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語文微課教案
發(fā)表時間:2021-05-055.6甲烷。
每個老師需要在上課前弄好自己的教案課件,大家在認真寫教案課件了。對教案課件的工作進行一個詳細的計劃,才能對工作更加有幫助!有多少經(jīng)典范文是適合教案課件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精心整理的“5.6甲烷”,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第六節(jié)甲烷
(1課時)
一.知識教學點
1.常識性介紹有機化合物的初步概念,以及有機化合物在性質(zhì)上的一些共同特點。
2.了解甲烷。
二.重、難、疑點及解決辦法
1.重點:甲烷的化學式、性質(zhì)和用途。
2.難點:有機化合物的概念。
3.疑點:有機化合物與無機化和物在性質(zhì)上有什么不同?
4.解決方法:(1)教師講解和介紹幾種常見的化合物,使學生了解有機化合物的知識。
(2)演示[實驗5—12],通過對實驗現(xiàn)象的觀察和分析,討論得出甲烷的成分。
(3)閱讀教材,使學生了解我國古代對天然氣的使用,了解沼氣的制法、用途等。
三.教學步驟
(一)明確目標
(1)了解有機化合物的概念以及有機化合物性質(zhì)上的一些共同點。
(2)了解甲烷在自然界中的存在、甲烷的分子構(gòu)成和主要性質(zhì)。
(3)了解沼氣的制法、用途以及對我國農(nóng)村發(fā)展的重要意義。
(二)整體感知
本節(jié)教材中,甲烷是重點,有機物的應用是選學內(nèi)容。從本節(jié)開始學習有機物的知識,以利于學生適應現(xiàn)代化社會生活的需要。
(三)教學過程
[引言]:我們已經(jīng)學習了CO、CO2、H2CO3和CaCO3等含碳的化合物。目前世界上含碳的化合物超過千萬種,占已發(fā)現(xiàn)的純物質(zhì)中的絕大部分。如蔗糖、淀粉、纖維素、油脂、蛋白質(zhì)等都是含碳的化合物。下面,我們來學習有機化合物的初步概念。
[板書]:一.有機化合物和無機化合物
[提問]:什么是有機化合物和無機化合物?(強調(diào)CO、CO2、和CaCO3等少數(shù)化合物,雖然它們也含有碳元素,但由于它們的組成和性質(zhì)跟無機化合物相似,因此它們屬于無機化合物)。
[板書]:1.定義
(1)有機化合物:含碳的化合物(CO、CO2、H2CO3和CaCO3除外)。
(2)無機化合物:不含碳的化合物(包括CO、CO2、H2CO3和CaCO3)。
[教師活動]:以幾種常見有機化合物為例,來介紹有機化合物的共性。
[板書]:2.性質(zhì)
二.最簡單的有機物——甲烷(CH4)
[講解]:甲烷俗稱為沼氣,是在隔絕空氣的情況下,主要由植物殘體分解而成的。天然氣的主要成分是甲烷,天然氣是當今世界上的重要燃料,我國是最早利用天然氣的國家。
[板書]:1.甲烷俗稱沼氣
[學生活動]:閱讀教材第102頁中的第三段和插圖,了解我國是世界上最早利用天然氣的國家。
[教師活動]:演示甲烷的燃燒實驗[實驗5—12]。
[學生活動]:觀察甲烷的顏色和狀態(tài),觀察甲烷燃燒時產(chǎn)生的現(xiàn)象,根據(jù)實驗現(xiàn)象推斷甲烷的成分中一定含有什么元素。
[講解]:甲烷是一種無色無味的氣體,密度比空氣小,極難溶于水。甲烷有可燃性,點燃前要先驗純。
[板書]:2.甲烷的性質(zhì)
(1)物理性質(zhì):無色無味氣體,密度比空氣小,極難溶于水。
(2)化學性質(zhì):可燃性
CH4+2O2====2H2O+CO2
三.沼氣的制取和利用
[學生活動]:閱讀教材第102頁,了解沼氣的制取和利用。
[板書]:四.有機物的應用
[學生活動]:閱讀教材第103頁的選學內(nèi)容,了解有機化合物的應用。
[教師活動]:配合教材中的彩色圖片,介紹利用聚硅氯烷的特殊性能,可以創(chuàng)造出很多奇跡,鼓勵學生為創(chuàng)造新的奇跡而奮發(fā)學習。
(四)總結(jié)、擴展
小結(jié):比較H2、CO、CH4的物理性質(zhì)和可燃性。
色味態(tài)
密度
溶解度
化學性質(zhì)(可燃性)
H2
無色
無味
氣體
比空氣小
難溶于水
2H2+O2==2H2O(淡藍色)
CO
比空氣略小
難溶于水
2CO+O2==2CO2(藍色)
CH4
比空氣小
極難溶于水
CH4+2O2==2H2O+CO2(明亮的藍色)
四.布置作業(yè)
1.做教材第104頁的家庭小實驗。
2.教材第105頁的2、3題。
擴展閱讀
5.6同底數(shù)冪的除法(1)教學案
學生們有一個生動有趣的課堂,離不開老師辛苦準備的教案,大家開始動筆寫自己的教案課件了。用心制定好教案課件的工作計劃,才能更好地安排接下來的工作!你們會寫教案課件的范文嗎?請您閱讀小編輯為您編輯整理的《5.6同底數(shù)冪的除法(1)教學案》,歡迎大家閱讀,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課題5.6同底數(shù)冪的除法(1)授課時間
學習目標1、掌握同底數(shù)冪的除法法則
2、掌握應用運算法則進行計算.
