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二年級品德與生活教案
發(fā)表時間:2020-06-03九年級化學下冊生活中常見的鹽教學設計(新人教版)。
課題1生活中常見的鹽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
(1)了解氯化鈉、碳酸鈉、碳酸氫鈉和碳酸鈣的組成及其在生活中的主要用途。
(2)能根據復分解反應發(fā)生的條件判斷酸,堿、鹽之間的反應能否發(fā)生。
(3)掌握碳酸根離子檢驗的方法。
(4)學習蒸發(fā)操作技能并綜合運用相關操作分離、提純固體混合物。
2.過程與方法
(1)會對實驗中出現的問題進行分析歸納。
(2)會觀察實驗現象,并能通過討論,分析,歸納整理實驗現象。
3.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
(1)意識到化學與生產、生活的關系。(2)進一步增強學好化學的信心。(侯德榜事跡)
教學重點
1.過濾、蒸發(fā)等分離提純物質的基本操作技能。
2.酸、堿、鹽的反應復分解反應。
3.碳酸根離子的檢驗方法。
教學難點
1.分析粗鹽提純實驗的誤差。2.歸納復分解反應及其條件。
教學方法
聯(lián)系實際,對比區(qū)分,歸納總結,實驗探究。
教具準備
儀器:托盤天平、藥匙、燒杯、玻璃棒、鐵架臺(帶鐵圈)、漏斗、濾紙、剪刀、蒸發(fā)皿、酒精燈、火柴、紙、試管、帶導管的膠塞、滴管;
藥品:粗鹽、碳酸鈉、鹽酸、澄清石灰水、碳酸氫鈉。
課時安排2課時
第一課時:氯化鈉。
第二課時:碳酸鈉、碳酸氫鈉和碳酸鈣。
教學關鍵
要想使學生理解化學是一門以實驗為基礎的科學,就要讓學生親身體驗從實驗中得出結論的過程,所以在本課題的學習過程中,以學生的探究活動為主,教師起引導作用,這樣可以加深學生對化學實驗的認識。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課前復習:什么叫鹽?
[回答]在水溶液中能解離出金屬離子和酸根離子的化合物叫做鹽。
[追問]生活中的鹽常指的是哪種物質?
[回答]食鹽(主要成分是NaCl)。
[追問]食鹽與鹽是什么關系?
[回答]鹽是一類物質的總稱,食鹽屬于這類物質中的一種。
二、導入新課
化學中的鹽,除了食鹽外,還有好多種,如:硫酸銅、氯化鎂、硝酸鈉、亞硝酸鈉,我國曾發(fā)生過多次將工業(yè)用鹽(亞硝酸鈉)誤作食鹽用于烹調而引起的中毒事件。
[過濾]生活中的鹽除食鹽外,常見的還有:碳酸鈉、碳酸氫鈉,大理石等。本節(jié)課我們先來探討有關食鹽的知識。
三、新課教學
[提問]如何書寫氯化鈉的化學式?
[板書]1.化學式:NaCl,俗名:食鹽。
[設問]食鹽是我們非常熟悉的一種物質,它與我們日常生活關系非常密切。那么通過大家的預習及生活經驗,說一說食鹽在生活中都有哪些用途
[學生發(fā)言]1.食鹽是一種重要的調味品。2.醫(yī)療上用氯化鈉配制生理鹽水。
3.農業(yè)上可以用氯化鈉溶液來選種。4.食鹽可以用來腌漬蔬菜、魚、肉、蛋等,腌制成各種風味獨特的食品。5.公路上的積雪也可以用氯化鈉來消除。
[過渡]食鹽有這么重要的用途,我們是否有必要了解它在自然界的存在及制取情況呢?
[設問]食鹽在自然界中存在于哪些地方呢?
[學生閱讀]
氯化鈉在自然界的分布很廣,海水、鹽湖、鹽井、鹽礦中都蘊藏著大量的食鹽。
人們通過晾曬海水或者煮鹽井水、鹽湖水等,可以蒸發(fā)除去其水分,得到含有較多雜質的氯化鈉晶體粗鹽。將粗鹽再次經過加工提純即可得精鹽。
[講授]粗鹽提純
[討論]1.粗鹽中含有較多的可溶性雜質(氯化鎂、氯化鈣)和不溶性雜質(泥沙等)??赏ㄟ^哪些步驟來制取精鹽?
