修之。橋二百步,石欄列柱頭,獅母乳①,顧抱負贅②,態(tài)色相得③,數(shù)之輒不盡。俗曰:魯公輸班神勒④也。橋北而村,數(shù)百家,己巳歲虜焚掠略盡。村頭墩堡⑤,循河婉婉,望去如堞⑥。
注:①獅母乳:指母獅和幼獅。②贅,通“綴”,連結(jié)。③得:適合。④神勒:神妙的雕刻。⑤墩堡:戰(zhàn)爭中防御敵人的碉堡。⑥堞:城墻上的矮墻,也稱女墻。
11.解釋下列句中加點的詞。
①石欄列柱頭,獅母乳()
②顧抱負贅,態(tài)色相得()()
③數(shù)之輒不盡()
④俗曰:魯公輸班神勒也()()
12.本文描述的主要對象是什么?重點是什么?
13.用現(xiàn)代漢語翻譯下列句子。
村頭墩堡,循河婉婉,望去如堞。
14.把本文分兩層。每層內(nèi)容的中心詞是什么?試用文中的一個字說明。
15.你讀了本文,最大的感想是什么?
三、作文
16.田園風(fēng)光是無比美麗的,田園生活是令人向往的。根據(jù)下面四句古詩中的意境,發(fā)揮想象,描繪出“邀我至田家”的場景片斷,字數(shù)150字左右。
故人具雞黍,邀我至田家。
綠樹村邊合,青山郭外斜。
☆29*滿井游記
一、1.lìniànyānxiāpùmínɡ
2.①拘束②肥沃③擦④燒茶⑤騎驢⑥濕遍
3.袁宏道公安派
二、(一)4.凍風(fēng)時作,飛沙走礫。
5.欲揚先抑。
6.美好的景物和欣喜的人們。
7.山巒為晴雪所洗,娟然如拭,鮮妍明媚,如倩女之面貴面而髻鬟之始掠也于是冰皮……乍出于匣也柳條……寸許
8.廿二日稍和余寒猶厲
9.始知郊田之外未始無春,而城居者未之知也
10.①在這時候水面上的凍冰開始融解,水波的顏色開始發(fā)出亮光,魚鱗似的波紋一層接著一層,清澈得看見水底。②這才知道郊野以外何嘗沒有春天,然而居住在城里的人卻不知道。
(二)11.①初生的②回頭看背著③查點④一般人雕刻
12.本文描述的主要對象是盧溝橋。重點是橋側(cè)雕刻的石獅。
13.村頭上防御敵人侵犯的碉堡,順河蜿蜒曲折,望去如同城墻上的女墻。
14.以“橋北而村”為界,分上下兩層。上層內(nèi)容的中心詞是:橋。下層內(nèi)容的中心詞是:村。
15.最大的感想應(yīng)是:中國人民不但勤勞勇敢,而且具有高超的聰明才智。
三、16.提示:認真體會詩歌意境,想象要合理。
小編再次提醒大家,一定要多練習(xí)哦!希望這篇初二語文家庭作業(yè)優(yōu)化測控:《滿井游記》能夠幫助你鞏固學(xué)過的相關(guān)知識。
鄂教版初二語文上冊讀碑家庭作業(yè)
語文學(xué)不好不能成就大業(yè)。學(xué)好語文可能成為作家、歌唱家、自然科學(xué)家、帝王將相。接下來和小編一起來練習(xí)初二語文上冊讀碑家庭作業(yè)。
鄂教版初二語文上冊讀碑家庭作業(yè)
1.給加點字注音:
題詞和碑文沁()入我心,浮雕又夯()實了我對它們的記憶。
2.解釋句子中加點的詞語。
⑴其時,瞻仰者絡(luò)繹不絕(),如半凝滯()的河水緩緩流淌。
⑵它使我怦然()心動。
⑶隨著閱歷的增長,我對它們的體會彌深()。
3.下列句子運用了怎樣的修辭手法?請體會這些句子的妙處。
⑴瞻仰者絡(luò)繹不絕,如閉凝滯的河水緩緩流淌;我比他們看得更慢,是河水中的一塊石頭。
⑵整個碑上,是字的堆積,字的重疊,字的密密麻麻。
4.下列句子的表達方式不同的一項是()
A、要是把那些名字也復(fù)活為血肉之軀,那么,天安門廣場是站不下的,加上東西長安街也是站不下的。
B、我于是想起了人民英雄紀(jì)念碑。
C、南泥灣有一個泉,叫做九龍泉。
D、20余年前,我第一次看到它,印象十分深刻。
5.文章結(jié)尾寫到“起碼不會因為人生道路的漫長,口袋里的什么東西丟了,也發(fā)現(xiàn)不了”。你認為,在人生的道路上,“丟”的會是什么?
6.文中開始說“我并沒有讀懂”,后來說“現(xiàn)在完全讀懂了么?不敢說”,作者到底讀懂了沒有?他讀懂了些什么?
讀選文,回答問題:
⑴但是,那年去了一趟南泥灣,我竟發(fā)覺,我并沒有讀懂!
⑵南泥灣有個泉,叫做九龍泉,泉上小亭如開花的濃陰,掩映著一座烈士紀(jì)念碑。那是當(dāng)年王震同志率領(lǐng)的三五九旅,在這里開展大生產(chǎn)運動時立下的。多年的風(fēng)雨剝蝕,那碑身已經(jīng)有些殘破。周圍一片寂靜,只看見幾個默默耕作的農(nóng)民;碑前也只站著我和陪同我的一個同志。碑如蒼茫天邊的古老星體,我倆是衛(wèi)星一和衛(wèi)星二,繞著它運行。
⑶它的正面,像個儲得滿滿當(dāng)當(dāng)?shù)你U字架;它的背面,也像個儲得滿滿當(dāng)當(dāng)?shù)你U字架;整個碑上,是字的堆積,字的重疊,字的密密麻麻。什么字?森林一樣的烈士的名字!
