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二年級音樂教案
發(fā)表時間:2021-05-21二年級上冊《練習2》教案蘇教版。
二年級上冊《練習2》教案蘇教版
練習2
教學要求:
1、背會漢語拼音字母表,記住大寫字母。
2、背誦四條成語和三字經(jīng)摘要。
3、學習使用禮貌語言,會向別人有禮貌地提出自己的要求。
4、照樣子,練寫左右結(jié)構(gòu)的字。
5、觀察秋天的變化,動手畫畫或?qū)懢渥咏涣鳌?/p>
教學難點:
1、背會漢語拼音字母表,記住住大寫字母。
2、照樣子,練寫左右結(jié)構(gòu)的字。。
3、背誦四條成語和三字經(jīng)摘要。
4、觀察秋天的變化,動手畫畫或?qū)懢渥咏涣鳌?/p>
5、學習使用禮貌語言,會向別人有禮貌地提出自己
教具準備:
投影片
教學時間:
三課時。
第一課時
教學內(nèi)容:
教學第一題、第四題。
教學過程:一、教學第一題(學用字詞句)
1、審題
(1)請學生讀題目,明確題目要求。
(2)教師講解題目要求。
2、指導
(1)學生各自試讀題目內(nèi)容。
(2)讓學生分角色讀一讀對話內(nèi)容。
(3)根據(jù)對話內(nèi)容整理出摸樣差不多的大寫字母。
如:O——QU——VE——F
C——GM——NB——D
(4)再把很不象的大寫字母整理出來,剩下的讓學生各顯神通地去想方設(shè)法記憶。
(5)讓學生將大小寫字母對著讀,邊讀邊注意他們的形狀。
3、練習。
(1)在書上進行連線練習。
(2)教師出示小黑板,讓學生練習。
(3)指名對照認讀。
(4)出示田空題,讓學生在括號里寫出相應(yīng)的小寫字母。
F()G()M()Q()D()
(5)讓學生按音序排列字母。
4、反饋。
(1)分小組競賽。
(2)可以游戲形式,讓大小寫字母配對子。
二教學第三題(寫好鉛筆字)
1.審題。
(1)讓學生清楚本題要求。
(2)復(fù)習寫字要求。
2.指導。
(1)指名認讀“動、散、都”三個字。
(2)引導學生說說這三個字的結(jié)構(gòu)方式及寫字時要注意什么?(“動散”左右各占一半,“都”寫左邊時,要往中間靠緊一些)
(3)指導書寫“動”。
1出“動”字,讓學生觀察。注意字的起伏和收筆,“撇”從右上格起筆撇向左下格,教師寫“動”字。
2學生練寫描紅“動”字。
(4)按上述步驟和方法,指導學生寫“散”和“都”。寫“散”時,提醒學生注意第五筆是“豎”不是“撇”,寫“都”時,注意第四筆的“撇”要捎長一些。
3.練習。
讓學生按要求認真練習描紅,仿影和臨寫,教師個別輔導,注意學生的書寫姿勢。
4.反饋。
(1)展示學生寫的好的字。
(2)指出存在的問題,并進行矯正訓練。
第二課時
教學內(nèi)容:
教學第二題、第五題。
教學過程:
一.教學第二題(讀讀背背)
1.熟記成語。
(1)審題。
1指名讀題。
2教師談話幫學生弄清本題的學習要求。
(2)指導。
a:學生各自讀四條成語,不認識的字可以查字典或問老師。
b:學生各自試讀、試背。
c:教師范讀、指導學生讀。
d學生自由讀。
e學生各自談對成語的理解。對于有理解難度的成語,老師給予一定的講解。
日月如梭:太陽和月亮如同穿梭似的來去。
星移物換:星辰移動,景物改變。
(3)練習
學生自由讀。
同桌練習背誦。
(4)反饋。
a集體試背。
b指名試背。
c自由背。
2、《三字經(jīng)》摘要。
(1)審題。
a指名讀要求。
b讓學生說一說練習的要求是什么。(一是朗讀,二是背誦)
(2)指導。
a讓學生借助拼音自讀。
b指名試讀。
c教師范讀
d教師結(jié)合插圖講解幾句韻語的意思:蠶能夠吐絲,蜜蜂能夠釀蜜,人如果不學習,就會連動物也不如。
e教師再次范讀
(3)練習
a學生自由讀。(教師注意幫學生糾正易讀錯的字音:“蠶”、“絲”都是平舌音,“釀”讀不讀
b指名讀
c練習背誦,指名試背。
(4)反饋。
a檢查朗讀。
b指名背誦。
二、教學第五題(說說做做)
1、審題。
(1)讓學生借助拼音讀通題目的要求。
(2)思考,準備匯報自己課前觀察的收獲。
1、指導。
(1)指導學生把課前觀察的有關(guān)事物,用自己的話表達出來。
(2)處事題目:秋天到了,你發(fā)現(xiàn)大自然有哪些變化呢?
(3)組織學生先在小組里交流討論。
(4)集體討論、匯報、評價、表揚。
3、練習
(1)讓學生把自己畫的秋天那出來。交流。
(2)指導學生交流后,把秋天畫下來。
4、反饋。
第三課時
教學內(nèi)容:
教學第四題(口語交際——學會請求)
教學過程:
一、審題
1、讓學生借助拼音讀通題目的要求
2、師生討論題目的要求。
二、指導。
1、當我們有事時,要向別人提出請求時,我們應(yīng)該怎樣向別人說話呢?
2、李春燕在背古詩時,想請奶奶把電視的聲音調(diào)小一點,他可能會對奶奶說什么呢?
3、小組同學討論、交流。
5、小組里分角色試演。
三、反饋
1、可讓學生自己找朋友表演,再現(xiàn)口語交際過程。
2、通過創(chuàng)設(shè)情境,讓學生想象:在我們生活中,還可能會遇到哪些是?當你遇到時,該怎樣與別人交流,怎樣向別人提出自己的要求?
————————————————————————
精選閱讀
蘇教版二年級上冊《練習四(2)》數(shù)學教案
蘇教版二年級上冊《練習四(2)》數(shù)學教案
第3課時 練習四(2)
教學內(nèi)容:
課本第24頁練習四第5-8題。
教學目標:
1、進一步加深對乘法意義的理解,鞏固對乘法的認識。
2、使學生進一步理解乘法與加法的關(guān)系。
3、培養(yǎng)學生的想像力,動手操作能力以及良好的學習習慣。
教學重難點:
重點:讓學生進一步理解乘法的含義。
難點:培養(yǎng)學生的想像力、動手操作能力以及良好的學習習慣。
教學過程:
一.復(fù)習
1.把加法算式改寫成乘法算式。
3+3+3+3+3 ( )×( )=( )
2+2+2+2+2+2 ( )×( )=( )
2、談話導入
前面我們已經(jīng)學習了乘法的認識,今天我們再上一節(jié)練習課。看看同學們掌握得怎樣。
二、練習
1、練習四第5題,學生獨立完成,集體交流。
2、獨立完成練習四第6題,指名板演。
3、練習四第7題。
(1)出示第1小題圖,提問:每堆有幾根胡蘿卜?有幾堆?一共有多少根?
