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教案網(wǎng)
六年級下冊語文人教版教案
六年級下冊語文人教版教案(集錦10篇)。
每個老師都需要在課前準備好自己的教案課件,相信老師對寫教案課件也并不陌生。教案是教師教學質量的關鍵因素。這是一篇非常有價值的“六年級下冊語文人教版教案”網(wǎng)絡文章推薦給大家,感謝您的閱讀我們希望能成為您的閱讀習慣并收藏!
六年級下冊語文人教版教案 篇1
教學目標:
1、指導學生默讀課文,理解文章內(nèi)容,認識中國的青花瓷藝,體會作者對文中所描寫的青花瓷藝人的追求完美、不斷創(chuàng)新的精神的熱烈贊賞之情。
2、引導學生結合課文內(nèi)容,理解重點句子的含義以及表達的情感。
3、知道學生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并背誦自己喜歡的句子或段落。
4、幫助學生認識“鬢、疵、杳、惘、窺”;會寫“鬢、鍥、嬉”;理解“兩鬢斑白、鍥而不舍、嬉戲、瑕疵、迷惘、窺破、鄭重其事、如饑似渴、毛塞頓開”等詞語。
教學重點:
理解文章內(nèi)容,認識中國的青花瓷藝,體會作者對文中所描寫的青花瓷藝人的追求完美、不斷創(chuàng)新的精神的熱烈贊賞之情。
教學難點:
引導學生結合課文內(nèi)容,理解重點句子的含義以及表達的情感。
教學準備:
收集青花的圖片文字資料。課件。
教學時間:2課時。
教學設計:
第一課時
一、導入新課
1、欣賞歌曲《青花瓷》,同時欣賞青花瓷圖片。
這首別致的歌曲,贊美的是——青花瓷。
由英文中“中國”“瓷器”同為一個讀音“China”引入:瓷器是咱們祖國的象征之一,而青花瓷又是瓷器里的最美麗的精品。你了解青花瓷嗎?(交流課前閱讀的相關資料。閱讀課后的“學習鏈接”。)
2、歌曲里頭有一句歌詞是“如傳世的青花瓷自顧自美麗”,到底這傳世的青花瓷為什么這么美麗呢?當我們學習了今天課文《青花》,就明白了。
【周杰倫這歌曲很現(xiàn)代也很中國味,配合精致的圖片,能很好地調(diào)動學生學習課文、了解青花的興致。】
二、檢查預習,初讀課文。
1、課文主要寫了哪些人物?記敘了他們什么事情?
(快速瀏覽課文后回答。)
2、出示第五自然段中的“我開始了苦苦尋覓”一句??纯茨男┒温鋵憽拔摇笨嗫鄬ひ挼挠蓙怼D男┒温鋵憽拔摇笨嗫鄬ひ挼倪^程。
【問題很簡單,但是抓住了課文的主線。也滲透了有效地捕捉課文重點信息的方法——重視過渡句?!?/p>
給課文分段。
3、輕聲朗讀課文的兩個部分,把生字讀準。指名讀生詞。正音,并說說自己理解的詞語。
重點理解:
兩鬢班白:鬢臉旁邊靠近耳朵的頭發(fā)。頭發(fā)已經(jīng)花白了。
鍥而不舍;鍥,刻;舍,放棄,停止。鏤刻不停息,比喻持之以恒、堅持不懈。《荀子·勸學》中講:“鍥而舍之,朽木不折;鍥而不舍,金石可鏤?!狈戳x詞有:半途而廢;一暴十寒;三天打魚,兩天曬網(wǎng)等。
嬉戲:游戲;玩耍。
瑕疵:微小的缺點。
紛至沓來:紛,眾多;沓,重復。接連不斷地到來。注意“沓”不要寫成“踏”。
迷惘:由于分辨不清而感到不知怎么辦。
窺破:窺,從小孔或縫隙里偷偷地看,暗中察看。暗中看出來或覺察明白了。
鄭重其事:鄭重,嚴肅認真。對事情采取慎重認真的態(tài)度。一點兒也不馬虎、不敷衍。
如饑似渴:像餓了想吃飯、渴了想喝水那樣。形容非常迫切的情狀。
茅塞頓開:茅塞,被茅草塞住;頓,頓時,立刻。原來心里像被茅草塞住一樣,現(xiàn)在一下子打開了。比喻突然一下子明白了。也作“頓開茅塞”。
3、齊讀課文,說說兩部分的主要內(nèi)容。
第一部分(1——4自然段)默默期盼,父親要兒子尋找殘缺青花。這是故事的前因,寫得比較簡潔。
第二部分(5——16自然段)苦苦尋覓,兒子終于得到祖?zhèn)髋浞?。這是故事的結果,寫得很詳細。
三、小結
美麗的青花,一代代藝人的驕傲和滿懷的心事都凝聚在上邊。到底父親要兒子找到什么東西呢?下節(jié)課再一起琢磨!
四、作業(yè)
熟讀課文。抄寫生詞。
第二課時
一、復習引入。
聽寫生詞。
回憶課文的條理。
二、細讀理解。
(一)研讀“默默期盼”
1、讀1-4自然段,思考:父親是一個怎樣的瓷藝人?他教我瓷藝,為什么不傳配方給我?后來,父親為什么又鄭重其事地把一尊殘缺青花交給我?
2、交流。
(1)抓住“獨樹一幟”體會父親的“手藝高”。
(2)抓住“完美”設計懸念。(什么是父親心里的“完美”?)
(3)找出第三自然段描寫父親動作、外貌、語言等方面的語句,反復品讀,體會父親對兒子寄予厚望,用心良苦。理解我對父親的行動、神態(tài)的不解。
【讓學生在閱讀理解這些語句時越讀越迷惑,迷惑于“完美”與“祖?zhèn)髋浞健敝g的關系和奧秘,迷惑于“手藝高”的父親的古怪的動作、企盼的眼神、令人費解的話語……學生越是迷惑,對接下來的重點內(nèi)容的學習的興趣就會越濃厚?!?/p>
3、齊讀第三小節(jié)。
4、小結:這個部分,我們領會到了父親對孩子的默默期盼和良苦用心。到底在期盼什么?兒子怎樣完成父親的任務,成長為青花瓷器的合格接班藝人呢?
