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多少人為了我教案
發(fā)表時間:2021-04-06池塘里有多少條魚導學案。
做好教案課件是老師上好課的前提,大家在認真準備自己的教案課件了吧。寫好教案課件工作計劃,才能規(guī)范的完成工作!你們會寫多少教案課件范文呢?下面是小編精心收集整理,為您帶來的《池塘里有多少條魚導學案》,希望對您的工作和生活有所幫助。
九年級(上)數(shù)學學科導學案
班級:小組:學號:姓名:編號:42
課題:池塘里有多少條魚
學習目標:1、應用實驗所得的頻率估計概率。
一.知識回顧
1.當實驗次數(shù)較大時,試驗頻率穩(wěn)定在附近,據(jù)此估計某一事件的發(fā)生的。
2.某口袋中有紅色、黃色、藍色玻璃球共72個。小明通過多次摸球試驗后,發(fā)現(xiàn)摸到紅球、黃球、籃球的頻率依次為35%,25%和40%,試估計口袋中三種玻璃球的數(shù)目分別是。
二.新知探究(求白球的個數(shù))
3.問題:一個口袋中有8個黑球和若干個白球,如果不許將球倒出來,請通過實驗估計口袋中白球的個數(shù):
方案一:從口袋中隨機摸出一球,記下其顏色,再把它放回口袋中,不斷重復上述過程,實驗中總共摸了200次,其中有50次摸到黑球。求口袋中白球的個數(shù)?
解:
方案二:利用抽樣調查的方法,從口袋中一次摸出10個球,求出其中黑球數(shù)與10的比值,再把球放回口袋中。不斷重復上述過程。小亮總共摸了20次,黑球數(shù)與10的比值的平均數(shù)為0.25,求口袋中白球的個數(shù)?
課后訓練:
1.一元二次方程的二次項系數(shù)、一次項系數(shù)、常數(shù)項分別是()
(A)0,-5,2(B)0,5,2(C)1,5,-2(D)1,-5,2
2.下列命題中是真命題的是()
(A)對頂角相等(B)相等的角是對頂角
(C)面積相等的三角形全等(D)直角三角形兩銳角相等
3.若為圓柱底面的半徑,為圓柱的高.當圓柱的側面積一定時,則與之間函數(shù)關系的圖象大致是()
4.已知四邊形ABCD是平行四邊形,下列結論不正確的是()
A、當AB=BC時,它是菱形;B、當AC⊥BD時,它是菱形;
C、當∠ABC=90°時,它是矩形;D、當AC=BD時,它是正方形。
5..
6.在直角三角形中,若兩條直角邊長分別為6cm和8cm,則斜邊上的中
線長為cm.
7.已知反比例函數(shù)的圖象上有一點P,PA⊥軸于A,PB⊥軸于B,且矩形OBPA的面積為4,則反比例函數(shù)的解析式為.
8.解方程:
4.問題:如果口袋中只有若干個白球,沒有其他顏色的球,而且不許將球倒出來數(shù),那么你如何估計出其中白球的個數(shù)呢?
三.鞏固練習
5.(1)小明想知道自家魚塘中魚的數(shù)量,他先從魚塘中撈出200條作標記,然后再放入魚塘中,過了幾天之后從魚塘中撈出300條,發(fā)現(xiàn)其中有3條有標記,估計魚塘有多少魚?
(2)若(1)中200條有標記的魚是從另外的地方放進魚塘的,那估計魚塘中有多少魚?
6、小丸子想知道自家魚塘中魚的數(shù)量,她先從魚塘中撈出100條魚分別作上記號,再放回魚塘,等魚完全混合后,第一次撈出100條魚,其中有4條帶標記的魚,放回會后,第二次又撈出100條魚,其中有6條帶標記的魚,請你幫她估計魚塘中魚的數(shù)量是多少.
9.方程有一個根為2,求的值及另一個根
10.作圖:如圖,求作一點P,使PC=PD,并且使P到∠AOB兩邊的距離相等,并寫出作法。
11.已知:如圖,點B,E,C,F(xiàn)在同一條直線上,AB=DE,AC=DF,BE=CF。求證:∠A=∠D
12.如圖,一次函數(shù)的圖像與反比例函數(shù)的圖像交于、兩點。(1)利用圖中條件,求(1)反比例函數(shù)和一次函數(shù)的解析式;(2)根據(jù)圖像寫出使反比例函數(shù)的值大于一次函數(shù)的值的的取值范圍。
(3)連接OM、ON,求三角形OMN的面積。
擴展閱讀
九下語文《一個人需要多少土地》導學案
《一個人需要多少土地》 導學案
※學習目標
1、了解托爾斯泰,課外閱讀其作品;
2、從小說要素歸納小說情節(jié);從整體上把握小說的主要內容,探尋小說的主題。
3、欣賞作品處理情節(jié)詳略、結尾耐人尋味的特點。
4、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和價值觀。
※學習重難點
1、學習重點是能從整體上把握小說的主題;
2、難點是小說主題和寓意的多向理解;欣賞小說的生花妙筆。
※學習過程
導入新課
每個人都對未來充滿了夢想與希冀,但有的是不切實際的,我們稱為非分之想、妄想;今天我們學習的作品——《一個人需要多少土地》就是有關欲望的問題,欲望多少才是適當?shù)哪??讓我們先來通過閱讀,評一評故事的主人公——帕霍姆對于土地這一生活資料的欲望是否適當?
