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語文二年級教案
發(fā)表時間:2021-05-22二年級語文上25蘇雅的畫兒教案。
教學
要求1.學習課文,理解課文內容,懂得只要肯動腦筋,壞事就有可能變成好事。
2.學會本課的生字、新詞,理解詞語的意思,積累“端詳、參加、弄臟”等詞語。
3.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分角色表演課文。能給句子加上合適的標點符號。
重點
難點1.學會本課的生字、新詞,理解詞語的意思。
2.懂得只要肯動腦筋,壞事就有可能變成好事。
教學
課時兩課時
蘇雅的畫兒
晚上,蘇雅在自己的房間里畫畫兒。她滿意①地端詳②著自己畫的樓梯。[句導讀:寫蘇雅畫好了自己的畫兒。]這幅畫兒明天要參加比賽呢。[句導讀:這句話要讀出高興的語氣。]
“蘇雅,”爸爸又在客廳里催③她了,“不要再畫了,快去睡吧!”[句導讀:“又”“再”說明了蘇雅畫畫兒的時間長,說明她畫畫兒很認真。]
段導讀:寫爸爸催蘇雅早點兒睡覺。
“好了,好了,還有一筆就畫完了?!盵句導讀:讀出高興的語氣。]
可是,就在畫最后一筆的時候,水彩筆啪的一聲掉到了紙上。[句導讀:寫蘇雅畫畫兒時出現(xiàn)了意外。]蘇雅哇地哭了起來。[句導讀:“哇”要重讀,說明蘇雅很傷心。]
段導讀:寫蘇雅的畫兒弄臟了。
第一部分(第1~4自然段):寫蘇雅畫畫兒時不小心彩筆掉在了紙上,弄臟了即將畫完的畫兒。
“怎么了?”爸爸連忙④走進來。[句導讀:“連忙”點明爸爸十分疼愛蘇雅。]
“我的畫兒弄臟了,再畫也來不及⑤了……”[句導讀:要讀出蘇雅的焦急。]
爸爸仔細地看了看,說:“別哭,我看可以在這里畫一只小花狗,正好臥在樓梯上,要不了幾筆就成?!?/p>
段導讀:寫爸爸給蘇雅出主意,在弄臟的地方畫上一只小花狗。
嘿⑥,對呀!蘇雅想了想,笑了。
段導讀:寫蘇雅同意了爸爸的建議。
很快,樓梯上的小花狗就畫出來了。蘇雅不由得⑦拍著手叫起來:“爸爸,您的主意⑧真妙!”[句導讀:讀出高興的語氣。]
段導讀:寫蘇雅改畫兒。
“看到了吧,孩子,只要肯動腦筋⑨,壞事就有可能變成好事?!盵句導讀:“只要……就……”說明了壞事變成好事的條件是要肯動腦筋。]
段導讀:寫了爸爸對蘇雅的教育。
第二部分(第5~10自然段):爸爸指點蘇雅把弄臟的地方畫成小狗,并說只要肯動腦筋,壞事就可能變成好事。
第二天評比的時候,蘇雅的畫兒一拿出來,全班同學就嚷開了:
“這一張最妙!”
“瞧,這小花狗多逗!”
“蘇雅,你怎么會想到畫小狗呢?”
段導讀:寫蘇雅的畫兒得到了同學的稱贊。
蘇雅的畫兒得了第一,同學們都起勁地為她鼓掌。蘇雅很高興。蘇雅更高興的是,她懂得了爸爸講的道理。
段導讀:總結全文,寫蘇雅明白了爸爸講的道理。
第三部分(第11~15自然段):蘇雅的畫兒得了第一,她懂得了爸爸講的道理。
字詞導讀
①滿意:覺得完全符合自己的心意。(例句)我非常滿意自己在比賽中的表現(xiàn)。
②端詳:仔細地看。(例句)他端詳著這張老照片,仿佛又回到從前的時光。
③催:叫人趕快行動或做某事。(例句)每天早上,學習委員都催我們快交作業(yè)。
④連忙:表示動作行為迅速急迫,相當于“趕緊”。
⑤來不及:因時間短促,無法顧到或趕上。
⑥嘿:表示贊嘆、驚訝。
⑦不由得:不禁。
⑧主意(zhǔyi):辦法。
⑨腦筋:指思考、記憶等能力。
⑩評比:通過比較,評定高低。
起勁:(工作、游戲等)情緒高、勁頭大。
高興:愉快而興奮。(例句)今天我很高興,因為明天我們要去春游。
1.學習課文,理解課文內容。
2.學習本課的生字、新詞,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生字卡片;重點語句投影。
一談話導入,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
1.同學們,你們喜歡畫畫兒嗎?有個小姑娘非常喜歡畫畫兒。她的名字叫蘇雅。今天,我們一起了解一件發(fā)生在她身上的事情。
2.教師板書課文題目:蘇雅的畫兒
二學習課文,認識本課的生字、新詞
1.自己朗讀課文,邊讀邊標畫出要求掌握的生字。
2.同桌互相檢查,糾正生字的讀音。
3.再讀課文,鞏固讀音。
三學習課文,理解課文的內容
1.指名朗讀課文。說一說課文主要講了一件什么事情。(一天晚上,蘇雅正在畫畫兒,準備參加比賽。可是,一支彩筆掉在紙上,把畫兒弄臟了。在爸爸的建議下,她在弄臟的地方畫了一只小狗。第二天,她的畫兒得了第一名。)
2.讀了這篇文章,你懂得了什么?把有關的語句在課文里標畫出來。
3.出示投影:看到了吧,孩子,只要肯動腦筋,壞事就有可能變成好事。
四學習課文,體會爸爸說的話的含意
1.蘇雅的爸爸為什么會對她說這樣的話呢?發(fā)生了什么壞事?壞事怎樣變成好事的?
2.讀課文第1~6自然段,分析事情的起因。
3.學生匯報:蘇雅第二天參加畫畫兒比賽。晚上在房間里畫畫兒時,一支水彩筆掉在了畫好的畫兒上。她的哭聲引來了爸爸。
4.蘇雅對自己的畫兒滿意嗎?你從哪些地方看出來的?
5.學生匯報有關的語句:她滿意地端詳著自己畫的樓梯。
追問:什么是端詳?(仔細地看)
6.讀這句話,嘗試把蘇雅滿意的感受讀出來。
7.蘇雅的畫兒弄臟后,爸爸給她提出了什么建議?
8.學生匯報,出示句子。(爸爸仔細地看了看,說:“別哭,我看可以在這里畫一只小花狗,正好臥在樓梯上,要不了幾筆就成?!?
9.討論:你認為爸爸的建議怎么樣?為什么?(爸爸的建議非常好。因為這幅畫兒被弄臟了,重新畫已經來不及了。在弄臟的地方畫上一只小花狗,就可以解決問題。)
10.蘇雅是怎樣想的?(蘇雅想了想,笑了。蘇雅不由得拍著手叫起來:“爸爸,您的主意真妙!”)
11.練習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五布置作業(yè):熟讀課文
1.教師應告訴學生文中的壞事不是指違法的事,而是指暫時沒有做好或不小心做錯了的事。課文中蘇雅不小心地把畫好的畫兒弄臟了,這就成了一件壞事;在爸爸的指點下,經過蘇雅的努力,在弄臟的地方畫了一只小花狗,又成了一幅美麗的畫兒,使它變成了好事。讓學生明白當我們遇到事情辦得糟糕的時候,不能慌張,要積極開動腦筋想想補救的辦法,這樣,壞事就有可能變成好事。
2.進行實踐訓練。提問問題,如:在生活中,你遇到過這樣的事嗎?教師鼓勵學生大膽地、充分地說。
1.學習課文,理解課文內容,懂得只要肯動腦筋,壞事就有可能變成好事。
2.學會本課的生字、新詞,理解詞語的意思,積累“端詳、參加、弄臟”等詞語。
生字卡片。
一復習回顧,導入新課
1.指名朗讀課文。想一想課文主要講了一件什么事情。
2.蘇雅的情緒發(fā)生了哪些變化?為什么?
二學習事件的結果www.lvshijia.net
1.蘇雅接受了爸爸的建議,她畫的畫兒得獎了嗎?
2.學生朗讀課文第11~15自然段。
3.用自己的話說說故事的結局如何。
4.蘇雅為什么高興呢?(她不僅為自己的畫兒得到了第一名而高興,還為她懂得了爸爸講的道理而高興。)
5.從蘇雅的經歷中,你受到了什么啟發(fā)?(學生自由發(fā)表見解)
三學習課文中的生字,鞏固識字方法
1.看生字卡片,讀出生字。
2.自學生字,想一想運用什么方法才能記住生字。
3.學生匯報。
(1)用熟字加偏旁組成新字的方法:辦—蘇羊—詳弟—梯丁—廳莊—臟
(2)猜字謎的方法:“田”出頭—由
(3)給熟字換偏旁的方法:紗—妙瑞—端斑—班
(4)數筆畫記憶法:參(8畫)
四指導書寫
1.指導學生寫“班”字。
2.觀察老師寫的范字,找到書寫規(guī)律并描紅。
3.教師指導、點評。
1.采用多種方法識字,如游戲激趣法,可采用“大轉盤”的游戲(轉盤上寫著生字,教師轉動轉盤,學生開火車讀),從而調動學生識字的積極性。
2.教師應有意識地增強學生的問題意識。先提出問題:一件壞事是怎么變成好事的?再指導學生解決問題。如出示句子:“爸爸仔細地看了看,說:‘別哭……’”這里為什么要加上“仔細地”,可不可以去掉?你覺得這是一位怎么樣的爸爸?讓學生帶著問題朗讀。
1.照樣子,寫詞語。
例:由由于—于是—是非—非常
評(評比)—(比賽)—(賽跑)—(跑步)
變(變化)—(化石)—(石頭)—(頭部)
2.用下面的詞語組成一句通順的話。
(1)小猴子再偷桃去小兔時被捉住了
小猴子再去偷桃時,被小兔捉住了。
(2)經常小兔給澆水桃樹施肥
小兔經常給桃樹澆水、施肥。
3.從哪些地方可以看出“爸爸,您的主意真妙”?
一關于思考的名人名言
獨立思考能力是科學研究和創(chuàng)造發(fā)明的一項必備才能。在歷史上任何一個較重要的科學上的創(chuàng)造和發(fā)明,都是和創(chuàng)造發(fā)明者的獨立地深入地看問題的方法分不開的。——華羅庚
想象力比知識更重要,因為知識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世界上的一切,推動著進步,并且是知識進化的源泉。嚴格地說,想象力是科學研究中的實在因素?!獝垡蛩固?/p>
二閱讀教學指導(節(jié)選)
配合課件指導朗讀。
1.“怎么了?”爸爸連忙走進來。(抓住“連忙”一詞,指導學生讀出爸爸關心蘇雅的語氣。)
2.“我的畫兒弄臟了,再畫也來不及了……”(引導學生讀出難過、傷心的語氣。)
3.第7自然段,引導學生讀慢點兒,讀出爸爸親切的語氣,體會爸爸遇事不慌的處事作風。
4.第8自然段抓住“嘿”字,讀出蘇雅恍然大悟的心情。
5.第9自然段抓住“拍著手叫起來”,讀出小狗畫成后蘇雅高興的心情。并在讀后體會一張被弄臟的畫兒經過爸爸的指點和蘇雅的巧手,又變成了一幅漂亮的畫兒,從中感悟“壞事”經過動腦筋、想辦法,變成了好事的道理。
編輯推薦
二年級語文上20蘇雅的畫兒教案作業(yè)題(語文S版)
老師要承擔起對每一位同學的教學責任,在開展教學工作之前。有的老師會在很久之前就精心制作一份教學計劃。為學生帶來更好的聽課體驗,從而提高聽課效率。那你們知道有哪些優(yōu)秀的小學教案嗎?小編收集整理了一些“二年級語文上20蘇雅的畫兒教案作業(yè)題(語文S版)”,歡迎您參考,希望對您有所助益。
20蘇雅的畫兒
【教學目標】
1.認識“蘇、雅、詳、梯、幅、參、加、賽、廳、由、筋、評、班、逗、懂”等15個生字,會寫“由、紙、加、狗、班、參、筆、廳”等8個生字。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3.指導學生朗讀中體會蘇雅的感情變化,品味爸爸的話所蘊含的道理。
【教學重點】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教學難點】懂得只要肯動腦筋,變通一下,事情就有可能做好的道理
【教學時數】兩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課時目標
1.整體感知課文,知道課文講了一件什么事。
2.認識生字,書寫生字。
教具準備多媒體課件
教學過程
一、揭題質疑,激發(fā)興趣
1.教師談話,板書課題:20蘇雅的畫兒
2.齊讀課題。
3.質疑激趣:讀了課題,你知道了什么?還想知道什么?(出示課件2)
二、識字學詞,整體感知
(一)借助漢語拼音自由朗讀課文,要求讀三遍,每一遍都提出不同的要求(課件展示朗讀要求):
第一遍:讀準字音,把課文讀通順,讀正確。
第二遍:一邊讀,一邊用圓圈圈出文中的生字,用橫線畫出生字組成的詞語。
第三遍:一邊讀,一邊想:課文主要寫了誰?他們之間發(fā)生了什么事?
(二)檢查學生自讀情況,教師相機指導
1.指名分自然段朗讀課文,師生正音。
2.認讀會認字(出示課件4、5)。
(1)指名讀一讀。
(2)集體齊讀。
3.聽讀音找字卡。
(1)老師讀生字,學生在自己的字卡中找出生字,看誰找得又快又對。
(2)同桌合作:一人讀生字,一人找字卡。
4.四人學習小組活動:在讀準字音的基礎上,互相交流記字方法,說說自己記住了哪些生字,是用什么方法記住的。教師走進學生中間,相機點評指導。
5.認讀本課的新詞。(出示課件6)。
6.指名交流:課文主要寫了誰?他們之間發(fā)生了一件什么事?
三、認清字形,指導寫字
1.(出示課件7)觀察出示的8個生字,先讀一讀,然后試著寫一寫,說說自己的發(fā)現(xiàn)。
2.教師指導:“紙”字的右邊是“氏”不要多一點,寫成“氐”;“狗”字的左邊是反犬旁,不要寫成提手旁;“筆”是上下結構,上面是竹字頭,不是草字頭。
課外作業(yè)新設計
一、讀拼音,寫漢字。
lǐyóubáizhǐcānjiāxiǎogǒudàtīngcǎibǐ
()()()()()()
二、給下面加點字選擇正確的讀音,打“√”號。
比賽(sāisài)腦筋(jīnjīng)蘇雅(shūsū)懂得(dǒngzhòng)
三、給下面句子加標點。
1.爸爸()您的主意真妙()
2.蘇雅()你怎么會想到畫小狗呢()
參考答案:
一、理由白紙參加小狗大廳彩筆
二、sàijīnsūdǒng
三、1.爸爸(,)您的主意真妙(!)
2.蘇雅(,)你怎么會想到畫小狗呢(?)
第二課時
課時目標
1.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指導學生朗讀中體會蘇雅的感情變化,品味爸爸的話所蘊含的道理。
教具準備多媒體教學課件
教學過程
一、創(chuàng)設情境,導入課題
上自然段課我們學習了第20課《蘇雅的畫兒》的生字詞,這自然段課我們繼續(xù)來學習。請同學們大聲讀課題。
1.看蘇雅樓梯畫和弄臟的畫圖片。
通過上自然段課的學習,我們認識了一位新朋友,她的名字叫什么?瞧,蘇雅正滿意地端詳著自己畫的樓梯,可是,就在畫最后一筆的時候,水彩筆把畫兒弄臟了。然而,在第二天的比賽中,她卻得了第一名,同學們想知道這其中的秘密嗎?(想?。ǔ鍪菊n件10)
二、復習生字,檢查反饋
1.過渡:要想知道這個秘密,就要深入地學習課文,首先就要過字詞關。請看?。ǔ鍪菊n件11)誰能大膽舉手起來讀這些生字寶寶?
2.齊讀生字。
過渡:非常棒!我們全班再齊讀這些詞語一遍。
三、品讀課文,理解感悟
1.自由讀課文,整體感知課文。
過渡:同學們的詞語掌握得這么好。讓我們把這些字寶寶放回課文里去讀一讀吧。請翻開課本,邊讀邊想以下四個問題。(出示課件12)
2.誰來回答第一個問題呢?是啊,蘇雅用這幅畫兒去參加明天的比賽,可是卻在畫的過程中發(fā)生的什么呢?(4自然段)
3.品讀描寫蘇雅傷心的句子。
(1)過渡:是啊,好好的畫兒卻被弄臟了,蘇雅的心情怎樣?(傷心、難過、哭起來)
(2)你從哪些句子讀懂的?(指名說)(出示:蘇雅哇地哭了起來。“我的畫弄臟了,再畫也來不及了……”)
(3)誰能讀出蘇雅的傷心?(指導名生讀)
4.品讀第7自然段,領悟爸爸因為對蘇雅的愛,因此能仔細觀察動腦筋幫蘇雅想出了辦法。
(1)過渡:老師從你的朗讀感覺到了蘇雅的傷心。是不是真的沒有辦法解決了呢?請同學們讀第7自然段,同桌合作,討論交流。
(2)匯報情況。過渡:有什么辦法解決了呢?(指名生讀)(出示:爸爸仔細地看了看,說:“別哭……要不了幾筆就成。”)
(3)爸爸“仔細”地看,從“仔細”這個詞我們可以體會到什么?(爸爸細心照顧蘇雅。)課文里還有些哪些地方也體現(xiàn)了爸爸對蘇雅仔細地照顧?
5.品讀表達蘇雅高興地句子:爸爸,您的主意真妙!
過渡:蘇雅在爸爸的啟發(fā)下,把小花狗畫好了,她高興得不由自主地拍手起來??纯凑n文是怎么寫她高興的?(指名讀句子)再請一個同學讀,讀出蘇雅的高興
6.分角色朗讀爸爸和蘇雅的話。
(1)正因為爸爸的主意太妙了,蘇雅非常高興。讓我們再來感受蘇雅的快樂吧。
(2)出示課件:同桌合作,分角色練習讀。
(3)誰愿意來讀爸爸的話?(一男同學)注意讀出爸爸對蘇雅的關心。誰讀蘇雅的話?(女孩子)注意讀出蘇雅的心情變化,最初是急得哭,后來高興地笑了。(板書:壞事——好事)(出示課件13)
7.學習11——14自然段。
(1)快速讀書。蘇雅的畫兒一拿出來,同學們有什么反應呢?請快速讀11—14自然段。
(2)看同學們的表情,他們都在說些什么呢?課件出示。(指名讀)
8.學習第15自然段,回歸整體。
(1)蘇雅得到了同學們的贊揚,會()?她更高興的是()?(出示課件14)(指名2)爸爸講的道理是()?(出示課件:只要肯懂腦筋,變通一下,事情就有可能做好。)齊讀。
(2)你們知道壞事變好事的秘訣是什么嗎?(板書:肯動腦筋)
(3)那學習了這篇課文你懂得了一個什么道理呢?
四、拓展延伸,合作交流(出示課件15)
1.同學們,小方的新裙子不小心劃了一個洞,你怎樣幫幫?
