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教案網(wǎng)
小學七單元教案
小學七單元教案范例。
老師都需要為每堂課準備教案課件,認真規(guī)劃好自己教案課件是每個老師每天都要做的事情。教案是將教化育注重實效的重要指導,如何寫出一篇好的教案?現(xiàn)在欄目小編將為您全面介紹“小學七單元教案”的相關知識點,希望我們的建議能夠幫助您更好地思考問題并做出良好的決策!
小學七單元教案 篇1
第一單元從小學習做人
★一、本單元活動主題
從小學習做人。
★二、本單元活動內容
1認識新的伙伴,熟悉新的校園和新的老師。
2傳遞彼此的美好祝愿,學會像老師和同學一樣表達友好的感情
3.講解“請”“您好”“謝謝”“對不起”“沒關系”“再見”等基本文明用語及其含義。
4學會尊重老師和家長,遵守社會交往的基本規(guī)則。
★三、本單元課時建議
2課時第一課真誠友愛一家人
(一)活動目標
感受課堂的溫暖,積極參與課堂活動。
(二)活動準備
1.學生提前制作個人名片,可以多做幾張,“交朋友”時與小伙伴交換名片。
2.準備歌曲《幸福拍手歌》。
(三)活動建議
孩子們,祝賀你們成為一名小學生。我們來到這個新的集體,有許多新朋友。今天,我們將一起認識新朋友。
1.介紹我自己。
活動前教師引導學生用多種方法制作自己的名片,介紹自己的姓名、年齡和興趣愛好,可以是紙上設計的,也可以是布貼、葉貼、繡品等形式。可以將自己的名字設計成“個性化名字牌”,也可找出自己的一兩點可愛之處,主動向同學介紹自己。
2.游戲活動“找朋友”。
通過分組“**車”、給“個性化名字牌”找主人等游戲活動結識新朋友。
3.同桌友愛親又親。
(1)演一演:同桌互助童謠
同桌之間不爭吵,友好相處最重要。
不打不吵也不鬧,微笑和善坐一道。
有了困難我?guī)湍?互相關心要做到
團結友愛比兄弟更友好!
(2)說一說:你眼中的同桌是什么樣的?同桌和朋友給予了你哪些幫助?
(3)換一換:交換友情卡一同桌友愛肩并肩。
同學們填寫友誼卡,在同一張桌子上互相交流。拉拉手,彼此成為好朋友。
除了同桌之間交換友誼卡,還可以在班上找自己的好朋友交流,結交更多的好朋友。
4.演一演:兒歌《手拉手,交朋友》。
好朋友,手牽手,努力學習,熱愛勞動
你幫我,我?guī)湍悖瑘F結友愛向前邁進
好朋友,手拉手,不打架,不罵人
文明禮貌,遵守校紀。
好朋友,手牽手,不驕傲,不嫉妒;
你愛我,我愛你,你要尊重我,我鼓掌。
5.了解新老師。
小學七單元教案 篇2
在教學工作者開展教學活動前,有必要進行細致的教學設計準備工作,教學設計是教育技術的組成部分,它的功能在于運用系統(tǒng)方法設計教學過程,使之成為一種具有操作性的程序。那么優(yōu)秀的教學設計是什么樣的呢?以下是小編整理的部編版小學語文五年級上冊第三單元語文園地教學設計,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教學目標:
1、學習創(chuàng)造性復述故事、續(xù)編故事,讓故事情節(jié)更加生動。
2、體會相同意思的不同詞語在表達效果上的不同。
3、學習擴寫段落。
4、積累古詩詞。
教學重點:
1、學習創(chuàng)造性復述故事、續(xù)編故事,讓故事情節(jié)更加生動。
2、體會相同意思的不同詞語在表達效果上的不同。
3、積累古詩詞
教學難點:
學習擴寫段落。
教具準備:
課件
一、情境導入。
同學們,我們學完了這一單元,現(xiàn)在,就讓我們走進語文園地,去汲取里面的營養(yǎng)吧。
板書:語文園地三
【設計意圖:創(chuàng)設情境,能激發(fā)學生興趣,激發(fā)他們一探究竟的欲望。
二、自主學習,合作探究。
1、交流平臺(出示課件2)
同學們,你給別人講過故事嗎?你講故事的時候是不是增加了一些內容?是不是對故事進行了創(chuàng)編?今天,我就教大家怎樣創(chuàng)編故事。
板書:創(chuàng)編故事
(1)師:同學們,你知道怎樣創(chuàng)編故事嗎?你知道創(chuàng)編故事的要求嗎?現(xiàn)在,老師就跟大家談一談。(出示課件3)
A、可以換一種人稱講。根據(jù)講述的需要,我們可以改變原文的人稱。
B、可以對故事“添油加醋”,為故事增加合理的情節(jié),這樣會讓故事更加生動。
C、可以大膽想象,續(xù)編故事。這樣會使情節(jié)更加完整。
【設計意圖:通過引導學生學習創(chuàng)編故事的方法,指導他們的習作,提高他們的寫作能力。】
(2)請同學們根據(jù)前面的要點,把課文中的例子說一說
【設計意圖:讓同學們在自學的基礎上把握詞語、段落的特點,提高他們對詞語運用的能力以及寫作能力?!?/p>
2、詞句段運用
(1)讀一讀,體會左右兩組詞語在表達效果上有什么不同。(出示課件4)
A、大聲朗讀詞語。
B、尋找左邊詞語和右邊詞語的差別。
C、體會表達效果。
生總結、匯報
(出示課件5)
左邊的詞語是俗語,比較口語化;右邊的是成語,較為簡潔。在表達效果上,口語化的語言更貼近生活,顯得更為生動。
板書:口語化的語言更生動
成語較為簡練
如:一毛不拔鐵公雞
膽小怕事顧慮太多杞人憂天
拿不定主意舉棋不定
(2)仿照例子,把牛郎織女初次見面的情節(jié)說得更具體。(出示課件6)
A、讀44頁兩段文字,比較二者的不同。
師:我們讀文中給出的例子,發(fā)現(xiàn)原文比較簡潔,而改寫的文章較為生動。這是因為在改寫過程中,加入了作者的合理想象,把狼和小羊的對話描寫得非常詳細。但是小羊的結局并沒有改變,這說明改寫的同時也要忠于原文。
B、師總結:我們在寫牛郎織女初次見面的時候,也要加入合理的想象,把他們的語言、動作描寫得詳細一些。
【設計意圖:讓學生在充分朗讀的基礎上把握詩歌的意思,從而達到對詩歌的理解?!?/p>
3、日積月累
學習《乞巧》這首詩。
乞巧
七夕今宵看碧霄,
牽??椗群訕?。
家家乞巧望秋月,
穿盡紅絲幾萬條。
(1)指導朗讀這首詩。
(2)簡介作者。
(出示課件7)
林杰(831-847):字智周,唐代詩人,六歲就能賦詩,下筆即成章。又精書法棋藝。卒,年僅十六。《全唐詩》存其詩兩首。《乞巧》是唐代詩人林杰描寫民間七夕乞巧盛況的名詩。
(3)板書:說說詩句的意思。
(出示課件8)
七夕晚上,望著碧藍的天空,就好像看見隔著“天河”的牛郎織女在鵲橋上相會。
家家戶戶都在一邊觀賞秋月,一邊乞巧(對月穿針),穿過的紅線都有幾萬條了。
(4)學生讀讀背背。
(5)測試學生背誦。
三、課堂小結。
同學們,這節(jié)課我們明白了俗語和成語在表達效果上的不同,明白了怎樣進行創(chuàng)編故事,還學習了古詩。希望我們在今后的學習中,運用所學的知識去解決問題。
板書內容:
板書設計
創(chuàng)編故事
語文園地三口語化的語言更生動成語較為簡練
說說詩句的意思
教學反思:
1、在本課的教學中,我抓住詞語、句子的重點,讓學生在品味詞語的基礎上,體會俗語和成語的表達效果;在“故事創(chuàng)編”這個環(huán)節(jié)上,我引導學生發(fā)現(xiàn)原文與新作的不同,從而讓他們明白創(chuàng)編故事的要點,取得了較好的`效果。
2、我在“日積月累”的授課中,摒棄了以往的以“教師講解”為主的舊模式,鼓勵孩子們自己學習,培養(yǎng)他們自學的能力;同時,讓孩子們多讀,達到當堂成誦。效果較好。
美中不足之處在于,對《乞巧》這首詩的背景介紹得不夠詳細,致使同學們對我國這個傳統(tǒng)的節(jié)日了解得不多。在今后的教學中,我盡力做到講解詳細,讓同學們獲得更多的知識。
備課素材
古詩相關資料
《乞巧》是唐代詩人林杰描寫民間七夕乞巧盛況的詩。這首詩簡明扼要,形象生動。詩人在詩中并沒有具體寫出各種不同的心愿,而是留下了想象的空間,愈加體現(xiàn)了人們過節(jié)時的喜悅之情。
乞巧:中國古時風俗,是七夕節(jié)最普遍的風俗。農(nóng)歷七月初一到七月七日夜(七天八夜),穿著新衣的少女們在庭院向織女星乞求智巧,稱為“乞巧”。乞巧的方式大多是姑娘們穿針引線驗巧,做些小物品賽巧,擺上些瓜果乞巧,民間各地乞巧的傳統(tǒng)方式不盡相同,各有趣味。近代的穿針引線、蒸巧饃饃、烙巧果子、生巧芽以及用面塑、剪紙、彩繡等形式做成裝飾品等,亦是乞巧風俗的延伸。
小學七單元教案 篇3
兩位數(shù)乘兩位數(shù)。(教材第58頁整理和復習,第59頁練習十三第3題)
1.鞏固復習兩位數(shù)乘兩位數(shù)的口算和筆算的方法。
2.通過分步、多層次練習,鞏固兩位數(shù)乘兩位數(shù)的計算方法和解決問題的方法。
重點:進一步掌握兩位數(shù)乘兩位數(shù)的乘法,并能運用其解決問題。
1.學生快速翻看課本第41~57頁,看看本單元學了哪些內容。
5.教師課件出示本單元的知識思維導圖,組織學生一起回顧各小點的具體知識。
1.教學教材第58頁整理和復習第1題。
2.教學教材第59頁練習十三第3題。
(2)發(fā)現(xiàn)規(guī)律。
①師:計算第一排算式的兩個乘數(shù)之間的和,再分別計算出得數(shù)并比較積的大小,你發(fā)現(xiàn)了什么?
