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自然的語言教案
發(fā)表時間:2021-05-07一年級語文下冊《大自然的語言》知識點整理滬教版。
作為一小學位老師,我們要讓同學們聽得懂我們所講的內(nèi)容。為了不消耗上課時間,就需要有一份完整的教學計劃。讓同學聽的快樂,老師自己也講的輕松。那么一份優(yōu)秀的教案應該怎樣寫呢?小編收集整理了一些一年級語文下冊《大自然的語言》知識點整理滬教版,僅供參考,希望可以幫助到您。
一年級語文下冊《大自然的語言》知識點整理滬教版
字與詞
以yǐ(以后)(以為)(所以)(以前)
仔zǐ(仔細)(仔雞)
巧記:為人(亻)要仔細。
細xì(細條)(細胞)(細節(jié))(精打細算)
巧記:田間紡細線。(小學作文網(wǎng) WwW.zwb5.COM)
察chá(觀察)(考察)(察看)(察覺)(察言觀色:察:詳審。觀察別人的說話或臉色。多指揣摸別人的心意。)
巧記:擦掉左邊就是察。
現(xiàn)xiàn(現(xiàn)在)(現(xiàn)代)(實現(xiàn))(兌現(xiàn))(現(xiàn)身說法)
巧記:看見大王。
道dào(知道)(道路)(道別)(難道)
巧記:首辶道。
泳yǒng(游泳)(泳池)(潛泳)(泳姿)
巧記:永字加水(氵)就是泳。
妙miào(美妙)(妙計)(奇妙)(妙不可言)
巧記:年輕的妙齡少女。
習xí(習俗)(學習)(習慣)(復習)(習以為常)
巧記:羽毛剩一半。
多音字
為wèi(因為)(為何)
為wéi(為人)(事在人為)
仔zǎi(牛仔褲)(崽‘仔’子)
仔zǐ(仔細)
趣味識字
近義詞
發(fā)現(xiàn)——發(fā)覺仔細——認真
永遠——永久
反義詞
高——低細——粗
積累好詞
表示美妙的詞語:妙不可言妙趣橫生
拓展閱讀
美妙的聲音
大自然里有許多聲音,只要你用心去聽,就會發(fā)現(xiàn),它們就像一首首美妙的樂曲。
風兒吹過樹梢,就像有誰按響了風琴。
小溪丁丁冬冬,瀑布轟隆轟隆,那是鋼琴和大鼓的合奏。畫眉、錦雞、杜鵑和金翅鳥……每天都有盛大的歌詠比賽。她們的歌聲多么優(yōu)美動聽。
大自然還有許許多多美妙的聲音,只要你用心去聽,他就會把你帶進天然的音樂大廳。
1、填空。
丁丁冬冬是的聲音;轟隆轟隆是的聲音。
風兒的聲音是,鳥兒的聲音是。
2、全文有()小節(jié)。
3、文中寫了哪些鳥?請你用“”把它們畫出來。
4、完成填空。
()的樂曲()的歌聲
()的小溪()的小鳥
企鵝
爸爸從南極回來,送給我一張照片。
“爸爸,那是誰在隊列歡迎你們呀?”我問。爸爸說:“那是企鵝。它們是
一群不會飛的鳥,身穿白色襯衫、黑色燕尾服,神氣活現(xiàn),好像是在接受我們的檢閱?!薄八鼈?yōu)槭裁床慌氯四兀俊蔽矣謫?。爸爸樂了:“因為人們愛它們呀!?/p>
多么可愛的企鵝啊,聽說它們還會滑雪、游水呢。我真想也到南極去和它們一道玩耍。
1、短文共有()小節(jié)。
2、企鵝身穿()色襯衫,()色燕尾服。
3、企鵝生活在(),是一群不會()的鳥,但是它們會(),還會()。
4、填上合適的詞。
()的企鵝()的南極()的襯衫
()的列隊()的照片()的小鳥
5、讀課文,把句子寫完整。
(1)()從南極回來,送給我()。
(2)()像列隊的士兵,接受檢閱。
小編推薦
一年級語文下冊《水媽媽的孩子》知識點整理滬教版
在上課時老師為了能夠精準的講出一道題的解決步驟。所以老師在寫教案時要不斷修改才能產(chǎn)出一份最優(yōu)質(zhì)的教案。讓同學聽的快樂,老師自己也講的輕松。那么老師怎樣寫才會喜歡聽課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一年級語文下冊《水媽媽的孩子》知識點整理滬教版”,僅供參考,希望能為您提供參考!
一年級語文下冊《水媽媽的孩子》知識點整理滬教版
字與詞
孩hái(孩子)(孩童)(小孩)(男孩)(女孩)
巧記:一個小子亥hài時生。(亥hài時:亥時:人定,又名定昏等,21:00至23:00)。
朵duǒ(花朵)(一朵)(云朵)(大快朵頤:朵頤拼音duǒyí釋義“頤”是臉頰,“朵”是動的意思;“朵頤”一詞出于《易經(jīng)》,指動腮幫進食.所以現(xiàn)在常用“大快朵頤”形容非??旎钕硎芸诟V畼罚?/p>
巧記:木頭上面幾朵花。
彩cǎi(彩色)(云彩)(喝彩)(彩虹)(豐富多彩)
巧記:采了三(彡)朵花。
團tuán(團長)(團員)(團結(jié))(團圓)(紙團)
巧記:才入口中一團糟。
層céng(層次)(云層)(分層)(層出不窮:[céngchūbùqióng]
[解釋]層:重復;窮:盡。接連不斷地出現(xiàn),沒有窮盡。)
巧記:屋子(至)沒到云來了liǎo。
霜shuāng(白霜)(霜降)(寒霜)(霜雪)(冷若冰霜:冷得象冰霜一樣。比喻待人接物毫無感情,象冰霜一樣冷。也比喻態(tài)度嚴正,不可接近。)
巧記:雨點打在二木(目)上。
背bēi(背帶)(背負)
巧記:北+月,背背背。
冰bīng(冰塊)(冰涼)(結(jié)冰)(冰雪)
巧記:兩點水就是冰。
聰cōng(聰明)(聰慧)(聰穎)(耳聰目明)
巧記:左耳總聽最聰明。
趣味識字
近義詞
找——尋一齊——一起
高興——開心聰明——聰慧
反義詞
對——錯高興——難過
聰明——愚蠢yúchǔn
小知識
“霧”是近地面的空氣中的水蒸氣,由于接觸較冷的地面,而凝結(jié)成的小水滴或冰晶,所以“霧”也是水媽媽的孩子?!八笔强拷孛娴乃魵饫渲亮銛z氏度以下凝結(jié)而成,附著在地面或植物上面的微細冰粒,也是水媽媽的孩子?!芭边@個動詞生動形象地寫出了白霜微而細小的特點。
一年級語文上冊知識點整理(魯教版)
一年級語文上冊知識點整理(魯教版)
拼音知識
23個聲母、24個韻母要會熟練默寫,背誦。整體認讀音節(jié)要熟練讀寫。
漢字知識
1、一類漢字要讀音正確,按照正確的筆順書寫,會組詞。
二類字能正確讀認。
需注意的漢字筆順:文火爺陽出也牙包心走北放西片皮回可里為衣瓜年生
2、多音字:
詞語知識
1、疊詞
AB→AABB
如:說笑→說說笑笑大方→大大方方紅火→紅紅火火
四方→四四方方開心→開開心心上下→上上下下
來往→來來往往來回→來來回回
量詞重疊
如:束一束束一束束美麗的鮮花
只一只只一只只可愛的小鳥(小雞小貓)
朵一朵朵一朵朵鮮艷的花兒
片一片片一片片潔白的云朵(火紅的楓葉)
顆一顆顆一顆顆明亮的星星
雙一雙雙一雙雙明亮的眼睛
條一條條一條條活潑的小魚
匹一匹匹一匹匹奔跑的馬兒
排一排排一排排整齊的桌椅
2、又又
又蹦又跳又說又笑又高又大又細又長又粗又短又白又胖又細又彎
3、越越
越長越高越走越遠越飛越快(高)越來越近越下越大
4、看看看一看拍拍拍一拍走走走一走讀讀讀一讀
扭扭扭一扭說說說一說講講講一講跑跑跑一跑
5、很很的
很多很多的房子很高很高的個子很紅很紅的太陽
很白很白的雪花很美很美的花朵很綠很綠的小草
很藍很藍的天空很亮很亮的燈光
6、反義詞
遠近來去來往來回黑白高矮長短大小多少
7、詞語搭配
暖和的衣裳暖和的棉襖暖和的被窩暖和的
可愛的花朵可愛的笑臉可愛的孩子可愛的
明亮的燈光明亮的眼睛明亮的
……
8、量詞填空
一朵花一只船一條魚一片云……
基本句型
1、誰干什么
樂樂洗水果。
2、什么地方有什么
江上有一座大橋。
商場里有,有,還有。
3、打比方:什么像什么
彎彎的月兒像小船。
4、表示事物漸變
雨越下越大。
5、是。
北京是我國的首都。
6、愛。
我們愛北京。
7、從。
雨點兒從云彩里飄落下來。
8、正確使用“?”
你去北京嗎?
我的書包呢?
他就是你的朋友吧?
