魯教版高中地理教案
發(fā)表時間:2020-06-24高一語文上冊《荷花淀》教案魯教版。
高一語文上冊《荷花淀》教案魯教版
8荷花淀
【設計說明】
《荷花淀》是一篇抗日戰(zhàn)爭題材小說,卻被譽為“詩體小說”。我們通過這篇文章,要讓學生知道它為什么會獲得這樣的美譽,讓學生理解作者如詩的筆觸表現(xiàn)戰(zhàn)爭環(huán)境中的人情美、人性美,進而深刻理解這篇獨具特色的戰(zhàn)爭小說。
為了更好地達到教育目標,要安排學生課前先預習,并且要帶著任務預習:①文章寫了哪幾個生活片段,②圈出文章中的環(huán)境描寫語句,看看有什么特點,③圈出文章中的對話,分析不同人物的語言有什么不同特點。通過預習,理清故事情節(jié),大致理解對話和環(huán)境描寫對塑造人物的作用。
課上利用教學來課件激發(fā)學生對小說的興趣,讓學生在理清全文思路的基礎上討論描寫方法,分析人物特點。上課過程中,教師必須鼓勵學生積極主動思考,鼓勵他們討論甚至爭論,積極發(fā)言,營造一個良好的教學環(huán)境,使他們身臨其境,才能收到最為理想的教學效果。
【教學目標】
1.分析對話描寫體現(xiàn)的人物的思想感情,通過分角色朗讀準確理解對話的豐富內(nèi)涵,樹立革命樂觀主義價值觀。
2.認識在中國共產(chǎn)黨的教育引導下,抗日根據(jù)地,尤其是白洋淀勞動婦女的性格特點。
3.分析環(huán)境描寫的積極作用。
【教學時間】
1課時
【教學過程】
1.課前展示課件封面。背景為水面與荷花圖,湖面上方是水注體藍色美術字“荷花淀”,背景音樂為經(jīng)典革命歌曲《紅色娘子軍》,使學生課前進入學習狀態(tài)。
2.導入新課。(停止音樂)一提起戰(zhàn)爭,我們首先想到的應該是硝煙彌漫、血肉橫飛的殘酷景象,《荷花淀》是以一篇以戰(zhàn)爭為題材的小說,可是,我們讀完之后,感覺到的卻是一副截然不同的戰(zhàn)爭場面,是快樂和歡笑的交織,是種美好清新的感受。這堂課,我們一起體味一下這別樣的戰(zhàn)爭。
3.本篇小說以抒情見長,不以情節(jié)取勝,作者精選幾個生活片斷來抒寫對水生嫂等一群青年婦女的贊美之情,請你概括一下這幾個生活片段的內(nèi)容。
學生回答后幻燈片明確:夫妻話別、探夫遇險、助夫殺敵
4.環(huán)境描寫是小說三要素之一,請同學們考慮一下:作者如何來描寫故事發(fā)生的典型環(huán)境?這樣描寫起了什么作用?(幻燈片顯示題目)
學生討論后明確:首先是月色下的水鄉(xiāng),主要在第1段和第3段。第1段開頭3句點明了時間、空間和勞動對象,語言簡練、動聽、優(yōu)美,不僅寫了環(huán)境,還反襯出環(huán)境主人的勤快利落。第3段通過水生嫂眼光的引示,展示了院內(nèi)院外的基本色調:潔白、銀白、透明。水生嫂身子下面編成了一大片席,在皎潔的月光下,“她像坐在一片潔白的雪地上,也像坐在一片潔白的云彩上”。這兩個充滿想象的比喻,把水生嫂勞動的場面寫得如詩如畫。
第一段和第三段景物描寫的作用:
①描寫了蘆葦、荷花,這與后文的荷花淀伏擊戰(zhàn)的環(huán)境有密切關系,為故事提供舞臺,推動情節(jié)發(fā)展。②正因為白洋淀如此美麗可愛,所以人民熱愛她,決不容許日寇來侵犯。這都為以后小說情節(jié)的發(fā)展埋下伏筆。
其次是日光下的水鄉(xiāng),主要在第61段。作者運用巧妙的比喻描寫密密層層的大荷葉像“銅墻鐵壁”,高高挺出的荷花箭像“監(jiān)視白洋淀的哨兵”嚴陣以待,這威武雄壯的景色,不僅突出了水鄉(xiāng)游擊戰(zhàn)的特點,暗示出在這清香四溢的荷花淀里即將發(fā)生一場激烈的伏擊戰(zhàn),而且寫出根據(jù)地人民同仇敵愾的心理和克敵致勝的信心,洋溢著歌頌人民戰(zhàn)爭的思想感情。
鼓勵學生拓展思考:景物描寫的作用
學生討論后明確:①交代故事發(fā)生的時間、地點,揭示作品的時代背景,②渲染氣氛,烘托人物心情,③展示人物性格,④推動情節(jié)的發(fā)展,⑤借景抒情,情景交融。
5.作者用如詩的筆觸展示了富有詩情畫意的白洋淀景色,家鄉(xiāng)如此美好,豈容日寇鐵蹄踐踏?水生等年輕人積極報名保衛(wèi)家園,那么水生嫂們會怎么想呢?請幾位同學分角色朗讀6——30段,仔細揣摩人物心理,分析人物性格,體會人物對話所包含的細膩復雜的感情。(分角色誦讀時配以背景音樂)
6.“今天回來得這么晚”這句話對描寫人物、展開情節(jié)有什么作用?
學生回答后明確:它承應上文“大門還沒有關,丈夫還沒有回來”和“很晚丈夫才回來”。還表現(xiàn)了水生嫂久候親人心焦的心理。同時又暗寫了水生以工作為重的品質。這句話是情節(jié)的開端,說明“今天”非同往常,回來得晚是事出有因。
7.水生嫂既然十分關心水生,為什么不直接問明情況,卻問“他們幾個呢”?
學生回答后明確:水生沒有說明晚歸的原因,只是說吃過飯了。但是,他臉上紅脹,說話氣喘,這異常的神情,水生嫂很快就察覺到了。她并沒有直接追問,因為她知道水生是游擊組長,黨的負責人,有些事是不便細問的。于是,她機敏地轉換話題,問“他們幾個呢?”
8.“怎么了,你?”這是什么句式,水生嫂為什么會這樣說?
學生回答后明確:這是主謂倒裝的句式。由于水生笑得不平常,水生嫂猜不透,一下子迸出這短促的問句,反映了她心情的急切。出于對丈夫的關心,她急于要知道底細。表現(xiàn)了中國女性傳統(tǒng)的溫柔、賢淑、羞怯、質樸的品性。
9.從水生嫂的語言中,你想象一下水生嫂是個什么形象?