2.過濾器的準備和過濾操作時應注意哪些問題?
[學生代表發(fā)言,教師適當補充)1.除去可溶性雜質的方法:我們可以選擇一種或幾種化學試劑將這些可溶性雜質反應掉,同時又不產生新的雜質。
除去泥沙的方法主要是以前學過的過濾法。涉及到的步驟有:溶解、過濾、蒸發(fā)。
2.過濾應注意:(1)疊好的濾紙放入漏斗后,應緊貼漏斗壁,中間不要有氣泡。否則過濾速度過慢。
(2)濾紙的邊緣要比漏斗口稍低;傾倒液體時,使液體沿著玻璃棒流下,液面要低于濾紙的邊緣。
(3)盛有待過濾液的燒杯口緊靠玻璃棒中部;玻璃棒下端緊靠三層濾紙一邊,防止濾紙破損,濾液渾濁,漏斗下端緊靠燒杯內壁,防止液滴飛濺。
(4)過濾時最好先讓上層濾液濾過,然后再將混有大量沉淀的溶液倒入漏斗,以免沉淀先行進入漏斗后可能堵塞濾紙纖維的間隙,使過濾速度過慢。
[引導]今天我們還要練習一種新的操作蒸發(fā),在蒸發(fā)時應注意什么問題呢?
[講解]蒸發(fā)一般是用加熱的方法,使溶劑不斷揮發(fā)的過程。蒸發(fā)時應注意:(1)蒸發(fā)皿應放在鐵圈上,用酒精燈加熱。停止加熱后,不要立即把蒸發(fā)皿直接放在實驗臺上,以免燙壞實驗臺。
(2)蒸發(fā)溶液時要注意倒入蒸發(fā)皿里的溶液以不超過蒸發(fā)皿容積的為宜,防止加熱至沸騰時易進濺。
(3)在加熱過程中,用玻璃棒不斷攪動,防止由于局部溫度過高,造成液滴飛濺。
(4)當蒸發(fā)皿中出現較多量的固體時,即停止加熱。
[提問]在溶解、過濾、蒸發(fā)操作中都用到了玻璃棒,分別起什么作用?
[回答]溶解:玻璃棒起攪拌作用,目的是加速溶解。過濾:玻璃棒起引流作用。蒸發(fā):玻璃棒起攪拌作用,防止局部受熱時液滴飛濺。
[過渡]了解了上述操作注意事項,下面我們實踐粗鹽的初步提純。
實踐:粗鹽的初步提純
[學生匯報討論結果]實驗結果相互交流,分析實驗可能出現誤差的原因。
四、課堂小結
本節(jié)課我們主要學習了氯化鈉,了解了它在生活中的重要用途,在自然界的存在及曬制。同時練習了粗鹽提純的各步操作,學習了蒸發(fā)操作,進一步訓練了溶解、過濾的操作技能。
五、布置作業(yè)習題4
板書設計
課題1生活中常見的鹽
一、氯化鈉
1.化學式:NaCl、俗名:食鹽。
2.食鹽的用途
3.粗鹽提純:溶解、過濾、蒸發(fā)。
第二課時
一、課前復習鞏固舊知
二、導入新課
上節(jié)課我們了解了氯化鈉的重要用途,這節(jié)課我們還要學習三種鹽。
三、講授新課
[學生閱讀]了解碳酸鈉、碳酸鈣、碳酸氫鈉的用途。
[提問]你能寫出這三種物質的化學式,說出它們的俗稱嗎?
[回答]碳酸鈉:Na2CO3,俗稱純堿、蘇打;碳酸氫鈉:NaHCO3,俗稱小蘇打;碳酸鈣:CaCO3。
[教師]我們知道:純堿在化工生產中具有重要的用途,那我國是不是最早生產純堿的國家呢?