閱讀:
課本要求背誦的課文、語文園地中讀讀背背的內(nèi)容
能準確地數(shù)出所給段落有幾句話。
知道“?!薄??”“!”都表示一個完整的句子
看圖說話:
(1)看懂圖意,語句要簡短、通順。
(2)要寫明什么時間,誰在什么地方干什么。
(3)格式要求:開頭空兩格。
小學語文一年級下冊教案《大自然的語言》簡評
教學目標
1.學會生字“泳”、“雁”,理解詞語“準是”、“編隊”、“年輪”等;
2.能把反問句改成陳述句;
3.用讀兒童科普文章的方法閱讀課文,了解大自然的語言所介紹的科學知識,培養(yǎng)熱愛大自然,熱愛科學的興趣;
4.能模仿課文寫1、2節(jié)詩。
教學重點、難點
重點:學懂2—6節(jié)詩,了解大自然的語言所介紹的科學知識。
難點:仿寫詩句。
教學準備
頭飾、實物投影、喜報等。
教學過程
一、激趣導入。
教師發(fā)出各種動作指令,讓學生完成。
“反應很快,說明剛才老師的語言大家都能聽懂。但是,你們不要以為只有人才會說話,大自然也有它自己的語言。人說的話是靠耳朵才能聽懂的,大自然的語言靠什么發(fā)現(xiàn),你們能聽懂么?”
“我們這節(jié)課就去探索這大自然的奧秘。”
[出示課題以后,要引導學生理解“大自然”包括哪些事物?“語言”又指什么?為下面得編詩作好鋪墊??上Ю蠋熒倭诉@一步,致使后面得編詩,學生得思維很狹窄。]
二、初步感知
1.自由朗讀課文,思考:課文向我們介紹了幾種大自然的語言,在課文的哪幾節(jié)?
2.反饋交流。
[從整體上感知課文,學生能較快且迅速得抓住主要內(nèi)容。很好]
三、探索奧秘
1.學習第2節(jié)
(1)、出示白云投影片,問:圖上畫著什么?它其實就在對你說話,它在說些什么呢?你能聽懂嗎?
(2)作者是怎樣用詩歌來介紹的呢?自由讀第一節(jié)詩。
作者的詩句寫的好不好?好在哪兒?隨機理解“準是”。
(3)指導朗讀。
(4)嘗試背誦。
(5)小結(jié)學習方法。
想想——品品——讀讀
[根據(jù)語文得特點,語文學習離開了過程,離開了語言活動和交往、語言得運用和時間,難以是語文知識內(nèi)化為語文能力,難以養(yǎng)成良好得語言習慣。語文學習方法比獲得現(xiàn)成得語文知識更重要。因此,吳老師能引導學生總結(jié)出一般的學習方法,非常及時,也非常必要。]
2.運用方法,小組學習選擇學習3—6節(jié)。
(1)剛才,同學們讀懂了白云的語言,下面這些大自然的語言你們能聽懂么?
四位帶頭飾同學表演:
螞蟻:“同學們,大家好,我是一只螞蟻,哎,好累呀,我們正忙著搬家呢,要不然……我得趕緊搬家。”
蝌蚪:“我是一只小蝌蚪,剛從媽媽肚子里出來沒多少天呢。啊,來到這世上真好!”
大雁:“我是一只大雁,前兩天,我們家族排著隊飛往南方,可我不小心掉隊了,我得趕快追上隊伍?!?/p>
大樹:“我是一棵大樹,前兩天,伐木工人把我鋸斷了,我就變成了現(xiàn)在這樣,小朋友,你們能從我身上發(fā)現(xiàn)什么嗎?”
剛才同學們看到的是四種自然現(xiàn)象,這里面其實都隱含著大自然的語言,你知道它們在說些什么嗎?
[情景的創(chuàng)設是為了什么?如果是僅僅為了調(diào)節(jié)氣氛、激發(fā)興趣,也應該放到新課伊始。所以這個環(huán)節(jié)的創(chuàng)設好象沒有什么作用,甚至可以說是多此一舉!]
選擇一種并找到相應的小節(jié),運用前面的方法四人小組合作學習。
(2)小組合作學習。
(3)匯報交流。
第3節(jié):
螞蟻在說些什么?
作者是怎樣用生動的語言來介紹的?(結(jié)構(gòu)上與第二節(jié)相同)
指導朗讀。
第4節(jié):
蝌蚪在告訴我們什么?
你喜歡作者寫的詩句嗎?為什么?(第一句是比喻句,又是反問句,把反問句改成陳述句。)
指導朗讀。
第5節(jié):
大雁在說些什么?
品味了作者的詩句,你有什么體會?(結(jié)構(gòu)與第4節(jié)一樣)
指導朗讀。
第6節(jié):
大樹在說些什么?
研究語言。理解“年輪”。
指導朗讀。
(3)齊讀2—6節(jié)
(4)評價。螞蟻、蝌蚪、大雁、大樹對同學們的學習情況進行評價。獎勵喜報。
[教師的作用是什么?就是學生學生學習的引導者,組織者!“引導”就是要在學生過河時搭橋,在學生攀登時架梯!學生的認識水平總有局限的,這就要求教師正確的引導、點撥,并不時一味的放手,放羊!所以,傾聽學生反饋時,當有錯誤或理解不夠到位時,教師要站出來扶學生一把,提高學生品味語言的能力!比如,學生只知道這里運用了比喻句或反問句,但是為什么可以這樣使用,這樣使用后好處是什么……教師要及時追問,及時點撥,這是教學最見智慧的表現(xiàn),也是教學最出彩的地方!]
四、仿寫詩句。
1.的確,大自然的語言真是太美妙了,你還知道哪些大自然的語言?
今天,我們也來當回小詩人,仿照課文2—6節(jié)的寫法也來寫一寫。
2.出示挑戰(zhàn)題:
★★★小組合作仿寫一節(jié)詩
★★★★小組合作仿寫兩節(jié)詩
★★★★★小組合作仿寫三節(jié)或三節(jié)以上詩
3.反饋交流。
評價:喜報獎勵。
[這個環(huán)節(jié)的設計很好!但是由于學生腦子里大自然的形象很少,教師也沒有提供足夠的資料,課前又沒有讓學生查閱一些相關的內(nèi)容,所以寫詩就成了“無米之炊”!效果和目標存在著一定的距離!]
3.小結(jié)。
是啊,其實大自然的語言到處都有,說明大自然的變化是有規(guī)律可尋的。那么,我們怎樣才能發(fā)現(xiàn)大自然的語言呢?這是我們下節(jié)課要去探究的內(nèi)容。
一年級語文上冊知識點整理
身為一位人名教師,我們要給學生一個優(yōu)質(zhì)的課堂。就必須編寫一份較為完整的教案,這樣有利于我們準確的把握教材中的重難點。這樣可以讓同學們很容易的聽懂所講的內(nèi)容,那嗎編寫一份教案應該注意那些問題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精心整理的“一年級語文上冊知識點整理”,供您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年級語文上冊知識點整理
拼音知識
23個聲母、24個韻母要會熟練默寫,背誦。整體認讀音節(jié)要熟練讀寫。
漢字知識
1、
類漢字要讀音正確,按照正確的筆順書寫,會組詞。
二類字能正確讀認。
需注意的漢字筆順:文火爺陽出也牙包心走北放西片皮回可里為衣瓜年生
2、多音字:長(在本冊中念cháng)少(在本冊中念shǎo)
間(在本冊中念jiān)為(在本冊中念wèi)和(在本冊中念hé)
詞語知識
1、疊詞AB→AABB
如:說笑→說說笑笑大方→大大方方紅火→紅紅火火
四方→四四方方開心→開開心心上下→上上下下
來往→來來往往來回→來來回回
2、量詞重疊
如:束
束束
束束美麗的鮮花
只
只只
只只可愛的小鳥(小雞小貓)
朵
朵朵
朵朵鮮艷的花兒
片
片片
片片潔白的云朵(火紅的楓葉)
顆
顆顆
顆顆明亮的星星
雙
雙雙
雙雙明亮的眼睛
條
條條
條條活潑的小魚
匹
匹匹
匹匹奔跑的馬兒
排
排排
排排整齊的桌椅
3、又又
又蹦又跳又說又笑又高又大又細又長又粗又短又白又胖又細又彎又打又鬧又高又壯又大又圓
4、越越
越長越高越走越遠越飛越快(高)越來越近越下越大越來越黑越走越快
5、看看看
看拍拍拍
拍走走走
走讀讀讀
讀數(shù)數(shù)數(shù)
數(shù)比比比
比聽聽聽
聽扭扭扭
扭說說說
說講講講
講跑跑跑
跑
6、很很的
很多很多的房子很高很高的個子很紅很紅的太陽
很白很白的雪花很美很美的花朵很綠很綠的小草
很藍很藍的天空很亮很亮的燈光
7、反義詞
遠---近來---去來---往來---回黑---白高---矮長---短
大---小多---少笑---哭晚---早
8、詞語搭配
暖和的衣裳暖和的棉襖暖和的被窩暖和的天氣
可愛的小狗可愛的笑臉可愛的孩子可愛的布熊
明亮的燈光明亮的眼睛明亮的窗戶明亮的教室
綠色的小傘綠色的小草綠色的樹葉綠色的顏料
雪白的棉花雪白的墻壁雪白的云朵雪白的羽毛
9、量詞填空
朵花
只船
條魚
片云
只狗
頭牛
顆棗
個桃
張餅
尺布
把刀
扇門
座房……
基本句型
1、誰干什么
樂樂洗水果。
媽媽做早飯。
爸爸看報紙。
2、什么地方有什么
江上有
座大橋。
桌子上有
本書。
草地上有幾朵花。
商場里有,有,還有。
3、打比方:什么像什么
彎彎的月兒像小船。
藍藍的天空像大海。
閃閃的星星像眼睛。
4、表示事物漸變
雨越下越大。
天越來越黑。
飛機越飛越高。
5、是。
北京是我國的首都。
她是我的媽媽。
小紅是我的朋友。
6、愛。
我們愛北京。
我們愛祖國。
我們愛學習。
7、從。
雨點兒從云彩里飄落下來。
我從屋里跑出去。
老虎從樹林里跑出來。
葉子從樹上落下來。
8、正確使用“嗎、呢、吧”
你去北京嗎?你吃飯了嗎?你病好了嗎?