(二)研讀“苦苦尋覓”
1、默讀讀5-16自然段,思考并找關鍵語句寫批注:
(1)“我”怎樣尋覓“祖?zhèn)髅胤健?主要經(jīng)歷了哪幾個階段?
(2)每次我覺得成功了的時候,心情怎樣?父親是什么表現(xiàn)?
(3)研究父親不同表現(xiàn)的原因。
2、學生選擇自己喜歡的地方交流。
(1)理解第五自然段的兩個設問句的作用。(承上啟下)
(2)(6——8)自然段為第一層,寫“我”找到瓷片?!叭欢迯偷那嗷ú⒉荒茏尭赣H滿意。”到底父親想要什么?
(9——11)自然段為第二層,寫我“復制”青花?!皼]有絲毫瑕疵的青花,卻仍然遭到了父親的冷眼?!眱鹤右呀?jīng)大有進步,父親還想要兒子進步,到底父親想要什么?
(12——16)自然段為第三層,寫“我”自制青花,父親看到后,“臉上露出欣慰的笑容?!痹瓉砀赣H眼中的“完美”,是青花瓷器藝人一代代的“在超越中得到的傳承”。
【在有感情的朗讀、交流重點語句的過程中,讓學生不斷感受,修復好的青花是昨天的青花,復制好的青花依然還是昨天的青花,在精通前人的手藝的基礎上,加入自己的獨特的元素,創(chuàng)造出有自己特色的與眾不同的青花,才是最珍貴的、最美麗的。而這一切的目標的抵達與超越,都是在主人公艱辛的工作和深入的思考、想象中得來的。】
3、齊讀第二部分。
4、小結:父親的默默期盼,經(jīng)過兒子的苦苦尋覓,終于獲得了完美的結局。原來“修復和復制都不是青花的歸宿,完美的青花,應該在在超越中得到的傳承”
三、再讀領悟。
把文中多次描寫父親神態(tài)的語句找出來,注意有怎樣的變化,從中你體會出父親怎樣的思想感情?
父親從“不滿意——冷眼——笑容”,實際上是表現(xiàn)了他要求兒子去創(chuàng)新瓷藝……
四、練讀拓展。
1、讀一讀。
我的青花像一尾歡快的游魚,在清澈的溪流中唱歌。
人間瑰寶——青花瓷
其瓷——胎骨細膩,晶瑩柔潤;
其花——清新明麗,幽靜雅致;
其釉——光亮潔凈,白中泛青;
其色——青翠欲滴,永久不褪。
2、回憶課文內(nèi)容和思想感情,練習說話并填空。
我贊美獨樹一幟的人間瑰寶——青花瓷,我更贊美
板書設計:
21 青花
默默期盼 不滿意——冷眼——笑容
傳承——超越(完美)
苦苦尋覓 尋找——復制——創(chuàng)造
六年級下冊語文人教版教案 篇2
教學目標:
1.在整體讀文的基礎上,分部分讀課文,概括段意,說出文章內(nèi)容,理清文章思路。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抓住訪蘭過程中“我”的所見、“我”與父親的對話,讀出“野蘭”和“家蘭”的不同特點;對比特點,說出“野蘭”與“家蘭”的不同格調(diào)。
3.緊扣“不敢”、“后悔”讀出作者對“野蘭”的敬仰,學習“以蘭喻人”的寫作方法,談做人打算。
教學重點:
訪蘭過程中“我”的所見,“我”與父親的對話。
教學難點:
從重點句段中讀出蘭的品格,明白做人道理,學習“借物喻人”的表達方法。
教學方法:
朗讀法;質疑法;討論法;啟發(fā)式;講授法
教學準備:
1.課前,學生把課文讀通順、流利;
2.PPT課件。
教學過程:
一、課前熱身,導入新課
1.課前熱身——“君子”與“小人”之辨。
(PPT出示詞語):“正人君子”、“卑鄙小人”。
辨別詞語的感情色彩;學生聯(lián)系實際談生活中所見的兩類人。
(PPT出示兩種人的特點):“君子坦蕩蕩,小人長戚戚?!?/p>
(PPT出示君子的人生境界):“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p>
2.導入新課
下面我向你們推薦四位君子。(PPT出示花中四君子:梅、蘭、竹、菊圖片。)
揭示課題(PPT出示課題)。
學生齊讀課題,教師板書課題。
介紹作者。
引導學生從課題產(chǎn)生質疑
為什么用“訪”而不用“賞”?
“我”是如何訪蘭的?
設計意圖:此環(huán)節(jié)重在打開學生話匣,認識何謂“君子”,為后文學習蓄勢;質疑課題,旨在激起學生的閱讀期待。
二、讀課文,把握課文內(nèi)容,理清思路,質疑問難
1.學生根據(jù)閱讀要求自由讀文。教師巡視指導。
(ppt出示閱讀要求):邊讀課文邊勾畫出“我”隨父親進山訪蘭所見,找出父親說的話,找出我說的話。
不懂的地方多讀多想,可以舉手提問。
2.檢查學生讀文情況。
文章主要內(nèi)容;所見;父親的話;我的話。
3.分部分用不同方式讀文,說出大概內(nèi)容,理清線索,大膽質疑。
⑴全班齊讀第一自然段:(學生用自己的話說出大概內(nèi)容。)(PPT出示內(nèi)容小結。)
學生質疑:父親為什么慍怒?父親為什么不再培栽野生野長的蘭草?
