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語文微課教案
發(fā)表時間:2020-08-21小紅花。
《小紅花》這篇課文講述了佳佳為了得到小紅花而在路上撿了一朵,后來在爸爸的教導下,她改正缺點,最后終于自己得到了一朵小紅花的故事,告訴我們,做人要誠實,要靠自己的努力取得成績。
針對這篇課文的特點,我做了以下的嘗試:
1、創(chuàng)設情境,激發(fā)學生閱讀興趣。
針對兒童的特點,上課伊始,我引導學生談話:開學初,班里設立了紅花園地。經(jīng)過努力,很多同學得到了小紅花,誰能告訴老師,得了小紅花,心里高興嗎?沒得到小紅花的同學心里是怎么想的?那你們知道小紅花也有真假嗎?今天我們就來學習第8課《小紅花》。這樣一段簡單的開場白激發(fā)了學生的共鳴,學生一定很想表達,充分激發(fā)了學生的興趣。
2、以讀文本,品味感悟。
我在教學中通過課堂教學這一有效途徑為孩子們的情感發(fā)展創(chuàng)設情景,尊重并鼓勵他們獨特的閱讀感受,引導他們積極的參與到學習活動之中。在讓學生借助以前認字的基礎試讀課文、教師繪聲繪色地范讀、教師領讀、學生自讀、互讀、指名讀的多種形式訓練了學生的朗讀能力。
3、充分發(fā)揮學生的主體地位,引導學生自由掌握識字的方法。
在識字環(huán)節(jié)中,我引導學生自由識字,觀察字的結構,在全班交流,讓很多孩子有了展現(xiàn)的機會,關注了學生的發(fā)展。
4、在激勵中,養(yǎng)成良好的學習習慣。
我把培養(yǎng)學生的良好學習習慣落到實處。如在學生舉手發(fā)言時,我引導學生注意:善于傾聽別人的發(fā)言,是最好的學習方法之一。話音未落,只見孩子們各個都聚精會神地聆聽別人的發(fā)言;在比如:讓學生齊讀課文的時候,我提示學生應有一個正確的讀書姿勢,眼離書一尺,胸離桌一拳一個個朝氣蓬勃的小學生立即展示在我的眼前。在書寫時同樣引導學生一個正確的寫字姿勢,眼離本一尺,手離筆尖一寸。
但在這一課中也有不足之處:這一課是很好的情感教育的典范,但我對思想教育挖掘不夠深刻。如果借著這一課的教學效果,在班級開展相應的活動,會將德育教育落到實處。
延伸閱讀
倔強的小紅軍
教學目標:
1.學會本課生字新詞。
2.通過理解課文內(nèi)容,學習小紅軍一心為別人想,把困難和危險留給自己的高貴品質(zhì)。
教學重點:
引導學生探究、理解陳庚同志全明白了,他到底明白了什么。
教學難點:
體會人物的品質(zhì)及所蘊含的感情。理解并基本掌握抓住課文主要內(nèi)容的基本方法。
教學過程:
一、導課
同學們看過《長征》這部電視劇嗎?那知道紅軍進行的二萬五千里長征嗎?(點名說說自己所知道的內(nèi)容)紅軍在進行二萬五千里長征時,爬雪山、過草地,歷經(jīng)了許多艱險,犧牲了很多同志。陳賡同志也參加了二萬五千里長征。他在回顧自己革命經(jīng)歷時,曾經(jīng)深情的談起他在過草地時的一件往事。讓我們一起來聽聽是件什么事。
二、新授
(一)檢查預習作業(yè)完成情況。
(二)學習生字、新詞。
陳賡:中國人民解放軍高級將領,軍事家。
(教師在課堂上做簡要介紹)
曾經(jīng):表示從前經(jīng)歷過或有過某種行為或情況。
倔強:剛強不屈。
終于: 副詞。到底;終究;畢竟:試驗終于成功了|終于回來了|終于,我們又見面了。
荒無人煙:荒涼而無人居住。
滿不在乎:滿:全;在乎:在意。絲毫不在意。形容對事情一點也不重視。
無可奈何:沒有辦法。
(教師講解:聯(lián)系課文情節(jié)講解)
注:以上幾個詞僅做簡單講解,在閱讀課文時再做進一步訓練。
香港:中國的一個特別行政區(qū)。
青稞:單子葉植物,禾本科。一二年生草本。成熟后稃殼容易脫落。種子可供食用或,也可作飼料。(教師講解:看圖講解)
硬邦邦:形容堅硬結實。
(教師講解:聯(lián)系課文情節(jié)和生活實際講解)
(三)學習課文。
1.學生自讀課文。
2.這篇課文主要寫了什么?(如學生覺得回答有困難,則改為說說你讀懂了些什么。)