我的書包呢?我的帽子呢?我的玩具呢?
他就是你的朋友吧?她就是你的媽媽吧?
閱讀:
1、
本要求背誦的
文、語文園地中讀讀背背的內(nèi)容
2、能準確地數(shù)出所給段落有幾句話。
3、知道“?!薄?”“!”都表示
個完整的句子
看圖說話:
(1)看懂圖意,語句要簡短、通順。
(2)要寫明什么時間,誰在什么地方干什么。
(3)格式要求:開頭空兩格。
小學一年級語文教案——大自然的語言
在上課時老師為了能夠精準的講出一道題的解決步驟。因此,老師會想盡一切方法編寫一份學生易接受的教案。讓同學聽的快樂,老師自己也講的輕松。你們有沒有寫過一份完整的教學計劃?為了讓您在使用時更加簡單方便,下面是小編整理的“小學一年級語文教案——大自然的語言”,僅供參考,但愿對您的工作帶來幫助。
教學目標:
1、學會8個生字,掌握“語言、以為、說話、發(fā)現(xiàn)、已經(jīng)、古老、化石、告訴、學習、人們、永遠”等詞語。認識“察、逗、間、如、粗、意”6個字。
2、理解課文內(nèi)容,知道什么是大自然的語言。
3、通過學習,培養(yǎng)學生觀察能力、思維能力和想象能力。
4、能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培養(yǎng)學生的朗讀能力。
5、通過學習,激發(fā)學生觀察大自然的興趣。
6、讓學生充分感受大自然的豐富多彩,培養(yǎng)學生的審美情趣。
重點
學習生字新詞,理解課文。
難點
理解“不愛學習的人總也看不懂,粗心大意的人永遠看不見”的意思。
教學步驟
第一課時
一、引入課題。
我們?nèi)祟愑谜Z言說話,可你知道嗎?大自然也有語言。
板書課題:大自然的語言。
二、初讀課文。
聽課文錄音。
注意:要指導學生讀準聲母是平舌音的“仔、訴、粗”,讀準韻母是后鼻音的“永”。
1、借助拼音讀準字音,畫出生字。
2、把不懂的地方畫下來。
3、檢查自讀情況。
(1)出示卡片,認讀生字詞。
(2)朗讀課文。
三、學習課文。
1、學習第二、三、四小節(jié)。
(1)自由讀,想想通過讀,你知道了什么?還有哪些不明白的地方?
(2)小組合作學習。
(3)匯報交流。
①說說通過讀,你知道了什么?
(在學生匯報的同時,可讓學生觀察小蝌蚪、大魚鱗等的圖片幫助理解。)
②學生質(zhì)疑,師生共同解疑。
a、為什么說蝌蚪在水中游,就知道春天來了?(青蛙春天排卵,小蝌蚪一般出現(xiàn)在春天的河塘里。)
b、什么是“三叮蟲”?為什么找到“三葉蟲”化石的地方,可以推斷那里曾是汪洋一片?
(出示“三葉蟲”化石的圖片,介紹三葉蟲:三葉蟲是生活在海洋里的古生物,兩億多年以前已經(jīng)滅絕。
“三葉蟲”是生活在海洋里的古生物,如今在喜馬拉雅山上發(fā)現(xiàn)它的化石,可以推斷出喜馬拉雅山巔曾是汪洋大海。)
(4)這三節(jié)寫了大自然中誰的語言?課文中的大自然的語言指的是什么?
(“大自然的語言”是指大自然中各種各樣的現(xiàn)象,它好像用無聲的語言告訴人們新奇的知識,或者使人想到事物的發(fā)生、發(fā)展、變化等。)
(5)練習朗讀。
2、學習第一、五節(jié)。
(1)大自然的語言你還了解哪些?你是怎么知道的?
(2)齊讀第一、五小節(jié)。
(3)議答:如何理解“不愛學習的人總也看不懂,粗心大意的人總也看不見?!?/p>
(4)小結(jié):大自然有無窮的奧秘,如果同學們仔細觀察,認真動腦,你就會了解大自然,熱愛大自然。
四、朗讀指導。
讀句子時,要注意讀出句子的節(jié)奏和語氣。同時應做到邊讀邊想象,如讀到“你看那水里的蝌蚪,多么像游動的‘逗點’”,就要想象出蝌蚪的樣子,蝌蚪在水中游動的情景。
本課是詩歌,要注意讀出韻味來。每一節(jié)的二、四兩行末尾都押“an”韻。韻腳要讀清楚,有的可以拉長一點聲音,如第二節(jié)中的“逗點”的“點”,“人間”的“間”都可以比別的字讀得長些。
第二課時
一、檢查復習。
出示卡片,認讀生詞。
語言、以為、說話、發(fā)現(xiàn)、已經(jīng)、古老、化石、告訴、學習、人們、永遠
二、分析字形,指導書寫。
1、讀方格中的生字,說說你記住了哪些字?是怎么記的?
在字形上,要讓學生注意到“訴”共七筆,最后一筆是“點”;“永”字第二筆是“”,不是“亅”;“告”字可用謎語“一口咬掉牛尾巴”記憶字形。
2、小組交流。
3、重點指導。
就:左右結(jié)構(gòu),右面沒有“撇”。
告:上邊的“牛”字豎不出頭,口訣“一口咬掉牛尾巴。”
訴:左右結(jié)構(gòu),右面“斤”上加一點。
4、在教師的指導下練習書寫。
本課有五個生字是左右結(jié)構(gòu)的字?!盎?、語、訴、現(xiàn)”左窄右寬,“就”字的左右兩部分大致相等。要讓學生仔細觀察田字格里的范字后再寫,并養(yǎng)成邊寫邊對照的習慣,這樣,就容易看到自己寫字上的進步,提高寫字的興趣。
三、做找朋友的游戲。
布置作業(yè):
1、讀拼音寫詞語。
2、把下面搭配恰當?shù)脑~連起來。
大自然的化石
游動的蝌蚪
古老的語言
一年級語文下冊第1單元知識點總結(jié)滬教版
一個優(yōu)質(zhì)課堂,就是老師在講學生在答,講的知識都能被學生吸收。為了不消耗上課時間,就需要有一份完整的教學計劃。這樣我們可以在上課時根據(jù)不同的情況做出一定的調(diào)整,那么教案怎樣寫才好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精心整理的“一年級語文下冊第1單元知識點總結(jié)滬教版”,歡迎您參考,希望對您有所助益。
一年級語文下冊第1單元知識點總結(jié)滬教版
一、課文
1、《春天在哪里》通過描寫春天來到(枝頭上)、(草原上)、(竹林里)、(田野里)的景象,使人感受到了(春天的美好),表達了作者贊美和熱愛(大自然)的感情。
2、《鬧花燈》描寫了(元宵節(jié))晚上,(鬧花燈時熱鬧)的情景。表達了人們對(生活)的熱愛和對(美好生活)的向往。
3、《春雨沙沙》是一篇(寫景)散文,通過對春雨的(聲音)、(形狀)和春雨織出(美麗的圖畫)的描寫,表達了作者對春雨的(喜愛)之情;通過對(植樹)的娃娃和(播種)的農(nóng)民的描寫,表達了作者對(勞動人民)的贊美。
4、《一粒種子》用(擬人)手法和(生動形象)的語言,描寫了一粒種子在(春風)的召喚下(蘇醒);在(蚯蚓)的鼓勵下(躍出)地面見到光明的過程。告訴我們種子需要有適當?shù)模穸龋ⅲ囟龋┖停諝猓┎拍馨l(fā)芽的知識。
5、《小山泉的心愿》用了(擬人)的手法來寫小山泉。通過(小山泉)和(野兔)的對話,表明了小山泉的心愿,闡明了小山泉存在的價值:(為人解渴)。揭示了真正的幸福觀是(為人民服務)。
6、《綠》描寫了春天里到處都是各種各樣的(綠色):第一節(jié)把綠色想像成(綠色的墨水瓶倒翻了);第二節(jié)寫了各種各樣的綠色;第三節(jié)寫到(風)、(雨)、(水)、(陽光)都是綠的;第四節(jié)寫風像(舞蹈教練在指揮),因而所有的綠(按著節(jié)拍飄動在一起)。表達了作者對(綠色)的贊美,對(春天)的謳歌。
二、形近字
臉(笑臉)豆(黃豆)情(情感)潮(潮水)坡(山坡)
儉(節(jié)儉)逗(逗笑)清(清楚)嘲(嘲笑)破(破壞)
圖(圖畫)植(植樹)種(種子)泥(泥水)外(內(nèi)外)
圓(團圓)值(值日)沖(沖浪)呢(呢子)處(到處)
被(棉被)眼(眼鏡)淺(深淺)象(大象)安(安全)
彼(彼此)狠(狠心)線(毛線)像(好像)按(按時)
三、多音字
哪nǎ(哪里)禁jīn(情不自禁)種zhǒng(種子)
哪né(哪吒)禁jìn(禁止)種zhòng(種地)
鉆zuàn(鉆石)覺jué(覺得)要yào(重要)
鉆zuān(鉆洞)覺jiào(睡覺)要yāo(要求)
露lù(露珠)倒dǎo(倒地)重zhòng(重要)
露lòu(露臉)倒dào(倒車)重chóng(重復)
空kōng(空氣)著zhe(看著)的de(偉大的)
空kòng(空白)著zhuó(穿著)的dì(目的)
四、量詞
一條長龍一個春天一條絲線一幅圖畫
一條小河一座小山一粒種子一孔山泉
一天夜里一陣風
五、近義詞
哪里——哪兒輕輕——微微歡樂——歡快
美麗——漂亮搖動——擺動迷人——誘人
熱鬧——吵鬧高興——興奮舒服——舒適
遲遲——慢慢露出——顯現(xiàn)好像——仿佛
突然——忽然指揮——引導金光閃閃——金光燦爛
人流如潮——人山人海
六、反義詞
醒——睡新——舊輕——重暖——寒
上——下忙——閑淺——深遲——早
歡樂——悲傷美麗——丑陋
歡快——沉悶暖和——寒冷
光明——黑暗貪心——無私
集中——分散整齊——凌亂
燈火通明——漆黑一片
七、特殊形式詞語
ABB式:清凌凌
AABB式:飄飄灑灑輕輕細細
AABC式:微微吹動
ABCC式:金光閃閃春雨沙沙
八、古詩名句
夜來風雨聲,花落知多少?!虾迫?/p>
小學一年級語文教案——大自然的語言2
老師講課學生愛聽,還愿意自學的情況下,往往少不了一份教案。因此,老師會想盡一切方法編寫一份學生易接受的教案。這樣可以讓同學們很容易的聽懂所講的內(nèi)容,那有什么樣的教案適合新手教師嗎?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小學一年級語文教案——大自然的語言2”,僅供參考,希望可以幫助到您。
第二課時
一、指導讀好第四、五節(jié)
1.學讀第四節(jié)。
(1)指名讀第四節(jié)。
(2)看課件:“三葉蟲”化石的特寫,簡介。出現(xiàn)詞語“化石”,讀詞語“化石”。
看課件:海洋逐漸演變成雪山。簡介“三葉蟲”化石年代久遠,出現(xiàn)詞語“古老”,讀詞語“古老”。
三葉蟲是生活在海里的微生物,可是現(xiàn)在是在哪里找到它的化石的?
