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五年級教案
發(fā)表時間:2021-05-31八年級《老王》導學案。
為了促進學生掌握上課知識點,老師需要提前準備教案,準備教案課件的時刻到來了。在寫好了教案課件計劃后,新的工作才會如魚得水!你們知道哪些教案課件的范文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八年級《老王》導學案”但愿對您的學習工作帶來幫助。
八年級《老王》導學案
【設(shè)計思想】
《老王》講述的就是一個普通車夫的故事。楊絳用平淡如水的語言給我們介紹了老王的身世、她與老王交往的幾個生活片斷以及老王死后她的“愧怍”心理,不僅高度贊揚了老王善良的品質(zhì),還體現(xiàn)了作者對老王這些不幸者的深切同情和關(guān)愛。這些情感都寄寓在一些看似平淡的細節(jié)中,語言質(zhì)樸卻飽含深情,如一顆青橄欖,令人回味無窮。
這是一篇人物關(guān)系簡單,內(nèi)容單純的散文,學生仔細閱讀兩遍便可理解課文內(nèi)容并初步了解老王這個人物形象。但是真正把握作者感情及文章主題就有些難度?,F(xiàn)今中學生他們大多都是獨生子女,生活普遍優(yōu)越,閱歷淺顯。因此,他們對現(xiàn)實生活中如老王一樣的不幸者可能會同情,但不會明白作者既然對老王關(guān)愛有加為何又心懷愧怍?因此,要引導學生研讀文本,抓關(guān)鍵字詞句,分析人物形象,深入剖析作者的情感,通過“情”的感悟來學會“愛”。
教學這樣的文章,能否喚起學生的真情體驗是教學成敗的要害。所以教學中要設(shè)法引導學生透過文字去體察不幸,感受善良,理解他人,關(guān)愛弱者,培養(yǎng)愛心,并領(lǐng)悟多種寫作方法對于表現(xiàn)人物品性的作用,并且能運用一些簡單的寫作手法去體察身邊的人性之美。
【創(chuàng)意設(shè)計】
一、課時教學內(nèi)容與目標:
1.品析人物形象,感悟人性之美。
2.品味關(guān)鍵語句、段落,了解人物描寫手法之美。
3.喚醒學生的心靈,能用簡單的描寫方法表現(xiàn)身邊的美好人性。
二、教學活動:
《老王》是百歲老人楊絳先生一篇十分經(jīng)典的散文,很多人都對這篇文章情有獨鐘,楊絳先生自己也非常鐘愛這篇作品,因為他說,這篇文章反映出了那個特殊年代里普通人身上人性的高貴與尊嚴。今天就請同學們跟隨作者的筆墨,走進文章。我們首先來探究課文中的人性之美
(一)探人性之美(課件展示:一探人性之美)
學生活動:1.學生大聲自由朗讀課文,找出課文主要刻畫出哪些人物身上的人性之美呢。
2勾畫出能夠表現(xiàn)這些人物人性之美的地方,然后用如下句式來回答。
課件展示示例:我讀到了一個的,我是從看出來的。
教師活動:板書老王:善良、感恩、樂于助人、為他人著想、關(guān)心他人、老實
作者:善良、謙和、不貪小便宜、關(guān)心弱者、有同情心
作者的女兒:熱心、樂于助人
教師歸納:高貴
注意:作者簡介。(楊絳,現(xiàn)代文學家、翻譯家。主要代表作品有《堂吉訶德》、長篇小說《洗澡》、散文集《干校六記》等。他的丈夫就是著名學者《圍城》的作者錢鐘書。盡管兩人都是知名學者,但在文化大革命其間,兩人卻被打成“反動學術(shù)權(quán)威”。不僅被下放干校勞動,而且房子被沒收,甚至在大庭廣眾之下,寫檢討書,讓群眾批斗。曾有與楊絳先生住在一個院中的小姑娘,因為買了一捆蔥拖不動,楊絳好心地想幫她,結(jié)果那小姑娘卻怒目相對,斷然拒絕,就因為小姑娘從父母那兒被告知楊絳是一個被批斗的“壞人”。)
教師點撥:很多同學從課文中發(fā)現(xiàn)了人物的高貴之美,可老師認為啊,人性之美不僅僅表現(xiàn)在高貴,還表現(xiàn)在有尊嚴(尊嚴就是權(quán)利和人格被尊重),你能找找文中哪些地方還看出人物的尊嚴之美嗎?
