綜合實踐活動教案小學
發(fā)表時間:2021-03-08語文實踐活動-一次有意義的集體視聽活動課件及教案。
語文實踐活動一次有意義的集體視聽活動
【三維目標】
知識與能力
明確視聽活動對于獲取信息的意義。
過程與方法
通過訓練提高獲取信息的能力。
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
捕獲有效信息,豐富自己的生活,提高生活質(zhì)量。
【教學重難點】
實踐活動
【教學法】展示交流
【課時】1課時
【合作探究展示】
一、知識預(yù)習
觀看影片《一個都不能少》,就主要情節(jié)、重要細節(jié),或?qū)τ捌哪承┑胤秸匋c自己的看法,或談一談看完影片后你的思考。
要求:
1.影片中的主要人物是誰?
2.影片的主要內(nèi)容是什么?(寫一段話100字。)
3.就影片中的一處細節(jié)談?wù)勀憧赐旰蟮母惺?。(寫一?00字左右的文字。)
二、課堂探究
1.思考要寫一篇比較成功的影評的前提條件是什么?
明確:必須先弄清要弄清故事梗概,即影片敘述的是一件什么樣的故事,起先怎樣,中間發(fā)生了哪些故事,再后來怎樣,最后結(jié)果如何。
2.聽力訓練
氣度也稱氣量,一個有氣量的人,往往是胸有大志而又能體諒別人的人。胸有大志,就不會計較小事,不爭一日之短長、一言之褒貶;體諒別人,就能容忍別人的缺點。
古之成大器者,都是有氣度的。
唐朝的韓愈和柳宗元在政治見解、文學見解上很不相同,兩個人幾乎論戰(zhàn)了一生。但是,當柳宗元死后,韓愈懷著哀痛的心情寫了《柳子厚墓志銘》,贊揚了柳宗元品格上的高風亮節(jié),并沒有因為多年的政治和文學論點而耿耿于懷。
諒解別人,不計較別人對自己的褒貶,是一種美德,是一種情操高度。人與人之間,爭論是難免的,但不能記仇,事過之后,仍以同志、同學、朋友對待他,這樣才算得上有氣度。
偉大導(dǎo)師馬克思和恩格斯之間的友誼,是人類友誼的典范。這種友誼是基于共同的偉大革命理想而建立的,也是靠彼此的理解、諒解來鞏固的。恩格斯在夫人逝世后,由于沒有接到馬克思的哀悼信,也曾有些難過。但是,他對馬克思的經(jīng)濟資助一如既往。后來,恩格斯得知馬克思一家在獲悉他夫人逝世消息后,曾痛苦萬分,哭得很傷心,他又主動向老友一家表示了歉意。革命導(dǎo)師的這種博大胸懷,更是我們學習的榜樣。
青少年在培養(yǎng)自己道德情操時,要有意識地加強自己的氣度培養(yǎng),克服斤斤計較的毛病,克服妒忌思想,克服猜疑心理,這對于成就大器是很有幫助的。一個人只有理解別人,諒解別人,才能獲得別人的理解和諒解。只有人與人之間形成了和睦友好的關(guān)系,社會上才能形成積極健康的良好氛圍。
1.一個有氣量的人往往是而又能的人。
2.文中兩個事實論據(jù)涉及4個有氣度的人物,其中突出贊賞的兩個人是()
A.韓愈馬克思B.韓愈恩格斯
C.柳宗元馬克思D.柳宗元恩格斯
3.我們青少年培養(yǎng)氣度,應(yīng)克服哪些不良習氣?
結(jié)合課本上的內(nèi)容思考,聽話時應(yīng)該注意什么問題?
