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挺身式跳遠教案
發(fā)表時間:2021-04-10活塞式抽水機和離心泵教案示例。
每個老師不可缺少的課件是教案課件,規(guī)劃教案課件的時刻悄悄來臨了。將教案課件的工作計劃制定好,新的工作才會如魚得水!你們會寫一段適合教案課件的范文嗎?考慮到您的需要,小編特地編輯了“活塞式抽水機和離心泵教案示例”,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詳細介紹:(一)教學目的
1.了解活塞式抽水機的原理和工作過程。
2.了解離心式水泵的工作原理。
3.了解抽水設備應如何選用。
(二)教學重點活塞式抽水機的原理。
(三)教學難點活塞式抽水機的抽水高度。
(四)教學過程
一、復習
1.實驗。一個細長的圓筒,用一個活塞插入筒中,活塞上安有提手,且把活塞推至遠端,將筒插在水中,使活塞上提,水為什么跟著活塞上升?
2.活塞下的水面上升到多高時不再上升?(學生討論并回答)
水面上升是由于受到大氣壓強的作用。當活塞下的水柱壓強等于大氣壓強時,水不再上升。由大氣壓的值可知,水柱的壓強等于大氣壓強,即等于水銀氣壓計內(nèi)水銀柱的壓強時。水柱的高度大約是水銀柱高度的13.6倍,即水柱的高度大約10米。
二、活塞式抽水機
這個實驗有重要的實用價值?;钊匠樗畽C就是這個道理。
人類的生活處處離不開水,最多見的是農(nóng)田灌溉、農(nóng)村的食用水、工業(yè)生產(chǎn)用水等都需要從河里和地下才層抽取,所以抽水機是常用的設備。
抽水機的原理就是利用大氣壓強把水壓上來,就如剛才的實驗。問題是需要把水從活塞下面設法移到上面,這個問題是這樣解決的。
1.觀察抽水機的模型。這是個抽水機的模型,我們把它的細管伸到水面下,提起活塞,水隨活塞上升,這是大氣壓的作用(邊講解邊演示),反復上提活塞,水從活塞上邊的出水管流出。
2.我們來看看它的構造。抽水機的圓筒底部有一個閥門,它只能向上開啟?;钊弦灿幸粋€閥門,也只能向上開啟。大家再來觀察它的工作過程(演示)。
3.請大家看書第134頁的圖,并填好圖旁的說明。
4.活塞式抽水機的工作原理是利用大氣壓強,所以抽水高度是有限的。從理論上講,當水上升大約10米高時,水柱產(chǎn)生的壓強等于大氣壓強,要把水抽得再高些,大氣壓就無能為力了,必須改用離心式水泵。
三、離心式水泵
離心式水泵的主要部分是泵殼和殼內(nèi)的葉輪(配合掛圖),葉輪的機軸跟電動機相連。水泵起動前,須先在泵殼內(nèi)灌滿水,使殼內(nèi)的空氣排出。起動后,葉輪在電動機的帶動下高速旋轉,泵殼里的水也隨葉輪高速旋轉。這樣,由于水的慣性被甩入出水管內(nèi),葉輪周圍的壓強大大減小,大氣壓將低處的水壓上來,推開底閥進入泵殼。如此循環(huán)下去,可以不斷地把水抽上來并甩向高處。
離心式水泵的工作原理跟抽水機大體相同,都是大氣壓的作用。但是區(qū)別在于活塞式抽水機只是單一的大氣壓的作用,而離心式水泵是在抽水(大氣壓壓水)的同時再用高速將水甩向高處。
離心式水泵中,靠大氣壓的作用將水吸上來的高度叫吸水揚程,高速旋轉將水甩上去的高度叫壓水揚程,二者之和是水泵的實際揚程。
四、選用最合適的設備
抽水設備種類很多,除了活塞式抽水機、離心式水泵外還有各種人力、畜力帶動的水車,電力帶動的軸流泵、混流泵等等。但是選用什么樣的設備還需根據(jù)所面臨的任務,工作條件,設備的性能和價格等多種方面的因素綜合分析。
活塞式抽水機構造簡單、造價低廉、維修方便,人工操作,但是出水量小、提水高度小。離心式水泵出水量大、提水高度大,但是價格昂貴,還需有配套的動力機械。請大家根據(jù)下列情況,分析安裝什么樣的設備合適?
