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語文二年級教案
發(fā)表時間:2021-05-18新課標人教版二年級語文23祖先的搖籃教學設計及教學反思。
作為杰出的教學工作者,為了教學順利的展開。要根據(jù)班級同學的具體情況編寫教案。這樣可以讓同學們很容易的聽懂所講的內(nèi)容,你們有沒有寫過一份完整的教學計劃?下面是由小編為大家整理的新課標人教版二年級語文23祖先的搖籃教學設計及教學反思,僅供參考,歡迎大家來閱讀。
第八單元
本單元圍繞“世界之初”,面對所處世界的好奇發(fā)問和自由想象編排了《祖先的搖籃》《當世界年紀還小的時候》《羿射九日》3篇課文,意在通過本組課文的教學,讓學生了解歷史故事,感悟祖先創(chuàng)造文明的偉大,感受古代人民豐富神奇的想象力,進一步激發(fā)學生產(chǎn)生閱讀和探尋遠古知識的興趣。
本單元還安排了語文樂園八。包括“識字加油站”“字詞句運用”“我的發(fā)現(xiàn)”“日積月累”“我愛閱讀”。
課題內(nèi)容簡說
祖先的搖籃本文以詩歌的形式,用兒童的眼光追想那古老的原始森林,幻想祖先生活的情景,表達了對古老的原始森林——人類祖先的搖籃的贊美、向往之情。
當世界年紀
還小的時候本文用活潑俏皮的語氣講述了當世界年紀還小的時候,一切按自然規(guī)律運行時的美好景象,表達了作者希望人們遵循自然規(guī)律,讓萬物按自然規(guī)律自由運行的美好愿望。
羿射九日這是一篇神話故事,講述了羿一心為百姓著想,英勇射掉九個太陽的故事,體現(xiàn)了他為百姓著想,為民除害的大無畏精神。
1.會認33個生字,會寫27個生字。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學會默讀課文。?
3.通過品讀課文,激發(fā)學生對祖先創(chuàng)造文明的贊美和向往,對大自然的崇敬以及對神話故事的興趣。
1.認識33個生字,會寫27個生字。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感悟文章主旨。
23.《祖先的搖籃》……………………………………………………2課時
24.《當世界年紀還小的時候》…………………………………………2課時
25.《羿射九日》………………………………………………………2課時
1.學生運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自主學習生字,提高識字組詞能力。?
2.教師通過多種朗讀方式,引導學生有感情地朗讀,從而理解課文內(nèi)容,體會課文的思想感情。?
3.通過本組課文的教學,有意識地激發(fā)學生自主進行課外閱讀的興趣,探尋古代文明之類。
23.祖先的搖籃
課題祖先的搖籃課型新授課
設計說明本文以詩歌的形式,用兒童的眼光去追想那古老的原始森林,在本課教學中,我充分發(fā)揮學生的主體性,開展小組討論,理解、感悟課文,培養(yǎng)學生熱愛大自然和熱愛生活的美好情感。
學前準備1.預習課文。(學生)?
2.制作生字卡和多媒體課件。(教師)
課時安排2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學習目標1.會認7個生字;會寫9個字。?
2.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了解課文主要內(nèi)容,懂得“祖先的搖籃”的含義。
學習重點初讀課文,理解課文,概括課文的主要內(nèi)容。
學前準備1.預習課文。(學生)?
2.制作生字卡和多媒體課件。(教師)
教學環(huán)節(jié)
一、創(chuàng)設情境,導入課題。(用時:5分鐘)1.同學們,大家知道什么是搖籃嗎?搖籃是干什么用的?那大家知道中華民族“祖先的搖籃”在哪嗎?請看屏幕。(出示多媒體課件)?
2.這就是原始森林,你們喜歡原始森林嗎?我們的祖先就生活在這美麗的地方,今天就讓我們一起走進原始森林,感受一下祖先生活的環(huán)境吧。?
3.揭示課題,板書課文題目。1.學生觀看課件,了解中華民族“祖先的搖籃”在哪。?
2.學生齊讀課題,理解“祖先”和“搖籃”。。
二、初讀課文,識記生字詞。(用時:10分鐘)1.鼓勵學生自由朗讀課文,自主認讀生字。?
2.組織學生小組合作,交流生字詞學習方法。?
3.老師檢查認字情況。?
4.指導學生書寫。?
教師范寫,學生觀察、描紅、臨寫。?
5.組織學生自由讀課文,把課文讀熟。1.自由朗讀課文,圈畫生字,借助拼音讀準生字字音。?
2.小組交流自學生字詞情況。?
3.學生開火車讀生字。?
4.仔細觀察生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說出怎樣才能寫好這些字。?
5.有感情地朗讀課文,邊讀邊理解課文內(nèi)容。
1.給加點字注音。?
祖先()?
逗()?
薔薇()()?
逮()?
蟈蟈()?
回憶()?
三、整體感知,理清層次。(用時:20分鐘)1.指名學生朗讀課文,標出課文自然段。?
2.再讀課文,找一找有關(guān)詩句,說說課文中為什么把原始森林稱作“祖先的搖籃”。
3.指導學生有感情地讀全詩。本文的朗讀基調(diào)是輕松歡快的。1.朗讀課文并標出小節(jié)。?
2.一邊讀課文,一遍思考老師提出的問題。?
3.有感情地讀課文,想象一下,我們的祖先在他們的搖籃里干些什么。
2.照樣子,寫一寫。?
那蒼蒼茫茫的原始森林,是祖先的搖籃。?
那(),是()的搖籃。
那(),是()的搖籃。
四、總結(jié),拓展。(用時:5分鐘)1.總結(jié)本課學習內(nèi)容。?
2.布置作業(yè)。1.學生暢談本課學習所得。
2.繼續(xù)描紅、臨寫、抄寫詞語,進一步鞏固生字新詞。3.簡要說說“祖先的搖籃”有怎樣美好而遙遠的回憶。
教學反思本課開始時,讓同學通過觀看多媒體課件,充分了解感受原始森林的美麗神秘,激發(fā)孩子們的學習興趣。在認讀生字時,把學習的主動權(quán)交給學生,讓學生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認讀生字。采用靈活多樣的形式幫助學生認字,有效地激發(fā)了學生學習生字的興趣。整節(jié)課的學習氛圍良好。
第二課時
學習目標1.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體會人類生活與自然的密切關(guān)系。
學習重點培養(yǎng)學生熱愛大自然和熱愛生活的美好情感。
學前準備制作多媒體課件。(教師)
教學環(huán)節(jié)
一、復習鞏固,導入課文。(用時:5分鐘)1.引導學生回顧上節(jié)課所學生字。?
2.請學生復述課文內(nèi)容。
3.板書課題。1.學生讀生字、新詞。?
2.學生交流課文內(nèi)容。4.辨字組詞。
藍(?)?籃(?)
逗(?)?豆(?)?
摘(?)?滴(?)
掏(?)?淘(?)
二、精讀課文,感悟詩情。(用時:25分鐘)1.學習第1節(jié)。?
全班齊讀第1節(jié),說說祖先的搖籃是什么樣子的。?
課文中把“原始森林”比作“搖籃”,生動地說明我們的祖先曾在這綠色的“搖籃”中度過了一段漫長的歲月。?
2.小組合作學習第2、3節(jié)。?
小組內(nèi)討論,思考下列問題。?
(1)嬰兒在搖籃中生活成長,那我們的祖先在原始森林這個“搖籃”中又是如何生活的??
(2)想象一下我們的祖先還會在森林里做什么?他們會在森林里留下什么?你如果在蒼蒼茫茫的原始森林里摘野果、掏鵲蛋、和野兔賽跑、看蘑菇打傘、逗小松鼠、采野薔薇、捉紅蜻蜓、逮綠蟈蟈,會有怎樣的感受??
3.學習第4節(jié)。?
指名學生有感情地朗讀詩歌最后一節(jié),說說“祖先的搖籃”有怎樣美好而遙遠的回憶。1.學生齊讀第1節(jié),想象“祖先的搖籃”的樣子,體會“搖籃”的大。?
2.小組合作討論學習。?
(1)派代表回答老師提出的問題。?
(2)發(fā)揮想象,和小組成員交流自己的想法。?
3.認真聽同學讀最后一節(jié)詩,感受詩人那美好又遙遠的回憶。體會詩人對人類祖先搖籃的贊美、向往之情。5.我會填動詞。?
()野果
()鵲蛋?
()小松鼠
()野薔薇?
()紅蜻蜓
()綠蟈蟈?
6.根據(jù)課文內(nèi)容回答問題。?
(1)從“沙沙,沙沙!”兩個擬聲詞可以看出什么?
(2)“那回憶”指的是什么?
三、總結(jié)課堂,生活感知。(用時:10分鐘)1.總結(jié)全文。說說你最喜歡哪一段或哪一句。?
2.說說為了保護“祖先的搖籃”,我們可以怎么做?1.通讀全詩,揣摩體會詩人的思想感情,深入理解詩意。?
2.和同桌討論交流自己的?想法?。
板書設計
教學反思新基礎(chǔ)教育理論認為:“任何學校的教育活動都會對人的身心產(chǎn)生多方面或積極或消極的影響。所以,每一項學校教育活動都應顧及學生多方面的發(fā)展?!闭n堂教學尤需如此。本課以詩歌的形式,把“原始的森林”比作搖籃,多次運用想象,激發(fā)學生對原始森林的向往,使孩子們的感情得以升華,從而培養(yǎng)熱愛大自然、熱愛生活的情感。
《祖先的搖籃》教學片段
◆品讀感悟,體會詩情?
師:同學們讓我們大聲地齊聲朗讀詩歌第一節(jié)。?
(生大聲齊讀第一節(jié))?
師:同學們,讀了這篇詩歌的第一節(jié),你們知道“祖先的搖籃”是什么了嗎??
生1:原始森林是我們祖先的搖籃。?
師:對,詩人這里運用了比喻的手法,把原始森林比作了搖籃。?
師:我們的祖先在原始森林里干了些什么呢?接下來讓我們學習第二、三小節(jié)。好,小組內(nèi)自由朗讀第二、三小節(jié)。
(學生在小組內(nèi)讀第二、三小節(jié))?
師:詩人對祖先在原始森林里的生活進行了哪些想象??
生2:詩人猜想我們的祖先會在大樹上摘野果、掏鵲蛋、在草地上和野兔賽跑、看蘑菇打傘。?
生3:詩人還想象孩子們會在這里逗小松鼠、采野薔薇、捉紅蜻蜓、逮綠蟈蟈。?
師:同學們回答得很對,從這些想象中我們可以看出詩人對原始森林的向往,以及對大自然的贊美之情。接下來我們學習最后一節(jié)。最后一節(jié)主要寫了詩人對祖先生活的美好又遙遠的回憶。從詩人的筆下我們感受到原始森林的美好,感受到大自然帶給人類的恩賜,為了保護原始森林。這“祖先的搖籃”,也是我們的“搖籃”,我們應該怎么做呢??
生4:我們應該愛護環(huán)境,愛護小動物。?
師:沒錯,在日常生活中,我們每一個人都要負起責任來,保護原始森林,保護祖先的搖籃,讓我們共同努力,讓大自然永遠美麗吧!?
賞析:朗讀和感悟是密不可分的。教學本課時要以讀為主,引導學生在讀中感悟,把自己體會到的感情、文章內(nèi)涵表達出來。
編輯推薦
二年級語文下23祖先的搖籃教案反思作業(yè)題(新課標人教版)
眾所周知,一位優(yōu)秀的老師離不開一份優(yōu)質(zhì)的教案。每位老師都會提前準備一份教案,以便于提高講課效率。才能有計劃、有步驟、有質(zhì)量的完成教學任務,那有什么樣的教案適合新手教師嗎?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二年級語文下23祖先的搖籃教案反思作業(yè)題(新課標人教版)”,僅供參考,希望可以幫助到您。
教學
要求
1.會讀、會寫本課的生字。積累新詞。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這首詩,通過朗讀,體會作者的思想感情。
3.培養(yǎng)熱愛自然,與自然和諧相處及熱愛生活的美好情感。
重點
難點
1.學會本課的生字。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這首詩,通過朗讀,體會作者的思想感情。
教學
課時兩課時。
23祖先的搖籃
作者:吳珹
爺爺說:
那原始森林①
是我們祖先②的搖籃③。[句導讀:把“原始森林”說成是“祖先的搖籃”,能讓人感覺到原始森林是個能讓人感覺舒適、溫暖、幸福、安逸的地方。]
真有意思,
這該是多大的搖籃啊![句導讀:朗讀時,抓住“多大”一詞重讀,要讀出驚嘆的語氣。]
那濃綠的樹蔭(yīn)
一望無邊,
遮住了藍天。[句導讀:“濃綠”寫出了原始森林枝葉茂密的特點?!耙煌麩o邊”“遮住”寫出了原始森林遼闊廣大的特點。]
第一部分(第1小節(jié)):講原始森林是我們祖先的搖籃。
我想——[句導讀:一個“想”字,說明以下是作者的猜測和想象。]
我們的祖先,
可曾在這些大樹上
摘野果,
掏(tāo)鵲蛋(dàn)?[句導讀:問句,說明摘野果、掏鵲蛋都是作者充滿童趣的猜想,而不是真正看到的。]
可曾在那片草地上
和野兔賽跑,
看蘑菇打傘?[句導讀:從這些猜想可以體會到我們的祖先生活在原始森林里是那么快樂和自由自在。]
節(jié)導讀:猜想我們的祖先在古老的原始森林里快樂生活的情景。
那時候,
孩子們也在這里
逗(dòu)小松鼠,
采野薔(qiánɡ)薇(wēi)嗎?
也曾在這里
捉紅蜻蜓,
逮(dǎi)綠蟈(ɡuō)蟈嗎?[句導讀:在原始森林里,那些可愛的動物、植物成了孩子們的玩伴,孩子們逗小松鼠,采野薔薇,捉紅蜻蜓,逮綠蟈蟈,盡情玩耍,是那么無憂無慮。這原始森林的確是孩子們快樂的搖籃哪!]
節(jié)導讀:猜想那時候的孩子在原始森林里開心游戲的情景。
風兒吹動樹葉
“沙沙,沙沙!”
那回憶
多么美好,
又那么遙遠④……[句導讀:在茂密的原始森林里,樹上結(jié)滿了各種野果,樹杈上的鳥窩里有許多圓圓的鳥蛋。草地上,野薔薇盛開著,小蘑菇舉著一把把漂亮的小傘,美麗的紅蜻蜓在林間飛來飛去。短尾巴的野兔、可愛的小松鼠、機靈的綠蟈蟈兒快活地游戲著……這回憶是多么的美好哇!]
