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一年級的教案
發(fā)表時間:2021-05-26一年級下冊《20以內(nèi)的退位減法》導學案。
一年級下冊《20以內(nèi)的退位減法》導學案
一、關于教材:
1、教學內(nèi)容: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一年級下冊第二單元“20以內(nèi)的退位減法”,第一課時十幾減9。
2、教材簡析:20以內(nèi)退位減法對進一步學習多位數(shù)計算和其他數(shù)學知識非常重要,必須在理解算理的基礎上學會計算方法。作為第一課時尤為重要,通過系統(tǒng)學習十幾減9的計算方法,為十幾減幾的學習構建基本的學習思路。
3、教學目標:
⑴經(jīng)歷與他人交流各自算法的過程,理解十幾減9的算理,構建20以內(nèi)退位減法的基本思路。
⑵正確計算十幾減9的題目。
⑶感受20以內(nèi)退位減法與生活的密切聯(lián)系,體驗數(shù)學的應用價值。
⑷培養(yǎng)學生積極參與數(shù)學活動的興趣,體驗探索與創(chuàng)造的快樂。
4、教學重點:探究算法,正確計算。
5、教學難點:理解算理,在自我反思的基礎上建立自己的計算方法。
二、關于教法:
本節(jié)課屬于計算教學。傳統(tǒng)的計算教學往往只注重算理、算法(單一)及技能訓練,比較枯燥。依據(jù)新的數(shù)學課程標準,本節(jié)課在教法上力求體現(xiàn)以下幾點:JAB88.CoM
1、創(chuàng)設生動具體的教學情境,使學生在愉悅的情景中學習數(shù)學知識。充分運用教材提供的教學資源,利用多媒體教學課件為學生展現(xiàn)一幅幅帶有活動情節(jié)的畫面,引發(fā)學生的興趣,調(diào)動學生的情感投入,激活學生原有知識和經(jīng)驗,以此為基礎展開想象和思考,自覺地構建知識,學會計算方法。
2、鼓勵學生獨立思考、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
動手實踐、自主探索、合作交流是學生學習數(shù)學的重要方式,轉(zhuǎn)變教師角色,給學生較大的空間,開展探究性學習。讓他們在具體的操作活動中進行獨立思考,并與同伴交流,親身經(jīng)歷問題提出、問題解決的過程,體驗學習成功的樂趣。
3、尊重學生的個體差異,滿足多樣化的學習需求。
由于學生生活背景和思考角度的不同,所使用的計算方法必然是多樣的,教學中應尊重學生的想法,鼓勵他們用不同的方法解決問題,提倡算法多樣化,使每個學生找到適合自己的方法。這里要說明的一點是:多種方法中肯定有比較簡便的方法,但是并不是每個同學都能很快接受快捷方便的方法,因此教師只能夠引導學生進行比較,同時給他們留出消化吸收的空間,千萬不要強加給學生,應讓他們在逐步的體驗中自然而然的接受,從而選取更優(yōu)的方法。
三、關于學法:
依據(jù)新的課程標準,必須轉(zhuǎn)變學生的學習方式,本節(jié)課在學生學習方法上力求體現(xiàn):
1、在具體情景中經(jīng)歷發(fā)現(xiàn)問題,提出問題、理解問題和初步解決問題的過程,體驗探索的成功、學習的快樂。
2、在動手操作、獨立思考、進行個性化學習的基礎上,開展小組合作交流活動,通過比較、批判“自我反思”,完善自己的想法,構建學習方法。
3、通過靈活、有趣的練習,鞏固計算方法,提高計算技能。
4、聯(lián)系生活實際解決身邊問題,體驗數(shù)學的應用,促進學生的發(fā)展。
四、關于教學程序
㈠創(chuàng)設情境,導入新課。
聯(lián)系學生生活實際選擇話題,通過節(jié)日愉快的情景與數(shù)學學科的聯(lián)系,引出課題。
㈡探究新知,構建方法。
1、解決“賣氣球”問題。
2、解決“套圈游戲”問題。
3、解決“賣風車,猜字謎”問題。
4、小結計算方法,選取自己喜歡的比較簡便的方法。
5、閱讀課本,質(zhì)疑問難。
這一環(huán)節(jié),旨在讓學生在具體的問題情景中,發(fā)現(xiàn)問題、提出問題,然后通過動手實踐,獨立思考、自主探索、合作交流,解決問題。在親身經(jīng)歷探究知識的過程中,不斷完善自己的想法,掌握自己認為好的計算方法,自覺地構建退位減法的基本思路。
㈢課堂練習,鞏固提高。
通過由淺入深,形式各異的練習,鞏固基本的計算方法,提高計算的技能和解決問題的能力,體驗數(shù)學的應用,同時培養(yǎng)學生遷移類推的能力。
㈣課堂小結,激勵評價。
對學生在知識掌握、技能提高、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的培養(yǎng)與發(fā)展方面的情況作全面的總結;讓學生結合自己在課堂上的表現(xiàn),進行自評、互評,發(fā)揚優(yōu)點,彌補不足,不斷進步。
擴展閱讀
一年級下冊《20以內(nèi)的退位減法》教案新課標
一年級下冊《20以內(nèi)的退位減法》教案新課標
新課標數(shù)學一年級下冊教學方案:20以內(nèi)的退位減法
【教學目標】
1.使學生初步學會計算十幾減9。
2.培養(yǎng)學生初步的抽象思維能力。
【教學過程】
一、復習
1.口算。
①9十39十79十49十6
②9十99十29十59十8
2.在括號里填上適當?shù)臄?shù)。
①9十()=129十()=13
②9十()=149十()=15
③9十()=169十()=17
二、新授
1.出示教科書P10的圖。
引導學生看圖,提問:誰能說一說這幅圖的意思?(有15個氣球,買了9個,還有幾個?)
想一想,用什么方法計算?該怎樣列式?學生思考回答后,教師板書:15—9=
提問:如果沒有圖,要算15減9等于幾,該怎樣想?
(學生以四人為一小組,互相商量。教師可提示學生聯(lián)系舊知識進行計算。)
學生匯報討論結果,可能有以下幾種情況:
(1)9加6得15,15減9等于65
(2)15可以分成9和6,15減9等于6;
(3)10減9等于1,l加5等于6;
(4)15減5等于10,再減4等于6。
教師對學生的不同想法,應及時給予表揚,鼓勵學生多動腦筋多思考。進一步提問:這么多的想法都
是對的,那么你覺得哪一種方法又快又好呢?(鼓勵學生用想加算減的方法:想9加幾得15,15減9得6)同時板書得數(shù)“6”。
2.小朋友玩套圈游戲,投了14個圈,有9個沒套中,套中了幾個?
提問:
(1)要求套中了幾個,該怎樣列式?(學生回答后,教師板書:14—9=)
(2)得多少?怎樣想的?教師板書得數(shù)“5”。
3.小結:今天我們學習的是什么內(nèi)容?(十幾減9)教師板書課題。
該怎樣計算這些題目呢?教師指題,引導學生總結出想加算減的方法,同時也鼓勵學生可選擇自己喜愛的方法進行計算。
三、鞏固練習
1.完成教科書P10“做一做”第1題。
讓學生在桌子上用小棒擺一擺,邊操作邊小聲地說想的過程。然后指名說,再在方框里填上數(shù)。
2.完成教科書P10“做一做”第2題。
學生獨立完成,再集體訂正。
3.完成教科書P10“做一做”第3題。
學生先獨立完成,再任指幾題,讓學生說一說最喜歡用什么方法計算。
四、課堂練習
完成教科書P11練習二第1、2題。
【教學目標】
通過十幾減9的練習,進一步理解和掌握20以內(nèi)退位減9的口算方法,提高計算能力。
【教學過程】
一、復習
1.填數(shù)計算,并講一講上下兩行有什么聯(lián)系?
(1)9+()=15(2)9+()=18
①15-9=()18-9=()
(3)9+()=14(4)9+()=17
②14-9=()17-9=()
二、課堂練習
1.完成P11頁練習一的第4題。
出示畫面,讓學生理解題意。
(2)讓學生獨立口算出每一個算式的答案,并將他們對號入座。
(3)教師任意選擇一題讓學生說一說你是怎樣想的。
2.完成P11頁練習一的第3題。
教師將l0、14、13、17……寫在黑板上,然后教師一手拿著9的卡片在黑板上移動(不必按順序),卡片對著十幾就算十幾減9。
教師還可以隨意在黑板上指題,全班每一個學生舉數(shù)字卡片表示得數(shù),這樣能激發(fā)學生做題的興趣,有利于提高學習的效果。
3.完成P12頁練習一的第6題。
(1)出示題目讓學生理解題意,口頭敘述畫面內(nèi)容。
(2)提問:這道題告訴我們什么條件,要我們求什么?
