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語文微課教案
發(fā)表時間:2021-04-10杠桿導學案2。
一般給學生們上課之前,老師就早早地準備好了教案課件,大家應該要寫教案課件了。用心制定好教案課件的工作計劃,才能更好的在接下來的工作輕裝上陣!有哪些好的范文適合教案課件的?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杠桿導學案2”,歡迎您閱讀和收藏,并分享給身邊的朋友!
九年級物理13.4《杠桿》課型:新授課
總第21課時
學習目標:
1認識杠桿,認識有關杠桿的幾個概念,會做力臂。2能從常見的工具和簡單機器中識別出杠桿。3知道杠桿的平衡條件及其杠桿的一些應用
學習過程
一、激趣導入,板書課題
兩千多年前著名的學者阿基米德曾說過這樣的豪言壯語:“若給我一個立足點和一根足夠長的棍我可以搬動地球”,實際上阿基米德所構想的裝置是一個什么樣的機械呢?
二、預習檢測
活動一:認識杠桿及其五要素:學一學,能解決:自學課本64頁思考:
杠桿的含義:。
你知道有哪些是杠桿嗎?杠桿都是直的嗎?
。杠桿的五要素是:。你能分別說出他們的含義嗎?
杠桿的你能在下圖中作出動力臂和阻力臂嗎?
思考:1力臂是一定在杠桿上嗎?
2杠桿是否都是直的?
3若一力作用在杠桿上,作用點不變,但作用方向改變,力臂是否改變?
活動二:探究杠桿的平衡條件
想一想:人們使用杠桿時,有時需要杠桿靜止,比如用桿秤稱物體時,桿秤要靜止;有時需要杠桿轉動,比如用錘子起釘子等。稱為杠桿的平衡。
分析課本65頁實驗,思考:在“研究杠桿平衡條件”的實驗中:
(1)所用的器材有彈簧測力計,支架,線,_______和______________.
(2)實驗前,先要調(diào)節(jié)杠桿兩端的________.使杠桿在___________.強調(diào)這一平衡位置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從中總結杠桿平衡條件:。
活動三:杠桿的應用:學一學,能解決:自學課本66頁杠桿的應用部分。【995563.com 經(jīng)典范文網(wǎng)】
1、杠桿可分為幾類?每類各有什么特點?你能分別舉出幾個例子嗎?
2、課本第66頁《天工開物》中的兩幅圖描述的是哪類杠桿?從中你有何感想?
三、交流提升
1、試一試,你能行:完成課本68頁習題。
2、細閱讀,善思考:閱讀69頁科學世界。
1、為什么使用小小的彈簧秤就能稱出大象的重量,其根據(jù)是什么?
2、阿基米德的豪言壯語有根據(jù)嗎?能實現(xiàn)嗎,為什么?
3、如圖所示是一個指甲刀的示意圖,它由三個杠桿ABC、OBD和OED組成,用指甲刀剪指甲時,分析他們分別屬于哪類杠桿?
四、課后反思:學習中,你有哪些收獲,還有哪些不足?
作業(yè)布置:
1、本節(jié)能力訓練
2、預習13.5認識定滑輪和動滑輪;了解定滑輪和動滑輪的特點
教后記:
相關推薦
杠桿學案
12-1杠桿(1)
教學目標
1、知道什么是杠桿,知道杠桿的作用;2、知道杠桿使用的五個要素,能正確的確定杠桿使用時的五個要素;3、知道杠桿的平衡條件;4、通過作圖理解杠桿的力臂;5、通過探究掌握杠桿的平衡條件;6、在探究過程中培養(yǎng)合作意識。
學習重難點:1、正確的確定力臂;2、畫力臂;3、探究并理解杠桿的平衡條件。
教學方法:探究法、討論法、練習法
教具:木棒(或筷子),羊角錘,起子,鋼絲鉗,鐵架臺,杠桿,鉤碼,細線
學習過程:
一、課前預習
1、釘在木板上的圖釘,想出辦法怎樣可以將其拔出來?
2、這些方法中,哪一種方法最省力?
