語文教案小學語文
發(fā)表時間:2021-08-04高一語文教案:《孔雀東南飛》教學設計(三)。
老師會對課本中的主要教學內容整理到教案課件中,大家應該開始寫教案課件了。我們制定教案課件工作計劃,才能對工作更加有幫助!你們會寫多少教案課件范文呢?為了讓您在使用時更加簡單方便,下面是小編整理的“高一語文教案:《孔雀東南飛》教學設計(三)”,僅供您在工作和學習中參考。
高一語文教案:《孔雀東南飛》教學設計(三)
【教學設想】
《孔雀東南飛》是中國文史上的“樂府雙璧”之一,多年來一直為高中教材的保留篇目,2004年新教材又再次編入。本課例打破常規(guī)教法,嘗試“靈活運用各種手段和方法,創(chuàng)設課堂情境,提高學生的創(chuàng)新意識和綜合素質”新教法,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在實際教學中,四個課時安排如下六大板塊內容──新課導入、基礎落實、研究探討、拓展延伸、總結收束、作業(yè)交流。
【教學過程及步驟】
一、新課導入
上課前,先播放歌曲《孔雀東南飛》MTV:
一個人不妨多有幾許惆悵
只要不再有這出悲劇
一個人不妨多有幾回猶豫
只要不再有這出悲劇
莫讓那悲劇又重演
那悲劇又重演
眼前溫柔的靈魂
豈不是夢中的倩影
為什么無可奈何
只當她是窗外一朵浪漫的云
幾千年來的故事
竟不曾喚醒猶豫的你
為什么無可奈何
孔雀東南飛
五里一徘徊
剛才播放的是包美圣的歌曲《孔雀東南飛》,曲調纏綿悱惻,令我們?yōu)橹畟小D敲?,這對恩愛夫妻──焦仲卿、劉蘭芝──緣何分手呢?
問題一提出,學生馬上來了激情,議論紛紛。
(好開頭是成功的一半,接下來,在營造良好氣氛的基礎上,學生的情感較為投入,理解也較為深刻,思想在不時的碰撞中有智慧的火花出現(xiàn),為這個課走向成功奠定了扎實的基礎。)
二、基礎落實
1、通假字。
2、文言實詞。
3、詞類活用。
4、古今異義。
5、文言句式。
三、研究探討
(“以教師為主導,學生為主體”是新時期的教學模式,要求既加深學生對課文的理解,又發(fā)掘學生的思維能力,增強學生的批判意識。)
1、人物分析:(主要由學生討論完成,教師不作具體分析)
人物形象之一──劉蘭芝:
有沉魚落雁閉月羞花之貌
溫柔、賢淑、勤勞
自尊、自信、自重、有禮、有節(jié)、有度、有情、有義、有心
忠貞而有反抗精神
人物形象之二──焦仲卿:
溫情、軟弱
愚孝
忠貞
人物形象之三──焦母:
專橫跋扈
2、劉蘭芝才、德、貌“三全齊美”,焦母出于什么心理而一意地要休掉這個難得的媳婦?(以下是學生討論的結果)
無子說(俗話說:“不孝有三,無后為大”)Jab88.COM
更年期說
戀子說(焦母與仲卿相依為命,蘭芝的到來,使氏母子的感情依戀大不如前)
妒忌說(蘭芝太優(yōu)秀了,做婆婆的與之相比,大為遜色)
討厭說(蘭芝是焦父在世時作主娶進門的,焦母一直不喜歡)
煎熬說(有道是“堂上交椅輪流坐,十年媳婦熬成婆”,但蘭芝卻不服焦母“管教”)
隔閡說(焦母在家很孤單,而蘭芝不理解,只知勞作,婆媳間缺少溝通)
無行說(在焦母眼里,女子無才便是德)
第三者說(縣令與太守公子均看上了蘭芝,故對焦母施加壓力)
另娶說(焦母喜歡東家賢女羅敷,并與之達成某種默契,故需休掉蘭芝)
能干說(焦母擔心兒子過于軟弱,家里的大權會落到能干的蘭芝手里)
門第說(焦母為仲卿前程計,想休掉無背景的蘭芝,娶個門第高的小姐)
美色說(焦母擔心兒子沉溺于蘭芝的美色,胸無大志,耽誤了仕途)
3、如何理解劉、焦之死?
劉、焦之死在當時有必然性。因為他們面臨的抉擇只有兩種可能:或向焦母、劉兄屈服,違背自己的愛情誓約;或者以一死來維護兩人的愛情誓約。劉、焦不可能隨心所欲地選擇第三個可能。因為他們所處的社會條件并不是他們自己選定的,而是既定的、從過去承繼下來的。劉、焦之死,固然有外來的壓力,但也有其內存的原因。這原因就是他們自身的思想也不能擺脫當時占統(tǒng)治地們的封建意識形態(tài)。
《禮記·本命》中記載:“婦有七去:不順父母去,無子去,淫去,有惡疾去,多言去,竊盜去?!庇墒怯^之,焦母迫害蘭芝用的是第一條。
《禮記》中還規(guī)定:“子甚宜其妻,父母不悅,出?!苯鼓笁褐平怪偾溆玫木褪切㈨樳@一條。劉蘭芝回娘家后,也遭到家長的威壓。
可以說,焦仲卿徹頭徹尾就沒有反抗過,而劉蘭芝雖說有反抗,但不是太明顯。
兩人最終的雙雙殉情只能說是可愛的、可貴的,但不明智,其精神可嘉,做法不足取。
4、兩家的合葬有沒有現(xiàn)實可能?
