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語文的優(yōu)秀教案
發(fā)表時間:2021-02-12高考語文回眸——修辭手法的運用。
俗話說,居安思危,思則有備,有備無患。作為教師就要早早地準備好適合的教案課件。教案可以讓學生們有一個良好的課堂環(huán)境,幫助教師營造一個良好的教學氛圍。教案的內(nèi)容具體要怎樣寫呢?為此,小編從網(wǎng)絡上為大家精心整理了《高考語文回眸——修辭手法的運用》,供大家借鑒和使用,希望大家分享!
高考語文回眸——修辭手法的運用
1.(2010山東)請仿照給出的句子,另寫一句話。要求語意連貫,句式一致。(4分)
在孤獨中,書是朋友,讀書使平淡的生活豐富多彩。
2.(2010全國Ⅰ)仿照下面的示例,自選話題,另寫三句話,要求使用比喻的修辭手法,句式與示例相同。(6分)
謙恭是一種圓潤而不膩耳的音響,謙恭是一種甘甜而不燥舌的美味,謙恭是一種明亮而不刺眼的光輝。
答:
3.(2010安徽)某校開展“名著導讀我喜愛的作品”活動,三位同學交流了各自的看法。請仿照甲同學的表述,將乙、丙同學的發(fā)言補寫完整。(5分)
甲同學說:我喜歡有豐富知識的作品,這樣的作品能開闊我們的視野,增長我們的見識。
乙同學說:我喜歡有深刻思想的作品,這樣的作品能。
丙同學說:我喜歡有審美情趣的作品,這樣的作品能。
4.(2010湖北)閱讀下面這首宋詞,然后回答問題。
鵲橋仙七夕
范成大
雙星良夜,耕慵織懶,應被群仙相妒。娟娟月姊滿眉顰,更無奈、風姨吹雨。
相逢草草,爭如休見,重攪別離心緒。新歡不抵舊愁多,倒添了、新愁歸去。
【注】爭:怎。
(1)對于牛郎織女鵲橋相會,此詞說“新歡不抵舊愁多,倒添了新愁歸去”,而秦觀說“兩情若是長久時,又豈在朝朝暮暮”。請簡要分析二者所表達的感情側(cè)重點有何不同。(4分)
答:
(2)此詞多處采用了對比襯托的藝術(shù)表現(xiàn)方法,請舉出兩例并結(jié)合作品賞析。(4分)
答:
5.(2010湖北)請根據(jù)王維的詩句“竹喧歸浣女”寫一個場景。要求:①想象合理;②語言生動;③不超過50字。(4分)
答:
6.(2010遼寧)仿照下面的示例,自選話題,另寫兩個句子,要求使用比喻的修辭手法,句式與示例相同。(6分)
情誼就想一座山,重要的不在于它的高低,而在于厚重;
援助就像一場雨,重要的不在于它的大小,而在于適時。
7.(2010江蘇)2010年上海世博會丹麥國家館,有一尊“小美人魚”銅像。(5分)
(1)“小美人魚”故事出自哪位作家的哪篇作品?
(2)請以“小美人魚”口吻,寫一段不超過30個字的話,表達對上海世博會的祝愿或贊美
(1)
(2)
8.(2010四川)仿照例句的續(xù)寫兩句話。要求:續(xù)寫部分與給定的句子構(gòu)成排比,表達保護生態(tài)環(huán)境的主題。
樹是水土的衛(wèi)士,讓它綠化大地山川。
9.(2010天津)學校成立若干學生社團,請你從下列選項中選出三副內(nèi)容適合的對聯(lián),分別送給戲劇社,文學社和攝影小組,以示祝賀。(填寫序號)(3分)
①現(xiàn)出廬山真面目留住秋水田豐神
②藏古今學術(shù)聚天地精華
③常向秋山尋妙句又驅(qū)春色入毫端
④天涯雁寄回文錦水國魚傳尺素書
⑤看我非我,我看我,我也非我裝誰像誰,誰裝誰,誰就像誰
送給戲劇社:
送給文學社:
送給攝影小組:
10.(2010浙江)余光中先生說:一個方塊字是一個天地,美麗的中文不老。許多漢字自身的構(gòu)成就能詮釋含義、激發(fā)聯(lián)想。請仿照示例拆拼漢字,并用富有文采的語言描述它。要求是:至少運用一種修辭方法。(4分)
【例1】墨:大地滋養(yǎng)出一個黑色的精靈,在古樸的宣紙上翩翩起舞。
【例2】鴻:江邊盤旋的那只孤獨的鳥啊,每一聲哀鳴都在訴說游子的心曲。
(1)塵:
(2)舒:
1.在失意時,書是良師,讀書使頹廢的生活日漸昂揚。在得意時,書是諍友,讀書使浮躁的心境平淡如水。
2.答案示例:自信是一種絢麗但不繁雜的色彩,自信是一種響亮但不過早的聲音,自信是一種清香但不膩人的味道。
成熟是一種明亮而不刺眼的光輝,成熟是一種圓潤而不膩耳的音調(diào),熟是一種洗刷了偏激的淡漠;(成熟是一種無需聲張的厚實;成熟是一種并不陡峭的高度。)
3.答案示例:(1)啟迪我們的智慧,提升我們的境界。
(2)陶冶我們的情操,凈化我們的心靈。
4.(1)(4分)
范詞重點強調(diào)別離的舊愁與新愁:舊愁未去,新愁又添,雖有新歡,卻不抵思念愁苦。秦詞重點強調(diào)感情的堅貞與長久:雖然相逢短暫,但只要感情真摯,不在乎朝暮廝守。
(2)(4分)
①通過“群仙相妒”(具體表現(xiàn)為“月姊滿眉顰”和“風姨吹雨”)反襯“雙星良夜”的美好。
②通過“舊愁多”與“新歡”少(“相逢草草”)的對比來表達“雙星良夜”相逢的短暫。
③通過”重攪別離心緒”或“相逢草草”的“新歡”來反襯“歸去”時所增添的“新愁”,以凸顯兩人感情的真摯和深沉。
