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古詩詞教案
發(fā)表時間:2021-05-22《中古歐洲社會》教學設計。
《中古歐洲社會》教學設計
1、以查理·馬特改革和丕平獻土為例,了解西歐封建等級制度的特點和羅馬教廷的地位。
2、通過講述瑯城起義的故事,了解西歐城市興起的歷史意義。
3、講述君士坦丁堡陷落的故事,探討拜占廷帝國衰落的原因。
本課位于《世界歷史》九年級上P28——33,涵蓋了西歐的封建制度建立、教皇國、西歐城市重新興起、拜占庭帝國滅亡四個問題。西歐封建制度是中古歐洲歷史的一項核心內容,而西歐封建制度的核心內容是西歐封建等級制度。在整個中古時期,羅馬天主教在經濟上占據(jù)當時西歐土地的三分之一,政治上與世俗王權分庭抗禮,在思想文化方面形成一元壟斷,可謂是處于一種萬流歸宗的地位。城市是文明形成的一個重要標志,西方文明與東方文明在許多方面存在著明顯的差異,其根源因素有很多就是城市造成的。拜占廷帝國是一個曾經輝煌的古老文明,在如何面對新的環(huán)境挑戰(zhàn)方面,拜占廷帝國的歷史命運具有重大的典型意義和啟示價值。
本課內容離學生生活很遠,學生很難理解,教師應盡量指導學生讀歷史地圖,使他們逐步形成正確的歷史時空概念,掌握正確識別歷史地圖的方法。鼓勵學生與他人合作,共同探討問題,交流學習心得,從中增強他們的團隊協(xié)作意識。引導學生運用歷史的眼光來分析歷史與現(xiàn)實問題,加強對歷史問題的理解力。
知識與能力:
通過閱讀課文、觀看圖片、讀資料、看錄像等,使學生了解西歐封建社會的等級制,基督教在西歐社會的影響,西歐城市的重新興起,拜占廷帝國的滅亡等史實。
過程與方法:
通過引導學生思考:“西歐封建社會有什么特點?”和“拜占廷帝國曾以其繁榮的經濟、輝煌的文化在當時世界上巍然屹立,但后來卻衰亡了?”等問題,逐步培養(yǎng)學生歸納、分析歷史問題的能力。
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
通過本課學習,使學生認識:從奴隸社會到封建社會是人類社會的進步;中國進入封建社會比西歐早約1000年,在政治、經濟、文化諸方面在當時都顯示出先進性;拜占廷帝國的滅亡說明開放寬容導致文明繁榮,保守狹隘使文明衰弱。
西歐封建等級制度的特點與羅馬教廷的地位;西歐城市興起的歷史意義;拜占廷帝國的滅亡。
羅馬教廷在西歐封建社會中的地位和影響;西歐城市的重新興起的意義;拜占廷帝國衰弱的原因。
教學過程:
教學
步驟
教學活動
設計意圖
導入
新課
教師出示《羅蘭之歌》片段,由此導入新課。
創(chuàng)設問題情境,吸引學生的注意力,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
學
習
新
課
等
級
森
嚴
的
歐
洲
社
會
教師出示《法蘭克王國形成》示意圖,指導學生閱讀教材P28,明確法蘭克王國是在西羅馬帝國的廢墟上誕生的。
教師出示法蘭克王國第一位國王克洛維的圖片、資料、他在位時的疆域圖,學生閱讀資料、觀看圖片、地圖。
教師出示有關查理馬特改革的資料,并指導學生自學P28課文,了解查理馬特改革的情況。
教師出示《西歐封建等級制度示意圖》,學生讀圖,教師講解圖示所包含的內容。再借助多媒體演示西歐封建等級制度示意圖,加深學生對此的理解。在此基礎上,出示“我的附庸的附庸,不是我的附庸”。
動腦筋:
如何理解西歐封建社會流行的一條常規(guī)“我的附庸的附庸,不是我的附庸”?
