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語文五年級教案
發(fā)表時間:2021-04-30五年級語文松鼠教案。
相信很多老師都希望自己的課堂上同學們能夠積極的與自己互動。這時就需要自己去精心研究如何做一份學生愛聽老師愛講的教案。這樣不僅拉進了學生與自己的距離,還讓學生學到了知識,你們見過哪些優(yōu)秀教師的小學教案嗎?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五年級語文松鼠教案”,僅供參考,歡迎大家來閱讀。
教學目標:
1、了解松鼠的討人喜歡的特點。
2、體會本文準確而生動的說明語言。
3、激發(fā)學生關心動物、保護動物的熱情。
教學重點、難點:
體會本文準確而生動的說明語言,學會抓住特征生動形象地描寫小動物。
教學過程:
一、導入
同學們,你們看動物世界嗎?見過小松鼠沒有?能把你了解的松鼠向大家介紹一下嗎?(學生介紹)
今天我們將隨著法國著名的博物學家布豐一起走進他的《松鼠》,具體全面地了解松鼠這種動物。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1、請學生個別讀
2、其他學生糾正字詞音,同時體驗你對松鼠的初步感受?用“我————松鼠的句式?!?/p>
三、再讀課文,合作探究
1、那作者為我們介紹了松鼠哪些特征呢?
2、哪些語句體現(xiàn)了松鼠的漂亮。(齊讀)哪位同學能摸擬松鼠的語氣向大家介紹它漂亮的外貌,老師給出以下詞語提示:
面容眼睛身體四肢尾巴體態(tài)吃相
清秀閃閃有光矯健輕快美麗坐著用前爪送[趙老師教案網 www.zJan56.coM]
3、漂亮的松鼠真討人喜歡,那么作者又如何體現(xiàn)它馴良的習性呢?(學生討論,交流)
活動范圍:樹上(不侵犯人類)
活動時間:夜晚(不騷擾人類)
主要食物:杏仁、榛子(不傷害人畜)
4、除此這外,松鼠還有哪些討人喜歡的地方?文中是如何說明小松鼠乖巧的?
過水方法用尾巴當帆和舵
警覺性強跑躲逃
跑跳敏捷善于爬樹
四、三讀課文,品味語言
1、如果我們在生物課上面來學習認識松鼠,你還會喜歡嗎?為什么?
對了,正是由于作者運用了形象生動的語言,尤其是把松鼠擬人化了。你能否找出這些句子或詞語和大家一起交流一下呢?
學生看書、思考、交流。
2、本文正是有這樣生動形象的語言,才讓我們對漂亮、馴良、乖巧的松鼠深為喜愛。但作為說明文來說,它主要是用來向人們介紹某種事物的,這就要求說明要有分寸,所以對說明語言還有一個要求,那就是準確。本文的語言也符合這一基本要求,你能從文中找出體現(xiàn)說明語言準確性的詞語或句子嗎?
學生思考、交流。
五、小結
作者筆下的松鼠可愛又有價值,很討我們的喜歡。其實,大千世界里還有許許多多這樣的動物,對待它們,我們也應該充滿愛心。
六、作業(yè)
你肯定也有喜歡的小動物吧?請你用生動活潑的語言把它們描述出來。
編輯推薦
五年級語文上冊《松鼠》教案
五年級語文上冊《松鼠》教案
10.松鼠
教學目標:
1.熟練掌握本課生字、生詞
2.朗讀課文,了解松鼠的外形特點和生活習性,激發(fā)學生對小動物的喜愛之情。
3.抓住重點詞句體會作者準確的說明和生動、形象、細致的描寫,積累語言。
教學重、難點:學習課文中準確的說明,生動形象細致的描寫。
課前準備:多媒體課件
課時分配:1課時
教學過程:
一、情境導入
1.上課前老師給大家出個謎語:形狀象耗子,生活象猴子,爬在樹枝上,忙著摘果子。(生:松鼠)
2.松鼠是一種非??蓯鄣男游?,你喜歡嗎?(大屏幕出示一組松鼠的圖片)
3.今天,我們就來一起學習布封的《松鼠》
二、背景介紹:(大屏幕出示)
1.文藝性說明文
2.布封簡介
三、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1.自由讀文:讀準字音,讀通句子
2.檢查生字認讀情況
大屏幕出示:馴良榛子櫸實橡栗矯健帽纓掌舵苔蘚狹窄勉強
注意提醒學生:“馴”讀去聲,不要讀成陽平;“窄”是翹舌音;勉強的“強”字
是多音字,這里讀“qing”。
3.指名逐段讀文,思考:作者是從哪幾方面介紹松鼠的?
4.指名回答問題,引導學生理清文章脈絡:
第一自然段:寫松鼠外形漂亮
第二自然段:寫松鼠馴良的性格
三、四自然段:寫松鼠的乖巧、聰明
第五自然段:補充說明松鼠生活習性
四、默讀課文,品味語言
1.選擇自己喜歡的部分研讀,劃出相關的詞句,并做批注。
2.分組討論交流
3.匯報交流結果:教師把握重點交流第三部分(3、4自然段)
五、與《鯨》對比閱讀,體會表達上的異同
1.分組速度討論、歸納
2.小組派代表匯報
3.教師總結
相同點:兩篇文章都是知識性、科學性、趣味性比較強的說明文
不同點:說明角度不同:《鯨》側重于介紹鯨的生活習性;本文側重于松鼠的外貌、性格和行動。表達方法不同:《鯨》運用了大量說明方法,如舉例子、作比較、打比方等;而本文責側重用比喻、擬人的表達手法生動形象地說明事物。語言風格不同:《鯨》的語言平實簡練;本為語言生動傳神,極具文學色彩。
六、有感情朗讀全文
七、推薦閱讀:《昆蟲記》
語文a版五年級下冊《松鼠》教案
在每學期開學之前,老師們都要為自己之后的教學做準備。這時就需要自己去精心研究如何做一份學生愛聽老師愛講的教案。上課才能夠為同學講更多的,更全面的知識。那你們知道有哪些優(yōu)秀的小學教案嗎?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語文a版五年級下冊《松鼠》教案”,僅供參考,歡迎大家來閱讀。
教學目標:
1、掌握本課的生字、詞語。
2、解松鼠的外形特點和生活習性,激發(fā)學習對小動物的喜愛之情。
3、抓重點詞語理解課文,積累詞匯。
3、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并背誦自己喜歡的自然段。
重點:解松鼠的外形和它的生活習性,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難點:能按不同方面把課文分為兩部分,體會作者是怎樣把各部分寫具體的。
教學準備:有關松鼠的資料
課時劃分:兩課時
教學設計:
第一課時
課時目標:
導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同學們,我這里有一個謎語:誰的尾巴長?誰的尾巴短?誰的尾巴像把傘?(學生回答:松鼠)
二、學生交流資料:
你喜歡松鼠嗎?為什么?
今天我們來學習一篇課文《松鼠》。(板書課題)
三、自讀課文,說說松鼠給你留下最深的印象是什么?
學生們談感受:
美麗的小動物討人喜歡。四肢靈活、行動敏捷、閃閃發(fā)光的小眼睛,全身光滑,尾巴大而漂亮。(能談出自己的感受就行,不強調統(tǒng)一)
從哪幾方面體會到小松鼠美麗和可愛?
當學生談到小松鼠的特點時讓孩子從文中去找,切入到文中去學習課文。
學生談到小松鼠美麗,就讓學生到文去找,你從哪看出小動物美麗的?引導學生學習描寫小動物外形特點的部分。
學生談到小動物談到靈活或機靈時,引導學生到文中去找:你從哪感受到小松鼠的機靈的。
喜歡吃的東西、如何做窩……
(根據(jù)學生的回答隨機進行學習,并指導學生在體會作者的喜愛之情的同時,學習描寫動物的方法。)
四、學生通讀課文,理清課文的脈絡、
全文共4個自然段,可分為兩大部分:
第一部分(第1自然段)從外形上介紹松鼠是一種美麗的小動物。
第二部分(2——4自然段)介紹松鼠的生活習性。
松鼠在樹枝上跳來跳去,十分機靈。
學生總結:并板書:
1、活動:喜歡在樹枝上跳來跳去,十分的機靈。
2、住的:喜歡住在高大的老松樹上,窩暖和安全。
3、吃食:松子、榛子、橡栗、鳥蛋。
四、交流:學文后你有什么想法?
五、作業(yè):
1、熟讀課文。
2、觀察一種自己喜歡的小動物,解它們的生活習性及特征。
第二課時
課時目標:
學生在體會對小動物的喜愛之情的同時,學習小作者描寫小動物的方法。
一、繼續(xù)學習課文:喜歡小松鼠嗎?
把你對小動物的喜愛之情讀出來。學生朗讀課文。
二、看看小作者為什么能把小松鼠寫的讓我們都非常喜歡呢?
學生談并學習寫好自己喜歡的小動物,先要從外形特征去觀察小動物,再要觀察小動物的生活悄習性,如:小動物吃食時的樣子,睡覺時的樣子,游戲時的樣子,喜歡做什么……并學會把小動物寫活。(生動、形象)
結合語文天地的讀一讀,找出表示順序的詞語。讓學生學習用表示順序的詞語來練習說話。從而進一步感受作者對于小松鼠的喜愛之情。
回顧課文內容,填一填:松鼠的小面孔上,嵌著一雙的小眼睛。身上的毛,的好像搽過油。一條的大尾總是,顯得格外。
讓我們再來看看一篇寫小動物的文章《帶刺的朋友》語文天地中的開卷有益。
三、指導本課的字:
捷遮蔽
四、習作:認真觀察動物:
1、外形特征
2、吃食物時的樣子、神態(tài)動作。
3、睡覺時的習慣和樣子。
4、做游戲時的特點。
五、開卷有益:《帶刺的朋友》
五年級松鼠教案匯總
身為一位人名教師,我們要給學生一個優(yōu)質的課堂。這時就需要自己去精心研究如何做一份學生愛聽老師愛講的教案。在上課時遇到各種教學問題都能夠快速解決,你們有沒有寫過一份完整的教學計劃?以下由小編為大家精心整理的“五年級松鼠教案匯總”,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五年級松鼠教案(篇1)
一、教學目標:
1、朗讀課文,使學生理解課文內容,了解松鼠的外形特點和生活習性;從中體會作者對松鼠的喜愛之情。
2、學會本課12個生字及新詞,掌握多音字“晃(huàng)”,認讀3個字。
3、通過閱讀,使學生知道本文是按不同方面連段成篇的,能夠按不同方面把課文分成兩部分,并能說出理由。
4、讓學生學習作者在描寫事物時既抓住了特點,又言之有序,讀寫結合。
二、教學重點:
了解松鼠的外形特點和生活習性,產生喜愛之情。
三、教學難點:
能按不同方面把課文分成兩部分,并能說出理由。
四、教學準備:
有關松鼠的資料
字、詞、句的投影片
五、教學時間:
2課時
六、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談話引入
1、同學們,你最喜歡哪一種小動物?你能用一兩句話給我們介紹介紹嗎?