2.同學們,你們遇到過壞事變成好事的事情嗎?四人小組說說。
3.全班同學說。
五、結合板書,小結下課
親愛的同學們,老師希望,你們以后不管遇到什么壞事或者困難,千萬不能像蘇雅那樣急得就哭了,一定要冷靜地動腦思考,樂觀地對待,那么,就有找到解決問題的辦法。
課外作業(yè)新設計
一、辨字組詞
斤()田()狗()班()
廳()由()拘()斑()
二、選詞填空
滿意傷心
1.看著被弄臟的畫兒,蘇雅()地哭了。
2.她()地端詳著自己剛剛畫好的一幅畫。
不由得不得不
3.想到就要比賽了,他()緊張起來。
4.天就要黑了,他()收拾東西回家。
三、照樣子,用加點的詞寫一句話。
爸爸告訴蘇雅,只要肯動腦筋,變通一下,事情就有可能做好。
……只要……就……:
參考答案:
一、斤兩大廳田地不由得小狗拘留班長斑馬
二、1.傷心2.滿意3.不由得4.不得不
三、只要認真學習,就一定會有進步。
板書設計:20.蘇雅的畫兒
壞事(弄臟)好事(小花狗)
肯動腦筋
【教學反思】
《蘇雅的畫兒兒》這篇課文寫了蘇雅畫畫兒時,不小心將畫兒弄臟,爸爸給她出主意,巧妙地彌補了過失。在課堂上,我通過各種形式去充分調動學生朗讀的積極性,讓他們通過熟讀課文去把握故事內容,體會主人公情感的變化,教師是學生活動的組織和引導者,而學生則是學習的主體,這自然段課中學生的主體地位非常突出,我引導學生讓他們自己去探索,質疑,交流,解疑,學生在教學中不是消極地受教,而是主動地探求,學生積極自主的學習能力得到了提高。
同課異構
《蘇雅的畫兒》創(chuàng)新設計
【教學目標】
一、知識與能力:
1.能認識15個會認字,會寫8個會寫字。
2.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體會用不同的語氣表現(xiàn)人物的心情。
3.理解課文內容,懂得只要肯動腦筋,變通一下,事情就有可能做好的道理。
二、過程與方法:
1.朗讀法:通過各種形式的讀法讓學生把握故事的大致內容,體會主人公情感的變化。
2.以學生為主體,教師為主導,通過教師的設疑,學生的討論來解決問題,使學生的思維得到訓練,深入理解文章揭示的道理。
三、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
培養(yǎng)學生正確對待困難,遇到問題時肯動腦筋,換個角度看問題的意識
【教學重點】
學生生字詞,朗讀課文,在理解課文內容的基礎上感悟文中蘊含的道理。
【教學難點】通過不同的語氣表現(xiàn)人物的不同心情
【課時安排】兩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從題入手,質疑激趣
齊讀課題,你從課題中知道了什么?
二、初讀課文,讀準字音
1.自讀課文,提出要求:
2.把課文讀得流利,正確
3.思考,文中寫了誰的一件什么事?
4.檢查課前預習情況
(1)認讀詞語:
蘇雅端詳樓梯一幅畫兒參加比賽
大廳不由得腦筋評比全班逗號懂得
以多種形式熟讀詞語(自由讀,齊讀,抽讀)
(2)結合上下文理解以上詞語意思。
三、練讀課文,整體感知
1.學生以自己喜歡的方式讀課文。
2.抽學生分角色讀一讀。
四、基礎過關,課堂練習
1.爸爸您的主意真妙
2.蘇雅你怎么會想到畫小狗呢
指導學生讀一讀
五.課堂延伸,布置作業(yè)
把這個故事講給爸爸媽媽聽一聽。
第二課時
一、復習字詞,導入新課
二、朗讀感悟,體會心情
1.自讀課文第1---3自然段,思考:
蘇雅在忙著干什么?此時,她的心情怎樣?(指導讀出蘇雅高興,滿意之情。)
2.范讀第4自然段,(讀出語氣,感情)討論:如果你遇到這樣的事情,你會怎么辦呢?
3.分角色朗讀蘇雅和爸爸的對話,思考:
(1)爸爸為蘇雅想了一個什么辦法,讓蘇雅破涕為笑?
(2)蘇雅的心情發(fā)生了什么變化,你能用一個詞語來形容嗎/從什么地方可以看出來?(興奮/拍著手叫起來)
4.指導學生讀出蘇雅的高興心情。
5.反復朗讀爸爸的話。
6.體會討論爸爸的話是什么意思?
7.從這件事你懂得了什么道理?
學生討論,交流。說出自己的想法,教師引導:
生活中遇到困難,問題,挫折等,要學會動腦思考,學會換一個角度看問題,事情有可能會出現(xiàn)轉機。
8.集體朗讀第11—15自然段
(1)蘇雅的畫兒在評比會上受到了怎樣的評價?
(2)試著給下面的句子加上標點,讀一讀,讀出語氣
瞧這小花狗多逗
蘇雅你怎么會想到畫小狗呢
9.此時,蘇雅的心情怎樣?她為什么有這樣的心情?
三、再讀課文,領會主旨
1.以自己喜歡的方式再讀課文,深入領會文章所表達的道理。
2.拓展延伸。
你能舉些“只要肯定腦筋,變通一下,事情就有可能做好”的例子嗎?
四、描描寫寫,指導寫字
1.讀一讀課文后的8個生字,分別組詞。
2.觀察生字結構,說說自己的發(fā)現(xiàn)。
3.教師板書范寫:紙狗參筆
4.指導學生在田字格中書寫,會寫字。
【板書設計】
蘇雅的畫兒
畫畫兒兒滿意
弄臟畫傷心
畫小狗興奮
只要肯動腦筋,變通一下,事情就有可能做好。
資源包
精彩片段
《蘇雅的畫》教學片段
一、情境導入,溫故引新。
師出示課件(蘇雅畫像)
師:小朋友還認識她嗎?(相機板書課題,齊讀。)
生:認識,她是蘇雅。
師課件展示(詞語)
生復習鞏固詞語。
師:蘇雅的畫兒到底畫得怎么樣,后來又發(fā)生了怎樣的事呢?請同學們帶著問題,朗讀課文。
二、朗讀感悟,理解課文。
(一)學習課文1—3自然段。
師展示課件(蘇雅認真端詳自己畫的樓梯)。
師:蘇雅在干什么?
生:在畫畫兒兒
師:書上有個詞語告訴了我們她怎樣地看自己的畫,請同學們自由讀讀課文的1自然段,找出這個詞語。隨圖理解“端詳”,(可結合做動作理解)。你從中可以看出蘇雅對自己畫的畫怎么樣?
生:她很滿意自己的畫。
師板書:滿意
師:這時候誰在叫她?怎么叫的?誰來學爸爸叫叫她?(指導朗讀第2自然段)。
生:不要再畫了,快點兒睡吧!
師:蘇雅怎么回答的?(指導讀第3自然段。)
生讀第三自然段。
師:我覺得你應該讀出高興的語氣,因為大功告成了。誰再來讀一讀?
生讀。
師:請同學們朗讀1—3自然段,要表現(xiàn)出蘇雅為自己畫好了畫而感到“滿意”的樣子。
(二)指導閱讀4—10自然段。
1.指導讀第4自然段。
師:請看圖,問:剛才對自己畫的畫很滿意的蘇雅,現(xiàn)在怎么了?
生:哭了。
師:到底發(fā)生了什么事使蘇雅哭了呢?(課件演示水彩筆弄臟畫)畫是蘇雅故意弄臟的嗎?你能從文中找出有關的句子來讀嗎?
生讀第四自然段。
師:大家要讀出難過、傷心、又急又氣的心情來。誰再來讀一讀?
師:你讀得可真不錯。但是蘇雅辛辛苦苦畫好的畫被水彩筆掉在上面給弄臟了,多可惜呀,本來一件好事,現(xiàn)在變成了壞事。
師:如果是你遇到這樣的情況,你會怎么辦呢?
學生自由說
2.學習5—9自然段。
師:你們真聰明,知道動腦筋想辦法。爸爸也替蘇雅想了個辦法,是個怎樣的辦法呢?讓我們默讀5—9自然段,找出這個好辦法。
生默讀后匯報。(課件演示:在弄臟的地方畫一只小花狗)
師:自己練讀5—9自然段,想想爸爸和蘇雅的對話該用怎樣的語氣來讀。
師指名讀。
師:老師把爸爸和蘇雅的對話拍成了動畫,大家來聽聽他們是怎么說的。
學生觀看動畫片。(放課件:配音圖)
師:請大家配合課件練習朗讀。
A“怎么了?”爸爸連忙走進來。
B“我的畫弄臟了,再畫也來不及了……”
C第七自然段。
D第八自然段。
師指名朗讀。
師:第一個句子,我們要抓住“連忙”一詞,讀出爸爸關心蘇雅的語氣。誰再來第一遍。
生讀
師:不錯,我們能聽出爸爸對蘇雅的關心了。
師:第二個句子要讀出難過、傷心的語氣。大家一起讀一下。
生一起大聲讀句子。
師:第七自然段要讀慢點,讀出爸爸親切的語氣,體會爸爸遇事不慌的做法。
師:讀第八自然段,要抓住“嘿”字,讀出蘇雅恍然大悟的心情。
3.朗讀感悟第10自然段。
師:第十自然段中爸爸說的這句話最重要了,小朋友學懂了這句,可就長本領了。(課件出示第十自然段)
生自由讀。
師:想想爸爸的話說明了一個什么道理。
同桌討論后,全班交流從中懂得的道理。
師小結:爸爸的話是說只要肯定腦筋,變通一下,原本看來糟糕的事情就會做好。當我們遇到事情辦得糟糕的時候,不能慌張,要積極開動腦筋想想補救的辦法,這樣,壞事就有可能變成好事。
師:再讀爸爸說的這段話,感悟所說的道理。
4.全班分角色朗讀4—10自然段。
(三)學習11—15自然段。
師:在第二天的評比會上,蘇雅的畫一拿出來,全班同學就怎么樣?
生:嚷開了。
師課件出示蘇雅向同學們展示自己的畫。
師:同學們是怎樣“嚷”的?你也來嚷嚷吧!下面請同學們讀12、13、14自然段。先想一想,應該用什么語氣來讀呢?
生1:羨慕。
生2:贊美。
生3:驚訝。
師:說的很對。那現(xiàn)在你就用這樣的語氣來讀一讀吧!
師:你能用自己的話夸夸蘇雅嗎?
生:蘇雅,你真棒!
生:蘇雅,你畫的小狗真是錦上添花呀!
……
師:蘇雅的畫得了第一,同學們高興嗎?讓我們一起高興地讀讀第15自然段吧。
三、總結談話,拓展提升。
師:學了課文后,同學們有什么收獲呢?
生:我懂得了一個道理,就是壞事有可能變成好事。
生:遇到事情不要慌張,要動腦筋想辦法。
師:你們說的都很對。不過,可不要說是說,做事做呀!
師:課后將這個故事講給爸爸媽媽聽,并叫她們說說對“只要肯動腦筋,變通一下,事情就有可能做好”這句話的理解。
備課資料
水彩畫:用水調和透明顏料作畫的一種繪畫方法,簡稱水彩,由于色彩透明,一層顏色覆蓋另一層可以產生特殊的效果,但調和顏色過多或覆蓋過多會使色彩骯臟,水干燥的快,所以水彩畫不適宜制作大幅作品,適合制作風景等清新明快的小幅畫作。顏色攜帶方便,也可作為速寫,搜集素材用。
另一個水彩畫重要的關鍵就是挑選良好的水彩紙。良好的水彩紙能夠在大量水份和快速反復涂抹下不起毛球,但也十分昂貴,所以學習水彩畫的學生常常一紙雙面都用來練習。
與其他繪畫比較起來,水彩畫相當注重表現(xiàn)技法。成功的水彩畫除了要掌握水分,色彩,也必須掌握如何僅用水跟薄薄的色彩來表現(xiàn)質感,量感。
練習
基礎積累大鞏固
一、連詞成句,加上標點。
1.蘇雅著不由得手叫起來拍
2.爸爸懂得了講道理她的
閱讀能力大提升
一把筷子
從前,有幾個兄弟,常常吵架。
一天,父親把他們叫到跟前,拿出一把筷子,對他們說:“你們誰能把筷子折斷?”幾個兄弟都試了試,誰也折不斷。父親把這把筷子拆散了,分給每人一根,叫他們再折。這次,他們一折就斷了。父親說:“你們看,一把筷子多結實,怎么折也折不斷。而一根筷子很容易就折斷了。以后你們不要再吵了,團結起來才會有力量。”
1.這篇短文共有個自然段。
2.寫出下列詞語的反義詞。
容易——()團結——()
3.這個故事告訴我們一個什么道理?
思維創(chuàng)新大拓展
三、閱讀短文,回答問題。
小猴子撈鑰匙
山羊大嬸起得早,她發(fā)現(xiàn)水缸里的水用完了。山羊大嬸把孩子關在屋子里,鎖上屋門,挑起桶到井邊去打水,山羊大嬸一彎腰,“撲通”一聲,她把門上的鑰匙掉進井里去了。
聽說山羊大嬸把鑰匙掉進了井里,小白兔、小花狗都來幫她撈。小白兔拿著一根竹竿,撈呀,撈呀,撈了好長時間,連鑰匙的影子也沒見著。這時,小猴拿著一根繩子來了,繩子的一端系著一個彎鐵塊。小猴問:“你的鑰匙是銅的,還是鐵的?”山羊大嬸說:“是鐵的!”小猴說:“太好啦!”說完便慢慢地將繩子放進井里,又慢慢提出來。啊,鑰匙吸在彎鐵塊上,被撈出來了。
小朋友,你知道這是什么道理嗎?
參考答案:
一、1.蘇雅不由得拍著手叫起來。2.她懂得了爸爸講的道理。
二、1.22.困難分裂3.團結起來力量大。
三、小猴系在繩子上的是一塊磁鐵,它把鑰匙吸上來了。
《蘇雅的畫兒》知識點復習
為了使每堂課能夠順利的進展,要根據班級同學的具體情況編寫教案。讓同學們很好的吸收課堂上所講的知識點,那么優(yōu)秀的教案是怎么樣的呢?為了讓您在使用時更加簡單方便,下面是小編整理的“《蘇雅的畫兒》知識點復習”,僅供參考,希望可以幫助到您。
《蘇雅的畫兒》知識點復習
【原文】
晚上,蘇雅在自己的房間里畫畫兒。她滿意地端詳著自己畫的樓梯。這幅畫兒明天要參加比賽呢。
“蘇雅,”爸爸又在客廳里催她了,要再畫了,快去睡吧!”
“好了,好了,還有一筆就畫完了?!?/p>
可是,就在畫最后一筆的時候,水彩筆啪的一聲掉到了紙上。蘇雅哇地哭了起來。
“怎么了?”爸爸連忙走進來。
“我的畫兒弄臟了,再畫也來不及了……”
爸爸仔細地看了看,說:“別哭,我看可以在這里畫一只小花狗,正好臥在樓梯上,要不了幾筆就成。”
嘿,對呀!蘇雅想了想,笑了。
很快,樓梯上的小花狗就畫出來了,蘇雅不由得拍著手叫起來:“爸爸,您的主意真妙!”
“看到了吧,孩子,只要肯動腦筋,壞事就有可能變成好事?!?/p>
第二天評比的時候,蘇雅的畫兒一拿出來,全班同學就嚷開了:
“這一張最妙!”
“瞧,這小花狗多逗!”
“蘇雅,你怎么會想到畫小狗呢?”
蘇雅的畫兒得了第一,同學們都起勁地為她鼓掌。蘇雅很高興。蘇雅更高興的是,她懂得了爸爸講的道理。
【字詞學習】
字:畫、催、啪、弄、臥、拍、嚷、逗
詞:端詳、樓梯、比賽、仔細、腦筋、鼓掌
【重點句子】
1.晚上,蘇雅在自己的房間里畫畫兒。她滿意地端詳著自己畫的樓梯。這幅畫兒明天要參加比賽呢。
2.可是,就在畫最后一筆的時候,水彩筆啪的一聲掉到了紙上。蘇雅哇地哭了起來。
3.爸爸仔細地看了看,說:“別哭,我看可以在這里畫一只小花狗,正好臥在樓梯上,要不了幾筆就成?!?/p>
4.很快,樓梯上的小花狗就畫出來了,蘇雅不由得拍著手叫起來:“爸爸,您的主意真妙!”
5.蘇雅的畫兒得了第一,同學們都起勁地為她鼓掌。蘇雅很高興。蘇雅更高興的是,她懂得了爸爸講的道理。
【主要內容】
《蘇雅的畫兒》主要講述了蘇雅在畫畫的時候,不小心把水彩筆打翻了,要參賽的畫給弄臟了,蘇雅很著急,而蘇雅的爸爸卻用了一個方法讓畫更加傳神,最終蘇雅的畫得了第一名。這個故事告訴我們,只要肯動腦筋,壞事就有可能變成好事。
【練習題】
一、讀拼音,寫漢字。
yóuyúpínɡbǐzǐxìshànɡbān
()()()()
二、給正確的讀音加紅色。
弄臟(zānɡzhānɡ)奇妙(miàomào)
蘇雅(shūsū)參加(shēncān)
三、給下面句子加標點。
1、爸爸()您的主意真妙()
2、蘇雅()你怎么會想到畫小狗呢()
【參考答案】
一、讀拼音,寫漢字。
yóuyúpínɡbǐzǐxìshànɡbān
(由于)(屏蔽)(仔細)(上班)
二、給正確的讀音加紅色。
弄臟(zānɡzhānɡ)奇妙(miàomào)
蘇雅(shūsū)參加(shēncān)
三、給下面句子加標點。
1、爸爸(,)您的主意真妙(!)
2、蘇雅(,)你怎么會想到畫小狗呢(?)
《蘇雅的畫》(教案)
教學目標:
1、能認識12個會認字,會寫8個會寫字(另加2個,共10個);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體會用不同的語氣表現(xiàn)人物的心情;
3、理解課文內容,懂得只要肯動腦,壞事就有可能變成好事。
教學重點:
1、學習生字、詞;
2、指導朗讀課文,理解文中蘊含的道理。
教學難點:
通過不同的語氣表現(xiàn)人物的不同心情。
教學準備:
生字、詞語卡片、小黑板。
教學時間:
二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引入課題:
出示課題并讀,說說你想知道什么?你從這個課題中知道了什么?
二、初讀課文,學習會認字:
1、請你自讀課文,注意把課文讀得流利、正確,想一想文中的主人公都有誰,寫了一件什么事?
2、畫壞之后,蘇雅和爸爸都有什么樣的表現(xiàn)?請你讀一讀。(指導看圖)
3、從文中勾劃出你喜歡的詞語,或不懂的地方,把你喜歡的詞語讀給同桌聽聽。
4、交流詞語:
端詳樓梯參加客廳弄臟臥下但是評比懂事
變成全班滿意比賽道理壞事
(自由讀、齊讀、抽讀)
5、學習會認字。
(1)小組長主持學習會認字;
(2)指導學習一:析字組詞
洋弟叁丁莊但蘋董
詳梯參廳臟擔評懂
(3)指導學習二:連一連
艸立王臣讠忄
卜廾辦董平端
()()()()()()
(4)卡片識字(抽讀、開火車)
三、理解文中蘊含的道理:
1、抽生分角色讀一讀,其余同學思考,文中蘇雅懂得了什么道理?
2、你能舉些只要肯動腦,就會把壞事變成好事例子嗎?
四、練習加標點符號,再讀一讀。
1、爸爸的主意很妙
2、爸爸你的主意真妙
3、蘇雅你怎么會想到畫小狗呢
五、作業(yè):
1、熟讀課文,有情入味;
2、會寫字描紅,注意想哪些字特別需要注意,為什么?
(第二課時略―――指導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表現(xiàn)人物的不同心情,指導學習會寫字)
附:板書設計
蘇雅的畫
(小學二年級)
《蘇雅的畫》教案
作為大家敬仰的人民教師,要對每一堂課認真負責。每位老師都會提前準備一份教案,以便于提高講課效率。上課才能夠為同學講更多的,更全面的知識。你知道有哪些教案是比較簡單易懂的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蘇雅的畫》教案”,歡迎您參考,希望對您有所助益。
教學目標:
1、能認識12個會認字,會寫8個會寫字(另加2個,共10個);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體會用不同的語氣表現(xiàn)人物的心情;
3、理解課文內容,懂得只要肯動腦,壞事就有可能變成好事。
教學重點:
1、學習生字、詞;
2、指導朗讀課文,理解文中蘊含的道理。
教學難點:
通過不同的語氣表現(xiàn)人物的不同心情。
教學準備:
生字、詞語卡片、小黑板。
教學時間:
二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引入課題:
出示課題并讀,說說你想知道什么?你從這個課題中知道了什么?