⑷我的呼吸急促起來。啊,一個旅歷年就犧牲了這么多的戰(zhàn)士!泉水如泣如訴。
⑸陪同者告訴我,年前,一位烈士的親屬從南方來,趴在碑上查找烈士的名字,整整找了半小時,都沒有找見。他說,假若讓他到一個團的營房
⑹烈士的名字究竟有多少,我沒有數(shù),只是粗估了一下;然后,我將目光投向前邊開闊的川道。我在想:要是把每一個名字都復(fù)活為一個血肉之軀,那么,他們足足可以把多半條川道站滿!要是他們又像開誓師會那樣高呼,那么,這條川道將震響著一片多么恢宏的聲音!
⑺我于是想起了人民英雄紀(jì)念碑。我以前實在沒有讀懂它。那碑文中的'三年以來……''三十年以來……''由此上溯到一千八百四十年……',只從字面上讀讀就行了嗎?它的背面還有什么呢?難道不是銘刻著的密密麻麻重重疊疊逶逶迤迤起起伏伏觸目驚心比森林還要遼闊十倍百倍的烈士的名字么?名字的數(shù)目,不是幾十萬,不是幾百萬,而是幾千萬!要是把那些名字也復(fù)活為血肉之軀,那么,天安門廣場是站不下的,加上東西長安街也是站不下的。就是把偌大的北京城擠得房倒屋塌,也擺不下他們的巨大陣容!他們的人數(shù),是要比世界上絕大部分國家的公民數(shù)還要多的!然而為了締造我們的幸福生活,這么多,這么多的英雄兒女,竟都倒在血泊里了!
⑻這一層,看起來淺顯,但的確不易讀出它的最基本的東西。
⑼讀書往往要讀注釋,才能讀懂。讀碑文也需要注釋。南泥灣的九龍泉紀(jì)念碑,是人民英雄紀(jì)念碑的一條極好的注釋。
7.“但是,那年去了一趟南泥灣,我竟發(fā)覺,我并沒有讀懂”,作者為什么這么說?
8.“這一層,看起來淺顯,但確實不易讀出它的最基本的東西?!薄白罨镜臇|西”是指什么?請用文中的句子作答。
9.作者說,“每天看到人民英雄紀(jì)念碑,心中便升起一股悲壯感和使命感”。如何理解“悲壯感和使命感”的內(nèi)涵?
10.認真讀第⑺段,將文中記敘、議論、抒情的句子各找一句。
記敘:
議論:
抒情:
小編為大家提供的初二語文上冊讀碑家庭作業(yè),大家仔細閱讀了嗎?最后祝同學(xué)們學(xué)習(xí)進步。
初二下冊語文家庭作業(yè)復(fù)習(xí) 附答案
初二下冊語文家庭作業(yè)復(fù)習(xí)
一、基礎(chǔ)(25分)
1、按要求默寫或根據(jù)課文填空。(10分)
(1)自古逢秋悲寂寥,。晴空一鶴排云上,。(劉禹錫《秋詞》)
(2),。好峰隨處改,幽徑獨行迷。(梅堯臣《魯山山行》)
(3)山下蘭芽短浸溪,,。(蘇軾《浣溪沙》)
(4),。迷津欲有問,平海夕漫漫。(孟浩然《早寒江上有懷》)
(5)《黃鶴樓》中寫作者登樓所見之景的句子是:,
。
2、根據(jù)拼音寫出文段括號處應(yīng)填入的詞語。(4分)
(1)兩個勝利者,一個塞滿了腰包,這是看得見的,另一個裝滿了xiāngqiè(箱篋)。
(2)或者是重巒疊嶂,或者是幾座小山配合著竹子花木,全在乎設(shè)計者和匠師們生平多閱歷,胸中有qiūhè(丘壑)。
(3)我家鄰村,有一個信客,年紀(jì)不小了,已經(jīng)chángtúbáshè(長途跋涉)了二三十年。
(4)北雁南飛,活躍在天剪草機的昆蟲也都xiāoshēngnìjì(銷聲匿跡)。
3、下列句子中沒有語病的一項是(D)(3分)
A、我國正在全面建設(shè)小康社會,努力為構(gòu)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
B、魯迅先生江南水鄉(xiāng)的童年生活經(jīng)歷,不僅會給每個讀者留下深刻的印象,也銘記在作者的心里。
C、為了防止大災(zāi)之后無大疫,某醫(yī)院的醫(yī)務(wù)人員日夜巡查,吃住都在堤岸上。
D、我們造出的打飛機,只有在安全性和經(jīng)濟性方面具有世界先進水平,才能在市場競爭中占有優(yōu)勢。
4、從下面?zhèn)溥x詞語中至少選用兩個詞語,寫一段心理描寫的話。要求至少用一種修辭手法。(80字以內(nèi))(3分)
頹唐塌敗瑣屑尷尬微不足道大庭廣眾
5、為響應(yīng)團中央“加強對青少年社會教育”的號召,班級最近開展了“娛樂與青少年成長”的綜合性學(xué)習(xí)活動,同學(xué)們對青少年的娛樂形式進行了廣泛的調(diào)查,搜集到多方面的材料。調(diào)查顯示:
娛樂形式玩電腦游戲時間玩電腦游戲選擇
的地點玩電腦游戲的
最大目的
常玩電腦
游戲52%每周至少玩
三天36%網(wǎng)吧66%尋找快樂感覺54%
體育運動15%每天都玩50%家里14%休閑、放松21%
看電視12%每周少于三天14%同學(xué)或朋友
家中11%鍛煉、智力13%
其他娛樂
