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音樂絲竹相和教案
發(fā)表時間:2021-03-08過濾和結晶 教案(一)。
作為杰出的教學工作者,能夠保證教課的順利開展,高中教師要準備好教案,這是每個高中教師都不可缺少的。教案可以讓學生更好的消化課堂內容,幫助高中教師有計劃有步驟有質量的完成教學任務。您知道高中教案應該要怎么下筆嗎?為滿足您的需求,小編特地編輯了“過濾和結晶 教案(一)”,歡迎閱讀,希望您能夠喜歡并分享!
過濾和結晶教案(一)
教學重點:用過濾和結晶分離混合物的一般原理。
教學難點:利用結晶方法,分離幾種可溶固體物質的混合物的原理。
教學過程:
引言:在生產生活中,人們所接觸到的物質很多都是混合物,為了適應各種不同的需要,常常要把混合物里的幾種物質分開,得到較純凈的物質,這叫做混合物的分離,過濾和結晶是最常用的混合物分離的方法。
(板書)第四節(jié)過濾和結晶
一、過濾
1.定義:過濾是把溶于液體的固態(tài)物質跟液體分離的一種方法。
2.原理:過濾時,液體穿過濾紙上的小孔,而固態(tài)物質留在濾紙上,從而使固體和液體分離。
3.操作方法:
例如:粗鹽提純(請學生設計實驗步驟)展示粗鹽,讓學生看到粗鹽上的沙子等不溶性固體物質,以利于學生思考?!網wW.QX54.CoM 群學網】
(演示實驗)粗鹽提純
歸納出:
(1)步驟:
①在燒杯中溶解粗鹽
②過濾
(2)注意事項:
一貼:濾紙緊貼漏斗內壁
二低:濾紙低于漏斗邊緣0.5cm
濾液低于濾紙邊緣
三靠:漏斗下端緊靠燒杯內壁
玻璃棒靠在三層濾紙?zhí)?/p>
燒杯靠在玻棒上傾倒液體
(3)玻璃棒的作用
溶解——加速溶解
過濾——引流
讓學生總結過濾作為分離物質的一種方法的適用范圍。
過濾是用于分離不容性固體和可溶性固體的一種方法。
設問過渡:如果要分離硝酸鉀和氯化鈉固體能用過濾的方法嗎?如果不能,想一想能用什么方法來分離它們?
二結晶
1.定義:溶質以一定幾何形狀的晶體從溶液中析出的過程叫做結晶。
2.原理:幾種可溶性固態(tài)物質的混合物,根據(jù)它們在同一種溶劑里的溶解度不同,用結晶的方法加以分離。
(講述)常用的結晶方法主要有兩種,對于溶解度受溫度影響不大的固態(tài)溶質,一般用蒸發(fā)溶劑的方法得到晶體;對于溶解度受溫度影響較大的固態(tài)溶質,一般可以用冷卻的熱飽和溶液的方法,使溶質結晶析出。
例如:硝酸鉀中混有少量氯化鈉,應怎樣分離?
(演示實驗)在燒杯中加入10g和NaCl混合物,注入15mL水,加熱使混合物完全溶解,然后冷卻,觀察的析出,再進行過渡,晶體留在濾紙上,NaCl溶解在濾液中。
(講述)我們已經知道,的溶解度受溫度變化的影響較大(80℃時,的溶解度是169g,20℃時為31.6g),因此較高溫度下的飽和溶液降溫時,部分從溶液里結晶析出。而NaCl的溶解度受溫度變化的影響較?。?0℃時,NaCl的溶解度是38.4g,20℃時為36g),降溫時大部分NaCl仍溶解在溶液里。過濾時,晶體留在濾紙上,大部分NaCl仍留在濾液里(這種濾液叫做母液)。
小結:
作業(yè):課本142頁習題1、2、3
相關知識
過濾和蒸發(fā)
一名合格的教師要充分考慮學習的趣味性,作為高中教師就要根據(jù)教學內容制定合適的教案。教案可以讓學生們能夠更好的找到學習的樂趣,幫助高中教師能夠井然有序的進行教學。高中教案的內容要寫些什么更好呢?為滿足您的需求,小編特地編輯了“過濾和蒸發(fā)”,希望對您的工作和生活有所幫助。
第一節(jié)混合物的分離和提純—過濾和蒸發(fā)
班次姓名學號
一、學習目標
1、掌握過濾、蒸發(fā)的原理和實驗操作;
2、掌握SO42-的檢驗方法。
二、問題與題例
問題1、過濾操作要點?