3、觀察開瓶起子、衣服夾子使用時的特點。
4、指出用上述方法時,有什么共同之處?
二、初步認識杠桿
1、得出杠桿的定義:
在_______的作用下能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_______稱做杠桿。
2、關于杠桿的名詞:
支點:杠桿可以繞其__________的點,符號是________。
動力:_______杠桿轉動的力,符號是________。
阻力:_______杠桿轉動的力,符號是________。
動力臂:從_________到_______________的_______,符號是________。
阻力臂:從_________到_______________的_______,符號是________。
什么叫力的作用線?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杠桿示意圖的畫法:
例題:畫出用木棒撬石頭的杠桿示意圖。
方法:先找支點O;再確定動力、阻力的作用點;判斷動力、阻力方向,畫出動力、阻力;再畫力臂,標出力臂的符號。
力臂的畫法有兩種:一種用帶箭頭的細線表示,另一種用虛線加大括號表示。
討論:“從支點到力的作用線的距離”和“從支點到力的作用點的距離”是一樣的嗎?(可畫圖說明)
練習:
1.畫出圖1中力F1、F2的力臂1和2。
2.畫出圖2中力F的力臂。
3.畫出圖3所示的扳魚網(wǎng)的杠桿示意圖,并標出動力和阻力臂。
4.完成教材80頁“動手動腦學物理”第2題。
圖1圖2圖3
三、探究:杠桿的平衡條件
討論:什么叫杠桿平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實驗器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其中,每個鉤碼的質量是_______g,它的重力是_______N(g=10N/kg),杠桿上每小格的長度是______cm,合________m。
2.實驗步驟:
(1)把杠桿的中點支在支架上,調(diào)節(jié)杠桿兩端的螺母,使杠桿在水平位置平衡。
(2)在杠桿兩端掛上不同數(shù)量的鉤碼,這時杠桿兩端受到的作用力等于各自鉤碼的____力,移動鉤碼的位置,使杠桿平衡。把支點右邊的鉤碼重力當作動力F1,支點左邊的鉤碼重力當作阻力F2,讀出杠桿平衡時的動力臂L1和阻力臂L2,把F1、F2、L1、L2的數(shù)值填入表中。
(3)改變鉤碼的個數(shù)和力臂的數(shù)值,再做兩次實驗,將數(shù)值填入表中。
實驗次數(shù)動力F1/N動力臂L1/m阻力F2/N阻力臂L2/m
1
2
3
3.分析論證,得出結論。對上表中的數(shù)據(jù)進行分析,例如可以對它們進行加、減、乘、除等運算,找出它們之間的關系。
杠桿的平衡條件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或寫作:______________。
4.交流和評估。
(1)把杠桿調(diào)節(jié)成水平位置平衡的方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實驗時,為什么要保持杠桿在水平位置平衡,這樣做有什么好處?實驗中能不能調(diào)節(jié)螺母使杠桿平衡?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有同學認為:在這個實驗中,力臂的單位也可以是cm。你認為他的看法對嗎?
5.補充實驗:
如圖,在杠桿左邊掛上適當?shù)你^碼,在右邊A點用彈簧測力計拉住杠桿,使杠桿在水平位置上平衡。用彈簧測力計豎直向下拉動杠桿和斜向下拉動杠桿,比較拉力的大小是否相同,想一想為什么?