方式21%其他娛樂方式9%在網(wǎng)上交友12%
(1)根據(jù)上述材料,你能得出哪些結(jié)論?(3分)
電腦游戲已經(jīng)成為青少年的主要娛樂形式,他們熱衷于網(wǎng)吧,以尋求快樂為主要目的,占用了許多寶貴的時間。
(2)你怎樣看待電腦游戲?請簡要談?wù)勛约旱囊娊狻?2分)
我們既要看到大眾娛樂對青少年健康成長的積極作用,也要看到帶來的不良影響。作為一種新型的娛樂形式,電腦游戲有助于培養(yǎng)青少年的自主能力和創(chuàng)新能力,并具有更好的放松減壓效果。但過度參與,會形成依賴甚至成癮,有些不良內(nèi)容還會影響青少年身心健康。因此玩電腦游戲應(yīng)有節(jié)制,要健康娛樂。
二、閱讀(43分)
(一)記承天寺夜游(12分)
元豐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戶,欣然起行。念無與為樂者,遂至承天寺,尋張懷民,懷民亦未寢,相與步于中庭。庭下如積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橫,蓋竹柏影也。何夜無月,何處無竹柏,但少閑人如吾兩人者耳。
6、解釋下列加點字的意思:(2分)
(1)念無與為樂者考慮,想到(2)遂至承天寺尋張懷民于是,就
7、翻譯句子(4分)
(1)庭下如積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橫,蓋竹柏影也。
月光照在庭院中像積水一樣清澈透明,水中藻荇交錯縱橫,原來是竹樹和柏樹的影子。
(2)何夜無月,何處無竹柏,但少閑人如吾兩人耳。
哪一夜沒有月光,哪一處沒有竹柏,只是少了像我們兩個這樣清閑的人罷了。
8、文中說“何夜無月?何處無竹柏?”,但實際上并非每夜都能見到月色和竹柏,你是如何理解這句話的?(3分)
心胸開闊,淡泊名利,無論在哪里,都能在美好的大自然中感受到無窮的樂趣。
9、選出下列說法不正確的一項是(B)(3分)
A、蘇軾對月光有一種特殊的感情,除本文外,他還寫過月亮的作品《水調(diào)歌頭?明月幾時有》。
B、本文是一篇寫景文章,因為篇幅不長,因此記敘的要素省略了。
C、結(jié)尾一句既有賞月的欣喜愉悅,也暗含遭貶謫的落寞孤寂心情,更表現(xiàn)出一種自我排解的達觀。
D、本文寫景很有特色,看似寫水,實則寫月光,虛實結(jié)合,耐人尋味。
(二)背影(13分)
我說道:“爸爸,你走吧?!彼囃饪戳丝凑f:“我買幾個橘子去。你就在此地,不要走動?!蔽铱茨沁呍屡_的柵欄外有幾個賣東西的等著顧客。走到那邊月臺,須穿過鐵道,須跳下去又爬上去。父親是一個胖子,走過去自然要費事些。我本來要去的,他不肯,只好讓他去。我看見他戴著黑布小帽,穿著黑布大馬褂,深青布棉袍,蹣跚地走到鐵道邊,慢慢探身下去,尚不大難。可是他穿過鐵道,要爬上那邊月臺,就不容易了。他用兩手攀著上面,兩腳再向上縮;他肥胖的身子向左微傾,顯出努力的樣子,這時我看見他的背影,我的淚很快地流下來了。我趕緊拭干了淚。怕他看見,也怕別人看見。我再向外看時,他已抱了朱紅的桔子往回走了。過鐵道時,他先將桔子散放在地上,自己慢慢爬下,再抱起桔子走。到這邊時,我趕緊去攙他。他和我走到車上,將桔子一股腦兒放在我的皮大衣上。于是撲撲衣上的泥土,心里很輕松似的。過一會兒說:“我走了,到那邊來信!”我望著他走出去。他走了幾步,回過頭看見我,說:“進去吧,里邊沒人。”等他的背影混入來來往往的人里,再找不著了,我便進來坐下,我的眼淚又來了。
10、用簡潔的語句給選段加個小標(biāo)題(不超過6個字)。(3分)
望父買橘
11、文中說父親“撲撲衣上的泥土,心里很輕松似的”,寫出了父親怎樣的心理?(3分)
體胖的父親買橘子并不輕松,只是想到能替兒子做的事已經(jīng)做到了,盡管很累,但卻心里很踏實,因此看似很輕松。
12、語段中,“我”的兩次流淚表達了作者怎樣的思想感情?(4分)
表達了兒子對父親離別時對父親的依戀、感激和敬愛之情。
13、下列理解不符合選文內(nèi)容的一項是(D)(3分)
A、爬月臺買橘子對父親而言是困難的,可他卻為了兒子勉為其難,這正是中國慈父的形象。
B、文中寫父親是個胖子,步履蹣跚,突出其爬月臺的艱難,對表現(xiàn)父愛有襯托作用。
C、作者用特寫鏡頭精細地描寫父親爬月臺的動作,還用自己的情感反應(yīng)烘托這個背影。
D、選文中刻畫父親形象的最突出的描寫方法是語言描寫和心理描寫。
(三)三峽博物館(12分)
①三峽博物館位于重慶市人民大禮堂的正西端,建筑主體長157.3米,寬98.085米,高32米,總建筑面積為4萬多平方米。這座建筑物外形本身,承裁了許多歷史與文化的寓意。
