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三年級數(shù)學教案
發(fā)表時間:2021-09-02滬教版三年級上冊《數(shù)學廣場——周期問題》數(shù)學教案。
作為一小學位老師,我們要讓同學們聽得懂我們所講的內容。因此,老師會想盡一切方法編寫一份學生易接受的教案。從而在課堂上與學生更好的交流,那你們知道有哪些優(yōu)秀的小學教案嗎?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滬教版三年級上冊《數(shù)學廣場——周期問題》數(shù)學教案”,歡迎大家閱讀,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滬教版三年級上冊《數(shù)學廣場——周期問題》數(shù)學教案
【教學目標】
1、 通過對簡單的周期性問題的探究,理解周期性問題的結構特點。
2、 知道使用除法解決這類問題的簡潔、便利。
3、 結合具體情境,探索并發(fā)現(xiàn)簡單周期現(xiàn)象中的排列規(guī)律,能根據(jù)規(guī)律確定某個序號所代表的是什么物體或圖形,能正確計算按周期規(guī) 律排列的某類物體或圖形共有多少個。
4、 經歷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過程,體會畫圖、列舉、計算等解決問題的不同策略,能根據(jù)實際情況,選擇合適的解決問題的策略。
【教學重點】
發(fā)現(xiàn)數(shù)字、文字、記號等排列的重復部分,就是發(fā)現(xiàn) 周期,并體會它的確定性是認識周期現(xiàn)象的關鍵。
【教學難點】
確定周期現(xiàn)象中某個序號所代表的物體或圖形。
【教學準備】多媒體
一、引入新知:
(1)師:快過 節(jié)了很多的商店都在張燈結彩的,店里都掛 滿了一些氣球。
投影出示氣球圖片
(2)小兔歡歡提了一個問題:仔細觀察上 面的氣球,你能發(fā)現(xiàn)什么規(guī)律?
生得出結論:氣球以“2個藍、1個綠、2個黃”的順序5個5個有規(guī)律地排列。
(4)師:對了,這就是我們今天要 學習的內容《周期問題》。
(5)歸納:通過仔細觀察,我們發(fā)現(xiàn)在日常生活中,有許多現(xiàn)象都是按照一定的規(guī)律、依次不斷重復出現(xiàn)的,我們把這種現(xiàn)象叫做周期現(xiàn)象,(出示周期現(xiàn)象的概念)而重復出現(xiàn)的一節(jié)個數(shù)叫做周期。
二、自主探究
例1:照上面那樣將氣球 從左往右掛下去,第23個氣球什么顏色?這23個氣球里面有幾個是綠色的?有幾個是黃色的?
(1)想一想:第23個氣球在第幾組?為什么?
① 小組討論:可利用彩色小圓片進行排列。(或是列表法)
②引 導學生列出算式:23÷5=4……3(4表示周期數(shù),3表示一個周期里面的第三個)。
③小結:要想準確判斷某一氣球的位置和顏色,首先要弄清這一排列的周期是幾,然后通過計算,知道它在第幾周期第幾位后,再確定它的顏色。
(2)算一算:這23個氣球里面有幾個是綠色的?
生:一個周期一個綠色,四個周期就是4個綠色,加上最后一個也是綠色,所以有(4+1)個綠色。
(3)練一練:有幾個是黃色的?
生:黃色 的氣球應該是(4×2)個。
(4)列一列:生活中有哪些現(xiàn)象是周期問題。
(讓學生自主探究,體會多樣的解題策略。學生可能運用圖示法、列表法及利用余數(shù)進行推理等方法解決這樣簡單的周期性問題。)
三、鞏固練習:
練一練:
(1)從左往右數(shù),第101張是哪種卡片?
說:讓學生說一說排列規(guī)律,說出它的變化周期。
(為一個周期。)
算:第101張 卡在那一個周期里,是第幾個?
(101÷6=16……5。說明第 101個是在第17個周期的第5個。所以是。)
(2)一共有卡片幾個?
想:一個周期里面有3個 ,所以:16×3+2=50(個)。
(練一練“是有關簡單的周期性問題的實際問題。通過這些練 習,幫助學生掌握尋找每個問題中的1個周期,鞏固采用不同的方法解決簡單的周期性問題的思維方法,進一步體會利用余數(shù)進行推理方法的便捷,掌握利用余數(shù)進行推理的方法。 )
四、拓展提高:
今天是幾月幾日?距離明年春節(jié)還 有多 少天?算一算明年的春節(jié)是星期幾?
五、課堂總結
今天你學到了什么新的本領?
小編推薦
滬教版三年級下冊《數(shù)學廣場——搭配》數(shù)學教案
滬教版三年級下冊《數(shù)學廣場——搭配》數(shù)學教案
教學目標:
1、學會借助畫圖(連線)的方法對不同的事物進行有序的組合與搭配。
2、通過自主探究搭配方案的過程,培養(yǎng)學生的合作能力與創(chuàng)新能力。
3、通過對事物搭配方案的設計與探究,體會有序思考的優(yōu)勢,并使學生初步感悟數(shù)學的建模思想。
教學準備:課件
教學重點、難點:
能夠按照一定的次序給事物進行不重復、不遺漏的組合搭配,并用算式計算。
教學過程:
一、創(chuàng)設情景,引入新課
師:學校的足球隊為了迎接比賽,正在緊張地訓練著。你們愿意幫助他們搭配一套漂亮的比賽服嗎?(出示課題--搭配)
二、動手實踐,歸納方法
1、設疑探究
(1)、師:現(xiàn)在有幾種顏色的上衣和褲子可供搭配呢?(出示下圖)
(生:三種顏色的上衣和兩種顏色的短褲)
問:如果請你根據(jù)自己的喜好來搭配一套運動服,行嗎?
(個別學生回答,師演示)
(2)師:還有不同的方案嗎?(有)接下來,就請大家小組合作,把可能出現(xiàn)的搭配方案寫下來。(小組合作實踐)
2、交流反饋
學生使用的方法可能有:
(1)拼搭法:
根據(jù)上衣來考慮:
根據(jù)褲子來考慮:
(2)連線法:
小結:我們在搭配時要注意什么?
有次序地搭配,這樣才能既不重復,有不遺漏。
(3)師:想一想,能用一個算式來計算嗎?
板書:3×2=6(種)
每1件上衣都有2條褲子可搭配,3件上衣,也就是3個2。
(4)師:如果還有4雙球鞋可供選擇,一共又有多少種搭配方法?你能用連線法來說明嗎?算式又怎樣列?
生草稿紙連線,并列式計算,匯報:3×2×4=24(種)
以上每種搭配方法,都會有4種球鞋可搭配,因此再乘4,得24種。
三、師生互動,靈活運用
1、模仿練習(P72-2)
師:其實,在生活中,需要搭配的地方還真不少呢!你們看,在食堂買菜也能用到這個本領。(出示P72-2的圖片)大家能根據(jù)要求,用連線的表達方式來搭配一下嗎?算式怎樣列?
(學生獨立完成后核對并列式:3×4=12)
2、提高練習
師:小朋友的本領學得真好,為了獎勵大家,學校食堂向你們推出了一個優(yōu)惠活動:(出示紅榜)
即日起,凡在本食堂購買兩個不同葷菜的小朋友,可獲贈任意一個素菜!
問:這樣的話,可以有多少種不同的搭配方案呢?
