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美術建筑教案
發(fā)表時間:2020-05-22大班美術欣賞教案:中國古橋建筑欣賞。
宜未雨綢而繆,毋臨竭而掘井。在上課時幼兒園的老師都想讓自己的課堂知識能夠吸引小朋友們的注意力,因此,老師們都會選擇準備一份教案,教案為學生帶來更好的聽課體驗,從而提高聽課效率。優(yōu)秀有創(chuàng)意的幼兒園教案要怎樣寫呢?下面的內容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大班美術欣賞教案:中國古橋建筑欣賞,相信您能找到對自己有用的內容。
設計意圖:
中國土地上既有大江大河的豪邁,又有小橋流水的恬靜;在漫漫的歷史中,無數(shù)橋梁溝通了交通,便利了生活,同時也留下了一筆寶貴的藝術財富,多姿多彩的橋梁造型體現(xiàn)了昨日的輝煌。
在中班年段我已引導幼兒欣賞了部分中國古民居建筑,幼兒感受建筑美的能力有了一定的提升,積累了一定的審美經(jīng)驗。幼兒對橋梁的已有認識是橋梁的功能,而本次活動旨在帶領幼兒從欣賞古橋不同造型的角度去感受橋的美感,能夠擴大他們的欣賞視野,進一步領略古代中國人的聰明才智,提高幼兒發(fā)現(xiàn)美和表現(xiàn)美的能力。
活動目標:
1、通過觀賞古代拱橋、梁橋的圖片,感受造型簡潔流暢和對稱結構的均衡穩(wěn)定,體驗柔美與穩(wěn)固的視覺感受。
2、欣賞橋洞、橋墩、橋柱等有規(guī)律的變化和重復的設計,感受不同的韻律帶給我們的不同美感。
3、學習運用不同的材料來表現(xiàn)不同造型的橋,再現(xiàn)自己對不同造型美的理解,體驗創(chuàng)作的樂趣。
活動準備:
造型各異的古橋圖片,輔助講解的示范卡片若干,供幼兒創(chuàng)作的各種材料?;顒舆^程
一、出示一張古代梁橋的圖片,幫助幼兒理解橋的用途和結構。
1、提問:這是什么?橋有什么作用?這座橋是用什么材料建成的?這樣的一座橋給你什么感覺?(很直、很平)如果你走在這座橋上,你放心嗎?為什么會有這種感覺呢?(因為這座橋看起來很牢固。)如果我們想把這座橋畫下來,我們可以用什么樣的線條來表現(xiàn)呢?(直線)因為直線可以用來表示比較堅硬的牢固的東西。
2、出示直線條畫成的梁橋的造型。
二、出示一張古代單拱橋的圖片,欣賞拱橋的造型美
1、提問:這座橋和剛才看的那座橋有什么不同?(它是彎彎的)看到這種造型的橋,你會想到什么?它的樣子看起來像什么?你從這座橋上還看到了什么?
2、介紹橋洞、橋墩、橋欄等結構名稱
3、用曲線來表現(xiàn)拱橋的造型,引導幼兒感受曲線的視覺效果。這種曲線造型讓你想到什么?(很柔美、很流暢、很美、看起來很舒服-----)
三、欣賞橋洞、橋墩、橋欄有規(guī)律的變化和重復的設計,感受不同的韻律帶給我們的不同美感。
1、欣賞三個等高橋洞和多個等高的拱橋,了解連續(xù)的半圓拱產(chǎn)生的韻律美。引申出橋柱的連續(xù)重復設計產(chǎn)生的美感。
2、欣賞七個逐漸變化的橋洞。感受橋洞大小、高低不同產(chǎn)生的漸變的規(guī)律,形成的另一種美感。
3、欣賞高低配合的主從協(xié)調的造型,領會古橋豐富多彩的造型帶給我們的不同感受。
四、請幼兒運用卡紙、塑料玩具、橡皮泥、吸管、水粉顏料來再現(xiàn)對古橋造型的感受。
1、提醒幼兒想想如何用不同長度的卡紙來表現(xiàn)大小、高低不同的橋洞,如何運用相同長度的卡紙來表現(xiàn)連續(xù)重復的規(guī)律設計。
2、引導幼兒怎樣用繪畫的方式來表現(xiàn)高低起伏的古橋造型,再現(xiàn)自己對古橋造型美的理解。
五、互相欣賞作品。
相關閱讀
大班愛國美術欣賞:中國結
大班愛國美術欣賞:中國結
教材分析:
中國結是我們中國特有的民間手工藝術品,它美麗神奇,豐富多樣,蘊涵著美好的意義。在民族文化共享的今天,中國結也走上了世界文化的行列,深受大家的喜愛,國內國外都有它的影跡,它是我們民族的驕傲。新《綱要》中提到,適當向幼兒介紹我國民族文化,使其感知人類文化的多樣性,培養(yǎng)理解尊重及熱愛的情感。根據(jù)《綱要》精神,再結合大班幼兒學習興趣點,我把“中國結”設計成為大班美術欣賞活動,通過這個活動讓幼兒了解我們中國結獨特之美,并激發(fā)幼兒對勞動人們的熱愛之情。具體目標為:
從幼兒的感受和認知上制定:
1.欣賞中國結的多樣性,感受中國結的美。
這是活動的重點,在活動中,運用欣賞、交流、情感的激發(fā)等形式突破重點。
從幼兒的能力和情感上制定
2.欣賞中國結的多樣性,感受中國結的美。通過引導孩子們動手制作簡單的中國結,取名等實現(xiàn)情感的升華。
活動準備:
幼兒知識能力的準備:對中國結意義的簡單了解
環(huán)境布置的準備:收集各種中國結懸掛起,布置成一個展覽廳
活動流程:參觀,了解中國結的多樣性,初步感受美,為完成目標一做準備——交流討論,進一步認識中國結,突破重點,同時萌發(fā)幼兒喜愛中國結的情感——制作中國結,從對中國結的喜愛轉變到動手體驗,實現(xiàn)目標2,完成民族自豪感和對熱愛勞動人民情感的升華。
活動過程:
一.參觀活動,初步認識中國結,感受其美
今天,我們一起去參觀一個美麗的地方,那里懸掛著許多美麗藝術品,這些藝術品是我們中國特有的,是我們中國人自己編制的,猜猜是什么?哦,讓我們趕緊去看看吧。
二.交流、討論,了解中國結,喜歡中國結
1.我們剛才看到了什么呀?對了,是中國結,真漂亮。你們知道這些中國結都是用什么做的呢?哦,一條條的繩子串在一起就變出了這么多神奇的中國結,我們中國人真聰明呀。
2.快告訴大家你看到了什么形狀的中國結,它是什么顏色的?哇,有紅色的如意結,有紅色的魚,有金色的花生……圖形真多呀。中國結的主色是紅的,又配上了金色,藍色,綠色,看上去特別的喜慶,美麗。真是太美麗了。
3.你喜歡中國結嗎?為什么?中國結形狀漂亮還有這么多意義呀,難怪大家都喜歡它。它送給我們美好的祝愿,祝愿我們如意、吉祥。
4.你家有中國結嗎?你還在哪里看見過中國結呢?這么多地方都懸掛著中國結,我們多喜歡呀。中國結是我們中國的特色工藝品,是我們中國人的驕傲。
三:制作中國結,萌發(fā)熱愛勞動人民之情
1.你想做中國結嗎?我們大家一起來學學吧。
2.選同色或者多色的繩交叉疊放,串成長長的一條,就變成了美麗的中國結了,你們做好了嗎?大家真能干。
3.你的中國結表示什么祝愿呢?哪位小朋友愿意為自己的中國結取個好聽的名字?中國結一定會實現(xiàn)我們美麗的祝愿的。
四:小結,結束
我們中國人喜歡中國結,外國人也喜歡中國結。他們到中國來旅游,總喜歡把中國結帶回家,看我們的中國結有這么多人喜歡,真棒。
大班美術欣賞:唐裝
優(yōu)秀的人總是會提前做好準備,在上課時幼兒園的老師都想讓自己的課堂知識能夠吸引小朋友們的注意力,為了給孩子提供更高效的學習效率,教案是個不錯的選擇,有了教案的支持可以讓同學聽的快樂,老師自己也講的輕松。寫好一份優(yōu)質的幼兒園教案要怎么做呢?急您所急,小編為朋友們了收集和編輯了“大班美術欣賞:唐裝”,供大家借鑒和使用,希望大家分享!