一貼:緊貼漏斗內壁;二低:濾紙應略低于漏斗邊緣,液體的應略低于濾紙的邊緣;三靠:向漏斗中傾倒液體時,燒杯的應與玻璃棒接觸;玻璃棒的應和過濾器有三層濾紙?zhí)庉p輕接觸;漏斗頸的應與接受器的內壁接觸。
問題2、蒸發(fā)操作的注意事項?
加熱時不要將溶液,當蒸發(fā)中出現(xiàn)較多時,即停止加熱,利用將剩余液體蒸干。
問題2、通過過濾和蒸發(fā)操作后得到的是比較純的氯化鈉嗎?可能還有什么雜質沒有除去?怎么檢驗得到的溶液中是否含有SO42-?
SO42-的檢驗:向試管中加入未知溶液,先滴入幾滴使溶液酸化,再滴加幾滴使溶液酸化,再滴加幾滴溶液,有析出,證明未知液中含有SO42-。
三、目標檢測
1、實驗室進行過濾和蒸發(fā)操作時,都要用到的儀器是()
A.燒杯B.玻璃棒C.蒸發(fā)皿D.酒精燈
2、蒸發(fā)操作中必須用到蒸發(fā)皿,下列對蒸發(fā)皿的操作中正確的是()
A.將蒸發(fā)皿放置在鐵架臺的鐵圈上直接用酒精燈火焰加熱
B.將蒸發(fā)皿放置在鐵架臺的鐵圈上,并加墊石棉網加熱
C.將蒸發(fā)皿放置在三角架上直接用酒精燈火焰加熱
D.在三角架上放置泥三角,將蒸發(fā)皿放置在泥三角上加熱
四、配餐作業(yè)
(2)A組
1、實驗室進行NaCl蒸發(fā)時,一般有以下操作過程:①放置酒精燈②固定鐵圈位置③放上蒸發(fā)皿④加熱攪拌⑤停止加熱、余熱蒸干。其正確的操作順序為()
A.②③④⑤B.①②③④⑤C.②③①④⑤D.②①③④⑤
2、某學生用托盤天平稱量6.5g氯化鈉細小晶體(1g以下使用游碼),但由于操作不慎,他將氯化鈉和砝碼的位置放顛倒了,那么實際稱得的氯化鈉質量是
A.6.5gB.6.0gC.7.0gD.5.5g
(3)B組
1、草木灰中富含有鉀鹽,主要成分是碳酸鉀?,F(xiàn)從草木灰中提取鉀鹽,并用實驗檢測其中的SO42-、Cl-和CO32-。
(1)從草木灰中提取鉀鹽的實驗操作順序如下:①稱量樣品②溶解和沉淀
③④⑤冷卻結晶。
(2)用托盤天平(指針向上的)稱量樣品時,若指針偏向右邊,則表示
A.左盤重,樣品輕B.左盤輕,砝碼重C.右盤重,砝碼輕D.右盤輕,樣品重
(3)在進行②③④操作時都要用到玻璃棒,其作用分別是、、。
(4)將制得的少量晶體放入試管,加蒸餾水溶解并把溶液分成三份,分裝在三支試管里。
①在第一支試管里加入稀鹽酸,可觀察有生成,證明溶液中有
②在第二支試管里加入足量稀鹽酸后,再加入氯化鋇溶液,可觀察有生成,證明溶液中有。
③在第三支試管里加入足量稀硝酸后,再加入硝酸銀溶液,可觀察有生成,證明溶液中有。
(4)C組
1、NaCl樣品中含有少量的Na2SO4和Na2CO3,按下列流程進行凈化,請在流程中的()中寫上合適的試劑,在[]中寫上實驗操作名稱。
氯化鈉樣品溶液溶液溶液
①
澄清溶液純凈溶液NaCl晶
④⑥
寫出有關反應的化學方程式:
第②步:
第③步:
第⑤步:
高一化學《過濾和蒸發(fā)》導學案
一位優(yōu)秀的教師不打無準備之仗,會提前做好準備,作為高中教師就需要提前準備好適合自己的教案。教案可以讓學生更好的吸收課堂上所講的知識點,讓高中教師能夠快速的解決各種教學問題。您知道高中教案應該要怎么下筆嗎?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高一化學《過濾和蒸發(fā)》導學案”,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高一化學《過濾和蒸發(fā)》導學案
【三維目標】知識與技能初步學會溶解、過濾、蒸發(fā)等基本操作
過程與方法通過實驗學會基本操作的應用
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發(fā)展學習化學的興趣,樂于探究物質變化的奧秘
【教學重點】掌握物質過濾,蒸發(fā)操作以及雜質離子除去的的方法,并掌握其操作技能通過粗鹽提純的實驗,能根據(jù)常見物質的性質設計除雜質方案
【教學難點】雜質離子除去的的方法,設計除雜質方案