(小組成員自由組合后討論方案并歸納思考方法)
3、自選練習
師:如果你們對食堂的菜譜還不太滿意的話,可以從桌上任選一份新菜譜,進行“兩葷一素”的搭配。
(菜譜分A、B、C三種,學生可根據(jù)掌握的程度任選一份)
菜譜A
菜譜B水煮牛肉 炒生菜
白灼草蝦 炒空心菜
紅燒扁魚 炒雞毛菜
糖醋小排 炒橄欖菜菜譜C
鐵板牛肉串 炒杭白菜
紅燒雞腿 麻辣豆腐
茄汁鯧魚 炒荷蘭豆
油炸大蝦 炒青菜
四、小組交流,歸納總結。(略)
五、檢測目標練習:
1 小紅有4雙襪子和3雙鞋子,可以有幾種搭配方案?
2 小明到科技館有兩座橋可走,過每座橋都有4條路可到達科技館。他有幾種不同路可走?
教后記:
滬教版三年級上冊《數(shù)學廣場——流程圖》數(shù)學教案
作為杰出的教學工作者,為了教學順利的展開。所以大多數(shù)老師都會選擇制定一份教學計劃。從而在之后的上課教學中井然有序的進行,那么優(yōu)秀的教案是怎么樣的呢?下面是小編精心收集整理,為您帶來的《滬教版三年級上冊《數(shù)學廣場——流程圖》數(shù)學教案》,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滬教版三年級上冊《數(shù)學廣場——流程圖》數(shù)學教案
教學內容:P84,減法塔
教學目標:
1、熟練運用構造三位數(shù),培養(yǎng)學生的思維能力。
2、能讀懂和運用流程圖,培養(yǎng)學生觀察、思考、實踐能力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教學重點:讀懂和運用流程圖。
教學難點:運用流程圖
教學關鍵:理解“差組成的數(shù)字與本算式數(shù)字是否完全相同”
教學具準備:數(shù)卡,課件
教學過程:
一、復習舊知,引入新知:
師:上節(jié)課我們學習了怎么擺最大、最小三位數(shù),現(xiàn) 在老師手里有9張數(shù)卡:1,2,3,4,5,6, 7,8,9,請同學們用這些數(shù)卡擺出最大、最小三位數(shù),看看誰最快。
師:今天我們就要學習怎么用這些數(shù)卡造數(shù)學塔。
〖開門見山,明確學習任務;導語激趣,引發(fā)學生學習的欲望?!?/p>
二、自主探究
(一)理解圖式
1、小組合作,探尋新知
合作要求:(看書)
1) 讀懂流程圖每一層的意思;
2) 按要求跟著流程圖做一做;
3) 說說你發(fā)現(xiàn)了什么小秘密?
2、 集體交流
師:哪個小組來介 紹流程圖?減法塔是 怎么造的?
板書:
師:誰來說說今天造的最大三位數(shù)和最小三位數(shù)與前一堂課造的最大三位數(shù)、最小三位有什么區(qū)別?
(防止學生造最大、最小三位數(shù)時出現(xiàn)錯誤)
師:你是怎么理解流程圖中的“差組 成的數(shù)字與本算式數(shù)字是否完全相同”?
3、練一練。
(1)兩人合作:按流程圖要求,用⑤⑧⑦造減法塔。
(2)獨立完成:用⑥⑦⑧造減法塔。
(3)交流反饋:(板示三座減法塔)
4、歸納(造減法塔的方法)
〖流程圖為 學生造數(shù)提供了豐富的信息資源,在這個環(huán)節(jié)中, 讓學生充分地利用已有的知識經驗,通過觀察、思考、討論自主探索新知,使學生的學習活動成為獲得成功體驗的 學習過程?!?/p>
(二)探尋規(guī)律
1、觀察三座減法塔
思考:
1)減法塔最 高有幾層?最矮有幾層?
2) 你有沒有發(fā)現(xiàn)什么 小秘密?
(被減數(shù)和減數(shù)的中間數(shù) 字相同;每個差的中間數(shù)字一定是9;每個減法塔的最后差是495)
2、交流感悟
師:通過觀察和思考,請你想一想:為什么有 的塔層數(shù)多,有的塔層數(shù)少 ?(跟選擇數(shù)字有關)
師:你還發(fā)現(xiàn)了什么小秘密?
師:討論:為什么減法塔中,每層的結果數(shù)的中間都是9?
3、 師生歸納:(方法與規(guī)律)
〖通過觀察,思考和比較,讓學生學著歸納小結,提升了學生的思維能力和概括能力。〗
三、鞏固提高
1、 用數(shù)卡①②③④⑤⑥⑦⑧⑨造塔。
(1)選擇你喜歡的三個數(shù)造減法塔。
(2)跟同桌交換一個數(shù)字,再造一座減法塔。
(3)交流核對
2、 用數(shù)卡造塔的方法能用豎式來表示嗎?
(1)用⑥⑤⑦試試。
(2)交流反饋()
〖教師將減法塔轉化為單純的豎式?!?/p>
四、體驗收獲
師:你今天有什么收獲?你覺得今天學得最開心的是什么?
〖引導學生回顧總結解題策略,激勵學生體驗成功?!?/p>
五、板書設計:
減法塔
六、設計說明:
本節(jié)課是基于上節(jié)課基礎上展開的新課,但是又有別于上節(jié)課的知識。此課的重難點在于讀懂流程圖,在讀懂的基礎上讓學生自己觀察減法塔的規(guī)律和性質。新課一開始我就要求學生自己看流程圖,這樣有利于挖掘學生的觀察能力和獨立思考能力。理解了整個過程之后,讓學生自己動手嘗試造減法塔。在尋找減法塔的規(guī)律過程中,也充分發(fā)揮了學生的主觀能動性,放手讓他們自己發(fā)現(xiàn)并解決問題。通過這些,學生充分體驗了成功的喜悅。
滬教版三年級上冊《解決問題》數(shù)學教案
眾所周知,一位優(yōu)秀的老師離不開一份優(yōu)質的教案。這時就需要自己去精心研究如何做一份學生愛聽老師愛講的教案。對教學過程進行預測和推演,從而更好地實現(xiàn)教學目標,那么教案怎樣寫才好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滬教版三年級上冊《解決問題》數(shù)學教案”,僅供您在工作和學習中參考。
滬教版三年級上冊《解決問題》數(shù)學教案
【教學目標】
1.能根據(jù)問題收集有用的信息,將情節(jié)描述成簡圖(線段圖),并列出相應的算式。
2.初步掌握分析方法,會解答兩步計算的實際問題,并能正確使用小括號。
3.理解并掌握連乘、連除、乘除混合式題的運算順序,能夠正確計算連乘、連除、乘除混合式題。
【教學重點】
初步掌握分析方法,解答兩步計算的簡單實際問題。
正確計算連乘、連除、乘除混合式題。
【教學難點】
正確使用小括號。
教學過程:
一、創(chuàng)設情景,引出話題
1、 開場談話,揭示課題。
2、 出示幾個條件:兔子燈有25盞,蓮花燈的盞數(shù)是兔子燈的3倍,球形燈的盞數(shù)是兔子燈的4倍。
3、 根據(jù)這些條件,你可以提出什么數(shù)學問題?
4、 學生回答,教師貼板書,并記錄下教師沒有準備的問題。
5、 在這些問題中哪幾個可以一步計算?