注:舉出任意兩例,言之成理即可。
5.答案示例:
洗完衣服的少女們拎著水桶,踏著月色,從簍娑的竹林間穿過,伴著銀鈴般的笑聲,嘰嘰喳碴地打鬧著歸來。
6.成功就像一朵花,重要的不在于它的濃淡,而在于鼓舞;感恩就像一桿秤,重要的不在于它的輕重,而在于知恩。
7.(5分)
(1)安徒生;《海的女兒》。
(2)一是要緊扣身份,如外國人、童話人物、首次來中國等;二是要體現(xiàn)祝愿或贊美。
示例:愿上海世博會像我一樣,永遠留在人們的記憶之中。
愿中國小朋友像喜愛我一樣喜愛上海世博會。
我來到上海世博會,仍然生活在童話之中。
上海世博會為我的故事續(xù)寫新的篇章。
8、(4分)水是生命的源泉,讓他滋潤世間萬物。鳥是人類伙伴,讓它自由飛翔藍天。
9.(3分)戲劇性【⑤】文學社【③】攝影小組【①】
10.【答案示例】:塵:輕飄飄飛著的小土粒。人類啊,我本不是災害,應該好好思考出生我的原因了。舒:舍我其誰?偉大作家的豪言壯語。
精選閱讀
高中語文復習知識點:修辭手法講解
作為優(yōu)秀的教學工作者,在教學時能夠胸有成竹,教師要準備好教案,這是教師需要精心準備的。教案可以更好的幫助學生們打好基礎,幫助教師提高自己的教學質(zhì)量。所以你在寫教案時要注意些什么呢?經(jīng)過搜索和整理,小編為大家呈現(xiàn)“高中語文復習知識點:修辭手法講解”,但愿對您的學習工作帶來幫助。
高中語文復習知識點:修辭手法講解
修辭手法講解
1.比喻
(1)比喻的特點及作用
比喻就是“打比方”。即抓住兩種不同性質(zhì)的事物的相似點,用一事物來喻另一事物。比喻的結(jié)構(gòu)一般由本體(被比喻的事物)、喻體(作比方的事物)和比喻詞(比喻關(guān)系的標志)構(gòu)成。構(gòu)成比喻的
關(guān)鍵:甲和乙必須是本質(zhì)不同的事物,甲乙之間必須有相似點,否則比喻不能成立。比喻的作用主要是:化平淡為生動;化深奧為淺顯;化抽象為具體;化冗長為簡潔。
(2)比喻的種類
明喻。典型形式是:甲像乙。本體喻體都出現(xiàn),中間用比喻詞“像、似、仿佛、猶如”等相聯(lián)結(jié)。例如:收獲的莊稼堆成垛,像穩(wěn)穩(wěn)矗立的小山?!?/p>
暗喻。典型形式是:甲是乙。本體喻體都出現(xiàn),中間沒有比喻詞,常用“是”、“成了”、“變成”等聯(lián)結(jié)。例如:馬克思主義和中國革命的關(guān)系,就是箭和靶的關(guān)系。
借喻。典型形式是:甲代乙。不出現(xiàn)本體,直接敘述喻體。但它不同于借代。借代取兩事物相關(guān)點,借喻取兩事物的相似點。例如:放下包袱,開動機器。
博喻。連用幾個比喻從不同角度,運用不同的相似點對同一本體進行比喻。例如:層層的葉子中間,零星地點綴著些白花,有裊娜地開著的,有羞澀地打著朵兒的;正如一粒粒明珠,又如碧天里的星
星,又如剛出浴的美人。
(“明珠”、“星星”“剛出浴的美人”分別從色彩、光華、感受等角度,抓住光亮、隱約閃爍、清新潔靜等相似點來描繪出荷花的美。)
句式作用
A點明題目,引起下文(點題句)
B點明中心,亮出主旨(中心句)
C設置懸念,引發(fā)興趣(懸念句)
D承上啟下,自然銜接(過渡句)
E前后照應,和諧統(tǒng)一(照應句)
F側(cè)面烘托,間接映襯(烘托句)
G后文鋪墊,埋下伏筆(鋪墊句)
H增強語言,突出特征(修辭句)
高中語文考試必備知識點大全(修辭手法講解)
經(jīng)驗告訴我們,成功是留給有準備的人。高中教師要準備好教案,這是高中教師需要精心準備的。教案可以讓上課時的教學氛圍非常活躍,減輕高中教師們在教學時的教學壓力。您知道高中教案應該要怎么下筆嗎?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高中語文考試必備知識點大全(修辭手法講解)”歡迎您閱讀和收藏,并分享給身邊的朋友!
高中語文考試必備知識點大全(修辭手法講解)
修辭手法講解8個手法
一、比喻
1.比喻的特點及作用:
比喻就是“打比方”。即抓住兩種不同性質(zhì)的事物的相似點,用一事物來喻另一事物。比喻的結(jié)構(gòu)一般由本體(被比喻的事物)、喻體(作比方的事物)和比喻詞(比喻關(guān)系的標志)構(gòu)成。構(gòu)成比喻的
關(guān)鍵:甲和乙必須是本質(zhì)不同的事物,甲乙之間必須有相似點,否則比喻不能成立。比喻的作用主要是:化平淡為生動;化深奧為淺顯;化抽象為具體;化冗長為簡潔。
2.比喻的種類:
①明喻。典型形式是:甲像乙。本體喻體都出現(xiàn),中間用比喻詞“像、似、仿佛、猶如”等相聯(lián)結(jié)。例如:收獲的莊稼堆成垛,像穩(wěn)穩(wěn)矗立的小山?!?/p>
②暗喻。典型形式是:甲是乙。本體喻體都出現(xiàn),中間沒有比喻詞,常用“是”、“成了”、“變成”等聯(lián)結(jié)。例如:馬克思主義和中國革命的關(guān)系,就是箭和靶的關(guān)系。