指名讀第一句。范讀,齊讀。
這是在告訴人們什么?指名答,讀第二句,范讀、齊讀。
(3)自由試讀第四節(jié)。指名讀、齊讀。
(4)這個奧秘是大自然告訴我們的。--出示詞語“告訴”,讀詞。
大自然還告訴了我們這樣一些奧秘--看課件:動物化石(恐龍蛋等)、植物化石。
2.學讀第五節(jié)
(1)大自然的語言真是太奇妙了,我們怎么才能發(fā)現(xiàn)它的語言、讀懂它的語言呢?
(2)指名讀最后一節(jié)。讀詞語“粗心大意”、“永遠”。
(3)范讀第五節(jié),必讀。
(4)總結(jié):不愛學習,總也看不懂大自然的語言;粗心大意永遠也看不見大自然的語言;只有熱愛大自然、熱愛科學、善于觀察的人,才能發(fā)現(xiàn)大自然的“語言”,探索的奧秘。
(5)齊讀全文
二、思考小結(jié)
1.自由讀課文。
2.思考討論:詩中大自然的語言指的是什么?
3.口頭練習,相機完成課后練習第1題。
(1)水里游動的蝌蚪,是大自然告訴我們--
(2)魚鱗上的一個個圈圈,是大自然告訴我們--
(3)喜馬拉雅山上的“三葉蟲”化石,是大自然告訴我們--
三、識記生字,指導書寫。
1.運用已有的知識分析記憶本課生字。
2.指導書寫。
(1)觀察字的間架結(jié)構(gòu),指名發(fā)言。
(2)范寫“就、訴、永”。
就:左右結(jié)構(gòu)(不要漏寫最后一筆“點”。)
訴:右邊是“斥”不是“斤”。
永:獨體字。
(3)學生描寫、臨寫。教師巡回輔導。完成課后練習第2題。
四、完成課后練習第3題。
五、擴展活動。
1.準備三個頭飾(蝌蚪、魚、三葉蟲)邊表演邊讀詩。
2.說一說,畫一畫,你還知道大自然能告訴我們什么?(相機完成課后第4題)
3.召開一次《和大自然交朋友》的主題班會。
小學一年級數(shù)學下冊知識點整理
小學一年級數(shù)學下冊知識點整理
第一重點:認識圖形(二)
一、圖形可分為(1)平面圖形;(2)立體圖形
1.平面圖形:正方形、長方形、三角形、圓、平行四邊形
2.立體圖形:長方體、正方體、圓柱、球
二、圖形的拼組
1.兩個完全一樣的三角形可拼成一個平行四邊形;兩個完全一樣的三角形既可以拼成一個平行四邊形,也可以拼成一個長方形,還可以拼成一個大三角形。
2.拼成一個大正方形至少需要4個小正方形,拼成一個大正方體至少需要8個小正方體。
3.兩個長方形能拼成一個大的長方形。(兩個特殊的長方形能拼成一個大正方形),4個長方體能拼成一個大的長方體。
第二重點:分類與整理
分類的方法:一般是(1)按形狀;(2)按顏色;(3)按用途;(4)按種類。
在分類的同時,初步體驗數(shù)據(jù)的收集、整理、描述、分析的過程,會用簡單的方法收集、整理數(shù)據(jù),初步認識條形統(tǒng)計圖和統(tǒng)計表,能根據(jù)統(tǒng)計圖表中的數(shù)據(jù)提出并回答簡單的問題。
第三重點:認識人民幣
1.人民幣的單位有(元)、(角)、(分)。
2.人民幣各單位之間的換算:1元=10角;10角=1元;1角=10分;10分=1角;10角=100分;1元=100分。
3.主要題型:
填合適的單位。(注意和生活實際聯(lián)系)
計算:元+元角+角滿10角記得換成1元
元-元角-角“角”不夠減向“元”借1元當10角再計算
如:
(1)2元8角+6角=2元14角=3元4角
(2)65元-3元7角
=64元10角-3元7角
=61元3角
4.解決問題:先畫批,找準數(shù)據(jù),再列式計算。
列式時用:“幾元幾角+幾元幾角”的形式來表示,不用小數(shù)形式列式。
5.換錢:1張10元可以換5張2元。
1張100元可以換5張20元。1張100元可以換2張50元。
1張50元可以換10張5元。
6.2.00元=2元;0.50元=5角;59.90元=59元9角;9.25元=9元2角5分。
第四重點:100以內(nèi)數(shù)的認識
1.從右邊起,第一位是個位,第二位是十位,第三位是百位。
讀數(shù)、寫數(shù)的方法:讀數(shù)和寫數(shù)都要從高位起。
2.單數(shù):個位上是1,3,5,7,9的自然數(shù)。
3.雙數(shù):個位上是0,2,4,6,8的自然數(shù)(0除外)。
4.整十數(shù):個位上是0的自然數(shù)(0除外)。
5.5個十,5個一,組成起來是55。(十位上的5表示5個十,個位上的5表示5個一。)
讀作:五十五(寫語文漢字)寫作:55(寫數(shù)學字)
6.10個一是十,10個十是一百。(一、十、百是計數(shù)單位。要寫漢字)
數(shù)的組成:(注意不同的問法)
例:68是由6個十和8個一組成的;68是由8個一和6個十組成的
68里面有(6)個十和(8)個一,有(68)個一。
68十位上的數(shù)是6,表示6個十(寫漢字),個位上的數(shù)是8,表示8個一(寫漢字)。
7.比較兩位數(shù)大小的方法:先看十位,哪位數(shù)大它就大。如果十位相同,再看個位,哪位數(shù)大它就大。(開口朝大數(shù),尖尖朝小數(shù)。)
8.當兩個數(shù)量相差很大時可以用“多得多,少得多”來描述;當兩個數(shù)量相差不大時可以用“多一些,少一些”來描述。
9.最小的三位數(shù)是100;最大的兩位數(shù)是99;最小的兩位數(shù)是10;最大的一位數(shù)是9;最小的一位數(shù)是1。
注意題型:
個位上的數(shù)是7,十位上的數(shù)比個位上的數(shù)少3,這個數(shù)是()。(寫完記得對照題意檢查一遍)
第五重點:100以內(nèi)的加法和減法
一、十位加、減十位,個位加、減個位。
1.不進位的加法20+30=5067+2=6968+30=98
2.不退位的減法80-50=3069-2=6798-30=68
二、進位加法(湊十法)
1.湊十歌:一湊九,二湊八,三湊七來四湊六,五五相湊就滿十。(注:湊十的兩個數(shù)互為補數(shù))
2.20以內(nèi)進位加:湊十法:8+72=15十位加1,個位減補數(shù)(2+8=10,2是8的補數(shù))
3.100以內(nèi)進位加362+8=44提煉方法:個位用弧線連上,十位加1,個位減補數(shù)。(方法和20以內(nèi)一樣)
三、退位減法
1.20以內(nèi)退位減:破十法:161-9=7個位加補數(shù)
2.100以內(nèi)退位減:361-9=27提煉方法:個位用弧線連上,十位減1,個位加補數(shù)。
第六重點:小括號
1.一個算式里有括號,要先算括號里面的,再算括號外面的。
2.一個算式里沒有括號,從左到右,依次計算。
第七重點:找規(guī)律
1.重復出現(xiàn)的規(guī)律:○□□○□□○?○□□(每組規(guī)律要用圓圈圈起來)
2.變化的規(guī)律:
2581114□□
□181512□
3469□□
3.數(shù)列里的規(guī)律:寫出相鄰兩個數(shù)之間的差再觀察、間隔兩個數(shù)之間是否有規(guī)律、三個數(shù)之間是否有聯(lián)系。標出每組規(guī)律,再根據(jù)規(guī)律填數(shù)。
西師大一年級語文下冊《春天來了》知識點整理
每一位任課老師,為了能夠給學生給一個最簡單易懂的教學思路。通常大家都會準備一份教案來輔助教學。才能有計劃、有步驟、有質(zhì)量的完成教學任務,那么優(yōu)秀的教案是怎么樣的呢?小編收集整理了一些西師大一年級語文下冊《春天來了》知識點整理,供大家參考,希望能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西師大
年級語文下冊《春天來了》知識點整理
原文:
春天來了,春天來了
來到了小河邊
小溪歡快的流著
春天來了,春天來了
來到了田野上
草兒綠了,花兒開了
春天來了,春天來了
來到了小鳥的家
鳥兒唱著動聽的歌
春天來了,春天來了
來到了校園里
校園里充滿了歡聲笑語
字詞學習
字:唱、滿
詞:河邊、歡快、田野、小鳥、歡聲
重點句子:
1.小溪歡快的流著
2.鳥兒唱著動聽的歌
3.校園里充滿了歡聲笑語
練習題:
、看拼音寫詞語。
tuōxiàjiědònɡxīshuǐmiányītàntóu
()()()()()
yáotóuyěhuāduǒcánɡ
()()()
二、按
文內(nèi)容填空。
1、春天來了!我們幾個孩子,_______棉襖,________家門,________田野,去_______春天。春天像個___________________,遮遮掩掩,躲躲藏藏。我們________地找啊,找啊。
2、小草從地下_______________,那是春天的_________吧?________________
朵兩朵,那是春天的________吧?樹木_____________嫩芽,那是春天的________吧?_________的小溪______________,那是春天的_________吧?