6、 你能不能把剩下的這些問題分分類?和你的組員討論一下。
7、 每組派一名代表來匯報一下。(學生講教師調整板書)
二、嘗試探究,獲得新知
(一)和倍問題
1、 我們先一起來研究第三個問題“蓮花燈和兔子燈一共有幾盞?”(媒體出示)
2、 你們每個人先試著做做看好嗎?要求:列式計算,省略答句。
3、 和你的同桌說說你是怎么想的?
4、 大組匯報:
1) 學生說想法。(教師可提示:要求什么?哪個條件沒有直接告訴你?)
2) 誰來列式?說說每一步求出的是什么?
板書:
3) 你能把這兩個式子和并寫成一個式子嗎?
板書:25×3+25或25+25×3
= 75+25
= 100(盞)
5、 第二種解法
1)還有其他方法嗎?
可能出現(xiàn)的算式是:
A. 4×25 問:可不可以這樣列式?有沒有道理?
B. 1+3×25 把你的想法說給你的組員聽聽。
C. (1+3)×25
2) 學生能說出的就讓學生講,學生不能講的就由老師提示。
我們剛才說了“把兔子燈看成是1份,那么蓮花燈就有這樣的3份,一共有1+3=4份?!蔽覀冞€知道“每份是25盞”,那么4份有幾盞呢?
邊說邊媒體演示:
逐步形成以下板書。
6、 比較:這兩種方法更喜歡哪一種?為什么?
7、 練習:
黑板上所有求和的題目中任選兩題。
匯報時,媒體出示線段圖
統(tǒng)計哪些同學用了第一種方法,哪些同學用了第二種方法?
(二)差倍問題
1、 嘗試練習:球形燈比兔子燈多多少盞?
2、 學生匯報:說說怎么想的。
3、 練習:黑板上另外的有學生提出的減法問題中任選一題
4、 小結:今天解決了那么多問題,都有什么特點?有幾種解法?
三、鞏固練習,掌握方法
1、 選擇題:
1) 松樹有38棵,楊樹的棵樹是松樹的3倍。楊樹和松樹共有多少棵?( )
A. 38×3+3
B. 38×3+38
C. 38×3+1
2) 第一層書架上有51本書,第二層書架上的數(shù)是第一層書架的3倍,兩層書架上的書相差多少本?( )
A. 51×3-51
B. 51×(3-1)
C. 51×(3+1)
3) 學校買了足球15只,買的籃球比足球多6只。足球和籃球一共買了多少只?( )
A. 15×6+15
B. 15×(6+1)
C. 15+6+15
2、 兔子燈有25盞,________________,蓮花燈和兔子燈一共有多少盞?
學生自由補充條件,其他學生隨機回答。
四 小結
五 板書:燈市
六 作業(yè)
1 體育室有排球14只,足球的只數(shù)是排球的3倍,足球有多少只?足球比排球多多少只?
2 超市里有24箱酸奶,橙汁是酸奶的5倍還多9箱,橙汁有多少箱?兩種飲料一共有多少箱?
3 有甲乙兩個糧庫,甲庫存糧123噸,乙倉存糧比甲倉的3倍少20噸,甲乙兩個糧倉共有存糧多少噸?(用兩種方法解答)
七 反思:
滬教版三年級上冊《面積》數(shù)學教案
作為大家敬仰的人民教師,要對每一堂課認真負責。每位老師都會提前準備一份教案,以便于提高講課效率。上課才能夠為同學講更多的,更全面的知識。你知道有哪些教案是比較簡單易懂的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滬教版三年級上冊《面積》數(shù)學教案”,歡迎您參考,希望對您有所助益。
滬教版三年級上冊《面積》數(shù)學教案
教學內容:面積
教學目標:
1、通過數(shù)格子來比較平面圖形的大小。
2、對不同的圖形會運用不同的辦法數(shù)格子。
3、培養(yǎng)學生的動手操作能力和思維發(fā)散能力。
教學重點:
會用方格的多少表示面積。
教 學難點:
不規(guī)則圖形的面積的計數(shù)。
教學課時:1課時
教學準備:
多媒體課件,小練習紙,透明格子紙
教學過程:
教學環(huán)節(jié)
引入:
1. 猜一猜:哪個圖形大?
出示:
2. 到底哪個大,說說你有什么好方法。
3. 媒體演示,并請同學們自己數(shù)一數(shù)。
4.小結:視覺會產生誤差,比較圖形的 大小可以用數(shù)格子的方法比較,沒有格子的可用透明方格紙放在圖形上再進行比較。
展開
4. 討論:
1.不滿一格時,怎么辦?(湊整)
2.是否有更好的方法?(軸對稱)
出示課題:面積
5. 探究面積的大?。?/p>
(1)數(shù)一數(shù):
這3幅圖形哪個面積最大?哪個最???
一邊數(shù)一邊想一想怎樣數(shù)又快又好?
(2)反饋:
哪個面積最大?哪個最小?
你是怎樣數(shù)的?
7.動手體驗,測量實物:
你能用今天學習的知識來,用方格紙測量一些身邊學習物品的面積嗎?
說一說剛才你測量的物體的大小。
鞏固練習:
1.這些圖形怎樣才能知道他們的面積呢?
(1)兩人一組用方格紙比較。
(2)反饋
2. 請同學們選擇自己喜歡的圖形,數(shù)一數(shù)它的大小。
(1)哪個面積最大?
(2)有什么好方法?
滬教版五年級上冊《數(shù)學廣場——編碼》數(shù)學教案
滬教版五年級上冊《數(shù)學廣場——編碼》數(shù)學教案
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
通過了解郵政編碼和身份證號碼,初步體會數(shù)字編碼思想在生活實際中的運用。
過程與方法:
借助已有的生活經驗和知識基礎,進一步體會數(shù)字編碼在日常生活中的應用。
情感與態(tài)度:
在學習中使學生感受到生活中處處有數(shù)學。
教學重點:
通過了解郵政編碼和身份證號碼。初步體會數(shù)字編碼思想在生活實際 中的運用。
教學難點:
進一步體會數(shù)字編碼在日常生活中的應用。
學前準備:
讓學生收集有關郵政編碼和身份證號碼的編碼知識。
教學過程:
一、導入階段:
1、從下面的數(shù)字中,你獲得了哪些信息?
110 121 119 120 12135 11185
2、生活中你還見過那些編碼?
3、今天主要學習郵政編碼,身份證編碼及表示的信息。
二、 中心階段:
(一)郵政編碼。
1.出示寫給課代表的信封 ,觀察信 封上少了什么?
為什么要寫郵編?使用郵政編碼有什么好處嗎?
