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五年級教案
發(fā)表時間:2020-09-22七年級上冊《美猴王》學案。
七年級上冊《美猴王》學案
設(shè)計理念:自主—合作—探究學習的新理念。
1、自主學習:課前預習課文,掃除文字障礙,理清結(jié)構(gòu)層次,圍繞課后思考與練習自習課文。
2、合作學習:在預習課文的過程中,提倡小組的合作精神,碰到不懂的問題提出來在小組中討論,通過想象畫出心目中的美猴王,同學之間可以相互幫助。
3、探究學習:課文較淺顯,學生可以自學,因此,可延伸拓展到整部小說,學生利用課外時間到閱覽室查閱有關(guān)《西游記》的資料,包括作者簡介、寫作背景、創(chuàng)作意圖以及小說的內(nèi)容等。jAB88.com
設(shè)計思路
1、美猴王是《西游記》作者熱烈歌頌的一個英雄人物,也是我們喜愛的親密朋友,他“美”在哪里?小小的猴子如何成王?我們要了解美猴王天地生成,聰明靈巧,本來超群,有膽有識,深孚眾望的特點,能有層次地復述課文,做到連貫、流利、清楚。
2、美猴王是一個神、猴、人三一體的形象?要理解神話小說的特點和孫悟空這一形象的社會意義。
3、這篇課文是培養(yǎng)學生想像力的好教材,要求學生在充分預習課文、觀看錄像的基礎(chǔ)上每人繪一幅畫,進行觀賞、評比。
4、課文組織學生閱讀原著,開展講故事比賽,引起學生閱讀古典名著的興趣。進行片斷說話訓練,培養(yǎng)口頭表達能力。
課前準備
1、學生方面:布置預習課文,到閱覽室閱讀《西游記》這部書。
2、教師方面:制作課件,刻錄《西游記》第一集與課文有關(guān)的部分;為了幫助學生復述課文,美猴王“美”的幾個部分在多媒體上投影出來。
教學過程分為四個板塊。
第一教學板塊:預備動作
1、簡潔的導入。
教師:孫猴子是我國家喻戶曉、為群眾喜聞樂見的藝術(shù)形象,我這樣說對不對?
學生:應說“孫悟空”,不能說“孫猴子”。
教師:美猴王——孫大圣——孫悟空,這一藝術(shù)形象本身有個發(fā)展過程。他是神、猴、人三位一體的藝術(shù)形象。最初是石猴,由于本來高強,又有強烈的自我表現(xiàn)欲,便成了猴王,而且前面加了重要的字:美。那么美猴王究竟“美”在哪里呢?我們一起來學習本文。
2、檢查學生課前了解有關(guān)作者吳承恩以及神話小說《西游記》的簡介。
3、自由朗讀課文,掃除文字障礙。
請一名同學主持聽寫,二名同學上黑板寫,其他同學寫在課堂筆記本上,完成后讓學生自己點評,師生共同校正錯誤。
聽寫詞語:
鐫 迸裂 麋鹿 瞑目 石碣 天造地設(shè) 滔滔不竭 力倦神?!⊥夏嘘☆慷咨怼∠膊蛔越∽ザ鷵先?br>
第二教學板塊:以小組為單位討論文章的結(jié)構(gòu)。
課文雖是節(jié)選,但情節(jié)清晰,內(nèi)容完整。全文按情節(jié)的發(fā)展可分為三部分:
第一部分(第1自然段),這是情節(jié)的開端,寫石猴的出世。
第二部分(第2、3自然段),這是情節(jié)的發(fā)展,寫石猴的山間生活和發(fā)現(xiàn)水簾洞。這一部分又可分為兩層:
第一層:(第2自然段),寫石猴的山間生活。
第二層:(第3自然段),寫眾猴玩耍,以及發(fā)現(xiàn)了瀑布。
第三部分:(第4自然段),寫石猴發(fā)現(xiàn)水簾洞,帶領(lǐng)眾猴迸洞居住,而被擁戴為王。這是故事的高潮和結(jié)局。這一部分又可分為兩層。
第一層(從“好猴”到“省得受老天之氣”),寫石猴發(fā)現(xiàn)水簾洞。
第二層(從“眾猴聽得”到完),寫石猴帶領(lǐng)眾猴迸洞居住,被擁戴為王。
第三教學板塊:大膽放手,弓1導參與;小組討論,自主學習。
圍繞課文讓學生提出問題,最后經(jīng)過篩選確定三個主要問題讓學生以小組為單位展開討論。
1、本文塑造了美猴王的形象,美猴王“美”在哪里?