(3)請學生列式,并復述口算過程。
4.完成P12頁練習一的第8題。
(1)讓學生獨立理解題意,敘述畫面內(nèi)容。
(2)讓學生通過畫面內(nèi)容想一想:這道題可以提什么問題?
(3)學生任意選擇獨立完成。
三、課堂練習
1.完成P11頁練習一的第5題。
2.完成P12頁練習一的第7題。
學生獨立完成,集體訂正。
3.布置作業(yè)。
【教學目標】
1.使學生在已有知識經(jīng)驗的基礎上,通過觀察和操作進一步經(jīng)歷十幾減9的計算過程,比較熟練地掌握十幾減9的計算方法,并能正確地進行計算。
2.鼓勵學生通過獨立思考和合作交流,探究出多種計算方法,用自己喜歡的方法來計算十幾減9的算式,滲透用多種方法解決問題的能力。
3.引導學生能用“十幾減9”的計算方法解決現(xiàn)實問題,使學生初步體會到生活中處處有數(shù)學,從而培養(yǎng)學生用數(shù)學的意識。
4.培養(yǎng)學生的合作意識和交往能力。
【教學重點】
引導學生用自己喜歡的計算十幾減9的方法解決現(xiàn)實問題。
【教學難點】
經(jīng)歷探究計算十幾減9的思維過程。
【教學準備】
多媒體課件、口算題卡、小棒
【教學過程】
一、熱身賽
①8+9=15-9=17-9=6+7=13-9=
②7+9=18-9=9+5=14-9=11-9=
(1)集體訂正
(2)評講:請你說說17-9你是怎樣計算的?
(3)指名學生說自己的算法,還有不同的想法嗎?
(4)師:剛才我們一起復習了前面大家共同探究的十幾減九的幾種方法,那么老師希望大家在后面學習過程中,能用你自己喜歡的方法來做題。好,下面就進入我們今天的十幾減九的練習課。(板書課題:十幾減九的練習課)
二、導入:
師:同學們喜歡喜羊羊嗎?
生:喜歡
師:老師也很喜歡,今天喜洋洋他們來到我們的課堂了,大家和他們打個招呼吧!
生:你們好
師:今天一大早懶羊羊村長把大家召集了起來,交給他們一個重要的任務。原來灰太狼趁大家沒注意,把羊村的寶藏偷走了,現(xiàn)在任務就是要小羊們找回寶藏。當然這一路上困難重重,大家有信心幫他們奪回寶藏嗎?
生:有!
師:好,下面就進入我們的闖關活動。
1.速度大作戰(zhàn)
師:我們來和喜羊羊比一比誰的速度快吧
①12-9=16-9=14-9=18-9=
②17-9=11-9=16-9=13-9=
用你最喜歡的算法算算18-9=()
2.看圖寫算式
師:跑那么快,大家一定都渴了,看,同學們,我們來到了草莓地。
3.力氣大作戰(zhàn)
師:同學們吃飽了,大力士泰哥要和我們比力氣呢(在圓圈里填上大于號,小于號或者等于號)
結尾:以上是一下新課標數(shù)學:《20以內(nèi)的退位減法》教學設計方案,相信定會幫助到您的教學工作!
一年級數(shù)學下冊《20以內(nèi)退位減法整理和復習》導學案
課題20以內(nèi)退位減法整理和復習課時總課時14-12
學習目標1、對本單元20以內(nèi)退位減法進行歸納整理,溝通知識之間的聯(lián)系。
2、能夠熟練地進行20以內(nèi)退位減法的口算。
3、培養(yǎng)學生歸納整理的能力。
重難點溝通聯(lián)系,正確、熟練地計算20以內(nèi)退位減法。
課前預習課本第24頁內(nèi)容。
課型整理和復習課教學準備插圖
導學流程
導學步驟具體內(nèi)容復備欄
1、導(導課題、目標)師:這節(jié)課我們大家一起來整理和復習第二單元所學的知識。
2、學(出示預學案,學生自學或合作學習)系統(tǒng)呈現(xiàn)20以內(nèi)退位減法表,進行復習。
1、比一比,賽一賽。
師任意指一道題,學生說得數(shù),也可以讓學生任意指一道題,學生說得數(shù)。(共36道題)
2、學生分組完成,匯報交流。
找出得數(shù)是2、3、4、5、6、7、8、9的算式是什么?
3、師提問:表里的減法算式是怎么排列的?你還發(fā)現(xiàn)什么規(guī)律?
橫著看、豎著看
4、你還能發(fā)現(xiàn)什么規(guī)律?
3、展(師巡視發(fā)現(xiàn)問題、或組內(nèi)、全班展示)1、各小組用事先準備好的算式卡片重新排一個表,進行展示交流。
2、脫離口算表,把得數(shù)是2、3、4、5、6、7、8、
9的算式分別一組一組地說出來。
3、任意說出一個加法算式,其他同學說出兩個相應的減法算式。
4、練(以固學案出示,檢查學生學習是否達標)復習求一個數(shù)比另一個數(shù)多(少)幾的問題。(出示第2題插圖)
1、學生動手操作,探索信息。
從作業(yè)評比表中看到小麗得了12朵紅花,小林得了9朵紅花。
2、列式解答問題。
課堂小結(不超過兩分鐘,可由學生進行小結)通過今天這節(jié)課我學會了
。
我的心情。
板書設計:20以內(nèi)退位減法整理和復習
課后反思:
課題20以內(nèi)退位減法整理和復習課時總課時14-13
學習目標1、對本單元20以內(nèi)退位減法進行歸納整理,溝通知識之間的聯(lián)系,能夠熟練地進行20以內(nèi)退位減法的口算。
2、培養(yǎng)學生歸納整理的能力。
3、初步培養(yǎng)學生發(fā)現(xiàn)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
重難點溝通聯(lián)系,合理、靈活地運用所學知識。
課前預習課本第25~26頁練習六部分練習。
課型整理和復習課教學準備插圖
導學流程
導學步驟具體內(nèi)容復備欄
1、導(導課題、目標)師:這節(jié)課我們大家一起來整理和復習第二單元所學的知識。
2、學(出示預學案,學生自學或合作學習)復習20以內(nèi)進位加法、退位減法。
1、口算。
7+5=12-5=8+6=18-9=
12-4=6+9=14-5=16-8=
5+8=14-6=2+9=7+7=
2、完成練習六第2題。
○1差是6、7的算式有那幾道?想不出的可以看減法表。
○2差是7的退位減法算式你都能說出來嗎?
○3你還能說出一組差是幾的退位減法?
3、說一說,再計算。
出示下圖,學生先說出圖意,再列式計算。
●●●●●●
●●●●●●
□+□=□□-□=□
□+□=□□-□=□
4、學生獨立完成練習六第5題。
3、練(以固學案出示,檢查學生學習是否達標)1、練習六第1題。
2、練習六第8題。
課堂小結(不超過兩分鐘,可由學生進行小結)通過今天這節(jié)課我學會了
。
我的心情。
板書設計:20以內(nèi)退位減法整理和復習
(略)
課后反思:
課題20以內(nèi)退位減法整理和復習課時總課時14-14
學習目標1、對本單元20以內(nèi)退位減法進行歸納整理,溝通知識之間的聯(lián)系,能夠熟練地進行20以內(nèi)退位減法的口算。
2、培養(yǎng)學生的觀察、概括能力。
3、初步培養(yǎng)學生學數(shù)學、用數(shù)學的能力。
重難點溝通聯(lián)系,合理、靈活地運用所學知識。
課前預習課本第25~26頁部分習題。
課型整理和復習課教學準備插圖
導學流程
導學步驟具體內(nèi)容復備欄
1、導(導課題、目標)師:這節(jié)課我們大家一起來整理和復習第二單元所學的知識。
2、學(出示預學案,學生自學或合作學習)對比復習20以內(nèi)進位加法、退位減法。
1、比一比,看誰算得又對又快。
7+6=6+5=8+7=9+4=
6+7=5+6=7+8=4+9=
13-7=11-5=15-8=13-9=
13-6=11-6=15-7=13-4=
2、根據(jù)圖意列式計算。(練習六第4題)
3、練(以固學案出示,檢查學生學習是否達標)完成練習六第3、6、7題。
課堂小結(不超過兩分鐘,可由學生進行小結)通過今天這節(jié)課我學會了
。
我的心情。
板書設計:20以內(nèi)退位減法整理和復習
課后反思:
一年級下冊第二單元《20以內(nèi)退位減法二》學案
一年級下冊第二單元《20以內(nèi)退位減法二》學案
教
學
目
標
1.使學生掌握十幾減5、4、3、2的計算方法;
2.能正確進行十幾減5、4、3、2的口算;
3.使學生能利用知識間的內(nèi)在聯(lián)系進行遷移類推,提高學生的抽象思維能力;
教學重點
使學生掌握十幾減5、4、3、2的計算方法,正確計算十幾減5、4、3、2。
教學難點
靈活運用十幾減幾的口算方法。
教學過程
一、復習導入:
1.口算
2.說說你最拿手的口算方法
二、教學例4【繼續(xù)演示課件“十幾減5、4、3、2”】
1.出示例1:11-5=□
(1)啟發(fā)學生,分組討論、交流。
(2)匯報時,說一說是怎樣想的。鼓勵學生運用多種思維,開發(fā)學生思維。
(3)啟發(fā)學生想:十幾減5還有哪些題?怎樣計算?