一、作者簡介
列夫尼古拉耶維奇托爾斯泰(1828-1910),19世紀偉大的批判現(xiàn)實主義的杰出代表,俄國最偉大的作家。他以自己有力的筆觸和卓越的藝術技巧辛勤創(chuàng)作了“世界文學中第一流的作品”,因此被列寧稱頌為具有“最清醒的現(xiàn)實主義”的“天才藝術家”。主要作品有長篇小說《戰(zhàn)爭與和平》《復活》《安娜﹒卡列尼娜》。
二、背景簡介
托爾斯泰生活的時代,社會上一些人成為拜金主義者,他們窮奢極欲、貪得無厭,社會風氣與日俱下。為此作者寫了這篇小說,諷刺、批判那些貪得無厭的人。
三、掌握下列的字詞
熠熠:形容閃光發(fā)亮。棘:泛指有刺的草木。
灼:燒;烤。廣袤:廣闊、遼闊。
輾轉反側:形容心中有事,躺在床上翻來覆去不能入睡。
集思廣益:集中眾人的智慧,廣泛吸收有益的意見。
與眾不同:不同于一般。
四、捕捉課文重要信息,理清人物的心理線索,體會主人公逐漸膨脹的貪欲。
1.起初,他很貧困,他辛勤勞動,養(yǎng)家糊口,卻沒有自己的土地.他的目標是有自己的土地。
2.他盡了最大的努力,終于買到了五十公頃土地.他買地的目的,是維持自家的生計。
3.成了地主以后,他對生活得更好的前景“充滿了渴望”,于是他搬遷到一個新地方,“生活比以前強了十倍”。但是他并不就此滿足,他想擁有更多的土地。
4.他來到巴什基爾買地。這里的地更便宜,只要他一天之內從所到達的最遠點返回原地,他所經過的面積都屬于他。這時他所需要的土地,已經不是他的生計所需,甚至也不是維持小康的必要,而是滿足他越來越膨脹的貪欲。耗盡生理的能量之后,他得到了最大限度的土地。但是,他卻死了。
五、課文結構
開端:(1)夢想屬于自己的土地。
發(fā)展:(2---10)擁有自己的土地卻不滿足。
發(fā)展:(11---27)決定到巴什基爾獲取更多土地。
高潮、結局:(28---64)在游戲中獲取更多的土地,卻付出了生命的代價。
→貪欲無限,適可而止。
六、合作探究
分析下面兩個句子,完成課后練習題二。
1.帕霍姆拿出錢放在帽子上,脫下大衣,只穿一件外套。他勒了勒腰帶,把一袋面包放進懷中,在腰間掛上一個睡袋,向上拉了拉皮靴筒口,然后從仆人手中拿過鐵锨,準備出發(fā)。
(動作描寫準備的充分和勢在必得的自信)
2.但是天氣變得燥熱難當,他覺得自己睡意沉沉。然而他還是堅持向前走,邊走邊想:“現(xiàn)在受一個小時的罪,可以換來一生的幸福?!?br> (心理描寫頑強毅力無限貪婪)
以上兩句主要用了哪種描寫方法?分別表現(xiàn)出了主人公怎樣的性格特點?
七、課內精彩語段閱讀
閱讀第41---48自然段,完成下列練習。
1.體味下列句子中劃線詞的妙處。
(1)太陽剛一升上地平線,帕霍姆就把鐵锨往肩上一扛,從山丘上走下來。
剛:起強調作用,說明太陽一升起帕霍姆就開始了他的追逐土地的行動,表明了他那種占有欲是那么強烈。
(2)現(xiàn)在他感覺輕松多了。
輕松:一語雙關,既指走累之后脫掉靴子的輕松感,又指帕霍姆心情的愉悅。
2.品味下列句子的含義。
(1)他再次回頭張望,發(fā)現(xiàn)小山丘幾乎看不清了,而站在上面的人看上去就像是一群小螞蟻。
這句話用了比喻的修辭,將(人群)比作(小螞蟻),側面表現(xiàn)出了帕霍姆離出發(fā)地太遠了,他的欲望太強烈了。
(2)“他只看到那里有什么東西在陽光下熠熠生輝”。你認為是什么東西?為什么?