課件展示示例:
(2段)老王靠著活命的只是一輛破舊的三輪車。(謀生的手段)
(3段)老王只有一只眼,另一只是“田螺眼”,瞎的。(身體狀況)
不要施舍,自食其力
學生展示:
讀到這里,我們也許會覺得他們所做的這些事都很平凡普通,甚至不值一提,但是他們卻是在那樣的時代背景下,連自己的生活都自顧不暇的人們所擁有的境界,因此,我們不得不為他們的高貴和尊嚴深深的感動。
(二)探人物描寫方法之美(課件展示:二探人物描寫方法之美)
作者是如何將這些美投射到人物身上的,現(xiàn)在我們一起再來探究作者借助了哪些人物描寫的方法呢。
課件展示:
知識回顧人物描寫的常用方法:外貌描寫、語言描寫、動作描寫、神態(tài)描寫、心理活動描寫。
運用這些描寫方法有何作用呢?
課件展示示例:(對比閱讀)
(原文)有一天,我在家聽到打門,開門看見老王直僵僵地鑲嵌在門框里。往常他坐在蹬三輪的座上,或抱著冰傴(yǔ彎腰曲背)著身子進我家來,不顯得那么高。也許他平時不那么瘦,也不那么直僵僵的。他面如死灰,兩只眼上都結(jié)著一層翳(yì眼角膜病變留下的疤痕),分不清哪一只瞎,哪一只不瞎。說得可笑些,他簡直像棺材里倒出來的,就像我想像里的僵尸,骷髏上繃著一層枯黃的干皮,打上一棍就會散成一堆白骨。我吃驚地說:“啊呀,老王,你好些了嗎?”
(改文)有一天,我在家聽到打門,開門看見老王站在門框里。我問他說:“啊呀,老王,你好些了嗎?”
點撥:原文運用了動作、神態(tài)、外貌描寫的方法,生動形象的寫出了老王已經(jīng)生命垂危的狀態(tài),突出了老王臨終前對作者一家的感激與不舍。同時,也表現(xiàn)出作者對老王深切的同情與深深的自責之情,與后文的“愧怍”相照應(yīng)。
學生活動:文中這樣的例子比比皆是,請大家仔細默讀課文勾畫批注出作者運用這樣一些人物描寫方法,突出能老王和作者精神品質(zhì)的地方,并且要求品讀。
方法小結(jié):恰當運用人物描寫的基本方法,能使文章語言更加生動,人物形象更加鮮明,更好的突出人物性格特征,表達人物的思想感情。
作者正是借助了這樣一些手法,才將人性之美表現(xiàn)得那么真實,那么感人。
(三)探我們身邊的美(課件展示:三探我們身邊的美)
你們身邊有沒有這樣一類例子呢,我們來欣賞一段視頻資料,也許對你有新的啟發(fā)。視頻播放
是的贈人玫瑰,手有余香;愛在左,同情在右,走在生命的路上,隨時撒種,將這條慢慢長路,點綴得香花彌漫,使穿枝拂葉的行人,踏著荊棘,不覺得痛苦,有淚可落,卻不覺得悲涼。
現(xiàn)在請大家借助一兩種人物描寫方法,寫下你身邊美的小故事吧。(音樂伴奏)
學生展示:
小結(jié):假如我是一團火,就要給別人送去溫暖,假如我是一朵花,就要給別人帶來芬芳,假如我只是天際的一顆流行星,哪怕短暫,我也要給別人送去瞬間的光明。(在情感渲染中結(jié)束本文教學)
相關(guān)推薦
八年級上冊《老王》學案人教版
八年級上冊《老王》學案人教版
各位同行,大家好!非常高興能在這里和大家見面,一起交流語文教學情況。我是景縣杜橋中學的殷紅艷,我今天說課的內(nèi)容是八年級語文上冊第二單元的第9課《老王》,下面,我將從以下幾個五個方面進行說課:說教材、說教法、說學法、說教學過程、說板書設(shè)計。
一、說教材:
1.教材及學情分析
《老王》是人教版八年級上冊語文教材第二單元第四篇課文。本單元課文都是以“愛”為主題,幾篇課文都是訴說對普通人尤其是對弱者的關(guān)愛?!独贤酢肪褪且黄P(guān)注社會底層中小人物生存狀態(tài)的散文。