使學生明確:
11-5=6
12-5=7
13-5=8
14-5=9
15-5=10
2.出示12-4=□
(1)啟發(fā)學生分級討論、交流。
(2)聯(lián)系本題,說一說你是怎樣想的?
(3)啟發(fā)學生想:十幾減4還有哪些題?怎樣計算?
3.教學例4【繼續(xù)演示課件“十幾減5、4、3、2”】
(1)分級討論、交流,十幾減3、十幾減2有哪些題,怎樣計算?
(2)匯報時,使學生明確:
11-3=811-2=912-3=912-2=1013-3=10
4.引導學生對比.
啟發(fā)想十幾減5、4、3、2的計算可以怎樣想?使學生明確.
想加算減;
想十幾的組成;
想:11-5=6→11-6=5……
11-4=7→11-7=4……
三、鞏固作業(yè)
四、總結
反思
本節(jié)課的內(nèi)容,看上去不是新課,卻因為減數(shù)的變化,而讓學生們口算時速度減慢,不過同學們?nèi)阅軌蚶脤W過的方法來做,部分同學習慣于運用“破十法”,在這些題目中,他們運用上稍有困難,另人意外的是還沒等我提醒,班里的一名學生就發(fā)現(xiàn),這些題目更適合用想加算減的方法,真希望每堂課都有精彩。
人教新課標一年級下冊20以內(nèi)的退位減法
作為杰出的教學工作者,為了教學順利的展開。為了不消耗上課時間,就需要有一份完整的教學計劃。從而以舉一反三的方式學會其他的知識點,那有什么樣的教案適合新手教師嗎?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人教新課標一年級下冊20以內(nèi)的退位減法”,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20以內(nèi)的退位減法
1.十幾減9
教學內(nèi)容:
P12例1和做一做,練習一第1、2題。
教學目的:
使學生初步學會利用加法和減法的關系計算十幾減9的題目,培養(yǎng)學生的推理能力。
教具、學具準備:
關于例1的投影片,小棒20根。
教學過程:
一、復習:
1.9+39+79+49+8
9+59+99+69+2
2.填未知數(shù)。
9+()=119+()=15
9+()=129+()=16
9+()=139+()=17
9+()=149+()=18
二、新課:
1.教學例1。
①出示例1左圖。
請一名同學說一說圖意。列式計算。
板書:9+2=11
②出示右圖。
比較左右兩圖的不同。然后說一說圖意。請一名同學到黑板前列式。
板書:11-9=
請一名同學說一說得幾,怎樣計算?
鼓勵學生說出不同的算法。
③比較左右兩圖以及它們的算式有何異同點。
聯(lián)系左右圖,說一說,哪一種方法更快。
④歸納指出:9加2得11,11減9等于2,所以計算11減9時,先想9加幾等于11。因為9加2得11,所以11減9等于2。這樣,比較快。
請一名同學說一說算法。
齊讀:9+2=1111-9=2
2.教學例2。
(1)讓學生擺出12個小棒。
問:一共有多少根小棒?
把9根小棒捆成一捆,并且把它拿走,說一說意思。
根據(jù)意思列出算式。
板書:12-9=
問:要算12減9得多少,如何想?
學生說出算法后,寫出得數(shù)。
然后再請幾名同學說一說是如何想的。
(2)教學14-9=5,方法同上。
課間活動。
3。教學例3。
方法同例2。
4.教學例4。
學生試著完成題目。
5.小結:
“想加算減”的方法。
三、鞏固練習:
1.做一做的第1、2題。
2.練習一的第1、2題。
十幾減9的鞏固練習
教學內(nèi)容:課本P12——15頁
教學目標:
通過練習,進一步理解和掌握十幾減9的口算方法,提高計算能力。
教具準備:口算卡片
教學過程:
一、復習:
(1)9+()=139+()=169+()=15
13-()=916-9=()15-9=()
9+()=189+()=149+()=17
18-9=()14-()=917-()=9
(2)12-9=()11-9=()27-9=()
(3)聽算練習
(4)看圖列式
請生上黑板板演,做完后口述計算過程。
二、練習:
1、觀察圖先說一說在完成練習二第1題。
2、完成第3題。
每人自己寫一張十幾減9的算式,然后作投遞員放到答案正確的箱子里。
可以交換幾次紙條活動幾次,擴大練習量。
3、第5題:
(1)從11-9開始,先按順時針方向指定學生說出得數(shù)。再按逆時針方向,指定學生讀算式并計算。
(2)不按順序,任意指題,指定學生說出得數(shù)。還可以指定兩個學生搶答,看誰說得又對又快。
(3)讓學生按順時針的方向把算式寫在本子上,再計算。
4、學生獨立完成6——8
三.小結:
今天我們練習是內(nèi)容,主要還是十幾減9,怎樣才能做到又對又快?(讓學生說一說自己的算法)
課堂作業(yè)設計:教學反思:
11-9-2=19-9-5=
18-9-7=17-9-6=
14-9-3=15-9-4=
15
17—9=
13
11
一年級數(shù)學下冊《20以內(nèi)退位減法一》教案
一年級數(shù)學下冊《20以內(nèi)退位減法一》教案
教
學
目
標
1、使學生在理解的基礎上掌握十幾減9的計算方法。
2、鼓勵學生獨立探究,呈現(xiàn)多種計算方法。
3、密切數(shù)學與生活的練習,培養(yǎng)學生初步的抽思象教學過程維能力。
教學重點
熟練掌握十幾減9的口算方法,能準確計算。
教學難點
采用多種方法進行準確計算。
教學過程
一、復習
1、口算。
9十39十79十49十6
9十99十29十59十8
2、在括號里填上適當?shù)臄?shù)。
9十()=129十()=139十()=14
9十()=159十()=169十()=17
二、新授
1、出示教科書P10的圖。
引導學生看圖,提問:誰能說一說這幅圖的意思?(有15個氣球,買了9個,還有幾個?)
想一想,用什么方法計算?該怎樣列式?學生思考回答后,教師板書:15—9=
提問:如果沒有圖,要算15減9等于幾,該怎樣想?
(學生以四人為一小組,互相商量。教師可提示學生聯(lián)系舊知識進行計算。)
學生匯報討論結果,可能有以下幾種情況:
(1)9加6得15,15減9等于65
(2)15可以分成9和6,15減9等于6;
(3)10減9等于1,l加5等于6;
(4)15減5等于10,再減4等于6。
教師對學生的不同想法,應及時給予表揚,鼓勵學生多動腦筋多
思考。進一步提問:這么多的想法都是對的,那么你覺得哪一種方法
又快又好呢?(鼓勵學生用想加算減的方法:想9加幾得15,15減9
得6)同時板書得數(shù)“6”。
2、小朋友玩套圈游戲,投了14個圈,有9個沒套中,套中了幾個?