節(jié)導讀:講那猜想和回憶非常遙遠而美好。
第二部分(第2~4小節(jié)):講作者猜想古代人類生活在原始森林里的美好情景。
啊!蒼蒼茫茫的原始森林,
我們祖先的搖籃![句導讀:朗讀時要讀出感嘆、贊美的語氣。]
第三部分(第5小節(jié)):感嘆原始森林是我們祖先的搖籃。
1.認識生字,用自己積累的記字方法初步記住一些生字。
2.懂得為什么說原始森林是“祖先的搖籃”。
生字卡片、多媒體課件。
一激趣導入
1.同學們,大家知道什么是搖籃嗎?搖籃是干什么用的?那大家知道中華民族“祖先的搖籃”在哪兒嗎?(出示原始森林圖片)
這就是原始森林,你們看,這原始森林的景色多么美,你們喜歡原始森林嗎?我們的祖先就生活在這美麗的地方。今天就讓我們一起走進原始森林,感受一下祖先的生活環(huán)境吧。(板書:祖先的搖籃)
2.齊讀題目,理解“祖先”和“搖籃”。
二自學字詞
1.讓學生用自己喜歡的方法讀課文。在讀課文的過程中完成下面幾個任務。
(1)把課文中的生字、新詞圈出來,自主解決。
(2)課文一共有幾個小節(jié)?標上序號。
2.檢查效果。
(1)課件展示會認字讀音,引導學生正確拼讀。
yīndòuqiángwēidǎi
蔭逗薔薇逮
(2)課件展示會寫字,指名學生認讀,教師指導重點字的書寫。
祖啊濃望摘掏蛋憶
重點字書寫指導:
祖:偏旁是“礻”不是“衤”,“且”的最后一筆要長些;“掏”的偏旁是“扌”,識記這個字時,我們可以換一下偏旁;用形近字進行辨析,如淘、陶、萄等。
(3)教師運用課件引導學生理解詞語。
一望無邊:一眼看不到邊際,形容地域十分遼闊。
遙遠:距離長遠,時間久遠。
蒼蒼茫茫:遼闊遙遠而望不到邊的樣子。
3.學生互相交流識記生字新詞的方法。
三把握脈絡
1.自讀課文,掌握詩歌的主要內(nèi)容,能根據(jù)各節(jié)意思的不同劃分段落。
2.以小組為單位進行討論交流。
3.組長匯報結(jié)果,教師歸納總結(jié)。
(1)第一部分(第1小節(jié)):介紹祖先的搖籃是什么樣子。
那濃綠的樹蔭一望無邊,遮住了藍天。
(2)第二部分(第2~4小節(jié)):介紹了我們的祖先在原始森林這搖籃中是如何生活的。
(3)第三部分(第5小節(jié)):概括總結(jié),原始森林是“祖先的搖籃”。
4.按男女分組朗讀四個小節(jié)。讀出回憶的遙遠和美好,讀出對原始森林的感嘆。
四布置作業(yè)
1.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完成課后練習第三小題。
1.圖片引入,激發(fā)興趣。用原始森林的圖片引入,激發(fā)學生一探究竟的欲望。
2.讀詩歌,感知文本。首先,教師范讀這首詩,學生邊聽邊思考:祖先生活中哪里?他們的生活是怎樣的?在他們的生活場景里,你感受到了什么?學習生字后,教師要求學生讀這首詩,做到“五不”:不添字、不漏字、不回讀、不讀錯字音、不讀破句子。
1.認識生字,用自己積累的識字方法初步記住這些字。
2.能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理解課文的意思。
3.在朗讀的過程中,感受作者思緒的變化,體會原始森林給作者帶來的震撼,培養(yǎng)熱愛自然,與自然和諧相處及熱愛生活的美好情感。
生字卡片、多媒體課件、關(guān)于原始森林的圖片。
一復習舊知
1.同學們,上節(jié)課我們對祖先的搖籃有了大致的了解,還對生字、新詞進行了學習,大家都學會了嗎?我來檢查一下。
2.檢查生字讀音,生字書寫,重點詞語理解。
二理解課文
1.教師朗誦這首詩,讓學生思考:原始森林給了你怎樣的感覺?(指名回答)
2.指名讀句子:
那蒼蒼茫茫的原始森林,是祖先的搖籃。
朗讀指導:朗讀時要用對詞語的輕、重讀以及語氣的舒緩來表達感情。例如,我們朗讀這個句子的時候,可以這樣讀:那——蒼蒼茫茫的——原始森林,是——祖先的——搖籃。
3.再讀詩文,找一找有關(guān)詩句,說說課文中為什么把原始森林稱作“祖先的搖籃”?
照樣子,說一說。
那(蒼蒼茫茫的原始森林),是(祖先)的搖籃。
那(),是()的搖籃。
那(),是()的搖籃。
4.邊讀邊想:我們的祖先在他們的搖籃里干了些什么?
(摘野果、掏鵲蛋、野兔賽跑、看蘑菇打傘、逗小松鼠、采野薔薇、捉紅蜻蜓、逮綠蟈蟈)
5.小組互讀,說說“祖先的搖籃”還有怎樣美好而遙遠的回憶?
(1)說說:詩中寫祖先在這里干什么?
(2)想象一下,如果你也像祖先一樣在原始森林里做這些事,會有怎樣的感覺?
(3)配上歡快的音樂,齊讀2.3小節(jié)。
6.學習課文最后一節(jié)。
(1)讀了這首詩,你懂得了什么?(熱愛大自然,和大自然和諧相處。)
(2)指導有感情地朗讀。
(3)說說:“祖先的搖籃”怎樣才能保持長久,不被污染?
7.選擇自己喜歡的小節(jié),有感情地朗讀。
(可以自由讀,展示個性指名讀)
8.每個小組選出一名同學,有感情地朗讀這首詩。
三拓展延伸
1.讓我們展開想象,畫一畫祖先在搖籃中會做的事。
2.面對祖先的搖籃——原始森林,你會想些什么?
1.這是一首內(nèi)容生動活潑、通俗易懂的詩,因為這首詩所描繪的內(nèi)容很貼近學生的生活,所以,學生對這首詩比較感興趣。在教學過程中,先讓學生找出與自己生活貼近的活動,比如:摘野果、捉蜻蜓、逮蟈蟈等,并讓學生體會在做這些事情時的心情,這樣就很容易掌握文章的主要內(nèi)容了。
2.注重朗讀。朗讀是低年級教學中的重要組成部分。在這首詩的教學中,要注重對學生朗讀的指導,讓學生在朗讀中理解課文內(nèi)容,從而激發(fā)他們熱愛大自然,熱愛生活的美好情感。
23祖先的搖籃
祖先的搖籃
1.看拼音,寫漢字。
2.比一比,再組詞。
3.在括號內(nèi)填上合適的動詞。
(摘)野果(采)蘑菇(挖)野菜
(逗)松鼠(捉)蜻蜓(逮)蟈蟈
(看)夕陽(賞)明月(數(shù))星星
1.教材分析
這首散文詩共分五小節(jié),第一節(jié)由爺爺?shù)脑捯觥霸忌质亲嫦鹊膿u籃”的說法.這引起了“我”的極大興趣。由此,“我”產(chǎn)生了許多的想象,而這些想象又都源于真實的童年生活,這構(gòu)成了課文中間部分的內(nèi)容。課文最后,樹葉的響聲使“我”的思緒回到現(xiàn)實中來,也使“我”對古老的原始森林——人類祖先的搖籃發(fā)出了深深的慨嘆,并與詩歌的開頭彼此照應,將情感充分地表達出來。展開人類所居住星球的畫卷,生機盎然的藍色和綠色同為這顆星球漂亮的盛裝。森林——地球上陸地生態(tài)的主體,人類的祖先曾在這綠色的擁抱中度過一段漫長的歲月;森林是人類最初賴以生存的搖籃。
我們?nèi)祟惖淖嫦仁窃鯓釉谏掷锷畹哪?課文采用詩歌的形式,以兒童的眼光去追想那古老的原始森林?!罢嬗幸馑?這該是多大的搖籃啊!”“我們的祖先,可曾在這些大樹上摘野果,掏鵲蛋?”“那時候,孩子們也在這里逗小松鼠,采野薔薇嗎?也曾在這里捉紅蜻蜓,逮綠蟈蟈嗎?”這些充滿童趣的幻想、優(yōu)美的語言,把我們的思緒引向了遙遠而神秘的遠古時代,去探尋人類祖先生活過的地方。
2.教學精彩片段
師:“祖先的搖籃”怎樣才能保持長久,不被污染?
生1:我們要多種樹,不能砍樹。
生2:我們不要傷害森林里的小動物們。
生3:我們不能污染森林里的水源。
師:是呀,總的來說,我們要保護環(huán)境,與動物和諧相處,相信這樣才能使“祖先的搖籃”保持長久,不被污染。
師:我們的環(huán)境遭到了巨大的破壞,我們“祖先的搖籃”更是遭受了滅頂之災。面對這些現(xiàn)實,你有怎樣的感慨?
生4:人們?yōu)榱俗约旱乃嚼?大肆破壞環(huán)境,請看看吧,山林遭到砍伐導致山洪泛濫,地表缺乏植物保護,土地沙漠化嚴重。要是這樣下去,人類就沒有生存的地方了。真令人擔憂。
生5:豈止這些,你沒見水源遭到嚴重的污染,海洋生物的生存面臨巨大的考驗。很多動植物面臨滅絕的危險。
生6:是呀,這些都是人類為了自己的私利造成的,我們應該發(fā)出倡議,阻止這些事情再發(fā)生。
生7:雖然環(huán)境遭到了巨大的破壞,但是,現(xiàn)在人們都覺悟了,都重視保護環(huán)境了,你看,國家下大力氣治理環(huán)境,很多地方出現(xiàn)了碧水藍天,景色優(yōu)美,所以,我們還是不要悲觀,我相信以后的環(huán)境會越來越好。
師:同學們說得對,過去,人們意識不到環(huán)境的重要性,所以以犧牲環(huán)境為代價來發(fā)展,現(xiàn)在人們意識到了,所以很多地方開始了保護環(huán)境的行動,這真是值得欣慰的一件事。希望同學們加入到保護環(huán)境的大軍中去,為保護環(huán)境出一份力。
新課標人教版二年級語文下《祖先的搖籃》教案反思作業(yè)題
眾所周知,一位優(yōu)秀的老師離不開一份優(yōu)質(zhì)的教案。這時就需要自己去精心研究如何做一份學生愛聽老師愛講的教案。對教學過程進行預測和推演,從而更好地實現(xiàn)教學目標,那么教案怎樣寫才好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新課標人教版二年級語文下《祖先的搖籃》教案反思作業(yè)題”,僅供您在工作和學習中參考。
新課標人教版二年級語文下《祖先的搖籃》教案反思作業(yè)題
要求
1.會讀、會寫本課的生字。積累新詞。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這首詩,通過朗讀,體會作者的思想感情。
3.培養(yǎng)熱愛自然,與自然和諧相處及熱愛生活的美好情感。
重點
難點
1.學會本課的生字。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這首詩,通過朗讀,體會作者的思想感情。
課時 兩課時。
23 祖先的搖籃
?爺爺說:
那原始森林①
是我們 祖先②的搖籃③。[句導讀:把“原始森林”說成是“祖先的搖籃”,能讓人感覺到原始森林是個能讓人感覺舒適、溫暖、幸福、安逸的地方。]
真有意思,
這該是多大的搖籃啊![句導讀:朗讀時,抓住“多大”一詞重讀,要讀出驚嘆的語氣。]
那濃綠的樹蔭(yi?n)
一望無邊,
遮住了藍天。[句導讀:“濃綠”寫出了原始森林枝葉茂密的特點?!耙煌麩o邊”“遮住”寫出了原始森林遼闊廣大的特點。]
第一部分(第1小節(jié)):講原始森林是我們祖先的搖籃。
?我想——[句導讀:一個“想”字,說明以下是作者的猜測和想象。]
我們的祖先,
可曾在這些大樹上
摘野果,
掏(ta?o)鵲蛋(da?n)?[句導讀:問句,說明摘野果、掏鵲蛋都是作者充滿童趣的猜想,而不是真正看到的。]
可曾在那片草地上
和野兔賽跑,
看蘑菇打傘?[句導讀:從這些猜想可以體會到我們的祖先生活在原始森林里是那么快樂和自由自在。]
節(jié)導讀:猜想我們的祖先在古老的原始森林里快樂生活的情景。
?那時候,
孩子們也在這里
逗(do?u)小松鼠,
采野薔(qia?nɡ)薇(we?i)嗎?
也曾在這里
捉紅蜻蜓,
逮(da?i)綠蟈(ɡuo?)蟈嗎?[句導讀:在原始森林里,那些可愛的動物、植物成了孩子們的玩伴,孩子們逗小松鼠,采野薔薇,捉紅蜻蜓,逮綠蟈蟈,盡情玩耍,是那么無憂無慮。這原始森林的確是孩子們快樂的搖籃哪!]
節(jié)導讀:猜想那時候的孩子在原始森林里開心游戲的情景。
?風兒吹動樹葉
“沙沙,沙沙!”
那回憶
多么美好,
又那么遙遠④……[句導讀:在茂密的原始森林里,樹上結(jié)滿了各種野果,樹杈上的鳥窩里有許多圓圓的鳥蛋。草地上,野薔薇盛開著,小蘑菇舉著一把把漂亮的小傘,美麗的紅蜻蜓在林間飛來飛去。短尾巴的野兔、可愛的小松鼠、機靈的綠蟈蟈兒快活地游戲著……這回憶是多么的美好哇!]
節(jié)導讀:講那猜想和回憶非常遙遠而美好。
第二部分(第2~4小節(jié)):講作者猜想古代人類生活在原始森林里的美好情景。
?啊!蒼蒼茫茫的原始森林,
我們祖先的搖籃![句導讀:朗讀時要讀出感嘆、贊美的語氣。]
第三部分(第5小節(jié)):感嘆原始森林是我們祖先的搖籃。
1.認識生字,用自己積累的記字方法初步記住一些生字。
2.懂得為什么說原始森林是“祖先的搖籃”。
生字卡片、多媒體課件。
一 激趣導入
1.同學們,大家知道什么是搖籃嗎?搖籃是干什么用的?那大家知道中華民族“祖先的搖籃”在哪兒嗎?(出示原始森林圖片)
這就是原始森林,你們看,這原始森林的景色多么美,你們喜歡原始森林嗎?我們的祖先就生活在這美麗的地方。今天就讓我們一起走進原始森林,感受一下祖先的生活環(huán)境吧。(板書:祖先的搖籃)
2.齊讀題目,理解“祖先”和“搖籃”。
二 自學字詞
1.讓學生用自己喜歡的方法讀課文。在讀課文的過程中完成下面幾個任務。
(1)把課文中的生字、新詞圈出來,自主解決。
(2)課文一共有幾個小節(jié)?標上序號。
2.檢查效果。
(1)課件展示會認字讀音,引導學生正確拼讀。
yi?n do?u qia?ng we?i da?i
蔭 逗 薔 薇 逮
(2)課件展示會寫字,指名學生認讀,教師指導重點字的書寫。
祖 啊 濃 望 摘 掏 蛋 憶
重點字書寫指導:
祖:偏旁是“礻”不是“衤”,“且”的最后一筆要長些;“掏”的偏旁是“扌”,識記這個字時,我們可以換一下偏旁;用形近字進行辨析,如淘、陶、萄等。
(3)教師運用課件引導學生理解詞語。
一望無邊:一眼看不到邊際,形容地域十分遼闊。
遙遠:距離長遠,時間久遠。
蒼蒼茫茫:遼闊遙遠而望不到邊的樣子。
3.學生互相交流識記生字新詞的方法。
三 把握脈絡
1.自讀課文,掌握詩歌的主要內(nèi)容,能根據(jù)各節(jié)意思的不同劃分段落。
2.以小組為單位進行討論交流。
3.組長匯報結(jié)果,教師歸納總結(jié)。
(1)第一部分(第1小節(jié)):介紹祖先的搖籃是什么樣子。
那濃綠的樹蔭一望無邊,遮住了藍天。
(2)第二部分(第2~4小節(jié)):介紹了我們的祖先在原始森林這搖籃中是如何生活的。
(3)第三部分(第5小節(jié)):概括總結(jié),原始森林是“祖先的搖籃”。
4.按男女分組朗讀四個小節(jié)。讀出回憶的遙遠和美好,讀出對原始森林的感嘆。
四 布置作業(yè)
1.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完成課后練習第三小題。
1.圖片引入,激發(fā)興趣。用原始森林的圖片引入,激發(fā)學生一探究竟的欲望。
2.讀詩歌,感知文本。首先,教師范讀這首詩,學生邊聽邊思考:祖先生活中哪里?他們的生活是怎樣的?在他們的生活場景里,你感受到了什么?學習生字后,教師要求學生讀這首詩,做到“五不”:不添字、不漏字、不回讀、不讀錯字音、不讀破句子。
1.認識生字,用自己積累的識字方法初步記住這些字。
2.能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理解課文的意思。
3.在朗讀的過程中,感受作者思緒的變化,體會原始森林給作者帶來的震撼,培養(yǎng)熱愛自然,與自然和諧相處及熱愛生活的美好情感。
生字卡片、多媒體課件、關(guān)于原始森林的圖片。
一 復習舊知
1.同學們,上節(jié)課我們對祖先的搖籃有了大致的了解,還對生字、新詞進行了學習,大家都學會了嗎?我來檢查一下。
2.檢查生字讀音,生字書寫,重點詞語理解。
二 理解課文
1. 教師朗誦這首詩,讓學生思考:原始森林給了你怎樣的感覺?(指名回答)
2.指名讀句子:
那蒼蒼茫茫的原始森林,是祖先的搖籃。
朗讀指導:朗讀時要用對詞語的輕、重讀以及語氣的舒緩來表達感情。例如,我們朗讀這個句子的時候,可以這樣讀:那——蒼蒼茫茫的——原始森林,是——祖先的——搖籃。
3.再讀詩文,找一找有關(guān)詩句,說說課文中為什么把原始森林稱作“祖先的搖籃”?