熠熠發(fā)光的也許是放在那兒的錢,可更進一層突出帕霍姆內心追求的理想-----更多的土地。
八、布置作業(yè)
1、熟讀課文,積累字詞。
2、完成《配套練習》相關題目。
3、搜集一些因貪婪而因小失大的故事讀讀。
人教版初二語文上冊全冊導學案(有答案)
每個老師在上課前需要規(guī)劃好教案課件,是時候寫教案課件了。只有規(guī)劃好新的教案課件工作,才能更好的在接下來的工作輕裝上陣!你們會寫適合教案課件的范文嗎?為了讓您在使用時更加簡單方便,下面是小編整理的“人教版初二語文上冊全冊導學案(有答案)”,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二蘆花蕩
【學習目標】
1、復述故事情節(jié),感知老頭子的英雄性格。
2、領悟文中景物描寫的妙處,提高描寫的能力。
3、感受老頭子的愛國主義精神及文章對抗日軍民的謳歌,培養(yǎng)學生的愛國主義情感。
【教學重點】
把握故事情節(jié),感知老英雄的性格,感悟其性格中的真善美。
【教學難點】
理解老頭子“過于自信和自尊”性格中“過于”二字。探究景物描寫起了什么作用。
【知識鏈接】
1、題目解讀:
本文是孫犁的代表作品之一,小說用明快、優(yōu)美的筆墨敘述了蘆花蕩里一位老人護送兩位女孩及智殺日本鬼子的經過,塑造了一個性格鮮明的英雄形象。
2、走近作者:
孫犁,1913年4月6日,河北人?,F(xiàn)代小說家、散文家,“荷花淀”派代表作家。主要作品《荷花淀》《蘆花蕩》《白洋淀記事》等?!栋籽蟮砑o事》是他最負盛名和最能代表他創(chuàng)作風格的一部小說和散文合集,它主要反映抗日戰(zhàn)爭、解放戰(zhàn)爭和建國初期,冀中平原和冀西山區(qū)一帶人民在中共領導下進行戰(zhàn)爭、土地改革、勞動生產、互助合作以及移風易俗的生活景。其中《荷花淀》等作品,已成為廣泛流傳的名篇。
【自主學習】
1、給加點字注音。
瘧()子寒噤()仄歪()陰慘()泅()著颯颯()悠閑()
2《蘆花蕩》的作者是現(xiàn)代作家?!短J花蕩》的姊妹篇是(《風云初記》《荷花淀》)。
3.指出下列描寫句是屬于哪一類描寫。
A他沒法解釋:大江大海過了多少,為什么這一次的任務,偏偏沒有完成?自己沒兒沒女,這兩個孩子多么叫人喜愛!自己平日夸下口,這一次帶著掛花的人進去,怎么張嘴說話?()
B可是那曬得干黑的臉,短短的花白胡子卻特別精神,那一對深陷的眼睛卻特別明亮。很少見到這樣尖利明亮的眼睛,除非是在白洋淀上。()
4.“你什么也靠給我,我什么也靠給水上的能耐,一切保險。”怎樣理解這句話,用自己的話概括,表現(xiàn)人物怎樣的性格?
【合作探究】
5、本文體裁?這種體裁的三要素是什么?
6、本文的主人公是誰?作者是用什么方法刻畫人物的?找出來分析
7、請用不同的標記分別從文中畫出外貌,語言,心理,動作的句子。
8、這些描寫表現(xiàn)了老頭子的什么性格特點?
9、小說中著意突出的是其中哪一性格特征?“過于自信與自尊”的“過于”應當怎樣理解?這一性格在全文中起什么作用?
【精講精練】
閱讀《蘆花蕩》“第二天,中午的時候,非常悶熱”至結尾。
10、給選文擬一個恰當?shù)臉祟}
11、文段中寫老人引誘鬼子上當,他用什么作誘餌?(用文中的語言作答)
12、以上內容塑造了一個什么樣的人物形象?
13、從當時的大背景來看,這一英雄事跡更深層的說明了什么?
14、文章結尾處的景物描寫有什么作用?
15、第二天二菱看到了老英雄的行為后,會怎樣重新認識老頭子?
【主題閱讀】
我的父親曾經為我苦了一生,把我養(yǎng)大,送我進學校,為了造屋子,買了幾畝田地。60歲那一年,還到漢口去做生意,怕人家嫌他年老,只說五十幾歲。大家都勸他不要再出門,他偏背著包裹走了。
“讓我再幫兒子幾年!”他只是這樣說。
后來屋子被火燒掉了,他還想再做生意,把屋子重造起來。我安慰他說,三年以后我自己就可積錢造屋了,還是等一等吧。他答應了。他給我留下了許多造屋的材料,告訴我這樣可以做什么,那樣可以做什么。他死以前不久,還對我說:“早一點造起來吧,我可以給你監(jiān)工?!?br>
但是他終于沒有看見屋子重造起來就死了。他彌留的時候對我說,一切都滿足了。但我知道他倘能再活幾年,我把屋子造起來,是他所最樂意的。我聽到他彌留時的呻吟和嘆息,我相信那不是病的痛苦的呻吟和嘆息。我知道他還想再活幾年,幫我造起屋來。
16、本文圍繞哪件事描寫父親對兒子的深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文中畫橫線句子應怎樣理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父親為兒子做的事很多,你能寫出兩件事嗎?從中你有什么體會?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能力提升】
19、提供原句和仿句的開頭或結尾,要求仿寫出與原句大致相同的句子。
