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語文二年級教案
發(fā)表時間:2021-05-17部編版二年級語文上冊第六單元知識梳理。
部編版第六單元知識梳理
一、易讀錯的字
洪水(hóng)耕種(gēng)恢復(huī)繼續(xù)(xù)
扁擔(biǎn)陡坡(dǒu)心疼(téng)敬愛(jìng)
隊伍(wǔ)敲鼓(qiāo)踩地(cǎi)祝福(zhù)
健康(jiàn)長壽(shòu)笑容(róng)
二、易寫錯的字
被:左邊是衣部,不要寫成示部。道:里邊是“首”,不要少些一橫。
扁:里邊是一橫兩豎,不要多一橫。士:上橫長,下橫短。
潑:右邊是“發(fā)”,不要少些最后一點。穿:上邊是穴寶蓋,不要寫成寶蓋。
忘上邊是“亡”,不要多寫一點。
三、會寫詞語
洪水災難知道認為被動農業(yè)生產扁擔
同志命令隊伍紅軍戰(zhàn)士士兵怎樣擔子
難忘潑水年度龍船花炮穿著方向
四、多音字
五、形近字
六、近義詞
經?!匠M纯唷y受災難——災害繼續(xù)——連續(xù)
認為——以為驅趕——驅逐恢復——光復帶領——率領
研究——探討心疼——疼愛會師——會和常常——經常
抽出——挑出越發(fā)——更加祝?!T笟g樂——歡快
好像——似乎敬愛——熱愛安居樂業(yè)——政通人和
七、反義詞
痛苦——幸?;謴汀獢嘟^難——易心疼——討厭
敵人——朋友敬愛——憎惡不料——果真安居樂業(yè)——背井離鄉(xiāng)
八、詞語搭配
(1)動詞搭配:
(淹沒)田地(沖毀)房屋(吸取)教訓(恢復)生產(治)水(擋)水
(筑)壩(會)師(挑)糧(帶領)隊伍(抽出)人(爬)山
(寫)字(打)仗(藏)扁擔
(2)形容詞搭配:
(無數)的災難?(安居樂業(yè))的生活?(整夜整夜)地研究?(歡樂)的鼓點
(清清)的水(鮮紅)的地毯(難忘)的潑水節(jié)
九、詞語歸類
(1)千千萬萬(AABB)式的詞語:多多少少干干凈凈上上下下花花綠綠大大小小
(2)形容生活安定的詞語:安居樂業(yè)天下太平、安身立命、安家立業(yè)、太平盛世、安土重遷、安生樂業(yè)、安生服業(yè)、政通人和
(3)形容路難走的詞語:山高路陡懸崖峭壁山石險峻山高坡陡奇峰羅列怪石嶙峋危峰兀立懸崖絕壁陡壁懸崖
十、句子積累
1.名句:有志者時竟成?!逗鬂h書》志存當高遠。——《誡外生書》
有志不在年高?!秱骷覍殹?/p>
2.比喻句:為了歡迎周總理,人們在地上灑滿了鳳凰花的花瓣,好像鋪上了鮮紅的地毯。
十一、考點提示
1.熟讀《大禹治水》,了解大禹如何治水,知道是一個為百姓做事專心致志、不辭勞苦、不達目的決不罷休的人。
2.《朱德的扁擔》,理解課文內容,體會朱德同志以身作則,與戰(zhàn)士們同甘共苦的高尚品質。
3.《難忘的潑水節(jié)》熟讀課文,掌握“周總理身穿對襟白褂,咖啡色長褲,頭上包著一條水紅色頭巾,笑容滿面地來到人群中。他接過一只象腳鼓,敲著歡樂的鼓點,踩著鳳凰花鋪成的“地毯”,同傣族人民一起跳舞?!边@段中的外貌描寫和動作描寫。體會周總理和傣族人民心連心的深厚情誼。
小編推薦
部編版二年級語文上冊第五單元知識梳理
部編版二年級語文上冊第五單元知識梳理
一、易讀錯的字
弄錯(nóng)回答(dá)井沿(yán)
一堵(dǔ)銜著(xián)哀號(āi)
明朗(lǎng)葫蘆(lú)比賽(sài)
葫蘆藤(téng)寒號鳥(háo)
得過且過(qiě)感謝(xiè)
二、易寫錯的字
沿:右上部分不是“幾”,不要帶上鉤。
觀:右邊是“見”,不要寫成“貝”。
答:上邊是竹字頭,不要寫成草字頭。
際:右邊是“示”,豎鉤不要通到上邊去。
朗:左邊不要寫成“艮”。
卻:右邊是單耳刀,不要寫成雙耳刀。
謝:中間“身”的撇不要出頭。
三、會寫詞語
坐井觀天井沿回答口渴喝水
大話無邊無際面對一陣晴朗
枯草冷卻將來紛紛夜里
一棵謝謝想法盯著鄰居
自言自語奇怪
四、多音字
五、形近字
六、近義詞
無邊無際——一望無際弄錯——搞錯晴朗——明朗
勸告——勸說暖和——溫暖哆嗦——顫抖
懶惰——懶散將來——以后得過且過——茍且偷生
奇怪——驚奇從前——以前雪白——潔白
七、反義詞
朋友——敵人抬頭——低頭晴朗——陰沉溫暖——寒冷
得過且過——精益求精慢慢——迅速雪白——烏黑
奇怪——平常賽過——不如
八、詞語搭配
(1)量詞的搭配
一(棵)葫蘆幾(朵)小花幾(個)小葫蘆幾(個)蟲子
一(只)鳥一(口)井一(只)青蛙
(2)動詞搭配
(種)葫蘆(長滿)綠葉(開出)小花(掛了)小葫蘆
(爬著)蚜蟲(盯著)小葫蘆(生了)蚜蟲(治)蟲
(住著)喜鵲(勸)寒號鳥(呼喚)寒號鳥(凍)死
(3)形容詞搭配
(細長)的葫蘆藤(雪白)的小花(可愛)的小葫蘆
(自言自語)地說(慢慢)地變黃(晴朗)的天氣
(溫暖)的窩(暖暖)的太陽(呼呼)地刮著
(不停)地叫著凍得(直打哆嗦)冷得(像冰窖)
九、詞語歸類
1.得過且過(ABAC)式的詞語:待理不理、當斷不斷、過橋拆橋
好說歹說、橫說豎說
2.形容天氣寒冷的成語:寒冬臘月、大雪紛飛、滴水成冰、天寒地凍、冰天雪地、寒風侵肌、寒風刺骨、寒氣逼人
3、帶“語”或“言”的詞語:一言不發(fā)、不言不語、三言兩語。千言萬語、竊竊私語、少言寡語、自言自語、甜言蜜語
十、句子積累
1.感嘆句:多么可愛的小葫蘆啊!
2.祈使句:你別光盯著葫蘆了,葉子上生了蚜蟲,快治一治吧!
3.比喻句:北風像獅子一樣狂吼,崖縫里冷得像冰窖。
4.反問句:天不過井口那么大,還用飛那么遠嗎?
十一、考點提示
1.背誦《江雪》并默寫。
2.《坐井觀天》比喻眼界小,見識少
3.《寒號鳥》說明好逸惡勞、得過且過是沒有好結果的,美好的生活只有通過辛勤的勞動才能得到。
4《我要的是葫蘆》事物與事物之間關系密切,不可為追求結果而不在乎細節(jié)。
部編版二年級語文下冊第六單元知識點歸納
部編版二年級語文下冊第六單元知識點歸納
一、易讀錯的字
慈(cí)愛畢竟(jìng)一行(háng)
停泊(bó)鳴蟬(chán)指南針(zhn)
垂(chuí)下忠(zhng)實幫助(bng)
稠(chóu)密一盞(zhn)宇宙(zhòu)
稍(sho)微?。▂ù)室倒(dào)退
二、易寫錯的字
嶺:右邊是“令”,不是“今”。
荷:注意是上下結構,不要寫成左右結構。
垂:一共有四個橫,不要漏掉一橫。
導:注意上面是“巳”,不要寫成“已”。
三、會寫詞語
湖水蓮花荷葉絕對
山嶺雷雨烏云烏黑
壓下雷聲垂下閃電
窗戶房子迎接撲上去
天然幫助指點北極星
杯子特別積雪生活
宇宙失去地板容易
浴室
四、多音字
行xíng(步行)háng(銀行)
泊bó(漂泊)p(湖泊)
都du(都是)d(首都)
要yo(要求)yào(需要)
倒do(跌倒)dào(倒水)
覺jiào(睡覺)jué(覺得)
五、形近字
烏(烏黑)戶(戶外)壓(壓力)
鳥(小鳥)尸(尸體)莊(村莊)
導(引導)永(永遠)亂(打亂)
異(異同)水(澆水)刮(刮風)
六、近義詞
望—看鳴—叫漸漸—慢慢
清新—清爽一動不動—紋絲不動
忽然—突然慌張—驚慌天然—自然
分辨—辨別舒服—舒適必須—務必
七、反義詞
前—后遙—近漸漸—飛快
清新—污濁慌張—鎮(zhèn)定解凍—冰封
稠—稀有趣—乏味特別—普通
打開—關上
八、詞語搭配
1.量詞搭配:
一(陣)大風一(只)蜘蛛
一(條)彩虹一(盞)指路燈
一(個)安穩(wěn)覺一(件)事
2.形容詞搭配:
(滿天)的烏云(清新)的空氣
(天然)的指南針(忠實)的向導
九、詞語歸類
描寫太空的詞語:
浩瀚無際群星閃爍神秘莫測
廣袤無垠蒼穹無邊
十、句子積累
1.古詩名句:接天荷葉無窮碧,映日荷花別樣紅。
兩個黃鸝鳴翠柳,一行白鷺上青天。
2.擬人句:蜘蛛又坐在網上。
3.比喻句、擬人句:太陽是個忠實的向導,它在天空給你指點方向。
4.“把”字句:宇航員必須把自己綁在睡袋里。
十一、考點提示
1.背誦:《憫農(其一)》《古詩二首》。
2.《雷雨》中第2-5自然段常以填空題或課內閱讀的形式進行考查。
3.《要是你在野外迷了路》中介紹的四種“天然的指南針”常以填空題或課內閱讀的形式進行考查。
4.《太空生活趣事多》常以課內閱讀的形式考查。
部編版二年級上冊語文第二單元知識點梳理總結
部編版二年級上冊語文第二單元知識點梳理總結
第二單元知識點整理
(這個單元的課文必須熟記)
第一課:《場景歌》
量詞填空(這篇課文必須再次背誦)
一(只)海鷗,一(片)沙灘。一(艘)軍艦,一(條)帆船。
一(方)魚塘,一(塊)稻田。一(行)垂柳,一(座)花園。
一(條)小溪,一(孔)石橋。一(叢)翠竹,一(群)飛鳥。
一(面)隊旗,一(把)銅號。一(隊)“紅領巾”,一(片)歡笑。
第二課:課文填空(這篇課文必須再次背誦)
(楊)高,(榕)壯,(梧桐)樹葉像手掌。(楓樹)秋天葉兒紅,(松柏)四季披綠裝。(木棉)喜暖在南方,(樺樹)耐寒守邊疆。(銀杏)(水杉)活化石,(金桂)開花滿院香。
這篇課文和園地二必須要會背會寫的:
十年樹木,百年樹人。
樹高百尺,葉落歸根。
樹無根不長,人無志不立。
有山皆圖畫,無水不文章。
一畦春韭綠,十里稻花香。
忠厚傳家久,詩書繼世長。
第二課:《拍手歌》
(這篇課文必須再次背誦)
這個里面的考點較少,但是要熟記以免有填空題目,拍手歌我學會了:動物是人類的朋友,我們要保護動物。
1:雀、雁、鷹(都有隹,隹和飛禽有關)