組織學生先計算,再小組交流。
②學生匯報發(fā)現(xiàn)。
③教師小結:兩個乘數(shù)的和一定時,兩個乘數(shù)相差越小,它們的積越大,當兩個乘數(shù)相等時,積最大。(課件出示小結)
(3)組織學生用第二排算式驗證規(guī)律,并說一說。
3.教學教材第58頁整理和復習第2題。
(1)學生讀題,了解題中信息。
點名學生說一說已知條件,對回答不完整的,給予補充。
引導學生回顧用連乘解決問題的兩種方法。
(3)第二問要求什么?該怎樣列式?
點名學生板演,其余學生獨立完成。(教師巡視,指導有疑問的學生,集體訂正)
(4)組織學生小組交流第三問,點名說一說。(課件出示示例及答案)
1.完成教材第59頁“練習十三”第1、2題。(學生獨立完成,集體訂正)
2.完成教材第59頁“練習十三”第4、5題。(點名學生板演,集體訂正)
第4題:28×22×6=3696(個)或28×(22×6)=3696(個)
第5題:1260÷7÷9=20(元)或1260÷(7×9)=20(元)
3.完成教材第59頁“練習十三”第6題。(學生獨立完成,集體訂正)
(2)288÷6÷3=16(人)或288÷(6×3)=16(人)
本單元結束了,你學到了什么?還有什么疑問嗎?
小學七單元教案 篇4
1.比25多9的數(shù)是( ?).
2.魚缸里有10條金魚,其中4條是紅金魚,其余的是黑金魚,黑金魚有( ?)條.
3.同學們做40朵花,其中紅花22朵,其余的是黃花.黃花有( ?)朵.
4.大猴有9只,小猴比大猴多4只,小猴有( ?)只.
5.大猴有9只,小猴的.只數(shù)是大猴的3倍.小猴有( ?)只.
45+27= ?120-70= ?780+8=
230×3= ?38+45= 82-58=
300+250= ?87-19= 7200÷8=
220-70= 90+430= ?6300÷9=
630÷3= ?9000-3000= 200+580=
420-90= 210×4= 390÷3=
160+240= ?27÷4=
1.甲數(shù)是1320,比乙數(shù)多500,乙數(shù)是多少?
2.紅花有24朵,黃花是紅花的4倍,黃花有多少朵?
3.西紅柿和蘿卜共有45千克,其中西紅柿有18千克,蘿卜有多少千克?
4.甲數(shù)是26,乙數(shù)是它的2倍.甲乙兩數(shù)的和是多少?
1.飼養(yǎng)場養(yǎng)牛20頭,養(yǎng)的羊是牛的4倍.養(yǎng)的豬比羊多30頭.養(yǎng)豬多少頭?
2.學校里有24盆月季,是米蘭的4倍.月季比米蘭多多少盆?
3.五年級一班有男生30人,比女生多5人.這個班一共有多少人?
4.校園里有21棵楊樹,25棵柳樹,松樹的棵數(shù)比楊樹和柳樹的總數(shù)少8棵.校園里有松樹多少棵?
5.小龍家養(yǎng)了40條金魚,紅金魚有32條,其余的是黑金魚.紅金魚的條數(shù)是黑金魚的多少倍?
6.小華今年9歲,爸爸的年齡是他的4倍.爸爸比小華大幾歲?
7.某商店第一天上午賣出12輛自行車,下午賣出15輛,第二天賣出32輛.第二天比第一天多賣出多少輛?
8.草地上原有4只公雞,又跑來24只母雞.現(xiàn)在雞的只數(shù)是公雞的多少倍?