照樣子,說一說。
那(蒼蒼茫茫的原始森林),是(祖先)的搖籃。
那( ),是( )的搖籃。
那( ),是( )的搖籃。
4.邊讀邊想:我們的祖先在他們的搖籃里干了些什么?
(摘野果、掏鵲蛋、野兔賽跑、看蘑菇打傘、逗小松鼠、采野薔薇、捉紅蜻蜓、逮綠蟈蟈)
5.小組互讀,說說“祖先的搖籃”還有怎樣美好而遙遠的回憶?
(1)說說:詩中寫祖先在這里干什么?
(2)想象一下,如果你也像祖先一樣在原始森林里做這些事,會有怎樣的感覺?
(3)配上歡快的音樂,齊讀2.3小節(jié)。
6.學習課文最后一節(jié)。
(1)讀了這首詩,你懂得了什么?(熱愛大自然,和大自然和諧相處。)
(2)指導有感情地朗讀。
(3)說說:“祖先的搖籃”怎樣才能保持長久,不被污染?
7.選擇自己喜歡的小節(jié),有感情地朗讀。
(可以自由讀,展示個性指名讀)
8.每個小組選出一名同學,有感情地朗讀這首詩。
三 拓展延伸
1.讓我們展開想象,畫一畫祖先在搖籃中會做的事。
2.面對祖先的搖籃——原始森林,你會想些什么?
1.這是一首內(nèi)容生動活潑、通俗易懂的詩,因為這首詩所描繪的內(nèi)容很貼近學生的生活,所以,學生對這首詩比較感興趣。在教學過程中,先讓學生找出與自己生活貼近的活動,比如:摘野果、捉蜻蜓、逮蟈蟈等,并讓學生體會在做這些事情時的心情,這樣就很容易掌握文章的主要內(nèi)容了。
2.注重朗讀。朗讀是低年級教學中的重要組成部分。在這首詩的教學中,要注重對學生朗讀的指導,讓學生在朗讀中理解課文內(nèi)容,從而激發(fā)他們熱愛大自然,熱愛生活的美好情感。
23 祖先的搖籃
祖先的搖籃
1.看拼音,寫漢字。
2.比一比,再組詞。
3.在括號內(nèi)填上合適的動詞。
(摘)野果 (采)蘑菇 (挖)野菜
(逗)松鼠 (捉)蜻蜓 (逮)蟈蟈
(看)夕陽 (賞)明月 (數(shù))星星
1.教材分析
這首散文詩共分五小節(jié),第一節(jié)由爺爺?shù)脑捯觥霸忌质亲嫦鹊膿u籃”的說法.這引起了“我”的極大興趣。由此,“我”產(chǎn)生了許多的想象,而這些想象又都源于真實的童年生活,這構(gòu)成了課文中間部分的內(nèi)容。課文最后,樹葉的響聲使“我”的思緒回到現(xiàn)實中來,也使“我”對古老的原始森林——人類祖先的搖籃發(fā)出了深深的慨嘆,并與詩歌的開頭彼此照應,將情感充分地表達出來。展開人類所居住星球的畫卷,生機盎然的藍色和綠色同為這顆星球漂亮的盛裝。森林——地球上陸地生態(tài)的主體,人類的祖先曾在這綠色的擁抱中度過一段漫長的歲月;森林是人類最初賴以生存的搖籃。
我們?nèi)祟惖淖嫦仁窃鯓釉谏掷锷畹哪?課文采用詩歌的形式,以兒童的眼光去追想那古老的原始森林?!罢嬗幸馑?這該是多大的搖籃啊!”“我們的祖先,可曾在這些大樹上摘野果,掏鵲蛋?”“那時候,孩子們也在這里逗小松鼠,采野薔薇嗎?也曾在這里捉紅蜻蜓,逮綠蟈蟈嗎?”這些充滿童趣的幻想、優(yōu)美的語言,把我們的思緒引向了遙遠而神秘的遠古時代,去探尋人類祖先生活過的地方。
2.教學精彩片段
師:“祖先的搖籃”怎樣才能保持長久,不被污染?
生1:我們要多種樹,不能砍樹。
生2:我們不要傷害森林里的小動物們。
生3:我們不能污染森林里的水源。
師:是呀,總的來說,我們要保護環(huán)境,與動物和諧相處,相信這樣才能使“祖先的搖籃”保持長久,不被污染。
師:我們的環(huán)境遭到了巨大的破壞,我們“祖先的搖籃”更是遭受了滅頂之災。面對這些現(xiàn)實,你有怎樣的感慨?
生4:人們?yōu)榱俗约旱乃嚼?大肆破壞環(huán)境,請看看吧,山林遭到砍伐導致山洪泛濫,地表缺乏植物保護,土地沙漠化嚴重。要是這樣下去,人類就沒有生存的地方了。真令人擔憂。
生5:豈止這些,你沒見水源遭到嚴重的污染,海洋生物的生存面臨巨大的考驗。很多動植物面臨滅絕的危險。
生6:是呀,這些都是人類為了自己的私利造成的,我們應該發(fā)出倡議,阻止這些事情再發(fā)生。
生7:雖然環(huán)境遭到了巨大的破壞,但是,現(xiàn)在人們都覺悟了,都重視保護環(huán)境了,你看,國家下大力氣治理環(huán)境,很多地方出現(xiàn)了碧水藍天,景色優(yōu)美,所以,我們還是不要悲觀,我相信以后的環(huán)境會越來越好。
師:同學們說得對,過去,人們意識不到環(huán)境的重要性,所以以犧牲環(huán)境為代價來發(fā)展,現(xiàn)在人們意識到了,所以很多地方開始了保護環(huán)境的行動,這真是值得欣慰的一件事。希望同學們加入到保護環(huán)境的大軍中去,為保護環(huán)境出一份力。
二年級語文下冊《祖先的搖籃》教學反思
二年級語文下冊《祖先的搖籃》教學反思
《祖先的搖籃》是一首兒童詩。這首詩突出表現(xiàn)了“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重要主題。在教學過程中,我覺得有兩點做得尤為好:
1、加強朗讀訓練。教學時,我將教學重心放在朗讀上,用大量的時間引導學生誦讀,旨在幫助學生在讀中體味。
2、在重視朗讀訓練的同時,我也十分注重對學生想象力的培養(yǎng)。詩歌教學難度大,常有一種“只可意會,不可言傳”的感覺。雖說通過反復讀,能使學生有一定的感悟。但詩歌抽象表達的特點會給學生留下無限想象的空間。因此,我在指導朗讀過程中,盡可能地引導學生進行想象,將抽象的文字和抽象的內(nèi)容轉(zhuǎn)化為一幅幅生動的畫面,在學生的腦海里留下了祖先們在美麗的森林里美好生活的場景,感受大自然的美好。這不僅培養(yǎng)了學生的想象能力,而且促進了學生對詩歌的理解。
通過教學,我感到這堂課既有收獲,也有不足。在重視詩歌朗讀的同時,對有些關(guān)鍵詞語的理解不夠重視。詩歌中的字詞深奧,學生不容易理解,教師又不能采用以詞解詞這種簡單的方法來解決,因此,教師在詩歌教學中如何將深奧的詞語深入淺出地教給學生,讓學生能深切感悟。我想:這是以后在詩歌教學中應該重點研究的問題。
二年級語文下冊《祖先的搖籃》教學設計
二年級語文下冊《祖先的搖籃》教學設計
教學目標:
1.正確認讀九個生字,會寫八個生字。培養(yǎng)學生聯(lián)系上下文理解詞語的能力。
2.理解課文內(nèi)容。
3.繼續(xù)培養(yǎng)學生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的能力。
4.充分發(fā)揮學生學習的主體性,開展小組討論,理解、感悟課文。
5.培養(yǎng)學生熱愛大自然和熱愛生活的美好情感。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引入新課:
你們喜歡原始森林嗎?(喜歡)我們的祖先就生活在這兒美麗的地方,今天就讓我們一起走進原始森林,感受一下祖先生活的環(huán)境吧。
板書課題:祖先的搖籃。齊讀課題理解“祖先”和“搖籃”。
二、自學建議、合作學習:
學生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讀課文。在讀文的過程中完成下面幾個任務。
1.自讀課文,用你認為最好的方法認識本課生字。
2.把詩歌讀熟。
3.小組合作討論人類的起源,你知道些什么?
三、匯報自學情況:
1.誰愿意把課文讀給大家聽?
2.你畫出了哪些生字并組詞。
3.認讀詞語卡片(做找朋友的游戲)
4.老師檢查認字情況(開火車讀生字)
5.質(zhì)疑:
四、理解課文。
1.讀課文回答人類的起源你知道哪些?
第二課時
一、引入:
我們?nèi)祟惖淖嫦犬敃r在怎樣在原始森林生活的?
二、理解課文.
1.自讀課文,說說你最喜歡哪一段或哪一句?
2.小組交流。
3.全班交流,相機指導朗讀。
比如:學生說喜歡第一句:“爺爺說,那原始森林是我們祖先的搖籃。真有意思,這該是多大的搖籃哪!”學生可能說,我也覺得很有意思,搖籃本來應該是很小的,嬰兒睡的地方,我們祖先的搖籃居然是一個大森林。就指導讀出有意思的情趣來。
4.配樂讀課文。
三、拓展延伸,畫畫想想,拓展想像力。
1.學完了課文,你也展開自己的想像,來畫畫這美麗的搖籃吧。想想我們的祖先可能在這里做什么?來畫一畫,寫一寫。
2.全班交流,適當點評。
四、指導背誦,指導學生采用想像畫面的方法去背誦。
邊背邊想森林的樣子,想像祖先的活動,做著動作,輔助背誦。
五、指導寫字。
1.認讀本課生字卡片,組詞,并說句子。
2.小組討論如何記憶字型,如何把字寫好看。
3.指導重點字的書寫。
4.學生獨立描紅書寫。
板書設計:
動人的傳說
祖先的搖籃
天真的童謠
部編版二年級下冊語文《祖先的搖籃》教案
作為大家敬仰的人民教師,要對每一堂課認真負責。為此老師就需要在上課前準備好教案,以此來提高課堂的教學質(zhì)量。從而在課堂上與學生更好的交流,如何才能編寫一份比較全面的教案呢?小編特地為您收集整理“部編版二年級下冊語文《祖先的搖籃》教案”,供大家參考,希望能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部編版二年級下冊語文《祖先的搖籃》教案
教學目標:
1、認識7個漢字,會寫9個字,學習新的偏旁部首,正確讀寫有關(guān)詞語。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3、體會人類生活與自然的關(guān)系,樹立保護環(huán)境的意識。
教學重點:
1、認識7個漢字,會寫9個字,學習新的偏旁部首,正確讀寫有關(guān)詞語。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教學難點:
體會人類生活與自然的關(guān)系,樹立保護環(huán)境的意識。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創(chuàng)設情境,導入新課
1、課文導入:在遠古時候,我們的祖先生活在原始森林里,他們以天為蓋,以地為席,與果木為伴,與日月為友……
2、你有這樣的體驗嗎?小組之間或同學之間交流。
3、今天這堂課,咱們共同學習——《祖先的搖籃》。(播放音樂欣賞:熱鬧的森林)
4、齊讀課題《祖先的搖籃》。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1、觀察一下這篇課文和前面學到的課文有什么地方不一樣?(不是自然段的結(jié)構(gòu),而是從中間空行斷開。每斷開一次就是一個小節(jié)。)認識小節(jié)。
2、學生嘗試找出課文一共有幾個小節(jié),并在每一個小節(jié)前面標出序號。
3、引導學生明確課文結(jié)構(gòu)有4個小節(jié)組成。
4、朗讀詩歌,畫出生字詞,讀準字音、注意字形,畫出不理解的地方。
5、學生借助拼音自讀課文,一邊讀一邊動筆圈畫出本課的生字。
6、教師逐小節(jié)檢查學生對詩歌的朗讀情況,要求能讀準字音,讀通句子,不丟字,不添字,不重復。
7、讀一讀課文,思考:我們的祖先是怎樣生活的?
8、努力把詩歌讀流利,有感情地朗讀。
三、生字認讀,讀準字音
1、課文同學們已經(jīng)讀熟了,現(xiàn)在課文中的生字寶寶,從課文中走出來了,你還認識它們嗎?
2、出示生字指讀。
3、注音領(lǐng)讀。
4、重點認讀:祖、掏、逗、薔、薇、逮、憶。
(1)比較認知“薔”和“薇”:兩個字都是上下結(jié)構(gòu),比較容易識記。
(2)“憶”字強調(diào)偏旁是“忄”,左右結(jié)構(gòu)。想一想還見過哪些“忄”的字呢?(預設:驚、懷……)
(3)“逮”字強調(diào)讀音為三聲。在田字格里書寫時要注意占格要均勻,把字寫好看。(結(jié)合圖片,拆解漢字掌握識記。)
5、出示組字方法,進行識記“憶”
6、找一找“祖、組、租”的不同。
7、開火車讀準字音。
四、情景朗讀,感知文本
1、爺爺說:
那原始森林
是我們祖先的搖籃。
真有意思,
這是多大的搖籃??!
那濃綠的樹蔭
一望無邊,
遮住了藍天。
(認真讀,讀出詩歌的韻律美。感嘆句要讀出驚嘆、贊美的語氣。)
2、我想——
我們的祖先,
可曾在這些大樹上
摘野果,
掏鵲蛋?
可曾在那片草地上
和野兔賽跑,
看蘑菇打傘?
(生活很有趣。)
3、那時候,
孩子們也在這里
逗小松鼠,
采野薔薇嗎?
也在這里
捉紅蜻蜓,
逮綠蟈蟈嗎?
(讀出詩歌的韻律感。)
4、風兒吹動樹葉
“沙沙,沙沙!”
那回憶
多么美好,
又那么遙遠……
?。?/p>
蒼蒼茫茫的原始森林,
我們祖先的搖籃!
(用深情、贊嘆的語氣來讀。)
5、結(jié)合情景,讀好課文。
五、課堂展示
小組推薦優(yōu)秀小選手比賽讀詩歌。
六、學寫生字
課文同學們讀得真美,現(xiàn)在我們拿出小手來寫生字吧,相信你也可以寫得很好。
1、出示生字:祖、啊、濃、望、藍、摘、掏、賽、憶。
2、指導學生觀察寫法,板書筆順。
3、打開“優(yōu)教學生字”,講解生字的意義與寫法。
重點學習:“祖、望、賽、憶”的注意要點。(預設:祖:不要多一點;
“望”:不要多一點;賽:不要少一橫;憶:“乙”只有一筆。)
4、學生臨寫生字。
七、鞏固練習
1、打開“基礎(chǔ)訓練-《祖先的搖籃》”,一起來闖關(guān)吧!
2、完成配套練習冊。
第二課時
一、復習引入
1、出示本課生字,學生認讀,進行猜謎語練習:“逗”和“憶”。
2、給生字組詞,開火車組詞。出示詞語,開火車讀詞語。
3、出示詞語,大家搶讀,美讀,大聲讀,體會語言的美好。
4、復習生字,出示形近字(祖、組、租),找不同并組詞。
5、讀一讀,記一記。
摘野果采蘑菇挖野菜
逗松鼠捉蜻蜓逮蟈蟈
看夕陽賞明月數(shù)星星
6、學習生字,讀一讀,記一記。
二、課文賞讀
導學:我們的祖先在原始森林的生活是怎樣的?一起來學習《祖先的搖籃》吧。
(一)學習第一小節(jié)。
爺爺說:
那原始森林
是我們祖先的搖籃。
真有意思,
這是多大的搖籃?。?/p>
那濃綠的樹蔭
一望無邊,
遮住了藍天。
1、“搖籃”是什么意思?
2、在這里指什么?
3、濃綠:原始森林樹木生長茂盛。
4、“一望無邊”說明了什么?
(二)小組展示。
句子仿寫:真有意思,這是多大的搖籃??!
(三)學習第2—3小節(jié)。
我想——
我們的祖先,
可曾在這些大樹上
摘野果,
掏鵲蛋?