勇敢是把利刃,可以斬落對手,自大也是一把利刃,卻只能割傷自己
____________是一把利刃,可以____________,也是一把利刃,可以____________。
20、下面語句有語病,找出并修改。
在這場沒有硝煙卻驚心動魄的抗擊非典型性肺炎的戰(zhàn)斗中,無數(shù)英雄無畏的醫(yī)務工作者經受了生與死的考驗,血與淚的代價。
21、研讀下面的材料,寫出你的發(fā)現(xiàn)。
據(jù)日本農林水產省公布的《食品浪費統(tǒng)計調查》報告顯示,日本的食品平均浪費率為5.1%,其中一般餐館的食品浪費率為3%,飯店的食品浪費率為15.7%,結婚宴會的浪費率竟達到23.9%。嚴重的食品浪費現(xiàn)象讓人瞠目結舌。面對這種社會現(xiàn)象,日本制定了《食品再生法》。
日本各種資源都比較匱乏,自去年4月1日,日本開始實行《家電循環(huán)法》,節(jié)約資源已深入人心。以《家電循環(huán)法》的成功經驗為基礎,日本政府又順理成章節(jié)地提出了《汽車循環(huán)法案》。作為一個汽車大國,日本生產的名牌汽車銷往世界各地,國內市場也很大。全國擁有七千多萬輛汽車,每年淘汰上百萬輛,如果驅車前往東京郊區(qū),經常可以碰到廢汽車堆積而成的小山?!镀囇h(huán)法案》的目的就是要變廢為寶。
【教(學)后記】
第二課時
【自主學習】
1、選擇與上下文銜接最恰當?shù)恼Z句:()
可是假如是月明風清的夜晚,人們的眼在尖利一些,就可以看見有一只小船從葦塘里撐出來,在淀里,,奔向東南去了。
A.像一朵荷花B.像一條魚
C.像一片葦葉D.像一只鳥
2、判斷下列句子的修辭手法:()
老頭子渾身沒多少肉,干瘦得像老了的魚鷹。葦子還是那么狠狠地往上鉆,目標好像就是天上。
老頭子狠狠地說:“為什么不能?……”鬼子們像是玩著捉迷藏,亂轉著身子,抓上抓下。
A.夸張夸張引用比喻B.比喻擬人反問比喻
C.比喻擬人反問沒有D.比喻夸張設問比喻
3、“他沒法解釋:大江大海過了多少,為什么這一次的任務,偏偏沒有完成?……這老臉呀!……你們不信我的話,我也不和你們說?!墒?,等到天明,你們看吧!”此段表現(xiàn)了老頭子什么心理狀態(tài)?
4、對歷史上的成吉思汗,有很多評價,閱讀下面摘選的幾則材料,說說你從中有什么發(fā)現(xiàn)。
(1)電視連續(xù)劇《成吉思汗》主題曲:長天飛沙,壯士血在狂號。一代天驕,千秋知我名號。
(2)黑格爾評價成吉思汗和蒙古帝國:“他們在幾年之內把羅馬世界、波斯世界和中國世界變成了廢墟?!?br>
(3)普希金:“蒙古人征服俄羅斯以后,除了肆無忌憚的攫取和破壞,一無所給”
【合作探究】
5、《蘆花蕩》寫的是殘酷的戰(zhàn)爭環(huán)境里的人和事,但是我們讀后并沒有感到非常的凄慘,沒有讓人感到壓抑,而是感到寫得非常優(yōu)美,給人一種積極向上的力量。其中一個原因,是得宜于作者對白洋淀美麗風光的描繪。請同學們找出文章中關于環(huán)境描寫的句子,揣摩這些景物描寫的句子的作用。
(1)畫出文中景物描寫的句子。
(2)體味這些景物描寫的句子。
6、敵人嚴密監(jiān)視著葦塘,然而,“每到傍晚,葦塘里的歌聲還是那么響”,這響亮的歌聲喚起你怎樣的聯(lián)想和想象?你還能想起其他文藝作品中的戰(zhàn)斗歌聲嗎?
7、老頭子的船頭為什么要放那一大捆的蓮蓬?
8、他狠狠地敲打,向著葦塘望了一眼?!薄巴弊直憩F(xiàn)了老頭子什么樣的心理?你能夠寫出老頭子當時的心理活動嗎?
9、結尾段寫有個女孩子目睹了老頭子的英雄行為,她是誰?她當時心理是怎樣想的?請同學們把她當時的心理補寫出來。
【精讀精練】
老頭子向他們看了一眼,就又低下頭去。還是有一篙沒一篙地撐著船,剝著蓮蓬,船卻慢慢地沖著這里來了。
小船離鬼子還有一箭之地,好像老頭子才看出洗澡的是鬼子,只一篙,小船溜溜轉了一個圓圈,又回去了。鬼子們拍打著水追過去,老頭子張皇失措,船卻走不動,鬼子緊緊追上了他。
眼前是幾根埋在水里的枯木樁子,日久天長,也許人們忘記這是為什么埋的了。這里的水卻是鏡子一樣平,藍天一般清,拉長的水草在水底輕輕地浮動。鬼子們追上來,看看就扒上了船。老頭子又是一篙,卜船旋風一樣繞著鬼子們轉,蓮蓬的清香,在他們的鼻子尖上掃過。鬼子們像是玩著捉迷藏,亂轉著身子,抓上抓下。
一個鬼子尖叫了一聲,就蹲到水里去。他被什么東西狠狠咬了一口,是一只鋒利的鉤子穿透了他的大腿。別的鬼子吃驚地往四下里一散,每個人的腿肚子也就掛上了鉤。他們掙扎著,想擺脫那毒蛇一樣的鉤子。那替女孩子報仇的鉤子卻全找到腿上來,有的兩個,有的三個。鬼子們痛得鬼叫,可是再也不敢動彈了。
老頭子把船一撐來到他們的身邊,舉起篙來砸著鬼子們的腦袋,像敲打頑固的老玉米一樣。
他狠狠地敲打,向著葦塘望了一眼。在那里,鮮嫩的蘆花,一片展開的紫色的絲絨,正在迎風飄撒。
10、用一句話概括上文的故事情節(jié)。
11、“張皇失措”的本義是什么?這里為什么寫老頭子張皇失措?