[投影]我國制堿工業(yè)的先驅侯德榜
[回顧提問]寫出實驗室制備二氧化碳的化學方程式。
[回答]CaCO3+2HCl====CaCl2+CO2+H2O
[思考]碳酸鈣、碳酸鈉及碳酸氫鈉在化學式組成上有無共同點?
[回答]含碳酸根離子或碳酸氫根離子。
[設問]碳酸鈣能與鹽酸反應產生氣體CO2,碳酸鈉和碳酸氫鈉是否也能發(fā)生類似的反應?
[活動與探究]向盛有0.5g碳酸鈉的試管里加入2mL鹽酸,迅速用帶導管的膠塞塞緊試管口,并將導管另一端通入盛有澄清石灰水的試管中,觀察現象。
用碳酸氫鈉代替碳酸鈉進行上述實驗,并分析。
碳酸鈉+鹽酸碳酸氫鈉+鹽酸
現象
分析
[交流]現象:兩次實驗反應試管內都出現大量氣泡,澄清石灰水均變渾濁。
[分析]這兩組物質反應都生成CO2氣體。
[講解]上述反應可以用化學方程式表示如下:
Na2CO3+2HCl====2NaCl+CO2+H2ONaHCO3+HCl====NaCl+CO2+H2O
[提問]通過上述三個反應的學習,你能做何歸納?
[總結]1.含有碳酸根離子或碳酸氫根離子的鹽都能與鹽酸反應,生成二氧化碳氣體。
[追問]你如何檢驗某物質里含碳酸根離子或碳酸氫根離子?需要哪些試劑?
2.CO或HCO的檢驗
取少量未知物,加入少量稀鹽酸,看能否生成使澄清石灰水變渾濁的氣體。
[活動與探究]向盛有少量碳酸鈉溶液的試管里滴入澄清石灰水,觀察現象。
現象
分析
[交流]現象:試管里出現白色沉淀。
分析:碳酸鈉與氫氧化鈣發(fā)生化學反應,生成一種難溶物。
[教師]上述反應的化學方程式可以表示如下:
Na2CO3+Ca(OH)2====CaCO3+2NaOH
[設問]分析上述四個反應,從單質、化合物的角度以及生成物與反應物的結構關系討論各反應的共同點。
[學生討論總結]都是化合物間相互交換成分生成另外兩種化合物的反應。
[講解并板書]復分解反應:兩種化合物互相交換成分,生成另外兩種化合物的反應。
[討論]酸和堿作用生成鹽和水的反應是否也屬于復分解反應?為什么?
[學生討論總結]屬于復分解反應。因為這類反應符合復分解反應的概念。例:
HCl+NaOH====NaCl+H2O,在這個反應中,H+與OH-結合生成H2O,Cl-與Na+結合生成NaCl。
[討論]分析歸納上述幾個酸、堿、鹽之間的復分解反應,它們的生成物有什么特點?
[學生思考討論]
[總結并板書]復分解反應發(fā)生的條件:生成物中有氣體或沉淀或水。
下列物質間能否發(fā)生復分解反應?若能反應,寫出有關反應的化學方程式。(投影:物質溶解性表)(略)
1.硫酸和硝酸鈉溶液2.氫氧化鉀溶液和硝酸
3.硫酸鈉溶液和氯化鋇溶液4.硝酸和碳酸鉀溶液
5.硝酸鉀溶液和氫氧化鈉溶液
四、課堂小結本節(jié)課我們了解了三種鹽的重要性質和用途,總結出了含碳酸根離子或碳酸氫根離子的鹽的檢驗方法,并分析得出了復分解反應的概念及反應條件。
五、布置作業(yè)習題1.(2)、2、3。
板書設計課題1生活中常見的鹽(二)
1.碳酸鈉、碳酸鈣、碳酸氫鈉
2.CO或HCO的檢驗
取少量未知物,加入少量稀鹽酸,看能否生成使澄清石灰水變渾濁的氣體。
3.復分解反應:兩種化合物互相交換成分,生成另外兩種化合物的反應。
4.復分解反應發(fā)生的條件:生成物中有氣體或沉淀或水。
教學反思本節(jié)課側重采用引導啟發(fā)的教學方式,引導學生從已有的知識和生活經驗出發(fā),聯(lián)系本課知識,學生之間相互作用,從而完成本節(jié)教學。