⑵抽生讀第二、第三自然段
大概內(nèi)容:訪蘭所見美好景物。
⑶分角色讀4——15自然段
大概內(nèi)容:父親同我談蘭,比較家蘭和野蘭的味兒。
⑷PPT出示內(nèi)容小結。
4.齊讀最后自然段,說出內(nèi)容。(PPT出示內(nèi)容)
5.理清文章思路,進一步明確文本內(nèi)容。
(借助PPT顯示的文章思路流程理清文章思路。)
設計意圖:語文學習的基本方法是讀,用讀把握文本言語內(nèi)容是閱讀教學的出發(fā)點,是文本原生價值的開發(fā)。學生在讀書的過程中不斷質疑,有利于學生不斷思考,培養(yǎng)學生發(fā)現(xiàn)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
三、研讀課文2——15自然段
1.“我”隨父親進山“訪蘭”的所見。(出示PPT圖片,欣賞瀑布蘭草。)
讀課文2、3自然段。(讀出景物的優(yōu)美,讀出蘭的高雅不俗。)
(板書:野蘭 清妙 仙品)
2.父親同“我”談論什么?
(野蘭與家蘭的特點。)
(板書:家蘭)
3.野蘭與家蘭有些什么特點呢?
⑴家蘭“好看”,野蘭“清爽”。(板書:好看 清爽)
⑵野蘭是空谷的幽物,得天地自然的原氣,長山野水畔的趣姿。
家蘭是玩賞的盆景。
(板書:空谷的幽物 玩賞的盆景)
研讀課文第二自然段,理解“得天地自然的原氣,長山野水畔的趣姿”,理解“空谷的幽物”。
讀課文第12自然段,讀出供人玩賞的家蘭的特點:葉更嫩,花更繁更大。
⑶家蘭美得太甜太媚,為被人欣賞而生長,格調(diào)俗。
野蘭不為被人欣賞而生長,只為自己的特色而存在,格調(diào)不俗。
(板書:為被人欣賞而生長 俗 為自己的特色而存在 不俗)
4.抓住野蘭與家蘭的特點引導學生進行對比,學習抓住事物特點運用對比手法的寫作方法。(板書:抓住特點 對比)
5.解釋父親為什么不再帶回野生野長的蘭草培栽。(板書:敬仰 鄙視)
設計意圖:閱讀教學要具有語文味,關鍵是咬文嚼字,關鍵在于“批文入情”。抓住我的所見反復研讀,讓語言文字生成具體美麗的畫面;抓住野蘭與家蘭的特點在對話中進行對比,體會蘭的格調(diào)。此環(huán)節(jié)既學習表達又為情感升華蓄勢。
四、情感熏陶,提升人格境界
1.齊讀最后自然段。
2.我為什么再也不敢挖野蘭了?我為什么后悔毀了野蘭?從中你能感受到作者對野蘭是什么情感?
3.野蘭不愧花中君子,父親不愧教子有方。父親用野蘭教育了孩子要怎么做人。學了文章后,我們也應該懂得做一個什么樣的人了,做一個像野蘭一樣有格調(diào)的君子了。
齊讀出:(PPT出示)不為被人欣賞而生長,只為自己的特色而存在。
4.重復:我們也應該懂得做一個像野蘭一樣有格調(diào)的君子了。
再次齊讀:不為被人欣賞而生長,只為自己的特色而存在。
5.現(xiàn)在大家明白課文為什么以“訪蘭”為題吧?
(板書:以蘭喻人)
設計意圖:育人,這是選這篇文章的目的;學習表達,是選文具有的言語形式。此環(huán)節(jié)讓學生得意得言,體現(xiàn)語文課程工具性與人文性統(tǒng)一的特點。
五、駐留內(nèi)容,及時運用。
1.同學們或許在不斷警示自己做一個像野蘭一樣的人:不為被人欣賞而生長,只為自己的特色而存在。
2.談收獲:表達方法方面的收獲;做人方面的收獲。
2.請同學們談一談自己將如何做到:“不為被人欣賞而生長,只為自己的特色而存在?!?/p>
(可小練筆也可即興交談。)
設計意圖:語文學習的結果在于學生駐留了什么知識以及如何運用知識。此環(huán)節(jié)學生及時說出學習收獲,目的在于檢驗學生學習內(nèi)容的駐留;學生小練筆,進一步對學生進行熏陶感染。
板書設計:
訪蘭
清妙 仙品 清爽
野蘭 為自己的特色而存在 不俗 敬仰
空谷的幽物
抓住特點 對比 以蘭喻人
好看 美
家蘭 為被人的欣賞而生長 俗 鄙視
玩賞的盆景
六年級下冊語文人教版教案 篇3
教學目標:
1.理解課文內(nèi)容,體會邊防戰(zhàn)士在艱苦的條件下熱愛海島、熱愛祖國的情感。
2.了解自然界中瓜果蔬菜的收獲與昆蟲之間的關系。
3.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教學重點:
1.了解邊防戰(zhàn)士愛祖國海島的獨特方式,體會戰(zhàn)士的愛海島、愛祖國的
情感。
2.了解自然界中瓜果蔬菜的收獲與昆蟲的關系。
教學難點:
理解戰(zhàn)士小高最后說的那段話的.含義,感受戰(zhàn)士們對海島的熱愛,對祖國的熱愛。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讀課題,讀了課題,你想知道什么?
(二)讀略讀提示,明確學習目標
1讀略讀提示,想想這節(jié)課的學習任務是什么?
(1.想想小高為什么把昆蟲帶往寶石島?2.交流讀文后的體會)
2.帶著這兩個問題學習本文。
(三)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1.同桌分段讀課文,注意糾正同學的讀音,將課文讀正確讀通順。
2.再讀文,提出不理解的詞語或不懂的地方。
(如:水落石出:水落下去,石頭自然就會顯露出來。比喻事情真相大白。
安居樂業(yè):生活安定,對所從事的工作感到滿意高興。
3.默讀課文,想想這篇課文主要寫了一件什么事?
(課文記敘了一位扎根海島的戰(zhàn)士,利用回家探親的機會捕捉小昆蟲,并將
它們帶上海島來,給他們種植的蔬菜瓜果傳授花粉的事。)
(四)自讀課文,體會情感
1.快速瀏覽課文,想想小高為什么把昆蟲帶往寶石島?(注意聯(lián)系課前閱
讀的資料考慮)
(因為小高想讓小昆蟲在海島安居樂業(yè),為海島的瓜果蔬菜傳播花粉。
只有這樣才有要能有所收獲,小島才能越變越美麗,島上的生活才能越來越美好。所以,把昆蟲帶往寶石島。)
2.讀了課文,你們有什么樣的感受呢?