2:雞、鸝、鵝(都有鳥,與鳥有關)
第三課:《田家四季歌》
(這篇課文必須再次背誦,有可能會在里面抽一句話考你是在什么季節(jié),或者按照課文內容填空)
說說各個季節(jié)的農事活動(考的可能性不大,但簡單了解)
播種、插秧、耕田、采桑、除草、割麥、打谷、積肥
春季:播種
夏季:插秧、耕田、采桑、除草
秋季:割麥、打谷
冬季:積肥
園地二:查字典是重點
1:首先要確定這個字的部首是什么。
2:在“部首目錄”里找到要查的部首是幾畫,并且找到部首的頁碼。
3:按照頁碼在“簡字表”中找到部首,然后是除去部首多少畫,然后在相應位置找到所查的字和它的正文中的頁碼。
第二單元要注意的生字:園(結構是“全包圍”)
群(部首的“羊”)
巾(獨體字,部首是“巾”)
掌(部首是“手”)
裝(部首是“衣”)
叢(上下結構,部首“一”)
六(上下結構,部首“八”字底或者“京字頭”都行)
九(獨體字,部首“豎撇”)
友(半包圍,部首“又”)
世(獨體字,部首“一”)
二年級語文上冊第六單元教案(部編版)
第六單元(課文)
15.大禹治水
教材分析
本課是一個流傳千古的民間傳說,講述的是在洪水泛濫成災,百姓無家可歸時,大禹治理洪水的故事。文章共4個自然段,按起因、經過、結果安排故事情節(jié)。在這個故事中,我們可以通過大禹三過家門而不入感受到他無私奉獻的精神;從大禹“走遍千山萬水,吃盡千辛萬苦”“挖開九條大河,劈開九座大山”的描寫中體會到大禹的頑強意志。課文篇幅短小,選材精當,文中精準規(guī)范的語言,如“淹沒了農田”“沖倒了房屋”“挖通大河”“劈開大山”等動賓搭配的詞組值得學生咀嚼品味積累;文中“九條”“九座”“十三年”“三次”“十多歲“等數量詞的運用對表現人物的精神起到了渲染烘托的作用,是引導學生關注的重點。
大禹治水的故事距離學生很是遙遠,我們的孩子生活在大新疆,對于洪水沒有直觀的認識,再加上年紀尚幼,對大禹治水的艱辛和不顧個人幸福,一心為百姓謀幸福的高尚情懷在理解和感受上有一定的困難。這是本課教學的難點,但這也正是對學生進行情操熏陶的良機,這些在蜜糖中長大的孩子普遍比較自私,不太會主動關心周圍的人和事,通過教學本課,可以與現在世界各地頻繁發(fā)生的自然災害相聯系,培養(yǎng)學生悲天憫人的大愛之情。
設計理念
培養(yǎng)學生的自主閱讀能力,發(fā)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引領學生學會學習,是新課標的重要理念,也是語文教學的重要任務。教學《大禹治水》一文,就是要引領學生自主走進語言文字,品味語言的秘妙,感受文本形象,體會文本內涵,培養(yǎng)學生自主閱讀能力、語文學習能力。
教學目標
1.初讀課文,認識本課8個生字,會寫7個生字。繼續(xù)培養(yǎng)獨立識字、合作識字的能力。
2.熟讀課文,理解“倒塌、堵塞、叮囑、開鑿、壘、長年、欣欣向榮、敬仰、愛戴、英雄”等詞語,了解大禹治水的故事,理清作者思路。
3.自主閱讀課文,抓重點詞句理解課文,使學生學會在課文情景和語言文字中受到熏陶。
4.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明白大禹為什么成為人們世世代代敬仰和愛戴的英雄,感受大禹的奉獻精神,培養(yǎng)學生的奉獻意識。
教學重點了解大禹治水的故事,通過重點詞句感受大禹的奉獻精神。
教學難點抓重點詞句理解課文,引導學生學會在課文情景和語言文字中受到熏陶。
課前準備
1.教師查閱有關大禹治水的資料,制作有關課件。
2.學生預習課文,自學字詞,查閱相關資料
課時安排2課時
教學流程與設計意圖
第一課時
一、激情導入
1、同學們,你們誰能說說你知道的英雄、偉大人物?(生自由說)
2、同學們知道的可真多呀!今天,我們再來認識一位偉大的英雄——禹(板書課題),齊讀三遍。
3、簡介禹,質疑,從題目上,你們可以看出文章寫大禹什么事嗎?
[一步步的問題導入,激發(fā)學生求知的欲望。]
二、初讀課文
1、自由輕聲讀課文,要求:
(1)讀準字音,讀通句子;
(2)標出各自然段序號,分別說說哪個自然段寫治水前、治水、治水后。
2、出示小黑板,指名填空。
第()自然段寫洪水危害老百姓;
第()自然段寫大禹治水經過及治水13年,三過家門而不入;
第()自然段寫洪水被制服,老百姓過上安定的日子。
[這一環(huán)節(jié)的設定,讓學生腦子里對課文有個初步的印象。]
3、檢查自讀效果
(1)指名逐段讀課文,注意讀準字音;
(2)小組合作讀課文,互相檢查糾正字音;
4、師范讀課文
[加強朗讀訓練]
5、口頭填空。
課文主要講的是大禹為了(),三次經過家門都沒有()。
三、教學生字
1、出示生字:治、洪、害、姓、理、形、通、被、制、偉
2、指名讀。
3、說說你記住了哪些字?是用什么方法記住的?有沒有要提醒大家注意的?(生可同位互相討論)
[通過學生的討論、交流,加深對字的記憶。]
4、老師范寫生字。
5、學生在書上描紅書寫。
四、作業(yè)。
用本課生字寫一段話。
第二課時
一、回憶導入,明確目標。
1、同學們這節(jié)課我們繼續(xù)學習《大禹治水》,通過上節(jié)課的學習,你知道什么?
2、大禹治水的結果怎樣?引讀第4自然段。
3、過渡:這洪水究竟有多大?大禹是怎樣制服朋水的呢?為什么稱大禹是治水的偉大英雄?這節(jié)課我們來一起解決這些問題。[這三個問題的過渡,提示了本課的學習目標。]
二、學習課文,認識大禹
(一)學習課文第一自然段
1、過渡:是啊,那洪水究竟有多大?老百姓到底有多苦呢?
2、讓我們來了解當時洪水泛濫的情景吧!
3、指名讀第一自然段。
4、教師用簡筆畫勾畫出淹沒的農田,沖到房屋的洪水。
(1)在平日里,水都在農田下,發(fā)洪水時(邊畫洪水邊說)洪水淹沒了農田,意味著什么?(人們沒有糧食吃)
(2)繼續(xù)畫:大水把人們的房子也沖毀了,這意味著什么?(人們沒有家了,也就無家可歸了)
5、可惡的洪水使人們失去了寶貴的糧食、失去了溫暖的家,人們只好到處流浪,過著痛苦的生活。
6、看到這滔滔的洪水沖跨了房屋,淹沒了莊稼,老百姓無家可歸,你的心情怎樣?你能通過你的朗讀表現出洪水的兇猛以及老百姓生活的不幸嗎?
(1)指名讀。加之生生、師生間的互評:有感情!能把洪水讀得再兇猛些嗎?通過你的朗讀,我仿佛看到了波濤滾滾的洪水正向我們沖來,太可怕了!又仿佛看到了老百姓正在四處逃難,真是太可憐了!……
(2)好大的洪水,好不幸的人們!來,我們一起滿懷同情,讀讀這一段。
[運用板畫與介紹,創(chuàng)設意境,激發(fā)學生的情感,學生能入境讀書,體會老百姓的不幸生活。]
(二)、學習課文第二自然段。
1、過渡:老百姓就這樣日復一日,年復一年的過著家破人亡,無家可歸的日子,能讓老百姓這種苦難的日子繼續(xù)下去嗎?不行!這洪水給老百姓帶來的災害真是太大了,該不該治?這時誰挺身而出?大禹也像你們一樣,下決心治理洪水,他會怎么想呢?這個決心下得好!一起來讀好這句話。
出示句子:禹下決心要治理洪水。
2、治理洪水可不是件輕松的事情,大禹是怎樣治理洪水的呢?自由讀課文第二自然段。
3、出示圖1:禹先做了什么?(察看水流和地形)他是怎樣察看的?指名讀文。
出示句子:他吃盡千辛萬苦,走遍了千山萬水,仔細地察看水流和地形。
指名讀。水流我們都知道,地形是怎么回事?如果我們要察看一個地方的水流和地形那就爬山,還得過河,辛苦吧?大禹可比我們辛苦多了,你從哪里看出來?千山萬水就是指他爬的山很……,過的河……數都數不清。誰來讀好這個詞。想象一下,大禹在走遍千山萬水的過程中可能會遇到哪些困難?這么多困難,都被禹克服了,他真是吃盡了千辛萬苦!誰來讀好這句話。
4、這還只是治水的準備工作,更大的辛苦在后面呢。出示圖2:禹又做了什么?指名讀。
出示句子:他帶領老百姓挖通九條大河,劈開了九座大山,引導洪水流入了大海。
這句話里有兩個詞,它們都帶有九字,你從這個九字明白了什么?如果只是挖河還不算難,如果河與河之間還有山,那還要劈開大山。你見過大山嗎?讓你去開山你敢么?大禹干了4千7百多天,要13年,在沒有先進機器的古代,這是多么不容易??!想一想,禹在帶領老百姓挖河,劈山的過程中,又會遇到哪些困難?這些困難,又都被禹戰(zhàn)勝了。他真是吃盡了千辛萬苦。
[想象一下,大禹在走遍千山萬水的過程中可能會遇到哪些困難?想一想,禹在帶領老百姓挖河、劈山的過程中,又會遇到哪些困難?這兩個問題的設計,幫助孩子提煉生活、豐富想象,重新構建原有的知識儲備,學生通過想象,可以進一步體會大禹的辛苦及面對困難無畏的精神。]
5、禹怎么會想到這個辦法呢?請小朋友聽一個故事。師介紹禹的父親鯀治水的故事。
教師小結:禹為了治理好洪水,他總結了父親治水的經驗,察看地形,帶領老百姓挖河,劈山,采用了“引”的方法。他的治水方法和父親的方法是補養(yǎng)的。你聽了,覺得大禹又是一個()的英雄。
[通過講述禹的父親鯀治水的故事,通過介紹父親治水的教訓,進一步引導小朋友“知其所以然”,大大提高學生的認識水平。通過兩次概括:大禹是一個()的英雄,為后文“偉大英雄”的理解打下伏筆,理解文末稱他為偉大的英雄,也就水到到渠成。]
6、學到這里,覺得大禹怎么樣?帶著這種感覺再讀這一小節(jié)。
(三)、學習課文第三自然段
過渡:禹在外治水整整13年。其間,還傳頌著一件更加感人的故事,你想聽嗎?
