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優(yōu)秀教案地理
發(fā)表時間:2020-07-24七年級地理下冊《澳大利亞》學案。
七年級地理下冊《澳大利亞》學案
第四節(jié)澳大利亞:世界活化石博物館
學習目標:
1、利用地圖說出澳大利亞的位置特點、領土組成。
2、知道澳大利亞特有的動物:袋鼠、考拉、鴨嘴獸、鴯鹋等,并說明原因。
3、在圖上找出澳大利亞東部、中部、西部的地形和墨累河。
4、知道澳大利亞的氣候分布特點。
自學自測:開啟智慧之門,相信自己的能力!
1、澳大利亞位于南北半球的,東鄰洋,西鄰洋。南回歸線穿過
部。
2.澳大利亞領土主要包括大陸和其東南部的島,是世界上唯一獨占
一的國家。
3、澳大利亞是一個的國家,平均人口密度每平方千米人,大約為中國的1/45。
4、澳大利亞最長的河流為,最大的盆地。
5、澳大利亞特有動物有、等,被稱為“博物館”。
合作探究:發(fā)揚團隊精神,會讓你獲益更多。
活動一:澳大利亞古老生物、澳大利亞大陸長期孤獨的存在于南半球的海洋上,這對生物的進化會產生什2、澳大利亞有哪些農牧業(yè)類型?各分布在哪里?
3、澳大利亞有哪些適合發(fā)展養(yǎng)羊業(yè)的條件?
活動三:
(一)讀課本77頁課文第一、二自然段回答:
(1)澳大利亞為什么被稱為“坐在礦車上的國家?
(2)澳大利亞有哪些支柱產業(yè)?
(二)讀課本P78活動2資料和課本P77圖8.40,回答:
澳大利亞的礦產資源有什么特點?有哪些主要礦產?其中鐵礦主要分布在哪里?
活動四:城市和人口分布
讀課本P778.40圖和課文第三自然段:
1、找出澳大利亞的首都:堪培拉;主要城市:悉尼、墨爾本并說出其功能。
2、澳大利亞的城市和人口分布有什么特點?為什么?
展示交流:快給自己一次精彩展示的機會,在交流互動中體會成功的快樂。
目標自測:細心高效的你,趕緊行動起來盤點收獲之旅的果實吧。
相關推薦
七年級地理下冊《澳大利亞》學案人教版
作為老師的任務寫教案課件是少不了的,大家應該在準備教案課件了。只有規(guī)劃好新的教案課件工作,這對我們接下來發(fā)展有著重要的意義!有沒有出色的范文是關于教案課件的?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七年級地理下冊《澳大利亞》學案人教版”,大家不妨來參考。希望您能喜歡!
七年級地理下冊《澳大利亞》學案人教版
一、說教材
1、教材分析
〈〈澳大利亞〉〉是人教版初中地理七年級下冊第八章第四節(jié)內容。第八章東半球其它的國家和地區(qū)本章共四節(jié),前三節(jié)選取了三個地區(qū):最熱的、經濟最發(fā)達、最落后,國家只能選取一個,澳大利亞在這個區(qū)域,面積最大,具有獨占一個大陸、并孤懸海外、位于南半球、發(fā)達國家等地理特點,所以文本選取《澳大利亞》為案例,個性鮮明、匠心獨運。本節(jié)課總結第八章,引出西半球的國家(不再講地區(qū))承上啟下,過渡自然。
關于〈〈澳大利亞〉〉可講的內容很多,因此在教學目標的確立上,不求面面俱到,但求突出〈〈澳大利亞〉〉的獨特之處,根據新課程的精神,確立以下三維教學目標:
2、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
(1)培養(yǎng)學生運用地圖、圖片說出澳大利亞的地理位置,特有的生物,分析其生存原因。
(2)學會運用地圖等地理信息說出澳大利亞農牧業(yè)與地形,氣候等自然環(huán)境的關系。
2、過程與方法:
(1)初步學會根據收集到的有關澳大利亞的地理信息,通過探究合作等多種方式,對地理現(xiàn)象進行分析,并簡單說明因果關系。
(2)運用適當的方法和手段,表達自己的學習體會,并與別人交流。
3、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
(1)增強學生對生態(tài)保護的意識。
(2)幫助學生初步樹立因地制宜發(fā)展經濟的觀念。
3、教學重點:
澳大利亞特有生物與生存原因的分析。澳大利亞農牧業(yè)發(fā)展與地形、氣候的關系。
4、教學難點:
澳大利亞農牧業(yè)發(fā)展與地形氣候的關系。
二、說教法
1.探究式教學:在教學中,營造寬松和諧的課堂氛圍,激勵學生在解決問題中探究,有利于激發(fā)學生學習地理的積極性、主動性,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精神和地理實踐能力。
2.小組合作學習:這種方式既有利于培養(yǎng)學生的合作學習意識,又能增強學生競爭意識,提高參與各種活動的積極性,促進全體學生的共同發(fā)展。
3.多媒體輔助教學:制作地理課件,將文字、圖形、動畫等媒體綜合在一起,創(chuàng)設直觀性與探索性相結合的教學情境,以強化教學的直觀性,提高課堂教學效率。
三、說學法
1.培養(yǎng)學生從各種地理圖像中獲取地理信息的能力。
2.使學生在探究性學習中,掌握比較、分析綜合等科學的探究方法。
3.通過小組討論,培養(yǎng)學生的互動能力,使學生學會合作學習與探究。
四、說教學過程
(一)情感導入
充分利用多媒體展示圖片,從感性認識入手,調動學生探究的熱情。
(二)探究協(xié)作
本節(jié)要探究兩大問題;為什么只有在澳大利亞才有如此多的動物?澳大利亞農牧業(yè)發(fā)展與地形、氣候的關系?為了突出重點,突破難點,更好的讓學生探究兩大課題,主要采用旅游形式增強學生探究欲,緊扣學生思維,認知規(guī)律,利用課件、圖片資源,幫助學生認識地理事物及內在規(guī)律。同時盡量發(fā)揮同伴互助力量,使之在交流中碰撞出智慧的火花。
(三)達標拓展
主要用一些填空、思考題達到知識反饋、拓展思維的目的。
(四)課堂小結
力求簡潔,突出重點,理清思路
五、說創(chuàng)新點
整體以旅游為脈絡,并配以角色模擬,在鞏固中滲透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教育。
六、說教學效果
本節(jié)課以新課程理念為指導,充分調動學生積極地進行探究活動。在活動中體現(xiàn)新課程的三維教學目標。收到了良好的教學效果。
七、說存在的問題
本節(jié)涉及的兩大探究問題需學生有較強的理性思維能力,因此在啟發(fā)學生思維方面仍需加強。
七年級下冊《澳大利亞》學案
學生們有一個生動有趣的課堂,離不開老師辛苦準備的教案,大家開始動筆寫自己的教案課件了。用心制定好教案課件的工作計劃,才能更好地安排接下來的工作!你們會寫教案課件的范文嗎?請您閱讀小編輯為您編輯整理的《七年級下冊《澳大利亞》學案》,歡迎大家閱讀,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七年級下冊《澳大利亞》學案
設計理念
依據地理新課標的要求,課程要面向學生的生活世界和社會實踐,教學設計要體現(xiàn)探究學習的理念,鼓勵學生通過探究學習真正參與到教學活動中去。充分發(fā)揮學生的主體作用,通過創(chuàng)設學習情景,引領學生主動參與,樂于探究,合作學習,培養(yǎng)學生分析地圖找規(guī)律,探究問題引資料,并能夠運用比較的方法解決實際問題,從而實現(xiàn)地理學習方式的轉變。
學習目標
1.知道澳大利亞是世界上唯一的獨自占有一個大陸的國家,人口和城市主要分布在東南沿海地區(qū),農牧業(yè)和工礦業(yè)發(fā)達。
2.學會利用舊知識探究新問題,利用資料說明為什么澳大利亞是“世界活化石博物館”。
3.通過分析澳大利亞農牧業(yè)的發(fā)展布局,認識因地制宜發(fā)展經濟的必要性。
學習重點
1.能夠利用已學過的知識,分析探究澳大利亞獨特的自然環(huán)境和特有的自然地理現(xiàn)象。
2.通過澳大利亞的農業(yè)、牧業(yè)和礦業(yè)發(fā)展的案例,分析說明因地制宜發(fā)展經濟的必要性。
學習難點
培養(yǎng)學生利用已有知識經驗探究解決新問題的能力。
教學準備
教師:制作多媒體教學課件,推薦相關網址或參考資料
學生:分組搜集有關澳大利亞的資料
教學時間:1課時
師生活動
教學提示與建議
回顧舊知,引入新課。
教師同學們,我們前邊已經學過了日本、印度和俄羅斯等國家,哪位同學能告訴大家我們應該從哪些方面來了解一個國家?