2、他有哪些性格特點?
3、這個形象既有神的色彩,又有猴的的特點和人的思想感情,三位一體,怎樣理解?
教師深人巡視,參與討論,由學生回答得出以下的答案。
1、引導學生從石猴的身世、行為、語言等幾個方面探討,得出美猴王的“美”表現(xiàn)在:身世美、行為美和言語美這三個方面(利用多媒體投放出對此的概括)作者通過這三方面生動的描寫,主要通過石猴發(fā)現(xiàn)水簾洞和帶領(lǐng)群猴迸住這兩件事的描述,刻畫了美猴王這個令人喜愛的形象。
2、學生通過討論明確:這是個聰明熒巧、本領(lǐng)超群、有膽有識、深字眾望的猴王。
3、美猴王是猴,是人,又是神。猴,表現(xiàn)了他的生物性;人表現(xiàn)了他的社會性;神,表現(xiàn)了他的傳奇性。
第四教學板塊:看看議議畫畫——講講——寫寫,培養(yǎng)聽說讀寫的能力,引導學生從課文中攝取有益的東西,提高人文素養(yǎng),學習美猴王的聰明勇敢、有膽有識。
1、觀看錄像,放映《西游記》第一集與課文有關(guān)的部分,邊看邊思考:美猴王具有怎樣的性格特征?
2、討論美猴王的性格特征。
明確:聰明靈巧、本領(lǐng)超群、有膽有識、探字眾望,他是猴,是人,又是神。
猴,表現(xiàn)他的生物性;人,表現(xiàn)他的社會性;神,表現(xiàn)他的傳奇性。
3、體驗感悟
(1)評選創(chuàng)作畫,通過小組評選出畫得最好的,拿到投影儀上展示,并自己講解。由學生點評。
(2)講《西游記》的故事
課前布置學生到閱覽室閱讀《西游記》,選中其中一回做好準備。
要求:用普通話講,不念稿,不背稿;吐字清晰,語言流暢、有感情。
聽故事耍抓住故事的主要內(nèi)容,評故事要從多方面加以評論。
(3)說話訓練。請選擇一個精彩片斷或最喜愛的片斷(課內(nèi)課外都可以),自我評點孫悟空(扣緊課文的性格特點。)
(4)我們看了《西游記》時,都會對識妖降妖的孫悟空贊嘆不已,也常常會發(fā)出做孫悟空的奇想。假如你得了孫悟空的神通,你將如何?請你以“假如我得了孫悟空的神通”為題,充分發(fā)揮悠象,在小組中討論,即興上臺講講。
4、教師進行課堂小結(jié)
同學們,我們學習了《美猴王》,不僅了解了神話的特點,認識了“美猴王”美在哪里,對這一形象也有了新的認識,更重要的是大家發(fā)揮了想象力,鍛煉自己的口頭表達能力。希望同學們在今后的學習中能象美猴王那樣積極主動,增強自我表現(xiàn)欲,把自己的聽說讀寫能力提高到新的水平。
精選閱讀
美猴王
美猴王
教學目標:
1、整體感知課文,理清文章結(jié)構(gòu)。
2、能有層次的復述課文,做到連貫流利清楚
3、掌握文章塑造美猴王藝術(shù)形象的方法。
教學重點:分析美猴王的形象
教學時間:一教時
教學程序:
第一教時
教學步驟:
一、導入:
歌曲欣賞《敢問路在何方》
你挑著擔,我牽著馬迎來日出,送走晚霞踏平坎坷,成大道斗罷艱險,又出發(fā),又出發(fā)啦啦…………一番番春秋冬夏一場場酸甜苦辣敢問路在何方路在腳下
二、導讀:
1、作者及作品簡介:
吳承恩(1500-1582)字汝忠,號射陽山人,江蘇淮安人,中國明代文學家。吳承恩杰出的長篇神話小說《西游記》,借助神話人物抒發(fā)了作者對現(xiàn)實的不滿和改變現(xiàn)實的愿望,折射出作者渴望建立“君賢神明”的王道之國的政治理想。小說借助唐僧師徒在取經(jīng)路上經(jīng)歷的八十一難折射出人間現(xiàn)實社會的種種情況。小說想象大膽,構(gòu)思新奇,在人物塑造上采用人、神、獸三位一體的塑造方法,創(chuàng)造出孫悟空,豬八戒等不朽的藝術(shù)形象。
2、自由朗讀課文掃清文字障礙
3、學生復述課文理清文章結(jié)構(gòu)
要求:
1、講述故事時不能看書;2、要用口語;
3、講清楚故事的來龍去脈。4、做到有表情,適當配以動作
文章結(jié)構(gòu):
第一部分(1)情節(jié)開端:石猴出世。
第二部分(2、3)情節(jié)發(fā)展:石猴山間生活和發(fā)現(xiàn)水簾洞。
第三部分(4)高潮與結(jié)局:石猴發(fā)現(xiàn)水簾洞,帶領(lǐng)眾猴進洞居住,而被擁戴為王。
三、導析:
合作探究 把握形象
1、本文塑造了美猴王的形象,美猴王“美”在哪里?
2、他有哪些性格特點?
注:小組討論完后,以“我認為美猴王美在他的,你看”的句式說話。
(一)身世美
仙石--仙胎--石卵--石猴——身世美
思考:說說這樣起筆,有何好處?
-----這樣起筆,讓石猴出一世就顯出神異出眾,也為后文寫孫悟空的神通廣大,除妖降魔埋下伏筆。
(二)行為美
“行走跳躍,食草木,飲澗泉,采山花,覓樹果,與猿鶴為伴,麋鹿為群,夜宿石崖,朝游峰洞”
“你看他瞑目蹲身,將身一縱,徑跳入瀑布泉中”
而后又寫石猴領(lǐng)群猴進洞及最后被擁為王,這些行為動作的描寫表現(xiàn)了石猴的哪些特點?
聰明靈巧-------行為美
(三)言語美
(跳出、高叫)“我進去!我進去!”這話表現(xiàn)了石猴什么特點?
------膽大超群
“我們都進去住,也省得受老天之氣。”這話十分鮮明的表現(xiàn)了石猴怎樣的個性? ------熱愛自由
“何不拜我為王”------深孚眾望
四、拓展延伸 體驗感悟
我們看了《西游記》后,都會對神通廣大的孫悟空贊嘆不已,也常常會發(fā)出做孫悟空的奇想。假如你得了孫悟空的神通,你將如何?請你以“假如我得了孫悟空的神通”為題,充分發(fā)揮想象,在小組中討論,然后發(fā)言。
“假如我得了孫悟空的神通,我會讓沙漠以最快的速度變?yōu)榫G洲,讓當?shù)厝罕娒馐茳S沙之害。”“假如我得了孫悟空的神通,我會建造許許多多的希望小學,讓那些經(jīng)濟困難的兒童能快快樂樂地去上學,成為祖國的棟梁之材?!薄凹偃缥业昧藢O悟空的神通,我會拔下一根毫毛一吹,在大陸和臺灣之間架起一座金橋,讓兩岸人民自由往來,到時,我會邀請臺灣小朋友們到我們實驗中學參觀?!薄凹偃缥业昧藢O悟空的神通,我要讓老師越來越年青。”
五、知識搶答一展身手:
1、《西游記》的作者是誰?他生活在什么時期?------吳承恩明朝 2、《西游記》與另外哪三部書并稱中國古代四大名著?
-----《三國演義》《水滸傳》《紅樓夢》
3、請用簡潔的語言概括跟孫悟空有關(guān)的三個故事
----如“大鬧天宮三打白骨精巧借芭蕉扇”等
4、美猴王“美”在哪里?他有哪些性格特點?