相關知識
九年級化學下冊《生活中常見的鹽》學案新版人教版
教案課件是老師需要精心準備的,到寫教案課件的時候了。在寫好了教案課件計劃后,才能夠使以后的工作更有目標性!有沒有好的范文是適合教案課件?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九年級化學下冊《生活中常見的鹽》學案新版人教版”,希望能為您提供更多的參考。
九年級化學下冊《生活中常見的鹽》學案新版人教版
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
①了解氯化鈉、碳酸鈉、碳酸氫鈉和碳酸鈣的組成及其在生活中的主要用途。
②能根據復分解反應發(fā)生的條件判斷酸、堿、鹽之間的反應能否發(fā)生。
③掌握碳酸根離子的檢驗方法。
2、過程與方法:
②學會觀察實驗現象,并能分析整理實驗現象。
3、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
①認識到化學與生產、生活有密切的聯(lián)系;
②了解前人的實際,增強學生學習化學的信心。
教學重點
①酸、堿、鹽的反應——復分解反應。
②碳酸根離子的檢驗方法。
教學難點
歸納復分解反應及條件。
教學方法:
聯(lián)系實際→對比區(qū)分→歸納總結→實驗探究。
教學用具:
儀器:托盤天平、燒杯、鐵架臺(帶鐵圈)、玻璃杯、漏斗、濾紙、蒸發(fā)皿、酒精燈、試管、帶導管的塞子、剪刀、藥匙、滴管、火柴。
藥品:粗鹽、碳酸鈉、碳酸氫鈉、鹽酸、澄清的石灰水。
教學課時:一課時
教學過程:
復習鞏固:
〔提問〕:什么是鹽?
〔回答〕:在水溶液里能離解出金屬離子和酸根離子的化合物叫鹽。
〔追問〕:與我們生活中說的鹽是一回事嗎?
〔討論〕:學生回答,引導學生閱讀課文P70頁。
〔介紹〕:化學中的鹽,除了食鹽外還有好多種,如:硫酸銅、硝酸鉀、亞硝酸鈉等,我國曾發(fā)生過多次將工業(yè)用鹽誤作食鹽用于烹調而引起的中毒事件。
〔過渡〕:生活中的鹽除食鹽以外,常見的還有:碳酸鈉、碳酸氫鈉、大理石等。本節(jié)課我們先來探討有關食鹽的知識。
新課講授:
〔板書〕:一、氯化鈉
〔提問〕:你能寫出氯化鈉、碳酸鈉、碳酸氫鈉和碳酸鈣這四種物質的化學式,說出它的俗名嗎?
〔學生回答〕NaCl、俗名:食鹽。碳酸鈉:Na2CO3,俗稱純堿、蘇打;碳酸氫鈉:NaHCO3,俗稱小蘇打;碳酸鈣:CaCO3大理石、石灰石等的主要成分。
〔板書〕:1、化學式:NaCl,俗名:食鹽;化學式:Na2CO3,俗稱純堿、蘇打;化學式:NaHCO3,俗稱小蘇打;化學式:CaCO3大理石、石灰石等的主要成分。
〔設問〕:氯化鈉是我們熟悉的一種物質,它在生活中有那些用途呢?
〔板書〕:2、氯化鈉的用途:
引導學生閱讀課文P70-71頁的有關內容。
〔小結〕:生活中作調味品、腌漬食物;醫(yī)療上配制生理鹽水;農業(yè)上選種;交通上用于清除公路上的積雪等。
〔板書〕:3、氯化鈉在自然界的分布:〔學生回答〕
〔過渡〕:氯化鈉在自然界的分布很廣,我們生活中的食鹽就是通過晾曬海水或煮鹽井水、鹽湖水將其水份蒸發(fā)得到含雜質的氯化鈉——粗鹽,再將粗鹽通過溶解、沉淀、過濾、蒸發(fā)、結晶等處理可以得到初步提純。
〔板書〕:二、碳酸鈉、碳酸氫鈉和碳酸鈣
〔引言〕:上節(jié)我們了解了氯化鈉的重要用途,那這三種鹽又會有什么用途呢?