有可能:從焦家
。
沒有可能:
。
四、拓展延伸
1、假如劉蘭芝不沿著課文敘述的路子走,還有他法嗎?
2、和焦劉愛情悲劇極為相似的陸(游)唐(琬)卻沒有走上自殺徇情的道路,這是為什么?
五、總結收束
這首首敘事長詩震撼我們心靈的,是一個簡單、普通但也更偉大、更普遍的東西,即對人的生命的偉大關懷,小序中的“時人傷之”的話便體現(xiàn)了作者記敘這件悲劇故事的原初動機。這種對人的生命的偉大關懷恰恰是對于文學藝術最為重要的東西。
為了強化《孔雀東南飛》中焦劉悲劇的震撼力,也使這一課文留給學生更深刻的印象,在結束全文前播放了另外一首流行歌曲──屠洪江的《孔雀東南飛》:
孔雀東南飛
飛到天涯去不回
千般戀愛萬種柔情相思成灰
心碎的時候
秋聲格外讓人悲
天若不盡人意
我愿生死相隨
大江上下殘照斜陽萬物低垂
情深的時候
哪種離別不傷悲
這次癡心赴水何時何地相會
我愿有情人共飲一江水
紅塵外柔情內有沒有斷腸的淚
但求真心以對今生何懼何悔
這首蕩氣回腸、感人肺腑的歌曲,滿含激憤,深深地震撼了學生的心靈,使他們久久地沉浸在這千古悲音中,難以釋懷。
六、作業(yè)交流
全文結束之后,布置學生選取文中最感興趣或最有心得的一點,寫一篇研究性小論文。
【教后】
1、本課在教學實踐中,教師先深入鉆研教材,了解學生,再設計出若干值得深入探討的問題,放手讓學生討論,教師只作適時的點撥,真正體現(xiàn)了課堂上學生的主體性地位。
2、真正體現(xiàn)了新教法的“四性”:開放性、群體性、合作性、交互性。
3、課文分四個課時完成教學任務:新課導入、基礎落實一課時,研究探討一課時,拓展延伸一課時,總結收束、作業(yè)交流一課時。
擴展閱讀
高一語文教案:《孔雀東南飛》優(yōu)秀教學設計(三)
一名合格的教師要充分考慮學習的趣味性,作為教師就要在上課前做好適合自己的教案。教案可以讓學生更好地進入課堂環(huán)境中來,有效的提高課堂的教學效率。優(yōu)秀有創(chuàng)意的教案要怎樣寫呢?小編特地為大家精心收集和整理了“高一語文教案:《孔雀東南飛》優(yōu)秀教學設計(三)”,供大家借鑒和使用,希望大家分享!
高一語文教案:《孔雀東南飛》優(yōu)秀教學設計(三)
第一課時
〖教學重點〗
初步讀懂全詩,理清脈絡,掌握故事情節(jié)。
〖教學難點〗
幾個文言詞語的理解和掌握。
〖教學過程〗
一、導語
(由復習《詩經》和《離騷》開始)我們學習過了《詩經》三首和《離騷》的節(jié)選,在這兩課的學習中,我們了解到我國古典詩歌的起源和發(fā)展;《詩經》的四言體、楚辭的騷體;《詩經》開創(chuàng)了詩歌的現(xiàn)實主義傳統(tǒng),屈原的騷體詩開創(chuàng)了詩歌的浪漫主義傳統(tǒng)。那么,詩歌發(fā)展到漢魏晉時期又有怎樣的變化呢?今天,我們來學習《孔雀東南飛》一詩,來了解這一問題。
二、了解有關文學常識
引導學生讀課后有關“漢樂府”的資料,了解有關漢樂府的常識。
三、朗讀詩文,整體感知
引導學生讀預習提示:
1、本詩大概敘述了一個什么故事?
2、學習本詩的側重點應是什么?
3、讀本詩你將最關注什么?