教師出示查理馬特當政時對外擴張戰(zhàn)爭資料表,教師指出查理馬特的對外擴展完全靠他的騎士部隊。播放《走進騎士的世界》錄像片,讓學生通過觀看去了解產生在中世紀歐洲特有的騎士制度。
教師出示資料,丕平篡權和查理曼帝國的建立,以及查理曼帝國的分裂和法蘭克王國世系表,使學生對這一對西歐發(fā)生重大影響的國家有個深刻理解,它發(fā)展成今天的法蘭西、意大利、德意志。
培養(yǎng)學生自學能力、識圖能力等。
教師先指導學生讀圖,培養(yǎng)學生的讀圖能力。如若學生沒弄清,教師再進一步去講解。
培養(yǎng)學生分析歷史問題的能力。
擴充學生的知識面。
擴充學生的知識面,為學生今后的學習打下基礎。
西
歐
的
天
主
教
會
教師出示梵蒂岡圖片與國旗,引入第二目的學習,當今實體面積最小、但在精神世界影響最大的國家是?
教師出示自學提綱:
1、西歐的天主教會是怎樣成為歐洲最大的封建主的?
2、為什么說西歐的天主教會的歐洲封建制度的精神支柱?
指導學生閱讀教材后回答問題。
教師出示丕平獻土、教皇國的發(fā)展情況資料,學生閱讀,對教皇國有個大致的了解,為下面的學習奠定基礎。教師出示《教會焚燒書籍以加強對人們的精神控制》、《科學家布魯諾》圖片和“基督教會勢力膨脹”資料,在此基礎上引導學生探究:
為什么說基督教會既是歐洲最大的封建主?又是歐洲封建制度的精神支柱
培養(yǎng)學生自學能力和探究問題的能力。
西歐城市的重新興起
教師出示《西歐封建城市》和《清明上河圖》圖片,學生觀看圖片并加以對比。教師再出示西歐城市與中國開封人口對比數(shù),并指導學生閱讀教材P30——31,回答下列問題:
1、西歐的城市多興起于何處?
2、當時城市的規(guī)模如何?
3、隨著城市的發(fā)展出現(xiàn)了什么情況?
培養(yǎng)學生自主學習能力。
拜占庭帝國的滅亡
教師出示《圣索非亞大教堂》圖片和“君士坦丁堡”資料,引入下一目的學習。
在指導學生閱讀教材的基礎上,引導學生分析拜占庭帝國興旺與衰落的原因以及給后人留下的經驗教訓。
議一議
拜占廷帝國由盛轉衰最后走向滅亡的原因?給了我們哪些啟示?
培養(yǎng)學生綜合分析問題的能力。
板書
設計
第5課中古歐洲社會
一、等級森嚴的西歐封建社會
法蘭克王國的興衰
查理馬特改革
西歐的封建等級制度
二、西歐的天主教會
三、西歐城市的重新興起
四、拜占庭帝國的滅亡
1453年為奧斯曼土耳其所滅
相關推薦
九年級歷史《中古歐洲社會》教學設計
九年級歷史《中古歐洲社會》教學設計
1、以查理·馬特改革和丕平獻土為例,了解西歐封建等級制度的特點和羅馬教廷的地位。
2、通過講述瑯城起義的故事,了解西歐城市興起的歷史意義。
3、講述君士坦丁堡陷落的故事,探討拜占廷帝國衰落的原因。
本課位于《世界歷史》九年級上P28——33,涵蓋了西歐的封建制度建立、教皇國、西歐城市重新興起、拜占庭帝國滅亡四個問題。西歐封建制度是中古歐洲歷史的一項核心內容,而西歐封建制度的核心內容是西歐封建等級制度。在整個中古時期,羅馬天主教在經濟上占據(jù)當時西歐土地的三分之一,政治上與世俗王權分庭抗禮,在思想文化方面形成一元壟斷,可謂是處于一種萬流歸宗的地位。城市是文明形成的一個重要標志,西方文明與東方文明在許多方面存在著明顯的差異,其根源因素有很多就是城市造成的。拜占廷帝國是一個曾經輝煌的古老文明,在如何面對新的環(huán)境挑戰(zhàn)方面,拜占廷帝國的歷史命運具有重大的典型意義和啟示價值。