3、春天來了!我們______到了她,我們______到了她,我們______到了她,我們______到了她。她在柳枝上_________,在風箏尾巴上_________;她在喜鵲、杜鵑__________,在桃花、杏花_________
年級語文:春天來了日記
寒冷的冬天過去了,
的
年來了,我想大家都很期待這個季節(jié)吧,那就是讓百花爭艷的春天,我最喜歡的是春天的春雨。
《大自然的語言》綜合知識點
《大自然的語言》
一、教材分析
(一)本課地位和教學設想
這是一篇介紹物候知識的說明文。文章生動地有條理地說明事物,準確、生動、簡潔的說明語言是本文的學習重點,從感性向理性認識物候和物候?qū)W及相關知識是本文的學習難點。本單元說明文的教學是在前一單元基礎上進行的,學生對說明文的體裁、說明順序和說明方法已有一定了解。因此,本單元的教學除了要鞏固所學的說明文相關知識外,還應結(jié)合學生實際,注重學生學法指導和強化學生學法訓練,深化和拓展學生知識。在教學本文時應引導學生了解本文說明的對象及其特征,理清說明的順序、條理,理解說明事物時所運用的語言的特點。在設計教法時,我參考了邱學華先生的嘗試教學法,將學生的舊知識、舊經(jīng)驗和即將學習的新知識相聯(lián)系,將學生的課外實踐和課內(nèi)學習相結(jié)合,注重從感性向理性的升華,注重學法指導和訓練,強調(diào)學習過程中學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以促進學生的全面發(fā)展,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yǎng)。
1.內(nèi)容概要
簡析《大自然的語言》。本文介紹物候?qū)W研究對象,物候現(xiàn)象來臨的有關因素以及研究物候?qū)W的意義等知識,提倡進一步加強物候觀測和研究,促進農(nóng)業(yè)生產(chǎn)的豐收。作者舉例生動典型,讀起來親切可信。
2.疑難講解
①本文說明順序的條理性
文章第一部分(1—3段),從描寫溫帶、亞熱帶一年四季周而復始的自然現(xiàn)象入手,說明了什么是物候,什么是物候?qū)W。那么,研究物候有什么用途呢?文章順理成章的在第二部分(4—5段)給以解答,說明了物候觀測對于農(nóng)業(yè)的重要性。那么物候現(xiàn)象的來臨決定于哪些因素呢?在第三部分(6—10段)加以具體說明。最后,第四部分(11—12段),在前文說明的基礎上,進一步說明了物候觀測的意義,提倡人們進一步加強物候觀測,爭取農(nóng)業(yè)更大的豐收。文章從具體現(xiàn)象入手,有條理的說明有關物候?qū)W各個方面的知識。
文章的條理性不僅體現(xiàn)在全文的結(jié)構(gòu)布局上,也體現(xiàn)在段落層次間的說明順序上,如第三部分說明物候現(xiàn)象的來臨決定于哪些因素時,文章指出共有四個:緯度的差異,經(jīng)度的差異,高下的差異,古今的差異。這四個因素的排列順序不能隨意顛倒。作者以“首先”,“第二”,“第三”,“還有”這些詞,說明其作用有大小之分。文章按主次排列說明順序符合事物發(fā)展規(guī)律,也符合讀者認識事物的規(guī)律。
②本文重要的說明方法:舉例子。
舉例子是運用最普遍的說明方法。本文運舉例子方法非常成功,它不但例子多,而且各具特色。有的從說明事理的需要來舉例,如為了說明物候現(xiàn)象而舉出的豐富多彩的四季變換情況;有的例子有明確的針對性,如為了說明物候的作用,作者舉出北京地區(qū)在1962年因沒有注意到山桃、杏花花期推遲而使農(nóng)業(yè)受到損害的例子。此外,作者的舉例還注意到形式的變換,不拘一格。
本文在多數(shù)情況下只舉一個例子,足以說明事理就可以了。說明經(jīng)度差異對物候的影響舉了兩個例子。為什么這一處舉兩個例子呢?因為近海地區(qū)的氣溫,一般人籠統(tǒng)的以為比內(nèi)地暖和,事實上近海地區(qū)的春天比內(nèi)陸反而寒冷,你不信嗎,舉例子給你聽,只舉一個,你還以為有偶然性,舉兩個,讀者就確信無疑了。作者運用舉例子這種說明方法把抽象的事物說得具體,把深奧的道理說得通俗,把不容易說清楚的道理說得明白。
③生動傳神的語言
本文語言準確,同時也十分生動傳神。比喻和擬人本是修辭方法,說明文中運用比喻和擬人的方法是為了形象生動的說明事物。如課文以“大自然的語言”為標題,貼切而醒目,把大自然人格化了。比喻和擬人往往結(jié)合在一起使用。如說“杏花開了,就好象大自然在傳語要趕快耕地;桃花開了,又好象在暗示要趕快種谷子?!边@些都使文章顯得形象而引人入勝。
另外還注意運用恰當?shù)脑~語進行形容和描繪。如第一段,說立春過后,“大地漸漸從沉睡中蘇醒過來”,“漸漸”,說明春天來臨有個漸變的過程?!俺了?,“蘇醒”對舉使用,把大地人格化。寫燕子“歸來”前面加了“翩然”二字,那燕子飛舞的樣子就生動起來了,讓人想象到“翩翩新來燕,雙雙入我廬”的景象。以“簌簌”狀寫秋葉落地,以“銷聲匿跡”寫昆蟲的隱沒,以“衰草連天”寫深秋的荒冷,以“風雪載途”寫嚴冬的酷寒,都很恰當傳神。
(二)教學建議
一、課文主旨
文章通俗生動地介紹了物候?qū)W研究的對象,物候?qū)W現(xiàn)象來臨的有關因素以及研究物候?qū)W的意義與知識,提倡進一步加強物候觀測和研究促進農(nóng)業(yè)生產(chǎn)的大豐收。
二、段落結(jié)構(gòu)
本文作者圍繞物候這個中心介紹了四個方面的問題,課文因此也可劃分為四部分。
第一部分(l—3),說明什么是物候、物候?qū)W及其研究對象。
第二部分(4—5),說明物候研究對于農(nóng)業(yè)的重要性。
第三部分(6—10),逐項說明影響物候現(xiàn)象來臨的各個因素。
第四部分(11—12),說明研究物候?qū)W的意義。
三、層次分明的結(jié)構(gòu)順序
文章首先從一年四季的物候變化談起,用短短百十來字,描寫了春夏秋冬四季更迭的情況,既生動形象,又高度概括,自然引起讀者的興趣,使人對物候?qū)W有了直觀的認識。接著,作者再以具體現(xiàn)象作例,以“草木榮枯,候鳥去來”和“花香鳥語,草長鶯飛”這樣典雅而富有概括性的語言,告訴讀者,這些“都是大自然的語言”。在此基礎上,第三段,作者從古代到近代,從起源到發(fā)展,從知識到科學,自然引出什么是物候、什么是物候?qū)W等問題。這就是由表及里的說明。第四、五段,話題引到農(nóng)業(yè)上,以具體事例說明物候?qū)W對于農(nóng)業(yè)生產(chǎn)的重要性。這兩段實際上與文章最后形成了照應。文章接著談決定物候現(xiàn)象來臨的四個因素:緯度、經(jīng)度、高下差異和古今差異。這是文章的主體部分。四個因素的影響程度大小不等,由大到小,依次排列,有條有理;一個設問句下有“首先”“第二”“第三”“此外”等連接詞,使這一部分層次清楚。值得注意的是,每一個問題,都有舉例,這樣文章就有說服力,也容易讓人明白。文章最后兩段,說明物候?qū)W對于農(nóng)業(yè)生產(chǎn)的重要意義?!笆紫取薄皩τ凇薄斑€可以利用”“也可以利用”四層意思,有輕有重,突出了物候?qū)W在四個方面對于農(nóng)業(yè)的重要意義。最后,再次突出“大自然的語言”,與課文第一部分照應。全文條理分明,介紹的物候?qū)W知識通俗易懂,給人深刻的印象。