大班美術欣賞:唐裝
一、設計意圖:
唐裝是我們中國特有的民間服飾,它款式獨特,顏色艷麗,蘊涵著美好的意義。在民族文化共享的今天,唐裝也走上了世界文化的行列,深受大家的喜愛,國內國外都有它的影跡,它是我國傳統(tǒng)民族文化中一顆璀璨的明珠。大班幼兒對成人的衣著打扮有著具有濃厚的關注點與模仿性。所以我們選擇了“唐裝”設計成為大班美術欣賞活動,讓幼兒在活動中欣賞、感受中國“唐裝”獨特之美和美好寓意,引發(fā)幼兒愛祖國、愛家鄉(xiāng)的情感。
二、活動目標:
1、 引導幼兒從色彩、圖案、盤花扣三個方面欣賞唐裝,感受唐裝的美。
2、知道它是中國傳統(tǒng)的民間服飾,初步了解唐裝所包含的象征意義。
3、弘揚民族文化,引發(fā)幼兒愛祖國,愛家鄉(xiāng)的情感。
三、活動準備:
唐裝服飾若干、音樂磁帶、唐裝圖案、盤花扣圖片多媒體課件。
四、活動要點:
從色彩、圖案、盤扣上欣賞、感受唐裝的美,初步了解唐裝所包含的意義。
五、活動過程:
1、帶幼兒觀看“唐裝”服飾展演,引起幼兒興趣。
今天,我們一起去觀看一場精彩的服裝表演,那里有好多好多漂亮的衣服,而且這些服裝是我們中國特有的,是我們中國人自己設計的,猜猜是什么?哦,讓我們趕緊去看看吧。
2、交流、討論,了解唐裝,喜歡唐裝。
你們知道我們剛才看到的是什么服裝嗎?
你們是從哪里看出來的?
你們都喜歡唐裝的什么?
3、引導幼兒欣賞唐裝
(1)從色彩上欣賞:
教師提問:剛才我們看了那么多漂亮的唐裝,小朋友們說說唐裝都有些什么顏色?哪種顏色最多?(鮮艷的顏色,以紅色、暖色調為主),我們穿上顏色那么鮮艷的衣服心情會怎么樣?為什么唐裝都是以暖色調為主呢?(喜慶、熱鬧……)教師:紅色是中國的顏色,是喜慶的顏色,代表吉利祥瑞的意義,過年過節(jié)、家逢喜事都要大量使用紅色,因為只有熱烈的紅色才最能表達人們心中快樂的心情。
黃色我們的母親河——黃河的顏色,也我們中國人皮膚的顏色,黃色還是中國皇帝們專用的顏色。所以,黃色既代表神圣,又代表吉祥。綠色是植物的顏色,有樹的地方就有生命,象征著青春和生命。
(2)從圖案上欣賞:
播放唐裝圖案多媒體課件。
教師提問:小朋友們仔細看看,這些唐裝上的圖案都是一樣的嗎?它們都是些什么樣的圖案?
教師:中國的唐裝圖案以團花為主,花紋呈四周放射或旋轉式紋樣。有牡丹、梅、蘭、竹、菊等花卉,也有福、祿、壽、雙喜等文字圖案,還有“萬”字花、蝙蝠、石榴等圖案。(教師邊講邊出示相應的圖片,便于幼兒欣賞不同的圖案)這些圖案都是中國傳統(tǒng)裝飾,用來象征吉祥、喜慶的符號。
(3)從盤花扣上欣賞:
播放盤花扣圖案多媒體課件。
教師提問:這些扣子像什么呀?和我們平時系的扣子有什么不同?
教師:這些是盤花扣,也叫盤扣,是專門為唐裝設計的扣子,扣子由紐結和紐袢兩部分組成,花狀的造型象征著吉祥的祝愿。
4、讓幼兒展示自己的唐裝,從顏色、圖案、扣子上說說自己的唐裝的特點。
教師:今天有的小朋友也把自己漂亮的唐裝穿來了,我們請她上來說說她的唐裝是什么顏色的,上面有什么圖案,紐扣又是什么樣的?
教師:過年過節(jié)喜慶的日子我們最喜歡穿上漂亮的唐裝,因為它代表著快快樂樂、開開心心、吉祥如意、幸福美滿、團團圓圓……小朋友們,我們相互說說祝福的話吧?
5、在“服裝展示”中結束課程。
大班美術欣賞教案 星空
活動目標:
1.欣賞作品,感知畫面中筆觸、色彩、形象所傳達出來的感情,并能用語言進行表述。
2.能通過水油分離的特殊機理效果表現(xiàn)星空。
3.培養(yǎng)幼兒審美情趣,激發(fā)幼兒對藝術活動的興趣。
活動準備:
1.梵高名畫《星空》
2.顏料、托盤、小噴壺、橄欖油、鉛畫紙
活動過程:
一、直接導入
今天俞老師帶來了幾張色卡,請大家看一下。
教師出示黑、深藍、深紫、粉藍、粉紅、粉紫色卡
看過這些卡片,你覺得哪些顏色你看過以后會有害怕的感覺。
深的顏色相比淺顏色會讓我們更有恐懼和壓抑的感覺。
二、欣賞作品
(1)引導幼兒觀察、描述畫面
老師:好,接下來請大家一起來欣賞荷蘭繪畫大師梵高的作品《星空》,在這幅畫里你看到了什么?像什么?有什么感覺?
幼兒1:我看到了房子、星星、月亮、樹。
幼兒2:樹像火在燃燒、天空像在旋轉。
幼兒3:畫面在動、有點暈。
(2)引導幼兒從顏色上欣賞、討論
老師:這幅畫用了哪些顏色?
幼兒:有黑的、灰的、黃的、藍的
老師:什么顏色用得多些?(黑的、深藍的、紫的)這些顏色給人感覺是比較灰暗還是明亮?
老師:這么多灰暗的顏色聚集在一起你看了有什么感覺?
幼兒:心里有點不開心、有點害怕。
教師小結:畫家用了很多灰暗的深藍色、還有深紫色,同時又用了很明亮的黃色,色彩對比非常強烈,給人一種很不安的感覺。
(3)引導幼兒從線條上欣賞、討論
老師:這幅作品中畫家用了哪些線條?
幼兒:用了波浪線、螺旋線
老師:哪些地方用了波浪線?給你什么感覺?
幼兒:天空用了波浪線,我覺得云在翻滾
老師:畫家在什么地方用了螺旋線?
幼兒:星星和月亮周圍用了螺旋線
老師:星星和月亮被緊緊地包住了,那是什么感覺?請和你的好朋友相互緊緊地抱住,感受一下,那是什么樣的感覺?(肯定很難受)
教師小結:星星和月亮好像被旋渦圍住了,大樹像火苗一樣向上旋轉著上升,藍顏色、紫顏色和黃顏色對比強烈,畫家用這些顏色和形象表達了自己緊張、憂郁、難過的感情。
三、欣賞教師作品
讓幼兒觀看教師的作品上,星空是柔和而輕松的。
教師:俞老師也畫了一張畫,來看一下,這張畫又給了你們什么樣不同的感覺?還有害怕的感覺嗎?
幼兒:沒有,感覺很舒服很輕松
粉粉嫩嫩的顏色會給人舒緩柔和的感覺。
四、引導幼兒用輕松愉快的心情進行創(chuàng)作。
教師:你們知道我是用了什么方法畫的這張星空圖嗎?
教師重點引導幼兒如何使用水油分離的機理效果表現(xiàn)柔和而輕松的星空。
(1)出示噴壺、顏料讓幼兒想想你可以用這些工具怎么表現(xiàn)星空。
(2)教師示范并交代創(chuàng)作要點。
五、幼兒創(chuàng)作。
幼兒動手創(chuàng)作,教師巡回觀察,輔導幼兒表現(xiàn)。
大班美術欣賞教案:米羅《星空》
活動目標:
1、從形式語言入手(色彩、圖形等),初步感受“星空”的美。
2、嘗試用圖形來表達自己對作品的認識和感受。
3、通過感知對比色、圖形聯(lián)想,體驗欣賞活動的樂趣。
活動準備:
1、觀賞星座圖。
2、PPT、音樂鋼琴曲《星空》。
3、4大張畫紙(星夜)、顏料盤8個(紅、黃、藍、綠、黑)、圓點刷子16個(每組1大2中1?。?、水彩筆16支。
活動過程:
一、導入:
小朋友,你觀察過晚上的天空嗎?晚上的天空有些什么?(PPT1)
二、欣賞:
1、(PPT2)西班牙有個大畫家——米羅爺爺。他的爸爸是個天文學家,喜歡用天文望遠鏡觀察星星,米羅爺爺受他爸爸的影響也很喜歡看星星,還很喜歡畫星星。
2、看,這就是米羅爺爺?shù)漠嫞绬幔?/p>
你認為它美在什么地方?你看到了什么?(月亮、星星、一個個黑黑的圓點)黑黑的圓點表示什么呢?(一閃一閃的星星)有首歌曲《小星星》,我們來唱一唱。你還看到了什么?(線條)
師指小人,你覺得這像什么?(娃娃)他的表情是怎樣的?(驚訝、開心)
3、除了線條、圖形,你還看到了哪些漂亮的東西呢?(色彩)
4、(PPT4)米羅老爺爺為什么喜歡這幾種顏色呢?(出示顏色標記)顏色和顏色之間藏著一個小秘密:對比色。(紅——綠、黃——藍、黑——白)老師身上有對比色嗎?你們找一找自己身上有哪些對比色?對比色放在一起,會使顏色的對比更明顯,黃的更黃,藍的更藍。
5、鮮艷的對比色、有趣的圖形、跳躍的線條,米羅爺爺用這些向大家講述了一個美妙的故事。告訴你們哦,米羅爺爺畫畫有一個特點,就是喜歡把自己看到的景色用圖形表示,然后再通過想象加上一些顏色和線條,就把它組合成一幅美麗的畫了,而且他的畫中常常出現(xiàn)米字型。
6、如果請你給這幅畫取名字,你會取個什么名字呢?