②三峽博物館依山而建。整體呈一個大弧線形狀。站在人民廣場仰望,博物館就像雄偉的長江三峽大壩。博物館外形最顯眼的是大面積的弧形藍色玻璃幕墻和古樸方正的砂巖外墻。藍色玻璃象征著水,砂巖外墻代表著山,它體現(xiàn)了重慶山水之城的特色。博物館正上方是漏斗形的圓形穹頂,很像一個巨大的承露盤,一方面取“三峽之水天上來”之意,另一方面,水通過三層疊瀑,一瀉而下,與人民廣場相連,體現(xiàn)了三峽博物館承接祖先文化之水、用文化滋潤大地的寓意。
③三峽博物館展廳面積為23225平方米,有4個基本陳列,分別是:反映三峽歷史、三峽文化和三峽精神的“壯麗三峽”;反映重慶地方歷史文化潮流的“遠古巴渝”:反映20世紀(jì)重慶城市變遷的“重慶,城市之路”;反映重慶抗戰(zhàn)文化的“抗戰(zhàn)歲月”。這里重點介紹前兩個展廳。
④“壯麗三峽”展廳位于三峽博物館一樓右側(cè),是博物館的招牌展廳。走進展廳,參觀者就仿佛來到了壯美的瞿塘峽。迎面是一幅長9米、高6米的三峽壁畫,它與擺放有致的各種三峽石一起,構(gòu)成了雄偉的夔門、秀蔓的桃子峰。而此刻參觀者的腳,正踩在用玻璃隔水方式營造的長江水上。汪水柏岸的聲音,川江號子的聲音,以及長江三峽特有的猿啼聲,使人們仿佛走進了一個真實壯麗的三峽。
⑤“壯麗三峽”展廳擺放了大量天然三峽石。瞿塘峽口切割來的瀑石,瞿塘峽中段的黑石。巫峽切割來的纖夫石、纖夫路,以及被譽為“世界第一古代水文站”的白鶴梁題刻,也被部分切割搬進展廳。目前在全國的博物館中,還沒有放如此大規(guī)模大型天然石的先例。
⑥與“壯麗三峽”展廳相比,“遠古巴渝”展廳則顯得古樸而厚重?!斑h古巴渝”展廳位于三峽博物館二樓左側(cè),展廳面積1160多平方米,展品逾1000件。這是三峽博物館文物最豐富的一個展廳。里面的文物80%以上都是1997年以來重慶三峽考古的新發(fā)現(xiàn),這次是首度公之于眾,比如巫山龍骨坡出土的巫山人牙齒和下頜骨化石、興隆洞遺址發(fā)現(xiàn)的劍齒象牙石刺、奉節(jié)魚腹浦發(fā)現(xiàn)的陶片、小田溪出土的鳥形尊等。這個展廳主要靠文物來說話,它要展示遠古巴渝文化的客觀存在和無窮魅力
14、從全文看,作者主要是按照什么說明順序來介紹三峽博物館的?(3分)
按照從外到內(nèi)的空間順序來介紹的。(“從外到內(nèi)”與“空間順序”二者只答到一點也給滿分。)
15、從文中篩選出相關(guān)詞語,概括“壯麗三峽”和“遠古巴渝”兩個展廳各自的主要藝術(shù)風(fēng)格。(3分)
“壯麗三峽”:真實壯麗
“遠古巴渝”:古樸、厚重
16、請從選文畫橫線的句子中任選一句,分析它采用了什么說明方法,有什么表達效果。(3分)
說明方法主要有列數(shù)據(jù)、舉例子兩種。答案示例①列數(shù)據(jù),準(zhǔn)確地說明了三峽博物館的建筑規(guī)模(答成“面積”“壯觀”“宏偉”也可〕。答案示例②:舉例子:用具體事例來說明展廳中有大量天然三峽石。(說明方法1分表達效果3分)
17、選文說三峽博物館的外形“承載了許多歷史與文化的寓意”,仔細閱讀文中有關(guān)內(nèi)容,選出下列不屬于這種寓意的一項。(C)(3分)
A、三峽博物館整體呈一個大弧線形狀,象征著雄偉的長江三峽大壩。
B、三峽博物館的外墻設(shè)計集中體現(xiàn)了重慶山水之城的特色。
C、博物館正上方是漏斗形的圓形穹頂,具有極好的采光效果。
D、三峽博物館的外形具有承接祖先文化之水、用文化滋潤大地的內(nèi)涵。
(四)名著閱讀(6分)
(A)坐了很久,他心中膩煩了。既不敢出去,又沒事可作,他覺得天氣彷佛成心跟他過不去。想出去,可是腿真懶得動,身上非常的軟,好像洗澡沒洗痛快那樣,汗雖然出了不少,心裏還是不舒暢。又坐了會兒,他再也坐不住了,反正坐也是出汗,不如爽性出去試試。
一出來,才曉得自己錯了。天上那層灰氣已經(jīng)散開,不甚憋悶了,可是陽光也更厲害了許多:沒人敢抬頭看太陽在那裏,只覺得到處都閃眼,空中,屋頂上,墻壁上,地上,都白亮亮的,白裏透點紅,由上至下整個地像一面極大的火鏡,每一條光都像火鏡的焦點,曬得東西要發(fā)火。在這個白光裏,每一個顏色都刺目,每一個聲響都難聽,每一種氣味都混合地上蒸發(fā)出來的腥臭。街上彷佛已沒了人,道路好像忽然加寬了許多,空曠而沒有一點涼氣,白花花的令人害怕。祥子不知怎麼是好了,低頭,拉車,慢騰騰地往前走,沒有主意,沒有目的,昏昏沈沈的,身上掛一層粘汗,發(fā)餿臭的味兒。走了會兒,腳心和鞋襪粘在一塊,好像踩塊濕泥,非常的難過。本來不想再喝水,可是見了井不由得又過去灌了一氣,不為解渴,似乎專為享受井水那點涼氣,由口腔到胃中,忽然涼了一下,身上的毛孔猛地一收縮,打個冷戰(zhàn),非常舒服。喝完,他連連地打嗝,水要往上漾。