三、試試身手:
1.畫出下圖所示杠桿的力F1和F2的力臂。
2.如圖所示是用杠桿提升重物的裝置,分別畫出重物A的重力示意圖和F的力臂。
3.如圖所示,重100N的均勻木棒AB在細繩拉力作用下保持靜止。請你畫出木棒所受拉力的力臂及所受重力的示意圖。
4.如圖所示,杠桿在力F1、F2作用下處于平衡狀態(tài),L1為F1的力臂。請在圖中作出F2的力臂L2及力F1
5.兩個力作用在杠桿的兩端,使杠桿處于平衡狀態(tài),則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A.這兩個力必定相等w
B.這兩個力的力臂必定相等
C.這兩個力和它們相應的力臂的乘積相等
D.這兩個力和它們相應的力臂的比值相等
6.如右圖所示,杠桿處于平衡狀態(tài),若在兩端的鉤碼下各加一個相同的鉤碼,則杠桿()
A.仍會平衡B.左端下降C.右端下降D.無法確定
7.在“探究杠桿的平衡條件”的實驗中:
(1)在沒有掛鉤碼時杠桿的平衡位置如圖(甲)所示。為使杠桿在位置平衡,應將杠桿左端螺母向_______邊旋一些(選填“左”或“右”)。
(2)調(diào)好后,第一組按圖(乙)進行實驗,第二組按圖(丙)進行實驗.你認為第________組實驗更好,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實驗結束后,小明提出了新的探究問題:“若支點不在杠桿的中點時,杠桿的平衡條件是否仍然成立?”于是小組同學利用如右圖所示裝置進行探究,發(fā)現(xiàn)在杠桿左端的不同位置,用彈簧測力計豎直向上拉使杠桿處于平衡狀態(tài)時,測出的拉力大小都與杠桿平衡條件不相符。其原因是:。
8.在“探究杠桿的平衡條件”實驗中,應先調(diào)節(jié)杠桿兩端的平衡螺母,使杠桿在水平位置平衡,這樣做的目的是為了使杠桿的在支點上;掛上鉤碼后再調(diào)節(jié)鉤碼的位置,使杠桿在水平位置平衡,目的是。
上圖是小明同學三次實驗的情景,實驗時所用的每個鉤碼重0.5N,杠桿上每一格長5cm,部分實驗數(shù)據(jù)已記錄在下表中.
實驗次數(shù)動力F1/N動力臂L1/cm阻力F2/N阻力臂L2/cm
11.5101
212010
31201.510
(1)將表格中的實驗數(shù)據(jù)補充完整。
(2)小明的第3次實驗存在錯誤,其錯誤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實驗中多次測量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該實驗的結論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1杠桿(2)
教學目標
1、能利用杠桿平衡的條件解決有關問題;2、能正確對杠桿進行分類,正確理解杠桿使用時動力、阻力和作用點三者間的位置關系;3、通過作圖進一步理解杠桿的力臂;4、對生活中的杠桿進行分類,學以致用;5、通過學習明白知識與生活的聯(lián)系。
學習重難點:1、正確理解力、力臂與杠桿轉動的關系;2、杠桿的分類和杠桿在生活中的應用。
教學方法:討論法、練習法
學習過程:
一、回憶
杠桿的平衡條件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例題1
見教材78頁例題(注:測得動力臂1為“9cm”應改為“9m”)
三、杠桿的分類
將杠桿的平衡條件改為比例式:
所以:當1=2時,F(xiàn)1______F2;當12時,F(xiàn)1______F2;當12時,F(xiàn)1______F2。
因此可將杠桿分為三類(填入下表):(用S1、S2分別表示動力作用點和阻力作用點移動的距離)
杠桿分類力的關系力臂關系
(實質)力的作用點移動距離關系又叫什么杠桿杠桿舉例
等臂杠桿(不填)
省力杠桿
費力杠桿
試一試1:
1.下列工具中屬于省力杠桿的是()
A.用釣魚竿釣魚B.用鑷子夾郵票
C.用鋼絲鉗剪鐵絲D.理發(fā)師用剪刀修頭發(fā)
2.下列工具中屬于省距離杠桿的是()