小學七單元教案 篇5
一說教材
《九年義務教育六年制小學教科書牛津小學英語》4A第九單元,第一教時。
這課主要是以表述感覺為主,通過學習,讓學生們了解到如何詢問他人狀況,并能夠用準確的詞語表達自身的感覺。此外,對各種狀況應給予什么幫助的練習,讓學生們在掌握知識的同時,培養(yǎng)關心他人的情感,以及與人相處的能力。
二說教學目標
根據(jù)《課程標準》的要求,基于對課文內容的理解,以及對學生身心發(fā)展規(guī)律和認知規(guī)律的分析,我制定了如下教學目標:
1語言知識目標:
(1)能正確地聽、說、讀、寫詞語tired , hot , thirsty , hungry , cold, ill 。
(2)聽得懂、會說、會讀和會寫句子What’s the matter ? I’m…
2語言技能目標:
(1)能根據(jù)情境和圖片說出單詞和句子
(2)在設計的情景下進行簡單的英語交流。
3情感態(tài)度目標:
(1)進一步提高學生對英語的學習熱情,增強學習興趣。
(2)培養(yǎng)學生積極主動地參與課堂活動,大膽開口,主動模仿。
(3)通過本課的學習培養(yǎng)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
4文化意識目標:
讓學生了解無論身處哪種語言環(huán)境,都應該與人友好相處,學會關愛他人。
三說教學重點
1能聽得懂、會說、會讀和會拼寫單詞tired , hot , thirsty , hungry ,cold , ill 。
2聽得懂、會說、會讀和會寫句子What’s the matter ? I’m…
3能用貼切的形容詞表述自己的感覺。
四說教學難點
1能用貼切的形容詞表述自己的感覺。
2單詞tired的讀音以及能夠正確用所學詞語表達自身的感覺。
五、教法和學法
為了更好地實現(xiàn)教學目標,有效地突出重點、突破難點,依據(jù)現(xiàn)代認知理論及教學模式,在教學過程中,我采用了層次教學法。利用單詞卡片,以復習結合新授的形式,用一節(jié)課的時間,通過單詞學習、句型鞏固、看圖說話、游戲等方式,充分調動學生學習英語的積極性、主動性和創(chuàng)造性,極大地激發(fā)學生學習的興趣和樂于用英語進行交流的習慣,讓學生們在實際的操作過程中,主動獲取知識、運用知識,發(fā)展能力,從而提高學生的運用能力和學習意識。
六、教學過程
為了系統(tǒng)、合理、高效地實現(xiàn)教學過程,本著以學生為主體,教師啟發(fā)為主導的.原則,我把教學過程分為4個環(huán)節(jié):
(一)興趣導入
該環(huán)節(jié)主要是復習與新知識有密切聯(lián)系的舊知識,為新知識的引入做鋪墊,使他們立刻參與到英語會話課堂這個情境中來,為進一步探究新知凝聚了動力。
首先,根據(jù)英語愉快教學模式,使學生在教學活動開始便處于認知的活躍狀態(tài),為以后的教學過程創(chuàng)設最佳的開端,我會先讓學生聽歌曲,并讓音樂中斷,讓學生不經(jīng)意間生出疑惑,自然而然地引導出句型“What’s the matter?”為新內容的學習做好認知準備。
(二)學習新知
在這一環(huán)節(jié)里,我主要是分層次,由淺入深進行教學。具體步驟如下:
1.在前面認知準備的基礎上,帶領學生做“up and down”的游戲,反復多次直至他們感覺到累,問“What’s the matter?”引出單詞“tired”的學習,使學生在句型中掌握單詞,特別加強單詞tired的認讀練習,使學生在已有的認知水平上掌握單詞。這樣的設計,符合學生的認知規(guī)律,突破了難點。
2.出示另幾張表示感覺的單詞卡片,并讓學生通過跟讀、拼讀、集體讀、自由讀等形式初步接觸新詞,并用“What’s the matter?”句型對黑板上的感覺形容詞進行提問,同時用身體動作將感覺表示出來,這樣的設計,讓同學們在學習知識的同時,將身體動起來,打破課堂的沉寂,同時也讓他們真正了解本課幾個形容詞的意義,并能準確表達出來。
3.根據(jù)探究式教學的原則,在這個環(huán)節(jié),首先出示書本C
小學七單元教案 篇6
六年級語文上冊教學設計
教者
李彩英 2018年下學期
第一單元
1、山中訪友
教學目標
1.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把握文章主要內容,背誦自己喜歡的部分。2.掌握本課8個生字,理解新詞的意思,摘錄好詞好句。
3、學習作者善于運用比喻、擬人、想象等手法來抒發(fā)情感的方法。
4、感受作者所描寫的境界,激發(fā)學生類似體驗,培養(yǎng)學生熱愛自然、親近自然的美好情感。教學重點與難點
學習重點:感知內容,理清思路,反復誦讀,體會作者的感情。學習難點:記敘文要素、初中學習習慣 教學準備及手段 課件 教學時間:兩課時
第一課時
(一)、創(chuàng)設懸念,揭示課題
1、同學們平時都有哪些朋友?會去探訪你的好朋友嗎?
2、今天我們一起來學一篇跟朋友有關的特殊的文章,文中的作者要探訪的朋友到底是誰呢?
3、出示課題《山中訪友》,學生讀題。
4、讓我們跟隨作者一起探訪他的好朋友。
(二)、讀通課文,掌握字詞
1、初讀課文,讀準生字的字音,圈出你認為優(yōu)美的詞語并多讀幾遍。讀通課文,了解大概內容。
2、交流生字詞的讀法,匯報好詞,集體品讀。
清爽
吟誦
唱和
陡峭
挺拔
精致
奧秘
德高望重
津津樂道
別有深意
誰來簡單地說說這篇文章的大致內容?
(三)、學習“出門”,感受心情
1、作者輕裝上路,讀讀課文的一、二自然段,感受他當時的心情。(心情好;高興)
2、你從什么地方可以看出作者當時心情很好?
出了門,就與微風撞了個滿懷,風中含著露水和梔子花的氣息。早晨,好清爽?。?)自由地讀讀這句話,感受話中所包蘊著的情意與心情。(2)理解“與微風撞了個滿懷”的寫法及所包含的韻味。(3)帶著輕松愉悅激動的心情有感情地朗讀句子。
不坐車,不邀游伴,也不帶什么禮物,就帶著滿懷的好心情,踏一條幽徑,獨自去訪問我的朋友。
(1)讀讀這句話,從什么地方最能看出作者的好心情?
“滿懷”是什么意思?與上一句的“滿懷”意思一樣嗎?平時還可以說什么東西是滿懷的?用“滿懷______”練習說話。(2)帶著滿懷的好心情朗讀這句話。
(四)、再讀課文,捕獲感知
1、作者帶著滿懷的好心情出門訪友。請同學們再自由地、放聲地讀讀全文,想想作者去山中訪問了哪些朋友,他是如何看待這些朋友的?
2、交流討論。(友好的;他們是真朋摯友;作者是帶著欣賞的眼光在與他的朋友在交流;他們之間感情很真摯……)
(五)、精讀課文,感悟深情
1、請同學們再一次跟隨著作者去探訪他的那些特殊的朋友。認真讀讀第三自然段到文章的最后,想想從哪些句子可以看出作者跟這些朋友有深厚的感情,可以把你的理解寫在句子的旁邊。
2、交流同學們劃出的句子。
那座古橋,是我要拜訪的第一個老朋友。啊,老橋,你如一位德高望重的老人,在這澗水上站了幾百年了吧?你把多少人馬渡過對岸,滾滾河水流向遠方,你弓著腰,俯身凝望著那水中的人影、魚影、月影。歲月悠悠,波光明滅,泡沫聚散,唯有你依然如舊。(1)自由讀讀第三自然段,想象并說說這座古橋的模樣。出示古橋圖片,思考:作者面對這樣一座古老的石橋他聯(lián)想到了什么?體會這樣寫的好處。(形象地寫出石橋的古老滄桑,暗示了古橋所發(fā)揮的作用,指出了作者對于古橋的一片情深)(2)讀讀句子,請想象一下,這座古橋在幾百年的歷程之中,他馱過了哪些人,在他的身上曾經(jīng)發(fā)生過了哪些事?
(3)談談你對“歲月悠悠,波光明滅,泡沫聚散,唯有你依然如舊”這句話的理解。
(4)自由朗讀;指名朗讀;師生共讀。
(六)、抄寫詞語,自主背誦
1、抄寫含有要寫的字的詞語。
瀑布
陡峭
身軀
津津樂道
蘊含
俠客
2、有能力的同學將第三自然段熟讀至誦。
第二課時
(一)、回顧“朋友”,引入新課
上節(jié)課我們跟隨著作者去訪問了他的一個老朋友,那座古老的石橋。這節(jié)課讓我們繼續(xù)走入深山去探望我們那些特殊的朋友!
(二)、朋友相見,感受情意
1、除了“古橋”這位老朋友以外,還探訪了哪些好朋友呢?他們之間情誼如何,你是從哪些語句中感知的?請你們拿起書本,快速地瀏覽一遍。
2、交流探究,品評賞讀 有側重地品析下列語句。走進這片樹林,鳥兒呼喚我的名字,露珠與我交換眼神。每一棵樹都是我的知己,它們迎面送來無邊的青翠,每一棵樹都在望著我。
(1)作者在這里用了什么表達方法?這樣寫有什么好處?用朗讀來加深自己的體會。
(2)有感情地朗讀。
我靠在一棵樹上,靜靜地,仿佛自己也是一棵樹。我腳下長出的根須,深深扎進泥土和巖層;頭發(fā)長成樹冠,胳膊變成樹枝,血液變成樹的汁液,在年輪里旋轉、流淌。
(1)默讀,想象作者描寫的情景。(2)同桌互讀,交流對這段話的體會。(3)指名匯報對這段話的理解。(豐富的想象;寫出了融入大自然的感受)(4)帶著自己的體會多讀幾遍。這山中的一切,哪個不是我的朋友?
