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詩詞三首教案
發(fā)表時間:2021-06-11初三語文復習七至九年級古詩詞整理(蘇教版)。
教案課件是老師需要精心準備的,是認真規(guī)劃好自己教案課件的時候了。認真做好教案課件的工作計劃,才能促進我們的工作進一步發(fā)展!有沒有出色的范文是關于教案課件的?下面是小編精心為您整理的“初三語文復習七至九年級古詩詞整理(蘇教版)”,歡迎閱讀,希望您能夠喜歡并分享!
濱??h第一初級中學初三語文材料(二)內(nèi)容:八(上)(下)古詩詞
班級姓名
(30)春望
杜甫
國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時花濺淚,恨別鳥驚心。烽火連三月,家書抵萬金。白頭搔更短,渾欲不勝簪。
(31)泊秦淮
杜牧
煙籠寒水月籠沙,夜泊秦淮近酒家。
商女不知亡國恨,隔江猶唱《后庭花》。
(32)十一月四日風雨大作
陸游
僵臥孤村不自哀,尚思為國戍輪臺。
夜闌臥聽風吹雨,鐵馬冰河入夢來。
(33)過零丁洋
文天祥
辛苦遭逢起一經(jīng),干戈寥落四周星。山河破碎風飄絮,身世浮沉雨打萍。
惶恐灘頭說惶恐,零丁洋里嘆零丁。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34)送杜少府之任蜀川
王勃
城闕輔三秦,風煙望五津。與君離別意,同是宦游人。
海內(nèi)存知己,天涯若比鄰。無為在歧路,兒女共沾巾。
(35)己亥雜詩
龔自珍
浩蕩離愁白日斜,吟鞭東指即天涯。
落紅不是無情物,化作春泥更護花。
(36)望岳
杜甫
岱宗夫如何?齊魯青未了。造化鐘神秀,陰陽割昏曉。
蕩胸生層云,決眥入歸鳥。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小。
(37)錢塘湖春行
白居易
孤山寺北賈亭西,水面初平云腳低。幾處早鶯爭暖樹,誰家新燕啄春泥。
亂花漸欲迷人眼,淺草才能沒馬蹄。最愛湖東行不足,綠楊陰里白沙堤。
(38)登飛來峰
王安石
飛來山上千尋塔,聞說雞鳴見日升。
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緣身在最高層。
(39)雁門太守行
李賀
黑云壓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鱗開。角聲滿天秋色里,塞上燕脂凝夜紫。
半卷紅旗臨易水,霜重鼓寒聲不起。報君黃金臺上意,提攜玉龍為君死。
(40)別云間
夏完淳
三年羈旅客,今日又南冠。無限河山淚,誰言天地寬!
已知泉路近,欲別故鄉(xiāng)難。毅魄歸來日,靈旗空際看。
(41)宣州謝朓樓餞別校書叔云
李白
棄我去者,昨日之日不可留;
亂我心者,今日之日多煩憂。
長風萬里送秋雁,對此可以酣高樓。
蓬萊文章建安骨,中間小謝又清發(fā)。
俱懷逸興壯思飛,欲上青天攬明月。
抽刀斷水水更流,舉杯銷愁愁更愁。
人生在世不稱意,明朝散發(fā)弄扁舟。
相關知識
2017初三語文期末復習資料:古詩詞賞析
2017初三語文期末復習資料:古詩詞賞析
一、第一種模式【內(nèi)容情感型】
提問方式:
(1)這首詩描繪了一幅怎樣的畫面?
(2)表達了詩人怎樣的思想感情?
(3)選出下列對這首詩解說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
【例1】觀滄海
東臨碣石,以觀滄海。水何澹澹,山島竦峙。樹木叢生,百草豐茂。秋風蕭瑟,洪波涌起。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漢燦爛,若出其里。幸甚至哉,歌以詠志。
(問)這首詩描繪了一幅怎樣的畫面?表達了詩人怎樣的思想感情?
步驟一(景)這首詩勾勒了大海吞吐日月,蘊涵萬千的景象。
步驟二(情)表現(xiàn)了詩人開闊的胸襟和統(tǒng)一中國,建功立業(yè)的政治抱負。
答題步驟:
(1)描繪詩中展現(xiàn)的圖景畫面??忌鷳プ≡娭械闹饕拔?,用自己的語言再現(xiàn)畫面。描述時一要忠實于原詩,二要用自己的聯(lián)想和想象加以再創(chuàng)造,語言力求優(yōu)美。
(2)分析作者的思想感情。切忌空洞,要答具體。比如光答“表達了作者感傷的情懷”是不行的,應答出為什么而“感傷”。
詩歌所表達的思想感情主要有:不畏艱難、憂國憂民、建功立業(yè)、思念家鄉(xiāng)、想念親人、感嘆世事、壯志難酬、孤傲脫俗、凄清哀婉、熱愛山水、豁達豪邁、愁苦孤寂、向往美好、恬淡自樂、離愁別緒、焦慮矛盾、遭貶憤世、懷才不遇、惆悵悲涼、躊躇滿志等。
【例2】選出下列對這首詩解說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B)
天凈沙·秋思馬致遠
枯藤老樹昏鴉,小橋流水人家,古道西風瘦馬。夕陽西下,斷腸人在天涯。
A.“枯藤老樹昏鴉”一句描摹了一幅秋暮思歸圖,“枯”“老”“昏”營造出暗淡凄涼的氛圍,襯托游子內(nèi)心的哀傷。
B.“小橋流水人家”一句則描繪出一幅清新秀麗的秋郊莊戶圖,熱情贊頌家鄉(xiāng)的美景,表達了作者回到家鄉(xiāng)的喜悅之情。
C.“西風瘦馬”一句,“西風”即秋風,一個“瘦馬”既寫出路途的辛勞,又寫出了生活的艱辛。
D.末句是在前面寫景的基礎上直接抒情,抒發(fā)了長年漂泊的游子深切的思鄉(xiāng)之情。
二、第二種模式【分析技巧型】
提問方式:
(1)這句詩有什么含義,在表達上有什么好處?
(2)詩歌中多處用到某種寫法,請找出一例,并簡要說說這樣寫的好處。
【例3】酬樂天揚州初逢席上見贈
巴山楚水凄涼地,二十三年棄置身。懷舊空吟聞笛賦,到鄉(xiāng)翻似爛柯人。
沉舟側(cè)畔千帆過,病樹前頭萬木春。今日聽君歌一曲,暫憑杯酒長精神。
(問)“沉舟側(cè)畔千帆過,病樹前頭萬木春?!笔褂昧耸裁葱揶o手法?表達了什么哲理?
(答)“沉舟”和“病樹”是比喻久遭貶謫的詩人自己,而“千帆”和“萬木”則比喻在貶謫之后那些仕途得意的新貴們。后來的欣賞者和引用者不以“沉舟”和“病樹”自比了,而只采取這一聯(lián)所表達的哲理,來表明:沒落的事物就讓它沒落吧,新生事物必然要發(fā)展起來,社會在前進,前景無暇美好的道理。
鑒賞技巧:
1、掌握修辭方法(比喻、擬人、夸張、對偶、排比、設問、反問等)2、掌握表達方式(記敘、描寫、抒情、議論,重點掌握描寫和抒情)
3、掌握其他表現(xiàn)手法(對比、襯托、渲染、用典、抑揚、聯(lián)想、想象、情景交融、動靜結(jié)合、虛實相生等)
答題步驟:
步驟一:(用什么手法)
步驟二:(寫什么內(nèi)容)
步驟三:(有什么作用)
步驟四:(抒什么情感)
【例4】江城子密州出獵 蘇軾
老夫聊發(fā)少年狂,左牽黃,右擎蒼,錦帽貂裘,千騎卷平崗。為報傾城隨太守,親射虎,看孫郎!酒酣胸膽尚開張,鬢微霜,又何妨!持節(jié)云中,何日遣馮唐?會挽雕弓如滿月,西北望,射天狼!
