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物復習教案
發(fā)表時間:2021-05-272012屆高考生物課后考點復習教案:遺傳的基本規(guī)律和伴性遺遺傳。
第一部分知識落實篇專題四遺傳、變異和進化
第二講 遺傳的基本規(guī)律和伴性遺遺傳
遺傳實驗設計題歸類例析
類型1 顯、隱性狀的判定
說明:(1)具有一對相對性狀的純合子雜交,F(xiàn)1表現(xiàn)出來的親本性狀是顯性性狀。如:豌豆的高莖和矮莖進行雜交,F(xiàn)1代只出現(xiàn)高莖。由此可以判斷高莖是顯性性狀,矮莖是隱性性狀。
(2)不能進行自交的具相對性狀的親本雜交,若后代出現(xiàn)性狀分離,無法確定性狀的顯隱性,只能說明兩親本的基因型分別為Aa、aa,但哪個是顯性親本(Aa),哪個是隱性親本(aa)無法確定。我們可利用“讓與親代具有相同性狀的子代與親本回交”的方法:若回交子代有性狀分離,則該性狀為顯性(Aa×Aa);若回交子代無性狀分離,則該性狀為隱性性狀(aa×aa)。
(3)雜種后代有性狀分離,數量占3/4的性狀為顯性。
已知牛的有角與無角為一對相對性狀,由常染色體上的等位基因A與a控制。以一自由放養(yǎng)的牛群(假設無突變發(fā)生)為實驗材料,應如何設計雜交實驗,確定有角與無角這對相對性狀的顯隱性關系?
解析:根據題意分析可知,有角和無角是一對相對性狀,是由一對等位基因控制的,遵循基因的分離定律,要鑒定有角與無角之間的顯隱性關系,可通過雜交的后代是否發(fā)生性狀分離來加以分析確定(植物還可以通過自交的方法)。
答案:從牛群中選擇多對有角牛與有角牛雜交(有角?!劣薪桥?,如果后代出現(xiàn)無角小牛,即無中生有,則可以確定有角(或親本性狀)為顯性,無角(或新性狀)為隱性;從牛群中選擇多對有角牛與有角牛雜交(有角?!劣薪桥?,如果后代沒有出現(xiàn)性狀分離即全部為有角小牛,則有角為隱性,無角為顯性。
類型2 純合子、雜合子的鑒定實驗
1.自交:讓某顯性性狀的個體進行自交,若后代無性狀分離,則可能為純合體。此法適用于植物,不適用于動物,而且是最簡便的方法。
2.測交:讓待測個體與隱性類型測交,若后代出現(xiàn)隱性類型,則一定為雜合體,若后代只有顯性性狀個體,則可能為純合體。
3.用花粉離體培養(yǎng)形成單倍體植株并用秋水仙素處理后獲得的植株為純合體,根據植株性狀進行確定。
4.花粉鑒定法:非糯性與糯性水稻的花粉遇碘呈現(xiàn)不同顏色,雜種非糯性水稻的花粉是減數分裂的產物,且比例為1∶1,從而直接證明了雜種非糯性水稻在產生花粉的減數分裂過程中,等位基因彼此分離,同時還可檢驗親本個體是純合體還是雜合體。
3支試管內分別裝有紅眼雄性和兩種不同基因型的紅眼雌性果蠅,還有1支試管內裝有白眼雄果蠅。請利用實驗室條件設計最佳方案,鑒別上述3支試管內紅眼果蠅的基因型(顯性基因用B表示)。
解析:果蠅的紅眼和白眼為一對相對性狀,紅眼為顯性性狀,白眼為隱性性狀,控制這對性狀的基因位于X染色體上(這是考生應該記住的常識)。雄果蠅的基因型有兩種:XBY(紅眼)、XbY(白眼);雌果蠅的基因型有三種:XBXB(紅眼)、XBXb(紅眼)、XbXb(白眼),雌果蠅和雄果蠅可直接通過觀察成體第二性征的差別來鑒定。通過以上分析可知,唯有紅眼雌果蠅的基因型(有XBXB和XBXb兩種基因型)需要鑒別??梢灾苯佑眉t眼雌果蠅與白眼雄果蠅交配,若后代有白眼果蠅,說明該紅眼雌果蠅是雜合體,基因型為XBXb;若后代全為紅眼果蠅,說明該紅眼果蠅是純合體,基因型為XBXB。至此,設計的實驗方案也就出來了。
答案:先根據第二性征鑒別四支試管內果蠅的性別,若為紅眼雄性果蠅,則該試管內果蠅基因型為XBY,再用白眼雄性果蠅分別與紅眼雌性果蠅交配,若后代中出現(xiàn)性狀分離,則該試管中果蠅的基因型為XBXb;若后代中不出現(xiàn)性狀分離,則該試管中果蠅的基因型為XBXB。
類型3 基因位置的判定
若通過一次雜交實驗,鑒別某等位基因是在常染色體上還是在X染色體上,應選擇的雜交組合為:隱性性狀的雌性與顯性性狀的雄性雜交。然后根據個體交配后子代表現(xiàn)型的比例進行分析。
一只雌鼠的一條染色體上某基因發(fā)生突變,使野生型變?yōu)橥蛔冃?。該鼠與野生型鼠雜交,F(xiàn)1的雌雄鼠中均既有野生型,又有突變型。假如僅通過一次雜交實驗必須鑒別突變基因是在常染色體上還是在X染色體上,F(xiàn)1的雜交組合最好選擇()
A.野生型(雌)×突變型(雄)
B.野生型(雄)×突變型(雌)
C.野生型(雌)×野生型(雄)
D.突變型(雌)×突變型(雄)
解析:由條件可知,突變型是顯性性狀;野生型是隱性性狀;選擇隱性性狀的雌鼠與顯性性狀的雄鼠雜交時,若后代雌鼠全為顯性性狀,雄鼠全為隱性性狀,則該基因位于X染色體上;若后代雌雄鼠中都有顯性性狀,則該基因位于常染色體上。
答案:A
類型4 根據性狀判斷生物性別的實驗設計
選擇同型性染色體(XX或ZZ)隱性個體與異型性染色體(XY或ZW)顯性個體雜交(XY性別決定的生物就是“隱雌顯雄”)。這樣在子代中具有同型性染色體(XX或ZZ)的個體表現(xiàn)型是顯性,具有異型性染色體(XY或ZW)的個體表現(xiàn)型是隱性性狀。
果蠅的紅眼(B)對白眼(b)是一對相對性狀,基因B、b位于X染色體上。請設計一個實驗,單就顏色便能鑒別果蠅的雌雄。
解析:在設計雜交實驗時,最好是根據性狀就能判斷出基因型。據題意分析雄果蠅的基因型有兩種:XBY(紅眼)、XbY(白眼);雌果蠅的基因型有三種XBXB(紅眼)、XBXb(紅眼)、XbXb(白眼)。由于顯性雌果蠅有兩種基因型XBXB(紅眼)、XBXb(紅眼)。所以我們只能選擇隱性的雌果蠅個體XbXb,自然雄果蠅個體就是顯性個體XBY了。
答案:讓白眼雌果蠅(XbXb)與紅眼雄果蠅(XBY)雜交,后代中凡是紅眼的都是雌果蠅,白眼的都是雄果蠅。
相關知識
高考生物二輪復習遺傳的基本規(guī)律和伴性遺傳名師講義
遺傳的基本規(guī)律和伴性遺傳
1.若用玉米為實驗材料,驗證孟德爾分離定律,所選相對性狀的顯隱性是否易于區(qū)分對得出正確實驗結論影響最小。()
× 分析:如果所選的性狀為容易區(qū)分的相對性狀,則結果容易統(tǒng)計,如果相對性狀不易區(qū)分,則結果無法統(tǒng)計,對實驗結論影響大。
2.孟德爾巧妙設計的測交方法只能用于檢測F1的基因型。()
× 分析:孟德爾的測交實驗除了可檢測F1的基因型外,還能檢測F1產生的配子種類和比例。
3.F2的3∶1性狀分離比一定依賴于雌雄配子的隨機結合。()
√ 分析:具有一對相對性狀的親本雜交,F(xiàn)1形成配子時,產生雌雄配子各兩種,受精時這兩種雌雄配子必須隨機結合,才能保證后代出現(xiàn)3∶1的性狀分離比。
4.性染色體上的基因都與性別決定有關。()
× 分析:決定性別的基因在性染色體上,但性染色體上只有部分基因與性別有關。
5.有人用一株開紅花的煙草和一株開白花的煙草作為親本進行實驗。紅花親本自交,子代全為紅花;白花親本自交,子代全為白花。該結果支持孟德爾遺傳方式而否定融合遺傳方式。()
× 分析:紅花親本自交,子代全為紅花;白花親本自交,子代全為白花。該結果也符合融合遺傳。
6.假定五對等位基因自由組合,則雜交組合AaBBCcDDEe×AaBbCCddEe產生的子代中,有一對等位基因雜合、四對等位基因純合的個體所占的比率是1/32。()
× 分析:五對基因中,DD、dd雜交后一定為雜合,而其余每一對基因后代純合的概率都為1/2,因此,一對等位基因雜合、四對等位基因純合的后代的概率為(1/2)4=1/16。
7.將2株圓形南瓜植株進行雜交,F(xiàn)1收獲的全是扁盤形南瓜;F1自交,F(xiàn)2獲得137株扁盤形、89株圓形、15株長圓形南瓜。則親代圓形南瓜植株的基因型分別是AABB和aabb。()
× 分析:F2中扁盤形南瓜基因型為A_B_,圓形南瓜基因型為A_bb或aaB_,長圓形南瓜基因型為aabb,各表現(xiàn)型比例約為9∶6∶1,此性狀分離比是由AaBb自交后代的9∶3∶3∶1分離比衍生而來的,故F1基因型為AaBb,所以親代圓形南瓜植株的基因型分別是AAbb和aaBB。
8.食指長于無名指為長食指,反之為短食指。TS表示短食指基因,TL表示長食指基因。TS在男性為顯性,TL在女性為顯性。一對夫婦均為短食指,所生孩子既有長食指又有短食指,則該夫婦再生一個孩子是長食指的概率為1/2。()
× 分析:TS在男性為顯性,男性為短食指的基因型可能為TSTS或TSTL;TL在女性為顯性,女性為短食指的基因型為TSTS。由于該夫婦所生孩子既有長食指又有短食指,可確定該夫婦的基因型為:丈夫TSTL,妻子TSTS。該夫婦再生的孩子中只有女兒可能為長食指,其概率為1/2TSTL×1/2=1/4。
9.某對表現(xiàn)型正常的夫婦生出了一個紅綠色盲的兒子和一個表現(xiàn)型正常的女兒,該女兒與一個表現(xiàn)型正常的男子結婚,生出一個紅綠色盲基因攜帶者的概率是1/4。()
× 分析:若紅綠色盲由等位基因(B、b)控制,他們所生女兒的基因型是1/2XBXB、1/2XBXb,當女兒為1/2XBXb時與正常的男子(XBY)生出紅綠色盲攜帶者的概率是1/2×1/4=1/8。
遺傳規(guī)律的應用與概率計算
(2013福建高考)甘藍型油菜花色性狀由三對等位基因控制,三對等位基因分別位于三對同源染色體上。花色表現(xiàn)型與基因型之間的對應關系如表。
表現(xiàn)型白花乳白花黃花金黃花
基因型AA______Aa______aaB______
aa____D__aabbdd
請回答:
(1)白花(AABBDD)×黃花(aaBBDD),F(xiàn)1基因型是________,F(xiàn)1測交后代的花色表現(xiàn)型及其比例是________。