二、初讀課文,學習會認字:
1、請你自讀課文,注意把課文讀得流利、正確,想一想文中的主人公都有誰,寫了一件什么事?
2、畫壞之后,蘇雅和爸爸都有什么樣的表現(xiàn)?請你讀一讀。(指導看圖)
3、從文中勾劃出你喜歡的詞語,或不懂的地方,把你喜歡的詞語讀給同桌聽聽。
4、交流詞語:
端詳樓梯參加客廳弄臟臥下但是評比懂事
變成全班滿意比賽道理壞事
(自由讀、齊讀、抽讀)
5、學習會認字。
(1)小組長主持學習會認字;
(2)指導學習一:析字組詞
洋弟叁丁莊但蘋董
詳梯參廳臟擔評懂
(3)指導學習二:連一連
艸立王臣讠忄
卜廾辦董平端
()()()()()()
(4)卡片識字(抽讀、開火車)
三、理解文中蘊含的道理:
1、抽生分角色讀一讀,其余同學思考,文中蘇雅懂得了什么道理?
2、你能舉些只要肯動腦,就會把壞事變成好事例子嗎?
四、練習加標點符號,再讀一讀。
1、爸爸的主意很妙
2、爸爸你的主意真妙
3、蘇雅你怎么會想到畫小狗呢
五、作業(yè):
1、熟讀課文,有情入味;
2、會寫字描紅,注意想哪些字特別需要注意,為什么?
(第二課時略―――指導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表現(xiàn)人物的不同心情,指導學習會寫字)
附:板書設計
蘇雅的畫
二年級語文上《秋天》教案
每一位任課老師,為了能夠給學生給一個最簡單易懂的教學思路。因此,老師會想盡一切方法編寫一份學生易接受的教案。從而在課堂上與學生更好的交流,那么優(yōu)秀的教案是怎么樣的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二年級語文上《秋天》教案”,希望對您的工作和生活有所幫助。
一、教學目標
(一)學科教學目標:
1.鞏固生字、新詞,理解重點詞語:“那么”、“熟了”、“黃澄澄”等詞,了解“金子、運動場、電報”所比喻的事物。
2.按從上到下,由遠到近順序,仔細觀察秋天圖畫及錄像,提高觀察能力。
3.通過聽讀訓練,想象畫面,體會秋天的美景。
(二)美育目標:
1.初步通過語言文字感受秋天及大自然的美。
2.初步能通過聽再用語言展現(xiàn)圖畫,并進行初步審美想象。
3.初步感受課文描寫出的美,培養(yǎng)學生對自然美的熱愛。
二、視點
知識點:秋天的一些特征。
審美點:秋天美
關鍵詞:高、藍、黃澄澄、金子、黃葉、落
三、教學重、難點
1.要讓學生通過聽的訓練看圖、學文,掌握秋天的特征。
2.金子、傘、運動場、電報指的是什么?
四、教學材料
(一)典型材料:欣賞、感知《秋天》課文錄像。
(二)延伸練習材料:觀察秋天景色的圖片和錄像,體驗秋天的美。
五、教學過程
(一)組織教學(課前做“傳話兵游戲”)導入新課
小朋友們,你知道一年有幾個季節(jié)嗎?(春夏秋冬)每個季節(jié)都有各自的特征。春天草長鶯飛,夏天枝繁葉茂,而秋天的特征呢,正是我們這節(jié)課所要了解的。秋天到了,讓我們一起進入秋季,領略一下秋天的風采。(讀課題:秋天)
(二)聽朗讀,初步進行審美感知、欣賞
1.請閉上雙眼,用你們的乖耳朵聽一聽,你仿佛看到了什么?你有什么感受?(放錄音)
(仿佛看到藍藍的天、白云、黃澄澄的稻子、落葉、魚兒、螞蟻、燕子)(覺得天很美,豐收了)
2.讓我們一起去看錄像,看看你腦中的圖畫是否同畫面上一樣,聽聽你講述的是否同教師說的一樣
再放錄像,抽生回答。(天、樹葉、稻子、池塘……)
(過渡)課文又是用怎樣的詞語來描寫這迷人的秋色呢?
(三)進行審美理解
1.這一課共有幾個自然段?(4個自然段)
2.學習第一自然段。(學習典型材料)
(1)這一自然段有幾句話?(2句)
(2)聽師讀,看師的表情,想,寫了什么?你仿佛看到了什么?(天)
你聽出了秋天的天怎么樣?你對天空有什么感覺?(高、藍)
(看圖片幫助體會秋天天高云淡)
(3)你能夠讀一讀這美妙的語言嗎?(教師指導)
(過渡):多么好看的藍天和白云啊!藍天下怎樣呢?
3.同法學習第二自然段(進行審美延伸)
(1)、請一、二組的同學讀,其余的小朋友比賽誰的耳朵最靈敏,最先聽出第二自然段寫了秋天的什么?
(稻田)讀后提問,什么地方的稻田?(藍天下)稻田怎么樣?(一眼望不到邊)這個詞什么意思?(廣、多)說明了什么?(豐收了)指導讀。
(2)稻田的稻子熟了,什么顏色(黃澄澄)(板書)把稻子比作什么?(金子)(板書)金子什么顏色(黃)讓一大片一眼望不到邊的金子放在農民的眼前,農民會怎樣想?(發(fā)財了、豐收了、很高興)
(3)用豐收后的喜悅心情來朗讀。(指導讀)
(過渡):那么,秋天還有什么特點?
4.同法學習三、四自然段
(1)、自讀課文三、四自然段,問:梧桐樹在什么地方?(池塘邊上)池塘在哪兒?(稻田旁邊)(勾劃)
(2)、梧桐樹的葉子有什么變化?(黃、落)(板書)
落是什么意思?(掉)
怎么落?(輕輕地……)(教師加上動作指導幫助學生理解)
葉子落下時像什么?(小鳥、蝴蝶……)
你打算怎樣讀這個詞?(輕、長)(抽生試讀,教師指導)“一片一片的黃葉從樹上落下來?!?/p>
(3)、樹葉落到水里,小魚游過去,把它當作什么?(傘)
小魚的傘指什么?(落葉)
小魚在傘下說什么?(悄悄話……)
有的樹葉落在岸邊,螞蟻爬上去,把它當作什么?(運動場)
螞蟻的運動場指什么?(落葉)
瞧,螞蟻多愛運動,真有趣呀!你能用“”勾出描寫小魚和螞蟻動作的詞嗎?(游、藏、爬、跑)
(過渡):秋天到了,稻子熟了,樹葉黃了,燕子捉蟲的任務完成了,他們又將干什么?
(4)、齊讀第四自然段、問:小燕子看見樹葉落下來時說什么?電報指什么?(落葉)想像電報上會寫什么?(天冷了,快快回去吧!……)指導朗讀,看板書總結全文,用“秋天到了(什么怎么樣)”的句式總結。
(四)進行審美檢測
小結:小動物們在秋天歡快地活動著,給寧靜的秋色增添了許多生氣。讓我們一起用朗讀來贊美生動有趣的秋天吧!
朗讀全文。
(五)進行審美延伸、檢測、體驗
你還想了解秋天其它的特征嗎?讓我們一起來欣賞多彩的秋色吧!
看錄像。
剛才你見到了哪些景物?有什么感想?
你能用“___________________(什么怎么樣)啊!秋天到了”的句式說一說嗎?
(六)進行審美欣賞、聯(lián)想、體驗
讓我們再次閉上雙眼,聆聽古箏曲《秋思篇篇》,想象這迷人的秋色吧!
(七)總結全文:啊!秋天多迷人啊!
(八)課后作業(yè)
仔細觀察家里的花草樹木和田野里的莊稼,看它們跟夏天時有哪些不同,把觀察到的情況,講給爸爸、媽媽或爺爺、奶奶聽。
六、板書設計:
看圖學文
天上高藍
秋天
稻子黃澄澄金子
藍天下
樹葉黃落
二年級語文上25奇特的“鋼琴”教案作業(yè)題(冀教版)
作為大家敬仰的人民教師,要對每一堂課認真負責。有的老師會在很久之前就精心制作一份教學計劃。才能有計劃、有步驟、有質量的完成教學任務,那么教案怎樣寫才好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二年級語文上25奇特的“鋼琴”教案作業(yè)題(冀教版)”,僅供參考,希望可以幫助到您。
25奇特的“鋼琴”
【教學目標】
1.會讀“鋼、抗、戰(zhàn)、期、錢、買、瓷、器、瓶、罐、店、答、揮、敲、串、取、桌、支”等18個字,會寫“苦、總、店、答、串、桌、完、支”8個字。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3.了解人民音樂家冼星海,感受他在艱苦的條件下積極進行音樂創(chuàng)作的執(zhí)著精神。
【教學重點】
體會冼星??炭鄤?chuàng)作的執(zhí)著精神,在條件特別艱苦的環(huán)境下是如何利用奇特的鋼琴作曲的。
【教學難點】
了解人民音樂家冼星海,感受他在艱苦的條件下積極進行音樂創(chuàng)作的執(zhí)著精神。
【教學素材】
1.作者洗星海簡介
2.洗星海的作品
3.《奇特的“鋼琴”》背景資料
4.相關課件圖片
【教學課時】2課時
【教學流程】
第一課時
課時目標
1.會讀“鋼、抗、戰(zhàn)、期、錢、買、瓷、器、瓶、罐、店、答、揮、敲、串、取、桌、支”18個字,會寫“苦、總、店、答、串、桌、完、支”8個字。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了解課文內容。
教具準備
各種大小不同的瓷器、筷子、細鐵棍、生詞卡片、課件。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聽音樂,導課題。
1.課件播放鋼琴按鍵聲,老師用筷子敲擊瓷器,聽聽聲音。比較兩種聲音,說說自己的感受。(課件出示2)
2.引入:我國有一位非常了不起的音樂家就是用敲瓷器這種方法創(chuàng)作了許多有名的曲子。今天,我們就來學習他用瓷器幫助作曲的故事。(板書:《奇特的“鋼琴”》)(課件出示3)
二、初感知,指導讀。
1.選擇你最喜歡的方式讀通全文,畫出生字詞,讀準字音。
2.小組合作自學生字。
每個小組發(fā)一套生字卡片,由小組長帶領自學生字,每個組員說說自己是怎樣記住這些生字的。
3.(課件出示4)課件出示生字詞,指名認讀,說說你是怎么記住它的。
4.指名分段朗讀課文,糾正字音和不正確的斷句。
5.說說本文講了一件什么事?(課件出示5)
生:人民音樂家冼星海,他在艱苦的條件下積極進行音樂創(chuàng)作的事情。
6.課前老師布置的作業(yè)讓同學們查關于洗星海的資料,誰來介紹一下?
三、學生字,讀詞語。
1.(課件出示6)出示生字卡片,“綱、抗、期、軍、艱、津、貼、錢、店、揮、敲、符、舊、桌、完、支”指名讀。
2.開火車讀,小組競賽讀,評出最佳認字小組。
四、韻律操,寫生字。
1.做韻律操
孩子們,又到寫字時間了,先活動活動關節(jié)!
2.出示生字
好了,下邊請出這課的生字寶寶。(課件出示7)
苦總店答串桌完支
3.指導寫字
(1)觀察范字(課件出示8)
①請大家仔細觀察田字格里的字,同座互相討論:每個字在寫時要注意什么?
②指名交流:誰來說給大家聽一聽。
(2)指導范寫
①.講解難點
苦、答、完:上下結構,“完”上寬下窄。
串:獨體字,兩個口都要扁,第二個口要比第一個口寬。
②教師范寫。
(3)在生字本上各寫三個生字,學生獨立描紅書寫。
課外作業(yè)新設計
一、在田字格中認真書寫以下5個生字“苦、總、店、答、串、”
二、給以下生字組一個詞語
完()答()串()支()
三、我能模仿,我會填空。
例:(一朵朵)鮮花
()名曲()音符
()小棒()小草
答案:
一、苦總店答串
二、完成回答串連支出
三、一首首一串串一根根一棵棵
第二課時
課時目標
1.了解人民音樂家冼星海,感受他在艱苦的條件下積極進行音樂創(chuàng)作的執(zhí)著精神。
2.在條件特別艱苦的環(huán)境下冼星海是如何利用奇特的鋼琴作曲的。
教具準備
多媒體課件
教學過程
一、復習導入
1.出示生字,指名認讀。(課件出示10)
2.指名讀課文。
二、品讀學習
1.自讀第一自然段。(課件出示11)
(1)說說你從這一段中知道了什么?(板書:很少的津貼、總是、攢、買一些瓷器-----條件艱苦)
(2)你從“攢”字能感覺到什么?
生:體會這些瓷器的來之不易。
指名讀。指導朗讀:體會錢來之不易,重讀“總是”、“攢”。
(3)品讀第二句,體會這些瓷器的來之不易。
2.指名讀第二自然段。
說說你從這一段中知道了什么?(課件出示12)
生:知道了人們都不理解冼星海的做法,冼星海也不做解釋。
指名讀。指導朗讀:讀出人們嘲笑洗星海的語氣。
3.自由讀第三自然段。
(1)(課件出示13)課件出示插圖:仔細看圖,用自己的話說說畫面內容。
再引導學生仔細看圖畫上冼星海的面部表情,說說自己的感受。
生:冼星海在一堆瓶瓶罐罐中陶醉的練琴。
生:從他的表情上看出來他很認真,也很執(zhí)著。
(2)(課件出示14)指名讀有關句子,想象冼星海讓“叮叮當當的響聲”變成“一串一串動聽的音符”時的情景。在想象的基礎上再讀課文。
(3)模仿冼星海的樣子敲一敲準備好的瓷器,愿意把自己課前試好的音樂敲給大家聽的就到講臺前敲。
(4)再讀這一段課文,說說你從“拉一會兒,他就趴在桌上寫一會兒,寫完后又接著敲哇,拉呀。”這句話中體會到什么?(板書:每天:擺、敲、取出、拉、趴、寫、敲、拉-----創(chuàng)作認真)
生:這些動作描寫表現(xiàn)了冼星海對音樂創(chuàng)作的頑強和執(zhí)著。
4.齊讀課文第四自然段。
說說為什么奇特的“鋼琴”要加上引號?(課件出示15)
生:奇特的“鋼琴”指的是一些瓷器。這里的引號表示有特殊的意義。
三、總結拓展
讀了這篇課文,你覺得冼星海是個什么樣的人?(課件出示16)
生:冼星海是一個熱愛音樂的人。
生:冼星海是個十分執(zhí)著和頑強的人。
生:冼星海也是非常樂觀的人。
課外作業(yè)新設計
一、寫出下面詞語的反義詞和近義詞:
動聽______________奇特______________
二、句子加工廠(用帶點的字詞造句)
(1)冼星??偸前堰@些錢攢起來。
。
(2)你買這么多瓶瓶罐罐,是想開飯店,還是想留著當古董?
。
三、我會連
一些功夫
一陣音符
一串名曲
一根聲響
一會兒指揮棒
一支瓷器
答案:
一、美妙刺耳怪異一般
二、(1)小明總是我們班第一個到校的。
(2)不管是刮風下雨,還是驕陽似火的天氣,媽媽都會準時送接我。
三、一些功夫
一陣音符
一串名曲
一根聲響
一會兒指揮棒
一支瓷器
板書設計:
奇特的“鋼琴”
錢少、總是、攢、買瓶瓶罐罐-----條件艱苦
每天:擺、敲、取出、拉、趴、寫、敲、拉-----創(chuàng)作認真
【教學反思】
這課《奇特的“鋼琴”》涉及到要讓孩子們提前了解課文背景和主人公的資料。為此,我給孩子們留了這樣一個預習作業(yè):查資料。不少孩子在家長的幫助下完成了資料的查閱,可就是在課堂上介紹自己所查資料內容時,不會說,里面好多字不認識,就算家長給注上拼音,孩子讀的還是不熟。這就需要孩子在家把所查資料讀熟,做到真正的了解,將大大有助于孩子理解課文主題。
同課異構
創(chuàng)新教案
《奇特的“鋼琴”》教學設計
(第二課時)
【教學設想】
以鼓勵學生用自己喜歡的方式查找有關冼星海的資料入手,以有感情的、個性化的朗讀為基礎,以理解重點詞語為突破口,讓學生走進文本,感悟人民音樂家冼星海在艱苦的條件下,積極進行音樂創(chuàng)作的執(zhí)著精神。
【教學過程】
一、齊讀課題,聽寫詞語
1.同學們,讓我們齊讀課文感悟人民音樂家冼星海在艱苦的條件下,積極進行音樂創(chuàng)作的執(zhí)著精神。
2.聽寫生字,學生進行表演讀的展示。
二、再讀課文,自主質疑
1.自主學習
請自由地、輕聲地把課文讀一遍。
2.同桌合作
用你喜歡的方式讀給同桌聽,同桌注意聽字音準不準,停頓正不正確。
3.小組討論
在自讀中,有哪些不懂的地方,提出來小組討論。小組把不懂的地方多讀幾遍,再看圖、聯(lián)系上下文或生活實際體會、感悟。小組讀讀議議,如還有疑難則全班交流。
三、品讀語言,探究學習
出示內容問題
1.冼星海是個什么樣的人?
2.想一想:冼星海是在什么條件下進行樂曲創(chuàng)作的?
3.課文共四個自然段,圍繞“奇特的‘鋼琴’”講了四個意思:
(1)第一自段段講冼星海把很少的津貼攢起來,用來買瓷器。“每個人只能領到很少的津貼”,“很少的津貼”說明了生活條件的艱苦。“冼星海總是把這些錢攢起來”,由“總是”可見他克服了許多生活上的困難。
(2)奇特的“鋼琴”引起了人們奇怪的猜測。
第二自然段講人們不理解冼星海的做法,冼星海也不作解釋。
(3)奇特的“鋼琴”有著特殊的作用。
①課件出示插圖:仔細看圖,用自己的話說說畫面內容。
再引導學生仔細看圖畫上冼星海的面部表情,說說自己的感受。
②再讀第三自然段,把描寫這幅插圖的句子找出來畫一畫。
③指名讀有關句子,想象冼星海讓“叮叮當當的響聲”變成“一串一串動聽的音符”時的情景。在想象的基礎上再讀課文。
(4)第三自然段講冼星海把這些瓶瓶罐罐當作“鋼琴”勤奮創(chuàng)作。“每天晚上”說明創(chuàng)作的勤奮。“敲敲這個”“敲敲那個”“拉一會兒,他就趴在桌上寫一會兒,寫完后又接著敲哇,拉呀”反映了創(chuàng)作的認真?!耙淮淮畡勇牭囊舴闭f明冼星海有很高的音樂才能。
學生小組交流,教師巡回做適當的點撥,冼星海能用瓶瓶罐罐做鋼琴,你覺得冼星海是個什么樣的人?從文中哪些地方體現(xiàn)出來,怎樣讀一讀。
(5)奇特的“鋼琴”立下了大功。
四、課文總結,拓展延伸
1.這奇特的“鋼琴”有什么作用?
2.你還能知道那些冼星海的作品?課后查一查資料吧!