7、如果讓你畫星星的話,你會把一顆顆星星連畫成什么樣子呢?
三、創(chuàng)作:
1、今天我們四個小朋友合作畫《星空》。請看步驟圖:
四人合作:海綿圓點刷印大小黑圓點 水彩筆連線 棉簽添畫及涂色。
2、幼兒4人合作畫,提醒幼兒涂色時注意畫面的干凈,可用紙巾吸顏料。
3、展示,欣賞同伴作品。
大班美術欣賞教案:有趣的臉
活動目標:
1、借助名人名畫,初步理解夸張、變形的藝術表現(xiàn)手法。
2、在演演、畫畫、玩玩中體驗手套娃娃變臉所帶來的快樂。
活動準備:
1、手套娃娃、勾線筆人手一份。
2、PPT。
活動過程:
一、談話導入,激發(fā)興趣。
師:電影你們有看過嗎?今天我要告訴你們一個好消息,有家小熒星電影制作公司要來招募小演員了,你們想成為電影里的小演員嗎?
師:喲,都想當小演員哪,不過人家導演可是有要求的哦,她們委托我來從你們中間錄取小演員,你們必須闖過我給出的四關難題,才有可能被錄取哦!而且我還特別邀請了一些專家來幫我一起錄取小演員哦!
二、表情、表演秀,初步感知夸張、變形的藝術手法。
1、師:瞧瞧,這些小朋友在干什么呀?哦,是的,她們在做著各種各樣的表情,我們都知道電影里的那些小演員們的表情可豐富了,說哭就哭,說笑就笑,是吧!那你們也能像她們一樣厲害嗎?
2、第一關:聽口令,秀表情。
幼兒根據(jù)教師說的詞語,用面部表情并借助身體動作、聲音來表現(xiàn)。
3、第二關:畫表情,秀表演。
幼兒在手套娃娃畫上一種表情,然后捏一捏,發(fā)現(xiàn)手套娃娃的變化。
4、教師介紹夸張、變形的作畫手法。
三、欣賞名畫、名人,初步理解夸張、變形的藝術手法。
師:這種夸張、變形的作畫手法除了在手套娃娃上可以表現(xiàn)出來,在一些名人名畫中也能表現(xiàn)。
第三關:看人物,秀想法。
通關要求:請幼兒根據(jù)圖片中人物面部的五官排列、五官形狀、五官特征,說說自己的發(fā)現(xiàn)和感受。
小結:原來,一種夸張、變形的繪畫手法,可以使我們的臉變得奇怪、有趣、搞笑。
四、再次作畫,鞏固對夸張、變形的藝術手法的理解。
第四關:畫臉蛋,秀創(chuàng)意。
通關要求:用夸張、變形的的作畫手法畫一張奇怪或有趣或搞笑的臉,然后再用剛才的捏、擠、壓等動作再來向專家老師們秀秀自己的手套娃娃。
師:恭喜你們,成功闖過四關!你們已經(jīng)被錄取了,開心嗎?好,現(xiàn)在先請你們回家等待拍攝電影時間吧!
幼兒園大班美術欣賞:《荷花》
幼兒園大班美術欣賞“荷花”(張大千《荷花》系列)
活動目標:
1、欣賞張大千的荷花系列作品,能大膽地用語言來表達自己對畫面的理解。
2、學習用水墨來表現(xiàn)荷塘美景,體驗荷塘的意境美、情趣美。
活動準備:
教師:課件 毛筆兩只、調色盤一個、宣紙、視頻(毛氈)
幼兒:墨汁、國畫顏料、毛筆(每人兩只)、洗筆筒、長卷宣紙(上有一些荷花)、毛氈
活動過程:
一、《睡蓮》作品導入,引起興趣。
師:上次我們欣賞了一幅外國油畫,我們一起來說說這幅畫的名字叫——睡蓮
畫家是誰呀?——法國的莫奈
過渡語:你知道哪種植物和睡蓮長得很像嗎?——荷花
法國的莫奈喜歡畫油畫《睡蓮》,我們中國畫家喜歡用水墨畫來畫荷花。
二、欣賞張大千的“荷塘美景”.
1、師:瞧!在這幅畫中,你看到了什么?
2、荷葉造型:
在這幅畫中, 哪里有荷葉?是怎樣的?象什么?
是不是所有的荷葉都是一樣的?這些濃墨和淡墨不同的荷葉給你什么感覺?
3、荷花造型:
在這幅畫中,你覺得荷花有什么不同?
請你用動作來做一做荷花的姿態(tài).
這么多美麗的荷花,讓我趕緊把它畫下來。教師拿出顏料盤及時把幼兒的荷花姿態(tài)畫下來。(一朵含苞欲放、一朵盡情綻放)我來畫一朵盡情綻放,瞧仔細,我是怎樣用筆的?(筆的側鋒來畫的)。
荷花畫好了,還缺什么呀?(荷桿)對了,細細的荷桿撐著花朵。畫荷桿時筆是怎樣的?(豎起來,用中鋒),細細的荷桿上長滿了小刺。
4、小結:在一片荷塘中,幾朵嬌嫩鮮艷的荷花在靜靜地開放,有的含苞欲放,有的盡情綻放,荷花在濃墨或淡墨相輝映的荷葉中顯得是那么地鮮艷、那么地醒目,真是“接天蓮葉無窮碧,映日荷花別樣紅”呀!
5、介紹畫名、畫家。
這幅畫的名字就是“荷花”,他的作者是“張大千過渡語:張大千是我國著名的國畫大師,他非常喜歡荷花,一生創(chuàng)作了許多的荷花作品,讓我們一起來瞧瞧
三、欣賞系列荷花圖,感受作品的情趣.]
1、師:在這三幅畫中,你最喜歡哪一幅,為什么?
幼兒相互交流。
提問:你最喜歡哪一幅,為什么?
小結:這三幅荷花看起來雖然有些不一樣,但都很好看,很漂亮。這幅畫——荷花特別的鮮艷,醒目,亭亭玉立,這幅畫——它的荷葉有濃有淡,特別有層次,這幅畫呢——小鳥都飛來了,看上去很生動、很有情趣。
2、看視頻
問:你看到了什么?
幼兒說并用動作表現(xiàn):蜻蜓飛舞、魚兒嬉戲、荷葉搖擺等
小結:微風吹過,靜靜的荷塘頓時熱鬧起來,婀娜多姿的荷葉在微風中輕輕搖曳,亭亭玉立的荷花散發(fā)出縷縷清香,蜻蜓在飛舞,魚兒在嬉戲,真是一幅快樂美好的景象呀!
師:我仿佛來到了荷塘邊,變成了一株亭亭玉立的荷花了,你變成了什么?
幼兒變一種動物或植物,讓我們一起到荷塘去游玩吧跟隨音樂一起跳舞,教師念散文。讓我們再一起來欣賞這熱鬧的荷塘美景,
3、古詩詮釋荷塘美景,教師念古詩。
師:你想到了哪些關于荷花的古詩呢?
四、幼兒創(chuàng)作
要求:1、長卷畫,想一想,你的荷塘里會發(fā)生什么故事?
2、創(chuàng)作好后,講一講你的荷塘故事。
五、作品展評
幼兒相互欣賞、講述自己的荷塘故事,教師為幼兒作文字記錄。
小班美術欣賞教案 星空
活動目標:
1、欣賞圖片,觀察星星、月亮的形狀和色彩的變化,感受色彩強烈對比的美
2、學習選擇鮮艷的色彩表現(xiàn)星空的燦爛,感受色彩涂抹帶來的快樂
3、嘗試與同伴共同使用繪畫材料,共享操作空間
活動準備:
1、圖片星空
2、畫紙每組一張,蠟筆每組一盒
活動過程:
一、引導幼兒觀察、欣賞圖片問題導入,
師:小朋友們,你們觀察過晚上的天空嗎?晚上的天空上有什么呢?
1、師:有個叫梵高的老爺爺喜歡看晚上的天空,還很喜歡畫晚上的天空,我們一起來看看梵高老爺爺?shù)漠嫲?!美嗎?你覺得它美在哪兒?你看到了什么?
2、師:那畫上什么最亮呢?
二、引導幼兒從顏色、線條上欣賞作品
1、從顏色上觀察作品
師:這幅畫上有哪些顏色呢?什么顏色用的最多?你看到這些顏色有什么感覺?