(2)黃花(aaBBDD)×金黃花,F(xiàn)1自交,F(xiàn)2中黃花基因型有________種,其中純合個體占黃花的比例是________。
(3)甘藍型油菜花色有觀賞價值,欲同時獲得四種花色表現(xiàn)型的子一代,可選擇基因型為________的個體自交,理論上子一代比例最高的花色表現(xiàn)型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本題綜合考查自由組合定律及其應用。
(1)AABBDD×aaBBDD→F1∶AaBBDD。AaBBDD與aabbdd進行測交,后代為AaBbDd(乳白花)∶aaBbDd(黃花)=1∶1。
(2)aaBBDD×aabbdd→F1:aaBbDd。aaBbDd自交,F(xiàn)2有9種基因型,其中aabbdd開金黃花,其余8種全部開黃花,黃花個體占F2的15/16,純種黃花個體(aaBBDD、aaBBdd、aabbDD)占F2的3/16,因此黃花個體中純種占1/5。
(3)甘藍型油菜花色有33種基因型,只看A和a這一對等位基因,AA基因型自交后代全部為白花,aa基因型自交后代不可能出現(xiàn)白花和乳白花,所以自交后代同時獲得四種花色的基因型只能是Aa,同理可推另外兩對等位基因分別是Bb和Dd。基因型為AaBbDd的個體自交,F(xiàn)1表現(xiàn)型:白花占1/4,乳白花占1/2,黃花和金黃花共占1/4,比例最高的為乳白花。
(1)AaBBDD
乳白花∶黃花=1∶1
(2)8 1/5 (3)AaBbDd 乳白花
(1)明確兩個個體雜交產生后代的基因型,如aaBBDD與金黃花雜交,后代F1的基因型為________,F(xiàn)1自交后代中純合類型有________種。
(2)雜交育種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若同時獲得四種花色表現(xiàn)型的子一代,選擇親本的原則是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提示:aaBbDd 4
(2)提示:將多個優(yōu)良性狀集合到同一個體上 親代中每一對基因都為雜合類型
運用基因分離定律解決基因自由組合問題的方法
(1)配子類型:
①配子種類數的計算:具有多對等位基因的個體,減數分裂產生配子的種類數是每對基因產生配子種類數的乘積。
②某配子概率的計算:具有多對等位基因的個體產生某種配子的概率是每對基因產生相應配子概率的乘積。
(2)基因型類型:
①基因型種類數的計算:任何兩種基因型的親本相交,產生的子代基因型的種類數等于親本各對基因單獨相交所產生基因型種類數的乘積。
②某基因型出現(xiàn)概率的計算:子代某一基因型的概率是親本每對基因相交所產生相應基因型概率的乘積。
(3)表觀型類型:
①表觀型種類數的計算:任何兩種基因型的親本相交,產生的子代表現(xiàn)型的種類數等于親本各對基因單獨相交所產生表現(xiàn)型種類數的乘積。
②某表觀型概率的計算:子代某一表現(xiàn)型所占比例等于親本每對基因相交所產生相應表現(xiàn)型概率的乘積。
遺傳規(guī)律的特殊分離比的應用
(2014四川理綜)小鼠的皮毛顏色由常染色體上的兩對基因控制,其中A/a控制灰色物質合成,B/b控制黑色物質合成。兩對基因控制有色物質合成的關系如下圖:
白色前體物質――→基因Ⅰ有色物質1――→基因Ⅱ有色物質2
(1)選取三只不同顏色的純合小鼠(甲—灰鼠,乙—白鼠,丙—黑鼠)進行雜交,結果如下:
親本組合F1F2
實驗一甲×乙全為灰鼠9灰鼠∶3黑鼠∶4白鼠
實驗二乙×丙全為黑鼠3黑鼠∶1白鼠
①兩對基因(A/a和B/b)位于________對染色體上,小鼠乙的基因型為________。
②實驗一的F2代中,白鼠共有________種基因型,灰鼠中雜合體占的比例為________。
③圖中有色物質1代表________色物質,實驗二的F2代中黑鼠的基因型為________。
(1)在純合灰鼠群體的后代中偶然發(fā)現(xiàn)一只黃色雄鼠(丁),讓丁與純合黑鼠雜交,結果如下:
①據此推測:小鼠丁的黃色性狀是由基因________突變產生的,該突變屬于________性突變。
②為驗證上述推測,可用實驗三F1代的黃鼠與灰鼠雜交。若后代的表現(xiàn)型及比例為________,則上述推測正確。
③用3種不同顏色的熒光,分別標記小鼠丁精原細胞的基因A、B及突變產生的新基因,觀察其分裂過程,發(fā)現(xiàn)某個次級精母細胞有3種不同顏色的4個熒光點,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分析題干可以得出以下結論:Ⅰ.灰色物質的合成肯定有A基因的表達;Ⅱ.黑色物質的合成肯定有B基因的表達;Ⅲ.aabb表現(xiàn)為白色,A和B基因的相互作用無法得出。
(1)根據實驗一F2的表現(xiàn)型比例9(灰)∶3(黑)∶4(白),可推出:Ⅰ.F1灰鼠基因型為AaBb;Ⅱ.A_B_表現(xiàn)為灰色,由題干得知黑色個體中一定有B基因,故黑色個體的基因型為aaB_,而基因型為A_bb和aabb的個體表現(xiàn)為白色;Ⅲ.兩對等位基因的遺傳符合基因的自由組合定律,故兩對基因位于兩對同源染色體上。
①依據上述結論,可知兩對基因位于兩對染色體上。根據實驗一的F1基因型和甲、乙都為純合子,可推知甲的基因型為AABB,乙的基因型為aabb。
②依據上述結論,可知實驗一的F2中4白鼠共有AAbb、Aabb、aabb三種基因型,9灰鼠的基因型為A_B_,其中純合子AABB只占1份,故雜合體所占比例為8/9。
③依據上述結論知黑色個體的基因型為aaB_,可推知圖中有色物質1代表黑色物質。實驗二的親本組合為(乙)aabb和(丙)aaBB,其F2的基因型為aaBB(黑鼠)、aaBb(黑鼠)、aabb(白鼠)。
(2)①根據題意和實驗三可知,純合灰鼠(AABB)后代中突變體丁(黃鼠)與純合黑鼠(aaBB)雜交,F(xiàn)1出現(xiàn)灰鼠(A_B_)和黃鼠,比例為1∶1,F(xiàn)1中黃鼠隨機交配,F(xiàn)2中黃鼠占3/4,說明該突變?yōu)轱@性突變,存在兩種可能性:第一種情況,基因A突變?yōu)锳1,則突變體丁(黃鼠)基因型為A1ABB,F(xiàn)1中黃鼠基因型為A1aBB,其隨機交配產生的F2中黃鼠A1_BB占3/4,符合題意;第二種情況,基因B突變?yōu)锽1,則突變體丁(黃鼠)基因型是AAB1B,F(xiàn)1中黃鼠基因型為AaB1B,其隨機交配產生的F2中灰鼠AaBB占1/8,黃鼠AaB1_占3/8,不符合題意。
②若上述第一種情況成立,實驗三F1中黃鼠A1aBB與灰鼠AaBB雜交,后代會出現(xiàn)A1aBB、A1ABB、AaBB、aaBB4種基因型,其表現(xiàn)型比例為黃鼠∶灰鼠∶黑鼠=2∶1∶1。
③突變體丁黃鼠基因型是A1ABB,其精原細胞進行減數分裂,在減數第一次分裂的前期,含有A1、A的一對同源染色體聯(lián)會時發(fā)生了非姐妹染色單體之間的交叉互換,含有A1、A的染色體片段互換位置,導致減數第一次分裂結束后產生的次級精母細胞出現(xiàn)3種不同顏色的4個熒光點。
(1)①2 aabb?、? 8/9 ③黑 aaBB、aaBb (2)①A 顯?、邳S鼠∶灰鼠∶黑鼠=2∶1∶1 ③基因A與新基因所在同源染色體的非姐妹染色單體之間發(fā)生了交叉互換
性狀分離比出現(xiàn)偏離的特殊情況分析
(1)一對相對性狀的雜合子自交子代性狀分離比:
①2∶1顯性純合致死。
②1∶2∶1AA、Aa、aa的表現(xiàn)型各不相同。
(2)兩對相對性狀的遺傳現(xiàn)象:
F1(AaBb)
自交后
代比例原因分析
9∶7
9∶3∶4
9∶6∶1
15∶1
10∶6
1∶4∶
6∶4∶1A與B的作用效果相同,但顯性基因越多,其效果越強
1(AABB)∶4(AaBB+AABb)∶6(AaBb+AAbb+aaBB)∶4(Aabb+aaBb)∶1(aabb)
伴性遺傳和人類遺傳病概率的計算
(2014廣東理綜)下圖是某家系甲、乙、丙三種單基因遺傳病的系譜圖,其基因分別用A、a,B、b和D、d表示。甲病是伴性遺傳病,Ⅱ-7不攜帶乙病的致病基因。在不考慮家系內發(fā)生新的基因突變的情況下,請回答下列問題:
(1)甲病的遺傳方式是________,乙病的遺傳方式是________,丙病的遺傳方式是________,Ⅱ6的基因型是________。
(2)Ⅲ13患兩種遺傳病的原因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假如Ⅲ15為乙病致病基因的雜合子、為丙病致病基因攜帶者的概率是1/100,Ⅲ15和Ⅲ16結婚,所生的子女只患一種病的概率是________,患丙病的女孩的概率是________。
(4)有些遺傳病是由于基因的啟動子缺失引起的。啟動子缺失常導致________缺乏正確的結合位點,轉錄不能正常起始,而使患者發(fā)病。
(1)甲是伴性遺傳病,根據Ⅱ7不患病而Ⅲ14患病,可知甲病的遺傳方式為伴X染色體顯性遺傳;Ⅱ7不攜帶乙病致病基因,Ⅱ6女性不患乙病,二者所生男孩(Ⅲ12、Ⅲ13)患乙病,可推出乙病為伴X染色體隱性遺傳病;Ⅱ10與Ⅱ11都不患丙病卻生下患丙病的Ⅲ17,可推出丙病為常染色體隱性遺傳??;Ⅰ1只患甲病,其基因型為XABY,又因為Ⅲ12只患乙病,其基因型為XabY,故Ⅱ6的基因型有兩種:DDXABXab或DdXABXab。(2)由于Ⅱ6既攜帶甲種致病基因,又攜帶乙種致病基因,而Ⅱ7不攜帶甲和乙兩種致病基因,所生Ⅲ13患有甲、乙兩種病,也就是說Ⅱ6女性因發(fā)生交叉互換導致兩條X染色體中有一條同時攜帶甲、乙兩種致病基因。(3)由Ⅲ15、Ⅲ16表現(xiàn)型知其后代不可能患甲病,故可不考慮甲病相關基因,則Ⅲ15的基因型為1/100DdXBXb、99/100DDXBXb,Ⅲ16的基因型為1/3DDXBY、2/3DdXBY,后代患乙病的概率為1/4,患丙病的概率為1/100×2/3×1/4=1/600,故只患一種病的概率為1/4×599/600+3/4×1/600=301/1200。(4)啟動子是使目的基因開始轉錄的起點,識別啟動子的是RNA聚合酶。