課件
資料暫存
備課資料
1.洗星海簡介
冼星海(1905.6.13-1945.10.30),男,曾用名黃訓、孔宇,祖籍廣東番禺(現(xiàn)屬廣州市南沙區(qū)欖核鎮(zhèn)),出生于澳門,中國近代著名作曲家、鋼琴家,有“人民音樂家”之稱。1926年入北京大學音樂傳習所,1928年進上海國立音專學習音樂。1929年去巴黎勤工儉學,師從著名提琴家帕尼奧別多菲爾和著名作曲家保羅杜卡斯。1935年回國后,積極參加抗日救亡運動。1938年赴延安,后擔任魯迅藝術學院音樂系主任。1939年6月,加入中國共產黨。1945年10月因勞累和營養(yǎng)不良,他的肺病日益嚴重,最后冼星海病逝于莫斯科。
少年時期:
冼星海1905年6月13日,冼星海生于澳門一個貧苦家庭。
冼星海6歲時隨母親黃蘇英去新加坡,進入了新加坡的養(yǎng)正學校。養(yǎng)正學校的區(qū)健夫老師,最先賞識冼星海的音樂秉賦,并選他進入學校軍樂隊,讓他開始接觸樂器和音樂訓練。
為了讓孩子接受更好的教育,1918年,母親想方設法來到廣州,把13歲的冼星海送進了嶺南大學(現(xiàn)中山大學)學習小提琴,開始正規(guī)的音樂課程。
進入嶺南大學后,為了貼補家用,冼星海依靠每天售賣兩個鐘頭的書、紙、筆等物,和加入嶺南銀行樂隊這兩件工作,來維持學費和伙食費。他在樂隊里擔任演奏直簫,后來成了附中管弦樂隊的指揮,因為他吹奏單簧管很有韻味,由此得到“南國簫手”的雅號,連培正中學也請他去做音樂教員和樂隊指揮。
法國求學:
冼星海1926年春,冼星海考入北京大學音樂傳習所,靠在學校圖書館任助理員維持生活,期間師從作曲家蕭友梅和俄籍小提琴教授托諾夫。
1928年,冼星海進入上海國立音樂學院,主修小提琴和鋼琴,后因參加學潮被迫退學。
1929年,去巴黎勤工儉學,冼星海靠在餐館跑堂、在理發(fā)店做雜役等維持生活。
1934年,冼星??既氚屠枰魳穼W院高級作曲班,學習作曲兼學指揮。他是該班的第一個中國考生,由于衣著不夠華麗,險些被法國門警所阻而不得入考場。考試后,主考老師保羅杜卡斯代表全體評委宣布:“我們決定給你榮譽獎,按照學院的傳統(tǒng)規(guī)定,你可以自己提出物質方面的要求?!辟呛V徽f了“飯票”兩個字,就再也說不出話來了。
救亡創(chuàng)作:
1935年,冼星海畢業(yè)回國,投入抗戰(zhàn)歌曲創(chuàng)作和救亡音樂活動,創(chuàng)作大量群眾歌曲,并為進步電影《壯志凌云》《青年進行曲》,話劇《復活》《大雷雨》等作曲。后參加上海救亡演劇二隊,并赴武漢與張曙一起負責救亡歌詠運動。1937年全國抗戰(zhàn)爆發(fā)后,他參加上海話劇界戰(zhàn)時演劇二隊,進行抗日文藝宣傳。
一次,冼星海參加了上海學聯(lián)到郊區(qū)救亡宣傳的活動。國民黨當局派保安隊到現(xiàn)場阻止學生,對峙時劍拔弩張。這時,青年詩人塞克把自己寫的一首詩交給冼星海。冼星海懷著滿腔激憤,朗誦了兩遍,倚墻只用了5分鐘就寫出曲譜——“槍口朝外/齊步前進/不傷老百姓/不打自己人/……”這首《救國軍歌》當場在學生中唱響,隨后在場的老百姓甚至連保安隊的士兵也跟著唱,很多人邊唱邊流淚。
延安生活:
1938年9月,冼星海接到延安“魯迅藝術學院”全體師生的邀請電報。于是,他高興地對妻子錢韻玲說:“我們到延安去吧?!闭f走就走,這年11月,兩人攜手離漢去延安。他們在途中結成了伴侶。
1938年冬,冼星海放棄優(yōu)厚待遇,奔赴延安擔任魯迅藝術學院音樂系主任,并在延安“女大”兼課。在魯藝,他負責音樂理論、作曲的主要課程,還教授音樂史及指揮。在延安的一年半,他進入創(chuàng)作的巔峰期,譜寫了《軍民進行曲》、《生產運動大合唱》、《黃河大合唱》、《九一八大合唱》等作品。在政治上,他追求進步,并于1939年6月加入中國共產黨。
由詩人光未然作詞的《黃河大合唱》經他譜曲,也成了曠世千古的絕響。1939年5月11日,在延安慶祝魯藝成立周年晚會上,冼星海穿著灰布軍裝和草鞋、打著綁腿指揮《黃河大合唱》,在場的毛澤東和其他中央首長連聲叫好。更有許多人唱著“風在吼,馬在叫”,走向抗日戰(zhàn)爭最前線。
在延安的艱苦條件下,黨中央決定每月給冼星海15元津貼,而當時朱德總司令每月津貼只有5元。另外,魯藝的助教有6元,教員有12元。冼星海每星期能吃兩次肉,兩次大米飯,每餐多加一個湯。這些都體現(xiàn)了黨組織對特殊人才的尊重。
病逝蘇聯(lián):
1940年5月,冼星海赴蘇聯(lián),為大型紀錄片《延安與八路軍》進行后期制作與配樂。臨行前,毛澤東在家中請他吃飯并餞行。1941年6月22日隨著蘇德戰(zhàn)爭爆發(fā),該片制作停頓。他想經新疆回延安,卻因當地軍閥盛世才反共、交通中斷而未成,被迫羈留于哈薩克的阿拉木圖。在供應十分困難的戰(zhàn)時條件下,他相繼完成了《民族解放交響樂》(“第一交響樂”)、《神圣之戰(zhàn)》(“第二交響樂”)、管弦樂組曲《滿江紅》、交響詩《阿曼該爾達》和以中國古詩為題材的獨唱曲。因勞累和營養(yǎng)不良,他的肺病日益嚴重。1945年初,蘇聯(lián)有關方面將他送到莫斯科的克里姆林宮醫(yī)院接受治療。剛住進醫(yī)院,冼星海便開始創(chuàng)作管弦樂《中國狂想曲》。但病魔無情,雖然在李立三的奔波下,得到聯(lián)共(布)領導人斯大林批示,在蘇聯(lián)國際救濟總會協(xié)助下,冼星海入住莫斯科一家醫(yī)院,但由于患嚴重血癌,沉疴積疾,醫(yī)生回天無力,于1945年10月30日病逝,年僅40歲,李立三夫婦為其料理后事,與蘇方一起為其舉行隆重安葬儀式。致悼詞的是后來為《莫斯科——北京》譜曲的蘇聯(lián)著名音樂家穆拉杰利。
冼星海被安葬在莫斯科近郊公墓,骨灰盛放于一灰色大理石小匣,匣子正中鑲著音樂家的一張橢圓形照片,周圍環(huán)繞緞制花束,下刻金色俄文:中國作曲家、愛國主義者和共產黨員:黃訓(赴蘇聯(lián)后用母姓)。
1945年11月14日,延安各界為冼星海舉行追悼會。
2.《奇特的“鋼琴”》背景資料
在全延安沒有一架鋼琴的情況下,他完成了一生中主要作品的大部分創(chuàng)作,而且為黨培養(yǎng)出一大批音樂干部
冼星海是中國民族新音樂事業(yè)的先鋒,一生中創(chuàng)作了200多首大眾歌曲、4部大合唱、2部歌劇其中一部未完成)、2部交響樂、4部交響組曲、一部交響詩、一部管弦樂狂想曲,以及許多器樂獨奏、重奏曲和大量的藝術歌曲,還寫了許多音樂方面的論文。
音樂可以反映出一個民族的命運。冼星海在西方求學期間,飽受西方列強對弱小民族的歧視。回國途經倫敦時,英國海關竟不準他入境,被扣幾個小時。回國后,他曾指揮上海工部局的管弦樂隊演奏貝多芬《第八交響曲》,可這個樂隊從指揮到演奏者卻沒有一個中國人。他深切體會到民族受壓迫的苦難,從而走上追求革命的道路,并以音樂發(fā)出了解放的吶喊。
冼星海從巴黎音樂學院學成回國成了名人。國民黨想利用他寫頌歌,惟利是圖的商人也重金收買讓他寫“桃花窩里美人多”之類的商業(yè)歌曲,他都不為之所動。他精心為進步電影《復活》、《雷雨》、《大日出》、《夜半歌聲》配曲,而且為了抗日救亡不要任何報酬。
在延安時期,冼星海不僅在組織上入了黨,藝術創(chuàng)作也達到了嶄新的境界。在全延安沒有一架鋼琴的情況下,他完成了一生中主要作品的大部分創(chuàng)作,而且為黨培養(yǎng)出一大批音樂干部。應該說,這也恰恰是他周圍革命環(huán)境影響的結果。冼星海與聶耳一樣,把音樂當成爭取大眾解放的武器,人民也在歌聲中永遠記住了他們。
練習:
1.讀拼音寫漢字:
jiānkǔzǒngshìhuídá
shūzhuōwánchénɡshūdiàn
2.給下面的字組詞:
鋼()抗()
期()艱()
符()桌()
3.我能把詞寶寶帶回家。
①發(fā)明發(fā)現(xiàn)
(1)紙是我國古代的四大()之一,這是對世界的巨大貢獻。
(2)我()了一個隱藏的山洞。
(3)愛迪生()了電燈。
(4)牛頓()了萬有引力的現(xiàn)象。
②掛桂
(5)樹的枝頭()滿了紅色的蘋果。
(6)八月()花香。
③成城
(7)萬里長()是人類歷史上的偉大奇跡。
(8)放學回家后,我認認真真的完()了作業(yè)。
4.讀一讀,回答下面的問題。
每天晚上,冼星海就把這些瓷器擺好,用一根小小的指揮棒敲敲這個,敲敲那個,瓷器發(fā)出了一陣丁丁當當的聲響。慢慢地,這響聲變成了一串一串動聽的音符。然后,他又取出那把惟一的舊小提琴拉了起來。拉一會兒,他就趴在桌上寫一會兒,寫完后又接著敲啊,拉啊。
(1)找出表示動作的詞。
(2)冼星海為什么成為音樂家?
答案:
1.時期軍民飯店指揮新舊拉琴完成奇怪
玩笑回答生活艱苦
2.鋼(鋼球)抗(對抗)
期(期待)艱(艱苦)
符(符號)桌(桌子)
3.(1)發(fā)明(2)發(fā)現(xiàn)(3)發(fā)明(4)發(fā)現(xiàn)
(5)掛(6)桂
(7)城(8)成
4.(1)擺、敲、取出、拉、趴、寫、敲、拉
(2)因為冼星海在條件特別艱苦的環(huán)境下還積極進行音樂創(chuàng)作所以能成功。
二年級語文上25牧童與斗牛圖教案作業(yè)題(語文S版)
身為一位人名教師,我們要給學生一個優(yōu)質的課堂。即使每天晚上一兩點都要堅持制定出一份最詳細的教學計劃。從而以舉一反三的方式學會其他的知識點,那嗎編寫一份教案應該注意那些問題呢?為了讓您在使用時更加簡單方便,下面是小編整理的“二年級語文上25牧童與斗牛圖教案作業(yè)題(語文S版)”,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25牧童與斗牛圖【教學目標】
1.會認“蜀、酷、偶、唐、著、若、錦、緞、套、軸、攜、擅、稱”等13個生字,能讀好帶生字的詞;會寫“夾、曬、錯、稱、搖、擺、套、著”等8個生字。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體會讀書人和牧童的優(yōu)秀品質;
3.結合插圖展開想象,懂得要敢于挑戰(zhàn)權威,也要謙虛謹慎。
【教學重、難點】識字寫字,圖文結合閱讀理解體會人物的優(yōu)秀品質。
【教學時數】2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課時目標
1.認讀生字,理解詞語。
2.理解課文內容。
【教具準備】ppt課件
教學過程
一、欣賞名家作品,導入新課
1.(出示課件2/3/4/5/6)小朋友,老師請大家欣賞幾幅名畫。欣賞齊白石、徐悲鴻、張大千等人的畫作。
2.看了這幾幅畫,你想說些什么呢?(學生交流)
3.(出示課件7)欣賞《斗牛圖》,這幅《斗牛圖》是我國唐代一位叫戴嵩的畫家畫的。(板書:戴嵩。指導學生讀準字音)關于這幅畫還有一個有趣的故事呢。
4.今天我們就來學習這個故事。(板書課題:牧童與斗牛圖,故意把“斗牛圖”寫大,“牧童”寫小,你猜猜老師為什么把“斗牛圖”兩字寫得那么大,“牧童”兩字寫得那么小?(畫家和牧童的年齡不同、身份地位不同)
二、用心初讀課文,認讀字詞
1.牧童與“斗牛圖”之間發(fā)生了件什么事呢?請小朋友們自讀課文,把課文讀通順,遇到不認識的字找同學幫忙。
2.課件出示本課會認字(出示課件8/9),
3.課件出示本課詞語,(出示課件10)重點理解詞語:栩栩如生、活靈活現(xiàn)(出示課件11)
4.引導合作朗讀
三、整體感知課文,相互交流
1.再次默讀課文,簡單的說說讀書人與牧童之間發(fā)生了一件什么事?(學生交流)
2.思考:牧童是一個的人,讀書人是一個的人。
四、合作交流感悟,深入理解
1.請小朋友們認真地讀讀課文,找一找課文中的哪些語句可以看出牧童是一個善于觀察的孩子?讀書人是一個尊重事實,不求虛榮的人?(板書:尊重事實,不求虛榮)
2.學生自讀課文,畫出相關語句。
3.交流討論:(出示課件12、13)
(1)讀書人怎樣對待戴嵩的畫?為什么?
(2)圍觀的眾人怎樣評論這幅畫?
(3)牧童怎樣評論這幅畫?
(4)牧童為什么說這幅畫畫得不對?
(5)讀書人聽了牧童的畫,有什么反應?
課堂作業(yè)新設計
一、在加點字正確讀音下面打上“√”
酷愛(kùgào)偶然(yùǒu)著名(zhùzhě)錦緞(jǐnmián)
手套(màotào)攜手(xiéqiān)擅長(chànshàn)稱贊(chēngchēn)
二、根據拼音寫詞語。
jiādàiduìcuòyáotóubǎishǒushǒutàozhùmíng
()()()()()()
三、選詞填空
欣賞觀賞
1.梨花開了,來梨園()的人越來越多。
2.大家都很()這幅畫。
稱贊贊嘆
3.同學們都()他是當代小雷鋒。
4.老師()道:“真是個德才兼?zhèn)涞暮蒙倌暄剑 ?br> 參考答案:
一、酷愛(kù)偶然(ǒu)著名(zhù)錦緞(jǐn)手套(tào)攜手(xié)擅長(shàn)稱贊(chēng)
二、夾帶對錯搖頭擺手手套著名
三、1.觀賞2.欣賞3.稱贊4.贊嘆
第二課時
課時目標
1.總結人物性格,言之有據。
2.指導書寫生字。
教具準備多媒體教學課件
教學過程
一、復習導入新課,做好銜接
上節(jié)課我們知道了戴嵩是一位著名的畫家,他的畫得到了很多人的認可和喜愛。收藏畫的讀書人是個實事求是的人,牧童是一個善于觀察,敢于直言不諱的孩子。請小朋友們一起去課文中找找線索,看看哪些語句最能表現(xiàn)出人物的特點?
戴嵩是一位著名的畫家:(出示課件15)
預設:1.讀書人收藏他的畫,畫上的牛栩栩如生。
2.眾人稱贊畫好。
讀書人實事求是,虛心:(出示課件16)
預設:1.和藹地說,請你說說。
2.連連點頭,拱手說。
牧童善于觀察,直言不諱:(出示課件17)(板書:善于觀察,直言不諱)
預設:1.不對,不對,這牛畫得不對。
2.牛相斗時,尾巴是夾在后腿中間的。
二、感悟文章中心,教師總結
面對眾人的不解和指責,小牧童敢于講真話;面對眾人的贊美,讀書人虛心地接受了牧童指出的錯誤。二人的表現(xiàn)都值得我們學習。
三、認真分析字形,指導寫字
1.認讀要寫的幾個字,并用這些字口頭組詞。
2.觀察字形特點,發(fā)現(xiàn)字形特點。
3.(出示課件18),引導學生觀察會寫字的字形結構。
重點指導容易寫錯的字和不容易寫好的字。(出示課件19)
曬:左右結構,左邊是“日”,與太陽有關,右邊是“西”不是“酉”。
稱:左右結構,左邊是“禾”不是“木”,右邊是“爾”。
搖、擺:都是左右結構,“搖”字注意右邊的“”的寫法。
套:注意不要少橫。
4.學生書寫。
課外作業(yè)新設計
一、在括號里填上合適的詞
一()讀書人一()畫一()人
一()牛一()話一()機會
二、連詞成句
1.著名畫家他得到了唐朝戴嵩的畫一幅
2.畫得這幅畫哪兒不對請你說說
三、仿照例句,把句子補充完整。
例:請你說說這牛哪兒畫得不對。
1.請你說說
2.請你看看
參考答案:
一、位幅群頭句個
二、1.他得到了唐朝著名畫家戴嵩的一幅畫。2.請你說說這幅畫哪兒畫得不對。
三、示例:1.這件事到底該怎么辦。2.我做的這道題對不對。
板書設計:
26.牧童與斗牛圖
讀書人牧童
實事求是直言不諱
虛心勇敢
【教學反思】
課文講述的是唐代一個牧童勇敢地指出著名畫家戴嵩畫中出現(xiàn)的錯誤,讀書人虛心接受批評的事。通過課文的學習、朗讀與思考,讓孩子們真切地感受到讀書人的虛心好學和牧童實事求是敢于向權威挑戰(zhàn)的優(yōu)秀品質。
本課教學中,重視引導學生在讀中進行語言積累。通過字不離詞、詞不離句、在語境中反反復復地感悟、朗讀,實現(xiàn)語言的積累。通過對比,讓學生明白了:為什么戴嵩的畫得到這么多人的稱贊。這樣的練習,不僅讓學生心靈走進文本所描述的場面,還讓學生在表達中用上積累的詞語,體現(xiàn)的“積累、理解、運用感受”的學以致用,豐富了學生的語言,培養(yǎng)了學生的說話能力。
不足之處:1.由于自己設計教案的時候設計的訓練點很多,感覺什么都想抓,導致了沒有完成設計的內容。2.在指導學生抓關鍵詞理解內容的時候,品讀的形式太少。3.在識字環(huán)節(jié),指導不夠細致,應該讓學生只抓住難記的字識記就行。
通過這次講課,結合老師們的建議,下次執(zhí)教第一課時,識字有針對性的指導識記,課文內容只學習畫家的優(yōu)秀品質。
同課異構《牧童與斗牛圖》教學設計
【教學目標】
1.會認“蜀、酷、偶、唐、”等13個生字,能讀好帶生字的詞;會寫“夾、曬、錯、稱、搖、擺、套、著”等8個生字。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體會畫家和牧童的優(yōu)秀品質;
3.結合插圖展開想象,懂得要敢于挑戰(zhàn)權威,也要謙虛謹慎。
【教學重、難點】識字寫字,圖文結合閱讀理解體會人物的優(yōu)秀品質。
【教具準備】ppt課件
【教學時數】1課時
【教學過程】
一、喜歡畫畫嗎?都知道哪些著名的畫家?
二、今天我們繼續(xù)學習牧童與名畫《斗牛圖》的故事。
1.齊讀課題:發(fā)現(xiàn)了什么?想向老師提個什么問題?
2.是啊,為什么老師要將“斗牛圖”三字寫得大一些,而把“牧童”二字寫得小一些呢?猜猜看?
3.究竟老師該不該這樣寫呢?讓我們一起研究完課文,也許我們就找到答案了。
三、選擇自己喜歡的方式把課文朗讀一遍。
1.要求:讀準字音,讀通句子。
2.檢查、鞏固生字書寫。(出示課件1)
四、講讀理解課文。
1.整體感知,初識人物。
(1)比一比,看誰能用最快的速度把課文再讀一遍。要求:把文中出現(xiàn)的人物用框出來。
(2)都寫了哪些人?在這些人物中,誰給你的印象最深?能簡單說說為什么嗎?