學生回答后明確:水生嫂溫柔、賢淑、羞怯、質樸,她愛丈夫,愛家鄉(xiāng),愛祖國。丈夫參軍看似使她陷入了優(yōu)先愛丈夫還是優(yōu)先愛祖國的矛盾,也許她真的為此困惑過,但是,很快她就明白這并不矛盾。她必須愛一個值得愛的丈夫,而愛不愛家鄉(xiāng)和祖國是衡量他值得愛與否的主要指標。丈夫“總是積極的”才贏得她的敬重和愛慕。小說通過水生嫂愛丈夫、愛家鄉(xiāng)、愛祖國的美好情懷,展示了正義戰(zhàn)爭的力量。
10.請幾位同學分角色朗讀一下幾個青年婦女商量探夫的對話,大家思考一下這對話中展示了她們怎樣不同的個性呢?
學生討論回答后明確:“聽說他們還在這里沒走,我不拖尾巴,可是忘下了一件衣裳”。――明明是想丈夫,又不好意思直說,于是找個借口,感情表達得委婉含蓄。
“我有句要緊的話,得和他說說。”這位大嫂與前一個一樣,也說得很含蓄,不說自己想念丈夫,而是找借口,說有要緊的話,但托辭笨拙,顯示了人物的質樸憨厚。
“聽他說,鬼子要在同口安據(jù)點。”水生嫂的話提醒她們途中不安全,為下文伏筆,顯示了她謹慎、穩(wěn)重的性格,考慮問題比較周密。
“哪里就碰得那么巧?我們快去快回來?!笨梢娝椒蛐那校活櫼磺校悬c冒冒失失。
“我本來不想去,可是俺婆婆非叫我再去看看他……有什么看頭啊!”這位大嫂羞羞答答,“猶抱琵琶半遮面”,假話里卻滿是真情。
11.小結:盡管這幾位婦女個性不同,但在殘酷的戰(zhàn)斗環(huán)境中,卻同樣有著對親人的思念和牽掛,深深的思念和牽掛使她們冒險踏上尋夫之路,意外地經(jīng)受了戰(zhàn)爭的磨練,在戰(zhàn)斗中迅速成長起來。
12.生活是美好的,家庭是幸福的,但戰(zhàn)爭畢竟是殘酷的,可怕的。孫犁先生為什么要用充滿詩情畫意的筆觸描寫戰(zhàn)爭?
明確:因為他不喜歡戰(zhàn)爭。他謳歌的是樂觀勇敢,自尊自強,面對罪惡戰(zhàn)爭無所畏懼,拿起武器,勇敢地去制止戰(zhàn)爭的人民。
人有權利要求純真美好和平寧靜的田園詩一樣的生活,人要為這種詩一樣的生活去奮斗,哪怕是去戰(zhàn)斗!只要生活中還有那丑陋邪惡的戰(zhàn)爭,我們就有理由喜歡孫犁的《荷花淀》。有一部電影叫《戰(zhàn)爭,讓女人走開》,而今天我們從《荷花淀》里看到,一旦女人也拿起武器,哪里還會有打不贏的戰(zhàn)爭呢?
相關知識
高一語文教案:《荷花淀》
《荷花淀》教學設計
一、導語2002年7月,正是荷花搖曳,荷葉飄香的季節(jié),我國當代文學大師孫犁,卻在綿綿細雨聲中靜靜的永遠的離開了我們。巨星雖然隕落了,但白洋淀里的荷花依然開得姹紫嫣紅,他的代表作《荷花淀》也象那一株亭亭玉立的荷花,靜靜地綻放在中國現(xiàn)代文學的長廊中,幽幽地散發(fā)著怡人的清香。今天我們就一起走進白洋淀,感受在那戰(zhàn)火紛飛的歲月里,發(fā)生在白洋淀里感人故事,學習白洋淀人民優(yōu)秀的品質,品味孫犁小說的獨特魅力。
二、作者孫犁在中國當代文學史上當然算不上偉大的作家,但是一位非常著名的作家,他的作品在文學界影響非常之大,由于他的作品的影響,五六十年代曾經(jīng)誕生一個文學流派叫荷花淀派。在2000年《亞洲周刊》選的“20世紀中文小說100強”中,孫犁的小說被選入兩篇,一篇就是《荷花淀》,另外一篇是《鐵木全傳》。寫的是土地改革時期的一個鐵匠和一個木匠。這是很不容易的。
三、學習目標
1.靜心閱讀小說,品味語言,感受詩體小說的藝術美。
2.賞析對話景物描寫,陶冶性情,涵養(yǎng)心靈。
四、重點字詞 梳理情節(jié) 夫妻話別 探夫遇敵 助夫殺敵
五 找三處環(huán)境課件
六賞析 環(huán)境描寫首先請同學們打開書,看第1段,第3段寫自然風光的部分,齊讀一下。
下面我請個朗讀能力好的同學讀一讀第1段。把詩的味道讀出來。
下面同學們再自由地朗讀,仔細體會一下它的韻味。不是說像詩一樣的美嗎?你們仔細品味它怎么樣像詩,怎么樣美。
孫犁的這篇小說開頭是非常有名的,但是我剛讀的時候也不知道它怎么好,別人說好,我也跟著說好,我怕我不說好,別人說我沒水平。后來慢慢慢慢地讀多了,才知道它好在哪里。它沒有什么華麗的詞藻,純粹是白描,像鉛筆畫的素描,但有內(nèi)在的詩情和韻味,要慢慢地品味,要多讀才能體會。
有人說,前面這些景物描寫沒有必要寫它,我認為是要的,不能不要的。這三段里集中寫的什么東西呢?我認為寫的是兩個大的問題。(“人與環(huán)境(風光)”)寫的什么呢?一個是人--水生嫂,再一個是自然風光,寫得很美。我想寫這種美的用意何在?抗日戰(zhàn)爭這么嚴酷,有這么恬靜優(yōu)美的環(huán)境嗎?作家這么寫是不是違反現(xiàn)實的呢?如果不是違反現(xiàn)實的,他的用意何在?
這個問題,對高一的同學來說,深了一點。和諧(天人合一)
人和自然之間呢,有很復雜的關系,但大體上有兩種,一種是剛才大家講的融合滲透的關系,一種是對抗的關系。高爾基的《海燕》, “讓暴風雨來得更猛烈些吧!”這在孫犁的小說中喊是喊不出來的。那個海燕和烏云是一種什么關系?對抗對立關系。在傳統(tǒng)的中國文學當中,典型的中國意境當中,一般來說,不出現(xiàn)這種意境,而是強調一種融合的關系。
月亮升起來,他寫的月白風清。改成: “一聲炸雷,幾個雨點敲打在女人的脖子上,女人仍然在屋檐下編著她的席子,席子在閃電的照耀下就像刺向日本鬼子胸膛的刺刀?!睂O犁的小說民族色彩濃郁,他不喜歡寫那種和大自然急劇對立的環(huán)境,他所有的作品,基本上都是這種風格。所以我們用一個詞來概括,人和大自然間是什么關系呢?就是同學們講的和諧。
(老師板書:和諧)這是中國文化的一個基本特點。
示例分析小結環(huán)境(課件)
七 語言、 “水生笑了,女人看他笑得不平常,‘怎么了,你?’我把它改一改,兩種改法。一種是把“你”字去掉,改成:“怎么了?”另一種是把主語“你”提到前面去,改成:“你怎么了?”它有什么不同,表達的感情有什么不同?