〔介紹〕:(播放有關錄像)
碳酸鈉在工業(yè)上的用途,碳酸鈣在建筑業(yè)上的用途,碳酸氫鈉焙制糕點、治療胃酸等。
〔回顧提問〕:寫出實驗室制備CO2的化學方程式。
〔回答〕:CaCO3+2HCl=CaCl2+H2CO3
CO2↑+H2O
〔思考〕:碳酸鈣、碳酸鈉、碳酸氫鈉在化學式的組成上有無共同點?
〔回答〕:含碳酸根離子或碳酸氫根離子。
〔設問〕:碳酸鈣能與鹽酸反應產生CO2氣體,碳酸鈉和碳酸氫鈉是否也能
生類似的反應?
〔學生發(fā)言〕:能或不能
〔引導〕:通過下面的活動與探究你就會明白上述問題。
〔活動與探究〕:(投影)
向盛有0.5g碳酸鈉的試管里加入2mL鹽酸,迅速用帶導管的塞子塞緊管口,并將導管的另一端通入盛有澄清石灰水的試管中,觀察現象。用碳酸氫鈉代替碳酸鈉進行上述實驗,并分析。
碳酸鈉+鹽酸碳酸氫鈉+鹽酸來源:
1、碳酸鋇和鹽酸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氫氧化鎂和硝酸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硝酸銀和氯化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硫酸和氫氧化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碳酸鈣和硫酸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氫氧化鈉和硫酸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氯化鋇和硫酸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碳酸鉀和硝酸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九年級化學下冊《生活中常見的鹽》復習課教學設計
學習目標:
1.熟記食鹽和鹽的區(qū)別。
2.熟記氯化鈉、碳酸鈉、碳酸氫鈉、碳酸鈣的用途。
3.熟記復分解反應的概念及復分解反應發(fā)生的條件。
4.會判斷哪些酸、堿、鹽之間能發(fā)生復分解反應。
5.熟記物質的分類依據,會給常見的物質進行分類。
6.熟記課本P78的課后習題。
候課
請同學們挺直脊背,端正坐姿,以飽滿的精神迎接知識的挑戰(zhàn)。
教學過程:
一、板書課題、出示目標。(出示【投影01】)
二、先學。
1.自學指導。(15分鐘)【投影02】請同學們認真看課本P97-99的相關知識點,完成以下任務。
(1)熟記食鹽和鹽的區(qū)別
(2)熟記氯化鈉、碳酸鈉、碳酸氫鈉、碳酸鈣的用途
(3)熟記復分解反應的概念及復分解反應發(fā)生的條件
(4)熟記酸堿鹽溶解性表,會判斷哪些酸堿鹽之間能發(fā)生復分解反應
(5)熟記物質的分類依據,會給常見的物質進行分類
(6)熟記課本P78的課后題
(7)熟記P87粗鹽提純的步驟和玻璃棒的作用
(8)會設計實驗驗證經過提純得到的鹽不是純凈物
5分鐘后,比一比看哪些同學能很好的完成檢測題。
2.檢查復習效果
檢測題
1.粗鹽提純實驗中,溶解時要用玻璃棒,作用是(),蒸發(fā)時也要用玻璃棒攪拌,作用是();在過濾操作中,玻璃棒的作用()。
2.選擇常見鹽類填空,廣泛用于玻璃,造紙和洗滌劑生產的是();是重要的建筑材料,還可用作補鈣劑的是();是焙制糕點所用的發(fā)酵粉的主要成分之一,在醫(yī)療上,它是治療胃酸過多癥的一種藥劑是();食堂發(fā)生的集體中毒事件是因為誤食();用作調味品的食鹽是()。
3.現有三瓶白色固體,只知道它們分別是碳酸鈣、氯化鈉和純堿。請用化學方法將它們區(qū)別開來,并寫出有關化學方程式。
三、后教
1.先交換課本后更正。
請同學們仔細看這兩名同學的板演,發(fā)現錯誤并會更正的請舉手。(指明優(yōu)生更正)
2.討論:(先讓優(yōu)生兵教兵,優(yōu)生講的不對或不全的,教師更正或補充)
評第二題:
拓展:溶解過程中玻璃的作用:攪拌,加速溶解
過濾中玻璃棒的作用:引流
蒸發(fā)過程中玻璃棒的作用:攪拌,防止局部溫度過高引起液滴飛濺。。
評第二題:
拓展:分別取少量固體于試管中,加水,震蕩,不能溶解的則所取固體為碳酸鈣,再在其余兩支試管中滴加鹽酸,有氣泡冒出的,則所取固體為碳酸鈉,無現象的,則所取固體為氯化鈉。
四、當堂訓練(15分鐘)出示【投影03】,導學案P102-103
必做題1-8選做題9-10
五、精講、點撥,更正、小結.