可曾在那片草地上
和野兔賽跑,
看蘑菇打傘?
那時候,
孩子們也在這里
逗小松鼠,
采野薔薇嗎?
也在這里
捉紅蜻蜓,
逮綠蟈蟈嗎?
1、找一找比喻修辭的句子。
2、說一說這個比喻句的意思。
3、說一說作者的想象。
4、人們生活在這里很和諧自在。
(四)學習第四小節(jié)。
風兒吹動樹葉
“沙沙,沙沙!”
那回憶
多么美好,
又那么遙遠……
??!
蒼蒼茫茫的原始森林,
我們祖先的搖籃!
1、這是現(xiàn)實。
2、與第一小節(jié)呼應。
(五)交流分享。
1、作者對原始森林里的生活有哪些想象?
2、在原始森林里,我們的祖先還有過哪些活動?
3、句子仿寫:
我想——
我們的祖先,
可曾在這些大樹上
摘野果,
掏鵲蛋?
可曾在那片草地上
和野兔賽跑,
看蘑菇打傘?
4、日積月累。
關(guān)于森林的詩句:
蟬噪林逾靜,鳥鳴山更幽。
深林人不知,明月來相照。
三、課堂展示
有感情地朗讀課文,看誰讀得通順、流利、有感情!
四、鞏固練習
打開“閱讀訓練-《祖先的搖籃》”,一起來闖關(guān)吧!
五、作業(yè)布置
1、用自己的話說一說原始森林里的活動。
2、把積累的詩句寫到小本本上。
部編二年級語文下冊《祖先的搖籃》教案及反思
第八單元
單元妙解導航
本單元教材是圍繞遠古時代來編排的,形式上有詩歌、繪本故事、神話故事。內(nèi)容十分豐富,包括三篇精讀課文,一個《口語交際》和一個《語文園地》?!蹲嫦鹊膿u籃》是一首散文詩,引導學生熱愛森林,想象祖先生活的美好?!懂斒澜缒昙o還小的時候》以小孩子童稚的角度想象太陽、月亮、水及其他事物的變化,文字優(yōu)美,想象神奇?!遏嗌渚湃铡肥且黄裨捁适?,描寫了我國古代的大英雄羿為了天下蒼生射掉了九個太陽,只留下一個太陽,為人類造福的故事?!犊谡Z交際》圍繞推薦一部動畫片訓練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墩Z文園地八》包括識字加油站字詞句運用我的發(fā)現(xiàn)日積月累和我愛閱讀五個板塊。
單元教學目標
1.認識43個生字,會寫27個生字。
2.引導學生養(yǎng)成自主識字的習慣,在閱讀的過程中積累詞匯。
3.能按要求仿照課文說話。
4.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讀好問句;默讀課文,不指讀。
5.能根據(jù)提示講故事。
6.能和同學交流自己喜歡的動畫片。
7.背誦《舟夜書所見》。
單元重、難點
重點
1.掌握本單元的生字新詞。
2.通過朗讀、默讀課文,領(lǐng)略課文內(nèi)容的神奇和有趣。
3.激發(fā)學生的閱讀興趣和交流表達的欲望,能根據(jù)提示講故事。
難點
1.培養(yǎng)學生熱愛大自然和熱愛生活的美好情感。
2.體會古代勞動人民想要征服自然的美好愿望。
單元課時分配
《祖先的搖籃》2課時
《當世界年紀還小的時候》2課時
《羿射九日》2課時
《口語交際》1課時
《語文園地八》2課時
23祖先的搖籃
妙析教材
這篇課文是一首散文詩,以兒童的眼光去追想那古老的原始森林。用充滿童真童趣的幻想、優(yōu)美的語言,把我們的思緒引向遙遠而又神秘的遠古時代,去探尋人類祖先生活過的地方。詩歌共有5小節(jié)。第1小節(jié)由爺爺?shù)脑捯鲈忌质亲嫦鹊膿u籃的說法,這引起了我極大的興趣。由此,我產(chǎn)生了豐富的想象,而這些想象又都源于我真實的童年生活。課文最后,樹葉的響聲使我的思緒回到現(xiàn)實中來,并與詩歌的開頭相照應,將情感充分地表達了出來。
學情分析
關(guān)于人類祖先和原始森林的話題,孩子們很感興趣,教學時,可以從此話題入手,激發(fā)學生的興趣,為課文的學習做好鋪墊。學生對于祖先的搖籃的理解有些困難,教師要注意引導和提示。
教學建議
1.識字時,可以讓學生在讀課文的同時借助拼音認識生字。寫字時,注意偏旁部首的寫法,教師可以結(jié)合學過的字,引導學生交流寫字的方法。
2.采取以讀為主的教學策略,注意詩歌中有的語句比較長,而且排成兩行,教師應該通過范讀的方式指導學生注意語句中的停頓。
3.以畫助讀,展開想象。在學生充分朗讀課文,對課文進行整體感知之后,可以讓學生根據(jù)對課文的理解,展開想象,動手畫畫這美麗的搖籃。
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
1.會認7個生字,會寫9個生字。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讀好問句。
3.展開想象,仿照課文內(nèi)容說一說。
4.學習準確使用動詞,理解課文內(nèi)容,懂得祖先的搖籃的含義。
【過程與方法】
1.運用已有的識字方法識字。
2.充分發(fā)揮學生學習的主體性,開展小組交流討論,理解、感悟課文。
【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
培養(yǎng)學生熱愛大自然和熱愛生活的美好情感。
重點難點
重點
1.會認7個生字,會寫9個生字。
2.讀好問句,學習準確地使用動詞。
3.理解課文內(nèi)容,懂得祖先的搖籃的含義。
難點
1.展開想象,仿照課文內(nèi)容說一說。
2.培養(yǎng)學生熱愛大自然和熱愛生活的美好情感。
教學準備
教師:生字詞卡,多媒體課件。
學生:預習新課。
課時安排
2課時
第一課時
一、課時目標
1.會認7個生字,會寫9個生字。
2.學習準確地運用動詞。
3.初讀課文,理解課文大意,知道祖先的搖籃的含義。
二、重點難點
重點
1.會認7個生字,會寫9個生字。
2.學習準確地運用動詞。
難點
理解課文大意,知道祖先的搖籃的含義。
三、談話導入
1.同學們,你們知道什么是搖籃嗎?搖籃是干什么用的?那大家知道中華民族祖先的搖籃在哪兒嗎?請看錄像。(播放原始森林錄像)
2.這就是原始森林,你們喜歡原始森林嗎?我們的祖先就生活在這美麗的地方。今天就讓我們一起走進原始森林,感受一下祖先生活的環(huán)境吧。
3.板書課題:祖先的搖籃。
4.齊讀課題。理解祖先和搖籃。
四、學生自學
出示自學要求:
(1)朗讀課文。
(2)自學生字新詞。
(3)思考:祖先的搖籃指的是什么?課文的大意是什么?
(4)讀完課文后,你還有哪些不懂的地方?
五、檢查自學情況
1.同學們已經(jīng)自學了課文,下面老師來看一看你們自學的情況怎么樣。
(1)朗讀課文:齊讀,指名讀。
(2)檢查字詞:你在自學課文時遇到了哪些生字新詞?你是怎樣學習這些字詞的?
出示生字詞卡,指名讀。
(3)提出問題:你在自學課文時有什么疑難問題?提出來大家一起解決。
2.學習動詞。
讀一讀以下短語,注意加點的詞語。再在文中用橫線畫出帶有動詞的短語,讀一讀。
摘野果采蘑菇挖野菜
逗松鼠捉蜻蜓逮蟈蟈
看夕陽賞明月數(shù)星星
(1)齊讀短語。
(2)分組討論:加點的詞語是什么意思。(指名說)
(3)教師提示:加點的詞語都是動詞,表示人做一件事時的行為、動作。
(4)學生可以演一演上面這些動詞表示的動作。
六、初讀課文,了解祖先的搖籃
1.自讀課文,讀準字音。數(shù)一數(shù)這首詩共有幾小節(jié)。
2.指名讀課文第1小節(jié),其他同學思考:祖先的搖籃是指什么?(指名說)
3.分組討論:第1小節(jié)寫了祖先的搖籃的什么特點?
(寫了祖先的搖籃很大。)
4.指導朗讀,從中體會搖籃的大。
七、指導寫字
1.出示會寫的字,小組討論如何記憶字形,如何把字寫好看。
2.指導學生注意書寫。
祖的偏旁是礻,不要多寫一點。
摘、掏的偏旁都是扌,右邊筆畫數(shù)較多,教師要引導學生仔細觀察,不能漏寫筆畫。
3.教師范寫,學生書空。
4.學生描紅、臨寫。
八、梳理板書
祖先的搖籃
祖先的搖籃原始森林
祖啊濃望藍
摘掏賽憶
第二課時
一、課時目標
1.朗讀課文,讀好問句。
2.仿照課文第2、3小節(jié)說句子。
3.培養(yǎng)學生熱愛大自然和熱愛生活的美好情感。
二、重點難點
重點
朗讀課文,讀好問句。
難點
1.仿照課文第2、3小節(jié)說句子。
2.培養(yǎng)學生熱愛大自然和熱愛生活的美好情感。
三、復習導入
1.小組合作,組長讀字,成員找相應的字卡。
2.認讀詞語卡片。(做找朋友的游戲)
3.齊讀課文。
四、品讀課文,理解感悟
1.師配樂范讀課文,生思考:原始森林給了你怎樣的感覺?
(1)指名回答。
指導讀句:那原始森林,是我們祖先的搖籃。
(2)再讀課文,找一找有關(guān)句子,說說課文中為什么把原始森林稱為祖先的搖籃?
(3)想象一下,我們的祖先在原始森林里做了些什么?
2.學習第2、3小節(jié)。
(1)同桌互讀,說說我們的祖先在搖籃里有著怎樣美好而遙遠的回憶?
(2)我們的祖先曾在這里做了些什么?(指名說)
(3)想象一下,你如果像祖先一樣在蒼蒼茫茫的原始森林里摘野果、掏鵲蛋、和野兔賽跑、看蘑菇打傘、逗小松鼠、采野薔薇、捉紅蜻蜓、逮綠蟈蟈,會有怎樣的感覺?(學生自由發(fā)言)
(4)教師范讀第2、3小節(jié),引導學生讀好問句。
(5)學生練讀第2、3小節(jié)。
(6)配上歡快的音樂,齊讀第2、3小節(jié)。
(7)想一想,在祖先的搖籃里,人們還會做什么?仿照第2、3小節(jié),說一說。(分組討論,自由發(fā)言)
3.學習課文最后一小節(jié)。
(1)全班齊讀。思考:你讀懂了什么?(引導學生理解蒼蒼茫茫)
(2)指導有感情地朗讀。
(3)說一說:祖先的搖籃怎樣才能地久天長,永遠不被污染?(保護環(huán)境)
4.選擇自己喜歡的一小節(jié)有感情地讀一讀。
(1)自由組合練習讀。
(2)展示個性指名讀。
5.有感情地朗讀全詩。
五、拓展延伸
1.想象一下:我們的祖先在搖籃中會做些什么?畫一畫吧!
2.如果我們置身于原始森林我們祖先的搖籃中,你會做些什么?
六、梳理板書
祖先的搖籃
摘野果和野兔賽跑
掏鵲蛋看蘑菇打傘
逗小松鼠捉紅蜻蜓
采野薔薇逮綠蟈蟈
原始森林蒼蒼茫茫
七、教學感悟
這是一首兒童詩,作者把原始森林比喻為祖先的搖籃,深情地回想我們的祖先質(zhì)樸率真的田園生活,真切地希望大森林永遠青翠蒼茫,大自然永遠清秀明凈,表現(xiàn)了人和自然的和諧相處。我通過一堂課的教學,完成了預定的教學目標。整堂課從課前學生的預習到讀通詩句到初步感受詩意,從讀好詩句到領(lǐng)會作者表達的思想感情,引導學生自主閱讀,幫助學生在讀中體驗、感受,養(yǎng)成獨立學習的良好習慣。
新課標人教版二年級語文16雷雨教學設計及教學反思表格式
作為杰出的教學工作者,為了教學順利的展開。為了不消耗上課時間,就需要有一份完整的教學計劃。從而以舉一反三的方式學會其他的知識點,那有什么樣的教案適合新手教師嗎?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新課標人教版二年級語文16雷雨教學設計及教學反思表格式”,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16雷雨
課題雷雨課型新授課
設計說明《語文課程標準》在第一學段中對閱讀教學明確指出:結(jié)合上下文和生活實際了解課文中詞句的意思,在閱讀中積累詞語。借助讀物中圖畫閱讀。教學設計中,以“雷雨前、雷雨中、雷雨后”為閱讀主線,引導學生抓住重點詞句,感受作者用字的精煉準確,采用圖文對照,情境創(chuàng)設,想象談話等多種形式去品悟文章描寫的意境,通過多種形式的朗讀來表達自己的感受。
學前準備1.制作多媒體課件。(教師)
2.預習字詞,朗讀課文,觀察夏天雷雨前后的天氣變化。(學生)
課時安排2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學習目標1.初讀課文,學習并掌握本課的生字新詞。
2.整體感知課文內(nèi)容。了解作者的寫作順序。學習課文描寫雷雨前的段落。
3.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學習重點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掌握生字詞。
學前準備1.制作多媒體課件。(教師)
2.預習字詞,朗讀課文,留心觀察夏天的天氣變化。(學生)
教學環(huán)節(jié)導案學案達標檢測
一、聯(lián)系生活,揭示課題(用時:5分鐘)1.出示雷雨的課件,問:同學們,剛才我們看到的是夏天什么時候的景象呢?
2.今天,我們來學習一篇描寫雷雨的課文。(板書課題)1.交流自己看到的雷雨前后的天氣變化。
2.齊讀課題。1.寫出自己知道的雨的名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檢測預習,糾正字音(用時:10分鐘)1.教師檢測學生課文的預習情況,分自然段指讀,要求其他同學注意傾聽。
2.教師引導學生評價,相機糾正字音錯誤。
3.出示重點句子,引導學生讀準確。
(1)滿天的烏云,黑沉沉地壓下來。
(2)忽然一陣大風,吹得樹枝亂擺。
(3)一只蜘蛛從網(wǎng)上垂下來,逃走了。
4.引導學生小組合作讀課文,開展朗讀競賽。1.學生分段朗讀課文,爭取做到不丟字、不添字、不重復。
2.認真傾聽,爭做“小老師”進行評價,為出現(xiàn)錯誤的同學糾正字音。
3.讀準課件出示的句子。
4.學生在小組內(nèi)分自然段合作朗讀課文,積極參加小組競賽。2.把下列生字按要求分類。
垂沉彩陣蟬蜘蛛
翹舌音:_________________
平舌音:________________
3.連一連,組成新字。
氵彡蟲辶阝
冗單采車兆
三、自主品讀,感悟雨前的景象(用時:15分鐘)1.導入:現(xiàn)在,請同學們輕聲讀課文,找出文中具體描繪雷雨前的景象的自然段。
2.指名反饋。
3.引導自由讀,想一想:作者抓住了哪幾樣景物描寫雷雨前的景象?
4.指名反饋,教師適當引導。(烏云、樹葉、蟬、大風、蜘蛛、閃電、雷聲)
5.師生對讀。
如:教師:烏云——學生:黑沉沉地壓下來。(指導學生抓住“黑沉沉”,讀出烏云的低以及給人的壓抑感)
教師:樹上的葉子——學生:一動不動。
6.指名反饋:同學們,通過這一遍的讀,你們感受到了什么?