3、這些感受又是從哪里感受到的呢?找出讓你感動的地方,多讀幾次,并在旁邊做上批注,寫上自己一些感受。
(1.小高把他的大提包扔在一邊,懷里卻緊緊地抱著一只紙箱子?!熬o閉著嘴唇,兩眼直發(fā)愣?!?、“可是小高的嘴唇又緊閉了,臉色比先前還難看。”
體會到因為海面上波濤起伏,船身前后晃蕩,小高擔心紙箱被損壞;另外紙箱里裝著的小昆蟲,在小高心中比什么都重要,他要保護它們。而且小高在暈船,身體極不舒服的情況下緊緊抱著紙箱的。)
(2.兩年前,戰(zhàn)士們來到荒蕪人煙的小島上,壘出“海島田”撒下蔬菜籽、西瓜籽,由于沒有昆蟲授粉,一個西瓜也沒有結。今年戰(zhàn)士們用人工授粉,結出小瓜,誰知又被暴風雨襲擊。那個唯一殘存的小瓜在戰(zhàn)士們精心的照料下,才結出了第一個大西瓜。
體會到戰(zhàn)士們?yōu)榱宋鞴系纳L,付出了許多心血。它凝結著戰(zhàn)士們建島、愛島的深情。)
(3.好像一股甜絲絲的甘漿,流進了每個戰(zhàn)士的心田。
體會到這個西瓜是戰(zhàn)士們對祖國、對小島無限熱愛的結晶,是戰(zhàn)士們在艱苦的生活中創(chuàng)造出來的美好果實。)
(4.我就不信,這些小精靈會不愛我們祖國的寶島,會不愿在這里安居樂業(yè)。
體會到戰(zhàn)士相信小昆蟲會在島上愉快地生活、勞動。這段話充分地表明邊防戰(zhàn)士們早已作出了在海島扎根的打算,并努力地在這里建設著自己的家園。同時,又反映出他們?yōu)楸Pl(wèi)祖國而不怕艱苦,自覺在那“比大陸苦得多差得多”的環(huán)境中生活的高尚品質。)
(五)交流表達,朗讀深化,歸納總結。
1.交流自己的感受。
2.從你們所找到的句子中,可以體會到一個什么中心?讀所勾畫的句子。
(邊防戰(zhàn)士熱愛海島,熱愛祖國。)
3.有感情地朗讀你最喜歡的句段。
六年級下冊語文人教版教案 篇4
教學目標
1、認識、會寫“焉、誨”兩個生字,理解“三人行必有我?guī)煛薄ⅰ爸疄橹?,不知為不知”、“溫故知新”等成語的意思。
2.通過誦讀熟悉文言文的表達方式和習慣用語,以培養(yǎng)語感。
3.吸收孔子思想精華中有益于自己學習的部分。
教學方法:采用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
教學重點:熟讀成誦。
教學難點:聯(lián)系生活,古為今用。
教學準備:課件
教學過程:
一、激趣導入
1、春秋時期,有一位老人到東方游歷,看見兩個小孩在一起爭辯。
他就走過去問他們爭辯什么。一個小孩認為太陽剛出來時距離人近,中午時就距離人遠了。另一個小孩則認為正好相反。第一個小孩說:“太陽剛出來時大得像車上的傘蓋,到了中午就只有盤子和飯缽那樣大了,這不正是遠的顯得小,近的顯得大嗎?”第二個小孩則說:“太陽剛出來時清清涼涼的,到了中午,熱得像把手伸在熱水中一樣,這不是近的就覺得熱,遠的就覺得涼嗎?”對這個問題,老人沒有“強不知以為知”,而是“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實事求是地說不知道。同學們,你們知道這位老人是誰嗎?對。他就是儒家學派的創(chuàng)始人、一生培養(yǎng)了三千弟子七十二賢人、被聯(lián)合國教科文組織評為世界第一文化偉人的孔圣人———孔子。今天,就讓我們來領略孔子思想的博大與精深吧!
2、課件出示孔子畫像,交流有關資料。
二、初讀課文,了解作者作品
師:好,今天我們先來學習其中的部分章節(jié)——《論語》四則。學習文言文,誦讀是最基本的方法。讀準字音、讀準節(jié)奏、讀出韻味、讀出智慧。在讀中領悟文意、在讀中積累語匯、在讀中質疑思辨、在讀中陶冶情操。
教師范讀。
請學生對照注釋朗讀《〈論語〉四則》。
(生放聲朗讀)
師:大家讀后一定會發(fā)現(xiàn),每一則都有一個“子曰”?!白釉弧笔鞘裁匆馑?
生齊答:孔子說。
師:為什么會有這么多的“子曰”呢?
生:因為《論語》是一部記錄孔子和他弟子言行的書。用“子”是表示對老師的尊敬。
師:是的,《論語》是一部記錄孔子和他弟子言行的書。我希望,今天這堂課,我們之間也能展開一場精彩的對話,好嗎?