學生獨立完成,集體交流時提出:這道題是求幾個幾的和,為什么用乘法計算?
(2)獨立完成第2小題,集體交流時提問:求一共多少個草莓就是幾個幾的和?為什么用乘法算?
4、練習四第8題
(1)出示第8題圖,提問:圖中畫了些什么?
(2)你能列出多少個乘法算式?學生獨立完成。
(3)集體交流,匯報結(jié)果,每一道乘法算式都要求學生說出是求幾個幾的和。
三、課堂小結(jié)
通過今天這節(jié)課的學習,你有什么收獲?還有什么問題?
板書設(shè)計:
練 習 四
乘法:求幾個相同加數(shù)的和的簡便運算。
乘數(shù)×乘數(shù)=積
教學反思:
學生在動手操作、觀察思考的活動中列出了不同的算式,在不斷思考、探索和創(chuàng)新中得到新發(fā)現(xiàn),獲取新知識,感受成功的喜悅,體會成長的快樂。
蘇教版二年級上冊《練習九(2)》數(shù)學教案
蘇教版二年級上冊《練習九(2)》數(shù)學教案
第8課時 練習九(2)
教學內(nèi)容:
課本第56頁練習九第9-13題。
教學目標:
使學生進一步根據(jù)乘、除法的含義解決相關(guān)問題,學會正確計算乘、除法。
教學重點:
正確計算乘、除法。解決實際問題。
教學難點:
解決實際問題。
教學過程:
一、基本訓練。
1、口算。 10÷5= 6×2= 4×3= 4×6=
15÷3= 5÷5= 12÷3= 2×3=
3×6= 5×5= 3×5= 12÷2=
6÷3= 18÷6= 8÷4= 30÷5=
學生口算,并說說其中幾題的計算過程。
2、口答。
(1)3個6是多少?
(2)把30平均分成6份,每份是多少?
(3)18里面有幾個3?
二、解決問題的相關(guān)練習。
1、完成練習九第9題。
(1)出示第9題插圖。請學生說一說題意。
(2)獨立解決,指名口答。
2、出示練習九第10題的表格,學生獨立思考填空,指名口答訂正。
3、練習九第11題
先讓學生說說每組的兩道算式有什么不同,再獨立完成計算,并說說計算時用的是哪一句口訣。
4、完成練習九第13題。
讓學生說一說題中的已知條件和問題,再獨立思考完成,組織交流時讓學生說說是根據(jù)哪兩個條件求出一共有多少盆菊花的?
三、課堂總結(jié):
通過這節(jié)課的學習,你又有什么收獲?
板書設(shè)計:
練 習 九
把一個數(shù)平均分成積分,求一份是多少,用除法計算。
運用乘法口訣求商
教學反思:
使學生在初步認識除法的過程中,提高學習數(shù)學的興趣,積極參與實際操作活動,體驗成功的樂趣,逐步形成自主探索的習慣和與同學合作學習、相互交流的態(tài)度。結(jié)合具體的情境和平均分的活動,讓學生充分體會除法的含義。把一些物體分得同樣多,求可以分成幾份,或者求每一份是多少,都可以用除法計算。教材通過各種具體的操作活動,以及解決一些簡單的實際問題,讓學生明白把一些物體分成相等的幾份,雖然分的過程可能有所不同,但結(jié)果都是平均分,都可以用除法來表示,從而從整體上初步理解除法的實際意義。
蘇教版二年級上冊《練習七(2)》數(shù)學教案
蘇教版二年級上冊《練習七(2)》數(shù)學教案
第11課時 練習七(2)
教學內(nèi)容:
課本第38頁練習七第8~11題。
教學目標:
1、使學生進一步熟悉乘法應(yīng)用題的數(shù)量關(guān)系。加深理解加法應(yīng)用題和乘法應(yīng)用題的聯(lián)系和區(qū)別,鞏固應(yīng)用題的解題思路,正確地解答已學過的應(yīng)用題。
2、進一步培養(yǎng)學生估計的意識以及分析、比較、綜合、推理等思維能力。
教學重點:
使學生初步學會根據(jù)乘法的意義解決實際問題,培養(yǎng)學生解決簡單問題的能力。
教學難點:
培養(yǎng)學生認真觀察、獨立思考的良好習慣。
教學準備:
課件、口算卡片。
教學過程:
一、揭示課題。
上一節(jié)我們已經(jīng)練習了乘法的計算,今天我們將主要練習應(yīng)用題。
二、綜合練習。
1、練習乘法計算:
(1)出示乘法口訣卡片,讓學生讀一句口訣,再說出相應(yīng)的兩道乘算式和得數(shù)。
(2)出示口算卡片,指名學生口算,然后集體算一遍。
2、練習應(yīng)用題。
(1)練習七第8題。
學生獨立完成填空,集體交流訂正
(2)練習七第9題
學生討論交流,弄清題意后獨立完成,集體交流訂正。
(3)練習七第10題
指名讀題,要求學生想一想每道題的條件是什么,問題是什么?
學生獨立在練習本上完成,集體交流時提問:這兩題有什么相同的地方,有什么不同的地方?左邊一道題用了什么方法?為什么可以用乘法算也可以用加法算?(如果有學生只用了其中的一種方法算,再讓他用另一種方法算一遍)。左邊為什么只能用加法算?
小結(jié):這兩題雖然都是求一共有多少個,但是,左邊一題的條件告訴我們每個人都做了6個沙袋,2個人就是2個6,所以能用乘法算也能用加法算;而右邊一題兩個人做的個數(shù)不同,求一共有多少個,只能把兩個人做的個數(shù)相加,所以用加法算。
(4)練習七第11題
A、數(shù)一數(shù),一班每行種多少花?二班每行種多少花?
B、不計算你怎樣知道哪個班種的花多些?為什么?(兩個班種了4行花,一班是4個5朵,二班是5個5朵,5個5朵多些,所以二班種的花多些。)
C、學生獨立求出一班、二班各種了多少朵花?
三、課堂反思:
通過這節(jié)課的學習,你有什么收獲?