小結:梵高老爺爺用了深藍色、藍色、黃色等,色彩很美,對比也很強烈,給人很不安、害怕的感覺。
2、從線條上觀察作品
師:這幅畫里有哪些線條呢?哪兒用了波浪線呢?還有一圈一圈的像什么?
三、引導幼兒整體感受作品
師:你看了這幅畫,有什么感覺?小結:星星和月亮好像被旋渦圍住了,大樹像火苗一樣向上旋轉著上升,表達了自己緊張、憂郁、難過的感情。
四、合作完成作品,創(chuàng)作星空。
師:剛才我們欣賞了梵高老爺爺畫的星空,接下來我也請小朋友們來畫畫你想象中的星空
1、小組合作的方法師:老師今天給每組小朋友準備了一張畫紙,這么多小朋友怎么在一張紙上畫畫呢?人多怎么辦呢?
師:對了,找空的地方畫,一組的小朋友一起來完成這幅畫,看看哪一組的星空最美。
五、作品展示、交流分享
師帶領幼兒展示每組小朋友的作品并請個別幼兒說說畫中有什么。
美術欣賞活動:奔馬
美術欣賞活動:奔馬
(一)活動目標
1、通過自己的聯(lián)想,感受畫面構圖意境的深遠。
2、仔細觀察作品,學習用語言和動作來表達自己對“奔馬”的感受。
3、了解水墨畫中的中鋒和側鋒所畫線條的不同。
(二)活動準備
1、徐悲鴻的自畫像以及其他作品。
2、徐悲鴻的《奔馬》圖。
3、“賽馬”的磁帶、錄音機,投影儀。
(三)活動過程
1、教師播放“賽馬”的音樂導入活動,引起幼兒興趣。
教師:聽聽,這是什么聲音?你們有沒有看過馬奔跑時是什么樣的?
2、出示徐悲鴻的作品《奔馬》,師幼共同欣賞。
1)欣賞、感受馬強健有力的形象和奔跑如飛的形態(tài)。
教師:畫面上的這些馬在干什么?看上去怎么樣?畫家畫了幾匹馬?這些馬是怎么跑的?(幼兒模仿)馬飛奔時會發(fā)出什么聲音?(幼兒模仿)
2)欣賞這副作品所表現(xiàn)出來的造型美。
教師:這幅畫時用什么工具畫的?這些線條看上去有什么不同?你知道是怎么畫的嗎?畫家哪些地方用了濃墨?那些地方用了淡墨?為什么要這樣用?
3)感受“奔馬”的構圖美。
教師:大家能不能從畫面上看出馬在什么地方?為什么會有這樣的感覺?
3、出示徐悲鴻自畫像,簡要介紹畫家及他的作品。
教師:這就是畫這幅《奔馬》的畫家和他其它的一些作品。你喜歡他畫的畫嗎?這是我們國家著名的畫家徐悲鴻爺爺。他畫過很多很多畫,他畫的馬是人們最喜歡的,也是最著名的。
4、播放“賽馬”音樂,自由結束活動。
(四)活動提示
1、師幼共同收集一些馬的裝飾品,讓幼兒了解更多關于馬的不同造型。
2、在班級環(huán)境中布置一個國畫展示區(qū),加深對國畫這一繪畫形式的認知。
幼兒園大班美術欣賞教案:奔馬(徐悲鴻)
俗話說,凡事預則立,不預則廢。作為一幼兒園的幼兒園的老師,我們需要讓小朋友們學到知識,因此,老師會在授課前準備好教案,教案可以讓上課自己輕松的同時,學生也更好的消化課堂內容。幼兒園教案的內容具體要怎樣寫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幼兒園大班美術欣賞教案:奔馬(徐悲鴻)”大家不妨來參考。希望您能喜歡!
活動目標:
1、欣賞徐悲鴻用灰、濃、焦墨色和線條畫出的奔馬,感受奔馬的氣勢和力度。
2、在活動中引導幼兒通過多種途徑收集有關馬的資料,培養(yǎng)幼兒細心的觀察力和豐富的想像力,并能創(chuàng)編故事。
3、激發(fā)幼兒對美的整體感受,學習用體態(tài)、動作表現(xiàn)奔馬的激昂情緒;并初步嘗試用不同墨色表現(xiàn)馬的形態(tài)。
活動準備:
1、師生共同收集有關馬的圖片、圖書及其他
2、錄像帶《群馬奔騰》
3、徐悲鴻圖片《奔馬》
4、毛筆、宣紙、墨、水等
活動過程:
一:認識馬,豐富知識。
1、看錄像《群馬奔騰》,激發(fā)興趣
提問:①你們看到了什么?他們在干什么?這些馬是什么樣的?(引導幼兒仔細觀察馬的外形特征,幫助幼兒初步了解馬的具體結構)
2、設置懸念,引起幼兒思考
①你們知道馬有一個好聽的名字——千里識途的馬嗎?人們?yōu)槭裁催@樣叫馬呢?
②你們知道嗎,為什么馬是善奔快跑的呢?
③你還在哪里看見過馬?它是什么樣的?
二:欣賞徐悲鴻的《奔馬》,培養(yǎng)審美情趣。
1、組織幼兒將收集到的馬的信息、知識進行交流(圖片、圖書等)
2 、提問:你喜歡馬嗎?為什么?
(不僅小朋友喜歡馬,有一位叫徐悲鴻的先生也愛馬,他不但喜歡觀察馬,還喜歡畫馬。下面,老師就給你們講講他的故事)
3、以故事的形式簡述徐悲鴻先生愛馬,觀察馬,畫馬的故事
4、出示作品:《奔馬》
(1)提問:
①畫面上的馬在干什么?
②從什么地方看出馬在奔跑呢(注意觀察馬的身體動作)
③你覺得這匹馬的體魄怎樣?你是怎么看出來的?
④這匹狂奔的馬心情會是怎樣呢?(引出激昂、奔放等心情)
⑤如果你是這匹狂奔的馬,在大草原上奔馳,你的心情會是怎樣呢?
(2)創(chuàng)編故事:你能不能給這幅畫編一個好聽的故事呢?
(3)配上《群馬奔騰》音樂,整體感受作品的氣勢和力度。
教師小結:今天,我們看到畫家徐悲鴻的《奔馬》,這是一只非常歡快,自由奔放的馬兒,他有一股強大的力量,一股勇往直前、不怕困難的勇敢精神,在中國 人的心目中,把馬兒始終作為人才的象征。小朋友們,你們想不想學學馬兒在草原上歡快、自由的奔跑呢?
5、放錄像,幼兒歡快的隨樂表現(xiàn)奔馬的激昂情緒。
三:示范展示
1、提問:
①徐悲鴻先生畫的馬好看嗎?你喜歡嗎?你覺得馬的什么地方你最喜歡?為什么?(注意觀察用灰墨畫的身體,濃墨點的五官,焦墨掃的馬尾)
②你們知道,徐悲鴻先生用什么樣的筆墨來畫馬的嗎?為什么能使我們感到馬的氣勢和力度呢?
2、教師邊講解、邊示范。用大塊灰墨擺出馬的體態(tài),剛柔并濟的幾筆寫出四肢的主要肌骨,濃墨點五官,焦墨掃馬尾。
3、教師小結:徐悲鴻先行畫馬時很認真,他翻來履去地畫馬,熟悉馬的結構,肌肉,他運用中西方繪畫技巧結合,大塊的灰墨擺出馬的體態(tài),剛柔并濟的幾筆寫出四肢的主要肌骨,濃墨點五官,焦墨掃馬尾。徐悲鴻先生畫的馬很自然,很生動,就像活的一樣,非常有氣勢和力度。
4、幼兒自由作畫
5、作品展覽
兒童自由分析繪畫產(chǎn)生的不同效果,讓幼兒自己發(fā)現(xiàn)存在的問題。
幼兒園大班美術欣賞:變形的臉
俗話說,手中無網(wǎng)看魚跳。。優(yōu)質課堂,就是幼兒園的老師在講學生在答,講的知識都能被學生吸收,最好的解決辦法就是準備好教案來加強學習效率,。教案有助于老師在之后的上課教學中井然有序的進行。您知道幼兒園教案應該要怎么下筆嗎?下面是小編幫大家編輯的《幼兒園大班美術欣賞:變形的臉》,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活動目標:
1、體驗畢加索夸張、變形的藝術風格。
2、嘗試運用圖形、線條表現(xiàn)五官的變化。
3、在集體面前愿意大膽講述。
活動準備:
物質準備:裁成方形的彩色滌綸紙、畢加索美術作品若干(局部)、
經(jīng)驗準備:幼兒玩過照鏡子和照哈哈鏡游戲。
活動過程:
一、導入活動。激發(fā)幼兒參與活動的積極性。
師:今天,我們小朋友可真漂亮,你們想看看自己嗎?老師帶來了一種有趣的“鏡子”,我們來看看自己美不美?