(1)指哪些朋友呢?請熟讀第五自然段。(2)“哪個不是我的朋友”言外之意是什么?用具體的朋友替換掉“這山中的朋友”,可以怎么說?(這山中的山泉溪流就是我的朋友;這山中的瀑布、懸崖、溪流,哪個不是我的朋友?……)
我熱切地跟他們打招呼:你好,清涼的山泉!你捧出一面明鏡,是要我重新梳妝嗎?你好,汩汩的溪流!你吟誦著一首小詩,是邀我與你唱和嗎?你好,飛流的瀑布!你天生的金嗓子,雄渾的男高音多么有氣勢。你好,陡峭的懸崖!深深的峽谷襯托著你挺拔的身軀,你高高的額頭上,仿佛刻滿了智慧。你好,悠悠的白云!你潔白的身影,讓天空充滿寧靜,變得更加湛藍。喂,淘氣的云雀,嘰嘰喳喳地在談些什么呢?我猜你們津津樂道的,是飛行中看到的好風景。(1)作者將山中的景物都聯(lián)想成什么了?(2)通過朗讀感受山泉的清明、溪流的歡快、瀑布的雄渾、懸崖的挺拔和巍峨、白云的潔白和寧靜、云雀的欣喜和歡樂。(播放磁帶,通過聲響帶給學生最真切的感受,促進學生的朗讀感悟。)
(3)面對這我們熱情的招呼,我們這些朋友可能會怎樣回答呢?請選擇一位朋友,將他的回答寫下來。
如:你好,清涼的山泉!你捧出一面明鏡,是要我重新梳妝嗎? 山泉回答道“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教師隨意讀某一位朋友的話,指學生作答。
(4)有感情地朗讀整段話:同桌對讀,師生輪讀。
撿起一朵落花,捧在手中,我嗅到了大自然的芬芳清香;拾一片落葉,細數(shù)精致的紋理,看到了它蘊含的生命的奧秘。在它們走向泥土的途中,我加入了這短暫而別有深意的儀式。捧起一塊石頭,輕輕敲擊,我聽見遠古火山爆發(fā)的聲浪,我聽見時間的隆隆回聲。
(1)細讀,思考:作者看到落花與落葉聯(lián)想到了什么?(2)引導討論:作者從落花、落葉、石頭中體會到了什么?(3)有感情地朗讀這段文字。
忽然,雷陣雨來了,像有一千個俠客在天上吼叫,又像有一千個醉酒的詩人在云頭吟詠。滿世界都是雨,頭頂?shù)膸r石像為我撐起的巨傘。我站立之處成了看雨的好地方,誰能說這不是天地給我的恩澤?(1)默讀,提出不懂的問題,互相交流。(2)雨大嗎?下雨時的情景什么樣子?用一個或幾個詞語來概括一下。(電閃雷鳴、瓢潑大雨等)
(3)如何理解“誰能說這不是天地給我的恩澤”。(4)齊讀一遍。
(三)、作別朋友,臨行寄語
1、讀讀課文的最后一個自然段,交流發(fā)現(xiàn)。(作者在山中呆了整整一天;首尾呼應等。)
2、帶著“好心情”,有感情地讀課文。
(四)、升華感情,背誦結課
1、通讀全文,交流:課文為什么以“山中訪友”為題。
2、選擇自己喜歡的一到三個部分,背誦下來。
板
書
《山中訪友》是一篇構思新奇、富有想像力、充滿童心和好奇心的文章作者訪問的是自然界的朋友,想象豐富、新奇,充滿童心童趣,構思新奇。以這樣的方式敘述,使讀者也走進畫面中,走進作者的心境中,仿佛這些自然界的朋友,不但是作者的,也是我們每一位讀者的,于是感到更加親切,似乎我們也隨著作者把自己想象為一棵樹,使樹與我融為一體,讀者讀時會被作者的童心打動,時時被流淌在字里行間的激情感染,我們與大自然是這樣的貼近,甚至會融為一體,又怎么能不熱愛大自然,不熱愛生活呢?那“童話般的世界”是老少皆宜的。
我在導課時注重培養(yǎng)學生的想象力。讓學生揣測文章的內容,揣摩作者的寫作意圖,讓學生合理想象、表達,從而引入本課。學生談的豐富極了,有的認為去訪問一位隱居的老人,有的認為去訪問稀有動物,有的認為去訪問某個建筑等等,在此基礎上教師加以引導,引導其合理想象、表達。想象力是學生思維的翅膀,古今中外的事例證實,凡是想象力豐富的學生,大都有強烈的責任感和好奇心,有學習研究的熱情,也表現(xiàn)出頑強的意志力,而且勤奮樂觀,因此教學中,在強調打好基礎的同時,應注重對學生想象力的培養(yǎng)。
課
題
2、山雨
教學目標
1、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自己喜歡的部分。
2、學習作者通過聯(lián)想和想象來表達獨特感受的方法。
3、感受山雨帶韻味,體會作者對山雨的喜愛,領略大自然的秀美。教學重點與難點
1、解課文內容,體會作者對山雨的感情。
2、感情地朗讀課文。教學準備及手段 課件 教學時間:1課時 教學過程:
(一)、談話引入,揭示課題
1、上一節(jié)課,我們跟隨著作者的腳步,訪問了“山里的朋友”,感受到了人與自然的親密無間。這節(jié)課,就讓我們隨著下面這篇課文,一起去體味那山雨的無窮韻味吧!
2、揭示課題《山雨》,帶著各自不同的感受讀題。
(二)、初讀課文,理清文脈
1、請同學們先自由地、放聲地讀讀課文,將好詞佳句用橫線劃下來,多讀幾遍,并將課文讀通讀順。
2、交流同學們自主發(fā)現(xiàn)的好詞,集體品讀。
3、這篇文章是按什么順序寫的?誰來簡單地說一說課文的主要內容。教師引導學生共同歸納。(教師板書:雨起、雨中、雨后)
(三)|學習“雨起”,感知“悄悄”
1、看,山雨來了。請有感情地讀讀第一自然段,山雨初來乍到時帶給你怎樣的感受?
2、練習說話,朗讀品評。
來得突然──跟著一陣陣濕潤的山風,跟著一縷縷輕盈的云霧,雨,悄悄地來了。(1)自由讀這句話,感受雨來時帶來了怎樣的感覺?(悄悄然的、有節(jié)奏的……)(2)就帶著這種靜悄悄的韻味有感情地朗讀。
(四)、學習“雨中”,感悟神奇
1、雨就這樣悄悄地起來了。請同學們閉上眼睛(播放磁帶或光碟),豎耳聽,你似乎聽到了什么或看見了什么?
2、那課文中的山雨又是怎樣的一番韻味呢?拿起書,輕聲地讀,體會山林中飄飄灑灑的山雨帶給你的感覺。
3、你從哪些語句中感受又了山雨的神奇、韻味?細讀課文,找到那些令你深有感觸的話語,將它們劃下來。
4、有側重地交流、品析、朗讀。
像一曲無字的歌謠,神奇地從四面八方飄然而起,逐漸清晰起來,響亮起來,由遠而近,由遠而近……
(1)體會“由遠而近,由遠而近……”的意味:這里連用兩個“由遠而近”,后面還用了省略號,體會這樣表達的妙處。帶著體會朗讀。
(2)在自由讀的基礎上指名讀,并點拔,然后集體有感情地朗讀。雨聲里,山中的每一塊巖石、每一片樹葉、每一叢綠草,都變成了奇妙無比的琴鍵。飄飄灑灑的雨絲是無數(shù)輕捷柔軟的手指,彈奏出一首又一首優(yōu)雅的小曲,每一個音符都帶著幻想的色彩。
(1)讀一讀這話,感受感受:山雨神奇在什么地方?