三、讀準節(jié)奏,讀出文言韻味
師:常言道“書讀百遍,其意自見”。請大家再讀課文,要求對照注釋讀準字音。
(生朗讀課文)
師:哪位同學來給大家朗讀一遍,看看你是否讀準了字音。
(一生范讀課文)
點評朗讀的情況,注意通假字的讀音。
四、細讀課文,領悟道理
1、四人一組,互讀互評,將不理解的字詞劃出,小組討論。
2、全班交流。
重點理解以下帶點的詞,以及句子的意思。
(1)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2)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是知也。
(3)溫故而知新,可以為師矣。
3、分類整理課文內(nèi)容。
談學習態(tài)度:三人行,必有我?guī)熤疄橹?,不知為不?/p>
談學習方法:敏以求之溫故知新
五、讀后思辨,讀出個性見解
師:每人的生活經(jīng)歷不同,閱讀體驗自然也不盡相同。讀著你最喜歡的語句,你是否讀出了一份智慧,讀出了一個自我呢?請大家再品讀這些語句,聯(lián)系自己的獨特感受和生活體驗談談你的見解。
生再讀背課文。并聯(lián)系實際說說自己的感受。
六、課堂總結,激趣探究
師:有人說,若中國人不知道有孔子,不能算是有思想的中國人;知道了孔子,而不知道《論語》,也不能算是有思想的中國人。請課后廣泛地搜集資料,了解更多有關〈〈論語〉〉的內(nèi)容。相信一定會讓你受益匪淺。
板書設計:
22、《論語》四則
談學習態(tài)度:三人行,必有我?guī)?/p>
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
談學習方法:敏以求之 溫故知新
六年級下冊語文人教版教案 篇5
一、教材分析
作者以奇異的想象,追隨著一只爬行的小蟲,對草蟲的村落作了一次奇異的游歷,從中反映了作者對大自然、對小生物的喜愛之情。
二、課前準備
錄音:夏日里的蟲鳴聲
大自然的圖片
摘抄卡
教學過程
一、回顧課文內(nèi)容
1.簡單說一說課文的主要內(nèi)容。
2.放聲讀一遍課文,解決上節(jié)課學生提出的有關內(nèi)容上的疑問。
二、品讀課文,體會表達
1.邊讀邊畫,解決第一課時留下的有關表達上的疑問。
2.深入理解課文內(nèi)容,指導朗讀。
[預設內(nèi)容]:
(1)“我真想也跟它們寒喧一下,可惜我不懂它們的語言”
你能讀懂作者的心思嗎?(抓住“真想”“可惜”)
把這種心思讀出來。
(2)“甲蟲音樂家們?nèi)褙炞⒌卣裰岚?,?yōu)美的音韻,像靈泉一般流了出來”。
評價一下甲蟲們的音樂演奏得怎么樣?
作者是通過哪些語句把這“優(yōu)于人間一切的音樂”表達出來的?
聽錄音──蟲鳴,讀句子。
(3)“我悠悠忽忽地漫游了一個下午,直至夕陽親吻著西山的時候,紅鳩鳥的歌聲才把我的心靈喚出來。”
談談你對這個句子的認識,哪些詞用的好?好在哪里?(聯(lián)系作者所表達的情感)
把體會到地放在這個句子里盡情地讀出來。
(4)自由讀三、四、五自然段。
從這些文字中,你感受到了哪些情趣?
(小蟲駐足癡望、“村民”熙熙攘攘往來、意味深長地對視、像南國的少女、交流、攀談的投機……)
作者是怎樣讓我們感受到這種情趣的?
把這些情趣通過你的朗讀傳遞給大家,共同分享。
3.體會表達方法、表達效果:
出示課文開頭:
“今天,我又躺在田野里,在無限的靜謐中,忘了世界,也忘了自己?!?/p>
(1)結合課文內(nèi)容談談對這句話的認識和自己的體會。
(2)你認為課文中還有哪些句子寫得好,好在哪里?(可以小組交流,討論、總結)
三、積累語言
1.把文中自己認為寫得好的詞句抄寫在摘抄卡上。
2.交流摘抄卡,讀給同學聽。
3.背誦摘抄的內(nèi)容。
4.提倡盡可能地在習作中用一用。
五、回歸整體,拓展延伸
六年級下冊語文人教版教案 篇6
1.嘗試自讀課教學的第三個層面:活動式自讀,即借鑒活動課的模式進行自讀課教學。
2.探索課內(nèi)外銜接的途徑,特別是如何利用課堂教學來促進課外閱讀的開展。
3.嘗試語文活動課的開展。
自讀目標:
1、快速閱讀課文,把握重要信息,用自己的話概括課文內(nèi)容要點;
2、開展一次與數(shù)字有關的活動,在活動中體會數(shù)字的有趣、神奇。
自讀重點:概括課文內(nèi)容要點
自讀難點:領會數(shù)字的情趣
教學時數(shù):一教時
課前準備:
1、自讀課文,填寫”數(shù)字發(fā)展一覽表”;
2、發(fā)動學生找與數(shù)字有關的成語、謎語、歇后語、對聯(lián)、趣事等,為活動課的開展做好準備。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從有關數(shù)字的趣事導入。
二、師生共同確定學習目標
引導學生閱讀”自讀提示”,了解主要內(nèi)容及要求,確定學習目標。
三、積累詞語
1.抄寫”自讀提示”中的詞語,并給加點字注音。
2.齊讀兩遍,教師正音。
3.課外給六個成語各造一個句子。
四、速讀課文,理清文章結構,概括要點。
1、標出自然段的序號。
2、用”△”標出第一段中能統(tǒng)領全文內(nèi)容的三個短語。
3、給課文劃分段落,并用橫線畫出能概括各部分內(nèi)容要點的關鍵詞句。
4.填表
5.本文作者是按怎樣的說明順序來說明數(shù)字的身世的?
6.第一段的全文結構上的作用是什么?