-----身世美行為美語言美聰明靈巧膽大超群熱愛自由等
5、孫悟空、豬八戒、沙僧取經(jīng)歸來后分別被封為什么?
-----斗戰(zhàn)勝佛凈壇使者金身羅漢
板書:身世美出生神異
美猴王行為美聰明靈巧
膽大超群
語言美熱愛自由
深孚眾望
14.《美猴王》導學案
14.《美猴王》導學案
標題
14《美猴王》
學習目標
1、了解我國古代長篇神話小說《西游記》
2、學習小說中塑造藝術(shù)形象的表現(xiàn)手法
3、體會本文語言通俗,簡潔,生動的特點
學習重點:
了解作者如何通過動作、語言描寫成功塑造一個集“猴”、“神”、“人”特點于一身的藝術(shù)形象的。
學習難點:
美猴王到底“美”在什么地方?
學習內(nèi)容
t
學習要求
一、練習回顧
1、《美猴王》選自《》第一回,作者是,代小說家,字,號。
2、欣賞動畫版《西游記》主題曲:
猴哥猴哥,你真了不得,五行大山壓不住你,蹦出個孫行者,猴哥猴哥,你真太難得,緊箍咒再念,沒改變老孫的本色,拔一根毫毛,吹出猴萬個,眨一眨眼皮,能把鬼識破,翻個跟斗十萬八千里,抖一抖威風山崩地也裂,哪里有難都想你,哪里有險都有哥,身經(jīng)百戰(zhàn)打頭陣,懲惡揚善心如佛,你的美名萬人傳,你的故事千家說,金箍棒啊永閃爍,掃清天下濁。二、自學討論:
1、字詞積累:
鐫()迸裂()遂()澗()麋鹿()瞑目()石碣()徑()呵欠()力疲神竭()喜不自勝()
家當()抓耳撓腮()
2、整理課文層次,理清故事情節(jié),課文可分為幾個部分,概括每一部分的內(nèi)容。
三、展示提升
1、分析“美猴王”這一藝術(shù)形象,“美猴王”它美在哪里?
2、他有哪些性格特點?
3、這個形象既有神的色彩,又有猴的的特點和人的思想感情,三位一體,怎樣理解?
4、本文在語言藝術(shù)上有什么特色?請舉例說明。
四、瀏覽鞏固
熟讀課文,用自己的話講講石猴來到世上、成為美猴王的故事。
五、抽測達標
學習反思
七年級上冊《鳥類》學案
七年級上冊《鳥類》學案
學習目標
1、概述鳥類的主要特征。
2、嘗試觀察、比較、歸納的科學探究方法。
3、初步確立生物體結(jié)構(gòu)和功能相適應的觀點,關(guān)注動物的生活環(huán)境。
學習關(guān)鍵
1、鳥類的主要特征。
2、鳥類適應飛行生活的特點。
學習過程
學生感悟
教師修訂
一、導入:
二、學習新知:
(1)實驗:觀察家鴿
①結(jié)合課本圖2.2-9,觀察并描述家鴿與飛行生活相適應的體形、翼和羽毛的特點。
體型:呈_________________;翼和羽毛: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師點撥:家鴿胸肌的位置及特點。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你來觀察:
教師出示家鴿的骨骼標本,了解家鴿骨骼的特點。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家鴿的雙重呼吸
教師出示多媒體課件,形象地展示家鴿的吸氣和呼氣過程,幫助學生理解“肺里進行兩次氣體交換”的含義和意義。
1.什么是雙重呼吸?
2.雙重呼吸的意義是什么?