(2)雨絲是飄飄灑灑的,還會是怎樣的?請換一個疊詞來說說。請同學們閉上眼睛,仔細聽,用心靈去感受。教師配樂范讀。
(3)帶著遐想朗讀。
在雨中,所有的色彩都融化在水淋淋的嫩綠之中,綠得耀眼,綠得透明。這清新的綠色仿佛在雨霧中流動,流進我的眼睛,流進我的心胸。這雨中的綠色,在畫家的調色板上是很難調出來的,然而只要見過這水淋淋的綠,便很難忘卻。新課標第一網(wǎng)(1)自由讀,感受雨中的綠。
(2)討論:如何理解”這清新的綠色仿佛在雨霧中流動,流進我的眼睛,流進我的心胸”這句話。
(五)、學習“雨后”,感受韻律
1、學生自由朗讀文章的最后三個自然段,同桌交流感受。
2、匯報交流,自主朗讀。教師適時點撥。
(六)、通讀全文,積累背誦
1、分小組輪讀整篇課文,要求讀出感情讀出韻味。
2、自由讀課文;選擇喜歡的段落背誦。
板書設計:
教學反思:
《山雨》是一篇文質兼美的抒情散文,作者以獨特的感受、神奇的想象和聯(lián)想、清醒的筆調向讀者展示了一幅有聲有色的山林雨景圖。這節(jié)課的教學我沒做過多的分析和講解,而是引導學生自讀自悟,感受語言的優(yōu)美,體會作者對山雨的情感。這節(jié)課朗讀貫穿全課始終,學生選擇自己喜歡的部分讀,孩子們富有韻味的朗讀,使課堂充滿活力。我還引導學生對喜歡的部分熟讀成誦,摘錄優(yōu)美的句段。讓學生感受文章語言文字的魅力,豐富積累。每個學生都學有所獲。
課
題
3、草蟲的村落
教學目標
1.正確讀寫“靜謐、小巷、音韻、勤勉、龐然大物”等詞語。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抄寫喜歡的語句。
3、體會作者怎樣用心觀察大自然,怎樣通過豐富的想象來表達獨特的感受。
4、與大自然為友,感悟自然中花鳥蟲魚、山川草木的生命與靈性,與大自然進行“心靈對話”、教學重點與難點 引導學生體會作者如何進行觀察、如何展開聯(lián)想和想象,表達自己獨特的感受。教學準備及手段 課件 教學時間:2課時
第一課時
(一)、情境激趣導入
1、播放夏日蟲鳴的聲音。
2、交流:你聽到了什么?你仿佛看到了什么? 大自然的聲音和色彩總能讓人陶醉,走進去使人流連忘返。讓我們跟隨著作者的步履慢步走進《草蟲的村落》,去享受大自然為我們帶來的樂趣吧!
(二)、初讀課文,了解主要內容
1.讀課文,畫出不理解的生字、詞語。(找出來,大家共同想辦法解決。)2.尋覓作者的蹤跡。
作者的目光分別到了哪里?(了解文章的大致內容。)
(三)、靜讀課文,感受情趣
1.默讀課文,邊讀邊畫出自己感受較深的語句。
2.你在“草蟲的村落”里看到了些什么?印象最深的是哪些?
(四)、回歸整體,提出疑問(為第二課時做準備)1.接讀課文,簡單評價。
2.引導學生就課文各個方面提出問題。(能馬上解決的相機解決,與后面學習內容相關的教師作好記錄,作為調整下堂課教學內容的依據(jù)。)[預設]:
“我還看見了許多許多………”還看到了什么? 作者怎么知道小蟲在做什么,想什么呢? 作者是怎么寫得如此生動,有情有意的? ……
第二課時
(一)、回顧課文內容
1.簡單說一說課文的主要內容。
2.放聲讀一遍課文,解決上節(jié)課學生提出的有關內容上的疑問。
(二)、品讀課文,體會表達
1.邊讀邊畫,解決第一課時留下的有關表達上的疑問。2.深入理解課文內容,指導朗讀。[預設內容]:(1)“我真想也跟它們寒喧一下,可惜我不懂它們的語言” 你能讀懂作者的心思嗎?(抓住“真想”“可惜”)把這種心思讀出來。(2)“甲蟲音樂家們全神貫注地振著翅膀,優(yōu)美的音韻,像靈泉一般流了出來”。評價一下甲蟲們的音樂演奏得怎么樣?
作者是通過哪些語句把這“優(yōu)于人間一切的音樂”表達出來的? 聽錄音──蟲鳴,讀句子。(3)“我悠悠忽忽地漫游了一個下午,直至夕陽親吻著西山的時候,紅鳩鳥的歌聲才把我的心靈喚出來?!?談談你對這個句子的認識,哪些詞用的好?好在哪里?(聯(lián)系作者所表達的情感)把體會到地放在這個句子里盡情地讀出來。(4)自由讀三、四、五自然段。從這些文字中,你感受到了哪些情趣?(小蟲駐足癡望、“村民”熙熙攘攘往來、意味深長地對視、像南國的少女、交流、攀談的投機……)作者是怎樣讓我們感受到這種情趣的?
把這些情趣通過你的朗讀傳遞給大家,共同分享。3.體會表達方法、表達效果: 出示課文開頭:
“今天,我又躺在田野里,在無限的靜謐中,忘了世界,也忘了自己。”(1)結合課文內容談談對這句話的認識和自己的體會。
(2)你認為課文中還有哪些句子寫得好,好在哪里?(可以小組交流,討論、總結)
(三)、積累語言
1.把文中自己認為寫得好的詞句抄寫在摘抄卡上。2.交流摘抄卡,讀給同學聽。3.背誦摘抄的內容。
4.提倡盡可能地在習作中用一用。
(四)、回歸整體,拓展延伸 1.配樂朗讀全文(接讀),盡情抒發(fā)“草蟲的村落”給我們帶來的情趣。
2.課文作者想象豐富,感受獨特,向我們展示了一個豐富多彩、富有情趣的蟲子們的世界。你有沒有類似的經(jīng)歷,講出來和大家共同分享。3.寫一寫自己觀察過的小蟲,注意展開想象,融入自己的感受。(隨堂落實“小練筆”)
板
書
教學反思:自己初讀課文《草蟲的村落》就覺得有趣,草叢是村落,甲蟲是村民,還有游俠,遠方親戚,音樂家,工程師……多么奇妙的想象,多么有意思的故事啊。我想這篇文章學生也一定會喜歡。果然,大概學生天生對小蟲感興趣,閱讀課文的時候,學生充滿了熱情,也追隨著作者的目光進行一次奇異的游歷,從中感受草蟲的生活以及作者豐富的想象和獨特的感受。
學生通過學習課文,加上自己練筆,知道了動物、小蟲也有家庭,也有父母,也有兄弟姐妹,也有愛人,也有可愛的一面,也有自己豐富多彩的生活,從而增強了閱讀的興趣,感受到語言的美麗,對學習文章的表達也更感興趣。
課
題
4、索溪峪的“野”
教學目標
1、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學習作者通過優(yōu)美的語言字里行間的透漏出自己的情感的方法。
3、感受索溪峪天然野性的自然風光。
教學重點與難點 感悟文章的野性美,領悟作者的寫作方法 教學準備及手段 :課件 教學時間:2課時
(一)、課件展示,揭題導入
1、欣賞張家界索溪峪的迷人風光。
2、揭示課題:索溪峪的“野”
(二)、簡介索溪峪
(三)、初讀課文,感知索溪峪的“野”
1、自讀課文,注意讀準字音,讀通順句子。
2、指名分段讀課文,初讀反饋。
3、抓題眼,引入研讀。
(四)、合作研讀,感受索溪峪的“野”
1、讀了課文,索溪峪給你總的印象是什么?(野)課文通過哪幾方面的描述來寫出索溪峪的“野”?(山是野的、水是野的、山上的野物當然更是“野”性十足、連游人也漸漸變得“野”起來。)
2、選擇其中一個部分,分組研讀,交流討論,體會作者是怎樣描繪索溪峪的山、水、野物和游人的“野”的?
3、賞析。(根據(jù)學生的回答選擇板塊進行教學)①賞析“山是野的。” a齊讀這一段,思考:課文是從哪幾個方面來具體描述“山是野的”這個特點的?課文運用了怎樣的寫作手法?(是一種驚險的美。是一種磅礴的美。是一種隨心所欲、不拘一格的美。)(先概括特點再具體描寫。)b賞析句子:“幾十丈高的斷壁懸崖拔地而起,半邊懸空的巨石在山風中搖搖晃晃,使人望而生畏。什么‘一線天’,什么‘百丈峽’,聽著名字就讓人膽顫?!?你從哪些詞語當中感受到了一種驚險的美?(板書:拔地而起、搖搖晃晃、望而生畏、膽顫)
c還有哪些地方讓你感受到一種驚險的美?(一線天、百丈峽,它們的名字聽著也讓人覺得害怕。)
d有感情朗讀, 讀出你的驚訝,讀出你的贊嘆,并談談自己的收獲。②賞析“水是野的?!?/p>
a讓我們跟著攝像師的鏡頭,來領略索溪峪水的野吧!