提問:
(1)要求套中了幾個,該怎樣列式?(學生回答后,教師板書:14—9=)
(2)得多少?怎樣想的?教師板書得數(shù)“5”。
3、小結:
今天我們學習的是什么內(nèi)容?(十幾減9)教師板書課題。該怎樣計算這些題目呢?教師指題,引導學生總結出想加算減的方法,同時也鼓勵學生可選擇自己喜愛的方法進行計算。
三、鞏固練習
1、完成教科書P10“做一做”第1題。
讓學生在桌子上用小棒擺一擺,邊操作邊小聲地說想的過程。然后指名說,再在方框里填上數(shù)。
2、完成教科書P10“做一做”第2題。
學生獨立完成,再集體訂正。
3、完成教科書P10“做一做”第3題。
學生先獨立完成,再任指幾題,讓學生說一說最喜歡用什么方法計算。
四、課堂練習
1、完成教科書P11練習二第1、2題。
2、布置作業(yè)。
反思
本節(jié)課在出示了題目后,大部分同學能夠算出得數(shù),但都是運用幼兒園的學習方法手指算法來完成的,這樣的算法讓他們的速度很難提高。但我并不著急,調(diào)整課上內(nèi)容,先讓學生自由算幾道題,讓學生擁有了成就感以后,提出“誰能有更快的口算方法?”這一問題的提出讓學生們開始充滿信心,想要比式。于是,我先讓同學們在小組內(nèi)展開比賽,然后選出組內(nèi)高手在班里比賽,最后讓同學們來介紹自己的口算方法,教師進行小結,引出破十法、想加算減法、連減等,最后,讓同學們自選方法展開學習,并將同一種方法的學生放在一起進行切磋練習,從而真正地掌握新的口算方法。
一年級數(shù)學下冊《20以內(nèi)的退位減法》教學設計
一年級數(shù)學下冊《20以內(nèi)的退位減法》教學設計
一、教學目標:
1、通過學生活動發(fā)現(xiàn)、提出并解決數(shù)學問題,在理解的基礎上掌握十幾減9的計算方法。
2、注重讓學生通過與小組和全班同學的交流合作,體驗十幾減9的計算方法的多樣性,培養(yǎng)學生交流的能力與合作意識。
3、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讓學生感受數(shù)學來源于生活。
二、教學重點:
初步掌握十幾減9的計算方法,能夠正確地計算十幾減9。
三、教學難點:
理解十幾減9的算理,培養(yǎng)學生算法多樣化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四、教學準備:
教學情境圖、投影儀、多媒體課件。
五、教學過程:
(一)復習鋪墊:
(1)9+5=9+2=9+4=9+8=
9+6=9+3=9+9=9+7=
(2)9+()=179+()=169+()=14
9+()=119+()=129+()=13
(二)互動新授:
1、教師出示課本第10頁的例1圖。
教師:大家會經(jīng)常去游樂園玩嗎?游樂園里除了有許多好玩的東西,還有賣很多有意思的小玩意兒。你看,這幾個小朋友正在向小丑買氣球呢!
從圖中,你知道了什么?你能提出什么數(shù)學問題?
學生觀察圖,與同桌之間互相說圖片上的內(nèi)容,并提出數(shù)學問題:有15個氣球,賣了9個。還有多少個?
教師引導學生根據(jù)氣球圖列算式:根據(jù)這張圖,怎樣列算式能求出還有多少個氣球?與小組內(nèi)的同學互相說一說。
學生在小組內(nèi)交流自己的想法,匯報列式:15-9=。
2、探究十幾減9的計算方法。
(1)師:15-9,你想怎樣算?用學具圓片擺一擺,和小組內(nèi)的同學互相說一說你的想法。
(2)學生動手操作學具圓片,并在小組內(nèi)交流自己的計算方法。
(3)教師組織學生匯報,并板書學生的計算方法。
①把15分成10和5,先算10-9=1,再算1+5=6;
②因為9+6=15,所以15-9=6;
③9分成5和4,先算15-5=10,再算10-4=6;
3、比較、優(yōu)化計算方法。
教師引導學生觀察所匯報的幾種計算方法:說一說這幾種方法中,你最喜歡哪種計算方法?哪種計算方法更簡便?
學生個別匯報,全班進行討論、交流自己的看法。
(三)鞏固梳理,拓展應用:
1、完成課本第10頁做一做的第1題
先讓學生用小棒擺一擺,再計算。
2、完成課本第10頁做一做的第2題
出示菠蘿圖和蘋果圖,讓學生在圖上圈一圈,并把算式補充完整。
3、小結。
教師引導學生觀察例題和做一做中的算式:你發(fā)現(xiàn)了什么共同的地方?
學生匯報:減數(shù)都是9。
教師引導學生發(fā)現(xiàn),并歸納小結:今天我們學的都是十幾減9的計算方法。(板書課題)在計算時,可以用破十法,把被減數(shù)里分成10和幾,先算10減9等于1,再把1與幾相加求出最終的得數(shù);也可以用想加算減的方法來計算十幾減9。
4、完成課本第10頁做一做的第3題。
師:用你自己喜歡的方法來計算下列這幾題。
學生獨立完成,教師組織個別匯報。
5、完成課本第11頁練習二的第1題。
由學生獨立完成,教師講評時強調(diào)想加算減的計算方法。
(四)課堂小結。
教師:今天你學會了什么?你喜歡用哪種方法來計算十幾減9?
學生交流匯報。
第二課時十幾減9的練習課
(教學內(nèi)容:一年級數(shù)學上冊第11-12頁)
一、教學目標:
通過多種形式的練習,鞏固并掌握十幾減9的計算方法,使學生能正確、熟練地計算十幾減9的題目。
二、教學重點:
使學生能熟練地運用想加算減或破十法來計算十幾減9的題目。
三、教學難點:
提高學生運用不同方法進行口算十幾減9的能力。
四、教學準備:
多媒體課件。
五、教學過程:
(一)教學互動練習:
1、課本第11頁練習二的第2題。
以游戲形式進行,每組派代表當小鴿子,黑板上貼著鴿子窩,讓小鴿子飛回自己的窩。
2、課本第11頁練習二的第3題。
說明題意,讓學生獨立完成寫出得數(shù)。
3、課本第11頁練習二的第4題。
組織學生先說出得數(shù),再在數(shù)學本子上寫出算式。
4、口算比賽。(練習二的第5題和第7題)
組織學生以小組為單位進行口算比賽。
(二)用數(shù)學解決生活中的實際問題:
1、課本第12頁練習二的第6題。
(1)提出要求:提問,仔細看圖,在小組內(nèi)說圖意。
(2)提問:從圖中你知道了什么?要解決的問題是什么?該怎樣列算式。
(3)組織學生獨立完成。
2、用課本第12頁練習二的第8題。
(1)提問:仔細看圖,從圖中你知道了什么?要解決的問題是什么?該怎樣列算式?
(2)組織學生獨立完成。
(3)師:說說你用什么方法來計算這兩道題。
3、課本第12頁練習二的思考題。
(1)讓學生先進行獨立思考,再用不同學具分別表示男女生擺一擺。
(2)組織講評。
(三)課堂小結。
教師:今天你有什么收獲?
學生匯報。
第三課時十幾減8、7、6
(教學內(nèi)容:一年級數(shù)學上冊第13-14頁)
一、教學目標:
1、通過學生針對風車和金魚的情境圖提出并解決問題,在理解的基礎上掌握十幾減8、7、6的計算方法。
2、注重讓學生通過與小組及全班同學的交流合作,體驗十幾減8、7、6的計算方法多樣性,培養(yǎng)學生交流的能力與合作意識。
3、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讓學生初步獲得對減法意義的新體驗,感受數(shù)學來源于生活。
二、教學重點:
初步掌握十幾減8、7、6的算理和計算方法,能夠正確地計算十幾減8、7、6。
三、教學難點:
進一步理解減法的意義,初步獲得對減法意義的新體驗。
四、教學準備:
多媒體課件。
五、教學過程:
(一)復習鋪墊(口算比賽):
15-9=11-9=18-9=14-9=
16-9=12-9=17-9=13-9=
19-9=
(二)互動新授:
1、教師出示課本第13頁的例2圖。
教師:昨天我們在游樂園買了許多漂亮的氣球。今天我們再到樂園里買些風車吧。
從圖中,你知道了什么?你能提出什么數(shù)學問題?
學生觀察圖匯報:有12個風車,被小朋友買走了8個,還剩幾個?
教師:根據(jù)這張圖,怎樣列算式才能求出還剩幾個風車?
