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語文微課教案
發(fā)表時間:2020-06-23生命 生命。
教學目標:
1.感悟作者對生命的思考,懂得珍愛生命,尊重生命,善待生命,讓有限的生命體現(xiàn)出無限的價值。
2.會認、會寫本課生字。正確讀寫詞語。
3.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積累好詞佳句。理解含義深刻的詞句的意思,揣摩其中蘊含的意思。
重點難點:
理解三個事例中蘊含的道理,體會含義深刻的句子。
教學過程:
一、交流格言,揭示課題
1.老師導入:一粒貌不驚人的種子,往往隱藏著一個花季的燦爛;一條丑陋的毛蟲,可能蛻變?yōu)橐恢晃迳邤痰牟实R驗椋旧砭褪且粯镀孥E。這是臺灣女作家杏林子對于生命的感悟。同學們,能不能把你喜歡的有關生命的格言或語段讀給大家聽聽?
2.學生交流,老師引導共同欣賞。
3.理解題目。
你怎樣理解生命,你就會有怎樣的人生。我剛才提到的杏林子從小病魔纏身,身心都受到極大的折磨,但她并沒有因此虛度年華,反而更加珍惜熱愛生命。下面,就讓我們一起來讀讀她對生命的思考和感悟--《生命生命》。
二、初讀課文,了解內容
1.選擇自己喜歡的方式讀課文,讀準字音,讀通句子。
(1)字音。
短暫讀zn不讀zhn
(2)字形。
形近字比較:
擾--攏屈--倔診--珍限--狠撼--憾
2.思考:課文圍繞生命寫了哪幾個事例,用簡練的語言概括。你從中感悟到了什么?
3.標畫出不懂的地方。
三、細讀課文,深入體會
1.快速瀏覽課文,想想這三個事例中,你喜歡哪一個,反復讀讀。
思考:從這個事例中,作者感悟到了什么?給了你什么啟發(fā)?結合生活實際談一談。
2.找出含義深刻的句子,理解其中的含義。
3.把你的理解和感悟通過朗讀表達出來。
精選閱讀
3、《生命 生命》
作為大家敬仰的人民教師,要對每一堂課認真負責。為此老師就需要在上課前準備好教案,以此來提高課堂的教學質量。從而在課堂上與學生更好的交流,如何才能編寫一份比較全面的教案呢?小編特地為您收集整理“3、《生命 生命》”,供大家參考,希望能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3、《生命生命》教學設計
學習目標:
1、要求學生借助工具書和注釋,初步感知課文內容,準確理解課文內容;
2、在對學生的熏陶感染中培養(yǎng)學生積極的人生態(tài)度。
能力目標:
引導學生結合自己的生活經驗談出自己對課文內容的理解與認識,提升自己的思想認識,正確把握本文的思想內涵。
教育目標:
教育學生珍視自己的生命,學會對生命負責,正確地面對人生的磨難。
學習方法:朗讀;自主、合作、探究
教學用具:投影儀
教學設計:
課文導入:
講述故事《人梯》導入新課,同學們,這對父母在面臨生死抉擇的時候將生的希望留給自己的孩子,這的確體現(xiàn)了母父愛的偉大,但是,我們也可以從另外一個側面感受到當人們面臨死亡的侵襲的時候那種對于生的渴望。讓我們對生命的偉大再一次肅然起敬起來。今天,讓我們來學習一篇名為《生命生命》的文章,來感悟一下作者對生命的另一番感悟。
整體感知:
1、借助注釋和詞典,讀一讀,寫一寫
騷擾小憩茁壯糟蹋庸碌辜負昂然挺立擎天撼地肅然起敬
2、用普通話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點名讀和齊讀相結合。
1、從把握各段主題詞入手,整體把握文章內容
事例思考思想感情
飛蛾:生之欲望意義震驚
香瓜子:生命力價值肅然起敬
心跳:生命真實、奮斗震撼
探討研究:
1、三個事例為什么這樣排列?為什么前兩個事例舉的都是小蟲子、小瓜苗這樣的小生命?
2、三個事例蘊含的意思側重點有什么不同?
2、小瓜苗僅僅活了幾天,說得上“擎天撼地的生命力”嗎?
3、三點思考側重點有什么不同?
拓展延伸:
請你列舉生活中熱愛生命的例子。
你喜歡聞文本中的哪些文字?請你找出來并說說自己的理由。
課后記:應引導學生準確把握文意,看看三個事例分別側重哪一個方面,三點思考分別提出了哪三個要求,這樣學生才能比較細致的研究課文。
《生命生命》拓展閱讀
生命賦
孫蓀
我常常在大自然中看到種種生命的奇觀。
挺拔的巨樹,蔥茂的森林,綠色的草原,成熟的莊稼,盛開的鮮花望著它們,或徜徉其中,那種洋溢著的博大的生命力,常常催發(fā)我爆發(fā)我的生命激情,在體內蔓延,奔涌,激蕩。
但是,有一些更細微、更不顯眼的現(xiàn)象,往往特別作用于我的心尖和神經末梢,引起我異常深刻的震顫。
早春,當冰尚雪未完全消融、萬物尚未蘇醒的時候,柳樹的枝條還是鐵灰色,可如小米粒般的新芽已經頂著嚴寒冒出來。它就是報春的最早的使者,萬木爭榮的自然之春就是從它開始的。
當柳芽發(fā)出不久,在棉花地里,可以看見棉芽沖破柔韌的殼子,一個個鉆出地面,遍地都寫著兩個字:突破。
麥收過后,麥地里新播種的大豆,不幾天工夫,從薄薄的透明的外衣中露出茁壯的一點胚芽,探頭頂破地表,滿地像是用五線譜寫成的生命第一樂章。它預示著,也開始演奏著一部生命交響樂:活潑潑的胖乎乎的豆苗,無邊無際的宜人眼目的豆綠色波浪,成熟的金黃色的小山。
我害怕見花蕾。特別是那種已露出一點亮色,將要綻開的花蕾。我一看見它,就如癡如醉,就完全被它吸引,不顧一切地去做生命瑰麗峰巔的想象:經過長久的默默經營、吮吸、積累,所蓄積的全部精華、神采、光輝,就要在一剎那間展現(xiàn),這是怎樣激動人心的時刻!恰如剛剛構思好一篇十分得意的文章,將要展紙揮筆的當口;也恰如自己崇拜的球員,在終場前得到一個絕佳的射門機會,即將起腳攻入致勝一球的那一刻,我有時有一種喘不過氣來的感覺。
我還有一個執(zhí)拗的習慣:好在貧瘠的荒涼的山間沙漠流連。巖間石縫中生長的斑痕累累千扭百彎的怪柏奇松,荒漠中的一株或一叢沙打旺或駱駝草,石板上的一片黃綠淺灰的苔蘚,我都向它們注目。這些景象剝落了我熱烈的情感,凸現(xiàn)出嚴峻的理性。它們并不可憐,我敬仰它們!
這是怎樣堅忍不拔的生命追求!在極端惡劣的條件下,它們全都生長得很頑強,很自信,很精神!外在的溫度、濕度、肥沃度等條件,對它們都不重要;它們幾乎全靠自己內在的生命力。如果條件再惡劣一點,別的茂盛的生命可能化為死亡的塵埃,而它們卻能依然故我,生機盎然:如果條件好一點,那它們該是怎樣的蔥茂!
還有比生命現(xiàn)象更瑰麗更豐富的嗎?
有幸獲得一次生命,就讓生命莊嚴地展示吧!