幼兒觀察自己五官的變化。幼兒討論,教師總結。
二、欣賞畢加索作品,體驗夸張、變形的藝術風格。
師:我們的小臉變的真有趣,有一位畫家,叫畢加索,他也喜歡玩變臉游戲,我們來看看他是怎么變臉的。
出示作品引導幼兒觀察。
師:畫上的眼睛、鼻子、嘴巴都變成了什么?(線條、色彩、圖形等)這些臉和我們平常的臉一樣嗎?幼兒講述,教師總結(真能干,畫家用線條、圖形、和漂亮的顏色把臉上的五官進行了變化,這樣是作品看起來更有趣,是畫面更美了。)
三、幼兒操作,教師巡回指導。
師:我們也來學學畢加索玩有趣的變臉游戲好嗎?你想怎么變臉?
幼兒自主講述,教師重點幫助幼兒了解可以運用線條、圖形來變臉。
四、交代要求,幼兒作畫,教師隨機指導。
(1)、畫出變形的臉,在上面運用線條、圖形和美麗的顏色畫出變化的眼睛、嘴巴、鼻子等。
(2)、能大膽換顏色,嘗試使用每一種顏色。
(3)、用完的排筆放在顏料盒子的旁邊,以免弄臟顏料。
幼兒作畫,教師隨機指導,鼓勵幼兒大膽進行夸張的變形,對于幼兒獨特的表現(xiàn)方法給予肯定,幫助能力弱的幼兒學習模仿畫家的作品進行表現(xiàn)。
五、展示幼兒作品,共同欣賞評價。
1、請個別幼兒介紹自己的作品。
師:請你介紹一下你的畫哪里最美最特別!
2、互相欣賞,結束活動。
幼兒園美術教案:名畫欣賞
幼兒園美術教案:名畫欣賞
目的:
1、通過欣賞名畫,讓幼兒感受美,并能用較豐富的語言描述自己的想法與感受。
2、讓幼兒模仿畫面的構圖、造型,從而掌握繪畫中的一些技巧。
準備:名畫課件,幼兒繪畫工具。
活動過程:
1、與幼兒回憶畫過的人有哪些樣子。
2、演示名畫《大碗島的星期天》,引導幼兒欣賞:
(1) 你在畫中看到了什么?
(2) 這些人在干什么?他們有些什么樣的姿態(tài)?你能不能表演一下?
(3) 這是什么季節(jié)?你能猜出他們在什么地方?有什么樣的風光?
(4) 從畫面上你能看出這是在一天中的什么時候?
(5) 畫面上用了哪些線條?這些線條是朝哪些方向延伸的?看上去有什么感覺?
(6) 畫家畫這幅畫用了哪些顏色?這些顏色在畫面上是怎樣安排的?
(7) 畫家是怎么安排畫面的?(前面畫了些什么?后面畫了些什么?看上去一樣大嗎?哪個看上去更清楚些?為什么?)
(8) 看完整幅畫后,你感覺怎么樣?給這幅畫起個名字。
(9) 教師配樂朗誦解說詞,讓幼兒充分感受這幅畫的意境。
3、讓幼兒模仿這幅畫的構圖方式繪畫〈〈快樂的秋游〉〉。
附解說詞:
這是一個陽光明媚的星期天,人們從四面八方來到了風景優(yōu)美的大碗島,這里有綠油油的草地,茂密的樹林,蘭色的、清澈的河水在四周靜靜流淌著,河面上蕩漾著幾葉小舟;這里有各色各樣的人,男的、女的、老人、小孩,他們有的坐著輕聲交談,有的躺著休息,有的在河邊釣魚,有的在悠閑地散步……我躺在這片嫩綠的草地上,就象躺在柔軟的地毯上,舒服極了;我閉上眼睛,聽到風吹過樹葉的沙沙聲,從樹枝上傳來小鳥動聽的歌聲,人們隱隱約約講話的聲音,河面上小船劃過水的聲音……陽光暖暖地照在我的身上,象媽媽的手輕輕撫摸我的臉,我還聞到了花草淡淡的清香,我全身放松極了,這真是美妙的休息,我想永遠逗留在這里。
活動觀察記錄與反思:
這幅名畫所傳遞的信息非常豐富,因此在欣賞活動中幼兒的對話也很精彩,特別是在分析這幅畫的構圖時,幼兒找到了許多的對比關系:大的人在前面、小的人在后面,近的人明顯、遠的人模糊,明暗的對比,(人物)高矮的對比,多少的對比(有的地方人多,有的地方人少),粗細對比,胖瘦對比,直線(地平線)與曲線(河岸線)的對比,綠色和紅色的對比……孩子們的觀察力和分析能力真令我嘆服!
到目前為止,幼兒已進行了六次的名畫欣賞活動,開始呈現(xiàn)出不同的發(fā)展水平,有的幼兒還只停留在對作品某一個細節(jié)的注意,有的能較好地描述畫面,有的能對作品進行形式分析(即造型、色彩、構圖的分析),有小部分的幼兒甚至能理解作品所蘊含的內在意義。因此,在欣賞活動中,有的幼兒只能維持很短時間的注意,有的幼兒卻能自始至終保持很高的熱情,實現(xiàn)積極的互動。怎樣對不同發(fā)展水平的幼兒進行相應的指導,是我在以后的欣賞活動中需要解決的問題。
凡高《向日葵》美術欣賞教案
凡高《向日葵》美術欣賞教案
一、活動目標
1、欣賞凡高的作品《向日葵》,感受畫面中的內容,并試者感知《星月夜》和《向日葵》的不同之處。
2、創(chuàng)作“我心目中的向日葵”學會色彩的初步運用。
3、提高對美術創(chuàng)作的興趣,在活動中感受創(chuàng)作的樂趣。
二、活動準備
1、投影儀 2、凡高的作品 3、水粉顏料、油畫棒、紙、筆等繪畫工具。
三、活動過程
1、引入
(1)上節(jié)課我們學了凡高的《星月夜》——這節(jié)課《向日葵》
(2)出示圖片,問:看后有什么感覺?
2、仔細欣賞
(1)在畫面上看到了什么?
(2)除了這些你還看到了什么?
(3)畫家畫這幅畫時用了什么顏色?
(4)向日葵的顏色給你什么樣的感覺?
(5)畫面中的向日葵都一樣嗎?有什么不同???
(6)教師小節(jié)
4、評價
(1)你覺得這幅畫美嗎?
(2)你喜歡這幅畫嗎?
(3)你覺得這幅畫給你帶來什么樣的感覺?
5、聽音樂細細欣賞
6、出示《星月夜》和《向日葵》,讓幼兒進行比較
(1)同樣是凡高的畫,看看有什么不同?(線條、色彩)
(2)你更喜歡哪幅畫?為什么?
7、引導幼兒創(chuàng)作“我心目中的向日葵”
8、作品展示及評議
資料背景:
凡高在阿爾時期的系列作品《向》,是他舉世聞名的代表作,實際上他在移居阿爾之前,就在一二周的時間內在巴黎完成了4幅《向》。迷戀鮮艷色彩的凡高,從這時期起就開始意識到夏季之花向日葵是太陽的象征。在巴黎畫的4幅都不是插在花瓶中的,與阿爾時期的完全不同。從其筆法上也可以看出他受到了這時所交往的印象派畫家的影響,枯落的花瓣、干癟的枝葉、切斷的梗莖以及顆粒清晰的種子,均逐一精心描繪。這4幅與后來在阿爾畫室表現(xiàn)的“太陽=向日葵=充滿愛的心”這種凡高繪畫主題,有著不可磨滅的關聯(lián)。凡高雖然在阿爾總共畫了7幅《向》,但實際上以實物作為描述對象的只有4幅,其余3幅則是模仿復制而成。對于凡高來說,即使只是模仿,價值也不低于原作。他對模仿的畫面結構大加整理,費盡心力,使得黃色的變化組合也趨于完美。
中班美術欣賞活動教案(5篇)
教案可以讓小朋友們能夠在上課時充分理解所教內容,作為一名幼兒園的中班老師,我們要充分準備好教案課件,這樣小朋友們才能很好地理解教學中的知識點。如何才能將中班美術教案寫的清晰而有條理呢?88教案網(wǎng)小編收集并整理了“中班美術欣賞活動教案”,歡迎您參考,希望對您有所助益!
中班美術欣賞活動教案(篇一)
活動目標:
1、用不同的材料設計、制作有趣的垃圾箱。
2、學習運用拍打、捏、推、撕抓等方法進行創(chuàng)作,發(fā)展幼兒手部小肌肉動作的靈活性。
3、教育幼兒懂得垃圾不能隨地亂扔,要仍到垃圾箱里,培養(yǎng)幼兒從小要有環(huán)保意識。
活動重點:
能使用不同的材料設計、制作、裝飾垃圾箱。
活動難點:
學習運用拍打、捏、推、撕抓等方法進行創(chuàng)作。
活動準備:
1、剪刀,透明膠,彩色面團,切割好的飲料盒,有趣的動物造型垃圾箱圖片。
2、裝飾品材料,如:毛絨條、各種豆子、不同形狀顏色的卡紙、扣子等分別放在盤子里。
3、每個幼兒一個座墊,手工用的透明桌墊,打印出每個幼兒的名字卡片。
活動過程:
一、開始部分。
1、談話:逛街時如果有垃圾應該扔到哪里啊?