本課內容離學生生活很遠,學生很難理解,教師應盡量指導學生讀歷史地圖,使他們逐步形成正確的歷史時空概念,掌握正確識別歷史地圖的方法。鼓勵學生與他人合作,共同探討問題,交流學習心得,從中增強他們的團隊協(xié)作意識。引導學生運用歷史的眼光來分析歷史與現(xiàn)實問題,加強對歷史問題的理解力。
知識與能力:
通過閱讀課文、觀看圖片、讀資料、看錄像等,使學生了解西歐封建社會的等級制,基督教在西歐社會的影響,西歐城市的重新興起,拜占廷帝國的滅亡等史實。
過程與方法:
通過引導學生思考:“西歐封建社會有什么特點?”和“拜占廷帝國曾以其繁榮的經濟、輝煌的文化在當時世界上巍然屹立,但后來卻衰亡了?”等問題,逐步培養(yǎng)學生歸納、分析歷史問題的能力。
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
通過本課學習,使學生認識:從奴隸社會到封建社會是人類社會的進步;中國進入封建社會比西歐早約1000年,在政治、經濟、文化諸方面在當時都顯示出先進性;拜占廷帝國的滅亡說明開放寬容導致文明繁榮,保守狹隘使文明衰弱。
西歐封建等級制度的特點與羅馬教廷的地位;西歐城市興起的歷史意義;拜占廷帝國的滅亡。
羅馬教廷在西歐封建社會中的地位和影響;西歐城市的重新興起的意義;拜占廷帝國衰弱的原因。
教學過程:
教學
步驟
教學活動
設計意圖
導入
新課
教師出示《羅蘭之歌》片段,由此導入新課。
創(chuàng)設問題情境,吸引學生的注意力,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
學
習
新
課
等
級
森
嚴
的
歐
洲
社
會
教師出示《法蘭克王國形成》示意圖,指導學生閱讀教材P28,明確法蘭克王國是在西羅馬帝國的廢墟上誕生的。
教師出示法蘭克王國第一位國王克洛維的圖片、資料、他在位時的疆域圖,學生閱讀資料、觀看圖片、地圖。
教師出示有關查理馬特改革的資料,并指導學生自學P28課文,了解查理馬特改革的情況。
教師出示《西歐封建等級制度示意圖》,學生讀圖,教師講解圖示所包含的內容。再借助多媒體演示西歐封建等級制度示意圖,加深學生對此的理解。在此基礎上,出示“我的附庸的附庸,不是我的附庸”。
動腦筋:
如何理解西歐封建社會流行的一條常規(guī)“我的附庸的附庸,不是我的附庸”?
教師出示查理馬特當政時對外擴張戰(zhàn)爭資料表,教師指出查理馬特的對外擴展完全靠他的騎士部隊。播放《走進騎士的世界》錄像片,讓學生通過觀看去了解產生在中世紀歐洲特有的騎士制度。
教師出示資料,丕平篡權和查理曼帝國的建立,以及查理曼帝國的分裂和法蘭克王國世系表,使學生對這一對西歐發(fā)生重大影響的國家有個深刻理解,它發(fā)展成今天的法蘭西、意大利、德意志。
培養(yǎng)學生自學能力、識圖能力等。
教師先指導學生讀圖,培養(yǎng)學生的讀圖能力。如若學生沒弄清,教師再進一步去講解。
培養(yǎng)學生分析歷史問題的能力。
擴充學生的知識面。
擴充學生的知識面,為學生今后的學習打下基礎。
西
歐
的
天
主
教
會
教師出示梵蒂岡圖片與國旗,引入第二目的學習,當今實體面積最小、但在精神世界影響最大的國家是?
教師出示自學提綱:
1、西歐的天主教會是怎樣成為歐洲最大的封建主的?
2、為什么說西歐的天主教會的歐洲封建制度的精神支柱?