1、教師講述,誰能把他填一填嗎?
出示填空:禹在外治水()年,曾經()次路過自己的家門,但他()次也沒有進去看一看。禹的兒子()多歲了,還不知道父親是個什么樣子。
2、誰愿意讀一讀。
3、大家說說一周有多少天?一個月多少天?一年多少天?十三年知道多少天?十三年四千七百多天哪!這期間他沒有回過家,而僅有的三次路過家門的機會,但是還是沒有回家?如果是你,當你一年、兩年見不到你的父母,你會怎么想?禹的兒子十三年見不到他的父親,他幼小的心靈又會怎么想?有一天,禹的兒子再也忍不住了,跑去問娘,他會問些什么呢?面對兒子的提問,娘會怎么回答他呢?指名學生角色表演。
[思維是從問題開始的,一個個問題就像一個個小鉤子鉤住孩子的好奇心,使學生的學習成為一種自覺自愿的心理渴望。同時讓學生聯系自己,設身處地的想一想,接著又讓學生分別表演母親和兒子,讓學生將內心的想法通過語言表達出來,學生就能在境中悟情,體會大禹的偉大精神。]
4、小結:是的,沒有人不愛自己的家,也沒有哪個父親不愛自己的孩子,但是大禹為了千萬的老百姓能過上好日子,他舍小家而顧大家。后人用一個成語概括了這個故事,叫做“三過家門而不入”,現在,人們常用這個成語,贊揚像禹這樣“不顧小家顧大家的無私奉獻的人”。
[閱讀課文后,進行概括,適時拓展介紹成語,更有利于學生的學習。]
5、他多想回去看一看那?。】墒菫榱酥卫砗樗?,為了拯救天下苦難的百姓,他舍小家而顧大家,三過家門而不入?。∽屛覀儙е@崇敬的心情再來讀一讀這感人的故事吧!
[氣氛的渲染、成功的引導,讓學生走進了文本,走進了主人公,讓學生的脈搏和作者的脈搏一起跳動。]
6、讀到這里,你想對他說什么?你覺得大禹是一個()的英難?
四、深入情境,情中悟理。
1、過渡:就這樣,大禹為了治理洪水走遍了千山萬水,吃盡了千辛萬苦,終于把洪水給治服了,想象一下那又是怎么樣情景呢?讓我們放聲朗讀吧?。ㄗ杂勺x最后一小節(jié))
2、出示圖片:在這安定的日子里,老百姓在做些什么???
[展示老百姓安定生活的情景,此時無聲勝有聲。既擴充了課文的內容,也有利用幫助學生理解課文。]
3、這幸福美滿的日子是誰帶來的?如果你是大禹的鄰居,你會對他說什么?
4、如果你是他的兒子,你又會說什么?
5、學到這,你又想對大禹說什么?
[進一步挖掘教材蘊含的思想性,有意識地把思想教育融于語言文字訓練之中,含而不露。三個連續(xù)的問題,體現了一定的梯度,通過角色的變換,進行語言訓練,使學生在讀思說的教學活動中受到了崇高的人格熏陶和感染,激發(fā)學生對大禹的崇敬之情。]
6、是的,他不愧后人稱他為大英雄,不僅我們這里說他,所有的人都記住了這位治水的偉大英雄---大禹。大禹治水是發(fā)生在公元前21世紀的故事,一直流傳到公元后21世紀的今天,而且還會一代又一代流傳下去,這就是----代代相傳(板書)!
7、學到這里,你明白為什么課題中稱他為大禹,為什么結尾還稱他為偉大的英雄嗎?(因為禹不但吃盡了千辛萬苦,還無私私奉獻,所以人們尊敬的稱他為“大禹”,稱他為偉大的英雄。)
[引導學生討論,既照應了題目,又完成了開頭的學習目標:為什么稱大禹為偉大的英雄,學生進一步理解了禹的形象,學生的思維也得到了訓練。]
8、今天讓我們永遠記住這位勇敢無畏、智慧、一心為公的偉大英雄----大禹,讓我們再一次深深呼喚他-----大禹!此時此刻讓我們帶著對他的無比崇敬之情齊讀最后這一小節(jié)。
[升華情感讓人文性與思想性進一步整合,讓學生用“心理視線”去讀書,讓學生得到情的激發(fā),智的啟迪,美的熏陶。]
五、擴展
在我們國家的歷史上,像大禹這樣的故事還有很多很多,像愚公移山,精衛(wèi)填海,這些都是我們民族文化的一個重要的組成部分,我們來讀一讀。
六、講故事。
把你最喜歡的一個神話故事講給同學聽。
板書設計:
洪水肆虐
大禹治水{治水過程智慧超群無私奉獻
洪水退卻
教學反思:
16.朱德的扁擔
教材分析:
這是一篇記敘文。文章記敘了朱德同志在井岡山革命時,和大家一起挑糧食的故事,表現了他雖身為革命領袖,卻以身作則,與普通戰(zhàn)士一起同甘共苦的高貴品質。課文敘述生動詳細,真實地反應了當時革命戰(zhàn)士間的互助互愛,同甘共苦的精神,但這離學生的生活實際比較遠,要放入情境中好好體會。本教學設計很好的利用了學生的好奇心理,一個問題接著一個問題,環(huán)環(huán)相扣,在吸引學生注意力上表現出色。
教學目標:
1.學會正確認讀本課生字,理解生字組成的詞語。
2.能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能復述課文。
3.讓學生感受革命領導人以身作則、與戰(zhàn)士同甘共苦的高貴品質。
教學重難點
識字、寫字、讀文。
教學媒體
課件
課時安排
二課時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1.小朋友們,你都認識哪些革命偉人呀?
2.你認識他嗎?讀“朱德”,說說你對他的了解。
師補充朱德生平:朱德是偉大的馬克思主義者,無產階級革命家、政治家、軍事家,中國共產黨和中華人民共和國主要領導人之一。他在長期的軍事生涯特別是革命戰(zhàn)爭的實踐中,積累了豐富的軍事經驗。可以說,他是一位很會打仗的大將軍。但是,今天,等你學了這篇課文后,你會感受到朱德的另一面。
3.指讀課題。
讀了這個課題后,你有什么疑問嗎?
質疑課題。
簡單介紹扁擔:扁擔,有用木制的,也有用竹做的。無論采自深山老林的雜木,還是取之峽谷山澗的毛竹,其外形都是共同的,那就是簡樸自然:直挺挺的,不枝不蔓,酷似一個簡簡單單的“一”字。我認為扁擔具有杠桿作用,不僅為我們提供方便,更重要的是省力。
4.就讓我們去課文中看看。
二、新授課
1.自讀課文三遍,并自學生字。
2.檢查自學情況。
(1)出示生字卡片,指讀。
(2)出示詞語,指名讀。
3.分自然段指名讀課文。
(1)指讀第一段,正音。說說時間、地點和人物。從這一段里,你知道了什么?
(2)指讀第二段,正音。這段講了什么?
(3)指讀第三段,正音??纯匆还灿袔拙湓?。
齊讀第三自然段。
現在你能解決剛才的疑問了嗎?回答剛才的問題。
4.齊讀課文。
三、學習生字
1.觀察每個字,說說它是什么結構。
2.師在黑板上范寫,生在書上或本上寫。
3.說一說什么字怎樣寫。擴詞。
4.生描紅、臨寫。
四、寫話
用本課的生字寫一段話。
第二課時
一、復習導入
1.復習詞語。
2.簡單說說,課文講了什么?
3.大家看,朱德同志正挑著扁擔向我們走來呢!今天我們一起來學習……齊讀課題。
二、學習第一自然段
1.請小朋友們自己快速地讀一讀課文,看看,朱德同志是什么時候,在哪里挑扁擔呢。
2.指讀相關自然段(第一自然段)。說說你知道了什么?
(1)“會師”是什么意思?當時朱德同志帶領著革命起義隊伍,而毛澤東帶領了八路軍,他們的目的地都是井岡山。經過一段時間,他們都到達了井岡山,互相碰面了。這叫…會師。
(2)井岡山上就是朱德的隊伍了。山下是日本鬼子。你能說出,紅軍是哪部分隊伍嗎?(山上的隊伍)
(3)那正是咱們的隊伍。雖然占據了山上這個有利位置,但是,山下就是……生:敵人。
你感覺紅軍所在的地方怎么樣?(危險)
3.請你讀出危險的感覺。指讀第一自然段。
4.齊讀。
三、學習第二自然段
1.井岡山不僅是個危險的地方,它讓紅軍們面臨了另一個困難。請你自己讀讀第三自然段。看看,紅軍的困難在哪里。
2.指名說。(糧食不夠)
3.你從哪里看出來?指讀相關句子(第一句)
4.要粉碎敵人的圍攻,除了儲備足夠的糧食,還有沒有別的辦法了?(沒有)你從哪個詞語里看出來的?(必須)
5.是呀,你能給“必須”換個詞語嗎?(只能、只有、一定……)
6.再指讀第一句。你能用必須說句話嗎?