(1)專心聽話要求聽話人思想要集中,聽懂、記住說話人的意思,如果邊聽邊東張西望,心不在焉,就會聽不明白,記不住,甚至聽錯,這樣不僅會浪費時間,有時甚至還會耽誤大事。
(2)專心聽話要求聽話人不僅要聽懂別人話語的意思,而且要掌握
話語中有價值的、有啟示的東西,從中發(fā)現(xiàn)一些以往不了解的內(nèi)容或不懂的道理,或從中引申出一些值得進一步思考的問題,及時抓住對方講話的要點。這就要求聽話人自覺、主動地傾聽,做一個積極的聽眾,以便從中嘗到更多的知識。
(3)專心聽話要聽懂說話人一些有深意的話語。有些話語包含了說
話人內(nèi)心深處的東西,要理解這些話語必須借助于說話人的表情、語調(diào)、語氣,因此別人說話時,一定要耐心專注地傾聽,注意察顏觀色。
(4)專心聽話還要自覺地排除其它聲音的干擾,養(yǎng)成能夠邊聽邊思考邊分析的良好習慣。
三、看當天的新聞聯(lián)播(把握主要內(nèi)容)
四、視聽有哪些要求?
一要有充分的準備,要抱著正確、明確的目的來完成視聽活動。
二是要專心。認真專注,全心投入,這是視聽有得的基本保證。
三是學會抓重點和要點,抓主要情節(jié)、人物和關(guān)鍵語句。
四是要養(yǎng)成眼耳并用,互為補充的良好習慣。
五、觀看了《一個都不能少》這部影片,請你說一下影片的主要內(nèi)容是什么?
(1)水泉小學的高老師要回家看望病重的母親,村長從鄰村找來
魏敏芝給高老師代一個月課。水泉小學每年都有學生輟學。高老師臨走時再三叮囑魏敏芝,一定要把學生看住,一個都不能少。十歲的張慧科因家里欠債無力償還,不得不失學到城里打工。魏敏芝記住高老師臨行前的叮囑,決心把張慧科找回來,她打聽到張慧科城里的住處,單身一人踏上了進城之路,十三歲的魏敏芝開始了在茫茫人海里的尋找之路……
(2)劇中講的是水泉鄉(xiāng)水泉小學高老師的媽媽病了,他要回家探
望,于是便請了一位年僅12歲的魏敏芝做代課老師。高老師臨走前再三叮囑魏敏芝班里的學生要一個都不能少。可是不久,張慧科因為家里窮去城里打工。魏老師就千里迢迢來到城里找張慧科。最后在電視臺臺長的幫助下他終于找到了張慧科。
六、我們常有這樣一種體驗:在看電影時,往往會有一個畫面,一個場面,一段音樂給了我們一種特別的感覺,或者某個人物的一句臺詞,一個動作,一個神態(tài),一個細節(jié)給了我們一種特別的感覺,再或者,故事的某段情節(jié),人物的不尋常的命運使我們陷入深深的思考?請大家回顧影片思考。
(1)我認為高老師的形象很感人。高老師臨走時,給魏敏芝留下二十六根粉筆,并吩咐她每天只能用一根,字不要寫得太大,以免粉筆不夠用,但又不能寫得太小,因為太小會影響學生的視力。這充分表達了他對粉筆的珍惜及對小孩子們的愛護。
(2)我認為為了籌備入城的費用,二十六位小學生在烈日當空的情況下,毫無怨言地齊心協(xié)力跟魏老師一起到磚場搬磚賺錢的場面非常感人,這反映出孩子們尊師、勤快、合作的精神。后來,他們用剩下的六塊錢買了兩罐可口可樂,大家你一口我一口爭喝的時候,那情景令人覺得既可笑又可憐。
(3)劇中最令人啼笑皆非的是當明新紅被挑選入縣校后,體育老師
要接走她的當天,魏敏芝竟將她收藏起來,不論鄉(xiāng)長怎樣苦口婆心地解釋、規(guī)勸,她都無動于衷,不肯將明新紅交出,鄉(xiāng)長無計可施下,無奈地用五毛錢跟頑皮小子張慧科“交易”,供出收藏明新紅的地點。魏敏芝這“初生之犢”那倔強,不畏強權(quán)的所作所為,看了真為她捏一把汗。
(4)我認為最感人的應(yīng)該是魏敏芝這一形象的塑造。嚴格地來說,
魏敏芝不算老師,她只是水泉小學的高老師臨時找來看管學生的,但就為高老師臨走時交代的一句話?“一定要把娃看住,一個都不能少”,她表現(xiàn)出了驚人的執(zhí)著和認真。盡管她不懂教學,但“責任”??這個教師身上最可貴的精神卻在她身上得到了最樸實無華也最完美的體現(xiàn)。她可以為找回學生而義無反顧,可以像珍惜生命一樣珍惜粉筆,她將一切我們無法想象的事情真切地呈現(xiàn)在我們眼前。也許就是她的“一根筋”讓我們記住了她,同時記住的還有她的質(zhì)樸和善良。
七、你認為《一個都不能少》這部電影所反映的主題是什么?