(B)到四點多鐘,黑云開始顯出疲乏來,綿軟無力的打著不甚紅的閃。一會兒,西邊的云裂開,黑的云峰鑲上金黃的邊,一些白氣在云下奔走;閃都到南邊去,曳著幾聲不甚響亮的雷。又待了一會兒,西邊的云縫露出來陽光,把帶著雨水的樹葉照成一片金綠。東邊天上掛著一雙七色的虹,兩頭插在黑云里,橋背頂著一塊青天。虹不久消散了,天上已沒有一塊黑云,洗過了的藍空與洗過了的一切,象由黑暗里剛生出一個新的,清涼的,美麗的世界。連大雜院里的水坑上也來了幾個各色的蜻蜒。
可是,除了孩子們赤著腳追逐那些蜻蜒,雜院里的人們并顧不得欣賞這雨后的晴天。小福子屋的后檐墻塌了一塊,姐兒三個忙著把炕席揭起來,堵住窟窿,院墻塌了好幾處,大家沒工夫去管,只顧了收拾自己的屋里:有的臺階太矮,水已灌到屋中,大家七手八腳的拿著簸箕破碗往外淘水。有的倒了山墻,設(shè)法去填堵。有的屋頂漏得象個噴壺,把東西全淋濕,忙著往出搬運,放在爐旁去烤,或擱在窗臺上去曬。在正下雨的時候,大家躲在那隨時可以塌倒而把他們活埋了的屋中,把命交給了老天;雨后,他們算計著,收拾著,那些損失;雖然大雨過去,一斤糧食也許落一半個銅子,可是他們的損失不是這個所能償補的。
18、《駱駝祥子》是誰的作品?請介紹祥子“駱駝”這一外號的由來極其深層含義。(2分)
老舍。祥子的第一輛車被軍閥混戰(zhàn)中的亂兵搶走,他自己也被挾到軍隊里干苦活,趁著軍隊移動之機,他偷偷牽回三匹駱駝,賣了35塊大洋,從此得了“駱駝”這一外號。其深層含義是:他老實,健壯、堅忍,就如同駱駝一樣。
19、結(jié)合A段預(yù)警,說說下面句子中加點的“灌”字是否可以換為“喝”?為什么?(2分)
本來不想再喝水,可是見了井不由得又過去灌了一氣。
不能換,因為這個“灌”字生動地寫出了在炎熱的天氣下,祥子又熱又渴,水喝的非常急、非常多的情態(tài)。
20、選文B段中,作者為什么要細致描寫雨后的景色?(2分)
作者將雨后的景色寫得絢麗清新,充滿生機,與下文大雜院里的窮人們被大雨澆得狼狽不堪的窘?jīng)r形成鮮明對比,反襯窮人生活的艱辛。
三、作文(50分)
臺灣漫畫家蔡志忠說:“如果拿橘子來比喻人生,一種橘子大而酸,一種橘子小而甜,一些人拿到大的會抱怨酸,拿到甜的又會抱怨小。而我拿到了小橘子會慶幸它是甜的,拿到酸橘子就會感謝它是大的?!?/p>
其實,在我們的日常生活、學(xué)習(xí)中,既有鮮花、榮譽和掌聲,也有挫折、失敗和逆境,對此,我們該如何面對?
請以“面對”為題,圍繞材料的主旨寫一篇文章。
要求:①補充完整上面的題目。②自選文體(詩歌除外)。③要寫出真情實感。④不少于600字。
四、附加題(10分)
閱讀下面文言文,按要求回答問題:
淮北蜂毒尾能殺人江南蟹雄螯堪敵虎。然取蜂兒者不論斗,而捕蟹者未聞血指也。蜂窟于土或木石,人蹤跡得其處,則夜持烈炬臨之,蜂空群赴焰,盡殪,死。然后連房刳取,蟹處蒲葦間,一燈水滸,莫不郭索而來,悉可俯拾。惟知趨炎,而不能安其所,其殞也固宜。
1、解釋下列加點詞:(3分)
蜂窟于土或木石(做窩)悉可俯拾(完全)
而不能安其所(安守)
2、文中劃線句子沒有標(biāo)點符號,請在需要加標(biāo)點的地方用“∣”標(biāo)出來。(2分)
淮北蜂毒/尾能殺人/江南蟹雄/螯堪敵虎。
3、文中的“蜂蟹”比喻社會中的哪些人?(2分)
比喻那些喜歡趨炎附勢的人。
4、選文的主要觀點是什么?(用自己的話概括)(3分)
趨炎附勢者都沒有好下場。
初二語文家庭作業(yè)之《我的母親》練習(xí)題
想要學(xué)好語文,一定要多做練習(xí)題,以下所介紹的初二語文家庭作業(yè)之《我的母親》練習(xí)題主要是針對相關(guān)知識來鞏固自己所學(xué)過的內(nèi)容,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一、積累與運用
1.請按原文填空
我十四歲就離開她了。在這廣漠的人海里獨自____________了二十多年,沒有一個人____________過我。____________我學(xué)得了一絲一毫的好脾氣,____________我學(xué)得了一點點待人接物的和氣,如果我能____________人,____________人——我都得感謝我的慈母。
2.這些詞你陌生嗎,試試標(biāo)出它們的正確讀音。
寬恕____________庶祖母____________籌備____________吹笙____________摹畫____________翳____________
3.讀一讀,想一想:下列加點詞在句中怎樣解釋更恰當(dāng)。