12、文段交代在水里的枯木樁子有什么用意?
13、這幾段文字寫老頭子主要運用什么描寫方法?突出了老頭子的什么性格?
14“那替女孩子報仇的鉤子卻全找到腿上來”中加點詞“找”用得妙,為什么?
15、寫老頭子敲打鬼子時,為什么又寫“鮮嫩的蘆花;一片展開的紫色的絲絨,正在迎風飄撒”?
【主題閱讀】
一件小事
今年春節(jié),我正在東京。便邀了兩位日本教授一起去富土山。不巧的是,車剛開出東京,就開始下雪了。富士山去不成了。我們只好折道去箱根看看。當年魯迅留學日本時,也曾到箱根去過。那是日本最著名的風景地之一。
同行的兩位日本教授,一位是國學院大學的蘆田肇先生,他負責開車。另一位是中央大學的前田利昭先生,他曾在華東師大住過兩年,而我們同校竟無緣相識。不過,這次旅途中發(fā)生的一件小事,卻使我們彼此認識頗深,至少在我是這樣。
長途行車是免不了要吃東西的。我們除了停車喝咖啡以外,在車上也吃了一些點心。這是為了節(jié)約時間好趕路。東西吃完,免不了會留下一些廢棄的紙袋之類。對于這種生活垃圾,日本人一般是在事后丟棄在專門的垃圾袋中。
但這一次前田先生似乎不太愿意這樣做。他把幾個紙袋捏成一團,搖下車窗,一邊把紙團扔向窗外,一邊說:我也學習學習中國人。
我這個中國人正坐在車上,當時所受到的被侮辱的沖擊難以名狀。我想我是不能沉默的,便對他說:你對中國人的批評我是可以接受的,不過作為一個日本人,你的這種行為恐怕是對日本人的侮辱吧。大概聽出了我的語氣中含有明顯的不愉快,蘆田先生在一旁趕忙說:他太失禮了,太失禮了。
前田先生是中國文學的研究者,我和他既是同行,也算是朋友,經常在一起喝酒談天??上?,我們互相之間并不真正了解。倒是通過這一件小事,我這一方面不能不對他有了切實的認識。那天的雪越下越大,但我們終于慢慢地上到了一座山的山頂。舉目四望,白茫茫的一片。如果天好,站在這里是可以看到富士山的。現(xiàn)在,一切都被大雪遮蔽了。
日本的氣候變化無常,一不小心,就會發(fā)生尷尬的事。所以,每次外出總得有遭遇意外的心理準備。
16、對一件小事理解不正確的是()。
A.并不是所有的日本人都講衛(wèi)生的。B在異國他鄉(xiāng),須時時保持心理戒備。C..認識到知人之難,即使是常在一起的同行、朋友也一樣。
D.作者不僅譴責那些不友善的日本人對中國人的倨傲態(tài)度,也期望中國人能自省、自強。
17、本文在表現(xiàn)人物性格方面運用的主要手法是:()
A.動作描寫B(tài).語言描寫C.心理描寫D.肖像描寫
18、概括前田先生的主要表現(xiàn)及其性格特征_____
19、最后一段只是講天氣嗎?你如何理解?結合文章中心談談。
【能力提升】
20、敵人嚴密監(jiān)視著葦塘,然而,“每到傍晚,葦塘里的歌聲還是那么響”,這響亮的歌聲喚起你怎樣的聯(lián)想和想像?你還能想到其他文藝作品中的戰(zhàn)斗歌聲嗎?
【教(學)后記】
第二課
一1、yàojìnzècǎnqiúsàyōu2.孫犁《荷花淀》3、A心理 B外貌 4.你把任務交給我,我就憑借自己水上的本領,保證萬無一失,完成任務?!∽孕牛宰?。5、小說。三要素:生動的人物形象,完整的故事情節(jié),人物活動的具體環(huán)境。6、主人公:老頭子??坍嬍址ǎ和饷?,語言,行動,心理,動作。7、外貌描寫:
“撐船的是一個將近六十歲的老頭子,船是一只尖尖的小船。老頭子只穿一條藍色的破舊短褲,站在船尾巴上,手里拿著一枝竹篙?!?br>
“老頭子渾身沒有多少肉,干瘦得像老了的魚鷹??墒悄菚竦酶珊诘哪?,短短的花白胡子卻特別精神,那一對深陷的眼睛卻特別明亮?!?br>
語言描寫:“你什么也靠給我,我什么也靠給水上的能耐,一切保險?!薄安慌?,小火輪上的探照燈,它照不見我們。”“不怕,他打不著我們!”“我沒臉見人?!薄八麄兇騻四悖髁诉@么多血,等明天我叫他們十個人流血!”“為什么不能?我打他們不用槍,那不是我的本事。愿意看,明天來看吧!”……
心理描寫“他沒法解釋:大江大海過了多少,為什么這一次的任務,偏偏沒有完成?自己沒兒沒女,這兩個孩子多么叫人喜愛!自己平日夸下口,這一次帶著掛花的人進去,怎么張嘴說話?這老臉呀!”