指導學生閱讀教材后回答問題。
教師出示丕平獻土、教皇國的發(fā)展情況資料,學生閱讀,對教皇國有個大致的了解,為下面的學習奠定基礎。教師出示《教會焚燒書籍以加強對人們的精神控制》、《科學家布魯諾》圖片和“基督教會勢力膨脹”資料,在此基礎上引導學生探究:
為什么說基督教會既是歐洲最大的封建主?又是歐洲封建制度的精神支柱
培養(yǎng)學生自學能力和探究問題的能力。
西歐城市的重新興起
教師出示《西歐封建城市》和《清明上河圖》圖片,學生觀看圖片并加以對比。教師再出示西歐城市與中國開封人口對比數(shù),并指導學生閱讀教材P30——31,回答下列問題:
1、西歐的城市多興起于何處?
2、當時城市的規(guī)模如何?
3、隨著城市的發(fā)展出現(xiàn)了什么情況?
培養(yǎng)學生自主學習能力。
拜占庭帝國的滅亡
教師出示《圣索非亞大教堂》圖片和“君士坦丁堡”資料,引入下一目的學習。
在指導學生閱讀教材的基礎上,引導學生分析拜占庭帝國興旺與衰落的原因以及給后人留下的經驗教訓。
議一議
拜占廷帝國由盛轉衰最后走向滅亡的原因?給了我們哪些啟示?
培養(yǎng)學生綜合分析問題的能力。
板書
設計
第5課中古歐洲社會
一、等級森嚴的西歐封建社會
法蘭克王國的興衰
查理馬特改革
西歐的封建等級制度
二、西歐的天主教會
三、西歐城市的重新興起
四、拜占庭帝國的滅亡
1453年為奧斯曼土耳其所滅
第5課中古歐洲社會
教學目的
1.知識要點:法蘭克王國,查理曼帝國;凡爾登條約;西歐封建社會的形成和發(fā)展;基督教的產生、傳播、分裂;拜占廷帝國及其文化;奧斯曼土耳其的興起和擴張。
2.能力培養(yǎng):(1)通過分析查理大帝在歷史上的作用,提高學生運用辯證唯物主義的觀點全面評價歷史人物的能力;(2)拜占廷帝國保存了大量古代希臘、羅馬的物質文化和精神文化,對世界文化的發(fā)展產生了重大影響。(3)奧斯曼土耳其帝國是繼阿拉伯帝國之后,又一個地跨三洲的大帝國,它是經過長期的對外擴張形成的。它的統(tǒng)治對世界歷史產生了重大影響。
3.思想品德教育:(1)從西歐主要封建國家形成和發(fā)展的歷史,認識到封建社會代替奴隸社會,是社會發(fā)展
的必然規(guī)律。(2)封建社會比奴隸社會進步,因為生產力的進一步發(fā)展,農奴比奴隸的處境有所改善,在生產中表現(xiàn)出一定的主動性。(3)通過對基督教會在西歐中世紀所起作用的討論、評價,培養(yǎng)學生運用唯物主義觀點辯證地看待問題的能力和創(chuàng)新思維的能力。
本課重點和難點
重點:西歐主要封建國家和西歐封建社會。重點:基督教。
難點:基督教性質的變化。難點:西歐封建社會。
教學過程
476年西羅馬帝國的滅亡,標志著奴隸社會在西歐的崩潰,之后,西歐的封建制度逐漸形成和發(fā)展起來。封建制度占統(tǒng)治地位的時期,被歐洲史學界稱為中世紀或中古世紀。這一時期,歐洲出現(xiàn)了一些早期封建國家,孕育了歐洲國家的雛形。今天的英、法、德、意等國是西歐主要的國家,它們是怎樣建立和發(fā)展的,讓我們踏著歷史的足跡去尋找英、法、德、意等國家的根基。
一、等級森嚴的西歐封建社會
1.法蘭克王國
西羅馬帝國滅亡后,日耳曼人在它的領土上建立了幾個國家,其中影響最大,存在時間最長的是法蘭克王國。法蘭克王國達到全盛時期的君主是查理。為什么說查理是一位比較有作為的君主?帶著問題閱讀課文。學生回答后教師歸納。
2.查理曼帝國
從8世紀后期到9世紀前期查理在位四十多年,發(fā)動了五十多次戰(zhàn)爭,幾乎和西歐
盡管查理是一國之主,他還渴望得到帝王的尊號。800年,機會終于來了。從此法蘭克王國成了查理曼帝國,查理則成了“查理大帝”。這樣,查理具有了至高無上的權威。在歐洲,教權與王權結成了聯(lián)盟。查理為了加強對全國的控制,下令全國人民信仰基督教,違者一律殺死,從而促進了基督教的傳播。查理不僅武功顯赫,而且也注意恢復和發(fā)展西歐的文化教育。他為培養(yǎng)傳播基督教和管理國家的人才,積極提倡文化教育,并且?guī)ь^學文化。查理的文化教育政策對提高日耳曼人文化和恢復古典文化是有積極作用的。