③借喻。典型形式是:甲代乙。不出現(xiàn)本體,直接敘述喻體。但它不同于借代。借代取兩事物相關(guān)點,借喻取兩事物的相似點。例如:放下包袱,開動機器。
④博喻。連用幾個比喻從不同角度,運用不同的相似點對同一本體進行比喻。例如:層層的葉子中間,零星地點綴著些白花,有裊娜地開著的,有羞澀地打著朵兒的;正如一粒粒明珠,又如碧天里的星星,又如剛出浴的美人。
二、比擬
1.比擬的特點及作用:
把物當作人來寫,或把人當作物來寫,或把此物當作彼物來寫,其形式特點是:事物“人化”,或人“物化”,或甲物“乙物化”。其作用是使所寫“人”或“物”色彩鮮明、描繪形象,表意豐富。
2.比擬的種類:
①擬人。例如:杜甫川唱來柳林鋪笑,紅旗飄飄把手招。
②擬物。例如:咱們老實,才有惡霸,咱們敢動刀,惡霸就得夾著尾巴跑。
三、借代
1.借代的特點及其作用:
借代不直接說出所要表述的人或事物,而用與其相關(guān)的事物來代替。它強調(diào)兩事物間的相關(guān)點。其作用是以簡代繁,以實代虛,以奇代凡,以事代情。
2.借代的種類:
①特征代本體。例如:大胡子兇神惡煞地吼叫著。
②具體代抽象。例如:不拿群眾一針一線。
③專名代泛稱。例如:我們的時代需要千千萬萬個雷鋒。
④人名代著作。例如:我們要多讀點魯迅。
⑤部分代整體。例如:吟罷低眉無寫處,月光如水照緇衣。
⑥結(jié)果代原因。例如:專弄文墨,為壯士捧腹。
⑦原料代成品。例如:五十年間萬事空,懶將白發(fā)對青銅。
⑧地名代本體。例如:延安還是西安?要劃清這種界限。
四、夸張
1.夸張的特點及其作用:
夸張指為追求某種表達效果,對原有事物進行合乎情理的著意擴大或縮小。要求使用時不能失去生活的基礎和根據(jù),不能浮夸。其作用在于烘托氣氛,增強聯(lián)想,給人啟示。
2.夸張的幾種形式:
①擴大夸張。例如:飛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銀河落九天。
②縮小夸張。例如:五嶺逶迤騰細浪,烏蒙磅礴走泥丸。
③超前夸張。例如:看見這樣鮮綠的麥苗,就嗅出白面饃饃的香味來了。
五、對偶
1.對偶的特點及其作用:
對偶就是“對對子”,也稱“對仗”。它必須是一對字數(shù)相等,詞性相對,結(jié)構(gòu)相同,意義相關(guān)的短語或句子。兩句間的關(guān)系有承接、遞進、因果、假設和條件等。其作用有:便于吟誦,有音樂美;表意凝煉,抒情酣暢。
2.對偶的幾種形式:
①依內(nèi)容分可分為正對、反對、串對。
正對:上下句意思相似、相近、相補、相襯。
例如:天連五嶺銀鋤落,地動三河鐵臂搖。
反對:上下句意思相反、相對。例如:宜將剩勇追窮寇,不可沽名學霸王。
串對:又稱“流水對”。上下句意思具有承接、遞進、因果、假設、條件等關(guān)系。
例如:為有犧牲多壯志,敢教日月?lián)Q新天。
②依形式分可分為工對、寬對。
所謂工對,就是字數(shù)、詞性、結(jié)構(gòu)、平仄、用字等嚴格按對仗要求;所謂寬對,就是基本符合對仗要求,但某些方面稍有出入。也就是說形式要求稍寬松一點。
③依結(jié)構(gòu)分可分為成分對偶和句子對偶。
成分對偶。例如:山水本無知,蝶雁亦無情;但它們對待人類最公平,一視同仁,即不因達官顯貴而呈歡賣笑,也不因山野漁樵而吝麗嗇彩。
六、排比
1.排比的特點及其作用:
排比由三個或三個以上結(jié)構(gòu)相同或相似,內(nèi)容相關(guān)、語氣一致的短語或句子組合而成。常用強調(diào)的同一詞語重復出現(xiàn)在各個短語或句子的同一位置上。其作用在于加強語勢,強調(diào)內(nèi)容,加重感情。
2.排比的幾種形式:
①成分排比。例如:好像失了東三省,黨國倒愈像一個國,失了東三省誰也不響,黨國倒愈像一個國,失了東三省只有幾個學生上幾篇“呈文”,黨國倒愈像一個國,可以博得“友邦人士”的夸獎,永遠“國”下去一樣。
②句子排比。例如:他們的品質(zhì)是那樣的純潔和高尚,他們的意志是那樣的堅韌和剛強,他們的氣質(zhì)是那樣的淳樸和謙遜,他們的胸懷是那樣的美麗和寬廣。
七、設問
設問的特點:“無疑而問”。往往明知故問,自問自答或提出問題不需要確定答案。目的是強調(diào)問題,以引起人們注意,啟發(fā)人們進行思考。例如:白色的花含有什么色素呢?白色的花什么色素也沒有。
又如:社會生產(chǎn)力有這樣巨大的發(fā)展,勞動生產(chǎn)率有這樣大幅度的提高,*的是什么?最主要的是*科學的力量、技術(shù)的力量。
八、反問
反問的特點也是“無疑而問”,用疑問句的形式表示確定的意思,以加強語氣,增強表達效果,句末一般打問號,有的也可打感嘆號。
反問的形式有兩種:
①用肯定的形式表示否定。例如:毛主席都是如此,我們還有什么可以驕傲的呢?
②用否定的形式表示肯定。例如:“難道不是我們勞動群眾創(chuàng)造了人類世界嗎?”