(問)“持節(jié)云中,何日遣馮唐?”運用了什么表現(xiàn)手法?有什么作用?
(答)用典。把自己比作魏尚,含義是什么時候朝廷能夠像派馮唐赦免魏尚那樣重用自己呢。比較委婉含蓄的表達希望朝廷能派人來赦免他的罪名,讓他有機會到西北邊防抵抗外敵入侵。
三、第三種模式【語言賞析型】
提問方式:
(1)這句詩中哪個詞用得最好?請說出理由。
(2)詩中某個詞能否改為其它的詞,說說你的看法。
【例5】望岳 杜甫
岱宗夫如何?齊魯青未了。造化鐘神秀,陰陽割昏曉。
蕩胸生曾云,決眥入歸鳥。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小。
(問)這首詩頷聯(lián)是描寫近望泰山所見扔景物,其中“鐘”“割”兩字用得好,歷來被人稱道。請簡要分析“割”字好在何處?
(答)“割”字寫出了高大的泰山將山南山北的陽光切斷,形成兩種不同的自然景觀。突出了泰山遮天蔽日的形象。
【例6】次北固山下王灣
客路青山外,行舟綠水前。潮平兩岸闊,風正一帆懸。
海日生殘夜,江春入舊年。鄉(xiāng)書何處達,歸雁洛陽邊。
(問)“海日生殘夜,江春入舊年”歷來得到人們的好評,請選一個角度,作簡要賞析。
(答)當殘夜還未消退之時,一輪紅日已從海上升起;當舊年尚未逝去,江上已呈露春意。海日生于殘夜,將驅(qū)盡黑暗;江春,那江上景物所表現(xiàn)的“春意”,闖入舊年,將趕走嚴冬。①透出自然的理趣,形象的寫出了夜退日出,冬去春來的變化。②把“日”與“春”作為新生的美好事物的象征,提到主語的位置而加以強調(diào)。③“生”字和“入”字擬人化,賦予它們以人的意志和情思。④透漏出樂觀、積極、向上的感情。
答題步驟:
1、尋找有表現(xiàn)力的詞,如:動詞、色彩詞等等。
2、有運用表現(xiàn)手法的再賞表現(xiàn)手法。
關于對詩意理解的考查,一般會涉及以下幾個方面:對詩句意義的理解,對詩中景物、形象和情感的理解,對全詩深層含義的領悟,對全詩名句的感悟,可大致歸納如下:
1.詩歌的主要內(nèi)容有:①寫景抒情詩,歌詠山水名勝、描寫自然景色。②詠物言志詩,通過所詠之物寄托詩人品質(zhì)或理想。③即事感懷詩,因一事而引發(fā)感慨。④懷古詠史詩,以歷史典故為題材,或借古諷今,或抒發(fā)感慨。⑤邊塞征戰(zhàn)詩,描寫邊塞風光和戍邊將士的軍旅生活等。
2.詩歌中的人物形象主要有:(1)豪放灑脫的形象,如李白的“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盡還復來”。(2)憂國憂民的形象,如杜甫的“安得廣廈千萬間,大庇天下寒士俱歡顏”。(3)樂觀豁達的形象,如劉禹錫的“沉舟側(cè)畔千帆過,病樹前頭萬木春”。(4)慷慨悲壯的形象,如范仲淹的“濁酒一杯家萬里,燕然未勒歸無計”。(5)忠心報國的形象,如蘇軾的“會挽雕弓如滿月,西北望,射天狼”。(6)躊躇滿志的形象,如辛棄疾的“了卻君王天下事,贏得生前身后名”。
3.詩歌所表達的思想感情主要有:不畏艱難、憂國憂民、建功立業(yè)、思念家鄉(xiāng)、想念親人、感嘆世事、壯志難酬、孤傲脫俗、凄清哀婉、熱愛山水、豁達豪邁、愁苦孤寂、向往美好、恬淡自樂、離愁別緒、焦慮矛盾、遭貶憤世、懷才不遇、惆悵悲涼、躊躇滿志等。
4、詩歌語言的以下特點:(1)清新自然,如“采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2)生動形象,如“忽如一夜春風來,千樹萬樹梨花開”。(3)含蓄雋永,如“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間”。(4)言簡義豐,如“海日生殘夜,江春入舊年”。(5)平實質(zhì)樸,如“孤山寺北賈亭西,水面初平云腳低”。(6)簡潔明快,如“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小”。
5、詩歌表現(xiàn)手法
(1)借景抒情。如“無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識燕歸來”。
(2)寓情于景,如:“國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3)托物言志:如“長風破浪會有時,直掛云帆濟滄?!焙勇淙請A“。
(4)動靜結(jié)合,如“明月松間照,清泉石上流”。
(5)虛實相生,如“感時花濺淚,恨別鳥驚心”。
(6)以小見大,如“東風不與周郎便,銅雀春深鎖二喬”。
(7)以樂景寫哀情,如“枯藤老樹昏鴉,小橋流水人家”。
(8)詩情畫意,如“大漠孤煙直,長河落日圓”。
(9)運用典故,如“懷舊空吟聞笛賦,到鄉(xiāng)翻似爛柯人”。
(10)運用修辭:比喻“征蓬出漢塞,歸雁入胡天”,擬人“我寄愁心與明月,隨風直到夜郎西”,對偶“幾處早鶯爭暖樹,誰家新燕啄春泥”等。
6、詩人的藝術(shù)風格,有利于把握他們在詩中表達的思想感情。各詩家在自己的創(chuàng)作實踐中形成不同的藝術(shù)風格,例如:
杜甫的沉郁頓挫,李白的豪邁飄逸,王維的詩畫一體,陶淵明的樸素自然,白居易的通俗易懂,王昌齡的雄建高昂,高適的悲壯蒼涼,李商隱的朦朧隱晦,王昌齡的雄健渾厚,高適、岑參雄渾奇拔,韋應物的清新典雅,韓愈的奇特新穎,李賀的憂郁激憤,元稹的艷麗淺近,劉禹錫的清峻明朗,李商隱的清麗俊逸,杜牧的含蓄綽約,李煜的傷感細膩,歐陽修的清麗明媚,范仲淹的蒼涼悲壯,晏殊的明朗疏淡,蘇軾的曠達豪邁,柳永的纏綿悱惻,黃庭堅的自然流暢,秦觀的情真意切,李清照的婉約凄切,陸游的雄渾奔放,辛棄疾的氣勢雄壯。
蘇教版八年級下冊語文古詩詞賞析復習