教學反思:
九年級化學下冊《生活中常見的鹽》復習教案
九年級化學下冊《生活中常見的鹽》復習教案
學習目標:
1.熟記食鹽和鹽的區(qū)別。
2.熟記氯化鈉、碳酸鈉、碳酸氫鈉、碳酸鈣的用途。
3.熟記復分解反應的概念及復分解反應發(fā)生的條件。
4.會判斷哪些酸、堿、鹽之間能發(fā)生復分解反應。
5.熟記物質的分類依據,會給常見的物質進行分類。
6.熟記課本P78的課后習題。
候課
請同學們挺直脊背,端正坐姿,以飽滿的精神迎接知識的挑戰(zhàn)。
教學過程:
一、板書課題、出示目標。(出示【投影01】)
二、先學。
1.自學指導。(15分鐘)【投影02】請同學們認真看課本P97-99的相關知識點,完成以下任務。
(1)熟記食鹽和鹽的區(qū)別
(2)熟記氯化鈉、碳酸鈉、碳酸氫鈉、碳酸鈣的用途
(3)熟記復分解反應的概念及復分解反應發(fā)生的條件
(4)熟記酸堿鹽溶解性表,會判斷哪些酸堿鹽之間能發(fā)生復分解反應
(5)熟記物質的分類依據,會給常見的物質進行分類
(6)熟記課本P78的課后題
(7)熟記P87粗鹽提純的步驟和玻璃棒的作用
(8)會設計實驗驗證經過提純得到的鹽不是純凈物
5分鐘后,比一比看哪些同學能很好的完成檢測題。
2.檢查復習效果
檢測題
1.“粗鹽提純”實驗中,溶解時要用玻璃棒,作用是(),蒸發(fā)時也要用玻璃棒攪拌,作用是();在過濾操作中,玻璃棒的作用()。
2.選擇常見鹽類填空,廣泛用于玻璃,造紙和洗滌劑生產的是();是重要的建筑材料,還可用作補鈣劑的是();是焙制糕點所用的發(fā)酵粉的主要成分之一,在醫(yī)療上,它是治療胃酸過多癥的一種藥劑是();食堂發(fā)生的集體中毒事件是因為誤食();用作調味品的食鹽是()。
3.現有三瓶白色固體,只知道它們分別是碳酸鈣、氯化鈉和純堿。請用化學方法將它們區(qū)別開來,并寫出有關化學方程式。
三、后教
1.先交換課本后更正。
請同學們仔細看這兩名同學的板演,發(fā)現錯誤并會更正的請舉手。(指明優(yōu)生更正)
2.討論:(先讓優(yōu)生“兵教兵”,優(yōu)生講的不對或不全的,教師更正或補充)
評第二題:
拓展:溶解過程中玻璃的作用:攪拌,加速溶解
過濾中玻璃棒的作用:引流
蒸發(fā)過程中玻璃棒的作用:攪拌,防止局部溫度過高引起液滴飛濺。。
評第二題:
拓展:分別取少量固體于試管中,加水,震蕩,不能溶解的則所取固體為碳酸鈣,再在其余兩支試管中滴加鹽酸,有氣泡冒出的,則所取固體為碳酸鈉,無現象的,則所取固體為氯化鈉。
四、當堂訓練(15分鐘)出示【投影03】,導學案P102-103
必做題1-8選做題9-10
五、精講、點撥,更正、小結.
教學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