2、討論:
(1)說說垃圾箱有什么作用?
(2)說說垃圾箱是什么模樣的?
(3)你見過那些造型有趣的垃圾箱?
二、基本部分。
1、欣賞討論——教師隨著幼兒的回答,逐一出示有趣的動物造型垃圾箱圖片,如:熊貓垃圾箱,并將圖片貼在柜面上,與幼兒一起欣賞,說一說:
(1) 垃圾箱長什么樣子?引導幼兒說出動物垃圾箱的主要特征。
(2) 這些垃圾箱的外形有哪些地方不一樣?
(3) 它們相同的地方是什么?為什么要這樣設計?
2、教師示范制作垃圾箱——今天小兔子和朋友出去玩,吃了好多東西,又很多垃圾,可是它們找不到垃圾箱了,怎么辦?我們一起來制作垃圾箱吧!
(1) 出示材料,告訴幼兒用它們來制作垃圾箱。
(2) 選用一種顏色的面團,先將面團撕開,拍打壓扁,然后用面團把飲料盒包裹起來。
(3) 在包時可以用推、拉、捏的方式將紙盒包住,底部可以不包,包到切割口部分可以把面團包進紙盒內。
(4) 將飲料盒完全包好后,說想做什么動物造型的垃圾箱,說出特征,再用不同的材料裝飾垃圾箱。
3、創(chuàng)作指導——老師說明要求,請幼兒上桌坐好,先發(fā)給幼兒面團和紙盒,教師進行指導,待幼兒快做好后再發(fā)放裝飾材料,教師巡回指導。
4、動物垃圾箱展覽會——制作完成后,老師協(xié)助幼兒貼上名卡,并請幼兒將作品擺放在展覽柜上,組織幼兒座回小墊子上,大家欣賞交流。
三、結束部分。
小朋友們真厲害,制作了好多漂亮的動物垃圾箱,小兔子和他的朋友們可以把垃圾扔到垃圾箱里了,小朋友們也應該向小兔子們學習,如果有垃圾不要隨地亂扔,應找到垃圾箱仍到垃圾箱中去。
活動延伸:
1、將彩色面團、各種紙盒、裝飾品材料,如:毛絨條、各種豆子、不同形狀顏色的卡紙等投放在區(qū)域中。
2、生活中引導幼兒將垃圾扔到垃圾箱中。
中班美術欣賞活動教案(篇二)
活動目標
1、在已經(jīng)了解螃蟹外部特征的基礎上,利用螃蟹殼制作工藝品。
2、能與同伴兩兩合作,完成作品。
3、以愉快的心情欣賞自己和同伴的作品,并用簡潔的語言介紹自己的作品。
活動準備
收集洗凈曬干的螃蟹殼;制作材料:自粘紙、彩紙、皺紋紙、彩泥;畫框兩人―個;工具:剪刀、膠水、雙面膠、勾線筆;作品展示臺;范例一張;人手一張貼紙。
活動過程
1、交代任務,引起興趣。
師:今天我們―起來制作一種特殊材料的畫。不用油畫棒,不用水粉顏料,用什么呢?(師舉起蟹殼)
幼:是蟹殼。
師:對,用蟹殼制作“蟹殼畫”。
2、討論制作方法。
(1)師:用蟹殼怎樣來制作“蟹殼畫”呢?
(舉起背殼)這是螃蟹的背殼,看看像什么?可以變成什么?依次出示蟹鉗、蟹腿等
:老師還準備了一些輔助材料,它可以讓你變出的東西更生動逼真。
(2)師:今天,我們是兩個人一起完成―件作品。等一會兒,我們找個朋友商量討論一下,可以用蟹殼變成哪些東西,來完成一幅畫。
(3)師:和你的朋友一起來說說,你們想用蟹殼怎樣變東西。
3、幼兒制作蟹殼畫。
(1)師:接下來我們要把剛才的設想變成行動了,在制作前先選―個畫框,商量好,你做什么,我做什么,分別貼在畫框的什么位置才合適。
(2)完成后為自己的作品起個好聽的名稱。
4、展示欣賞介紹作品。
PPT課件
中班美術欣賞活動教案(篇三)
活動準備
1.廣告顏料、調色盤、玻璃珠、紙盒、圖畫紙、濕紙(毛)巾。
2.配套幼兒用書1.2《春姑娘的紗巾》。
活動過程
1.請幼兒翻開幼兒用書1.2《春姑娘的紗巾》,教師指導欣賞畫面并討論:
(1)圖上的春姑娘有一條美麗的紗巾,請你說說紗巾上有些什么顏色?
(2)紗巾上的線條和花紋鮮艷美麗,看看書上的范例,想想是怎樣畫出來的。
2.幼兒和教師一起嘗試作滾珠畫,引發(fā)幼兒的玩色興趣??芍徽垘酌芰姷挠變汉徒處熞黄鸩僮?,教師指導。
3.幼兒分組議論,說說怎樣畫成一幅滾珠畫。教師小結并完整示范珠子滾畫的方法。
(1)將圖畫紙放入紙盒內。
(2)將珠子放入紙盒內并滴幾滴顏料,雙手搖動紙盒使珠子滾動,另換珠子和顏色用同樣的方法滾畫。
(3)珠子滾動越大膽,用色越多,畫面的色彩、花紋就越美麗。
4.教師出示范例,啟發(fā)幼兒為春姑娘制作一塊更美的紗巾。
5.幼兒操作,教師鼓勵幼兒大膽使用顏色,并提示先用淺色,后用深色。
6.教師帶領幼兒將作品布置在美工角,并把許多作品拼在一起,組成一塊更美麗的紗巾,欣賞作品的美,分享成功的樂趣。
活動目標
1.讓幼兒嘗試用珠子作畫,感受滾珠畫的色彩、花紋及線條的美。
2.培養(yǎng)幼兒對色彩的興趣。
中班美術欣賞活動教案(篇四)
活動目標:
1.欣賞各種領帶,感受不同的線條、花紋、色彩搭配后帶來的美感。
2.能選擇多種工具遷移已有線條、圖案、色彩經(jīng)驗裝飾爸爸的領帶。
3.熟悉爸爸衣飾特點,體驗給爸爸設計、制作禮物的快樂,產(chǎn)生愛爸爸的情感。
活動準備:
1.裝飾爸爸的領帶PPT。
2.水彩筆、畫紙、花紋范例。
活動重難點:
1.重點:欣賞各種領帶,感受不同的線條、花紋、色彩搭配后帶來的美感。
2.難點:能選擇多種工具遷移已有線條、圖案、色彩經(jīng)驗裝飾爸爸的領帶。
活動過程:
1.播放課件,引發(fā)幼兒活動興趣。
提問:這是什么?一般誰會用到它?戴領帶的爸爸看起來怎樣?
2.創(chuàng)設“領帶博覽會”,帶領幼兒欣賞各種領帶。
師:今天我們這里要開領帶博覽會,一起來看看。
(1)請幼兒介紹自己喜歡的領帶。引導幼兒從顏色線條、花紋等方面介紹自己喜歡的領帶,感受圖案的美。
(2)教師進行總結、提升。
小結:這些領帶有的是以動物、植物、花卉、植物造型為主,有的以色塊為基本造型,還有的以線條做基本造型。
3.幼兒繪畫創(chuàng)作領帶,教師巡回指導。
師:你的爸爸會喜歡什么樣的顏色、圖案呢?鼓勵幼兒大膽說出爸爸的喜好。
師:這里還有一些領帶沒有被創(chuàng)造出來,你們也來試試看。創(chuàng)作前請你來想一想你的領帶想用什么顏色、造型來創(chuàng)作?
可針對個別幼兒的需要進行指導,重點關注有創(chuàng)意的作品。
1.將作品展覽,師幼共同欣賞、評價作品,感受給爸爸制作禮物的快樂心情。
(1)把幼兒設計、制作好的領帶掛在繩子上進行展覽,鼓勵幼兒欣賞、講述。
(2)請個別幼兒從材料、圖案、制作方法等方面評價自己或同伴的作品。
師:你喜歡哪條領帶?為什么?
(3)結合幼兒作品,從圖案的運用、設計的創(chuàng)新等方面進行點評。
中班語言兒歌《兩只蚊子吹牛皮》公開課視頻+PPT課件+教案+音樂(快板書)幼兒園班本課程《螺絲的奇妙力量》課件PPT主題故事教學活動
中班美術欣賞活動教案(篇五)
設計背景
孩子們的活動場所是活動室,要給孩子們多一些手工競技方面的鍛煉,培養(yǎng)孩子們的動手能力,而且深受孩子們喜歡。
活動目標
1、喜歡參加粘貼活動,對手工活動感興趣。
2、培養(yǎng)幼兒的動手能力。
3、讓幼兒學會用雙面膠。
4、引導幼兒能用輔助材料豐富作品,培養(yǎng)他們大膽創(chuàng)新能力。
5、讓幼兒體驗自主、獨立、創(chuàng)造的能力。
重點難點
重點:讓孩子們安全使用剪刀。
難點:通過操作來認識葡萄的形狀。
活動準備
白張紙、海綿紙,雙面膠,若干份。
新鮮葡萄,葡萄圖片。
活動過程
1。 教師出示食物葡萄問幼兒:這是什么,是什么形狀?