學生位置、地形、氣候、農業(yè)、工業(yè)……
教師那么我們今天就利用已學會的這些方法再來認識一個國家:澳大利亞。
教師出示圖8.35,澳大利亞在世界中的位置圖。
學生讀圖找出澳大利亞的位置特點:南半球、獨自占有一個大陸、南回歸線穿過中部等。
教師澳大利亞位置的獨特性決定了它自然環(huán)境的特點,造就了它特有的自然地理現(xiàn)象。下面我們一起到澳大利亞的國家野生動物園去看一看。
教師多媒體播放澳大利亞野生動物園影片(也可出示澳大利亞特有動物的圖片或看課本插圖)。提出問題:澳大利亞生物的共性是什么?
學生觀看影片欣賞動物,感悟澳大利亞生物的古老性和原始性,萌生探究澳大利亞生物原始性的欲望。
探究一:我談澳大利亞生物的原始性
1.澳大利亞生物的原始性與大陸漂移的關系?
2.澳大利亞大陸長期孤立于南半球的海洋上對生物進化的影響?
3.比較澳大利亞大陸與南極大陸在生物物種方面的差異。
學生小組自選探究課題,尋找證據。組長匯報討論結果。(可展示圖像材料或文字材料證明觀點)
課題1:運用大陸漂移學說從時間上說明澳大利亞生物的原始性。
課題2:利用物種進化原理從空間上說明澳大利亞生物的原始性。
課題3:說明自然環(huán)境對澳大利亞生物的影響。
教師出示閱讀材料:
據統(tǒng)計,澳大利亞有植物12000種,其中有9000種是其他大洲所沒有的,占植物總數的75%;有鳥類650種,450種是特有的,占鳥類總數的69%。全球有袋類動物150種,南美洲只有幾種,大部分都分布在澳大利亞。
師生共同感悟:澳大利亞不愧為“世界活化石博物館”。
學生自讀“閱讀材料”,了解澳大利亞的養(yǎng)羊史。
教師同學們,我們在逛商店時看到一些羊毛衫上標有“100%澳毛”的字樣,就是說這些羊毛衫全部是用從澳大利亞進口的羊毛織成的。澳大利亞發(fā)達的養(yǎng)羊業(yè)使其成為世界上綿羊數和出口羊毛最多的國家,因此澳大利亞被稱為“騎在羊背上”的國家。
教師(多媒體出示牧場景觀圖片)澳大利亞地廣人稀,農場的規(guī)模很大,機械化程度很高。假如你是當地的一個牧場主,你會將自己的牧場建在哪里呢?
探究二:我來選擇牧場址
1.根據澳大利亞的地形來選址。
2.根據澳大利亞的氣候來選址。
學生小組自選課題,選擇牧場位置。組長匯報結果指圖講解(不僅要說明所選位置,而且要闡明選擇依據):
課題1:充分利用澳大利亞的地形圖(圖8.38):通過讀圖得知澳大利亞的地形分為東、中、西三部分,東部為山地,北有大分水嶺,東南有該國最大的河流墨累河;中部是澳大利亞大盆地,有北艾爾湖;西部是低矮的高原。據此得出可將牧場建在西部高原、中部平原及東南沿海地區(qū),因為這些地區(qū)地下水豐富,牧草優(yōu)良,沒有大型野生食肉動物為天敵,一年四季可露天放牧。
課題2:充分利用澳大利亞的氣候圖(圖8.39):通過讀圖可以看出南回歸線穿過澳大利亞的中部,氣候主要為熱帶和亞熱帶氣候類型,南部沿海地區(qū)為地中海氣候。據此得出可將牧場建在熱帶草原地區(qū),因為這里氣候溫暖濕潤,利于牧草生長。
教師(肯定學生的探究結果,提出問題加以引導)剛才我們分別依據地形和氣候因素來選擇了牧場址。下面你再從地形和氣候兩個方面綜合來考慮你的選址方案,看看會有做出什么調整?