誦讀全詩,把握故事情節(jié):
1、教師范讀,學生給生字注音;了解故事梗概;把自己認為精彩的或難懂的句子劃下來。
2、學生朗讀,學生自由讀或請學生分角色朗讀。
3、學生復述故事梗概,注意復述的要點:故事發(fā)生的時間、地點、起因、經過、結果。
4、請學生結合課后練習一,理清此詩的情節(jié)。
學生概括的標題不必拘泥于教參的答案,如果學生有更好的概括則選用學生的概括。
四、文言常識積累
1、歸納本詩出現(xiàn)的“偏義復詞”:
⑴ 便可白公姥:意義偏“姥”
⑵ 晝夜勤作息:意義偏“作”
⑶ 我有親父母:意義偏“母”
⑷ 逼迫有弟兄:意義偏“兄”。
2、歸納整理本詩出現(xiàn)的“古今異義”:
⑴ 可憐體無比:古義,可愛;今義,值得同情;
⑵ 汝豈得自由:古義,自作主張;今義,沒有束縛;
⑶ 本自無教訓:古義,教養(yǎng);今義,失敗的經驗;
⑷ 處分適兄意:古義,處理;今義,處罰;
⑸ 便可作婚姻:古義,結為親家;今義,結為夫妻;
⑹ 葉葉相交通:古義,交接;今義,與運輸有關。
3、歸納本詩出現(xiàn)的“謝”、“相”、“見”、“迎”的一詞多義。
五、布置作業(yè)
1、熟讀課文,分組改編成課本劇,分角色演出。(主人公的語言盡量用原文。)
2、分析詩中的人物形象。
3、思考此詩的思想內容。
〖板書設計〗
孔雀東南飛(并序)
漢樂府民歌
最早的長篇敘事詩
故事情節(jié):
托物起興
蘭芝被遣
夫妻誓別
蘭芝抗婚
雙雙殉情
告誡后人
第二課時
〖教學重點〗
本詩的藝術特色和思想內容。
〖教學難點〗
對人物性格特點的把握。
〖教學過程〗
一、課本劇表演
1、請同學分組表演課本劇《孔雀東南飛》。(如時間有限,可分別表演不同的片段。)
2、討論評析同學的表演。(注意從文中的人物語言分析人物的性格。)
二、主人公的形象特征感知
劉蘭芝、焦仲卿忠于愛情,具有叛逆精神,請結合具體詩句,感知他們的個性特征。
可讓學生找出能夠觸動他們的詩句,讀給大家,然后做簡要的分析。只要學生言之成理就可。
三、詩歌的藝術特色感知
通過學生對他們所喜歡的詩句的誦讀,體會詩句的民歌氣息和抒情意味。
四、延伸閱讀
閱讀幾首漢樂府詩,體會漢樂府的藝術特色??梢栽趯W生誦讀完后,師生共同總結漢樂府詩歌的藝術特色。
高一語文教案:《孔雀東南飛》優(yōu)秀教學設計(一)
一位優(yōu)秀的教師不打無準備之仗,會提前做好準備,作為教師就要在上課前做好適合自己的教案。教案可以讓學生更好地進入課堂環(huán)境中來,幫助教師提前熟悉所教學的內容。那么如何寫好我們的教案呢?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高一語文教案:《孔雀東南飛》優(yōu)秀教學設計(一)”,希望對您的工作和生活有所幫助。
高一語文教案:《孔雀東南飛》優(yōu)秀教學設計(一)
【教學目標】
1、掌握文中的通假字,偏義復詞,古今異義詞及一詞多義。
2、理清文章結構(矛盾沖突和曲折情節(jié)),鑒賞人物形象,挖掘悲劇根源。
3、深理解賦、比、興和浪漫主義手法在抒情上的藝術效果。
【教學重點】
1、理清敘事詩的矛盾沖突和曲折情節(jié)。
2、了解敘事詩中通過人物對話揭示人物形象的藝術性。
【教學難點】
1、品味詩歌的民歌氣息和抒情意味。
2、體味詩歌的悲劇意蘊。
一.導入
幾千年來,封建禮教、家長制等傳統(tǒng)文化的冷漠與殘酷,使無數(shù)美麗的愛情成為“牽??椗保鳌半p飛蝴蝶”,飛出“東南孔雀”,筑就“血淚沈園”!
《上邪》 (蒼天啊) 一位女子癡迷而摯烈的愛情誓言。(兩漢樂府)
上邪!我欲與君相知,長命無絕衰。山無陵,江水為竭,冬雷震震,夏雨雪,天地合,乃敢與君絕!
“上邪”,是女子呼天以為誓。“山無陵”以下連用五件不可能的事情來表明自己生死不渝的愛,深情奇想,確是“短章中神品”。
滴下釵頭多少淚,沈家園里草猶悲!
南宋年間,著名愛國詩人陸游因在科場上秉筆直言,抒發(fā)抗金憂國之情,而名落孫山。陸游父母遂安排他與表妹唐琬成婚。陸游和唐琬結婚后,生活非常幸福。但是陸游母親對此不悅,她認為唐琬成天彈琴吟詩,不但有失婦道,而且有誤兒子的功名前程。在母親壓力下,陸游被迫休妻,無由的孝道、世俗功名和虛玄的命運八字活活拆散這對夫妻,唐琬另與趙士程結婚。一日,唐琬與趙士程來到沈園,與陸游相遇,陸游百感交集,提筆在粉墻上留下了傳世經典的《釵頭鳳》。唐婉再游沈園,和之。不久抑郁而亡。
中國古代民間四大愛情傳說:孟姜女哭長城、牛郎織女永隔天河、梁山伯與祝英臺化蝶 白娘子與許仙
頑強的生命可以擺脫精神枷鎖。只要矢志不渝,執(zhí)著追求,美好的理想就會實現(xiàn)。
今天我們就來說下發(fā)生在兩漢時期的一段凄慘而又悲壯的愛情故事,它就是孔雀東南飛。
二、解題
1.本詩原題《古詩為焦仲卿妻作》,又名《焦仲卿妻》。選自南朝陳代徐陵編的《玉臺新詠》,這是我國最早的樂府詩集。本詩時保留下來的我國古代最早的也是最長的一首長篇敘事詩。稱“古今第一首長詩”(區(qū)別于第一首長篇抒情詩:離騷)。與《木蘭辭》合稱 “樂府雙璧”
2.文學常識
(1).樂府和樂府詩:
“樂府”本是漢武帝時設立的音樂機構。它的職責是采集民間歌謠或文人的詩來配樂,以備朝廷之用。它所搜集整理的詩歌,后世就叫“樂府詩”或簡稱“樂府”。
(2).“樂府雙璧”:漢樂府《孔雀東南飛》和北朝樂府《木蘭辭》。
(3).《玉臺新詠》由南朝陳朝徐陵編選,是《詩經》、《楚辭》之后最早的一部古詩總集。
3.基礎知識
1、互文:是指古代作家在寫作時為了增強某種表達效果,把本應該合在一起說的話臨時拆開,使同句或相鄰句中所用的詞相互補充,相互滲透,理解時又應該合在一起的一種修辭方法。
2、偏義復詞:一個詞由兩個意義相近、相對或相反的語素構成,其中只有一個語素表示意義,另一個語素不表示意義,只作陪襯。
三、課文把握
1、詩歌結構:
層次 章節(jié) 標題 情節(jié)段落
起興 首 句 托物起興
第一部分 “十三能織素”—“及時相遣歸” 蘭芝自訴 開端
第二部分 “府吏得聞之”—“二情同依依” 夫妻誓別 發(fā)展(一)
第三部分 “入門上家堂”—“郁郁登郡門” 蘭芝抗婚 發(fā)展(二)
第四部分 “阿母謂阿女”—“自掛東南枝” 雙雙殉情 高潮
第五部分 最后一節(jié) 化鳥雙飛 尾聲
四、課文分析
1、概括詩前小序的內容
交代了故事發(fā)生的時間、地點、人物、故事的結局,作詩的緣由。
2、詩歌開頭“孔雀東南飛,五里一徘徊”起什么作用?