挺陌生的,好象不是很親切,硬了一點。少了一種夫妻之間的關懷,還有她對丈夫一種掛心的感覺。
比較焦急,所以她先把一種狀態(tài)問出來,然后再問“你”怎么樣。大家去問老師問題的時候,有兩種問法?!袄蠋?,請問這個問題,我不大懂?!边@是一種問法,這比較好。還有一種問法是:“這個問題我不大懂,老師?!边@也可以,強調的是問題。但是不能說:“這個問題我不大懂?!毙胁恍??不大好。
女人低著頭說:“你總是很積極的?!边@句話,我有兩種版本女人說(撒嬌版):“不嘛,你不要走嘛!”(笑聲)這樣可不可以?(學生答:不可以)那為什么不可以?那是個什么形象?小女人,不關心國家大事,不明大義。
女人這么說(耍潑版):“行??!你走,我搬回我媽媽家!”可不可以?也不可以呀,耍潑也不行。
“女人鼻子有些酸,但是她并沒有哭。”我把它這么改:“女人的淚水直往下淌,她咬了咬牙?!笨刹豢梢??(笑聲)中國文化有一個特點,就是(學生說:忍!)忍,也是對的??鬃诱f“樂而不淫,哀而不--(學生齊答:“傷”)?!边@里意思是樂而不過度,哀傷的時候也不過度,在這個地方也是一樣的,主要是表現(xiàn)覺悟了的中華民族的女性的精神狀態(tài)。
“水生說:‘不要讓敵人漢奸捉活的。捉住了要和他們拼命?!@才是那最重要的一句。女人流著眼淚答應了他?!?/p>
這是表現(xiàn)了妻子對丈夫的忠貞。我覺得我們現(xiàn)在的人還是要學習這些傳統(tǒng)美德。我把它這樣改一改,看行不行?看是不是中國傳統(tǒng)文化所要求的。
水生說:“我走了,很可能回不來,因為要打仗了。要是我回不來,你看著辦吧。你也不要太死心眼,你看著辦吧?!保ê逄茫┻@樣也可以,也不是不可以。
或者說:“要是被日本鬼子抓住了,也不要跟他拼命,好死不如賴活著。”
這行不行?不行。中華兒女,中華民族文化,不是這樣。寧為-- 生(齊答):玉碎,師:不為-- 生(齊答):瓦全。師:寧可站著死,生(齊答):不可跪著生!
我再改一句,“全莊的男女老少出來給他送行”,改成“大部分人出來給他送行”行不行?全莊人出來說明什么?中華民族同仇敵愾,歷來如此。三個女人一臺戲,女人有時候在一起容易鬧矛盾。但是,我們小說中的女人鬧矛盾沒有?(學生答:沒有)她們之間的關系,用一個詞概括一下,夫妻之間,人與人之間,是什么樣的關系?
生:和諧的關系。師:還是和諧。(老師板書:和諧)小結作業(yè)
高一語文教案:荷花淀2
二、作家作品:
孫犁(1913――1996),原名孫樹勛,河北安平縣人,現(xiàn)代作家。年輕時就讀于保定育德中學,中學畢業(yè)后流浪北京,當過店員。1936年在白洋淀邊的安新縣同口鎮(zhèn)做小學教員。抗日戰(zhàn)爭爆發(fā)后,在晉察冀根據(jù)地從事革命文化工作。1944年去延安魯迅藝術學院工作。解放后,在《天津日報》工作,注重發(fā)現(xiàn)和培養(yǎng)文學新人,并堅持寫作。曾任全國文學藝術界聯(lián)合會委員、中國作家協(xié)會理事。
主要作品有長篇小說《風云初記》,中篇小說《鐵木前傳》,短篇小說集《白洋淀》、《荷花淀》、《采蒲臺》、《囑咐》,小說散文集《白洋淀紀事》等。
孫犁小說語言清新自然、樸素洗練,被稱為“詩體小說”。他和作家劉紹棠、叢維熙、韓映山、房樹民等,在創(chuàng)作風格上有共同的特點:如荷花一樣根植于水鄉(xiāng)泥土,帶著自然的清新純樸,充滿詩情畫意。被稱之為“荷花淀”派。
三、分析景物描寫特色:
1.提問:這篇文章沒有驚險的戰(zhàn)斗故事,也沒有纏綿的愛情情節(jié),甚至沒有留下一兩個具體的、活生生的人物形象,卻為什么會有這么大的藝術感染力呢?它給人們留下的最深刻的印象又是什么呢?
學生討論回答。
明確:給人們留下最深刻的美感印象是那一片充滿生機、充滿活力、象征著人的美好追求、美好愿望的荷花荷葉組成的美麗坦蕩的荷花淀。這是一副純美的畫面,荷花荷葉是畫面的主體,人物只是融入畫面并融入荷花荷葉的精魂,這正是《荷花淀》的真正藝術魅力所在,這也正是把生活高度藝術化、審美化的結晶。
2.提問:作者為故事情節(jié)的展開提供了一個什么樣的典型環(huán)境呢?
讓學生找出描寫段落:
明確:首先,描寫月色下的水鄉(xiāng)景色。第1段和第3段。
第1段開頭3句點明了時間、空間和勞動對象,語言簡練、動聽、優(yōu)美,不僅寫了環(huán)境,還反襯出環(huán)境的主人的勤快利落。
第3段通過水生嫂眼光的引示,展示了院內(nèi)院外的基本色調:潔白、銀白、透明。水生嫂身子下面編成了一大片席,在皎潔的月光下,“她像坐在一片潔白的雪地上,也像坐在一片潔白的云彩上”。這兩個充滿想象的比喻,把水生嫂的勞動場面詩化了。
這兩段景物描寫的作用是:①描寫了蘆葦、荷花,這與后文的荷花淀伏擊戰(zhàn)的環(huán)境有密切關系。②正因為白洋淀如此美麗可愛,所以人民熱愛她,決不容許日寇來侵犯。這都為以后小說情節(jié)的發(fā)展埋下伏筆。
其次,描寫日光下的水鄉(xiāng)風光。第61段。
到此,全部畫面融為一體,由朦朧逐漸完全清晰,由暗示而至直接展現(xiàn),前后畫面遞進,具有流動感,又層次分明,顯得意境縱深而高遠。概括起來說,荷花淀的景物是美麗的,水和天,荷和葦無一不美,明麗清純,讓人心醉。這么美的家園,誰人不愛!怎么肯讓敵人蹂躪!這就找到了景和情的契合點。這么美麗的一方水土,當然會養(yǎng)育一方英雄兒女,他們美麗的身心不容玷污,他們平時有多少溫情,戰(zhàn)時就會有多少勇氣,這是景和人的契合點。
四、分析情節(jié)結構:
提問:作者淡化了傳統(tǒng)的小說模式,以抒情見長,不以情節(jié)取勝,他精選三個生活片斷來抒寫對水生嫂等一群青年婦女的贊美之情。請快速概括這三個生活片段的內(nèi)容。
夫妻話別探夫遇險助夫殺敵
五、布置作業(yè):
文中對話描寫的特點。
第二教時
教學重點:分析人物性格,歸結主題。
教學步驟:
一、分析人物形象:
1.分角色朗讀6――30段
揣摩人物心理,分析人物性格,領悟人物形象的典型意義。
體會人物對話所包含的細膩復雜的感情。
問:“今天回來得這么晚”,這句話對描寫人物、展開情節(jié)有什么作用?