1.大型農(nóng)場有大片農(nóng)田,要解決農(nóng)田的灌溉,應選用________。
2.農(nóng)戶用水需使用地下水,地下水層距地面大約5米,應安裝______。
3.一片農(nóng)田需用河水灌溉,水面距河岸高約20米,應選用________,它應安裝在________。
雖然有了抽水設備,也應注意節(jié)約用水,因為我國的水資源還比較緊張。
五、作業(yè)
活塞式抽水機和離心泵教案示例
相關推薦
巴勒斯坦和以色列 教案示例
教案示例
——“巴勒斯坦和以色列”
1.了解巴勒斯坦地區(qū)重要的戰(zhàn)略位置。
2.知道以色列在荒漠上發(fā)展灌溉農(nóng)業(yè)的先進方法及取得的成就以及對我國的借鑒意義
1.阿以邊界
2.中東問題
巴勒斯坦地區(qū)圖,以色列農(nóng)業(yè)景觀圖,巴勒斯坦地區(qū)邊界變化圖
(導入)通過前兩節(jié)課的學習我們可以發(fā)現(xiàn),西亞北非地區(qū)擁有得天獨厚的地理位置以及世界上首屈一指的石油資源,這是該地區(qū)經(jīng)濟發(fā)展的重要條件。但是,對待事物的觀點應該一分為二,我們還應該了解它們給該地區(qū)帶來的不只是福音,還有戰(zhàn)亂和苦難,同時也是該地區(qū)國家矛盾與紛爭、外部大國插手干涉中東事務的禍根。大家知道當今世界局勢最為緊張而又遲遲得不到解決的地區(qū)在哪里嗎?
(學生討論)
以最近有關“巴以沖突”的新聞報道導入新課
(展示地圖)巴勒斯坦地區(qū)圖
(引導學生觀察巴勒斯坦地區(qū)圖,確定該地區(qū)的范圍)
(提問)1.巴勒斯坦地區(qū)的位置?
2.巴勒斯坦地區(qū)面積并不大,可是這樣一個彈丸之地,卻歷來是兵家必爭之地,為什么呢?
(引導學生討論,注意著重考慮其地理位置)
(總結)阿拉伯半島西側,地中海東岸,亞非“陸橋”,交通樞紐。
(展示地圖)巴勒斯坦地圖
(提問)1.巴勒斯坦地區(qū)包括哪兩個國家?
2.這兩國之間的國界線同我們以前學習過的國家有什么不同?(不是正式國界)
3.兩個國家的首都分別在哪里?(都是耶路撒冷)
4.巴勒斯坦有幾部分組成?
5.為什么會出現(xiàn)這種情況呢?
(引導學生閱讀教材,進行討論)
(總結)這兩個國家從歷史上看非常特殊,彼此間有著很深的淵源和矛盾。
(講解歷史上該地區(qū)猶太人和阿拉伯人的生活經(jīng)歷)
(展示巴勒斯坦地區(qū)政區(qū)變化圖)
(簡要講解)1947年聯(lián)合國為了解決該地區(qū)的爭端,通過了巴勒斯坦分治決議,但是在隨后的中東戰(zhàn)爭中,以色列占領了大面積原屬于巴勒斯坦的領土,以致在1988年11月15日巴勒斯坦宣布建立獨立的國家時,以色列也未能確定其疆界。
(總結)巴以沖突由來已久,這是中東問題中最難以處理的核心,雖然近年來雙方均有意和解,推動中東和平進程,并在其他國家的斡旋下進行過多次接觸,但由于雙方在很多反面存在分歧,因此還沒有取得實質性的進展。這為該地區(qū)的經(jīng)濟發(fā)展埋下了隱患。
(承轉)剛才我們分析了巴勒斯坦地區(qū)的位置及范圍,了解了巴以沖突的根源,下面我們來看一看該地區(qū)經(jīng)濟尤其是農(nóng)業(yè)的特點。
(展示巴勒斯坦地區(qū)氣候資料)
(提問)巴勒斯坦地區(qū)氣候有什么特征?