四、科學性與趣味性的結(jié)合
本文是一篇介紹物候?qū)W知識的科普文章。對于一般讀者,尤其是文化層次較低、科學知識較少的讀者來說,物候?qū)W不是一門容易懂得的科學。而文章正是要寫給這樣的讀者看的。在這種情況下,作者充分考慮讀者對象,采取了以下策略。第一,抽象的事物盡量形象化,把豐富的、不易理解的物候現(xiàn)象比做“大自然的語言”,使讀者容易接受。文章取名“大自然的語言”,本身表明這是一篇寓抽象于形象的科普文章。第二,作者在行文中盡量少用專門術語,而用大眾都能理解的詞句來表達,并在闡述每一個問題時都有舉例,把物候?qū)W知識介紹得一清二楚,便于讀者掌握。第三,大量運用優(yōu)美詞語、描寫性語句和修辭手法,使本來枯燥的事情變得生動形象。總之,這是一篇科學性、知識性和趣味性很強的科普佳作。
五、生動的說明和典雅的用詞
開頭一段將大自然一年四季的物候景觀寫得生動形象,這是一種描寫的方法,給讀者展現(xiàn)了一幅四季風景畫?!按蟮亍薄疤K醒”是擬人的筆法,再用“冰雪融化,草木萌發(fā),各種花次第開放”兩個結(jié)構(gòu)相同的四字句配以一個長句,具體描述大地的“蘇醒”,同時給人一片撲面而來的春色。“次第”用得非常典雅?!把嘧印笔恰棒嫒粴w來”,活潑伶俐的小燕子的形象一下子就浮現(xiàn)在眼前。變黃的樹葉在秋風中是“簌簌”地落下來,有聲有色,讓人如聞其聲,如見其景。此外,“北雁南飛”“田間草際”“銷聲匿跡”“衰草連天”“風雪載途”等詞語,典雅、簡練、生動,富有表現(xiàn)力,如一個個電影鏡頭。“迎接風雪載途的寒冬”又是擬人的手法,把大自然寫活了,為下文用另一個擬人“大自然的語言”做準備。最后,作者用“年年如是,周而復始”八個字概括這一段的四季更替情況,極其簡潔??傊?,作者在第一段運用的優(yōu)美詞語,美不勝收,使人目不暇接,以這些優(yōu)美詞語為主,又構(gòu)成一幅幅生動形象的畫面,簡直像一篇寫景散文的開頭。第二段的“草木榮枯,候鳥去來”和“花香鳥語,草長鶯飛”兩組詞,一句四字,極其概括、雅致,文氣撲面。這一段更讓人注意的是擬人手法的運用:“杏花開了,就好像大自然在傳語趕快耕地”“桃花開了,又好像在暗示要趕快種谷子”“布谷鳥開始唱歌,勞動人民懂得它在唱什么……”三句話中“傳語”“暗示”“唱歌”把大自然中無比豐富的物候?qū)懟盍?。這樣寫的效果,是大大加強了說明的生動性,增強了文章的可讀性。
六、抓住重點進行教學的有關建議
本文的學習重點是概括要點和學習語言,必須扣住這兩個重點進行教學。概括要點就是通過學習課文,使學生能夠用課文中的話或自己的話概括文章有關的內(nèi)容要點,比如,什么是大自然的語言,什么是物候,什么是物候?qū)W,影響物候的因素有哪些,物候觀測對于農(nóng)業(yè)有什么意義,等等。學過本文之后,對每一個問題的答案,都要使學生能夠用一兩句話概括出來。而學習本文的語言,主要是學習本文生動優(yōu)美的語言,特別是第一、二段描寫四季景象的語言,要指導學生把它們積累下來,并學會運用。
一年級下冊數(shù)學期末知識點整理(一)
一年級下冊數(shù)學期末知識點整理(一)
數(shù)與代數(shù),數(shù)的認識,認識計數(shù)單位“一”、“十”和“百”;初步理解個位、十位上的數(shù)表示的意義。個位上的8表示(),十位上的8表示()培養(yǎng)學生縝密嚴謹?shù)膽B(tài)度和刻苦鉆研的探索精神;體會學習數(shù)學的樂趣,提高學習數(shù)學的興趣,建立學好數(shù)學的信心。
能夠熟練地數(shù)100以內(nèi)的數(shù)。一個一個地數(shù),從十六數(shù)到一百。
會讀、寫100以內(nèi)的數(shù)。
82讀()
二十七寫作()
掌握100以內(nèi)的數(shù)是由幾個十和幾個一組成的。83里面有()十和()個一。
掌握100以內(nèi)數(shù)的順序,會比較數(shù)的大小。7680
會用100以內(nèi)的數(shù)表示事物,會進行簡單的估計和交流。青青:我吃了35只害蟲。
蛙蛙:我吃的比你少一些。
數(shù)的運算能夠比較熟練地計算20以內(nèi)的退位減法,會用加、減法解決簡單問題。
1.13-9=17-8=
2.樹上原來有15只小鳥,飛走了8只,樹上還剩幾只小鳥?培養(yǎng)思維的正確性、敏和靈活性。能從實際生活和現(xiàn)實情景中發(fā)現(xiàn)數(shù)學問題、提出數(shù)學問題,并應用已經(jīng)掌握的數(shù)學知識和方法解決問題。
會口算100以內(nèi)整十數(shù)加、減整十數(shù)和兩位數(shù)加、減一位數(shù)和整十數(shù)。
90-60=30+20=35+3=78-76=
會用加、減法計算知識解決一些簡單的實際問題。鞋:50元書包:40元文具盒:10元
1.買一雙鞋和一個書包,一共用多少元?
2.鞋比文具盒貴多少錢?
常見的量認識人民幣單位元、角、分,知道1元=10角,1角=10分。3.75元=()元()角()分培養(yǎng)學生珍惜時間的意識和習慣,體會人民幣在生活、商品交換中的功能和作用,愛護人民幣。
會讀、寫幾時幾分,知道1時=60分。
鐘面上是()時()分
探索規(guī)律學生通過活動發(fā)現(xiàn)圖形和數(shù)字簡單的排列規(guī)律。
▲△△▲△▲
2468
102030
培養(yǎng)學生初步的觀察、推理能力和發(fā)現(xiàn)、欣賞數(shù)學美的意識。
空間與圖形圖形的認識體會所學平面圖形的特征,能用自己的語言描述長方形、正方形邊的特征。至少用()個小正方形可以拼成一個稍大一些的正方形。
讓學生說出用做成的正方體,數(shù)字4的對面是數(shù)字幾通過拼、剪等活動,體會平面圖形的一些特征,并感知平面圖形間和立體圖形間的關系,逐步發(fā)展學生的空間觀念。
初步感知所學圖形之間的關系。能不能用幾個長方形拼成一個正方形?