學習重難點重點:同底數(shù)冪的法則的推導過程和法則本身的理解.
難點:靈活應用同底數(shù)冪相除法則來解決問題.
自學過程設計教學過程設計
看一看
認真閱讀教材p123~124頁,弄清楚以下知識:
1、同底數(shù)冪相除的法則:(注意指數(shù)的取值范圍)
2、同底數(shù)冪相除的一般步驟:
做一做:
1、完成課內(nèi)練習部分(寫在預習本上)
2.計算
(1)a9÷a3
(2)212÷27
(3)(-x)4÷(-x)
(4)(-3)11÷(-3)8
(5)10m÷10n(m>n)
(6)(-3)m÷(-3)n(m>n)
想一想
你還有哪些地方不是很懂?請寫出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預習檢測:
1.一種液體每升含有1012個有害細菌,為了試驗某種殺菌劑的效果,科學家們進行了實驗,發(fā)現(xiàn)1滴殺菌劑可以殺死109個此種細菌。要將1升液體中的有害細菌全部殺死需要這種殺菌劑多少滴?
2.計算下列各式:
(1)108÷105(2)10m÷10
(3)(–3)m÷(–3)n(4)(-ab)7÷(ab)4
二、應用探究
計算:
(1)a7÷a4;
(2)(-x)6÷(-x)3;
(3)(xy)4÷(-xy);
(4)b2m+2÷b2.
注意
①冪的指數(shù)、底數(shù)都應是最簡的;
②底數(shù)中系數(shù)不能為負;
③冪的底數(shù)是積的形式時,要再用一次(ab)n=anan.
2、練一練:
(1)下列計算對嗎?為什么?錯的請改正.
①a6÷a2=a3②S2÷S=S3
③(-C)4÷(-C)2=-C2
④(-x)9÷(-x)9=-1
三、拓展提高
(1)x4n+1÷x2n-1x2n+1=?
(2)已知ax=2ay=3則ax-y=?
(3)已知ax=2ay=3則a2x-y=?
(4)已知am=4an=5求a3m-2n的值。
(5)已知2x-5y-4=0,求4x÷32y的值。
堂堂清:
1.判斷題(對的打“∨”,錯的打“×”)
(1)a9÷a3=a3;()
(2)(-b)4÷(-b)2=-b2;()
(3)s11÷s11=0;()
(4)(-m)6÷(-m)3=-m3;()
(5)x8÷x4÷x2=x2;()
(6)n8÷(n4×n2)=n2.()
2.填空:
(1)1010÷______=109;
(2)a8÷a4=_____;
(3)(-b)9÷(-b)7=________;
(4)x7÷_______=1;
(5)(y5)4÷y10=_______;
(6)(-xy)10÷(-xy)5=_________.
3.計算:(s-t)7÷(s-t)6(s-t).
4.若a2m=25,則a-m等于()[
A.B.-5C.或-D.
5.現(xiàn)定義運算a*b=2ab-a-b,試計算6*(3*2)的值.
教后反思同底數(shù)冪的除法法則其實與我們之前學習的同底數(shù)冪的乘法法則類似,所以本節(jié)課采用對比的方法來學習,讓學生更好的理解同底數(shù)冪的除法法則。
5.6 作三角形
5.6作三角形
教學目標:
1、在分別給出的兩角夾邊、兩邊夾角和三邊的條件下,能夠利用尺規(guī)作三角形.
2、能結(jié)合三角形全等的條件與同伴交流作圖過程和結(jié)果的合理性.
教學重點:1、根據(jù)題目的條件作三角形.
教學難點:探索作圖過程.
教學工具:圓規(guī)、直尺
準備活動:
(1)計算已知線段a,求作線段AB,使得AB=a.
(2)已知:∠α,求作:∠AOB,使∠AOB=∠α.
(3)已知:M為∠AOB邊上的一點,如圖所示,過M作直線CD,使得CD//OA.
教學過程:
內(nèi)容一:(根據(jù)簡單圖形書寫作法)
(1)如圖,使用直尺作圖,看圖填空.
①②③④
①過點____和_______作直線AB;
②連結(jié)線段___________;
③以點_______為端點,過點_______作射線___________;
④延長線段__________到_________,使得BC=2AB.
(2)如圖,使用圓規(guī)作圖,看圖填空:
①在射線AM上__________線段________=___________.
②以點______為圓心,以線段______為半徑作弧交_________于點___________.
以點______為圓心,以任意長為半徑作弧,分別交∠AOB兩邊,交_________于點___________,交________于點__________.
這部分內(nèi)容是為讓學生熟悉作法的語言表達而設的.教師應該讓學生慢慢理解這種語言表達的意思.逐步學會自己口述表達自己的作圖過程.