這部影片塑造了一位農(nóng)村女代課教師質(zhì)樸、善良的形象,以其獨特的角度,從一個側(cè)面反映了中國農(nóng)村教育的現(xiàn)狀,表現(xiàn)了貧困地區(qū)農(nóng)村教育中存在的令世人關(guān)注的問題?因貧窮而輟學。
八、張藝謀說:“《一個都不能少》是一部從內(nèi)容到形式都很平實、傳統(tǒng)、司空見慣甚至非常老套的電影,這恰巧是我們的一個目的:在司空見慣中拍出一份真切和力量來。我們拍電影的人,在今天電影市場的需求下,當然要把電影拍得好看。所以,我們的另一個目的就是:電影除了好看以外,還能告訴大家什么,讓大家想什么,關(guān)心什么,愛什么……因為我堅信,觀眾的口味并不如我們所設(shè)想的那樣單一和膚淺?!毕旅婢驼埬銈冞@些小觀眾談一下你對“農(nóng)村學校輟學”這一現(xiàn)象的認識。
(1)我認為對于貧困農(nóng)村的輟學問題,社會上應(yīng)該多獻一些愛心,有錢出錢,有力出力,多建幾所希望小學。
(2)我從網(wǎng)上了解到水泉小學是《一個都不能少》攝制組組建的,它是社會愛心的結(jié)晶。而水泉小學則只剩1名教師和6名學生在苦苦支撐……水泉小學今天的困境再次證明,面對現(xiàn)實,社會愛心似乎仍然是杯水車薪。真正有能力、有責任保證“一個都不能少”的應(yīng)當是各級政府與相關(guān)部門。政府需要大力弘揚和倡導(dǎo)社會愛心的積極作用,卻永遠不能遮蔽自身應(yīng)盡的公共責任。
教師小結(jié):
我想,首先要做的就是家長、學校、政府各司其職、各盡其責,三個方面缺一不可方能做到“一個都不能少”!同學們,視聽的目的除了要獲取一些有用的信息外,還要學會觀賞,學會主動思評,這樣才能真正有所收獲。
鞏固訓練
1.與同學合作,根據(jù)自選的一則故事,設(shè)計幾幅畫,構(gòu)思要連貫、完整,為每幅畫配上解說詞。然后由一位同學看著畫面講故事,其他同學邊看畫邊聽故事。
2.利用課余時間,每天利用10-15分鐘的時間,看一檔固定的電視節(jié)目,并與自己的家人做交流。
相關(guān)知識
八上語文實踐活動師生自行設(shè)計課件及教案(蘇教版)
語文實踐活動(師生自行設(shè)計)
模擬科技新聞發(fā)布會
【三維目標】
知識與能力
了解學習一些當代高科技知識。
過程與方法
大膽展望高科技的發(fā)展。增強熱愛科學、追求科學的意識。
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
體驗自主學習、活動的樂趣。
【教學重難點】模擬科技新聞發(fā)布會
【教學法】引導(dǎo)法,自主學習法.