(1)伴X染色體顯性遺傳 伴X染色體隱性遺傳 常染色體隱性遺傳 DDXABXab或DdXABXab
(2)Ⅱ6在形成卵細胞時發(fā)生交叉互換,使X染色體上同時攜帶了甲、乙兩種病的致病基因 (3)301/1200 1/1200 (4)RNA聚合酶
調查遺傳病的發(fā)病率和遺傳方式的辨析:
(1)提示:廣大人群隨機 年齡、性別 足夠大 患病人數占所調查總人數的百分比 患者家系 致病基因的顯隱性 染色體
遺傳系譜圖類題目的解題技巧
(1)常見遺傳圖譜模型及遺傳病類型:
(2)遺傳系譜圖類題目解題思路:
①尋求“兩”個關系:基因的顯隱性關系,基因與染色體的關系。
②找準“兩”個開始:從子代開始,從隱性個體開始。
③學會“雙”向探究:逆向反推(從子代的表現(xiàn)型著手);順向直推(已知表現(xiàn)型為隱性性狀,可直接寫出基因型;若表現(xiàn)型為顯性性狀,則先寫出可能基因型,再看親子代關系)。
1.(2013天津高考)大鼠的毛色由獨立遺傳的兩對等位基因控制。用黃色大鼠與黑色大鼠進行雜交實驗,結果如圖。據圖判斷,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P黃色×黑色
↓
F1 灰色
↓F1雌雄交配
F2灰色 黃色 黑色 米色
9 ∶ 3 ∶ 3 ∶ 1
A.黃色為顯性性狀,黑色為隱性性狀
B.F1與黃色親本雜交,后代有兩種表現(xiàn)型
C.F1和F2中灰色大鼠均為雜合體(子)
D.F2黑色大鼠與米色大鼠雜交,其后代中出現(xiàn)米色大鼠的概率為1/4
B
2.(2014銀川模擬)假設家鼠的毛色由A、a和B、b兩對等位基因控制,兩對等位基因遵循自由組合定律?,F(xiàn)有基因型為AaBb個體與AaBb個體交配,子代中出現(xiàn)黑色家鼠∶淺黃色家鼠∶白化家鼠=9∶6∶1,則子代的淺黃色個體中,能穩(wěn)定遺傳的個體比例為()
A.1/16B.3/16
C.1/8D.1/3
D
3.(2014濰坊模擬)小麥麥穗基部離地的高度受4對基因控制,這4對基因分別位于4對同源染色體上。每個基因對高度的增加效應相同且具疊加性。將麥穗離地27cm的mmnnuuvv和離地99cm的MMNNUUVV雜交得到F1;再用F1與甲植株雜交,產生F2的麥穗離地高度范圍是36~90cm。甲植株可能的基因型為()
A.mmNnUuVvB.MmNnUuVv
C.mmnnUuVVD.mmNNUuVv
D
4.(2014福州模擬)在某種鼠中,黃鼠基因Y對灰鼠基因y為顯性,短尾基因T對長尾基因t為顯性。且基因Y或t純合時都能使胚胎致死,這兩對基因是獨立遺傳的?,F(xiàn)有兩只雙雜合的黃色短尾鼠交配,理論上所生的子代的表現(xiàn)型比例為()
A.2∶1B.9∶3∶3∶1
C.4∶2∶2∶4D.1∶1∶1∶1
A
5.(2014課標Ⅰ)下圖為某種單基因常染色體隱性遺傳病的系譜圖(深色代表的個體是該遺傳病患者,其余為表現(xiàn)型正常個體)。近親結婚時該遺傳病發(fā)病率較高,假定圖中第Ⅳ代的兩個個體婚配生出一個患該遺傳病子代的概率為1/48,那么,得出此概率值需要的限定條件是()
A.Ⅰ2和Ⅰ4必須是純合子
B.Ⅱ1、Ⅲ1和Ⅲ4必須是純合子
C.Ⅱ2、Ⅱ3、Ⅲ2和Ⅲ3必須是雜合子
D.Ⅱ4、Ⅱ5、Ⅳ1和Ⅳ2必須是雜合子
假設致病基因為a,由題意可知,Ⅱ2、Ⅱ3、Ⅱ4的基因型都為Aa,Ⅲ3的基因型為AA(占1/3)或Aa(占2/3),1/48可分解為1/4×1/4×1/3,Ⅳ1是雜合子的概率需為1/2×1/2=1/4,Ⅳ2是雜合子的概率需為2/3×1/2=1/3,若要滿足以上條件,則Ⅱ1、Ⅲ1和Ⅲ4必須是純合子。
B
6.(2014江蘇單科)有一果蠅品系,其一種突變體的X染色體上存在ClB區(qū)段(用XClB表示)。B基因表現(xiàn)顯性棒眼性狀;l基因的純合子在胚胎期死亡(XClBXClB與XClBY不能存活);ClB存在時,X染色體間非姐妹染色單體不發(fā)生交換;正常果蠅X染色體無ClB區(qū)段(用X+表示)。果蠅的長翅(Vg)對殘翅(vg)為顯性,基因位于常染色體上。請回答下列問題:
(1)圖1是果蠅雜交實驗示意圖。圖中F1長翅與殘翅個體的比例為________,棒眼與正常眼的比例為________。如果用F1正常眼長翅的雌果蠅與F1正常眼殘翅的雄果蠅雜交,預期產生正常眼殘翅果蠅的概率是________;用F1棒眼長翅的雌果蠅與F1正常眼長翅的雄果蠅雜交,預期產生棒眼殘翅果蠅的概率是________。
(2)圖2是研究X射線對正常眼果蠅X染色體誘變示意圖。為了鑒定X染色體上正常眼基因是否發(fā)生隱性突變,需用正常眼雄果蠅與F1中________果蠅雜交,X染色體的誘變類型能在其雜交后代________果蠅中直接顯現(xiàn)出來,且能計算出隱性突變頻率,合理的解釋是____________________;如果用正常眼雄果蠅與F1中________果蠅雜交,不能準確計算出隱性突變頻率,合理的解釋是________________。
(1)由題意知,長翅與殘翅基因位于常染色體上,與性別無關,因此P:Vgvg×Vgvg→長翅∶殘翅=3∶1。X+XClB×X+Y→X+X+、X+Y、XClBX+、XClBY(死亡),故棒狀眼和正常眼的比例為1∶2。F1正常眼雌果蠅(X+X+)與正常眼雄果蠅(X+Y)雜交,后代都是正常眼;F1長翅(1/3VgVg、2/3Vgvg)與殘翅(vgvg)雜交,后代為殘翅(vgvg)的概率為2/3×1/2=1/3,故F1正常眼長翅的雌果蠅與正常眼殘翅的雄果蠅雜交,產生正常眼殘翅果蠅的概率是1×1/3=1/3。F1棒眼長翅雌果蠅的基因型為1/3VgVgX+XClB、2/3VgvgX+XClB,F(xiàn)1正常眼長翅雄果蠅的基因型為1/3VgVgX+Y、2/3VgvgX+Y,兩者雜交后代棒眼概率是1/3,殘翅概率是2/3×2/3×1/4=1/9,故后代產生棒眼殘翅果蠅的概率是1/3×1/9=1/27。(2)正常眼雄果蠅(X+Y)與F1中棒眼雌果蠅(XClBX?)雜交,得到子代雄果蠅中XClBY死亡,只有X?Y的雄果蠅存活,若其上正常眼基因由于X射線發(fā)生隱性突變,則會直接表現(xiàn)出來,通過統(tǒng)計子代雄果蠅中發(fā)生誘變類型的個體在總個體中的比例,可計算出隱性突變頻率。若X染色體上正常眼基因發(fā)生隱性突變,則用正常眼雄果蠅(X+Y)與F1中的正常眼雌果蠅(X+X?)雜交,因無ClB基因的存在,X染色體的非姐妹染色單體間可能會發(fā)生交叉互換,從而不能準確計算出隱性突變頻率。
(1)3∶1 1∶2 1/3 1/27 (2)棒眼雌性 雄性 雜交后代中雄果蠅X染色體來源于親代雌果蠅,且X染色體間未發(fā)生交換,Y染色體無對應的等位基因 正常眼雌性 X染色體間可能發(fā)生了交換
2012屆高考生物考點性別決定和伴性遺傳精講精析復習教案
高考考點6性別決定和伴性遺傳
本類考題解答錦囊
性別是由性染色體決定的,屬細胞水平。對于XY型性別決定的生物來講,在精子與卵細胞結合形成受精卵后,性別就已經決定了,在成體的精原細胞進行減數分裂時,X與Y染色體的分離發(fā)生在減數第一次分裂的后期,故次級精母細胞或精子中,不一定含有X染色體,那么X染色體上特有的基因,就有可能不能通過精子傳給后代。對人類來說,男性X染色體上的基因,只能通過精子傳給女兒,而不可能傳給他的兒子。例如:人的色盲的遺傳,男性色盲的基因只能從母親傳來,然后只能傳給自己的女兒。
Ⅰ熱門題
紅眼(R)雌果蠅和白眼(r)雄果蠅交配,F(xiàn)1代全是紅眼,自交所得的F2代中紅眼雌果蠅121只,紅眼雄果蠅60只,白眼雌果蠅0只,白眼雄果蠅59只,則F2代卵中具有R和r及精子中具有R和r的比例是
A.卵細胞:R∶r=l∶1精子:R∶r=3∶l
B.卵細胞:n∶r=3∶1精子:B∶r=3∶1
C.卵細胞:R∶r=1∶1精子:R∶r=1∶1
D.卵細胞:R∶r=3∶1精子:R∶r=l∶1
高考考目的與解題技巧:檢查學生對伴性遺傳的掌握情況,如果是常染色體遺傳,后代雌雄個體各種表現(xiàn)型所占的比例是相等的,而本題中F代中各種表現(xiàn)型的果蠅所占的比例不同,則肯定是伴性遺傳,且F1代全是虹眼,所以白眼是隱性性狀,應為X染色體上的隱性遺傳,然后根據分離定律求出配子中R和Y所占比例。
考查伴性遺傳的特點。親代紅眼雌果蠅基因型可能為XRXR、XRKr,白眼雄果蠅基因型為XRY,因F1代全為紅眼個體,所以親代紅眼雌果蠅的基因只能為XRXr,F(xiàn)1代中紅眼雄果蠅基因型為XRY,紅眼雌果蠅的基因型為XRXr,二者交配F2代的基因型及其比例為XRXR∶XRXr∶XRY∶XrY=1∶1∶1∶1;其表現(xiàn)型及比例為紅眼雌果蠅:紅眼雄果蠅:白眼雌果蠅=2∶1∶l。F2代中紅眼雌果蠅產生卵細胞兩種類型R∶r=3∶1,F(xiàn)2中紅眼雄果蠅和白眼雄果蠅產生含R、r兩種類型的精子,其比例為1∶1。
D
1一個男孩患紅綠色盲,但其父母、祖父母、外祖父母視覺都正常。推斷其盲基因來自
A.祖父B.外祖母
C.外祖父D.祖母
答案:B指導:患紅綠色盲男孩的基因型為XbY,根據伴性遺傳的特點,其致病基因來源于他的母親,而母親視覺正常,故其母親基因型為XBXb,而該男孩的外祖父視覺正常,所以其母親為Xb基因不可能來自于其外祖父而只能是來自于其外祖母,并且其外祖母的基因型同樣是XBXh。