2、請看大屏幕,你們認識圖中的小動物嗎?[出示幾張不同種類的松鼠圖片] 請大聲說出它們的名字。(松鼠)結合你搜集的資料,能不能用一個詞或一句話來形容一下它?
3、看老師板書課題,注意“鼠”的筆順。[板書課題] 齊讀課題
讓我們趕快來讀一讀課文,進入松鼠的世界,去看看這個可愛的小動物吧!
二、初讀課文,學習字詞
1、按要求自由讀課文
①注意生字和多音字的讀音,爭取把課文讀流利。
②用自己喜歡的方法記憶生字。
③結合上下文理解“嬉戲”、“遮蔽”的意思。
2、檢查自讀情況
(1)讀詞句
四肢 歇涼 搖晃 毛茸茸 風吹雨打 樹杈
榛子 橡栗 苔蘚 [出示榛子、橡栗、苔蘚的圖片]
灰褐色
身上灰褐色的毛,光滑得好像搽過油。[出示灰褐色的松鼠]
遮蔽
窩搭好了,還在上面加一個蓋,把整個窩遮蔽起來。
“遮蔽”什么意思?說說你的理解。
嬉戲
晴朗的夏夜,松鼠在樹上高興地跳著叫著,互相追逐嬉戲。
“嬉戲”你怎么理解?
(2)組詞[寫在練習本上]
支( ) 茶( ) 喜( ) 般( ) 敝( )
肢( ) 搽( ) 嬉( ) 搬( ) 蔽( )
耳( ) 舌( ) 秦( ) 晃 huǎng( )
茸( ) 刮( ) 榛( ) huàng( )
組完同桌訂正
三、再讀課文,理清思路
1、默讀課文,想想松鼠給你留下了怎樣的印象?試著在括號里填個詞。
討論:( )的松鼠
2、指名分自然段讀課文,說說每段的主要意思。
3、同桌討論:如果把課文分成兩部分,該怎樣分?為什么這樣分?
全班交流,板書:外形
習性
四、細讀一段,了解外形
1、默讀,找一找這段是圍繞哪句話寫的,用“ ”劃出來。
2、從哪些地方可以看出松鼠是一種美麗的小動物呢?試著填一填:
在寫松鼠的外形時,作者采用 的寫法,抓住松鼠的 、 、 、 、和 的特點,把小松鼠寫得非常美麗可愛。
3、大屏幕出示:
松鼠是一種美麗的小動物,很討人喜歡。它四肢靈活,小面孔上有一對小眼睛,身上有褐色的毛,一條大尾巴總是向上翹著。
對比讀:男生讀屏幕上的這段話,女生讀課文第一段。
討論:你認為哪段寫得好?好在哪兒?
小結:確實是文中第一段寫得好,作者抓住了松鼠的外形特點,運用了恰當?shù)男稳菰~、比喻句,把松鼠的外形寫具體了,讓我們感受到它的美麗可愛。這種寫法值得我們借鑒。
4、指名讀,讀出對松鼠的喜愛之情。
五、布置作業(yè)
1、抄寫生字、新詞。
2、仿照課文第一段的寫法,仔細觀察自己喜歡的一種小動物,介紹的外形。
第二課時
一、復習導入
1、聽意思寫詞語[寫在練習本上]
動作迅速而靈敏。 (敏捷)
小巧、靈活、精細。(玲瓏)
遮住的意思。 (遮蔽)
游戲、玩耍。 (嬉戲)
2、《松鼠》一課可以分成幾部分?每部分寫什么?
這節(jié)課我們繼續(xù)學習課文第二部分,了解一下松鼠有哪些生活習性?
二、精讀課文,了解習性
1、自由讀課文第二部分,和同桌說一說松鼠有哪些生活習性。
2、假如你是一只可愛的小松鼠,你該如何介紹自己的生活習性?默讀課文第二部分,選擇一方面準備在全班介紹。
3、指名介紹,隨機導學:
①學生介紹第3自然段時,導:你們瞧,作者把松鼠搭窩的過程寫得多具體呀!你能不能把表示先后順序的詞劃出來?(板書:先……再……然后……)
師生對讀這一句,感悟言之有序。
學生動筆,用上“先……再……然后……”寫一段話。
寫后交流。
②學生介紹第4自然段時,導:在寫松鼠吃東西的樣子時,作者用詞極其準確,你認為哪幾個詞用得好?請用筆劃出來。
[出示松鼠吃食的圖片]指名說哪個詞用得好?
小結:“坐”、“捧”、“送”這幾個詞都用得很好,形象生動地描繪出松鼠吃東西的樣子,你們看那樣子多有趣呀!
三、總結全文,拓展延伸
1、請2名同學分部分讀全文。
2、說一說通過學習課文和查閱資料,你對松鼠有了哪些了解?
老師也搜集到一些資料,大家讀一讀。[大屏幕出示]
松鼠的種類很多,全世界約有240種,我國有26種。其中生活在樹林里的松鼠,在我國東北和華北各地十分常見,因而又叫普通松鼠。它的身體細長,體毛為灰色、暗褐色或赤褐色,所以也稱灰松鼠。
人們上山時,常常可以看到松鼠在松樹上竄來竄去,一條又長又蓬松的大尾巴,常常向背脊上反轉。有時候,兩只前腳捧著一個松果,用銳利的門牙啃著吃,好像寺廟里拜佛的燒香客。
松鼠在茂密的樹枝上筑巢,或者利用烏鴉和喜鵲的廢巢,有時也在樹洞中做窩;它們除了吃野果外,還吃嫩枝、幼芽、樹葉,以及昆蟲和鳥蛋。秋天一到,松鼠就開始貯藏食物,一只松鼠常將幾公斤食物分幾處貯存,有時還見到松鼠在樹上曬食物,不讓它們變質霉爛。這樣,在寒冷的冬天,松鼠就不愁沒有東西吃了。
松鼠一般白天活動,清晨更為活躍。它的聽覺和視覺都很好,行動敏捷、活潑。
松鼠的毛皮又輕又暖,質量雖然比不上水獺和紫貂的毛皮,但是數(shù)量很多,是我國重要的毛皮獸之一。
3、作者把松鼠的外形和生活習性介紹得非常清楚,文中有哪些方法值得我們借鑒呢?
四、布置作業(yè)
1、完成課后第3題。
2、繼續(xù)觀察自己喜歡的一種小動物,接著寫一寫它的生活習性。
板書設計:
外形 美麗(四肢 面孔 眼睛 毛 尾巴)
活動習性 住 先……再……然后……
吃
五年級松鼠教案(篇2)
一、教學分析:
(一)教材的分析與作用
法國作家布豐寫的科學小品文《松鼠》安排在蘇教版初中語文教材七年級下冊第四單元的“動物世界”版塊中,這是介紹小動物的說明文,位居單元之首,是教讀課文中的重點篇目,起提綱挈領的作用。
(鑒于七年級學生對文體的認知水平和年齡心理特點,把握教材,運用教材,確定本節(jié)課以下的幾個教學目標)
(二)教學目標
知識與能力目標:理清文章思路,體會先總后分的結構特點,學習觀察動物的特點。
方法與過程目標:體味用準確生動形象的語言說明事物,提高表達和寫作能力。
情感與價值觀目標:通過了解松鼠的習性特點,激發(fā)對小動物的興趣,培養(yǎng)關愛動物,保護動物的意識。
(三)教學重難點
1、教學重點:
體味本文用準確生動形象的語言說明事物,提高表達能力;激發(fā)對小動物的興趣,培養(yǎng)關愛動物,保護動物的意識。
2、教學難點:
體味說明文用準確生動形象的語言說明事物,掌握用擬人、比喻等修辭手法生動說明事物的寫法,提高語言表達和寫作能力。
(四)教具準備:多媒體
運用多媒體課件,用直觀展示法帶領學生走進松鼠的世界,讓學生充分發(fā)揮主動性,自主合作討論,用比較法、語言品析等方法以品讀帶寫,在學習介紹小動物的語言的同時,感受小動物的可愛,激發(fā)學生熱愛、保護小動物的感情。
二、學情分析:
本課的教學對象是七年級學生,他們已掌握一定的學習方法,如:邊讀邊想,邊讀邊做批注,體會句子的含義等;但思維的深刻性、語言的表達上還有所欠缺;并且這是一篇說明文,對于七年級學生來說雖在此之前的第三單元有所涉及,但都屬于建筑方面較枯燥的內容,學生學習興趣普遍較低。
三、教法和學法
葉圣陶先生曾說過“課文無非是個例子,重要的是憑這個例子要使學生能夠舉一反三,作為一篇寫作訓練的課文,課文內容一般比較淺顯易懂,學生可以通過自學、小組討論完成教學任務”。本文是一篇介紹事物的科學小品文,說明文的寫作目的是給人以知識,所以根據(jù)本課教材特點和學生身心發(fā)展特點,遵循“積極指導自學、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的教學理念,運用多媒體情境教學法引導學生主動學習,并結合教學目標,在教法上,充分利用課文充當范文,為學生提供事物說明文寫作仿效的“范本”,以此來打開學生的寫作思路,使他們逐步掌握寫事物說明文的思路和方法。
具體做法如下:
1、采用自主、合作、探究學習方式
先整體感知--再閱讀品析--后遷移訓練:首先讓學生在激趣視頻導入下明確說明對象、及其特征,并由特征引出總分結構,理清全文思路。使學生對如何學習說明文有一個整體的認識;在品讀賞析環(huán)節(jié),我采用“對比”引路法,重點賞析說明文語言的準確性和生動性,特別是本文語言生動性方面,著重抓住關鍵段落進行閱讀品析,目的是讓學生懂得細致觀察特征是準確說明事物的基礎,而生動形象的語言是揭示被說明事物特征的關鍵所在。
2、搭建生活和教材聯(lián)系的平臺,引導學生的情感體驗,關注學生的內心感悟,注意培養(yǎng)學生對事物正確的情感態(tài)度。
3、讓讀成為學生學習和探究的重要手段:教師是學習活動積極的組織者和引導者,應積極發(fā)揮學生的主體地位,學習過程中朗讀、閱讀、品讀等方式貫穿使用,讓學生自讀自悟、自學探究,解決問題。
四、教學過程
教學過程分為六個部分:
激趣導入、整體感知、合作學習、揣摩探究、課堂小結、遷移訓練
(一)播放視頻,創(chuàng)設情境,導入新課(視頻在此略)
(設計意圖:用視頻導入,既直觀又能激發(fā)興趣,學習態(tài)度會主動從“要我學”轉變?yōu)椤拔乙獙W”,有了興趣學生學起來就很輕松、很用心。并且從視頻內容來說,基本上已將文中松鼠的特征體現(xiàn)出來了。)
(二)整體感知,理清結構,把握內容
1、快速瀏覽課文,用一句話概括:松鼠是很討人喜歡的小動物。
文章從哪些方面介紹松鼠討人喜歡的?(漂亮、馴良、乖巧)
2、分析文章結構:總分結構。
(借助每種特征對應的自然段帶出:總說特點及印象—具體介紹特征—補充說明其價值的總分結構,簡單易懂。)
3、分別從哪些方面表現(xiàn)松鼠的漂亮、馴良、乖巧這三個特征?