2、深入探究,研析人物。
(1)出示戴嵩《斗牛圖》:仔細看看圖片:你能從圖上感覺出什么?
練讀句子:讀出了什么?
(2)你還從課文中的哪些描寫感受到戴嵩的高超畫技呢?
“著名”、“視若珍寶”“隨身攜帶,時時欣賞”“一個青年贊嘆道……”“一位老人也不住地點頭稱贊……”
(3)如果你也在場,你會怎樣贊揚?
(5)在此起彼伏的夸贊聲中,突然一個牧童拍掌大笑,說:“不對,不對,這牛畫得不對!”這是怎么回事?
A、自讀第六自然段。
B、這段話中出現(xiàn)了哪兩個人物?這兩個人給你留下了什么印象?
讀書人:謙虛、和氣牧童:勇敢、細心
C、你是從課文的哪些描寫中感受的人物的這些特點的?
(讀書人:和藹
牧童:拍掌大笑這不是畫錯了嗎?)
D、小結:從前面的句子練習我們發(fā)現(xiàn),同樣的意思我們可以用很多種方法來把它說得清清楚楚。多有意思呀,這就是語文!語言和文字!
3、回首拓展,升華主題。
(1)再出示戴嵩《斗牛圖》:聽了牧童的話,讀書人有什么反應?
(連連點頭拱手說……)
(3)課文學完了,我才發(fā)現(xiàn),把“牧童”二字寫得小是不對的,你有什么看法?為什么老師應該把“牧童”二字寫得跟“斗牛圖”一樣高大呢?
三、選擇自己喜歡的文段或句子,美美的讀一讀!
板書:牧童與斗牛圖
牧童觀察仔細斗牛圖畫技高超
大膽直言讀書人謙虛
說課案
畫家和牧童說課稿設計
一、教材分析
《牧童與斗牛圖》是語文版二年級上冊第八單元的一篇課文。這篇生動的故事,講述了唐代時一個牧童指出著名畫家戴嵩畫中的錯誤的故事。贊揚了牧童率直不盲從,實事求是,敢于挑戰(zhàn)權威的品德和讀書人真誠虛心的優(yōu)秀品質。故事情節(jié)曲折,人物角色鮮明。在教學中教師要引導學生抓住圍觀人的表現(xiàn)與小牧童進行對比,在讀、議、演、評中充分感受人物的品質。
二、學情分析
故事是學生喜聞樂見的表達形式,但是文中涉及的內容,與學生有一定的距離。教師可布置學生收集“斗牛圖”的相關資料,引導學生認識到大畫家與小牧童之間差距懸殊。從而為學文做好鋪墊。另外還應抓住情節(jié)上的曲折變化,組織多種形式的讀書活動,引導學生入境悟情,加深對內容和人物品質的深刻體驗,從而受到文中人物優(yōu)秀品質的影響和啟迪。
三、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
1、會認13個字,會寫8個生字。
2、在學習過程中積累有關夸贊斗牛圖藝術價值高的詞語和句子。
3、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體會牧童和讀書人的優(yōu)秀品質。
過程與方法:
學生通過朗讀,理解課文中牧童實事求是,敢于挑戰(zhàn)權威的優(yōu)秀品質和讀書人謙虛真誠的積極態(tài)度,同時積累課文中夸贊斗牛圖藝術價值高的詞語和句子。
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
結合插圖展開想像,讓學生懂得要敢于挑戰(zhàn)權威,也要謙虛謹慎。
四,教學重難點
重點:會認13個字,會寫8個字。
積累有關夸贊斗牛圖藝術價值高的詞語和句子。
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體會讀書人和牧童的優(yōu)秀品質。
難點:結合插圖展開想像,引導學生懂得要敢于挑戰(zhàn)權威,也要謙虛謹慎。
五、教學方法
1.說教法
為了達到目標:突出重點,突破難點,解決疑點,結全本篇課文的實際特點,確定了本課的教學方法:
(1)情境教學法:教師和學生談話,激發(fā)感情,引起興趣。
(2)提問教學法:課堂中逐步引導學生,逐漸深入課文。
(3)點拔教學法:引導學生展開聯(lián)想,拓展思路。
2.說學法
教會學生學會學習是課堂教學的重要任務,學生獲得知識有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在教學中我注重學生主動參與和互相學習,調動學生的多種感官參與學習過程,強調一些學習習慣的養(yǎng)成,最大限度的發(fā)揮學生的主動性,合作性、發(fā)展性、創(chuàng)造性、具體學法如下:
(1)勾畫學習法:勤動筆,積極讀書.
(2)觀察學習法:讓學生通過觀察,展開想像.
(3)探討合作學習法:學生之間互相探討,合作學習,共同解決問題。
(4)表演學習法:學生通過角色的表演,理解課文人物的優(yōu)秀品質。
六,教學準備:
生字卡片和課文插圖。
課外收集大畫家戴嵩的和生平介紹,繪畫作品等相關資料。
七、教學過程:
(一)、復習導入:
1.以游戲的方式復習詞語。2.齊讀課題,復習引讀。3.欣賞名畫《斗牛圖》。
(二)以讀代講,體驗情感
1.自讀第一自然段,說說讀書人怎樣酷愛斗牛圖?
2.品讀二、三、四自然段過渡:有哪些人在夸贊?
(1)交流匯報(2)聯(lián)系上下文理解“議論紛紛”。
3.圖文結合,品讀五、六、七自然段,感悟人物品質
(三)擴展延伸過渡:牧童和讀書人已經給大家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你想對他們說些什么呢?
課件出示:我想說指名說
過渡:同學們說得多好啊,相信字會寫得更棒!
(四)指導寫字
1.課件出示:我會寫:夾、曬、錯、稱、搖、擺、套、著
2.學生觀察
3.師范寫:夾、搖、套
4.學生練習書寫
資源包
備課資料
戴嵩:是唐代著名的畫家,他是韓滉的弟子,韓滉鎮(zhèn)守浙西時,他為巡官。戴嵩擅長畫田家、川原之景,其中以畫水牛著稱,后人稱為“野性筋骨之妙”。相傳他曾經畫飲水的牛,水中倒影,唇鼻相連,可見他觀察的精微。他的畫牛和韓干的畫馬同樣著名。合稱“韓馬戴牛”。
戴嵩有一幅“斗牛圖”被宋朝的大臣馬知節(jié)所收藏。馬知節(jié)非常珍視這幅圖。有一天,天氣晴朗干燥,馬知節(jié)把這幅斗牛圖從箱底拿出來,放在大廳前曬太陽。一個農夫前來撽租稅,看見這幅圖。他看著看著,不禁笑了出來。馬知節(jié)在旁覺得很奇怪,便問農夫:你懂得畫嗎?這張圖有什么可笑啊?農夫回答說:我只是個種田人,并不懂得畫,但是卻很了解活生生的牛。牛打架的時候,一定把尾巴緊緊地夾在大腿中間,力氣再大的人也沒有辦法把它拉出來??墒悄憧催@張“斗牛圖”,兩只牛氣沖沖地在打斗,而它們的尾巴卻舉得高高的。這根本和實際情形不一樣嘛!馬知節(jié)聽了,對這農夫的見識非常佩服。
練習
基礎積累大鞏固
一、在短文中的括號里填上漢字或給加點的字加上拼音。
中華民族幾千年的燦爛文化讓我們引以自豪。一首首zhù()名的經典唐()詩,一幅幅tào()著錦緞()的名畫,都讓人嘆為觀止。我們在電視節(jié)目中??吹降墓湃藋áo()著的折扇,bǎi()弄的瓷器,現(xiàn)今大都成為價值不菲的藝術品。
閱讀能力大提升
二、讀短文,完成練習。
林則徐小時去應童子試,因人群擁擠,他的父親就扛著送他進考場??脊僖娝缸舆@副樣子,開玩笑道:“騎父作馬?!币鸷逄么笮?弄得林則徐父親十分不好意思。誰知,林則徐脫口而出:“望子成龍?!痹趫龅娜硕己荏@嘆。林則徐的回答既解除了父親的窘迫,又道出了父親盼兒成才的的心情,一時傳為佳話。
1.用自己的話說說“騎父作馬”的意思。
2.“望子成龍”是什么意思,從文中找出解釋,用“”畫下來。
3.關于這篇短文的中心意思,說法正確的是()
(1)林則徐小時候太調皮了。
(2)林則徐小時候就很機敏、有智慧。
(3)林則徐的父親很喜歡他。
思維創(chuàng)新大拓展
三、戴嵩的《斗牛圖》中,把相斗的牛的尾巴樣子畫錯了,那這幅畫是不是就沒有一點價值了?
參考答案:
一、著táng套duàn搖擺
二、1.把父親當作馬一樣來騎。2.父親盼兒成才3.(2)
三、示例:不是,還是有價值的。
二年級語文上16郵票上的齒孔教案
教學
要求1.學習課文,了解郵票上齒孔的產生過程,學習發(fā)明者善于觀察生活、大膽創(chuàng)新的科學精神。
2.學習生字、新詞,積累“顯然、無可奈何、整整齊齊”等詞語。用“發(fā)現(xiàn)、發(fā)明”造句。
3.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谑霭l(fā)明郵票打孔機的過程。
重點
難點1.了解郵票上齒孔的發(fā)明過程,運用不同的識字方法學會生字。
2.感悟發(fā)明者大膽創(chuàng)新的科學精神。
教學
課時兩課時
郵票上的齒孔
1848年的一天,有個叫亨利阿切爾的英國人路過街邊的一個郵筒時,發(fā)①現(xiàn)有個人正對著一大張郵票發(fā)愁②。[句導讀:交代了故事發(fā)生的時間、地點、人物和原因。]原來,那時人們買來的郵票是幾十枚連成一大張的,寄信的時候,再用小刀裁開。[句導讀:介紹了裁剪郵票很不方便。]很顯然③,那個人忘了帶小刀。[句導讀:點明了那個人發(fā)愁的原因。]
第一部分(第1自然段):交代了故事的起因,亨利阿切爾看到一位陌生人忘了帶小刀,沒辦法裁郵票。
“先生,我想借您的小刀用一下?!?/p>
“很抱歉④,我也沒帶。”阿切爾無可奈何⑤地說。[句導讀:兩人對話很有禮貌,但要讀出阿切爾惋惜的語氣。]這時,那個人一抬頭,看見了阿切爾西服領帶上的別針,皺著的眉頭頓時⑥舒展開了。[句導讀:寫了那個人的動作和神態(tài),眉頭舒展,說明這個人想到辦法了。]“先生,能借您的別針用一下嗎?”
段導讀:寫那個人找阿切爾借小刀和別針。
“當然可以,可是……”阿切爾疑惑不解⑦地望著他。[句導讀:這句話要讀出奇怪的語氣。]那個人接過別針,在一枚郵票的四周整整齊齊⑧地刺了一圈小孔,很快就把這枚郵票撕下來了。[句導讀:“接過”“刺”“撕”寫出了那個人的動作。]
段導讀:寫那個人用別針在郵票的四周刺上小孔,很快地撕下了郵票。
一路上,阿切爾一直⑨思索⑩著剛才發(fā)生的事。他想:要是在每枚郵票周圍都打上小孔,那么,大張郵票使用起來不就很方便了嗎?[句導讀:寫阿切爾看到那個人用別針刺郵票后,認真思考,產生了靈感。]
段導讀:寫阿切爾被那個人用別針刺郵票的舉動所啟發(fā),從中產生了靈感。
第二部分(第2~5自然段):陌生人向亨利阿切爾借用別針,在郵票四周刺了一圈小孔。
不久,亨利阿切爾發(fā)明了郵票打孔機。[句導讀:寫阿切爾從偶然的一件小事上,受到啟發(fā)并動腦筋發(fā)明了郵票打孔機。]這項發(fā)明很快被英國郵政部門采用。[句導讀:“很快被”點明了他的發(fā)明創(chuàng)造給人們帶來了方便。]從此,世界各地都使用帶齒孔的郵票了。[句導讀:寫阿切爾發(fā)明了帶齒孔的郵票。]
第三部分(第6自然段):亨利阿切爾根據陌生人的做法,發(fā)明了打孔機,并很快被英國郵政部門采用。
字詞導讀
①發(fā)
②發(fā)愁(chóu):因為沒有主意或辦法而感到愁悶。
③顯然:容易看出或感覺到;非常明顯。
④抱歉:心中不安,覺得對不住別人。
⑤無可奈何:沒有辦法。(例句)對于小明這種頑劣的學生,老師也是無可奈何。
⑥頓時:立刻。
⑦疑惑不解:心里不明白,不理解。(例句)盡管老師把這道題反復講了好幾遍,但他還是疑惑不解。
⑧整整齊齊:外形非常規(guī)則,完整。
⑨一直:副詞,表示動作始終不斷或情況始終不改變。
⑩思索:思考探求。
○11發(fā)明:創(chuàng)造(新的事物或方法)。(例句)美國的愛迪生發(fā)明了電燈。
○12郵政:郵電業(yè)務的一大部門,主要業(yè)務是寄遞信件和包裹,辦理匯兌,發(fā)行報刊等。
○13采用:認為合適而使用。
1.學習課文,了解郵票上齒孔產生的過程,學習發(fā)明者善于觀察生活、大膽創(chuàng)新的科學精神。
2.認識生字。
3.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口述郵票上齒孔發(fā)明的過程。
一枚郵票。
一激發(fā)興趣,導入新課
1.出示郵票。提問:誰知道這是什么?有什么用?
2.大家認真地觀察這枚郵票,看看郵票周圍有什么?(齒孔。)郵票上的齒孔是怎樣來的?為什么要有這些齒孔呢?今天,我們來學習《郵票上的齒孔》一文,相信你一定會有許多收獲的。
二揭示課文題目,引導質疑
1.齊讀課文題目并質疑。
2.學生大膽質疑。郵票上的齒孔有什么用途?是誰發(fā)明了郵票上的齒孔呢?
三初讀課文,認識課文中的生字、新詞
1.聽老師朗讀課文,標畫出自然段的序號。
2.同桌互相檢查朗讀。注意糾正生字的讀音。
3.看生字表,把生字表里的每個生字讀兩遍。
4.同桌互相檢查并認讀生字。
5.再讀課文,鞏固讀音。
四朗讀課文,整體理解課文內容
指名朗讀課文。思考:這篇課文主要講了一件什么事情?
(1848年的一天,英國人亨利阿切爾于一個偶然的機會,發(fā)明了郵票上的齒孔。他的發(fā)明很快被英國郵政部門采用。從此,世界各地都使用帶有齒孔的郵票了。)
五學習課文第6自然段,了解這項發(fā)明的意義
誰發(fā)明了郵票上的齒孔?這項發(fā)明有什么重要的意義?(英國人亨利阿切爾發(fā)明了郵票上的齒孔。他的發(fā)明很快被英國郵政部門采用。從此,世界各地都使用帶齒孔的郵票了。)
六學習課文第1~4自然段,了解事情的經過
1.分別請四個同學朗讀課文的前四個自然段。思考:亨利阿切爾是怎樣發(fā)明齒孔的呢?
2.學生匯報。
學生1:1848年的一天,英國人亨利阿切爾路過街邊的一個郵筒時,發(fā)現(xiàn)一個人正對著一大張郵票發(fā)愁。
追問:這個人為什么事情發(fā)愁呢?(那時,人們買來的郵票是幾十枚連成一大張的。寄信的時候,再用小刀裁開。那個人忘帶小刀了,所以對著一大張郵票發(fā)愁呢。)
學生2:那個寄信的人向阿切爾借用小刀,但阿切爾也沒帶。他就借用了阿切爾西服領帶上的別針,用這枚別針在郵票的四周整整齊齊地刺了一圈小孔,很快就把這枚郵票撕下來了。
3.在這個人向阿切爾求助的過程中,阿切爾的心情發(fā)生了哪些變化?找出有關的詞語。(無可奈何、疑惑不解。)
4.阿切爾的心情為什么有這樣的變化呢?
出示投影:因為(),所以阿切爾()。
5.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6.阿切爾的發(fā)明和這件事情有關系嗎?默讀課文第五自然段。
7.學生匯報:一路上,阿切爾一直思索著剛才發(fā)生的事。
七再讀課文,思考發(fā)明齒孔的原因
1.再次默讀課文。想一想,阿切爾是怎樣發(fā)明郵票上的齒孔的。
2.小組間匯報討論。
3.教師總結:阿切爾是一個愛觀察、愛思考的人。當他看到那個人用領帶上的別針在郵票上刺了一圈小孔,撕下了郵票,就一直思考著。正是由于他愛觀察、愛思考,所以才有了這項發(fā)明。
1.《郵票上的齒孔》講的是一個由發(fā)明家阿切爾身邊的偶然小事引發(fā)的發(fā)明故事。本節(jié)課中學生能夠積極發(fā)言,從帶齒孔郵票的發(fā)明過程中受到啟發(fā),懂得生活中要留心觀察、發(fā)現(xiàn),善于探究的道理。
2.教師應以學生為主體設計教學環(huán)節(jié)。初讀課文之后,讓學生分小組討論自己提出的問題,根據學生提出的問題,抓住文章的重點;并結合學生的生活實際,找一找生活中帶齒或齒孔的東西來加深學生對課文的理解。讓學生明白科學發(fā)明并不是遙不可及的,只要細心觀察,動腦思考,勇于實踐,就一定會有所創(chuàng)造。
3.不管怎樣的教學設計都應當為語文的教學服務,語文教學要重視詞句的訓練。教學中,要引導學生聯(lián)系上下文理解詞語和句子。在語文學習的擴展活動中,教師充分利用課程資源,開展豐富多彩的語文實踐活動。首先安排“說一說”“我知道”,然后展示了各種郵票讓學生欣賞。
1.學習生字、新詞,積累“顯然、無可奈何、整整齊齊”等詞語。用“發(fā)現(xiàn)、發(fā)明”造句。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生字、新詞卡片。
一復習回顧,領悟文章的中心
1.朗讀課文。想想阿切爾是怎樣發(fā)明郵票上的齒孔的。
2.學生口述齒孔發(fā)明的經過,教師注意糾正學生表達不準確的地方。
3.從阿切爾的身上,你受到了什么啟發(fā)?
二學習課文中的生字,記憶字形
1.認讀生字卡。注意讀準字音。
2.開火車認讀生字。
3.練習口頭一字組多詞。
4.小組合作學習,討論怎樣記住生字。
5.學生匯報。
三指導書寫
1.認真觀察生字表中要求會寫的生字。想一想,在書寫中應該注意什么。
2.學生匯報。按不同的字形結構練習書寫。
3.掌握規(guī)律,觀看老師在黑板上寫字。
4.學生在書上描紅。
5.教師講評,學生修改。
四布置作業(yè):朗讀課文,書寫本課的生字、新詞
1.為了使學生在愉快輕松的氣氛中主動地識字,教師要根據兒童的年齡特點,有意識地激發(fā)他們的識字興趣,拓寬識字途徑,培養(yǎng)他們的識字能力。
2.教師可在教學中利用游戲的形式調動學生學習生字的興趣,不斷采用兒童喜歡的形式來進行教學,如:猜字謎、找朋友、摘蘋果、風車轉轉……將這些游戲引入課堂,使課堂成為學生學習的樂園。
3.創(chuàng)設情景幫助學生識字。在識字教學中,通過畫簡筆畫、做動作、說話等,創(chuàng)設情景,使?jié)h字與事物形象地聯(lián)系起來,從而有效提高識字效率。
1.比一比,再組詞。
2.將下列詞語補充完整。
疑惑(不)解整整(齊)(齊)無可奈(何)
一(清)二(楚)明明(白)(白)無(家)可歸
3.阿切爾為什么會發(fā)明郵票打孔機?