(學生討論)
(總結)干燥少雨,降水分布不均。
(展示西亞北非地形圖)
(提問)1.巴勒斯坦地區(qū)地形有何特征?
2.本地區(qū)有哪些主要河流?(約旦河)
3.這種地形對氣候有什么影響?(單調(diào)地形加劇干旱程度)
(進一步深化問題)這種地形和氣候對當?shù)氐霓r(nóng)業(yè)生產(chǎn)有什么影響?
(學生討論)
(總結)本地區(qū)西側為狹窄的地中海沿岸平原,適于耕作;但大部分地區(qū)為干旱高原,只適于游牧。
(啟發(fā)式提問)這種氣候、地形條件下農(nóng)業(yè)發(fā)展的關鍵是什么?(灌溉)
不利的自然條件并沒有使人類屈服,相反,以色列在本國人民的共同努力下,在農(nóng)業(yè)生產(chǎn)方面取得了巨大的成就,成為各國學習的楷模,那么他們是如何克服不利因素的呢?
(引導學生閱讀課文)
(提問)以色列是如何發(fā)展灌溉農(nóng)業(yè)的?
(學生根據(jù)課文知識進行回答)
(總結)以色列人民因地制宜,創(chuàng)造出先進的農(nóng)業(yè)灌溉技術,如滴灌和噴灌等,最大限度的克服了本地區(qū)缺水的不利因素,發(fā)展了引以為驕傲的農(nóng)業(yè);而實際上我國也有大面積的荒漠存在,從剛才的學習中,大家能夠獲得什么啟示嗎?
(學生開展討論)
(總結)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chǎn)力,應好好學習,掌握先進的科技,報效祖國。
(新課結束,復習反饋)
第三節(jié)巴勒斯坦和以色列
1、亞非“陸橋”
阿拉伯半島西側
地中海東岸
2、先進的灌溉農(nóng)業(yè)
(1)地形、氣候
(2)以色列的灌溉農(nóng)業(yè)
滴灌、噴灌、智能灌溉
壓力和壓強教案示例之一
學生們有一個生動有趣的課堂,離不開老師辛苦準備的教案,大家開始動筆寫自己的教案課件了。用心制定好教案課件的工作計劃,才能更好地安排接下來的工作!你們會寫教案課件的范文嗎?請您閱讀小編輯為您編輯整理的《壓力和壓強教案示例之一》,歡迎大家閱讀,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詳細介紹:
壓力和壓強教案示例之一
(2課時)
第一課時
(一)教學目的
1.理解壓力的概念,知道壓力的作用效果跟壓力的大小和受力面積的大小有關。
2.掌握壓強的概念,知道壓強的計算公式,國際單位制中壓強的單位及其意義,會進行壓強的簡單計算。
(二)教具
演示用:壓力小桌,10×10×5厘米3的塑料泡沫,質量為200克的砝碼2個,細砂、玻璃杯。
學生用:壓力小桌,10×10×5厘米3的塑料泡沫,質量為200克的砝碼2個(以上器材兩人一組,由實驗室準備)。
(三)教學過程
一、新課引入
1.請同學們閱讀本節(jié)課文開頭的“?”和圖10—1,猜一猜兩人對雪的壓力差不多,為什么一個人陷下去了,另一個人沒有陷下去?
2.請同學們觀察自己的書包帶子。想一想平時背書包時,覺得寬帶子好,還是細帶子好,為什么?
對以上問題,可能同學們現(xiàn)在還不能得出正確結果,自己猜的是否正確,要經(jīng)過事實來檢驗。同學們學習了本課的知識,就會得到滿意的回答(板書課題:第十章壓強液體的壓強第一節(jié)壓力和壓強)。
二、進行新課
1.請同學們在草稿本上畫出下列各圖中物體對表面的壓力示意圖。
同時請三位同學在黑板上畫,三人各畫一圖(有意識地請能正確畫出的同學,以便借此講解壓力的概念)。同學們作圖時,教師可走到學生中去,來回巡視,了解學生作圖中的錯誤。
2.學生停筆后,先講評下面學生作圖情況,然后評講黑板上畫的圖,進行糾正,并用紅色粉筆把壓力突出出來。請同學們思考后舉手回答,以上圖中物體對受力表面的壓力有什么共同特點?