高考語文專題復習正確運用常見的修辭方法
作為優(yōu)秀的教學工作者,在教學時能夠胸有成竹,教師在教學前就要準備好教案,做好充分的準備。教案可以讓學生們能夠更好的找到學習的樂趣,幫助教師緩解教學的壓力,提高教學質(zhì)量。優(yōu)秀有創(chuàng)意的教案要怎樣寫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精心整理的“高考語文專題復習正確運用常見的修辭方法”,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第八節(jié)正確運用常見的修辭方法【知識梳理】
(一)修辭介紹:
1、比喻:比喻的結(jié)構(gòu)一般由本體、喻體和比喻詞構(gòu)成。比喻的本體和喻體必須是不同的事物,但相互之間有相似點。比喻分為明喻、暗喻、借喻和博喻等形式。運用比喻可以化平淡為生動,化深奧為淺顯,化抽象為具體。
2、比擬:包括擬人和擬物兩類。擬人是把物當人來描寫,賦予物以人的情感、意志、動作等;擬物是把人當物來描寫,或把此物當彼物來描寫。運用比擬,可使人或物色彩鮮明,描寫生動,蘊含豐富。
3、借代:用借體代本體。它不直接說出所要表述的人或物,而用上其相關(guān)的事物來代替,可用部分代整體,以特征代本體,以專名代泛稱等。如《藥》中以“花白胡子”代人物,便是以特征代本體。借代可使表達具體形象。
4、夸張:包括對事物作合情合理的夸大或縮小。魯迅《藥》中寫道:“……眼光正像兩把刀,刺得老栓縮小了一半。”后一句使用了“縮小”的夸張??鋸堃锨楹侠?,其作用是烘托氣氛,增強聯(lián)想,給人啟示,增強表達效果。
5、對偶:俗稱“對對子”,詩歌中叫“對仗”。對偶有寬對、嚴對之別。一般來說,上下兩句應字數(shù)相等、詞性相對、結(jié)構(gòu)相同、意義相關(guān);可以是短語,也可以是句子。從內(nèi)容上分又有正對、反對、流水對等類型。用對偶,句子整齊,表意凝練,抒情酣暢。
6、排比:由三個或三個以上結(jié)構(gòu)相同或相似、內(nèi)容相關(guān)、語氣一致的短語或句子構(gòu)成。其作用在加強語氣、強調(diào)內(nèi)容、加重感情。
7、反復:為了強調(diào)某個意思,表達某種感情,有意重復某個詞語句子。其作用在于增強感情,加強語氣,強調(diào)主題;用在詩文中,可以使詩文的格式整齊有序,充滿語言美。
(1)連續(xù)反復(中間無其他詞語間隔)。例句:山谷回音,他剛離去,他剛離去。
(2)間隔反復(中間有其他的詞語)。例句:好像失了三省,黨國倒愈像一個國,失了東三省誰也不響,黨國倒愈像一個國。
(二)比較分析:
1、比擬與比喻的區(qū)別。
比喻重在“喻”,喻體一定出現(xiàn);而比擬重在“擬”,擬體一定不出現(xiàn)。如:岸邊的垂柳醉漢似的搖晃著(比喻)。岸邊的垂柳醉了似的搖晃著(比擬)。
2、借代與借喻的區(qū)別。
相同點——它們都用一事物代替另一事物,事物本體不出現(xiàn)。
不同點——借代只代不喻,借喻喻中有代;借喻具有相似性,借代具有相關(guān)性;借喻可改為明喻或暗喻,而借代不能。如:世界一半銀子一半墨汁,黑白分明。“看,一群紅領(lǐng)巾!”前者為借喻,后者為借代。
3、對偶與對比的區(qū)別。
對偶追求結(jié)構(gòu)形式上“對稱”的表達效果,要求結(jié)構(gòu)相稱,字數(shù)相等;對比則追求內(nèi)容上“對立”(相反、相對)的表達效果,而不管結(jié)構(gòu)形式如何。需注意的是,對偶里的“反對”,就意義說是對比,就形式說是對偶,這是修辭手法的兼類現(xiàn)象。
(三)命題特點:
1、著重考正確運用。
高考考修辭,一般不考修辭方法的辨認,著重考修辭方法的運用,即根據(jù)規(guī)定的情境,運用一定的修辭方法表達一定的思想感情,或表達對事物的認識。因此,所給材料,所設情境,多來自于現(xiàn)實生活,與自然、社會、人生密切相關(guān)。
2、多與其他表達方式結(jié)合。
高考考修辭,注重綜合表達能力的考查。有與仿寫結(jié)合的,有與“連貫”結(jié)合的等等。即使考修辭方法,也很少只考某一種修辭方法的,往往多種修辭方法放在一道試題中考。
【能力訓練一】
1、下列各項中,屬于運用比喻修辭手法的一句是()
A.我常常以為自己還是妙齡青年,還像那時一樣戴著墨色眼鏡觀察世界。?
B.各種想法在腦子里像火花似地一個個爆發(fā),然后又熄滅了。?
C.登高遠望,泰山的松樹像是和狂風烏云爭奪天日,又像是和清風白云游戲。
D.我時常告誡自己,不要像小時候那樣,一味貪玩,好動。
2、選出下列沒有運用夸張的一項()
A.下了一天雪,到深夜還沒有止,屋外一切靜極了,靜到要聽出靜的聲音來。
B.幾年來的文治武功,在我猶如幼小時候讀過的“子曰詩云”一般,背不上半句了。
C.大家略有一點興奮,但又很淡漠,不大相信,因為這一類不甚可靠的傳聞,是誰都聽得耳朵起繭了的。
D.強不知以為知,見駱駝就說馬腫背,我真不懂得他們?yōu)槭裁匆f這些昏話!
3、對詩句的詞語解說錯誤的一項是()
A.“八月湖水平,涵虛混太清。氣蒸云夢澤,波撼岳陽城?!薄皻庹簟薄ⅰ安ê场笔强鋸埖膶懛ǎ怀隽硕赐ズ男蹅鈩?。
B.“黃河遠上白云間,一片孤城萬仞山。羌笛何須怨楊柳,春風不度玉門關(guān)?!薄扒嫉押雾氃箺盍庇昧藬M人的手法。
C.“故人具雞黍,邀我至田家。綠樹村邊合,青山郭外斜。”——“合”、“斜”是擬人寫法,把綠樹、青山寫得有人的感情。
D.“好雨知時節(jié),當春乃發(fā)生。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薄谩爸?、“潛”把春雨人格化,寫成有知覺、有靈性的東西。
4、對下列句子的修辭方法及其表達作用的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
A.“這個手術(shù)我來給你做,希望你能配合。”話語輕柔得像一團云,一團霧。不,像一團松軟的棉球,輕輕地擦著疼痛的傷口?!懊耷颉边@個喻體貼切,不僅符合醫(yī)生職業(yè)的特點,而且切合患者當時的心態(tài)。
B.哦!我突然感覺到,我是看到了一個更是巴金的巴金。文靜、溫和、誠摯的外表里,卻有一顆無比堅強的心。——后一個“巴金”指代巴金的風格和精神,突出了描述對像的特征,給人印象鮮明深刻。
C.目前,我正興致勃勃地對自己的作品進行“減肥”,將可有可無的字、句、段刪去,絕不吝惜。——將作品擬人化,把刪削冗繁說成是“減肥”,生動幽默。
D.小雪和妹妹常常不吃晚飯,就跑到海邊,把自己焊在礁石上,聽潮起潮落,看日沉日升。——用擬物的方法夸大聽潮觀海的癡迷程度,形象生動,有感染力。
5、下列各句所用修辭手法不同于其他三句的一項()
A.寄言紈绔與膏粱,莫效此兒形狀。?