(學生自主解答、教師幻燈歸納,從黑板粉筆的束縛中解脫,讓內容清晰呈現(xiàn);3張幻燈片在此略)
(三)合作學習,品味語言,突出重點
1、體會以下文字與原文句子哪個好,說明理由
它們是警覺的,有人在樹根上觸動一下,它們就從窩里跑出來,躲在樹枝底下,或者逃到別的樹上去。
它們是(十分)警覺的,(只要)有人(稍微)在樹根上觸動一下,它們就從窩里跑出來,躲在樹枝底下,或者逃到別的樹上去。
(設計意圖:通過分析這幾個詞語的作用是用來強調觸動之輕、松鼠的警覺度之高,來體現(xiàn)說明文語言的準確性。)
2、品味語言:找出體現(xiàn)說明文語言準確性特點的語句,說明理由
(設計意圖:按照例句格式理解文中“老是、經常、有人說、好象”等詞的準確性,又訓練了學生的口頭表達能力。)
3、比較原文與辭海中介紹松鼠外貌的語句,找出區(qū)別
辭海:[松鼠]又稱灰鼠。哺乳綱,嚙齒目,松鼠科。長20-30厘米,尾20多厘米,尾巴蓬松。體毛多灰色,有的赤褐,腹面灰白色。
原文:一條帽纓形的美麗的尾巴,顯得格外漂亮;尾巴老是翹起來,一直翹到頭上,身子就躲在尾巴底下歇涼。
(設計意圖:通過比較可看出原文句子巧用擬人等手法比較生動活潑,通俗易懂,體現(xiàn)了說明文語言的生動性。)
4、平實說明、生動說明的語言風格比較和科學小品文語言特點
5、品味語言:找出體現(xiàn)說明文語言生動性特點的語句,說明理由
(設計意圖:組織學生分組合作學習,重點閱讀品析第2自然段語言生動性的特點,讓學生體會用擬人等手法介紹事物的好處)
6、歸納達到生動說明效果的方法:
1.使用比喻和擬人的修辭方法,使被說明的事物形象性加強;
2.現(xiàn)身說法,利用生活感受,可使文章在準確性的基礎上更添真實性和生活情趣,易于讓人接受;
3.適當運用敘述和描寫,可使說明事物栩栩如生,而非枯燥無味。
(設計意圖:“合作學習,品味語言”這個環(huán)節(jié)分為3方面:一是體味說明文語言的準確性;二是體味說明文語言的生動性;三是了解平實說明和生動說明的區(qū)別,抓關鍵語段進行口頭朗讀體會和深入閱讀品析。《語文課程標準》指出:“閱讀教學是學生、教師、文本之間對話的過程。在課堂上,教師要自覺地為師生、生生、文本之間的互動創(chuàng)造條件,通過對話、想象,將能夠更好地幫助學生理解文本,深入到文章的精髓?!辈⑶医柚嗝襟w課件,采用“對比”引路法,有比較,才有鑒別。通過比較,學生更易于把握本文的語言特點,體會說明文語言的魅力所在,提高學生在表達和寫作上對語言的駕馭能力。)
(四)揣摩探究,激發(fā)情感,強化意識
思考:有人說:“課文結尾是全文一個極不和諧的音符”。對于上述觀點,你怎么看?(討論發(fā)表完畢,播放視頻)
(設計意圖:此環(huán)節(jié)讓大家圍繞著結尾“該不該寫松鼠的經濟價值”發(fā)表意見,從而激發(fā)同學們要關愛和保護動物的情感,然后“趁熱打鐵”的播放一個耳熟能詳?shù)墓鎻V告視頻,強化人與動物要和諧共存的環(huán)保意識,完成教學目標中的情感目標。)
五、課堂小結
1、通過學習《松鼠》,我們認識了松鼠是具有漂亮、馴良、乖巧等特征的討人喜歡的小動物;
2、通過學習《松鼠》,我們還品味了說明文語言準確性和生動性的魅力,并進一步了解了平實說明和生動說明的區(qū)別;從而提高了我們的表達和寫作能力;
3、通過學習《松鼠》,我們還懂得了人與動物是和諧共存的關系,激發(fā)了我們要關愛和保護小動物的情感。
(設計意圖:清晰明朗的再現(xiàn)本節(jié)課的教學目標和重難點,讓課堂教學成為“學有所獲”的有效教學。)
六、遷移訓練
寫作訓練:請同學們任選一種小動物,用準確生動的語言介紹它的某種特征。(字數(shù):600字左右)
(設計意圖:學以致用,鞏固成果。作業(yè)練習就是對課堂知識的鞏固及運用的一個重要手段。本著本課的重難點,布置學生自行觀察一種小動物,仿照課文《松鼠》的寫法,用準確生動的語言和多種修辭手法寫一篇說明文。)
七、板書設計
五年級松鼠教案(篇3)
抓住關鍵句子,準確把握說明文說明事物的特征;
了解松鼠的生活習性,激發(fā)關愛、保護野生動物的興趣;學會觀察自己熟悉的小動物,用準確而生動的語言進行細致的描寫練習。
重點:
通過閱讀感受作品中生動形象細致的描寫,學習準確、生動的語言。
教學難點:
了解松鼠的`特征及生活習性,激發(fā)學生關心、愛護動物的美好感情。(難點)
第一教時:
一、創(chuàng)設情境
1、同學們,你看過《人與自然》節(jié)目嗎?你喜歡其中介紹的動物們嗎?在這些可愛的精靈中你最喜歡誰呢?用一兩句話說說,你為什么喜歡它呢?(用“我喜歡_____的_____”句式) 可以寫出許多如:(溫順的小貓,忠誠的小狗,蹦蹦跳跳的兔子,會唱歌的鸚鵡,憨態(tài)可掬的熊貓,勤勤懇懇,任勞任怨的老黃牛)……
2、引出新課
今天老師要跟大家介紹的也是一種小動物,(用多媒體播放“松鼠”影片),看完了影片之后,用簡潔的語言告訴老師,你喜歡這位剛認識的朋友嗎?你最喜歡它什么?用一個詞概括一下。 那么,大家想不想了解更多關于這位朋友的秘密呢?今天我們就來學習法國著名博物學家布豐的一篇文藝性說明文——《松鼠》。我們先認識一下作者:(多媒體:作者簡介) 經過同學們的預習,現(xiàn)在還有生僻的字詞嗎?那我們就來一個課前游戲—— 二、課前游戲(多媒體演示)
1、你能讀準下列生字嗎? 馴良( ) 矯?。?) 帽纓( ) 榛子( ) 橡栗( ) 蟄伏( ) 苔蘚( ) 櫸實( )
2、你能理解下列詞語的意思嗎?
馴良 矯健 蟄伏(通過叫學號等形式來檢查學生的預習。)
三、整體感知(快速瀏覽全文)
1、自由朗讀課文,帶著問題分段閱讀課文:
(1)松鼠是一種怎樣的動物?
(2)課文是從哪些方面描寫小松鼠的?
(3)了解說明對象的特征;
明確:第一段在全文中總寫。(松鼠是種漂亮的小動物,它馴良、乖巧、很討人喜歡。)第二個問題以小組合作解決。
1、A組:
(1)你認為本文的結構層次是怎樣的?
(2)你喜歡松鼠嗎?請你結合課文介紹的順序說說松鼠在哪些方面討人喜歡?
B組:你在剛才的閱讀中發(fā)現(xiàn)了哪些問題,經過小組討論后,有沒有還未解決的呢?說出來,我們大家一起來解決。(互相質疑,解疑)
(a)為什么說松鼠最不像四足獸?
(b)為什么說松鼠不是肉食類的動物?
(c)第6自然段起什么作用?