啟發(fā)學生回答出:壓力作用在受力面上,壓力的方向跟受力面垂直,指向受力面。
3.教師重復一遍學生的回答(板書:壓力:垂直壓在物體表面上的力叫做壓力。)
4.學生分組做課本圖10—3壓力小桌的實驗,并講述壓強的概念。
(1)介紹實驗器材、實驗步驟和要觀察的現(xiàn)象。
首先照圖10—3甲做,觀察壓力小桌陷入塑料泡沫的深度。然后照乙圖做,比較與甲圖有什么不同,又有什么相同(受力面積不同,壓力相同),觀察壓力小桌陷入塑料泡沫的深度。最后請同學們回答圖下面的圖注中提出的問題,并得出結論。(板書:“壓力作用的效果跟受力面積的大小有關?!保?/p>
(2)照圖10—3甲那樣,放上一個砝碼和放上兩個砝碼,想一想塑料泡沫受到的壓力相等嗎?
塑料泡沫的受力面積相等嗎?觀察壓力小桌陷入塑料泡沫的深度。實驗后由學生得出結論。(板書:“壓力作用的效果還跟壓力的大小有關?!保?/p>
(3)講述壓強的概念
壓力作用的效果不僅跟壓力的大小有關,還跟受力面積的大小有關。為了比較壓力作用的效果,物理學中引入壓強的概念(板書:壓強)。
講述:要比較壓力作用的效果,應取相同受力面積上受到的壓力,物理學中把單位面積上受到的壓力叫做壓強(板書這一定義)。
(4)壓強的計算
例:一臺機器重1000牛頓,與地的接觸面積是2米2,這臺機器對地面的壓強是多大?請同學們說一說該怎樣計算?
學生回答后教師總結:壓強等于壓力除以受力面積。
告訴學生,物理上用p表示壓強,用F表示壓力,用S表示受力面積。請學生在黑板上寫出用字母表示的壓強公式:
(5)講述壓強的單位:在國際單位制中,力的單位是“牛頓”,面積的單位是“米2”,壓強的單位是“牛/米2”(板書:壓強的單位是“牛/米2”,又叫帕斯卡)。該單位讀作“牛頓每平方米”,它有一個專門名稱叫做帕斯卡,簡稱帕,帕斯卡是法國科學家,為了紀念他在物理學研究方面作出的貢獻,以他的名字作為壓強單位的名稱。
1帕=1牛/米2,表示“每平方米面積上受到的壓力是1牛頓”。
寫出“5帕”,指導學生說出它的意思是:每平方米面積上受到的壓力是5牛頓。列舉課文中一張報紙平放在桌面上對桌面的壓強和成年人站立在地面上時對地面的壓強。請同學們利用剛學的壓強公式、單位,計算下面所述例題。
5.例題:
〔例題〕:根據(jù)課本圖10—4和圖10—5所給條件,比較芭蕾舞演員足尖和大象對地面的壓強,哪個大?
教師一邊念題,一邊請同學們看圖,并思考,念完題后,請學生說出已知條件,教師寫在黑板上,利用公式進行解答。
解題過程中和解題完后進行評講,強調(diào)單位必須使用規(guī)定的單位:力用牛頓,受力面積用米2,所得到的壓強單位才是帕斯卡。
三、歸納本課的內(nèi)容和課堂鞏固練習
1.利用黑板上的板書,簡明扼要地把本課所學知識敘述一遍。
2.請學生對課本的圖10—1問題作出回答;再請一位學生說一說書包帶子寬的比窄的好的理由。
3.討論章后習題第5題。討論后教師補充、完善。
4.教師把玻璃杯開口向上和開口向下的兩種方式放在細砂上,請同學們說出觀察到的現(xiàn)象。并回答為什么會有這種現(xiàn)象?