教學反思:
注重用學生熟悉的事物和事例設(shè)計情境,為學生發(fā)現(xiàn)數(shù)學問題,探索解決問題的方法提供生動有趣的資源。讓學生去發(fā)現(xiàn)問題,并通過觀察、討論交流,探索解決問題的方法。這樣就使學生在解決一個個實際問題中,一次次感受到數(shù)學在日常生活中的應(yīng)用,獲得一些解決簡單問題的方法,同時體驗成功的喜悅。
蘇教版數(shù)學二年級上冊教案 練習(二)
教學目標:
1、、培養(yǎng)和提高學生觀察、推理、遷移的能力。
2、讓學生經(jīng)歷交流的過程,培養(yǎng)協(xié)作能力。
3、訓練學生用乘法解決問題的能力,鞏固求一個數(shù)的幾倍是多少的問題和其他用乘法解決的問題,讓學生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數(shù)記口訣。
教學重點、難點:
1、會解決求幾個幾是多少的問題是重點。
2、加深理解幾個幾是多少?體驗它的含義。
教學準備:
圓形、三角形圖片、小棒。
教學過程:
一、復(fù)習鋪墊,揭示課題。
1、看圖寫出乘法算式并說說表示的意義
(1)
()或()
(2)
()()
2、揭示課題
師:讓學生根據(jù)每張課桌上有2人,提出數(shù)學問題。
學生小組提問題,同時解答。
師:這節(jié)課我們繼續(xù)探究兩個數(shù)之間的倍數(shù)關(guān)系。
[設(shè)計意圖]:復(fù)習舊知為下面的學習作鋪墊。明確這節(jié)課學習內(nèi)容。
二、解決實際問題。
1、 出示第13題圖:
(1)、觀察圖,你發(fā)現(xiàn)了什么?你能提出哪些數(shù)學問題?
(2)、學生先在小組內(nèi)提問,然后全班交流。
(3)、強調(diào)幾個幾的數(shù)量關(guān)系。
(4)、根據(jù)學生提出的問題,逐個解決。
2、第13題:
(1) 讓學生用幾個幾的知識來描述存在的數(shù)量關(guān)系。
(2)、并根據(jù)算式計算說說自己是怎樣想的,鞏固對幾個幾的理解。
3、第14題:
(1)、看14題,小組討論交流理解題意,找出規(guī)律。
(2)、怎樣計算,說出道理。
(3)、學生先獨立完成然后全班交流。
[設(shè)計意圖]:通過多種形式讓學生鞏固倍數(shù)關(guān)系的實際問題,理解題意并會正確解答。通過交流思考的過程,使學生體會同一個問題可以有不同的思考方法,有不同的解題策略。
三、總結(jié)評價
大家學會了幾種應(yīng)用題?;丶液笥^察家里的物品,給爸爸、媽媽題有關(guān)于這一節(jié)我們學習的數(shù)學問題。
四、隨堂練習。
二年級語文上冊練習2教案作業(yè)題(新版蘇教版)
練習2
【教學目標】
1.背會《漢語拼音字母表》,記住字母的大寫和小寫。
2.照樣子練習寫豎心旁的字,注意豎心旁的筆順,并且注意字的間架結(jié)構(gòu),左窄右寬。
3.熟記4條成語和《三字經(jīng)》摘句。
4.觀察秋天的變化,動手畫畫或?qū)懢渥咏涣鳌?/p>
5.學習使用禮貌語言,會向別人有禮貌地提出自己的要求。
【教學重點】
1.會熟練背誦《漢語拼音字母表》,記住字母的大寫和小寫。
2.熟記4條成語和《三字經(jīng)》摘句,并明白成語和句子的意思。
3.學習使用禮貌語言,會向別人有禮貌地提出自己的要求。
【教學難點】
1.理解《三字經(jīng)》中句子的意思。
2.會向別人有禮貌地提出自己的要求。
【教學素材】
1.描寫秋天的好詞、句、段。
2.三字經(jīng)。
【教學課時】2課時
【教學流程】
第一課時
課時目標
1.背會《漢語拼音字母表》,記住字母的大寫和小寫。
2.熟記4條成語和《三字經(jīng)》摘句。
3.照樣子練習寫左右結(jié)構(gòu)豎心旁的字。
教具準備
課件
教學過程
一.學和用
1.歌曲導入:
同學們,大家一定會唱《字母歌》吧,讓我們一起來唱一唱。(播放音樂伴唱)
今天,我們就來學習的就是歌里唱到的《漢語拼音字母表》。(課件出示2)
2.指導:
(1)哪位同學愿意做新新跟老師分角色讀讀。(課件出示3)
(2)是啊,有很多大寫字母長得很相似,根據(jù)對話整理出模樣差不多的大寫字母。你能把它們正確區(qū)分開嗎?(課件出示4)
O--QU--VE--FC--GM--NB--D
(3)怎么樣來記住漢語拼音字母表呢?我們先來看一些特殊的字母。(課件出示5)
c()o()
p()s()
u()v()
w()x()
z()k()
仔細觀察,你發(fā)現(xiàn)了什么?
生:這些字母的大小寫字母寫法是一樣的。
(4)來看這些字母,你又發(fā)現(xiàn)了什么?(課件出示6)
e()f()
h()i()
j()l()
m()n()
y()
這些小寫和大寫字母的寫法差不多。
(5)那么其余的小寫和大寫字母的寫法完全不一樣的字母,你又該如何記呢?(課件出示7)
ɑ()b()
d()g()
q()r()
t()
(6)相互交流記憶的方法。
3.激情闖關(guān)。
(1)哪位同學能充滿激情的闖過第一關(guān):(課件出示8)
請你寫出下面小寫字母的大寫字母,然后按字母表順序排列。
k()j()m()e()
y()p()b()h()
(2)孩子們真棒,勇敢的孩子,讓我們繼續(xù)接著闖:
請你寫出下面大寫字母的小寫字母,然后按字母表順序排列。(課件出示9)
w()D()G()U()
A()L()F()Q()
4.記憶反饋。
(1)孩子們連闖兩關(guān),真棒,現(xiàn)在我們來分小組比賽一下,看哪個小組的同學能迅速地把漢語拼音字母表大小寫字母都能記住。
(2)你能正確默寫出漢語拼音字母表大小寫字母嗎?
5.背會了漢語拼音字母表,你一定會按音序排列字母了吧?(課件出示10)
二.讀讀背背
1.讀背成語。
(1)(課件出示11)自己讀讀這四個成語。
(2)去掉拼音你還會讀嗎?(課件出示12)
(2)聯(lián)系這個故事和學生的學習、生活,幫助學生懂得成語的大意。
(課件出示13)
rìyuèrúsuō
成語:日月如梭
解釋:梭:織布時牽引緯線的工具。太陽和月亮象穿梭一樣地來去。形容時間過得很快。
(課件出示14)
guāngyīnsìjiàn
成語:光陰似箭
解釋:光陰:時間。時間如箭,迅速流逝。形容時間過得極快。
(課件出示15)
hánláishǔwǎng
成語:寒來暑往
解釋:盛夏已過,寒冬將至。泛指時光流逝。
(課件出示16)
xīngyíwùhuàn
成語:星移物換
解釋:星移:星辰移位;物換:景物變幻。景物改變了,星辰的位置也移動了。比喻時間的變化。
(3)指導學生記住這四個都是表示時間的成語。(板書:珍惜時間)
(4)指導學生反復(fù)誦讀,熟記成語。
(5)練習用上成語說話。
2.讀背《三字經(jīng)》(節(jié)選)。
(課件出示17)
(1)借助拼音自由讀,讀準每個字的音。
(2)指名試讀,正音。
(3)教師對這兩句話作簡單的解釋,體會“人不學,不如物”的意思。
(課件出示18)
蠶吐絲以供我們做衣料,蜜蜂可以釀制蜂蜜,供人們食用。而人要是不懂得學習,以自己的知識、技能來實現(xiàn)自己的價值,真不如小動物。
(4)這兩句《三字經(jīng)》告訴我們什么?