一名人小故事
有一次,美國人蘭德給他的女兒照相。小姑娘不耐煩地問:“爸爸,我什么時候才能看到照片?”這句話觸動了蘭德。經過多年的研究,他終于發(fā)明了瞬時顯像照相機,取名為“拍立得相機”。這種相機能在60秒鐘內洗出照片,所以又稱“60秒相機”。
二名人名言
思考讀一切好書,就是和許多高尚的人談話。——笛卡兒
生活的智慧大概就在于遇事問個為什么?!蜖栐?/p>
學習知識要善于思考,思考,再思考。我就是靠這個方法成為科學家的。——愛因斯坦
三學情分析
學生分析:學生默讀課文后,一定會有所感悟,而每個人感悟到的又不盡相同,要鼓勵學生談自己的感受。
教材分析:這是一個發(fā)明帶齒孔的郵票的故事,一個由發(fā)明家阿切爾身邊的偶然小事引發(fā)的發(fā)明故事。這篇課文告訴我們的,不僅僅是帶齒孔郵票的發(fā)明經過,它還告訴我們,發(fā)明并不神秘,并不是遙不可及的。只要做生活中的有心人,留意身邊的事,多動腦筋思考研究,每個人都有發(fā)明創(chuàng)造的機會。
二年級語文上18清清的溪水教案
教學
要求1.學習課文,理解課文內容,知道清清的溪水變渾了,后來又變清了的原因。
2.學習課文中的生字,學會生字組成的詞語,了解詞語的意思,積累“比賽、勝負、澆水”等詞語。
3.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分角色表演故事。
重點
難點1.學習課文,理解課文的內容,知道清清的溪水變渾了,后來又變清了的原因。
2.學習課文中的生字,學會生字組成的詞語,了解詞語的意思。
教學
課時兩課時
清清的溪水
小兔的家門前,有一條清清的小溪,溪水又涼①又甜②。[句導讀:句中“清清的”“又涼又甜”點明了溪水沒有被污染。]
段導讀:交代了溪水是清清的。
一場雨過后,溪水突然③變黃了。這是怎么回事呢?[句導讀:寫溪水突然變黃,并提出了問題。]
第一部分(第1、2自然段):一場雨過后,清清的溪水變黃了。
小兔沿著小溪,朝④上游⑤走去。他遠遠望見大象和棕熊正在拔樹。[句導讀:寫小兔親自去尋找問題的根源。]走近一看,一片小樹林快被他們拔光了。[句導讀:“他們”指大象和棕熊。]
段導讀:寫小兔看見大象和棕熊快把溪水上游的小樹林拔光了。
小兔跑過去,大聲喊:“喂,別拔啦!你們?yōu)槭裁窗螛渫?”[句導讀:要讀出喊的語氣,讀出制止的語氣。]
段導讀:寫小兔大聲制止他們拔樹。
大象和棕熊停下來,說:“這兩天我們在比賽,看誰的力氣大,還沒分⑥出勝負呢?!?/p>
段導讀:寫了大象和棕熊拔樹的原因。
“比力氣?你們毀掉了樹林,也毀了小溪!”小兔氣憤⑦地說。[句導讀:要讀出小兔責問的語氣。]
段導讀:寫小兔氣憤地責問他們。
大象和棕熊互相看看,不解⑧地問:“這和小溪有什么關系⑨?”[句導讀:要讀出驚奇的語氣。]
段導讀:寫大象和棕熊不懂樹與小溪的關系。
“這么多樹被你們拔掉了,雨水把泥土都沖進小溪里啦!不信,你們去看看?!毙⊥蒙鷼猗獾卣f。[句導讀:小兔說的話寫出了溪水變黃的原因。]
段導讀:小兔生氣地向大象和棕熊說出了溪水變黃的原因。
大象走到小溪邊,伸出長鼻子吸水,泥沙一下子把鼻孔堵住了。[句導讀:“一下子”說明了溪水里泥沙很多。]棕熊跳進小溪,想洗個澡,可是越洗身上越臟。原來,往日清清的溪水變成渾渾的了。[句導讀:“渾渾的”說明溪水被雨水沖下來的泥沙污染了。]
第二部分(第3~9自然段):溪水變黃是大象和棕熊拔樹造成的。
字詞導讀
①涼:溫度低;微寒。
②甜:形容味道像糖或蜜一樣。(例句)聽到老師的表揚,我心里甜滋滋的。
③突然:在短促的時間里發(fā)生;出乎意料。(例句)天突然下雨了。
④朝
⑤上游:河流接近發(fā)源地的部分。
⑥分
⑦氣憤:生氣;憤恨。
⑧不解:不明白。
⑨關系:事物之間相互作用、相互影響的狀態(tài)。
⑩生氣:因不合心意而不愉快。
○11往日:過去的日子。
大象和棕熊知道自己錯了,立刻行動起來。棕熊刨坑,大象栽樹;棕熊培土,大象澆水……他們倆重新把一棵棵樹栽好。
段導讀:寫大象和棕熊知錯就改,重新把樹栽好。
過了幾天,溪水又變清了,歡快地唱著歌向前流去。[句導讀:寫溪水又變清了。]
第三部分(第10、11自然段):大象和棕熊知道錯了,重新種好樹,溪水又變清了。
○12錯:不正確。
○13立刻:表示緊接著某個時候。
○14重(chónɡ)新:再一次。
○15歡快:歡樂輕快。
1.學習課文,理解課文內容,知道清清的溪水變渾了,后來又變清了的原因。
2.認識課文中的生字和生字組成的詞語,了解詞語的意思,積累“比賽、勝負、澆水”等詞語。
生字、新詞的卡片;小動物的頭飾。
一談話導入,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
1.小動物是我們人類的好朋友。今天,我們一起學習一篇童話故事。
2.板書課文題目,讀一讀題目,說出你的想法。
3.根據題目質疑。
二初讀課文,認識生字、新詞
1.聽老師朗讀課文,大家標畫出自然段的序號。
2.說一說這篇課文的大致意思。(小兔發(fā)現(xiàn)家門前的溪水變黃了,經過他的調查,發(fā)現(xiàn)原來是大象和棕熊把一片小樹林拔光了。后來,大象和棕熊又一起把一棵棵樹栽好,溪水又變清了。)
3.朗讀課文,把生字和不理解的詞語在文章中標畫出來。
4.出示生字卡片,學生認讀生字。
5.開火車朗讀生字。
6.出示詞語的投影。比一比哪個同學讀得快。
比賽互相沖進鼻孔洗澡勝負澆水刨坑
7.再次朗讀課文。注意讀準字音,聲音要洪亮。
三再讀課文,知道事件的起因
1.指名朗讀課文。想一想清清的河水發(fā)生了哪些變化。
2.學生讀文后,回答問題。
3.溪水為什么會發(fā)生這樣的變化呢?
4.指名朗讀課文第1、2自然段。想一想這兩個自然段主要寫了什么。
(小兔家門前的一條清清的小溪,在一場雨過后,突然變黃了。)
5.指導學生朗讀,讀出溪水的變化。
四深入學習課文,了解事件的經過
1.過渡語:如果你是小兔子,看到眼前的情景,你會怎樣做呢?(學生發(fā)表自己的見解)大家說得真好。小兔子看到這一切,準備找出原因。我們繼續(xù)學習課文,一起找到原因吧。
2.學習課文第3~6自然段,找到溪水變黃的原因。
3.學生匯報,教師板書:大象棕熊
4.指名讀這幾個自然段,注意小動物的語氣。
(1)這段話是以這三個小伙伴的對話為主的。我們應該怎樣讀好他們的語氣呢?請你在文章中標畫出表示他們三個說話時語氣的詞語。
(2)學生自學,按要求標畫有關內容。
(3)學生匯報。
(4)深入思考:他們?yōu)槭裁磿胁煌恼Z氣?(小兔看到大象和棕熊正在拔樹,非常著急、氣憤,所以會“大聲喊、氣憤地說”;而棕熊和大象正在拔樹,一片小樹林幾乎被他們拔光了,因此是“停下來”說。)
(5)小組合作,練習朗讀。
(6)戴頭飾表演朗讀。
五繼續(xù)學習課文,了解拔樹和溪水變黃之間的關系
1.大象和棕熊拔樹與溪水變黃有什么關系呢?
2.指名朗讀課文的第7~9自然段。
3.學生匯報。
學生1:大象和棕熊進行拔樹比賽,毀掉了樹林,也毀掉了小溪。
學生2:樹被他們拔掉了,雨水把泥土沖進了小溪里,溪水變黃了。
4.大象和棕熊聽了小兔的話是怎么做的?(大象伸出長鼻子吸水,泥沙一下子把鼻孔堵住了。棕熊跳進小溪,想洗個澡,可是越洗身上越臟。)
5.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六學習課文,了解事情的結局
1.我們了解了溪水變黃的原因,那么溪水又是怎樣變清的?把有關的語句在課文中標畫出來。
2.學生匯報后教師板書:重新栽好
3.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七總結全文
通過學習課文,我們一定要懂得保護環(huán)境,珍愛我們生活的地球,不做破壞環(huán)境的事情。
八布置作業(yè):熟讀課文,和家長分角色表演
1.新課開始時,教師可以用“每位同學都把自己當成這只可愛的小兔”的方法,引領學生置身于故事情境之中,使他們與故事里的小兔同喜同怒,從而充滿興趣地投入到學習中來。
2.根據《清清的溪水》一課以“對話”為主的內容特點,二年級以詞、句訓練為重點的實際情況,教師確定本課能力目標為培養(yǎng)學生理解詞語的能力和把提示語寫具體的能力。
3.在指導“對話”的朗讀中,要引導學生關注提示語,如“……地說”,借此讀出感情,讀出表情,甚至讀出動作。
1.學習課文中的生字,學會生字組成的詞語,了解詞語的意思,積累“比賽、勝負、澆水”等詞語。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分角色表演故事。
小動物的頭飾;生字、新詞的卡片。
一復習導入,引入新課
1.出示本課的詞語,學生讀詞語。
2.朗讀課文。說一說溪水發(fā)生了哪些變化。
3.溪水是怎樣變渾的?又是怎樣變清的?
4.通過學習這篇課文,你懂得了什么?
二學習本課的生字,記憶字形
1.出示生字卡片,朗讀生字。
2.小組開火車朗讀生字。
3.我們已經認識這課的生字了。那么,怎樣記住這些生字呢?
4.小組合作學習,討論本課生字的記法。
5.分小組進行匯報。
(1)給熟字加偏旁變成生字:軍—渾卓—掉中—沖先—洗兩—倆貝—負
(2)數筆畫的方法:互(4畫)象(11畫)鼻(14畫)
(3)給熟字換偏旁變成生字:塞—賽起—越繞—澆
三指導書寫
1.仔細觀察生字表,你能發(fā)現(xiàn)什么規(guī)律嗎?(有4個左右結構的字,有1個上下結構的字,有2個是獨體字。)
2.出示本課中左右結構的生字,仔細觀察。這幾個字在書寫時有什么要求呢?(左窄右寬)
洗被倆唱
3.教師指導學生寫生字“象”。
4.學生仿寫。
5.觀察“互”“系”的占格位置,教師示范。
6.學生仿寫“互”“系”。
四再次朗讀課文
1.戴頭飾朗讀課文,表演課文的內容。
2.引導學生評價表演。
五布置作業(yè):完成字詞作業(yè)
1.語文課上,如果能有意識地引導學生對作品中的“空白”進行富有個性化的填補,就可以成為開啟學生思維的鑰匙。教學《清清的溪水》一文時,教師可以讓學生就課文內容展開想象,激發(fā)他們的學習興趣。
2.作者在第9、10自然段沒有寫動物們的語言,可讓學生展開想象進行補充。孩子們有的說:“大象和棕熊難過地說:‘我們錯了,溪水真的被我們弄渾了?!庇械恼f:“大象和棕熊低著頭說:‘糟了,這回怎么辦呢?’”有的說:“小兔高興地說:‘知錯就改,這才是好孩子!’”通過這樣的訓練,學生的想象力、發(fā)散思維得以提高,對課文理解得也更深入了。
1.填空。
(清清)的溪水(茂密)的小樹林(有趣)的比賽
大聲地(喊)生氣地(說)仔細地(看)
2.排列句子的順序,在括號里填上序號。
(3)他們倆重新把一棵棵樹栽好。
(2)棕熊刨坑,大象栽樹;棕熊培土,大象澆水。
(1)大象和棕熊知道自己錯了,立刻行動起來。
3.你喜歡故事中的哪個主人公?為什么?
一小詩
母親河,我要用真心保護你,
母親河,我要用真心留住你。
對不起,過去是我不懂珍惜,
才讓你傷心,不再清澈見底。
不要哭泣,多少人依然愛著你,
這片土地因為你變得如此神奇。
如果你失去往日容顏,
就像夜晚不再出現(xiàn)月亮與星星,
每個人每顆心都將會痛惜。
母親河,我真的不能沒有你,
我要用真心保護你,
讓你在這片土地上奔騰不息。
每滴水支持著生命的跳動,
每條河支撐著生命的延續(xù),
不息的流淌滋潤著大地的生機。
母親河,我要用真心留住你,
永遠永遠保護你!
二中國的母親河——長江、黃河
長江是中國的第一大河,發(fā)源于青海省西南部唐古拉山脈各拉丹冬雪山,在上海市入東海。全長6300千米,流域面積180.85萬平方千米。
黃河是中國的第二大河,發(fā)源于青海省巴顏喀拉山脈雅拉達澤山麓,在山東省北部入渤海。全長5464千米,流域面積75.24萬平方千米。
三教學實錄(節(jié)選)
教師:小朋友們讀得真有感情!能再加上一些動作表演一下嗎?請大家先在小組內練習一下。(學生演練)
教師:誰愿意上來給大家表演一下?
(三位小朋友上臺,戴上頭飾,分別扮演三只動物。“小兔子”迅速從教室右側跑向“大象”和“棕熊”,大聲喊道:“喂……”)
教師:“小兔子”,請問你為什么不用“走”而用“跑”,不是“小聲說”而是“大聲喊”呢?
“小兔子”:因為“我”很焦急呀!
教師:作者如果用“走”和“小聲說”能表現(xiàn)出小兔子的焦急心情嗎?
“小兔子”:不能。
教師:(對全體學生)原來是這樣。(對“小兔子”)請你再來一遍。(三位學生表演)
教師:這幾位小朋友的表演很精彩,我們祝賀他們!(鼓掌)聽了他們的對話,老師懂得不少關于樹和溪水關系的知識。但有一點還不大明白,想請教“小兔子”:為什么把樹拔了,雨水就會把泥土沖進小溪?
“小兔子”:因為樹可以擋住雨水,把樹拔了,雨水就會把泥土沖進小溪。
教師:(對全體學生)你是怎么知道的?
學生1:我是從電視里看到的。
學生2:樹根可以抓住泥土,把樹拔了,泥土松了,一下雨,雨水就會把泥土沖進小溪。我是從《十萬個為什么》里知道的。
教師:生活中到處都有知識,只要多留心,我們就可以學到很多很多的知識。
二年級語文上30開天辟地教案
作為大家敬仰的人民教師,要對每一堂課認真負責。因此,老師會想盡一切方法編寫一份學生易接受的教案。這樣不僅拉進了學生與自己的距離,還讓學生學到了知識,你知道有哪些教案是比較簡單易懂的呢?下面是小編精心收集整理,為您帶來的《二年級語文上30開天辟地教案》,僅供參考,希望能為您提供參考!
教學
要求1.理解課文內容,體會盤古開天辟地并用身體孕育萬物的神勇和偉大。
2.用多種識字方法認識生字及詞語,積累“開天辟地、穩(wěn)固、宇宙”等詞語。
3.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重點
難點1.體會盤古開天辟地并用身體孕育萬物的神勇和偉大。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用多種識字方法認識生字及詞語。
教學
課時兩課時
開天辟地
一天晚上,奶奶給我講了一個故事。[句導讀:寫奶奶給“我”講故事。]
第一部分(第1自然段):一天晚上,奶奶給“我”講了一個故事。
她說,很久很久以前,天和地是合在一起的,黑乎乎①的,好像一個大雞蛋。[句導讀:這是一個比喻句,把天和地比作大雞蛋。]在這個“大雞蛋”里,睡著一個巨人②,他就是盤古。[句導讀:講述盤古是一個巨人。]
段導讀:講述了天和地的中間睡著巨人盤古。
有一天,盤古突然醒了。他睜開眼睛一看,周圍③漆黑④一團,什么也看不見。[句導讀:“漆黑一團”“什么也看不見”寫了盤古開天辟地前的情形。]盤古一生氣,掄起拳頭使勁一砸,抬起腿猛地一蹬。[句導讀:讀出盤古生氣的語氣。]只聽見嘩啦一聲,“大雞蛋”裂成了兩半。[句導讀:“嘩啦”“裂成了兩半”說明盤古力大無窮。]輕的一半冉冉⑤上升⑥,變成了天,重的一半緩緩⑦下沉,變成了地。[句導讀:這句話中“輕”“重”“上升”“下沉”這些反義詞的恰當運用,寫出了天與地的不同。]
段導讀:講盤古分開了天地。
天地分開以后,盤古怕它們合攏⑧,就雙手撐著天,兩腳踩著地,站在天地中間。[句導讀:這句寫出了盤古的神勇,要用夸張的語氣讀。]天每天升高一丈,盤古的身子也每天增高一丈。[句導讀:寫了盤古的高大和神奇。]不知站了多少年,等到天地變得相當⑨穩(wěn)固⑩,再也不會合攏了,盤古才放心地倒在地上,停止了呼吸,變成了今天的大山。[句導讀:寫了盤古的神勇和偉大。]
段導讀:寫盤古為穩(wěn)固天地,自我犧牲。
第二部分(第2~4自然段):盤古把天、地分開,而他倒地死去,變成大山。
奶奶最后說:“以前人們還說,宇宙中的萬物,都是盤古變的,太陽是他的左眼變的,月亮是他的右眼變的,星星是他的頭發(fā)和胡子變的……”[句導讀:寫奶奶告訴“我”:宇宙中的萬物都是盤古變的。]
第三部分(第5自然段):寫盤古造福人類的無私與偉大。
字詞導讀
①黑乎乎:光線昏暗。
②巨人:身材高大并有神力的人。
③周圍:邊緣部分;環(huán)繞一個處所或對象的附近。
④漆黑:像漆一樣黑;非常暗。
⑤冉冉:慢慢地。(例句)太陽從東方冉冉升起。
⑥上升:(空間位置)由低向高移動。
⑦緩緩:慢慢。
⑧合攏:合到一起;閉合。(例句)許多花兒的花瓣會自動合攏在一起。
⑨相當:表示程度高,但沒有到“很”的程度。
⑩穩(wěn)固:安穩(wěn)而鞏固,課文中指天地不再合攏。
宇宙:包括地球及其他一切天體的無限空間。(例句)人類在宇宙面前,顯得格外渺小。
1.體會盤古開天辟地并用身體孕育萬物的神勇和偉大。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用多種識字方法認識生字及詞語,積累“開天辟地、穩(wěn)固、宇宙”等詞語。
盤古開天辟地的圖畫或動畫課件;生字卡片。
一談話導入,出示課文題目
1.談話:同學們,你們知道天是怎么回事,地是怎么回事嗎?今天,我們就來學習一個關于天和地的故事。
2.出示課文題目:開天辟地。
二初讀課文,自主識字
1.借助拼音,自由讀課文,注意讀準生字的讀音。
2.小組合作學習,糾正讀音,交流記字方法。
3.開火車認讀生字。
4.擴詞練習。
怕害怕怕羞可怕突突然突擊突圍巨巨大巨人艱巨
5.再次朗讀課文,標畫出自然段的序號。
三學習課文,整體感知
1.指名朗讀課文。想一想這篇課文主要講了一件什么事情。
2.你有哪些不懂的問題?(學生質疑)
3.教師范讀,學生邊聽邊畫出“開天辟地”的句子。
4.指導學生從整體理解“開天辟地”的過程。
(1)故事中,天地最早是什么樣的?(板書:大雞蛋躺巨人)
(2)盤古是怎樣開天辟地的?(出示掛圖或播放課件)
5.讀最后一個自然段,發(fā)揮想象力,感悟神話的創(chuàng)作過程。
(1)奶奶最后告訴我們什么?