八年級學生已有一定的感性認知和具備初淺的理性分析能力,但在《老王》這篇課文中,學生在文章內(nèi)容把握的準確程度和主題的深度理解上有待提高。根據(jù)新課標要求,我們的語文教學,只有在培養(yǎng)學生語文能力的基礎(chǔ)上,回歸生活,關(guān)注時代境遇,給孩子們點亮一盞心靈的明燈,才會使他們逐步形成良好的個性和健全的人格,促進學生全面和諧發(fā)展。我希望通過《老王》這篇課文的學習引導他們學會關(guān)注身邊的弱者,用善良去體察善良,用愛心去澆灌世界。
2.我根據(jù)新課標中重點提出的讓學生“關(guān)注人類,關(guān)注身邊的人”,“提高學生閱讀能力的同時,提升學生的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的要求,再結(jié)合本課的內(nèi)容和特點確立了這堂課的三維教學目標:
知識目標:整體把握文本內(nèi)容及思想感情,理解老王的“苦”與“善”;揣摩“鑲嵌”、“愧怍”等詞語的含義,通過具體事件理解老王這個人物形象
能力目標:領(lǐng)會作者的思想感情,提高學生的口語表達能力以及對生活和社會的思考能力。
情感目標:引導學生關(guān)注生活中的弱者,并能以平等的觀念和人道主義的精神關(guān)注他們的疾苦,培養(yǎng)學生的愛心、善心、同情心。
其中反復品讀并揣摩老王這個人物形象是教學重點,理解“那是一個幸運的人對一個不幸者的愧怍”進而培養(yǎng)學生愛心是教學難點
二、說教法:為了突破重、難點,我選擇了文章的中心句作為突破口,切入點,并運用了感情朗讀法,問題引導法,小組討論法等方法進行教學,只要學生理解了“那是一個幸運的人對一個不幸者的愧怍”這句話的內(nèi)涵,就明白了文章的中心,所以整節(jié)課都是圍繞這句話層層深入,環(huán)環(huán)相扣展開的。
三、說學法指導:
1.學生是學習的主人,一個合格的教師不會把學生當做馴服的力量來達到自己的教學目的,而是當做課堂的主體來看待,教學中我將鼓勵學生運用探究性的學習方式,培養(yǎng)他們解決問題的能力。通過合作學習,讓學生既向別人表述自己的觀點,又能從別人那得到不同的信息,求同存異,共同完成一定的目標。
2.根據(jù)《語文課程標準》要求:語文課程資源包括課堂教學資源和課外學習資源,教師要高度重視課程資源的開發(fā)和利用,就不能單單把教材當做唯一的信息源。葉圣陶先生說過“教材無非是一個例子”,作為教師一定要跳出這個框子,站在新的高度去解讀我們的教材,根據(jù)這個理念,我引導學生課前搜集有關(guān)作者資料,了解作者寫作背景,然后再結(jié)合作品進行探究性的閱讀,這樣學生就會得出自己獨到的體會和心得。
3.培養(yǎng)學生的課前預習習慣是語文教學很重要的一個環(huán)節(jié),而且這樣一篇較長的文章讓學生一節(jié)課完成,就必須充分發(fā)揮學生的能動性,激發(fā)學生探究閱讀的積極性,為此我指導學生進行課前自學,并且我安排了下面的預習作業(yè)。
a)認真朗讀課文2-3遍。
b)借助工具書自學文中生字詞。
c)查找資料,了解楊絳的生平資料以及她的作品情況。
d)寫出自己的初讀感受,畫出自己不理解的地方。
四、說教學過程:
(一)1.教育是一種思想影響另一種思想的行為,做為教師只有動情,學生才會動容,我為此設(shè)計了這樣的導入語:
同學們,我們喜歡關(guān)注偉人,因為他們有著非凡的成就;我們喜歡關(guān)注明星,因為他們有著耀眼的光環(huán);我們也關(guān)注家人,因為血濃于水;而在生活中,你是否關(guān)注過身邊那些默默無聞的普通人,他們雖然卑微,但是卻有著一顆金子般善良的心。今天就讓我們一起走進楊絳先生的一篇文章,一起去關(guān)注一個在生活中被遺忘的邊緣人物吧!