明:它承應上文:“大門還沒有關,丈夫還沒有回來?!薄昂芡碚煞虿呕貋怼薄_€表現(xiàn)了水生嫂久候親人心焦的心理。同時又暗寫了水生以工作為重的品質。這句話又可說是情節(jié)的開端,說明“今天”非同往常,回來得晚是事出有因。
問:水生嫂既然十分關心水生,為什么不直接問明情況,卻問“他們幾個呢”?
明:水生沒有說明晚歸的原因,只是說吃過飯了。但是,他異常的神情(臉上紅脹,說話氣喘),水生嫂很快就察覺到了。她并沒有直接追問,因為她知道水生是游擊組長,黨的負責人,有些事是不便細問的。于是,她機敏地轉換話題,問“他們幾個呢?”水生回答她:“還在區(qū)上?!彼冻隽艘稽c口風之后,又把話語岔開,反問她:“爹哩?”、“小華哩?”這樣寫,一方面交代了水生家的其他成員以及水生對他們的關心,另一方面寫出了水生對參軍一事欲言又止,不愿立即讓妻子知道的心理。
問:“怎么了,你?”這是什么句式,水生為什么會這樣說?
明:這是主謂倒裝的句式。由于水生笑得不平常,水生嫂猜不透,一下子迸出這短促的問句,反映了她心情的急切。出于對丈夫的關心,她急于要知道底細。表現(xiàn)了中國女性傳統(tǒng)的溫柔、賢淑、羞怯、質樸的品性。
再看另外的對話:女人說“你總是很積極的”“你走,我不攔你”“囑咐囑咐我吧”。行動:女人“打點好一個小小的包裹”,里面是新單衣、新毛巾、新鞋子,這種“送郎上戰(zhàn)場”的言行,證明水生嫂并非一心當好妻子,她知道自己還有另一個身份:中國人。
這樣就可以解釋水生嫂豐富的內(nèi)心世界了。她愛丈夫,愛家鄉(xiāng),愛祖國。丈夫參軍看似使她陷入了優(yōu)先愛丈夫還是優(yōu)先愛祖國的矛盾,也許她真的為此困惑過,但是,很快她就明白這并不矛盾。她必須愛一個“值得”愛的丈夫,而愛不愛家鄉(xiāng)和祖國是衡量他“值得”愛與否的主要指標。如果丈夫為了他臨陣退縮,她會因失望最終失去丈夫,相反,丈夫“總是積極”的決定才贏得她的敬重和愛慕。所以,她愈是有個心愛的丈夫,就愈是會支持他報國殺敵。
為了更好地認識水生嫂的柔情似水的性格特征,可指導學生做改寫練習,有意改變水生嫂的性格特征,不歪曲人物,寫一段臨別對話。
2.幾個青年婦女商量探夫的對話也寫得個性鮮明,生動有趣,分別展示了她們怎樣不同的個性呢?
明:“聽說他們還在這里沒走,我不拖尾巴,可是忘下了一件衣裳”。――明明是想丈夫,又不好意思直說,于是找個借口,感情表達得委婉含蓄。
“我有句要緊的話得和他說說”――這位大嫂與前一個一樣,也說得很含蓄,不說自己想念丈夫,而是找借口,說有要緊的話。
“聽他說,鬼子要在同口安據(jù)點”……――水生嫂的話提醒她們途中不安全,為下文伏筆,顯示了她謹慎、穩(wěn)重的性格,考慮問題比較周密。
“哪里就碰得那么巧?我們快去快回來?!报D―可見她探夫心切,不顧一切,有點冒冒失失。
“我本來不想去,可是俺婆婆非叫我再去看看他――有什么看頭?。 报D―這位大嫂羞羞答答,“猶抱琵琶半遮面”,假話里寓有真情。短短幾段對話,幾個鮮活的人物形象躍然紙上。至于水生嫂的謹慎周密,顯然跟丈夫走前的囑咐有關。
建議讓學生仿寫改寫這段對話,如添加一個人的對話,使之與前文一致,或者改寫這幾個人的對話,改變他們的性格特征。
二、歸結主題:
荷花淀的景物是美麗的,水和天,荷和葦,無一不美,明麗清純,讓人心醉。這么美的家園,誰能不愛!怎么肯讓敵人蹂躪!這就找到了景和情的契合點。這么美麗的一方水土,當然會養(yǎng)育一方英雄兒女,他們美麗的身心不容玷污,他們平時有多少溫情,戰(zhàn)時就有多少勇氣,這是景和人的契合點。
孫犁就是這樣用他獨特的筆法,構建了一副情景交融的美妙畫卷,表達了他對美麗的中華河山、中華兒女、中華民族不屈精神的禮贊。
(劉衛(wèi))
教案點評:
1.安排兩教時。
2.精選文段進行誦讀、分角色表演,感受其語言輕柔、清麗的風格和人物微妙的內(nèi)心世界。
3.著重讓學生改寫夫妻對話、分析水生嫂和祥林嫂不同的人生命運產(chǎn)生的原因。
4.利用多媒體音像帶,布置學生預習,要求寫出故事梗概。
探究活動
猜讀續(xù)寫——一種開發(fā)形象思維的好方法
何宗弟
我所教的實驗班的學生,普遍偏重理科,大多邏輯思維較強,而形象思維較弱。他們長于判斷、推理、證明,思考問題條理清楚,而不善于描寫想象,不善于生動地塑造人物,形象地反映社會生活。對于一個思維能力健全的人來說,兩種思維應均衡協(xié)調地發(fā)展。這樣,如何在語文教學活動中培養(yǎng)他們的形象思維能力,便成了語文教師的一個重要課題。在教學實踐中我體會到猜讀續(xù)寫是開發(fā)和增強形象思維的有效方法之一。
猜讀就是閱讀語文課文的部分內(nèi)容后,掩卷沉思,猜測、推斷其后的內(nèi)容;續(xù)寫就是對猜讀的結果整理加工,形成文字,接續(xù)在閱讀部分的后面,使前后兩部分文字成為一個有機的整體,一篇新文章。
猜讀續(xù)寫活動的第一步是選擇合適的課文。選出的課文從文體上說可以是小說、戲劇,也可以是散文、就事論事的議論文;從內(nèi)容上說應是學生熟悉的,而且有猜頭、有寫頭;從語言上說應是比較通俗、淺顯的。總之,所選的課文應和學生的認識和語言水平相接近。
例如,高二時,我選擇孫梨先生的《荷花淀》進行猜讀?!逗苫ǖ怼穼懙氖强谷諔?zhàn)爭時期發(fā)生在冀中白洋淀的一個小故事。這個時期的歷史,學生一般比較熟悉,他們雖然沒有親身經(jīng)歷過,但從電影、電視、小說、課堂及大人的口里了解到那個時期的不少情況,而且該小說語言樸素平實,適合作為猜讀續(xù)寫的原材料。
第二步是確定閱讀的文段(猜讀點即含在其中)。閱讀的文段一般在篇首,也可包括篇中,應能開啟后文,啟發(fā)學生的想象,激活學生的文思。
學習《荷花淀》時,我們確定該文第一節(jié)開頭到第16自然段(從“月亮升起來,院子里涼爽得很,干凈得很”到“水生說:‘今天縣委召集我們開會。假如敵人再在同口安上據(jù)點,那和端村就成了一條線,淀里的斗爭形勢就變了,會上決定成立一個地區(qū)隊。我第一個舉手報了名’?!保榈谝粋€閱讀段。第二節(jié)開頭到第23自然段,即從“女人們到底有些藕斷絲連?!钡健翱鞊u!”為第二閱讀段。這兩段都提出了矛盾和情節(jié)發(fā)展線索,為猜讀提供了充分的條件,為想象的展開準備了廣闊的天地。