2人的血友病屬于伴性遺傳,笨丙酮尿癥屬于常染色體遺傳。一對表現(xiàn)型正常的夫婦生下一個既患血友病又患苯丙酮尿癥的男孩。如果他們再生一個女孩,表現(xiàn)型正常的概率是
A.9/16B.3/4
C.3/16D.1/4
答案:B指導:考查知識點是遺傳定律的應用,應根據親子代的表現(xiàn)型寫出雙親的基因型,雙親都是苯丙酮尿癥基因的攜帶者,母親是血友病基因的攜帶者,他們的女兒都不會患血友病,不患苯丙酮尿癥的幾率為3/4。
3)關于紅綠色盲的遺傳,正確的預測是
A.父親色盲,則女兒一定是色盲
B.母親色盲,則兒子一定是色盲
C.祖父母都是色盲,則孫子一定是色盲
D.外祖父母都是色盲,則外孫女一定是色盲
答案:B指導:考查人類的伴X隱性遺傳病的遺傳特點。人類的色盲遺傳屬于伴X隱性遺傳病,在男性(XY)個體中只要具有一個色盲基因即可表現(xiàn)為色盲,而女性(XX)個體中需要同時具有兩個色盲基因才能表現(xiàn)為色盲。
4下圖表示白化病(A—a)和色盲(B-b)兩種遺傳的家族系譜圖。請回答:
(1)基因型。
Ⅰ2________,Ⅲ9________,Ⅲ11________。
(2)寫出Ⅲ10產生的卵細胞可能的基因型為________。
(3)若Ⅲ8與Ⅲ11結婚,生育一個患白化病孩子的概率為________,生育一個患白化病但色覺正常孩子的概率為________,假設某地區(qū)人群中每1000人當中有一個白化病患者,若Ⅲ8與該地一個表現(xiàn)正常的男子結婚,則他們生育一個患白化病男孩的概率為________。
(4)日前已發(fā)現(xiàn)的人類遺傳病有數千種,遺傳病產生的根本原因是________。
答案:(1)AaXbYaaXbXbAAXBY或AaXBY
(2)AXB、AXb、aXB、aXb
(3)1/37/241)遺傳物質的改變(基因突變和染色體變異)
指導:考查考生對遺傳的基本規(guī)律的應用以及對常染色體遺傳和伴性遺傳規(guī)律的理解。
(1)在該家族系譜圖中,白化病和色盲都表現(xiàn)出“隔代遺傳”的特點,所以這兩種遺傳病都是由隱性基因控制的。假設都屬于伴X隱性遺傳,則通過對系譜分析,白化病從Ⅱ3→Ⅲ8,從I2→Ⅱ4,從Ⅱ5→Ⅲ9均不符合伴X隱性遺傳的特點,所以白化病只能屬于常染色體隱性遺傳??;色盲在系譜中的遺傳特點完全符合伴x隱性遺傳的特點,所以色盲屬于伴X隱性遺傳病。于是可以進一步推導出系譜中各個體可能的基因型如圖5-53。
(2)由于Ⅲ10的基因型為A____XBXb,而她的父母的基因型分別為AaXbY和AaXBXb,所以Ⅲ10個體的膚色基因型為1/3AA或2/3Aa,所以Ⅲ10的卵細胞可能的基因型為AXB、AXB、aXB、aXb。(3)根據Ⅱ3×Ⅱ4得知:AaXBY×aaXBXb→Ⅲ8為1/2aaXBXB或1/2aaXBXb;根據Ⅱ5×Ⅱ6得知:AaXBY×AaXBXb→Ⅲ11為1/3AAXBY或2/3AaXBY。在Ⅲ8×Ⅲ11結婚后的子女中:白化:aa×2/3Aa→2/31/2aa=1/3;則皮膚正常=1-1/3=2/3。色盲:1/2XBXbxXBY→H/2×1/4Xby=1/8;則色覺正常=1-1/8=7/8。所以:白化病色覺正常孩子=1/3×7/8=7/24。由于“某地區(qū)”中10000人中有1個白化病患者,設人群中有患白化病的雜合子概率為。,則。Aa×xAa→aa=l/4x2=1/10000,x=l/50。
所以:Ⅲ。aa與“某地區(qū)”的正常男子1/50Aa結婚后,生育
白化病男孩的概率為aaXX×l/50AaXY→白化病男孩aa
XY=1/50×1/2×1/2=14)人類遺傳病有單基因遺傳病、多基因遺傳病和染色體異常遺傳病,總之,人類遺傳病是由遺傳物質改變引起的。
5下表是4種遺傳病的發(fā)病中比較。請分析回答。
病號非近親婚配子代發(fā)病率表兄妹婚配子代發(fā)病率
甲1:3100001:8600
乙1:145001:1700
丙1:380001:3100
丁1:400001:3000
(1)4種疾病中可判斷屬于隱性遺傳病的有________。
(2)表兄妹婚配子代的發(fā)病率遠高于非近親婚配子代的發(fā)病率,其原因是________。
(3)某家屬中有的成員患丙種遺傳病(設顯性基因為B,隱性基因為b),有的成員患丁種遺傳病(設顯性基因A,隱性基因為a),見系譜圖5—54?,F(xiàn)已查明Ⅱ6不攜帶致病基因。問:
a.丙種遺傳病的致病基因位于________染色體上;丁種遺傳病的致病基因位于________染色體上。
b.寫出下列兩個體的基因型:Ⅲ8________,Ⅲ9________。
c.若Ⅲ6和Ⅲ9婚配,子女中只患丙或丁一種遺傳病的概率為________;同時患兩種遺傳病的概率為________
答案:(1)甲、乙、丙、丁
(2)表兄妹血緣關系很近,部分基因相同,婚配后隱性致病基因在子代中純合的概率大大增加
(3)a.X常b.aaXBXB或aaXBXbAAXbY或AaXbYc.3/81/16
指導:考查隱性遺傳病的遺傳特點、近親婚配子代發(fā)病率高的原因以及考查基因型推斷和概率計算能力。
(1)從表中提供的數據可知:甲、乙、丙、丁4種遺傳病,其近親結婚(如表兄妹)的發(fā)病率遠高于非近親結婚的正常人群,故這4種遺傳病都是隱性遺傳病。
(2)每個表現(xiàn)正常的人都攜帶幾個隱性致病基因,在非近親結婚的人群中,隱性致病基因純合(夫婦雙方都有同一隱性致病基因,表現(xiàn)出遺傳病)的概率較小,而在近親結婚的人群中,由于他們之間有血緣關系(據遺傳統(tǒng)計,表兄妹之間大約有1/8的基因是相同的),其后代出現(xiàn)隱性致病基因純合的概率大。
(3)假設丙病和丁病屬于伴X隱性遺傳病,根據系譜圖進行分析。丁病從Ⅱ3→Ⅲ8不符合伴X隱性遺傳的特點,所以丁病應為常染色體隱性遺傳??;丙病的假設成立,所以丙病為伴X隱性遺傳病。于是可以進一步推導出系譜中各個體可能的基因型,由于Ⅱ6不攜帶致病基因,所以他的基因型為AAXBY如圖。
根據Ⅱ3×Ⅱ4得知:AaXBY×AaXBXb→Ⅲ8為1/2aaXBXB或1/2aaXBXb;
根據Ⅱ5×Ⅱ6得知:AaXBXb×AAXBY→Ⅲ9為1/2AAXbY或1/2AaXBY。
在Ⅲ8×Ⅲ9婚配中:
丁病:aa×l/2Aa→1/2×1/2aa=1/4;
正常=1-1/4=3/4;
丙病:1/2XBXb×XbY→1/2×1/2(XbXb,XbY)=1/4;
正常=1-1/4=3/4。
所以:只患一種病的概率=1/4×3/4+1/4×3/4=3/8。
同時患兩種病的概率:1/4×1/4=1/16。
6果蠅的紅眼(W)對白眼(w)為顯性,這對等位基因位于X染色體上,下圖表示一對雄果蠅與一對紅眼雌果蠅分別通過減數分裂產生配子,再交配一對白眼雄果蠅的過程。請根據圖回答:
(1)寫出圖中A、B、E細胞的名稱:
A________;D________;E________。
(2)圖中畫出C、D、G細胞的染色體示意圖。
凡染色體上有白眼基因的用w記號表示
(3)若精子C與卵細胞F結合,產生后代的基因型為________,表現(xiàn)型為________。
(4)若親代紅眼雌果蠅與一白眼雄果蠅交配,則子代中出現(xiàn)雄性紅眼果蠅的概率為________,出現(xiàn)雌性白眼果蠅的概率為________。
(1)初級精母細胞精細胞次級卵母細胞
(2)如圖
(3)XWXw紅眼雌果蠅
(4)1/41/4
指導:考查減數分裂的過程和伴性遺傳的特點。
根據伴性遺傳的特點,XwyxXwX→XwY,則該紅眼雌果蠅的基因型為XwXw。首先,XwY精原細胞經過染色體復制,形成初級精母細胞(A),經過減數第一次分裂,同源染色體分離,形成兩個次級精母細胞(Xw和Y);再通過減數第二分裂,姐妹染色單體分離,分別形成兩個Xw精細胞和兩個Y精細胞(B)。
同理,XwXw的一個初級卵母細胞經過減數第一次分裂,形成一個Xw的次級卵母細胞(E)和一個極體;再通過減數第二次分裂,前者形成一個Xw的卵細胞(F)和一個Xw極體細胞,后者形成兩個Xw的極體(C)。所以當(C)與(E)結合形成的受精卵的基因型為XwXw,發(fā)育成為紅眼雌果蠅。
于是:XwXwX×XwY→1/4XwXw、1/4XwXw、1/4XwY、1/4XwY。
Ⅱ題點經典類型題
擬)一只雌鼠的染色體上的某基因發(fā)生突變,使得野生型性狀變?yōu)橥蛔冃?。請回答下列問題:
(1)假設控制突變型的基因是位于常染色體上的隱性基因,則用純合野生型雄鼠與上述雌鼠雜交,后代表現(xiàn)型是________。
(2)另假定上述雌鼠為雜合子,讓其與野生型雄鼠雜交,F(xiàn)1代表型有四種,分別為突變型♀、野生型♀、突變型♂、野生型♂,比例為1∶1∶1∶1。從F1代中選用野生型♀、突變型♂的個體進行雜交,其下一代的表現(xiàn)型中所有的♀都為野生型,所有的♀都為突變型。請問:突變基因位于x染色體上還是常染色體上,用遺傳圖解表示并加以說明。(B表示顯性基因,b表示隱性基因)
高考考目的與解題技巧:本題的目的在于綜合考查學生對生物常染色體和性染色體遺傳的理解和運用,首先要知道生物的野生型為常見類型,可能是顯性形狀,也可能為隱性性狀,如果個體為雜合子,其基因型可能為Bb或XBXb,再結合高考考所給的條件加以比較,就可以得到答案。
考查考生對常染色體遺傳和伴性遺傳特點的理解和運用,并以此考查考生分析、推理、判斷的方法和能力。
(1)根據題意,該突變型雌鼠的基因型為bb,純合野生型的基因型為BB,則:bb×BB→Bb,后代均表現(xiàn)為野生型。
(2)根據條件“上述雌鼠為雜合子”,可判斷此突變型雌鼠的基因型為Bb或XBXb。然后按照題中給定的雜交組合,分別繪出雜史的遺傳圖解(見答案),再用圖解分析得出的理論比例與具體實驗得了的實際比例加以比較,即可確定該突變基因在什么染色體上。
(1)野生型
(2)見下圖
14擬)以性染色體為XY的牛體細胞核取代卵細胞核,經過多次卵裂后,植人母牛子宮孕育,所生牛犢