四、才藝表演
假如你就是一只最漂亮的松鼠,請你給大家展示一下自己動人的外貌、馴良的性格、乖巧的動作吧!(老師用多媒體展示松鼠漂亮的外形,指導思路:順序、語言)(寫作—交流—點評) 面容 眼睛 身體 四肢 尾巴 體態(tài)吃相 清秀 閃閃有光 矯健 輕快 美麗 坐著,用前爪送吃 (剛才同學的發(fā)言,不僅注意了語言的準確,而且還運用了擬人的手法,盡量做到了生動,這也正是本文語言的一大特色。)
五、比較閱讀
下列有兩段同樣是介紹松鼠的文字,試與原文比較一下有什么不同。 松鼠不躲藏在地底下,在高處活動,因為怕強烈的日光,白天躲在窩里歇涼,晚上出來練跑、玩耍、吃東西,它過水的時候,用一塊樹皮當做船,用自己的尾巴當做帆和舵。它十分警覺,只要有人在樹根上觸動一下,它們就從窩里跑出來。松鼠的窩搭在樹枝分杈的地方,又干凈又暖和。它一胎能生三四個。
松鼠亦稱灰鼠,哺乳綱,松鼠科。體長20—28厘米;尾蓬松,長16—24厘米。體毛灰色、暗褐色或赤褐色,腹面白色。冬季耳有毛簇。林棲,用樹葉、草苔筑巢,或利用鴉、鵲的廢巢。嗜食松子和胡桃等果實,有時食昆蟲和鳥卵。年產1—4窩,每窩產5—10仔。分布于我國東北至西北,以及歐洲各地。毛皮可制衣,尾毛可制筆。
(讓學生了解平實的說明與用文學筆調描述這兩種說明方法的不同。)
六、布置作業(yè)
朗讀課文,體會語言特點。
五年級松鼠教案(篇4)
一、教學目標
知識與能力:
1.認識十一個生字;正確讀記“乖巧、馴良、清秀、矯健、機警、玲瓏、躲藏、追逐、強烈、溪流、警覺、觸動、銳利、錯雜、狹窄、勉強、遮蔽”等詞語。
2.朗讀課文,了解松鼠的特點;激發(fā)學生熱愛自然、保護動物的人文情懷。
3.感受課文中準確的說明和生動、形象、細致的描寫,積累語言。
4.能用較準確、生動的文字對某一種動物的特點進行說明。
過程與方法:
以讀為本,以學生為主體,通過合作品讀、對比研讀、拓展閱讀等方式,引導學生掌握說明方法的靈活運用。
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
引導學生感受作者對小松鼠的喜愛之情,激發(fā)學生熱愛自然、保護動物的思想情感。
二、教學重難點
教學重點:
引導學生在讀中感受松鼠的特點,通過與《鯨》進行比較閱讀,探究兩篇課文不同的寫法,體會作者的表達方法。
教學難點:
通過與《鯨》進行比較閱讀,探究兩篇課文不同的寫法,體會作者的表達方法。
三、教學策略
1.自學與合作學習相結合,在品讀中體會情趣。
2.合作品讀,通過學生之間的交流,感悟方法。
3.對比研讀,在比較中總結提升。
4.拓展閱讀,鼓勵學生大膽發(fā)現(xiàn),總結規(guī)律。
四、教學過程
(一)激趣導入
1.了解作者,讀讀資料袋。
2.學生介紹松鼠。
3.播放一段小松鼠視頻。
請學生談談松鼠給自己留下的印象。(靈活、聰明、敏捷、可愛……)
【設計意圖】視頻的播放,使孩子們直觀感受到小松鼠的可愛,讓他們一下子就愛上這種可愛的小動物,能夠充滿興趣地投入學習。
(二)整體感知,檢查預習情況
師:今天我們也跟隨法國著名的博物學家布封,去看看他筆下的松鼠是怎樣的。
生:自己讀讀課文,把字音讀準確,把句子讀通順。
出示課件:
讀準下列生字詞
馴良 乖巧 清秀 矯健 機警 玲瓏 帽纓 歇涼
榛子 櫸實 橡栗 蟄伏 錯雜 苔蘚 圓錐形 梳理
出示圖片:解釋“帽纓”。
【設計意圖】通過圖片讓學生直觀地看一看十八世紀法國女士帽子上的帽纓,從而進一步感受到作者把松鼠的尾巴比作帽纓是多么生動形象。
(三)合作品讀
出示課件:
作者是從哪幾個方面介紹松鼠的呢?閱讀課文,想想課文在表達上與《鯨》有哪些相同的地方,有哪些不同的地方;再說說哪里可以看出作者對松鼠的喜愛。
1.這段話有幾條要求?哪個是基礎要求呢?指名讀要求,然后想一想。
生:作者是從哪幾方面介紹松鼠的呢?怎樣表達出自己對松鼠的喜愛之情的?在表達上又有什么特點呢?(明確共有三條要求,“作者從哪幾方面介紹松鼠的”是基礎的要求。)
師小結:看來閱讀文章首先要弄清楚文章的內容,再體會作者的情感,最后了解文章表達上的特點。
【設計意圖】略讀課文更應以學生為學習的主體,讓孩子深入理解課前提示中提出的學習要求,明確學習目標。
2.先認真自學,思考前兩個問題。
小組討論:圍繞一個方面,用讀一讀或者說一說的方式來呈現(xiàn)你們的討論結果。
小組發(fā)言:
漂亮──面容:清秀、玲瓏;眼睛:閃閃發(fā)光;身體:矯健;四肢:輕快;尾巴:美麗;吃食:端莊;姿勢:優(yōu)雅。
乖巧──橫渡溪流:智慧;有人觸動大樹:警覺;儲備食物:聰明;蹦跳動作:輕快、敏捷;叫聲響亮,不高興發(fā)出恨恨聲:情感豐富;搭窩:智慧。
解釋乖巧:(言行等)合人心意,討人喜歡;機靈(聰明伶俐),機智。
馴良──活動范圍:樹上(不侵犯人);活動時間:晚上(不騷擾人)。
解釋馴良:和順(溫和順從);善良(心地純潔,沒有惡意)。
其他:生育、換毛、喜歡潔凈。
小結:讀文章開頭第一句話,文章在課文開始用這樣一個總起句統(tǒng)領全文,后文分別從不同的方面具體介紹松鼠,這就是總分的寫法。
【設計意圖】通過小組合作讀書的方式,讓每個孩子都積極參與課堂學習,并且自主設計閱讀交流的方式,可以采用讀一讀、說一說等方式。
3.體會語言的優(yōu)美:從哪些地方體會到作者對松鼠的喜愛之情呢?讀一讀句子。
學生有感情地朗讀自己找到的句子。
師出示詞語:這些詞語都是從同學們剛剛讀過的句子中提取的,你讀一讀,體會到了什么?
清秀 玲瓏 閃閃發(fā)光 矯健 輕快 美麗
警覺 銳利 敏捷 響亮
干凈 光溜溜
漂亮 馴良 乖巧 討人喜歡
提示:一組形容詞,一組褒義詞,一組體現(xiàn)作者喜愛之情的詞。
師:看來作者對松鼠的喜愛之情是通過這樣的詞滲透在字里行間的,讓我們感受到他是發(fā)自內心地喜歡這種漂亮、乖巧、馴良的小動物。那你帶著這樣的情感再來讀一讀這些詞語所在的句子,更深刻地體會這種情感。
【設計意圖】讓學生從文中找到體現(xiàn)作者情感的句子,再由句子到詞語,深入體會到作者在字里行間表達對小松鼠的喜愛之情,學習這種嚴謹巧妙的表達方法。
(四)對比研讀
出示課件:閱讀要求
與《鯨》相比,有哪些相同的地方,有哪些不同的地方呢?填寫表格,然后交流。
課文 內容上 表達方法上 語言風格上 《鯨》 形體大、進化過程、 種類、生活習性 列數(shù)字、舉例子、 打比方、作比較 語言平實、樸素 《松鼠》 外貌、性格、行動 比喻、擬人 語言生動、融入了喜愛之情 《馬》 《螞蟻》 相同之處:都是介紹動物的文章,都是說明文。
師小結:通過這樣的對比閱讀,我們也感受到,同類文章放在一起學習,進行閱讀比較,是一種不錯的學習方法。
【設計意圖】通過對比研讀,讓學生深入比較同樣是說明性的文章,所用方法有相同的,也會因介紹對象不同,作者寫作風格有所區(qū)別。我們可以根據(jù)自己習作的實際情況靈活運用說明方法。
(五)布置作業(yè)
閱讀《馬》或者《螞蟻》,和兩篇課文進行比較,完成學習表格。
【設計意圖】拓展性作業(yè),激發(fā)學生積極性,進一步提升學生對說明性文章的認識,掌握說明方法。
五年級松鼠教案(篇5)
[教學目標]
1、了解動物的外形、特點和習性,培養(yǎng)對事物特征的仔細觀察。
2、能用“先……再……然后”說一段話。
3、解課文,能夠有感情的朗讀課文。
4、培養(yǎng)學生熱愛大自然熱愛小動物。
[教學重點]
能夠按照一定順序描寫事物。
[教學準備]
有關課文的課件。
[教學過程]
一、猜謎揭題,激發(fā)興趣
同學們,你們喜歡猜謎語嗎?今天老師給大家?guī)硪粋€謎語,看誰能猜出來?“叫鼠不是鼠,尾巴像掃帚,喜歡樹上住,松果當食物?!保ㄕl來說一下?)
對啦,是松鼠。(電腦出示圖片。)你們看到它的圖片,你認為它是一種怎樣的動物?用你的話來說一說,今天我們就一起來學習松鼠這一課。
二、初讀課文,整體把握
1、提出自讀要求,引導學生自讀:
過渡語:
課文中是怎樣描寫松鼠的呢?下面請同學們自己讀這篇課文,想一想,課文從那幾個方面描寫了松鼠?下面開始讀,看哪位同學學得認真,收獲最大。
2、通過讀課文,你對松鼠有了哪些了解?你認為松鼠是一種什么樣的動物?誰來說一下?
三、精讀課文,感悟課文
1、學習課文的第一段:
同學們學得非常好。老師也覺得松鼠是一種美麗可愛的動物?,F(xiàn)在教師請同學們來讀一讀課文第一段,找出課文第一段的中心句,想一想,課文圍繞這一句話從哪幾方面來描寫松鼠的?
2、學生匯報:
主要包括:面孔、眼睛、毛、尾巴等幾個方面。
3、比較句子:
剛才同學們都介紹得非常好,(出示課件)看看這段話,讀一讀,你覺得哪一種寫法更好一些。為什么?
4、指導朗誦課文第一段:
第一自然段生動形象地寫出了小松鼠的美麗可愛,誰能有感情地朗讀課文第一自然段,把它美麗可愛的樣子讀出來。
二、總結第一自然段的學習方法
同學們學得非常好,想一想,我們在學習第一自然段的時候,是按照怎樣的順序學習的?誰來說一下?
課文不僅從外形上說了松鼠的可愛,還從其他方面進行了描寫,現(xiàn)在你可以選擇自己喜歡的自然段,小組進行討論,互相補充。
三、學生自學課文,匯報交流,教師指導
1、分組介紹課文學習情況,要求按順序說完整:
⑴第二段主要講了小松鼠十分機靈:
板書:
活動①它們是十分警覺得,只要有人稍微在樹根上觸動一下,它們就從窩里跑出來,躲在樹枝底下或者逃到別的樹上去。
②夏夜(活動時間)。
③它好象很怕強烈的日光,白天躲在窩里歇涼,晚上出來練跑,玩耍,吃東西。
⑵第三段主要說了松鼠是怎樣搭窩的。
板書:
?、俪鍪菊n文,學習有關順序的“先……再……然后”練習說話。并利用這些詞語說一段話。
②(運用擬人化手法生動地說明事物的特征。)
⑶第三段主要說了松鼠主要吃些什么?
①它常常直豎著身子坐著,……用前爪往嘴里送東西吃。
(讓學生坐在椅子上邊介紹邊模仿。)
②為什么說松鼠很機靈?
③冬天怎樣覓食?
四、總結歸納
1、同學們學習得非常好,下面請同學們迅速通讀全文,同桌互相思考討論:課文介紹了松鼠的哪幾個方面?全文可分為幾大部分?每部分都寫了什么?
2、今天我們從外形和生活習性方面了解了松鼠的美麗可愛,關于松鼠你還想知道些什么?誰來說一下?