(課件出示19)
告訴我們?nèi)瞬粚W習連動物都不如,動物都知道創(chuàng)作和制造,人不學,連這些小小的動物都不如。
(5)指導學生熟讀成誦。
三.寫字有方。
(課件出示20)
1.認真觀察,發(fā)現(xiàn)特點。
(1)觀察“忙、懷、快、性”這四個字,它們有什么共同特點?
(2)交流:這三個字都是左右結(jié)構(gòu),都是豎心旁,而且左窄右寬。
書寫點撥:寫豎心旁時,要先寫兩點再寫豎,左點低來,右點高。
教師示范書寫,重復(fù)要領(lǐng)。
請學生上黑板板演,師生注意觀察,及時評價,以檢查學生是否掌握書寫要領(lǐng)。
認真描紅后臨帖。
(3)一邊描紅,一邊觀察生字結(jié)構(gòu)。
提醒:坐姿要正確。
2.根據(jù)寫字要點,臨帖書寫。
3.教師簡要評價學生書寫。
教師展示學生寫得好的字,表揚書寫姿勢正確的學生,指出存在地問題,并進行糾正訓練。
課堂作業(yè)新設(shè)計
1.默寫漢語拼音字母表。
2.搜集珍惜時間的四字詞語或者名言。
3.讀讀《三字經(jīng)》,把你會背誦的段落,背給小朋友聽。
參考答案:
1.AaBbCcDdEeFfGg
HhIiJjKkLlMmNn
OoPpQqRrSsTt
UuVvWwXxYyZz
2.參考提示:
詞語:
日暮途窮千鈞一發(fā)日日夜夜日新月異千載難逢日以繼夜
窮年累月轉(zhuǎn)瞬即逝寸陰尺璧分秒必爭見縫插針爭分奪秒
時不我待愛日惜力光陰荏苒一刻千金通宵達旦聞雞起舞
名言:
一寸光陰一寸金,寸金難買寸光陰。
時間是由分秒積成的,善于利用零星時間的人,才會做出更大的成績來(華羅庚)
勤勉的人,每周七個全天;懶惰的人,每周七個早晨(英國)
3.學生自主完成。
第二課時
課時目標
1.觀察秋天的變化,動手畫畫或?qū)懢渥咏涣鳌?/p>
2.學習使用禮貌語言,會向別人有禮貌地提出自己的要求。
教學過程
一.做做說說
1.(課件出示22)自讀題目,弄清要求。
2.指導學生把課前觀察到的有關(guān)事物,用自己的話說說。
3.(課件出示23)仔細觀察圖畫,說說秋天到了,你發(fā)現(xiàn)大自然有什么變化?
4.老師帶你們?nèi)ヌ镆袄锟纯础#ㄕn件出示24)
5.秋天還有什么變化呢?大家一起來看看。(課件出示25)
6.誰能用自己的話來說說。(課件出示26)
7.小組交流,討論,派代表匯報。(課件出示27)
5.畫秋天,邊說邊畫。
6.教師選取優(yōu)秀作品在全班展示交流。)
(課件出示28、29)
二.口語交際
1.指名讀通讀懂題目要求。(課件出示30)(板書:學會請求)
2.當我們有事,要向別人提出請求時,我們應(yīng)該怎樣向別人說呢?(同桌互相說說。)
3.李春燕在背誦古詩需要安靜的環(huán)境,但奶奶正在看電視,怎么辦?李春燕想請奶奶把電視聲音調(diào)小一點,該怎樣向奶奶說?怎樣才能使自己的要求得到滿足?教師提示:①提出的要求要合理、可行;②提出的請求要有禮貌;③請求的內(nèi)容要清楚明白。(板書:清楚、明白、有禮貌)
4.組長組織組員說說,互相補充。
5.指名說。
6.教師總結(jié)。(課件出示31)
7.分角色表演。
8.想一下以后當我們有事,要向別人提出請求時,我們應(yīng)該怎樣向別人說呢?
課堂作業(yè)新設(shè)計
1.課下以秋天來了為題,寫一下秋天來了大自然的變化。
2.自己設(shè)置一個場景當你有事,要向別人提出請求時,你應(yīng)該怎樣向別人說?同桌兩個分角色表演一下。
3.為主題班會《秋天來了》準備材料。
參考答案:
1.提示:
秋天,天氣轉(zhuǎn)涼了,葉子黃了,果子熟了,大雁往南方飛去。
2.學生自主完成。
3.學生自主完成。
板書:
練習二
珍惜時間
學會請求:清楚、明白、有禮貌
【教學反思】
1.說說做做是集觀察、思維、表達(說話寫話)與繪畫為一體的綜合性學習題。這種練習能促進學生綜合運用知識,鍛煉孩子的聽說讀寫畫的能力。在指導孩子學習時,我讓學生觀察插圖,說說哪些地方表明秋天到了(如樹葉變黃飄落,路邊開了菊花,大雁南飛等);然后讓學生聯(lián)系日常生活經(jīng)驗,回憶秋天大自然的變化說一說;最后,讓他們動手畫一幅秋天的圖。
2.學習的主陣地是課堂教學,要想提高學習效率,必須營造寬松活躍的課堂氣氛,讓孩子們愉快地聽講,愉快地參與每一項活動,在微笑中逐步成長。當孩子的點滴成績被老師認可時,他會倍感自豪。孩子也會因此而激發(fā)學習的興趣和熱情。無論在課堂還是課外我都能盡量多為孩子提供展示的機會,根據(jù)課堂教學的需要,適當進行提問,并進行分角色表演,有利于培養(yǎng)學生的學習興趣和熱情。
同課異構(gòu)
創(chuàng)新教案
做做說說:秋天到了
教學設(shè)想:
“語文是母語教育課程,學習資源和實踐機會無處不在,無時不有。”教師將語文課程植根于現(xiàn)實生活,鼓勵學生走進生活,去觀察、發(fā)現(xiàn)、去創(chuàng)新,以此來增強學生再各種場合學語文、用語文的意識,真正把語文課堂與生活“鏈接”。本題是集觀察、思維、表達(說話寫話)與繪畫為一體的綜合性學習題,內(nèi)容非常貼近低年級學生的生活實際,從孩子們熟悉的生活現(xiàn)象出發(fā),充分體現(xiàn)了語文“生活化”的特點。語文是生活的工具,生活是語文的土壤,語文教學只有走出課堂,走向生活,才能貼近學生的心靈,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
教學過程:
一.猜秋天字謎
1.小朋友,你們喜歡猜字謎嗎?今天,老師帶來了一個字謎,謎面是“禾苗跟火交朋友”,猜猜看,這是什么字?