圖形與位置認識“上、下”、“前、后”、“左、右”的含義,初步感受它們的相對性。
讓學生在操作、探索活動中,觀察、感知、猜測、感受空間方位及相對性,激發(fā)興趣,發(fā)展創(chuàng)新意識。
會用“上、下”、“前、后”、“左、右”描述物體的相對位置。
能夠在具體情境中,根據(jù)行、列確定物體的位置。你的座位是第()組第()個,你前面的同學是第()組第()個。你左邊的同學是第()組第()個。
統(tǒng)計與概率數(shù)據(jù)統(tǒng)計活動會用簡單的方法收集、整理數(shù)據(jù)。(用畫“正”字和用畫圖的方法收集、整理數(shù))正體驗數(shù)據(jù)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的過程,初步掌握數(shù)據(jù)收集和整理的方法。認識條形統(tǒng)計圖和簡單的統(tǒng)計表。
能根據(jù)統(tǒng)計表中的數(shù)據(jù)提出并回答簡單的問題。
1、()形最多,()最少。
2、□比○多()個。
綜合實踐擺一擺,想一想通過實際操作,進一步鞏固數(shù)值及位值的概念。
探索100以內(nèi)數(shù)的特點及排列規(guī)律。
鞏固對100以內(nèi)數(shù)的認識,探索規(guī)律,培養(yǎng)學生初步的歸納能力。
小小的商店加深對人民幣的認識,進一步掌握人民幣的換算及計算方法。
培養(yǎng)學生應用數(shù)學的意識和能力。
通過實踐活動體驗數(shù)學與日常生活的密切聯(lián)系,同時進行愛護人民幣和保護環(huán)境的教育。
一年級下冊數(shù)學知識點梳理
1、釘子板上不能圍成的圖形是()
(1)長方形(2)正方形(3)三角形(4)平行四邊形(5)圓
2、用這個長方體一共能畫()個長方形?能畫()個不同的圖形。
3、兩個完全一樣的直角三角形可以拼成平行四邊形、三角形、長方形。(圖見書P19頁)
4、兩個完全一樣的三角形能拼成一個平行四邊形。(圖見書P21頁第四題)
5、一張正方形紙對折一次可以折出三角形、長方形。
一張正方形紙對折兩次可以折出正方形、長方形、三角形。(圖見書P22頁)
6、用一張長方形紙最多只能折出一個最大的正方形。自己動手折一個試一試。
7、把書P23頁第5題的兩種拼平行四邊形的方法試著動手做一做。
8、擺一個正方形至少需要4根相同的小棒,擺兩個正方形至少需要7根相同的小棒。
擺一個三角形至少需要3根相同的小棒,擺兩個三角形至少需要5根相同的小棒。
擺一個長方形至少需要6根相同的小棒,擺兩個長方形至少需要10根相同的小棒。擺平行四邊形的方法和正方形一樣。
9、從右邊起第一位是()位,第()位是十位,第三位是()位。
10、100里有()個十,()個一。
57里有()個一和()個十,43里有()個十和()個一。35個一是(),49添上1是()個十。
11、在計數(shù)器上分別表示1、10、100。
12、最大的一位數(shù)是9,最大的兩位數(shù)是99。最小的兩位數(shù)是10,最小的三位數(shù)是100。
13、百數(shù)表中,從左往右看一個比一個大1,從上往下看一個比一個大10。
14、個位上是1、3、5、7、9的數(shù)是單數(shù),個位上是0、2、4、6、8的數(shù)是雙數(shù),寫出25—34之間所有的雙數(shù)。
一個數(shù)比70大,比79小,而且是個單數(shù),這個數(shù)可能是()。
15、三十幾加幾的結(jié)果有3種可能(三十幾、40、四十幾),五十幾減幾的結(jié)果有3種可能(五十幾、50、四十幾)。
如果這里的加幾、減幾給出一個特定的數(shù),結(jié)果就另當別論了,比如:三十幾加9的結(jié)果可能是40、四十幾,五十幾減1的結(jié)果可能是50、五十幾。
16、人民幣的單位是元、角、分。
17、以分為單位的有1分、2分、5分;以角為單位的有1角、2角、5角;以元為單位的有1元、2元、5元、10元、20元、50元、100元。
18、1元=()角1角=()分1元=()分
19、1張1元可以換()個5角,還可以換()張2角。
1張20元可以換()張10元或()張5元
1張100元可以換()張10元,還可以換()張20元,還可以換()張50元
1張100元可以換()張10元和()張50元
1張100元可以換()張20元和()張10元。
20、一張郵票8角,買一張郵票怎樣付錢?
一盞臺燈56元,買一盞臺燈可以怎樣付錢才不用找錢?(寫出最簡便的付法)
21、一個足球48元。
(1)買一個足球付的錢全是10元的,至少付了()張。
(2)買一個足球,帶的錢正好,最多付了()張20元。
22、皮球乒乓球拍羽毛球拍足球
6元10元12元35元
(1)帶50元最多能買幾樣不同的物品?
(2)買兩樣物品最多要付多少錢?最少呢?
(3)買一個乒乓球拍和一個羽毛球拍大約要帶幾十元?
基本知識點梳理
第一單元:位置
1、上、下
(1)在具體場景中理解上、下的含義及其相對性。
(2)能比較準確地確定物體上下的方位,會用上、下描述物體的相對位置。
(3)培養(yǎng)學生初步的空間觀念。
2、前、后
(1)在具體場景中理解前、后、最×的含義,以及前后的相對性。
(2)能比較準確地確定物體前后的方位,會用前、后、最前、最后描述物體的相對位置。
(3)培養(yǎng)學生初步的空間觀念。
3、左、右
(1)在具體場景中理解左、右的含義及其相對性。
(2)能比較準確地確定物體左右的方位,會用左、右描述物體的位置。
(3)培養(yǎng)學生初步的空間觀念。
4、位置
(1)明確“橫為行、豎為列”,并知道“第幾行第幾個”、“第幾組第幾個”的含義。
(2)在具體情境中,會用2個數(shù)據(jù)(2個維度)描述人或物體的具體位置。
(3)在具體情境中,能依據(jù)2個維度的數(shù)據(jù)找到人或物體的具體位置。
第二單元:20以內(nèi)的退位減法
1、主題圖(10頁、11頁)
(1)能從圖中搜集數(shù)學信息,并利用信息提出恰當?shù)臄?shù)學問題。
(2)理解減法的兩個基本含義,并能利用此含義列出減法算式。
2、12頁例1
(1)能依據(jù)減法的含義看圖列式(已知總數(shù)和去掉的一部分,求還剩多少的運算)。
(2)經(jīng)歷自主探究算法、交流優(yōu)化算法的過程。
(3)能恰當選擇算法,正確計算十幾減9的減法算式。
(4)能解決相關的實際問題,體會數(shù)學的價值,培養(yǎng)應用意識。
3、15頁例2
(1)在具體情境中進一步理解減法的含義(已知總數(shù)和其中的一部分,求另一部分的運算)。
(2)經(jīng)歷進一步優(yōu)化算法的過程,并進一步理解“破十法”和“想加算減”的算理。
(3)能正確計算十幾減幾的退位減法,并能解決相關的實際問題。
4、19頁例3
(1)能準確的搜集情境中的數(shù)學信息,提出恰當?shù)臄?shù)學問題。
(2)能依據(jù)加法和減法的含義,正確列式,解決相關的實際問題。
(3)能選擇恰當?shù)姆椒?,熟練完?0以內(nèi)的退位減法計算,培養(yǎng)學生思維的靈活性。
5、整理與復習
(1)引導學生自主發(fā)現(xiàn)20以內(nèi)退位減法表中的規(guī)律。
(2)正確掌握“一圖四式”的內(nèi)容。
(3)涉及20以內(nèi)的退位減法的連加、連減、加減混合運算。
(4)優(yōu)生能求“5根手指的中間一共有多少個縫隙”類型的數(shù)學思考題。
第三單元:圖形的拼組
1、通過折紙活動,理解并掌握長方形和正方形的邊長特征。
2、通過“拼、組、剪”等活動進一步掌握學過的各種平面圖形的特征及它們之間的關系。
3、通過動手的“搭、組、卷”等活動,進一步掌握學過的各種立體圖形的特征,并初步掌握它們之間的關系。
4、在學習活動中,培養(yǎng)學生對數(shù)學的興趣及與同學交往、合作的意識。
說明:練習六3題:能正確數(shù)出拼組的小正方體的個數(shù)。
4題:知道長方體和正方體各個面的形狀,能連線。
5題:能正確數(shù)出缺少的墻磚和地磚的塊數(shù)。
6題:能給打亂的平面圖案重新拼組。
7題:知道長方體和正方體對面的含義,并能判斷最簡單的正方體平面展開圖中的每一組對面。
第四單元:100以內(nèi)數(shù)的認識
1、經(jīng)歷從實際情境中抽象出數(shù)的過程,體驗數(shù)與生活實際的密切聯(lián)系。
2、能正確的數(shù)出、寫出、讀出100以內(nèi)的數(shù),并知道100以內(nèi)的數(shù)的順序和組成,進一步體會基數(shù)與序數(shù)的不同含義。
3、了解“十進制”,能估計100以內(nèi)的數(shù)量,能比較100以內(nèi)的數(shù)的大小,并能完成相關的模糊表述(多一些、多得多、少一些、少得多、差不多、最接近、更接近),逐步發(fā)展數(shù)感。
4、知道三個數(shù)位的數(shù)位順序表,知道數(shù)位數(shù)位順序表中各個數(shù)位的意義,能看計數(shù)器寫數(shù)、讀數(shù),并能根據(jù)給出的數(shù)在計數(shù)器上撥(或畫)珠。