學生匯報列式:12-8=
2、探究十幾減8的計算方法。
(1)教師:12-8,你想怎樣算?和小組內(nèi)的同學互相說一說你的算法。
(2)學生在小組內(nèi)交流自己的計算方法。
(3)教師組織學生匯報,并板書。
①12分成10和2,先算10-8=2,再算2+2=4;
②8和4相加得12,所以12-8=4;
3.練一練。
(1)完成課本第13頁做一做的第1題。
學生獨立完成,教師集體講評。
(2)完成課本第15頁練習三的第2題。
讓學生在理解題意的基礎上,依次寫出得數(shù)。
4.探究十幾減7、6的計算方法。
教師:游樂園除了有賣各種各樣小朋友喜歡的玩具,還有別致的景色呢。你看,這兩個小朋友在魚池邊觀察到了什么?
教師出示課本第14頁的例3圖。
學生匯報:有13條金魚,黑金魚有7條,紅金魚有幾條?
有13條金魚,紅金魚有6條,黑金魚有幾條?
教師:怎樣列式解決他們提出的問題?
學生匯報:13-7、13-6。
教師:該怎樣計算,和小組內(nèi)的同學互相說一說。
學生小組交流自己的算法,教師組織學生匯報。
5.練一練。
完成課本第14頁做一做的第1題。
(三)鞏固梳理,拓展應用:
1、完成課本第13頁做一做的第2題。
讓學生先獨立完成,再說說上下兩題的關系。
2、完成課本第13頁做一做的第3題。
讓學生選擇自己喜歡的方法來計算。
3、完成課本第14頁做一做的第2題。
(1)教師引導學生觀察加法算式和兩道減法算式之間的關系。
(2)由學生獨立完成。
4、完成課本第14頁做一做的第3題。
先由學生獨立完成,教師再組織學生觀察所填寫的算式,說說上下兩個算式的聯(lián)系。
(四)課堂小結。
教師:觀察今天的算式,你發(fā)現(xiàn)了什么?
學生匯報,教師點明課題:今天我們所學的是十幾減8、7、6。
教師:計算十幾減8、7、6,你有什么好辦法?
學生匯報。
第四課時十幾減9、8、7、6的練習課
一、教學目標:
通過多種形式的練習,鞏固利用十幾減9、8、7、6的計算方法,使學生能正確、熟練地計算十幾減9、8、7、6的題目,初步學會看圖理解題意,能根據(jù)圖中的條件提出問題并解答。
二、教學重點:
使學生能熟練地運用想加算減或破十法來計算十幾減9、8、7、6。
三、教學難點:
能根據(jù)已知條件提出并解決簡單的數(shù)學問題。
四、教學準備:
練習三的練習情境圖、投影儀。
五、教學過程:
(一)教學互動練習:
1、課本第15頁練習三的第1題。
以游戲形式進行,讓學生快速根據(jù)卡片上的算式找到自己的座位。
2、課本第15頁練習三的第3題。
組織學生先說出得數(shù),再在數(shù)學本子上寫出算式。
3、課本第15頁練習三的第5題。
由學生獨立完成。
4、口算比賽。(練習三的第4題和第9題)
組織學生以小組為單位進行口算比賽。
5、課本第16頁練習三的第6題。
(二)用數(shù)學解決生活中的實際問題。
1、課本第16頁練習三的第7題。
(1)出示表格,提問:仔細看表格,你看懂了什么?
(2)提問:怎樣求還剩幾輛車?
(3)讓學生獨立填寫表格。
2、課本第16頁練習三的第8題。
(1)提出要求,提問:仔細看圖,在小組內(nèi)說圖意。
(2)提問:從圖中你知道了什么?要解決的問題是什么?該怎樣列算式。
(3)組織學生獨立完成。
3、課本第16頁練習三的第10題。
(1)求右邊有幾只?
提問:怎樣求右邊有幾只?,該怎樣列算式?
(2)求灰鴨子有幾只?
提問:怎樣求灰鴨子有幾只?,說說你是怎么想的。
(3)小結:從總數(shù)里去掉其中一部分求另一部分。
第五課時十幾減5、4、3、2
一、教學目標:
1、理解并掌握十幾減5、4、3、2的計算方法,能熟練地計算十幾減5、4、3、2.
2、注重讓學生通過與小組同學的合作,培養(yǎng)學生的交流的能力與合作意識。
二、教學重點:
掌握十幾減5、4、3、2的計算方法,能夠正確地計算十幾減5、4、3、2。
三、教學難點:
進一步熟練掌握十幾減幾的計算方法。
四、教學準備:
多媒體課件。
五、教學過程:
(一)復習鋪墊:
12-7=13-6=15-9=14-8=
11-9=17-8=13-7=18-9=
由學生獨立完成,然后任抽兩題請學生說說他是怎樣算的。
(二)互動新授:
1、出示課本第17頁的例4。
教師提問:先觀察,這幾道題和我們前面幾節(jié)課學習的內(nèi)容有什么不同?
學生觀察、匯報。
教師點明減數(shù)都是5、4、3、2:今天我們繼續(xù)學習20以內(nèi)的退位減法中的十幾減5、4、3、2(板書課題)
2、探究算法。
教師提問:關于十幾減5、4、3、2,你想用什么方法,怎樣進行計算?把你的想法和你的同桌互相說一說。
學生同桌交流,說說自己的想法。
教師組織學生集體匯報,學生個別發(fā)言,說自己所采用的計算方法。
3、完成例題4.
由學生自己采用自己喜歡的方法,獨立計算例題4中的題目。
4、練一練。
完成課本第17頁的做一做。
(1)由學生獨立計算。
(2)教師引導學生觀察每列上下兩組算式之間的關系。
學生觀察,小組交流、匯報。
(三)鞏固梳理,拓展應用。
1、完成課本第17頁的思考題。
課件出示題目:
用1-9這九個數(shù)填一填。你能組成多少組這樣的算式(每個算式只有1可以重復使用)?
(1)教師講解題目,幫助學生理解題意。
(2)學生小組討論,試著用數(shù)字卡片擺一擺,再填寫算式。
(3)組織學生匯報,板書算式。
2、游戲。
師:每個小組拿出事先準備好的十幾減幾的算式卡片,找出得數(shù)相同的卡片。
小組活動。
(四)課堂小結
師:今天你學習了什么內(nèi)容,你有哪些收獲?說一說。
學生個別匯報。
第六課時十幾減幾的練習課
一、教學目標:
通過多種形式的練習,鞏固利用十幾減幾的計算方法,使學生能正確、熟練地計算十幾減幾的題目,初步學會看圖理解題意,能根據(jù)圖中的條件提出問題并解答。
二、教學重點:
使學生能熟練地運用想加算減或破十法來計算十幾減幾。
三、教學難點:
能根據(jù)已知條件提出并解決簡單的數(shù)學問題。
四、教學準備:
練習四的練習情境圖、投影儀。
五、教學過程:
(一)教學互動練習:
1、課本第18頁練習四的第1題。
請學生觀察圖,并理解圖的意思再列式計算。
2、課本第18頁練習四的第2題。
組織學生先說出得數(shù),再在練習本上寫出算式。
3、課本第18頁練習四的第3題。
請學生獨立完成。
4、口算比賽。(課本練習四的第5題和第7題)。
組織學生以小組為單位進行口算比賽。
5、課本第19頁練習四的第6題。
學生獨立連線,課堂評講。
(二)用數(shù)學解決生活中的實際問題:
1、課本第18頁練習四的第4題。
(1)要求學生仔細看圖,說說自己看懂了什么?
(2)師:怎樣求還有幾只?
(3)讓學生獨立列式。
2、課本第19頁練習四的第9題。
(1)提出要求:仔細看圖,在小組內(nèi)說圖意。
(2)提問:從圖中你知道了什么?要解決的問題是什么?該怎樣列算式。
(3)組織學生獨立完成。
3、課本第19頁練習四的第8題。
教師講解,幫助學生理解題目的意思,再由學生自己完成。
4、課本第19頁練習四的第10題。
(1)讓學生說說差是5是什么意思。
(2)讓學生獨立連線,教師巡視。
(3)組織匯報連線的結果。
(三)課堂小結:
教師組織學生總結十幾減幾的計算方法。
第七課時解決問題
一、教學目標:
1、熟悉解決問題的一般步驟,能解決含有多余條件的求另一個加數(shù)的實際問題。
2、經(jīng)歷畫一畫、說一說、算一算等活動,進一步熟悉畫圖的策略。
3、感受畫圖在解決問題過程中的作用,感受數(shù)學與日常生活的聯(lián)系。
二、教學重點:
解決有多余條件的求另一個加數(shù)的實際問題。
三、教學難點:
根據(jù)問題選擇相關的信息。
四、教學準備:
教學情境圖、多媒體課件。
五、教學過程:
(一)回顧經(jīng)驗,明確解決問題的一般過程
教師:同學們在操場上做游戲??聪聢D,你知道了什么?問題是什么?