教案課件是老師不可缺少的課件,大家應該在準備教案課件了。只有規(guī)劃好教案課件工作計劃,才能使接下來的工作更加有序!你們會寫多少教案課件范文呢?為滿足您的需求,小編特地編輯了“蘇教版八年級下冊語文古詩詞賞析復習”,供您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蘇教版八年級下冊語文古詩詞賞析復習
古詩詞賞析
聞雁
韋應物,唐代詩人,長安人,以山水田園詩著稱。因曾出任過蘇州刺史,退職后定居蘇州永定寺,故世稱“韋蘇州”。
首句以設問起?!肮蕡@”指詩人的家鄉(xiāng)京兆長安,“渺”,渺茫,因遙遠而模糊不清。全句的意思是:家鄉(xiāng)遙遠,模糊不清,不知在何處?思鄉(xiāng)之情不言自明。第二句“歸思方悠哉”,詩人直抒胸臆,發(fā)出感嘆,這漫漫長夜,綿綿秋雨,更使這歸思無窮不已,悠然不盡了。這一句表達了詩人無限低徊悵惘之情?!胺健弊滞赋鰵w思正濃,為第三、四句高齋聞雁蓄勢。第三句“淮南秋雨夜”,點明地點和季節(jié)?!盎茨稀敝附癜不栈春右阅系貐^(qū)。當時詩人被貶為滁州刺史。身處異地,又值寂寥的秋雨之夜,“歸思”之情更盛。第四句“高齋聞雁來”,詩人獨坐高齋,聽到了自遠而近的雁叫聲。歸雁在古詩文中,因來是思鄉(xiāng)思親之物。在凄清秋雨之夜,雁叫聲更使詩人思鄉(xiāng)情切,夜不能寐,浮想聯(lián)翩,思緒萬端。詩到此戛然而止,對“聞雁”而后的感觸不寫一字,留下了廣闊的空間,讓讀者自己去想像和思考。
詩人主要生活于安史之亂后的動亂年代里,在宦海浮沉中,看到了當時黑暗的社會現(xiàn)實,但又無力抗爭,感到彷徨苦悶,因而在詩中流露了孤寂和低沉的情緒。我們透過滲透在全詩中的蕭瑟凄清情調(diào),不難看到在“歸思”“聞雁”的背后,隱現(xiàn)著時代的面影,蘊涵著詩人對時代的感受。
所以,這首詩的中心意思應歸納為:詩人通過“歸思”“聞雁”的描寫,抒發(fā)了遠宦思鄉(xiāng)之情,也蘊涵著詩人對動亂時代的苦悶感受。
池鶴
白居易,唐代詩人,字樂天,號香山居士、醉吟先生。
這首七律共有八句組成。首聯(lián)“高竹籠前無伴侶,亂群雞里有風標”,寫高高的竹籠里沒有伴侶,意思是說,鶴是養(yǎng)在池里的,不是養(yǎng)在竹籠中的,在竹籠中沒有鶴的“伴侶”。這突出了鶴的生活環(huán)境與眾不同,它的品格、風度也不是“群雞”能比的。
頷聯(lián)“低頭乍恐丹砂落,曬翅常疑白雪消”,是寫丹頂鶴的外形特征。“丹砂”又名朱砂,一種紅色礦物,可以入藥。這里詩人以“丹砂”來比喻丹頂鶴頭頂上的朱紅色的皮膚。丹頂鶴的飛羽黑色,兩翼折疊時覆于白色短尾上,當它展翅時,白色短尾就看不見了,所以詩人說“曬翅常疑白雪消”,“白雪”比喻“白色短尾”。這一聯(lián)是寫池鶴的色彩美。“恐”和“疑”是人格化的描寫。
頸聯(lián)“轉(zhuǎn)覺鸕鶿毛色下,苦嫌鸚鵡語聲嬌”,這一聯(lián)采用反襯手法,寫池鶴不僅風姿超凡,而且不會“語聲嬌”,去討好別人。詩人把丹頂鶴與鸕鶿相比,意在突出丹頂鶴的風姿和不事權(quán)貴的品格。“語聲嬌”,聲音嬌媚,以討好主人,暗喻邀寵獻媚?!翱嘞印?,詩人痕恨這種邀寵獻媚的行為。
尾聯(lián)“臨風一唳思何事?悵望青田云水遙”,寫池鶴的鳴叫聲美,表現(xiàn)詩人對仕宦生活的厭倦和無奈。池鶴鳴叫時聲音洪亮,《詩經(jīng)鶴鳴》中有“鶴鳴于九皋,聲聞于野”句,就是鶴鳴洪亮的聲音的?!芭R風一唳思何事”是個設問句,“悵望青田云水遙”的答句。“悵”,惆悵,不如意。“青田云水遙”,自已向往歸隱田園的寧靜生活,但是可望而不可即。一個“悵”字表現(xiàn)出詩人對現(xiàn)實社會的不滿,說明他追求閑適的田園生活。其實,他厭惡仕途生活,追求“青田云水”生活,只是一種無可奈何的自我解脫而已。
這首詩用群雞、鸚鵡等禽鳥映襯丹頂鶴孤高的品格、超凡的風姿,托物言志,借物抒情,表現(xiàn)了詩人對仕宦生活的厭倦和無奈,從而表現(xiàn)出詩人對現(xiàn)實社會的不滿。
迎燕
葛天民,字無懷,號補翁,南宋人。初為僧,后還俗,居西湖上,所交皆名士。
題目“迎燕”,此前未見?!板氤叽喝隆保c明時令。咫,八寸。用咫尺狀春三月,見季節(jié)短暫,稍縱即逝,珍惜之情自不待言。接著,將劉禹錫《烏衣巷》“飛入尋常百姓家”句刪去首二字,組入本詩首聯(lián)。雖屬借用,但恰到好處。“尋常百姓”,表明主人身份:非富貴人家,其住宅非雕梁畫棟式建筑。那么燕能不迎“入”呢?主人毫不懷疑。因為“惟有舊巢燕,主人貧亦歸”。燕不嫌貧愛富、趨炎附勢?;趯ρ噙@一品質(zhì)的了解,主人抓緊咫尺光陰,忙著做“迎”的準備。在各項準備中,詩人選擇了其中一件:“不下舊簾遮”?!昂煛睍恋K燕的出入,故“不下”;“簾”惟其“舊”,才是“新燕”識別而“入”的標志;“簾”之所以“舊”,還具體表明主人是“尋常百姓”,無財力換上新“簾”?!盀橛本?,直抒胸臆,是因;“不下”句,點明做法,是果。用詞前呼后應,屬對一虛一實,章法錯落有致。
這位“尋常百姓”,終于迎“入”新燕。頸聯(lián)暫撇下主人不寫,著力刻畫“新燕”:“翅濕沾微雨,泥香帶落花?!倍渫鹑簟拔⒂觑w燕”圖:暮春三月,雜花似錦,細雨霏霏,燕銜香泥,穿梭來往?!澳嘞恪笔恰拔⒂辍甭浠ㄋ?;“翅濕”是雨中飛行的結(jié)果。燕筑巢、生育,為追求幸福生活而辛勤忙碌,雖“翅濕”在所不辭,神情躍然紙上。
尾聯(lián),以飽含贊賞之情作結(jié)。新巢已成,雛燕長大,呢喃起舞,幸福地“相伴過年華”。全詩寫了人與燕的關系。燕的自由自在,正是詩人隱居生活的反映;燕之樂,亦足見詩人之樂。前人謂:“詠物詩不待分明說盡,只仿佛形容便見妙處?!贝嗽娍胺Q一例。這首詩不僅生動描繪燕子的生活習性,而且表達了燕子與老百姓的深厚情誼。
寫法上,善于捕捉具有特征性細節(jié),以點概面,以靜顯動,視覺美與嗅覺美交織;似畫,而又為畫面所不可企及,顯示了詩之為藝的特殊表現(xiàn)功能。
宣州謝眺樓餞別校書叔云