B.山舞銀蛇,原馳蠟象。?
C.雪地里踏著碎瓊亂玉,迤邐背著北風而行。?
D.遠處的山巔,近處的斷崖,都籠罩在一片雪簾霧障里。
6、下面是表現(xiàn)一定生活觀的句子,從修辭的角度看,不同于其他三句的一項是()
A.文學似海樂無邊,官爵如花期有限。B.風風雨雨過日子,炎炎涼涼看世界。
C.寧為八方苦水流浪魚,不作一棵樹上吊死鬼。?D.談笑有布衣,往來無縉紳。
7、對下列古詩句的解釋錯誤的一項是()
A.月下飛天境,云生結(jié)海樓。仍憐故鄉(xiāng)水,萬里送行舟?!疤炀场薄ⅰ昂恰睂懬G門一帶的奇妙美景,是比喻寫法。
B.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不知天上宮闋,今夕是何年?——賦予“青天”以生命,直接同他對話,是擬人寫法。
C.筆落驚風雨,詩成泣鬼神。聲名從此大,淚沒一朝伸?!绑@風雨”、“泣鬼神”贊揚李白詩才出眾,是夸張寫法。
D.輕舟短棹西湖好,綠水逶迤,芳草長堤,隱隱笙鷗處處隨?!拜p舟短棹”寫泛舟游湖,景色迷人,是借代寫法。
8、填在下文橫線處最恰當?shù)囊豁検牵ǎ?br> ______,崖壁下有幾處墳地,墳前立著的石碑許多已經(jīng)破碎,字跡模糊;枯水季節(jié),伏在江里的石頭已經(jīng)露出水面,周圍一片寂靜。
A.一列青黛嶄削的石壁夾江高矗,被夕陽烘炙成一道五彩的屏障
B.沒有太陽,天氣相當冷,藤蘿葉子多已萎落,顯得這一帶崖壁十分瘦削
C.在夕陽照射下,枯草和落葉閃著不定的光,崖壁像一道巨大的屏障,矗立在江對岸
D.一行白帆閃著透明的羽翼,從下游上來,山門半掩,一道陽光射在對岸的崖壁上
9、填在下文橫線處最恰當?shù)囊豁検牵ǎ?br> 盧梅坡的詩句“梅須遜雪三分白,雪卻輸梅一段香”,常被人引用,借此說明__。
A.任何人和事物都各有缺憾B.任何人和事物都各有千秋
C.任何人和事物都各有短長D.任何人和事物者各有優(yōu)勢
10、選出填在下文橫線處最恰當?shù)囊唤M詞語()
我得到了友情,便告別那____;我得到了真誠,便告別那____;我得到了希望之舟,便告別那____;我得到那光亮的一閃,便告別那____。
①黑暗的深淵②貌似善良的虛假③深惡痛絕的狡詐④猶豫之岸的彷徨
A.②③①④B.④②①③C.②③④①D.③②④①
11、填入下面橫線處的句子,與上下文銜接最恰當?shù)囊唤M是()
行至流急渦回的七里瀧,富春江裙裾一閃,____,____,____。壁立灣畔的奇巖崛石,似乎觸手可及,掩映在老樹青藤中的村居農(nóng)舍,更添無限野趣。
①又閃出個江中之江葫蘆灣。②江中之江葫蘆灣便閃現(xiàn)出來。
③葫蘆灣委實別致有趣。④別致有趣的葫蘆灣。
⑤灣形酷似一只毛茸茸嫩生生的青葫蘆。⑥毛茸茸嫩生生的青葫蘆酷似葫蘆灣。
A.②④⑥B.①③⑤C.①④⑥D(zhuǎn).②③⑤
12、下面句子是對黃河壺口瀑布的描寫,適當調(diào)整畫線部分的語序,把它改寫成排比句。
正當平緩似錦緞的黃河得意之時,她突然以數(shù)里之闊的水面,跌入百尺之寬的峽谷。發(fā)出了震川虎嘯般的聲響,懸垂的水流如張掛的天幕,黃色的濁流如騰飛的巨龍,激起的水珠如鋼花四濺,使每一位風塵仆仆走近她的游客都受到了強烈的震撼。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能力訓練二】
1、填入下文橫線上的話,與上下文銜接恰當?shù)囊豁検牵ǎ?br> 泰山的南天門又叫三天門,創(chuàng)建于元代,至今已有六百余年。______,為“門辟九霄仰步三天勝跡,階崇萬級俯臨千嶂奇觀?!?br> A.元代石刻天門銘在門外兩側(cè),一副石刻對聯(lián)在門的兩旁
B.門外兩側(cè)有元代石刻天門銘,門兩旁有石刻對聯(lián)一副
C.元代石刻天門銘在門外兩側(cè),門兩旁有石刻對聯(lián)一幅
D.門外兩側(cè)有元代石刻天門銘,一幅石刻對聯(lián)在門的兩旁
2、填入下文橫線處恰當?shù)囊豁検牵ǎ?br> 認真閱讀的結(jié)果,不但隨時會發(fā)現(xiàn)晶瑩的寶石,_______。于是收取那些值得取的,排除那些無足取的,自己才會漸漸地成長起來。
A.還會發(fā)現(xiàn)價值連城的鉆石
B.也隨時會發(fā)現(xiàn)粗劣的瓦礫
C.還常常會發(fā)現(xiàn)粗糙的砂礫
D.也不免會發(fā)現(xiàn)令人遺憾的敗筆
3、依次為下列兩副對聯(lián)選填的詞語,正確的一項是()
1936年魯迅先生逝世時,美國作家斯諾撰寫了一副挽聯(lián),托人送到魯迅先生追悼會上。挽聯(lián)是:譯著尚未成書,驚聞隕星,____何人領(lǐng)吶喊?先生____作古,痛憶舊雨,文壇從此感彷徨!