2.一提起秋天,小朋友想起了哪些詞語?(復(fù)習學過的關(guān)于描繪秋天的詞語)
3.小朋友眼中的秋天一定很美麗,很迷人!這節(jié)課就讓我們一起來看看秋天、說說秋天、寫寫秋天、畫畫秋天,好嗎?
二.傳秋天的信息
1.賞秋景。
小朋友,瞧,今天有一位小客人來到了我們中間,她就是——秋姑娘(課件演示),她帶來的見面禮是什么呢?原來,她是向我們傳遞一個新的信息——秋天到了。
秋天已悄悄地來到了我們身邊,欣賞了五彩斑斕地秋景圖后,你有什么感受呢?
2.吟秋歌。
秋天到了,秋天到了,我們高興,我們驚奇,我們歡呼,有一首兒歌正唱出了我們地心聲,讓我們一起來吟誦吧!指名背誦《練習一》讀讀背背中的詩歌《秋天到》。(教師指導學生在朗讀中激情,在朗讀中抒情,讀出對秋天的熱愛,對生活的熱愛)
三.尋秋天的足跡
1.找秋天。
小朋友,前幾天我們一起去郊外找秋天,你們發(fā)現(xiàn)了什么?
教師提示:秋天來到了池塘里,瞧,池塘里的荷花怎么樣了?秋天來到了田野里,瞧,田野里的水稻怎么樣了?秋天還到哪兒去了?它又給哪些景物穿上了新裝呢?讓我們一起來找秋天吧!
2.說秋天。
(1)出示書上插圖幫助學生回憶。教師根據(jù)學生發(fā)言,逐步形成加拼音的板書:藍天、大雁、黃葉、楓樹、菊花)
(2)現(xiàn)在我們來練習說說這些景物。
①指名一位學生描述其中一個景物。指導用上顏色、動作、姿態(tài)的詞語。
②學生自選一個或幾個景物嘗試描述。教師巡視指導。
③交流評議。
④秋天,有這么多美麗的景色!看著,心里會怎么想、又怎么說呢?
⑤各組派代表交流找到的秋天,教師給說得好的幾個小組送上紅旗。
3.總結(jié)“找秋天,說秋天”活動的收獲和意義。
4.寫秋天,畫秋天。新課標第一網(wǎng)
(1)“練習超市”——選擇你喜歡的一種方式,表達自己對秋天的感受。完成后和同組的小朋友交流一下。
①我是小作家——把找到的秋天用幾句完整的話寫下來。
②我是小畫家——把找到的秋天用水彩筆或蠟筆畫下來。
③我是三項全能——把找到的秋天用水彩筆或蠟筆畫下來,并寫上幾句完整的話。
(2)小組交流、評議。并將寫得好、畫得好、既寫得好又畫得好得作品貼在黑板上。
四.“秋色展覽會”
1.指導學生分小組展示收集得與秋天有關(guān)的圖片、小制作、樹葉等,同時教師與同學一起展示搜集的資料(兒歌、詩歌及文章等),以及學校自然室中的一些動物、植物的標本、有關(guān)秋天的錄象資料。然后給每組展品命名,并貼上小標題。
2.每組選派“小小講解員”介紹本組展示的資料,組織學生有秩序地參觀“秋色博覽會”,欣賞秋姑娘帶給大家地禮物。
五.把秋色留住
1.教師播放多媒體課件,背景為美麗地秋天。同時組織學生每人對秋姑娘說一句話,表達自己內(nèi)心的感受。
2.布置學生繼續(xù)仔細觀察秋天,捕捉秋天里的新發(fā)現(xiàn),然后把它帶進教室,補充到“秋色博覽會”中來,讓大家繼續(xù)與秋天交朋友,從秋天中學到更多的知識和本領(lǐng)。
3.舉行秋天來了主題班會。
六.讓秋色永駐
同學們,秋天就在我們的身邊,只要你善于觀察,勤于思考把美麗的秋色變成自己心中的文字,就能讓秋色永駐你的心里。課下用你那雙會發(fā)現(xiàn)美的眼睛到大自然中去觀察發(fā)現(xiàn),把你看到的美麗的秋景用簡單的文字記錄下來。
備課資料
1.《三字經(jīng)》。
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習相遠茍不教性乃遷教之道貴以專昔孟母擇鄰處子不學斷機杼竇燕山有義方教五子名俱揚養(yǎng)不教父之過教不嚴師之惰子不學非所宜幼不學老何為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學不知義為人子方少時親師友習禮儀香九齡能溫席孝於親所當執(zhí)融四歲能讓梨弟於長宜先知
2.描寫秋天的好詞好句。
描寫秋天的詞語:
秋高氣爽秋風蕭瑟秋風紅葉秋風習習春華秋實三秋桂子
一葉知秋桂子飄香霜葉知秋落葉飄零秋草枯黃枯枝敗葉
秋菊盛開霜葉如醉滿山紅遍層林盡染菊黃蟹肥天高氣爽
描寫秋天的好句:
1.秋,一個果實累累的名字。
2.秋天帶著一身金黃,邁著輕盈的腳步,悄悄地來到了人間。
3.秋天到處是豐收的景象,充滿了果實的濃香,充滿了人們歡樂的笑聲。
4.風,輕輕地,溫和的吹著,是美麗的秋姑娘姍姍而來。
5.金秋時節(jié),大地一片金黃,萬物都改變了他們的面貌。
6.時近中秋,天空一碧如洗,金鳳送爽,令人心曠神怡。
7.秋天的陽光溫和中微帶寒意,景物越發(fā)清疏而爽朗,一切光景美到不可形容。
8.那些挺拔翠綠的樹木如今也脫下了綠色的衣裳,換上了黃色的時裝,遠遠望去,漫山遍野一片金黃。
9.塞北的秋天,時空湛碧,藍得明凈透亮。
10.天氣漸漸涼爽,吵人的蟬聲被秋風吹散了,代替它的是晚間蟋蟀的碑銘。
語段精選:
1.延安的秋天是美麗的。天高氣爽,浮云流逝.在藍湛湛的蒼穹(cāngqióng)下,四周群山顯得低矮了,延河灘里一馬平川黃熟的谷子,糜(mí)子,麻籽,發(fā)出陣陣誘人的香氣。延水清澈見底,綠的發(fā)藍,可以沐浴洗滌(dí)。
陳?!堆影驳那锾臁?/p>
2.中秋節(jié)前后是北平最美麗的時候。天氣正好不冷不熱,晝夜的長短也劃分得平均。沒有冬季從蒙古吹來的黃風,也沒有伏天里挾著冰雹的暴雨。天是那么的藍,那么亮……西北北山的藍色都加深了一些,每天傍晚還披上各色的霞被。
老舍《四世同堂》
3.論到顏色的復(fù)雜,氣候的溫和,天空的晴朗,秋并不弱于春.單看重九后那遍野的紅葉就抵得過陽春那滿山的花草不是?那不只是美麗,簡直是燦爛;活像一大蓬火,一整坡笑,看了是會令人感慨,奮發(fā),狂熱的。到山上去逛,常常有野兔掠起,你可以嘗到獵人的風味。野菊的香,彌(mí)漫在山巖谷豁間,又頗饒(ráo)田家風韻,樵(qiáo)夫生涯。到樹葉凋零的降霜時節(jié),出門看山坡里處處野火,那又是另一番情趣了。
吳伯蕭《島上的季節(jié)》