1.通讀全文,從文中找出點明文章中心的1句話。(答案:我常常在大自然中看到種種生命的奇觀。)
2.文中文章④至⑦段所寫的細微不顯眼的事物有哪些?(答案:有柳芽、棉芽、豆芽、花蕾。)
3.文章第⑦段我害怕見花蕾這句話中,害怕一詞表現(xiàn)了作者怎樣的心情
(答案:表現(xiàn)了我即將看見花蕾時既激動驚喜又緊張不安的復雜心情。)
4.第⑧段中,對奇松怪柏,苔蘚,駱駝草等,作者為什么說它們并不可憐,我應該敬仰它們
(答案:因為它們生存條件極端惡劣,卻仍保持著頑強,自信和堅忍不拔的生命追求,顯示出強勁的生命力。)
5.將畫線的句子換成世上再也沒有比生命現(xiàn)象更瑰麗更豐富的了你認為好不好?為什么?
(答案:不好。因為畫線句是反問句,更能強化對瑰麗豐富的生命現(xiàn)象的贊美之情,并能引起讀者思考,回味。)
6.文末有幸獲得一次生命,就讓生命莊嚴地展示吧對你有什么啟示?(學生結合單元主題,根據(jù)實際談感受)
談生命
冰心
我不知道生命是什么,我只能說生命像什么。
生命像東流的一江春水,他從生命最高處發(fā)源,冰雪是他的前身。他聚集起許多細流,合成一股有力的洪濤,向下奔注,他曲折的穿過了懸崖削壁,沖倒了層沙積土,挾卷著滾滾的沙石,快樂勇敢的流走,一路上他享受著他所遭遇的一切;有時候他遇到巉巖前阻,他憤激的奔騰了起來,怒吼著,回旋著,前波后浪的起伏催逼,直到他過了,沖倒了這危崖他才心平氣和的一瀉千里。有時候他經過了細細的平沙,斜陽芳草里,看見了夾岸的桃花,他快樂而又羞怯,靜靜的流著,低低的吟唱著,輕輕的度過這一段浪漫的行程。有時候他遇到暴風雨,這激電,這迅雷,使他的心魂驚駭,疾風吹卷起他,大雨擊打著他,他暫時渾濁了,擾亂了,而雨過天晴,只加給他許多新生的力量。有時候他遇到了晚霞和新月,向他照耀,向他投影,清冷中帶些幽幽的溫暖:這時他只想憩息,只想睡眠,而那股前進的力量,仍催逼著他向前走終于有一天,他遠遠的望見了大海,呵!他已經到了行程的終結,這大海,使他屏息,使他低頭,她多么遼闊,多么偉大!多么光明,又多么黑暗!大海莊嚴的伸出臂兒來接引他,他一聲不響的流入她的懷里。他消融了歸化了,說不上快樂,也沒有悲哀!也許有一天,他再從海上蓬蓬的雨點中升起,飛向西來,再形成一道江流,再沖倒兩旁的石壁,再來尋夾岸的桃花。然而我不敢說來生,也不敢信來生!
生命像一棵小樹,他從地底聚集起許多生力,在冰雪下欠伸,在早春潤濕的泥土中,勇敢地快樂的破殼出來。他也許長在平原上,巖石上,城墻上,只要他抬頭看見了天,呵!看見了天!他便伸出嫩葉來吸收空氣,承受日光,在雨中吟唱,在風中跳舞,他也許受著大樹的蔭遮,也許受著大樹的覆壓,而他青春生長的力量,終使他穿枝拂葉的掙脫了出來,在烈日下挺立抬頭!他遇著驕奢的春天,他也許開出滿樹的繁花,蜂蝶圍繞著他飄翔喧鬧,小鳥在他枝頭欣賞唱歌,他會聽見黃鶯清吟,杜鵑啼血,也許還聽見梟鳥的怪鳴。他長到最茂盛的中年,他伸展出他如蓋的濃蔭,來蔭庇樹下的幽花芳草,他結出累累的果實,來呈現(xiàn)大地無盡的甜美與芳馨。秋風起了,將他葉子,由濃綠吹到緋紅,秋陽下他再有一番的莊嚴燦爛,不是開花的驕傲,也不是結果的快樂,而是成功后的寧靜和怡悅!終于有一天,冬天的朔風,把他的黃葉干枝,卷落吹抖,他無力的在空中旋舞,在根下呻吟,大地莊嚴的促出臂兒來接引他,他一聲不響的落在她的懷里。他消融了,歸化了,他說不上快樂,也沒有悲哀!也許有一天,他再從地下的果仁中,破裂了出來。又長成一棵小樹,再穿過叢莽的嚴遮,再來聽黃鶯的歌唱。然而我不敢說來生,也不敢信來生。
宇宙是一個大生命,我們是宇宙大氣風吹草動之一息。江流入海,葉落歸根,我們是大生命中之一葉,大生命中之一滴。在宇宙的大生命中,我們是多么卑微,多么渺小,而一滴一葉的活動生長合成了整個宇宙的進化運行。要記?。翰皇敲恳坏澜鞫寄苋牒?,不流動的便成了死湖;不是每一粒種子都能成樹,不生長的便成了空殼!生命中不是永遠快樂,也不是永遠痛苦,快樂和痛苦是相生相成的。等于水道要經過不同的兩岸,樹木要經過常變的四時。在快樂中我們要感謝生命,在痛苦中我們也要感謝生命。快樂固然興奮,苦痛又何嘗不美麗?我曾讀到一個警句,是愿你生命中有夠多的云翳,來造成一個美麗的黃昏。世界、國家和個人的生命中的云翳沒有比今天再多的。
練習題:
1、大作家冰心是怎樣看待生命的?
2、為什么作者要把生命比作東流的春水和一棵小樹?
3、讀了這篇文章,你對生命有什么新的看法?
《生命生命》課文解讀
《生命生命》這篇文章處于以熱愛生命主題單元教材的第三篇文章。在緊接著本單元前兩篇課文引導學生們通過感人的故事從思想和行動上熱愛生活,熱愛生命,病學會關心別人的生命的基礎上,要引導學生開始關注和認識自己的生命究竟是什么?