四、布置作業(yè)
1.對第一節(jié)教材后的練習第1.2.3.4題進行思考。把你的思考簡要地寫在題目的旁邊,下節(jié)物理課時準備課內(nèi)回答。
2.把節(jié)后練習的第5.6題做在作業(yè)本上。
提示:在做練習第6題之前,思考一下:
1米2=______厘米2,1厘米2=______米2,那么150厘米2=______米2。計算時,要用科學記數(shù)法。
(四)說明
1.課本中圖10—3的實驗,如果沒有恰當?shù)乃芰吓菽?,可用砂子代替,效果一樣。這一實驗,安排為學生分組實驗,其課堂效果好于演示實驗,學生通過自己動手得出結論比看老師的演示實驗印象更深刻。
2.關于壓力和重力,在本課只就課本中所述的“壓力并不都是由重力產(chǎn)生,也不一定都與重力的方向相同”進行講述。不宜在本課內(nèi)進行拓寬或加深。如果有學生說“壓力就是重力”,教師必須加以糾正,不要造成概念上的錯誤。至于壓力與重力的區(qū)別,可放在章末復習時進行,以免充淡本課“壓強”這一重點知識。
3.關于壓強的單位“帕斯卡”,一定要讓學生懂得它的意義,在運用時才知道為什么要把受力面積“厘米2”或“毫米2”換算成“米2”的道理;同時面積單位的換算,對于初二學生來說有一定的難度,需要在課前給予輔導,特別是采用科學記數(shù)法和涉及負指數(shù)的問題時,可能就更加困難,教師備課時應考慮到這一問題。
4.芭蕾舞演員足尖對舞臺的壓強和大象對地面的壓強大小的比較這一例題,安排給學生自己在課內(nèi)做,可鞏固本課所學知識。學生做后教師進行講評,在書寫格式、解題思路、公式運用和單位換算上,給予指導,這樣對學生理解和掌握知識,效果更佳。
5.把空玻璃杯開口向上和開口向下分別放在細砂上的演示實驗,可以布置給學生課后回家自己做一做,并說明理由,以達到復習本課所學知識的目的。
注:教材選用人教版九年義務教育初中物理第一冊
第2課時
(一)教學目的
1.鞏固對壓強概念的理解。
2.知道減小和增大壓強的辦法,并能對一些簡單現(xiàn)象進行解釋。
3.通過本課的學習,使學生進一步懂得物理知識不僅有趣,更是有用的。
(二)教具
演示用:鈍刀口和鋒利刀口的剪刀各1把,斷了尖和沒有斷尖的錐子各1個,硬紙片或布條,肥皂塊,1~2厘米寬的塑料帶和細棉線各一根。
(以上器材兩人一組)
學生用:肥皂一小塊,1—2厘米寬的塑料帶和細棉線各一根。
(三)教學過程
一、復習第一課時所學知識
1.什么叫壓力?壓力的作用效果跟哪些因素有關?
2.什么叫壓強?寫出計算壓強的公式和壓強的單位。
3.回答第1課時布置的思考練習題。
4.說出你測物理課本1張紙對桌面的壓強的辦法。
以上問題,均由學生回答,由另外的學生補充、糾正。然后由教師進行評講。
二、進行新課
1.根據(jù)學生對玻璃杯開口向上和開口向下兩種情況放在細砂陷入細砂深度不同的回答,引導學生分析:玻璃杯對細砂的壓力不變,玻璃杯對細砂的受力面積發(fā)生了變化,使玻璃杯對細砂的壓強發(fā)生了變化。(板書:減小和增大壓強的辦法)
2.講述
(1)任何物體能夠承受的壓強都有一定的限度,超過這個限度物體將會被壓壞。
(2)舉例:房屋建設中,樓層修得越高,樓體對地面的壓力就越大,如果墻基的受力面積不足夠大,樓房對地的壓強就很大,可能會使地面下陷,樓房倒塌,造成損失,所以修建高樓大廈,必須加寬地基,以減小樓房對地面的壓強。
(3)讀圖:學生閱讀課本圖10—6,讀后說一說履帶拖拉機和雪上飛機是采用什么辦法來減小壓強的?教師對學生回答補充、完善后板書“在壓力不變時,利用增大受力面積的辦法,可以減小壓強。”
3.實驗:
(1)學生隨堂實驗:
同學們桌上放有一小塊肥皂、有一條較寬的塑料帶和一條細棉線,請同學們先想一想,然后做一做,看怎樣才能較容易地把肥皂塊切斷?做完后舉手發(fā)言,說一說你的做法和你這樣做的理由。
(2)教師演示實驗:
分別用鈍刀口和鋒利刀口的剪刀剪硬紙片或布條。
用斷了尖和沒有斷尖的錐子向硬紙片穿孔。
做時請同學們觀察,什么剪刀容易剪斷布條?什么錐子對硬紙片穿孔較容易?