1990年德高望重的徐向前元帥逝世,越共領(lǐng)導人黃文歡即書一聯(lián)以悼之,挽聯(lián)是:________軍心暖,威震沙場敵膽寒。
A.寰宇已經(jīng)同甘共苦B.中國不幸同甘共苦
C.中國已經(jīng)身先士卒D.寰宇不幸身先士卒
4、填入下面橫線處的句子,與上下文銜接最恰當?shù)囊唤M是()
濃黑的夜幕逐漸淡薄起來,天邊透出了一線白光,____,____,____,自由地飛到海的遠方去了。
①這白光慢慢擴大起來
②那白光慢慢擴大起來
③眼前展開了漫無邊際的海水
④漫無邊際的海水在眼前展開
⑤無聲地掠過綠沉沉的波紋的海鷗展開雪白的翅膀
⑥海鷗展開雪白的翅膀,無聲地掠過綠沉沉的波紋
A.①③⑤B.②④⑥C.①③⑥D(zhuǎn).②④⑤
5、依次填入下面橫線處的語句,與上下文銜接最恰當?shù)囊唤M是()
____。比如青春,這個曾被我們無數(shù)次吟誦、無數(shù)次詠嘆、無數(shù)次自作多情的美麗字眼,當我們擁有它時,總不免出奇地慷慨,____,一旦意識到很快就要揮手作別時,我們才驀然醒悟:____!
①越是失去之后才顯示出價值的東西越是珍貴的東西
②越是珍貴的東西在失去之后越顯示出它的價值
③猶如一擲千金、揮霍無度的百萬富翁
④猶如百萬富翁一擲千金般地揮霍無度
⑤一個多么凝重而悲涼的時刻降臨了
⑥一個多么沉重而悲傷的時刻到來了
A.②④⑤B.①③⑤C.①④⑥D(zhuǎn).②③⑥
6、在下面橫線處填入適當?shù)恼Z句,組成前后呼應的排比句。
即使書中沒有黃金屋、顏如玉,書籍仍舊是精神追求者的寵兒,因為讀書不僅僅是一種需要,更是一種性情的愉悅,它如同春日扁舟里的放歌、_________、_________、隆冬爐火旁的傾談,它是心緒的慰藉,__________,是生命的落腳處。
7、在以下各句中空白處填上適當?shù)脑捳Z,使前后內(nèi)容、句式對應,修辭方法基本相同。
(1)生命像花朵。樂觀者__________,悲觀者擔心它會消盡短暫的香。
(2)青春如火焰。進取者為它加油,讓它愈燒愈旺;退縮者________,____________。
(3)年華似流水。勤奮者________,____________;懶惰者隨波逐流,終成碌碌無為的流浪漢。
8、將下列句子改寫為一個句式整齊、語意連貫的排比句,可調(diào)整個別詞語,不得改變句子原意。
我喜歡自然風光,還喜歡生活中的故事,情節(jié)曲折的小說更讓我喜愛,也喜歡大自然的音響,富于魅力的風光攝影更使我著迷,當然,那美妙動聽的音樂尤其讓我陶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以“風雨”為表達重點,輔以“小草”、“樹木”等景物,至少運用一種修辭方法,按下列不同要求擴寫一段話,每段不少于30字。
(1)表現(xiàn)“喜悅”心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表現(xiàn)“憂愁”心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元宵節(jié)是中華民族重要的傳統(tǒng)節(jié)日。下面是兩副元宵節(jié)對聯(lián)的上聯(lián),請參照示例,然后根據(jù)對聯(lián)的基本要求,選出其中的一副對出下聯(lián)。特別要注意上下聯(lián)同位的字不要重復。
示例:上聯(lián)飛龍舞鳳成夜色
下聯(lián)擊鼓踏歌皆春聲
(1)一路笙歌春似海____________
(2)銀花焰吐長春景____________
11、寫出下列句子的對句。
(1)聞雞起舞__________
(2)讀書千古事__________
12、依照下面的句式,另選一物寫一段語句(意思完整,每句字數(shù)不一定要與原句相同)。
我是根,____________
一生一世在地下____________
默默地生長,____________
向下,向下……____________
我相信____________
地心有一個太陽。____________
高考專題教案:正確運用常見的修辭方法
一名合格的教師要充分考慮學習的趣味性,作為教師就要根據(jù)教學內(nèi)容制定合適的教案。教案可以讓學生能夠在教學期間跟著互動起來,幫助教師能夠更輕松的上課教學。那么一篇好的教案要怎么才能寫好呢?下面的內(nèi)容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高考專題教案:正確運用常見的修辭方法,歡迎閱讀,希望您能夠喜歡并分享!
2010年高考安徽卷語文復習精品系列教案
高考專題教案:正確運用常見的修辭方法
【課題】復習“正確運用常見的修辭方法” 【課型】復習
【教學目的】
⒈明確考綱要求,掌握八種修辭格。
⒉熟悉修辭考查題型,積累解題技巧。
【教學重點】修辭考查題型,掌握綜合運用修辭的方法。
【教學時數(shù)】二教時
第一課時
【教學內(nèi)容】研習考綱重難點
一、導入:
對于語言表達來說,語法解決通不通的問題,邏輯解決對不對的問題,修辭解決好不好的問題,現(xiàn)在高考命題更加注重以能力立意為主,那么對修辭的考查無疑是重中之重。
修辭就是對語言的[答案]B
[分析]這道題既考查了修辭方法,也考查了修辭的作用分析。解答這類題時,首先要認真判斷它所使用的修辭方法,然后對照該類辭格的表達效果,結(jié)合語境再具體分析。這道題B項中前一個“巴金”指代巴金的風格和精神,后一個“巴金”指有巴金精神的人。所以,“后一個巴金”應改為“前一個巴金”。