_fckxhtmljob=2
生命是一個沉重的話題,不同年齡層次的人對生命的認識和感悟也是不同的。這篇課文短小精悍、語言簡潔樸實、思想含蓄深邃。形象描寫與理性思考有機結合,是一篇抒寫感悟人生的好文章。課文開頭首先提出問題:生命是什么?下面的內容卻沒有從正面回答,而是從飛蛾求生、磚縫中長出瓜苗、傾聽心跳等幾件事中,展示了生命的意義:雖然生命短暫,但是,我們卻可以讓有限的生命體現(xiàn)出無限的價值。作者還表達了自己積極進取的人生態(tài)度:一定要珍惜生命,決不讓它白白流失,使自己活得更加光彩有力。本文的作者杏林子自身的境遇就是對生命進行頑強抗爭的極好例子,而她對生命的強烈呼喚,在《生命,生命》一文中體現(xiàn)得如此強烈,只有真正感同深受了,讀者的心靈才會與作者的感悟碰撞出共鳴的火花來。但是讓活潑單純,生活無憂的四年級學生通過三件看來平常的小事去解讀生命,無疑有一定的挑戰(zhàn)性。因此,多方面深入地了解杏林子對理解課文的內涵有很大的幫助。
生命生命教學設計
作為大家敬仰的人民教師,要對每一堂課認真負責。老師需要提前做好準備,讓學生能夠快速的明白這個知識點。從而以舉一反三的方式學會其他的知識點,你知道有哪些教案是比較簡單易懂的呢?小編收集整理了一些“生命生命教學設計”,希望對您的工作和生活有所幫助。
【教學內容簡介】
《生命生命》是四年級下冊第五組感受生命的美好主題中的一篇精讀課文。課文開頭首先提出問題:生命是什么?下面的內容卻沒有從正面回答,而是從飛蛾求生、磚縫中長出瓜苗、傾聽心跳這三個小故事中,抒發(fā)作者對生命的感悟:雖然生命短暫,但是,我們卻可以讓有限的生命體現(xiàn)出無限的價值。作者還表達了自己積極進取的人生態(tài)度:一定要珍惜生命,決不讓它白白流失,使自己活得更加光彩有力。
學習本文,意在讓學生體悟作者對生命的思考,并能獲得自身的情感體驗,實現(xiàn)與作者和文本的真實對話,充分理解作者熱愛生命、尊重生命、珍惜生命的人生觀,并從中受到教育。
【學情分析】
這篇課文的作者對生命作了一些理性的思考,四年級的學生年齡尚小,在理解課文的思想內容上有一定難度。教學本文前,讓學生搜集一些有關人生、生命方面的名言,使學生從中受到生命意義的啟迪,為領悟本篇課文的思想內容做好準備。
【教學目標】
知識與能力:認識擾、診等5個生字,讀準多音字彈,掌握震撼、欲望、糟蹋、騷擾、茁壯、有限等詞語;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讀懂文中三個引發(fā)對生命思考的事例。
過程與方法:抓住關鍵詞語,聯(lián)系上下文或生活實際,體會句子含義。
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感悟作者對生命的思考,懂得珍愛生命,尊重生命,善待生命,讓有限的生命體現(xiàn)出無限的價值。
【教學重點】抓住重點詞語,聯(lián)系上下文和生活實際,體會句子含義。
【教學難點】感悟作者對生命的思考,懂得珍愛生命,尊重生命,善待生命。
【教學準備】
1.課件。
2.搜集有關生命的名言。
3.收集有關像杏林子一樣用自己有限的生命體現(xiàn)出無限價值的名人資料。
課前談話。交流珍惜生命的名言
一、揭題導入
1.剛才同學們交流了珍惜生命的名言,相信你們對生命有了一定的認識。這節(jié)課讓我們一起學習第19課,去尋求生命的真諦。
2.板書課題,齊讀。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過渡:生命是什么呢?讓我們一起到課文中去細細感悟。
1.整體感知
請同學們自讀課文。要求:(1)借助拼音,讀準字音,讀通句子,遇到難讀的句子多讀幾遍。(2)邊讀邊想:課文關于生命講了哪幾個事例?
2.檢查反饋
(1)剛才同學們讀課文真認真,這些詞語你會讀嗎?
a.出示生字詞(指名讀、齊讀)
騷擾欲望震撼糟蹋有限動彈聽診器不屈向上茁壯生長鼓動躍動沖破堅硬沉穩(wěn)短暫珍惜
b.多音字彈。(dn、tn)
(2)課文講了幾個事例呢?用簡練的語言說一說。請學生將三個事例以小標題的形式寫在黑板上。
板書:飛蛾求生、香瓜子生長、靜聽心跳
(3)小結:同學們真了不起,能把一段話讀短,短到能用幾個字來概括,這是一種了不起的閱讀本領。
三、精讀課文,感悟生命
(一)自讀飛蛾求生事例
1.請同學們自由讀飛蛾求生部分,畫出你感受最深的詞句,思考:你感悟到了什么?可在旁邊寫寫你的感受。
2.學生反饋,體會情感。
出示:但它掙扎著,極力鼓動雙翅,我感到一股生命的力量在我手中躍動,那樣強烈!那樣鮮明!飛蛾那種求生的欲望令我震驚,我忍不住放了它!
(1)學生匯報,讀句子,說原因。
(2)你從哪些詞語感受到飛蛾求生的欲望?(掙扎、極力、鼓動、躍動)
(3)換詞比較:
a.躍動改為跳動行不行?為什么?(明確:不行。跳動是一起一伏地動;躍動的幅度更大,更能表現(xiàn)出飛蛾奮力掙扎的情景,表達強烈的求生欲望和強大的生命力。)
b.你能把這種體會讀出來嗎?(生讀)
(4)想象說話:此時此刻,你就是這只握在作者手里的飛蛾,你會怎么想?
預設1:只要還有一口氣,我就要逃出去。
預設2:再加把勁,我馬上要逃脫了!我不能夠在這里喪失自己的生命!我還有好多事情要做呢!
預設3:我還要為這個世界多做點貢獻,所以,我必須要逃出去。
(5)指導朗讀。
a.(承接上面)師引讀,學生齊讀。
b.剛才我們從關鍵詞中讀懂了內容,體會到了飛蛾求生的欲望。標點也是無聲的語言,從這三個感嘆號中你又體會到了什么?誰帶著這種感受,再來讀讀?(指名讀評議,齊讀)
3.回扣課題。
小結:是啊,作者被這個小生靈頑強的求生欲所震撼,這就是──(生讀課題)生命、生命。
(二)合作學習瓜子生長事例
過渡:平均壽命只有短短九天的飛蛾,竟表現(xiàn)出如此強烈的求生欲望,那普通的
香瓜子又帶給我們怎樣的感受呢?
1.自主學習,小組交流。
要求:(1)運用剛才的方法,自讀第3自然段,找出讓自己感動的語句,寫寫自己的體會。(2)在小組內交流自己的感受。
2.小組匯報,全班交流。
句1:墻角的磚縫中掉進一粒香瓜子,過了幾天,竟然冒出一截小瓜苗。
(1)學生讀句子,說原因。
(2)從哪些詞語感受香瓜子生命力的強?(掉、竟然、冒出)
(3)竟然是什么意思?(沒有想到的、出乎意料、不可思議的奇跡、這是不可能發(fā)生的事情。)你體會到了什么?(生命力的頑強)
(4)為什么作者不用生或長,要用冒?(冒字體現(xiàn)瓜苗頑強的生命力。)
(5)指導朗讀。多么頑強的香瓜子呀!誰來讀?
過渡:你還從哪里體會到它的頑強的生命力?
句2:那小小的種子里,包含著一種多么強的生命力啊!竟使它可以沖破堅硬的外殼,在沒有陽光,沒有泥土的磚縫中,不屈向上,茁壯生長,即使它僅僅只活了幾天。
(1)學生讀句子,說說原因。
(2)你從哪些詞語體會到的?(沖破、不屈向上、茁壯生長)
(3)理解即使它僅僅只活了幾天。a.從它只活了幾天,你體會到了什么?(時間短)
b.從僅僅呢?(生活的時間更短)
c.即使它僅僅只活了幾天,你又體會到了什么?讓我們再來讀讀這段話,體會體會。(引讀)即使它的生命只有7天,它會沖破(生接讀)即使它的生命只有5天,它
要沖破(生接讀)即使它的生命只有2天,它也一定能沖破(生接讀)
d.此刻,即使表達了作者怎樣的情感?(贊美、敬佩、崇敬)
3.指導朗讀。請帶著你的感受,讀一讀第三自然段。(自由讀,男女比賽讀,齊讀)
4.回扣課題。
小結:環(huán)境惡劣,困難重重,但瓜苗仍然不屈向上,茁壯生長,這就是(生齊讀課題)生命生命。
(三)學習心臟跳動事例
過渡:小小的生靈為了自己的生命做出了多么艱辛的努力呀!更何況我們人類呢?請同學們默讀第三個事例,想想哪些地方最讓你感到震驚?