五、拓展延伸
把這種美麗可愛的小松鼠介紹給你的朋友。
[板書設計]
外形特點:漂亮可愛松鼠活動
生活習性:吃住
五年級語文上冊《松鼠》教案設計
在上課時老師為了能夠精準的講出一道題的解決步驟。所以老師在寫教案時要不斷修改才能產出一份最優(yōu)質的教案。從而在課堂上與學生更好的交流,你們見過哪些優(yōu)秀教師的小學教案嗎?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五年級語文上冊《松鼠》教案設計”,僅供參考,歡迎大家來閱讀。
五年級語文上冊《松鼠》教案設計
教學目標:
1、朗讀課文,認識松鼠,了解松鼠的特征。
2、默讀文章,自主回答,初步掌握抓住特點介紹小動物的方法。
3、精讀文段,合作學習,學會觀察小動物,感受作者運用生動形象的語言說明動物的方法。
4、通過學習,激發(fā)學生熱愛大自然,保護小動物的思想感情。
教學重點:目標2、3
教學難點:目標3
教學方法:簡約教學一課一得
教學準備:多媒體課件
導入:請大家看大屏幕上的圖片。這是什么動物呢?(出示松鼠圖片)生:松鼠!對松鼠是一種活潑可愛的小動物,很討人喜歡。這節(jié)課咱們就探討一下松鼠的特征。
教學過程:
第一板塊:讀懂一篇。
一讀:高聲朗讀課文一遍。
生:朗讀課文,邊讀邊在腦中想象出松鼠的相關畫面。
二讀:展示朗讀效果。
生:1、選出班上朗讀最好的學生展示朗讀。課代表對其朗讀效果作出評價。
師:出示問題:松鼠有怎樣的特征?
生:漂亮、馴良、乖巧。
三讀:速讀文章,回答問題:請你說一說松鼠的漂亮、馴良、乖巧表現(xiàn)在哪些方面?
生:默讀勾畫,口頭填充下列表格:
特點
表現(xiàn)
漂亮
馴良
乖巧
生交流。師補充。
總結:本文各段處處體現(xiàn)了松鼠漂亮、馴良、乖巧的特點。這也告訴我們寫作小動物時一定要抓住其特點。
第二板塊:精讀一點。
1.出示一段介紹松鼠的文字。
師:這段文字也是介紹松鼠的,但它和文章介紹不同。這段文字比較枯燥。而布封介紹給咱的松鼠顯得生動形象。老師告訴大家,這段文字是平實的說明文而課本上上的文字運用了生動形象的語言來讓我們認識松鼠,我們稱它為文藝性說明文(也叫科學小品)。
2、請大家以小組為單位解決一個問題。
師出示問題:請你找出文中對松鼠生動形象細致描寫的句子,體會一下生動形象的語言美在哪里?
示例:“玲瓏的小面孔,襯上一條帽纓形的尾巴,顯得格外漂亮?!边@一句運用玲瓏形容松鼠的面孔,寫出松鼠的漂亮。“一條帽纓形的尾巴”運用比喻句,生動形象的寫出了松鼠漂亮的特點。
要求:(1.)合作學習,每組找出兩處地方來進行品評。組內交流。
(2.)班上交流。交流時,只選擇一點來表達。
(3.)老師宣讀小組交流評價標準:本次交流總分為10分,由下一組組長對上一組交流進行評分,說出得分或扣分理由。第一:各小組成員注意傾聽得3分,每發(fā)現(xiàn)一人次不注意傾聽扣一分;第二:組長評價及時準確,組員回答問題及時、且聲音宏亮得2分,反之不得分;第三:回答問題符合要求、正確得5分。反之,酌情扣分。
組內交流。
班上交流。
教師總結評價結果。頒獎。
第三板塊:練習一下。
訓練要求:選擇你喜歡的一種小動物,抓住它的某一特點,用生動形象的語言對他進行說明。(八十字左右。)
人教版小學語文五年級上冊《松鼠》教案
教材內容:《松鼠》人教版新教材五年級語文第九冊第三單元第10課(需一個課時)
教材分析:這篇課文是一篇知識性、科學性、趣味性都很強的文藝性說明文(又稱科學小品)。側重于介紹松鼠的外貌、性格和行動。采用了比喻、擬人的手法生動形象地說明事物。文章語言生動傳神,極具文學色彩。
學情分析:本班學生聰明活潑,所以我在教學中設計了符合學生年齡特點和認識規(guī)律的活動。調動學生的積極性,讓學生在學習中獲得成就感。
教學目標:1、認知目標:通過多媒體教學使學生了解松鼠;2、能力目標:學習,細致觀察特征,抓住事物特征描述的方法;3、情感目標:了解松鼠的特點,激發(fā)對小動物的興趣,培養(yǎng)熱愛動物,保護動物的意識。
教學理念:
運用多媒體作為直觀教具;(2)的結構比較簡單,只要求學生掌握整體的思路,對課文不作瑣細的分析;(3)教學方法:學生自主,合作學習,注重學生能力的訓練。
教學重點:激發(fā)學生關注動物。
教學難點:對事物特征的觀察。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大自然是豐富多彩的,它既有風光旖旎的自然景觀,又有千姿百態(tài)的花鳥蟲魚,還有形形色色的飛禽走獸。其中動物是我們人類的朋友,熱愛動物是兒童的天性,上課伊始,就讓我們一起先到美妙神奇,多姿多彩的動物世界走一走,看一看吧!(運用多媒體課件展示動物圖片)
欣賞了這么多精彩的動物圖片,接下來我要向大家介紹一位小朋友——松鼠。(多媒體課件展示松鼠圖片)
二、講授新課
(一)作者簡介
布封(1707—1788),法國博物學家,作家,進化思想的先驅者,他利用40年時間寫成36卷《自然史》。這是一部博物志,包括《地球形成史》、《生物史》、《人類史》等部分,對自然界作了唯物主義的解釋。本課布豐所著的《布豐文選》中《松鼠》一文改寫而成的。
(二)整體感知
1、學生自由朗讀課文,標注生字詞,借助工具書掃除文字障礙,強調學生自主學習方式。注意加線字讀音(板書:馴良纓蟄伏)
2、用圈點批注法,做閱讀提要,教師巡回釋疑。
3、把學生自己喜歡的句子反復讀,是尊重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獨特體驗。
(三)擂臺賽(多媒體課件展示擂臺賽圖表)
1、學生概括文中松鼠的特點,并解釋這三個詞是什么意思,分別就松鼠的哪一方面來說的(漂亮是美觀,好看的意思,它是就松鼠的外形來說的;馴良是和順善良的意思,它是就松鼠的習性來說的;乖巧是言行符合人心意,討人喜歡的意思,它是就松鼠的性格來說的)。
2、展開課堂活動“看誰得第一”的擂臺賽
學生自愿分為“漂亮”“馴良”“乖巧”三組,精讀各段課文,按屏幕顯示填寫圖表,看哪一組填得既快又準確。
擂臺賽結束,各組填寫圖表,并根據(jù)屏幕展示的松鼠圖片談談自己的心得體會(學生在回答填寫圖表時,有時是選取了課文中的一句話教師可引導學生做適當?shù)膭h減)目的是讓學生充分了解松鼠是一種漂亮、馴良、乖巧討人喜歡的小動物。最后教師要對各組學生的表現(xiàn)給予適當?shù)脑u價、鼓勵。(板書:討人喜歡)
三、拓展練習(多媒體課件展示17幅松鼠圖片)
請學生在這17幅松鼠圖片中任選一組(4張)設計郵票小型張,要求給設計的這一組郵票定個名并談談設計理念。
四、課堂升華(多媒體課件展示動物世界圖片)
1、請學生聯(lián)系社會實踐,關注動物的生存危機。為了大自然的生態(tài)平衡,你想說點什么?
2、請學生觀察自己喜愛的小動物,用各種方式記錄下自己的觀察,然后用二三百字生動準確地寫出它討人喜歡的體態(tài)和動作以及生活習慣等。
小學語文五年級上冊《松鼠》精品教案
小學語文五年級上冊《松鼠》教案設計
教學過程:
一、激趣導入
1、導語:“噓!小朋友們靜一靜!”“聽!是誰在講故事呀?”
2、畫面展示:
畫外音:在茂密的樹林里,有一只可愛的小松鼠,它正翹著蓬松的尾巴在樹干上跳上跳下,十分靈巧!雖然現(xiàn)在剛剛進入夏天,可小松鼠已經在為采集過冬的食物做著準備工作呢!看!它在認真地觀察,準備挑選一些茂密的松樹,因為它認為這樣的松樹上結的松果一定最多,最好吃!
(小松鼠對大家說:“咳!你們好!想跟我一起去走走看看嗎?”
展示看到的情景,同時播放輕松的音樂
二、學習第1、2自然段
1、畫面出示小松鼠奇怪的表情
教師問:“咦!小松鼠怎么了?”(生:很奇怪)“噢!原來它不知道眼前的東西叫什么名字?”出示:“這是什么呀?”句子?!澳隳茏x出問的語氣嗎?”指名讀一讀?!澳阍敢飧嬖V它答案嗎?”
小朋友們真熱心!看!這只熱心的小蚯蚓也從泥土里鉆出來了,它也大聲地告訴了小松鼠:“這是花生!”
2、看畫面,同桌讀一讀它們之間的對話。
3、“再來看看花生長得怎么樣?”觀察畫面,用自己的話說說,引導學生觀察葉子、小花。
理解“綠油油、黃燦燦”教師指導:綠油油是說綠得發(fā)亮,像是冒出了油似的;黃燦燦是指黃得耀眼奪目。引導學生說說還有什么是綠油油的,黃燦燦的,完成填空。
同時出示:綠油油的()黃燦燦的()
(提示:兩個詞分開來講,即講過綠油油意思后就接著填空綠油油的(),講完綠油油,再講黃燦燦。)
4、延伸:像“綠油油、黃燦燦”這類詞還有很多,它們組成了一個大家庭,你能說一說在它們家庭中還有哪些成員嗎?
啟發(fā)引導說說ABB
形式的詞
5、“顏色這么美!讓我們美美地讀讀這兩個詞。”出示:“綠油油、黃燦燦”,美讀這兩個詞
“多么好看的花生呀!誰想讀讀第一自然段,讀出花生的美?”指名讀,齊讀
三、學習二、三自然段
1、過渡:我們大家都知道,植物的生長規(guī)律一般先是種子、發(fā)芽,再開花,最后結果??吹竭@么美、這么艷的小花,小松鼠的腦子里產生了許多想法。
畫面出示:一只小松鼠及腦袋旁出現(xiàn)許多問號
2、小組合作學習
想象、討論:小松鼠會想些什么?交流回答
3、“想到馬上就能吃到香甜的花生果,小松鼠的心里-----”(高興)就畫面展示:小松鼠開心地跑去,失望地回來,反復幾次。
啟發(fā)思考:看了畫面,你發(fā)現(xiàn)了小松鼠來回的動作有什么不同?
發(fā)揮想象:每次在來的路上,小松鼠會想些什么?在回去的路上,它又會想些什么?小組合作,討論交流
4、教師點出:小松鼠找得多辛苦呀!每天都去
指導朗讀“從那以后,小松鼠每天都到花生地里去,看花生結果了沒有。”這一句
5、“可是,找的結果怎樣呢?”
畫面展示:一只望著花謝的花生地發(fā)呆、失望的小松鼠。
引讀句子“可是,直到金色的小花都落光了,也沒看見一個花生果?!?/p>
此時的小松鼠心情怎樣?指導朗讀這句,讀出失望、奇怪的語氣
四、學習第四、五自然段
1、過渡:在失望的同時,小松鼠還感覺到非常奇怪!你能讀出小松鼠心中的奇怪嗎?