語言的簡明、連貫、得體,以及各種修辭方法的運用等。對于修辭的認識,其實絕不僅限于修辭方法。它的內(nèi)涵遠比修辭方法大得多,而且也都在高考的考試范圍之內(nèi)。
二、研習內(nèi)容:
“正確運用常見的修辭方法”的復習,應從下述三方面著手:
㈠熟悉八種修辭方法,辨析易混修辭格。(《語文基礎手冊》)
《考試大綱》限定考查八種修辭方法:比喻、比擬、借代、夸張、對偶、排比、設問、反問。正確運用的前提是準確理解和掌握這八種修辭方法的基本概念及其特征。
⒈比喻
⑴比喻的特點
比喻就是“打比方”。即抓住兩種不同性質(zhì)的事物的相似點,用一事物來喻另一事物。比喻的結(jié)構(gòu)一般由本體(被比喻的事物)、喻體(作比方的事物)和比喻詞(比喻關(guān)系的標志)構(gòu)成。
⑵構(gòu)成比喻必須具備的條件:①甲和乙必須是本質(zhì)不同的事物,②甲乙之間必須有相似點。兩者缺一不可。
下列幾種情況,雖有比喻詞,但不是比喻:
就說那個野蔥吧,香氣和家蔥一樣,味道卻像剛結(jié)出的李子。(作比較)
只在小路一旁,漏著幾段空隙,像是特為月光留下的。?。ū聿聹y)
每當看到這條紅領(lǐng)巾,我就仿佛置身于天真爛漫的少年時代。(表想象)
我們這時代涌現(xiàn)出了許多可歌可泣的英雄人物,像徐洪剛、李向群等。(表列舉)
⑶比喻的種類
①明喻。典型形式是:甲像乙。本體喻體都出現(xiàn),中間用比喻詞“像、似、仿佛、猶如”等相聯(lián)結(jié)。例如:天上閃爍的星星好像黑色幕布上綴著的寶石,它跟我們這樣地接近哪!黑的山峰像巨人一樣矗立在前面。四周的山把山谷包圍得像一口井。
②暗喻。典型形式是:甲是乙。本體喻體都出現(xiàn),中間沒有比喻詞,常用“是”、“成了”、“變成”等聯(lián)結(jié)。例如:更多的時候,烏云四合,層巒疊嶂都成了水墨山水。
③借喻。典型形式是:甲代乙。不出現(xiàn)本體,直接敘述喻體。例如:獨有英雄驅(qū)虎豹,更無豪杰怕熊羆。
④博喻。連用幾個比喻從不同角度,運用不同的相似點對同一本體進行比喻。例如:層層的葉子中間,零星地點綴著些白花,有裊娜地開著的,有羞澀地打著朵兒的;正如一粒粒明珠,又如碧天里的星星,又如剛出浴的美人。(“明珠”、“星星”“剛出浴的美人”分別從色彩、光華、感受等角度,抓住光亮、隱約閃爍、清新潔靜等相似點來描繪出荷花的美。)
⑷比喻的注意點
①喻體要常見、易懂,②比喻要貼切,③要注意思想感情。
⒉比擬
⑴比擬的特點
比擬是把物當作人來寫,或把人當作物來寫,或把此物當作彼物來寫。其形式特點是:事物“人化”,或人“物化”,或甲物“乙物化”。
⑵比擬的種類
①擬人(把物當作人來寫)。例如:杜甫川唱來柳林鋪笑,紅旗飄飄把手招。
②擬物(把人當物寫或把甲物當乙物寫)。例如:咱們老實,才有惡霸,咱們敢動刀,惡霸就得夾著尾巴跑。
⒊借代
⑴借代的特點
不直接說出所要表述的人或事物,而借用與其相關(guān)的事物來代替。它強調(diào)兩事物間的相關(guān)點。
⑵借代的種類
①特征代本體。例如:幾年來的文治武功,在我早如幼小時候所讀的“子曰詩云”一般,背不上半句了。(用“子曰詩云”代四書五經(jīng)之類)
②具體代抽象。例如:不拿群眾一針一線。(用“一針一線”代群眾的財物)
③專名代泛稱。例如:三個臭皮匠,合成一個諸葛亮。(用“諸葛亮”代具有聰明才智的人)
④人名代著作。例如:我們要多讀點魯迅。(用“魯迅”代魯迅的作品)
⑤部分代整體。例如:吟罷低眉無寫處,月光如水照緇衣。(用“眉”代人的頭)
⑥個別代一般。例如:當皇帝或蔣介石出來的時候,街道上便打掃干凈,灑上清水;可是他們的大轎或汽車不經(jīng)過的地方,便永遠沒有見過掃帚和水桶。(用“掃帚”“水桶”代清掃街道的工具)
⑦原料代成品。例如:阿Q走近柜臺,從腰間伸出手來,滿把是銀的和銅的。(用“銀的”“銅的”代銀幣和銅錢)
⑧地名代本體。例如:艾奇遜在這里強奸了美國的民意,這是華爾街的“民意”,不是美國的民意。(用“華爾街”代美國壟斷資產(chǎn)階級)
⑶借代的注意點
必須抓住事物最典型的的特征,對于所借代的事物,一般應在一定的語言環(huán)境中有所交代。另外,借代的借體和本體事物不能同時出現(xiàn)。
⒋夸張
⑴夸張的特點
為追求某種表達效果,對原有事物進行合乎情理的著意擴大或縮小。要求使用時不能失去生活的基礎和根據(jù),不能浮夸。
⑵夸張的種類
①擴大夸張。例如:飛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銀河落九天。
②縮小夸張。例如:一個渾身黑色的人,站在老栓面前,眼光正像兩把刀,刺得老栓縮小了一半。
③超前夸張。例如:看見這樣鮮綠的麥苗,就嗅出白面饃饃的香味來了。
⑶夸張的注意點
①夸張不是浮夸,而是故意的、合理的夸大,不能失去生活的基礎和根據(jù);②夸張不能和事實距離過近,否則會分不清是在說事實還是在夸張;③夸張要注意文體特征,如科技說明文、說理性文章就很少用甚至不用夸張,以免歪曲事實。
⒌對偶
⑴對偶的特點
對偶就是“對對子”,也稱“對仗”。它必須是一對字數(shù)相等,詞性相對,結(jié)構(gòu)相同,意義相關(guān)的短語或句子。兩句間的關(guān)系有承接、遞進、因果、假設和條件等。
⑵對偶的種類
①依內(nèi)容分可分為正對、反對、串對。
正對:上下句意思相似、相近、相補、相襯。例如:天連五嶺銀鋤落,地動三河鐵臂搖。
反對:上下句意思相反、相對。例如:橫眉冷對千夫指,俯首甘為孺子牛。