①我小時身體弱,不能跟著野蠻的孩子們一塊兒玩。____________
②無論在什么地方,我總是文縐縐的。____________
③世間最下流的事莫如把生氣的臉擺給旁人看。這比打罵更難受。
4.考考你:
①“我做的往往是諸葛亮、劉備一類的文角兒;”
諸葛亮、劉備是____________里的人物,你知道有關(guān)他們的成語或典故嗎?試寫幾個:____________,你還知道里面哪些文角的名字嗎?____________
②“只有一次我做史文恭,被花榮一箭從椅子上射倒下去”
史文恭、花榮是____________里的人物,你知道他們的故事嗎?試說出與他們有關(guān)的回目或典故:____________。
二、閱讀
閱讀下列文段,回答文后問題。
(一)
每天天剛亮?xí)r,我母親就把我喊醒,叫我披衣坐起。我從不知道她醒來坐了多久了。她看我清醒了,才對我說昨天我做錯了什么事,說錯了什么話,要我認錯,要我用功讀書。有時候她對我說父親的種種好處,她說:“你總要踏上你老子的腳步。我一生只曉得這一個完全的人,你要學(xué)他,不要跌他的股。”(跌股便是丟臉、出丑。)她說到傷心處,往往掉下淚來。到天大明時,她才把我的衣服穿好,催我去上早學(xué)。學(xué)堂門上的鎖匙放在先生家里;我先到學(xué)堂門口一望,便跑到先生家里去敲門。先生家里有人把鎖匙從門縫里遞出來,我拿了跑回去,開了門,坐下念生書。十天之中,總有八九天我是第一個去開學(xué)堂門的。等到先生來了,我背了生書,才回家吃早飯。
我母親管束我最嚴,她是慈母兼任嚴父。但她從來不在別人面前罵我一句,打我一下。我做錯了事,她只對我一望,我看見了她的嚴厲眼光,就嚇住了。犯的事小,她等到第二天早晨我睡醒時才教訓(xùn)我。犯的事大,她等到晚上人靜時,關(guān)了房門,先責(zé)備我,然后行罰,或罰跪,或擰我的肉,無論怎樣重罰,總不許我哭出聲音來。她教訓(xùn)兒子不是借此出氣叫別人聽的。
有一個初秋的傍晚,我吃了晚飯,在門口玩,身上只穿著一件單背心。這時候我母親的妹子玉英姨母在我家住,她怕我冷了,拿了一條小衫出來叫我穿上。我不肯穿,她說:“穿上吧,涼了?!蔽译S口回答:“娘(涼)什么!老子都不老子呀。”我剛說了這句話,一抬頭,看見母親從家里走出,我趕快把小衫穿上。但她已聽見這句輕薄的話了。晚上人靜后,她罰我跪下,重重地責(zé)罰了一頓。她說:“你沒了老子,是多么得意的事!好用來說嘴!”她氣得坐著發(fā)抖,也不許我上床去睡。我跪著哭,用手擦眼淚,不知擦進了什么微菌,后來足足害了一年多的眼翳病。醫(yī)來醫(yī)去,總醫(yī)不好。我母親心里又悔又急,聽說眼翳可以用舌頭舔去,有一夜她把我叫醒,她真用舌頭舔我的病眼。這是我的嚴師,我的慈母。
5.用自己的話概括以上三段的主要內(nèi)容。
6.在學(xué)習(xí)方面,母親是如何要求我的?
7.在做人方面,母親又是怎樣訓(xùn)導(dǎo)我的?
8.從哪些地方看出母親既是“慈母”又是“嚴師”?
9.體會下列語句所包含的情感。
①“每天天剛亮?xí)r,我母親就把我喊醒,叫我披衣坐起。我從不知道她醒來坐了多久了?!?/p>
②“聽說眼翳可以用舌頭舔去,有一夜她把我叫醒,她真用舌頭舔我的病眼?!?/p>
10.試用你的眼光評價一下文中母親的教子方式。
(二)
①“娘,您別送了,”我喉嚨澀澀的,“天不早了,您回去吧!”
②“娘曉得。我兒上了大學(xué),娘心里高興,我兒給娘和你爹爭了氣?!避嚧巴獾哪镅劭艏t紅的,笑著說,“娘沒文化,講不出什么大道理。娘只指望我兒今后碰到什么不順心的事要多挺一挺,咬咬牙,也就過去了……”
③“我記住了,娘……”我哽咽著,低下頭……
④娘終于回去了,一直沒有回頭——我知道,娘一回頭,就又舍不得走了,娘每走幾步,便伸起手擦眼淚。娘瘦小的背影漸漸模糊。淚水順著我的臉頰毫無顧忌地流下來。
⑤那一晚,我失眠了——想娘,為了兒女苦了一輩子的娘。
⑥娘不識字。小時沒念過書,就因為家里窮。十三四歲的時候,就跟著別人到大山中去砍柴,曬干了晾干了,再挑到十幾里外的集市上去賣。收購干柴的老板欺負娘不識字,記數(shù)用“壹貳叁肆”。故意克扣柴的重量。娘氣得不行,只有哭。她一邊哭,一邊暗暗發(fā)誓:以后就是典家什、當(dāng)土地,也要供自己的孩子識字念書,不能當(dāng)“睜眼瞎”。
⑦窮人的孩子當(dāng)家早,理事早。哥哥和我小時念書用功,期中、期末總是每人摞著一疊獎狀回家,這是娘最高興的時候。但一到開學(xué),娘就犯愁了。兄妹三人都念書,三雙要錢的手都伸向娘。爹心眼兒實,只能靠賣力氣掙錢,可那點微薄的收入僅夠敷衍油鹽醬醋。娘只有一個辦法——借!