對照畫面,出示句子,練習朗讀
2、“為什么找不到花生果呢?我們好心的蚯蚓告訴它了。
3、看畫面,練習朗讀小松鼠和蚯蚓之間的對話
同桌對讀,指名分角色讀,男女生對讀,齊讀
4、畫外音:小朋友們,聽完了故事,我有一個疑問,為什么蚯蚓知道花生果長在泥土里,而小松鼠卻不知道?指名回答
5、看畫面,啟發(fā)想象;
今天的外出,給小松鼠有了很大的收獲,她知道了花生不是長在地面上,而是長在泥土里。想象一下,回到家以后,它會怎么告訴媽媽呢?
(老師做媽媽:“孩子,其實還有許多植物的果實也長在泥土里!自己去想一想吧!實在想不起來就去問問小蚯蚓吧!”)
誰已經想好了?交流回答
(蘿卜、山芋、土豆、荸薺、芋頭等等)
6、教師總結:“今天,不僅小松鼠收獲很多,我們的收獲也不小。確實,從童話故事中,我們能學到許多課外的知識,懂得許多做人的道理。愿大家多讀書,讀好書,讓書成為我們最好的朋友?!?/p>
五、指導寫字
“最后,來看看今天要寫的三個字。”
1、出示“結、語、誰”
2、讀生字,指導先看結構,再看筆畫。
指導學生說說結構上有什么相同的地方?(左右結構,左窄右寬)
3、重點指導:“誰”最重要的是寫好中間的部分,撇的起筆最高,右邊是四橫,還要寫緊湊。
4、教師范寫,學生描紅、臨寫。
時刻提醒寫字姿勢。
小學語文五年級上冊《松鼠》課時教案
小學語文五年級上冊《松鼠》教案設計
教材分析
《松鼠》是一篇科學小品文,出自法國博物家布豐之筆,文章用詞凝練,用比喻、擬人等方法對松鼠的吃食、外形、居住、行動、搭窩、生育等幾個方面進行了精當?shù)慕榻B,字里行間流露著作者對松鼠的喜愛。教學中要著重引導學生通過朗讀和抓住文章重點詞句,分析得出作者是從哪些方面寫松鼠的,體會作者所表達的真摯情感。
學情分析
鼓勵學生質疑,找出本文需要解決的主要問題;通過各種形式的朗讀、感悟,培養(yǎng)學生喜愛動物、保護動物的情感。
教學方法
教學中,重在引導學生自讀自悟,一邊充分感受松鼠的漂亮、乖巧、馴良,一邊自覺和《鯨》進行寫法比較,尋找異同點,并領悟這種寫法。教學目標
1、認識11個生字。正確讀記“乖巧、馴良、清秀、矯健、機警、玲瓏、躲藏、追逐、強烈、溪流、警覺、觸動、銳利、錯雜、狹窄、勉強、遮蔽”等詞語。
2、朗讀課文,了解松鼠的特點。激發(fā)學生熱愛自然、保護動物的人文情懷。3、比較《鯨》的說明方法,明白異同點,并充分感受課文中準確的說明和生動、形象、細致的描寫,積累語言。
4、能用較準確、生動的文字對某一種動物的特點進行說明。
教學重點
認真讀讀課文前的閱讀提示,按照閱讀要求進行自主閱讀,整體感知課文內容,了解作者是從哪幾方面介紹松鼠的,體會作者對松樹的喜愛之情,并探究本文與《鯨》在表達方法上的異同。體會作者的表達方法。
教學難點
探究本文與《鯨》在表達方法上的異同,也是本課的教學難點??梢宰寣W生以小組合作學習的方式進行探究。
課前準備
課件
課時安排
2課時
教學過程
一、導入課題
猜謎語,猜猜這是什么動物?(出示謎語:叫鼠不是鼠,尾巴像掃帚,喜歡樹上住,松果當食物。),根據(jù)學生的回答板書課題松鼠。齊讀課題兩遍。介紹作者。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1、在學課文前,同學們先讀一下導讀,看看給我們提了什么問題?找個學生讀問題。我們要帶著問題讀課文,不過本課的字詞攔路虎大家一定要趕走他。
2、學生讀課文,思考。
3、檢查生詞。出示投影(開火車形式讀,齊讀)
4、指名接讀課文,要求讀通順、流利。讀完后讓學生評價一下學生讀得怎么樣。
5、松鼠是一種怎樣的小動物?文中有一句話概括出來了。
學生讀。引出:漂亮、馴良、乖巧。(板書)
三、再讀課文,理解內容
1、帶著問題自由讀課文:
(1)、本文介紹了松鼠的什么特點?
(2)、文章是用什么結構來寫的?
(3)、課文在表達上與《鯨》有哪些相同的地方,有哪些不同的地方?2、匯報交流:根據(jù)學生的回答隨機講解,具體可涉及到的內容是:⑴描寫松鼠的外形的部分(第一自然段):
①這部分課文中用了一句話概括了松鼠的外形特點,誰讀給大家聽聽:(板書重點詞:美麗,討人喜歡)
②你能讀一讀描寫松鼠美麗、討人喜歡的句子嗎?(朗讀指導:讀的時候要讀出那種喜歡的語氣。)
③總結
五年級上冊《松鼠》教案新課標
五年級上冊《松鼠》教案新課標
教學目標:
1、熟練掌握本課生字、生詞
2、朗讀課文,了解松鼠的外形特點和生活習性,激發(fā)學生對小動物的喜愛之情。
3、抓住重點詞句體會作者準確的說明和生動、形象、細致的描寫,積累語言。
重點難點:
學習課文中準確的說明,生動形象細致的描寫。
課前準備:
多媒體課件
教學過程:
一、情境導入
1、上課前老師給大家出個謎語:形狀象耗子,生活象猴子,爬在樹枝上,忙著摘果子。(生:松鼠)
2、松鼠是一種非??蓯鄣男游铮阆矚g嗎?(大屏幕出示一組松鼠的圖片)
3、今天,我們就來一起學習布封的《松鼠》
二、背景介紹:(大屏幕出示)
1、文藝性說明文
2、布封簡介
三、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1、自由讀文:讀準字音,讀通句子
2、檢查生字認讀情況
大屏幕出示:馴良榛子櫸實橡栗矯健帽纓掌舵苔蘚狹窄勉強
注意提醒學生:“馴”讀去聲,不要讀成陽平;“窄”是翹舌音;勉強的“強”字
是多音字,這里讀“qiǒng”。
3、指名逐段讀文,思考:作者是從哪幾方面介紹松鼠的?
4、指名回答問題,引導學生理清文章脈絡
第一自然段:寫松鼠外形漂亮
第二自然段:寫松鼠馴良的性格
三、四自然段:寫松鼠的乖巧、聰明
第五自然段:補充說明松鼠生活習性
四、默讀課文,品味語言
1、選擇自己喜歡的部分研讀,劃出相關的詞句,并做批注。
2、分組討論交流
3、匯報交流結果:教師把握重點交流第三部分(3、4自然段)
五、與《鯨》對比閱讀,體會表達上的異同
1、分組速度討論、歸納
2、小組派代表匯報
3、教師總結
相同點:兩篇文章都是知識性、科學性、趣味性比較強的說明文
不同點:⑴說明角度不同:《鯨》側重于介紹鯨的生活習性;本文側重于松鼠的外貌、性格和行動。⑵表達方法不同:《鯨》運用了大量說明方法,如舉例子、作比較、打比方等;而本文責側重用比喻、擬人的表達手法生動形象地說明事物。⑶語言風格不同:《鯨》的語言平實簡練;本為語言生動傳神,極具文學色彩。
六、有感情朗讀全文
七、推薦閱讀:《昆蟲記》
人教版五年級語文上冊《松鼠》教案設計
人教版五年級語文上冊《松鼠》教案設計
學習目標
1、學會本課11個生字。
2、朗讀課文,使學生了解松鼠的外型特征、生活習性,知道松鼠是一種很討人喜歡的小動物。了解本文的說明順序,培養(yǎng)學生學會鑒賞和寫作說明文的能力。
3、增長學生的知識,激發(fā)學生仔細觀察生物的興趣。
教學重、難點:
了解作者是從哪幾方面介紹松鼠的,體會作者對松樹的喜愛之情,并探究本文與《鯨》在表達方法上的異同;體會作者的表達方法。
課時安排:1課時
教學過程:
一、直接導入:
今天這節(jié)課我們來共同學習第10課《松鼠》。
二、出示自學目標
1.自由朗讀課文,讀通讀順,并讀準生字詞。
2.說說松鼠給你留下了怎樣的印象?
三、出示自學指導
1、自讀課文,找出文中的生字,利用查字典或聯(lián)系上下文的方法解決問題。
2、自由朗讀課文,標出自然段序號,再想一想,每個自然段主要說的是什么?
3、默讀課文,邊讀邊想:松鼠是一種怎樣的動物?課文是從哪些方面介紹小松鼠的
四、學生自學
五、檢查自學情況
1.找生讀課文,發(fā)現(xiàn)錯誤,并且及時給予糾正。
2.找生板書這課生字詞,共同學習這些生字詞。
3.生再次讀課文并且說說課文是從哪些方面介紹小松鼠的?
七、板書
10、松鼠
漂亮(外形)松鼠 馴良(活動)乖巧(搭窩)
人教版小學語文五年級上冊《松鼠》優(yōu)秀教案
小學語文五年級上冊《松鼠》教案
【教學目標】
1、了解動物的外形、特點和習性,培養(yǎng)對事物特征的仔細觀察。
2、能用“先……再……然后”說一段話。
3、解課文,能夠有感情的朗讀課文。
4、培養(yǎng)學生熱愛大自然熱愛小動物。
【教學重點】
能夠按照一定順序描寫事物。
【教學準備】
有關課文的課件。
【教學過程】
一、猜謎揭題,激發(fā)興趣
同學們,你們喜歡猜謎語嗎?今天老師給大家?guī)硪粋€謎語,看誰能猜出來?“叫鼠不是鼠,尾巴像掃帚,喜歡樹上住,松果當食物?!保ㄕl來說一下?)
對啦,是松鼠。(電腦出示圖片。)你們看到它的圖片,你認為它是一種怎樣的動物?用你的話來說一說,今天我們就一起來學習松鼠這一課。
二、初讀課文,整體把握
1、提出自讀要求,引導學生自讀:
過渡語:
課文中是怎樣描寫松鼠的呢?下面請同學們自己讀這篇課文,想一想,課文從那幾個方面描寫了松鼠?下面開始讀,看哪位同學學得認真,收獲最大。
2、通過讀課文,你對松鼠有了哪些了解?你認為松鼠是一種什么樣的動物?誰來說一下?