3.在黑板上劃出自己還沒弄懂的字、詞、句。
有學生懂的,則由該學生講解:都不懂的,屬于常識性的內(nèi)容,需要結合上下文來理解的,留到下堂課解決。
(四)作業(yè):抄寫生字、新詞。
三、練習
默寫生字新詞:曾經(jīng) 荒無人煙 無可奈何 青稞面 香港 硬邦邦。
課后小結
讀課文,想一想課文主要講了一件什么事。把陳賡和小紅軍對話的幾個自然段找出來,做上記號,再把這些對話讀幾遍。
板書設計:
《倔強的小紅軍》
荒無人煙 無可奈何 滿不在乎
《倔強的小紅軍》教學設計
《倔強的小紅軍》教學設計
教材分析
本文記敘了陳賡同志回憶的一件往事:一位掉隊的小紅軍在極度饑餓、疲憊的情況下,巧妙地說服陳賡同志放棄對自己的幫助,最后犧牲在長征途中。作者滿懷深情地贊揚了小紅軍勇敢堅強,寧愿自己挨餓受苦,也不愿拖累別人的優(yōu)秀品質(zhì),也贊揚了陳賡同志關心戰(zhàn)士的美德。本文的重點是通過人物簡潔的對話和精彩的細節(jié)描寫突出人物的形象。難點一是為什么小紅軍寧愿自己挨餓受苦也不愿意接受陳賡的幫助,二是最后陳賡明白了什么。本教學設計采用兩課連上的形式,不分課時。
教學理念
本教學設計力求簡單、扎實、高效,通過科學的預設,引導學生學會學習,抓住關鍵詞語進行反復的吟詠、感悟,從而深入人物的內(nèi)心,體會所蘊含的情感;以讀為本,通過多種形式的讀書,加深了理解,獲得情感的熏陶;以學生為主體,讀書,討論,探究,讓學生自主地獲得知識,形成能力
教學目標
1.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分角色朗讀對話部分,體會人物內(nèi)心情感。
2.學會12個生字,正確讀寫“倔強、疲憊、口吻”等詞語。
3.抓住關鍵詞語,通過自主讀書、感悟,體會小紅軍的優(yōu)秀品質(zhì)。
教學準備
多媒體課件、生字卡片
教學流程
一、讓學生匯報搜集到的有關長征的資料。
二、解題:什么叫“倔強”?老師簡介陳賡。
三、初讀課文——感知大意
1.要想知道課文是怎樣寫小紅軍的,請先以自己喜歡的方式讀一遍課文,生字要讀準,難讀的句子多讀幾遍。
2.(1)問一個問題:課文講了一件什么事?(2)檢查讀書情況,指名按小節(jié)朗讀課文,學生互評并正音。
3.老師范讀課文,請學生當小老師評一評。
4.默讀一遍課文,用筆圈畫、批注,留下思考的痕跡。
四、解讀陳賡——從配角入手
1.課件出示:“陳賡同志終于被這個小紅軍說服了,只好爬上馬背,朝前走去?!?br> 2.多讀兩遍這個句子,你對哪些詞語有話要說?
(學生可能會對“終于”、“只好”等比較關注。)
3.“終于”說明了什么?(陳賡經(jīng)過很多次的努力。)
4.我們來看看陳賡是怎樣幫助小紅軍的?默讀3—9節(jié),同桌討論。
5.匯報:三次想幫小紅軍,
板書:騎馬同行給青稞面
6.其實陳賡自己的情況也不好,從哪里可以知道?自由讀第二節(jié)。
7.學生匯報。引導抓住關鍵詞:疲憊。問:他為什么會那么疲憊?“荒無人煙”意味著什么?你怎么理解“忍饑挨餓”?
指導看圖,感受陳賡清瘦虛弱的形象。
小結:陳賡自己已經(jīng)非常疲憊,卻一而再,再而三地幫助小紅軍,這可以看出什么?板書:關心戰(zhàn)士。
五、細究小紅軍——體會“倔強”
1.為什么陳賡第一眼看到小紅軍就想幫助他?課件出示描寫小紅軍外貌的一段話。多讀幾遍,說說你的感覺。
(通過不斷的自主讀書,引導學生體會小紅軍自己已經(jīng)極度虛弱疲憊了。)
2.即使如此,小紅軍也沒有接受一次陳賡的幫助,我們一起來看看小紅軍是怎樣一次次說服陳賡的。
3.自由讀4—6節(jié),說說小紅軍是怎樣告訴陳賡他不需要騎馬的。先自己讀課文,然后同桌討論。
(學生可能會抓住“滿不在乎”、“笑”、“挺”等詞語進行討論,先讓學生充分地說,老師順勢進行指導。)
(1)什么叫“滿不在乎”?他不在乎什么?(2)他盯著陳賡,可能心里會怎么想?(他年紀那么“大”,身體又那么虛弱,我更年輕,一定可以挨過去的。)(3)他為什么笑?(4)為什么要做一個比賽的姿勢?