(2)發(fā)揮你的想象力,說一說盤古還創(chuàng)造了宇宙中的哪些事物。
四小結拓展
故事中,宇宙是因為盤古開天辟地而誕生的,你相信這種說法嗎?讓我們?yōu)榻议_宇宙的奧秘而努力探索吧!
五布置作業(yè):熟讀課文
1.本課的重點難點在于讓學生感悟盤古的神勇和偉大。喜歡神話,想探究宇宙是怎么形成的,是孩子們的天性。本課的設置就是想通過引發(fā)孩子們的好奇心,探究這些秘密的同時激發(fā)他們學習傳統(tǒng)文化的興趣。
2.本課教學的重點是引導學生了解盤古開天地的故事內容,激發(fā)學生閱讀神話故事的興趣,培養(yǎng)其想象力。教學時,應激起孩子的興趣,從孩子們日常聽到的神話入手,導入新課。
3.激發(fā)想象,讓學生感受神話的魅力。在教學“盤古倒下后,他的身體變成什么”這部分內容時,教師采用了引讀、男女生分段讀等多種朗讀形式,為學生營造了輕松、愉悅的朗讀氛圍,使學生感受到神話的神奇。
1.朗讀感悟,復述課文。
2.指導寫字。
生字卡片。
一談話引入
上節(jié)課,我們讀了“開天辟地”這個神話故事,了解了古代人民想象的盤古開天辟地、創(chuàng)造宇宙的過程,還認識了許多生字娃娃。這一節(jié)課,我們接著學習課文。
二鞏固識字
1.同桌互相認讀生字。
2.認讀生字卡片,試著給生字組詞。
三朗讀感悟
1.讀課文,說說盤古是一個怎樣的人。你想對他說些什么呢?(引導學生理解盤古的勇敢獻身精神)
2.從文章中的哪些地方可以看出盤古的勇敢,愿意犧牲自己造福人類?找出有關句子多讀幾遍。
3.怎樣讀才能體現(xiàn)出盤古的勇敢和你對他的敬佩?自己先試一試,然后小組互讀互評。
4.指名讀第3、4自然段,指導評價。
四講述故事
1.看圖或看板書講“開天辟地”這個故事。試著給同桌講一講,如果哪一部分講不好,可以先看看書,再接著講。
2.各小組推選代表,開展“故事大王”比賽。
五指導寫字
1.觀察生字的結構特點和在田字格中的位置。
2.教師指導書寫。
(1)丈:強調撇捺要舒展開。(2)怕:是左右結構,左窄右寬。
(3)盤:強調上下呼應、結構勻稱。
(4)突、然:它們都是上下結構,但“突”是上小下大,“然”是上大下小。
3.觀察老師的寫字筆順。
4.觀察后,評議老師所寫的字,討論。
5.學生練寫。
6.教師檢查學生的字,個別指導。
7.學生修改后,再自己練習。
六總結全文
1.你還聽過或看過其他神話故事嗎?講給同學們聽。
2.把你收集到的關于宇宙誕生的其他資料講給小伙伴聽。
1.字詞教學是中低學段教學中的一個重點。讓學生在不同形式的讀文中,發(fā)現(xiàn)字的特點,不僅熟悉了字音,而且對字形也有了較為深刻的印象。
2.如何朗讀才能讀出情,悟出情呢?學生應在反復地朗讀中感知“悟”。如在講盤古“開天辟地”的這句話中,可以利用“砸”“蹬”這幾個詞的特點去感受開天辟地的情景。
3.在教學中,每一個句子的呈現(xiàn),每一個問題的提出都要有針對性,圍繞教學目標做到一步步落實,而不是走馬觀花。
1.看拼音,寫詞語。
tūrán(突然)jùdà(巨大)pánzi(盤子)hàipà(害怕)
2.照樣子,給下面的句子換一種說法。
例:下課了,小剛叫我到操場玩兒。
下課了,我被小剛叫到操場玩兒。
(1)我把作業(yè)寫完了。
作業(yè)被我寫完了。
(2)盤古創(chuàng)造了宇宙萬物。
宇宙萬物被盤古創(chuàng)造了。
3.作為生活在現(xiàn)代社會中的我們,應該向盤古學習些什么?
一宇宙
宇宙是我們所在的空間,也是所有天體共同的家園。
宇宙不是從來就有的,它也有著誕生和成長的過程。現(xiàn)代科學發(fā)現(xiàn),我們的宇宙大概形成于150億年以前。在一次無比壯觀的大爆炸中,宇宙誕生了(這就是著名的“大爆炸”理論)。宇宙一形成,就在不停地運動著。
二教學實錄(節(jié)選)
教師:老師有很多話想對盤古說,我想對盤古說——
屏幕出示:我多想
盤古哇,盤古
人類的祖先
我多想
靠近茂盛的花草樹木
輕輕撫摸你的毛發(fā)
我多想……
你們也一定想了很多很多是嗎?來,拿起你們的筆,把心中所想寫下來。可以仿照老師這樣寫,也可以自己想到什么就寫什么。一定要寫出自己最真實的感受。(板書:真實感受)
(學生寫話)
教師:寫好的同學,先面對人類的老祖宗盤古說說悄悄話:盤古哇盤古……(學生自由說話)
教師:同學們,讓我們面對著盤古這個人類的老祖宗訴說我們心中的話語吧。想說的同學請站起來!
學生1:我多想,緊緊靠近大地,藏在你溫暖的懷抱里;我多想,和月亮、太陽說說話,告訴你,世界有多么美麗……
學生2:我多想,撲進浩瀚的大海,在你的懷抱中成長。
學生3:我多想,回到遠古時代,和你一起開天辟地。
學生4:我多想,靠近巍峨的山脈,輕輕撫摸你的四肢。
學生5:我多想,看看肥沃的土地,看著你創(chuàng)造的五彩繽紛的宇宙。
學生6:我多想,碰碰小河邊的石頭,輕輕碰觸你的牙齒。
學生7:盤古哇盤古,我多想,在流淌的小河里游泳,去觸摸你的汗水。
二年級語文上21動物過冬教案
教學
要求1.學習課文,理解課文內容,知道小動物們過冬的方法,增長科學知識。
2.學習本課中的生字,認識本課的生詞,理解詞語的意思,積累“樹梢、暖暖和和、舒服”等詞語。
3.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分角色表演故事。能用自己的話說一說小動物們過冬的方法。
重點
難點1.懂得小動物們過冬的方法,能夠用自己的話說出來。
2.學習本課的生字、新詞,理解詞語的意思。
教學
課時兩課時
動物過冬
早晨,小螞蟻來到樹林里找吃的。[句導讀:交代了故事發(fā)生的時間、地點。]樹林里變了樣,滿地是落葉。一陣風吹來,他感到有點兒冷①。[句導讀:寫天氣變冷了。]周圍靜極了,朋友們都到哪兒去了呢?[句導讀:寫出了小螞蟻的疑問。]
第一部分(第1自然段):早晨,小螞蟻發(fā)現(xiàn)天冷了,伙伴們不見了。
小螞蟻忽然②聽到鳥叫聲。他一抬頭,看見喜鵲站在樹梢上。小螞蟻喊道:“喜鵲,你好,燕子、杜鵑、黃鸝他們都到哪兒去了?”喜鵲說:“天冷了,他們到南方過冬去了,明年春天才回來呢?!盵句導讀:通過對話,小螞蟻知道了燕子、杜鵑、黃鸝到南方去過冬了。]“你也去嗎?”小螞蟻問。喜鵲說:“我不去。我把窩墊得暖暖和和③的,就在這兒過冬?!盵句導讀:喜鵲告訴小螞蟻他在本地過冬。]
段導讀:通過與喜鵲的對話,小螞蟻明白了鳥兒過冬的方式。
青蛙聽見小螞蟻的聲音,從池塘里跳上岸,說:“小螞蟻,我正要跟你告別④呢!”“怎么?”小螞蟻問,“你也要到南方去?”“不,不,我要去睡覺了?!鼻嗤苷f。[句導讀:寫青蛙與小螞蟻的對話。]小螞蟻看看天,問:“你怎么啦?太陽才升⑤起來,你又要睡啦?”“我要冬眠⑥了。整個⑦冬天,我們青蛙都睡在洞里,不吃也不動,到明年春天再出來?!盵句導讀:青蛙告訴小螞蟻自己冬眠過冬。]青蛙一邊說,一邊用腳刨土,一會兒就刨好了一個洞,“你看,冬天住在這個洞里,既不怕風,又不怕雪,暖暖和和的,真舒服⑧!”[句導讀:描寫青蛙的動作和語言,要讀出青蛙快樂的心情。]
段導讀:寫青蛙告訴小螞蟻他冬眠過冬。
小螞蟻想,冬天快到了,我也該準備過冬的食物啦![句導讀:間接寫出了小螞蟻在洞里過冬。]
段導讀:寫小螞蟻也要準備食物過冬。
第二部分(第2~4自然段):通過對話,介紹動物們的過冬辦法。
字詞導讀
①冷:溫度低;感覺溫度低。(例句)冬天天氣很寒冷。
②忽然:表示情況發(fā)生得迅速。(例句)他剛要出去,忽然下起雨來了。
③暖暖和和:不冷,也不太熱?!昂汀弊xhuō。
④告別:用言語向別人表示將要離別。
⑤升:向上或向高處移動。
⑥冬眠:某些動物在冬季時生命活動處于極度降低的狀態(tài),是動物對外界不良環(huán)境的一種適應。
⑦整個:全部。
⑧舒服:身體或精神上感到輕松愉快。(例句)我家里買了新沙發(fā),坐上去很舒服。
1.學習課文,理解課文的內容,知道小動物們過冬的方法,增長科學知識。
2.學習本課中的生字。
3.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分角色表演故事,能用自己的話說一說小動物們過冬的方法。
生字卡片;小動物的圖片及頭飾;句子投影。
一激發(fā)興趣,導入新課
1.冬天來了,美麗的大自然會發(fā)生哪些變化呢?
2.大自然在冬姑娘的懷抱中發(fā)生了巨大的變化,小動物們也用自己的方式度過冬天。我們一起看看小動物們是怎樣度過漫長的冬天的吧!
二初讀課文,認識生字
1.朗讀課文。一邊讀,一邊標出自然段的序號。(4個自然段。)
2.同桌互相檢查生字的讀音。
3.小組開火車朗讀生字,比一比哪個小組的同學認得快、讀得準。
三再讀課文,理解課文內容
1.指名朗讀課文。思考:課文主要講了一件什么事情?(冬天就要到了,小螞蟻了解到好朋友們用各自的方法度過冬天。)
2.根據課文的題目,引導學生質疑。
課文提到哪些小動物過冬?小動物們是怎樣過冬的?
3.出示自學提示,讓學生按照要求自學第1自然段。
默讀課文,從哪些描寫中可以看出冬天就要到了?
4.小組合作學習。
5.集體匯報自學的情況。
6.根據學生的回答,教師板書:滿地落葉感到有點兒冷周圍靜極了
7.有感情地朗讀這一自然段。
四了解小動物們過冬的方法,訓練學生的表達能力
1.你對哪種過冬的方法印象最深刻呢?(學生發(fā)表自己的看法)
2.投影出示課文中的有關語句。
(1)我們青蛙都睡在洞里,不吃也不動,到明年春天再出來。
(2)青蛙一邊說,一邊用腳刨土,一會兒就刨好了一個洞。
(3)冬天住在這個洞里,既不怕風,又不怕雪,暖暖和和的,真舒服!
3.根據投影中出示的三個句子,說一說你讀懂了什么。
學生1:從第一句話中,我了解到青蛙冬眠的大致時間。
學生2:從第二句話中,我知道了青蛙冬眠是睡在親自刨的土坑里的。
學生3:這個洞,不僅不怕風雪,而且很舒服、溫暖。
4.集體讀這幾句話。
5.小螞蟻準備怎樣過冬呢?(尋找過冬的食物。)
五回顧課文,練習朗讀
1.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戴上頭飾,分角色表演。
3.表演后學生評議。
六布置作業(yè):熟讀課文,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1.語文教學要緊密聯(lián)系兒童的生活,本次教學也正是本著這樣的思路進行的。學生在課堂上表現(xiàn)得很主動?!靶游锶绾芜^冬呢”,圍繞這一問題開展教學,在好奇心的驅使下,學生非常積極地去查閱資料,主動開動腦筋解決問題。
2.充分發(fā)揮現(xiàn)代信息技術的作用,使它能夠幫助學生能動地、創(chuàng)造性地學語文。
1.學習本課中的生字,認識本課的重點詞語,理解詞語的意思,積累“樹梢、暖暖和和、舒服”等詞語。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生字、新詞的卡片;小動物的頭飾。
一復習鞏固,導入新課
1.分角色朗讀課文。大家思考:小動物們是怎樣過冬的?
2.你還知道哪些小動物過冬的方法?
3.戴頭飾表演這個小故事。
二學習課文中的生字,掌握識字方法
1.開火車認讀生字卡片。
2.出示詞語卡片,朗讀詞語。
3.練習一字組多詞。
雪雪花雪人雪球下雪雪中送炭
4.自學生字,思考記字方法,小組討論。
5.集體匯報。
(1)熟字加偏旁變成新字:辰—晨昔—鵲肖—梢土—杜執(zhí)—墊唐—塘民—眠
(2)給熟字換偏旁變成新字:雷—雪月—周刻—該
(3)數筆畫記憶:鵑(12畫)滿(13畫)
三指導書寫
1.仔細觀察田字格中的生字,按照結構的不同進行分類。
(1)左右結構:該池跳靜滿(2)上下結構:雪
(3)半包圍結構:周(4)全包圍結構:圍
2.根據不同結構分析書寫規(guī)律。
(1)“該、池、跳、滿”在書寫時要做到左窄右寬。
(2)“靜”在書寫時要做到左、右同寬。
(3)“雪”在書寫時要做到上寬下窄。
3.教師重點指導“周、圍”的書寫。
四布置作業(yè):抄寫生字、新詞,分角色朗讀課文
1.組織學生去課外了解更多的關于小燕子、小蜜蜂和小青蛙是如何過冬的知識,學生特別感興趣,語文學習的范圍一下子拓寬了。通過上網、查閱課外書、詢問家長等多種方式,學生了解了更多的關于小動物過冬的知識。
2.讀演結合,深入感受文本。這篇課文很適合進行分角色的朗讀訓練。所以在課堂上應該留有充足的時間讓學生讀文。在學生讀時,教師要加以指導,使學生讀得更好。在分角色朗讀的基礎上,再讓學生分角色表演。
1.在課文中找出表示動作的詞,抄寫在下面的括號里。
(聽)(喊)(跳)(睡)(刨)
2.根據課文的內容填空。
燕子、杜鵑、黃鸝到南方過冬,明年春天才回來。
小喜鵲要搭窩。小青蛙要冬眠。小螞蟻要準備食物。
3.照樣子,造句。
例句:青蛙一邊說,一邊用腳刨土,一會兒就刨好了一個洞。
一邊……一邊……:肖明一邊聽英語錄音,一邊寫作業(yè)。
4.你還知道其他小動物是如何過冬的嗎?說一說吧。
一冬眠
冬眠,也叫“冬蟄”。休眠的一種。某些動物在冬季時生命活動處于極度不活躍的狀態(tài),主要表現(xiàn)為不活動,心跳緩慢,體溫下降,代謝降低和陷入昏睡狀態(tài)。冬眠是這些動物對冬季外界不良環(huán)境條件(如食物缺少、天氣寒冷)的一種適應。蝙蝠、刺猬、極地松鼠等都有冬眠習慣。
二喜鵲
喜鵲亦稱“鵲”。鳥綱,鴉科。中國有四個亞種。普通亞種體長約46厘米,上體羽色黑褐,具有紫色光澤,其余部分白色。尾長,棲止時常上下翹動。雜食性,多營巢于村舍高樹上。為中國分布極廣的留鳥,沿海地區(qū)尤為常見。
三學情分析
1.教材分析
《動物過冬》這篇課文極富童趣,貼近兒童的生活。這是一篇擬人體的童話,學生喜歡學。這課的重點在于了解小動物們不同的過冬方式。
2.學生分析
我們班的小學生對朗讀都非常有興趣,并能在朗讀中提出自己的見解、表達自己的感受,喜歡模仿各種語氣、神態(tài)、動作進行朗讀和表演。低年級的學生對新奇的事物有很強的好奇心,也很喜歡小動物,所以本課的內容很適合他們學習。
3.設計理念
(1)《語文課程標準》指出:“閱讀是學生個性化的行為,不應以教師的分析來代替學生的閱讀實踐?!彼员菊n以讀為主,引導學生在讀中學,“演”中悟。
(2)設計形式多樣的活動,激發(fā)學生的表現(xiàn)欲,發(fā)展學生的個性特長,培養(yǎng)學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
(3)關注學生的個體差異,積極地對待每一個學生,充分肯定每一個學生的進步,激發(fā)學生的閱讀興趣。
二年級語文上28做燈籠教案
教學
要求1.理解課文的內容,了解王京和李良做燈籠的過程,懂得合作愉快的道理。
2.學習課文中的生字、新詞,理解詞語的意思,積累“贊揚、布置、漂漂亮亮”等詞語。
3.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能根據課后的問題理解課文。
重點
難點了解王京和李良做燈籠的經過,懂得“合作真快樂”的道理。
教學
課時兩課時
做燈籠
王京和李良是同桌。
第一部分(第1自然段):交代王京和李良是同桌。
王京是班里公認①的小畫家。她的畫兒不光受到同班同學的贊揚②,還在學校的美術大賽中得過獎呢。[句導讀:“不光……還……”寫出了王京的畫兒畫得好。要讀出稱贊的語氣。]
段導讀:介紹了王京畫畫兒好的特長。
李良可不愛畫畫兒,但是他的手很巧,會捏泥人,會做飛機模型,還能用草葉編小螞蚱。[句導讀:用稱贊的語氣讀。]
段導讀:介紹了李良會做手工的特長。
第二部分(第2、3自然段):分別介紹了王京和李良的特長,王京會畫畫兒,李良手巧。
新年快到了,同學們都行動③起來,想把教室布置得漂漂亮亮的。王京想畫一幅畫兒,把它貼在教室的墻上??墒撬l(fā)現(xiàn)已經④有好幾個同學在畫畫兒了。那做什么好呢?[句導讀:讀出很為難的語氣。]王京把心事⑤告訴了李良,沒想到李良也在煩惱⑥呢。原來李良扎了一個漂亮的紙燈籠,正在發(fā)愁⑦白白的燈罩缺少點兒色彩呢。[句導讀:交代了李良發(fā)愁的原因。]李良想了想,忽然⑧有了主意。他對王京說:“咱倆合作⑨吧!你在我扎的燈籠上畫畫兒,好不好?”[句導讀:要讀出鄭重的語氣。]王京聽了很高興,使勁點了點頭。[句導讀:“很高興”“使勁”寫出王京很愿意合作。]
段導讀:寫李良真誠邀請王京與他合作。
王京在李良做的燈罩上,畫了花草,畫了樹木,畫了可愛⑩的小金魚……還寫下一句話:“合作真快樂!”[句導讀:具體寫王京在燈籠上繪畫和寫字的情形。]
段導讀:寫王京和李良合作做了一個漂亮的燈籠來布置教室。
同學們看了,使勁鼓起掌來。
第三部分(第4~6自然段):寫李良和王京合作做了一個漂亮的燈籠來布置教室,并體會到了團結合作的快樂。
字詞導讀
①公認:大家一致認為。
②贊揚:稱贊表揚。(例句)他拾金不昧的行為受到了大家的贊揚。
③行動:為實現(xiàn)某種意圖而具體地進行活動。
④已經:表示時間過去或事物完成。
⑤心事:心里盤算的事。
⑥煩惱:煩悶;苦惱。
⑦發(fā)(fā)愁:因為沒有主意或辦法而感到愁悶。“發(fā)”還讀fà,如理發(fā)。
⑧忽然:表示來得迅速而又出乎意料。
⑨合作:互相配合做某事或共同完成某項任務。(例句)這個風箏是我和小方一起合作完成的。
⑩可愛:令人喜愛。(例句)媽媽用巧手給我做了一個可愛的洋娃娃。
1.理解課文內容,懂得“合作真快樂”的道理。
2.認識課文中的生字、新詞。
生字卡片;一個燈籠。
一揭示課文題目,導入新課
1.教師拿出一個燈籠,問:同學們,你們看到了什么?你們在哪里見過它?(學生自由發(fā)言)
2.請你們仔細觀察這個燈籠,說說這個燈籠的樣子。引導學生從燈籠的形狀和圖案等多個角度介紹燈籠的樣子。
3.今天,我們學習一篇課文《做燈籠》。
4.看到題目,你們有什么問題嗎?(誰做燈籠?做了個什么樣子的燈籠?怎么做燈籠?)