b賞析句子“索溪峪像一個從深山中蹦跳而出的野孩子,一會兒繞著山奔跑,一會兒撅著屁股,賭著氣又自個兒鬧去了?!?/p>
“蹦跳而出的野孩子”給人活潑、靈動之感,把索溪峪想象成“野孩子”,十分傳神地寫出了索溪峪的“野”。它或“奔跑”,或“撅著屁股,賭著氣又自個鬧”,十分調皮、可愛。也從側面表達出了行走在曲折起伏的索溪邊的游人們輕松愉快的心情。這一段中,作者還有哪些奇特的想象?(索溪峪是一個野孩子,山路是它的哥哥,樹木是它的大叔,石頭是它的弟弟。)C賽讀,讀出索溪的趣。
③賞析“山上的野物是‘野’的?!焙汀坝稳艘病啊似饋?。” a快速朗讀,想想“野”加引號的含義。b賞析句子“人們,在這山水中返樸歸真了?!薄胺禈銡w真”是什么意思?(“返樸歸真”的意思是去掉外在的裝飾,恢復原來的質樸狀態(tài)。)課文中怎樣寫猴子與游人的“返樸歸真”?(4)仔細觀察文章各段的寫法,說說作者在謀篇布局上采用了怎樣的描寫方法。(先概括特點,再具體描寫。)朗讀積累,體悟索溪峪的“野”
課文以作者獨特的視角,表達了獨特的感受,讓我們身臨其境。要求讀出感受,讀出韻味,讀中想象。
(1)自己選擇一部分練讀。(2)合作讀。
(3)齊讀與個別讀相結合。
(4)選擇自己最喜歡的句子積累。
(五)、回歸整體,拓展延伸
1、不同的人對同樣的風景,會有不同的感受。作者身處美麗的索溪峪,感受到的是一個字──“野”:這里的山野、水野,這里的野物“野”性十足,連來這里游覽觀景的游人也返樸歸真,漸漸變得“野”起來。作者描繪了張家界索溪峪獨特的美,在寫景中表達了自己暢游其中的愉快的心情。
2、課后可以通過各種渠道,收集描寫張家界、索溪峪的文章,細細品讀,注意體會:他們對索溪峪的感受是什么?又是怎樣表達的?
板
書
教學反思:這是一篇描寫自然風光的課文,由于本課出現(xiàn)了較多的成語和生詞,我用了兩課時完成,目的就是要更好使學生掌握知識點。
我們一起跟隨作者看看她是怎樣用這些詞來描寫大自然風景的。學生讀文,帶著發(fā)現(xiàn)的眼睛觀察文章的結構,學生發(fā)現(xiàn)除第1自然段外,其他四段的第一句都是中心句。接著讓學生分段讀2、3、4、5自然段,概括段意,明確總——分結構?;氐降谝蛔匀欢?,齊讀。(一句話為段落)有什么作用呢?學生能準確答出:點明主題,統(tǒng)領全文,本文結構是總——分,并相機進行作文指導。
我讓學生快速瀏覽課文,提出不理解的問題。學生有的問“……”的用法,問到“攀緣”一詞的意思……這個詞我理解為“攀登”,可有的學生指出“攀談”的意思。個別學生找到工具書明白了“攀”有兩個字意,有向上登。也有“談話之意”,結合語境也不好明確,課下查了工具書“攀緣”是“拽著東西往上登”,還有一個意思是“下級向上級奉承之意”所以,選擇第一意義。課結束了,沒有精彩的過渡語,沒有精心的準備,沒有亮點的生成,但一種真實之氣,一種樸實之風,踏踏實實走來。自己在問題中探索著;在問題中覺醒了;在問題中成長了;在總結中提升了。
小學七單元教案 篇7
人教版小學四年級上冊《品德與社會》第一單元
珍愛生命
——第三課
呵護我們的身體
教學設計
【課時安排】
2課時 【教材分析】
家長們平時忙于工作,很少顧及到孩子的生活習慣和心理健康,只是最大限度的滿足孩子的物質需求,但是四年級的孩子年齡還較小,生活經(jīng)驗不足,對于什么是良好的生活習慣和健康的心態(tài),并沒有清楚的認識。
而本單元“珍愛生命”的主線,分別從《美麗的生命》、《我們的生命》以及《呵護我們的身體》三個主題來呈現(xiàn)。在前面兩個主題內容里,分別從珍愛自然界的各種生命引入到珍愛我們自己的生命,自然過渡到怎樣珍愛我們自己的生命。對于四年級的孩子而言,“生命”這個宏大的話題,不易理解。而身體作為生命的載體,所以就主要從“呵護我們的身體”來呈現(xiàn),以現(xiàn)實生活中的實例來展現(xiàn)呵護身體的方式,便于學生更好的認識到怎樣“呵護我們的身體”。至于其它更深層的話題,就有待于學生在今后的成長中積累到更多生活經(jīng)驗時加以教育和體驗。
【學情分析及方法策略】
根據(jù)科爾伯格的兒童道德發(fā)展階段來看,小學四年級的孩子處于習俗水平,主要滿足社會期望,渴望得到他人的贊成,避免遭到責備??筛鶕?jù)孩子的這一特點,在教學過程中利用社會、家長、教師以及學生同輩群體等的輿論與規(guī)范的影響,調動其課堂參與的積極性,主動思考自己平時“不愛惜自己的身體”的表現(xiàn),引出該怎么改進的問題。
就學習動機而言,外部動機占據(jù)著主導地位,內部學習動機還處于不斷的發(fā)展過程中。因此,一方面,要在教學過程中采用合理獎賞、及時反饋、定期考察、適度競爭等方式,以激發(fā)其學習動機;另一方面,要有意識的引導學生,培養(yǎng)學生的求知欲和學習興趣,增強學生的自我效能感,促使其學習動機由外部動機向內部動機轉化,調動主動學習的積極性。
就學習興趣而言,對有關具體事實和經(jīng)驗的知識比較感興趣,游戲因素在學習興趣上的作用降低,對社會生活的興趣逐步擴大和加深。因此,在教學過程中要利用形象具體的事例來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利用學生多種感官觀察、體驗和感悟,引導學生對“呵護我們的身體”的認識。
就學習態(tài)度而言,四年級的孩子具有了參與比較有組織的自覺的班集體生活,重視自己在集體中的輿論和評價作用,為此而努力提高自己的學習質量和品質。因此,對于此,在教學過程中可采用小組合作探究等形式充分調動學生的參與性,以加深對“保護身體”的認識。
就已有認知經(jīng)驗而言,學生已在前面的4個課時中學習了第一課《美麗的生命》以及第二課《我們的生命》。學生分別獲得了對“植物、動物和人類一樣都是生命,我們應該和他們成為朋友以及我們的生命不僅僅屬于自己,而且生命只有一次”等的相關認識,為“呵護我們的身體”的這一認識提供了相關認知經(jīng)驗:生命只有一次,而身體是生命的載體,所以我們得好好呵護、愛惜我們的身體,那么,怎樣呵護我們的身體呢? 【教學理念】 1.教師作為組織者和引導者,在教學過程中,應充分調動學生積極性和參與性,并參與學生小組合作的探討,了解學生情況,推動活動有序、有目的的進一步發(fā)展。
2.學生是學習的主體,在教學過程中,應充分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還學生自由探究、自主研究、小組合作等的空間和時間。同時,允許差異性的存在,尊重學生的個性特色和思維創(chuàng)新以及不同發(fā)展水平學生的特點。
課時1——良好的生活習慣
【教學目標】
1.了解日常生活中的良好行為習慣,能分辨生活中的陋習與好習慣。
2.初步認識“呵護身體”的正確做法,養(yǎng)成健康、環(huán)保的良好生活習慣和行為習慣。
【重難點分析】
本課時要著重達到學生知道和了解良好的生活習慣,并且能夠認識到自身的生活習慣,哪些是優(yōu)點,哪些是還需要改進的。難點在于本課內容不是僅僅靠一節(jié)課就能完成的,還在于怎樣克服不良習慣,培養(yǎng)良好的習慣?!痉椒ú呗浴?/p>
本教學主要采用小組合作、家校合作等方法和策略,為學生提供自由探討、自己動手的機會空間。具體操作將體現(xiàn)在具體的教學過程中。
【預期】
能達到教學目標,但教學也是一個生成性的過程,因此,對于課堂上的生成性問題,要做好臨時應變的準備,最終盡可能實現(xiàn)預期目標?!窘虒W過程】
一、課前準備
對學生家長的問卷調查、自制關于不良生活的視頻、收集與生活習慣及“衛(wèi)生誤區(qū)”相關的資料、PPT制作
二、教學過程
(一)導入
師:孩子們,上節(jié)課知道了我們的生命只有一次,而身體作為生命的載體,所以我們應該好好呵護我們的身體。但是,我們怎么才能很好的呵護我們的身體呢?下面我們帶著這個問題,來看一看老師個大家準備的一個小短片吧?。ń處煵シ抨P于不良生活習慣的視頻,約5min)
(二)主題活動
1.對生活中現(xiàn)象的判斷——小組合作
師:孩子們,視頻里面那個孩子的做法會對身體造成傷害嗎?你們會那么做嗎?那怎樣才能呵護我們的身體呢?(板書:呵護我們的身體——良好的生活習慣)
現(xiàn)在老師這里有一些從你們的爸爸媽媽那里得到的資料,孩子們和小組的同學一起來探討一下這里面的現(xiàn)象是不是良好的,并說說你們得出結論的原因,好嗎?(注:在此教學過程中,教師須參與到小組合作中,及時了解學生的情況,并提供必要的引導。討論環(huán)節(jié)大約5min)
預設: ①學生探討出PPT上所呈現(xiàn)的現(xiàn)象哪些是良好的,哪些是不好的,以及原因分析。結合教材,引導學生分享小組成果,列在教材的“養(yǎng)成良好的生活習慣”的表格里。②教師引導學生反思自身是否有上述不良習慣,提問學生:該怎么改進?