板書:不在乎、笑、挺
4.有感情朗讀4—6節(jié),體會小紅軍的內(nèi)心。
5.老師與學生分角色朗讀7,8兩節(jié),說說你想到了什么?
(教師要讀出無奈的語氣來讓學生體會。)問:既然要等同伴,那意味著什么?板書:等同伴
6.小紅軍又是如何拒絕青稞面的?指名讀第10節(jié)。指導:小紅軍會怎么想?所以他是怎么做的?
板書:拉、拍、鼓鼓的
7.分角色朗讀對話部分,可以充分一些。
六、感悟“明白”——升華情感
1.默讀11—14節(jié)。思考:哪些地方特別讓你感動?為什么?
2.匯報,“牙印”說明了什么?為什么特別讓你感動?
3.想想“窮孩子”可能會是怎樣的人?
4.課件出示:“陳賡同志全明白了?!比嘤懻?,他明白了什么?
總結:他明白了小紅軍的體力早就不行了,路也走不動了,干糧早就沒有了,已經(jīng)處于極度饑餓、疲憊的狀態(tài),隨時會有生命的危險,但小紅軍認為自己年輕,寧愿挨餓受凍,甚至犧牲也不愿拖累別人。
5.此時此刻,你想對小紅軍說些什么呢?
6.讓我們帶著無比崇敬的心情朗讀全文。
七、學習生字。
1.同桌互相讀準生字,討論每個生字的寫法。
2.出示生字卡片,全班齊讀。討論如何記住每個生字,并獨立組兩個詞。
(說明:生字詞的學習也是中年級教學的一個重點,但應教給方法,強調(diào)自主學習。)
八、作業(yè)。
今年是紀念長征勝利七十周年,我們也應該以自己的方式慶祝一下。課后去準備與長征有關的故事,下節(jié)課開一個“長征故事會”。
板書設計
倔強的小紅軍
陳賡:騎馬同行給青稞面關心戰(zhàn)士
小紅軍:不在乎等同伴拉拍寧愿自己挨餓受苦,
笑挺鼓鼓的也不愿拖累別人
四年級語文上25倔強的小紅軍教案
教學
要求1.有感情地朗讀課文,理解課文內(nèi)容,學習小紅軍一心為別人著想的高尚品質(zhì)。
2.學會本課的生字、新詞,注意積累詞語。
3.引導學生了解通過描寫人物言行表現(xiàn)人物性格特點的寫作方法。
重點
難點1.了解小紅軍和陳賡的做法,知道他們?yōu)槭裁催@樣做。
2.理解陳賡為什么會說“你怎么對得起這個小兄弟呀”。
教學
課時兩課時
倔強(juéjiànɡ)的小紅軍
陳賡(ɡēnɡ)同志回顧自己革命經(jīng)歷的時候,曾經(jīng)深情地談起這樣一件往事。[①“深情”一詞說明了什么?]
第一部分(第1自然段):寫陳賡同志曾經(jīng)講過的一件往事。
那是深秋的一天,太陽偏西了。由于長時間在荒無人煙的草地上行軍,常常忍饑挨[ái]餓,陳賡同志感到十分疲憊(bèi)。[句導讀:這句話體現(xiàn)出紅軍長征過草地時的艱苦條件,“常常忍饑挨餓”更是突出了環(huán)境的惡劣。]這一陣,他掉隊了,牽著那匹同樣疲憊的瘦馬,一步一步朝前走著。[②兩個“疲憊”說明了什么?]忽然,他看見前邊有個小紅軍,跟他一樣,也掉隊了。
段導讀:陳賡雖然騎著馬,但因為馬和他一樣疲憊不堪,他掉隊了。此時他發(fā)現(xiàn)前面一個小紅軍也掉隊了。
那個小家伙不過十一二歲,黃黃的小臉,一雙大眼睛,兩片薄嘴唇,鼻子有點兒翹,兩只腳穿著破草鞋,凍得又青又紅。[③從“黃黃”“破草鞋”“凍得又青又紅”可以看出什么?]陳賡同志走到他跟前,說:“小鬼,你上馬騎一會兒吧?!盵④從“上馬騎一會兒吧”感受到了什么?]
段導讀:講陳賡同志遇到一個十分虛弱的小紅軍,想幫助他。
小鬼擺出一副滿不在乎的樣子,盯著陳賡同志長著絡腮(sāi)胡子的瘦臉,微微一笑,用一口四川話說:“老同志,我的體力比你強多了,你快騎上走吧?!盵句導讀:“擺出”意思是裝出,小紅軍是想通過這樣的假象,證明自己走得動,根本用不著騎馬,加上“微微一笑”更能使對方相信自己說的話。][⑤小紅軍為什么這樣做?]