7.指讀第一句話。你知道了什么?(井岡山的糧食不多;紅軍要去茅坪挑糧食)
8.茅坪在哪里?(山下很遠的地方)。
9.交流。指讀。你從這里看出了什么?
(1)茅坪很遠?!拔辶铩?,說明遠。指讀。
(2)路難走?!吧礁呗范?,非常難走”。想象,走的時候會遇到哪些困難?
10.這位戰(zhàn)士,這么難走的路,你愿意去挑糧嗎?為什么呀?
11.書本上戰(zhàn)士們是怎樣的心情?指讀第三句。從哪里看出來。
12.齊讀第二自然段。
四、學習第三自然段
1.自己讀第三自然段,思考,朱德有幾根扁擔?
2.交流答案。(兩根)
3.你怎么知道是兩根?(第一根朱德挑了之后,被一個同志藏掉了,于是他找了第二根)
4.為什么這個同志要藏朱德的扁擔呢?自己讀第2-3句話。思考。
5.指讀。
6.朱德怎樣挑糧的?指讀相關句子。
7.挑了多少糧食?(滿滿的一擔糧食)反復指讀,讀出多。
8.采訪:朱德同志,你挑那么多糧,累不累?你什么心情呀?為什么?
9.大家知道嗎?白天,朱德要關心戰(zhàn)士的身體,要檢查軍隊情況,要觀察敵人動向;晚上,他又要擔心大家有沒有休息好,有沒有挨凍、餓著,他還要偵查敵情。你感覺朱德的工作怎么樣?(很多,很繁重)
10.所以,戰(zhàn)士們想,朱德同志工作……生接讀。
11.這位小戰(zhàn)士,你干嘛要藏朱德的扁擔呀?為什么呢?
12.朱德同志丟了扁擔之后,又是怎么做的呢?自讀第4句話。
13.交流?;卮饐栴}。
14.你認為朱德做扁擔花了多少時間?(一夜),你從哪里看出來的?(連夜)指讀。你還從這個詞語看出了什么?
15.朱德的第二根扁擔什么樣?(刻了朱德記)
16.為什么要刻呢?(不要再丟了)這三個字表示什么?(表示這根扁擔是朱德的)
18.采訪:小戰(zhàn)士,你還想藏朱德的扁擔嗎?為什么?
五、總結
1.齊讀全文。
2.課文學完了,你想對朱德同志說些什么呢?
3.大家看,這樣一位偉大的革命領導人他毫不擺架子,卻和戰(zhàn)士們一起挑糧,我們都要尊敬他呢。還有哪些革命偉人是值得我們尊敬的?一起記下他們的名字:毛澤東、鄧小平、陳毅、朱德,我們一起來了解有關他們的故事。(讓學生閱讀提前準備好的有關偉人故事的文章。)
六、寫話。
寫一寫身邊的有關感人的故事。
板書設計:
第27課朱德的扁擔
五六十里
一道去挑糧
山高路陡
教學反思:
17.難忘的潑水節(jié)
教材分析:
這是一篇看圖學文。講的是1961年敬愛的周恩來總理來到西雙版納的黎明城,和傣族人民一起過潑水節(jié)的事。這篇看圖學文由一幅圖和一篇短文組成。圖上的背景畫的是西雙版納地區(qū)的特有風光。樹木茂密,鮮花朵朵,地上是鳳凰花鋪成的“地毯”。周恩來總理在畫面中間,雙手端著銀碗,穿著傣族服裝,面帶笑容。他周圍是穿著節(jié)日服裝的傣家兒女。有的拿著銀壺,有的端著花碗,有的敲著象腳鼓,有的打著镲,大家十分高興。課文內容同畫面相聯系,講了周恩來總理同傣家兒女過潑水節(jié)的情形。課文共8段,是按事情發(fā)展的先后順序敘述的。
教學目標:
1、會認17生字,會寫8個生字,并結合詞語的學習,理解字義,記憶字形。通順、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通過學習,理解生字詞在文中的意思,并準確運用生詞造句。
3、引導學生對周總理和人民心連心有一定的認識,感受傣族人民和周總理一起過潑水節(jié)的幸福和快樂。
教學重點:
教學重點是識字、寫字,有感情朗讀課文;感受傣族人民和周總理一起過潑水節(jié)的幸福和快樂。
教學難點:
教學難點是對周總理和人民心連心有一定的認識,對傣族人民的潑水節(jié)有初步的了解。
教學準備:
了解周總理的生平及相關故事,了解傣族及潑水節(jié)的資料;教師準備多媒體課件。
教學時數:二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解釋課題,導入新課。
1.師:我們的祖國邊疆遼闊,有56個民族,你知道哪些少數民族?(暢所欲言)
2.板書“潑水節(jié)”,解題。
師:每年清明節(jié)前后,傣族人民都要迎來他們一年中最盛大的節(jié)日——潑水節(jié)。節(jié)日那天,傣家人身穿節(jié)日的盛裝,敲著象腳鼓,劃著龍船來到聚集地。他們一手端著盛滿清水的銀碗,一手拿著柏樹枝沾了水向人們潑灑,為人們祝福。大家都沉浸在歡樂和幸福之中。
4.補齊課題---“難忘的潑水節(jié)”,齊讀課題。
今天,課文中描述的潑水節(jié),卻是一次與眾不同的、令傣族人民世代不能忘懷的潑水節(jié)。它到底特殊在哪兒呢?我們一起來學習課文
二、初讀課文,自主識字。
1.采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讀課文,要求讀準字音,不加字漏字,難讀的句子要多讀幾遍。
2.指名讀。(其他同學注意聽,看他的字音讀準了沒有,如果沒有讀準,可以站起來給他糾正)
3.再讀思考:
(1)這篇課文共有幾個自然段?
(2)課文講了一件什么事?
(3)在帶有生字的下面做記號。
4.檢查初讀情況。
5.出示生字認讀。
三、指導寫字。
1.仔細觀察田字格中的范字,并說說哪些字容易寫錯,哪些字不容易寫好。
2.重點指導:“恩”上半部不是“田”;“潑”不要漏寫最后一筆“點”;“鳳”不要寫成“風”;“鮮”,魚字旁的最后一筆是“提”;“壽”下邊的“寸”要寫小一些;“腳”三個部件的高矮不同。
3.學生書寫,教師巡回指導。
4.展示自己寫的字,大家互相評一評。
四、寫話。
用本課的生字寫一段話。
第二課時
一、復習鞏固。
1.讀生字,齊讀,點名讀。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老師朗讀,同學們閉上眼睛感悟課文中所寫的畫面,引導學生感受這個特別的中的氛圍。提問,你看到了什么?聽到了什么?
思考:(1)周總理和人們?yōu)槭裁茨敲撮_心?
(2)為什么1961年的潑水節(jié)令人難忘?
(3)再一次深情地讀一讀課題吧!
二、再讀課文,深入理解。
(一)學習第1、2自然段。
1.默讀第1自然段,這段告訴了我們什么?鳳凰花是什么顏色的?(重點理解:理解“火紅火紅”“一年一度”)
2.指名讀第2自然段,邊讀邊想:這段告訴了我們?
今年的潑水節(jié)有什么特別的地方?用“因為……所以……”說一說原因。
(二)學習課文3自然段。
1.帶著問題讀第三自然段:傣族人民是怎樣歡迎周總理的?畫出有關語句。
(1)句子1:人們敲起象腳鼓,從四面八方趕來了。
抓住“四面八方、趕”字體會人們急著迎接周總理的心情。
展示象腳鼓圖片。
(2)句子2:人們在地上灑滿了鳳凰花的花瓣,好像鋪上了鮮紅的地毯。一條條龍船劃駛過江面,一串串花炮升上天空。
抓住“地毯”,可以結合生活實際,讓學生說說在什么地方看到過“鮮紅的地毯”從而感悟到傣族人們撒花瓣獨特的迎客方式以及喜慶氣氛。
抓住“一條條、一串串”與“一條、一串”的區(qū)別,讓學生領悟節(jié)日的熱鬧和喜慶。
這句中有一個比喻,生動形象。
(3)句子3:人們歡呼著:“周總理來了!”
抓住“歡呼”感悟人們見到周總理的激動心情。
2.指導朗讀,你能把這熱烈的場面讀出來嗎?
(三)看圖,細讀第四自然段。
1.師:看,周總理來了,他走到傣族人民中間來了!(出示課本插圖)誰來說說“今天”周總理穿的什么樣的衣服。周總理為什么要這樣打扮呢?
2.畫出描寫周總理衣著和表情的詞句并反復讀一讀。
(四)讀、議第五自然段。
(1)男生讀描寫周總理潑水的句子,女生讀描寫傣族人民潑水的句子。
(2)男生扮演周總理,女生扮演傣族人民,一邊潑水一邊祝愿,想想怎么說呢?
啟發(fā)想象:
周總理把水潑到老年人身上,祝愿——
周總理把水潑到年輕人身上,祝愿——
周總理把水潑到孩子們身上,祝愿——
(五)學習第六至第八自然段,總結全文。
正因為1961年的潑水節(jié)是跟敬愛的周總理一起度過的,所以傣族人民深深感到那年的潑水節(jié)是“幸福”的,是“令人難忘的”,有感情地朗讀第六至第八自然段。
三、完成課后練習“我會填”
1.指導學生自己組詞填寫,再統一交流。
2.你還知道有哪些這樣的多音字,給大家說說。
3.鼓勵學生積累自己喜歡的詞語,不僅僅是本課的。
四、拓展交流。
我國是一個多民族的國家,每個民族都有自己的民族風情。哪位同學還知道哪些少數民族的民族風情?請給大家講一講。(學生介紹,老師補充資料。)
火把節(jié):火把節(jié)是彝族人民最盛大的節(jié)日。每年農歷6月24日,人們穿著節(jié)日的盛裝,從四面八方聚到一起。他們白天進行斗牛、摔跤比賽,晚上有的在篝火邊載歌載舞,有的則手舉火把在田間奔跑、玩耍,十分熱鬧。
那達慕大會:每年七、八月份的那達慕大會是蒙古族最大的節(jié)日。牧民們穿著盛裝,騎上駿馬,趕著牛羊,唱著牧歌從四面八方聚到一起。蒙古族小伙子進行摔跤、賽馬、射箭比賽,而其他人則在一旁隨著琴聲邊唱邊跳,快樂極了。
五、寫話。
寫一寫我們過六一或是12.9大合唱時的情景,注意抓住一個點一個細節(jié)來寫。
板書設計:
17.難忘的潑水節(jié)
周總理共渡潑水節(jié)祝福傣族人民
(幸福、難忘)
教學反思:
口語交際:看圖講故事
教學目標:
1、看懂圖的意思,聯系生活實際講故事。
2、培養(yǎng)學生通過合理想象,完整講述故事的能力,培養(yǎng)認真傾聽和樂于表達、交流的習慣。
3、培養(yǎng)學生的閱讀興趣,養(yǎng)成愛閱讀的習慣。
重點難點:看懂圖的意思,聯系生活實際講故事。
教學準備:多媒體課件教學過程:
一、談話激趣,明確要求
1、早就聽說我們二年級一班的孩子們個個聰明伶俐、活潑可愛,能寫善畫,很會看圖講故事、編故事呢?