學生:一共有12只小雞,我已捉住5只,還有幾只?
教師:怎樣計算還有幾只小雞?你會解答嗎?
教師:你解答得正確嗎?(板書課題:解決問題)
(二)全面收集信息,選擇有效信息,解決含有多余條件的實際問題
1、明確條件和問題,理解題意
(1)收集信息。
教師出示第20頁的情境圖,提問:請你仔細觀察,說說從圖中看到了什么?
教師:發(fā)現(xiàn)了哪些數(shù)學信息?你是怎么知道的?
教師:問題是什么?你是怎么知道的?
(2)利用多種方式,幫助學生選擇有效信息。
想一想讓學生先想一想:題目呈現(xiàn)的信息中,哪兩個信息有聯(lián)系?要求還有幾人沒來需要哪兩個條件?
擺一擺教師將條件與問題制成活動的紙條。讓學生把有聯(lián)系的條件和問題擺放在一起,不用的條件放在一旁。
讀一讀讓學生將有聯(lián)系的條件和問題完整地讀一讀。
教師小結:我們隊踢進了4個這個條件在解決這個問題時沒有用,是多余條件。
2、運用多種策略解決問題
(1)培養(yǎng)學生畫圖的意識,明確問題結構,幫助學生進行解答。
教師:你能把用文字表示的條件和問題,用畫圖的方式表示出來,而且讓大家看得更清楚、更明白嗎?說說你的想法。
教師組織學生進行交流,呈現(xiàn)學生不同的畫圖策略,說明圖中各部分表示的意義。
教師:觀察同學們畫的圖,盡管大家所用的符號和畫圖的樣式不完全相同,但都表示的是哪兩個條件與問題之間的關系呢?
教師:根據(jù)圖,想想用什么方法解決呢?
(2)列式計算,解決問題。
教師:你能不能用列算式的方法計算還有幾人沒來?
教師隨學生回答板書16-9=7(人)
教師:誰來說一說算式中的16、9、7分別表示什么?
3、回顧反思,強化解決問題的步驟與策略
(1)驗證結果是否正確,學習檢驗方法。
教師:還有7人沒來。這個解答的結果正確嗎?你有什么方法說明我們解答的結果是正確的呢?
學生一:沒來的7人加上9人等于16人,解答正確。
學生二:7+9=16(人)
(2)回顧反思,鞏固解決問題的一般步驟與策略。
教師:回顧一下我們剛才解決問題的過程,我們在解決問題時分幾步?
教師:用什么方法幫助我們理解題目的意義,選擇解答方法?
教師:是不是我們找到的信息在解決問題時,都能用到呢?
教師小結:我們在解決問題時,第一步要通過看圖、看文字弄清楚知道了什么,問題是什么;第二步要弄清楚哪兩個信息和問題有關系,學會選擇合適的信息解決問題,然后通過畫圖、操作等多種方式分析數(shù)量關系,找出解答方法;第三步則要回顧檢驗解答的方法和結果是不是正確。
(三)鞏固練習,選擇相關條件解決問題
1、完成第20頁做一做。
教師:要求母雞有幾只?哪兩個條件有關系?誰是多余條件?
2、完成第22頁練習五第2題。
教師:觀察同學們爬山的圖,用哪兩個信息可以求出另一組有幾人?
3、完成第22頁練習五第4題。
教師:觀察同學們玩捉迷藏游戲的圖,用哪兩個信息可以求出藏起來幾人?
4、完成第25頁練習六第5題。
教師:(呈現(xiàn)情境圖)根據(jù)圖中的信息提出問題并且解答出來。
(四)課堂總結:
教師:同學們,我們今天運用學過的數(shù)學知識解決了身邊的問題,誰能說一說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我們用到了什么好方法?
第八課時解決問題
一、教學目標:
1、使學生掌握比較兩數(shù)多少的方法,初步學會解答求一個數(shù)比另一個數(shù)多幾(或少幾)的應用題。
2、初步培養(yǎng)學生的分析推理能力,激發(fā)學生主動探索問題的熱情。
二、教學重點:
分析理解求一個數(shù)比另一個數(shù)多幾(或少幾)是應用題的數(shù)量關系。
三、教學難點:
讓學生弄清楚較大數(shù)是由和較小數(shù)同樣多的部分與比較小數(shù)多的部分組成的。
四、教學準備:
教學情境圖、多媒體課件。
五、教學過程:
(一)復習鋪墊:
數(shù)學第二單元《20以內(nèi)的退位減法》教學設計數(shù)學第二單元《20以內(nèi)的退位減法》教學設計教師出示數(shù)學第二單元《20以內(nèi)的退位減法》教學設計,提出要求:請大家在下面擺一擺。
(1)擺正方形,和圓同樣多。
(2)擺三角形,比圓多3個。
(二)互動新授:
1、創(chuàng)設情境引出主題圖。
教師放課件錄音:加油!加油!
教師:是什么事情那么熱鬧呢?(課件出示例6主題圖)原來是小朋友們正在玩套圈游戲,我們一起去看看。
教師:仔細觀察,你看懂了什么??
學生觀察、匯報,教師根據(jù)學生匯報板書已知條件:小雪套中7個,小華套中12個。
教師:根據(jù)已知信息,你能提出哪些數(shù)學問題。
學生交流、提問題,教師板書。
2、教學求一個數(shù)比另一個數(shù)多幾的問題。
(1)解決小華比小雪多套中幾個?
教師:怎樣解決這個問題呢?
請你動手用學具擺一擺小華和小雪套中的個數(shù),同桌之間交流一下。
學生動手操作,交流。
教師組織學生匯報,用課件演示:
教師講解:我們可以把小華套中的個數(shù)分成兩部分,一部分和小雪同樣多的7個,另一部分是比小雪多的。要求小華比小雪多套中幾個,即從小華套中的個數(shù)里去掉和小雪同樣多的7個,剩下的就是小華比小雪多的。用減法計算,12-7=5(個)
(2)解決第21頁做一做中兔比羊多幾只?
教師出示題目:小林家養(yǎng)了15只兔和9只羊。兔比羊多幾只?
教師:你想怎樣解決這個問題?
學生討論交流。
教師引導學生用兩種不同的學具代替兔和羊,動手擺一擺、比一比。
教師引導學生觀察:把兔的只數(shù)分成兩部分,一部分是和羊同樣多的9只,另一部分是比羊多出來的部分。要求兔比羊多幾只,即從兔的只數(shù)中去掉和羊同樣多的9只,剩下的就是兔比羊多出來的只數(shù)。用減法計算,15-9=6(只)
(3)解決羊比兔少幾只?
教師提出問題:羊比兔少幾只?這個問題,你們想怎樣解決?小組討論交流。
學生四人小組討論、交流;教師巡視指導,引導學生畫圖或者擺學具來解決問題。
教師組織學生匯報:求羊比兔少幾只,也是把兔的只數(shù)分成兩部分,一部分和羊同樣多,另一部分是比羊多出來的部分,也就是羊比兔少的部分,同樣用減法計算:15-9=6(只)
3、練一練。
完成課本第23頁練習五的第5題。
(1)教師先指名學生讀題并分析題目的已知條件和問題,再引導學生共同分析誰多,多的數(shù)是由哪兩部分組成的?
(2)教師提問:要求誰比誰多幾怎么辦?用什么方法計算?
學生個別匯報。
(三)鞏固拓展:
1、教師組織學生小結:求一個數(shù)比另一個數(shù)多(少)幾的應用題的方法。
2、完成課本第23頁練習五的第9題。
(1)教師出示圖:從圖中你知道了哪些已知條件?
(2)組織學生說一說:如何解決小灰比小白多幾個?用什么方法來計算。
(3)你還能提出其他的數(shù)學問題嗎?