3.西歐封建社會
476年西羅馬帝國滅亡后,西歐封建制度逐漸形成,9世紀開始確立。西歐封建制度的形成歷經數(shù)百年,而在9世紀,我國卻處在封建社會的高峰——繁榮的隋唐時期。
西歐封建制度確立后,土地是主要財富,國王把土地分封給大封建主,大封建主把土地分封給小封建主。封主與封臣這種主從關系只存在于直接建立分封、受封關系的領主和附庸之間。國王是最大的封建主,權力也只限于自己的領地內,甚至無權管轄一個不直接隸屬他的小封建主。正如西歐封建社會流行的一則規(guī)矩所說“我的附庸的附庸不是我的附庸”。各級封建主擁有大小不同的封地和數(shù)量不同的莊園、農奴武裝,形成“封建金字塔”,壓在廣大農奴身上。從國王到大大小小的封建主,都是統(tǒng)治階級,他們靠共同壓迫剝削處在最底層的農奴為生。
二、西歐城市的興起
幾百年過去了,農奴在極為艱苦的條件下,改進生產技術、擴大耕地面積,使農作物的產量不斷增長,農作物的增長使商業(yè)活躍起來;還有不堪忍受封建主奴役的莊園手工業(yè)者,被迫逃出莊園,定居在有集市的地方,成為商品的生產者,后來又成了專門從事交換的商人。這些地方逐漸成了日趨活躍的商業(yè)城市。城市的興起,標志著西歐封建社會開始擺脫原始的孤立狀態(tài),進入了新的發(fā)展時期。當時的城市遍布歐洲各地。正如恩格斯所說城市如同“中世紀的花朵”到處開放。其中最著名的是法國的巴黎、英國的倫敦,它們不僅是政治中心,也是商業(yè)輻輳的都市。
十一二世紀,法國一些城市的市民展開了與封建主的斗爭?,槼鞘忻駹幦∽灾螜嗟亩窢幨且粋€典型的例子。在西歐城市重新興起和工商業(yè)迅速發(fā)展的過程中,市民階層形成。后來又分化出手工業(yè)者和商人、銀行家等,為資本主義的興起準備了條件。
三、拜占庭帝國的滅亡
羅馬帝國分裂為西羅馬帝國和東羅馬帝國,東羅馬帝國的首都君士坦丁堡原稱作拜占廷,所以東羅馬帝國又叫拜占廷帝國。476年,西羅馬帝國滅亡以后,拜占廷帝國繼續(xù)獨立發(fā)展,6世紀,東羅馬帝國恢復過去的羅馬帝國。但后來窮兵黷武,國力走向衰微,四分五裂,處于風雨飄搖中。
13世紀末,西亞又出現(xiàn)一個地跨三洲的大帝國,這就是奧斯曼土耳其。奧斯曼土耳其建國后,經過幾十年的時間,占領了整個的小亞西亞,又逐漸滲入歐洲的巴爾干半島,威脅到已經衰弱的拜占廷帝國,1453年,攻占拜占廷帝國的首都君士坦丁堡。此后,奧斯曼土耳其遷都君士坦丁堡,改名為伊斯坦布爾,改圣索非亞教堂為清真寺,至此,在西羅馬帝國滅亡后又存在了近千年的東羅馬帝國也終于滅亡了。
第5課中古歐洲社會導學案
第5課中古歐洲社會導學案
1、采邑改革丕平獻土瑯城起義西歐城市的復興君士坦丁堡的陷落
2、以采邑改革和丕平獻土為例,了解西歐封建社會森嚴的等級制度的特點以及基督教在西歐社會的影響,
3、講述瑯城起義故事了解西歐城市的重新興起的意義,探究拜占廷帝國滅亡的原因。培養(yǎng)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以及團結合作精神。
重點:西歐封建等級制度的特點與羅馬教廷的地位;西歐城市興起的歷史意義;拜占廷帝國的滅亡。
難點:如何理解羅馬教廷在西歐封建社會中的地位和影響
以學生自主學習為主,小組合作探究
導學問題:
西歐的封建等級制:
(一)學生閱讀課本“西歐的封建等級制”,自主完成下列各題:
1、西羅馬帝國滅亡后,-----------人在它的廢墟上建立起了一些國家,其中最重要的是---------------。
2、實行采邑改革的時間------------,宮相-------------。
3、出示《西歐封建等級制度示意圖》
(二)合作交流:為什么在西歐封建社會時期的某些國家和地區(qū)流行著“我的附庸的附庸,不是我的附庸”這樣一條常規(guī)?