動作描寫集中表現(xiàn)在那一場英雄行為中,他捉弄鬼子,誘鬼子上鉤,舉起篙來狠狠地敲打鬼子的腦袋,叫鬼子頭破血流。
8、①具有老當益壯的英雄氣概。――老頭子將近60歲了,“渾身沒有多少肉,干瘦得像老了的魚鷹”。按理說應該在后方安度晚年,可是他像青壯年一樣,充滿了活力,無所畏懼,為葦塘里的部隊輸送糧食。
②具有愛憎分明的強烈感情。――他對同胞姐妹充滿了摯愛,對日本鬼子滿懷仇恨,大菱受了傷,他說:“等明天我叫他們十個人流血?!辈⑶腋吨T實際行動。
③智勇雙全――他為了給大菱報仇,預先在水中設好埋伏。然后在船頭放一大捆新鮮的蓮蓬,引誘鬼子上當,把他們引入埋伏圈,然后痛打鬼子。
④過于自信與自尊――他對葦塘里的負責同志說:“你什么也靠給我,我什么也靠給水上的能耐,一切保險?!彼蛢蓚€女孩子進葦塘,在過封鎖線時,認為萬無一失,女孩子受了傷,他覺得丟人現(xiàn)眼,沒臉見人。這些都體現(xiàn)了他的過于自信和自尊。
9、――過于自信與自尊;“過于”有非常的意思,老頭子自信心和自尊心都非常強。另一方面,確實有過頭的意思,大女孩子之所以受傷,跟他過于自信、不夠謹慎是有關系的。小女孩子洗臉,大女孩子還警惕一些,老頭子卻說“不怕,洗一洗吧”,洗臉有響聲。老頭子以為小火輪上的探照燈照不見他們,事實上探照燈把兩個女孩子的臉照得雪白。這些都是他過于自信以致有點麻痹的表現(xiàn)。“過于自信和自尊”,是老頭子性格的核心,他的功與過,都由此生發(fā)。10、白洋淀孤身殺敵。11、他的船頭上放著那樣大的一捆蓮蓬,是剛從荷花淀里摘下來的12、抗日救國英勇無畏的孤膽老英雄形象13、中國人民是不可征服的,中國人民是英雄的人民 14、把戰(zhàn)爭的緊張氣氛與白洋淀的詩情畫意結合起來,表現(xiàn)了作者想極力淡化戰(zhàn)爭的慘烈而突出白洋淀的詩情畫意的純藝術美的追求。解恨的戰(zhàn)斗必然會在內心萌發(fā)出一種愉快的情緒,此情此景,鮮嫩的蘆花在老人的眼里自然會顯得格外的美麗。15、比如①別看他這么大年紀,真是老英雄啊。②真是足智多謀呀。③不用槍,一個人對付十幾個,了不起。④老同志不放空炮,自己真是小看了他!16、答:為兒子造屋。(2分)17、為兒子造屋的愿望未實現(xiàn),內心十分痛苦而發(fā)出呻吟和嘆息。(2分)18、答:養(yǎng)育“我”、送“我”進大學、買地造屋……(2分);無私的父愛等(1分)19、略20、(1)在“血與淚的代價”前加“付出了”(2)把“英雄”改為“英勇”或“勇敢”21、日本很注意節(jié)約資源,注重物資的再生,重視環(huán)境的保護,能用法律的手段強化執(zhí)行。
二1、C.2、C.3、老頭子是非常自信和自尊的,他的責任心非常強,認為只有百分之百完成任務,才算盡到自己的責任。傷心到極至,內疚到極點,他的心在受傷,他的心在流血。他強烈地自責,強烈的自尊心使他感到無地自容。
4、【參考要點】:(1)歷史上的成吉思汗野蠻、兇殘,肆意掠奪,破壞人類文明。(2)電視連續(xù)劇美化了成吉思汗的形象,把他視作“壯士”、英雄。(如從其他角度有獨特發(fā)現(xiàn),也符合要求。)5、《蘆花蕩》寫的是殘酷的戰(zhàn)爭環(huán)境里的人和事,但是我們讀后并沒有感到非常的凄慘,沒有讓人感到壓抑,而是感到寫得非常優(yōu)美,給人一種積極向上的力量。其中一個原因,是得宜于作者對白洋淀美麗風光的描繪。請同學們找出文章中關于環(huán)境描寫的句子,揣摩這些景物描寫的句子的作用。
1、畫出文中景物描寫的句子。
2、體味這些景物描寫的句子。