A.為雌性B.為雄性
C.性別不能確定D.雌、雄比例為1:1
答案:B指導:考查XY性別決定方式以及動物克隆的原理。牛屬于XY型性別決定的生物,性染色體組成為XY的牛表現(xiàn)為雄性。牛的體細胞校含有牛的全套遺傳信息,經克隆后,牛犢體細胞內的性染色體仍然為XY,表現(xiàn)為雄性。
2擬)下列有關性染色體的敘述中正確的是(多選)
A.多數雌雄異體的動物有性染色體
B.性染色體只存在于性腺細胞中
C.哺乳動物體細胞中有性染色體
D.昆蟲的性染色體類型都是XY型
答案:AC指導:考查性染色體的概念。性染色體是指在雌雄異體的生物中決定其性別的一類染色體。性染色體存在于每一個體細胞中。在生物界中,生物的性別決定方式有XY型和ZW型,其中很多昆蟲、某些魚類和爬行類、所有哺乳動物和很多雌雄異體的植物屬于XY型,鳥類和鱗翅目昆蟲(蝶蛾)等屬于ZW型。
3擬)在整個人群中男女性別比例基本相等,其原因是
①男性產生兩種類型的精子且比例為1:1,女性只產生一種卵細胞
②女性產生兩種卵細胞,男性只產生一種精子
③男性產生的兩種精子與卵細胞結合機會相等
④女性產生的兩種卵細胞與精子結合機會相等
⑤含XX染色體的受精卵發(fā)育成女性,含XY染色體的受精卵發(fā)育成男性
A.①②③B.②④⑤
C.①③⑤D.③④⑤
答案:C指導:男性產生含X和Y染色體的精子,且比例為1∶1,女性只產生含x染色體的卵細胞,精、卵細胞結合機會均相等,則產生XX、XY的受精卵,且比例為1∶1,含XX的受精卵發(fā)育成女性,含XY的受精卵發(fā)育成男性。
4擬)下圖所示,是患甲病(顯性基因為A,隱性基因為a)和乙病(顯性基因為B,隱性基因為b)兩種遺傳病的系譜圖。據圖回答:
(1)甲病致病基因位于________染色體上,為________性基因。
(2)從系譜圖上可以看出甲病的遺傳特點是______;子代患病,則親代之一必________;若Ⅱ5與另一正常人婚配,則其子女患甲病的概率為________。
(3)假設Ⅱ1不是乙病基因的攜帶者,則乙病的致病基因位于________染色體上,為________性基因。乙病的特點中呈________遺傳。Ⅰ2的基因型為________,Ⅲ2基因型為________。假設Ⅲ1與Ⅲ5結婚生了一個男孩,則該男孩患一種病的為________,所以我國婚姻法禁止近親間的婚配。
答案:常顯
答案:世代相傳患病
答案:X隱隔代交叉aaXbYAaXby
指導:解答本題應從Ⅱ5,Ⅱ6和Ⅰ2,Ⅲ2著手分析、判斷甲、乙兩種病的遺傳方式。
(1)從系譜圖中可以看出,Ⅱ5和Ⅱ6均是甲病患者,但其兒子Ⅲ5卻表現(xiàn)為正常,這說明甲病是由常染色體上顯性基因控制的遺傳病。
(2)常染色體顯性基因控制的遺傳病遺傳特點是世代相傳;于代若患病,則親代之一必患病。Ⅱ5和Ⅱ6婚配,有正常子女出現(xiàn),說明Ⅱ5和Ⅱ6均為雜合子,若Ⅱ5與另一正常人婚配,其子女患甲病的概率為1/2。
(3)若Ⅱ1不是乙病基因的攜帶者,那么,Ⅲ2所含有的乙病基因只能是由Ⅰ2通過Ⅱ2傳來的,則乙病為伴X染色體隱性遺傳病,其特點是隔代交叉遺傳。Ⅰ2的基因型為aaXbY,Ⅲ2的基因型為AaXbY。依據甲、乙兩種病的遺傳特點可判定,Ⅲ1的基因為aaxBXB或aaxBYb,各占1/2;Ⅲ5的基因型為aaXBY。因此,Ⅲ1與Ⅲ5婚配所生男孩患一種病的概率為1/4。
5擬)觀察下列遺傳系譜圖,分析其遺傳類型并回答問題。
A.致病基因位于常染色體的顯性遺傳病
B.致病基因位于常染色體的隱性遺傳病
C.致病基因位于X染色體的顯性遺傳病
D.致病基因位于x染色體的隱性遺傳病
(1)分析各遺傳系譜,回答所屬遺傳類型。(將正確選項寫入括號內)
①甲遺傳系譜所示的遺傳病可能是()
②乙遺傳系譜所示的遺傳病可能是()
③丙遺傳系譜所示的遺傳病可能是()
④丁遺傳系譜所示的遺傳病可能是()
(2)假設上述系譜乙可能屬于隱性伴性遺傳病的家族,已經由醫(yī)生確認,請據圖回答:①設伴性遺傳病的致病基因是a,則該家族遺傳系譜中第13號成員的基因型為________。②確認該家族遺傳病為伴性遺傳的理由是:________。
答案:(1)①B②A、B、C③A④B
(2)①Xay②母親患病,兒子全患??;父親正常女兒全正常,由此可判定患的是伴x染色體隱性遺傳病。因為女兒體內有從父親遺傳來的x染色體,兒子體內的X染色體是從母親遺傳而來。
指導:甲遺傳系譜中,8號、9號雙親正常,他們的女兒13號患病,則該病可能是常染色體隱性遺傳病。在乙遺傳系譜中,1號母親正常,5號兒子正常,2號父親患病,6號女兒患病,可能是致病基因在X染色體上的顯性遺傳病,同時也不能排除常染色體顯性遺傳病。另外3號母親患病,他的兒子7號和8號全患病,4號父親正常,他的女兒9號和10號全正常,又可能是致病基因位于X染色體上的隱性遺傳病。同時也不能排除常染色體隱性遺傳病。在丙遺傳系譜中,10號、11號雙親患病,他們有一個正常的兒子13號,則一定是顯性遺傳病,另外,l號母親正常,她的兒子4號患病,則可能是致病基因位于常染色體顯性遺傳病。在丁遺傳系譜中,8號、9號雙親正常,他們兒子15號患病,則一定是隱性遺傳病,另外7號母親患病,她的兒子13號正常,則可能是常染色體隱性遺傳病。
6擬)科學家在對一個海島的居民調查中發(fā)現(xiàn),該島正常居民中約有44%為藍色盲基因的攜帶者。在世界其他范圍內,調查結果是每10000人中正常純合為9604人,藍色盲患者為4人。如下圖為該島某家庭系譜圖,請分析回答:
(1)若個體Ⅲ8患藍色盲的同時又患血友病,當Ⅲ8形成配子時,在相關的基因傳遞中遵循了什么遺傳定律?___________。
(2)若個體Ⅳ14與該島某表現(xiàn)型正常的男性結婚,預測他們后代患藍色盲的概率:___________。若Ⅳ14與一個該島以外的(世界其他范圍內的)表型正常的男性結婚,則他們生一個患藍色盲兒子的幾率是______。
(3)現(xiàn)需要從第Ⅳ代個體中取樣(血液、皮膚細胞)獲得該缺陷基因,請選取提供樣本的較合適個體,并解釋選與不選的原因。
(4)科學家在研究藍色盲基因時發(fā)現(xiàn):該基因與大腸桿菌中的基因在結構上有明顯不同,其主要特點是___________。
答案:(1)基因的分離定律和自由組合定律
(2)11%0.25%,
(3)提供樣本的合適個體為Ⅳ14或Ⅳ15,因為這兩個個體為雜合子,肯定含有該隱性基因,而Ⅳ16、Ⅳ17、Ⅳ18可能是雜合子,也可能是純合子,不一定含有該致病基因。
(4)編碼區(qū)是間隔的,不連續(xù)的。
指導:本題涉及遺傳系譜分析,由Ⅱ3和Ⅱ4婚配生出患病的女兒,則可知該遺傳病是常染色體上隱性基因控制的,相關的基因用A,a表示。而血友病是X染色體上隱性基因控制的,相關的基因用B、b表示,只看其中的一對基因,應該遵循基因的分離定律,同時考慮這兩對基因,應該遵循基因的自由組合定律。只考慮藍色盲這一性狀,則Ⅳ15基因型為Aa,當其與該島上某表現(xiàn)型正常的男性結婚,則生出患病孩子的概率為1/4×44%=11%。Ⅳ14或Ⅳ15是雜合體,肯定含有該缺陷基因,Ⅳ16、Ⅳ17、Ⅳ18可能是雜合體,也可能是純合體,不一定含有該缺陷基因。該基因與大腸桿菌中的基因在結構上有明顯不同,其主要特點是編碼區(qū)是間隔的、不連續(xù)的。
Ⅲ新高考探究
1人的性別決定時期是
A.卵細胞形成時
D.精子形成時
C.受精卵形成時
D.嬰兒生出時
答案:C指導:考查性別決定的方式及個體發(fā)育的過程。受精卵一旦形成,其性染色體組成就已經確定。
2雄蛙和雌蛙的性染色體組成分別為XY和KK,假定一只正常的XX蝌蚪在外界環(huán)境的影響下,變成了一只能生育的雄蛙,用此雄娃和正常雌蛙文配(抱對)其薩代中的雌蛙(♀)和雄蛙(♂)的比例是
A.♀∶♂=l∶1
B.♀∶♂=2∶1
C.♀∶♂=3∶1
D.♀∶♂=1∶0
答案:D指導:考查XY型性別決定方式。性染色體組成為XY蝌蚪在外界環(huán)境的影響下,盡管變成一只能生育的雄蛙,但該雄蛙的性染色體仍為XX,其產生的精子均為X精子;正常雌雄(XX)產生的卵細胞均含X染色體。所以,在正常情況下其于代染色體均為XX,全部為雌蛙(♀)。
3在下列婚配方式中,因x染色體卜的隱性致病基因導致所生男孩患病串最高的是
A.女性正常x男性患者
B.女性患者x男性正常
C.女性攜帶者x男性正常
D.女性攜帶者x男性患者
答案:B指導:考查伴X染色體隱性遺傳的特點。設X染色體上的隱性致病基因為b,則在給出的婚配方式中,所生男孩患病(Xsy)的概率依次為:
XBXB×XbY→XBXb、XBY→男孩中:XbY=0;
XbXb×XBY→XBXb、XbY→男孩中:XbY=1;
XBXb×XBY→XBXB、XBXb、XBY、XBY→男孩中:XbY=1/2;
XBXb×XBY→XBX、XbXb、XBY、XBy→男孩中:Xby=1/2。
4在果蠅中,正常硬毛對短硬毛為顯性。現(xiàn)有一只正常硬毛雄果蠅與一只短硬毛雌果蠅雜交,結果所有的代后中,雌果蠅都表現(xiàn)為短硬毛,雄果蠅都表現(xiàn)為正常硬毛。則正常硬毛的遺傳屬于
A.常染色體遺傳
B.伴X染色體遺傳
C.性染色體遺傳
D.伴Y染色體遺傳
答案:D指導:考查伴Y染色體遺傳的特點。從子代果蠅的表現(xiàn)型來看,正常硬毛和短硬毛的遺傳與性別相關聯(lián),因而應當屬于伴性遺傳。
由于正常硬毛(設為B)對短硬毛(設為b)為顯性,如果正常硬毛基因B在X染色體上,那么正常硬毛雄果蠅的基因型為XBY,短硬毛雌果蠅的基因型就為XbXb。在XBBY×XbXb的雜交組合中,所有雌果蠅均為XBxb,所有的雄果蠅為XbY。這與實驗雜交結果完全相反,表明正常硬毛基因不可能在X染色體上。