羅馬天主教廷:
(一)閱讀課本“羅馬天主教廷”,學生自主完成下列各題:
1、什么是丕平獻土?
2、羅馬教會奠定教皇國基礎的事件是--------------,中古時代,居西歐封建制度中心地位的是----------------。
(二)互助探究:為什么說全盛時代的天主教會在西歐成為封建統(tǒng)治的中心(溫馨提示:從經濟上、政治上、思想上,三個方面分析)
西歐城市的復興:
(一)學生閱讀課本“西歐城市的復興”,自主完成下列個各題,有疑問的可標出
1、西歐城市興起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2、西歐城市復興的時間是,推動西歐城市復興的根本因素是,在西歐爭取城市自治的斗爭中最為典型的是。
3、西歐城市興起的歷史影?
(二)合作交流:你認為城市的復興給中古西歐社會帶來了什么影響?
君士坦丁堡的陷落:
(一)學生閱讀課本“君士坦丁堡的陷落”,自主完成下列各題:
1、拜占庭帝國建立于年,首都是。
2、從起,拜占庭帝國國力逐漸衰落,到中期,帝國名存實亡。年,奧斯曼土耳其大軍攻陷了君士坦丁堡,東羅馬帝國滅亡。
3、了解拜占庭帝國的文化對東歐的影響。
(二)分組討論:拜占廷帝國滅亡的原因是什么?它給我們的啟示是什么?
(原因:拜占廷帝國的統(tǒng)治者無視西歐城市出現(xiàn)之后悄然興起的文明因素,依然陶醉于已有的輝煌成就,更不屑于學習和吸納其他文明的優(yōu)點和長處。這種封閉保守的心態(tài)持續(xù)了若干世紀之后,拜占廷帝國文明終于被歷史大潮所淘汰。在1453年拜占廷帝國最終滅亡于信奉伊斯蘭教的奧斯曼土耳其的擴張之中。
啟示:開放寬容使文明繁榮,保守狹隘使文明衰落。)
:西羅馬帝國在公元5世紀滅亡之后,世界歷史進入中古時期。在中古歐洲社會,西歐封建制度、城市的產生與基督教的發(fā)展對后世影響極大。而作為古代西方文明的繼承者──拜占廷帝國的衰落則給我們以深刻的啟示。
1.8世紀時,促進法蘭克王國封建化的制度是()
A.元首制B.莊園制C.采邑制D.等級制
2.西歐封建等級制度下處于社會最底層的是(?。?/p>
A.國王B.農奴C.平民D.騎士?
3.改變以往無償分配土地的做法,把土地有條件地分封給貴族的是(?。?/p>
A.查理大帝B.矮子丕平C.亞歷山大D.查理馬特
4.歷史上把西歐封建社會稱為“黑暗時代”,主要是因為 (?。?/p>
A.基督教會的統(tǒng)治嚴重影響了西歐的社會進步B.西歐封建莊園封閉保守
C.奧斯曼土耳其的擴張阻礙了東西方貿易往來D.西歐封建社會內部出現(xiàn)了資本主義萌芽?