兼用比興,以孔雀失偶來暗示夫妻離別??兹概腔卜搭櫈槿姷於ㄉ畛帘У幕{。統(tǒng)攝全篇,引起下文故事。
3、尾聲化為鴛鴦充滿了什么色彩,結構上有何作用?
浪漫主義色彩,呼應開頭寄托人們追求戀愛自由,生活幸福的強烈愿望。
4、欣賞鋪陳、排比、比興的藝術手法
“孔雀東南飛,五里一徘徊”運用了比興的手法。詩的開頭,“十三能織素,十四學裁衣,十五彈箜篌,十六誦詩書。十七為君婦,心中常苦悲”,這是縱的鋪陳,按時間順序,突出劉蘭芝多才多藝、有教養(yǎng)的特點。羅列數(shù)字,應作為互文看,交叉表述。橫的鋪陳如寫蘭芝離家的打扮,由足至頭、至腰、至耳、至指、至口、至步,一連串夸張性的鋪陳,旨在描寫她的美,更表現(xiàn)她的從容鎮(zhèn)定;寫太守辦喜事豪華排場,顯示蘭芝不為富貴所動的節(jié)操,也形成太守家的喜和蘭芝、仲卿的悲之對照,強化了悲劇性。本詩的鋪陳排比有利于塑造人物形象,也為詩歌帶來了聲律和色彩之美。
5、總結
本詩是敘事詩,不但有人物,作者還以白描手法極其生動地刻畫了人物內性格。從現(xiàn)在的內容看來,這首長詩在它出世以后似乎經過一個時期的傳唱,人物的性格正是在傳唱中逐漸地豐富起來的,因而每一個人物身上都滲透著勞動人民的感情。這種感情不僅表現(xiàn)為愛憎分明,而且顯示了銖兩悉際。作者否定了一切該否定的東西,也肯定了一切應該肯定的東西,然后無淪是否定或者肯定,都不是遵循一個簡單的公式,而是通過復雜和具體的描寫,暗示人物的社會地位和個性特點,給予他們以恰如其分的評價。從作者聽把握的生活深度而論,不能不說,這是現(xiàn)實主義藝術創(chuàng)造在我國古典文學中一個杰出的范例。
五、布置作業(yè):
1.背誦相關章節(jié)。
2.以“惜別離”為題,發(fā)揮你的想象力,擴寫第9至12段。
高一語文教案:《孔雀東南飛》教學設計(二)
俗話說,磨刀不誤砍柴工。作為高中教師就要精心準備好合適的教案。教案可以讓講的知識能夠輕松被學生吸收,使高中教師有一個簡單易懂的教學思路。您知道高中教案應該要怎么下筆嗎?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高一語文教案:《孔雀東南飛》教學設計(二)”歡迎閱讀,希望您能夠喜歡并分享!
高一語文教案:《孔雀東南飛》教學設計(二)
一、教學目標
【知識與能力】學生能夠賞析這首詩歌的人物形象和特點,以及了解當時的社會背景。
【過程與方法】學生在啟發(fā)式教學和小組合作探究討論中學習人物形象和社會背景。
【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培養(yǎng)學生對中國古典詩歌的熱愛以及對美好愛情的追求。
二、教學重難點
【教學重點】對詩中主要人物性格的分析和把握,了解人物美以及愛情美。
【教學難點】理解劉蘭芝和焦仲卿愛情悲劇的根源與意義。
三、教學方法
互動教學、啟發(fā)教學、探究式教學
四、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播放通俗歌曲《孔雀東南飛》。“孔雀東南飛,飛到天涯去不回。千般憐愛,萬種柔情,相思成灰。心碎的時候,秋聲格外讓人悲。天若不盡人意,我愿生死相隨,孔雀東南飛,飛到天涯去不回。大江上下,殘照斜陽,萬木低垂,情深的時候,哪種離別不傷悲?這次癡心赴水何時何地相會?我愿有情人共飲一江水。紅塵外,柔情內,有沒有斷腸的淚。我愿有情人共飲一江水,但求真心以對,今生何懼何悔?!?/p>
然后導入本課。
(二)整體感知
快速瀏覽全文,結合剛才的《孔雀東南飛》歌曲,談談你對整個故事的感受?并用一兩個字概括你的讀后感。
明確:悲傷、哀怨(等)
(三)深入研讀
1.大家讀了文章,知道劉蘭芝是本故事的主角,那么仔細閱讀文章,看看哪些地方寫到了劉蘭芝?她有何特點?