內(nèi)容二(作一個三角形與已知三角形全等)
1、已知三角形的兩邊及其夾角,求作這個三角形.
已知:線段a,c,∠α.
求作:ΔABC,使得BC=a,AB=c,∠ABC=∠α.
作法與過程:
(1)作一條線段BC=a,
(2)以B為頂點,BC為一邊,作角∠DBC=∠a;
(3)在射線BD上截取線段BA=c;
(4)連接AC,ΔABC就是所求作的三角形.
給出示范和作法,讓學生模仿,教師可以在黑板上做一次示范,讓學生跟著一起操作,并在畫完圖后,讓學生再自己操作一遍.而在下面的作圖中,就讓學生小組內(nèi)討論、交流,通過集體的力量完成,教師再給以一定的指導.
2、已知三角形的兩角及其夾邊,求作這個三角形.
已知:線段∠α,∠β,線段c.
求作:ΔABC,使得∠A=∠α,∠B=∠β,AB=c.
作法:(1)作____________=∠α;
(2)在射線______上截取線段_________=c;
(3)以______為頂點,以_________為一邊,作∠______=∠β,________交_______于點_______.ΔABC就是所求作的三角形.
先讓學生獨立思考,探索作圖的過程,對可以自己作出圖形的學生,要求他們在小組內(nèi)交流,用自己的語言表述作圖過程.教師要注意提醒學生在作圖過程中,是以哪個點為圓心,什么長度為半徑作圖.
3、已知三角形的三邊,求作這個三角形.
已知:線段a,b,c.
求作:ΔABC,使得AB=c,AC=b,BC=a.
在完成三個作圖后,要鼓勵學生比較各自所作的三角形,利用重合等直觀的方法觀察所作的三角形是否全等.在此機會上,引導學生利用已經(jīng)獲得的三角形全等的條件來說明大家所作的三角形一定是全等的,即說明作法的合理性.
小結(jié):
能根據(jù)題目給出的條件作出三角形.能口述作圖過程.
作業(yè):卷子中的鞏固練習.
教學后記:
本節(jié)課的內(nèi)容比較多,學生對作圖的步驟有混淆的情況發(fā)生,學生對于自己探索”已知三角形三邊作三角形”的作圖過程存在一定的難度.
用自己的語言表達作圖過程也是不大理想.有待練習鞏固.
5.6同底數(shù)冪的除法(2)教學案(浙教版)
老師會對課本中的主要教學內(nèi)容整理到教案課件中,大家應該開始寫教案課件了。我們制定教案課件工作計劃,才能對工作更加有幫助!你們會寫多少教案課件范文呢?為了讓您在使用時更加簡單方便,下面是小編整理的“5.6同底數(shù)冪的除法(2)教學案(浙教版)”,僅供您在工作和學習中參考。
課題5.5同底數(shù)冪的除法(2)授課時間
學習目標1.通過探索整式和冪的運算,體會零指數(shù)和負整數(shù)指數(shù)規(guī)定的意義及其合理性。
2.通過探究、猜想、歸納、總結(jié),掌握較小數(shù)的科學記數(shù)法表示方法
3.學會應用a0=1(a≠0)a-p=1/ap(a≠0,p是正整數(shù))來進行計算。
學習重難點重點:零指數(shù)和負整數(shù)指數(shù)的意義,以及較小數(shù)的科學記數(shù)法表示。難點:理解和應用負整數(shù)指數(shù)冪的性質(zhì)。
自學過程設計教學過程設計
看一看
認真閱讀教材p125~126頁,弄清楚以下知識:
1、零指數(shù)冪的意義(注意底數(shù)的取值范圍)
2、負指數(shù)冪的意義(注意底數(shù)的取值范圍):
3、較小數(shù)的科學記數(shù)法表示
做一做:
1、完成課內(nèi)練習部分(寫在預習本上)
2.用分數(shù)或整數(shù)表示下列各負整數(shù)指數(shù)冪的值.
(1)10-3;(2)(-0.5)-3;(3)(-3)-4.
3.把下列各數(shù)表示為a×10n(1≤a10,n為整數(shù))的形式.
(1)12000;(2)0.00
(1)-0.10=________;
(2)(-0.1)0=_______;
(3)(-0.5)-2=_______;
(4)(-)-1=________.
3.判斷題(對的打“∨”,錯的打“×”)
(1)(-1)0=-10=-1;()
(2)(-3)-2=-;()
(3)-(-2)-1=-(-2-1);()
(4)5x-2=.()
4.(1)當x_______時,=-2有意義;(2)當x_______時,(x+5)0=1有意義;[
(3)當x_______時,(x+5)-2=1有意義.
5.(a2)-3=a2×(-3)(a≠0)成立嗎?說明理由.
6.0.1=10-1,0.01=10-2,0.001=10-3,…,你能發(fā)現(xiàn)有什么規(guī)律嗎?請用式子表示出來.
教后反思這節(jié)課主要像同學介紹零指數(shù)和負整數(shù)指數(shù)的特殊形式,以及讓學生了解規(guī)定的意義及其合理性,從而記住公式的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