(1段)“夜晚,敵人從炮樓的小窗子里,呆望著這陰森黑暗的大葦塘,天空的星星也像浸在水里,而且要滴落下來的樣子。到這樣的深夜,葦塘里才有水鳥飛動和唱歌的聲音,白天它們是緊緊藏到窩里躲避炮火去了。葦子還是那么狠狠地往上鉆,目標好像就是天上?!?br>
――交代故事發(fā)生的時代背景。“到這樣的深夜,葦塘里才有水鳥飛動和唱歌的聲音,白天它們是緊緊藏到窩里躲避炮火里去了?!睆倪@句話里,你能感受到當時蘆花蕩處于一種什么環(huán)境中?說明當時蘆花蕩一帶處于日寇占領、嚴密的封鎖中。(抗日戰(zhàn)爭時期,敵人把白洋淀重重包圍,我軍處境異常艱難)。
――“呆望”一詞還可以看出敵人的束手無策;——“狠狠地往上鉆”象征白洋淀人民那種在殘酷的戰(zhàn)爭環(huán)境里頑強生存的意志和斗爭的力量。
(2段)“月明風清的夜晚,人們的眼再尖利一些,就可以看見有一只小船從葦塘里撐出來,像一片葦葉,奔著東南去了?!?br>
——表現(xiàn)老頭子的身輕如燕,可用一種輕快、瀟灑的語調來讀。
(9段)“彎彎下垂的月亮,浮在水一樣的天上?!?br>
——天空的明凈,用環(huán)境的寧靜、優(yōu)美來為下文所發(fā)生的不平常的事情作鋪墊。
(13段)“她們在家鄉(xiāng)的道路上行軍,眼望著天邊的北斗。她們看著初夏的小麥黃梢,看著中秋的高梁曬米。雁在她們的頭頂往南飛去,不久又向北飛去,她們長大成人了”
——把女孩子的逐漸成長描述得多么富有生活韻味,莊稼的自然成熟,雁群的南飛北回,暗喻著時光的流逝?!疤爝叺谋倍贰耙彩且环N暗喻,暗喻她們在黨的光輝的指引下,找到了自己人生的方向。
(38段)“月亮落了,半夜以后的葦塘,有些颯颯的風響?!?br>
——“用颯颯的風響”來形容老頭子此時的心情,月亮也落下去了,老頭子心情十分沮喪。
(55段)“第二天,中午的時候,非常悶熱,一輪紅日當天,水面上浮著一層咽氣?!?/p>
——因為天氣悶熱,所以鬼子要出來洗澡,為下面情節(jié)作鋪墊。
(59段)“這里的水卻是鏡子一樣平,藍天一般清,拉長的水草在水底輕輕地浮動。”
——通過靜來反襯下面的情景,引出下文的情節(jié)。以靜來寫動。
(60段)“鮮嫩的蘆花,一片展開的紫色的絲絨,正在迎風飄撒。”
——老頭正狠狠地敲打著鬼子,內心萌發(fā)著輕松、痛快的感受,鮮嫩的蘆花也顯得格外美麗。
小結:《蘆花蕩》寫的是殘酷的戰(zhàn)爭環(huán)境里的人和事件,但決沒有那種凄慘的描繪,就連那個女孩子受傷后的幾聲呻吟,也被輕輕一筆帶過,作品要高昂濃重地傳達出來的,是一種戰(zhàn)勝敵人的堅定信念和樂觀情緒,即使在殘酷的戰(zhàn)爭背景下,作者仍然以沉靜從容的姿態(tài)抒寫白洋淀的美麗風光,細心地鐫刻白洋淀人民心靈的塑像。
――景物描寫的作用:渲染氣氛、烘托人物精神境界、加強抒情韻味的作用。
6、敵人嚴密監(jiān)視著葦塘,然而,“每到傍晚,葦塘里的歌聲還是那么響”,這響亮的歌聲喚起你怎樣的聯(lián)想和想象?你還能想起其他文藝作品中的戰(zhàn)斗歌聲嗎?
――可由歌聲想象戰(zhàn)士的情緒,想象戰(zhàn)士和部隊的方方面面。具體的說,有老英雄不斷送來柴米油鹽,保障有力,給養(yǎng)充足,戰(zhàn)士們身強力壯,信心充足。傍晚休息的時候,戰(zhàn)士們放聲歌唱起來。歌聲是對敵人的沉重打擊。因為炮樓里的敵人監(jiān)視著蘆花蕩企圖用這種卑劣手段困死蕩中的軍民。
7、老頭子的船頭為什么要放那一大捆的蓮蓬?
――為了引誘鬼子上當。
8、他狠狠地敲打,向著葦塘望了一眼。”“望”字表現(xiàn)了老頭子什么樣的心理?你能夠寫出老頭子當時的心理活動嗎?