⑧東家跑,西家串,鞋底磨穿了,嘴皮也磨破了。大清早出去借,往往半夜才能回來。好幾次夢中醒來,我聽見娘和爹的嘆息聲、交談聲,還有娘低低的抽泣聲。娘為了湊齊兄妹三人的學(xué)費,好幾天都吃不下飯,卻從來沒抱怨過半句——娘一輩子也忘不了那個誓言。
⑨我讀高二那年,家里已經(jīng)窮得叮當(dāng)響。欠了一屁股債不說,屋破偏逢連綿雨,娘在干活時又不慎扭傷了腳。赤腳醫(yī)生費了九牛二虎之力也沒能醫(yī)好娘的腳。由于沒錢進醫(yī)院,娘從此走起路來一瘸一瘸的。可娘粗活、重活照樣干。那時,我在校寄宿。禮拜六,我回家拿伙食費,看娘的表情,我沒忍心問。禮拜天,娘一大早就出去了,傍晚還沒回來。我苦著臉,正打算返校時,遠遠地,我看見娘了——娘拄著一根竹竿,一瘸一拐地走回來了!長長的大路上,夕陽的余輝將娘的身影拉得好長好長。每走一步,娘都要咬一下嘴唇——娘分明疼啊!但娘為了省那五角錢車費,硬是咬著牙從十幾里外的親戚家一步一拐地走回來了!五角錢!就為了省五角錢給兒子作伙食費啊!
⑩我跑過去,扶著娘,看見娘的嘴唇已咬得裂開了一個大口子。娘從懷里掏出兩張10元鈔票,吃力地笑著說:“兒,總算借到了。天快黑了,快回學(xué)堂吧!”
○11我拿著錢,無言地跪下了,淚水一點一滴地灑在鈔票上。
○12前幾天,妹妹來信說,娘收到我在天安門前照的相片后,用一塊新手絹小心地包著。幾乎每天晚上她都要就著昏暗的燈光細細地瞅著,看的時候,總是一個人樂著……
○13讀著讀著,淚水不由得又盈滿了我的眼眶,我又想起了娘,想起了為兒女苦了一輩子的娘……
11.概括文段的主要內(nèi)容。
12.第②段畫線句子表現(xiàn)母親____________品質(zhì);她將這句話說給兒子聽的用意是____________。
13.第⑧段畫線部分的“那個誓言”指____________。
14.文章三次寫“我”的流淚,請用簡練準(zhǔn)確的詞語分別寫出三次流淚的不同:第一次流的是____________的淚;第二次流的是____________的淚;第三次流的是____________的淚。
15.下面兩題任選做一題:
①第○11段“我拿著錢,無言地跪下了”聯(lián)系上文,揣摩此時“我”的心理活動。
②第○12段“娘收到我在天安門前照的相片后,用一塊新手絹小心地包著。幾乎每天晚上她都要就著昏暗的燈光細細地瞅著,看的時候,總是一個人樂著……”聯(lián)系全文,試揣摩母親燈下看照片時的心理活動。
三、寫作
16.“可憐天下父母心”,讀了以上兩位母親的故事,相信你定有不少感觸。聯(lián)系我們的生活,來關(guān)注我們的母親吧。
☆2我的母親
一、1.混管束如果如果寬恕體諒
2.shùshùchóushēnɡm(xù)óyì
3.①“野蠻”在這兒并無貶義,是相對文靜而言,是說孩子們淘氣、頑皮、好動,在游戲中好冒險。②形容人談吐、舉止文雅的樣子。③這里指卑劣、不道德的意思。
4.①《三國演義》草船借箭、三顧茅廬、七擒孟獲(火燒新野桃園結(jié)義白帝城托孤徐庶龐統(tǒng)魯肅程昱楊修許攸等等)(此題沒有固定答案,學(xué)生只要寫得符合題意即可)②《水滸傳》答案舉例:花榮大鬧清風(fēng)寨小李廣梁山射雁盧俊義活捉史文恭
二、(一)5.主要寫母親對我的管教,學(xué)習(xí)上的督促和做人的訓(xùn)導(dǎo)。
6.母親對我學(xué)習(xí)的督促是非常嚴格的,每天天剛亮?xí)r,她把我的衣服穿好,催我去上早學(xué)。“十天之中,總有八九天我是第一個去開學(xué)堂門的。等到先生來了,我背了生書,才回家吃早飯?!?/p>
7.在做人方面,母親對我的管教則近乎嚴厲了,“每天天剛亮,把我叫醒”,反思頭天的錯誤,認錯。“她從來不在別人面前罵我一句,打我一下?!钡辛P時,不許“哭出聲音來”。因我說了一句輕薄的話而受到重重的責(zé)罰。
8.此題可概括敘述,也可答具體事例。如:母親聽了“我”一句輕薄的話后,重重地責(zé)罰我;“用舌頭舔我的病眼”,充分表現(xiàn)了“我的母親”既是“嚴師”又是“慈母”。
9.這些語句質(zhì)樸、真切,飽醮感情,表現(xiàn)出母親對“我”的摯愛,字里行間滲透著“我”對母親的愛戴、感激之情。
10.評價可見仁見智,積極面消極面均可。可正面肯定母親的教之嚴,簡述理由;也可以辯證地看待母親教子過于嚴厲,尤其是體罰帶來的消極影響。
(二)11.文章主要記敘了母親借錢供孩子讀書的艱辛歷程。
12.剛強希望兒子也要剛強地面對生活中的苦難挫折
13.指“以后就是典家什,當(dāng)土地,也要供孩子識字念書,不能當(dāng)‘睜眼瞎’”
14.離別感恩思念
15.①答案從表現(xiàn)“我”對母親的“感恩”或發(fā)誓報答母親深恩上組織即可。②寫出表現(xiàn)娘的喜悅和以兒子為驕傲的內(nèi)容即可。