三、精讀課文,感悟課文
1、學習課文的第一段:
同學們學得非常好。老師也覺得松鼠是一種美麗可愛的動物。現(xiàn)在教師請同學們來讀一讀課文第一段,找出課文第一段的中心句,想一想,課文圍繞這一句話從哪幾方面來描寫松鼠的?
2、學生匯報:
主要包括:面孔、眼睛、毛、尾巴等幾個方面。
3、比較句子:
剛才同學們都介紹得非常好,(出示課件)看看這段話,讀一讀,你覺得哪一種寫法更好一些。為什么?
4、指導朗誦課文第一段:
第一自然段生動形象地寫出了小松鼠的美麗可愛,誰能有感情地朗讀課文第一自然段,把它美麗可愛的樣子讀出來。
二、總結第一自然段的學習方法
同學們學得非常好,想一想,我們在學習第一自然段的時候,是按照怎樣的順序學習的?誰來說一下?
課文不僅從外形上說了松鼠的可愛,還從其他方面進行了描寫,現(xiàn)在你可以選擇自己喜歡的自然段,小組進行討論,互相補充。
三、學生自學課文,匯報交流,教師指導
1、分組介紹課文學習情況,要求按順序說完整:
⑴第二段主要講了小松鼠十分機靈:
人教版五年級語文上冊《松鼠》教學設計
一、教學目標
知識與能力:
1.認識十一個生字;正確讀記“乖巧、馴良、清秀、矯健、機警、玲瓏、躲藏、追逐、強烈、溪流、警覺、觸動、銳利、錯雜、狹窄、勉強、遮蔽”等詞語。
2.朗讀課文,了解松鼠的特點;激發(fā)學生熱愛自然、保護動物的人文情懷。
3.感受課文中準確的說明和生動、形象、細致的描寫,積累語言。
4.能用較準確、生動的文字對某一種動物的特點進行說明。
過程與方法:
以讀為本,以學生為主體,通過合作品讀、對比研讀、拓展閱讀等方式,引導學生掌握說明方法的靈活運用。
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
引導學生感受作者對小松鼠的喜愛之情,激發(fā)學生熱愛自然、保護動物的思想情感。
二、教學重難點
教學重點:
引導學生在讀中感受松鼠的特點,通過與《鯨》進行比較閱讀,探究兩篇課文不同的寫法,體會作者的表達方法。
教學難點:
通過與《鯨》進行比較閱讀,探究兩篇課文不同的寫法,體會作者的表達方法。
三、教學策略
1.自學與合作學習相結合,在品讀中體會情趣。
2.合作品讀,通過學生之間的交流,感悟方法。
3.對比研讀,在比較中總結提升。
4.拓展閱讀,鼓勵學生大膽發(fā)現(xiàn),總結規(guī)律。
四、教學過程
(一)激趣導入
1.了解作者,讀讀資料袋。
2.學生介紹松鼠。
3.播放一段小松鼠視頻。
請學生談談松鼠給自己留下的印象。(靈活、聰明、敏捷、可愛……)
【設計意圖】視頻的播放,使孩子們直觀感受到小松鼠的可愛,讓他們一下子就愛上這種可愛的小動物,能夠充滿興趣地投入學習。
(二)整體感知,檢查預習情況
師:今天我們也跟隨法國著名的博物學家布封,去看看他筆下的松鼠是怎樣的。
生:自己讀讀課文,把字音讀準確,把句子讀通順。
出示課件:
讀準下列生字詞
馴良乖巧清秀矯健機警玲瓏帽纓歇涼
榛子櫸實橡栗蟄伏錯雜苔蘚圓錐形梳理
出示圖片:解釋“帽纓”。
【設計意圖】通過圖片讓學生直觀地看一看十八世紀法國女士帽子上的帽纓,從而進一步感受到作者把松鼠的尾巴比作帽纓是多么生動形象。
(三)合作品讀
出示課件:
作者是從哪幾個方面介紹松鼠的呢?閱讀課文,想想課文在表達上與《鯨》有哪些相同的地方,有哪些不同的地方;再說說哪里可以看出作者對松鼠的喜愛。
1.這段話有幾條要求?哪個是基礎要求呢?指名讀要求,然后想一想。
生:作者是從哪幾方面介紹松鼠的呢?怎樣表達出自己對松鼠的喜愛之情的?在表達上又有什么特點呢?(明確共有三條要求,“作者從哪幾方面介紹松鼠的”是基礎的要求。)
師小結:看來閱讀文章首先要弄清楚文章的內容,再體會作者的情感,最后了解文章表達上的特點。
【設計意圖】略讀課文更應以學生為學習的主體,讓孩子深入理解課前提示中提出的學習要求,明確學習目標。
2.先認真自學,思考前兩個問題。
小組討論:圍繞一個方面,用讀一讀或者說一說的方式來呈現(xiàn)你們的討論結果。
小組發(fā)言:
漂亮──面容:清秀、玲瓏;眼睛:閃閃發(fā)光;身體:矯??;四肢:輕快;尾巴:美麗;吃食:端莊;姿勢:優(yōu)雅。
乖巧──橫渡溪流:智慧;有人觸動大樹:警覺;儲備食物:聰明;蹦跳動作:輕快、敏捷;叫聲響亮,不高興發(fā)出恨恨聲:情感豐富;搭窩:智慧。
解釋乖巧:(言行等)合人心意,討人喜歡;機靈(聰明伶俐),機智。
馴良──活動范圍:樹上(不侵犯人);活動時間:晚上(不騷擾人)。
解釋馴良:和順(溫和順從);善良(心地純潔,沒有惡意)。
其他:生育、換毛、喜歡潔凈。
小結:讀文章開頭第一句話,文章在課文開始用這樣一個總起句統(tǒng)領全文,后文分別從不同的方面具體介紹松鼠,這就是總分的寫法。
【設計意圖】通過小組合作讀書的方式,讓每個孩子都積極參與課堂學習,并且自主設計閱讀交流的方式,可以采用讀一讀、說一說等方式。
3.體會語言的優(yōu)美:從哪些地方體會到作者對松鼠的喜愛之情呢?讀一讀句子。
學生有感情地朗讀自己找到的句子。
師出示詞語:這些詞語都是從同學們剛剛讀過的句子中提取的,你讀一讀,體會到了什么?
清秀玲瓏閃閃發(fā)光矯健輕快美麗
警覺銳利敏捷響亮
干凈光溜溜
漂亮馴良乖巧討人喜歡
提示:一組形容詞,一組褒義詞,一組體現(xiàn)作者喜愛之情的詞。
師:看來作者對松鼠的喜愛之情是通過這樣的詞滲透在字里行間的,讓我們感受到他是發(fā)自內心地喜歡這種漂亮、乖巧、馴良的小動物。那你帶著這樣的情感再來讀一讀這些詞語所在的句子,更深刻地體會這種情感。
【設計意圖】讓學生從文中找到體現(xiàn)作者情感的句子,再由句子到詞語,深入體會到作者在字里行間表達對小松鼠的喜愛之情,學習這種嚴謹巧妙的表達方法。
(四)對比研讀
出示課件:閱讀要求
與《鯨》相比,有哪些相同的地方,有哪些不同的地方呢?填寫表格,然后交流。
????
?????????
內容上
????????
?????????
表達方法上
????????
?????????
語言風格上
????????
?????????
《鯨》
????????
?????????
形體大、進化過程、
????????
?????????
種類、生活習性
????????
?????????
列數(shù)字、舉例子、
????????
?????????
打比方、作比較
????????
?????????
語言平實、樸素
????????
?????????
?
????????
?????????
《松鼠》
????????
?????????
外貌、性格、行動
????????
?????????
比喻、擬人
????????
?????????
語言生動、融入了喜愛之情
????????
?????????
《馬》
????????
?????????
???????
???????
???????
《螞蟻》
????????
?????????
???????
???????
???????
相同之處:都是介紹動物的文章,都是說明文。
????????
?????????
師小結:通過這樣的對比閱讀,我們也感受到,同類文章放在一起學習,進行閱讀比較,是一種不錯的學習方法。【設計意圖】通過對比研讀,讓學生深入比較同樣是說明性的文章,所用方法有相同的,也會因介紹對象不同,作者寫作風格有所區(qū)別。我們可以根據(jù)自己習作的實際情況靈活運用說明方法。
(五)布置作業(yè)
閱讀《馬》或者《螞蟻》,和兩篇課文進行比較,完成學習表格。
【設計意圖】拓展性作業(yè),激發(fā)學生積極性,進一步提升學生對說明性文章的認識,掌握說明方法。
松鼠人教版五年級語文上冊教案及教學反思
作為大家敬仰的人民教師,要對每一堂課認真負責。老師需要提前做好準備,讓學生能夠快速的明白這個知識點。讓同學們很好的吸收課堂上所講的知識點,你們見過哪些優(yōu)秀教師的小學教案嗎?下面是由小編為大家整理的“松鼠人教版五年級語文上冊教案及教學反思”,僅供您在工作和學習中參考。
一、教學目標:
1.朗讀課文,使學生理解課文內容,了解松鼠的外形特點和生活習性;從中體
會作者對松鼠的喜愛之情。
2.學會本課12個生字及新詞,掌握多音字“晃(huàng)”,認讀3個字。
3.通過閱讀,使學生知道是按不同方面連段成篇的,能夠按不同方面把課
文分成兩部分,并能說出理由。
4.讓學生學習作者在描寫事物時既抓住了特點,又言之有序,讀寫結合。
二、教學重點:
了解松鼠的外形特點和生活習性,產生喜愛之情。
三、教學難點:
能按不同方面把課文分成兩部分,并能說出理由。
四、教學準備:
有關松鼠的資料
字、詞、句的投影片
五、教學時間:2課時
六、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談話引入
1.同學們,你最喜歡哪一種小動物?你能用一兩句話給我們介紹介紹嗎?
2.請看大屏幕,你們認識圖中的小動物嗎?[出示幾張不同種類的松鼠圖片]請
大聲說出它們的名字。(松鼠)結合你搜集的資料,能不能用一個詞或一句話來
形容一下它?
3.看老師板書課題,注意“鼠”的筆順。[板書課題]齊讀課題
讓我們趕快來讀一讀課文,進入松鼠的世界,去看看這個可愛的小動物吧!
二、初讀課文,學習字詞
1.按要求自由讀課文
①注意生字和多音字的讀音,爭取把課文讀流利。
②用自己喜歡的方法記憶生字。
③結合上下文理解“嬉戲”、“遮蔽”的意思。
2.檢查自讀情況
(1)讀詞句
四肢歇涼搖晃毛茸茸風吹雨打樹杈
榛子橡栗苔蘚[出示榛子、橡栗、苔蘚的圖片]
灰褐色
身上灰褐色的毛,光滑得好像搽過油。[出示灰褐色的松鼠]
遮蔽
窩搭好了,還在上面加一個蓋,把整個窩遮蔽起來。
“遮蔽”什么意思?說說你的理解。
嬉戲
晴朗的夏夜,松鼠在樹上高興地跳著叫著,互相追逐嬉戲。
“嬉戲”你怎么理解?