瑞士作家溫克勒曾經(jīng)這樣說過:“開場白有兩種作用:“一是建立說者與聽者之間的共鳴,二是顧名思義,打開場面,引入正題?!睂胝Z就是課堂教學的開場白,它起著聯(lián)系師生情感,打開課堂教學,引入新課的重要作用,我這樣的導入,讓學生入情入境,既激發(fā)了學生的閱讀興趣,又引導學生積極思考,同時引導學生走進文本,很自然的過渡到第二個環(huán)節(jié)的學習上。
(二)導入新課后,我首先請學生簡介自己課前查到的楊絳的有關(guān)資料,同時檢查生字詞的掌握情況,初步檢查預習的情況。
(三)對于一篇感情厚重的散文來說,我覺得找到一個很好的切入點是很重要的。
開篇我請學生默讀課文后,提出問題:文中哪個詞語寫出了作者寫作此文時對老王的感情?學生馬上就能找到這個詞語“愧怍”,由詞語引出文中這句話:“那是一個幸運的人對不幸者的愧怍。”請學生讀這句話,讀后,請學生看這句話里的兩個詞語:幸運的人,不幸者,那么接著問學生:“幸運的人是誰?不幸者又是誰?”很顯然,學生閱讀全文后,很容易知道作者把自己看做幸運的人,不幸的人是老王。這是我引導學生整體感知課文,初步理解文中的人物形象。
(四)下面首先我從分析老王的形象入手,讓學生自己走進文本,結(jié)合文中的情節(jié)進行分析概括,來了解老王這個不幸而又善良的人物形象。
為此我設(shè)計了第一個問題是:
1.為什么說老王是不幸的,他有什么性格特點?從哪些地方可以看出來?
學生很容易就會明白,他是單干戶、蹬三輪的、無依靠、有眼疾,居破屋,體現(xiàn)出他的不幸。而他半價送冰、免費送人、病中送物,一個“送”字又體現(xiàn)出他的善良,這個環(huán)節(jié)的設(shè)計除了讓學生進一步感知人物形象,還培養(yǎng)學生提取和概括信息的能力。這個過程要讓學生自己進行歸納概括,教師不能做壟斷性的分析去替代學生的閱讀實踐。
2.接下來我設(shè)計的第二個問題是“在這些事件中,作者為什么詳寫病中送物?”重點引導學生朗讀8-16自然段,讓學生在有感情的朗讀課文后,畫出文中描寫老王的神態(tài)、動作、語言等句子來了解人物形象,了解圍繞中心來選材的特點,那么在這個環(huán)節(jié)中,學生可能會找到并分析以下語句:
a)老王直挺挺的鑲嵌在門框里。
b)他面如死灰,兩只眼上都結(jié)著一層翳……他簡直像棺材里倒出來的,就像我想象里的僵尸,骷髏上繃著一層枯黃的干皮,打上一棍就會散成一堆白骨。
c)他一手拿布,一手攥著錢,滯笨的轉(zhuǎn)過身子。
d)那直僵僵的身體好像不能坐,稍一彎曲就會散成一堆骨頭。
e)他只說:“我不吃”。
f)他趕忙止住我說:“我不是要錢?!?br>
對于這些形象描寫的作用,我引導學生從煉詞的角度,如“鑲嵌”一詞的妙用;或者修辭的角度,如夸張;或者從語言的描寫角度,指導學生進行分析,這些都形象的寫出了老王極端不幸的凄慘形象。
我讓學生在分析的同時,找學生有感情的去品讀這些句子,體會句中作者飽含的深情,這樣就把學生的說和品讀有機的結(jié)合了起來,很好的理解了文中關(guān)鍵句子表情達意的作用。學生讀后,我會適當?shù)挠貌迦胝Z去渲染感情:同學們,往往把最好的東西送給你,還要說;我不吃。這樣的人是誰?是我們的父母,是我們的親人!老王就是這樣把親人般的關(guān)懷送給了作者。