段導讀:小鬼擺出滿不在乎的樣子讓陳賡先走。
陳賡同志用命令的口吻說:“上去,騎一段路再說!”[⑥“命令的口吻”說明了什么?]
段導讀:陳賡同志知道小鬼走不動了,命令他騎馬。
小鬼倔強地說:“你要我同你的馬比賽呀,那就比一比吧?!彼f著把腰一挺,做出個準備賽跑的姿勢。[⑦小鬼是想讓陳賡相信什么?小紅軍是個怎樣的人?]
段導讀:小鬼裝出自己很有力氣的樣子,讓陳賡相信他走得動。
“那,我們就一塊兒走吧。”[⑧為什么陳賡提出一塊兒走?]
段導讀:陳賡提出和他一塊兒走,互相照顧。
“不。你先走,我還要等我的同伴呢?!?/p>
段導讀:小紅軍又找出一個理由拒絕了陳賡。
陳賡同志無可奈何,從身上取出一小包青稞(kē)面,遞給小鬼,說:“你把它吃了?!盵⑨“無可奈何”一詞指什么?]
段導讀:陳賡沒有辦法說服小鬼,想給他些干糧充饑。
小鬼把身上的干糧袋一拉,輕輕地拍了拍,說:“你看,鼓鼓的嘛(mɑ)。我的比你的還多呢。”[⑩小鬼為什么要“輕輕地拍”?]陳賡同志終于被這個小鬼說服了,只好爬上馬背,朝前走去。[“終于”說明了什么?]
段導讀:寫陳賡在小紅軍一推再推的情況下,只好自己朝前走去。
第二部分(第2~10自然段):寫了陳賡和小紅軍之間的對話。
他騎在馬上,心情老平靜不下來,從剛才遇見的小鬼,想起一連串的孩子。[“心情老平靜不下來”說明了什么?]從上海、廣州直到香港的碼頭上,跟他打過交道的那些窮孩子,一個個浮現(xiàn)在他眼前。
段導讀:陳賡雖然騎上了馬,但仍然放心不下那個小鬼。
“不對,我受騙了!”陳賡同志突然喊了一聲,立刻掉轉馬頭,狠踢了幾下馬肚子,向著來路跑去。[陳賡的這句話說明了什么?]等他找到那個小鬼,小鬼已經(jīng)倒在草地上了。
段導讀:陳賡忽然明白自己上當了,可當他看到小鬼的時候,小鬼已經(jīng)倒在了地上。
陳賡同志吃力地把小鬼抱上馬背,他的手觸到了小鬼的干糧袋,袋子硬邦邦的,裝的什么東西呢?他掏出來一看,原來是一塊燒得發(fā)黑的牛膝(xī)骨,上面還有幾個牙印。[句導讀:“牙印”說明小紅軍曾經(jīng)啃過這塊骨頭,暗示他曾處于極端饑餓的狀況下。][你從“一塊燒得發(fā)黑的牛膝骨,上面還有幾個牙印”,體會到了什么?]
段導讀:陳賡發(fā)現(xiàn)了小鬼干糧袋的秘密。
陳賡同志全明白了。就在這個時候,小鬼停止了呼吸。[陳賡明白了什么?]
段導讀:小鬼最后停止了呼吸。
陳賡同志一把摟住小鬼,狠狠地捶(chuí)著自己的腿說:“陳賡啊陳賡,你怎么對得起這個小兄弟(xiōnɡdi)呀!”[“摟住”“狠狠地捶著自己的腿”反映出了什么?表達了陳賡當時怎樣的感情?]
第三部分(第11~15自然段):寫最后小紅軍犧牲在陳賡同志的馬背上,陳賡感到深深的歉意。
1.學會本課的生字、新詞。
2.能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
3.按自然段概括段意,再劃分結構段,概括段意,歸納課文的主要內(nèi)容。
課文插圖,課前要求學生對課文中描述的時代作必要了解。
一導入
(出示插圖)用簡單的語言說說圖意,說清在什么環(huán)境下,誰和誰在干什么,兩位紅軍之間到底發(fā)生了什么事情。(因為還沒有學習課文,對學生的表述內(nèi)容不應要求過高。)今天我們一起來學習第25課《倔強的小紅軍》。(板書課文題目)
二初讀課文
1.自由讀課文,注意把字音讀準,把語句讀通順。
2.小組自學生字。并將自學中遇到的難點標出來,集體交流。
3.以小組形式匯報學習中的收獲。(說說字形、字音上易錯的地方。)
4.指導幾個易錯的字音。
(1)“忍饑挨餓”的挨(ái)不要讀成“āi”。
(2)“薄嘴唇”的薄(báo)不要讀成“bó”。
(3)“牛膝骨”的膝(xī)不要讀成“qī”。
5.小組合作,互查字音是否讀準確。
6.書寫指導。
(1)倔:右邊是“屈”,不要把“尸字頭”寫成“戶字頭”。
(2)饑:末一筆是“橫折彎鉤”,不要寫成“橫折提”。
(3)薄:這個字是上下結構,第9畫是“橫折”。
(4)段:注意右上部分是“豎撇、橫折彎”,不要寫成“橫折彎鉤”。
(5)狠:注意右邊不是“良”。
三自讀課文,整體感知
1.分自然段指讀課文,思考:這篇課文寫了什么內(nèi)容?