教師小結:葡萄是圓圓的,一顆顆葡萄就像是好朋友,它們緊緊的擁抱在一起。
2。你們見過哪些水果是圓的呢?
教師總結:蘋果,西瓜等。
3。出示教師提前貼好的葡萄圖片,讓小朋友們觀察,教師示范,貼葡萄。
4。幼兒分組,動手能力好的剪圓,動手能力較差的貼葡萄。
5。教師巡回指導,及時發(fā)現(xiàn)問題,及時指出,鼓勵孩子貼葡萄
6。 作品展示。
活動結束
讓幼兒把自己的作品拿回家給爸爸媽媽看。
教學反思
手工課是幼兒最喜歡的一門課,手工課提高幼兒的想象能力,手工課可以為孩子們創(chuàng)造練習技巧的能力。在活動中,我拿出葡萄吸引了幼兒的觀察,通過觀察來激發(fā)幼兒參與活動的積極性,培養(yǎng)幼兒的團隊精神。在活動中,幼兒動手操作,學會了合作,因此幼兒懂得了葡萄的形狀,有什么樣的規(guī)律。但部分動手能力較差的幼兒,在我要求觀察時注意力不集中,覺得有點難,高興的是有些幼兒的幫助下完成了一節(jié)課的手工,我認為在上課的過程中把握的不是很好,沒有什么專業(yè)能力,以后我會再接再厲,不斷提高自己的專業(yè)素質 。
幼兒中班美術欣賞教案五篇
教案可以讓小朋友更容易聽懂所講的內容,成為一名合格的中班老師,我們要提前做足教案課件設計環(huán)節(jié)的工作,這樣才能在面對小朋友們時心有成竹,為小朋友們解惑。您是不是不太清楚中班美術教案怎么寫呢?為此,88教案網(wǎng)小編從網(wǎng)絡上為大家精心整理了《幼兒中班美術欣賞教案》,僅供參考,希望能為您提供參考!
幼兒中班美術欣賞教案【篇一】
活動目標:
1、幼兒喜歡參加美術活動,能大膽講述自己所見裙子的花紋特點。
2、感受有規(guī)律的花紋裝飾的裙子與抽象花紋裝飾的裙子的不同美感。
3、嘗試用多種材料裝飾花裙。
活動準備:
1、各種花裙圖片制成的課件。
2、剪刀每桌1把,彩色塑料袋、畫報紙、皺紋紙、膠帶、貼花、亮片、紐扣、蝴蝶結、花邊等若干,分組擺放。
活動過程:
1、幼兒欣賞各種美麗的花裙,感受用有規(guī)律的花紋裝飾的裙子與用抽象花紋裝飾的裙子的不同美感。
教師:你們最喜歡哪條花裙?為什么喜歡?
教師:這條裙子的圖案是什么樣子的?在裙子的什么位置?圖案是重復一個單獨的花紋,還是多個花紋組合成一個圖案?
鼓勵幼兒說出自己觀察到裙子花紋的特點。
請幼兒說說看了這兩種花紋的裙子,分別有什么感受。
教師小結:有規(guī)律的花紋裝飾的裙子給人一種整潔、規(guī)律、統(tǒng)一的美感,抽象花紋裝飾的裙子給人一種豐富、活潑、生動的美感。
2、引導幼兒說說自己見過的花裙,為裝飾做準備。
教師:你還見過哪些花紋的裙子?花紋裝飾在什么位置?
裙子上除了有漂亮的花紋還有其他裝飾嗎?這些裝飾是什么?
3、引導幼兒分組討論,制作花裙。
教師:為了慶祝小朋友們自己的節(jié)日,我們一起為表演節(jié)目的小朋友裝飾裙子,讓她們穿著我們裝飾的花裙在舞臺上表演,好嗎?
教師介紹操作材料,幼兒自由分組,討論怎樣裝飾花裙。
鼓勵幼兒先商量裙子上用什么花紋和裝飾品,最后根據(jù)需要選擇材料,合作裝飾花裙。
4、鼓勵幼兒大膽設計,教師進行指導。
鼓勵幼兒與同伴交流自己的想法,然后嘗試合作完成花裙制作,教師在必要時給予幫助。
在小組制作中可先分工再合作,最后共同完成作品。
5、請每組推選一名小模特穿上裝飾好的花裙進行表演,其他幼兒欣賞、評價。
幼兒中班美術欣賞教案【篇二】
【活動意圖】
繪本閱讀是孩子喜聞樂見的一種閱讀形式,孩子們可以在繪本閱讀中掌握知識、提高認識、體驗快樂。繪本《艾瑪過化裝節(jié)》幽默、離奇,畫面生動,以簡單的植物為背景,由此可以看到艾瑪和他的朋友們生活環(huán)境的美麗和溫馨,色彩純凈柔和,構圖充滿童趣,特別是每只大象的動態(tài)都各不相同,形象可愛,是幼兒喜歡的類型。讓幼兒在欣賞美、表達美、創(chuàng)造美的過程中獲得技能的發(fā)展和提高。
【活動目標】
1.觀察繪本畫面色彩、圖形,并大膽表述。
2.用自己喜歡的形狀、不同顏色、裝飾大象。
3.體驗創(chuàng)造的快樂。
【活動準備】
1.繪本《艾瑪過化裝節(jié)》的PPT。
2.大象跳舞的Flash。
3.范畫一幅及不同形態(tài)大象圖片若干。
【活動過程】
(一)故事導入。
1.艾瑪?shù)奶貏e之處。
是誰?(出示PPT)這只大象和平時的大象有什么不一樣?
(二)理解故事內容,激發(fā)創(chuàng)作欲望。
1.森林里要舉行“化裝節(jié)”,艾瑪和它的朋友們在想什么呢?
2.天亮了,發(fā)生什么事情了?所有大象都變一模一樣會有什么麻煩?
3.如果你是大象,怎么打扮自己,讓自己變得漂亮而與眾不同?
(三)自選圖案進行創(chuàng)作。
1.如果你是大象,你會用什么圖形來裝飾自己?(三角形、方形、圓形等等)
2.出示范畫,觀察圖形的不同。
3.作畫要求。
4.幼兒繪畫,教師巡回指導。
(四)參加化裝節(jié)結束活動。
活動延伸:開展一次化裝節(jié)活動。
【活動反思】
繪本中的文字把整個故事帶進了充滿童趣可愛的氛圍,展現(xiàn)了艾瑪幽默的特色?;顒釉趲椭⒆犹嵘献骷寄艿耐瑫r,發(fā)展著孩子一個隨機應變的能力。在組織教學中也要根據(jù)讀本的內容靈活地制定課時目標。情景閱讀是需要老師設置一定的教學情景,引起孩子學習的欲望達到提高孩子各方面的能力的。
不足之處:
1、幼兒自主閱讀的成分不多。
2、問題的設置不夠簡潔。
幼兒中班美術欣賞教案【篇三】
活動目標:
1.積極參與戰(zhàn)勝大灰狼的活動,充分享受活動帶來的快樂。
2.初步學習有規(guī)律的整齊的粘貼方法。
3.激發(fā)幼兒感受不同的藝術美,體驗作畫的樂趣。
4.根據(jù)色彩進行大膽合理的想象。
重點難點:
重點:積極參與到美術活動中來,享受參與的快樂。
難點:學習粘貼的方法,能整齊的粘貼好籬笆
活動準備:
故事《戰(zhàn)勝大灰狼》、籬笆卡片若干、膠棒人手一個、印有小房子的畫紙人手一份
活動過程:
1.導入:講述故事《戰(zhàn)勝大灰狼》
師:"今天,我們來認識兩個新朋友,它們一個叫聰聰,一個叫小小……"教師講述故事《戰(zhàn)勝大灰狼》。引出籬笆的含義。讓幼兒觀察籬笆,找到籬笆的特點。
教師小結:籬笆是由一小塊一小塊小籬笆組成的,尖尖的頭在上邊,這樣才能把大灰狼扎得再也不敢來了。
2.教師示范粘貼過程
教師進行示范,注意強調膠棒的使用方法,以及涂上膠以后怎樣將籬笆粘得更牢固。
老師邊示范邊講:"我們在家的周圍插上籬笆,要從上到下直直地插下來,插得整齊一些,多一些,不讓"大灰狼"鉆進來。"
讓個別幼兒上臺進行練習,其他幼兒仔細觀察進行判斷,幼兒正確完成后給予其鼓勵。
3.幼兒動手,自己練習粘貼籬笆
幼兒練習粘貼"籬笆"。(教師巡回指導,讓幼兒根據(jù)已有的生活經(jīng)驗進行想象,老師的肯定也鼓勵了幼兒戰(zhàn)勝大灰狼的勇氣。)
幼兒作畫過程中,教師給予鼓勵,并且進行個別點評。對于優(yōu)秀作品和稍遜的作品都做出點評。
個別完成速度較快的幼兒可以對自己的籬笆進行裝飾。
活動結束:
師:"小朋友們太棒了,把小雞的家用籬笆圍得嚴嚴實實的,大灰狼再也進不來了,現(xiàn)在,我們一起放心的去玩耍吧!"