為了更加深入了解老王的善良,我會追問學生一個細節(jié)問題:“可是老王為什么最后又收了錢?”學生如果細讀課文沒有深入思考,可能會對這個突然的細節(jié)問題感到無法回答。我就讓學生進行討論,在這里,學生可能有很多不同的解讀,比如老王收了錢,就會替楊絳先生減輕一份心理的虧欠。那么你此刻會發(fā)現(xiàn),這個老王,給予作者幫助的不僅是物質(zhì)的幫助,更多的是在苦難時刻心理和精神上的安慰。那么講到這里,學生就會明白,作者為什么要詳寫“病重送物”這個情節(jié)了。它最能體現(xiàn)老王的極端凄苦和極端善良,他們形成鮮明的映襯,閃耀著人性的光輝。學生似乎還有另外一種解讀,比如是不是老王的生活已經(jīng)無法維持了,他想用送物的方式換來一些錢,度過自己的余生,而看到奄奄一息行將入土的老王,作者似乎更想盡一點微薄之力周濟一下老王,所以錢是一定要給老王的。這是一種無言的默契和關(guān)愛。通過這個細節(jié)的討論,告訴學生要學會細讀課文,學會品析語言的意蘊。許多看似平淡敘事的散文,有很多細節(jié)之美,只要用心去讀,去品味,發(fā)現(xiàn)每一細節(jié),感受每一細節(jié),就能感悟出文章的很多美感來。
(五).這樣看來,這篇文章?lián)碛猩屏计焚|(zhì)的不只是老王,還有作者楊絳,所以解讀作者,也是對這篇文章主題的探究,接著我引導學生走近作者的心靈世界,去感知她的善良內(nèi)心。
為此,我設(shè)計的問題是:
1.楊絳為老王做了什么,讓老王用盡生命的力量來關(guān)心回報?讓學生走進課文,去細細體會。學生會很容易知道作者經(jīng)常坐老王的車,給他錢給他物質(zhì)上的幫助。
但是還有一些細節(jié)需要我引出來讓學生思考:那就是第一段有一個“說著閑話”,第四段有一個“閑聊”,這兩處看似很平淡的詞語,凝聚的情感很豐富,“閑話”和“閑聊”,它寄予的情感是心靈的溝通,我們發(fā)現(xiàn):作者給予老王的也不僅僅是物質(zhì)的幫助,更有在苦難時刻心靈和精神的安慰。
2.作者自稱是幸運的,她真的幸運嗎?她幸運在哪里?
學生如果沒有深入細讀課文,深入思考,就會得出很膚淺的答案,比如作者家有冰箱,還有錢坐車。我讓學生四人一組進行討論交流,讓他們拿出課前各自查到的有關(guān)作者一家人在文革中遭受不幸的資料來一起分享、探討,我也給學生補充一些資料,師生互動,共同探究。在這個地方,我稍作點撥,用了這樣一段插入語“在那個知識越多越反動的年代,被當做牛鬼蛇神的楊絳夫婦,連自己的親人都遠遠的躲開了他們,她是幸運的嗎?而老王為什么不躲,這就是發(fā)自心靈深處的善良,是最讓人敬重的善良,而通過討論我們發(fā)現(xiàn),作者其實是更不幸的,那么她為什么認為自己是幸運的呢?當我們從查找的資料中讀懂了楊絳的苦難時或許就知道了:老王只能蹬三輪為生,而作者有工作;老王住著破屋,楊絳還有真正的家;老王是獨身,作者還有丈夫有女兒有著溫馨的家。這就是楊絳對待生活的豁達樂觀的態(tài)度,從這里,我們其實更看到了弱者對弱者的善良,苦難者對苦難者的尊重。對這個環(huán)節(jié)學生的討論發(fā)言,要重視學生的獨特體驗和感受。既然每一個學生的生活經(jīng)驗和個性氣質(zhì)都不一樣,就應(yīng)鼓勵學生對閱讀內(nèi)容作出個性的反應(yīng)。
3.這個時候,我繼續(xù)引導學生進一步深入的理解“愧怍“這個詞語,既然都是不幸的人,楊絳一家對老王也不錯,那么“愧怍”從何而來?