詩人李白才高志遠,但他的一生卻很不得意。唐玄宗天寶初年,李白由道士吳筠推薦,應詔入京,供奉翰林院。但由于權(quán)貴排擠,不到兩年便被玄宗“賜金還山”。理想和現(xiàn)實的尖銳矛盾,使他長期陷于苦悶之中。這首詩抒寫的就是作者因懷才不遇而引發(fā)的無盡煩憂。
從題目看,這是一首餞別詩。但詩中并無惜別之語。開頭即以兩個散文式的句子直抒心中的郁結(jié)。既說“棄我去”,又說“不可留”;既言“亂我心”,又稱“多煩憂”。表現(xiàn)出他的憂憤之烈、心緒之亂,以及一觸即發(fā)、發(fā)則不可抑止的感情狀態(tài)。
“長風萬里送秋雁,對此可以酣高樓”兩句借景抒情。目接風送秋雁之景,精神為之一振,煩憂為之一掃,感到心與境合的舒暢,酣飲高樓的豪情油然而生?!扒铩弊贮c明餞別的季節(jié),“酣高樓”點明餞別的地點和方式。
“蓬萊文章”以下四句自成一段,寫登樓引發(fā)的感慨,也是李白與族叔李去酒酣耳熱之后談話的中心?!芭钊R”,海中神山?!逗鬂h書竇章傳》:“是時學者稱東觀為老氏藏室,道家蓬萊山?!敝艽牟厥?、漢代的東觀、唐代的秘書省,都是國家的藏書機構(gòu)。李云是秘書省校書郎,所以詩中用“蓬萊文章”借指李云的文章。東漢末年建安時期以曹操父子為首的作家,文風剛健,辭情慷慨,后世的文學評論家把這一時期的文學風格稱為“建安風骨”,本篇則以“建安骨”贊美李云的文章風格剛健?!爸虚g”這里指南朝,南朝在漢魏與唐朝之間。李白非常推崇南朝詩人謝眺,這次又是在謝眺任宣城太守時所建的樓上飲酒,因此,自比小謝,就顯得非常自然,也流露出對自己才能的自信。主客雙方談古論今,雄心勃發(fā),連天上的明月也想摘下來。詩人神馳宇宙的豪情,對理想境界的向往和追求,在“欲上青天攬明月”這一詩句中十分形象地表現(xiàn)出來。然而,這不過是詩人酒酣興發(fā)時的豪語而已。當他從幻想回到現(xiàn)實里,就會更加強烈地感到理想與現(xiàn)實難以統(tǒng)一的苦悶。
“抽刀斷水”以下四句寫壯志難酬的悲慨。詩人從高樓上遠遠望去,溪水如帶繞城而過,不盡的流水與無窮的煩憂之間極易產(chǎn)生聯(lián)想,因而很自然地由排遣煩憂的強烈愿望中引發(fā)出抽刀斷水的意念。“抽刀斷水水更流”是生活中的現(xiàn)象,用來比喻內(nèi)心的苦悶無法排解,顯得奇特而富有創(chuàng)造性。由于這一比喻源于眼前景,合乎心中情,因此讀來感到自然天成。李白一生借酒消愁,自想解脫,但就此“舉杯銷愁愁更愁”一句,道出了他不能解脫,只能愁上加愁的不得志的苦悶心情。一句詩中三個“愁”字,足見愁思之多,與開頭“多煩憂”相響應。李白長期陷于“不稱意”的苦悶之中,不得不尋求另一種超脫,即“散發(fā)弄扁舟”。逃避現(xiàn)實雖然不是他的本愿,便當時的歷史條件和他的不愿同流合污的清高放縱的性格,都使他不可能找到更好的出路。最后這兩句是詩人對現(xiàn)實不滿的激憤之詞。
李白的詩,語言樸素,感情激蕩,韻味深長,形成獨特的“縱逸”風格一。這首餞別詩如歌如訴,情感跌宕起伏,充分體現(xiàn)了詩人豪放坦率的性格和懷才不遇卻又無可奈何的心態(tài)。結(jié)構(gòu)上的大跨度跳躍與詩人的情感變化相一致。
漁家傲
這是一首描寫北宋西北邊邊境軍旅生活的詞。范仲淹作此詞時,任陜西經(jīng)略副使,抗南西復的侵擾。詞中描繪邊地奇異的秋景,表現(xiàn)作者慨嘆功業(yè)未立和戍邊將士思念家鄉(xiāng)的復雜心情。
寫鄉(xiāng)思離愁的作品,往往借蕭瑟的秋景來表達。這首詞也是如此。但這首詞所描繪的秋景的確與尋常所見的不同?!叭虑飦盹L景異”,開頭一句先交代所寫景象的地域、季節(jié),用一“異”字概括總的感受。如果作者是當?shù)厝耍筒粫X得眼中的景象有何異處;而范仲淹是蘇州吳縣人,來到西北邊地,自然會感到這里的風光非常奇特。他是否喜歡這里的風光?詞中沒有明說,但“衡陽雁去無留意”一句,卻表達了他的情感:連南飛的大雁都毫無留戀之意,何況是離鄉(xiāng)戍邊的將士?傍晚時分,四面?zhèn)鱽肀苯赜械穆曧懀c軍中的號角聲交織在一起;詞人筆下的西北邊境的秋景,多么悲涼奇異;而從“孤城閉”字中,也隱隱透出當時軍事態(tài)勢的嚴重。
下片由寫景轉(zhuǎn)入抒情。起句“濁酒一杯家萬里”緊承“孤城閉”而來。詞人身在荒僻的過境孤城,夜晚難免會起鄉(xiāng)關之思,于是借酒消愁。但一杯濁酒哪能消得了濃重的愁思!何時才能返回家鄉(xiāng)?“燕然未勒歸無計”,尚未破敵立功,還鄉(xiāng)之計無從談起?!扒脊苡朴扑獫M地”是個寫景句,時間上是“長煙落日”的延續(xù),詞義中見出將士們寒夜戍守的艱辛,以及因“歸無計”而“人不寐”的哀傷。這里的“人”指誰?既指身為經(jīng)略副使的詞人自己,也包括廣大的戍邊士卒。結(jié)句“將軍白發(fā)征夫淚”最能引發(fā)讀者的同情和思考:將軍為什么深夜不寐、愁白了頭發(fā)?顯然是“燕然未勒歸無計”造成的;征夫為什么落淚?也是出于同樣的原因。愛國的情懷,思鄉(xiāng)的苦悶,構(gòu)成了守邊將士復雜的心態(tài)。
上片寫景,下片抒情,本是詞中常見的結(jié)構(gòu)方式。這一首也是如此。寫景圍繞“異”字著筆,勾勒出一幅充滿肅殺之氣的塞下秋景;抒情重在揭示孤城將士內(nèi)心的苦悶,那種壯志難酬、有家難歸的抑郁情懷、寫景與抒情的完美結(jié)合,表現(xiàn)出一種蒼涼悲壯的藝術(shù)風格。
天凈沙秋思
這首寫景小令選取秋天幾個富有特征性的景物,巧妙地組合起來,創(chuàng)造出一種蕭瑟凄涼的意境,用以襯托天涯游子孤寂凄楚的心情。