預習案
一、使用說明:閱讀課本5頁—7頁,認真分析填表格,并獨立完成以下預習內容。
二、預習內容
1.粗鹽的提純過濾——適于固液混合物的分離,主要儀器:、、、等
步驟
現(xiàn)象
(1)溶解:稱取約4g粗鹽加到盛有約12mL水的燒杯中,邊加邊用玻璃棒攪拌,直至粗鹽不再溶解為止
(2)過濾:將燒杯中的液體沿玻璃棒倒入過濾器中,過濾器中的液面不能超過濾紙的邊緣。若濾液渾濁,再過濾一次
(3)蒸發(fā):將濾液倒入蒸發(fā)皿中,然后用酒精燈加熱,同時用玻璃棒不斷攪拌溶液,待出現(xiàn)較多固體時停止加熱
2、除去粗鹽中可溶性雜質:閱讀課本中的溶解性表,填寫下列空格:
雜質
加入的試劑
化學方程式
硫酸鹽
氯化鎂
氯化鈣
探究案
1、在溶液的過濾中,應注意“一貼、二低、三靠”,具體指什么?
2、整個過濾蒸發(fā)過程中,幾次用到玻璃棒?其作用分別是什么?
3、為除去溶液中的雜質,所加試劑應是過量的,過量的氯化鋇是怎樣除去的?過量的氫氧化鈉、碳酸鈉又是怎樣除去的?寫出有關的化學方程式。
4、如何檢驗粗食鹽中是否含有SO42-?
5、粗鹽除雜中,試劑過量則又出現(xiàn)原雜質被除去卻可能引入新雜質的問題.為此要設計加入試劑的順序,即要使前一過量試劑在后續(xù)除雜操作中除去.一般可以采取三種加入順序:ANaOH→BaCl2→Na2CO3→HCl
BBaCl2→NaOH→Na2CO3→HClCBaCl2→Na2CO3→NaOH→HCl,為什么?
《實驗一 硫酸銅晶體里結晶水含量的測定》教學設計
《實驗一硫酸銅晶體里結晶水含量的測定》教學設計
教學目標:學習測定晶體里結晶水含量的方法。
練習坩堝的使用方法,初步學會研磨操作。
教學重點:測定晶體里結晶水含量的方法。
教學難點:學會誤差分析。
一、實驗原理
1.反應原理
2.計算原理
CuSO4?xH2O==CuSO4+xH2Om
160+18x16018x
m1m2m1-m2
x=160(m1-m2)/18m2結晶水的質量分數(shù)=(m1-m2)/m2
3.實驗成功的關鍵:(1)m1、m2的數(shù)值要準確,即要準確稱量。
(2)加熱使晶體全部失去結晶水。
二、實驗用品分析
1.稱量:托盤天平、研缽(用來研碎晶體)
2.加熱:坩堝、坩堝鉗、三腳架、泥三角、玻璃棒、酒精燈
3.冷卻:干燥器。
三、實驗步驟
1.研磨
2.稱量:記下坩堝與晶體的總質量m1
3.加熱:緩慢加熱、用玻璃棒攪拌,直到藍色晶體完全變成白色粉末,且不再有水蒸氣逸出,
然后放在干燥器里冷卻。
4.稱量:記下坩堝與無水硫酸銅的總質量m2
5.再加熱稱量:再加熱無水硫酸銅,冷卻后再稱量,至連繼兩次稱量的質量差不超過0.1g為止。
6.計算:CuSO4?xH2O
理論值:w(結晶水)=18x/(160+18x)
實際值:w(結晶水)=(m1-m2)/m(硫酸銅)7.誤差分析:
一、沖量和動量
[高一物理教案]
教學目標
一、知識目標
1.理解動量的概念,知道動量的定義,知道動量是矢量。
2、理解沖量的概念,知道沖量的定義,知道沖量是標量。
3、知道動量的變化也是矢量,會正確計算一維的動量變化
二、能力目標
1、會計算力的沖量和物體的動量。
2、會計算一維情況下動量的變化。
三、德育目標
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造思維能力,建立正確的認識論的方法論。
四、教學重點
1、沖量和動量的概念;
2、沖量和動量的正確計算。
五、教學難點
1、對沖量和動量概念的理解;
2、動量變化的計算。
六、教學方法
1、通過舉例、推導、歸納,講解綜合教法得到沖量和動量的概念。
2、通過例題的分析,使學生學會求解物體動量的變化。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前面幾章我們主要應用牛頓運動定律研究了物體的運動,但對于有些物體的運用直接應用牛頓運動定律就發(fā)生了困難。(請同學們觀看錄像片資料中的碰撞、爆炸、打擊、反沖等問題)同學們分析一下這幾類問題有什么共同特點?