A.用托盤天平測質量B.用起子開瓶蓋
C.用掃帚掃地D.用羊角錘拔釘子
四、最小動力問題
當阻力F2和阻力臂2一定時,要減小動力,就應該_______________;要使動力最小,就必須使___________________。
試一試2:
1.如圖,用撬棒撬起一石塊,沿不同方向用力作用于撬棒,哪個力最小()
A.F1B.F2C.F3D.三個力一樣大
1題圖2題圖3題圖
2.如圖所示,要把球滾上臺階,在球上施加一個力F并且使這個力最小,試畫出所用的最小力的示意圖。
3.如圖所示,作用在杠桿一端且始終與杠桿垂直的力F,將杠桿緩慢地由豎直拉至水平過程中,力F()
A.變大B.變小C.不變D.先變大后變小
五、動手動腦學物理:
完成教材80頁動手動腦學物理第1題。
六、我能行
1.如果動力臂是阻力臂的3倍,則杠桿平衡時,動力是阻力的_______倍。
2.某杠桿的動力臂為2m,阻力臂為20cm,當動力為5N時杠桿恰好平衡,則阻力為____N。
3.下列杠桿中,屬于省力杠桿的有______________,屬于費力杠桿的有_____________,屬于省距離杠桿的有____________,屬于費距離杠桿的有__________,屬于等臂杠桿的有____________。
A.筷子B.鑷子C.鋼絲鉗D.托盤天平E.桿秤F.瓶蓋起子G.釣魚桿H.道釘撬I.掃帚J.理發(fā)剪刀K.鐵匠剪刀L.羊角錘M.火鉗N.船槳
4.在使用杠桿時,需要省力,就必須使用動力臂______阻力臂的杠桿;需要省距離,就必須使用動力臂______阻力臂的杠桿;天平是一個_______杠桿。
5.用剪刀修剪樹枝時,為了容易剪斷樹枝,常用剪刀口的中部而不是用剪刀口的尖端去剪樹枝,這是因為()
A.增大了動力B.減小了阻力C.增大了動力臂D.減小了阻力臂
6.下列關于杠桿的說法中,正確的是()
A.從支點到力的作用點之間的距離叫力臂;
B.杠桿一定是直的;
C.動力與阻力的方向總是相反的;
D.支點可以在動力作用點與阻力作用點之間,也可以在在外側。
7.如圖所示,一根不均勻的木棒,用細繩懸掛起來,恰好平衡,若從懸掛處鋸段,將木棒分成兩段,則()
A粗端重B細端重C一樣重D無法確定
8.用一桿秤稱物體質量時,誤用了一個較重的秤砣,稱出的物體質量比實際值()
A偏大B偏小C一樣重D無法確定
9.在下圖中,要把石塊用最小的力撬起來,在圖中畫出這個力的方向及其作用點。
9題圖10題圖
10.請畫出將質量分布均勻的長方體木塊右方稍稍抬起時所需最小的力的示意圖。
11.如圖所示,AOB為一杠桿,O為支點,杠桿自重不計,AO=BO,在杠桿右端A處用細繩懸掛重為G的物體,當AO段在水平位置時保持平衡,這時在B端需施加最小的力為F1;若使BO段在水平位置時保持杠桿平衡,這時在B端需施加最小的力為F2,則()
A.F1F2B.F1F2C.F1=F2D.無法比較
初三物理上冊杠桿復習導學案
《杠桿復習課》導學案
復習目標:1、了解日常生活中常見的杠桿
2、理解杠桿平衡條件
3、會畫杠桿力臂
復習重點:1、杠桿平衡條件的應用
復習難點:1、杠桿平衡條件的應用
導學前測
1.一根硬棒,在_________________下能繞著_____轉動,這根硬棒就是杠桿.支點是______;動力是______;阻力是_________________;阻力臂是_________________.在日常生活中我們使用的工具屬于杠桿的有_____、_____、_____等.
2.杠桿的平衡條件是______,如果杠桿的動力臂是阻力臂的5倍,當杠桿平衡時,動力是阻力的_________________倍.
3.如果作用在杠桿上的動力是80N,動力臂是40cm,阻力臂是10cm,杠桿平衡時,阻力是______.
4.在下列日常生活使用的工具中:省力的杠桿有_________________;費力的杠桿有_________________;既不省力也不費力的杠桿有_________________.①撬棒②天平③筷子④鍘刀⑤腳踏剎車⑥鑷子⑦起子⑧釣魚桿
5.一條扁擔長1.5m,前端掛200N重的貨物,后端掛300N重的貨物,肩膀應離扁擔的前端_____m才能使其剛好平衡.