學生西部和中部的南回歸線附近地區(qū)不能建牧場,因為雖然這些地區(qū)具備了地形方面的優(yōu)勢,但卻是熱帶沙漠氣候,氣候干旱,缺少水源。
教師通過以上分析我們不僅選擇了自己的牧場址,而且學會了綜合利用所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那么請來驗證一下你的選址是否合適。
教師多媒體出示澳大利亞農牧業(yè)的分布(圖8.37)。
學生選址正確,感受成功的喜悅。
學生讀圖進一步了解澳大利亞四個不同農牧業(yè)區(qū)的分布,認識澳大利亞充分利用不同地區(qū)的自然條件因地制宜的發(fā)展農牧業(yè),因此農牧業(yè)一直在其經濟中占居著重要地位。
教師同學們,澳大利亞不僅有發(fā)達的農牧業(yè),而且礦產資源豐富,在發(fā)展采礦業(yè)方面具有很大的資源儲量優(yōu)勢。(出示閱讀材料):
澳大利亞鋁土礦的儲量占世界總儲量的35%,居世界首位;鐵礦、鎳礦、鋅礦和錳礦的儲量居世界前5位;其他礦產,如煤炭、石油、天然氣、金礦、鎢礦等的儲量也很豐富。
教師現(xiàn)在澳大利亞的采礦業(yè)、冶金和機械制造業(yè)等工礦業(yè)已經成為國民經濟的重要支柱產業(yè),因此又被人們稱為是“坐在礦車上”的國家。
教師出示澳大利亞礦產和城市分布圖(圖8.40)。
學生讀圖找出:1.澳大利亞的主要礦產(煤、鐵礦石等)及分布。
2.澳大利亞的主要城市悉尼、堪培拉、墨爾本等。
教師通過讀圖可以看出,澳大利亞的人口和城市主要分布在東南沿海地區(qū)。假如你是一位人口學專家,試利用所學過的知識來分析影響澳大利亞人口和城市分布的因素有哪些?
探究三:我看澳大利亞的人口分布
1.地形對澳大利亞人口分布的影響。
2.氣候對澳大利亞人口分布的影響。
3.交通對澳大利亞人口分布的影響。
4.歷史對澳大利亞人口分布的影響。
教師多媒體出示悉尼歌劇院、首都堪培拉等城市景觀圖片。
1、教學所得:通過學習同學們知道了澳大利亞的地理環(huán)境和人口分布
2、教學偶得:了解了澳大利亞被稱為歷史博物館的原因
3、教學敗筆:
4、智慧火花:因為同學們在英語課本上學到過考拉也就是澳大利亞的樹袋熊,所以提到的時候大家的印象很深刻
5、攔路虎:上課過程中沒及時激發(fā)同學們的注意力
七年級地理下冊《澳大利亞》教案
七年級地理下冊《澳大利亞》教案課題澳大利亞教學課時一課時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1.讀圖分析澳大利亞的位置特點、范圍;知道澳大利亞是世界上唯一一個獨占一塊大陸的國家;
2.知道澳大利亞特有的動物,能夠解釋澳大利亞大陸動物古老性的成因;
3.運用地圖和資料分析澳大利亞的自然條件對農牧業(yè)和工礦業(yè)發(fā)展的影響,了解澳大利亞的經濟特點;
過程與方法:1.培養(yǎng)學生學會運用地圖和圖片說明澳大利亞特有生物的存在原因;
2.初步學會運用地圖和資料,分析說明澳大利亞自然條件對農牧業(yè)發(fā)展的影響,幫助學生初步樹立因地制宜發(fā)展經濟的觀念;
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學生通過澳大利亞發(fā)展農牧業(yè)和工礦業(yè)的事實,增強對因地制宜發(fā)展經濟重要性的理解。教材分析:
重點:澳大利亞自然環(huán)境的基本特征及澳大利亞發(fā)達的農牧業(yè)、工礦業(yè)。
難點:澳大利亞有獨特古老生物的原因、分析區(qū)域地理各要素間的內在聯(lián)系。學生狀況分析:
通過前幾節(jié)的學習學生初步掌握了解學習一個區(qū)域的基本方法,在本課的學習中就容易多了。但是,由于七年級學生的抽象思維、概括歸納以及綜合分析能力還比較薄弱,因此在教學中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讓他們參加到各種活動中來,學生的自主學習意識、分析能力都會有所提高。教學思路及策略:
通過借助多媒體展示相關視頻、圖片、地圖指導學生扮演游客和導游員,從感性上認識澳大利亞特有的生物,用大陸漂移說的觀點,通過學生討論分析有如此多的古老生物的原因。通過小組合作探究,認識澳大利亞的自然特點,進而組織學生小組討論分析農牧業(yè)生產與自然條件的關系。通過學生討論探究礦產資源的分布情況,理解坐在礦車上的國家,并強調雖然澳大利亞的農牧業(yè)與工礦業(yè)都很發(fā)達,然而服務業(yè)發(fā)展迅速并已大大超過了農牧業(yè)與工礦業(yè),成為澳大利亞的經濟支柱。教學過程中關注全體學生,充分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培養(yǎng)學生的讀圖能力,鍛煉學生的形象思維能力。在教學中采取靈活多樣的教學方法,如圖片分析法、小組討論法等,力求突出重點,突破難點。教學過程教學
流程教師活動學生活動設計意圖視頻導入播放視頻《古老的動物》,通過視頻設置疑問,結合學生回答歸納:澳大利亞動物非常多,而且非??蓯?。那現(xiàn)在就讓我們開始澳大利亞之旅吧!