(1)文章第二段中“十三能織素,十四學裁衣,十五彈箜篌,十六誦詩書,十七為君婦,心中??啾钡膬热莘治?。
明確:聰明能干,多才多藝,很有教養(yǎng)。
(2)當蘭芝離開劉家時?!爸依C夾裙,事事四五通。足下躡絲履,頭上玳瑁光。腰若流紈素,耳著明月鐺。指如削蔥根,口如含朱丹。纖纖組細步,精妙世無雙”。
明確:一連串夸張性動作的鋪張,意在表現(xiàn)蘭芝的美貌,以及被逐離焦家前的沉著冷靜鎮(zhèn)定自若,突出“精妙世無雙”這一點,既體現(xiàn)蘭芝之美,堅強,也是側面烘托對她命運不公的譴責。
(3)蘭芝再嫁時候的狀態(tài)又是么樣子的呢?。
明確:所謂“桃李不言,下自成蹊”,從側面烘托了她的美……無疑都反映了劉蘭芝的善良。
2.(討論)大家想一想,蘭芝如此之美,她卻被休了,難道是她的丈夫的原因嗎?她的丈夫又是怎樣得人呢?
明確:“兒已薄祿相,幸復得此婦。結發(fā)同枕席,黃泉共為友?!?/p>
“今若遣此婦,終老不復娶”。
“……不久當歸還,還必相迎娶。以此下心意,慎勿違吾語”。
“自掛東南枝”。
說明:焦仲卿重情重義,而且具有一些叛逆的精神,爭取。
3.(討論)如此美麗的愛情怎沒延續(xù)呢,是誰制造了這場愛情悲劇?他們有什么特點起到什么作用?
明確:焦母蠻橫無理、蘭芝的兄長不近人情。
作用:襯托出愛情的美麗和忠貞。
(四)拓展延伸
1.劉蘭芝是那樣的美麗善良,劉焦的愛情是那樣的完美,焦母為什么要把蘭芝休了呢?
明確:《禮記本命》中載:“婦有七去:不順父母去,無子去,淫去,妒去,有惡疾去,多言去,竊盜去。”有人據“共事二三年”還沒子嗣,俗話說:“不孝有三,無后為大。”所以劉蘭芝被休。
呈現(xiàn)方式:你們有什么感悟,各抒己見。
2.被休后的蘭芝被太守家看中,為什么還要“舉身赴清池”呢?還有焦仲卿的“自掛東南枝”在文中起到什么作用?
明確:以死向封建禮教抗爭,更是她(他)反抗性格的升華,完成了她(他)完美的人格。
(五)小結作業(yè)
小結:因此,作者給了我們一個完美的結尾,正像《梁祝》這首曲子(放樂曲)一樣。
作業(yè):了解陸游與唐琬的故事
高一語文教案:《孔雀東南飛》優(yōu)秀教學設計(二)
俗話說,凡事預則立,不預則廢。作為高中教師準備好教案是必不可少的一步。教案可以保證學生們在上課時能夠更好的聽課,幫助高中教師緩解教學的壓力,提高教學質量。所以你在寫高中教案時要注意些什么呢?下面是由小編為大家整理的“高一語文教案:《孔雀東南飛》優(yōu)秀教學設計(二)”,希望能對您有所幫助,請收藏。
高一語文教案:《孔雀東南飛》優(yōu)秀教學設計(二)
設計說明
1、指導思想
本設計依據新課標的要求,立足于培養(yǎng)學生識記理解古漢語知識和鑒賞古典文學作品的能力,在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過程中養(yǎng)成自主學習、深入探究的良好習慣。
2、教學設想
《孔雀東南飛》是我國古代最長的敘事詩,也是樂府詩中的一朵奇葩,在思想上和藝術上都有極高的成就,對于這樣一篇經典名作,我認為應該不惜時間精讀細研,因此我確定用三課時完成。
本單元的話題為“愛的生命的樂章”,與單元話題相一致,我把本課的教學重點確定為:理解青年男女對美好愛情的執(zhí)著追求和封建禮教、專制家長摧殘青年男女愛情的罪惡。要深入理解這一重點問題,必須先掃清字詞障礙,讀懂原文。本文寫作年代離我們十分久遠,文中有很多生詞、古今異義詞等文言知識,可通過本課的學習讓學生積累有關文言基礎知識,培養(yǎng)學生閱讀文言文的能力。另外,人物形象的塑造、思想價值的實現(xiàn)要借助于一定的寫作手法,樂府詩常用的賦、比、興手法也應是學習的內容之一。因此,我確定了這樣三個方面的學習目標。
疏通文意,學習積累文言基礎知識,學生依靠課下注釋和工具書基本可以完成,因此可采用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以學生自行解決為主,教師可就疑難問題略作指導。重點目標的實現(xiàn)可從分析人物形象入手,采用問題研討的方式引導學生層層深入地理解作品思想內涵和社會意義。難點(起興手法)的突破可引導學生拓展聯(lián)想,用學生較為熟悉的例子幫助他們理解。
3、本設計的特點