第三步組織猜讀和續(xù)寫。讀是猜的基礎和前提,是走進閱讀段中去,寫則是猜的提高和完成,是從閱讀段中走出來。
猜讀前要補充文章寫作背景的有關情況,并提出明確的猜讀要求。
猜讀《荷花淀》前我們先向同學介紹了孫犁小說的特點、該文的寫作背景,并補充說明了水生家庭的構成情況。猜讀時我們要求學生猜想水生嫂聽了水生報名參軍的話后產(chǎn)生了哪些思想活動,做出了什么反應,故事情節(jié)將如何發(fā)展,然后把猜想的內(nèi)容整理成續(xù)文,接續(xù)在閱讀文段之后。猜讀時同學頭腦中可能出現(xiàn)多種方案,可通過比較分析,篩選出最佳方案,而把它形成文章,還要經(jīng)過反復推敲、加工,作文字上的處理。由于選文對路,可猜性強,同學的文思被激活,出現(xiàn)了多種多樣的續(xù)文。對于水生參軍的事,有的寫水生嫂滿口豪言,全力支持;有的寫水生嫂感情復雜,又想支持,又怕出事;有的則寫水生嫂堅決反對,吵架慪氣,最后水生不得不把老爹搬出來做水生嫂的工作;當然也有和課文的寫法接近的。對于歸途遇敵的事,有的寫幾個婦女把船搖到水道狹窄處,棄船而行,鬼子大船過不去就跳下小船來抓“花姑娘”,婦女們潛水過去掀翻小船,不識水性的鬼子全部落入水中淹死;有的用了誤會法,說追來的“鬼子”并非鬼子,而是水生他們裝扮的,原來他們要去執(zhí)行一項任務;有的則寫婦女們潛入水底,設法鑿破敵船,鬼子隨船沉入水底;還有的寫水生嫂掩護幾個婦女脫險,而自己光榮犧牲。當然也有和課文處理方法相近的。
高一語文教案:荷花淀3
從學生寫的續(xù)文看,有關水生參軍的,學生寫得較拘謹,展不開,而有關歸途遇敵的,則一般寫得生動有趣,有的還揮灑自如,出奇見新,這說明前一個猜讀點不如第二個選得好。學生們對青年夫婦間的感情關系體驗和了解不深,寫起來自然受到限制。這說明猜讀續(xù)寫點必須選擇恰當,必須符合學生的實際。
第四步對照原文,尋找差距。續(xù)文完成后還要拿來和原文對照,總結成績,尋找差距。原文都是經(jīng)過時間考驗的典范文章,學生寫的續(xù)文自然和它存在著種種差距,找出這些差距,在以后作文時加以改進,這樣就可使作文水平提高一步。學生說這種對照,標準具體,目的明確,效果好。通過對照有的學生認識到把水生嫂一開始就寫得很完美或很落后都不合乎作品實際,不能顯現(xiàn)水生嫂由普通農(nóng)村婦女到游擊戰(zhàn)士的成長過程;有的學生則發(fā)現(xiàn)自己有關歸途遇敵續(xù)文的種種漏洞和破綻。總之通過對照,學生看到原作的精妙之處,作者的良苦用心。從閱讀的角度說,這對照閱讀已具鑒賞的性質了。當然在對照中學生也發(fā)現(xiàn)了自己的閃光點,自己的寫作實力,增強了寫好作文的信心。
猜讀續(xù)寫的優(yōu)點是:
一、以讀帶寫,以寫促讀,讀寫緊密結合。
在平常的語文教學中,讀和寫不易結合緊密,讀是讀,寫是寫,形成兩張皮。而在猜讀續(xù)寫活動中,讀的目的是寫,讀孕育寫,帶動寫;寫是讀的繼續(xù)和深化,寫促進了讀,二者緊密結合在一起。從讀始,以寫續(xù),又以讀(對照)結,讀——寫——讀就是猜讀續(xù)寫的全過程。從思維訓練的角度說,讀,是感受別人的形象思維成果(局部),又是自己形象思維的觸發(fā)點以及進一步展開的起點,而寫則是自己形象思維成果的外化。
二、提高自學能力。葉圣陶先生說過:“教任何功課,最終目的都在于達到不需要教,假如學生都能達到這樣境界:能夠自己去探索,自己去辨析,自己去體會,從而獲得正確的知識和熟練的能力豈不是就不要教了嗎?”葉老在這里強調了學生自學能力的重要,而猜讀續(xù)寫正有助于這種能力的形成和提高,能引導學生進入葉老所說的那種“境界”。
整個猜讀續(xù)寫活動都是在老師指導下由學生自己進行的,他們認真深入地自讀課文片斷,既理解其字面意,明示信息,又把握其言外意、隱含信息。他們還理出頭緒,抓住線索,構思續(xù)文,還對照原文,加工修改。他們“自歷其力,自致其知”,堅持下去,便“自有讀書,不待老師講;自能作文,不待老師改”了。
三、激活思維,開發(fā)智力。由于在猜讀續(xù)寫過程中學生的參與和創(chuàng)造愿望能得到滿足,他們的形象思維被激活。依靠形象思維,他們篩選積累在頭腦里的素材;依靠形象思維,他們續(xù)接曲折生動的故事;依靠形象思維,他們塑造、修改人物形象……總之,在形象思維的參與下,各種猜測,構思方案紛至沓來,難以自己;各種創(chuàng)造性的情節(jié)、對話以及細節(jié)不時閃現(xiàn),出奇見新。學生感到續(xù)寫了一次作文,思維似乎活多了,腦子似乎聰明多了,續(xù)寫鍛煉了形象思維,形象思維產(chǎn)生了精美的續(xù)文。
當然,形象思維和邏輯思維是不可截然分開的,猜讀續(xù)寫雖然主要依靠形象思維,但并不排斥邏輯思維,相反地,它還需要邏輯思維的參與,而就事說理式文章的續(xù)寫則主要靠邏輯思維的作用。
續(xù)寫要受到原文內(nèi)容的限制,這是問題的一個方面,但還有另一個方面,就是“任何語言的任何一句話,它的意義決不等于一個一個字的總和,而是還多點什么。”(呂叔湘)語言這種增值現(xiàn)象為學生創(chuàng)造性思維的發(fā)揮提供了廣闊的天地。學生完全可以根據(jù)對原文的不同理解,發(fā)揮想象,調動自己直接、間接的經(jīng)驗,構思出各具特色的續(xù)文來。
猜讀續(xù)寫和仿寫不同,仿寫側重在“仿”,用的是求同思維,讓學生在求同中增長寫作才干。
猜讀續(xù)寫和改寫也不同,改寫側重在“改”,用的是求異思維,讓學生在求異中提高寫作能力。
而猜讀續(xù)寫側重在“猜”,既用求同思維,又用求異思維,思路和原文可能接近,也可能大相徑庭。
猜讀續(xù)寫的方法還適用于課外閱讀和寫作。
【附錄】學生續(xù)寫文章兩篇
《荷花淀》猜讀續(xù)寫練習
一
女人沉默了,盡管她不停地忙著編席子,而編出的席子卻糙得不像出自她的手。
“我知道”,水生打破了僵局,“這下可苦了你了。可是我作為隊長,理當帶個頭。如果誰都不去打鬼子,那鄉(xiāng)親們可怎么活呀!”