由以上學生隨堂實驗和教師演示實驗,引導、啟發(fā)學生得出結論,教師板書:“壓力不變時,利用減小受力面積的辦法,可以增大壓強?!?/p>
(3)讀圖:學生閱讀課本圖10—7,讀后說一說圖中所述的是采用什么辦法來增大壓強的。
三、鞏固練習(課堂討論)
1.第1課時完后,布置同學們做課文后的練習第2.3.4題。請同學們利用小組討論的機會,說一說你是怎樣答的,通過本課的學習,回答:為什么啄木鳥尖嘴變鈍了,就不能成為“森林醫(yī)生”了?為什么說駱駝是“沙漠之舟”?
2.繼續(xù)討論章后的習題第5題,比較梯子和木板,哪個對冰的壓強???
四、歸納本課內(nèi)容
1.教師復述本課的學習過程
老師復習提問→講述→同學們隨堂實驗和老師的演示實驗→同學們的分組討論。2.學生自己歸納本課內(nèi)容:說一說減小和增大壓強的辦法,并各舉1~2例。3.教師小結:壓力不變時,利用增大受力面積的辦法,可以減小壓強;壓力不變時,利用減小受力面積的辦法,可以增大壓強。在日常生活中和生產(chǎn)實際中,要根據(jù)不同情況和需要采取恰當?shù)霓k法來減小或增大壓強。
五、布置作業(yè)
1.閱讀課文,并聯(lián)系實際舉出1~2個例子。
2.把章后習題第1、2、3題做在作業(yè)本上。要求注意書寫格式規(guī)范、公式、單位正確。
3.思考第一節(jié)課文后的“想想議議”,可以互相討論,看誰說的辦法多。
(四)說明
1.本課時是在第一課時的基礎上進行,當由學生回答的,盡量讓學生回答,教師不要包辦代替,要調(diào)動學生的積極性,積極主動地學習,以練習、鞏固已學過的知識。
2.本課安排的演示實驗,目的在于增強學生的實感,也可以請學生上臺演示,演示后把自己的感受說給大家聽,并說明理由。然后教師再進行小結。
3.本課重點、難點都不多,課內(nèi)時間也較充分,布置的書面作業(yè),也可以放在課內(nèi)完成一部分。
注:教材選用人教版九年義務教育初中物理第一冊
壓力和壓強教案示例之一
壓力和壓強教案示例之二
詳細介紹:壓力和壓強教案示例之二
湖南省瀏陽市教育局教研室(410300)王信初
一、新課引入
觀察實驗儀器:三腳鐵釘小桌、200克砝碼、蒙上白紙的硬紙盒各一個。
演示先將小桌的桌面放在開口蒙有白紙的硬紙盒上,再壓上200克砝碼,紙不會被壓破;而將小桌翻過來讓桌腿(鐵釘做)立在白紙上,再壓上同一砝碼時,紙即咔喳一下被壓破。
激疑
教師:為什么兩個實驗的效果不一樣?(略停,學生不能回答。)
再激疑
老師:請同學們每人拿出一支鉛筆,兩手指同時用同樣大小的力壓鉛筆兩端,兩手指感覺(即效果)是否一樣?請同學們談談體會。
學生:不一樣!頂著筆尖的手指感到痛(效果明顯)。老師:要準確回答上述實驗遇到的問題,就得學習第五章壓力和壓強。
板書課題:壓力和壓強
二、課內(nèi)自讀
用幻燈投影自讀要求并注意分別給予各層次學生自讀指導。
自讀要求
1、記住壓力、壓強的定義、單位、方向。
2、記住壓強公式P=F/S
了解公式中各字母代表的物理量;壓強單位的讀法和帕斯卡的規(guī)定。
三、課內(nèi)探索:
探討題
1、請同學們自己動手做一做:用手指壓文具盒蓋或手掌肌肉,你會看到什么現(xiàn)象,是什么原因產(chǎn)生了這個現(xiàn)象?