學生肯定會理解為老王送東西時,作者沒有讓他進去坐坐,那么我在肯定學生回答的同時,引導學生讀17-22自然段,再次走進文本進行思考,進行深層次探究,學生就會明白:老王在生命垂危的時刻,他最想得到的其實是親人般的關(guān)懷,他最感到親近的楊絳一家人或許能給予他這種情感,而作者認為她給予老王的僅僅是同情,是可以用金錢對等交換的一種回報,而且她得到老王去世的消息還是從別人那里聽到的冷冰冰的三個字:早埋了,所以作者至今很愧怍。
一個“愧怍”閃耀著作者善良的人性光芒,這種善良已經(jīng)足以讓人感到敬佩,而面對那個時代被人遺忘的不幸者,作者卻至今感到無法釋懷,把它寫出來,讓我們?nèi)プx去看,她是希望大家對社會底層的弱者充滿關(guān)注,充滿同情,要奉獻一份愛心,創(chuàng)造一份溫暖和諧。
(六).所以在這節(jié)課的尾聲,我就設(shè)計了這樣的拓展遷移,首先出示一組圖片
看完后,讓學生寫一段話描繪其中感受最深一幅圖片,并且談一下自己的體會和感想。然后讓學生閱讀交流。
我引用諾貝爾和平獎獲得者特蕾莎女士的話作為這節(jié)課的結(jié)束語“我們常常無法做偉大的事情,但我們可以用偉大的愛去做些小事。
五、說板書設(shè)計:
苦:他是一個不幸的人
老王善:忠厚老實知恩圖報
“那是一個幸運的人對一個
不幸者的愧怍”
作者善:平等觀念
板書設(shè)計明確了本文人物形象及其品質(zhì),簡單明了,突出了重點,清晰而直觀。
最后我想說,一節(jié)真正成功的課堂教學是生成性的,而不是我今天的預設(shè),其實很多教學情境是不能預設(shè)的,因為課堂上會出現(xiàn)很多學生的獨立思考和大膽的追問,那么我們語文老師應(yīng)該和學生同行,這也是體現(xiàn)新課標理念的課堂。
我的說課結(jié)束了,謝謝大家!
八年級語文上冊《老王》學案
為了促進學生掌握上課知識點,老師需要提前準備教案,大家應(yīng)該在準備教案課件了。用心制定好教案課件的工作計劃,這對我們接下來發(fā)展有著重要的意義!有沒有出色的范文是關(guān)于教案課件的?為滿足您的需求,小編特地編輯了“八年級語文上冊《老王》學案”,供大家借鑒和使用,希望大家分享!
八年級語文上冊《老王》學案
一、教學目標
【知識與能力】
1.理解、積累“惶恐、荒僻、滯笨、愧作”等詞語。
2.整體感知課文內(nèi)容,了解老王的“苦”與“善”,把握他的性格特點。
【過程與方法】
學習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
【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
從老王這個人物身上,理解他的愛心、善心、同情心,品味作者的仁愛精神。
二、教學重難點
【教學重點】
1.學習通過幾個生活片斷表現(xiàn)人物的方法。
2.把握老王的性格特點。
【教學難點】
領(lǐng)會從文章語言及人物刻畫中滲透出的愛的博大。
三、教學方法
談話法、小組合作探究法。
四、教學過程
(一)創(chuàng)設(shè)情境,導入新課
同學們,你們在日常生活中遇到過讓你難忘的人嗎?嗯,有同學說他們的爸爸媽媽,還有同學說他們的鄰居。從同學們的回答中,可以知道你們遇到過讓你難忘的人。我們今天要學習的這篇文章就是寫作者對她的鄰居的懷念,讓我們一起走進楊絳先生的散文《老王》。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1.初讀課文,解決生字詞。
2.學生通讀課文,理解文章大意。
3.了解作者簡介。
(三)深入研讀,體會情感
(1)作者一家對老王怎樣?具體表現(xiàn)在哪些事上?又表現(xiàn)出他們具有怎樣的品質(zhì)?