郵政編碼是我國 的郵政代號,每一個地方的郵政編碼都不一樣,機器能根據(jù)郵政編碼對信件進行分揀,這樣就大大提高了信件傳遞的速度。
2.你了解郵政編碼嗎?學生將自己收集的有關郵政編碼的消息向大家介紹
3.出示我國郵政編 碼規(guī)則:郵政編碼由六位數(shù)字組成,前兩位數(shù)字表示省(直轄市、自治區(qū)),前三位數(shù)字表示郵區(qū),前四位數(shù)字 表示縣(市),最后兩位數(shù)字表示投遞局(所)。
4.介紹郵政編碼的查詢方法:11185 網絡上的搜索引擎。
5.通過網絡的搜索引擎完成P79試一試
[通過介紹郵政編碼使學生初步體會到了數(shù)字編碼思想在生活實際中的用處]
(二) 身份證號碼
(1) 每個公 民一出生,就有一個身份證號碼。公民身份證號碼是每個公民唯一的,終身不 變的身份代碼。
(2) 自學書P80頁。
學生交流
(3) 出示第二代身份證,310104199611020823介紹身份證號碼中數(shù)字編排的結構和含義。
前1、2位數(shù)字表示所在省份的代碼,
第3、4 位數(shù)字表示所在城市的代碼,
第5、6位數(shù)字表示所在區(qū)縣的代碼,
第7-14位數(shù)字表示出生年、月、日,
第15、16位數(shù)字表示所在派出所的代碼,
第17位數(shù)字表示性別(單數(shù)表示男性,雙數(shù)表示女性),
第18位數(shù)字是校驗碼(一般隨機產生的)
(4)給自己編一個身份證號碼,回家拿出戶口本核對。
[通過介紹身份證號碼使學生進一步體會到了數(shù)字編碼思想在生活實際中的用處]
三、練習階段:
1. 在生活中還有許多地方用到了數(shù)字編碼,你能留心一下找一找嗎?并來介紹一下這些數(shù)字編碼。
2. 小小設計師:設計一個園南小學質量監(jiān)控的準考證號碼。進而設計徐匯區(qū)小學質量監(jiān)控的準考證號碼。
四、總結:
在生活中許多地方都用到數(shù)學,數(shù)字編碼就是我們在日常生活中常遇見的一種,如果我們能正確理解和運用這些數(shù)字編碼對我們的生活很有幫助。
滬教版三年級下冊《數(shù)學廣場——誰圍出的面積最大》數(shù)學教案
滬教版三年級下冊《數(shù)學廣場——誰圍出的面積最大》數(shù)學教案
教學目標:
1、知道長方形的周長一定,當長與寬相等時,面積最大。
2、通過學生動手操作、思考以及師生間的交流,探究“長方形周長相等時,長、寬與面積之間的關系”。
3、通過分類、觀察、驗證等各種形式的活動,培養(yǎng)學生的動手操作能力、觀察能力、抽象概括能力和初步的空間觀念。
4、讓學生在動手中獲得成功的體驗。
教學重點和難點:
重點:探究長方形周長相等時,長、寬與面積之間的關系。
難點:發(fā)現(xiàn)長方形周長一定,當長與寬相等時,面積最大。
教學準備:火柴棒若干。
教學過程:
課前準備:背長方形的周長和面積公式
一、復習引入:
1、師:同學們,我們已經學習了周長和面積,今天讓我們繼續(xù)來學習。
(媒體出示圖形1)
師:大家看,這個長方形是由幾根火柴棒圍成的?(出示一根火柴棒)
為了學習方便,我們就把這根火柴棒看作1厘米,同學們手中的火柴棒我們也把它看作1厘米。
師:那么這個長方形的周長是多少呢?(10cm) 面積呢?(6c㎡)
你是怎么想的?(出示網格圖)(6c㎡)
2、(出示圖形2)
這個圖形的面積是多少?(10cm2)你是怎么知道的?(出示網格圖)
3、師:剛才這些圖形都是用火柴棒圍成的,那么你們想不想也用它來圍一圍圖形呢?下面請大家兩人合作,用12根火柴棒來圍出各種封閉圖形,圍出一種就在表1上記錄好有關的數(shù)據(jù)??纯茨隳車鰩追N不同形狀的封閉圖形。
(表1)
周長 面積學生操作,全班交流(在黑板上拼圖形)(分左右,長方形和正方形放在左邊,其余放在右邊),請學生說說所拼圖形的面積。
二、探究新知
1、師:大家看,這些圖形都是用12根火柴棒圍成的,請你們仔細觀察一下,你們能發(fā)現(xiàn)什么秘密嗎?
小結:
發(fā)現(xiàn) 1:周長相等,面積有大有小。
2、師:我們再來看左邊,在這些長方形和正方形中,用同樣數(shù)量的火柴棒圍成的圖形,面積是否有大?。克鼈兊拇笮∫?guī)律是什么呢?下面我們一起來研究。
出示課題:(誰圍出的面積最大)
師:下面請同學們用14根火柴棒來圍不同形狀的長方形,圍一個就在表2上記錄它的相關數(shù)據(jù)??纯茨隳車鷰讉€。(兩人合作)
(表2)
長寬周長 面積全班交流(請學生上來圍),說說面積是多少。
師:請大家再來觀察一下表中數(shù)據(jù),你發(fā)現(xiàn)什么規(guī)律嗎?
同樣的周長,面積為什么會逐漸增大呢?長、寬和面積之間有什么規(guī)律嗎?
(寬逐次增加1,長逐次減少1)
發(fā)現(xiàn)2:周長相等時,長、寬數(shù)據(jù)越接近,面積就越大。
請學生再觀察黑板上的圖,圖形越窄,面積越小。
三、操作驗證
師:用14根小棒圍出的圖形有這樣的特點,那么再多些小棒圍出的圖形是不是也有這些特點呢?我們得出的結論是否適用于所有的圖形呢?
請學生用16根小棒操作驗證,在表3上做好記錄。
(表3)
長寬周長 面積(學生交流)
發(fā)現(xiàn)3:周長相等時,長、寬相等,正方形面積最大。
四、實踐應用
1、用24米的木柵欄圍出一個花壇,要使花壇面積最大,怎么圍?面積是多少?(圍成什么圖形?為什么?)
2、用24米的木柵欄利用兩面墻圍出一個花壇,要使花壇面積最大,怎么圍?面積是多少?(利用兩面墻是什么意思?)
3、用24米的木柵欄利用一面墻圍出一個花壇,要使花壇面積最大,怎么圍?面積是多少?
五、總結
今天我們學了什么?
六、檢測目標練習:
(1)一根長24厘米的銅絲,可以圍成多少種不同的長方形?求出它們的周長和面積。
(2)一個長方形客廳寬5米,長8米,現(xiàn)在鋪邊長是5分米地磚,至少需要買地磚多少塊?
七、板書設計:
誰圍成的面積最大
周長相等,面積有大有小。
周長相等時,長、寬數(shù)據(jù)越接近,面積就越大。
周長相等時,長、寬相等,正方形面積最大。
八、教學效果反饋:
滬教版三年級上冊《制作年歷》數(shù)學教案
相信很多老師都希望自己的課堂上同學們能夠積極的與自己互動。這時就需要自己去精心研究如何做一份學生愛聽老師愛講的教案。從而以舉一反三的方式學會其他的知識點,那有什么樣的教案適合新手教師嗎?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滬教版三年級上冊《制作年歷》數(shù)學教案”,僅供參考,希望能為您提供參考!
滬教版三年級上冊《制作年歷》數(shù)學教案
教學內容:九年制義務教育數(shù)學課本 P30
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
1、掌握大月、小月、及2月的特點;
2、能夠判斷平年和閏年;
3、小組合作制作年歷;
過程與方法:
通過觀察和比較年歷卡,得到年月日的有關系統(tǒng)知識
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
體會數(shù)學知識來源于生活,學好數(shù)學十分有用激發(fā)學生的興趣和探究精神。
教學重難點:年歷的制作
教具準備:多媒體課件,卡紙 ,彩色水筆
一、觀察年歷片:
1、完整的年歷片上有哪些信息?