5.西歐城市興起后不斷掀起反封建主的斗爭,其主要目的是 (?。?/p>
A.擴大城市規(guī)模B.發(fā)展資本主義C.取消什一稅D.爭取自治權
6.下列關于西歐工商業(yè)城市興起意義的敘述,不準確的是(?。?/p>
A.促進了西歐經濟的發(fā)展B.有利于孕育現(xiàn)代西方文明
C.加速了拜占庭帝國的敗落D.加速了西歐封建制度的瓦解
二、閱讀下列材料,思考并回答問題:
拜占廷的作用是絕對保守的。命運注定它只是保存,而不是創(chuàng)新。它誕生在一個古老的國度,生活在過去的努力和榮譽的陰影之中,這種勢力和榮譽正是它所試圖維持和恢復的。他們很少有人具有創(chuàng)造力。----斯塔夫阿里諾斯《全球通史》
請回答:①材料中的“拜占廷”具體指哪個國家?
②拜占廷曾繁榮一時,但又迅速敗落。從上述材料看,導致帝國迅速衰落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③拜占廷帝國的歷史命運給我們哪些啟示?
(組織學生討論,培養(yǎng)發(fā)散思維)
人類從歷史中走來,歷史為我們記錄了過去,也給我們啟迪了未來。通過本課的學習,你增加了哪些認識?獲得了哪些啟
:中國和西歐封建制度的對比。
提示:世界各國封建社會的發(fā)展是不平衡的,中世紀的歐洲,文化落后,思想愚昧,是歷史上所謂的“黑暗時代”,而在中國,正是文化和科學技術高度發(fā)達的時期,東西方文化形成了強烈的對比。宗教在世界廣大地區(qū)占據(jù)了思想領域的統(tǒng)治地位。佛教、基督教、伊斯蘭教在許多國家成為“國教”。儒家學說則主宰了中國的思想領域。這種文化現(xiàn)象雖然對封建社會的鞏固一度有推動作用,而當資本主義興起后,它就成為社會進步和科學發(fā)展的障礙。伴隨著資本主義萌芽的產生,歐洲出現(xiàn)的“文藝復興”是人類思想的一次大解放,它促進了文化藝術的繁榮和近代科學的大飛躍。在東方,由于封建思想的長期桎梏,社會發(fā)展趨于緩慢,從此開始落后于西方
注釋:騎士制度:歐洲騎士制度源于中世紀加洛林朝的法蘭克王國,后逐漸推行到歐洲各國。732年查理馬特成為法蘭克王國宮相,依靠斯克拉西亞中小地主出身的侍從兵支持,征服國內與周邊民族后,又加強騎兵力量打敗了強大的阿拉伯人軍隊。由于8世紀時,一匹帶裝備的馬相當于45頭母?;蛘?5匹牝馬的價值,9世紀僅一匹馬就等于6頭牛的價值,故為了鞏固騎兵,錘子查理進行改革:一方面摒小農于軍役之外,讓貴族和富裕農民成為職業(yè)騎兵;一方面將土地分封成為提供騎士的軍事采邑,奠定騎士制度的堅實基礎,并成為中世紀軍事封建主義的濫觴。因此,采邑作為騎士制度的經濟基礎,其不僅使土地從國王向公、侯、伯、子、男、爵直至騎士的一種層層分封,而且使凡能以馬匹裝備為封主參戰(zhàn)并接受冊封者都可稱騎士,這包括參戰(zhàn)的所有等級的貴族,甚至國王都以自己的騎士名號而感到榮耀。如先后參加十字軍東征的英王理查一世(獅心王)、愛德華一世、法王路易七世、九世、腓力二世、德皇腓特烈一世、二世等皆是以"騎士國王"著稱于史。1449年英王愛德華三世建立襪帶騎士團,其作為成員與騎士們圍繞圓桌議事,共同進餐,主持比武等等,儼然是一名高級騎士。這從而使中世紀成為一個騎士的“英雄時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