4.秋天,意味著成熟。一場綿綿的秋雨過后,風里帶著清晰的泥土氣息和稻子,水果熟透的香味,在微微干燥的空氣里飄蕩,讓人覺得格外地舒暢。熟透了的稻谷,象害羞的小姑娘,低著頭;高粱象喝醉了酒的大漢,從臉上一直紅到脖子;雪白的棉花堆成一座座小山;紅燈似的蘋果,金燦燦的桔子令人垂涎(xián)三尺……望著這豐收的景象,人們的臉上露出了歡樂的笑容。
周立波《秋天》
5.秋天是金色的世界。金黃的樹葉在空中飛舞,好像一只只翩翩的金蝴蝶.田野里,莊稼成熟了,收割機轟隆隆的響著,譜寫了一首金色的交響曲。一切都那么燦爛和耀眼。
李萃《四季的色彩》
練習:
1.按筆順寫字。
師
思
麗
含
2.按順序把大寫字母補充完整。
3.按音序排列。
(1)MTEIQB
(2)ɡrfdvl
(3)QNKFJSBM
4.先寫出相應(yīng)的大寫字母,然后再按漢語拼音字母表的順序排列大寫字母。
ɑ()h()ɡ()l()b()e()r()q()
f()n()t()u()d()y()m()i()
5.選詞填空。
一()蝴蝶一()白霜一()白兔
一()草葉一()菊花一()古詩
一()小魚一()小豬一()話
6.請按課文內(nèi)容填空。
(1)曾是媽媽懷里()的黃鸝,曾是爸爸背上盛開的()。
(2)《靜夜思》的作者是()朝的大詩人()。“秋天的夜晚,明亮的月光照在床前,地上就像鋪了一層白霜?!毕鄬?yīng)的詩句是()。
我還知道,表達對親人思念的古詩有(《》)(只寫詩題)。
(3)蠶吐絲,蜂釀蜜。()。
7.閱讀。
秋天到了,野外的景色很美。
在我們村外有一()楓樹林。一到秋天,楓葉變紅了,遠遠望去,紅艷艷一片,好看極了。霜降(jiàng)過后,楓葉越來越紅,簡直像一()()火,把天空都映紅了。
在我們的山坡上,到處都是果林。在陽光下,那熟透(tòu)的柿(shì)子像燈籠掛在枝頭,滿樹的紅蘋果像一()()孩子的笑臉。在葡(pú)萄(tao)架下,成串的葡萄,有紅的,白的,紫的……閃著迷人的光彩。一陣涼風吹來,滿樹果兒點著頭,散發(fā)出甜甜的香味。
(1)在()里填上合適的量詞。
(2)短文寫秋天的景色很美。寫了和兩個地方。
(3)寫果林時,寫了、、三種水果。
(4)寫秋天的楓葉時,把楓葉比作,把柿子比作,把蘋果比作。
(5)描寫葡萄顏色的詞有、、。
參考答案
1.略。
2.ABCDEFGHIJKLMNOPQRSTUV
3.(1)BEIMQT
(2)dfɡlrv
(3)BFJKMNQS
4.AHGLBERQFNTUDYMI
按字母表的順序排列:ABDEFGHILMNQRTUY
5.只層只片朵首條頭句
6.(1)歡唱野菊
(2)唐李白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
(3)人不學,不如物。
7.(1)片團團張張
(2)野外楓樹林果林
(3)柿子蘋果葡萄
(4)一團團火燈籠一張張孩子的笑臉
(5)紅白紫
蘇教版二年級上冊《練習二》數(shù)學教案
蘇教版二年級上冊《練習二》數(shù)學教案
第6課時 練習二
教學內(nèi)容:
課本第 11 頁。
教學目標:
1、引導學生學習用加減法解決“求比一個數(shù)多(少)幾的數(shù)是多少”的問題。
2、培養(yǎng)學生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和思維的靈活性。
教學重難點:
重點:在活動中感受“求比一個數(shù)多(少)幾的數(shù)是多少”的過程和方法。
難點:逐步提高學生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教學準備:
課件。
教學過程:
一、問題情境
同學們,學過了“求比一個數(shù)多(少)幾的數(shù)是多少”這類問題的解決方法,你有什么想法呢?
二、自主探究
學生在小組內(nèi)討論自己的收獲和想法,教師巡視,了解學生的想法。
組織學生交流。
同學們總結(jié)得真棒!接下來我們來檢查一下同學們的學習效果怎么樣?
1、練習二第 2 題,學生獨立完成,重點匯報第(3)的解題思路。
2、練習二第 3 題,學生獨立完成,集體講解訂正。
3、練習二第 4 題,學生獨立思考后再小組交流,教師巡視了解情況,再組織學生交流匯報。重點讓學生說說是怎么想的?
4、練習二第 5 題,學生獨立完成第(1)題,再根據(jù)題中的條件提出不同的問題,并嘗試進行解答。
三、課堂總結(jié)
通過這節(jié)課的復(fù)習和整理,你有什么收獲呢?
板書設(shè)計:
練 習 二
求比一個數(shù)多幾的數(shù)是多少,用加法計算
教學反思:
啟發(fā)引導學生,只要我們多觀察、多留心,就能發(fā)現(xiàn)生活中的很多數(shù)學知識,提出一些數(shù)學問題。這樣不僅激發(fā)了學生學習數(shù)學的興趣,而且使學生感到數(shù)學并不遙遠,生活中處處有數(shù)學。教學要遵循“生活-數(shù)學-生活”的規(guī)律,取之于生活,用之于生活。所以在學生進行了知識點的整理之后要進行相應(yīng)的練習,既能使學生在訓練中提高解決問題的能力,又讓學生深刻體會到數(shù)學的價值。
蘇教版二年級上冊《練習十五》數(shù)學教案
蘇教版二年級上冊《練習十五》數(shù)學教案
第2課時 練習十五
教學內(nèi)容:
課本第92-93頁的練習十五。
教學目標:
1、鞏固從不同的角度觀察物體,體會觀察物體的時間順序與所看到結(jié)果的聯(lián)系。
2、培養(yǎng)學生的空間觀念和空間想象能力。
教學重點:
鞏固從不同的角度觀察物體。
教學難點:
培養(yǎng)學生的空間觀念和空間想象能力。
教學過程:
一、談話導入
同學們,上一節(jié)課我們研究了觀察物體,知道了從不同的位置看到的物體形狀可能是不同的。今天我們繼續(xù)研究觀察物體。
二、自主探究
同學們,我們已經(jīng)知道觀察角度檔同看到的結(jié)果可能不同,那么觀察角度不變,如果物體是運動的,不同時間看到的結(jié)果又如何呢?