三、16.提示:本次習(xí)作主要聯(lián)系閱讀有感而發(fā),聯(lián)系自己的生活,談?wù)勀赣H。不限寫作形式,有感而發(fā)即可。
初二大自然的語言語文家庭作業(yè)
《大自然的語言》是根據(jù)竺可楨發(fā)表在《科學(xué)大眾》1963年第1期的《一門豐產(chǎn)的科學(xué)——物候?qū)W》改寫的。接下來我們一起來練習(xí)大自然的語言語文家庭作業(yè)。
初二大自然的語言語文家庭作業(yè)
一、自主實踐
1.紅色字注音完全正確的是()
A.竺可楨(zhúzhēn)翩然(piān)孕育(yùn)
B.銷聲匿跡(xiāonì)農(nóng)諺(yàn)延遲(yàn)
C.簌簌(sù)風(fēng)雪載途(zāi)衰草連天(shuāi)
D.經(jīng)度(jìng)差別(chā)海棠(táng)
2.下列詞語中紅色字的解釋不完全正確的是()
A.翩然(……的樣子)銷聲匿跡(隱藏)
B.次第(一個接一個地)風(fēng)雪載途(裝載)
C.簌簌(紛紛落下的樣子)草木榮枯(茂盛)
D.懸殊(差異)周而復(fù)始(轉(zhuǎn)一圈)
3.選出沒有錯別字的一組()
A.草長鷹飛衰草連天農(nóng)諺靈敏
B.北雁南飛冰雪融化顯著物侯
C.鳥語花香籟籟下落山腳丘陵
D.割麥插禾草木萌發(fā)內(nèi)陸孕育
4.選擇恰當(dāng)?shù)脑~語填空。
(1)物候觀測使用的是“活的儀器”,是活生生的生物。它比氣象儀器復(fù)雜得多,()得多。
A.靈驗B.靈敏C.靈活D.靈便
(2)為了便利山區(qū)的農(nóng)業(yè)發(fā)展,開展山區(qū)物候()是必要的。
A.觀察B.觀測C.預(yù)測D.觀望
5.調(diào)整句序:正確的句序應(yīng)是:
①到處呈現(xiàn)一片衰草連天的景象,準(zhǔn)備迎接風(fēng)雪載途的寒冬。②立春過后,大地漸漸從沉睡中蘇醒過來。③到了秋天,果實成熟,植物的葉子漸漸變黃在秋風(fēng)中簌簌地落下來。④于是轉(zhuǎn)入炎熱的夏季,這是植物孕育果實的時期。⑤冰雪融化,草木萌發(fā),各種花次第開放。⑥北雁南飛,活躍在田間草際的昆蟲也都銷扇蹦貌。⑦不久,布谷鳥也來了。⑧再過兩個月,燕子翩然歸來。
6.指出下列句子的說明方法。
(1)不過研究這個因素要考慮到特殊的情況。例如秋冬之交,天氣晴朗的空中,在一定高度上氣溫反比低處高。這叫逆溫層。()
(2)鳥語花香,草長鶯飛,都是大自然的語言。()
(3)在春天,早春跟晚春也不相同。如在早春三四月間,南京桃花要比北京早開二十天,但是到晚春五月初,南京刺槐開花只比北京早十天。()
二、能力提高
①影響物候的第三個因素是高下的差異。②植物的抽青、開花等物候現(xiàn)象在春夏兩季越往高處越遲,而到秋天喬木的落葉則越往高處越早。③不過研究這個因素要考慮到特殊的情況,④例如秋冬之交,天氣晴朗的空中,在一定高度上氣溫反比低處高。⑤這叫逆溫層。由于冷空氣比較重,在無風(fēng)的夜晚,冷空氣便向低處流。⑥這種現(xiàn)象在山地秋冬兩季,特別是這兩季的早晨,極為顯著,常會發(fā)現(xiàn)山腳有霜而山腰反無霜。⑦在華南丘陵區(qū)把熱帶作物引種在山腰很成功,在山腳反不適宜,就是這個道理。
1.選文的說明順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2.文中第⑦句中的“這個道理”是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聯(lián)系實際生活,舉一個例子說明“植物的抽青、開花等物候現(xiàn)象在春夏兩季越往高處越遲,而到秋天喬木的落葉則越往高處越早”。
4.選文在說明“高下的差異”對物候的影響時,正常情況(第②句)僅一筆帶過,而特殊情況卻細細道來,且舉例加以說明,這是不是主次不分,本末倒置?談?wù)勀愕睦斫狻?/p>
三、寫作攻略
我們都生活在大自然中,大自然在提供給人以必要的生存空間的同時,也提供給人類必需的物質(zhì)資源。奔騰不息的大海,連綿起伏的高山,一望無垠的草原,廣袤無邊的田野,都會引起人們的思考和遐想;四季更替,晝夜變化,潮起潮落,鳥語蟲鳴,都會讓人們浮想聯(lián)翩。古人云:“登山則情滿于山,觀海則意溢于海”。
請以“感悟大自然”為話題,寫一篇文章。題目自擬,文體不限,不少于500字。
大自然的語言語文家庭作業(yè)到這里就結(jié)束了,希望能幫助大家提高學(xué)習(xí)成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