前三句寫景的方法很特別:每句都是三個名詞性的短語排在一起,短語之間、句子之間,沒有任何關聯(lián)詞語,讓讀者根據(jù)前后連貫的幾個畫面意會“秋思”的主題。“枯藤老樹昏鴉”,顯然是深秋傍晚的景物。樹是老的,藤是枯的,顯得毫無生氣;而傍曉時棲息樹上的烏鴉卻能引起旅人思歸之念?!靶蛄魉思摇保緛硎翘耢o明麗的景物,在境界上似乎與上下句所描寫的景象截然異趣,其實不然。因為旅人在荒郊野外見此安適的人家,只會引起“日暮鄉(xiāng)關何處是”的愁緒。第三句“古道西風瘦馬”更給人以蒼涼之感。一個“古”字喚起人們對古往今來多少過客的不盡聯(lián)想;“西風”即秋風,既點明季節(jié),又增添悲涼氣氛;而旅途勞頓的“瘦馬”,使整個畫面帶有令人沮喪的感情色彩。
末兩句“夕陽西下,斷腸人在天涯”,不僅寫景,而且寫人。于暮色蒼茫中,烘托出一個騎著瘦馬,遠離家鄉(xiāng)、羈旅漂泊的人來。前面一系列景物的渲染,為末句“斷腸人在天涯”作了鋪墊。
這支曲子只有28個字,卻能以巧妙的構(gòu)思,給我們摹畫出一幅秋郊夕照圖,創(chuàng)造出一種蕭瑟、蒼涼的意境。不僅寫景,而且寫人;不僅用景物點染“秋”,而且用景物來表現(xiàn)“思”,把“秋思”寫得非常凄惻。元代周德清《中原音韻》稱譽這首小令為“秋思之祖”。近代王國維《元劇之文章》說:“(馬致遠)《天凈沙》小令,純是天籟,仿佛唐人絕句?!钡拇_是中肯的評論。
酬樂天揚州初逢席上見贈
從詩的標題看,這是劉禹錫寫給白居易的回贈之作。兩位詩友闊雖多年后在揚州初次相逢,白于筵席上賦詩相贈,劉乃作此酬答。詩中曲折地表達了詩人遭受政敵打擊,長期遠貶異地的憤慨不平的心情。
詩的開關回首往事,抒發(fā)感慨?!鞍蜕匠敝纲H居之地。永貞元年,順宗任用王叔文改革弊政,劉禹錫時任屯田員外郎,為革新之核心人物。不久革新失敗,王叔文被殺害,劉禹錫被貶郎州司馬。憲宗元和十年曾被召回長安,因游玄都觀看桃花作《戲贈看花諸君子》詩諷刺權(quán)貴,又被貶為連州刺史,后又轉(zhuǎn)任夔州、和州刺史?;叵攵嗄陙韮啥仍赓H,一直在遠離京城的荒僻之地為官,心中感慨萬端?!皸壷蒙怼比直磉_了詩人對自己被朝廷長期冷落的一滿。
三、四句用兩個典故表達回歸之后的感受。“聞笛賦”指晉人向秀所作《思舊賦》。詩人在外地二十多年,如今召回京城,許多舊友已經(jīng)去世,只能徒然地呤誦“聞笛賦”表達懷念而已?!盃€柯人”指傳說中的人物王質(zhì)。相傳王質(zhì)進山打柴,看見兩個童子下棋,便停下觀看。棋到終局,王質(zhì)發(fā)現(xiàn)手里的斧柄已爛掉。回到村里才知道已經(jīng)過去了一百年。詩人以王質(zhì)自比,說明自己貶謫時間太久,此番回來恍如隔世,覺得人事全非,不再是舊時光景了。
五、六句以“沉舟”“病樹”自比,固然感到憂傷,卻又相當達觀。劉禹錫當初參與政治革新活動時只有三十四歲,不幸被貶二十三年,如今已是垂暮之年。但展望未來,沉舟的旁邊千帆過往,病樹前面萬木向榮。詩人對世事的變遷和仕宦的沉浮,表現(xiàn)出豁達的胸懷。
末兩句點明了酬答白居易的題意。“歌一曲”指白居易在席上賦詩相贈?!伴L精神”,即增長精神,振作精神。詩人在朋友的關懷下,表達要振作精神,重新投入到生活中去。
這首詩的精華在“沉舟側(cè)畔千帆過,病樹前頭萬木春”兩句。此聯(lián)所展示的藝術(shù)形象明朗清新,意境沉郁又有豪邁之氣,客觀上被人認為包含著一種新陳代謝的自然規(guī)律,其引申意義已遠溢于本義之外。后人常引用此兩句來說明:沒落的事物,就由它沒落吧;新生的事物,依然要按著自己的規(guī)律發(fā)展下去。
無題
這首詩以“無題”為題,等于沒有題目。這就增加了我們理解的難度。詩人為什么不給這首詩定一個與詩意有關的題目?可能是有他的苦衷,不便明說吧。不過從首句“相見時難別亦難”來看,當是一首傷別的詩。為誰傷別呢?是摯友,還是戀人?還是另有寓意?學者的看法并不致。但從描寫的內(nèi)容來看,似是一首傷感離別的愛情詩。
首聯(lián)寫暮春時與自己所愛的女子別離的傷感情景?!跋嘁姇r難”的“難”,指困難,“別亦難”的“難”指難受,兩個“難”字意思不同。見面本來已很困難,所以分別時也令人難受?!皷|風無力百花殘”,渲染了當時別離的氣氛,情景交融?!皷|風”即春風,“殘”字使人有凄楚的感覺。
頷聯(lián)寫別后相思,以兩個生動的比喻表白自己對所愛的人至死不渝的深情。“方”“始”,都是“才”的意思。春蠶直到死的時候才停止吐絲,蠟燭燃盡時才停止流燭淚。這里的“絲”與思念的“思”諧音,蠶絲和蠟淚象征愛情;而“死”啊“淚”的,則暗示愛情帶有濃郁的悲劇色彩。也有人認為這里可能是詩人借以抒發(fā)政治上屢遭挫折后的苦悶心情。
頸聯(lián)設想對方傷感久別的種種情景。古人說“女為悅已者容?!惫试娙宿D(zhuǎn)寫對方即從曉妝對鏡落筆。“但愁去鬢改”,是對青春年華逝去表達憂慮。一個“改”字,見出別離之久,相思之苦。當詩人夜晚獨對熒熒燭淚之時,所愛的人也許正在凄清的月光下躑躅苦吟吧?“應覺月光寒”,忖度對方的處境和感受,可謂一往深情。
尾聯(lián)表達詩人的愿望:有人為他們傳遞信息。將對方住處比做“蓬山”,含有可望不可即之意。為什么見面這般難?其間必有難以逾越的障礙。甚至連打探一下她的音訊也不容易,只有請神話傳說中的青鳥幫忙了。“青鳥殷勤為探看”,只是詩人苦苦相思時的一種愿望而已?!盀樘娇础奔礊槲姨教娇?,口氣中充滿期待之意。因為律詩押平聲韻,所以這里的“看”字要讀平聲。
全詩把別后相思寫得纏綿悱惻,詩人對愛情的執(zhí)著追求令人動容。古人說“別易會難”,而本篇開頭卻說“相見時難別亦難”,將古語加以變化運用,在含意上翻進一層,由此可見詩人對離愁別恨的體會之深?!按盒Q到死絲方盡,蠟炬成灰淚始干”一聯(lián),以象征手法描寫至死不渝的愛情,語言巧妙多姿,最為精彩感人,因而古今傳誦。
夜雨寄北
詩題中的“寄北”,有的選本作“寄內(nèi)”。內(nèi)即內(nèi)人,妻子。從詩的內(nèi)容看,按“寄內(nèi)”解釋很適合,解為寄給信在北方的友人也可以。李商隱曾宦游梓州,其妻王氏留在長安。這首詩大約是其收到妻子來信后所作。