通過看視頻思考這些古老的動物生活在哪個國家。通過視頻設置疑問激發(fā)學生求知欲。自主學習1.指導學生分組(3組)
2.明確每組的要求:
(1)各組自主學習后交流收獲和問題,并選一個導游員帶領大家旅游。
(2)第一組景區(qū)活化石博物館;第二組景區(qū)開心農牧場;第三組景區(qū)礦車之旅
根據教材和地圖自主學習教材并交流收獲和問題,選一個導游員。
各組結合該組的景區(qū)收集資料并匯總,幫助導游員做好旅游前的準備
培養(yǎng)自主學習的能力和合作能力。承轉
過渡下面我們就一起到活化石博物館去看看活動一
1.展示相關圖片指導第一組導游員介紹本景區(qū)
2.教師結合學生合作探究情況歸納總結:澳大利亞獨特的地理位置使其分布著豐富的古老生物物種。被人們稱為世界活化石博物館1.導游員結合教材和地圖介紹本景區(qū)
讓游客了解澳大利亞有哪些古老生物
2.合作探究:為什么澳大利亞保存了這么多古老物種呢?這些特有的動植物和澳大利亞自然地理特點有什么關系?
3.展示:澳大利亞位于赤道以南,周圍被海洋包圍,南回歸線從中穿過,是個南半球的國家,是世界上唯一獨占一個大陸的國家。并用大陸漂移的觀點解釋一下為什么澳大利亞有如此多的古老生物。
培養(yǎng)讀圖、分析能力。同時通過導游的方式來培養(yǎng)學生運用地理專業(yè)術語的表達能力,激發(fā)學習興趣。也為下一探究活動創(chuàng)設范例。
承轉
過渡澳大利亞盡管古老的生物很多,但是如果從數量的多少來說的話,澳大利亞在世界上更令人驚嘆的是,這個國家居然有近兩億頭羊,是世界上擁有羊最多的國家。所以澳大利亞又被稱為騎在羊背上的國家。下面我就跟著第二組到開心農牧場去看看。活動二
1.展示相關圖片指導第二組導游員介紹本景區(qū)
2.結合圖8.39指導學生分析澳大利亞牧羊帶分布與自然條件(主要是地形和氣候)的關系并總結歸納。1.導游員結合教材和地圖介紹本景區(qū),帶領大家學習三大牧羊帶及其分布和農牧業(yè)在國民經濟中的地位。
2.合作探究:為什么澳大利亞的養(yǎng)羊業(yè)發(fā)展的如此迅速呢?澳大利亞有哪些適合綿羊生長和繁殖的自然條件呢?
3.展示:各組展示農牧業(yè)與自然條件的關系。通過合作探究分析區(qū)域地理各要素間的內在聯(lián)系,在培養(yǎng)學生的合作能力的同時,培養(yǎng)了學生的讀圖分析能力和從地理圖表、資料提煉信息分析問題的能力;承轉
過渡澳大利亞不僅有發(fā)展農牧業(yè)的優(yōu)越條件,發(fā)展工礦業(yè)的條件也得天獨厚?;顒尤?.展示相關圖片和地圖指導第三組導游員介紹本景區(qū)
2.結合圖8.41分析澳大利亞礦產資源分布特點,及其具有埋藏淺、品質優(yōu)、易開采的優(yōu)點。1.導游員結合教材和地圖介紹本景區(qū)
讓游客了解澳大利亞有哪些礦產資源及其分布的地區(qū),特別是帶領大家了解主要冶金工業(yè)中心。
2.合作探究:澳大利亞礦產資源的特點,及其優(yōu)點。進一步培養(yǎng)合作和探究能力。
教學反饋借助每期的非常1+1砸金蛋(回答問題)了解學生學習情況
問題1:澳大利亞有哪些古老生物?及其形成原因?
問題2:澳大利亞的地形和氣候對農牧業(yè)有何影響?反饋教學效果課堂
小結你問我答:每一個小組提出一個問題,其他小組回答培養(yǎng)學生創(chuàng)新精神家庭學習跟爸爸媽媽一起談談各自對澳大利亞的認識。從父母那里進一步了解澳大利亞。板書設計第四節(jié)澳大利亞
一、世界活化石博物館
1.特有的生物
2.地理位置
二、騎在羊背上的國家
1.三大牧羊帶及其分布
2.自然環(huán)境及其對農牧業(yè)的影響
三、坐在礦車上的國家
1.礦產資源的特點
2.發(fā)達的冶金業(y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