3.識記并結(jié)合右圖說出肺和氣囊的位置和雙重呼吸的過程
慶云初中生物學案七年級上冊2.2-1第3課時-完美-慶云生物教研
明確:1.“雙重呼吸”只發(fā)生在鳥類飛行時。
2.雙重呼吸的兩次氣體交換都發(fā)生在肺中,而氣囊只是起一個輔助呼吸的作用,在氣囊中并沒有發(fā)生氣體交換。
3.雙重呼吸是鳥類特有的呼吸方式。
(3)家鴿的消化系統(tǒng)
①自主學習
結(jié)合課本圖2.2-12,認真觀察并記憶家鴿消化系統(tǒng)各個結(jié)構(gòu)的名稱。
②小組合作
認真閱讀課本88頁第一自然段的內(nèi)容,分析并討論家鴿的消化系統(tǒng)適應飛行生活的特點。
③標出各結(jié)構(gòu)的名稱并說出其作用。
慶云初中生物學案七年級上冊2.2-1第3課時-完美-慶云生物教研
(4)鳥類的主要特征:
1.在課本上找出來并在理解的基礎(chǔ)上快熟識記。
2.觀察圖2.2-13認識幾種常見的鳥類。
氣囊的作用:可減輕體重;有利于散熱降溫;有利于雙重呼吸。那么鳥類是恒溫動物還是變溫動物呢?
知識拓展:蝙蝠有“翼”,能飛行,你知道它是鳥類嗎?它屬于哪類生物?
三、知識歸納
小組內(nèi)合作交流,歸納出鳥類適于飛行生活的特點。
1.外形特點:
2.生理結(jié)構(gòu)特點:
3.鳥類的主要特征:
四、達標檢測
1、下列與家鴿的飛行生活沒有直接關(guān)系的是()
A具有發(fā)達的胸肌B具有堅硬的角質(zhì)喙
C身體呈流線型D長骨中空,充滿氣體
2、家鴿雖然沒有堅硬的牙齒,但是還能以堅硬的谷物為食,這是因為它具有()
A嗉囊B小腸C胃腺D砂囊
3.某生物興趣小組正在探究家鴿的骨骼標本,你認為下列哪一種情況是他們不能見到的現(xiàn)象()
A有十分發(fā)達的龍骨突B后肢部的長骨中空、充滿氣體
C頭骨薄而輕D有長而分節(jié)的尾骨
4、家鴿的消化系統(tǒng)與飛行生活相適應的特點是()
A食量小,消化能力差B食量小,消化能力強
C食量大,消化能力差D食量大,消化能力強
5.福娃是北京2008年第29屆奧運會吉祥物,每個福娃都有一個朗朗上口的名字:“貝貝”“晶晶”“歡歡”“迎迎”“妮妮”,當五個娃娃的名字連在一起,你會讀出北京對世界的盛情邀請“北京歡迎您”。娃娃們帶著北京的盛情,將祝福帶往世界各個角落,邀請各國人民共聚北京,歡慶2008奧運盛典。
慶云初中生物學案七年級上冊2.2-1第3課時-完美-慶云生物教研
(1)“貝貝’’的頭部紋飾使用了中國新石器時代的魚紋圖案。請寫出魚類特有的適于水中生活的主要的生理結(jié)構(gòu)特征。
(2)“妮妮”的造型創(chuàng)意,來自北京的沙燕風箏。下圖是燕子的一組形態(tài)結(jié)構(gòu)圖,請從圖中提取有效信息,分析燕子適于飛行生活的特點:
慶云初中生物學案七年級上冊2.2-1第3課時-完美-慶云生物教研
從①②兩圖的信息中能夠獲取。
從③④兩圖的信息中能夠獲。除上述四幅圖中的信息外,根據(jù)你所掌握的知識,請你再寫出幾條鳥類適于飛行的特點: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福娃向世界各地的孩子們傳遞友誼、和平、積極進取的精神和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美好愿望?!澳菽荨眮碜蕴炜?,是一只展翅飛翔的燕子,其造型創(chuàng)意來自北京傳統(tǒng)的沙燕風箏。燕子屬于類,飛行器官是。
(4)右下圖是家鴿的呼吸系統(tǒng)示意圖,請據(jù)圖回答:
慶云初中生物學案七年級上冊2.2-1第3課時-完美-慶云生物教研
1.從圖中可以看出氣囊直接與_________相通。
2.家鴿呼吸時,氣流的流動方向是__________
(用圖中代碼填寫)
3.家鴿呼吸系統(tǒng)的這種獨特結(jié)構(gòu),使家鴿能夠進行___________。這種呼吸方式的特點是_________________,從而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