如果正常硬毛基因B在Y染色體上,那么正常硬毛雄果蠅的基因型為X-YB,短硬毛雌果蠅的基因型為XbXb。由于在所有的后代中,雌果蠅都表現(xiàn)為短硬毛(XbXb),所以父本的基因型為XbXB。在XbYB×XbXb的雜交組合中,所有雌果蠅均為XbXb,所有的雄果蠅均為XbYB。這與實驗雜交結果完全一致,表明正常硬毛基因位于Y染色體上。在此雜交實驗中,父本的性狀只傳遞給所有的雄性個體,符合伴Y遺傳的特點。
5下圖表示的是甲、乙兩種遺傳病的發(fā)病情況。請分析回答:
(1)甲遺傳病最可能的遺傳方式是_________;乙遺傳病最可能的遺傳方式是_________。
請從下列選項中選擇:①X染色體顯性②X染色體隱性③細胞質遺傳④常染色體顯性⑤常染色體隱性⑥伴Y遺傳
(2)如果患甲病家庭的Ⅳ16號個體和患乙病家庭的Ⅳ18號個體婚配,預計后代可能會出現(xiàn)的情況為_________,其中兩病兼發(fā)的可能性是________。
(3)如果患甲病家庭中的Ⅳ19號和患乙病家庭的Ⅳ16號個體婚配,預計后代可能會出現(xiàn)的情況為_________,其中兩病兼得的可能性是_________。
答案:(1)③(或細胞質遺傳)⑥(或伴Y遺傳)
(2)若生男孩,則患兩種遺傳病,若生女孩,則只患甲病,不患乙病1/2
(3)如果生男孩,則只患乙?。蝗绻?,則正常0
指導:考查細胞質遺傳和伴Y染色體遺傳的特點。
(1)在甲遺傳病系譜中,遺傳病的傳遞特點是只由女性患者傳遞給她的所有子女,符合細胞質遺傳的特點;在乙遺傳病中,遺傳病的傳遞特點是只在男性個體之間連續(xù)遺傳,符合伴Y染色體遺傳病的特點。
(2)患甲病的Ⅳ16號女性結婚后,會通過卵細胞的細胞質將致病基因傳遞給她的全部子女;患乙病家庭的IV,,號男性結婚后,會通過Y精于將致病基因傳遞給他的全部兒子。所以他們的女兒只患甲遺傳病,兒子同時患甲、乙兩種遺傳病。由于后代的性別比例為1∶1,其中兩病兼發(fā)的概率為1/2。
(3)甲病家庭中的Ⅳ19號為正常女性,她的卵細胞的細胞質中無甲遺傳病基因,所以她的后代中不會患甲遺傳?。换家也〖彝サ蘑?6號男性個體結婚后,會通過Y精子將致病基因傳遞給他的全部兒子。所以他們的后代中只有男孩患乙遺傳病,女兒都正常,其中兩病兼發(fā)概率為O。
6享汀頓舞蹈癥(由A或?;蚩刂?與先天性聾啞(由B或b基因控制)都是遺傳病。有一家庭中兩種病都有患者,下圖為該家庭系譜圖。請據圖回答:
(1)舞蹈癥是由_________染色體上的_________性基因控制;先天性聾啞是由_________染色體上的_________性基因控制。
(2)I2和Ⅱ9的基因型分別是_________和_________。
(3)Ⅱ7同時攜帶聾啞基因的可能性是_________。
(4)若Ⅲ13和Ⅲ14再生一個孩子,是兩病兼發(fā)的女孩的可能性是_________。
答案:(1)常、顯、常、隱
(2)AaBbaaBb
(3)
(4)
指導:由Ⅱ9、Ⅱ10無病,而其女兒Ⅲ16患先天聾啞,所以先天性聾啞是隱性遺傳病,并且是常染色體上的隱性遺傳病。而享汀舞蹈病是常染色體上的顯性遺傳病,因為Ⅰ1、Ⅰ2都有病而他們的兒子Ⅱ6和Ⅱ8無病。
71990年10月,國際人類基因組計劃正式啟動,以揭示生命和各種遺傳現(xiàn)象的奧秘。下圖A、B表示人類體細胞染色體組成。請回答問題:
(1)從染色體形態(tài)和組成來看,表示女性的染色體是圖________,男性的染色體組成可以寫成_________。
(2)染色體的化學成分主要是_________。
(3)血友病的致病基因位于_________染色體上,請將該染色體在A、B圖上用筆圈出。唐氏綜合癥是圖中21號染色體為___________條所致。
(4)建立人類基因組圖譜需要分析_________條染色體的________序列。
(5)有人提出“吃基因補基因”,你是否贊成這種觀點,試從新陳代謝角度簡要說明理由。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B44+XY
(2)DNA、蛋白質
(3)X3
(4)24堿基(DNA)
(5)見指導
指導:女性染色體為22對常染色體+XX,男性染色體為22對常染色體+XY。女性的第23對染色體為同型性染色體X與X;男性的第23對染色體為異型性染色體X與Y。染色體的成分為DNA和蛋白質,血友病為伴X隱性遺傳病,該致病基因可能位于A圖中第23對中的左染色體和B圖中第23對的兩條染色體上。唐氏綜合癥又稱21三體綜合征,故患者有三條21號染色體。建立人類基因組圖譜需要分析22條常染色體和x及Y兩條性染色體上的堿基排列次序,第五小題為開放性題目,只要用生物學知識進行合理說明就可以,如不贊成,可認為基因被吃入后,和其它生物大分子物質一樣被消化分解,不可能以原狀進入細胞,更不可能補充或整合到人體原有的基因組中去。如贊成,可認為基因吃下后,消化分解為簡單物質,可以做為DNA的原料。
8有人在飼養(yǎng)的果蠅中偶然發(fā)現(xiàn)了一只雄性突變型個體,其剛毛卷曲如燒焦狀,起名為“焦剛毛”。已知控制果蠅剛毛性狀的基因不在細胞質中,現(xiàn)要對該突變型的遺傳屬性進行鑒定,即確定該突變型與野生型(正常剛毛)的顯隱關系及其基因的位置(常染色體還是性染色體)。請你設計一個鑒定方案,并對實驗結果和結論進行預測。
答案:答案與指導:鑒定方案如下(其他合理方案也可以):
(1)讓該突變型雄性果蠅與未交配過的野生型純種雌性果蠅作親本進行交配。
(2)當子一代果蠅羽化后,對果蠅的剛毛性狀進行觀察統(tǒng)分析。
(3)若子一代雌、雄果蠅中各有一半為突變型,則突變型為常染色體顯性遺傳;若子一代果蠅中全部雌性果蠅為突變型,而全部雄性果蠅為野生型,則突變型為伴X染色體顯性遺傳;若子一代果蠅中全部雄性果蠅為突變型,而全部雌性果蠅為野生型,則突變型為伴Y染色體顯性遺傳;若在子一代果蠅中沒有突變型個體出現(xiàn),則讓子一代個體之間進行同胞交配。
(4)當子二代羽化后,對于二代果蠅的剛毛性狀進行觀察統(tǒng)計分析。若子二代雌、雄果蠅中都有突變型出現(xiàn),則突變型為常染色體隱性遺傳;若子二代中只有部分雄性果蠅表現(xiàn)為突變型,則突變型為伴X染色體隱性遺傳。
2012屆高考生物遺傳的分子基礎課后考點復習教案
第一部分知識落實篇
專題四遺傳、變異和進化
第一講 遺傳的分子基礎
1.某研究人員模擬赫爾希和蔡斯關于噬菌體侵染細菌實驗,進行了以下4個實驗:①用32P標記的噬菌體侵染未標記的細胞 ②用未標記的噬菌體侵染35S標記的細菌?、塾?5N標記的噬菌體侵染未標記的細菌 ④用未標記的噬菌體侵染3H標記的細菌
以上4個實驗,一段時間后離心,檢測到放射性的主要部位分別是()
A.沉淀、沉淀、沉淀和上清液、沉淀和上清液
B.沉淀、沉淀、沉淀和上清液、沉淀
C.沉淀、上清液、沉淀、沉淀和上清液
D.上清液、上清液、沉淀和上清液、上清液
解析:①32P標記噬菌體的DNA進入細菌體內,離心后放射性主要在沉淀中;②子代噬菌體蛋白質合成的原料都來自細菌(35S標記),離心后放射性主要在沉淀中;③15N既標記噬菌體的蛋白質外殼,又標記噬菌體的DNA,離心后放射性主要在沉淀和上清液中;④子代噬菌體蛋白質和DNA合成的原料都來自細菌(3H標記),離心后放射性主要在沉淀中。
答案:B
2.結合圖表分析,下列有關說法正確的是()
抗菌藥物抗菌機理
青霉素抑制細菌細胞壁的合成
(可促進DNA螺旋化)
環(huán)丙沙星抑制細菌DNA解旋酶
紅霉素能與核糖體結合
利福平抑制RNA聚合酶的活性
A.環(huán)丙沙星和紅霉素分別抑制細菌的①和③
B.青霉素和利福平能抑制DNA的復制
C.結核桿菌的④和⑤都發(fā)生在細胞質中
D.①~⑤可發(fā)生在人體健康細胞中
解析:首先判定出圖中各個過程的名稱,①為DNA復制,②為轉錄,③為翻譯,④為RNA復制,⑤為逆轉錄,然后根據表格中抗菌藥物的抗菌機理來分析各選項。青霉素的作用對象是細胞壁,與DNA復制無關;環(huán)丙沙星可促進DNA螺旋化,不利于DNA復制;紅霉素能與核糖體結合,抑制翻譯過程;利福平抑制RNA聚合酶的活性,進而抑制轉錄和RNA復制;④和⑤只有RNA病毒才能進行。
答案:A
3.假定某高等生物體細胞的染色體數是10,其中染色體中的DNA用3H-胸腺嘧啶標記,將該體細胞放入不含有同位素的培養(yǎng)液中連續(xù)培養(yǎng)2代,則在形成第2代細胞的有絲分裂后期,沒有被標記的染色體數為()
A.5B.40C.20D.10
解析:根據半保留復制的特點,起點DNA雙鏈被3H標記,在不含3H標記物的培養(yǎng)基中完成一次分裂后,每條染色體的DNA中一條鏈為3H標記,另一條鏈沒有標記。在不含3H標記物的培養(yǎng)基中進行第二次分裂,后期一半染色體被標記,一半染色體沒有被標記。利用其中1條染色體作為研究對象,再利用示意圖法分析如下:
答案:D
4.如圖1是b基因正常轉錄過程中的局部分子狀態(tài)圖,圖2表示該生物正常個體的體細胞基因和染色體的關系,某生物的黑色素產生需要如圖3所示的3類基因參與控制,三類基因的控制均表現(xiàn)為完全顯性,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由圖2所示的基因型可以推知該生物體肯定不能合成黑色素
B.若b1鏈的(A+T+C)/b2鏈的(A+T+G)=0.3,則b2為RNA鏈
C.若圖2中的2個b基因都突變?yōu)锽,則該生物體可以合成物質乙
D.圖2所示的生物體中肯定存在某細胞含有4個b基因
解析:首先根據圖3確定黑色素形成的基因型為A_bbC_。圖2只研究兩對同源染色體,基因型為Aabb,若第三對同源染色體上有C基因,也可能合成黑色素。b2鏈含有T,一定不是RNA鏈。若圖2中的2個b基因都突變?yōu)锽,則基因型為AaBB,肯定不能合成物質乙。圖2所示的生物體中,若染色體復制以后,肯定存在某細胞含有4個b基因。
答案:D
5.(2010福建廈門3月質檢)右圖表示細胞中蛋白質合成的部分過程,相關敘述不正確的是()