明確:送水,車費減半;送錢先生去醫(yī)院,不要錢,拿了錢,還不大放心;臨終前還給“我”家送香油和雞蛋。作者一家盡力幫助老王,給他錢救濟生活;女兒給他買魚肝油治好了夜盲癥。這些事情表現(xiàn)了楊絳一家人與人為善、厚道仁慈、知恩必報的美德。
(2)這篇課文敘述的事情較多,作者是怎樣組織的?文章的線索是什么?
明確:以“我”與老王的交往為線索,兼用邏輯順序和時間順序來編排。開頭三段寫老王的基本情況,按邏輯順序編排,一是職業(yè),老王的謀生手段;二是生理缺陷,老王謀生的困難;三是居住條件,這是前兩點的結(jié)果,收入少,生活就苦。下面的內(nèi)容按時間順序安排,回憶與“我”老王的交往。
(3)作者夫婦已經(jīng)很關(guān)心老王了,為什么還在結(jié)尾說:那是一個幸運的人對一個不幸者的愧怍。
明確:作者愧怍自己作為一個幸運的人,對不幸的、應(yīng)有所同情、有所寬容的人,卻沒有理解他們的高貴品性,甚至連感覺也沒有,就那一點感動也是在他死之后才有的;作者的愧怍還因為人家在生命最后時刻來關(guān)顧自己的時候,卻沒有感覺,沒有感動她的慚愧、她的內(nèi)疚集中在當時自己只對人家病態(tài)的外貌描寫有感覺,而對人家崇高的內(nèi)心沒有感覺。從這個意義上說,才可以理解楊絳為什么全文都沒有什么描寫,偏偏到了老王最后送雞蛋來的時候,大大的描寫一番,而所寫的相貌又是那么的丑陋,令人毛骨悚然。政事他的丑反映出了他的病情十分嚴重,同時又反映出他對別人的無條件的,絲毫沒有考慮到自己的健康狀況。
(4)老王是怎樣的形象?
明確:老王是一個車夫,是一個窮苦的勞動者,他孤苦伶仃,卻樸實善良?!拔医?jīng)常坐老王的三輪”中以看出老王是個車夫。他生活艱難,居住在“荒僻的小胡同”“破破落落的大院”“幾間塌敗的小屋”里。雖然老王的日子過得很艱苦,但他依然惦記著我們,在他在病危之際,親自來謝謝好心人。
(四)拓展延伸,理解難點
在社會生活中,應(yīng)愧怍的僅是作者嗎?這反映了作者什么樣的呼聲?
對不幸者、卑微者要持一顆愛心,尊重他們,理解他們,同情他們,關(guān)心他們,多給他們以善心,這樣一來社會就更加發(fā)展和文明了。(平平淡淡中孕育著真情,平平凡凡中折射出人性的真、善、美。一個幸運者只有關(guān)愛不幸者的責任,沒有歧視不幸者的理由。讓我們?yōu)槔贤鹾炔?為老王那顆金子般真摯而誠懇的心喝彩!)
(五)小結(jié)作業(yè)
試以老王為第一人稱,改寫文中老王給“我”送香油、雞蛋這一部分。
五、板書設(shè)計
八年級語文上冊《老王》教案
做好教案課件是老師上好課的前提,大家在用心的考慮自己的教案課件。在寫好了教案課件計劃后,才能更好的在接下來的工作輕裝上陣!那么到底適合教案課件的范文有哪些?下面是小編幫大家編輯的《八年級語文上冊《老王》教案》,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八年級語文上冊《老王》教案
【學習目標】
1、理解老王的“苦”與“善”。
2、揣摩重點語句含義,體會作者遣詞造句的匠心。
3、探究本文線索分明、順序清晰的寫法。
4、以善良體察善良,培養(yǎng)愛心、同情心。
一、基礎(chǔ)知識
1.給下面加點的字注音。
愧怍()攥()著滯()笨
傴()僂骷髏()()眼翳()
2.根據(jù)拼音寫漢字。
荒pì()取dì()huánɡ()恐t?。ǎ?br>
3.結(jié)合語境,解釋下列加點的詞語。
(1)有人說,這老光棍大約年輕時候不老實,害了什么惡病。
老實:
(2)胡同口蹬三輪的我們大多熟識,老王是其中最老實的。
老實:
二、理解探究、
1、本文是寫人記事的散文,那么見于文中的老王是怎樣一個形象呢?請學生自讀課文談出自己的閱讀感知。作者對他的態(tài)度是怎樣的?