五、教師總結
CAI板演課文內(nèi)容的要點。
六、開展與數(shù)字有關的比賽活動(由學生主持)
(一)宣布比賽規(guī)則(CAI)
1、以小組為單位參賽、計分;
2、題目分定組回答和自由回答兩種,定組回答題如遇到該組無人回答時,其它組的同學也可回答;
3、每答對一題得1分,答錯不計分,也不倒扣分;
4、累計得分者為比賽的優(yōu)勝者。
(二)比賽的內(nèi)容(CAI)
定組回答主要內(nèi)容:猜謎語、按要求說出成語、巧接歇后語等;
自由回答主要內(nèi)容:根據(jù)對聯(lián)、趣事回答問題等。
七、總結活動,評出優(yōu)勝組。
八、布置作業(yè)
1、課后收集與數(shù)字有關的奇聞趣事,講給周圍的人聽。
2、完成《練習冊》。
九.板書設計(見”課文內(nèi)容要點”的概括)
六年級下冊語文人教版教案 篇7
教學重點:
體會白發(fā)老者的鼓勵和觀眾的支持對頂碗少年表演成功的意義。
教學難點:
理解側面描寫烘托人物精神品質的作用,學習正面與側面描寫相結合表達中心的描寫方法。
教學過程
一、導入。(由上節(jié)課的正面描寫表現(xiàn)人物精神品質轉入本課的側面描寫烘托人物精神品質)
1、如果你是頂碗少年,在表演結束后,需要你向觀眾做一段謝幕致辭,你覺得要說些什么?(可以小組討論)(5-10分鐘)
(大意:感謝觀眾熱心的支持、師傅的安慰和鼓勵,伙伴們無怨無悔的協(xié)作)
二、精讀第2到6段。(體會側面描寫的方法和作用。33分鐘)
2、在頂碗少年的三次表演中,觀眾們、他的表演伙伴們都有哪些表現(xiàn)?描寫他們表現(xiàn)的變化各有什么意義呢?(10分鐘)
(觀眾們由喝彩、驚羨到驚呆再到陶醉,幾個外國觀眾忍不住拍響了巴掌,再到屏住氣目不轉睛地盯著看,后一片喧嘩,有人大聲的喊,好多人附和著喊,再到靜得沒有一絲兒聲息,一些女觀眾索性用手捂住了眼睛,最后全場響起了暴風雨般的掌聲。
伙伴們以一位姑娘為代表,不慌不忙掃掉碎瓷片。
觀眾的變化烘托出這場表演真是一場驚心動魄的拼搏。因為連續(xù)失敗,變得離成功遠了,難度大了,也更加突出了頂碗少年迎難而上的勇氣和堅持到底的決心難能可貴?;锇閭兊谋憩F(xiàn)揭示了少年有勇氣的來源。)
3、在頂碗少年第二次表演失敗時,白發(fā)老者的出現(xiàn)有什么作用?作者對老人進行了怎樣的描寫來表現(xiàn)他的作用的?(為什么不把他說的話寫出來?)(10分鐘)
(老者的出現(xiàn)首先是推動情節(jié)繼續(xù)發(fā)展:引出在老者的鼓勵下,頂碗少年繼續(xù)進行第三次表演;烘托頂碗少年勇敢面對失敗的精神品質。描寫了老人的外貌、神態(tài)、動作。外貌抓住了體格、手里的道具,暗示了老人的身份和他上臺的目的;神態(tài)和動作抓住了微笑,撫摩肩胛、輕輕搖撼,表現(xiàn)了老人的鎮(zhèn)定和安詳,穩(wěn)定了少年不安的情緒,給予少年鼓勵和安慰;板書劃橫線的內(nèi)容。
因為這樣留下了懸念。文章主要表現(xiàn)的是頂碗少年的精神品質,老者不管說什么,最終還是要靠頂碗少年自己鼓起勇氣再表演。所以不寫是為了不喧賓奪主。)
4、 除了觀眾、表演的伙伴、白發(fā)老者,文中還有一位無名英雄也一直默默甘當著配角,烘
托了頂碗少年的精神品質,是誰呢?(5分鐘)
(一疊12只的金邊紅花白瓷碗)
5、 我們把文中對頂碗少年的直接描寫又稱為正面描寫,把文中其他烘托頂碗少年精神品質
的人和物的描寫稱為間接描寫或者側面描寫。這兩種描寫擔當?shù)淖饔秒m然不同,但都是為表現(xiàn)主要人物的思想品質服務的。寫作中注意正面描寫和側面描寫的結合,能使故事的情節(jié)曲折動人,人物的形象生動感人。(5分鐘)
三、反饋(2分鐘)
學習了《頂碗少年》中的側面描寫,思考自己的作文“我的成長故事”中有無需要加入或修改的側面描寫,并進行修改。
六年級下冊語文人教版教案 篇8
教學過程】
課前交流,同學們我們來做個游戲好不好?考考你的記性。出示圖片你們一邊欣賞一邊去記圖片上的文字,看看誰記得多。最好是連圖片的樣子也描述出來。比比誰記得最多,老激趣導入:
1、 板書課題(齊讀課題)沒聽出激情。再來一遍。桃花心木,多么好聽的樹名。
2、欣賞激趣:(課件播放)
同學們請看,這就是桃花心木。(桃花心木是一種特別的樹。樹形優(yōu)美,高大而筆直。從前老家林場種了許多,已長成幾丈高的一片樹林。這桃花心木啊,是那么優(yōu)雅自在,顯示出勃勃生機。)這桃花心木你們喜歡嗎?來,讀讀這段話。(齊讀)
這片茂盛的樹林是怎么種植而來的?從文中我們又可以獲得哪些啟迪?這節(jié)課繼續(xù)來我們一起來學習課文---《桃花心木》。
二、復習回顧、整體感知: (一)、整體回顧。
通過上一節(jié)課學習我們知道了課文先寫什么又寫了什么最后寫了什么?(指名說)
(先寫了種樹的種樹方法很怪。課文這樣種樹的原因。最后寫了“我”的感悟。板書:怪、因、悟。)
(二)、學生初談感悟,方法點撥。順勢探究新知。
1、談一談自己的感受。(指名說)
同學們,愿不愿意談談你們讀了文章之后的最大感受是什么?
2、找出文章的中心段。
導語:看整篇課文,要看明白作者的思路。思想是有一條路的,一句一句,一段一段,都是有路可循的,這條路,好文章的作者是決不亂走的。如果把課文視作一個圓球,是球就必定有球心,有了球心,課文這一球體必定會對它保持向心力。剛才同學們在談感悟的時候,你們能一下子就談出文章蘊含的深刻道理,說明你們找到了這個中心點,來從文中找出說說獲得這樣的依據(jù)。找出課文最能接解題的句子。(出示:讀課文,要學會
----抓住文章直接解題的句子!)
三、合作探究 深讀感悟
(一)、感受樹人之道
1、出示:不只是樹,人也是一樣,在不確定中生活,能比較經(jīng)得起生活的考驗,會鍛煉出一顆獨立自主的心。在不確定中,深化了對環(huán)境的感受與情感的感知,就能學會把很少的養(yǎng)分轉化為巨大的能量,努力生長。
(1)、讀這句話。
(2)、文段中有一個很關鍵的詞語,并且連續(xù)出現(xiàn)了兩次。(不確定)你怎么理解這個不確定的?