1.出示:那一聲聲沉穩(wěn)而有規(guī)律的跳動,給我極大的震撼,這就是我的生命,單單屬于我的。
(1)令我震撼的是什么?(心臟沉穩(wěn)而有規(guī)律的跳動)
(2)創(chuàng)設情境,感受心臟跳動:
同學們,請你們閉上眼睛,用手摸著你的心,靜靜地感受一下自己的心跳。你感受到什么呢?(心跳)你想說些什么?用文中的話說說。(出示:這就是我的生命,單單屬于我的。)
(3)你想帶著怎樣的心情把這句話告訴大家?(高興、自豪、激動)
(4)請帶著你的感受讀讀(指名讀);想讀的同學站起來讀。
2.出示:我可以好好地使用它,也可以白白地糟蹋它。一切全由自己決定,我必須對自己負責。
(1)糟蹋是什么意思?(浪費、不珍惜)在我們的生活中有哪些行為是在白白地糟蹋自己的生命?(生說現(xiàn)象)
(2)怎樣叫好好使用生命呢?聯(lián)系課文內容來說說。
(3)比較句子:
一切全由自己決定,我要對自己負責。
一切全由自己決定,我必須對自己負責。
(第二句寫得好,因為必須突出作者對生命負責的堅定的態(tài)度。)
(4)我們看看杏林子是怎樣對自己的生命負責。
出示杏林子的資料:
杏林子十二歲的時候,患上了一種非常嚴重類風濕性關節(jié)炎。全身百分之九十以上的關節(jié)壞死,從十二歲患病到六十一歲去世,整整五十年的時間里,她都是在輪椅中度過。但是堅強的杏林子并沒有向命運低頭,只有小學學歷的她憑著對生命的無限熱愛,用這樣的雙手(出示圖片)寫下了80多部文學作品,被譽為臺灣最具影響力的作家。她組織成立了伊甸殘障福利基金會,為臺灣100多萬殘疾人作出了貢獻。她離世之后,家人根據(jù)其生前遺愿把軀體捐給醫(yī)院供醫(yī)學研究。
(5)此時此刻,你想說什么?
(6)是呀,生命是屬于我們自己的,我們要向杏林子學習,必須對自己負責。這就是生命生命
三、感悟生命,升華情感
過渡:正是出于這樣的思考,杏林子寫下了了這樣一段話。
出示:雖然生命短暫,但是,我們卻可以讓有限的生命體現(xiàn)出無限的價值。于是我下定決心,一定要珍惜生命,決不讓它白白流失,使自己活得更加光彩有力。
1.齊讀,談體會。
2.理解:有限的生命、無限的價值。
a.有限的生命:為什么說生命是有限的?(沒有人可以長生不老,人的壽命再長,不過七八十年光景,在漫漫的歷史長河中,我們的生命是多么短暫。所以,生命是有限的。)
b.無限的價值:你知道哪些人也用自己有限的生命創(chuàng)造了無限的價值?來舉例說一說。(炸碉堡的董存瑞,被火燒的邱少云,為人民服務的雷鋒)
3.朗讀。這就是在有限的生命里體現(xiàn)了無限的價值。讓我們帶著自己對生命的理解,再讀這句話。
4.作為小學生的我們,應該怎樣讓有限生命體現(xiàn)出無限價值呢?生結合實際談體會。
5.小結學法:我們用聯(lián)系生活實際的方法,理解了這個句子的含義。通過同學的交流,相信同學們一定不會白白浪費、糟蹋自己的生命,一定會好好珍惜生命,我們都將活得──光彩有力。我把最后一段變成了一首小詩,讓我們一起表達出我們對生命的熱愛、珍惜。
四、回歸課題,拓展升華
1.讀到這里,同學們一定對生命有了許多的感悟,現(xiàn)在請拿起你的筆,寫下生命的感言吧!
出示:生命是______________。
2.抒寫生命感言,交流匯報。(板書:珍愛生命)
3.作者用兩個生命作題目,她在告訴我們什么?(生命寶貴,要熱愛生命,善待生命;生命短暫,要珍惜生命,使自己的一生活得光彩有力。)
4.小結:是的,生命是有限的,珍貴的,我們要努力讓自己的生命更有意義。最后,讓我們懷著對生命的珍視、對生命的熱愛,再次呼喚(生接)《生命生命》。
五、布置作業(yè):(任選兩個)
1.摘抄課文中含義深刻的語句,再體會體會。
2.把學了這篇課文的感受寫下來。
3.課外閱讀:杏林子《和命運較量》,海倫凱勒《假如給我三天光明》
《生命生命》教學反思
身為一位人名教師,我們要給學生一個優(yōu)質的課堂。要根據(jù)班級同學的具體情況編寫教案。上課才能夠為同學講更多的,更全面的知識。那么一份優(yōu)秀的教案應該怎樣寫呢?小編收集整理了一些“《生命生命》教學反思”,希望對您的工作和生活有所幫助。
《生命生命》這篇課文選自人教版小學語文教材第八冊。課文列舉了三種生命現(xiàn)象,從飛蛾求生、磚縫中長出的瓜苗、傾聽心跳三件小事,抒發(fā)了作者的三種感觸,進而展示了生命的意義:雖然生命短暫,但是,我們卻可以讓有限的生命體現(xiàn)出無限的價值。我在教學不僅要重視學生的語文知識的掌握,語文能力的培養(yǎng),更要重視語文對學生精神的熏陶。
一、注重學生對教材的個性解讀
閱讀是學生個性化的行為,不應以教師的分析代替學生的閱讀實踐。應該讓學生在主動積極的思維和情感活動中加深理解和體驗。要珍視學生獨特的感受、體驗和理解。因此,在上課開始,我就讓學生獨立默讀課文,找出感觸最深的句子,并寫出自己的感受。這樣既從整體上把握了課文,又給予學生個性化的解讀的時間。
在生生交流、師生交流的過程中,學生各自交流自己的理解,我通過和學生交流,逐步引導學生感悟生命的意義。使學生真正成為課堂的主人,教師成為課堂的引導者。
二、注重學生的朗讀,以悟其理
閱讀教學過程是每個學生精心讀書獲得個性體驗和獨特感受的過程,是教師引導學生在閱讀實踐中不斷實現(xiàn)自我建構,學會閱讀,促進表達的過程。語文教學更要注重學生的體驗,使學生在讀的過程中,使感悟得到升華,感受得到釋放。學生通過朗讀,讀出了自己的理解,同時,多種形式的朗讀,進一步增強對生命的理解和感悟。
三、拓展延伸,思想得到升華
學生結合作者杏林子的人物事跡,以及生活中其他的人物,來感受生命的價值,使對生命的理解得到進一步的升華。最后以生命因──而美麗,體現(xiàn)對生命的理解,學生談到很多,例如生命因別人服務而美麗、生命因為誠實而美麗、生命因努力學習而美麗、命因珍惜時間而美麗、生命因奉獻而美麗。
語文學科是個語言積累的學科,應在平時的教學中更加注重學生表達語言的規(guī)范,以及學生的分析能力的進一步培養(yǎng)。
《生命 生命》教學反思
老師要承擔起對每一位同學的教學責任,在開展教學工作之前。要根據(jù)班級同學的具體情況編寫教案。這樣可以有效的提高課堂的教學效率,那么優(yōu)秀的教案是怎么樣的呢?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生命 生命》教學反思》,僅供參考,希望可以幫助到您。
《生命生命》這篇文章編排在人教版語文教材四年級下冊第五單元。這一單元熱愛生命為主題,課文都是抒寫人生感悟的精彩篇章。這篇課文寫的都是尋常小事:小飛蛾在險境中掙扎,香瓜子在墻角磚縫中長出小苗,“我”靜聽心臟的跳動感受自己的生命,表達了作者在逆境中的頑強樂觀、積極向上的人生態(tài)度,可以引導學生通過讀課文,聯(lián)系自己的生活體驗想想人生的大問題,樹立正確的人生觀,追求美好的人生。
教學中我通過學生自主識字、指名讀、齊讀的方式,讓學生認識“擾、欲、屈、茁、診、撼、踏、限”八個字;又通過讓學生說一說這些字在書寫時需要注意的地方讓學生能正確書寫這八個字。然后通過自由朗讀、默讀、范讀的形式讓學生讀懂課文內容,體會含義深刻的句子。在學習三個事例時設置了想象說話,讓學生學會運用語言。
可能是因為有老師聽課,課堂上學生紀律好,很多同學不敢積極發(fā)言,只有幾個同學踴躍舉手發(fā)言,其他同學認真聽講。由于本節(jié)課設置容量較大,所以最后結合三毛和作者杏林子最后不同的命運表現(xiàn)方式給孩子們帶來的深刻對比沒有時間講出來,同學們雖能感受作者對生命的熱愛之情,但沒有得到升華,贊嘆之情和珍惜之情、樹立積極的人生態(tài)度等方面理解認識還不夠深刻。
《生命生命》教后反思
在每學期開學之前,老師們都要為自己之后的教學做準備。要根據(jù)班級同學的具體情況編寫教案。上課才能夠為同學講更多的,更全面的知識。那嗎編寫一份教案應該注意那些問題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生命生命》教后反思”,僅供參考,希望能為您提供參考!