(2)組詞[寫在練習本上]
支()茶()喜()般()敝()
肢()搽()嬉()搬()蔽()
耳()舌()秦()晃huǎng()
茸()刮()榛()huàng()
組完同桌訂正
三、再讀課文,理清思路
1.默讀課文,想想松鼠給你留下了怎樣的印象?試著在括號里填個詞。
討論:()的松鼠
2.指名分自然段讀課文,說說每段的主要意思。
3.同桌討論:如果把課文分成兩部分,該怎樣分?為什么這樣分?
全班交流,板書:外形
習性
四、細讀一段,了解外形
1.默讀,找一找這段是圍繞哪句話寫的,用“”劃出來。
2.從哪些地方可以看出松鼠是一種美麗的小動物呢?試著填一填:
在寫松鼠的外形時,作者采用的寫法,抓住松鼠的、、、
、和的特點,把小松鼠寫得非常美麗可愛。
3.大屏幕出示:
松鼠是一種美麗的小動物,很討人喜歡。它四肢靈活,小面孔上有一對小眼睛,
身上有褐色的毛,一條大尾巴總是向上翹著。
對比讀:男生讀屏幕上的這段話,女生讀課文第一段。
討論:你認為哪段寫得好?好在哪兒?
小結:確實是文中第一段寫得好,作者抓住了松鼠的外形特點,運用了恰當?shù)男?/p>
容詞、比喻句,把松鼠的外形寫具體了,讓我們感受到它的美麗可愛。這種寫法
值得我們借鑒。
4.指名讀,讀出對松鼠的喜愛之情。
五、布置作業(yè)
1.抄寫生字、新詞。
2.仿照課文第一段的寫法,仔細觀察自己喜歡的一種小動物,介紹的外形。
教學反思
《松鼠》是一篇科學小品文,用細致的描述,文藝的筆調,準確生動地說明了松鼠特點,富有情趣,引人入勝,在閱讀中我重點指導學生感受語言特征,在讀中感受松鼠的可愛及生活習性。在實際教學中成功與遺憾并存。
在教學中我欣賞得看到學生與文本的親密對話,他們似乎走進了作者描繪的松鼠的世界,用心感受到松鼠的靈性,與松鼠成為朋友,特別是當學生體會到松鼠的情感時我為之欣喜,這正是我教學的初衷,也是布封這個“和自然一樣偉大的天才”寫作的獨特之處。通過學習孩子們體會到作者語言的生動形象,提高了學生的欣賞和評價能力,喜愛那可愛的松鼠。
人教課標版五年級語文上冊松鼠教案
教學目標
1.識11個生字。正確讀記“乖巧、馴良、清秀、矯健、機警、玲瓏、躲藏、追逐、強烈、溪流、警覺、觸動、銳利、錯雜、狹窄、勉強、遮蔽”等詞語。
2.朗讀課文,了解松鼠的特點。激發(fā)學生熱愛自然、保護動物的人文情懷。
3.感受課文中準確的說明和生動、形象、細致的描寫,積累語言。
4.能用較準確、生動的文字對某一種動物的特點進行說明。
教學重點、難點
學習課文中準確的說明,生動形象細致的描寫。
教學準備:
課件
教學過程
一、創(chuàng)設情境
今天老師要跟大家介紹的也是一種小動物,它是誰呢?別著急,它來了(用多媒體播放“松鼠”),看完之后,請用簡潔的語言說說你剛認識的這位朋友,說說你最喜歡它什么?用一個詞概括一下。
那么,大家想不想了解更多關于這位朋友的秘密呢?今天我們就來學習法國著名博物學家布豐的一篇文藝性說明文──《松鼠》。請誰來給大家簡介一下這篇文章的作者或松鼠的情況。
二、整體感知,明確目標
1.自由朗讀課文,注意讀準字音。
2.讀閱讀提示,想想:這篇文章要我們了解什么?
反饋:(作者從哪幾個方面介紹了松鼠?想想課文在表達上與《鯨》有什么相同與不同?
說說從哪里可以看出作者對松鼠的喜愛?)
三、合作探究
1.你能用一句話或幾個詞語概括出松鼠的特征嗎?
明確:(松鼠是種漂亮的小動物,它馴良、乖巧、很討人喜歡。)
2.小組討論:
(1)作者從哪幾個方面介紹了松鼠?
(課文第一自然段首先從總體入手,介紹松鼠是一種漂亮的小動物,乖巧、馴良,很討人喜歡。接著從面容、眼睛、身體、四肢、尾巴和吃食姿勢幾個方面具體來寫松鼠漂亮的外形特征。第二自然段從松鼠的活動范圍──樹上(不侵犯人類)、活動時間──夜晚(不騷擾人類)等兩個方面著重介紹了其性格特征──馴良。第3.4自然段側重寫了松鼠的行動特征──乖巧。一從它橫渡溪流時的情景來表現(xiàn)它的智慧;二從“有人觸動大樹”時的反應來表現(xiàn)它的警覺;三從儲備食物過冬來表現(xiàn)它的聰明;四從蹦跳的動作來表現(xiàn)它的輕快;五從不高興時發(fā)出的恨恨聲來表現(xiàn)它豐富的感情。作者還列舉了松鼠搭窩的經過,從選址、建造、居住及窩口的特點等方面來表現(xiàn)它的聰明、勤快,進一步突出了它的乖巧。最后在第5自然段補充介紹了松鼠的生育情況,何時換毛及喜歡潔凈的特點。)
(2)想想課文在表達上與《鯨》有什么相同與不同?分頁標題#e#
(《松鼠》一文以準確性說明為前提,以形象化描寫為手段,在說明角度、表達方法、語言風格等方面與《鯨》有很大不同。從說明的角度來看,《鯨》側重于介紹鯨的形體特點和生活習性,而側重于介紹松鼠的外貌、性格和行動;從表達的方法來看,《鯨》運用了列數(shù)字、舉例子、打比方、作比較等說明方法,而主要是采用比喻、擬人手法生動形象地說明事物;從語言風格上來看,《鯨》的語言精煉平實,而的語言生動傳神,極具文學色彩。)
(3)你喜歡松鼠嗎?請你結合課文介紹的順序說說松鼠在哪些方面討人喜歡?
3.經過小組討論后,有沒有還未解決的呢?說出來,我們大家一起來解決。(互相質疑,解疑)
4.能言善辯
下列有兩段同樣是介紹松鼠的文字,試與原文比較一下有什么不同。
松鼠不躲藏在地底下,在高處活動,因為怕強烈的日光,白天躲在窩里歇涼,晚上出來練跑、玩耍、吃東西,它過水的時候,用一塊樹皮當做船,用自己的尾巴當做帆和舵。它十分警覺,只要有人在樹根上觸動一下,它們就從窩里跑出來。松鼠的窩搭在樹枝分杈的地方,又干凈又暖和。它一胎能生三四個。
松鼠亦稱灰鼠,哺乳綱,松鼠科。體長20—28厘米;尾蓬松,長16—24厘米。體毛灰色、暗褐色或赤褐色,腹面白色。冬季耳有毛簇。林棲,用樹葉、草苔筑巢,或利用鴉、鵲的廢巢。嗜食松子和胡桃等果實,有時食昆蟲和鳥卵。年產1—4窩,每窩產5—10仔。分布于我國東北至西北,以及歐洲各地。毛皮可制衣,尾毛可制筆。
五、拓展延伸
1.學習了之后,你覺得如何才能更好地介紹動物呢?(討論)
(A、準確、生動的語言;B、合理清晰的結構;C、鮮明的事物特征;D、恰當選用說明方法。)
2.仿造《鯨》的表達方法,改寫或仿造《松鼠》的表達方法,改寫《鯨》。
重慶九龍坡區(qū)是我社第一批參加實驗的實驗區(qū),它們從2001年參加課改以來,通過抓集體備課促進教師專業(yè)素質發(fā)展,取得了很大的成效。以上就是該區(qū)在暑假期間組織教師備課的全部成果??戳酥?,我有一些話要說:
一、感動。這些教案是九龍坡區(qū)教師在區(qū)教研室的帶領的幫助下,經過一個暑假的辛勤工作研究出來的,是冒著重慶的酷暑做出來的,這種團結、協(xié)作、奮斗的精神實在令人感動。更令人感動的人,他們愿意將自己的研究成果無私地奉獻出來,給全國的實驗老師提供備課的思路。所以,我想老師們在看到這些教案時,不應該竊喜又有了應付檢查的材料,不應該產生偷懶的想法,因為這是彼時彼地的教案,不一定都適合你。老師們要感謝他們的最好方式是,對他們的教案提出自己的意見,或者提出自己的教案,這樣才能形成共同研究的良好氛圍。分頁標題#e#
二、感想。九龍坡區(qū)探索出來的集體備課、網絡備課曾經在天津的經驗交流會上介紹過,當時我就覺得這是一種很好的教研形式。它發(fā)動集體智慧、群策群力,準備出一份水準較高的教案,同時還省去了老師大量的無謂勞動,老師完全可以把這個時間用在學習提高上。面對這樣一份相對“標準化”的教案,老師需要做什么呢?第一需要做的是根據(jù)本班的實際情況調整、完善教案;第二更需要做的是記好“教學反思”,看看自己在實施教案的過程中,有哪些需要改進的地方,大到整個的設計思路,小到某一個問題的提問方式,都可以重新思考,雖然本課時不能重復,但長期經過這樣反思,將對自己教學水平的提高很有幫助。
三、感慨。小學語文課改已經進入了第五年,第一批參加課改的老師和學生也用到了五年級上冊教材。課程改革對老師觀念的沖擊是顯而易見的,師生在此過程中的收獲也是有目共睹的。但綜觀近一年多的課程改革的進展,使人不禁有“慢”下來,甚至是“走老路”的感覺。個中原因自然是很復雜的,但我以為大致有三:第一是經過課改初期的“激情燃燒”,這時已經有些疲塌了;第二越來越到小學畢業(yè)之時了,對如何考評尚不清楚;第三受某些專家的影響,加之一些瓶頸問題無法突破。而重慶九龍坡區(qū)的這些教案給我強烈感受是,老師的探索熱情并沒有衰減,改革的動力并沒有消失,他們?yōu)樽约呵皫啄耆〉玫某晒院?,也為自己以后將取得的成果而充滿信心。所以,參考、學習這些教案的老師,不光得到了某些備課上的便利,更應該為他們的精神而感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