【合作探究展示】
一、活動準備
(一)材料準備
1、一部分同學有小發(fā)明或者有某種技術(shù)設(shè)想、創(chuàng)意的,將相關(guān)的成果或創(chuàng)意用恰當?shù)恼Z言從不同的角度加以介紹。有些同學也可以去各種科技書刊中查閱,盡可能找到多的材料,然后根據(jù)不同的成果的特點,依據(jù)一定的要求,寫成講話稿。
2、因為牽涉到“新聞發(fā)布”,所以,必須了解“新聞”的一般特點,使上述講話稿合乎一般“新聞發(fā)布”的要求。這一點需要在老師的知道下有目的有計劃地進行。
3、有些需要圖片作輔助說明的,有些成果與要作立體展示的,則盡早制作好課件,屆時幻燈投影。
(二)組織準備
模擬科技新聞發(fā)布會,既然“模擬”,就必須力求全真。班級同學需要在會議籌備小組和老師的指導(dǎo)下,作一些分工。比如誰為會議主持人,哪些人作為記者,哪些人作為企業(yè)界人士,哪些人作為精通科技的專家學者等等。
(三)會場布置
一般情況下,利用班級的黑板,書寫會標和一些標語,借助多媒體造勢,以營造氛圍。
三、活動方案
(一)小組篩選
在各自分頭準備后,各小組先作交流,而后推選出2人到發(fā)布會展示。一旦人選確定,全班學生則要全力以赴幫助這兩位同學,搜集材料,制作圖片,準備“發(fā)布”的新聞稿。
(二)發(fā)布新聞
在主持人的主持下,按序由各發(fā)明人上臺講解,展示自己的成果,或產(chǎn)品,或創(chuàng)意。其間,與會的“記者”、“企業(yè)界人士”和“專家”可以就你的產(chǎn)品及其介紹當場提問,也可以對成果的轉(zhuǎn)化開發(fā)進行洽談。
(三)專家評價
請與會“專家”就本次科技新聞發(fā)布會的內(nèi)容價值意義做出評價。
四、成果展示
1、利用校內(nèi)廣播、電視、黑板報等在班級內(nèi)或者在校內(nèi)搞一個科普宣傳周,可以宣傳,可以展覽。
2、在校內(nèi)有關(guān)媒體上報道本次“模擬科技新聞發(fā)布會”的盛況。
3、每位同學圍繞本次發(fā)布會寫日記2—3篇。
《感受自然》綜合實踐活動課設(shè)計
走過四季走進春天
——《感悟自然》綜合實踐活動課設(shè)計
教學內(nèi)容:
《感悟自然》選自義務(wù)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語文》(人教版)七年級上冊第三單元“綜合性學習”。
設(shè)計理念:
主要圍繞“感悟自然”這一課題展開,并通過“走過四季”和“走進春天”兩大活動板塊,創(chuàng)設(shè)音樂、畫面、文字的立體意境,追求媒體信息的最佳組合。
教學目標:
1、走進自然,熱愛自然,體驗自然,增強環(huán)保意識。
2、學會積累,學會觀察,學會想像,提高寫作能力。
教具準備:
能隨音樂播放圖片的多媒體課件;實物投影。
走過四季
教學環(huán)節(jié)
教師行為
學生行為
設(shè)計意圖
導(dǎo)
入
如果沒有對生活的熱情,怎會有“朝辭白帝彩云間,千里江陵一日還”的熱烈浪漫?如果沒有對祖國山水、人文風物的癡迷,怎會有“日出江花紅勝火,春來江水綠如藍”的濃濃詩情?怎會有“采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的怡然陶醉?今天就讓我們走近山川、河流,走近花草、樹木,走近自然,感悟自然!
學生面帶微笑,觀賞畫面。
清新自然的導(dǎo)語,色彩和諧的背景,曲調(diào)優(yōu)美的音樂,使美的空氣彌漫在課堂的每一個角落,啟動了學生美的情感體驗,奠定了本堂課的基調(diào)。
“
我
選
擇
,
我
喜
歡
!”
寒來暑往,四季更替,在座的每位同學都經(jīng)歷了十幾回這種周而復(fù)始的變化。季節(jié)的體驗給我們留下了揮之不去的記憶。一年四季,你最喜歡哪個季節(jié)呢?作出選擇后與同學交流感受,并說說自己喜歡的理由。
伴隨音樂聲,學生們欣賞四季流動風景畫,交流對春、夏、秋、冬的感受,并說喜歡的理由。
此環(huán)節(jié)重在通過自主選擇,鼓勵學生敢于把觀察的景物和內(nèi)心的感受,與他人交流培養(yǎng)觀察能力和表達能力。
“
我
描
繪
,
我
分
享
!”
謝謝同學們。你們獨特的感受讓老師仿佛在聆聽一首首美的贊歌??磥?,每位同學對大自然都“情有獨鐘”。那么趕快拿起你們手中的畫筆,畫出《我心中的美景》,展示出來和大家一起分享!