2、什么叫壓力?
引導學生討論,教師小結。
板書:垂直作用在物體表面上的力叫壓力。然后老師強調(diào)壓力概念中“垂直”、“表面”等關鍵詞的含義。讓學生記住并理解壓力這個物理概念。示出幻燈片三,引導學生探索。
探索題
壓力產(chǎn)生的效果與哪些因素有關
1、將一鐵塊平放在面粉上,移去鐵塊,觀察到什么現(xiàn)象?再重疊平放兩塊鐵塊,觀察兩次效果有什么不同?由此你認為壓力產(chǎn)生的效果與什么因素有關?
2、如將同一塊金屬先平放再豎放,你又觀察到了什么現(xiàn)象?這兩種放法鐵塊對面粉的壓力是否相同?你由此認為壓力產(chǎn)生的效果還與什么因素有關?
學生獨自或二人一組按燈片三的要求動手實驗,教師巡視觀察,并重點點拔實驗中動手能力差的學生,思考實驗現(xiàn)象,提示、歸納。
板書實驗結論:壓力產(chǎn)生的效果跟壓力的大小有關系,還跟受力面積有關系。
四、引導釋義
我們究竟如何(定量)比較壓力產(chǎn)生的效果呢?掛出小黑板并向學生提供下列數(shù)據(jù):
鐵塊重:0.49牛頓
平放受力面積:4cm2
豎放受力面積:2cm2
請一位同學上講臺填寫上表,然后引導學生通過每平方厘米所受壓力的數(shù)據(jù)和壓力效果比較,可知:壓力產(chǎn)生的效果越明顯,單位面積上所受的壓力就越大。故此,可用單位面積上所受到的壓力的大小來比較壓力產(chǎn)生的效果。
板書壓強:物理學上把物體單位面積上受到的壓力叫壓強。
計算:P117比較圖10—4中芭蕾舞演員足尖對舞臺的壓強和圖10—5中大象對地面的壓強,哪個大?引導計算:略。
(板書)計算公式:
單位:F(牛);S(米2);P(牛/米2)
說明:“牛/米2”有一個專門的名稱叫帕斯卡,這是為了紀念法國的科學家帕斯卡而特定的。
五、應用舉例
提問:一位農(nóng)村小孩放學后在田間拾稻穗時,不慎陷入泥坑,無力自拔,處境危急。假如你此時正好路過,你該怎么辦呢?
同學們經(jīng)過熱烈討論,運用壓強知識提出各種可行搶救措施后,教師小結:同學們既機智又勇敢,運用自己所學知識,搶救了這位熱愛勞動,珍惜糧食的小孩??梢娕φ莆宅F(xiàn)代科學文化知識,才能更好地為社會作出貢獻。
六、反饋檢測
壓力、壓強達標檢測A卷
一、填空
1、重力為10牛頓的物體放在水平桌面上,桌面受到的壓力為______牛頓,方向______。
2、物體______受到的壓力叫壓強。
3、某人每只腳所穿鞋的底面積為2分米2,他步行和站立時,地面的受力面積分別是______分米2和______分米2。
4、由P=F/S可知,增大壓強的方法有______。
5、甲物體受到的壓強比乙物體受到的壓強大,則甲物體受到的壓力一定比乙物體受到的壓力大嗎?
6、池塘水結了一層冰,能夠承受的最大壓強為2×104帕斯卡,問體重為500牛頓,每只腳跟冰接觸面積為2分米2的人能在冰上步行嗎?
壓力和壓強教案示例之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