本設計沒有刻意求新,而是重在扎實嚴謹上作文章。教學內容的安排由易到難;各教學環(huán)節(jié)環(huán)環(huán)相扣,層層深入,過渡嚴謹自然。教學活動突出了學生的主體地位。
《孔雀東南飛》教學設計
教學目標:
1、學習積累文言基礎知識:實詞、多義詞、偏義復詞、古今異義詞、互文等,培養(yǎng)學生閱讀文言文的能力
2、分析人物形象,理解劉蘭芝、焦仲卿對愛情的執(zhí)著追求和封建禮教、專制家長摧殘青年男女愛情幸福的罪惡,深入理解作品的社會意義,培養(yǎng)學生分析鑒賞文學作品的能力并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愛情觀、價值觀
3、了解樂府詩歌的常用表現(xiàn)手法賦、比、興
教學重點:劉蘭芝、焦仲卿對愛情的執(zhí)著追求和封建禮教、專制家長摧殘青年男女愛情幸福的罪惡
教學難點:賦、比、興手法
教學用具:課件
教學時數(shù):三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活動內容:疏通文本,理清情節(jié)結構,初步認識作品思想內涵
活動過程:
一、導入
愛情是文學作品永恒的主題,古今中外的文人墨客寫下無數(shù)優(yōu)美的詩篇謳歌美麗的愛情。但在中國漫長的封建社會里,封建禮教、家長制等傳統(tǒng)文化的冷漠殘酷使無數(shù)美麗的愛情遭到了無情的摧殘,從而造成了一幕幕愛情悲劇。今天就讓我們走近焦仲卿和劉蘭芝的愛情悲劇,感受封建家長制的罪惡和這種制度下的青年男女對愛情的不屈追求。
二、學生自己閱讀注解,識記有關文學常識
1、樂府:本是漢武帝設立的音樂機關,它的職責是采集民間歌謠或文人的詩來配樂,以備朝廷之用。它所搜集整理的詩歌后世就叫“樂府詩”或“樂府”。
2、《孔雀東南飛》是我國古代最長的一首長篇敘事詩,也是樂府民歌的代表作之一,與北朝的《木蘭辭》并稱“樂府雙璧”。
3、本詩出自南朝徐陵編寫的《玉臺新詠》。《玉臺新詠》是繼《詩經》、《楚辭》之后最早的一部詩歌總集。
三、初讀課文,疏通文意,掌握有關文言知識
1、學生默讀全詩,借助工具書和注釋疏通文意,不懂的詞句做出記號
2、就自己不懂的詞句在小組內討論交流
3、教師解答學生解決不了的疑難字詞,并指導學生理解歸納本課中古今異義詞、偏義復詞、互文等文言知識
出示示例:(前兩類現(xiàn)象各出示一個例子,其他讓學生自己去整理)
①古今異義詞
汝豈得自由(古:自作主張 今:沒有束縛)
可憐體無比(古:可愛 今:值得同情)
葉葉相交通(古:交錯相通 今:指運輸)
本自無教訓(古:教養(yǎng) 今:失敗的經驗)
處分適兄意(古:處理 今:處罰)
②偏義復詞
兩個意義相關或相反的詞連起來當作一個詞使用,實際上只取其中一個詞的意義,另一個詞只作陪襯。如:
晝夜勤作息(只取“作”之意,“息”只為陪襯)
便可白公姥(只取“姥”之意)
我有親父母(只取“母”之意)
逼迫兼弟兄(只取“兄”之意)
③ 互文句
東西植松柏,左右種梧桐
枝枝相覆蓋,葉葉相交通
四、在掃清文字障礙的基礎上,再瀏覽課文。
1、結合詩前小序,了解故事梗概
2、理清情節(jié)結構,給故事發(fā)展的每一個階段擬一個小標題
學生回答后教師出示:
故事開端(1-2段) 自請遣歸 揭示矛盾
故事發(fā)展(3-12段) 夫婦誓別 推進矛盾
繼續(xù)發(fā)展(13-22段) 被迫改嫁 繼續(xù)推進矛盾
故事高潮(23-32段) 雙雙殉情 矛盾達到頂峰
故事結局(33段)化鳥雙飛 解決矛盾
(標題能概括內容即可,不求一律)
五、通過情節(jié)初步認識作品主旨
讀了這個故事你有何感受?
(讓學生自由發(fā)表意見,引導學生認識兩點:①封建禮教、封建家長制的罪惡;②劉蘭芝、焦仲卿對愛情的執(zhí)著追求和對封建壓迫的反抗)
六、課后作業(yè)
將本課重點實詞、多義詞加以整理,制成學習卡片
第二課時
活動內容:認識正反兩方面的人物形象,感受封建專制制度下青年男女的不屈追求,深入理解作品思想內涵和社會意義
活動過程:
一、學生用簡潔的語言復述劉、焦愛情故事
二、認識劉蘭芝
1、詩中焦母遣歸劉蘭芝的理由是什么?
明確:“此婦無禮節(jié),舉動自專由?!?/p>
2、對此劉蘭芝是如何辯解的?
明確:“事事循公姥,進止敢自專?”