(設計意圖:根據(jù)四年級學生的心理特點,需要得到社會的認同,以“良好的生活習慣”來約束學生日常的生活習慣,反思自身,初步認識“通過日常的生活習慣這一外在的因素來呵護身體”。)
(注:此環(huán)節(jié)教師組織學生對PPT上呈現(xiàn)的現(xiàn)象加以評論并說明判斷原因及該怎么做,如暴飲暴食、不吃早餐、隨地吐痰等。注意在評價學生的過程中要做到評價主體和評價方式的多樣化,注重對過程的評價,激勵學生積極參與到課堂中。同時,讓孩子意識到自己在生活中的這種做法也是對身體有傷害的,因而需要改進。過程約10min)
2.對衛(wèi)生誤區(qū)的展示——有獎競答 師:孩子們剛才都很認真積極的參與了課堂,也討論了我們生活中的一些不良習慣。那么,是不是我們的認識都是正確的呢?我們的認識會不會有一些誤區(qū)呢?下面老師提出一些問題,看看哪些孩子能最先得出正確的結論,老師將給他們記一顆五角星。
預設: ①學生能夠正確判斷出結果,簡要的說明原因。教師則組織學生進行下一個現(xiàn)象的判斷。②學生不能正確判斷出結果,則教師簡作出簡要分析,再引導學生得出結論。(注:此環(huán)節(jié)中,教師要注意引導學生發(fā)現(xiàn)和認識“誤區(qū)”,以及應該怎樣做,如“用衛(wèi)生紙擦拭餐具、用毛巾擦干餐具或水果、把水果爛掉的部分去掉后再吃”等等。在學生不能正確得出結論時,不能直接給出答案,要引導學生一起思考。同時,不要忘了獎勵的承諾,板書所認識的“誤區(qū)”。此環(huán)節(jié)約10min)
設計意圖:
學生發(fā)現(xiàn)和認識生活中的“誤區(qū)”后,注意在以后的生活中避免“誤入歧途”,減少外界帶給身體的傷害,更好的呵護身體。
(三)小結活動——自制“口訣”
教師組織學生對本節(jié)課主要內容進行回顧,學生自己編制健康生活的“口訣”。最后全班一起交流、分享、體會。簡單板書。(約8min)
(四)延伸活動——課外活動
1.尋找生活中不良的生活習慣和現(xiàn)象
讓學生觀察周圍人的生活習慣,指出應該向他們學習的一面和應該改進的一面。
2.收集生活中的“衛(wèi)生誤區(qū)”
學生收集生活中的“衛(wèi)生誤區(qū)”,課外時間和同學交流與分享。設計意圖:
一是為了讓學生在觀察中體會自身的習慣是否良好,如果不足,該怎樣改進。二是為了盡量避免孩子進入“誤區(qū)”,從而更好的保護身體,健康成長。都是通過學生自己的觀察和收集,理解更清晰,印象更深刻,體會更真實。(教師交待約2min)
課時2——鍛煉與心態(tài)
【教學目標】
1.初步掌握一些調整自己的情緒和行為的方法。
2.在認識“我們的生命只有一次”的基礎上,愛惜自己的身體,珍愛生命,熱愛生活。養(yǎng)成健康的生活習慣,形成樂觀向上的態(tài)度?!局仉y點分析】
本課時重點在于引導學生建立“堅持鍛煉”的認識,同時,保持積極樂觀的生活態(tài)度。而難點在于要貫穿于這些思想于學生的日常生活中去,怎樣保持“良好的心態(tài)”。體會到生命的美好,健康快樂成長?!痉椒ú呗浴?/p>
本教學主要采用小組合作、樹立榜樣、角色扮演以及家校合作等方法和策略,為學生提供自由探討機會空間。具體操作將體現(xiàn)在具體的教學過程中?!绢A期】
能達到教學目標,但教學也是一個生成性的過程,因此,對于課堂上的生成性問題,要做好臨時應變的準備,最終盡可能實現(xiàn)預期目標?!窘虒W過程】
一、課前準備
對學生個性的了解、對學生家長的問卷調查、收集與鍛煉和心態(tài)相關的資料、PPT制作
二、教學過程
(一)導入
師:孩子們,上節(jié)課我們認識了生活中的良好習慣和不良習慣以及“衛(wèi)生誤區(qū)”,這些都是從外界來預防的,從外界來避免外界對我們的身體造成的傷害。那么,我們可不可以從“內在”,也就是從增強我們自身身體的抵抗力來做呢?板書:呵護我們的身體——鍛煉與心態(tài)
(二)主題活動
1.堅持鍛煉——樹立榜樣
教師引導學生認識到可通過“鍛煉”來增強自身的抵抗力。
預設: ①學生認識到“鍛煉”對于保護身體的重要性,并且認識到應該積極參加體育鍛煉,增強身體自身的抵抗力。②學生不能提出“鍛煉”一詞,教師則要引導學生得出“鍛煉”的意義。
教師引導學生發(fā)表自己經(jīng)常參加的鍛煉活動、喜歡的鍛煉活動、不喜歡的鍛煉活動以及應該多參加的鍛煉活動。將這些信息填在教材的表格中,以便于今后的對比,看看有些什么變化和進步。(此環(huán)節(jié)約5min)
樹立學生同輩群體的“榜樣作用”,讓“榜樣學生”分享在鍛煉中的體會以及鍛煉后的感受,以感染和影響其他的學生,達到讓學生認識自身在“鍛煉”方面的優(yōu)點和需要改進的,尤其是要引導學生意識到“堅持鍛煉”的必要性。(注:對于“榜樣學生”的挑選的前提是教師深知每個學生的個性和喜好,才能達到預想的效果。此環(huán)節(jié)約10min)
設計意圖:
通過學生同輩群體的日?!板憻挕鼻闆r,引導學生積極參加“鍛煉活動”,并且能夠通過學生同輩群體的“榜樣作用”促使其他學生“堅持鍛煉”,認識到“要保持健康的身體,就必須堅持鍛煉”。2.積極心態(tài)——角色扮演
師:好了,剛才我們從“外在”和“內在”兩個方面來認識了“怎樣呵護我們的身體”,那么,如果我們遇到了不高興的事的時候,又該怎么辦呢?