――怎么樣,我沒有夸海口吧,小鬼子傷了人,我一定要叫他們付出代價。
9、結尾段寫有個女孩子目睹了老頭子的英雄行為,她是誰?她當時心理是怎樣想的?請同學們把她當時的心理補寫出來。
――二菱;二菱目睹老頭子的英雄行為,她想這位老同志昨天說的話可不是放空炮,自己真是小看了老同志,別看他這么大年紀,真是老英雄啊!你看他,面對十幾個鬼子,毫不畏懼。想不到他足智多謀,原來把一大捆蓮蓬放在船頭,自己有滋有味剝著蓮蓬吃,是在引誘鬼子。他駕船的本領神了,好像牽著鬼子的鼻子在轉。鬼子在水里轉來轉去怎么會不敢動彈了呢?怎么一股一股血水冒上來呢?老同志還沒動手,鬼子怎么就流血了呢?定然是水下設了什么機關,他真有點子。原來他真有他的本事,不用槍,一個人就能對付十幾個鬼子,叫鬼子只有挨打的份,沒有還手的力。老英雄砸得好,狠狠砸!叫他們頭破血流。大菱的仇算是報了,回去告訴大菱,讓她知道這英雄的故事,讓她早日養(yǎng)好傷,向老英雄學習,打敗日本鬼子。
10、老頭子機智地懲罰了鬼子,替女孩子報了仇。11、“慌慌張張,不知怎么辦才好”。這里是老頭子為了誘惑敵人上當故意裝害怕的樣子,表現(xiàn)出老頭子的機智12、為后面寫水下藏有鉤子埋下伏筆。13、動作、神態(tài)描寫突出了老頭子機智勇敢的性格。14、用“找”寫出了老頭子設計陷阱的巧妙,也寫出敵人的膽怯和愚蠢。15、這里的景物描寫意在表明美麗的荷花淀是不容侵犯的,如果有人來犯,必然沒有好下場。16、A17、B18、隨便扔拉圾,挾槍帶棒的譏諷中國人。19、既指迷蒙的大雪,又指在日本不時會遇到尷尬的事情,因此要時時保持心理戒備。20、略
部編七下道德與法治《青春有格》導學案
每個老師在上課前需要規(guī)劃好教案課件,是時候寫教案課件了。只有規(guī)劃好新的教案課件工作,才能更好的在接下來的工作輕裝上陣!你們會寫適合教案課件的范文嗎?為了讓您在使用時更加簡單方便,下面是小編整理的“部編七下道德與法治《青春有格》導學案”,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第三課青春的證明
第2課時青春有格
一、學習目標
1.知道“行己有恥”“止于至善”的內涵和要求。
2.體驗行為和后果的聯(lián)系,學會對自己的行為負責;重視修身,養(yǎng)成自我省察的習慣,做到慎獨。
二、自主預習
1.在行動之前,;在行動之中,;在行動之后,反思與。
2.“行己有恥”要求我們樹立底線意識,觸碰道德底線的事情,的事情堅決不做。
3.檢視自身的不足,不盲目自責,積極調整自己,通過和,端正自己的行為,“止于至善”。
4.以,行走在“止于至善”的路上,在學習中成長,在成長中收獲,是對青春最好的證明。
三、合作探究
唐代詩人白居易卸任杭州刺史時,帶了兩塊天竺山石回鄉(xiāng)作紀念。一天,他擺弄石塊時幡然醒悟:如果到西湖游玩者都帶有幾塊天竺石走,天竺山的秀美豈不要消失殆盡?山石雖不值錢,但取之如同貪污,玷污了名聲。于是寫下自責詩:“三年為刺史,引冰復食蘗。唯向天竺山,取得兩片石。此抵有千金,無乃傷清白?!?br>
(1)結合本課相關知識,從白居易帶天竺山石回鄉(xiāng)作紀念,后來幡然醒悟這件事告訴你什么?
(2)西湖小小的幾塊天竺山石引發(fā)了白居易的一番思考,并寫下“此抵有千金,無乃傷清白”的詩句。從白居易身上,我們可以得到哪些啟發(fā)?
四、隨堂演練
1.中國古話說:人無恥,無自立。這句話是說()
A.因為有羞恥心,人才會節(jié)制自己的行為,不做庸俗卑賤的事情,有尊嚴的生活
B.自尊心和羞恥心沒有聯(lián)系
C.人要沒有任何廉恥心,才能自立
D.沒有了羞恥心,就不能獨立
2.能引導我們判斷是非善惡,明確行為選擇理由是()
A.換位思考B.羞惡之心
C.行為規(guī)范D.國家法律
3.大千世界紛繁復雜,在我們的周圍存在著很多不良誘惑。對此,我們應有的正確態(tài)度是()
A.可以嘗試一下,發(fā)現(xiàn)有危害再戒除也不遲
B.只要把握好“度”,沾染不良誘惑并不可怕
C.學會決絕不良誘惑,不斷增強自控力
D.對不良誘惑要因人而異,有的人可以沾染不良誘惑
4.最近小華很苦惱,原來他的同學小輝經常當面指出他的錯誤,他感到很丟面子。對于小華的苦惱應該怎樣認識()
A.自己的錯誤應該由別人指出
B.“自行其身,有則改之,無則加勉”
C.別人當面指出自己的不足,這是傷自尊的事
D.小華的反映是自尊心強的表現(xiàn)
5.東漢時期,許衡與朋友出游,見路旁有梨,同伴紛紛摘梨止渴,皆曰:“亂世,梨無主?!痹S衡卻不為所動,說道:“梨無主,我心有主?!闭粋€梨,是一件再小不過的事,而許衡卻能壓制心中的惡欲,這便是所謂“慎獨”之人。下列對慎獨理解正確的是()
①慎獨是中華傳統(tǒng)文化中道德修養(yǎng)的一種方式、一種境界②慎獨是一種表面現(xiàn)象,沒有實用價值③是指在沒有外在監(jiān)督的情況下,能嚴守道德準則④慎獨是先天就有的道德品質
A.①②B.①③C.③④D.②③
五、課后反思
【答案】
自主預習
1.審查愿望監(jiān)督調節(jié)效果影響2.不做違反法律3.自省慎獨4.修身為本
合作探究
(1)行己有恥;我們要有知恥之心,不斷提高辨別“恥”的能力;要樹立底線意識,觸碰道德底線的事情不做,違反法律的事情堅決不做。(2)“止于至善”是人的一種精神境界,我們應該有自己的格調,有我們的“至善”追求;每個人都可以從點滴小事做起,“勿以惡小而為之,勿以善小而不為”,積少成多,積善成德。
隨堂演練
1.A2.B3.C4.B5.B6.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