首句“君問歸期未有期”像是一問一答:“你問我何時能回家?我很難確定一個準確的日期?!狈蚱拗g的關懷、惦念,宦游人的鄉(xiāng)愁、歉意,都在這看似平淡的詩句中表現(xiàn)出來。次句“巴山夜雨漲秋池”借凄涼的秋夜雨景抒寫客愁旅況。巴山,巴地的山,指詩人旅居之地。梓州古代屬于巴國,巴地多山。從首句的敘述變?yōu)榇尉涞膶懢埃悬c出人意料。初看似無聯(lián)系,細想才感到語意相通;詩人因歸期難料、秋夜聽雨,倍感孤寂凄涼。
第三、四句“何當共剪西窗燭,卻話巴山夜雨時”,從眼前遙想異日重逢,西窗剪燭,重話巴山夜雨情景,使詩境于回環(huán)映照中更增深永情韻,融凄清與溫煦、黯然與神往、寂寥與慰藉為一體。何焯用“水精如意玉連環(huán)”形容此詩風格,頗為形象。
這首詩的構(gòu)思極富特色,先寫妻子思念遠游巴山的丈夫,丈夫思念留在北方的妻子;后寫想像中他日兩人同在長安共話巴山夜雨時的情景。既寫出了空間的殊異,又寫出了時間的變遷,還從空間、時間的相關變化中寫出了人的悲歡離合,豐富地展示了今日彼此相思之意。
《夜雨寄北》從時間、空間的相關變化中寫出了人的悲歡離合,展示了今日彼此相思之意。
1、“問”寫出了夫妻之間的關懷、惦念;“話”照應了“問”,寫出了宦游人的鄉(xiāng)愁和歉意。
2、次句借凄涼的秋景抒寫詩人孤寂凄涼的心情。
3、次句中的“巴山夜雨”是現(xiàn)實中的,是凄涼的;尾句中的“巴山夜雨”是現(xiàn)象的,是溫馨的。
論詩
清人趙翼這首論詩的詩,由于觀點新穎,提倡創(chuàng)新精神,符合時代潮流,因而流傳很廣,經(jīng)常被人引用。
前兩句從評論唐代大詩人李白、杜甫的詩入手“李杜詩篇萬口傳,至今已覺不新鮮?!蔽覀冎?,李白和杜甫在詩歌創(chuàng)作上都取得了偉大的成就,對我國詩歌的發(fā)展有深遠的影響。著名文學家韓愈在《調(diào)張籍》一詩開頭便說“李杜文章在,光焰萬丈長?!边@兩句已成為對這兩位偉大詩人的千古定評。也曾有人企圖貶抑李、杜的成就,但韓愈認為這不過是“蚍蜉撼大樹,可笑不自量”。可如今趙翼卻說李、杜的詩不新鮮了,真是石破天驚之論!他是不是在故意貶損李、杜?不是。這里所謂“不新鮮”,是從讀者的審美感受的角度說的。盡管李、杜的詩篇萬口傳誦,人們?nèi)匀恍枰蕾p新的作品。
后兩句提出作者對文學創(chuàng)作的見解:“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領風騷數(shù)百年”。江山,這里指祖國的山河。古人認為人才出現(xiàn)跟江山秀氣的熏陶有關,因此有“人杰地靈”的說法,才人,有才華的詩人、文學家。風騷,指《詩經(jīng)》中的《國風》、屈原的《離騷》,后來泛稱文學。趙翼認為,各個歷史時代都會出現(xiàn)杰出的詩人,創(chuàng)作出具有時代特色的作品。這一觀點無疑是正確的。李、杜之后,白居易、李賀、杜牧、李商隱,宋代的王安石、蘇軾、陸游等著名詩人,都以富有創(chuàng)造性的詩篇,開一代新詩風。
此詩的重點在后兩句,前兩句只是為提出下面的見解略作鋪墊而已。趙翼論詩的著眼點在于創(chuàng)新。他的另兩首詩可以參看:
滿眼生機轉(zhuǎn)化鈞,天工人巧日爭新。預支五百年新意,到了千年又覺陳。
詞客爭新角短長,迭開風氣遞登場。自身已有初中晚,安得千秋尚漢唐?
《論詩》提倡創(chuàng)新精神
1、“不新鮮”并不是貶低李杜,而是從讀者的審美感受的角度說的,讀者需要創(chuàng)新,需要符合時代發(fā)展的作品。
2、一、二兩句為三、四兩句的議論作鋪墊。
同兒輩賦未開海棠
作者元好問,字裕之,號遺山,太原人。金朝文學家。金興定三年進士,官做得很大,金亡以后沒有出來做官。由于他生活在金元交替的年代,詩中有不少傷時感事之作。他關心民生疾苦,暴露金末社會的黑暗,形成沉摯而蒼勁的詩風,對當時詩壇影響較大。有《遺山集》等。
這是一首七言絕句。詩題中的“兒輩”指作者的子女,元好問有三子三女;“賦未開海棠”,意即做一首吟詠未開海棠的詩。
詩中所寫的海棠應為貼梗海棠,它3-4月間開花,花開時絢麗多彩,鮮艷耀眼,是人們喜愛的觀賞花卉,由于花叢生于枝干之間,又貼近花梗,所以稱為“貼梗海棠”。
第一、二句寫數(shù)點海棠花蕾嵌于枝間重重新綠之中。為了突出“數(shù)點紅”,作者先從“重重新綠”寫起。俗話說“紅花雖好,還要綠葉扶持”,紅綠相映襯,會使雙方的色彩都得到加強。在此處,作者的用意顯然是為了海棠花蕾的明麗醒目,妖艷動人。僅此兩句,詩人就已寫足了海棠的美麗。
第三、四句作者筆鋒一轉(zhuǎn)由海棠引出桃李。桃李在海棠之前開花,一個“鬧”字顯然是從宋祁《玉樓春》詞“紅杏枝頭春意鬧”句中得來,然而此處卻語含諷意,桃李盛開,是為了搶得春光,嘩眾取寵;而詩人喜愛的海棠不僅美麗不在桃李之下,其格調(diào)品位之高,更是桃李所不及的。詩人誠意勸其“愛惜芳心,莫要輕吐”。聯(lián)系詩題來看,詩人的這一勸誡,表面上是對海棠而言,其深層意思當是寄語兒輩。讀這首詩,我們應悟到這層含意。
題紅葉
這首詩相傳為唐宣宗時宮女韓氏所寫。從詩的內(nèi)容看,它寫的是一個失去自由、失去幸福的人對自由、對幸福的向往。
詩的前兩句“流水何太急,深宮盡日閑”,妙在通過責問流水太急,訴說深宮太閑,并不明寫怨情,而怨情自見。一個少女長期被幽禁在深宮之中,有時會有流年似水、光陰易逝、青春虛度、紅顏暗老之恨,有時也會有深宮無事、歲月難遣、閑愁似海、度日如年之苦。這兩句詩,以流水之急與深宮之閑形成對比,不著痕跡、若即若離地托出了這種看似矛盾而又交織為一的雙重苦恨。
詩的后兩句“殷勤謝紅葉,好去到人間”,運筆更委婉含蓄。它的妙在曲折傳意,托物寄情,不從正面寫自己的處境和心情,不直說自己久與人間和渴望回到人間,而用折射手法,從側(cè)面下筆,只對一片隨波而去的紅葉致以殷勤的祝告。這里,題詩人對身受幽辦的憤懣、對自由生活的憧憬以及她的沖破樊籠的強烈意愿,盡在不言之中,可以不言而喻了。