聽著丈夫的話,女人心里亂成了一團麻。這些道理,她都懂;可真要是讓他走了,年事已高的老人,乳臭未干的孩子,一切只有她一個人承擔了。再說,這兵荒馬亂的,真有個三長兩短……她不敢再想下去,兩行熱淚奪眶而出。
水生忙解釋道:“別擔心,過不了多久,打走了鬼子,我就回來了。你不想見到我戴著大紅花勝利歸來嗎?”
又是一陣沉默,女人漸漸清醒了許多,她深知丈夫此舉的必要。于是,她擦了擦淚水,抬起頭堅定地說:“你去吧,家里一切有我。你去打鬼子,別為我們擔心?!?/p>
水生會心地笑了,他知道她會同意的。
二
小船拼命向前搖??善婀值氖侨毡敬蟠]追趕他們,而是徑直向東去了。小船停下來,女人們都在納悶。水生嫂似乎想起了什么,怔了怔,慢慢地說:“我看見船頭上那個穿日本服的怎么竟有些像水生?!薄懊米?,這怎么可能。是你太想水生兄弟了吧?”張猛子的女人說。船上的人都笑了。水生嫂沉默了一會兒,臉繃得緊緊的:“一定是他,我不會看錯的,莫非他……”“嫂子你可別這么想,水生哥不是那種人?!薄安恍校乙欢ㄒ靼?!”
小船又搖了起來,向東,順著大船去的方向。不一會兒,大船的輪廓漸漸現(xiàn)了出來。它正停泊在一個小碼頭上,是同口。水生嫂心里咯噔一下。最近,這里鬼子活動頻繁,一隊偽兵正在巖上修筑崗樓。日本人想在這兒建據(jù)點。
小船鉆進了蘆葦,借著蘆葦?shù)难谧o,女人們上了巖。水生嫂對大家說:“小心,這里偽兵多,咱們可別讓他們撞著。”大伙兒都點了點頭。于是她們沿著草叢向前走。閃過一棵大楊樹,就望見了敵人的崗樓,已經(jīng)快修好了,周圍約三十多個偽兵正忙忙碌碌,旁邊還停著五輛運土石的馬車,十幾名老鄉(xiāng)正在卸車?!鞍?,看,那幾個日本兵在那兒!”馬林的女人用手一指。只見那幾個日本兵正在和一名偽軍官說話。那軍官又是點頭,又是哈腰。“走,我們過去看看?!彼┱泻舸蠹摇K齻冺樦鴺鋮才懒诉^去。
呀,真是水生。水生嫂只覺得腦袋“嗡”的一下子。“咦,那不是猛子嗎?還有馬林、二虎子?!迸藗円幌伦雍苛耍憧纯次?,我看看你。
這時候,水生他們幾個已經(jīng)在偽軍軍官的陪同下進了崗樓,又過了一會兒,突然,“砰,砰!”崗樓里響起了槍聲。說時遲,那時快,正在卸車的老鄉(xiāng)扔下磚石,從車上拿出槍,立刻槍聲大作。周圍的偽軍還不知道怎么回事,不過逃命要緊,抱著腦袋四處逃散。
正亂間,水生幾個從崗樓里沖了出來,一邊跑,一邊把日本帽抓了下來,狠狠地甩在地上,并沖著那幾個老鄉(xiāng)模樣的人喊:“臥倒!”只聽“轟”的一聲,崗樓被炸塌了。水生興奮地一邊揮著拳頭,一邊領著其他人向后撤,女人們終于明白了。水生嫂忍不住沖出去,抱住了水生。水生愣了一下,但立刻抓起她的手,“快走!”……
水生已經(jīng)為這事沖水生嫂吼過好幾次,水生嫂也自己檢討了。但水生嫂的心里卻想:我的水生真是好樣的。
一次成功地讓學生改編電影的嘗試
——語文素質教育典型個案
蔣玉軍
《荷花淀》是中國現(xiàn)代作家孫犁的代表作,這部小說體現(xiàn)了孫犁淡雅疏朗的詩情畫意與樸素清新的泥土氣息完美統(tǒng)一的風格,敘述了抗日戰(zhàn)爭時期發(fā)生在白洋淀地區(qū)的一個令人喜悅的故事。本文是一篇自讀課本。筆者為了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培養(yǎng)學生的想象力,全面實施語文素質教育,同時也是為了教出自讀課文的特色,我讓學生在熟讀課文的基礎上,試著將它改編成電影,取得了令人滿意的教學效果?,F(xiàn)實錄如下:
師:同學們,大家平時很喜歡看電影看電視,今天這堂課,我們一起把《荷花淀》改編成電影怎么樣?
學生(齊聲):好!(學生興奮,小聲議論,課堂氣氛活躍起來)
師:要把課文改編成電影,我們首先得熟悉一下本文寫的幾個主要情節(jié)片斷和作者所要表達的主題,我這兩個問題,我已經(jīng)布置同學們預習了,現(xiàn)在請同學說說。
生(1):本文主要敘述了三個典型場景,一是夫妻話別,這是故事的開端,二是探夫遇敵,這是故事的發(fā)展,三是助夫殺敵,這是故事的高潮。作家以冀中抗日根據(jù)地人民的斗爭生活為背景,塑造了一群勤勞純樸、真摯善良而又勇敢機智、積極向上的農(nóng)村青年婦女形象,表現(xiàn)了抗日根據(jù)地人民熱愛生活和祖國勇敢戰(zhàn)斗的精神。
師:回答正確。現(xiàn)在我們就開始改編電影,哪位同學先說?