7.教師小結(jié):同學們,這就是雷雨前的景象。作者在雷雨來前,仔細看,認真聽,把雷雨前的景象描繪得可真詳細。1.學生仔細閱讀課文第1自然段,抓住重點詞語,了解第1自然段中描寫了雷雨前“滿天的烏云”“一動不動的葉子”“一聲不叫的蟬”。
2.仔細閱讀兩組句子,體會“黑沉沉”“一動不動”的妙處。
3.學生自主交流讀文的感受。
4.學生仔細觀察圖片,體會作者用詞的準確,感受雷雨來臨之前的景象。
5.學生抓住關(guān)鍵詞語,通過“樹枝亂擺”“蜘蛛逃走”等變化來體會大風到來。4.把會讀的詞語涂上喜歡的顏色。
彩虹蜘蛛清新
窗戶垂下來黑沉沉
壓下來越來越亮
5.照樣子,寫詞語。
黑沉沉()
越來越亮()
越下越大()
6.區(qū)別字填空。
虹紅
(1)今天我穿了一件()衣服。
(2)雨后,天上出現(xiàn)了美麗的彩()。
采彩
(3)小蜜蜂正在花叢中()蜜。
(4)我用()色的蠟筆勾畫出五()的世界。
四、鞏固生字,指導書寫(用時:10分鐘)1.出示生字,學生讀一讀。
2.引導學生觀察字形,并進行歸類。
3.指名說一說生字的書寫要點,教師強調(diào)重點。
4.范寫“垂”“迎”,邊寫邊強調(diào)注意的重點筆畫。
5.學生在田字格中書寫后,同桌交流評價。
6.集體交流,評議。1.(1)在教師的引導下,將本課生字按照左右結(jié)構(gòu)、半包圍結(jié)構(gòu)、獨體字的方法歸成三類。
(2)學生跟隨著教師的范寫進行書寫,掌握運筆的方法及書寫技巧,進行自評、組評,提高書寫及觀察能力。
2.運用規(guī)律,端正姿勢,獨立書寫剩下的生字。
3.(1)觀看課件展示的“垂”的筆順,進行仿寫。
(2)觀察教師范寫每一筆的位置,在教師的引導下關(guān)注橫的長度。
(3)在田字格中練寫,同桌評議。
4.用生字組詞,選一個詞寫一寫。7.我會連。
8.一筆一筆寫出下列生字。
黑:____________________
垂:____________________
迎:____________________
烏:____________________
教學反思閱讀教學中始終圍繞“有感情地朗讀課文”的教學目標進行。通過朗讀把欣賞雷雨前、雷雨中、雷雨后景象的感受表達出來。這也是語言訓練的教學目標。閱讀教學中,結(jié)合課文插圖,運用多媒體手段來幫助學生形象、直觀地理解課文,在指導朗讀描寫雷雨各個語言片段時,讓學生說說寫到了哪些景物,引導學生抓住重點詞句來體會作者語言運用的精妙。
第二課時
學習目標1.繼續(xù)學習課文,了解雷雨后的景象,對比閱讀,感悟雷雨前后的不同。
2.總結(jié)全文,品讀句子,感悟“掛”等詞語在句中的表達作用。
3.留心觀察天氣,把它寫在日記里。
學習重點品讀重點句子,感悟雷雨前后的不同。背誦課文。
學前準備1.制作多媒體課件。(教師)
2.復習課文,學會表述天氣如何變化。(學生)
教學環(huán)節(jié)導案學案達標檢測
一、復習舊知,導入新課(用時:5分鐘)1.組織學生聽寫詞語。
2.教師導入:通過上節(jié)課的學習,我們知道,雷雨前,天空——黑沉沉的;樹葉——一動不動;蟬——一聲也不叫;蜘蛛——逃走了。你們聽——(播放媒體課件,呈現(xiàn)打雷聲,而后嘩嘩嘩的雨聲)下雨了!1.聽寫詞語。
2.思考交流課文的主要內(nèi)容。9.讀課文填空。
本文作者用精練的文字,為我們描繪了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的自然景象。
二、圖文結(jié)合,體會雨中的景象(用時:20分鐘)1.指導學生齊讀課文第4~6自然段,畫出體現(xiàn)雷雨變化的詞句。
2.教師引導學生交流討論,指名反饋:雨下得怎么樣?你是從哪里體會到的?(學生回答后教師點撥)
(1)“嘩,嘩,嘩,雨下起來了?!?/p>
①品讀要點:連續(xù)的三個“嘩”讓人感受到雨很大,這是通過描寫聲音體現(xiàn)雨的大。
②指導讀好“嘩,嘩,嘩”。
③齊讀這一句。(先一組齊讀,然后兩組齊讀,接著三組齊讀,最后全班讀,通過聲音的逐漸增強來體現(xiàn)雨越下越大。)
(2)“雨越下越大。往窗外望去,樹啊,房子啊,都看不清了。”
①學生自由說一說。
②出示課文插圖,感受雨大。
③教師引導學生想象,學生說一說:除了樹、房子看不清了,還有什么也看不清了?
3.教師小結(jié):可見雨多大啊!我們再自由朗讀課文第4~6自然段,體會一下。
4.出示雷雨前和雷雨后的插圖,引導學生觀察、比較:雷雨過后,發(fā)生了哪些變化?(指名反饋。)
5.教師出示文中的語句,學生讀一讀。
“雨停了。太陽出來了。一條彩虹掛在天空。蟬叫了。蜘蛛又坐在網(wǎng)上。池塘里水滿了,青蛙也叫起來了?!?/p>
6.教師總結(jié),引導學生對比雷雨前后景象變化,完成填空練習。1.學生齊讀第4~6自然段,畫出體現(xiàn)雷聲、雨聲變化的詞句。(雨下起來了;雨越下越大;雷聲小了,雨聲也小了)
2.學生互相交流討論后,回答問題。
3.學生在教師的引導下自由讀課文,邊讀邊體會。
4.學生通過兩幅圖的對比,暢談雷雨過后的感受。(從圖中小朋友的表情可以感受到雷雨過后給人的輕松、喜悅之情,“清新的空氣”“雨后的彩虹”體現(xiàn)了景象的美好)指名學生帶著喜悅有感情地朗讀第7~8自然段。
5.教師引導學生聯(lián)系上文體會“垂”“坐”使用的妙處?!按埂弊终f明了雷雨前的風大,“坐”字體現(xiàn)了蜘蛛的悠閑,從對比中感受雷雨后的美好景象。
6.學生對比閱讀相關(guān)段落,完成填空練習。
10.我會照樣子擴寫句子。
例:烏云壓下來。
(滿天的)烏云(黑沉沉地)壓下來。
(1)國旗升起來了。
()國旗()升起來了。
(2)同學們在讀書。
()同學們在()讀書。
11.我會按雷雨前、雷雨中、雷雨后的順序重新排列下面的短語。
()太陽出來了
()雨越下越大
()天亮起來了
()滿天的烏云
()雨聲小了
()下起雨來
12.課文內(nèi)容我了解。
打開窗戶,()的空氣迎面撲來。
雨停了。()出來了。一條()掛在天空。蟬叫了。蜘蛛又坐在網(wǎng)上。池塘里水滿了,青蛙也()了。
三、總結(jié)全文,揭示主旨(用時:15分鐘)1.教師引導學生思考:為什么作者會將雷雨前、雷雨中、雷雨后的景象寫得如此細致?
2.教師揭示全文的主旨,鼓勵學生留心觀察生活,善于去發(fā)現(xiàn)、去探究。1.學生認真思考,聯(lián)系自己的生活經(jīng)驗去用心體會,經(jīng)過交流體會到:能夠把這些場面寫得如此生動、形象,留心觀察是最重要的。
2.留心觀察生活,善于去發(fā)現(xiàn)、去探究。13.你留心觀察天氣情況了嗎?把你觀察到的天氣變化和大家說一說。
板書設計
教學反思教學本課,我從學生的生活經(jīng)驗出發(fā),從觀察圖畫,圖文對照入手,遵循學生的心理特征,引導學生在觀察、體驗、閱讀中感悟課文的內(nèi)容,并巧妙地運用多媒體及課文插圖,創(chuàng)設生動、形象、富有感染力的課文情境,調(diào)動了學生參與的積極性。特別是我抓住了雷雨前后的景物變化,讓學生在觀察、發(fā)現(xiàn)中對比閱讀,讀出雷雨前后景物的不同特點,并結(jié)合教學,對學生進行觀察、想象、思維、繪畫等能力的培養(yǎng),有效地提高了課堂教學質(zhì)量。
《雷雨》教學片段
識字品詞,多元感悟
師:請同學們默讀課文的第1~3自然段,一邊用心讀一邊思考:雷雨來臨前的景象是怎樣的?可以動筆畫出自己印象深刻的詞句。
(生靜心默讀,畫出相關(guān)的詞句)
師:同學們靜心讀書的狀態(tài)可真棒!書中描寫了雷雨前的哪些景物?
生:烏云、樹上的葉子、蟬、蜘蛛、大風、閃電、雷聲。
師:雷雨即將來臨,抬頭看看天空,烏云是怎樣的?(課件出示第1自然段)
生(齊):“滿天的烏云,黑沉沉地壓下來?!?/p>
師:“黑沉沉”說明什么?
生:“黑沉沉”說明烏云很黑,很多。
師:(課件展示“黑沉沉”的烏云圖片)這樣的云與我們今天見到的白云有什么不同?
生1:圖片上的云很黑,今天是晴天,外面的云是白白的。
生2:很厚,很黑。
師:烏云又黑、又厚、又重的樣子,就叫做“黑沉沉”?!俺痢弊钟疑喜康摹摆ⅰ保拖袷欠课莸奈蓓敚瑝旱煤艿?,很低,人站在地面上,好像黑沉沉的烏云都“壓”在頭頂上?!皦骸弊值摹皬S”是山崖形,烏云重得像泥土、石塊往下壓。只有重才能感覺到壓。(出示“壓”的字理圖片)
師:看著這樣又厚又黑的云(語氣加重),此時此刻你有什么樣的感受?
生1:我感覺很熱。
生2:我感覺很悶,有點喘不過氣來。
師:你能帶著這樣的體會讀好這句話嗎?(指名讀)
師:老師也來讀一讀!你們認真地聽一聽,比較一下,說說老師讀的有什么不同。
生:我發(fā)現(xiàn)老師讀得很慢,聲音很低,很重。
師:你能具體地說說哪個字讀得慢,讀得重嗎?
生:我聽出來“黑沉沉”和“壓”讀得又慢又重。
師:你真是一個認真傾聽的孩子。重點詞就要讀得重一點,慢一些,按照這種方法再讀一讀。(指名讀)
師:你還能說出幾個像“黑沉沉”這種結(jié)構(gòu)的詞語嗎?
(生積極舉手來說)
賞析:識字學詞是低年級的教學重點。教師在教學中,并不是孤立地、枯燥地教學生識字,而是在具體的語境中進行識字、品味詞語和句子。教學片段中,我們可以看到在理解“黑沉沉”時,教師出示了烏云低垂的圖片,引導學生直觀感受“黑沉沉”和“壓”。此時又適當?shù)剡\用字理分析,使學生對生字的形、義有了更深的認識。在識字學詞、理解詞義的基礎(chǔ)上,潛移默化地指導朗讀,教會學生朗讀的技巧。最后讓學生說詞語,進行詞語的積累,加強了對語言文字的訓練。
部編版二年級語文下冊《祖先的搖籃》教案設計
每一位任課老師,為了能夠給學生給一個最簡單易懂的教學思路。就必須編寫一份較為完整的教案,這樣有利于我們準確的把握教材中的重難點。讓同學聽的快樂,老師自己也講的輕松。你知道有哪些教案是比較簡單易懂的呢?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部編版二年級語文下冊《祖先的搖籃》教案設計”,歡迎您參考,希望對您有所助益。
部編版二年級語文下冊《祖先的搖籃》教案設計
教學目標
【知識技能】
1.認識5個生字,會寫8個生字,認讀生字組成的詞語。
2.繼續(xù)培養(yǎng)學生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的能力。
【過程與方法】
1.充分發(fā)揮學生學習的主體性,開展小組討論,理解、感悟課文。
2.運用已有的識字方法識字。
【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
培養(yǎng)學生熱愛大自然和熱愛生活的美好情感。
重點難點
【教學重點】
1. 識字、寫字,正確。
2.流利地朗讀古詩懂得“祖先的搖籃”的含義。
【教學難點】
激發(fā)熱愛大自然的情感,增強環(huán)保意識。
第一課時
(一)激情導入
1.談話:同學們,大家知道什么是搖籃嗎?搖籃是干什么用的?那大家知道中華民族“祖先的搖籃”在哪嗎?請看錄像。
2.這就是原始森林,你們喜歡原始森林嗎?我們的祖先就生活在這兒美麗的地方。今天就讓我們一起走進原始森林,感受一下祖先生活的環(huán)境吧。
3.板書課題:祖先的搖籃。
齊讀課題。理解“祖先”和“搖籃”。
(二)借助拼音,練讀課文
1.自學要求:(出示課件)
借助拼音,輕聲自由練讀課文。讀第一遍時,在生字下面做“△”記號。讀第二遍時,生字重點拼讀。讀第三遍時,在難讀的句子下面畫“——”線。讀第四遍時,標上自然段序號。
(1)學生根據(jù)自學要求自由練讀課文。
(2)教師巡視指導。
1.檢查學生生字字音的拼讀掌握情況。
出示課件:
zǔānónɡwànɡzhāitāodànyì
祖啊濃望摘掏蛋憶
用各種方式指導讀生字。
2.檢查難讀的句子。
師:同學們,你認為有沒有難讀的句子?(學生自由發(fā)言)指導讀。
(1)爺爺說,那/原始森林/是/我們/祖先的/搖籃。
(2)那/濃綠的/樹陰/一望無邊,遮住了/藍天。
(3)啊!蒼蒼茫茫的原始森林,我們祖先的搖籃!
3.請學生分段讀課文,檢查學生朗讀情況。
(1)指名分段讀課文。
(2)分小組比賽讀。
(3)播放課文錄音,范讀課文。
(4)讓學生再讀全文,大體了解祖先的生活。
(三)識記字形,指導書寫。
出示生字田字格課件:祖啊濃望摘掏蛋憶
1.討論如何識記字形呢?
2.教給學生識記方法:
①用熟字換偏旁,加偏旁的方法記,比如:“組”與“祖”,“淘”與“掏”,“憶”與“億”?!暗巍迸c“摘”。
②容易出錯的地方重點記,比如:“望”字要注意左上是個“亡”,豎折變成豎提。
③感到有困難的地方用記號標出,比如:“蛋”字上面不是“定”。
3.在習字本上進行描紅練習。
4.當堂默寫。指名學生上臺默寫生字,集體糾正。
(四)當堂檢測,鞏固學習。
讀一讀,寫一寫(出示課件)
祖先濃綠一望無邊摘野果掏鳥蛋回憶
第二課時
(一)資料展示,引入新課:
課前布置學生找原始森林的圖片,文字資料,學生展示自己收集的資料,讓學生充分了解感受原始木森林的美麗神秘。
今天就讓我們繼續(xù)走進原始森林,捕捉祖先原始的生活。
板書課題:祖先的搖籃。齊讀課題。
(二)理解課文:
1.師配樂范讀課文,生思考:原始森林給了你怎樣的感覺?
2.指名回答。
指導讀句:那蒼蒼茫茫的原始森林,是祖先的搖籃。
3.再讀詩文,找一找有關(guān)詩句,說說課文中為什么把原始森林稱作“祖先的搖籃”?
照樣子,說一說。
那(蒼蒼茫茫的原始森林),是(祖先)的搖籃。
那(),是()的搖籃。
那(),是()的搖籃。
4.想象一下,我們的祖先在他們的搖籃里干些什么?(狩獵、采摘)
5.同桌互讀,說說“祖先的搖籃”有怎樣美好而遙遠的回憶?
(1)說說:詩中寫祖先在這里干什么?
(摘野果、掏鵲蛋、逗小松鼠、采野薔薇、捉紅蜻蜓、逮綠蟈蟈)
(2)想象一下,你如果像祖先一樣在蒼蒼茫茫的原始森林里摘野果、掏鵲蛋、逗小松鼠、采野薔薇、捉紅蜻蜓、逮綠蟈蟈,會有怎樣的感覺?
(自由自在,驚喜連連)
(3)練讀2、3節(jié)。
(4)配上歡快的音樂,齊讀2、3節(jié)。
6.學習課文最后一節(jié)。
(1)說說:你讀懂了什么?(理解:蒼蒼茫茫、祖先)
(2)引讀。
(3)指導有感情地朗讀。
(4)說說:“祖先的搖籃”怎樣才能地久天長,永遠不被污染?
①我們不應該濫砍濫伐,不要隨便狩獵。
②森林附近不能開一些工廠,排放廢氣、廢水。
7.選擇喜歡的一節(jié)有感情地讀一讀。
(1)自由組合練習讀。
(2)展示個性指名讀。
8.有感情地讀全詩。
(三)拓展延伸:
1.讓我們也展開想象我們的祖先在他們的搖籃中會干些什么?畫一畫吧!