3、事實到底如何呢?你認為劉蘭芝是個怎樣的人?結合文本談談你的看法。(學生自由發(fā)言)
出示結論:
勤勞能干(“雞鳴入機織,夜夜不得息,三日斷五匹”、“晝夜勤作息,伶俜縈苦辛”)
多才多藝(“十三能織素,十四學裁衣,十五彈箜篌,十六誦詩書”)
有禮有節(jié)(嚴妝辭母“今日還家去,念母勞家里”)
堅強自尊(“徒留無所施”、“及時相遣歸”)
不慕富貴(拒絕與縣令家為婚)
忠于愛情(“妾當作蒲葦,蒲葦韌如絲”、“黃泉下相見”)
4、小結:由以上分析我們看到,劉蘭芝雖聰明能干,但性格堅強倔強,這是當時一般婦女身上少有的,也許正因為這一品格才使她為焦母所不容?!抖Y記》中載:“婦有七去:不順父母去,無子去,淫去,妒去,有惡疾去,多言去,竊盜去。”焦母逼迫劉蘭芝就是用的第一條。這樣一個有著美麗外貌和美好心靈的女子就這樣被焦母以“莫須有”的罪名驅譴回家,封建家長的蠻橫專制由此可見一斑。
下面就讓我們通過焦母、劉兄的言行再進一步認識封建家長的這一特點。
三、進一步認識封建家長的專制
1、讓兩個學生分別讀出體現(xiàn)焦母、劉兄專制蠻橫的句子,注意讀出人物的性格
(見課文第4、6段和第20段)
2、學生評點:這兩個同學是否讀出了人物性格?
3、小結:焦母蠻橫無禮、獨斷專行,是封建家長制的代言人,劉兄性情暴戾、趨炎附勢、冷酷無情,是封建家長制和封建禮教摧殘青年的幫兇。他們正是憑著封建禮教和封建家長的淫威拆散了這對對愛情有著美好追求的青年男女。
四、認識劉、焦反抗性和對愛情的執(zhí)著追求
1、劉、焦二人并未屈服在封建家長的淫威之下,看看他們是怎樣執(zhí)著于自己的愛情、維護自己的愛情的?(讓學生結合課文中人物語言回答)
出示:
“今若遣此婦,終老不復?。 ?/p>
“誓不相隔卿,且暫還家去”、“不久當還歸,誓天不相負!”
“君當作磐石,妾當作蒲葦。蒲葦韌如絲,磐石無轉移?!?/p>
“黃泉下相見,勿違今日言!”
攬裙脫絲履,舉身赴清池!
徘徊庭樹下,自掛東南枝。
2、小結:美麗的誓言體現(xiàn)了對愛情的執(zhí)著追求,舉身赴死的行為維護了愛情的至高尊嚴。雖然在現(xiàn)實社會里他們是被摧殘致死的失敗者,但在精神世界里他們是無可置疑的勝利者?;B雙飛,鴛鴦和鳴的浪漫結尾既寄托了人民群眾對自由愛情的向往,又昭示了這對青年男女在精神上的勝利。在封建禮法日益嚴酷,“天下無不是之父母”的時代氛圍里,他們敢于舉起反抗的旗幟,堅決地追求愛情自由和幸福,這無疑是茫茫黑夜中的一道閃電!
五、拓展聯(lián)想,進一步認識作品社會意義
1、在你所知道的中國古代文學作品中,還有哪些青年男女在封建禮教和封建家長的淫威下,為維護自己的愛情而痛苦掙扎?
學生應該能說出梁山泊與祝英臺、白蛇與許仙、牛郎與織女、張生與崔鶯鶯、賈寶玉與林黛玉等等。
3、小結:在漫長的封建社會里,有多少青年男女的愛情甚至生命遭受無情的摧殘!雖然他們大都進行過激烈的抗爭,但在封建勢力相當強大的時代,他們根本無法擺脫被吞噬的命運。魯迅先生說過,整個封建社會的歷史就是一部吃人的歷史,隨便翻開一頁都是血淋淋的?!犊兹笘|南飛》的重大思想價值就在于,通過焦、劉二人的悲劇深刻揭露封建禮教和封建家長制的吃人本質,熱情歌頌青年男女忠于愛情、反抗壓迫的叛逆精神,寄托人民群眾對愛情和婚姻自由的熱切向往。
六、朗讀體味
在梁祝《化蝶》的小提琴協(xié)奏曲的音樂背景下,小聲齊讀劉焦盟誓、舉身赴死、化鳥雙飛這幾個段落,深入體會作品內涵,在高漲的情緒中結束本節(jié)課。
七、課下作業(yè)
結合本節(jié)內容以“美哉,劉蘭芝!”或“悲哉,劉蘭芝!”為題寫一段300字左右的文字。
第三課時
活動內容:討論本詩的藝術價值
活動過程:
一、通過設疑、解疑讓學生了解漢樂府民歌常用的賦、比、興手法
1、關于“興”
(1)開頭兩句游離情節(jié)之外,是否可以刪去?為什么?(引導學生了解“興“這一表現(xiàn)手法極其作用)
明確:不能刪。這是民歌常用的一種起興手法,它借孔雀失偶徘徊,為劉焦二人的愛情營造一種徘徊顧戀的感情氛圍,奠定了全詩哀怨悱惻的感情基調,同時又有提攝全篇、引出下文的作用。
(2)出示“興“的詮釋:
“興者,先言他物以引起所詠之辭也?!保ㄖ祆洹对娂瘋鳌罚?/p>
”所謂“他物”,即起興之物;所謂“所詠之詞”,是作者著重要敘述的事件或要著重表達的思想感情。兩者并非同一事物,內容上不直接相連?!八铩钡淖饔檬腔蜾秩練夥?,或啟發(fā)聯(lián)想,或引起過渡。
(3)你能再舉幾個例子嗎?