6、有一根84cm長的杠桿,右端掛70N的重物,左端掛30N的重物,杠桿剛好在水平位置平衡,如果在杠桿兩端各增加一個10N的重物,要使杠桿在水平位置重新平衡,則支點O應向__________端移動__________cm。
7.兩個力作用在杠桿的兩端,使杠桿達到平衡,正確的關系是()
A、這兩個力大小一定相等B、這兩力對支點的力臂一定相等
C、力臂較大的那個力較大D、兩個力和力臂的乘積一定相等
8.如圖所示,作用在B點的力是600N,要使這個杠桿平衡則加在A點的力的方向和大小應是()
A.豎直向上的150N的力
B.豎直向上的200N的力
C.豎直向下的150N的力
D.豎直向下的450N的力
9.將一根平放在地上的樹干的一嵯抬起,另一端擱在地上,在抬起的過程中,如果所用的力F始終跟木頭垂直,則抬起木頭的力()
A.逐漸減小B.逐漸增大C.保持不變D.先減小后增大
鏈接中考
1.(2009.福州.2分)如圖3所示,使用中屬于費力杠桿的工具是()
2.(2009.德州.2分)如圖2所示的杠桿處于平衡狀態(tài),若使彈黃秤的示數(shù)變?yōu)樵瓉淼?/2,杠桿仍然保持平衡狀態(tài),可以采取哪些措施?()
A、把彈簧秤向左移動一個小格
B、減少三個鉤碼
C、把鉤碼向左移動一個小格
D、把鉤碼向右移動一個小格
3.(2009.福建泉州晉江.2分)如圖2所示,是生活中的幾種工具,
其中屬于省力杠桿的是()
4.(2009.福建安溪.2分)如圖2所示是安置在公路收費站欄桿的示意圖,當在A處施加一個動力時,可將欄桿逆時針拉起來,它是一根()
A.省力杠桿;B.費力杠桿;
C.等臂杠桿;D.無法確定。
5.(2009.濰坊.2分)汶川地震中,滾滾的山石擋住了道路。增援人員要用撬棒撬開山石,分別沿如圖所示的四個方向用力,其中最省力的是()
A.沿F1方向B.沿F2方向
C.沿F3方向D.沿F4方向
6.(2009.豐澤區(qū).2分)圖5是各式各樣剪刀的示意圖,它們都是一對的杠桿。現(xiàn)要用它們來剪開較硬的物體,其中選用最合適的剪刀是()
7.室內(nèi)垃圾桶,平時桶蓋關閉不使垃圾散發(fā)異味,使用時,用腳踩踏板,桶蓋開啟.根據(jù)室內(nèi)垃圾桶結構圖12—16可以確定()
A.桶中有兩個杠桿在起作用,一個省力杠桿,一個費力杠桿
B.桶中只有一個杠桿在起作用,且為省力杠桿
C.桶中只有一個杠桿在起作用,且為費力杠桿
D.桶中有兩個杠桿在起作用,且都是費力杠桿
8.如圖12—17所示,粗細均勻的直尺AB,將中點O支起來,在B端放一支蠟燭,在AO的中點O′上放兩支蠟燭,如果將三支完全相同的蠟燭同時點燃,它們的燃燒速度相同.那么在蠟燭燃燒的過程中,直尺AB將
A.始終保持平衡
B.蠟燭燃燒過程中A端逐漸上升,待兩邊蠟燭燃燒完了以后,才恢復平衡
C.不能保持平衡,A端逐漸下降
D.不能保持平衡,B端逐漸下降
9.關于斜面,下列說法中錯誤的是?
A.斜面越長就越省力?B.斜面也是一種簡單機械?
C.省力但要多移動距離?D.等高的斜面,斜面越長越省力
10.下列各種器材中,不是輪軸的有?
A.收音機上選臺用的旋鈕?B.擰螺絲用的螺絲刀?