學生回答后教師小結:同學們回答得很好。這幾類問題中物體間作用時間都很短,作用力很大,而且作用力隨時間都在不斷地變化,并用變化規(guī)律很難確定。因些直接應用牛頓運動定律就發(fā)生了困難。物理學家在研究這些問題時,引入了動量的概念研究了與動量有關的規(guī)律,確立了動量守恒定律。就用有關動量的知識,這些問題就容易解決了。這一節(jié)課我們就來學習第一節(jié)—沖量和動量。(出示課題)
二、新課教學
(一)沖量
1、用多媒體出示下列問題:
一個靜止的質量m=2kg的物體受到F=10N的水平恒力作用,問:
1、經過時間t=4s物體的速度v變?yōu)槎啻??(v=20m/s)
2、如果要使此物體的速度從靜止開始在t=1s的時間內速度達到v,則應將作用力變?yōu)槎啻螅?F=40N)
學生給出答案后,詢問解題方法。
解:物體在力F的作用下得到的加速度為a=;經時間t,據(jù)v=at=t。
3、拓展分析
把v=t。整理可得Ft=mv,
由此我們得到:對于一個原來靜止的物體(v0=0,m一定),要使它獲得一定的速度,你可采用哪些方法?
學生答:a、可以用較大的力作用較短的時間;b、可以用較小的力作用較長的時間。
教師:對于一個原來靜止的物體,只要作用力F和作用時間t和乘積Ft相同,這個物體就獲得相同的速度。也就是說:對一定質量的物體,力所產生的改變物體速度的效果,是由Ft這個物理量決定的,那么Ft這個物理量叫什么?它有什么特點呢?
4、沖量
(1)沖量的定義:力F和力的作用時間t的乘積Ft叫做力的沖量,通常用符號I表示沖量。
(2)定義式:I=Ft
(3)單位:沖量的國際單位是牛秒(Ns)
(4)沖量是矢量,它的方向是由力的方向決定的,如果力的方向在作用時間內不變,沖量的方向就跟力的方向相同。如果力的方向在不斷變化,如繩子拉物體做圓周運動,則繩的拉力在時間t內的沖量,就不能說是力的方向就是沖量的方向。對于方向不斷變化的力的沖量,其方向可以通過動量變化的方向間接得出。學習過動量定理后,自然也就會明白了。
5、沖量的計算:沖量是表示物體在力的作用下經歷一段時間的累積的物理量,因此,力對物體有沖量作用必須具備力F和該力作用下的時間t兩個條件。換句話說:只要有力并有作用一段時間,那么該力對物體就有沖量作用,可見,沖量是個過程量。
6、鞏固訓練:
以初速度豎直向上拋出一物體,空氣阻力不可忽略。關于物體受到的
沖量,以下說法正確的是:()
A、物體上升階段和下落階段受到的重力的沖量方向相反;
B、物體上升階段和下落階段受到空氣阻力沖量的方向相反;
C、物體在下落階段受到重力的沖量大于上升階段受到重力的沖量;
D、物體從拋出到返回拋出點,所受各力沖量的總和方向向下。
學生思考后讓一位同學作答并說明各選項正誤的理由。
小結:沖量和力的作用過程有關,沖量是由力的作用過程確定的過程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