教師組織學生在小組內(nèi)提出其他數(shù)學問題,并解答。
(四)課堂小結:
1、教師:談談你今天有什么收獲?如何求一個數(shù)比另一個數(shù)多(少)幾的問題。
學生個別匯報。
2、布置課后作業(yè):完成練習五的第6、7、8題。
小學一年級數(shù)學下冊說課稿:20以內(nèi)退位減法
為了使每堂課能夠順利的進展,因此,老師會想盡一切方法編寫一份學生易接受的教案。對教學過程進行預測和推演,從而更好地實現(xiàn)教學目標,那嗎編寫一份教案應該注意那些問題呢?下面是小編精心收集整理,為您帶來的《小學一年級數(shù)學下冊說課稿:20以內(nèi)退位減法》,歡迎大家閱讀,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一、關于教材
1、教學內(nèi)容: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一年級下冊第二單元鈥?0以內(nèi)的退位減法鈥潱諞豢問筆訃?。
2、教材簡析:20以內(nèi)退位減法對進一步學習多位數(shù)計算和其他數(shù)學知識非常重要,必須在理解算理的基礎上學會計算方法。作為第一課時尤為重要,通過系統(tǒng)學習十幾減9的計算方法,為十幾減幾的學習構建基本的學習思路。
教學目標:
⑴經(jīng)歷與他人交流各自算法的過程,理解十幾減9的算理,構建20以內(nèi)退位減法的基本思路。
⑵正確計算十幾減9的題目。
⑶感受20以內(nèi)退位減法與生活的密切聯(lián)系,體驗數(shù)學的應用價值。
⑷培養(yǎng)學生積極參與數(shù)學活動的興趣,體驗探索與創(chuàng)造的快樂。
教學重點:
探究算法,正確計算。
教學難點:
理解算理,在自我反思的基礎上建立自己的計算方法。
二、關于教法
本節(jié)課屬于計算教學。傳統(tǒng)的計算教學往往只注重算理、算法(單一)及技能訓練,比較枯燥。依據(jù)新的數(shù)學課程標準,本節(jié)課在教法上力求體現(xiàn)以下幾點,
1、創(chuàng)設生動具體的教學情境,使學生在愉悅的情景中學習數(shù)學知識。充分運用教材提供的教學資源,利用多媒體教學課件為學生展現(xiàn)一幅幅帶有活動情節(jié)的畫面,引發(fā)學生的興趣,調(diào)動學生的情感投入,激活學生原有知識和經(jīng)驗,以此為基礎展開想象和思考,自覺地構建知識,學會計算方法。
2、鼓勵學生獨立思考、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
動手實踐、自主探索、合作交流是學生學習數(shù)學的重要方式,轉(zhuǎn)變教師角色,給學生較大的空間,開展探究性學習。讓他們在具體的操作活動中進行獨立思考,并與同伴交流,親身經(jīng)歷問題提出、問題解決的過程,體驗學習成功的樂趣。
3、尊重學生的個體差異,滿足多樣化的學習需求。
由于學生生活背景和思考角度的不同,所使用的計算方法必然是多樣的,教學中應尊重學生的想法,鼓勵他們用不同的方法解決問題,提倡算法多樣化,使每個學生找到適合自己的方法。
一年級數(shù)學下冊《20以內(nèi)退位減法二》教案
一年級數(shù)學下冊《20以內(nèi)退位減法二》教案
教
學
目
標
1.使學生掌握十幾減5、4、3、2的計算方法;
2.能正確進行十幾減5、4、3、2的口算;
3.使學生能利用知識間的內(nèi)在聯(lián)系進行遷移類推,提高學生的抽象思維能力;
教學重點
使學生掌握十幾減5、4、3、2的計算方法,正確計算十幾減5、4、3、2。
教學難點
靈活運用十幾減幾的口算方法。
教學過程
一、復習導入:
1.口算
2.說說你最拿手的口算方法
二、教學例4【繼續(xù)演示課件“十幾減5、4、3、2”】
1.出示例1:11-5=□
(1)啟發(fā)學生,分組討論、交流。
(2)匯報時,說一說是怎樣想的。鼓勵學生運用多種思維,開發(fā)學生思維。
(3)啟發(fā)學生想:十幾減5還有哪些題?怎樣計算?
使學生明確:
11-5=6
12-5=7
13-5=8
14-5=9
15-5=10
2.出示12-4=□
(1)啟發(fā)學生分級討論、交流。
(2)聯(lián)系本題,說一說你是怎樣想的?
(3)啟發(fā)學生想:十幾減4還有哪些題?怎樣計算?
3.教學例4【繼續(xù)演示課件“十幾減5、4、3、2”】
(1)分級討論、交流,十幾減3、十幾減2有哪些題,怎樣計算?
(2)匯報時,使學生明確:
11-3=811-2=912-3=912-2=1013-3=10
4.引導學生對比.
啟發(fā)想十幾減5、4、3、2的計算可以怎樣想?使學生明確.
想加算減;
想十幾的組成;
想:11-5=6→11-6=5……
11-4=7→11-7=4……
三、鞏固作業(yè)
四、總結
反思
本節(jié)課的內(nèi)容,看上去不是新課,卻因為減數(shù)的變化,而讓學生們口算時速度減慢,不過同學們?nèi)阅軌蚶脤W過的方法來做,部分同學習慣于運用“破十法”,在這些題目中,他們運用上稍有困難,另人意外的是還沒等我提醒,班里的一名學生就發(fā)現(xiàn),這些題目更適合用想加算減的方法,真希望每堂課都有精彩。
一年級數(shù)學《20以內(nèi)退位減法》算法歸納
一年級數(shù)學《20以內(nèi)退位減法》算法歸納
一年級數(shù)學20以內(nèi)退位減法的算法
以8+5=13為例:
1、數(shù)數(shù)法
用數(shù)手指頭或畫點子逐一計數(shù)。
2、接數(shù)法
基本仍是數(shù)數(shù)法,只不過是在第一個數(shù)的基礎上再逐一計數(shù)。例如8+5,第一個數(shù)8不用數(shù),接上去數(shù)8+1+1+1+1+1。
3、雙手助記法
差生可以用“雙手助記法”幫忙,一只手表示一個數(shù),大姆指表示5,其他四指各表示1。例如8+5,按照規(guī)定伸出雙手,一看即知,8+5=13,經(jīng)常練習后,學生看到算式,即在頭腦中呈現(xiàn)雙手的表象,借助表象,學生便可以立即算出得數(shù)。這也可以說,是一個簡便的數(shù)學模型。這同數(shù)手指不同,數(shù)手指是逐一計數(shù),水平較低,而“雙手助記法”屬于按群計算了,達到了高一級層次。
4、珠心算
是80幾歲高齡的數(shù)學教育家陳子鏡老先生創(chuàng)立的一種珠算和心算相結合的新算法,其基本方法是借助手形碼來計算,右手大姆指代表5,其余每個手指代表1,左手每個指頭代表10。在計算中做到口、心腦并用。
5、湊十法
8+5=8+2+3=13,把第二個加數(shù)分解,與第一個加數(shù)湊十再算。
6、口訣法
在理解湊十法的基礎上,熟記加法口訣,直接報出結果8+5=13(八五13)。
小學是我們?nèi)松牡谝淮无D(zhuǎn)折,面對小學,各位學生一定要放松心情。我們?yōu)榇蠹覝蕚涞囊荒昙墧?shù)學20以內(nèi)退位減法的算法,希望給各位學生帶來幫助。
一年級數(shù)學下冊《20以內(nèi)的退位減法》知識點
一年級數(shù)學下冊《20以內(nèi)的退位減法》知識點
1、主題圖(10頁、11頁)
(1)能從圖中搜集數(shù)學信息,并利用信息提出恰當?shù)臄?shù)學問題。
(2)理解減法的兩個基本含義,并能利用此含義列出減法算式。
2、12頁例1
(1)能依據(jù)減法的含義看圖列式(已知總數(shù)和去掉的一部分,求還剩多少的運算)。
(2)經(jīng)歷自主探究算法、交流優(yōu)化算法的過程。
(3)能恰當選擇算法,正確計算十幾減9的減法算式。
(4)能解決相關的實際問題,體會數(shù)學的價值,培養(yǎng)應用意識。
3、15頁例2
(1)在具體情境中進一步理解減法的含義(已知總數(shù)和其中的一部分,求另一部分的運算)。
(2)經(jīng)歷進一步優(yōu)化算法的過程,并進一步理解“破十法”和“想加算減”的算理。
(3)能正確計算十幾減幾的退位減法,并能解決相關的實際問題。
4、19頁例3
(1)能準確的搜集情境中的數(shù)學信息,提出恰當?shù)臄?shù)學問題。
(2)能依據(jù)加法和減法的含義,正確列式,解決相關的實際問題。
(3)能選擇恰當?shù)姆椒?,熟練完?0以內(nèi)的退位減法計算,培養(yǎng)學生思維的靈活性。
5、整理與復習
(1)引導學生自主發(fā)現(xiàn)20以內(nèi)退位減法表中的規(guī)律。
(2)正確掌握“一圖四式”的內(nèi)容。
(3)涉及20以內(nèi)的退位減法的連加、連減、加減混合運算。
(4)優(yōu)生能求“5根手指的中間一共有多少個縫隙”類型的數(shù)學思考題。
浙教版一年級數(shù)學下冊《20以內(nèi)退位減法一》教學設計
浙教版一年級數(shù)學下冊《20以內(nèi)退位減法一》教學設計教
學
目
標1、使學生在理解的基礎上掌握十幾減9的計算方法。
2、鼓勵學生獨立探究,呈現(xiàn)多種計算方法。
3、密切數(shù)學與生活的練習,培養(yǎng)學生初步的抽思象教學過程維能力。教學重點熟練掌握十幾減9的口算方法,能準確計算。教學難點采用多種方法進行準確計算。教學過程
一、復習
1、口算。
9十39十79十49十6
9十99十29十59十8
2、在括號里填上適當?shù)臄?shù)。
9十()=129十()=139十()=14
9十()=159十()=169十()=17
二、新授
1、出示教科書P10的圖。
引導學生看圖,提問:誰能說一說這幅圖的意思?(有15個氣球,買了9個,還有幾個?)