2、今天,老師就和大家一起來看圖講故事、編故事。有沒有信心?再大聲一點!
3、請你們把書打開81頁,這節(jié)課我們要看這幅圖編一個完整的故事,聽老師讀圖下的兩段話,看看有會么要求?(板書:看——想——說)
二、觀察圖意,指導方法
1、引入課題,出示圖畫。
(1)請你們看,圖中講的是什么時候的什么事?
(2)學生自由看圖,看懂了舉手向老師示意。
(3)孩子們:請把書放好,看大屏幕。你們看懂了?
2、觀察圖意,分圖說話。
(1)幻燈片出示第一幅圖
①、看圖上有誰?他們在干什么?
②、他們吃飯是在什么時候呀?
③、他們在什么地方吃飯呢?
④把時間、人物、地點、事情連起來說說。板書:(吃飯)
(2)幻燈片出示第二幅圖
①大家看看第二幅圖,圖上又來了誰?
②孩子在做什么?爸爸開門做什么?(板書:看書)
(3)幻燈片出示第三幅圖
①仔細觀察第二幅和第三幅圖,看看孩子和爸爸有什么變化?
②用你的語言描述一下第三幅圖。
(4)幻燈片出示第四幅圖
①餐桌前是誰和誰?誰不在?猜猜他做什么去了?
②同學們剛才說得真好,那第四幅圖誰來說說呢?
(5)幻燈片出示第五幅圖
①猜猜媽媽可能會說什么?
②誰能來說說?
(6)幻燈片出示第六幅圖
①猜猜第六幅圖可能畫的什么?
②把你想像的畫面用語言進行描述。
3、完整敘事,交流評價。
(1)那你們能把六幅圖的意思連起來說一說嗎?請看要求,(幻燈出示)齊讀,按要求試著跟你的同桌說說。請同桌同學互相補充。
(2)哪位同學愿意跟大家介紹一下?聽的同學要認真,聽完后可以評價,也可以補充。
(3)你覺得自己說得怎樣?
(4)抽生評價。
三、創(chuàng)設情境,表演故事
1、剛才同學們編的故事都很不錯,你們愿意做個小演員,把你們編的故事演一演嗎?(幻燈出示圖片),讀題目要求,想一想:這個故事需要幾個角色:小明、爸爸、媽媽,剩下的小朋友就請做觀眾,對于成員的表演提出合理的建議,然后輪流進行表演。好,現在開始吧!
2、小組代表上臺進行故事的表演。
四、感悟故事,拓展升華
1、同學們,通過今天這節(jié)課的學習?你都有哪些收獲呢?
2、師:剛才同學們說得很好,這節(jié)課大家學到了很多:A、養(yǎng)成閱讀的好習慣。B、學會了怎么樣說清一件事。C、在交際活動中,培養(yǎng)了認真傾聽、合作的良好交際習慣,老師把大拇指送給你們!。
5、老師還給大家推薦一部非常好看的書《綠影仙蹤》,我們也能從中學到很多知識。
五、總結:
親愛的小朋友們,我們生活的這個世界很美好、很可愛,同時,書中也有許多樂趣,讓我們暢游書的海洋吧!
教學反思:
語文園地六教案
教學目標:
1、通過認識生活中的車船的方式,認識生字轎、救、摩、托、防、漁、貨、科、考。
2、學會根據詞語的意思猜測多音字的讀音。
3、要求學生熟悉句號、感嘆號、問號,掌握句號、感嘆號、問號的用法、作用及書寫。
4、學習“我的發(fā)現”,會通過觀察、對比、分析等方法識字。
5、積累關于勵志的名言,培養(yǎng)閱讀和積累勵志名言的興趣,進一步感受名言的魅力。
6、繼續(xù)培養(yǎng)愛閱讀,愛積累的好習慣。
重點難點:
1、通過認識生活中的車船的方式,認識生字轎、救、摩、托、防、漁、貨、科、考。
2、要求學生熟悉句號、感嘆號、問號,掌握句號、感嘆號、問號的用法、作用及書寫。
課前準備:
1、制作多媒體課件。(教師)
2、制作生字詞卡片。(學生)
課時分配:二課時
第一課時
一、識字加油站。
1、學生借助拼音認識生字。
轎、救、摩、托、防、漁、貨、科、考。
另外組詞:
轎(轎子)(花轎)
救(救命)(營救)
摩(摩的)(摩托車)
托(拜托)(托?。?/p>
防(預防)(防止)
漁(漁夫)(漁民)
貨(貨車)(貨物)
科(學科)(科目)
考(考察)(考試)
2、讀生字:自己讀、同桌讀、開火車讀、全班齊讀。
3、討論:你還知道哪些車或船?
下雨車,下雨車,邊下雨來邊唱歌。灑水車
長長一條龍,走路轟隆隆,跨河又鉆洞,嗚嗚向前沖,載客又運貨,運輸立大功?;疖?/p>
用腳踩,不需要用汽油的車。自行車
要排隊等,一個一個投幣才能坐的車。公共汽車
失火的時候一定需要它幫忙。消防車
抓壞人的時候,警察就會開著它出來。警車
小朋友真棒!都猜對了
4、小結識字的方法。
二、字詞句運用。
1、讀一讀,看誰讀得準。
盛開床鋪種子好人分別
盛飯鋪路耕種好客水分
重新高興口號干凈難忘
重點興起號叫干活災難
2、看誰能給這些多音字注上拼音。
3、師出示正確的拼音,生檢查自己的注音情況。
4、說一說,我們學過的多音字還有哪些?
5、我會選一組多音字說話。
6、請同學交流匯報。
7、感受標點符號的奧秘。
句號:表述完整的一句話。
問號:用于問題的末尾。
感嘆號:又稱驚嘆號、嘆號,用于句子結尾,表示驚訝。主要用在感嘆句的句末,表示強烈的感情。
8、學生試著給3個句子打標點。
(1)一陣秋風吹過樹葉像蝴蝶一樣飄落下來
(2)我們去公園玩公園花真多呀
(3)這棵樹的葉子真奇怪是什么樹呢
9、想一想一般以什么詞結尾的句子打問號?什么詞結尾的句子打感嘆號?
10、你能說一句問句和感嘆句嗎?
三、我的發(fā)現。
1、先觀察,再讀一讀,并說說你有什么發(fā)現?
巴—把爸吧
包—飽抱炮
方—放防房
青—清晴情
馬—媽螞嗎
2、請學生匯報自己的發(fā)現。
3、體會形聲字的特點。
4、感嘆中國漢字的魅力。
四、我的收獲。
第二課時
一、復習多音字引入新課。
二、日積月累
1、師:孩子們知道我們今天要積累什么嗎?
2、打開83頁,讀讀:
(1)有志者事竟成。-----《后漢書》
(2)志當存高遠。-----《誡外生書》
(3)有志不在年高。-----《傳家寶》
3、讀了這3個句子,你還想再了解些什么?
4、簡要了解出處及用法。
有志者事竟成,意思是指有志向的人,做事終究會成功。告訴我們人生要自己去拼搏、去奮斗,在風雨中百折不撓勇往直前。南朝《后漢書耿弇傳》中《臨淄勞耿弇》(劉秀):“將軍前在南陽,建此大策,常以為落落難合,有志者事竟成也?!?/p>
志當存高遠,志:志向。存:懷抱。是指人應當懷抱高遠的志向。出自《諸葛亮集誡外甥書》:“夫志當存高遠,慕先賢,絕情欲,棄疑滯,使庶幾之志,揭然有所存,惻然有所感?!?/p>
有志不在年高,下句是無志空長百歲。指年輕人只要有志向,成就不可限量,不在年紀大。也指只要有志向,歲數大了,也可以干出一番事業(yè)。心里有遠大的志向要從小就培養(yǎng),心中沒有理想,到老也是白活。
5、想一想,這3句話有什么共同點?
6、同桌交流:你有什么志向?有什么目標?長大以后要做什么?
7、全班交流。
8、師小結:作為小學生,我們也要有自己的理想,只要心中有了理想,我們便會為之奮斗,最終取得成功。
三、我愛閱讀:魯班造鋸
1、讀一讀。
2、想一想:這個故事主要講了什么?
3、討論:魯班是根據什么來造鋸的?
4、和同桌講一講魯班造鋸的過程。
5、魯班根據小草上的小齒便發(fā)明了鋸子,那人們還根據大自然中的哪些動植物及現象有了新的發(fā)明的?