(給兩分鐘時間讓學生思考)
生(2):影片一開始可這樣安排:月亮朗照下的鏡頭出現(xiàn)一農(nóng)家小院,一個青年婦女在聚精會神地編席子,葦眉子又薄又細,在她懷里跳躍著。她像坐在一片潔白的雪地上,也像坐在一片潔白的云彩上。忽然,鏡頭瞄準籠起的一層薄薄透明霧氣的水面,帶出了新鮮的荷花……(停頓)下邊我改編不了啦。
(學生笑了)
師:這位同學開頭編得很好,想象力很豐富,誰接著說下去?
生(3):這時,應將鏡頭推近荷花荷葉,用特技將荷花開放的情景拍出來,這時屏幕上出現(xiàn)幾個行書大字:荷花淀。(學生鼓掌)
生(4):(自動站起)這幾個大字應是白色的。
師:為什么?
生(4):荷花是粉紅色的,荷葉是綠色的,水面是清澈的,再加白字,更醒目一些。
師:這位同學還懂得色彩的搭配,很好。我們接著改編。
(同學們更加活躍)
生(5):鏡頭一轉,院子門被打開了,很晚,一個男人叫水生的回家了。
師:他的服飾如何處理?
生(5):他頭戴著一頂大草帽,上身穿一件潔白小褂,黑單褲卷過了膝蓋,光著腳板。他輕手輕腳的踏進了家門。
(學生熱烈鼓掌)
師:大家的鼓掌是對這位同學的贊賞,他改編得很好,將來一定會成為一名出色的電影藝術家。(學生笑)下面該改編哪個情節(jié)了?
生(齊聲):夫妻話別。
師:請同學們繼續(xù)往下改編。
生(7):(主動站起)這時應穿插幾句畫外音,不然的話,跟上面的鏡頭連起來讓人看不明白。
師:很好,你還知道“畫外音”這個詞,請你導導看?
生(7):就是將游擊組到區(qū)上開會的情況簡介一下,用敘述人語言處理。
師:這個“畫外音”實質上交代了故事發(fā)生的緣起,很有必要。
生(8):水生嫂抬頭笑問:“今天怎么回來得這么晚?”應輕聲輕語,充滿關切。(學生笑)
師:你能模仿一下嗎?
生(8)模仿了一下,引起了熱烈的鼓掌。
生(9):這里應精選三位演員,一位扮演水生,一位扮演水生嫂,一位扮演水生的爹。
師:好,請你選出四位同學扮演一下好嗎?
注:生(9)選出了四位演員,分角色到講臺表演,引起了強烈反響。
生(10):剛才那個水生嫂扮演得不夠自然。
師:為什么?
生(10):她的手指被葦眉子劃破是心靈震動的外在的表現(xiàn),這個動作很小,應很隱蔽,她想掩飾自己的心態(tài),水生嫂畢竟是一個識大體、明大義的女性,想借這一動作平息自己起伏的心緒。她不希望丈夫看到自己軟弱的表現(xiàn),顯示了其堅強的性格,剛才她“吮”的動作太夸張,過于做作了,而且被水生發(fā)現(xiàn)了。
師:“水生”,你看見沒有?
扮演水生的學生:看見了。
(同學大笑,課堂氣氛異常熱烈)
師:那位同學對于這一段故事情節(jié)理解得很透,好,請繼續(xù)。
學生(11):鏡頭一轉,轉到了幾個女人“探夫遇敵”這里。應重點刻畫五位女人探夫前的可愛的對話。應體現(xiàn)第一個女人的機智伶俐,第二個爽朗率真,第三個女人水生嫂的穩(wěn)重與成熟,第四個女人的快人快語,第五個女人的忸怩含蓄的特點。要精心選擇演員。
師:好,就請你導一下這一情節(jié),好嗎?
注:這位同學精選了五位女生,分別扮演這五個角色,非常成功。引起了一陣又一陣的掌聲。課堂氣氛這時達到高潮。
生(11):在遇敵這一場景中,應重點突出她們探夫未遇、掃興而歸、不料遇敵的緊張場景,拼命地跑,無意中將敵人引入了清香四溢、色彩鮮艷的荷花淀里——戰(zhàn)士們的伏擊圈。當她的耳邊響起一排槍響后,婦女們齊翻身跳到水里。
生(12):應重點突出她的矯健勇敢的身姿。
師:為什么?
生(12):她們已經(jīng)成長為革命的后備軍,這也是助夫殺敵這一情節(jié)的主要基礎。
(同學們鼓掌)
師:下面戰(zhàn)斗結束后,他們開始撈戰(zhàn)利品,下面應重點描寫什么細節(jié)?
生(13):當水生說她們是一群落后分子,“把紙盒順手丟在女人的船上”后,女人也把掉在水里又撈出來的小包裹丟給了他們。這一丟過來,又丟過去的細節(jié)描寫,應把鏡頭拉近,重點刻畫。
師:為何?
生(13):因這能渲染勝利后歡樂的氣氛,表現(xiàn)了夫妻間相親相愛略帶幽默的情感。
師:不錯,這種緊張的戰(zhàn)斗場景與生活細節(jié)的揉合能使作品充滿了詩情畫意和生活氣息。
師:拍電影常常把幾組在時間和空間上有跨度的鏡頭剪輯組合起來,使其前后連貫。例如前一鏡頭是一雙小鞋,后一鏡頭是一雙大鞋,表示孩子已長大。再如前一畫面是上海,后一畫面是北京,表示主人從上海到了北京,這種手法叫“蒙太奇”。
生(14):我認為用這一手法再敘述又一年秋季,她們學會了射擊,冬天,她們一個個在冰船上警戒,敵人圍剿大葦塘時,她們配合子弟兵作戰(zhàn),出入于蘆葦里。
師:這位同學用了“蒙太奇”手法,很好。結尾怎樣改編呢?
生(15):老師,我看就安排水生的部隊勝利歸來的場景吧。
生(16):我反對。這樣的結尾太俗氣,太不含蓄了。
師:那你如何做?
生(16):我看應特寫“荷花”,那一排排的密密層層的大荷葉迎著陽光舒展開,粉色的荷花高高挺出來,她們是哨兵,她們是銅墻鐵壁。
(學生鼓掌)
師:大家的掌聲贊許了這個高明的結尾設計。那你為什么這樣安排呢?
學生(16):這種結尾可以使影片首尾響應,結構渾然一體,二是隱喻抗日根據(jù)地人民已經(jīng)成長起來,三是表現(xiàn)反戰(zhàn)主題,四是緊扣影片的名字——荷花淀。
(下課鈴聲響起,學生們主動站起)
師:今天這節(jié)課上得很好,感謝大家的積極參與,下課。
高一語文下冊《荷花淀》教學設計
古人云,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教師要準備好教案,這是教師的任務之一。教案可以讓學生能夠聽懂教師所講的內(nèi)容,幫助教師提高自己的教學質量。所以你在寫教案時要注意些什么呢?為了讓您在使用時更加簡單方便,下面是小編整理的“高一語文下冊《荷花淀》教學設計”,但愿對您的學習工作帶來幫助。
高一語文下冊《荷花淀》教學設計
一、導入新課:
1、提起戰(zhàn)爭,同學們想到了哪些詞語?