回顧十二年的教學生涯,已參加了三次學校舉行的教學策略研討會了。這次第十五屆小學策略研討突出學生參與的主題,本身就貼近了真實的課堂,貼近了學生的生活。我由衷地為大道語文課邁進了真正的課堂生活而高興。
我執(zhí)教的是人教版四年級下冊第19課《生命生命》,本課屬第五單元一類文。首先從課題來看,生命是個永恒的話題。也是個沉重的話題,如何把這個人生成長中很重要的話題讓十歲的孩子有所思考,有所領悟昵?我們知道不同閱歷的人,不同經歷的人對生命的理解和認識是大不相同的,于是我以作者的身世經歷為線索展開教學。隨著對作家杏林予的了解、敬仰、到對生命的感悟層層深入,從而徹底領悟了生命的不同含義。
反思這節(jié)課的教學,突出了學生的參與。說到參與就要考慮到主動參與、被動參與,參與的廣度和深度等問題。為了使學生很好的主動參與。課堂上我十分注重學習的自主性,問題的開放性、師生交流體現(xiàn)民主和平等。體現(xiàn)課堂生活的真實、自然,在師生共同參與的過程中使認識更深入,學習更有效。主題教育理論的滋養(yǎng)使我深刻體會到教師如何在課堂生活中定好位,能真正做到充分尊重學生的探究性的學習過程,并在學生需要時能適時地給予指導和點撥。
在教學過程中,學生的參與是有效的,高效的,也能體會到課堂上彌漫著人文關懷的氣息,如:學生感謝同桌的提醒,老師感謝學生的補充,學生大膽提出自己對課題中的兩個生命的不同解釋,課堂上呈現(xiàn)出辯論的情景。這種精彩的生成說明了學生的思維被煥發(fā),被激活,說明學生真正進入了認識生命,領悟生命的學習中,課堂上學生的情緒由平靜到泛起微波再到波瀾壯闊和奔涌不止,這就是我們追求的富有生命活力的課堂,這精彩來自于充分的預設,來自于學生自主學習的認可,來自對學生獨立人格的尊重,來自教師對課堂生活的理解。
任何一節(jié)課不可能完美無瑕,我們要相信,沒有最好,只有更好。但我們要牢記教師的厚重沉淀,知識的廣博,充分的預設,先進的教育理念才是衍生精彩的基礎。
本課中交流新發(fā)現(xiàn)和書寫生命感言的設計都體現(xiàn)了讀與寫、言與書,工具與人文,自主個性張揚與教師指導的融合。充分體現(xiàn)了學生參與的廣度和深度。
課結束了,我的思考和研究又開始了,如果教師們評價中說我成熟了,大氣了,那要感謝我的學生們。同時,我也深刻體會到了,只有自己刻苦鉆研,深思熟慮,力行實踐過的東西才能真正提升自身的專業(yè)水平。相信我以后的路會走得更堅實!
最后想提出幾個問題供大家思考:
1、參與的廣度與參與的人次之間的關系。
2、教師的評價語言與學生的參與深度的關系。
3、教師指導的時機與學生參與的熱情之間的關系。
4、課堂所提問題對學生參與的影響:
影響參與的因素有許多,讓我們共同努力,使我們每個人的課堂都能精彩紛呈,讓我們都來享受充滿活力的課堂給我們帶來的幸福吧!
《生命生命》相關資料鏈接
作為一位剛入職不久的新任教師,在授課上的經驗比較少。所以大多數(shù)老師都會選擇制定一份教學計劃。為學生帶來更好的聽課體驗,從而提高聽課效率。你們有沒有寫過一份完整的教學計劃?下面是由小編為大家整理的“《生命生命》相關資料鏈接”,僅供參考,希望能為您提供參考!
杏林子簡介
杏林子本名劉俠,1942年2月28日生于西安,幼年隨著軍人身份的父親走遍祖國大江南北,1949年隨國民黨政府遷至臺灣。自12歲起,杏林子患“類風濕性關節(jié)炎”,全身關節(jié)大部分遭到損壞,致使她腿不能行,肩不能舉,手不能抬,頭不能轉。但飽受病痛煎熬的杏林子,卻以她遭受的肉體苦難來體驗生命的禮贊,用手中的筆來歌頌對璀璨生命的熱愛。杏林子生前筆耕不輟,1977年發(fā)表第一本作品《生之歌》,隨后,每年都有新作問世,創(chuàng)作多達百萬字,先后出版多本文集,包括《杏林小記》、《另一種愛情》、《重入紅塵》、《行到水窮處》、《感謝玫瑰有刺》、《相思深不深》、《現(xiàn)代寓言》、《生之頌》、《心靈品管》、《留白的青春,叛逆的歲月》、《生命之歌》、《身邊的愛情故事》、《阿丹老爸》等散文,還有圖畫書《好小子,喬比》,敘述了一只名叫喬比的貓咪離家出走的故事。她共有60多部作品,包括40多出劇本、16本散文集和兩本小說,還有專輯及編著的作品。她被譽為“臺灣最具影響力的作家”,曾當選為第八屆“臺灣十大杰出女青年”。
作為一個作家,她寫的書文字簡潔,讀來感性十足,透著淡淡的溫柔,沒有怨天尤人,有的是不向任何苦難、災難低頭的堅韌精神,字里行間洋溢著樂觀和豁達,她以幽默的筆調來描繪人生種種際遇,述說生命附加給你的諸多挑戰(zhàn)。上個世紀七八十年代,不知有多少港臺的年輕人以杏林子的勵志作品為典范尋取生活的勇氣,一些監(jiān)獄里的服刑人員還因為她的書而得到啟迪獲得再生。如今,她所寫出的眾多勵志作品如《生之歌》、《生之頌》、《杏林小記》和《行到水窮處》等,這些曾感動了無數(shù)人的經典書籍,在這個非常時期,又成為了臺灣民眾閱讀的熱點,人們希望通過閱讀作品對她進行懷念,對自我的生命進行洗禮。
杏林子同時還是一個有著博愛之心的人,在臺灣,杏林子還創(chuàng)立了“伊甸殘障基金會”,為殘障者的醫(yī)療、工作、健康、福利和人權做著根本的奮斗。2003年2月8日杏林子因遭患有精神疾病的印尼女傭施虐,頭部受創(chuàng),送醫(yī)院急救無效逝世。她在生前早已提出死后要捐出軀體的心愿。因此,在她離世后,家屬經商議決定遵照她生前的遺愿,把軀體捐獻給醫(yī)院,供“類風濕性關節(jié)炎”教學研究。這正是她的名言:“除了愛,我一無所有”的真實寫照。
杏林子照片:
《生命生命》教學設計 生命生命 (人教版四年級第八冊)
每一位任課老師,為了能夠給學生給一個最簡單易懂的教學思路。在上課前要仔細認真的編寫一份全面的教案。在上課時遇到各種教學問題都能夠快速解決,你們知道那些比較有創(chuàng)意的教學方案嗎?下面是由小編為大家整理的《生命生命》教學設計 生命生命 (人教版四年級第八冊),供大家參考,希望能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第二課時
教學目標:
知識與能力目標:
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積累好詞佳句。