學生交流:年、月、日、星期、表格
2、簡單提問:
為什么有12張小表格?
為什么每張表格有7列?
二、自主嘗試:表格1
-----年1月
星期日星期一星期二星期三星期四星期五星期六1、 學生嘗試
2、 交流:
(1) 一年的開始是幾月幾日?
(2) 1月1日一定是星期日嗎?為什么?
(3) 寫到哪一天為止?為什么?
(4) 你認為制作年歷片要注意什么?
三、自主嘗試:表格2
-----年2月
星期日星期一星期二星期三星期四星期五星期六1、2月的第一天是星期幾?你怎么知道?這一天是固定不變的嗎?
2、2月的最后一天是幾?你怎么知道?這一天是固定不變的嗎?
3、你要提醒大家注意什么?
四、小組合作
完成P30 年歷片
五、裝飾年歷片
1、你的重要日期標注;
2、動手制作一個漂亮的2011年年歷片。
六、及時練習
(一)生活中的年月日
1、小淘氣在外婆家連續(xù)住了62天,正好是兩個月,這兩個月是( )月和( )月,他是()月()日住到外婆家的。
2、2010年5月1日至10月31日,世博會在上海舉行,它將歷時6 個月,其中有( )個大月,( )個小月,共計()天。
3、小巧今年正好8周歲,可是她只過了兩個生日,她是()年()月()日出生的。
(二)找規(guī)律,填一填:
(1) 1月、3月、5月、7月、8月、( )月、( )月
(2) 1928年、1932年、1936年、( )年、( )年、( )年
(三)一周有7天,它們是星期幾
(1)2008年6月1日是星期( )
(2)2008年12月31日是星期( )
(四)日期的縮寫
2004年2月5日
2004年10月2日
(五)拓展
以小組為單位,編寫2009年1月份的月歷
星期日星期一星期二星期三星期四星期五星期六課后反思:
滬教版三年級下冊《分數(shù)》數(shù)學教案
滬教版三年級下冊《分數(shù)》數(shù)學教案
教學目標:
1、復習幾分之一和幾分之幾。
2、掌握有關分數(shù)的概念。
教學重點和難點:
重點:強化“平分”的概念,掌握有關分數(shù)的知識。
難點:知道部分占總數(shù)的幾分之幾,求總數(shù)。
教學準備:練習紙和課件
教學過程:
課前準備:口算(課堂練習紙第一題)
一、復習分數(shù)的意義
1、說出分數(shù)各部分的名稱,及表示的意思。
……………( ),表示 。
……………( ),表示 。
2、對于相同的整體,平均分的份數(shù)越多,每一份就越( ),平均分的份數(shù)越少,每一份就越( )。
3、把1米長的線段平均分成5段,每一段的長度是1米的( ),也就是 )米。
二、基礎練習:
1、用分數(shù)表示涂色部分:
2、涂色部分占總數(shù)的( )。
3、小丁丁手中有2個紅氣球,4個黃氣球,3個藍氣球。其中紅氣球占總數(shù)的( )。紅氣球占黃氣球個數(shù)的( )。
4、根據(jù)下圖所給分數(shù),圈一圈:
說方法:
1、數(shù)總數(shù)
2、再看分母
3、最后看分子
5、填空:
1) 1分米是1米的( )。 1厘米是1米的( )。 1克是1000克的( )。
2)4個是( ); 5個( )是 ; ( )個 是。
三、綜合練習:
1)飼養(yǎng)小組養(yǎng)了36只小兔,其中的是灰兔,灰兔有( )只。黑兔有4只,占總數(shù)的(-)。剩下的是白兔,白兔有( )只,占總數(shù)的(-)。黑兔占灰兔的(-)。
2)一疊手工紙,紅色的有27張,占,這疊手工紙共有( )張。是蘭色手工紙,有( )張。
四、拓展練習:
1)45個◎的是( )個◎; 32個※的( - )是8個※。
2)在( )里填上>、<或=:
1( ) ( ) ( )
( ) ( )1 ( )
( )
五、檢測目標練習:
1 填空:分數(shù)的分母表示被平均分成的( ),分子表示有這樣的( )
分母相同的兩個分數(shù),( )大的比分子小的分數(shù)要大。
2 按分數(shù)圈一圈
七、板書設計:
分數(shù)
分母相同看分子,分子大的分數(shù)就大。
分子相同看分母,分母大的分數(shù)反而小。
教后記:
滬教版三年級上冊《軸對稱圖形》數(shù)學教案
每一位任課老師,為了能夠給學生給一個最簡單易懂的教學思路。老師需要提前做好準備,讓學生能夠快速的明白這個知識點。才能有計劃、有步驟、有質量的完成教學任務,如何才能編寫一份比較全面的教案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滬教版三年級上冊《軸對稱圖形》數(shù)學教案”,供您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滬教版三年級上冊《軸對稱圖形》數(shù)學教案
一、教學內容:滬教版 三年級上 課本P54-55
二、教學目標:
1、認識軸對稱圖形,知道軸對稱圖形和對稱 軸的含義,能正確判斷軸對稱圖形,并會畫對稱軸。
2、通過動手操作,討論交流等多種形式,讓學生感知軸對稱圖形的內在屬性。
3、通過對生活事物及相應圖形的欣賞,感受軸對稱圖形的對稱美,體會數(shù)學與日常生活的密切聯(lián)系。
三、教學重難點:判斷軸對稱圖形,正確找到對稱軸
四、教學準備:課件、圖形材料
五、教學過程:
(一)欣賞圖片,引入新課
師:上課之前,我們來欣賞一些有特色的建筑物。(ppt)
師:這些建筑壯觀嗎,那么他們有什么共同特點呢?它里面隱含著數(shù)學知識,今天就讓我們探尋其中的小秘 密。
老師:老師現(xiàn)在手中有一張彩色紙(對折,剪愛心)你們覺得老師將彩色紙展開 后會是什么圖形?
生:愛心
師:仔細觀察這左右兩邊,你發(fā)現(xiàn)了什么它們有什么特點?
生:左右兩邊大小,形狀相同。
師:像這樣左右兩邊都是一樣的,是對稱的圖形,在數(shù)學上我們稱之為軸對稱圖形。今天我們就要來學習軸對稱圖形。(板書課題)現(xiàn)在你能告訴老師,這些漂亮的建筑有什么特點嗎?
生:它們左右都是對稱的;它們是軸對稱圖形。
(二)探求新知,建構 模型
師:真棒!你看,這只小蝴蝶在照鏡子 ,你能幫小蝴蝶畫出鏡 子中的另一半嗎?
師:你們是怎么畫的?(找到每個圖形頂點的對稱點,然后連線,就是他的另一半)
師:軸對稱圖形的左右兩邊怎么樣?
生:左右兩邊一樣大
師:你用什么方法證明它們的兩邊一樣大?我們可以怎么做?
生:對折(板書:對折) 師:對折之后怎么樣?
生:兩邊的圖形完全重合在一起。(板書:完全重合)
師:誰來重復一下,我們用什么方法來判斷軸對稱圖形?
生:對折,兩邊的圖形完全重合。
師:真聰明!現(xiàn)在我們來試一試好嗎?我們來到了數(shù)學城堡,你能將這些圖形分類嗎?
師:告訴老師哪些是軸對稱圖形,哪些不是?