出示教材第92頁的第3題。
這是小明準備過馬路時,一輛汽車從他的面前駛過,拍下來的照片,你覺得哪幅圖是小明最先看到的?為什么?
學生小組交流討論,全班匯報結(jié)果。
小結(jié):小明的位置沒變,但是汽車是運動的,所以看到的結(jié)果也是不同的。
三、鞏固練習
1、練習十五第1題,組織學生在教室里進行觀察,然后進行交流,說說自己看到的教室前面和后面有什么不同?
2、學生獨立完成第2題、第5題、第7題,集體匯報交流。
3、學生根據(jù)第3題的經(jīng)驗判斷第4題,交流時說說是怎樣進行判斷的?
4、完成練習十五第6題。
四、課堂總結(jié)
今天的學習,你有什么收獲?還有什么問題?
板書設(shè)計:
練 習 十 五
觀察角度的不同,觀察到的結(jié)果可能不同。
教學反思:
聯(lián)系生活,實踐運用;生活是現(xiàn)實的、豐富的,數(shù)學是抽象的,如果不把兩者聯(lián)系起來,學生必然感到枯燥乏味。本節(jié)課創(chuàng)造大量條件,讓學生把課堂中所學的知識和方法應(yīng)用于實際生活中,培養(yǎng)了學生觀察立體實物的能力,建立了初步的空間觀念。使學生充分感受到數(shù)學和生活的聯(lián)系,數(shù)學確實就在我們身邊。
蘇教版二年級上冊《練習十三》數(shù)學教案
蘇教版二年級上冊《練習十三》數(shù)學教案
第9課時 練習十三
教學內(nèi)容:
課本第82頁的練習十三。
教學目標:
1、在現(xiàn)實情景中,提出數(shù)學問題,并運用9的乘法口訣和已學過的其他知識解決問題。
2、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培養(yǎng)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感受數(shù)學與現(xiàn)實生活的聯(lián)系,體驗成功、合作的樂趣。
教學重難點:
能正確運用9的乘法口訣和已學過的其他知識解決問題。
教學過程:
一、基本練習
1、背9的乘法口訣。
2、師生對口令。
3、生生對口令。
讓學生仿照教師的出題方式讓同桌對口令、背口訣。
4、練習十二第2題。
讓學生先把乘法口訣填完整,再看一句口訣說出兩道乘法算式和兩道除法算式。
二、綜合練習
1、練習十二第4題。
學生獨立完成,相互交流,說說比較的方法。
小結(jié):比較的方法有好幾種,可以根據(jù)計算的結(jié)果來判斷,也可以在一個乘數(shù)相同的情況下,比較另一個乘數(shù)的大小來判斷等等。
三、解決實際問題
1、練習十二第5題。
請學生讀題后聯(lián)系情境圖中的信息進行思考,獨立完成列式計算,完成后組織學生比較這幾道的思考過程。
四、課堂總結(jié)。
談話:在計算乘、除法的時候,要仔細看清數(shù)字,選擇正確的乘法口訣。運用乘法口訣進行計算還可以幫助我們解決生活中的許多問題。
板書設(shè)計:
練 習 十 三
18÷2=9(人) 36÷4=9(組)
教學反思:
注意讓學生積極參與學習活動,引導學生梳理9的乘法口訣后,進行解決問題的練習,其實是從另一個角度進一步強化應(yīng)用9的乘法口訣解決問題。讓學生對口令復(fù)習9的乘法口訣,給學生創(chuàng)造了寬松的、充分展示個性的機會,激發(fā)了學生學習數(shù)學的興趣。
蘇教版二年級上冊《練習一》數(shù)學教案
蘇教版二年級上冊《練習一》數(shù)學教案
第3課時 練習一
教學內(nèi)容:
課本第5頁。
教學目標:
1、使學生掌握 100 以內(nèi)連加、連減、加減混合運算的方法。
2、能運用所學知識解決簡單的實際問題,發(fā)展提出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教學重難點:
鞏固估算方法,解決問題的能力。
教學準備:
課件、題卡練習。
教學過程:
一、口算下面各題。
4 + 26 35 - 7 35 + 6
45 - 20 68 + 9 70 - 8
二、算出每條線上 3 個數(shù)的和,填在( )里。(出示P5第3題)
1、指名說出題意。
2、學生獨立完成。
3、指名回答并集體評議。
三、解決問題。(出示P5第4、5題)
1、學生認真讀題。
2、指名回答,從題中你知道了什么信息?
3、集體回答,問題是什么?
4、學生嘗試獨立解答,教師巡視指導個別有困難的學生,并指名板演。
5、組織交流,重點引導學生說想法。集體評議(注意答題格式)
四、課堂總結(jié)
通過這節(jié)課的學習,你有什么收獲呢?
教學反思:
引導學生思考和尋找眼前的問題與自己已有的知識之間的關(guān)聯(lián)方面,提供把學生置于問題情境的機會,在于為學生創(chuàng)設(shè)一個自主探究的情境與空間。
蘇教版二年級上冊《練習十一(二)》數(shù)學教案
蘇教版二年級上冊《練習十一(二)》數(shù)學教案
第4課時 練習十一(二)
教學內(nèi)容:
課本第75頁的練習十一第7-10題。
教學目標:
1、使學生熟練掌握7的乘法口訣和相應(yīng)的口訣求商的方法。
2、提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教學重難點:
提高學生的計算能力,使學生養(yǎng)成良好的學習習慣。
教學過程:
一、基礎(chǔ)練習:
1、練習十一第7題。
引導學生仔細觀察圖,理解三題所表達的不同含義,自己解決問題。
觀察三題答案,有何關(guān)系?
2、練習十一第8題。
引導學生讀題理解題意,學生獨立解答,完成后對比兩道題在解答上有什么區(qū)別?并具體說說解答每個問題時的思考過程。
3、練習十一第9題。
著重引導學生學生理解“買1支鋼筆的錢可以買7支圓珠筆”這一條件的含義。借助實物演示加以說明,學生獨立思考完成后全班交流。
4、練習十一第10題。
引導學生仔細觀察圖,重點搞清楚右邊的圖形是由幾個小正方體組成的?學生交流時教師巡視,發(fā)現(xiàn)有困難的學生用正方體擺一擺,數(shù)一數(shù)。
二、課堂總結(jié):
通過這節(jié)課的學習,你有何收獲?還有什么問題?