(講了長征途中一個掉隊的小紅軍,寧愿犧牲自己也不肯騎陳賡的馬,不肯吃他的青稞面,最后犧牲的故事。)
2.開頭的自然段交代了故事是陳賡同志“深情”地談起的“一件往事”?!吧钋椤笔鞘裁匆馑?(感情深厚)“往事”是指什么時候的事?(以前的事,這里指二萬五千里長征時發(fā)生的事。)發(fā)生在什么地點?(荒無人煙的草地)
3.老師簡單介紹時代背景。
4.作者有序而生動地把這件事情記錄了下來。那么,按照事情的發(fā)展順序我們可以把課文分成幾個部分?分小組自由討論。
5.小組匯報,并請學生說明理由。
第一部分(第1自然段):陳賡同志談起一件往事。
第二部分(第2~10自然段):長征過草地時,陳賡同志遇到一個掉隊的小紅軍,想跟他一塊兒走。小紅軍不僅沒有接受幫助,還說服陳賡騎馬先走。
第三部分(第11~15自然段):陳賡同志不放心,回去找小紅軍時,發(fā)現(xiàn)小紅軍已經(jīng)犧牲了,他深深地自責。
四小結
小紅軍為什么不肯接受陳賡的幫助呢?下節(jié)課我們繼續(xù)學習。
1.這是篇記事寫人的文章,教學這類課文首先應引導學生關注人物命運,使學生進入故事情境,然后讓學生在關注故事情境的發(fā)展過程中,抓住人物言行,通過對重點詞句的理解,體會人物的思想和情感,激發(fā)學生的內(nèi)心矛盾,加強學生的情感體驗,從而認識和感受人物崇高的精神品質(zhì),使學生形成正確的人生觀和價值觀。只有這樣才能落實語文教學三個維度的教學目標,體現(xiàn)語文工具性和人文性統(tǒng)一的特點。
2.在教學中要改變學生的學習方式,使學生由被動地接受轉變?yōu)橹鲃拥靥骄?要引導學生質(zhì)疑、調(diào)查、探究,調(diào)動學生的積極性,使學生學會學習。在本課教學中,要通過創(chuàng)設小紅軍為什么要“騙”陳賡這一情境,來激發(fā)學生主動思考、積極參與、勇于探究的濃厚興趣,引導學生分析小紅軍“騙”時的動作、神情、語言,再將學法遷移到小紅軍是怎樣一步步說服陳賡同志先走的。學生通過自讀、自練、自悟,明白了小紅軍在急需幫助的情況下,為了不拖累別人而拒絕了陳賡的幫助,心中對小紅軍的敬佩之情油然而生,然后通過引導學生大膽地評價小紅軍是一個怎樣的人,并敢于發(fā)表自己的獨特見解,進而使學生的心中深深刻印上小紅軍的光輝形象。學生在探究的過程中,感受充分,領悟深刻。
3.要重視詞句訓練,培養(yǎng)學生推敲領悟詞句的能力??勺寣W生邊讀課文邊找出描寫小紅軍外貌的重點詞句,學生通過對這些詞句的品讀,對小紅軍的形象從整體上進行感知,然后又抓住描寫人物言行的重點詞句讀一讀,體會重點詞句的意思,進一步了解人物的內(nèi)心。例如,描寫小紅軍的動作,應抓住“擺”“一挺”“一拉”“輕輕地拍”等重點詞語;神態(tài)方面,應抓住“微微一笑”“滿不在乎”“倔強”等重點詞語。找出重點詞語后,引導學生討論、探究,結合上下文進行揣摩、推敲,最終悟出了運用這些詞語的匠心所在。同時,更加深刻地了解了人物形象。
1.了解外貌描寫對表達人物性格的作用。
2.了解紅軍長征中的艱苦生活,體會紅軍戰(zhàn)士患難相助、生死與共的革命精神以及小紅軍一心為他人的崇高品質(zhì)。
寫有人物外貌、語言句子的投影片。
一導入
長征途中,面對艱苦的環(huán)境,紅軍戰(zhàn)士患難與共的故事很多。讓我們繼續(xù)學習課文,走進那個時代,走近他們高尚的心靈。
二學習課文
1.陳賡第一眼看到的小紅軍是什么樣子?