師:傘為什么不是軸對稱圖形?
生:兩邊不一樣大。
師:誰再來告訴老師軸對稱圖形有什么特點?
生:對折后,兩邊的圖形能夠完全重合
師:對,上下對折或左右對折后會完全重 合的圖形,是軸對稱圖形。
師:我們知道了,將圖形對折,就能判斷它是不是軸對稱圖形,再將軸對稱圖形展開,你發(fā)現(xiàn)中間有一條折痕,這條折痕就是對稱軸( 板書:對稱軸)
師:這幾張圖都是什么圖形?生:軸對稱圖形 師:找到他們的對稱軸
(三)自主探究,拓展引申
師:我們找到了這些圖形的對稱軸,那是不是所有的軸對稱圖形都只有一條對稱軸呢?
師:現(xiàn)在請同桌合作:請學生拿出長方形、正方形,找找他們的對稱軸!你發(fā)現(xiàn)什么?(2條對稱軸、4條對稱軸)
師:平行四邊形和圓形是軸對稱圖形嗎?那它有幾條對稱軸?
師:我們發(fā)現(xiàn),軸對稱圖形至少有一條對稱軸。
(四)鞏固練習,總結歸納
師:我們已經學習了軸對稱圖形、對稱軸,你們能用今天所學到的知識解決下面問題嗎?
1、選擇題
(1)一個軸對稱圖形沿著一條直線對折,兩側 的圖形 ( )
A. 完全相同 B. 大小一樣 C.形狀相同 D.能完全重合
(2)只要一 個圖形能被分成大小一樣的兩部分,它就是軸對稱圖形,這句話對嗎?( )
A. 正確 B. 不正確
(3)下列字母中,( )不是軸對稱圖形
A. B. C. D.
2、小結:今天學習了什么?認識了軸對稱圖形、對稱軸。知道了,軸對稱圖形能美化我們的生 活,讓我們能感受到對稱的美。
師:老師布置一項回家作業(yè),請你們當一回 小小設計師,設計一個對稱的圖案好嗎?
滬教版三年級上冊《米與厘米》數(shù)學教案
老師講課學生愛聽,還愿意自學的情況下,往往少不了一份教案。老師需要做好課前準備,編寫一份教案。對教學過程進行預測和推演,從而更好地實現(xiàn)教學目標,那么老師怎樣寫才會喜歡聽課呢?為了讓您在使用時更加簡單方便,下面是小編整理的“滬教版三年級上冊《米與厘米》數(shù)學教案”,僅供參考,但愿對您的工作帶來幫助。
滬教版三年級上冊《米與厘米》數(shù)學教案
教學內容:
教學目標:
1、通 過數(shù)格子來比較平面圖形的大小。
2、對不同的圖形會運用不同的辦法數(shù)格子。
3、培養(yǎng)學生的動手操作能力和思維發(fā)散能力。
教學重點:
會用方格的多少表示面積。
教學難點:
不規(guī)則圖形的面積的計數(shù)。
教學課時:1課時
教學過程:
三.鞏固練習:
填寫身高:
師:我們 學習的好朋友小巧、小亞、小丁丁很想知道自己的身高用小數(shù)該怎么表示,請大家?guī)椭幌??(由于前面回憶?米是100厘米,所以同學們不難得出他們三人的身高用厘米的表示方法 。)
一:多媒體展示
老師說的是:小胖的身高是1米30.
情景導入:
師:這位體育老師說的對不對?
二.探究新知:
30是什么意思?。?/p>
1米30厘米。
米和厘米都是長度單位,誰還記得1米是多少厘米?
二.用多媒體出示小丁丁,小巧,小亞的身高。
小巧:我的身高是1米28。
___________cm
小亞:我的身高是1米33。
_____________cm
小丁?。何业纳砀呤?米37。
_____________cm
請同學們把書翻到52頁,把算好的數(shù)據(jù)填寫在52也上,并完成52頁的練習。
1m65cm= m (1 65cm)
1m80cm= m (180cm)
1m76cm= m (176cm)
新授:
例題1:
通過動畫引發(fā)學生的積極性,并進一步理解米和厘米之間的進率。
(長度之間的關系)
觀察蝸牛和螞蟻賽跑,并回答問題。
(1)全長是100cm,也是_____m。
(2)蝸牛已經爬了____cm,離終點還有____cm。
(3)螞蟻已經爬了____cm,離終點還有____cm 。
例題2:
用這三塊圖形堆成下面的圖形,它們的高度各是多少?
通過這道題,讓同學們知道 ,長度單位不僅僅可以比較長度之間的關系,更能比 較高度之間的關系。
今天的學的難不難???
我們試一試自己學的水平好不好呢?
練一練:
填寫合適的單位。
(1)鉛筆長18( )
(2)我的身高1( )20( )
(3)床長2( )
(4)我用的課桌長45( )寬32( )
(5)尺長15( )
(6) 教室長7( )
(7)游泳池深145( )
請同學自己說,但要說清換算關系。
四.比大?。?/p>
21米 ( ) 12米
20厘米 ( ) 2米
99 厘米 ( ) 1米
318厘米( )3米17厘米
1米92厘米( )1米18厘米
4米3 厘米( )4m30cm
5m10cm( )5 米1厘米
五.用小數(shù)來表示動物的身高。
山羊 斑馬 長頸鹿
68cm 151cm 5m 7cm
____m ____m ____ m
拓展提高:
1、 師:下面這些長度到5m還缺多少厘米?
4m 3m 4m80m 2m98m
2、 小組合作解決。
總結:說說今天我們學習了什么知識,發(fā)現(xiàn)了什么?
滬教版三年級上冊《單價、數(shù)量、總價》數(shù)學教案
老師講課學生愛聽,還愿意自學的情況下,往往少不了一份教案。因此,老師會想盡一切方法編寫一份學生易接受的教案。讓同學們很好的吸收課堂上所講的知識點,你們見過哪些優(yōu)秀教師的小學教案嗎?下面是由小編為大家整理的“滬教版三年級上冊《單價、數(shù)量、總價》數(shù)學教案”,希望對您的工作和生活有所幫助。
滬教版三年級上冊《單價、數(shù)量、總價》數(shù)學教案
教學內容:上海市九年義務教育課本小學數(shù)學三年級第一學期第45頁《單價、數(shù)量、總價 》
教學目標:
1、結合生活實例,了解單價、數(shù)量、總價的含義。初步理解并掌握三者之間的關系,建立數(shù)量關系式。
2、初步培養(yǎng)運用數(shù)學語言,術語表達數(shù)量關系的能力,并能運用數(shù)量關系解決一些實際問題。
教學重點:
單價、數(shù)量、總價之間的基本數(shù)量關系,會求單價、數(shù)量及總價。
教學難點:
單價、數(shù)量、總價實際意義的建構。能運用單價、數(shù)量、總價三者之間數(shù)量關系靈活解決生活中的實際問題。
教學過程:
一、情景導入。
1、出示超市情景圖。
2、這是哪里???我們剛剛過完了哪 個節(jié)日???在國慶的時候,很多超市都有大降價的活動,讓我們一起去看看那些商品。
二、探究新知:
(一)認識單價、數(shù)量、總價
1、從這些商品圖中,你得到哪些信息?