教學反思:
幼兒美術活動,是一種需要他們手、眼、腦并用,并需要把自己的想象和從外界感受到的信息轉化成自己的心理意象,再用一定的美術媒介把它表現(xiàn)出來的操作活動。
小百科:大灰狼:兒童童話里的反面角色。做百科高手"小兔子乖乖,把門兒開開,快點兒開開,我要進來。不開不開,我不開,媽媽不回來,誰來也不開。"路過我家窗臺的孩子,一蹦一跳地唱著這首歌,帶動我一起合著。突然一驚,這不是我們小時候唱的兒歌嗎,現(xiàn)在的孩子也唱嗎?小時候爸爸媽媽不是就用大灰狼嚇唬孩子不要隨便給陌生人開門的嗎?兒童節(jié)快到了,祝所有超齡兒童節(jié)日快樂,再讓我們一起回憶童年。
幼兒中班美術欣賞教案【篇四】
活動目標:
1、了解孔雀的外形特征和生活習性。
2、嘗試用各種彩紙剪貼裝飾孔雀,會用重疊的方法粘貼。
3、引導幼兒能用輔助材料豐富作品,培養(yǎng)他們大膽創(chuàng)新能力。
4、讓幼兒體驗自主、獨立、創(chuàng)造的能力。
5、培養(yǎng)幼兒的技巧和藝術氣質。
活動準備:
1、孔雀的圖片(梳理羽毛、展翅開屏等)
2、制作的孔雀圖片一幅
3、各種紙張:彩紙、電光紙、掛歷紙、皺紋紙等,剪刀,膠水。
活動過程:
1、了解孔雀的外形特征和習性。
(1)請幼兒說一說自己在哪兒見過孔雀,孔雀長什么樣子。
(2)出示孔雀的圖片,重點觀察孔雀的尾羽、翎羽長得什么樣子,了解孔雀的外形特征。
(3)出示孔雀梳理羽毛、展翅開屏的圖片,了解孔雀的生活習性。
(4)幼兒自由模仿孔雀梳理羽毛和開屏的動作,增加對孔雀的認識。
2、引發(fā)幼兒給孔雀制作羽毛的興趣,了解制作的基本材料和方法。
(1)教師出示事先做好的孔雀的羽毛引起幼兒制作的興趣,并請幼兒說一說老師是用什么材料制作的,猜一猜是怎樣做的。
(2)請幼兒說一說還可以用什么材料進行制作。
(3)教師出示各種材料(電光紙、掛歷紙、皺紋紙、卡紙、彩紙等),和幼兒共同談論怎樣制作。如:每根羽毛上選擇2——3種色彩的紙張,按照大小順序重疊粘貼。
3、教師示范制作,重點講解將三種色彩的紙按照大小順序重疊粘貼的方法。
4、幼兒制作,教師巡回指導。
(1)提醒幼兒小心使用剪刀,注意安全。
(2)將自己制作的羽毛粘貼在孔雀圖片上。
5、展示幼兒作品,互相欣賞。
讓幼兒觀看別人的作品,找出自己認為好的作品來。
活動反思:
本次活動是讓幼兒善于發(fā)現(xiàn)身邊的美,學會用藝術的形式表達美、創(chuàng)造美。《美麗的孔雀》通過觀察發(fā)現(xiàn)孔雀羽毛的美感,再根據(jù)孔雀羽毛的特征設計花紋。在教學中,我通過跳孔雀舞、畫孔雀來激發(fā)幼兒繪畫的興趣,感受動物的美,陶冶了幼兒的情感。
幼兒中班美術欣賞教案【篇五】
活動目標:
1.通過活動,引起幼兒對畫魚的興趣,能大膽地繪畫出簡單的魚的特征。
2.繼續(xù)學用“短線排列”的方法涂色,并使幼兒在選擇、調換顏色的過程中感受到色彩美。
3.提高手部肌肉動作的靈活性,要求幼兒將畫具和廢紙放在指定處。
活動準備:
1.課件、電腦、視頻展示儀、電視機
2.教具:欣賞魚若干條,范作兩張(一張涂得濃,一張涂得淡)
3.畫具:圖畫紙若干,每張紙上畫一個煎盤,用縫紉機在“煎盤”四周扎一圈細密的小孔,勾線筆,油畫棒,幼兒每人一份。
4.錄音機,“辦家家”歌曲的磁帶。5.玩具小貓。
活動過程:
一、設置情境,引起幼兒作畫的興趣
1.出示玩具小貓,告訴幼兒:今天是小貓的生日,朋友們送給它很多魚。
2.出示范例,引導幼兒觀察欣賞這些魚的造型(是用三角形、半圓形、橢圓形和線條組合而成的)。
:魚的種類很多,有大、有小,有的扁圓,有的細長,身上有美麗的花紋。
3.繼續(xù)講述:小貓想,如果能把這些魚燒成各種各樣的味道,變成美味好吃的`魚,請朋友們一起來吃該有多好啊。可小貓不會燒魚,怎么辦呢?(啟發(fā)幼兒動手幫小貓“燒魚”)
4.提問:你吃過怎么燒的魚?
讓幼兒憑借自己的生活經(jīng)驗來進行講述:白燒魚、糖醋魚等。
5.放課件圖片:老師從上收集了幾種美味好吃的魚,請大家來欣賞一下。
(有紅燒魚、清蒸魚、糖醋魚、蔥油魚、咖喱魚、水煮魚等)
魚的做法很多,魚的營養(yǎng)很好,人人都要經(jīng)常吃。
二、引導幼兒學“做”魚
1.老師先來幫小貓做一條魚。教師介紹煎盤,準備“燒魚”。
2.教師以燒魚的形式為幼兒作示范,邊講解:
先把魚放入煎盤里(在煎盤里畫上一條魚),然后在魚的周圍澆一層油(在盤邊用短線排列的方法涂黃顏色)
3.與幼兒討論可放些什么佐料。老師邊在魚的邊上或身上添畫上—些佐料,如綠色的蔥段、桔黃色的姜、咖啡色的醋、紅色的辣椒、咖啡色的醬油等。先在輪廊線圈內涂一圈,再在里面運用短線排列的方法來回涂,涂滿、涂濃,讓幼兒體會到魚變得“入味”了。
4.出示二張范例(一張涂得濃,一張涂得淡)供幼兒觀察討論:哪個煎盤里的魚味美?為什么?(顏色鮮艷的味美香味濃;顏色暗淡的魚肉香味淡。)
教師在暗淡的一張范例上示范涂濃的方法。
5.最后小心地撕去煎盤周圍的紙邊,一盤美味好吃的魚就做好了。
三、幼兒動手腦練習作畫,教師巡回指導
1.交代要求:
a.幼兒把魚畫大些,大膽勇敢地畫,魚畫好后涂上好看的顏色。
b.啟發(fā)幼兒選用一些蔥(綠色)、姜(桔黃色)、茄汁(紫色)、咖喱(淡黃)、醬油(咖啡色)、糖醋番茄醬(紅色)、色拉醬(白色)、及其它佐料相似的顏色,把魚“燒”得又香又美。
C.提醒幼兒運用“短線排列法”涂色,在掌握涂色方法的同時要有力氣地涂才能涂濃。
2.幼兒動手腦練習作畫,教師巡回指導、檢查。及時用語言提醒幼兒注意點。
3.對運用“短線排列法”涂色有困難的幼兒,進行個別輔導。
4.提醒幼兒最后小心地撕去煎盤周圍的紙邊。
四、引導講評
1.幼兒將各自的“煎盤”放在鋪好“桌布”的桌上。
2.教師抱著玩具小貓,和幼兒一起以“品嘗魚味”的形式作品。
對大膽造型、配色鮮艷以及構圖獨特的幼兒多作鼓勵;哪盤魚最好吃?建議可讓涂得好的幼兒介紹方法。鼓勵有些幼兒對自己的畫稍作加工。讓它們也變得“味美好吃”。對觀察仔細、想象力豐富的幼兒予以充分的肯定。也可用大家提建議的方法,幫助個別幼兒豐富畫面內容:如添上一些x,顏色好看,味道也更好等等。
講評后,給最佳“小櫥師”發(fā)獎。
五、唱歌曲“辦家家”。
放音樂,幼兒一起表演唱:“辦家家”,要唱得音準好聽,并配上動作。
六、活動延伸:
幼兒玩喂小貓吃魚的游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