想一想,用什么方法計算?該怎樣列式?學生思考回答后,教師板書:159=
提問:如果沒有圖,要算15減9等于幾,該怎樣想?
(學生以四人為一小組,互相商量。教師可提示學生聯(lián)系舊知識進行計算。)
學生匯報討論結果,可能有以下幾種情況:
(1)9加6得15,15減9等于65
(2)15可以分成9和6,15減9等于6;
(3)10減9等于1,l加5等于6;
(4)15減5等于10,再減4等于6。
教師對學生的不同想法,應及時給予表揚,鼓勵學生多動腦筋多
思考。進一步提問:這么多的想法都是對的,那么你覺得哪一種方法
又快又好呢?(鼓勵學生用想加算減的方法:想9加幾得15,15減9
得6)同時板書得數(shù)6。
2、小朋友玩套圈游戲,投了14個圈,有9個沒套中,套中了幾個?
提問:
(1)要求套中了幾個,該怎樣列式?(學生回答后,教師板書:149=)
(2)得多少?怎樣想的?教師板書得數(shù)5。
3、小結:
今天我們學習的是什么內(nèi)容?(十幾減9)教師板書課題。該怎樣計算這些題目呢?教師指題,引導學生總結出想加算減的方法,同時也鼓勵學生可選擇自己喜愛的方法進行計算。
三、鞏固練習
1、完成教科書P10做一做第1題。
讓學生在桌子上用小棒擺一擺,邊操作邊小聲地說想的過程。然后指名說,再在方框里填上數(shù)。
2、完成教科書P10做一做第2題。
學生獨立完成,再集體訂正。
3、完成教科書P10做一做第3題。
學生先獨立完成,再任指幾題,讓學生說一說最喜歡用什么方法計算。
四、課堂練習
1、完成教科書P11練習二第1、2題。
2、布置作業(yè)。反思本節(jié)課在出示了題目后,大部分同學能夠算出得數(shù),但都是運用幼兒園的學習方法手指算法來完成的,這樣的算法讓他們的速度很難提高。但我并不著急,調(diào)整課上內(nèi)容,先讓學生自由算幾道題,讓學生擁有了成就感以后,提出誰能有更快的口算方法?這一問題的提出讓學生們開始充滿信心,想要比式。于是,我先讓同學們在小組內(nèi)展開比賽,然后選出組內(nèi)高手在班里比賽,最后讓同學們來介紹自己的口算方法,教師進行小結,引出破十法、想加算減法、連減等,最后,讓同學們自選方法展開學習,并將同一種方法的學生放在一起進行切磋練習,從而真正地掌握新的口算方法。
一年級數(shù)學復習教案《20以內(nèi)退位減法的復習》
一年級數(shù)學復習教案《20以內(nèi)退位減法的復習》
教學內(nèi)容:
20以內(nèi)退位減法
復習要求:
1、通過本節(jié)課的復習,要求學生能夠準確地根據(jù)數(shù)學信息提出相應的數(shù)學問題,并能夠正確迅速地進行解答。
2、熟練地掌握20以內(nèi)的退位減法的計算方法并能正確地進行計算。
教學重、難點:
能夠正確地提出問題并能夠正確熟練地進行計算。
教學重點:
提升學生對本單元知識的掌握水平。
教具準備:
20以內(nèi)退位減法表的掛圖,口算卡片。
教學過程:
一、出示20以內(nèi)退位減法表:
11-911-811-711-611-511-411-311-2
12-912-812-712-612-512-412-3
13-913-813-713-613-513-4
14-914-814-714-614-5
15-915-815-715-6
16-916-816-7
17-917-8
18-9
二、引導學生找規(guī)律:
1、仔細觀察20以內(nèi)退位減法表,看看算式是怎樣排列的,一共有多少個?
2、小組活動:請小朋友們在小組中互相商量商量,看看這個表有那些規(guī)律?
學生可能找到橫、豎、斜等各種規(guī)律。
3、組與組之間交流,教師啟發(fā):還能發(fā)現(xiàn)什么規(guī)律?
三、各小組用事先準備好的算式卡片重新排一個表,以展示各組的新發(fā)現(xiàn)。
四、利用退位減法表復習:
1、把差是6……的算式一組一組地說出來。
說一說差是6的算式有哪幾道?除了表中算式,還有哪些?生答,師板書。
2、看一看這些算式,哪些是我們上學期學過的?哪些是我們剛剛學習的?哪些是以后要學算式?
四、小結:
通過這節(jié)課,你學到了什么?
浙教版一年級數(shù)學下冊《20以內(nèi)退位減法二》教學設計
浙教版一年級數(shù)學下冊《20以內(nèi)退位減法二》教學設計教
學
目
標1.使學生掌握十幾減5、4、3、2的計算方法;
2.能正確進行十幾減5、4、3、2的口算;
3.使學生能利用知識間的內(nèi)在聯(lián)系進行遷移類推,提高學生的抽象思維能力;教學重點使學生掌握十幾減5、4、3、2的計算方法,正確計算十幾減5、4、3、2。教學難點靈活運用十幾減幾的口算方法。教學過程
一、復習導入:
1.口算
2.說說你最拿手的口算方法
二、教學例4【繼續(xù)演示課件十幾減5、4、3、2】
1.出示例1:11-5=□
(1)啟發(fā)學生,分組討論、交流。
(2)匯報時,說一說是怎樣想的。鼓勵學生運用多種思維,開發(fā)學生思維。
(3)啟發(fā)學生想:十幾減5還有哪些題?怎樣計算?
使學生明確:
11-5=6
12-5=7
13-5=8
14-5=9
15-5=10
2.出示12-4=□
(1)啟發(fā)學生分級討論、交流。
(2)聯(lián)系本題,說一說你是怎樣想的?
(3)啟發(fā)學生想:十幾減4還有哪些題?怎樣計算?
3.教學例4【繼續(xù)演示課件十幾減5、4、3、2】
(1)分級討論、交流,十幾減3、十幾減2有哪些題,怎樣計算?
(2)匯報時,使學生明確:
11-3=811-2=912-3=912-2=1013-3=10
4.引導學生對比.
啟發(fā)想十幾減5、4、3、2的計算可以怎樣想?使學生明確.
想加算減;
想十幾的組成;
想:11-5=611-6=5
11-4=711-7=4
三、鞏固作業(yè)
四、總結
反思本節(jié)課的內(nèi)容,看上去不是新課,卻因為減數(shù)的變化,而讓學生們口算時速度減慢,不過同學們?nèi)阅軌蚶脤W過的方法來做,部分同學習慣于運用破十法,在這些題目中,他們運用上稍有困難,另人意外的是還沒等我提醒,班里的一名學生就發(fā)現(xiàn),這些題目更適合用想加算減的方法,真希望每堂課都有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