(鉆木取火、集體狩獵、打造石器、建房搭窩)
2.如果我們站在原始森林——我們祖先的搖籃面前,你會有哪些問題?
①你們什么時候開始學會生火做飯的?
②你們什么時候開始學會搭建房屋的?
部編版二年級語文下冊《祖先的搖籃》優(yōu)秀教案
教學目標
【知識技能】
1.認識5個生字,會寫8個生字,認讀生字組成的詞語。
2.繼續(xù)培養(yǎng)學生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的能力。
【過程與方法】
1.充分發(fā)揮學生學習的主體性,開展小組討論,理解、感悟課文。
2.運用已有的識字方法識字。
【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
培養(yǎng)學生熱愛大自然和熱愛生活的美好情感。
重點難點
【教學重點】
1.識字、寫字,正確。
2.流利地朗讀古詩懂得“祖先的搖籃”的含義。
【教學難點】
激發(fā)熱愛大自然的情感,增強環(huán)保意識。
第一課時
(一)激情導入
1.談話:同學們,大家知道什么是搖籃嗎?搖籃是干什么用的?那大家知道中華民族“祖先的搖籃”在哪嗎?請看錄像。
2.這就是原始森林,你們喜歡原始森林嗎?我們的祖先就生活在這兒美麗的地方。今天就讓我們一起走進原始森林,感受一下祖先生活的環(huán)境吧。
3.板書課題:祖先的搖籃。
齊讀課題。理解“祖先”和“搖籃”。
(二)借助拼音,練讀課文
1.自學要求:(出示課件)
借助拼音,輕聲自由練讀課文。讀第一遍時,在生字下面做“△”記號。讀第二遍時,生字重點拼讀。讀第三遍時,在難讀的句子下面畫“——”線。讀第四遍時,標上自然段序號。
(1)學生根據(jù)自學要求自由練讀課文。
(2)教師巡視指導。
1.檢查學生生字字音的拼讀掌握情況。
出示課件:
zǔānónɡwànɡzhāitāodànyì
祖啊濃望摘掏蛋憶
用各種方式指導讀生字。
2.檢查難讀的句子。
師:同學們,你認為有沒有難讀的句子?(學生自由發(fā)言)指導讀。
(1)爺爺說,那/原始森林/是/我們/祖先的/搖籃。
(2)那/濃綠的/樹陰/一望無邊,遮住了/藍天。
(3)啊!蒼蒼茫茫的原始森林,我們祖先的搖籃!
3.請學生分段讀課文,檢查學生朗讀情況。
(1)指名分段讀課文。
(2)分小組比賽讀。
(3)播放課文錄音,范讀課文。
(4)讓學生再讀全文,大體了解祖先的生活。
(三)識記字形,指導書寫。
出示生字田字格課件:祖啊濃望摘掏蛋憶
1.討論如何識記字形呢?
2.教給學生識記方法:
①用熟字換偏旁,加偏旁的方法記,比如:“組”與“祖”,“淘”與“掏”,“憶”與“億”?!暗巍迸c“摘”。
②容易出錯的地方重點記,比如:“望”字要注意左上是個“亡”,豎折變成豎提。
③感到有困難的地方用記號標出,比如:“蛋”字上面不是“定”。
3.在習字本上進行描紅練習。
4.當堂默寫。指名學生上臺默寫生字,集體糾正。
(四)當堂檢測,鞏固學習。
讀一讀,寫一寫(出示課件)
祖先濃綠一望無邊摘野果掏鳥蛋回憶
第二課時
(一)資料展示,引入新課:
課前布置學生找原始森林的圖片,文字資料,學生展示自己收集的資料,讓學生充分了解感受原始木森林的美麗神秘。
今天就讓我們繼續(xù)走進原始森林,捕捉祖先原始的生活。
板書課題:祖先的搖籃。齊讀課題。
(二)理解課文:
1.師配樂范讀課文,生思考:原始森林給了你怎樣的感覺?
2.指名回答。
指導讀句:那蒼蒼茫茫的原始森林,是祖先的搖籃。
3.再讀詩文,找一找有關(guān)詩句,說說課文中為什么把原始森林稱作“祖先的搖籃”?
照樣子,說一說。
那(蒼蒼茫茫的原始森林),是(祖先)的搖籃。
那(),是()的搖籃。
那(),是()的搖籃。
4.想象一下,我們的祖先在他們的搖籃里干些什么?(狩獵、采摘)
5.同桌互讀,說說“祖先的搖籃”有怎樣美好而遙遠的回憶?
(1)說說:詩中寫祖先在這里干什么?
(摘野果、掏鵲蛋、逗小松鼠、采野薔薇、捉紅蜻蜓、逮綠蟈蟈)
(2)想象一下,你如果像祖先一樣在蒼蒼茫茫的原始森林里摘野果、掏鵲蛋、逗小松鼠、采野薔薇、捉紅蜻蜓、逮綠蟈蟈,會有怎樣的感覺?
(自由自在,驚喜連連)
(3)練讀2、3節(jié)。
(4)配上歡快的音樂,齊讀2、3節(jié)。
6.學習課文最后一節(jié)。
(1)說說:你讀懂了什么?(理解:蒼蒼茫茫、祖先)
(2)引讀。
(3)指導有感情地朗讀。
(4)說說:“祖先的搖籃”怎樣才能地久天長,永遠不被污染?
①我們不應該濫砍濫伐,不要隨便狩獵。
②森林附近不能開一些工廠,排放廢氣、廢水。
7.選擇喜歡的一節(jié)有感情地讀一讀。
(1)自由組合練習讀。
(2)展示個性指名讀。
8.有感情地讀全詩。
(三)拓展延伸:
1.讓我們也展開想象我們的祖先在他們的搖籃中會干些什么?畫一畫吧!
(鉆木取火、集體狩獵、打造石器、建房搭窩)
2.如果我們站在原始森林——我們祖先的搖籃面前,你會有哪些問題?
①你們什么時候開始學會生火做飯的?
②你們什么時候開始學會搭建房屋的?
板書設計
大一望無邊
摘野果、掏鵲蛋
祖先的搖籃猜想祖先的生活和野兔賽跑,看蘑菇打傘
逗小松鼠、采野薔薇
捉紅蜻蜓、逮綠蟈蟈
感嘆祖先的美好生活
冀教版二年級語文下5祖先的搖籃教案作業(yè)反思
作為一小學位老師,我們要讓同學們聽得懂我們所講的內(nèi)容。就必須編寫一份較為完整的教案,這樣有利于我們準確的把握教材中的重難點。這樣可以有效的提高課堂的教學效率,你們見過哪些優(yōu)秀教師的小學教案嗎?下面是由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冀教版二年級語文下5祖先的搖籃教案作業(yè)反思,僅供參考,歡迎大家來閱讀。
5祖先的搖籃【教學目標】
1.學會本課的生字新詞培養(yǎng)學生聯(lián)系上下文理解詞語的能力
2.理解課文內(nèi)容
3.繼續(xù)培養(yǎng)學生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的能力
4.充分發(fā)揮學生學習的主體性,開展小組討論,理解、感悟課文
【教學重難點】
充分發(fā)揮學生學習的主體性,開展小組討論,理解、感悟課文。
【教學課時】
2課時
【教具準備】
生子卡片、多媒體課件
【課時目標】
學會本課的生字新詞培養(yǎng)學生聯(lián)系上下文理解詞語的能力
理解課文內(nèi)容
第一課時
【教學過程】
一、激情導入
1.談話:同學們,大家知道什么是搖籃嗎?搖籃是干什么用的?那大家知道中華民族“祖先的搖籃”在哪嗎?請看錄像
2.這就是原始森林,你們喜歡原始森林嗎?我們的祖先就生活在這兒美麗的地方今天就讓我們一起走進原始森林,感受一下祖先生活的環(huán)境吧
3.板書課題:祖先的搖籃
齊讀課題理解“祖先”和“搖籃”
通過觀看錄像,讓學生充分了解感受原始木森林的美麗神秘激發(fā)孩子們的學習興趣
二、初讀課文:
學生用自己喜歡的方式盡情地讀文在讀文的過程中完成下面幾個任務
1.自讀課文,用你認為最好的方法認識本課生字
2.把詩歌讀熟
3.小組合作,組長讀字,成員找卡片
4.認讀詞語卡片(做找朋友的游戲)
5.老師檢查認字情況(開火車讀生字)
把學習的主動權(quán)交給學生,讓學生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認讀生字采用靈活多樣的形式幫助學生認字,激發(fā)學生學習生字的興趣
三、理解課文:
1.師配樂范讀課文,生思考:原始森林給了你怎樣的感覺?
2.指名回答
指導讀句:那蒼蒼茫茫的原始森林,是祖先的搖籃
3.再讀詩文,找一找有關(guān)詩句,說說課文中為什么把原始森林稱作“祖先的搖籃”?
照樣子,說一說
那(蒼蒼茫茫的原始森林),是(祖先)的搖籃
那(),是()的搖籃
那(),是()的搖籃
4.想象一下,我們的祖先在他們的搖籃里干些什么?
5.同桌互讀,說說“祖先的搖籃”有怎樣美好而遙遠的回憶?
(1)說說:詩中寫祖先在這里干什么?
(2)想象一下,你如果像祖先一樣在蒼蒼茫茫的原始森林里摘野果、掏鵲蛋、逗小松鼠、采野薔薇、捉紅蜻蜓、逮綠蟈蟈,會有怎樣的感覺?
(3)練讀2、3節(jié)
(4)配上歡快的音樂,齊讀2、3節(jié)
6.學習課文最后一節(jié)
(1)說說:你讀懂了什么?(理解:地久天長、神圣)
(2)引讀
(3)指導有感情地朗讀
(4)說說:“祖先的搖籃”怎樣才能地久天長,永遠不被污染?
7.選擇喜歡的一節(jié)有感情地讀一讀
(1)自由組合練習讀
(2)展示個性指名讀
8.有感情地讀全詩
這一環(huán)節(jié)主要抓住“那原始森林是我們祖先的搖籃”等幾個關(guān)鍵句子來引導學生讀詩句,感受祖先的搖籃給人們以美好而遙遠的回憶通過品析詞句,揣摩體會詩人的思想感情,入境悟情,深入理解詩意
讓學生自由組合練習讀、展示個性指名讀……通過多種誦讀方式,讓學生盡情、盡心地“放聲朗讀”,既能表達情感,升華感情,又能培養(yǎng)語感,加深感悟
四、拓展延伸:
1.讓我們也展開想象我們的祖先在他們的搖籃中會干些什么?畫一畫吧!
2.如果我們站在原始森林——我們祖先的搖籃面前,你會有哪些問題?
通過拓展想象,使孩子們更好地升華情感,由此讓學生熱愛大自然、熱愛生活
【課堂作業(yè)新設計】
一、我會選,我會填
tāotàodǎiděimómúgūgu
1.我們的祖先,也曾在這里掏()鵲蛋、逮()蟈蟈兒嗎?
2.媽媽帶我和妹妹上山采蘑()菇()。
二、選擇合適的詞語,填到句子中
意思意見意義意志
1.這是一部非常有教育()的影片
2.你對這件事有什么()?
3.邱少云的()非常堅強
4.這句話是什么()?
三、把下列每組詞中不是同一類的用“——”畫出來
1.桂花西紅柿菊花荷花薔薇
2.蜻蜓蟈蟈兒螞蚱蛐蛐兒鴿子
3.自行車卡車轎車摩托車公共汽車
答案:一、1、tāodǎi2、mógu
二、1、意義2、意見3、意志4、意思
三、1、西紅柿2、鴿子3、公共汽車
第二課時
【課時目標】
1.在初步理解課文的基礎(chǔ)上,正確、流利、有感情的朗讀課文。
2.理解課文內(nèi)容,體會文中豐富的想象,感受祖國的偉大,激發(fā)學生熱愛祖國的情感。
【教學過程】
一、配樂齊讀課文
二、指導寫字
1.認讀本課生字卡片,組詞,并說句子
2.小組討論如何記憶字型,如何把字寫好看
3.指導重點字的書寫
“始”字中“女”作偏旁要變窄,橫畫變短不出頭
“意”字的部首是“心字底”。
“該”“掏”“摘”“始”“祖”是左右結(jié)構(gòu),書寫時注意左窄右寬。
4.學生獨立描紅書寫
讓學生自己記字形,認生字,激發(fā)學生學習生字的興趣,鍛煉自主學習意識
【課堂作業(yè)新設計】
1.形近字組詞
始()意()祖()籃()
抬()音()組()藍()
摘()該()掏()些()
滴()孩()淘()此()
2.詩歌你學會了嗎?
()()說,那()()()()是我們()()的搖籃
()()()(),這該是多大的搖籃哪!
那()()的樹蔭,()()()(),遮住了()()
3.你能想象我們的祖先生活的原始森林是什么樣子的嗎?試著畫一畫
4.在括號里填上恰當?shù)脑~語
()野果()鵲蛋()野兔
()小松鼠()野薔薇()紅蜻蜓
答案:1、開始意義祖先搖籃
抬開音樂小組藍色
摘下應該掏出一些
滴下孩子淘氣在此
2、爺爺原始森林祖先真有意思濃綠遮住了藍天
4、摘掏活潑的聰明的美麗的
【板書設計】
祖先的搖籃
茫茫的——動人的傳說
原始森林熱愛大自然
古老的——天真的童謠熱愛生活
【課后反思】
《祖先的搖籃》是一首兒童詩,作者把原始森林比喻為“祖先的搖籃”,深情地回想我們的祖先質(zhì)樸率真的田園生活,真切地希望大森林永遠青翠蒼茫,大自然永遠清秀明凈,突出人和自然的和諧相處。在教學過程中,我覺得有兩點做得尤為好:1、加強朗讀訓練。教學時,我將教學重心放在朗讀上,用大量的時間引導學生誦讀,旨在幫助學生在讀中體味。2、在重視朗讀訓練的同時,我也十分注重對學生想象力的培養(yǎng)。詩歌教學難度大,常有一種“只可意會,不可言傳”的感覺。雖說通過反復讀,能使學生有一定的感悟。但詩歌抽象表達的特點會給學生留下無限想象的空間。因此,我在指導朗讀過程中,盡可能地引導學生進行想象,將抽象的文字和抽象的內(nèi)容轉(zhuǎn)化為一幅幅生動的畫面,在學生的腦海里留下了祖先們在美麗的森林里美好生活的場景,感受大自然的美好。這不僅培養(yǎng)了學生的想象能力,而且促進了學生對詩歌的理解。
通過教學,我感到這堂課既有收獲,也有不足。在重視詩歌朗讀的同時,對有些關(guān)鍵詞語的理解不夠重視。詩歌中的字詞深奧,學生不容易理解,教師又不能采用以詞解詞這種簡單的方法來解決,因此,教師在詩歌教學中如何將深奧的詞語深入淺出地教給學生,讓學生能深切感悟。我想:這是以后在詩歌教學中應該重點研究的問題。
新課標人教版二年級語文20蜘蛛開店教學設計及教學反思表格式
老師要承擔起對每一位同學的教學責任,在開展教學工作之前。通常大家都會準備一份教案來輔助教學。在上課時遇到各種教學問題都能夠快速解決,那么優(yōu)秀的教案是怎么樣的呢?小編收集整理了一些新課標人教版二年級語文20蜘蛛開店教學設計及教學反思表格式,僅供參考,希望可以幫助到您。
20.蜘蛛開店課題蜘蛛開店課型新授課
設計說明本課是一篇富有童趣的故事,講述了一只蜘蛛因為無聊而想到開店,然后接下來發(fā)生的一系列令人捧腹的故事。本文富有童趣,語言幽默詼諧,非常適合小孩子閱讀。教材插圖根據(jù)課文的內(nèi)容,形象生動地展現(xiàn)出了蜘蛛在開店后遇到的一些奇葩顧客的故事。因此,在本課的教學設計中,將通過看圖學文的方式使學生了解到故事內(nèi)容,培養(yǎng)學生的看圖能力和理解能力。通過這樣的學習方式,學生自主識字和獨立閱讀的能力得以培養(yǎng),學習需求得以滿足,學習能力得以提升。
學前準備1.搜集富有童趣的小故事。(學生)
2.制作生字卡和多媒體課件。(教師)
課時安排2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學習目標1.會認15個生字;會寫9個字。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了解故事的主要內(nèi)容。
學習重點初讀課文,理解課文,概括課文的主要內(nèi)容。
學前準備1.搜集富有童趣的小故事。(學生)
2.制作生字卡和多媒體課件。(教師)
教學環(huán)節(jié)
一、創(chuàng)設情境,導入課題。(用時:5分鐘)1.在輕松的課堂氛圍中引入課題。
2.讓學生在全班內(nèi)交流自己課前收集到的富含童趣的小故事。
3.揭示課題,板書課文題目。1.學生舉手發(fā)言談談蜘蛛開店會賣什么?