(指讀描寫小紅軍外貌的句子。)
2.自由讀一讀這一句,想想小紅軍是個怎樣的人。
出示句子:
那個小家伙不過十一二歲,黃黃的小臉,一雙大眼睛,兩片薄嘴唇,鼻子有點兒翹,兩只腳穿著破草鞋,凍得又青又紅。
(1)學生邊讀邊說體會。
學生甲:天氣很冷,小紅軍雙腳凍得又青又紅。
學生乙:小紅軍又冷又餓,還堅持往前走,他非常勇敢,很堅強。
(2)請學生有感情地再讀讀描寫小紅軍外貌的句子。
(3)這位勇敢、堅強的小紅軍最后的結局是怎樣的?(他最后犧牲了。)
(4)你是從哪兒看出來的?請你讀一讀。
(讀第14自然段的句子:就在這個時候,小鬼停止了呼吸。)
還有哪一段也是寫結果的呢?
(第12自然段的句子:等他找到那個小鬼,小鬼已經(jīng)倒在草地上了。)
3.“陳賡同志全明白了?!彼降酌靼琢耸裁?快速讀課文,畫出有關句子。
(陳賡明白了這位小同志沒有食物,又累又餓,是用假象欺騙了他。)
(1)(出示課件)齊讀句子:
他掏出來一看,原來是一塊燒得發(fā)黑的牛膝骨,上面還有幾個牙印。
①這是一塊什么樣的牛膝骨?
(燒得發(fā)黑的牛膝骨,說明很難吃。上面還有幾個牙印,說明小紅軍啃過它。)
②教師范讀這句話,學生再讀。
讀了這句話,你有什么感受?
(2)在這之前,小紅軍是怎樣向陳賡同志說的?
(小鬼把身上的干糧袋一拉,輕輕地拍了拍,說:“你看,鼓鼓的嘛。我的比你的還多呢?!?
(3)這時,陳賡明白了什么?
學生甲:陳賡明白了那時的小紅軍已經(jīng)筋疲力盡了,明白了那時的小紅軍已經(jīng)沒有糧食,餓得受不了了。(板書:無糧)
學生乙:明白了小紅軍已經(jīng)沒有一絲力氣了。
①小紅軍真的沒力氣了嗎?自由讀一讀第3~6自然段。
②他為什么說“我的體力比你強多了,你快騎上走吧”?為什么說“你要我同你的馬比賽呀,那就比一比吧”?(他這么說是為了能讓陳賡騎著馬走出草地。)
③分角色讀第3~8自然段。
引導:想到這里陳賡又明白了什么?
學生丙:陳賡明白了小紅軍其實是沒有力氣,裝作很有力氣的樣子。(板書:無力)
引導:陳賡還明白了什么?自讀第7、8自然段。
(板書:無伴)
(4)這時,陳賡全明白了,剛才小紅軍說的全是假的,其實小紅軍說的“干糧比你的還多呢”“體力比你強多了”“還要等我的同伴呢”全是假的。
這是一位多么偉大的戰(zhàn)士啊!
4.再讀描寫小紅軍外貌的句子,體會“終于”和“只好”這兩個詞。小紅軍裝得太像了,像得把陳賡同志都“騙”了。
5.陳賡怎么知道自己受騙的?