二初讀課文,認識生字
1.仔細讀一讀課文,標出自然段的序號。
2.對照拼音,朗讀課文。生字要多讀幾遍。
3.同桌檢查朗讀。注意糾正對方的讀音。
4.認讀生字卡片。
5.開火車認讀生字。
三學習課文,理解課文內容
1.根據課文題目,我們提出了許多問題。讓我們一起學習課文,尋找這些問題的答案吧!
2.指名朗讀課文。理清文章的線索。
3.學生匯報分段的情況。
第一段(第1自然段):交代王京和李良是同桌。
第二段(第2、3自然段):分別介紹王京和李良的特長,王京是個小畫家,李良手很巧。
第三段(第4~6自然段):王京與李良合作做了一個漂亮的燈籠來布置教室,并體會到了團結合作的快樂。
四學習課文第1、2自然段,了解李良和王京的特長
1.指名朗讀課文第一、二段。
2.李良和王京的特長分別是什么?在課文中標畫出來。
3.了解王京的特長。
(1)出示句子1:王京是班里公認的小畫家。追問:“公認”是什么意思?(大家一致認可。)
(2)出示句子2:她的畫兒不光受到同班同學的贊揚,還在學校的美術大賽中得過獎呢。分析“不光……還……”表示什么意思。
(3)練習有感情地朗讀這兩句話。
4.了解李良的特長。朗讀課文的第3自然段。找一找李良有哪些愛好。
(他的手很巧,會捏泥人,會做飛機模型,還能用草葉編小螞蚱。)
5.再次朗讀課文第一、二段。
五學習課文第3自然段,了解兩個人合作的經過
1.這兩個人為什么要做燈籠呢?(新年快到了,同學們都行動起來,想把教室布置得漂漂亮亮的。)
2.這兩個人是怎樣合作的?
(1)學生自學課文第4、5自然段,并請同學說一說。
(2)你是怎樣評價他們的創(chuàng)作的?
(3)王京為什么在燈籠上寫上“合作真快樂”這幾個字呢?(兩個人一起做了一個漂亮的燈籠,為布置教室作出了自己的貢獻,同時發(fā)揮了兩個人不同的特長。因此,他們感受到合作真快樂。)
3.指名讀第6自然段。想一想同學們?yōu)槭裁礊樗麄児恼啤?/p>
4.通過學習這篇課文,你懂得了什么道理?
5.說一說,在生活中你和他人合作的經歷。
六布置作業(yè):熟讀課文
1.本課選材貼合學生實際,大多數同學都有因為某一節(jié)日而布置教室的經歷,容易引起學生的共鳴。在導入新課時,教師以實物——一個紅燈籠為切入點,使學生迅速進入課文設置的情境當中。
2.王京在燈籠上所寫的“合作真快樂”是理解本文的關鍵。在教學中教師要注重對學生的情感教育,讓他們能夠意識到互相合作、互相幫助是一件十分快樂的事情。
1.學習課文中的生字、新詞,理解詞語的意思。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能根據課后的提問理解課文。
生字卡片。
一復習回顧,導入新課
1.朗讀課文。想一想這篇課文主要講了一件什么事情。
2.在你的生活中,有哪些事情是通過你和他人合作完成的?
二學習生字,掌握識字方法
1.出示生字卡片。復習生字的讀音。
2.小組接龍認讀生字。
3.開火車朗讀生字。
4.練習一字組多詞。
良良好優(yōu)良良心使使用使者使勁
巧巧妙手巧巧合泥泥水泥濘水泥
5.自己想一想,怎樣才能記住這些生字。
6.全班交流自學情況。
(1)熟字加偏旁組成新字:尼—泥吏—使自—咱至—室直—置
(2)熟字去偏旁變成新字:糧—良攢—贊
(3)熟字換偏旁變成新字:腦—惱摸—模槳—獎
7.再次認讀生字,加深印象。
三指導書寫
1.按照字形結構給生字分類。
左右結構:使勁巧咱泥燈上下結構:良
2.看老師在黑板上板書生字。說一說每個生字的占格位置。
3.學生練寫。教師指導,注意糾正學生的書寫姿勢。
四布置作業(yè):完成字詞作業(yè)
1.識字教學在低年級階段處于一個十分重要的地位。在指導學生識記本課生字時,應注重對學生遷移能力的培養(yǎng),通過熟字加偏旁組成新字,熟字去偏旁變成新字,熟字換偏旁變成新字的方法,完成本課的識字任務。
2.安排本課的實踐活動,教師可讓學生說說在生活中自己和他人合作的經歷,這既鍛煉了學生的口語交際能力,又增強了團結互助的意識,同時使學生明白了合作在生活中的價值與意義。
1.給下面的字移動一筆,變成新字。
末(本/未)慶(厭)太(犬)壓(莊)
玉(主)同(回)田(舊)肝(肛)
2.選詞填空。
安靜寂靜
(1)冬天的夜晚,山林里一片(寂靜)。
(2)考場上(安靜)極了。
3.你是如何理解“合作真快樂”這句話的?
一燈籠
中國的燈籠又統(tǒng)稱為燈彩。燈籠相傳起源于西漢時期。每年的農歷正月十五元宵節(jié)前后,人們都掛起象征團圓的紅燈籠,來營造一種喜慶的氛圍。后來燈籠在中國就成了喜慶的象征。經過歷代燈彩藝人的繼承和發(fā)展,燈籠形成了豐富多彩的品種和高超的工藝水平。從種類上分,有宮燈、紗燈、吊燈等。從造型上分,有人物、山水、花鳥、龍鳳、魚蟲,等等,除此之外還有專供人們賞玩的走馬燈。中國的燈籠綜合了繪畫藝術、剪紙、紙扎、刺縫等工藝,利用各個地區(qū)出產的竹、木、藤、麥稈、獸角、金屬、綾絹等材料制作而成。在中國古代制作的燈籠中,以宮燈和紗燈最為著名。
二關于團結合作的諺語
眾人一條心,黃土變成金。
眾人拾柴火焰高。
集體是力量的源泉,眾人是智慧的搖籃。
三個臭皮匠,頂個諸葛亮。
天時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二年級語文上20不用嗓子的歌手教案
教學
要求1.學習課文,理解課文內容,懂得小動物們發(fā)音的不同之處,喚起學生探索科學的興趣。
2.學習課文中的生字,理解詞語的意思,積累“洪亮、調查、透明”等詞語。
3.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能用自己的話說出小動物們是怎樣唱歌的。會用“但是”造句。
重點
難點1.學習課文,理解課文的意思,懂得小動物們發(fā)音的不同之處,喚起學生熱愛科學的興趣。
2.能用自己的話說出小動物們是怎樣唱歌的。會用“但是”造句。
教學
課時兩課時
不用嗓子的歌手
小黃鶯想找?guī)酌鹕ぷ英俑枋?組成一支合唱隊。[句導讀:交代了故事的起因。]
第一部分(第1自然段):小黃鶯想找?guī)酌鹕ぷ痈枋纸M成合唱隊。
小黃鶯飛到花叢邊,聽見小蜜蜂在唱歌,嗡嗡嗡,真好聽![句導讀:“飛到”“聽見”寫出了小黃鶯的動作,“嗡嗡嗡”是蜜蜂發(fā)出的聲音。]小黃鶯稱贊②說:“你的嗓子真不錯!”[句導讀:寫小黃鶯稱贊小蜜蜂的嗓子好。]小蜜蜂笑了起來:“哈!你說錯了。我唱歌不用嗓子,我是靠振動③翅膀發(fā)聲的?!盵句導讀:“唱歌不用嗓子”“是靠振動翅膀發(fā)聲的”寫出了小蜜蜂耐心地告訴小黃鶯自己奇妙的發(fā)音方式。]
段導讀:寫小黃鶯和小蜜蜂的對話。
小黃鶯飛到稻田邊,老遠就聽見小青蛙在唱歌,呱呱呱,又響亮④又有節(jié)奏。[句導讀:“呱呱呱”是小青蛙叫的聲音。]小黃鶯稱贊說:“你的嗓音真洪亮⑤!”[句導讀:寫小黃鶯夸獎小青蛙的嗓音洪亮。]小青蛙也笑了起來:“哈!你說錯了。我是靠長在口角兩邊的聲囊⑥發(fā)聲的,不用嗓子?!盵句導讀:寫小青蛙耐心地告訴小黃鶯自己的發(fā)聲也不用嗓子。]
段導讀:寫小青蛙告訴小黃鶯它是不用嗓子的歌手。
在密密的樹林里,蟬在歌唱。吱吱吱,又尖又細,持續(xù)⑦不斷。[句導讀:寫出了蟬的叫聲的特點。]經過調查⑧,小黃鶯發(fā)現(xiàn)⑨,原來蟬唱歌也不用嗓子,而是靠肚子上的兩片有彈性的透明⑩薄膜振動發(fā)聲的。[句導讀:“不用……而是……”寫出了小黃鶯的發(fā)現(xiàn)。]
段導讀:寫小黃鶯發(fā)現(xiàn)蟬也是不用嗓子的歌手。
第二部分(第2~4自然段):小黃鶯找到了小蜜蜂、小青蛙和蟬這三個不用嗓子唱歌的歌手。
合唱隊開始演出了。嗡嗡嗡,這是小蜜蜂的歌聲。呱呱呱,這是小青蛙的歌聲。吱吱吱,這是蟬的歌聲。
段導讀:寫了合唱隊表演時的歡快有趣的場面。
這些歌手都不用嗓子唱歌,但是唱得比金嗓子還動聽。[句導讀:這些歌手分別指蜜蜂、青蛙和蟬。]
第三部分(第5、6自然段):雖然這些歌手不用嗓子唱歌,但是唱得比金嗓子還動聽。
1.懂得小動物們發(fā)音的不同之處,喚起學生探索科學的興趣。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能用自己的話說出小動物們是怎樣唱歌的。會用“但是”造句。
3.認識生字。
生字卡片;小動物的頭飾;課件(動物發(fā)出的聲音)。
一激發(fā)興趣,導入新課
1.教師把小黃鶯的圖片貼在黑板上,提問:誰認識這個小動物?
2.你了解小黃鶯嗎?哪位同學說一下?
3.你們知道嗎,小黃鶯準備做一件事情。我們一起讀一讀故事吧!
二初讀課文,認識生字
1.聽老師讀課文,大家標出自然段的序號。(6個自然段。)
2.自學課文,認識課文中的生字。
3.學習課后生字表中的生字,讀準生字的讀音。
4.同桌互相檢查,注意糾正生字的讀音。
5.出示生字卡片,指導學生認讀生字。
6.再讀生字,鞏固讀音。
三朗讀課文,知道小動物們發(fā)音不同的原因
1.默讀課文,找一找故事里出現(xiàn)了幾種小動物。(小黃鶯、小蜜蜂、小青蛙、蟬四種。)
2.請你用自己的話說出故事的大概意思。(小黃鶯想找?guī)酌鹕ぷ痈枋?組成一支合唱隊。合唱隊的成員都不是用嗓子唱歌的,但是唱得比金嗓子還動聽。)
3.小黃鶯在哪里找到了哪些歌手?它們是怎樣唱歌的?請你默讀課文,找到有關的語句,標畫出來。
4.學生自學,小組討論。
5.集體匯報、交流。
學生1:小黃鶯在花叢邊找到了小蜜蜂,在稻田邊找到了小青蛙,在密密的樹林里找到了蟬。
教師隨機板書:花叢邊稻田邊樹林里
播放課件。(播放三種聲音,請學生分辨)
學生2:小蜜蜂唱歌時發(fā)出“嗡嗡嗡”的聲音,聲音非常動聽。小青蛙唱歌時發(fā)出“呱呱呱”的聲音,聲音又響亮又有節(jié)奏。蟬在唱歌時發(fā)出“吱吱吱”的聲音,聲音又尖又細,持續(xù)不斷。
播放課件,請學生觀察小蜜蜂唱歌時振動翅膀發(fā)音的情形。
學生3:小蜜蜂唱歌不用嗓子,是靠振動翅膀發(fā)音的。
播放課件,請學生觀察小青蛙唱歌時聲囊發(fā)音的情形。
學生4:小青蛙唱歌時,不用嗓子發(fā)音。它是靠聲囊發(fā)出聲音的。
播放課件,請學生觀察蟬發(fā)聲時器官的變化。
學生5:蟬唱歌也不用嗓子,它是靠肚子上的兩片有彈性的透明薄膜振動發(fā)音的。
6.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四學習課文,了解故事的結局
1.這支合唱隊的成員非常特殊,演出的效果怎樣呢?
2.學生朗讀課文第5、6自然段。
五回顧全文,嘗試分角色表演
1.分角色朗讀課文。
2.戴頭飾表演故事。
六布置作業(yè):熟讀課文,和家長合作表演故事
1.《不用嗓子的歌手》是一篇童話故事,以小黃鶯找歌手為線索,以對話為主要形式,介紹了小動物們有趣的發(fā)聲方式,富有童真童趣,適合分角色朗讀課文。
2.這篇課文內容簡單、易懂,語言淺顯,學生比較喜歡。本課教學的重點是學習生字、新詞,分角色朗讀課文,了解小動物們有趣的發(fā)聲方式,教師教學中要把握好教學重點。
3.教學生字、新詞時,在學生已有的自主識字能力的基礎上,放手讓學生自學生字,并鼓勵學生仔細觀察生字的字形特點,采用多種方法識記生字。
1.學習課文的生字,理解詞語的意思,積累“洪亮、調查、透明”等詞語。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生字卡片;帶有新詞的投影;小動物的頭飾。
一復習回顧,引入新課
1.上節(jié)課,我們一起認識了三位歌手。它們是誰呢?這三個歌手是靠什么唱歌的?
2.朗讀課文,注意讀出不同的語氣。
二嘗試運用多種方法,記住本課的生字
1.今天,我們要開動腦筋,記住課文中的生字。
2.讀生字卡片。
3.想一想怎樣才能記住生字。
4.學生匯報。
(1)熟字加偏旁組成生字:人—隊從—叢向—響哥—歌
(2)數筆畫記憶法:節(jié)(5畫)
(3)形近字記憶法:密—蜜峰—蜂
四練習造句
1.出示例句。
這些歌手都不用嗓子唱歌,但是唱得比金嗓子還動聽。
2.體會“但是”一詞的含義并造句。
1.在學習本課時,主要以學生的自學為主,讓學生自己提出問題,解決問題。因為課文內容簡單、易懂,學生在自讀中,很快地理解了課文內容。但在分角色朗讀課文時,由于給學生練習的時間太少,學生讀得不太好。低年級的語文教學主要是讀課文,教師應該留給學生足夠的時間讓學生讀書。只有這樣,課堂教學才能有良好的效果。
2.這篇課文主要讓學生了解小動物們的發(fā)聲方式,激發(fā)學生探索大自然的興趣。因此,為了讓學生的知識面更廣,教師留了一個實踐作業(yè),讓學生課后查找資料,了解小動物中還有哪些動物有奇特的發(fā)聲方法。
1.照樣子,把句子補充完整。
例:小黃鶯急得(團團轉)。
他笑得前仰后合。
媽媽高興得手舞足蹈。
同學們干得熱火朝天。
2.照樣子,改寫句子。
例:難道小黃鶯合唱隊的歌聲不動聽嗎?
黃鶯合唱隊的歌聲動聽。
(1)難道這不是報答嗎?
這是報答。
(2)難道我還不知道這個道理嗎?
我知道這個道理。
3.你能寫出幾個和“笑”有關的詞語嗎?
示例:微笑大笑冷笑嘲笑
一大自然的歌唱家
黃鶯是大自然的“歌唱家”,鳴聲圓潤嘹亮,低昂有致,富有韻律,非常清脆,極其優(yōu)美,十分悅耳動聽。古人把它的鳴囀稱為“鶯歌”“黃簧”,是詩人經常歌詠的對象。古人以鶯音入詩,如“鶯歌暖正繁”“暖入黃簧舌漸調”“夏木陰陰囀黃鶯”“隔葉黃鸝空好音”“兩個黃鸝鳴翠柳”“樹梢啼曉鶯”等。
二蟬
蟬,又名“知了”“季鳥”,是一種較大的吸食植物汁液的昆蟲,通常大約有5—6厘米長。它們長有針一樣中空的吸管,可以刺入樹體吸食樹液。蟬有不同的種類,它們形體相似而顏色各異。蟬的兩眼之間有三個不太敏感的眼點,兩翼上簡單地分布著起支撐作用的細管。這些都是古老昆蟲種群的原始特征。蟬的鳴叫聲是眾所周知的,特別是到了夏天中午,它們的叫聲簡直像合唱團。在蟬的身體兩側有一個大的環(huán)型發(fā)聲器官,腹部是可以內外開合的圓盤,圓盤開合的速度很快,抖動的蟬鳴就是由此發(fā)出的。不過只有雄蟬才能發(fā)出嘹亮的鳴叫聲,雌蟬是安靜的。
三教學實錄及點評(節(jié)選)
表演增趣。
教師:你們想演一演這篇童話嗎?可以根據課文的主要內容自由想象。
(學生自主推薦,自告奮勇表演。教師分別給四個學生戴上黃鶯、蜜蜂、青蛙和蟬的頭飾)
“小黃鶯”做飛著的動作?!靶∶鄯洹焙汀跋s”飛來飛去。“小青蛙”邊跳邊呱呱叫。
“小黃鶯”:(飛)蜜蜂妹妹,你的嗓子真不錯!
“小蜜蜂”:(邊飛邊笑)哈!你說錯了。我唱歌不用嗓子。我是靠翅膀振動發(fā)聲的。
“小黃鶯”:(飛)青蛙王子,你的嗓音真響亮!
“小青蛙”:(笑)哈!你說錯了。我是靠聲囊發(fā)出聲音的,不用嗓子。
“小黃鶯”:(飛)蟬姑娘,你的嗓音真好聽!
“蟬”:(邊飛邊笑)哈!你說錯了。我唱歌不用嗓子,而是靠肚子上的兩片透明的薄膜振動發(fā)出聲音的。
“小黃鶯”:(高興)哦,原來你們都不用嗓子唱歌,但唱得比金嗓子還動聽,請你們來個大合唱吧。
“小蜜蜂”“嗡嗡嗡”地唱,“小青蛙”“呱呱呱”地唱,“蟬”“吱吱吱”地唱。教室里響起一片掌聲。
教師小結,頒發(fā)“最佳演員獎”和“最佳導演獎”。
(點評:童話表演,不僅幫助學生深入理解課文,使課堂教學顯得生動活潑,還有助于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培養(yǎng)學生的合作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