A.丙的合成可能受到一個以上基因的控制
B.圖示過程沒有遺傳信息的流動
C.過程a僅在核糖體上進行
D.甲、乙中均含有起始密碼子
解析:丙是由兩條多肽鏈組成的,從圖形可以看出由甲和乙這兩條RNA翻譯得到,所以可能有兩個基因分別轉錄合成甲和乙。遺傳信息的流動包括傳遞和表達,包括轉錄和翻譯,圖示代表表達中的翻譯過程。過程a代表的是翻譯過程,場所是核糖體。甲和乙都是RNA,都有起始密碼子和終止密碼子。
答案:B
6.某雙鏈DNA分子含有400個堿基,其中一條鏈上A∶T∶G∶C=1∶2∶3∶4。則有關該
DNA分子的敘述,錯誤的是()
A.該DNA分子的一個堿基改變,不一定會引起子代性狀的改變
B.該DNA分子連續(xù)復制兩次,需要游離的腺嘌呤脫氧核苷酸180個
C.該DNA分子中4種含氮堿基A∶T∶G∶C=3∶3∶7∶7
D.該DNA分子中的堿基排列方式共有4200種
解析:由于密碼子具有簡并性,該DNA分子的一個堿基改變,不一定會引起子代性狀的改變。該DNA分子中一條鏈上A∶T∶G∶C=1∶2∶3∶4,因此整個DNA分子中A+T的比例是3/10,根據堿基互補配對原則,A和T所占的比例均是15%,整個DNA分子共有A60個,該DNA分子連續(xù)復制兩次,得到4個DNA分子,其中共需要游離的腺嘌呤脫氧核苷酸180個。同理可推,整個DNA分子中G和C所占比例均是35%,該DNA分子中4種含氮堿基A∶T∶G∶C=3∶3∶7∶7。DNA分子是雙鏈結構,因此400個堿基的DNA分子的堿基排列方式共有4200種,但該DNA有其特定的堿基排列方式,故D錯誤。
答案:D
7.右圖代表的是某種轉運RNA,對此分析錯誤的是()
A.轉運RNA含有五種化學元素、有四種含氮堿基
B.圖中堿基發(fā)生突變,一定會引起蛋白質結構的變異
C.決定谷氨酸的密碼子之一為GAG
D.該結構參與蛋白質合成中的翻譯過程
解析:題圖所示為轉運RNA,含有C、H、O、N、P五種元素,A、C、G、U四種含氮堿基。反密碼子為CUC,決定谷氨酸的密碼子為GAG,谷氨酸還可能有其他密碼子。轉運RNA在翻譯中運輸氨基酸。圖中堿基發(fā)生突變,若改變?yōu)檫\輸谷氨酸的另一反密碼子,蛋白質的結構不會改變。
答案:B
8.(創(chuàng)新預測)下圖是大白鼠細胞內某生理過程示意圖,下表是其曲細精管細胞中存在的兩種水通道蛋白AQP7和AQP8的部分比較。請分析回答下列問題:
比較項目AQP7AQP8
多肽鏈數11
氨基酸數269263
mRNA中堿基數15001500
對汞的敏感性對汞不敏感對汞敏感
睪丸中表達情況成熟的精子細胞中表達初級精母細胞到精子細胞中表達
(1)圖示的生理過程是,在大白鼠細胞中可進行該生理過程的結構有,在圖中方框內用“→”或“←”標出該過程進行的方向。
(2)丁的名稱是________,它與乙有何不同?________________。
(3)圖中甲的名稱為________,其基本單位是______________。
(4)從AQP7和AQP8在睪丸中的表達來看,細胞分化的原因之一是________的結果。
(5)控制AQP7的基因中堿基的數目至少為______________個(不考慮終止子)。
(6)在AQP7和AQP8合成過程中,與核糖體結合的信使RNA堿基數目相同,但AQP7和AQP8所含氨基酸數目不同,原因是(不考慮起始密碼和終止密碼所引起的差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大白鼠汞中毒后,對初級精母細胞和精子的影響,哪一個更大些?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1)圖中所示的生理過程為轉錄的過程,在大白鼠細胞中的細胞核和線粒體中均可進行此過程。(2)圖中丁為胞嘧啶核糖核苷酸,而乙為胞嘧啶脫氧核苷酸。(3)圖中甲為RNA聚合酶,其基本單位是氨基酸。(4)細胞分化的實質就是細胞中的基因在特定的時間選擇性表達。(5)控制AQP7的基因中堿基的數目至少為1500×2=3000個。(6)原因是翻譯后的肽鏈進行了不同的加工,分別切除了不同數量的氨基酸。(7)大白鼠汞中毒后,對初級精母細胞影響最大,因為對汞敏感的AQP8基因是在初級精母細胞到精子細胞中表達。
答案:(1)轉錄 細胞核、線粒體 ← (2)胞嘧啶核糖核苷酸 乙是胞嘧啶脫氧核苷酸,組成乙的五碳糖為脫氧核糖,組成丁的為核糖 (3)RNA聚合酶 氨基酸 (4)基因在特定的時間選擇性表達 (5)3000 (6)翻譯后的肽鏈進行了不同的加工,分別切除了不同數量的氨基酸 (7)初級精母細胞
2→2→3→4進行,題中所用牛腦組織細胞為無任何標記的活體細胞。
(1)本實驗采用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從理論上講,離心后上清液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能大量/幾乎不能)檢測到
32P,沉淀物中________(能大量/幾乎不能)檢測到32P,出現(xiàn)上述結果的原因是______。
(3)如果添加試管5,從試管2中提取朊病毒后先加入試管5,同時添加35S標記的(NH4)352SO4,連續(xù)培養(yǎng)一段時間后,再提取朊病毒加入試管3,培養(yǎng)適宜時間后離心,檢測射性應主要位于____________中,少量位于____________中,原因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本實驗驗證了朊病毒是蛋白質侵染因子,它是一種只含蛋白質而不含核酸的病原微生物。一般病毒同朊病毒之間的最主要區(qū)別是:病毒侵入細胞是向寄主細胞提供________________物質,利用寄主細胞的____________進行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你認為本實驗能否證明朊病毒的遺傳物質是蛋白質,說明理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朊病毒不能獨立生活,在活細胞內才能增殖,所以要標記朊病毒需先培養(yǎng)帶標記的宿主細胞——牛腦組織細胞,再讓朊病毒侵染帶標記的牛腦組織細胞,完成對朊病毒的標記。因為朊病毒沒有核酸,只有蛋白質,蛋白質中含磷量極低,所以試管2中提取的朊病毒幾乎不含32P;用35S標記后的朊病毒侵入牛腦組織細胞,少量不能侵染成功,所以放射性主要位于沉淀物中,上清液中含少量放射性。朊病毒是一類非正常的病毒,它不含有通常病毒所含有的核酸,是一類能侵染動物并在宿主細胞內復制的小分子無免疫性疏水蛋白質,又稱蛋白質侵染因子,這是它與其它病毒不同地方。
答案:(1)同位素標記法
(2)幾乎不能 幾乎不能 朊病毒不含核酸只含蛋白質,蛋白質中含磷量極低,試管2中提取的朊病毒幾乎不含32P
(3)沉淀物 上清液 經試管5中牛腦組織細胞培養(yǎng)出的朊病毒(蛋白質)被35S標記,提取加入試管3后35S隨朊病毒侵入到牛腦組織細胞中,因此放射性主要位于沉淀物中。同時會有少量的朊病毒體不能成功侵染細胞,離心后位于上清液中,因此上清液中含少量放射性
(4)核酸 核苷酸和氨基酸(原料) 自身核酸的復制和蛋白質的合成
(5)兩種思路:(答其一即可)
Ⅰ.能。因為朊病毒沒有核酸,其蛋白質作為侵染因子,能侵入宿主細胞并指異蛋白質合成,所以朊病毒的蛋白質能為自己編碼遺傳信息,即蛋白質本身可作為遺傳信息,是遺傳物質。
Ⅱ.不能。因為蛋白質是遺傳物質的說法與傳統(tǒng)分子生物學中的“中心法則”是相違背的。朊病毒是一種只含有蛋白質而不含核酸的分子生物,只能寄生在宿主細胞內生存。因此合成朊病毒所需的信息,有可能是存在于寄主細胞之中的,而朊病毒的作用,僅在于激活在寄主細胞中為朊病毒編碼的基因,使得朊病毒得以復制繁殖。
2012屆高考生物第二輪專題導學復習:遺傳的基本規(guī)律
古人云,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準備好一份優(yōu)秀的教案往往是必不可少的。教案可以讓學生能夠聽懂教師所講的內容,幫助教師提前熟悉所教學的內容。教案的內容要寫些什么更好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2012屆高考生物第二輪專題導學復習:遺傳的基本規(guī)律”,希望能為您提供更多的參考。
專題8遺傳的基本規(guī)律
時間:2012.3
1.孟德爾遺傳實驗的科學方法II
2.基因的分離定律和自由組合定律II
3.基因與性狀的關系II
4.伴性遺傳II
1.請選擇關鍵詞構建知識網絡
基因核基因質基因等位基因非等位基因顯性基因隱性基因染色體常染色體遺傳伴性遺傳
基因分離定律基因自由組合定律
2.“假說-演繹法”的五個基本環(huán)節(jié)是什么?
3.據圖,下列選項中不遵循基因自由組合規(guī)律的是?
解析
1.基因控制生物性狀的兩條途徑是什么?
2.動物、植物的顯性性狀基因型應如何鑒定?
5.9:3:3:1的比例變型有哪些?
6.人類遺傳病一定是基因異常引起的嗎?
探究一:用假說-演繹法來判斷基因位置
某同學發(fā)現(xiàn)了一只剛毛雄果蠅,若已知剛毛對截毛是顯性,剛毛基因用B表示,
1.他推測了該基因在果蠅細胞中的位置,試寫出其可能的基因型。
2.后來他又發(fā)現(xiàn)了雌雄果蠅中均既有剛毛,又有截毛,可以排除哪種情況?
3.假設是細胞質遺傳,該如何證明?
4.該種辦法還可證明基因是位于常染色體上還是性染色體上,如果得到的結果是子代雌雄均既有剛毛又有截毛,則該對基因位于染色體上,否則就是位于染色體上;
5.如果剛毛雄果蠅與截毛雌果蠅正交與反交,后代雌雄均為剛毛,則這對等位基因可能位于?