5分鐘后,教師收上學生作品,投影展示,作者解說。
此時,教室呈現(xiàn)出積極思考、寬松和諧的學習氛圍,學生們拿著畫筆,認真地描繪著自己心中最美的季節(jié),最美的景色。
采擷如下:
生:我畫的是一幅蓮花圖??矗徎ㄩ_得多漂亮呀!我希望同學們看到蓮花就會忘記夏的炎熱。像我一樣喜歡蓮,喜歡夏。
生:我畫的題目是《生命》。春天來了,柳樹長出了嫩綠的葉子,花兒也開放了,小草偷偷地從土里鉆出來,嫩嫩的,綠綠的。小朋友們在柳樹下嬉戲??蓯鄣男▲B也聞著那迷人的芳香。
生:我畫的是《收獲》。畫了一片玉米。一個農(nóng)民開著自己的車來收玉米,他看到這么好的收成,高興得合不攏嘴了。
生:我的畫十分簡單,只不過是幾棵沒有多少葉子的大樹和幾片落葉。葉子雖然已經(jīng)飄落,但它會化成肥料滋養(yǎng)大樹,使大樹明年長得更茂盛。
生:我畫的這幅畫題為《梅》。梅花不畏寒冷,在嚴寒中競相開放的精神和頑強的生命力值得我們學習。
生:春光融融,詩人乘著小船,漫游在湖上,欣賞著春天的美景。所以我起名為《潮平兩岸闊,風正一帆懸》。
生:我畫的也是春季圖。有綠樹、有小草、還有鮮花,表現(xiàn)的是一片生機勃勃的景象。
……
在交流自己對季節(jié)的感受后,此環(huán)節(jié)設(shè)計旨在展開學生的聯(lián)想與想像,使其加深對自然的理解,實現(xiàn)與自然的溝通。
“
我
參
與
,
我
成
長
!”
在感受,品味了同學們的作品,老師想起羅丹的一句名言“生活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發(fā)現(xiàn)美的眼睛?!蔽覀冇米约荷朴诎l(fā)現(xiàn)的眼睛,看到了大自然的美景。確實大自然賦予了我們太多太多的東西:美麗的鮮花、可愛的小草、參天的大樹、清澈的溪流……我們作為大自然的孩子,該如何把它打扮得更美麗呢?讓我們一起參與,一起成長,來做一回“美容師”!
學生相互交流,顯得頗為興奮:
生:假如我是美容師,我會把滿山栽上樹!那樣可以凈化空氣!
生:我會在校園的各個角落里種好多花,讓學校變成花的海洋,讓老師和同學每天都心情愉快!
生:我也要當“校園美容師”,我會讓每位同學帶上一粒花種子,在校園種下,細心地照料,耐心地等待,總有一天,校園會芳香撲鼻!
生:假如我做美容師,讓綠色充滿這城市:小溪不再有污漬,快樂溪水在奔馳,地上不再有團紙,干凈清新讓人舒適,課桌上不再刻名字,世人也不再使用一次性筷子。
生:假如可以,我也會讓世界每寸土地充滿綠意;假如可以,我也會讓人間每顆心靈充滿朝氣!
……
讓學生感受到自然美景的同時,通過“我做美容師”活動,把語言付之行動,在成長中參與,在參與中成長,養(yǎng)成強烈的環(huán)保意識。
小
結(jié)
看來,同學們不但善于觀察,想像力也很豐富,那么就把語言付之于行動吧!用自己一雙親切的手,一顆誠摯的心去愛護我們的大自然!
學生微笑著,頻頻點頭,略有所悟。
由課內(nèi)向課外延紳,是“大語文觀”的體現(xiàn)。
走進春天
教學環(huán)節(jié)
教師行為
學生行為
設(shè)計意圖
導(dǎo)
入
上節(jié)課,我們告別城市的喧囂,投入大自然綠色的懷抱,感受到了春的生機,夏的盎然,秋的成熟,冬的美麗……有人說,一年四季,春最浪漫,它是萌芽的季節(jié),也是復(fù)蘇的時機,更是綠化的良辰。是啊,春天用她的一雙纖手揭開了大自然高雅的面紗,慷慨地奉獻著繽紛與芳香,給人們帶來歡樂與希望。走過四季后,今天就讓我們走進春天,和春天來一次最親密的接觸!