山中
作者王勃,字子安。與楊炯、盧照鄰、駱賓王以文詞齊名,并稱“初唐四杰”。
這是一首抒寫旅愁歸思的詩,大概作于王勃被廢斥后在巴蜀作客期間。
詩的前半首是一聯(lián)對句。詩人以“萬里”對“長江”,是從地理概念上寫遠在異鄉(xiāng)、歸路迢迢的處境;以“將歸”對“已滯”,是從時間概念上寫客旅久滯、思歸未歸的狀況。兩句中的“悲”和“念”二字,則是用來點出因上述境況而產(chǎn)生的感慨和意愿。詩的后半首,即景點染,用眼前“高風晚”“黃葉飛”的深秋景色,進一步烘托出這個“悲”和“念”的心情。
首句“長江悲已滯”,應解釋為因長期滯留在長江邊而悲嘆。這首詩的題目是《山中》,也可能是詩人在山上望到長江而起興,是以日夜?jié)L滾東流的江水來對照自己長期滯留的旅況而產(chǎn)生悲思。
次句“萬里念將歸”,句中的“念”字應解釋為思歸之念,即身處萬里之外的詩人思戀家鄉(xiāng)將欲歸去。
三、四句“況屬高風晚,山山黃葉飛”,寫詩人在山中望見的實景,而又有以景喻情的成分。這里,秋風蕭瑟、黃葉飄零的景象,既用來襯托旅思鄉(xiāng)愁,也可以說是用來比擬詩人的蕭瑟心境、飄零旅況。
這首詩,前半抒情,后半寫景。詩中的情與景互相作用,彼此滲透,融合為一。前半首的久客思歸的心情,正因為深秋景色的點染而加濃了它的悲愴色彩;后半首的風吹落葉之景,也因旅思鄉(xiāng)情的注入而加強了它的感染力量。
城東早春
作者楊巨源,字景山,河中人,貞元進士。
這首詩寫詩人對早春景色的熱愛。據(jù)詩的第三句,題中的“城”當指唐代京城長安,此詩約為作者在京任職期間所作。
首句是詩人對在城東游賞時所見早春景色的贊美。意思是說,為詩家所喜愛的清新景色,正在這早春之中;也就是說,這清新的早春景色,最能激發(fā)詩家的詩情?!靶麓骸本褪窃绱骸!霸娂摇笔窃娙说慕y(tǒng)稱,并不僅指作者自己。一個“清”字很值得玩味,這里既指早春景色本身的清新可喜,也兼指這種景色剛剛開始顯露出來,還沒有引起人們的注意,所以環(huán)境也很清幽。
第二句緊承首句,是對早春景色的具體描寫。早春時,柳葉新萌,其色嫩黃,稱為“柳眼”?!安拧弊帧ⅰ鞍搿弊?,都是暗示“早”。詩人抓住“半未勻”的景象,使人仿佛見到枝條上剛剛露出幾顆嫩黃的柳眼,是那么清新悅?cè)恕_@不僅突出了“早”字,而且把早春之柳的風姿寫得十分逼真。早春時節(jié),天氣寒冷,百花尚未綻開,惟柳枝新葉,沖寒而出,最早為人們帶來春的消息。寫新柳,正是抓住了早春景色的特征。
第三、四句用“若待”兩字一轉(zhuǎn),改從對面著筆,用芳春清麗的景色,來反襯早春的“清景”。上林,即上林苑,故址在今陜西西安市西,建于秦代,漢武帝時加以擴充,為漢宮苑。詩中用來代指京城長安。繁花似錦,寫景色的濃艷已極;游人如云,寫環(huán)境之喧嚷若市。然而這種景色人人盡知,已無新鮮之感。第三、四句與第一、二句正好形成鮮明的對照,反襯出作者對早春清新之景的喜愛。
詩篇特從“詩家”的眼光來寫,又寓有理趣,也可以把它看做一種創(chuàng)作見解;即詩人必須感覺敏銳,努力發(fā)現(xiàn)新的東西,寫出新的境界,不能人云亦云,總是重復那已經(jīng)陳舊的老套。
七年級語文下冊課本古詩詞集錦(蘇教版)
七年級語文下冊課本古詩詞集錦(蘇教版)
古詩: 注釋:
(1)題破山寺后禪院
(唐)常建
清晨入古寺,初日照高林?!?br>
曲徑通幽處,禪房花木深。表現(xiàn)環(huán)境清幽寂靜
山光悅鳥性,潭影空人心。反應作者性情如飛鳥,向往自由,心靜如止水,萬事皆空
萬籟此俱寂,但余鐘磬音。詩中以靜寫動,以動襯靜,與作者向往佛門清凈的心情相吻合
詩旨:贊美后禪院景色幽靜,抒發(fā)作者寄情山水的隱逸情懷。
(2)登岳陽樓
(唐)杜甫
昔聞洞庭水,今上岳陽樓。
吳楚東南坼,乾坤日夜浮。 把洞庭湖的景象描繪得無比壯闊又生動
親朋無一字,老病有孤舟?!◇w現(xiàn)詩人舉目無親,年老多病,只能以孤舟為家的悲慘境地
戎馬關山北,憑軒涕泗流。表現(xiàn)詩人想到落魄境地皆因戰(zhàn)亂未平,國家多難而禁不住老淚縱橫
詩旨:漂泊詩人登岳陽樓而望故鄉(xiāng),處景感懷之作,表現(xiàn)詩人憂國憂民的博大情懷。
(3) 蟬
(唐)虞世南
垂緌飲清露,流響出疏桐。
居高聲自遠,非是藉秋風。借蟬抒懷:品格高潔者不需借助外力,自能聲名遠播
詩旨:這是一首托物言志的詠蟬詩,對品格高潔的贊美有自況意味。
(4)孤雁
(唐)杜甫
孤雁不飲啄,飛鳴聲念群。表現(xiàn)孤雁追趕同伴的執(zhí)著精神
誰憐一片影,相失萬重云?設問,誰會同情我這個形單影只的失群孤雁呢
望盡似猶見,哀多如更聞。寫盡孤雁形單影只驚呼求侶之情態(tài)、遲疑畏懼的心理
野鴉無意緒,鳴噪自紛紛。用反襯手法,表達了詩人的愛憎之情
詩旨:表達亂離漂泊中失群人的痛苦心情。
(5)鷓鴣
?。ㄌ疲┼嵐?br>
暖戲煙蕪錦翼齊,品流應得近山雞。寫鷓鴣的習性和形貌特征
雨昏青草湖邊過,花落黃陵廟里啼?!∽屓朔路鹬蒙砗吂艔R,聆聽鷓鴣聲聲哀鳴
游子乍聞征袖濕,佳人才唱翠眉低?!∫匀说母惺芎嫱喧p鴣啼聲之悲
相呼相應湘江闊,苦竹叢深日向西。 一呼一應引起游子濃重的鄉(xiāng)愁旅思
詩旨:這首詠物詩重在表現(xiàn)鷓鴣啼聲哀怨凄切,借以抒寫游子的鄉(xiāng)愁旅思。
(6) 沁園春.雪
毛澤東
北國風光,千里冰封,萬里雪飄?!「爬鑼懕眹鴫验熜燮娴谋┦澜?br>
望長城內(nèi)外,惟余莽莽; 從靜態(tài)形象具體描寫北國壯麗雪景的詩句
大河上下,頓失滔滔。顯示作者博大胸懷熱愛華夏大地
山舞銀蛇,原馳蠟象,欲與天公試比高。用比擬手法寫高原雄奇表現(xiàn)中華民族不屈不撓的斗爭精神
須晴日,看紅裝素裹,分外妖嬈。由實入虛,想象一派新氣象,把人引入一個輝煌境界