過程與方法目標:
抓住重點詞語,聯(lián)系課文或生活實際,體會句子含義。
價值觀目標:
引發(fā)學生對生命的思考,培養(yǎng)學生熱愛生命、尊重生命、珍惜生命,逐步形成積極的人生態(tài)度與正確的價值觀。
教學重難點:
1、教學重點:
抓住重點詞語,聯(lián)系上下文和生活實際,體會句子含義,理解課文中的三個事例所蘊含的道理。
2、教學難點:
體會含義深刻的句子,能聯(lián)系生活實際談對生命的感悟。
設計理念:
1、抓住語文本色,體現(xiàn)工具性與人文性的統(tǒng)一。語文課程是母語教學的課程。引導學生學習語言、發(fā)展語言,是閱讀教學責無旁貸的任務。教學本課力求達到在賞析語言中感悟生命內涵,在感悟生命中習得語言,提高學生語文素養(yǎng),
2、充分尊重學生的感受和體驗,讓學生成為課堂真正的主人。積極創(chuàng)設問題情境,讓學生有興趣的去學習,有感情的品讀,注重交流。通過與文本對話、師生對話、生生對話,感悟文本內涵。
3、通過讀讀、想想、議議、說說,寫寫等語文實踐活動將每個環(huán)節(jié)的學習層層落實到實處,穩(wěn)扎穩(wěn)打,力求完成一節(jié)樸實、扎實、高效的語文課。
在以上理念的指導下,力求通過教學環(huán)節(jié)的精心設計,達成三維目標,促進學生發(fā)展。
學習方法:
1、自讀自悟:讀悟結合,以讀促悟,以悟生情。
2、抓住重點詞句,品讀賞析;積累和豐富語言,運用語言
教學準備:
1、教師準備:生字卡片;相關的多媒體課件;搜集杏林子的相關資料。
2、學生準備:搜集熱愛生命、活得有光彩的人的故事。
教學過程:
一、復習字詞,導入新課。
一粒貌不驚人的種子,往往隱藏著一個花季的燦爛;一條丑陋的毛蟲,可能蛻變?yōu)橐恢晃宀拾邤痰牟实R驗樯旧砭褪且粯镀孥E。這是臺灣女作家杏林子對生命的感悟。這節(jié)課讓我們再次走進19課,一起來探討杏林子對生命的思考,對生命的感悟。(板書課題:生命生命)
1、復習
(1)出示生字卡片,抽學生認讀
(2)選詞填空。
騷擾糟蹋茁壯有限
欲望震撼不屈向上
一只飛蛾()著我,我捉住了它,但它強烈的求生()使我放了它;()的瓜苗在磚縫中()成長,令我().它們都告訴我生命雖然(),但我們不能()生命。
(設計意圖:通過對字詞的簡要復習,體現(xiàn)語文工具性的特點,同時也為對文本的閱讀打下基礎)
過渡:生命是什么這個話題以前大家以前思考過嗎?是啊,人人都有生命,我們卻很少關注它,可作者杏林子對生命卻倍加關注。
二、理清文路,整體感知。
1、請同學們翻開課本,齊聲朗讀第一自然段。
(1)讀完這段話,你知道了什么?(作者有疑慮,在思考)你能讀出作者的疑慮和思考嗎?
過渡:生命是什么這是一個非常深奧的話題,老師也無法用簡短的語言來告訴大家,但杏林子在文中列舉了幾個事例,請大家?guī)е鴮ι乃伎既プx一讀。
(2)指明讀第二至第五自然段。
(設計意圖:初讀文本,與文本對話,整體感知,培養(yǎng)學生把握課文主要內容的能力。)
三、細讀課文,深入感悟。
1、課件出示閱讀提示:請大家自由讀課文,用橫線畫出文中令作者感到震驚的句子,并想想為什么令作者震驚?試著在旁邊批注上你的感受。
過渡:我們先來關注這只求生的飛蛾吧!它令作者震驚的是什么?
(1)你從哪句話感受到了飛蛾強烈的求生欲望?
課件出示句子:但它掙扎著,極力鼓動雙翅,我感到一股生命的力量在我手中躍動,那樣強烈!那樣鮮明!
引導重點理解極力、躍動,體會飛蛾強烈的求生欲望和對生命的珍惜。(板書珍貴,愛惜)
(設計意圖:通過對重點詞語、重點句子的理解與分析,使學生在語言的感染力下體會脆弱的生命在勇于抗爭中變得頑強。)
(2)作者對這只飛蛾的態(tài)度前后一致嗎?
(3)你認為這是一只怎樣的飛蛾?你有什么感受?請把你對它的佩服讀出來。
(4)你還想對飛蛾說些什么?采用對話的形式讀第二自然段。
(設計意圖:通過學生的想象,使學生走入文本,加深感悟,在感悟的基礎上有感情的讀,充分感受語言的魅力)
過渡:飛蛾對生命的珍惜令作者震驚,而磚縫中的香瓜子更讓作者有種意想不到的感受。
2、課件出示第三自然段內容(去掉竟然、竟)
(1)請同學們默讀課本中的第三自然段,與屏幕上的內容進行比較,你有什么新發(fā)現(xiàn)嗎?這兩個詞語去掉好嗎?能換個詞語嗎?
引導體會竟然竟,感受香瓜子頑強的生命力。你能讀出作者的那種意外嗎?
(2)香瓜子在生長過程中遇到了哪些困難?遇到困難時它會對自己說些什么?這是一粒怎樣的香瓜子?(板書頑強,不屈向上)引導讀出對香瓜子的贊美和敬佩。
(3)哪位同學能試著背出這一自然段。
過渡:小小的昆蟲飛蛾讓作者強烈地感受到了生命的存在,令作者感到震驚、;小小的植物種子讓作者感受到了生命的力量不可抗拒,,令作者意外,又是什么讓作者震撼呢?
3、靜聽心跳。
課件出示跳動的心。
(1)同學們,請豎起你們的小耳朵聽聽這是什么聲音?聽到這跳動的心有什么感受?來,閉上眼睛,伸出小手摸摸自己的胸口感受自己的心跳。
(2)這樣的心在你身上跳了10年了,你注意過它的存在嗎?聽著這一聲聲沉穩(wěn)而有規(guī)律的心跳你有什么想說的?
課件出示句子:這就是我的生命,單單屬于我的。
引導理解單單,體會生命只屬于自己。引導讀出自豪、激動的感情。
(設計意圖:跳動的心跳給學生以震撼,引起生對心跳的注意,切身感受自己的心跳給學生帶來對生命的關注。)
(2)再讀第四自然段,你從中還知道了什么?
杏林子告訴我們對待生命有兩種態(tài)度:我可以好好地使用它,也可以白白地糟蹋它。
糟蹋是什么意思?你能舉例說說怎樣做是糟蹋生命?怎樣做是好好地使用生命?你決定怎樣做?
練習說話:我()好好使用它,()白白浪費它。
(3)杏林子也表明了自己的態(tài)度,比較句子。
課件出示:我要對自己負責。我必須對自己負責。
體會杏林子下定決心要嚴肅對待生命。(板書:生命嚴肅,要對自己負責)
(設計意圖:練習說話和比較句子在培養(yǎng)學生準確用詞的同時,也豐富了語言表達,更使學生對文本有更深的感悟)
過渡:杏林子是一個對生命極其負責的人,她這樣告訴我們:雖然生命短暫
4、生齊讀第五自然段。
課件出示杏林子的手:請你仔細看看畫面上是什么?引導學生說說這是一雙怎樣的手?