C.自行車前輪的輪和軸?D.錄音機的功能按鍵
自主學習
畫圖題
1.畫出圖6—12中甲各力的力臂和乙中羊角錘撥釘時所用最小的力。
2.(2008南京)如圖所示為用螺絲刀撬圖釘?shù)氖疽鈭D,在圖中畫出動力F1的力臂L1和阻力F2的示意圖。
3.(2009.泰安.2分)兩位同學利用左下圖所示的可以繞O點自由轉動的健身器材進行鍛煉,甲同學豎直向下用力F1將另一端的乙同學拉起。請畫出拉力F1的力臂L1。
4.作出圖2的閘刀使用中的兩個力臂,并標明L1和L2。
5.(2007桂林中考課改區(qū)30)如圖是一種拉桿式旅行箱的示意圖,使用時相當于一個_______(填“省”或“費”)力杠桿;若箱和物品共重100N,
6.(2007福州中考18)請畫出滅火器圖中力F的力臂。
7、(2007遼寧十二市中考15)如圖所示AOB是以O為固定點懸掛在墻壁上的支架(重力忽略不計),在B端吊一盞電燈。若以O為固定點,F(xiàn)2是墻壁對支架的阻力,請畫出動力F1的示意圖、動力F1的力臂及F2的力臂。
8.如圖12—10所示,一直桿可繞O點轉動,杠桿下端掛一重物,為了提高重物,用一個始終跟杠桿垂直的力使杠桿由豎直位置慢慢轉到水平位置,在這個過程中直桿
A.始終是省力杠桿
B.始終是費力杠桿
C.先是省力的,后是費力的
D.先是費力的,后是省力的
9如果作用在杠桿上的動力是100N,動力臂與阻力臂之比是5∶1,那么杠桿平衡時,阻力是_____N.
10.某杠桿勻速提起重物,動力等于重力的四分之三,這個杠桿動力臂與阻力臂之比是_____.
11.如圖12—12所示,杠桿的B端掛一重物,在A點施加一個最小的力,使杠桿平衡在圖中所示的位置上,試畫出這個力的示意圖.
實驗題
1.(2007蘭州中考19)在驗證杠桿平衡條件時,某實驗小組得到了如圖所示的杠桿平衡狀態(tài)。已知每個鉤碼的質量均相等:
(1)熱鉤碼所掛位置不動,將左邊的約碼是掉一個,為使杠桿仍然保持平衡,右邊的約碼該拿掉__________個;
(2)由此,總結出杠桿的平衡條件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在做“研究杠桿平衡條件”實驗時:
(1)把杠桿的中點支在支架上,在掛鉤碼前必須先調(diào)節(jié),使杠桿.
(2)在圖6—7中,甲、乙分別是兩次實驗的裝置示意圖,請根據(jù)圖示把實驗數(shù)據(jù)填入下表中,(杠桿每格長2cm,鉤碼每個重0.5N)。
(3)以上實驗得出的結論是.
3.(2007濰坊中考21)如圖所示,杠桿在水平位置處于平衡狀態(tài),杠桿上每格均勻等距,每個鉤碼都相同.下列四項操作中,會使杠桿左端下傾的是
①在杠桿的兩側同時各減掉一個鉤碼;②在杠桿的兩側鉤碼下同時各加掛一個相同的鉤碼;③將杠桿兩側的鉤碼同時各向外移動一個小格;④將杠桿兩側的鉤碼同時各向內(nèi)移動一個小格.
A.①③B.②④C.②③D.①④
4.(2007蕪湖中考物理開卷26)在探究杠桿平衡條件的實驗中,多次改變力和力臂的大小主要是為了
A.減小摩擦B.使每組數(shù)據(jù)更準確
C.多次測量取平均值減小誤差D.獲取多組實驗數(shù)據(jù)歸納出物理規(guī)律
5.在研究杠桿平衡條件的實驗中,總是使杠桿在_______位置平衡,這是為了測量_________________簡便.在調(diào)節(jié)杠桿平衡時,發(fā)現(xiàn)杠桿右端高,這時應調(diào)節(jié)______使它向______移動,直到杠桿平衡.在支點兩邊掛上鉤碼以后,若杠桿右端下沉,為使杠桿平衡應將_____向______移動.
6.(2007河北中考理綜物理34)起重機是工業(yè)生產(chǎn)中經(jīng)常用到的起重設備。圖所示的電磁起重機在設計和使用過程中用到的物理知識有:
設計或使用過程對應的物理知識
示例履帶增大受力面積,減小對地面的壓強
1
2
課后練習
1.有一根1.5m長的杠桿,左端掛300N的物體,右端掛500N的物體,若不計杠桿重力,要使杠桿平衡,支點應在什么位置?如果兩端各加100N的重物,支點應向哪端移動?移動多少?