2.學生自由交流自己課前收集到的富含童趣的小故事。?
3.學生齊讀課題。
二、初讀課文,識記生字詞。(用時:?10?分鐘)1.鼓勵學生帶著問題讀文,勾畫生字和自己不懂的字詞。
2.組織學生小組合作,交流生字詞學習方法,自主認讀生字。
3.檢察自學情況,教學生新字。
(1)指認生字,交流識字方法。
(2)開火車認讀生字。
(3)用生字組詞。
4.指導學生書寫。
5.指導學生有感情地朗讀課文。1.自由朗讀課文,圈畫生字,借助拼音讀準生字字音。
2.小組交流自學生字詞情況。?
3.仔細觀察生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說出怎樣才能寫好這些字。
4.教師范寫,學生觀察、描紅、臨寫。
5.小組成員有感情地朗讀?課文。1.我會給下列字詞注音。?
店()蹲()?
罩()編()?
寂寞()()?
蜈蚣()()?
換()襪()?
頸()?
2.我會給多音字注音并組詞。?
3.我會讀。?
開店決定工夫趴倒襪子匆忙
三、整體感知,理清層次。(用時:20分鐘)1.指多名學生分段朗讀課文。
2.標出課文自然段,了解課文主要內(nèi)容并思考問題:
(1)這篇課文一共有幾個自然段?
(2)蜘蛛為什么要開店,開店賣什么?
(3)為什么蜘蛛在看到蜈蚣后跑回了網(wǎng)上?
3.指導學生歸納每段內(nèi)容,理清課文大意:
(1)蜘蛛開店一開始賣的是什么??
(2)蜘蛛為什么不賣口罩了,賣起了圍巾??
(3)蜘蛛最后為什么又不賣圍巾,賣起了襪子?1.學生朗讀課文。
2.標出自然段,根據(jù)課文內(nèi)容回答問題:
(1)本文一共有11個自然段。
(2)蜘蛛因為寂寞所以想要開店,開店賣口罩、圍巾和襪子。
(3)因為蜈蚣腳太多了,織襪子太麻煩了。
3.學生根據(jù)老師的提示,理清課文內(nèi)容和層次:
(1)蜘蛛開店一開始賣的是口罩。
(2)因為河馬的嘴巴太大了,蜘蛛用了一整天的工夫才織完了口罩。(教師出示圖片)?
(3)因為長頸鹿的脖子太長了,蜘蛛用了一個星期的時間才織完了那條長長的圍巾。4.給下面的句子加上標點。
(1)賣什么呢就賣口罩吧因為口罩織起來很簡單?
(2)第二天蜘蛛的招牌又換了上面寫著襪子編織店每位顧客只需付一元錢?
5.送漢字寶寶回家。
店決定夫終換完期
上下結(jié)構(gòu):
左右結(jié)構(gòu):
半包圍結(jié)構(gòu):
獨體字:
四、總結(jié),拓展。(用時:5分鐘)1.總結(jié)本課學習內(nèi)容。?
2.布置作業(yè)。1.學生暢談本課學習所得。
2.繼續(xù)描紅、臨寫、抄寫詞語,進一步鞏固生字新詞。
教學反思新課標指出,學生喜歡學習漢字,有主動識字的愿望。本環(huán)節(jié)我注重讓學生自主交流,通過參加各種活動來完成教學,由此激發(fā)學生的識字興趣,讓學生在活動中學,在愉悅中學。在教學中讓學生注重“一看、二寫、三對照”的寫字方法的總結(jié),培養(yǎng)學生獨立、正確、美觀地書寫漢字的能力。
第二課時
學習目標1.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培養(yǎng)學生的語文閱讀能力,了解故事中富含的哲理。
學習重點練習朗讀課文,感受文章中蜘蛛的窘迫境地。
學前準備制作多媒體課件。(教師)
教學環(huán)節(jié)
一、復習鞏固,導入課文。?
(用時:5分鐘)1.課件出示生詞,引導學生回顧上節(jié)課所學生字詞,正確認讀。
2.指名學生朗讀課文,并請學生復述課文內(nèi)容。
3.板書課題。1.學生讀生字、新詞。
2.學生交流課文內(nèi)容。理清文章故事脈絡6.抄寫下面的詞語。
寂寞口罩招牌編織顧客
工夫長頸鹿趴倒匆忙蜈蚣
二、精讀課文,感悟道理。(用時:25分鐘)1.學習第一部分。(第一至第四自然段)
請學生自由朗讀第一至第四自然段,思考:蜘蛛的口罩店還開得下去嗎?為什么?
2.學習第二部分。(第五至第八自然段)
教師自己朗讀第五至第八自然段,請學生思考:
你認為蜘蛛不賣口罩了,改賣圍巾能堅持下去嗎??
3.學習第三部分。?
(第九至第十一自然段)
請學生齊讀第九至第十一自然段,思考:?
蜘蛛在遇到了三位奇葩的顧客后,他還會選擇繼續(xù)開店嗎?1.學生自由朗讀第一至第四自然段,思考后回答問題。?
河馬的口罩太難織了,蜘蛛的口罩店怕是開不下去了。(教師出示課文插圖)?
2.全班交流回答,互相補充。
蜘蛛在改賣圍巾后又碰到了長頸鹿這個顧客,忙了一個星期才織完那條長長的圍巾,比上次更耗費時間,這次蜘蛛肯定不會再賣圍巾了。(教師出示課文插圖)?
3.學生分組討論,只要言之成理即可。
7.用“寂寞”造句。
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
8.我會填量詞。
一()商店?
一()木屋?
一()圍巾?
一()襪子?
9.在文中找出描寫蜘蛛心理活動的句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總結(jié)課堂,生活感知。(用時:10分鐘)1.總結(jié)全文。?
2.想一想:蜘蛛的店還會開下去嗎?如果繼續(xù)開,蜘蛛會選擇賣什么呢?學生說出心中想法,合情合理即可。10.蜘蛛開店一共掛了幾次招牌,從中可以看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板書設計
教學反思教學本課,我從學生對童話故事的興趣出發(fā),從圖文對照入手,引導學生在看圖、閱讀的過程中感悟課文的內(nèi)容,并巧妙地運用多媒體及課文插圖,創(chuàng)設生動形象、富有童趣的課文情境,調(diào)動了學生參與的積極性,提高了課堂教學質(zhì)量。
《蜘蛛開店》教學片段
◆圖文并茂,寓教于樂(教學重點)
師:同學們,你們聽說過蜘蛛開店沒?
(生齊答:沒有。)
師:哦?那老師今天就帶你們?nèi)フJ識一下這只要開店的蜘蛛。同學們,先自由讀一遍這篇課文。
(生自由大聲朗讀)
師:同學們,你們讀了這篇課文后,知道蜘蛛為什么要開店嗎?
生1:因為它寂寞、無聊。
師:(出示蜘蛛蹲在網(wǎng)上的圖片渲染氣氛),哦!原來它是因為太無聊了,才想開店的,那么蜘蛛開店又賣了些什么呢?
生2:我知道賣口罩。
生3:賣圍巾。
生4:還賣襪子。
師:對,蜘蛛開店先后賣了這三樣東西。那你們知道蜘蛛后來為什么不賣了嗎?每個同學說一個原因,舉手回答。
生4:因為河馬的嘴巴很大,蜘蛛用了一整天的工夫才織完口罩。(教師出示課文插圖)
生5:因為長頸鹿的脖子很長,蜘蛛足足忙了一個星期的時間才織完那條長長的圍巾。(教師出示課文插圖)
生6:因為蜈蚣的腳很多,織完他的襪子不知道要花多少時間。(教師出示課文插圖)
師:說得真好,那你們結(jié)合蜘蛛現(xiàn)在的心情,我們再來自由朗讀課文,思考一下,蜘蛛還會選擇繼續(xù)開店嗎?
(生有感情地自由朗讀課文)
賞析:在這個教學片段中,老師以引導學生為主線。讓學生將故事的發(fā)展和圖片結(jié)合起來,入情入境。使學生對課文內(nèi)容更加有興趣,更愿意去挖掘課文的深刻哲理,現(xiàn)時使課堂活潑充滿趣味。
新課標人教版二年級語文22小毛蟲教學設計及教學反思表格式
身為一位人名教師,我們要給學生一個優(yōu)質(zhì)的課堂。通常大家都會準備一份教案來輔助教學。才能有計劃、有步驟、有質(zhì)量的完成教學任務,你們見過哪些優(yōu)秀教師的小學教案嗎?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新課標人教版二年級語文22小毛蟲教學設計及教學反思表格式”,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22.小毛蟲
課題小毛蟲課型新授課
設計說明本課是一篇富有童趣而有教育意義的課文,通過講述了一條小毛蟲變成蝴蝶的故事,教會了同學們一個道理:盡心盡力地做好自己的事情,對自己有信心,堅持下去,就會成功。教材插圖根據(jù)課文的內(nèi)容,形象生動地展現(xiàn)了小毛蟲的生活環(huán)境以及最終蛻變成蝴蝶的美麗。因此,在本課的教學設計中,將通過看圖學文使學生了解小毛蟲經(jīng)歷了哪些變化,通過這樣的學習方式,使學生更加直觀地感受這其中的所蘊含的哲理。同時在學習中使學生自主識字和獨立閱讀的能力得以培養(yǎng),學習需求得以滿足,學習能力得以提升。
學前準備搜集有關(guān)小毛蟲蛻變成蝴蝶的圖片和視頻。(師生)?
制作生字卡和多媒體課件。(教師)
課時安排2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學習目標1.能在語言環(huán)境中正確認讀本課的16個生字,能正確描摹并記憶8個生字,能在閱讀的過程中積累詞語若干。?
2.能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能在閱讀的過程中了解課文的內(nèi)容。?
3.能在老師的指導下,嘗試有感情地朗讀關(guān)鍵語段,并說說小毛蟲經(jīng)歷了哪些變化。
學習重點引導學生自讀課文,理解課文,概括課文的主要內(nèi)容,感悟從小毛蟲身上學到的道理。
學前準備1.搜集有關(guān)小毛蟲蛻變成蝴蝶的圖片和視頻。(師生)?
2.自學生字詞,熟讀課文。(學生)?
3.制作生字卡和多媒體課件。(教師)
教學環(huán)節(jié)
一、創(chuàng)設情境,導入課題。(用時:5分鐘)1.同學們,這節(jié)課,我們一起去昆蟲王國看一看。(出示圖片)?
2.今天,老師要帶領(lǐng)大家去認識一條小毛蟲。你們喜歡小毛蟲嗎?為什么?(學生討論)?
這只孤零零的小毛蟲,它多么羨慕那些能飛能跳的昆蟲啊,它的命運會發(fā)生變化嗎?我們一起來學習《小毛蟲》這篇課文。?
3.揭示課題,板書課文題目。1.學生看圖,自由交流討論。
2.學生齊讀課題。
二、初讀課文,識記生字詞。(用時:10分鐘)
1.老師出示學習要求,引導學生自由朗讀課文,自主認讀生字。
2.組織學生小組合作,交流生字詞學習方法。
3.檢查學生學習生字的?情況。
(1)指認生字,交流識字方法。
(2)用生字組詞。
4.指名學生朗讀課文,檢查讀音是否正確,語句是否通順。
5.引導學生思考:課文一共幾個自然段?讀完課文,你知道了些什么?這是一條怎樣的小毛蟲?1.學生自由朗讀課文,圈畫生字,借助拼音讀準生字字音。
2.小組交流自學生字詞情況。
3.仔細觀察生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說出怎樣才能寫好這?些字。
4.各小組成員合作讀課文,相互檢查、糾錯,思考交流朗讀課文。
5.課文一共7個自然段。本文講述了一只小毛蟲不悲觀,努力工作,最終化繭成蝶的故事。1.我會拼寫詞語。
2.我會讀。
生機勃勃盡心竭力與世隔絕色彩斑斕?笨手笨腳九牛二虎之力
3.用一句話概括課文大意。
_____
三、再讀課文,理清脈絡。(用時:15分鐘)通過再讀課文,了解課文主要內(nèi)容并思考問題:
(1)指導學生歸納每段內(nèi)容,理清課文層次;
(2)找出文中寫小毛蟲在成長的過程中發(fā)生變化的句子,畫上橫線,讀一讀。?
(3)文中有許多吸引人的描寫,找出來,并把你的感受寫在旁邊,再有感情地讀一讀。
(4)作者是怎樣描寫小毛蟲的?你有什么收獲?1.學生根據(jù)老師的提示,理清課文內(nèi)容和層次。
2.學生再讀課文,思考問題。
3.學生回答,老師點評。4.讀課文,再填空。?
一條小毛蟲()在一片葉子上,用()的目光()著周圍的一切:大大小小的昆蟲,又是(),又是()跑的跑,飛的飛……到處()。只有它,這個()的小毛蟲,既不會(),也不會(),更不會()。
四、總結(jié),拓展。(用時:5分鐘)1.總結(jié)本課學習內(nèi)容。?
2.布置作業(yè)。1.學生暢談本課學習所得。?2.繼續(xù)描紅、臨寫、抄寫詞語,進一步鞏固生字新詞。5.摘抄課文中你喜歡的句子。
教學反思根據(jù)低年級孩子特有的年齡特點及他們愛思考,樂于探索新鮮事物的特點,我在導入課題時采用了提問的方式,讓學生主動積極地去讀書,去尋找問題的答案,去探究課文的主要內(nèi)容。學生在反復的讀書、討論、尋找中,對課文的認識由淺入深,由表及里。
第二課時
學習目標1.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通過自主學習,體會小毛蟲的經(jīng)歷告訴我們的人生哲理,不要因為自己不如別人而感到自卑、失望,要樂觀、充滿信心。唯有努力去做自己應該做的事情,才能感受生活的快樂和美好,才能真正有所作為。
學習重點1.理解課文內(nèi)容。?
2.思考歸納小毛蟲經(jīng)歷了哪些變化?
學前準備制作多媒體課件。(教師)
教學環(huán)節(jié)
一、復習鞏固,導入課文。(用時:5分鐘)1.引導學生回顧上節(jié)課所學生字。?
2.請學生復述課文內(nèi)容。
3.導入新課。1.學生讀生字、新詞。?
2.學生交流課文內(nèi)容。6.組詞。?
整()抽()?
紡()織()?
編()怎()?
布()消()?
7.用“仿佛”造句。
?
?
二、精讀課文,釋疑解惑。(25分鐘)1.學習第一部分。(第1、2自然段)
請學生輕讀第一,二自然段,思考:在蝴蝶還是小毛蟲的時候,它是怎樣的一條小毛蟲呢?思考一下,并用波浪線劃出相關(guān)的句子。?
2.學習第二部分。(第3~6自然段)自由朗讀課文第3~6段,思考下列問題。?
(1)那么笨拙的小毛蟲怎么會變得這么靈巧呢??
(2)小毛蟲到底是怎么想,怎么做才能成為這么美麗的蝴蝶的呢??
3.學習第三部分。(第7自然段)?
學生齊讀第7自然段,引導學生思考:?
小毛蟲最后發(fā)生了什么變化?(找出相關(guān)語句)1.學生輕讀第1、2自然段,思考后回答問題。?
(1)小毛蟲很可憐。(指名交流,讀句子。
出示:只有它,這個可憐的小毛蟲既不會唱,不會跑,更不會飛。)?
(2)小毛蟲很笨拙。(出示:費了九牛二虎之力,才挪動了一點點。當它笨拙地從一片葉子爬到另一片葉子上時,它覺得自己仿佛周游了整個世界)?