6、請同學交流。
7、拓展:你想根據生活中的哪些特別進行發(fā)明創(chuàng)造?仔細想一想。
四、教師總結,布置作業(yè)。
教學反思:
部編版二年級語文上冊第五單元知識點梳理
部編版二年級語文上冊第五單元知識點梳理
一、易讀錯的字
弄錯(nóng)回答(dá)井沿(yán)
一堵(dǔ)銜著(xián)哀號(āi)
明朗(lǎng)葫蘆(lú)比賽(sài)
葫蘆藤(téng)寒號鳥(háo)
得過且過(qiě)感謝(xiè)
二、易寫錯的字
沿:右上部分不是“幾”,不要帶上鉤。
觀:右邊是“見”,不要寫成“貝”。
答:上邊是竹字頭,不要寫成草字頭。
際:右邊是“示”,豎鉤不要通到上邊去。
朗:左邊不要寫成“艮”。
卻:右邊是單耳刀,不要寫成雙耳刀。
謝:中間“身”的撇不要出頭。
三、會寫詞語
坐井觀天井沿回答口渴喝水
大話無邊無際面對一陣晴朗
枯草冷卻將來紛紛夜里
一棵謝謝想法盯著鄰居
自言自語奇怪
四、多音字
五、形近字
六、近義詞
無邊無際——一望無際弄錯——搞錯晴朗——明朗
勸告——勸說暖和——溫暖哆嗦——顫抖
懶惰——懶散將來——以后得過且過——茍且偷生
奇怪——驚奇從前——以前雪白——潔白
七、反義詞
朋友——敵人抬頭——低頭晴朗——陰沉溫暖——寒冷
得過且過——精益求精慢慢——迅速雪白——烏黑
奇怪——平常賽過——不如
八、詞語搭配
(1)量詞的搭配
一(棵)葫蘆幾(朵)小花幾(個)小葫蘆幾(個)蟲子
一(只)鳥一(口)井一(只)青蛙
(2)動詞搭配
(種)葫蘆(長滿)綠葉(開出)小花(掛了)小葫蘆
(爬著)蚜蟲(盯著)小葫蘆(生了)蚜蟲(治)蟲
(住著)喜鵲(勸)寒號鳥(呼喚)寒號鳥(凍)死
(3)形容詞搭配
(細長)的葫蘆藤(雪白)的小花(可愛)的小葫蘆
(自言自語)地說(慢慢)地變黃(晴朗)的天氣
(溫暖)的窩(暖暖)的太陽(呼呼)地刮著
(不停)地叫著凍得(直打哆嗦)冷得(像冰窖)
九、詞語歸類
1.得過且過(ABAC)式的詞語:待理不理、當斷不斷、過橋拆橋
好說歹說、橫說豎說
2.形容天氣寒冷的成語:寒冬臘月、大雪紛飛、滴水成冰、天寒地凍、冰天雪地、寒風侵肌、寒風刺骨、寒氣逼人
3、帶“語”或“言”的詞語:一言不發(fā)、不言不語、三言兩語。千言萬語、竊竊私語、少言寡語、自言自語、甜言蜜語
十、句子積累
1.感嘆句:多么可愛的小葫蘆啊!
2.祈使句:你別光盯著葫蘆了,葉子上生了蚜蟲,快治一治吧!
3.比喻句:北風像獅子一樣狂吼,崖縫里冷得像冰窖。
4.反問句:天不過井口那么大,還用飛那么遠嗎?
十一、考點提示
1.背誦《江雪》并默寫。
2.《坐井觀天》比喻眼界小,見識少
3.《寒號鳥》說明好逸惡勞、得過且過是沒有好結果的,美好的生活只有通過辛勤的勞動才能得到。
4《我要的是葫蘆》事物與事物之間關系密切,不可為追求結果而不在乎細節(jié)。
部編版二年級上冊第一單元教材梳理
部編版二年級上冊第一單元教材梳理
(一)單元教材說明
第一單元圍繞“大自然的秘密”這個主題編排了《小蝌蚪找媽媽》《我是什么》《植物媽媽有辦法》3篇課文,側重于體現大自然胡一些科學知識。學生通過閱讀知曉其中胡變化規(guī)律肯科學道理后,會更加喜愛大自然,更想去仔細觀察大自然,去探究其中胡科學奧秘。
本單元胡學習重點之一:積累并運用表示動作的詞語。此學習重點是本單元胡語文要素,體現了本套教科書按寬泛的人文主題和語文要素雙線組織單元結構的特點。3篇中的動詞用得準,用得巧,增強胃表達效果。比如,《小蝌蚪找媽媽》中胡“甩、迎、追、披、露、鼓、蹬、跳、蹦”,《我是什么》中胡“穿、披、落、打、飄”,《植物媽媽有辦法》中胡“告別、乘、掛、炸”。本單元在每一課的課后題與語文園地“字詞句運用”中,都安排了相應的練習,引導學生感受這些動詞給人帶來胡真實感、生動感,并通過用動詞說句子,把閱讀中學到胡詞語與日常生活情境建立聯系,在運用中發(fā)展思維與語言能力。
本單元的學習重點二:借助圖片,了解課文的內容。3篇課文都配有多幅插圖,畫面色彩鮮艷,形象活潑生動,級具吸引力和感染力。要注意引導學生借助圖片理解重點詞句,了解課文內容,借助圖片來講述、背誦課文。
本單元“快樂讀書吧”安排了“讀讀通話故事”,推薦閱讀《沒頭腦和不高興》。重在培養(yǎng)學生對書的認識及良好閱讀習慣的養(yǎng)成。低學段閱讀指導的核心是激發(fā)學生的閱讀興趣,教師要組織開展跟進式閱讀,可以分階段組織分享與交流讀書活動,促進和保持學生閱讀的興趣。從本冊起“和大人一起讀”變?yōu)椤拔覑坶喿x”,意味著由一年級時的學生和老師、大人一起讀的形式,轉向以學生自主閱讀、伙伴間交流為主要形式。交流的方式可以多樣,讓學生在無拘無束的交流中,感受閱讀的樂趣。
(二)單元教學目標
1.認識55個生字,正確、美觀地書寫30個生字,理解相關詞語的意思。
2.正確、流利的朗讀課文,分角色朗讀課文,背誦第三課《植物媽媽有辦法》和古詩《梅花》。
3.理解課文內容,了解小蝌蚪的成長過程、“水”的相關知識以及植物是如何傳播種子的,體會大自然的奇妙,啟發(fā)學生的探索自然的興趣。
4.體會不同動詞的表達效果,提升學生對語言的感受能力。
5.使用普通話進行交流,吐字清晰,能說清楚自己喜歡的動物有趣在什么地方。
6.能夠運用相關詞語說說自己的日常生活情況,提高語言表達能力。
7.通過播放錄音、教師范讀、自主練讀、分角色朗讀等多種形式的朗讀指導與練習,激發(fā)學生的閱讀興趣,提高學生的朗讀能力。
(三)單元教學重點
1.學會生字新詞,積累并運用表示動作的詞語。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3.借助圖片,了解課文的內容。
(四)單元教學難點:
體會大自然的奇妙,激發(fā)學生的探索自然的興趣。
(五)單元課時安排:
1.《小蝌蚪找媽媽》2課時
2.《我是什么》2課時
3.《植物媽媽有辦法》2課時
4.《口語交際:有趣的動物》1課時
5.《語文園地一》4課時
6.《快樂讀書吧》2課時
部編版二年級上冊語文第五單元知識點梳理總結
身為一位人名教師,我們要給學生一個優(yōu)質的課堂。老師需要提前做好準備,讓學生能夠快速的明白這個知識點。這樣可以有效的提高課堂的教學效率,那嗎編寫一份教案應該注意那些問題呢?小編特地為您收集整理“部編版二年級上冊語文第五單元知識點梳理總結”,供您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部編版二年級上冊語文第五單元知識點梳理總結
第五單元知識點整理
第一課《坐井觀天》
坐井觀天(眼光狹小,看到的有限。)
無邊無際(沒有邊際,形容非常廣闊。)
青蛙:眼光狹小,看到的有限。小鳥:見多識廣。(我們不能像青蛙那樣眼光狹小,要見多識廣。)
標點
天不過井口那么大(,)還用飛那么遠嗎(?)
天無邊無際(,)大得很吶(!)
不信(,)你跳出井來看一看吧(。)
第二課《寒號鳥》
寒號鳥(懶惰,得過且過最后凍死了)
喜鵲(勤快,為長遠打算,住溫暖的窩)
這篇課文我學會了:不能得過且過,要為長遠做打算。
量詞
一(堵)石崖一(道)縫一(條)河一(棵)樹
一(些)枯草一(個)鳥窩
凍得直打抖冷得像冰窖
熱的直冒汗熱得像蒸籠
急的直跺腳笑得像朵花
冷得直打哆嗦壯得像頭牛
第三課《我要的是葫蘆》
1種葫蘆的人只要(葫蘆)而不管(蚜蟲)最后(葫蘆一個個都落了)
(種葫蘆的人沒有得到葫蘆是因為不懂得葉子和果實之間的聯系)
2填空
(雪白的)小花(可愛的)葫蘆
一(個)小葫蘆一(朵)花一(棵)葫蘆藤
一(個)鄰居一(片)葉子一(些)蚜蟲
3葉子上的蚜蟲還用治?(葉子上的蚜蟲不用治。)
有幾個蟲子怕什么?(有幾個蟲子不可怕。)
學習上遇到困難怕什么?(學習上遇到困難不可怕。)
自己的事情還用爸爸去做?(自己的事情不用爸爸去做。)
孩子坐著,奶奶站著,像話嗎?(孩子坐著,奶奶站著,不像話。)
這點困難還能難倒我?(這點困難難不倒我。)
園地五
1形容不說一句話(不言不語)形容只聽到一點(只言片語)
形容話說的很少(三言兩語)形容話很多(千言萬語)
形容充滿英雄氣概的(豪言壯語)平時話不多(少言寡語)
自己和自己說話(自言自語)形容說好聽的話(甜言蜜語)
2《江雪》是(唐)代詩人(柳宗元)寫的。古詩描繪的是(冬季),一位漁翁在江邊(釣魚)的美景、
2《刻舟求劍》他撈不到他的寶劍是因為(辦事刻板,不懂得變通)我明白了(做事情要隨機應變懂得變通)
第五單元要注意的生字
井(獨體字,部首“一”)弄(上下,部首“王”)