預設: ①學生在遇到不高興的事的時候,會通過向朋友、老師、父母等求助,以緩解內心的不愉快,或者通過運動、吃東西等方式轉移注意力來緩解。②學生在遇到不高興的事的時候,沒有辦法緩解而悶悶不樂。
教師先讓學生分小組,臨時準備一出小短劇,以“假如我不高興的時候”為主題,分別展現(xiàn)用不同的方法來緩解不高興的情緒的辦法,以感染其他的學生。使其他的學生認識緩解情緒的辦法,從而保持良好的心態(tài),積極面對生活,每天都過得開心。
(注:在此環(huán)節(jié)中,教師要參與到每個小組的合作中去,了解不同小組緩解情緒的辦法,盡可能多的展示不同的方法,為學生提供多種可選的方法,學生可根據(jù)自身的實際情況選擇適合自己的方法。最終達到預想的效果。此環(huán)節(jié)約15min)
(三)小結活動——小組總結
教師組織學生回顧本節(jié)課的主要內容,主要通過學生小組合作總結的方式進行,即學生通過簡潔、形象、生動的語言總結“堅持鍛煉”和“保持良好的心態(tài)”。最后在班上交流和分享。(此環(huán)節(jié)約10min)如:
好身體,良好習慣少不了,堅持鍛煉是關鍵,積極心態(tài)也重要。飯前便后要洗手,食物洗凈才敢吃。細嚼慢咽身體健,暴飲暴食進醫(yī)院。水果蔬菜營養(yǎng)好,大魚大肉受不了。早睡早起精神棒,睡前別忘把牙刷。鍛煉鍛煉更強健,快樂成長真幸福。??
(四)延伸活動——課外活動、家庭活動 1.開展每天鍛煉一小時活動
在班上呼吁“堅持每天鍛煉一小時”的活動,學生之間相互促進。2.制作健康生活表——張貼欄獎勵有進步的學生
制作關于健康生活的表格,張貼在張貼欄,學生每周反省自己是否做到了表格上的內容,再根據(jù)家長的反饋意見,看看學生哪些方面做得比較好,哪些方面還需要努力改進的。每周進步了多少,進步的學生得到五角星的獎勵。
設計意圖:
通過對周圍同學的比較,促進學生也積極參與到鍛煉當中去,并且堅持下去。同時,在張貼欄公開良好的生活習慣,促使每個學生按照上面的習慣要求自己,每個學生都希望得到別人的肯定,從而會積極努力的去做好,慢慢的養(yǎng)成良好的習慣。
(注:本課時的內容不是只靠在課堂上就能完成的,還要貫穿于學生生活的始終,并且需要家長的積極支持和配合,不僅為讓學生了解“呵護身體”的辦法,更為學生的健康成長。)
【設計反思】
在完成“人教版小學四年級上冊《品德與社會》第一單元珍愛生命第三課呵護我們的身體”的教學設計過程后,對于設計的原創(chuàng)性主要從以下4個方面來體現(xiàn):
1.對于設計思路
本著“家校合作”的思想,設計和制作了針對家長關于孩子日常生活習慣的問卷調查,在促進家校合作的同時,更好的了解了學生的生活習慣,也為課堂的教學提供了貼近生活實際的資源,更易于學生認同和理解。這也算是本設計原創(chuàng)性最明顯的體現(xiàn)吧。
2.對于教材
對于教材而言,其實很矛盾。一方面,教材提供了教學內容,另一方面又不想拘泥于教材,總想著要所謂的“突破”教材上的一般模式,有一點“創(chuàng)新”,但又總由于多方面的因素而“突破”不了教材,到最后反而弄得一塌糊涂。在“創(chuàng)新”與“一般”之間找不到一個平衡點。
3.對于教學目標的預設與實際效果 希望能夠通過本課的教學,可以引導學生認識生活中的良好習慣以達到呵護身體的目的。但這不是一堂課所能完成的,而是長久的貫穿于日常生活中。因而設計了相應的延伸活動,但考慮實際情況:學生每天真的有一小時的鍛煉時間嗎?理想總是美好的。
4.對教學環(huán)節(jié)
本著“把課堂還給學生”以及“學生主體”的思想,在整個教學過程中,主要是學生小組合作探討,教師只是作為引導者和組織者。但是,這個“度”的問題,該怎么把握呢?很擔心課堂一旦“放”開了,就“收”不回來了。
總之,很多問題都很疑惑,在“理想”與“現(xiàn)實”、“創(chuàng)新”與“一般”、“開放”與“封閉”之間,不知道怎樣去尋找到一個“平衡點”。但在這這個教學設計的過程中,還是希望能還給學生最大的自主空間,充分發(fā)揮學生的能動性和創(chuàng)造性。愿孩子們都能真正的健康、快樂成長!
附:孩子生活習慣的調查研究
尊敬的家長:
您好!我是您孩子的老師,為了更好的了解孩子的生活習慣,引導孩子養(yǎng)成良好的生活習慣,能分辨生活中的陋習與好習慣,愛惜自己的身體,珍愛生命,熱愛生活。也需要家長的配合,您的答案沒有對錯之分,我只是對您提供的信息做統(tǒng)計和分析研究。希望通過這種方式的家校合作,促進孩子更健康的成長。
對您提供的信息只用作統(tǒng)計分析和研究,保證對您的回答以予保密,在最大程度上保護孩子的自尊心,衷心感謝您在百忙之余,抽出時間配合這次調查!1.您的孩子有飯前便后洗手的習慣嗎?
A每次都是
B有時候是
C偶爾是
D從來不 2.您的孩子會在吃東西之前把食物洗干凈的習慣嗎? A每次都是
B有時候會
C偶爾會
D從來不 3.您的孩子會經(jīng)常不吃早餐嗎?
A幾乎不吃
B有時候不吃
C偶爾不吃
D都會吃 4.您的孩子會暴飲暴食嗎? A經(jīng)常
B有時候
C偶爾
D從不 5.您的孩子吃飯時會狼吞虎咽嗎?
A經(jīng)常是
B有時候是
C偶爾是
D從來不 6.您的孩子睡前刷牙嗎?
A經(jīng)常是
B有時候是
C偶爾是
D從來不 7.您的孩子喜歡吃油炸等快餐食品嗎? A非常喜歡
B喜歡
C一般
D不喜歡 您的孩子喜歡大魚大肉嗎?
A非常喜歡
B喜歡
C一般
D不喜歡 8.您的孩子會浪費糧食么?
A經(jīng)常會
B有時候會
C偶爾會
D從不 9.您的孩子有疊被子的習慣嗎?
A經(jīng)常會
B有時候會
C偶爾會
D從不 10.您的孩子會因為好看的電視節(jié)目而睡得很晚嗎? A經(jīng)常會
B有時候會
C偶爾會
D從不 11.您的孩子有隨地吐痰的現(xiàn)象嗎? A經(jīng)常會
B有時候會
C偶爾會
D從不 12.您的孩子參加鍛煉嗎?
A經(jīng)常會
B有時候會
C偶爾會
D從不 13.您的孩子會經(jīng)常惱怒或者悶悶不樂嗎? A經(jīng)常會
B有時候會
C偶爾會
D從不 問卷完畢,感謝您的支持與配合!
以上就是《小學七單元教案范例》的全部內容,想了解更多內容,請點擊小學單元教案查看或關注本網(wǎng)站內容更新,感謝您的關注!
文章來源://www.lvshijia.net/j/168625.html
小學單元教案相關推薦
更多>- 小學英語說課稿范例12-04
- [教案系列] 小學數(shù)學教案范例07-13
- 說屏小學教案范例十五篇05-18
- 我是小學生教案范例06-06
- 環(huán)境教育教案范例七篇06-19
- 2024《中彩那天》教案范例七篇07-07
- 【范例參考】 《正比例》教案(篇七)04-05
- 關于小學語文備課教案范例8篇07-10
能讓自己心情平靜句子51句07-15
- 自我評價怎么寫中學生12篇07-15
- 政協(xié)活動總結九篇07-15
- 干凈的人正能量的句子200句07-15
- 招標工作總結簡短精品07-15
- 小學語文教案精華5篇07-15
- 三年級第三單元教案9篇04-19
- 形容恐怖的搞笑短句143句07-15
- 藥廠qa工作總結07-15
- 一年級下冊語文第七單元教學設計05-11
- 主謂一致的教案三篇07-15
- 小學七單元教案范例07-15
- 小學第二單元教案通用五篇05-12
- 小學第四單元教案12篇04-29
- 2024小學數(shù)學第一單元教案合集03-07
- Mynewteachers單元教案04-13
- 第七單元:地名單元教案04-19
- MyfirstdayatSeniorhigh全單元教案07-06
- 第七單元復習教案02-07
- 第六單元復習教案12-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