2.學生自由朗讀第3~6自然段。小組交流回答,互相補充。
(1)“不悲觀失望,也不羨慕任何人”?
(2)“每個人都有自己該做的事情。”?
(3)“一刻也沒有遲疑,盡心竭力地工作著?!?
(4)“萬事萬物都有自己的規(guī)律?!薄澳托牡却?
3.學生齊讀第7自然段,學生思考回答:?
它靈巧地從繭子里掙脫出來,驚奇地發(fā)現(xiàn)自己身上生出了一對輕盈的翅膀,上面布滿色彩斑斕的花紋。它愉快地舞動了一下雙翅,如絨毛一般,從葉子上飄然而起。8.我會填量詞。?
一()毛蟲?
一()葉子?
一()繭屋?
一()翅膀?
9.文中有那些富有哲理的話,寫出來,并和同學交流一下。
10.學習了本文,你有什么收獲?
三、總結(jié)課堂,生活感知。(用時:10分鐘)1.教師總結(jié)全文。?
2.想一想:從小毛蟲的身上,我們學到了什么?學生自由交流回答:從小毛蟲的身上,我學到了萬物都有自己的規(guī)律,不要悲觀失望,也不要羨慕任何人,要樂觀積極。
板書設計
教學反思在教學本課時,我的重點主要放在引導學生認真讀課文上,學習邊讀、邊思,通過與文本的對話、與同學間的交流從而理解一些關(guān)鍵詞、句,增強對文章的感悟。課文1、2節(jié)通過對比學習加深詞句理解。以歡快、輕松的朗讀體會“各種昆蟲”的美好生活。通過對描寫小毛蟲句子的反復朗讀,邊讀邊思:小毛蟲給你留下什么印象?抓住“九牛二虎之力”、“才挪動一點點”、“像是周游了整個世界”理解“笨拙”的意思,進一步體會小毛蟲的“可憐”,這時,學生內(nèi)心的感受就會自然體現(xiàn)在低沉、緩慢的朗讀中。課文3~6自然段是本文的重點段落,文章“道”之所在,也是學生體會的難點。因此,我在教學時根據(jù)學習實際,引導學生層層深入,重點句子反復朗讀、體會。讓學生對文章的深刻含義有所感悟。
《小毛蟲》教學片段
◆以悟?qū)ёx,以讀促悟(教學重點)?
師:同學們,自由朗讀第3~6自然段。?
(生自由朗讀第3~6自然段)?
師:同學們,你們讀了這篇課文的第二部分,同學之間互相討論下小毛蟲到底是怎么想,怎么做才能成為這么美麗的蝴蝶的呢??
(學生之間討論后,老師指名回答交流)?
生1:它并不悲觀失望,也不羨慕任何人。?
師:哦,盡管小毛蟲是這樣的可憐,盡管小毛蟲又是這樣的笨拙,它并不悲觀失望,也不羨慕任何人。?
板書:不悲觀失望不羨慕任何人。?
師:它是怎么想的呢??
生1:因為它懂得每個人都有自己該做的事情。它,一條小小的毛蟲,眼前最要緊的是學會抽絲紡織,為自己編織一間牢固的繭屋。?
師:對,小毛蟲是這樣想的,也是這樣做的,它抓緊分分秒秒,一刻也不遲疑,盡心竭力地工作著,它織啊,織啊,最后它把自己從頭到腳裹進了溫暖的繭子里。?
板書:一刻也沒有遲疑盡心竭力?
師:后面小毛蟲又問了自己一個問題:以后會怎樣呢?同學們,它又是怎么想,怎么做的呢??
生2:它想著萬事萬物都有自己的規(guī)律,它在耐心等待。?
師:回答得很好。從實際行動中,我們看到了它堅定的信念和決心。好,現(xiàn)在我們一齊讀課文的最后一個自然段,想想,小毛蟲最后變成了什么??
(師生用贊美的語氣讀最后一個自然段,老師指名回答)?
生3:小毛蟲最后變成了美麗的蝴蝶。?
師:哦,可憐笨拙的小毛蟲不悲觀不羨慕,盡心竭力地編織繭房,時辰到了,終于破繭而出,化成了美麗的蝴蝶,這樣的小毛蟲,你們喜歡嗎??
(學生齊答喜歡)?
師:同學們,你們想不想看看小毛蟲變成蝴蝶的過程啊??
(學生齊答想)?
(播放)師簡介:小毛蟲已經(jīng)從繭子里準備掙脫出來了,它的頭已經(jīng)出來了,它的身體也出來了,它的翅膀也慢慢地舒展開來,瞧,它變成了一只色彩斑斕的蝴蝶啦。?
師:如果這只蝴蝶飛過你的身邊,你會對它說什么??
生4:我會對它說,你真了不起!?
賞析:在這個教學片段中,老師以朗讀和引導為主線。學生在朗讀、討論、回答的過程中,更加深入地理解課文內(nèi)容,用心體驗小毛蟲歷經(jīng)的蛻變,使學生更深刻地明白其中蘊含的人生哲理。
二年級語文25羿射九日教學設計及教學反思(新課標人教版)
老師要承擔起對每一位同學的教學責任,在開展教學工作之前。老師需要提前做好準備,讓學生能夠快速的明白這個知識點。為學生帶來更好的聽課體驗,從而提高聽課效率。那嗎編寫一份教案應該注意那些問題呢?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二年級語文25羿射九日教學設計及教學反思(新課標人教版)”,僅供參考,希望能為您提供參考!
25羿射九日
課題羿射九日課型新授課
設計說明本文故事性強,插圖逼真有趣,貼近兒童生活易讀易懂,有利于激發(fā)兒童的想象力。本課設計通過自主、小組合作和游戲等識字方法,提高學生的識字水平。再通過多種形式的讀書活動,使學生獨立閱讀的能力得以培養(yǎng),學習需求得以滿足,學習能力得以提升。
學前準備1.預習課文。(學生)?
2.制作生字卡和多媒體課件。(教師)
課時安排2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學習目標1.認識12個生字;會寫9個生字。?
2.正確、流利、有感情的朗讀課文,理解課文內(nèi)容,知道羿是怎樣射日的。
學習重點初讀課文,理解課文,概括課文的主要內(nèi)容。
學前準備1.預習課文。(學生)?
2.制作生字卡和多媒體課件。(教師)
教學環(huán)節(jié)
一、創(chuàng)設情境,導入課題。(用時:5分鐘)1.同學們,我國從古代就流傳下來許多神話故事,回憶一下我們學過哪些神話故事??
2.今天我們再來學習一篇神話故事。?
3.揭示課題,板書課文題目。1.學生回憶學過的神話故事。?
2.學生齊讀課題。1.寫出幾個你學過的神話故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初讀課文,識記生字詞。(用時:10分鐘)1.鼓勵學生自由朗讀課文,自主認讀生字。?
2.組織學生小組合作,交流生字詞學習方法。?
3.檢察自學情況,教學生字新。?
(1)指認生字,交流識字方法?。?
(2)開火車認讀生字。
(3)用生字組詞。?
4.指導學生書寫。?
5.指導學生小組合作,有感情地朗讀課文。?1.自由朗讀課文,圈畫生字,借助拼音讀準生字字音。?
2.小組交流自學生字詞情況。?
3.仔細觀察“我會認”中的生字,找出這些字的特點,并組詞。?
4.仔細觀察生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說出怎樣才能寫好這些字。?
5.教師范寫,學生觀察、描紅、臨寫。?
6.小組成員派代表有感情地朗讀課文。2.根據(jù)拼音寫詞語。?
zhírì()?
rénlèi()?
jiānnán()?
ɡōnɡjiàn()?
yánrè()?
hàipà()?
cónɡcǐ()?
chónɡxīn()?
juéde()
三、整體感知,理清層次。(用時:20分鐘)1.指名學生朗讀課文,標出課文自然段。?
2.學生自學課文,了解課文主要內(nèi)容并思考問題:?
(1)羿為什么射日??
(2)羿怎樣射日的??
(3)射日的結(jié)果怎樣?。1.朗讀課文并標出自然段。
2.學生自學課文,思考老師提出的問題,小組內(nèi)交流討論。3.根據(jù)課文內(nèi)容填空。?
天上沒有了太陽,整個世界一片()。羿想,沒有了太陽,就沒有了()和(),()不能生長,人類和動物也沒法活下去。于是,羿留下了最后一個太陽。
四、總結(jié),拓展。(用時:5分鐘)1.總結(jié)本課學習內(nèi)容。?
2.布置作業(yè)。1.學生暢談本課學習所得。
2.繼續(xù)描紅、臨寫、抄寫詞語,進一步鞏固生字新詞。4.簡要說說羿射日的原因。
教學反思根據(jù)低年級孩子特有的年齡特點及他們愛思考,樂于探索新鮮事物的特點,我在導入題時采用了層層揭示的方法。以興趣為前提,讓學生主動積極地去讀書,去尋找問題的答案,激發(fā)學生的興趣,再輔助提一些讀書的具體要求,收到的效果非常明顯。閱讀教學中,教師要以多種形式為學生創(chuàng)設朗讀的機會,讓他們享受成功的愉悅。
第二課時
學習目標1.默讀課文。要求學生理清這篇神話故事的起因、經(jīng)過和結(jié)果,能夠簡單地講出這個故事。?
2.通過學習課文。感受神話故事中內(nèi)容和想象的神奇,引導學生體會羿這位古代英雄的壯舉和為人類謀求幸福的偉大精神。
學習重點培養(yǎng)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激發(fā)學生的想象力,感受遠古人民的生活。
學前準備制作多媒體課件。(教師)
教學環(huán)節(jié)
一、復習鞏固,導入課文。(用時:5分鐘)1.引導學生回顧上節(jié)課所學生字。?
2.請學生復述課文內(nèi)容。
3.導入新課。1.學生讀生字、新詞。?
2.學生交流回顧課文內(nèi)容。5.照樣子,寫詞語。?
慌慌張張(AABB)?
??
勃勃生機(AABC)
??
二、精讀課文,探究交流。(用時:25分鐘)1.學習第1自然段。?
(1)理解“輪換”的意思,結(jié)合大樹“扶?!笔箤W生對上古時代有十個太陽的背景有個初步的認識。?
(2)此時的大地萬物、人們的生活是怎樣的呢?向?qū)W生介紹《山海經(jīng)》中有關(guān)上古的神話傳說。?
2.學習第2、3自然段。
(1)聽第2、3段朗讀,思考:十個太陽一齊出現(xiàn)在天空中后,大地萬物、人們的生活是怎樣的??
(2)學習比喻句“十個太陽像十個大火球,炙烤著大地”。給學生說明這個比喻的妙處。?
(3)引導學生體會大地萬物和人們的水深火熱,急切需要一位英雄來拯救世界,為后面的羿射九日作鋪墊。?
3.學習第4、5、6自然段。
(1)抽學生朗讀第4段,指導讀好羿動作描寫的語氣。
(2)理清故事的經(jīng)過,思考討論:?
①“九十九座高山”“九十九條大河”說明了什么?描寫羿射日時的動作詞語有哪些?
②文中“這個太陽害怕極了,慌慌張張地躲進了大海里”運用了什么修辭手法??
③羿為什么留下了最后一個太陽??
4.齊讀第7自然段,思考、討論:?
(1)羿射九日的結(jié)果是怎樣的??
(2)指導學生圈出文中“從此”“漸漸”“重新”等詞,感受羿射日的偉大。?
5.羿真是一個了不起的大英雄,你學了課文有什么想法,能說幾句贊美他的話嗎?
1.(1)理解“輪換”的意思,想象很久很久以前,十個太陽輪換照射大地,人們生活的狀況。
(2)學生將收集到的有關(guān)材料在小組內(nèi)說一說,看一看。?
2.(1)學生邊聽朗讀,邊思考問題。?
(2)學習比喻句的用法,理解比喻句的作用。?
(3)繪制表格,理清故事的起因:十個太陽炙烤著大地,人類的日子很艱難。?
3.(1)學生有感情、流暢地朗讀第4段,讀出羿射日一路的艱辛和不屈的意志,讀羿射日的動作時,語氣要高昂和熱烈。?
(2)學生邊細讀第4、5、6自然段,邊思考問題。小組討論后,全班匯報。?
4.學生齊讀第7自然段。?
(1)在文中畫出羿射九日后的大地萬物、人們恢復生機的?句子。
(2)感受羿射日這一壯舉的偉大。體會上古時代人類生活的艱辛,贊美了羿為看人民除害的大無畏精神。?
5.學生相互交流,說說自己的看法。
6.按要求仿寫句子。?
(1)十個太陽像十個大火球,炙烤著大地。(仿寫一句比喻句)?
(2)這個太陽害怕極了,慌慌張張地躲進了大海里。(仿寫一句擬人句)?
(2)羿想,沒有了太陽,就沒有了光明和溫暖。(用加點詞寫一句話)
7.讀下面的這句話,說說你是怎么理解的。?
土地漸漸滋潤起來,花草樹木漸漸繁茂起來,江河奔騰歡唱,大地上重新出現(xiàn)了勃勃生機。
三、總結(jié)課堂,生活感知。(用時:10分鐘)1.總結(jié)全文。?
2.想一想:今天的幸福生活是無數(shù)英雄和烈士們用鮮血創(chuàng)造出來的,我們應該懷著怎么的心情去對待他們?又該如何為未來人類的生活做出更大的貢獻?借助所學知識和課外資料,培養(yǎng)學生為祖國做貢獻的奉獻精神。
板書設計
教學反思閱讀是一種個性化的行為,應尊重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獨特體驗,讓學生能進行自主的思考和感悟。這一節(jié)課的設計重點在于讓學生在默讀課文的基礎(chǔ)上,進行自我感悟。學生在讀懂的過程中,教師適時點撥。培養(yǎng)學生對神話故事的神奇和豐富的想象產(chǎn)生興趣,激發(fā)學生樹立為人類的發(fā)展的作努力的遠大目標。指導學生體會本文中修辭手法的運用和好處,感受羿這位英雄的偉大品質(zhì)和為人類的幸福的不懈追求的精神。
《羿射九日》教學片段
◆以悟?qū)ёx,以讀促悟(教學重點)?
師:同學們我們知道夏天的時候,天氣會非常炎熱,那么如果天上是十個太陽一起炙烤大地的話,大家會是什么感受呢??
生:要被融化啦!?
師:沒錯,大地萬物、人類的日子非常艱難。我們一起來聽朗讀第2、3自然段感受一下。?
(聽朗讀第2、3自然段)?
師:“十個太陽像十個大火球,炙烤著大地”這句話用了什么修辭手法??
生:比喻,把太陽比作了大火球。?
師:說得很對!運用比喻,把太陽比作大火球,既生動又形象,讓人身臨其境,感覺到太陽炙烤大地的炎熱。寫出了大地萬物在太陽炙烤下生存非常艱難,這樣一來,人們就急切需要一位英雄出來拯救世界,大家知道是誰嗎??
生:羿!?
師:沒錯,那么羿又是如何射下九日,拯救世界的呢?我們來請一位同學讀讀第4自然段。?
(生讀第4自然段)?
師:嗯,讀得很好!第4自然段中,翻過“九十九座高山”,蹚過“九十九條大河”,大家可以感受到什么??
生:羿射日一路的艱辛,還有他不屈的精神。?
師:非常棒!大家再來讀讀描寫羿射日時的動作的詞語,感受羿這位英雄的神勇。?
生:“登上”大山,“搭上”神箭,“拉開”神弓,“對準”太陽。?
師:大家讀得非常準確,朗讀羿射日的動作時,語氣要高昂、強烈。讀出羿的那種大無畏的精神。好,接下來,我們來請一位同學讀讀第5自然段,看看:羿一共射下了幾個太陽?剩下的太陽結(jié)果如何呢??
(生讀第5自然段)?
師:讀得很棒!最后一個太陽“害怕極了,慌慌張張地躲進了大海里”這句話,運用了擬人的修辭手法,給太陽賦予人的情感,“害怕”“慌慌張張”寫得生動逼真。?
賞析:《語文課程標準》指出:閱讀淺近的童話、寓言、故事,向往美好的情境。本片段主要是通過以各種形式的朗讀為主,教師引導為輔,讓學生在讀中品悟課文內(nèi)容,入情入境,激發(fā)學生閱讀神話故事的興趣和學習的樂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