2.如圖12—18所示,將質量為10kg的鐵球放在不計重力的木板OB上的A處,木板左端O處可自由轉動,在B處用力F豎直向上抬著木板,使其保持水平,已知木板長1m,AB長20cm,求F的大小.
3.一根長2.2m的粗細不均勻的木料,一端放在地面上,抬起它的粗端要用680N的力;若粗端放在地上,抬起它的另一端時需要用420N的力,求:(1)木料重多少?(2)木料重心的位置.
4.如圖6—20所示,AB=1m,OB=0.4m,當杠桿處于水平靜止時,彈簧秤的示數(shù)為138N,右端水中鐵塊m剛好懸在水中.不計滑輪重及摩擦,求:(1)F的大??;(2)鐵塊的質量;(3)若將鐵塊換成鋁塊,要使杠桿仍水平靜止,支點O應向哪邊移動多少m?
5.如圖29,輕質杠桿的支點為O,力臂OA=0.2m,OB=0.4m,在A端掛一體積為10-3m3的物體G,B端施加一豎直向下、大小為10N的拉力,杠桿恰能在水平位置平衡.求:
(1)物體G所受重力.
(2)物體的密度.(g=10N/kg)
八年級物理《杠桿》導學案
八年級物理《杠桿》導學案
教學
目標
(理念)
1、知識與技能:認識杠桿及有關杠桿的幾個概念;知道杠桿的平衡條件。
2、過程與方法:經(jīng)歷繪制杠桿示意圖的過程,體會科學抽象的方法;經(jīng)歷探究杠桿平衡條件的過程,學習分析實驗現(xiàn)象,尋找數(shù)據(jù)間規(guī)律,從中歸納出實驗結論的一般方法。
3、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認識科學探究在必須有合作精神。
學情
分析
杠桿在生活在和生產(chǎn)在有著廣泛是應用,學生并不陌生,但對杠桿的幾個名詞不能正確認識。
情境
導入
動畫導入
自主
合作
(一)認識桿杠
活動一
思考:1.如何用一根硬棒撬起一塊很重的石塊?
2.如何把定在木板中的釘子取出?
你所使用的工具,它們在工作時有什么共同的特點,并歸納出杠桿的定義。
杠桿:
活動二
1.列舉出生活中的杠桿。
2.認真預習弄清杠桿的幾個名詞。
杠桿的幾個名詞(五要素):
?支點0:;
?動力F1:是;
?阻力F2:是杠桿轉動的力;
?動力臂L1:是到的距離;
…阻力臂L2:是到的距離。
(二)學會杠桿五要素的作圖
1、上圖是用撬棒撬石頭、用羊角錘起釘子的過程,你能在圖中作出他們的五要素嗎?(看看課本12.1-1的圖,然后動手試試。)
2、通過作圖你能歸納出做力臂的方法嗎?
互動
展示
(三)探究杠桿的平衡條件
活動三
杠桿平衡指杠桿在動力和阻力的作用下或。
問題:當杠桿平衡時,動力、動力臂和阻力、阻力臂之間存在怎樣的定量關系呢?
你的猜測是:
實驗探究
1、閱讀P77,思考實驗步驟
2、分小組進行實驗探究(注意成員分工,邊實驗邊記錄)
3、根據(jù)實驗數(shù)據(jù)得出的結論是:
若用F1、F2、L1、L2分別表示動力、阻力、動力臂和阻力臂,杠桿的平衡條件可表示為:
(杠桿原理)
思考:杠桿只能靜止在水平位置嗎?你能讓杠桿在非水平位置平衡嗎?試一試。本實驗中,讓杠桿在水平位置平衡有什么好處呢?
(四)杠桿原理的應用
活動四
閱讀P78例題(計算大象的質量)
引導
評價
1、活動過程中,有何感想、有何收獲?
2、有疑問?我們一起解決!
應用
拓展
完成P802、4
教學
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