(學生讀有關的句子:從上海、廣州直到香港的碼頭上,跟他打過交道的那些窮孩子,一個個浮現(xiàn)在他眼前。)
那些孩子也和這位小紅軍一樣那么高尚。
6.這時,我們的眼前仿佛又出現(xiàn)了這位可親可敬的小紅軍……
(再讀描寫小紅軍外貌的句子)
7.同學們,你們不要小看那一小包青稞面。當時,它對于小紅軍來說,可能就是生的希望。但小紅軍卻把“生的希望”給別人,而把什么留給了自己?(板書:死的危險)
8.人生自古誰無死,但要死得轟轟烈烈,像小紅軍一樣死得有價值。現(xiàn)在,請用你深情的筆,把此時此刻你想說的話寫在課文插圖的旁邊。
三總結全文
同學們,現(xiàn)在請你來夸夸小紅軍。(真英雄、很無私、有志氣、很頑強、了不起。)
1.課前應準備一番,利用班會課,組織學生觀看長征的錄像集錦,聽長征故事,特別介紹紅軍過草地的情況,感受一下長征的艱險和革命英雄的頑強毅力、崇高人格,使學生奠定學習課文的認知、情感基礎。
2.對于文中的重點詞句,可以用議詞義,或分角色讀一讀、演一演的方法幫助學生再現(xiàn)情景,加深感受,體會小紅軍的良苦用心和陳賡同志的善良與無奈。如“滿不在乎”“命令”“倔強”“腰一挺”“無可奈何”“一拉”“輕輕地拍了拍”。
3.學完全文后,可以讓學生畫出文中寫小紅軍的細節(jié),找出小紅軍騙人的破綻,讓學生會聯(lián)系第2~10自然段,從環(huán)境惡劣、小紅軍饑餓疲憊、處境危險、“輕輕地拍了拍”干糧袋這些細節(jié)發(fā)現(xiàn)小紅軍的破綻。
1.選擇加點字正確的讀音。
(1)他牽著那匹(pǐpī)瘦馬,慢慢地(dìde)走著。
(2)小紅軍擺出一副(fùfú)滿不在乎的樣子。
(3)他倔(juéjuè)強地說:“好,那就比一比吧!”
(4)他立即(jìjí)掉轉馬頭。
2.在括號內(nèi)填上恰當?shù)脑~語。
的草地的小臉
地捶著地拍著
3.照樣子,把句子寫具體。
例:游泳池里的人真多呀,沒游幾下,就會碰到人。
(1)公共汽車里真擠呀,
(2)他的歌聲很好聽,
(3)小弟弟真有禮貌,
(4)他太胖了,
4.小紅軍是怎樣一步步“騙”陳賡同志騎上馬先走的?
一騙是說“走得動”。陳賡同志見到掉隊的小紅軍,一心想幫助他,叫他“上馬騎一會兒”,而小紅軍“擺出一副滿不在乎的樣子”,“微微一笑”,并說:“老同志,我的體力比你強多了,你快騎上走吧?!标愘s用命令的口吻說:“上去,騎一段路再說!”而小紅軍為了表現(xiàn)身體強壯,“把腰一挺,做出個準備賽跑的姿勢”來欺騙陳賡。
二騙是說“等同伴”。陳賡同志提出“一塊兒走”,這樣可以給他一些照顧,但小紅軍又以“還要等同伴”為理由拒絕了。
三騙是說“干糧多”。陳賡同志在“無可奈何”,沒有辦法讓小紅軍騎上馬或一塊兒走的情況下,取出一小包青稞面遞給小鬼,好讓他充饑時,小紅軍卻拍拍自己“鼓鼓的”干糧袋,又謝絕了陳賡的幫助。
小紅軍就是這樣用種種理由拒絕了陳賡的幫助。當陳賡猛然醒悟,發(fā)現(xiàn)自己受騙了,“掉轉馬頭……向著來路跑去”找小紅軍時,他已倒在草地上了。
5.從“陳賡同志終于被這個小鬼說服了”中的“終于”這個詞中你體會到了什么?
1.作者簡介
陳靖,中國作家。苗族人,1918年生于貴州。作品有小說與電影劇本《金沙江畔》,電影《原子時代》,小說《紅軍不怕遠征難》《獵鷹記》等。陳靖曾任中國人民解放軍國際關系學院名譽教授、江蘇省作家協(xié)會顧問,中國解放區(qū)文學研究會顧問,中國苗族文學顧問,文史研究會顧問,晉察冀文藝研究會副會長等職。
2.陳賡
陳賡同志是久經(jīng)考驗的忠誠的共產(chǎn)主義戰(zhàn)士,杰出的無產(chǎn)階級革命家、軍事家,中國人民解放軍的卓越領導人,新中國國防科技、教育事業(yè)的奠基者之一。1903年出生于湖南省湘鄉(xiāng)縣。1916年入湘軍當兵。1921年脫離湘軍,在長沙參加愛國運動。1922年加入中國共產(chǎn)黨。1924年入黃埔軍校第一期學習。畢業(yè)后,留校任副隊長、連長,參加了平定商團叛亂和討伐陳炯明的戰(zhàn)斗。1926年赴蘇聯(lián)學習。1927年回國參加南昌起義,南下途中在賀龍部任營長。后赴上海在中共中央機關做情報工作。解放戰(zhàn)爭時期,歷任中原野戰(zhàn)軍第四縱隊司令員,第二野戰(zhàn)軍第四兵團司令員兼政委。
新中國成立后,歷任西南軍區(qū)副司令員兼云南軍區(qū)司令員、云南省人民政府主席、中國人民志愿軍第三兵團司令員兼政委、中國人民志愿軍副司令員等職。1955年被授予大將軍銜。曾獲一級八一勛章、一級獨立自由勛章、一級解放勛章。1961年在上海逝世。
四年級語文上冊《倔強的小紅軍》知識點講解
四年級語文上冊《倔強的小紅軍》知識點講解
【原文】
陳賡同志回顧自己革命經(jīng)歷的時候,曾經(jīng)深情地談起這樣一件往事。
那是深秋的一天,太陽偏西了。由于長時間在荒無人煙的草地上行軍,常常忍饑挨餓,陳賡同志感到磚瓦分疲憊。這一陳他掉隊了,牽著那匹同樣疲憊的瘦馬,一步一步朝前走著。忽然,看見前邊臉皮小紅軍,跟他一樣,也掉隊了。
那小家伙不過十一二歲,黃黃的小臉,一雙大眼睛,兩片薄嘴唇,鼻子有點兒翹,兩只腳穿著破草鞋,凍得又青又紅。陳賡同志走到他跟前,說:“小鬼,你上馬騎一會兒吧?!?/p>
小紅軍擺出一副滿不在乎的樣子,盯著陳賡同志長著絡腮胡子的瘦臉,微微一笑,用一口四川話說:“老同志,我的體力比你強多了,你快騎上走吧?!?/p>
陳賡同志用命令的口吻說:“上去,騎一段路再說!”