播放音樂,師向學生介紹杏林子。引導背誦最后一自然段。
(設計意圖:圖的運用、師的介紹為學生對文本的理解做了更深的情感鋪墊,使學生對作者有了更深的了解,對生命的價值有了更深的思考)
過渡:雖然杏林子的手是病態(tài)的,但她的生命卻是美麗的。
四、回歸整體,升華主題。
(1)練習說話:生命因()而美麗.
(2)同學們,你還知道哪些像杏林子這樣身殘志堅,卻熱愛生命,依然活得光彩有力的人。
(設計意圖:在對文本感悟的同時表達自己對生命的理解和感觸,深化了主題。聯(lián)系生活舉例把語文學習和生活實際有機結合,升華了情感,培養(yǎng)了學生積極健康的人生態(tài)度,也有利于學生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和價值觀。)
(3)課件出示課題:同學們,現(xiàn)在我們來看看課文題目,課文為什么連用了兩個生命,你是怎樣理解的?
引導讀題目:既然生命是寶貴的,我們要熱愛它,請讀出你對生命的熱愛;生命是短暫的,我們要珍惜,請讀出你對生命的珍惜;生命可以創(chuàng)造無限的價值,我們要好好使用它,請讀出你的決心。
(設計意圖:回歸主題,在讀中感悟情感,在讀中抒發(fā)情感,)
五、拓展練習,學以致用。
課件出示:學了這課,大家對生命一定有了更深的認識,請試舉一個具體實例寫出你對生命的感悟。
(設計意圖:豐富學生的語言積累,提高口頭語言表達的能力和習作能力。)
總結:杏林子知道自己被病魔折磨的身體像小飛蛾,像小瓜子苗,雖然脆弱,但他們的生活態(tài)度卻是一樣的,他們都知道生命可貴應珍惜,他們也知道脆弱的生命要變得頑強必須奮發(fā)向上。如果你能嚴肅對待生命,對自己負責,你一定會在有限的生命中創(chuàng)造無限的價值!
初一語文:生命生命課文原文
在上課時老師為了能夠精準的講出一道題的解決步驟。所以老師在寫教案時要不斷修改才能產出一份最優(yōu)質的教案。才能有計劃、有步驟、有質量的完成教學任務,那么老師怎樣寫才會喜歡聽課呢?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初一語文:生命生命課文原文”,供您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初一語文:生命生命課文原文?
夜晚,我在燈下寫稿,一只飛蛾不停地在我頭頂上方飛來旋去,騷擾著我。趁它停在眼前小憩時,我一伸手捉住了它,我原想弄死它,但它鼓動雙翅,極力掙扎,我感到一股生命的力量在我手中躍動,那樣強烈!那樣鮮明!這樣一只小小的飛蛾,只要我的手指稍一用力,它就不能再動了,可是那雙翅膀在我手中掙扎,那種生之欲望令我震驚,使我忍不住放了它!
我常常想,生命是什么呢?墻角的磚縫中掉進一粒香瓜子,隔了幾天,竟然冒出了一截小瓜苗。那小小的種子里,包含了一種怎樣的力量,竟使它可以沖破堅硬的外殼,在沒有陽光、沒有泥土的磚縫中,不屈地向上,茁壯生長,昂然挺立。它僅僅活了幾天,但是,那一股足以擎天撼地的生命力,令我肅然起敬!
許多年前,有一次,我借來醫(yī)生的聽診器,靜聽自己的心跳,那一聲聲沉穩(wěn)而有規(guī)律的跳動,給我極大的震撼,這就是我的生命,單單屬于我的。我可以好好地使用它,也可以白白糟蹋它;我可以使它度過一個有意義的人生,也可以任它荒廢,庸碌一生。一切全在我一念之間,我必須對自己負責。
雖然肉體的生命短暫,生老病死也往往令人無法捉摸,但是,讓有限的生命發(fā)揮出無限的價值,使我們活得更為光彩有力,卻在于我們自己掌握。
從那一刻起,我應許自己,絕不辜負生命,絕不讓它從我手中白白流失。不論未來的命運如何,遇福遇禍,或喜或憂,我都愿意為它奮斗,勇敢地活下去。
《生命的壯歌——生命橋》課堂實錄
老師要承擔起對每一位同學的教學責任,在開展教學工作之前。通常大家都會準備一份教案來輔助教學。在上課時遇到各種教學問題都能夠快速解決,那么優(yōu)秀的教案是怎么樣的呢?小編收集整理了一些《生命的壯歌——生命橋》課堂實錄,僅供參考,希望可以幫助到您。
一、概括課文主要內容:
師:這節(jié)課我們一起來討論《生命的壯歌》的第一篇。生命橋。
(指導讀好題目)師:什么橋?生:生命橋
師:看到這個題目后,你想設計什么問題?
生:為什么叫生命橋。
生:為什么要加引號。師:這昨天學了,指不是真正的橋。
生:世界上沒有生命橋,哪來的生命橋。
師:你能用簡潔的話來概括內容嗎?
生:一個獵隊把羊趕去邊,師:你說得不是很清楚。再請一位說。
師:一群羚羊被趕到羊都掉師:你講得完整,誰講得簡潔些。
說得較完整、簡潔。
二、了解故事起因,體會羚羊群的危急處境,積累相關詞語。
師:獵人準備將羚羊全部活捉。這句話是這個故事的生:起因。
師:是誰把一群羚羊趕到懸崖邊生:一群獵人。
師強調一群獵人。
出示:
有一個狩獵隊,
師:這個山頭上,很高很陡,誰能讀出懸崖?生讀師評:好,比較高有些險了比較陡好險呀
師:這樣的情況對于羚羊來說,是什么,用恰當?shù)脑~說就是
生:無路可逃為什么?因為前面是懸崖,后來是獵人。
師:還可以用一個詞來說:
生:頭投無路生:難以逃生生:進退兩難生:他們只能束手待斃。
(師屏示并請學生讀一讀:)
頭投無路、生死攸關、命懸一線,進退兩難、危在旦夕、滅頂之災
三、了解羚羊群面對危急處境的表現(xiàn),體會羚羊群的冷靜沉著和老羚羊的果斷,感受動物世界的心靈感應。
師:在這樣的情況下,他們是怎么做的,看另外的句子。
屏示:
幾分鐘以后,羚羊只是老羚羊躍進起的高度要低一些。
師引讀:幾分鐘以后,老羚羊一群,
你讀懂了什么?
生:很急。很快。
生:他們有辦法。他們分成兩群。不是隨便分的:年輕的老的
生:并沒有束手待,而是主動地想辦法。
師:請一位同學繼續(xù)讀下去。
引讀:
師:假如他們會說話,他們會說些什么?
生:我已經活了大半年,你們先逃吧
生:來不及了
生:先試試看吧。
生:我想出辦法了,你們誰來和我配合一下。師:征求意見。假如他直接叫了一只,你想一個名字,叫匆匆
生:聰聰。師:真那么聰明嗎?生:讀:馬上應聲。
師:你又讀懂了什么?用讀來引
生:很配合。默契。
生:年輕羚羊配合很好。師:看來面對這樣的處境,他們很配合。剛才有人說很慌張,害怕。如果是害怕,他們會這樣做嗎?