5、能熟練計算“整十數(shù)加一位數(shù)”的加法及相應的減法,并能解決相關的實際問題。(滲透加法交換率)
第五單元:認識人民幣
1、在具體情境中了解人民幣的作用與價值,知道人民幣的基本單位,并能認識各種面值的人民幣。
2、正確掌握人民幣基本單位之間的進率,并能完成相關的清點與互換。
3、能認識“小數(shù)記法”的商品單價,學會簡單的購物,并能利用給出的信息完成簡單的計算。
4、對學生進行合理使用人民幣、愛護人民幣、勤儉節(jié)約等方面的教育。
第六單元:100以內(nèi)的加法和減法(一)
1、能在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過程中理解整十數(shù)加減整十數(shù)、兩位數(shù)加減一位數(shù)、兩位數(shù)加減整十數(shù)的算理,并能熟練掌握算法、正確計算。
2、進一步理解加減法的含義(包括“多幾”、“少幾”的應用),能利用給出的信息嘗試提出恰當?shù)臄?shù)學問題,解決相關的實際問題,感受計算與生活的聯(lián)系。
3、能熟練計算相關的連加、連減、加減混合,并能解決簡單的實際問題,培養(yǎng)學生的應用意識和能力。
第七單元:認識時間
1、通過觀察和操作,掌握鐘面上有12個大格和60個小格,并知道時針走1大格分針正好走1圈,即:1時=60分。
2、能認、讀、寫鐘面上的時刻,能寫出已知時刻“過幾分”或“過幾時”后的時刻。
3、通過觀察、思考、交流等方式培養(yǎng)學生合理安排作息時間的好習慣,培養(yǎng)學生珍惜時間的意識。
第八單元:找規(guī)律
1、通過觀察和操作,讓學生準確掌握一組圖形中所包含的“11”、“111”、“1和幾”、“幾和1”、“幾和幾”的排列規(guī)律,并能完成下一組的選擇或填空。
2、通過觀察和思考,讓學生準確掌握一組數(shù)列中所包含的遞增或遞減規(guī)律,并能完成下一組的選擇或填空。
3、能根據(jù)所學知識獨立設計有規(guī)律的一列圖形或一列數(shù),發(fā)現(xiàn)、欣賞、創(chuàng)造數(shù)學的美。
4、培養(yǎng)學生的觀察能力、表達能力、推理能力、動手能力。
第九單元:統(tǒng)計
1、經(jīng)歷簡單的統(tǒng)計過程,初步學習搜集、整理、分析數(shù)據(jù)的方法,體會統(tǒng)計的作用與價值,形成初步的統(tǒng)計意識。
2、能完成簡單的統(tǒng)計表和條形統(tǒng)計圖,能利用統(tǒng)計圖表得到的數(shù)學信息,提出恰當?shù)臄?shù)學問題,并且能夠解決,提高解決問題的能力。
四年級語文下冊《自然之道》課文知識點整理
四年級語文下冊《自然之道》課文知識點整理
一、需要注意的字音
向?qū)iàng筑巢cháo目的dì企圖qǐ
魚貫而出guàn仍然réng奔跑bēn巢穴xué
多音字
的:dì目的朝:cháo朝向樂:lè歡樂
Dí的確zhāo朝陽yuè音樂
二、需要注意的字型
幼(幼?。┏保ɡ顺保┯蓿ㄓ廾粒?/p>
幻(幻想)嘲(嘲笑)遇(遭遇)
徹(徹底)冒(冒險)導(向?qū)В?/p>
砌(砌墻)帽(帽子)異(差異)
Mù一(幕)羨(慕)(目)光(暮)色
Xiàng(向)導(相)片(橡)皮頭(像)
三、需要掌握的詞語解釋
自然之道,即自然的規(guī)律。
爭先恐后:爭著向前,惟恐落后,形容十分積極。
魚貫而出:貫,連接、連續(xù)。像游魚那樣一個接一個地出去。
愚不可及:原指人為了應付不利局面而假裝愚癡,以免禍患,為常人所不及。文中形容我們的做法十分愚蠢,好心反而辦壞事。
氣喘吁吁:形容呼吸急促的樣子。
躊躇:猶豫,文中指幼龜探頭出穴欲出又止偵察外面是否安全的樣子。
四、近義詞
偵察——察看企圖——目的情愿——甘愿
補救——挽救黃昏——傍晚躊躇——猶豫
冷淡——冷漠歡樂——歡快
五、反義詞
躊躇——果斷冷淡——熱情歡樂——悲哀
緊張——放松安全——危險錯誤——正確
六、照樣子寫詞語
爭先恐后:深入淺出、死去活來、出生入死、南來北往
無遮無攔:若隱若現(xiàn)、不三不四、無影無蹤、一心一意
氣喘吁吁:小心翼翼、輕波漾漾、波光粼粼、虎視眈眈
七、句子
“叼就叼去吧,自然之道,就是這樣的。”
這是一只幼龜探頭偵察突然被一只嘲鶇咬啄時,向?qū)辜钡淖髡呒捌渫檎f的話,言下之意是說,這是大自然的規(guī)律,是太平洋綠龜防護天敵、自我保護的手段。同時也用向?qū)У脑掽c明了課文的主題:自然之道,即自然的規(guī)律。
如果不是我們,這些海龜根本不會受到傷害。
如果我們能遵照自然的規(guī)律,讓那只小海龜獨自完成偵察任務的話,其余那些海龜就能獲得安全?!案尽痹谶@里強調(diào)了海龜是因為我們才受到的傷害,使句子的語氣更加強烈。也更加說明了自然規(guī)律的重要性。
八、相關練習
1、這篇文章按事情發(fā)展順序連段成篇。
2、學完《自然之道》,我知道了——人要尊重自然規(guī)律,如果不按照自然規(guī)律辦事,往往會產(chǎn)生于我們的愿望相反的結(jié)果。
3、第一二自然段是事件的起因。
第三四自然段講的是我們要求向?qū)Ь湍侵蛔钕扰莱鰜淼男『}敚侵恍『}數(shù)镁攘恕?/p>
第五六七自然段講的是海鳥向其他小海龜發(fā)起攻擊。
第八自然段講的是我們終于明白了導游所說的“自然之道”。
4、文章的主要內(nèi)容。
我們到南太平洋小島旅游,發(fā)現(xiàn)一只獨自離巢的小海龜受到攻擊,我們救助了這只小海龜。后來所有的海龜離巢爬向大海受到了海鳥的攻擊,我們明白了自然的規(guī)律。
5、人物情感變化
我們:焦急——震驚——后悔
向?qū)В浩届o——無奈——悲哀
一年級語文上冊《腳印》教案(滬教版)
老師在上課時經(jīng)常會遇到難解決的問題而耗費半節(jié)課的時間吧,為此老師就需要在上課前準備好教案,以此來提高課堂的教學質(zhì)量。才能有計劃、有步驟、有質(zhì)量的完成教學任務,那你有沒有為了一個問題而去做過一份教案呢?下面是小編精心收集整理,為您帶來的《一年級語文上冊《腳印》教案(滬教版)》,僅供參考,希望能為您提供參考!
一年級語文上冊《腳印》教案(滬教版)
教材簡析:
課文寫的是小雞、小狗和小鴨在雪地上跑,留下了各自的腳印,好像在畫著竹葉、梅花和楓葉。不僅蘊含著動物腳印的知識,更重要的是顯示出豐富的想像力。從表現(xiàn)形式來看,課文的前兩節(jié)結(jié)構(gòu)相同、語言相似,后兩節(jié)又稍有變化,便于學習,又不顯得呆板。
學情分析:
本課是本學期最后一篇課文,應該說學生經(jīng)過一學期的學習,已掌握了一些識字方法,初步具備了一定分識字能力,對大部分學生而言,能夠自主識字,但對個別學生而言,則放低要求,在老師和同學的幫助下進行識字。
教學目標:
1、認識“腳、印、留、對、狗、齊、全”7個生字。認識“月字旁”。描寫“腳、狗、齊、全”4個字。
2、背誦兩句句子。
3、正確地朗讀課文。
4、知道小雞、小狗、小鴨腳印的形狀是不同的,對動物的腳印感到好奇。
重點難點:
讀準詞語,有感情的朗讀課文,并體會文章的內(nèi)在美。
教學準備:
多媒體課件、識字卡片
教學過程:
一、揭示課題。
1、仔細聽,認真看,說說你聽到、看到了一些什么?用一二句話說說。(媒體展示的內(nèi)容:大雪紛飛→大地鋪上了一層厚厚的白雪→小雞、小狗、小鴨的腳印)
2、出示課題:45腳印(生字上標注拼音)
(1)借助拼音讀準字音。
(2)有什么好辦法記住它們。
(3)了解“印”的筆順。
(4)讀課題。
二、整天感知課文,學習生字。
1、借助拼音讀準生字的字音,記記字形。
2、借助拼音讀通課文。
3、檢查自學情況。
(1)出示與生字相關的詞語,要求讀準字音
腳留下、對、齊聲。(生字上注拼音)
(2)交流識字的方法。
(3)讀課文。(個別讀)
4、再讀課文,邊讀邊思考:雪地上的腳印是誰留下的?除了這些你還了解什么?
三、學習課文,朗讀感受。
1、再讀課文,說說故事的內(nèi)容。
(1)用自己的話說說課文的內(nèi)容。
(2)提供開頭,用一小節(jié)說說課文的內(nèi)容。
小雞、小狗和小鴨在雪地上跑,雪地上留下了……
(3)教師根據(jù)學生的回答,出示相關的內(nèi)容,讓學生讀一讀。
2、讀課文,你覺得小動物們在雪地上留下腳印之后,認為自己怎么樣?它們當時的心情怎樣?
3、試著用朗讀的方式來表達小動物的情感。
4、媒體出示小豬、小馬、小猴的腳印,說說它們的腳印像什么?在雪地上留下腳印后,它們又會說什么?學著課文的樣子編編故事。
四、復習鞏固,拓展閱讀。
1、叫號游戲。(復習生字)
2、讀一讀,連起來說一說。
(1)雞的腳印像竹葉,小狗的腳印像梅花,小鴨腳印像楓葉。
(2)雪地上小動物,個個像小畫家,他們的畫兒真有趣。
五、學習“月字旁”
1、還有哪些字帶有月字旁,你覺得這些字一般與什么有關?(身體的某一部分)
2、示范“月”的寫法。
3、描一描,寫一寫“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