2、生反饋。
3、我們觀察一下這些商品的信息,它們都是1份商品的價格。
這里的1份可以是1包、一瓶、一套……
4、在國慶假期中小胖和他的小伙伴們都趁這個降價的好時機去超市買了自己喜歡的商品,想知道他們買了什么嗎,讓我們一起去看一看。
小胖買了什么?(3包薯片)
他買了幾份?(3份)
誰來幫他 算算3包薯片總的價格?(5×3=15元)
你為什么想到用乘法?(1包5元,3包就是3個5所以用乘法。)
幾個幾用乘法。
……
5、(出示表格)看來我們的小伙伴在國慶 節(jié)期間買了不少的東西。
觀察一下這張表格,你能不能給一份商品的價格、幾份、總的價格起一個簡短好記的名稱,和你小組里的同學交流一下。
(一份商品的價格可以叫單價,幾份可以叫數(shù)量,總的價格可以叫總價。)
6、今天這節(jié)課我們就來學習單價、數(shù)量、總價(揭示課題)
7、誰再來說說什么是單價。
(二)探究單價、數(shù)量、總價之間的關系。
1、認識了單價、數(shù)量、總價之后,請你觀察一下表格中,每一行的單價、數(shù) 量、總價之間有沒有什么關系,和你的同桌交流一下。
2、小結:單價×數(shù)量=總價(板書)
3、在國慶假 期的時候,不僅超市有促銷活動,體育用品商店也有大減價的活動,熱愛運動的小胖當然不會錯過這么好的機會,那他在購物的時候又會遇到什么數(shù)學問題呢?
羽毛球1個7元,35元能買幾個?誰來幫小胖解決,說說你的算式?
(35÷7=5(個))
你為什么想到用除法做?
(因為要求35里有幾個7。)
這里的35,7,5分別表示什么?
誰來幫小胖解決第二個問題?
觀察一下這兩組算式,單價、數(shù)量、總價之間還有著怎樣的關系?
小結:總價÷單價=數(shù)量
4、小胖在回去的路上碰到了小巧,小巧想知道一個籃球多少元?
小胖為了考考小巧,他是這么回答的?誰來幫小亞解決?
(140÷2=70(元))
你為什么想到用除法?
(2個籃球的單價是一 樣的,也 就是把140平均分成2份。)
平均分成幾份我們用除法算。
觀察一下這兩組算式,單價、數(shù)量、總價之間還有著怎樣的關系?
小結:總價÷數(shù) 量=單價
今天我們學習的是單價、數(shù)量、總價,通過我們的探究,我們發(fā)現(xiàn)了這三者之間的三個數(shù)量關系式。讓我們一起再來讀一讀。
三、練習鞏固
現(xiàn)在就讓我們用新學的知識來練一練
請你們同桌兩個人相互說一說這兩題。
1、 說一說
1)橙汁每瓶4元,一箱10瓶共幾元?
2)每箱橙汁40元,5箱共幾元?
在第一題中,1箱10瓶的價格是總價。
在第二題中,1箱橙汁40元是單價,在不同的題目中,單價和數(shù)量是會變的,同學們一定要看仔細了。
其實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尤其是在購物的時候,常常要用到單價、數(shù)量、總價之間的關系式,現(xiàn)在就讓我們用我們所學的知識來解決一些生活中問題吧。
2、解決問題
1)、一塊巧克力的售價為8元,買6塊這樣的巧克力需要多少錢?
2)、1千克蘋果的售價為9元,45元可以買多少千克這樣的蘋果?
3)、小巧用800元買了2臺同樣的英文電子詞典,這種英文電子詞典的單價是多少錢?
3、選擇合適的條件。(手勢表示結果)
(1)一箱可樂45元,(?。┛蓸范嗌僭?/p>
A、5瓶 B、5箱
(2)( ),買8條毛巾要多少元?
A、每條毛巾10元 B、每箱毛巾300元
揭示:單價與數(shù)量要相對應。
4、學校購置了一批體育器材,了解到的信息如下:
羽毛球:30個,每個6元 跳繩:每根8元,共160元
乒乓球 :10個共20元
單價、數(shù)量、總價中,只要知道了其中2個量,我們就能求出第三個量。
5、學習了今天的知識,在購物的時候還會帶給我們不少的好處,現(xiàn)在就讓我們一起來做做購物小幫手。
4元/杯 18元/組 買6杯怎么買?
促銷:買3杯送1杯 買8杯怎么買?
5、小亞在超市里買了一些學習用品,可是不小心把發(fā)票弄臟,你能算出筆記本每本多少元嗎?
物品名稱 單價 數(shù)量 金額
筆記本 2本
鋼筆 12元 2支
合計 60元
四、總結:
你今天有什么收獲?
教學反思
數(shù)學源于生活,生活中到處有數(shù)學。教師要善于結合課堂教學內容,去采擷 生活中的數(shù)學實例。因此,課前我就給學生布置了一個作業(yè),讓他們親自到超市購買一種所需的物品,并且了解這種商品的價錢,以及購買了多少和一共用的錢數(shù)。課上,把學生從生活中自己搜集到的這些細息寫到黑板上,再讓學生解答。由于這些題來源于學生的生活實際,因此學生的興趣極高,這就為后面的學習做好了 鋪墊。
小學生具有強烈的好奇心和要求獨立的意識。因此,在課堂上應把內容放手交給學生,為他們提供獨立思考,獨立解決問題的時間和空間。在本節(jié)課上,我并沒有簡單地把數(shù)量關系告訴學生,而 是讓學生找找黑板上的這些題有哪些相同點,引導他們通過小組合作,討論,共同探究出單價×數(shù)量=總價這一數(shù)量關系,使每一個學生真正成為學習的主人。
練習是數(shù)學課堂教學的重要環(huán)節(jié)。它不僅是學生掌握知識,發(fā)展能力的重要手段,也是學生鞏固知識、應用知識的重要環(huán)節(jié)。因此,在本節(jié)課上,我精心設計與日常生活相聯(lián)系的內容,創(chuàng)設運用數(shù)學知識的機會,讓學生在練習中更加深刻地體驗數(shù)學的應用價值。如:“讓學生用40元錢,購買水果。”購買多少,購買幾種,全由學生自己做主,一下子就激發(fā)了學生的興趣。這樣,既聯(lián)系了學生的生活實際,又突出了應用意識的培養(yǎng)。
這節(jié)課雖然較好地完成了教學任務,但在教學方法上仍存在著一些問題:如留給學生合作交流地機會和時間明顯不足,學生真正投入的有思維碰撞的討論不多,對學生的評價還不能尊重學生的個性,還不能以不同的標準,從不同的角度,給予學生不同的評價。
總之,通過對本節(jié)課的精心設計和有效引導,讓學生真正經歷探索和發(fā)現(xiàn)的過程,學生不僅學到了數(shù)學知識,更重要的是讓學生體會到了學習的興趣,獲得了成功的喜悅。
滬教版三年級上冊《連乘、連除(2)》數(shù)學教案
在每學期開學之前,老師們都要為自己之后的教學做準備。要根據(jù)班級同學的具體情況編寫教案。上課才能夠為同學講更多的,更全面的知識。那嗎編寫一份教案應該注意那些問題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滬教版三年級上冊《連乘、連除(2)》數(shù)學教案”,僅供參考,希望能為您提供參考!