6.那么這對等位基因可能位于X染色體也可能存在于X、Y染色體的同源區(qū)段,現(xiàn)在他又有了各種純種果蠅若干只,請利用一次雜交實驗來推斷這對等位基因是位于X、Y染色體上的同源區(qū)段還是僅位于X染色體上,請寫出遺傳圖解,并用文字簡要說明你的實驗方案。
簡要說明你的實驗方案:
遺傳圖解:
預期:若,
則。
若,則。
如何確定基因位置:
人的X染色體和Y染色體大小、形態(tài)不完全相同,但存在著同源區(qū)(Ⅱ)和非同源區(qū)(Ⅰ、Ⅲ),如圖所示。下列有關敘述錯誤的是()
A.Ⅰ片段上隱性基因控制的遺傳病,男性患病率高于女性?
B.Ⅱ片段上基因控制的遺傳病,男性患病率可能不等于女性?
C.Ⅲ片段上基因控制的遺傳病,患病者全為男性?
D.由于X、Y染色體互為非同源染色體,故人類基因組計劃要分別測定
探究二:用巧妙的比例關系來推斷遺傳規(guī)律
某種自花受粉植物的花色分為白色、紅色和紫色?,F(xiàn)有4個純合品種:l個紫色(紫)、1個紅色(紅)、2個白色(白甲和白乙)。用這4個品種做雜交實驗,結果如下:
實驗1:紫×紅,F(xiàn)l表現(xiàn)為紫,F(xiàn)2表現(xiàn)為3紫:1紅;
實驗2:紅×白甲,F(xiàn)l表現(xiàn)為紫,F(xiàn)2表現(xiàn)為9紫:3紅:4白;
實驗3:白甲×白乙,F(xiàn)l表現(xiàn)為白,F(xiàn)2表現(xiàn)為白;
實驗4:白乙×紫,F(xiàn)l表現(xiàn)為紫,F(xiàn)2表現(xiàn)為9紫:3紅:4白。
綜合上述實驗結果,請回答:
(1)上述花色遺傳所遵循的遺傳定律是。
(2)寫出實驗1(紫×紅)的遺傳圖解(若花色由一對等位基因控制,用A、a表示,若由兩對等位基因控制,用A、a和B、b表示,以此類推)。遺傳圖解為:
(3)為了驗證花色遺傳的特點,可將實驗2(紅×白甲)得到的F2植株自交,單株收獲F2中紫花植株所結的種子,每株的所有種子單獨種植在一起可得到一個株系,觀察多個這樣的株系,則理論上,在所有株系中有4/9的株系F3花色的表現(xiàn)型及其數量比為。
如何據比例推知遺傳規(guī)律:
某植物紅花和白花這對相對性狀同時受多對等位基因控制(如A、a;B、b;C、c……),當個體的基因型中每對等位基因都至少含有一個顯性基因時(即A_B_C_......)才開紅花,否則開白花?,F(xiàn)有甲、乙、丙、丁4個純合白花品系,相互之間進行雜交,雜交組合、后代表現(xiàn)型及其比例如下:
根據雜交結果回答問題:
(1)這種植物花色的遺傳符合哪些遺傳定律?
(2)本實驗中,植物的花色受幾對等位基因的控制,為什么?
探究三:遺傳系譜圖的識別與遺傳概率的計算
.下圖是患甲病(顯性基因為A,隱性基因為a)和乙病(顯性基因為B,隱性基因為b)兩種遺傳病的系譜圖。請據圖回答:
(1)甲病致病基因位于染色體上,為性基因。
(2)Ⅱ3和Ⅱ8兩者的家庭均無乙病史,則乙病的致病基因位于染色體上,為性基因。
(3)Ⅲ11和Ⅲ12分別與正常男性結婚,她們懷孕后到醫(yī)院進行遺傳咨詢,了解到若在妊娠早期對胎兒羊水脫屑進行檢查,可判斷后代是否會患這兩種遺傳病??晒┻x擇的措施有:
A染色體數目檢測B性別檢測C.基因檢測D.無須進行上述檢測
請根據系譜圖分析:
①Ⅲ11采取什么措施?。原因是。
②Ⅲ12采取什么措施?。原因是。
遺傳系譜圖的解題思路:
1.一只雌鼠的一條染色體上某基因發(fā)生突變,使野生型變?yōu)橥蛔冃?。該鼠與野生型鼠雜交,F(xiàn)1的雌雄鼠中均既有野生型,又有突變型。假如僅通過一次雜交實驗必須鑒別突變基因是在常染色體上還是在X染色體上,F(xiàn)1的雜交組合最好選擇()
A.野生型(雌)×突變型(雄)B.野生型(雄)×突變型(雌)
C.野生型(雌)×野生型(雄)D.突變型(雌)×突變型(雄)
2.(2011年北京卷)果蠅的2號染色體上存在朱砂眼和和褐色眼基因,減數分裂時不發(fā)生交叉互換。個體的褐色素合成受到抑制,個體的朱砂色素合成受到抑制。正需果蠅復眼的暗紅色是這兩種色素疊加的結果。
(1)和是性基因,就這兩對基因而言,朱砂眼果蠅的基因型包括。
(2)用雙雜合體雄蠅(K)與雙隱性純合體雌蠅進行測試交實驗,母體果蠅復眼為色。子代表現(xiàn)型及比例為按紅眼:白眼=1:1,說明父本的A、B基因與染色體的對應關系是
(3)在近千次的重復實驗中,有6次實驗的子代全部為暗紅眼,但反交卻無此現(xiàn)象,從減數分裂的過程分析,出現(xiàn)上述例外的原因可能是:的一部分細胞未能正常完成分裂,無法產生
(4)為檢驗上述推測,可用觀察切片,統(tǒng)計的比例,并比較之間該比值的差異。
3.已知桃樹中,樹體喬化與矮化為一對相對性狀(由等位基因D、d控制),蟠桃果形與圓桃果形為一對相對性狀(由等位基因H、h控制),蟠挑對圓桃為顯性,下表是桃樹兩個雜交組合的試驗統(tǒng)計數據:
親本組合
后代的表現(xiàn)型及其株數
組別
表現(xiàn)型
喬化蟠桃喬化園桃矮化蠕桃矮化園桃
甲
喬化蟠桃×矮化園桃
410042
乙
喬化蟠桃×喬化園桃
3013014
(1)根據組別的結果,可判斷桃樹樹體的顯性性狀為。
(2)甲組的兩個親本基因型分別為。
(3)根據甲組的雜交結果可判斷,上述兩對相對性狀的遺傳不遵循自由組臺定律。理由是:如果這兩對性狀的遺傳遵循自由組臺定律,則甲紐的雜交后代應出現(xiàn)種表現(xiàn)型。比例應為。
4.(10全國1)33.(12分)現(xiàn)有4個純合南瓜品種,其中2個品種的果形表現(xiàn)為圓形(圓甲和圓乙),1個表現(xiàn)為扁盤形(扁盤),1個表現(xiàn)為長形(長)。用這4個南瓜品種做了3個實驗,結果如下:
實驗1:圓甲×圓乙,F(xiàn)1為扁盤,F(xiàn)2中扁盤:圓:長=9:6:1
實驗2:扁盤×長,F(xiàn)1為扁盤,F(xiàn)2中扁盤:圓:長=9:6:1
實驗3:用長形品種植株的花粉分別對上述兩個雜交組合的F1植株授粉,其后代中扁盤:圓:長均等于1:2:1。綜合上述實驗結果,請回答:
(1)南瓜果形的遺傳受__對等位基因控制,且遵循__________定律。
(2)若果形由一對等位基因控制用A、a表示,若由兩對等位基因控制用A、a和B、b表示,以此類推,則圓形的基因型應為_______,扁盤的基因型應為______,長形的基因型應為_____。
(3)為了驗證(1)中的結論,可用長形品種植株的花粉對實驗1得到的F2植株授粉,單株收獲F2中扁盤果實的種子,每株的所有種子單獨種植在一起得到一個株系。觀察多個這樣的株系,則所有株系中,理論上有1/9的株系F3果形均表現(xiàn)為扁盤,有__的株系F3果形的表現(xiàn)型及數量比為扁盤:圓=1:1,有__的株系F3果形的表現(xiàn)型及數量比為____________________。
5.?。?4分)某植物莖稈有短節(jié)與長節(jié),葉形有皺縮葉與正常葉,葉脈色有綠色和褐色,莖稈有甜與不甜。下面是科研人員用該植物進行的兩個實驗(其中控制節(jié)長度的基因用A和a表示,控制葉形的基因用B和b表示)。
純合的短節(jié)皺縮葉植物與純合的長節(jié)正常葉植物雜交,F(xiàn)1全為長節(jié)正常葉植株,F(xiàn)2中長節(jié)正常葉:長節(jié)皺縮葉:短節(jié)正常葉:短節(jié)皺縮葉=9:3:3:1
純合的綠色葉脈莖稈不甜植株與純合的褐色葉脈莖稈甜植株雜交,F(xiàn)1全為綠色葉脈莖稈不甜植株,F(xiàn)2中只有兩種表現(xiàn)型,且綠色葉脈莖稈不甜植株:褐色葉脈莖稈甜植株=3:1(無突變、致死現(xiàn)象發(fā)生)。
請回答下列問題:
(1)從生態(tài)學方面解釋上述實驗中F1的性狀表現(xiàn)有利于________。
(2)請在方框內畫出實驗一中F1基因在染色體上的位置(用“︱”表示染色體,用“”表示基因在染色體上的位置)
(3)與實驗一的F2結果相比,請嘗試提出一個解釋實驗二的F2結果的假說________。
(4)根據你的假說,實驗二中F1產生配子的種類有________種。
(5)為驗證你的假說是否成立,可采用______法,若實驗結果為______,則假說成立?!?/p>
專題8遺傳的基本規(guī)律
答案
剛毛雄果蠅可能為BBBbXBYXYBXBYB、XBYb、XbYB,或可能位于細胞質中。
XYB
讓該剛毛雄果蠅與截毛雌果蠅正交與反交,如果子代均與母本一致可證明。
D
1)自由組合定律(2)略(3)9紫:3紅:4白
(1)基因的自由組合定律和基因的分離定律(或基因的自由組合定律)。
(2)4對。①本實驗的乙×丙和甲×丁兩個雜交組合中,F(xiàn)2中紅色個體占全部個體的比例為81/(81+175)=81/256=(3/4)4,根據n對等位基因自由組合且完全顯性時,F(xiàn)2中顯性個體的比例為(3/4)n,可判斷這兩個雜交組合中都涉及4對等位基因。②綜合雜交組合的實驗結果,可進一步判斷乙×丙和甲×丁兩個雜交組合中所涉及的4對等位基因相同。
1.A
2.(1)隱aaBbaaBB
(2)白A、B在同一條2號染色體上
(3)父本次級精母攜帶a、b基因的精子
(4)顯微鏡次級精母細胞與精細胞K與只產生一種眼色后代的雌蠅
3.(1)乙喬化
(2)DdHh、ddhh
(3)41:1:1:1
(4)蟠桃(Hh)自交(蟠桃與蟠桃雜交)(2分)
①表現(xiàn)型為蟠桃和圓桃,比例為2:1(2分)
②表現(xiàn)為蟠桃和圓桃,比例為3:1(2分)
4.1)兩對,自由組合定律;
2)、AAbb,Aabb,aaBB,aaBb;AABB,AABb,AaBB,AaBb;aabb。
3)4/9,4/9,扁盤:圓:長=1:2:1。
5.(14分)(1)增強生存斗爭能力(或適應能力) (2) (3分)(3)兩對等位基因位于一對同源染色體上(3分) (4)2 (5)測交 綠色葉脈莖稈不甜:褐色葉脈莖稈甜=1:1(其他合理答案也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