面(獨體字,部首“面”)夜(上下,部首“京字頭”)
且(獨體字,部首“豎”)復(上下,部首“反文”)
哀(上中下,部首“京字頭”)言(獨體字,部首“言”)
部編版二年級上冊語文第四單元知識點梳理總結
作為一小學位老師,我們要讓同學們聽得懂我們所講的內容。就必須編寫一份較為完整的教案,這樣有利于我們準確的把握教材中的重難點。讓同學聽的快樂,老師自己也講的輕松。那么優(yōu)秀的教案是怎么樣的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部編版二年級上冊語文第四單元知識點梳理總結”,歡迎閱讀,希望您能閱讀并收藏。
部編版二年級上冊語文第四單元知識點梳理總結
第四單元知識點整理
第一課:古詩二首
《登鸛雀樓》作者(唐)代(王之渙)我知道詩人王煥之在鸛雀樓看到了(連綿起伏的群山)(滾滾奔騰的黃河)想要看的更遠就要(欲窮千里目,更上一層樓)這首詩告訴我們:(站得高才能看得遠)
《望廬山瀑布》作者(唐)代(李白)“望”就是(看向遠處)詩人是站在(廬山)觀看瀑布的,最能寫出廬山瀑布氣勢的句子是(飛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銀河落九天)這首詩主要運用了(夸張)的修辭手法?!锻麖]山瀑布》表示顏色的詞(紫、銀、)表示數量的詞(三千、九)
要掌握的詞:窮盡、山窮水盡、層疊、層林疊翠、煙云、煙消云散、山川、名山大川。
第二課:《黃山奇石》(必須再次背誦2345自然段,課文中抄寫的仿寫也要看熟)
1黃山奇石在(我國安徽省南部)
2熟讀詞語填空
(景色秀麗)(金光閃閃)(奇形怪狀)(一動不動)
(秀麗神奇)(四面八方)(風景如畫)(一枝獨秀)
(名不虛傳)(百聞不如一見)
(翻滾)的云海(奇形怪狀)的巖石(陡峭)的山峰
(美麗)的黃山(秀麗)的風景(金燦燦)的太陽
3造句
好像妹妹的臉好像一個大蘋果。
月亮好像白玉盤。
每當...就...每當秋天到了,就有許多水果成熟。
每當我考到一百分,就會有禮物。
第三課:《日月潭》(再次背誦234自然段)
1我國臺灣日月潭:(我國臺灣)的日月潭是臺灣省最大的一個湖,在臺灣省中部的山區(qū)。
2(景色秀麗)(太陽高照)(湖水碧綠)(樹木茂盛)
(群山環(huán)繞)(名勝古跡)(蒙蒙細雨)
(美麗)的風景(碧綠)的湖水(漆黑)的夜晚
(薄薄)的霧(美麗)的小島
(群山環(huán)繞)(名勝古跡)(點點燈光)
(樹木茂盛)(山清水秀)(蒙蒙細雨)
3造句
吸引:《詩詞大會》這個節(jié)目深深地吸引了我。
《朗讀者》這個節(jié)目深深地吸引了我。
秀麗:這里景色秀麗,是個好地方。
秀麗的山水讓人心曠神怡。
茂盛:森林里的植物生長得很茂盛。
春天,百鳥爭鳴,樹木茂盛。
隱隱約約:我隱隱約約聽見媽媽在叫我。
不知道從哪兒隱隱約約飄來鋼琴彈奏的聲音。
4課文內容填空
日月潭(很深),湖水(碧綠)。湖中央有個美麗的小島叫(光華島),(小島)把湖水分成(兩半),北邊像(圓圓的太陽)叫(日潭);南邊像(彎彎的月亮)叫(月潭)。
要是下起(蒙蒙細雨),日月潭好像披上(輕紗)周圍的景物一片(朦朧),就像童話中的(仙境)。
第四課:《葡萄溝》
1葡萄溝是在新疆吐魯番(在葡萄溝我感受到了維吾爾族老鄉(xiāng)的熱情好客)
2(茂密的枝葉)向四面展開,就像搭起一個個(綠色的涼棚)
3葡萄干的形成:(1)收下來的葡萄有的運到城市,有的運到陰房里。(2)成串的葡萄掛在架子上,利用流動的熱空氣讓水分蒸發(fā)掉。(3)就成了葡萄干。
4為什么說葡萄溝是個好地方(那里盛產水果,那里的人們熱情好客)
5照樣子寫句子
葡萄一大串一大串地掛在綠葉底下,有紅的、白的、紫的、暗紅的、淡綠的,(五光十色,美麗極了。)
公園里的花都開了,有桃花、杏花、迎春花(五顏六色,鮮艷極了。)
下課了,同學們在操場上活動(有的在跳繩、有的在打兵乓球、處處歡聲笑語,熱鬧極了。)
帶有數字的成語
五光十色五顏六色十全十美七上八下九牛一毛五花八門
園地四:熟背日積月累
到了桂林我要大聲吟誦(桂林山水甲天下)到了杭州,我要大聲吟誦(上有天堂,下有蘇杭)到了黃山,我要吟誦(五岳歸來不看山,黃山歸來不看岳)
1柳條:青青的柳條像長長的頭發(fā)。
云朵:白白的云朵像軟軟的棉花糖。
楓葉:紅紅的楓葉像小小的火把。
鞋:爸爸的鞋子像小船。
椅子:椅子像小寫字母h。
路燈:整齊的路燈像挺拔的哨兵。
胡子:爺爺的胡子像小刷子。
2隱蔽:隱蔽就是躲藏,看不見,很難發(fā)現。
煩惱:苦惱,煩悶。
流連忘返:舍不得,依依不舍。
3留言條:(1)記住第一行的中間寫“留言條”三個字。
(2)稱呼寫頂格(留言條寫給誰的就在第一行寫誰的名字)
(3)正文前面要空兩格。
(4)名字單獨寫一行,日期單獨寫一行。(留言條是誰寫的就寫誰的名字)
(5)白(雪白)(米白)(奶白)紅(火紅)(桃花)(棗紅)
(6)黃(土黃)(鵝黃)(金黃)綠(草綠)(翠綠)(墨綠)
(7)黑(深黑)(烏黑)(漆黑)藍(藍色)(天藍)(寶藍)
第四單元要注意的生字:
黃(上中下結構,部首“黃”)層(半包圍,部首“尸”)
川(獨體字,部首“豎撇”)布(半包圍,部首“巾”)
南(上下,部首“十”)些(上下,部首“止”)
每(上下,部首“母”)升(獨體字,部首“撇”)
尤(獨體字,部首“尤”)其(上下。部首“八”)
央(獨體字,部首“大”)麗(上下,部首“一”)
島(半包圍,部首“山”)童(上下,部首“立”)
老(半包圍,部首“”)市(上下,部首“京字頭”)
產(獨體字,部首“立”)夠(左右,部首“夕”)
干(獨體字,部首“干”)
部編版二年級上冊語文第八單元知識點梳理總結
在上課時老師為了能夠精準的講出一道題的解決步驟。所以老師在寫教案時要不斷修改才能產出一份最優(yōu)質的教案。為學生帶來更好的聽課體驗,從而提高聽課效率。那有什么樣的教案適合新手教師嗎?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部編版二年級上冊語文第八單元知識點梳理總結”,僅供參考,希望可以幫助到您。
部編版二年級上冊語文第八單元知識點梳理總結
第八單元知識點整理
第一課《狐假虎威》
1狐假虎威(狐貍借著老虎的威風把百獸嚇跑,諷刺了那些仗勢欺人、奸詐狡猾的人)
2成語
(神氣活現)(搖頭擺尾)(半信半疑)(東張西望)(大搖大擺)
3大大小小的野獸嚇得(撒腿就跑。)
第二課《狐貍分奶酪》
1狐貍(狡猾)
2小熊兄弟(斤斤計較)
學了這篇課文我學會了:朋友之間不要斤斤計較,要懂得互相謙讓。
3詞組
(開始、起始、始終)(幫忙、幫助、幫手)
(方便、便利、輕便)(工整、整體、完整)
第三課《紙船和風箏》
松鼠(家住山頂,折紙船、掛松果、寫祝你快樂)
小熊(家住山腳下,扎風箏、放草莓、寫祝你幸福)
紙船和風箏讓他們成為了好朋友。
1假如你是小熊,你也想寫一張卡片,掛在風箏上給松鼠你會怎么寫呢?(我愿意跟你和好,讓我們永遠都做好朋友吧?。?/p>
2學了這篇課文我明白了(朋友之前吵架要主動要求和好,要禮讓)
第四課《風娃娃》
1我知道風娃娃做了五件事
做的好事:(吹大風車幫風車抽水)(吹帆船)
做的壞事:(吹跑風箏)(吹走衣服、折斷小樹)
2學了這篇課文我明白了(做事情光有好的愿望還不行,還得看是不是真的對別人有用)
3造句
只要...就...只要上課認真聽講,就能考到一百分。
責怪...她犯錯了,可是媽媽沒有責怪她。
弟弟還小做錯事了我們不能責怪他。
委屈...妹妹覺得很委屈。
弟弟委屈地哭了。
4船夫熱得(直冒汗。)
園地八:
1日積月累要熟記熟背,并且會聽寫。
2《稱贊》我學會了(要善于發(fā)現同伴的優(yōu)點和稱贊同伴)
第八單元要注意的生字:
食(上下,部首“食”)爪(獨體字,部首“爪”)
受(上中下,部首“又”)鼠(上下,部首“鼠”)
幸(上下,部首“土”)愿(半包圍,部首“廠”)
車(獨體,部首“車”)表(上下,部首“一”)
示(上下,部首“示”)栽(半包圍,部首“木”)
責(上下,部首“貝”)
部編版二年級上冊語文第三單元知識點梳理總結
部編版二年級上冊語文第三單元知識點梳理總結
第三單元知識點整理
第一課:《曹沖稱象》
1曹沖稱象的順序:趕象上船—在船舷上做記號—把大象趕上岸往船上裝石頭—稱石頭的重量。
2曹沖稱象:在聰明的曹沖身上我學會了遇事要善于動腦筋思考。
3造句
才:我弟弟才5歲就會背詩了。
你怎么才寫完作業(yè)?
到底:媽媽到底什么時候回來?
這道題到底怎么做?