“走過四季”后,帶領(lǐng)學生“走進春天”,由面到點,做到知識的延伸、擴展、深化。
資
料
庫
丨
憶
春
好!先讓我們點擊記憶的屏幕,打開記憶資料庫,把古往今來,吟詠春天的詩詞曲文呈現(xiàn)出來吧!
(播放音樂《春江花月夜》)
同學們的記憶力真棒!這就是年輕的優(yōu)勢,青春的魅力。確實春天真的好美好美,愿春滿人間,永駐心間!
學生欣賞關(guān)于“春”的詩、畫、齊誦感知美。
孟浩然《春曉》
蘇軾《惠崇春江晚景》
杜牧《江南春》、《清明》
杜甫《江畔獨步尋花》、《春夜喜雨》
白居易《憶江南》、《錢塘湖春行》
李商隱《無題》
賀知章《詠柳》
杜甫《春望》
白居易《草》
王維《相思》
李煜《虞美人》
張若虛《春江花月夜》
學生們欣賞關(guān)于“春”的幾幅國畫……
討論感知美
此環(huán)節(jié)把美文、美景、美的音樂融為一體。給學生們提供一個展示自我的空間,大大激活了思維,放飛了心靈。在提高學生審美能力的同時也培養(yǎng)了學生積累習慣。
鑒
賞
屋
丨
讀
春
我們的祖先因為熱愛春天,熱愛生命,所以寫下了千古絕唱。在眾多的文學形式中,老師很喜歡散文,它最自由活潑,最沒有拘束。有人說:它可以是輕妙的世態(tài)風俗畫,也可以是安寧的月光小夜曲;可以是激越昂揚的風暴,也可以是靜靜流淌的小溪。今天,就讓我們一起來重溫朱自清先生的散文《春》,去感受、去品味一段段美的旋律。
面對屏幕上的這一幅幅畫面,同學們很可能被它洋溢的詩情所感染,被它盎然的生機所震撼。親愛的同學,能告訴我和大家你偏愛哪幅畫嗎?
配樂朗誦《春》。
用心去感受美妙的春之舞曲;
用心去品味動人的春之畫面。
生:我最喜歡的是“迎春圖”。放飛風箏、放飛心情、放飛夢想,是多美的一件事啊。
生:“春風圖”寫出了春風的柔和,用了比喻句“像母親的手撫摸著你”非常貼切,所以我最喜歡它。
生:這五幅圖我都很喜歡,但更喜歡“春雨圖”。文中寫到春雨“像牛毛、像花針,像細絲”表現(xiàn)出春雨又細又密還很亮,“樹葉兒綠得發(fā)亮,小草也青得逼你的眼”,這是用擬人手法,側(cè)面寫春雨,寫出自然界的萬事萬物被春雨洗禮后,非常干凈。
生:“春花圖”中“你不讓我,我不讓你,都開滿了花趕趟兒,用了擬人手法,寫出了春花競相開放,其中“紅的像火,粉的像霞,白的像雪”用了比喻手法,寫出了春花色彩斑斕,這些都表現(xiàn)出了春天的勃勃生機。
此環(huán)節(jié)的設(shè)計力求通過配樂朗讀、自主探究營造一個學生、文本、教師多向交流的“對話”場。學生在交流中受到情感和藝術(shù)的熏陶,加深對作品的理解,提高感受美、鑒賞美、創(chuàng)造美的能力。
寫
作
園
丨
書
春
同學們的精心挑選,果然不同凡響。既然春天是如此之美,既然文人墨客,凡夫俗子都為春夢所陶醉。那么,年輕的同學們能用你“鐵一般的胳膊和腰腳”為自己打造心中的春天嗎?用你的口、你的手,追求你心中的“春之夢”吧!
(再次播放音樂《春江花月夜》)
小組合作,嘗試:
用一句話形容春天;
用一段話描會春天。
生:隨著綠的萌動,天也藍了,鳥也醒了——又一度春光乍瀉!