江山如此多嬌,引無數(shù)英雄競折腰。承上啟下,由寫景轉(zhuǎn)入評論的過渡句
惜秦皇漢武,略輸文采;
唐宗宋祖,稍遜風騷。
一代天驕,成吉思汗,只識彎弓射大雕。
俱往矣,數(shù)風流人物,還看今朝。 熱烈歌頌無產(chǎn)階級革命英雄的主旨句
詩旨:充分表現(xiàn)了當代無產(chǎn)階級英雄好革命人民的豪情壯志。
(7)卜算子.詠梅
毛澤東
風雨送春歸, 既表現(xiàn)春夏秋冬循環(huán)往復這一自然規(guī)律
飛雪迎春到?!∮窒笳髡涡问诫m然曲折但最終勝利的詩句
已是懸崖百丈冰, 以冰雪襯托梅花,既表現(xiàn)梅花俏麗,又象征革命者面對困難
猶有花枝俏。堅強不屈的詩句
俏也不爭春,
只把春來報。
待到山花爛漫時,用襯托手法表現(xiàn)梅花品質(zhì)高潔
她在叢中笑。
詩旨:表達了一個共產(chǎn)黨人的革命樂觀主義精神和戰(zhàn)勝一切困難的決心和信心。
(8) 木蘭詩
北朝民歌
唧唧復唧唧,木蘭當戶織,不聞機杼聲,惟聞女嘆息。問女何所思,問女何所憶,女亦無所思,女亦無所憶。昨夜見軍帖,可汗大點兵。軍書十二卷,卷卷有爺名,阿爺無大兒,木蘭無長兄,愿為市鞍馬,從此替爺征。
東市買駿馬,西市買鞍韉,南市買轡頭,北市買長鞭。旦辭爺娘去,暮宿黃河邊。不聞爺娘喚女聲,但聞黃河流水鳴濺濺。旦辭黃河去,暮至黑山頭。不聞爺娘喚女聲,但聞燕山胡騎鳴啾啾。
萬里赴戎機,關山度若飛。朔氣傳金柝,寒光照鐵衣。將軍百戰(zhàn)死,壯士十年歸。
歸來見天子,天子坐明堂。策勛十二轉(zhuǎn),賞賜百千強??珊箚査咎m不用尚書郎。愿馳千里足,送兒還故鄉(xiāng)。
爺娘聞女來,出郭相扶將。阿姊聞妹來,當戶理紅妝。小弟聞姊來,磨刀霍霍向豬羊。開我東閣門,坐我西閣床。脫我戰(zhàn)時袍,著我舊時裳。當窗理云鬢,對鏡貼花黃。出門看火伴,火伴皆驚忙。同行十二年,不知木蘭是女郎!
雄兔腳撲朔,雌兔眼迷離。雙兔傍地走,安能辨我是雄雌。
詩旨:敘述木蘭女扮男裝代父從軍的傳奇故事。表現(xiàn)了木蘭勤勞、智慧、勇敢堅強的高貴品質(zhì)。
A、用鋪排手法寫出緊張而周密的準備工作:東市買駿馬,西市買鞍韉,南市買轡頭,
北市買長鞭。
B、成語“撲朔迷離”出自《木蘭詩》中:
雄兔腳撲朔,雌兔眼迷離。
C、烘托戰(zhàn)場上雄壯悲涼的氣氛表明戰(zhàn)地生活艱苦卓絕:
朔氣傳金柝,寒光照鐵衣。
D、中描寫戰(zhàn)爭慘烈、時間漫長的詩句是:
將軍百戰(zhàn)死,壯士十年歸。
E、側(cè)面寫木蘭英勇善戰(zhàn),戰(zhàn)功顯赫的句子:
策勛十二轉(zhuǎn),賞賜百千強。
F、突出木蘭不貪名利對家鄉(xiāng)對親人對和平生活的熱愛:
木蘭不用尚書郎。愿馳千里足,送兒還故鄉(xiāng)。
g、用伙伴驚忙反襯木蘭非凡智慧無比自豪:
出門看火伴,火伴皆驚忙。同行十二年,不知木蘭是女郎!
(9) 觀刈麥
(唐)白居易
田家少閑月,五月人倍忙。
夜來南風起,小麥覆隴黃。
婦姑荷簞食,童稚攜壺漿。
相隨餉田去,丁壯在南岡。
足蒸暑土氣,背灼炎天光。揭示農(nóng)民為收割麥子而甘愿吃苦耐勞的美德及令人同情的艱難處境(四句)
力盡不知熱,但惜夏日長。 表現(xiàn)割麥者矛盾心理
復有貧婦人,抱子在其旁?!∶枥L一副令人心酸的特寫畫面的語句
右手秉遺穗,左臂懸敝筐。
聽其相顧言,聞者為悲傷。
家田輸稅盡,拾此充饑腸。
今我何功德,曾不事農(nóng)桑?!”憩F(xiàn)詩人被耳聞目睹的悲慘情況所震動,對自己感到慚愧
吏祿三百石,歲晏有余糧?!趧尤嗣竦纳钋型?br>
念此私自愧,盡日不能忘。
詩旨:寫農(nóng)民生活的艱辛和作者對農(nóng)民的深切同情
?。?0) 破陣子
(南宋)辛棄疾
醉里挑燈看劍,夢回吹角連營。
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聲。 描繪戰(zhàn)爭爆發(fā)前為鼓舞人心而犒勞將士,演奏樂曲
沙場秋點兵?!↑c名戰(zhàn)爭爆發(fā)的季節(jié),并為戰(zhàn)士出征增添肅殺氣氛
馬作的盧飛快,弓如霹靂弦驚。 描寫戰(zhàn)場激烈而壯觀的場面的句子
了卻君王天下事,贏得生前身后名??蓱z白發(fā)生! 表達作者壯志難酬悲憤心情的句子
詩旨:生動地描繪出一位忠勇的將軍形象,表現(xiàn)詞人的宏大抱負和報國無門的苦悶心情
(11)使至塞上
(唐)王維
單車欲問邊,屬國過居延?!?br>
征蓬出漢塞,歸雁入胡天。 實寫塞上秋景,以篷雁自比,引起鄉(xiāng)思之愁
大漠孤煙直,長河落日圓?!∶鑼懭饩跋箝_闊鮮明,氣勢雄渾的千古名句
蕭關逢候騎,都護在燕然?!懲局械弥娗?,語透雄豪,顯示處一位使臣對邊疆戰(zhàn)事的關心
詩解:本篇敘事寫景相結(jié)合,但重點筆墨在于寫景,意境奇特,氣象博大。
(12)黃鶴樓
?。ㄌ疲┐揞?br>
昔人已乘黃鶴去,此地空余黃鶴樓?!∫陨裨掗_端,為黃鶴樓蒙上了神奇色彩
黃鶴一去不復返,白云千載空悠悠?!≡娙私杞裎糇兓?,抒發(fā)了寂寞、惆悵之感。
晴川歷歷漢陽樹,芳草萋萋鸚鵡洲?!懙菢撬姷膶嵕?br>
日暮鄉(xiāng)關何處是?煙波江上使人愁?!∮脽煵ê泼斓拈L江烘托思鄉(xiāng)之情
詩旨:表現(xiàn)詩人登樓遠眺異鄉(xiāng)風景,引動日暮懷歸之情。
(13) 歸園田居
(東晉)陶淵明
種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
晨興理荒穢,戴月荷鋤歸。
道狹草木長,夕露沾我衣。
衣沾不足惜,但使愿無違。表達詩人寧可隱居躬耕,也不與世俗同流合污
詩旨:表現(xiàn)詩人厭惡官場,喜愛田園生活的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