滬教版三年級上冊《連乘、連除(2)》數(shù)學教案
教學內容:課本第7頁
教學目標:
1、初步學習用連乘、連除解決數(shù)學小問題
2、熟練掌握連乘、連除的計算方法
3、培養(yǎng)數(shù)學化能力和發(fā)散性思維
4、將生活和經驗世界的實際情節(jié)用數(shù)學模型表示,本課中“不同的組合”是培養(yǎng)發(fā)散性思維的一個載體。
教學重難點:連乘連除的計算方法。
教學準備:課件
教學過程:
一、復習引入
1、用分拆的方法計算 :5×19 (0號本)
2用遞等式計算
(1)3×3×6
(2)42÷7÷3
2、直接說出得數(shù):
24÷4÷2= 2×2×7= 15+6= 64÷8÷8= 25-17=
50÷10÷1= 6×6+4= 51-13= 8+7×7= 0×2×3=
二、探究“數(shù)方塊”的多種方法
(一)學習P7主題圖:“一共有多少塊積木?”
1、觀察:注意觀察有幾排?有幾列?有幾層?
引導學生說說準備怎樣數(shù)一共有幾塊,然后配合多媒體演示,并配合簡明清晰有序的板書,幫助學生理解。
板書:
(1)有2層,每層3×4或4×3 3×4×2 4×3×2
(2)有4排,每排2×3或3×2 2×3×4 3×2×4
(3)有3列,每列2×4或4×2 2×4×3 4×2×3
2、小組交流:
(1)要求一共有多少塊積木?你是怎么想的?看哪組想出的方法最多。
(2) 學生匯報,教師實物演示
① 1層是3×4或4×3,有2層。 (書本小胖的算法)
② 1排是2×3或3×2,有4排。 (書本小亞的算法)
③ 1列是4×2或2×4,有3列。 (書本小丁丁的算法)
3、算一算:P7/3 把書本上的三種做法補充完成。
4、比較與發(fā)現(xiàn):比一比三個式子,有哪些共同點和不同點?
2×3×4
=6×4
=24(塊)
4×2×3
=8×3
=24(塊)
3×2×4
=6×4
=24(塊)
生1:三個因數(shù)都相同、都是連乘、積都是24
師:通過練習我們發(fā)現(xiàn),在連乘的計算中,交換因數(shù)的位置,積不變。
(二)學習連乘中的交換:(拓展與提高)
(1)想一想,你能利用連乘算一算:5×7×2?
板書: 5×7×2 5×2×7
(2)計算:
① 6×2×3 ② 3×4×3 ③ 7×3×3 ④ 8×2×3
=2×3×6 =3×3×4 =3×3×7 =2×3×8
=6×6 =9×4 =9×7 =6×8
=36 =36 =63 =48
三、生活應用
1、學校教學樓有5層,每層6個班級,每個班級裝2個電扇,一共有幾個電扇?
2、學校共買來25個錄音機,平均分給五個年級組,每個年級組有5個班級,
問,平均每個班級可以分到幾個?
四、總結:通過今天的學習你又掌握了哪些新知識?
五、檢測練習:
(1)0號本:用遞等式計算
① 5×7×2
② 81÷9÷3
③ 9×2×5
④ 50÷10÷5
⑤ 2×4×7
課后反思:
滬教版三年級上冊《小復習(1)》數(shù)學教案
在上課時老師為了能夠精準的講出一道題的解決步驟。有的老師會在很久之前就精心制作一份教學計劃。從而在課堂上與學生更好的交流,你們知道那些比較有創(chuàng)意的教學方案嗎?以下是小編為大家精心整理的“滬教版三年級上冊《小復習(1)》數(shù)學教案”,僅供參考,歡迎大家來閱讀。
滬教版三年級上冊《小復習(1)》數(shù)學教案
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
1、復習鞏固整百數(shù)、整十數(shù)的加減法。
2、三位數(shù)加減法及多位數(shù)加減法。
3、乘加、減乘、除加等。
4、復習三角形的有關知識。
過程與方法:在實際的計算過程中掌握巧算方法;通過趣味圖形題復習三角形有關知識。
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愛國主義教育。
教學重點:三位數(shù)加減法及多位數(shù)加減法的計算。
教學難點:三角形的特點和三角形的計數(shù)。
教學策略:通過學生小組活動探討,互相幫助,復習鞏固加堿法的計算方法以及圖形的特點。
教學準備:小黑板、媒體
教學過程:
一、情景引入
2004年我們中國終于實現(xiàn)了幾千年來的飛天夢想,我們的神州五號飛船載著我們中國首位航天英雄楊利偉登上了太空。不久我國又將發(fā)射七號,將實現(xiàn)第一太空漫步,同學們?yōu)槲覀兊淖鎳械津湴羻幔?/p>
今天小胖他們也來到了航天基地,準備登月。不過登月是一個很艱難的過程,必須克服許多困難。
二、小組合作,討論復習
1、首先他們碰到的是一組什么樣的題呢?觀察一下?
不但要仔細計算,更要找一找他們的規(guī)律?
820-130= 830-130= 840-130= 850-130=
你先算的是哪一題?他們的規(guī)律是什么?
180+320=
190+310=
200+300=
310+290=
先算哪一題簡單?你根據(jù)怎樣的規(guī)律?要注意什么?
2、他們通過了一組題后,碰到了第二道難關,這些題需要用巧算來解決,行嗎?
440+96+204= 先算什么?
750+165-165= 你怎么想的?
548-296-104= 你怎么算的?
808-799+91= 先算什么簡單?
通過巧算,能又快又準確地得到答案。自己試一試。
506+298+94= 先算什么?
112+429+71= 933+295-933= 686+391-486=
3、終于小胖他們來到了火箭底部,看看他們碰到了什么?
你能畫出它的另一半嗎?同桌互相幫助一下。畫好了看一看是什么圖形?
軸對稱圖形就是沿著一條直線兩邊完全一樣。
4、小胖他們接著來到了火箭的中部,坐登月前的準備,解答出最后兩道題就可以登月了。
4×9+5×9 7×3-5×3
=( )×9 =( )×3
=( ) =( )
是幾個幾加幾個幾?幾個幾減幾個幾?
5、終于小胖他們登上了月球,把鮮艷的五星紅旗插上了月球上的環(huán)形山。開始探索月球上的奧秘。
49-6×7= 1×2×3= 7×8+5=
86-9×9= 2×3×4= 7×8+6=
73-8×9= 3×4×5= 6×9+6=
37-5×7= 4×5×6= 6×9+7=
29-3×8= 5×6×0= 5×7+5=
22-3×6= 5×7+6=
這些題應該用怎樣的運算順序來計算?
交流匯報答案。
第二座環(huán)形山上是些什么題?(豎式計算)
豎式計算會碰到些什么問題?(進位和退位)
什么時候進位?什么時候退位?怎樣進位?怎樣退位?
試一試,板演交流。
6、最后他們來到了最后一座環(huán)形山上,遇到了三角形的問題。
判斷對不對,為什么?
銳角三角形有3個銳角。( )
鈍角三角形有3個鈍角。( )
直角三角形中沒有銳角。( )
小結:三角形中最少有( )個銳角。
動動小腦筋:數(shù)一數(shù)一共有幾個三角形?
三、總結:今天我們復習了上學期的知識,你又有哪些新的發(fā)現(xiàn)?
課后測試練習:
367+124+276 328+289+172 535-296-135 778-219-289
18×6 8×5+3×8 54-7×7 6×5×2
豎式練習:763+238= 1203-678=
課后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