三、合作釋疑
2、.(1)文中作者的善良表現(xiàn)在哪里?老王的善良又表現(xiàn)在哪里?對揭示文章意旨的課文雖后一句話,你是怎樣理解的?
(2)你怎樣看待文中作者一家對老王的關(guān)愛?相對現(xiàn)實生活中見到的對不幸者、弱者的冷漠,你認為現(xiàn)代人缺失的是什么?
(3)寫人記敘文的構(gòu)思中既要從眾多事件中精選最能體現(xiàn)中心的材料,又要安排文章的謀篇布局,也即組材,那么本文段落安排有什么特色?又給我們怎樣的啟示呢?
四、課內(nèi)精讀
有一天,我在家聽到打門,開門看見老王直僵僵地()在門框里。往常他坐在蹬三輪的座上,或抱著冰傴著身子進我家來,不顯得那么高。也許他平時不那么瘦,也不那么直僵僵的。他面如死灰,兩只眼上都結(jié)著一層翳,分不清哪一只瞎,哪一只不瞎。說得可笑些,他簡直像棺材里倒出來的,就像我想像里的僵尸,骷髏上繃著一層枯黃的干皮,打上一棍就會散成一堆白骨。我吃驚地說:“啊呀,老王,你好些了嗎?”
他“嗯”了一聲,直著腳往里走,對我伸出兩手。他一手提著個瓶子,一手提著一包東西。
我忙去接。瓶子里是香油,包裹里是雞蛋。我記不清是十個還是二十個,因為在我記憶里多得數(shù)不完。我也記不起他是怎么說的,反正意思很明白,那是他送我們的。
我()著說:“老王,這么新鮮的大雞蛋,都給我們吃?”
他只說:“我不吃?!?br>
我謝了他的好香油,謝了他的大雞蛋,然后轉(zhuǎn)身進屋去。他趕忙止住我說:“我不是要錢?!?br>
我也趕忙解釋:“我知道,我知道--不過你既然來了,就免得托人捎了。”
他也許覺得我這話有理,站著等我。
我把他包雞蛋的一方灰不灰、藍不藍的方格子破布疊好還他。他一手拿著布,一手攥著錢,滯笨地轉(zhuǎn)過身子。我忙去給他開門,站在樓梯口,看他直著腳一級一級下樓去,直擔心他半樓梯摔倒。等到聽不見腳步聲,我回屋才感到抱歉,沒請他坐坐喝口茶水??墒俏液ε碌煤苛?。那直僵僵的身體好像不能坐,稍一彎曲就會散成一堆骨頭。我不能想像他是怎么回家的。
過了十多天,我碰見老王同院的老李。我問:“老王怎么了?好些沒有?”
“早埋了?!?br>
“呀,他什么時候……”
“什么時候死的?就是到您那兒的第二天?!?br>
他還講老王身上纏了多少尺全新的白布--因為老王是回民,埋在什么溝里。我也不懂,沒多問。
我回家看著還沒動用的那瓶香油和沒吃完的雞蛋,一再追憶老王和我對答的話,捉摸他是否知道我領(lǐng)受他的謝意。我想他是知道的。但不知為什么,每想起老王,總覺得心上不安。因為吃了他的香油和雞蛋?因為他來表示感謝,我卻拿錢去侮辱他?都不是。幾年過去了,我漸漸明白:那是一個幸運的人對一個不幸者的愧怍。
6.填上文中空缺的兩處詞語
7.解釋下列詞語
(1)鑲嵌:
(2)滯笨:
(3)愧怍:
8.為什么老王病危之際,還要給作者一家送香油和雞蛋呢?
9.從上文哪段可以看出作者一家曾經(jīng)給予老王幫助?
10.作者的善良是如何表現(xiàn)的?
11.“我不能想像他是怎么回家的”,為什么?
12.概括文段的中心意思。
五、拓展遷移
愛是人間的春風,是生命的源泉,缺乏愛心的社會將會是一片沙漠,一片荒原。通過與街頭墻角那些擺小攤、掃大街、撿破爛的溝通、交流,對你一定很有觸動,請學生說出自己的感受和體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