(3)、課文寫這段話的前提是先寫了是什么?(桃花心木)要想更好的理解這個詞,理解這句話。先看看樹的這種不確定?(指名讀)
出示:
桃花心木,
在不確定中生活,能比較經(jīng)得起生活的考驗,會鍛煉出一顆獨立自主的心。
在不確定中,深化了對環(huán)境的感受與情感的感知,就能學會把很少的養(yǎng)分轉化為巨大的能量,努力生長。
樹的不確定可能會有哪些?(遇到干旱洪澇,狂風暴雨等自然災害。)種樹人是怎樣給桃花心木制造這些不確定的?(從而使它們)---在不確定中生活,能比較經(jīng)得起生活的考驗,會鍛煉出一顆獨立自主的心。在不確定中,深化了對環(huán)境的感受與情感的感知,就能學會把很少的養(yǎng)分轉化為巨大的能量,努力生長。
出示:
樹苗種下以后,他常來澆水,奇怪的是,他來的并沒有規(guī)律,有時隔三天,有時隔五天,有時十幾天才來一次;澆水的量也不一定,有時澆得多,有時澆得少。
他有時早上來,有時下午來,時間也不一定。
桃花心木苗有時莫名其妙地枯萎了。所以,他來的時候總會帶幾株樹苗來補種。
為什么要讓桃花心木接受這樣的考驗?讓樹木能夠接受種種的考驗!種樹人的一番話道出了其中的玄機,讓我們細讀種樹人的兩段話。
2、出示:
種樹的人笑了,他說:“種樹不是種菜或種稻子,種樹是百年的基業(yè),不像青菜幾個星期就可以收成。所以,樹木自己要學會在土里找水源。我澆水只是模仿老天下雨,老天下雨是算不準的,它幾天下一次?上午或下午?一次下多少?如果無法在這種不確定中汲水生長,樹苗自然就枯萎了。但是,在不確定中找到水源、拼命扎根,長成百年的大樹就不成問題了。”
?
種樹人語重心長地說:“如果我每天都來澆水,每天定時澆一定的量,樹苗就會養(yǎng)成依賴的心,根就會浮在地表上,無法深入地下,一旦我停止?jié)菜?,樹苗會枯萎得更多。幸而存?/p>
的樹苗,遇到狂風暴雨,也會一吹就倒?!??
(1)、指名讀。
(2)、說說你從這兩段話里讀又懂了什么?談談你的體會。(適時板書:樹成材,扎根汲水)
(3)、小結。種樹是一個漫長的過程,在那漫漫的歲月中,不可能像種菜或種稻子那樣能夠得到外界的精心照料,在變幻莫測的自然界中,只有依靠自己的力量才能生存下去。只有------才能------
積累名言;萬物競天,適者生存(出示讀記。)
(4)再來讀這段話。
種樹人的話能不能讓你心服口服?多么有說服力的話 (5)、體會這兩段的異同。(出示)
同學們在來看著兩段話說的是不是一個意思?(是)但為什么要分成兩段寫呢?(指名說)
A小結:前一段從正面告訴了我這樣做的原因。而后一段則是從反面告訴了我不這樣做的后果。這樣結合論事說理說的更明白,更清楚、更有說服力。
(6)寫法練習.
正反面的結合,還有關聯(lián)詞的運用你們能不能試著來說服這位固執(zhí)的媽媽?
六年級下冊語文人教版教案 篇9
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
1、自主學會本課生字。聯(lián)系上下文或利用工具書,理解文中的詞語。
2、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理解課文內(nèi)容,說出絲瓜的神奇之處。
3、能抓住重點詞句,體會作者的思想感情。
過程與方法
1、抓住線索,理解內(nèi)容,體會情感。
2、自主學習,合作探究。
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
1、能抓住重點詞句,體會思想感情。
2、學習作者在觀察細致、生動描寫的過程中抒發(fā)感情的寫作方法。
教學重點、難點:
重點:理解絲瓜的神奇,體會作者的感情。
難點:學習作者在觀察細致、生動描寫的過程中抒發(fā)感情的寫作方法。
教學準備:
絲瓜的圖片、課件
課時安排:
兩課時
第一課時
課時目標:
1、學會本課生字,正確讀寫和理解詞語。
2、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
3、體會作者對絲瓜的喜愛情感。
教學過程:
一、揭示課題,質疑激思
1、引入。大家見過絲瓜嗎?說說自己見到過的絲瓜是什么樣的?用一個詞概括一下自己見到過的絲瓜。(平凡、普通等)
2、質疑??稍诩玖w林先生筆下,絲瓜卻是“神奇”的。板書課題,簡介作者季羨林。
二、出示學習目標
1、學會本課生字,正確讀寫和理解詞語。
2、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
3、體會作者對絲瓜的喜愛情感。
三、自學指導一
1、自由讀文,把課文讀通讀順。
2、說說課文主要內(nèi)容。
★學生自由讀課文
★小組內(nèi)交流文章的主要內(nèi)容。
★匯報
四、自學指導二
自讀課文,標畫生字新詞,借助工具書理解詞義。
1、自讀課文,標畫生字新詞。并借助工具書理解詞義。
2、小組內(nèi)交流。
3、匯報
五、自學指導三
再讀課文,說說絲瓜的生長過程。
1、自讀課文,說說絲瓜的生長過程。
2、小組內(nèi)討論交流。
3、匯報
六、小結。
七、作業(yè)
抄寫生字新詞。
第二課時
教學目標:
1、抓住重點詞句,體會作者的思想感情。
2、學習作者在觀察細致、生動描寫的過程中抒發(fā)感情的寫作方法
教學過程:
一、復習導入
默寫詞語
二、出示學習目標
1、抓住重點詞句,體會作者的思想感情。
2、學習作者在觀察細致、生動描寫的過程中抒發(fā)感情的寫作方法
三、自學指導一
仔細讀5-8段,你從哪些語句中體會到絲瓜的神奇。(4分鐘后匯報)
1、細讀課文
2、小組內(nèi)討論。
3、匯報。
四、出示自學指導二
細讀課文,勾畫出作者對絲瓜認識變化的詞句。說說從這些句子中體會到什么。 (5分鐘后比一比誰說的)
1、細讀課文,勾畫語句。
2、小組內(nèi)討論交流。
3、匯報 重點指導:“我仿佛覺得這棵絲瓜有了思想,它能考慮問題,而且還有行動?!苯z瓜如果真的有思想,它會想些什么,會考慮哪些問題?