直:弟弟在摘花,我對著他直搖手。
這道題我做錯了,老師看了直搖頭。
果然:媽媽告訴我今天會下雨,現在果然下起雨來了。
那么冷的天還穿一件衣服,果然感冒了。
4量詞
一(頭)大象一(桿)大秤一(棵)大樹
一(條、艘)船一(根)電線一(堵)墻
第二課:《玲玲的畫》
1玲玲的畫:我學會了只要肯動腦筋,壞事也能變成好事。
2造句
得意:小紅考了一百分,感到很得意。
我得意地告訴媽媽,我考了一百分。
傷心:妹妹傷心的哭了。
這次退步了,小紅特別傷心。
滿意:媽媽對我這次考試的分數很滿意。
第三課:《一封信》
1一封信:我覺得露西是個懂事的孩子,我學會了少讓爸爸媽媽擔心,因為我已經長大了。
2量詞
一(封)信一(沓)紙一(支)圓珠筆
一(盞)臺燈一(束)鮮花一(把)螺絲刀
第四課:《媽媽睡了》
1媽媽睡了:媽媽是這個世界最愛我們的人,媽媽睡覺的樣子好像一條美人魚。
2填空
(明亮)的眼睛(水汪汪)的眼睛(閃閃發(fā)光)的眼睛
(烏黑)的頭發(fā)(波浪似)的頭發(fā)(黑黑)的頭發(fā)
(彎彎)的眉毛(紅潤)的臉(沙沙)的響聲
(溫柔)的媽媽(快樂)的小鳥(輕輕)的風兒
(緊緊)地閉著(微微)地笑(深沉)地呼吸
園地三1動詞填空
(彈)鋼琴(練)舞蹈(滾)鐵環(huán)(唱)京戲
(畫)圖畫(捏)泥人(下)圍棋(蕩)秋千(滑)滑梯
園圓花(園)(圓)桌
只支一(支)筆一(只)鴨
進近遠(近)(近)出
帶戴(帶)領愛(戴)
級極(極)光班(級)跳(級)(南)極
時識(時)間認(識)(時)候知(識)
和合(合)上(和)平(和)好開(合)
完玩(完)工(完)全游(玩)(玩)笑
2古詩填空
《小兒垂釣》作者(唐)代的(胡令能):講的是一個孩童在學釣魚怕人驚擾魚兒。
3《王二小》我知道王二小是個(機智勇敢,舍己為人,熱愛祖國的人)
第三單元要注意的生字:
稱和秤的區(qū)分
底(半包圍,部首“廣”)歲(上下結構,部首“山”)
曹(上下結構,部首“日”)員(上下結構,部首“口”)
重(獨體字,部首“短撇”)止(獨體字,部首“止”)
畫(半包圍,部首“一”)及(獨體字,部首“豎撇”)
并(上下結構,部首“兩點”倒八頭)今(上下,部首“人”)
寫(上下結構,部首“禿寶蓋”)電(獨體字,部首“豎”)
先(上下結構,部首“兒”)事(獨體字,部首“一”)
發(fā)(半包圍,部首“又”)乏(獨體字,部首“平撇”)
部編版二年級上冊語文第一單元知識點梳理總結
在上課時老師為了能夠精準的講出一道題的解決步驟。所以老師在寫教案時要不斷修改才能產出一份最優(yōu)質的教案。為學生帶來更好的聽課體驗,從而提高聽課效率。那有什么樣的教案適合新手教師嗎?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部編版二年級上冊語文第一單元知識點梳理總結”,僅供參考,希望可以幫助到您。
部編版二年級上冊語文第一單元知識點梳理總結
第一單元知識點整理
第一課《小蝌蚪找媽媽》
1:(大大)的腦袋(黑灰色)的身子(甩著長長)的尾巴
2:荷葉上蹲著一只大青蛙(披)著(碧綠)的衣裳(露)著(雪白)的肚皮(鼓)著(大大的)的眼睛。
3:看見鯉魚阿姨在教小鯉魚捕食就(迎)上去,看見一只烏龜(擺動)著四條腿在水里游,連忙(追)上去。
4:小蝌蚪變青蛙的順序:只有長長的尾巴的小蝌蚪—-長后退---長前腿--尾巴變短了-----尾巴不見了,長成青蛙。
第二課《我是什么》
4:太陽一(曬)我就變成(汽)
5:有時穿著(白衣服)有時穿著(黑衣服)早晨和傍晚我又把(紅袍披在身上)人們叫我:“云”
6:無數的小水滴聚在一起(落)下來,人們管我叫“雨”。
7有時候我變成小硬球(打)下來,人們就叫我“冰雹”。
8到了冬天,我變成小花朵(飄)下來,人們又叫我“雪”。
9:水變成了(氣、云、雨、冰雹、雪)
10:(灌溉田地)(發(fā)動機器)(淹沒莊稼)(沖毀房屋)(滋潤土壤)(沖毀河堤)
第三課《植物媽媽有辦法》
11:蒲公英靠(風傳播)蒼耳媽媽靠(掛住動物的皮毛)豌豆媽媽靠(太陽曬)如果考試遇到要寫其他的植物:蓮子、椰子靠水傳播,楊樹柳樹靠風傳播,板栗靠太陽曬炸開傳播。
園地一:12《梅花》作者是(宋)代(王安石)墻角數枝梅,凌寒獨自開。遙知不是雪,為有暗香來。
13:有時候...有時候:我放假時真忙,有時候學寫字,有時候學畫畫。(爸爸有時候嚴厲,有時候慈祥)
14:在...在...在...在...春天來了,你聽春天在唱歌,泉水在唱歌,小鳥在唱歌,小朋友在唱歌。(花園里小蜜蜂在花間采蜜,在小草間飛舞,在天空中飛翔,在手拉手跳舞。)
15:特別注意:迎和追的區(qū)別。早晨,我看見老師(迎)打招呼。
我從地上撿到一個錢包,發(fā)現是前面叔叔掉的,趕忙(追)把錢包還給他。
16:觀察大自然的時候要準備(水壺、手電筒、指南針等)
17:《沒頭腦和不高興》作者(任溶溶)我學會了(做事情要善于動腦筋,聽取別人的意見)
生字要特別注意的地方第一課:兩(獨體字,部首“一”)
皮(獨體字,部首“皮”)
灰(半包圍部首“火”)
第二課:片(獨體字,部首“片”)
帶(上下,部首“巾”)
奔(上下,部首“大”)
第三課:為(獨體字,部首“丶”)
部編版二年級上冊語文第七單元知識點梳理總結
在上課時老師為了能夠精準的講出一道題的解決步驟。就必須編寫一份較為完整的教案,這樣有利于我們準確的把握教材中的重難點。從而在課堂上與學生更好的交流,你知道有哪些教案是比較簡單易懂的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部編版二年級上冊語文第七單元知識點梳理總結”,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部編版二年級上冊語文第七單元知識點梳理總結
第七單元知識點整理
第一課《古詩兩首》
1《夜宿山寺》的作者是(唐)代(李白)還學過他的(《望廬山瀑布》《古朗月行》)哪一句用夸張的手法說明了山寺的高(危樓高百尺,手可摘星辰),危樓(不是說危險的樓,是很高的樓)
2《敕勒歌》是(北朝名歌)描繪的是(草原)的景色,哪些詩句說明了草原遼闊,牛羊多?(天蒼蒼,野茫茫,風吹草地現牛羊)
第二課《霧在哪里》
1霧是個淘氣的孩子,把(大海)、(天空)連同(太陽)(海岸)(城市)和(自己)藏了起來。
2學了這篇課文我知道(霧的變化多端和神秘以及自然現象的奇妙)我覺得霧很(神秘、神奇)
3標點
霧呢(?)不知道去哪里了(。)這是一句設問句,自問自答。
4造句
霎時...一聲巨響,霎時天空中出現了千萬朵美麗的煙花。
臺下霎時響起了一陣熱烈的掌聲。
第三課《雪孩子》
1雪孩子為什么變成云(為了救小白兔,遇火融化了)
2你覺得雪孩子有什么值得你學習的地方?(舍己為人)
3造句;卻...我很小,卻能幫媽媽做很多事情。
弟弟5歲,卻能背古詩。
園地七
(海灘,椰樹,貝殼)都是大海的東西。
(沙漠,胡楊,駱駝)都是沙漠的東西。
(高原,雪蓮,駿馬)都是高原的東西。
(懸崖,青松,雄鷹)都是懸崖上的東西。
1下雨可以說(小雨點在唱歌)打雷可以說(雷公在打鼓)
閃電可以說(閃電在跳舞)刮風可以說(風在吼叫)
下雪可以說(雪花在跳舞)
2這些都是自然現象(云開霧散、微風習習、冰天雪地、風雨交加、云霧繚繞、寒風刺骨、鵝毛大雪、電閃雷鳴)
3擬人句
(1)桃花笑紅了臉。(2)稻子小彎了腰。(3)風呼呼地哭泣
(2)調皮的風還拿走了我的(風箏)和(線)做過了游戲,(掛在了樹上。)
4日積月累熟讀熟背。
第七單元要注意的生字:
危(半包圍,部首“斜刀頭”)寺(上下,部首“土”)
辰(半包圍,部首“辰”)于(獨體字,部首“一”)
久(獨體字,部首“豎撇”)步(上下,部首“止”)至(上下,部首“至”)
失(獨體字,部首“短撇”)
部編版二年級語文上冊第五單元知識集錦
第五單元知識集錦
易錯字、詞、句
一、易錯音薈萃
井沿(yán)弄錯(nòng)崖縫(fèng)銜回(xián)趁機(chèn)
將來(jiāng)狂吼(hǒu)蚜蟲(yá)葫蘆(húlu)細藤(téng)
二、多音字聚會
哪:na(大得很哪)nǎ(哪里)
號:háo(寒號鳥)hào(銅號)
當:dāng(當時)dàng(上當)
三、易考字大全
井沿回答口渴喝水說話對面無邊無際
鄰居奇怪治病幾陣晴朗枯草紛紛將來
夜里一棵心想盯著自言自語坐井觀天
四、認識近義詞
勸告—勸說重復—反復哀號—悲號奇怪—好奇
呼喚—呼喊暖和—溫暖懶惰—懶散可愛—可人
自言自語——自說自話無邊無際——一望無際
五、認識反義詞
溫暖—寒冷懶惰—勤勞可愛—可恨奇怪—平常
六、易考詞積累簿
1.表示修飾的詞語。
溫暖的(窩)(細長)的葫蘆藤(雪白)的小花(可愛)的小葫蘆
2.補充詞語。
坐井(觀)天無邊無(際)東尋西(找)(得)過且過
寒(冬)臘月大雪(紛)飛自(言)自語不言不(語)千言(萬)語
(只)言(片)語三言(兩)語豪言(壯)語(少)言寡語甜言(蜜)語
3.量詞。
一(堵)石崖一(道)縫一(條)河一(棵)大楊樹
七、易考句集訓
1.比喻句:北風像獅子一樣狂吼,崖縫里冷得像冰窖。(《寒號鳥》)
2.反問句:(1)天不過井口那么大,還用飛那么遠嗎?(《坐井觀天》)
(2)葉子上的蟲還用治?(《我要的是葫蘆》)
3.單元好句:千山鳥飛絕,萬徑人蹤滅。(《江雪》)
八、易考文本大全
1.《坐井觀天》是一則寓言故事,講的是青蛙和小鳥爭論天的大小,諷刺了“眼界狹小又自以為是”的人。
2.《寒號鳥》是一則民間傳說,敘述了喜鵲和寒號鳥對待做窩的不同態(tài)度和不同結果,告訴我們要勤勞自勉,抓住大好時光勤奮努力,不要懈怠懶惰,得過且過,荒廢大好年華。
3.《我要的是葫蘆》是一則寓言故事,講一個種葫蘆的人,一心只想得到葫蘆,卻不管葉子上長的蚜蟲,結果蚜蟲越來越多,小葫蘆變黃了,都落了。這個故事告訴我們,事物之間是有聯系的,如果只顧葫蘆不管葉子,最后葫蘆也長不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