面對困境,它們非常鎮(zhèn)靜。冷靜。
師:沉著、冷靜。
師:再讀下去,還會發(fā)現(xiàn)他們得很好。
生:年輕羚羊后退了幾步,突然奔跑著向懸崖對面跳過去隨即老羚羊緊跟后面也飛躍出去,只是老羚羊躍起的高度要低一些。
師:他們怎么配合的?
生:后退了幾步,奔跑著向懸崖
師:從哪兒看出配合。哪個詞。生:年輕先跳。
師:先后不同。還有嗎?生:躍起的高度低一些。
師:連起來讀。他們面對困境,相互配合。
初一語文《生命生命》基礎字詞練習
《生命生命》是現(xiàn)代作家杏林子的散文,想要更好的學習語文首先要做的就是理解運用課本中的知識,然后練習,語文生命生命基礎字詞練習是很重要的哦!
A、重點字音的整理
飛來旋去(xuán)
騷擾(sāo)
小憩(qì)
震驚(zhèn)
磚縫(fèng)
擎天撼地(qíng)
庸碌(lù)
糟蹋(tà)
荒廢(huāng)
辜負(gū)
B、重點讀寫詞語
飛來旋去
騷擾
小憩
震驚
磚縫
擎天撼地
庸碌
糟蹋
荒廢
辜負
C、重點詞語解釋
【騷擾】:擾亂,使不安寧。
【茁壯】:(生長得)旺盛、健壯。
【辜負】:違背了別人的好意、希望。
【昂然】:抬頭挺胸有氣魄的樣子。
【荒廢】:①不耕種。②荒疏。③不利用;浪費(時間)。本文用義項③。
生命的藥方
生命的藥方
教學目標
1.運用已有的識字方法自主學會本課生字。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3.聯(lián)系上下文理解關鍵詞句的意思,明白課文的主要內容,從艾迪和德諾的故事中感受他們之間真摯的情感與深厚的友誼。
教學重、難點
重點:聯(lián)系上下文理解關鍵詞句的意思,明白課文的主要內容。
難點:了解“生命藥方”的意義,感受艾迪的友誼超越了生與死的界線,閃耀著人性的光輝。
教學準備
教師:搜集艾滋病人生活狀況的相關資料,準備一首輕柔的鋼琴曲和《朋友別哭》的歌曲。
學生:搜集關于友誼、生命話題的詩句或名言,有關艾滋病的簡短材料。
教學時間
2課時。
教學過程
一、揭題導入
1.聽著同學們響亮的聲音,看著你們花一樣的笑臉,我感受到了生命是如此美好。那么當生命面臨威脅的時候,什么才是拯救它的良方呢?今天我們將要學習的新課文也許能帶給你與以往不一樣的感悟。齊讀課題:《生命的藥方》。
2.質疑:讀了課題,你有什么想說的嗎?(什么是“生命的藥方”?為什么叫“生命的藥方”?這“藥方”能治好艾滋病嗎?……)讓我們帶著這些問題走進課文。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悟課文
1.自讀課文,把語句讀通順,讀流利,有不認識的字詞自學完成,也可以問老師。
詞語反饋(課件或卡片出示):杳無音訊、發(fā)顫、興奮不已、摸脈、淚如泉涌、輸血、艾滋病、阻止、偶然、帳篷、微弱。
2.再次讀課文,邊讀邊思考:在艾迪和德諾之間發(fā)生了哪些感人的故事?練習用自己的話概括地說一說。
用簡短的幾個字來概括:熬草藥、找醫(yī)生、做游戲。
三、精讀、理解內容,進行情感體會
(一)感受德諾的情感變化。
小小年紀的德諾不幸染上了艾滋病,他不僅要忍受病痛帶來的折磨,在心理上也要忍受常人所不能品嘗的痛苦。
1.課件出示:第1段。
(1)指名讀。
(2)從這一段中你體會到德諾要忍受怎樣的痛苦呢?(忍受著孤獨帶來的痛苦。)
①從哪個詞你體會到了他非常孤獨,非常無助?!叭肌倍阒?/p>
②讓學生交流關于艾滋病的知識和艾滋病人的遭遇。
③聯(lián)系課文內容,設想一下,此時德諾會想些什么呢?
2.德諾的內心是多么的痛苦,聯(lián)系下文想一想,德諾患病后這種內心的孤獨與痛苦還在課文哪些地方能看出來?讓學生勾畫出相關句子,交流討論。
(1)一天夜里,德諾冷得直發(fā)顫。他用微弱的聲音告訴艾迪,他……找不到回來的路。(表現(xiàn)了德諾恐懼死亡,內心世界非常孤獨無依。)
(2)德諾的媽媽告訴艾迪:“德諾患病后,最怕的其實是孤獨……”(母親最了解德諾,明白他內心的苦悶。)
3.師:雖然他是不幸的,伙伴們全都躲著他,但他又是幸運的。你從哪兒可以看出來?品讀“只有大他4歲的艾迪依 舊像以前一樣跟他玩耍,并決心要為他找到治療艾滋病的藥方”,抓住“依舊”“決心”等詞,感受艾迪帶給他的唯一希望和安慰!
師:面對不幸染上艾滋病的德諾,作為他唯一的伙伴,艾迪是如何做的呢?
(二)合作述情。
1.自由再讀課文,看看艾迪是如何給他快樂,給他友情,使他因為有艾迪而滿足的。勾畫求醫(yī)過程這部分里使自己感動的句子。
2.四人小組交流。出示要求:(1)讀勾畫出的句子。(2)說說自己的感受。
3.全班交流出示有關句子:品讀,引導體會情感。
(1)艾迪告訴德諾,把這些野菊花熬成湯喝,能減輕他的病痛。(想辦法治病,給德諾治療的幫助)
(2)艾迪的媽媽不讓他去找德諾,她……但這并不能阻止兩個孩子的友情。(艾迪對這份友誼的執(zhí)著)
(3)艾迪在雜志上看到了一個消息……(不放棄治療,“興奮不已”又看到了希望)
(4)一天夜里,德諾……想想艾迪的臭鞋還在你的手里,艾迪肯定就在附近。(感受艾迪的一只臭鞋對重病的德諾來說都如此重要??上攵?,艾迪在德諾心中的位置。艾迪把自己的球鞋送給德諾,給他安慰。同時表達出這樣的意思:無論發(fā)生什么事情,不管遇到什么情況,我都會陪伴著你,你永遠不會孤單。)
(5)艾迪依舊常常去病房看他。兩個好朋友在一起的時候病房便充滿了快樂。(放棄求醫(yī)后,艾迪陪德諾游戲,陪他度過生命中最后的時光,艾迪帶給德諾無限的快樂。)
小結:在生命受到考驗的時候,德諾在艾迪的鼓勵下,沒有放棄與生命的抗爭。在病房里,依然會傳出笑聲。
說話訓練:引導學生激起同情心,愿意為伙伴獻出一份愛心。
出示:
如果我是艾迪我也會();
如果我是醫(yī)生,我會();
如果我是(),我會();
……
(三)感情升華。
1.艾迪為德諾找到生命的藥方了嗎?
2.學習第8~9段。
(1)艾迪陪著德諾的媽媽回家。兩人一路無語,直到分手的時候,艾迪才抽泣著說:“我很難過,沒能為德諾找到治病的藥?!?/p>
點撥:艾迪說的“藥”指的是什么藥?(治病的藥。)
(2)德諾的媽媽淚如泉涌。
點撥:感受“淚如泉涌”。這是感激的淚水,是幸福的淚水,盡管兒子離她而去,但兒子去得安然、幸福、滿足。
(3)“不,艾迪,你找到了。”她緊緊地摟住艾迪,“德諾患病后,最怕的其實是孤獨。而你給了他快樂,給了他友情,他一直為有你這個朋友而滿足……”
點撥:德諾媽媽說找到了的藥方指的是什么?(友情、友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