小紅軍倔強地說:“你要我同你的馬比賽啊,那就比一比吧?!彼f著把腰一挺,做出個準備賽跑的姿勢。
“那我們就一塊走吧?!?/p>
“不。你先走,我還要等我的同伴呢?!?/p>
陳賡同志無可奈何,從身上取出一小包青稞面,遞給小紅軍,說:“你把它吃了。”
小紅軍把身上的干糧袋一拉,輕輕的拍了拍,說:“你看,鼓鼓的嘛。我比你還多呢?!标愘s同志終于被這個小紅軍說服了,只好爬上馬背,朝前走去。
他騎在馬上,心情老平靜不下來,從剛才遇見的小紅軍,想起一連串的孩子。從上海、廣州直到香港的碼頭上,跟他打過交道的那些窮孩子,一個個浮現(xiàn)在他眼前。
“不對,我受騙了!”陳賡同志突然喊了一聲,立刻調(diào)轉馬頭,狠踢了幾下馬肚子,向來的路奔跑起來,等他找到那個小紅軍,小紅軍已經(jīng)倒在草地上了。
陳賡同志吃力地把小紅軍抱上馬背,他的手觸到了小紅軍的干糧袋,袋子硬邦邦的,裝的什么東西呢?他掏出來一看,原來是一塊燒得發(fā)黑的牛膝骨,上面還有幾個牙印。
陳賡同志全明白了。就在這個時候,小紅軍停止了呼吸。
陳賡同志一把摟住小紅軍,狠狠地打了自己一個嘴巴:“陳賡啊,你怎么對得起這個小兄弟啊!”
【字詞學習】
字:偏、荒、翹、擺、騎、遞、浮、倒、硬、掏、燒、狠
詞:深情、疲憊、絡腮、姿勢、糧袋、碼頭、呼吸、嘴巴、忍饑挨餓
【重點句子】
1.小紅軍擺出一副滿不在乎的樣子,盯著陳賡同志長著絡腮胡子的瘦臉,微微一笑,用一口四川話說:“老同志,我的體力比你強多了,你快騎上走吧?!?/p>
2.小紅軍倔強地說:“你要我同你的馬比賽啊,那就比一比吧。”他說著把腰一挺,做出個準備賽跑的姿勢。
3.小紅軍把身上的干糧袋一拉,輕輕的拍了拍,說:“你看,鼓鼓的嘛。我比你還多呢。”陳賡同志終于被這個小紅軍說服了,只好爬上馬背,朝前走去。
4.“不對,我受騙了!”陳賡同志突然喊了一聲,立刻調(diào)轉馬頭,狠踢了幾下馬肚子,向來的路奔跑起來,等他找到那個小紅軍,小紅軍已經(jīng)倒在草地上了。
5.陳賡同志吃力地把小紅軍抱上馬背,他的手觸到了小紅軍的干糧袋,袋子硬邦邦的,裝的什么東西呢?他掏出來一看,原來是一塊燒得發(fā)黑的牛膝骨,上面還有幾個牙印。
6.陳賡同志一把摟住小紅軍,狠狠地打了自己一個嘴巴:“陳賡啊,你怎么對得起這個小兄弟啊!”
【主要內(nèi)容】
《倔強的小紅軍》記敘了二萬五千里長征途中過草地時,一位小紅軍忍受饑餓和疲憊,又不肯接受別人照顧而犧牲的事,贊揚了小紅軍一心為別人著想,把困難和危險留給自己的高尚品質(zh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