如:花的心藏在蕊中,空把花期都錯過;你的心忘了季節(jié),從不輕易讓人懂。(《花心》)
羊羔羔吃奶眼望著媽,小米飯養(yǎng)活我長大。(《回延安》)
關關雎鳩,在河之洲。 窈窕淑女,君子好逑。(《關雎》)
2、關于“比”(即比喻)
⑴ 出示“比”的詮釋:
“比者,以彼物比此物也。”(朱熹《詩集傳》)
⑵ 從詩中找?guī)讉€運用“比”這一手法的句子,并說說其表達作用。
明確:“指若削蔥根,口如含朱丹?!蓖怀隽藙⑻m芝“精妙世無雙”的美貌。
“君當作磐石,妾當作蒲葦。”突出他們對愛情的忠貞不渝。
3、關于“賦”
⑴ 第二段從13歲說到17歲,一一道來,是否繁瑣?(引導學生了解“賦”的特點及作用)
明確:不繁瑣。這樣寫意在強調劉蘭芝從小聰明能干、多才多藝、知書識禮,為下文劉蘭芝被逐作鋪墊,以激起讀者同情。
這是一種鋪陳手法,稱為“賦”。
⑵ 出示“賦”的詮釋:
“賦者,鋪也。敷陳其事而直言之者也?!保ㄖ祆洹对娂瘋鳌罚?/p>
即鋪陳直敘。在篇幅較長的詩作中,鋪陳與排比往往是結合在一起用的。鋪排是將一連串內容緊密關聯(lián)的景觀物象、事態(tài)現(xiàn)象、人物形象和性格行為,按照一定的順序組成一組結構基本相同、語氣基本一致的句群。它既可以淋漓盡致地細膩鋪寫,又可以一氣貫注、加強語勢,還可以渲染某種環(huán)境、氣氛和情緒。
⑶ 你能從詩中再找出幾段使用鋪陳手法的文字,并說說其作用嗎?
第9段,寫蘭芝臨別“嚴妝”,從頭到腳,由腰至耳、指、口、步,一連串鋪陳排比,既突出了她的美貌,又表現(xiàn)了她離開焦家前的沉著冷靜、鎮(zhèn)定自若的性格。
第21段,鋪敘太守家迎娶劉蘭芝的熱鬧隆重的場面,從側面襯托了劉蘭芝的身價,說明她確實是個“精妙世無雙”的女子,反襯了焦母的獨斷無知,讓讀者為劉蘭芝鳴不平。
4、小結:本詩繼承了《詩經》的優(yōu)秀表現(xiàn)手法賦、比、興,這些手法對推動故事情節(jié)、塑造人物形象起了很重要的作用。
二、浪漫主義的結尾
1、《詩經》是我國現(xiàn)實主義詩歌傳統(tǒng)的源頭,《離騷》是具有浪漫主義色彩的詩歌杰作,那么《孔雀東南飛》屬于哪一種?
明確:本詩以孔雀失偶起興,以鴛鴦雙飛作結,充滿了浪漫色彩,而中間敘述焦劉悲劇采用現(xiàn)實主義的創(chuàng)作手法。全文形成一個完整的藝術整體,可以說是一篇現(xiàn)實主義和浪漫主義有機結合的杰作。
2、本詩這一化鳥雙飛的浪漫結尾有何作用?
明確:在焦劉合葬的墓地,松柏梧桐枝枝葉葉覆蓋交通,是為連理枝;合葬化鳥,生不能相守,死也要比翼雙飛。這正象征了“在天愿作比翼鳥,在地愿為連理枝”的愛情的不朽,寄托著人民群眾追求愛情自由和幸福的美好愿望,同時也是對封建專制的抗議和嘲弄,與全詩歌頌忠貞愛情,反對封建專制的思想是一致的。
3、中國有不少敘事性文學作品采用了類似的結尾,你能再舉幾個例子嗎?
學生應該能舉出一些例子:
梁山泊、祝英臺化蝶雙飛
牛郎、織女鵲橋相會
竇娥發(fā)下三樁誓愿為自己洗雪冤情
杜麗娘死后還魂與心上人喜結連理
……
小結:在封建勢力極端強大的社會背景下,人民群眾的許多理想、要求在現(xiàn)實生活中無法實現(xiàn),于是許多作家便用浪漫主義的創(chuàng)作手法來寄托自己和人民群眾的美好愿望。
三、本節(jié)課小結
總之,《孔雀東南飛》繼承和發(fā)展了《詩經》和《楚辭》的優(yōu)秀創(chuàng)作手法,成為樂府詩中的一朵奇葩,在我國詩歌史上有著不朽的價值。
四、課下作業(yè)
拓展思考:前幾年,隨著改革開放的深入,內地人才紛紛涌向沿海開放城市,一時間“孔雀東南飛”成為人才流動的主要潮流?,F(xiàn)在隨著西部大開發(fā)戰(zhàn)略的實施,人才會不會轉而向西南飛去?就此發(fā)表你的看法,和同學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