五、討論交流
1、“這是一個沉默的奇跡”是什么意思?
2、“而絲瓜則似乎心中有數(shù),他怡然泰然悠然坦然,仿佛含笑面對秋陽?!?/p>
◆“怡然泰然悠然坦然”指的是什么?“含笑面對秋陽”是什么意思?
◆你從中悟出了作者怎樣的一種人生態(tài)度?
六、總結課文
聯(lián)系自己的生活體驗,說說自己的認識。
六年級下冊語文人教版教案 篇10
【教學目標】:
1、學會本課的14個生字,正確讀寫和理解由生字組成的詞語。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了解老北京春節(jié)的風俗習慣,感受春節(jié)的熱鬧,喜慶氣氛。
3、學習課文有順序、詳略確得當?shù)膶懛ā?/p>
【教學重點】:了解老北京春節(jié)風俗習慣,感受傳統(tǒng)文化的獨特
魅力。
【教學難點】:品味老舍的語言風格,學習有順序、詳略得當?shù)?/p>
寫作方法。
【教學準備】:教學幻燈片
【教學過程】:
一、創(chuàng)設情景,揭示課題。
1、同學們,你們喜歡過春節(jié)嗎?說說理由。(喚起學生對春節(jié)熱鬧氣氛的回憶。)
2、今天,我們跟隨作家老舍,走進老北京,過一個韻味十足的春節(jié),感受民風民俗和魅力十足的年文化。(板書課題)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理清脈絡
1、自由讀通課文
(1)把自然段標出來。
(2)把生字讀正確,句子讀通順,并同桌間互讀檢查。
(3)想一想:北京的春節(jié)從整體上給你留下了什么印象。(這是一個________的春節(jié),)
2、理清脈絡
(1)默讀課文(快速瀏覽),邊看邊畫出:作者寫了春節(jié)中哪些重要日子活動,畫出表示時間的詞語。
(2)交流匯報
北京的春節(jié)是從哪一天開始,到哪一天結束?
在這一個多月中作者寫了哪些重要日子活動?臘八——臘月二十三——除夕——正月初——正月十五——十月十九
3、分清文章詳略
老舍老生寫了七天的風俗,在這七天風俗中,又重點寫了哪幾個時間?(臘八、除夕、正月初一、正月十五)
三、深入詳寫片斷,感受北京春節(jié)的熱鬧,體會作者的表達方法。
在老舍老生詳寫的四天中,你最喜歡的是哪天呢?深入地讀一讀,勾畫出自己印象最深的地方,結合自己過年的感受,做一些批注,準備和大家交流。
四、總結拓展,升華感情
大家被春節(jié)的魅力吸引,老師也是如此。其實我們中國還有很多歷史悠久的節(jié)日,誰能說一說?
《六年級下冊語文人教版教案(集錦10篇)》一文就此結束,希望能幫助您在小學教學中起到作用,如還需更多,請關注我們的“六年級下冊人教版教案”專題。
文章來源://www.lvshijia.net/j/158416.html
六年級下冊人教版教案相關推薦
更多>-
六年級語文人教版上冊《窮人》教學設計 在上課時老師為了能夠精準的講出一道題的解決步驟。這時就需要自己去精心研究如何做一份學生愛聽老師愛講的教案。從而在課堂上與學生更好的交流,那么老師怎樣寫才會喜歡聽課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精心整理的“六年級語文人教版上冊《窮人》教學設計”,僅供參考,希望能為您提供參考!學習目標學會本課的生字新詞,積累語言...
-
六年級語文下冊教學反思(集錦8篇) 教師是學生時期的擺渡者,教案有利于教師更好地構建課堂場景,激勵學生思考,符合要求的的教案是什么樣的呢?內(nèi)容豐富思維深度好的“六年級語文下冊教學反思”文章88教案網(wǎng)小編特地為您推薦,供大家參考,希望能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 六年級語文船長教案(集錦6篇)03-09
- 小學六年級語文下冊教學反思10篇07-27
- 小學六年級語文草原教案10篇05-03
- 六年級語文下冊教學設計及反思10篇12-15
- 部編版六年級語文下冊說課稿合集10篇01-06
- 六年級科學下冊教學反思(集錦9篇)05-11
- 六年級語文橋教學設計集錦11篇05-27
- 六年級教學反思集錦8篇05-09
部門個人工作總結精選04-05
- 求職自我介紹04-05
- 和自己結婚文案04-05
- 螞蟻莊園2020年12月10日題目和答案大全12-10
- 分團委工作計劃04-05
- 夏日童話活動總結范本04-05
- 小熊祝壽教案(系列9篇)04-05
- 手工教學教案匯集04-05
- 加油稿(集合11篇)04-05
- 好餓的毛毛蟲小班教案精選10篇04-05
- 鬧元宵作文六年級集錦10篇04-28
- 六年級下冊語文人教版教案(集錦10篇)04-05
- 六年級下冊語文人教版教案精選03-28
- 六年級下冊課件03-29
- 六年級下冊《燈光》教案11-20
- 人教版六年級語文下冊《和田的維吾爾》教案11-28
- 九年級下冊《孔乙己》教案人教版06-10
- 人教版九年級下冊冷戰(zhàn)教案05-22
- 高二語文下冊《逍遙游》教案人教版11-30
- 人教版七年級地理下冊教案10-12
- 人教版語文九年級下冊《海燕》優(yōu)秀教案06-02
- 九年級下冊《孔乙己》教案人教版06-10
- 人教版九年級下冊冷戰(zhàn)教案05-22
- 初二數(shù)學下冊全冊導學案(人教版)12-08
- 五年級語文下冊日積月累(人教版)04-27
- 人教版初中語文下冊名著導讀《水滸》復習06-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