想到了痛苦、災難、血腥……還有血肉橫飛、槍林彈雨、烈火硝煙、……
“戰(zhàn)爭”給我們的印象是總苦痛的。
2、今天,我們學習小說《荷花淀》,(板書荷花淀)也與戰(zhàn)爭有關。課前同學們預習了課文,那同學們也用一個詞來概括自己讀后的感受,好嗎?
你感受到的是清新,有的同學說是恬靜,還有的同學說是自然,還有和諧
本文與戰(zhàn)爭有關,但同學們卻感受卻是美好的,同學們,你們知道嗎,《荷花淀》真的被人們稱為“戰(zhàn)爭小說的一曲純美的絕唱”。(板書美)
我們在這節(jié)課就來重點賞析文章在哪些方面帶給了我們“純美”的感受。
3、我們來看一下本文的學習目標,你來給大家讀一下吧。
二、研讀文本,品味純美
下面同學們在預習的基礎上再讀文本,把文本中能給你“美”的感受的地方找出來細品。限時五分鐘。
1、披文入情賞美景
好,哪一個同學先來說?
這位同學。
奧,前三個自然段環(huán)境描寫感覺特別美,能具體說一下嗎?
你看到了一幅圖畫,什么畫面,月下女人編席圖。概括的非常好。
這位同學,你也想說?
你感受到了純美的意境
把純美換一個詞?
清新明麗,一般而言,意境的營造離不開意象,那你能說一下作者選取了那些意象嗎?
對,有月亮、葦眉子、云彩、薄霧,意象也是那么唯美。
你喜歡這一部分,那你就給大家讀讀吧,其他同學可以試著想象畫面?
他讀的怎么樣?
節(jié)奏感好,聲音很美。的確,我也感覺聲音與畫面很相配。
同學們,我把第一自然段在形式上做了一個小小改動,同學們看一看,讀一讀。
有什么不一樣?
感覺像讀散文詩。評論家也這樣說,因為孫犁小說散文詩般的語言、朦朧詩般的意境,還稱孫犁的小說是“詩體小說”。
2、沿波討源見真情
荷花淀不僅景美,人也美,本文的主要人物是誰,水生嫂。
誰來結合文本分析一下水生嫂的形象?
好,最后排的這位同學,你來說。
勤勞美麗,從哪里看出來的,從編席的描寫中看到的,
還有嗎?從大門沒有關,端飯看出體貼丈夫、溫柔多情。用詞十分準確。
誰來補充?
你從他們坐船找丈夫看到水生嫂惦念丈夫,遇見敵人看出她的勇敢,把船劃進荷花淀中去,還表現(xiàn)出他們的智慧,很好,這不僅有水生嫂,還有其他女人,只是他們共同的品質。
剛才我們抓住動作細節(jié)賞析人物形象之美,本文在塑造人物形象時還有一個突出的手法,不知你們發(fā)現(xiàn)了沒有?對,就是對話,也就是語言描寫。
我們來看這三句。
“你總是很積極的?!保ㄍ队埃?/p>
從這句話,同學們讀出了什么?
你讀出了嘲諷,嘲諷的話應該是這樣的吧“就你積極”,再讀一遍,換一個詞,有點埋怨,對,水生嫂埋怨什么呢?(太危險了,不和家里商量)除掉埋怨,我們還讀出了什么,是肯定和夸贊,由此看出水生嫂的深明大義。
第二句,“你走,我不攔你。家里怎么辦?”
當時出版時句號被改為逗號,孫犁先生不同意,你們看有什么不同嗎?
對,句號強調的是我不攔你,更能突出水生嫂的深明大義,如果是逗號的話可能更強調家里的困難了。你對標點理解的都這么深刻,可見很會賞析文章。
第三句呢,妻子對丈夫的忠貞。
中國有句老話是寧為玉碎,不為瓦全。寧可站著死,對,不可跪著生!這就是我們中華兒女的本色。
同學們將分析整合一下,學總括水生嫂形象
溫柔體貼、勤勞淳樸、勇敢堅貞、深明大義、愛家愛國。
這不僅是水生嫂的品格,也是當時千千萬萬戰(zhàn)地農(nóng)村婦女的品性,他們像荷花淀里的荷花,有著純真的的性情,閃耀著純美的人性的光輝。
3、水到渠成識結構
環(huán)境、人物形象、故事情節(jié)構成了小說的三要素,我們來看情節(jié),課前讓同學們擬小標題,找一個同學說一下。
好,中間這位同學,你來說。
能夠抓住主要場景,概括的很好,“送夫抗敵”“探夫遇敵”“助夫殺敵”,情節(jié)簡單,沒有驚心動魄,也沒有曲折離奇,水到渠成,自然成文。這也應是本文被稱為純美絕唱的一個方面。
4、疑義相析探主題
同學們注意到?jīng)]有,故事的高潮部分也就是槍戰(zhàn)環(huán)節(jié),三言兩語便被帶過,對此提出批判,還有人說,“抗日戰(zhàn)爭這么嚴酷,有這么恬靜優(yōu)美的環(huán)境嗎?人們會這么恬靜自得嗎?作家這么寫是詩化戰(zhàn)爭,是違反現(xiàn)實的呢?”你們是怎樣看待這一問題的。
小組內(nèi)討論一下。
一組先來說把。
你們認為我們的祖國本就美好,人民本就純真,所以與現(xiàn)實相符。是支持孫犁先生這樣進行創(chuàng)作的。
三組來說。
這樣更能激發(fā)人民保家衛(wèi)國的決心。江山如此多嬌,豈容外敵踐踏。
這就是作者的寫作目的。
在《孫犁文集》中有這么一段話,齊讀一下,“看到真善美的極致,我寫了一些作品??吹叫皭旱臉O致,我不愿意寫。這些東西,我體驗很深,可以說是鏤心刻骨的,可是我不愿意去寫這些東西。我也不愿意回憶它。
孫犁就是這樣用他獨特的筆法,構建了一幅情景交融的美妙畫卷,表達了他對美麗的中華河山、中華兒女、中華民族不屈精神的禮贊。
《荷花淀》是當之無愧的“戰(zhàn)爭小說的一首純美絕唱”。
孫犁的創(chuàng)作如荷花一樣根植于水鄉(xiāng)泥土,帶著自然的清新純樸,充滿詩情畫意,被稱之為“荷花淀”派。
雖然荷花淀帶給了我們美的感受,但戰(zhàn)爭無疑是殘酷的。我們生活在和平年代,定當珍惜這美好的生活。
三、布置作業(yè)
還有一篇小說與《荷花淀》并稱現(xiàn)代詩化小說的雙璧,那就是茹志鵑的《百合花》。課后請閱讀,并完成思考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