生:春天,讓你全身每個細胞都在盡情地呼吸,暢快地沐浴。
生:春天,是對寒冷的一種抵御,也是對溫暖的一種承諾!
生:這正是萬物復(fù)蘇的陽春時節(jié),桃灼灼,柳依依,山抹黛,水漾綠,一派好生機!
生:它是生命的季節(jié),小草播土而出,花朵綻放,燕子歸來。
它是綠色的季節(jié),大地披上綠裝,樹葉青了,河塘綠了。
它是孩子的季節(jié),奔跑的孩子笑了,飛舞風箏,飛舞童心!
此環(huán)節(jié)把活動課和寫作課巧妙地聯(lián)系起來,在和諧氣氛中練筆,為課后寫以“春”為話題的文章作好準備。
拾
貝
灘
丨
惜
春
真是太美了,老師仿佛也置身于春天的世界,到處鳥語花香,老師仿佛在品讀一句句抒情詩,在觀賞一幅幅山水畫,在聆聽一首首美的贊歌!
同學們,能試著總結(jié)今天這堂課的主題詞嗎?
學生討論歸納:
感謝春天!
珍愛春天!
培養(yǎng)學生的領(lǐng)悟力,促進學生歸納總結(jié)能力的提高。
小
結(jié)
“感謝春天!珍愛春天!”它是我們在今天課堂的沙灘里,撿到的一枚最寶貴的貝殼。“一年之計在于春,一天之計在于晨,成功之計在于勤,一生之計在青春”!愿我們策馬揚鞭,奮勇奔馳吧!
(播放“策馬奔馳”的音樂及畫面)
創(chuàng)設(shè)情境,
營造氛圍,
烘托情感,
產(chǎn)生共鳴。
一元一次方程集體備課教案
每個老師上課需要準備的東西是教案課件,大家在認真寫教案課件了。只有寫好教案課件計劃,未來工作才會更有干勁!你們會寫一段優(yōu)秀的教案課件嗎?小編特地為大家精心收集和整理了“一元一次方程集體備課教案”,歡迎您參考,希望對您有所助益!
數(shù)學課時授課計劃
授課時間:2012年11月4日執(zhí)教者:
課題5.1一元一次方程課時第1課時課型新授教學設(shè)計者
教學
目標⒈通過對多種實際問題的分析,感受方程作為刻畫現(xiàn)實世界的有效模型的意義.
⒉通過觀察,歸納一元一次方程的概念.
⒊體會解決問題的一種重要的思想方法——嘗試檢驗法.
⒋理解等式的兩個性質(zhì),并初步學會利用等式的兩個性質(zhì)解一元一次方程.
教學
重點利用等式的兩個性質(zhì)解一元一次方程.教學
難點一元一次方程的概念和用嘗試檢驗法求方程的解
教學
方法教學
用具多媒體
教
學
過
程集體備課稿個案補充
一、創(chuàng)設(shè)情境,引入新課
kitty與小熊是一對好朋友!他們決定本月8號要去離家很遠的游樂場旅行……
問題1:今天是2號,再過幾天是8號呢?
問題2:終于盼來這一天了。坐出租車到車站花了5元,又買了兩張去游樂場的車票,總共花去了13元.去游樂場的每張車票要多少元?
問題3:門票的原價是多少?
大家一起來說一說!
同桌為一組,我們一起來找找這些方程有什么共同的特點
1、方程的兩邊都是整式2、只有一個未知數(shù)3、未知數(shù)的指數(shù)是一次。這樣的方程叫做一元一次方程!!
二、講授新課
1、問題4:1、kitty與小熊玩的第一種游戲射擊(限一人射2次),第二次射擊成績是9環(huán),問第一次是幾環(huán)?
只取整數(shù)環(huán)
由已知得,x為自然數(shù)且只能取0,1,2,3,4,5,6.把這些值分別代入方程左邊得。這種方法叫嘗試檢驗法
x0123456
使方程左右兩邊的值相等的未知數(shù)的值叫做方程的解。
練習:判斷下列t的值是不是方程2t+1=7-t的解:
(1)t=2(2)t=-2
2、課堂練習:見課件
3、小結(jié):
4、作業(yè):見作業(yè)本
教學
反思
改進
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