板書設(shè)計:
練 習 十 一
7×( )=( ) ( )÷( )=7
教學反思:
學生的口算速度和正確率的提高都離不開練習,方法掌握之后的鞏固、熟練運用,需要多種形式的練習,以提高學生練習的興趣。
蘇教版二年級上冊《練習五》數(shù)學教案
蘇教版二年級上冊《練習五》數(shù)學教案
第5課時 練習五
教學內(nèi)容:
課本第28頁。
教學目標:
1、使學生進一步熟記2、3、4的乘法口訣,能正確運用2、3、4的乘法口訣進行計算。
2、讓學生感受到乘法口訣在實際運算中的應(yīng)用。
教學重點:
熟記1-4的乘法口訣。
教學難點:
運用1-4的乘法口訣解決簡單的實際問題。
教學過程:
一、復(fù)習
1、背一背:采取游戲形式,背2、3、4的乘法口訣。
小組背 男、女生背 獨立背
背完后,交流你是怎樣記住的?
2、說一說:這句口訣所表示的意義。
二三得六 三四十二 四四十六
3、算一算:(出示口算卡片)
3×1= 2×3= 4×1= 2×2=
1×4= 4×3= 2×4= 3×3=
二、拓展。
1、課本第28頁第3題,學生獨立填寫。
2、第4題,這是一道開放性題,答案不止一種,鼓勵學生想出不同填法。
3、出示第5題圖片。
(1)觀察圖片你看到了什么?(小朋友在游樂場玩)
(2)玩碰碰車的一共有多少人?你會列乘法算式嗎?(2×3=6)
(3)小組交流你還能提出問題讓同學們列出乘法算式嗎?
引導學生提出3架飛機共坐幾個小朋友?2架吊橋共有多少人等問題。并列出算式3×3=9和4×2=8。
(4)根據(jù)所提問題,學生在書上寫答案。
三、課堂總結(jié)
通過今天的學習,你有什么收獲?
教學反思:
給學生提供參與數(shù)學活動的空間和時間,讓學生充分地進行自主探索、發(fā)展創(chuàng)造、討論交流,在這個主動的、相互啟發(fā)的學習過程中,獲得成功的體驗。教學過程以學生為主體,尊重學生的思維方式。以激發(fā)學生的興趣和求知欲為主線,為學生創(chuàng)設(shè)情感,提供資源,在不斷的體驗中形成自主學習的能力,在多元評價中共同提高。
蘇教版二年級上冊《練習十二》數(shù)學教案
蘇教版二年級上冊《練習十二》數(shù)學教案
第7課時 練習十二
教學內(nèi)容:
課本79頁的練習十二。
教學目標:
1、熟練掌握乘法口訣,學生進一步鞏固乘、除法計算,進一步體會乘法與除法之間的聯(lián)系與區(qū)別,
2、能正確地解決相關(guān)問題。
教學重點:
能用8的乘法口訣解決簡單的實際問題。
教學難點:
培養(yǎng)學生綜合運用知識解決問題的能力。
教學準備:
課件。
教學過程:
一、完成第1題。
從一一得一背到八八六十四??梢苑中〗M背,同桌背。
二、完成第2題。
引導學生先看懂圖意,然后由學生獨立填寫,完成后集體校對。
三、完成第3題
先請學生獨立完成,再請個別學生上黑板完成。
四、完成第4題。
學生觀察圖,獨立填空,完成后指名說說是怎么想的?
五、完成第6題。
讀題審題。
問題:
(1)8輛小汽車收費多少元?
(2)7輛面包車收費多少元?
找已知條件,停車場收費標準:小汽車4元 面包車6元 貨車8元
讓學生再提出問題。
六、指導學生完成思考題。
七、課堂總結(jié):
通過今天的學習,你有什么收獲?
板書設(shè)計:
練 習 十 二
8的乘法口訣
用8的乘法口訣求商
教學反思:
在學習過程中,學生不斷獲得新的知識,不斷產(chǎn)生驚喜。要多鼓勵學生、給學生自信,真誠地給學生恰當?shù)脑u價。在教學過程中要耐心傾聽學生的發(fā)言,熱情鼓勵學生,讓學生感受到心與心、情與情真誠的交流。
蘇教版二年級上冊《練習六》數(shù)學教案
蘇教版二年級上冊《練習六》數(shù)學教案
第8課時 練習六
教學內(nèi)容:
課本第33--34頁。
教學目標:
1、復(fù)習鞏固學過的乘法口訣。
2、進一步培養(yǎng)學生運用所學乘法口訣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3、進一步讓學生體會數(shù)學與生活的密切聯(lián)系,激發(fā)學生學習數(shù)學的動力。
教學重點:
復(fù)習鞏固學過的乘法口訣。
教學難點:
進一步培養(yǎng)學生運用所學乘法口訣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教學過程:
一、復(fù)習
1、
(1)背一背5的乘法口訣
(2)你能背出1~5的乘法口訣嗎?(集體背、小組背、獨立背)
2、口算卡片
1×3 2×4 3×4 5×2
2×5 5×3 5×1 3×3
4×4 1×5 4×5 5×5
3、游戲
老師說一句口訣,大家能很快說出兩道乘法口訣算式。小組之間玩游戲。
二、練習
1、第2題
出示練習二第2題圖
教師引導學生看懂題意,同桌之間交流完成。
2、第3題
學生獨立完成,集體交流訂正。
3、第4題
學生以比賽形式完成,交流錯誤較多的在哪里?集體訂正。
4、第6題
出示第6題主題圖,找一找:圖中都有些什么?根據(jù)圖上給的信息你能提出那些用乘法計算的問題?四人小組討論。
5、第7題
引導學生理解題意,獨立完成,集體交流訂正。
6、第8題
出示題圖,觀察圖中講了什么?如何理解?
學生獨立解答后,教師組織集體交流訂正。
7、第9題
學生獨立解答后,教師組織集體交流訂正。
8、第10題
出示題圖,觀察圖中講了什么?如何理解?
學生獨立解答后,教師組織集體交流訂正。
9、指導學生完成思考題。
三、課堂總結(jié)
通過今天的學習,你有什么收獲?
教學反思:
通過多種形式的復(fù)習,使學生更加牢固地掌握學過的乘法口訣。結(jié)合具體問題的解決,使學生感受到利用乘法解決問題更簡便。引導學生對知識進行梳理,培養(yǎng)他們的歸納能力,同時學會正確評價自己、評價別人。學生在觀察思考的過程中運用學過的乘法口訣解決問題,在不斷思考、探索和創(chuàng)新中得到新發(fā)現(xiàn),獲取新知識,感受成功的喜悅,體會成長提高的快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