串對:又稱“流水對”。上下句意思具有承接、遞進、因果、假設、條件等關(guān)系。例如:不因鵬翼展,哪得鳥途通。
②依形式分可分為工對、寬對。
所謂工對,就是字數(shù)、詞性、結(jié)構(gòu)、平仄、用字等嚴格按對仗要求;所謂寬對,就是基本符合對仗要求,但某些方面稍有出入。也就是說形式要求稍寬松一點。
③依結(jié)構(gòu)分可分為成分對偶和句子對偶。
成分對偶。例如:山水本無知,蝶雁亦無情;但它們對待人類最公平,一視同仁,即不因達官顯貴而呈歡賣笑,也不因山野漁樵而吝麗嗇彩。
句子對偶。例如:墻上蘆葦,頭重腳輕根底淺;山間竹筍,嘴尖皮厚腹中空。
⒍排比
⑴排比的特點
排比由三個或三個以上結(jié)構(gòu)相同或相似,內(nèi)容相關(guān)、語氣一致的短語或句子組合而成。常用強調(diào)的同一詞語重復出現(xiàn)在各個短語或句子的同一位置上。
⑵排比的種類
①成分排比。例如:延安的歌聲……它是黑夜的火把,雪天的煤炭,大旱的甘霖。
②句子排比。例如:他們的品質(zhì)是那樣的純潔和高尚,他們的意志是那樣的堅韌和剛強,他們的氣質(zhì)是那樣的淳樸和謙遜,他們的胸懷是那樣的美麗和寬廣。
⒎設問
設問的特點是“無疑而問”。往往明知故問,自問自答或只問不答。
例如:白色的花含有什么色素呢?白色的花什么色素也沒有。(自問自答)
又如:親愛的朋友們,當你坐上早晨第一列電車走向工廠的時候,當你扛上犁耙走向田野的時候……朋友,你是否意識到你是在幸福之中呢?(問而不答)
⒏反問
反問的特點也是“無疑而問”,用疑問句的形式表示確定的意思。句末一般用問號,有的也可用感嘆號。
反問的形式有兩種:
⑴問而無答的反問。包括用肯定句表否定的內(nèi)容和用否定句表肯定的內(nèi)容兩種形式。
例如:這對于具有共產(chǎn)主義世界觀的人來說,又有什么可以值得驕傲的呢?(用肯定的形式表示否定)
再如:我呢,我難道沒有應該受責備的地方嗎?(用否定的形式表示肯定)
⑵問而有答的反問。例如:敢于這樣做的人,難道不是一個英雄嗎?可以肯定說是一個英雄,一個大大的英雄。
其次是特別注意和強化易混修辭格的辨析。
⒈比喻和比擬
比喻和比擬,都是加強語言形象性的修辭手段,但它們是兩種不同的修辭方式。
⑴性質(zhì)、作用不同:比喻強調(diào)的是甲乙兩物的相似性,是用喻體比方本體,重點在“喻”。而比擬卻是仿照“擬體”(被模擬的事物)的特征模寫本體,重點在“擬”
⑵句式結(jié)構(gòu)不同:比喻句由本體、喻體和喻詞三部分組成。借喻雖然不出現(xiàn)喻詞和本體,但可以變換為有喻詞和本體的明喻、暗喻。不管是哪一種比喻,始終都有喻體;比擬句主要是借助想象,將本體模擬為人的或物的某種行為、動作或情態(tài),不論是擬人,還是擬物,始終都無擬體。
⒉借喻與借代
借喻和借代都是以借體代本體,本體不出現(xiàn)。它們的區(qū)別有兩點:
⑴借喻重在比方,可換成明喻;借代重在指稱,不能換成明喻。例如:
①有缺點的戰(zhàn)士終究是戰(zhàn)士,完美的蒼蠅也終究不過是蒼蠅。
②百年積弱嘆華歲,八載干戈仗延安。
例①“完美的蒼蠅”就是借喻,喻指那些反動的家伙。換成明喻,可以寫成“反動的家伙像蒼蠅”的形式。例②“干戈”、“延安”就是借代,“干戈”代抗日戰(zhàn)爭,“延安”代中國共產(chǎn)黨。這是用具體的事物代抽象的事物,是不能換成明喻的。
⑵借喻的本體和喻體之間具有相似性,借代的本體和借體之間具有相關(guān)性。
⒊排比與對偶
排比與對偶的區(qū)別主要有以下三點:
⑴排比是三項或三項以上的連說,而對偶則是兩項的對說。
⑵排比不限字數(shù),句式大體整齊即可,對偶不僅要求兩聯(lián)字數(shù)相等,還要求結(jié)構(gòu)一致。
⑶排比中常含有反復出現(xiàn)的詞語,對偶中則力求避免同字反復的現(xiàn)象。
⒋設問與反問
設問和反問都是“明知故問”,在這一點上,它們不同于疑問句,二者的主要區(qū)別是:
⑴設問自問自答,有問必答;反問則可以不答,實際上一般也不需要作答,但是答案已十分明確。
⑵設問句后要用問號,反問句后可以用問號,感情強烈,可以用嘆號。
再次不能忽略修辭格的綜合運用。
在語言的實際運用中,往往幾種辭格結(jié)合起來使用。形式可以分為套用、連用和兼用三種:
⒈套用——一種辭格里面包含著別種辭格。例如:它是站在海岸遙望海中已經(jīng)看得見桅桿尖頭了的一只航船,它是立于高山之巔遠看東方已見光芒四射噴薄欲出的一輪朝日,它是躁動于母腹中的快要成熟了的一個嬰兒。(排比中套用暗喻)
⒉聯(lián)用———個語句中連續(xù)運用幾種辭格,既不彼此相融,也不互相包含。例如:“忽如一夜春風來,千樹萬樹梨花開?!宾畷r間,東西長安街成了喧騰的大海。(連用了引用、比喻)
⒊兼用——一種修辭方式又兼有兩種或幾種辭格。例如:淚添九曲黃河溢,恨壓三峰華岳低。(對偶、夸張、比喻)
㈡明確修辭的表達效果,培養(yǎng)運用修辭的能力。
明確八種修辭方法的表達效果,是判斷其運用正誤、優(yōu)劣的前提。八種修辭方法的表達效果如下:
⑴比喻:化平淡為生動,化深奧為淺顯,化抽象為具體,化冗繁為簡潔。
⑵擬人:化物為人,親切自然;形象栩栩如生,語言生動形象。
⑶借代:以簡代繁,以實代虛,以奇代凡,以事代情。
⑷夸張:揭示本質(zhì),給人以啟示;烘托氣氛,增強感染力;豐富聯(lián)想,以創(chuàng)造意境。
⑸對偶:便于吟誦,易于記憶;用于詩詞,有音樂美;表意凝煉,抒情酣暢。
⑹排比:敘事透辟,條分縷析;結(jié)構(gòu)緊湊,文意貫通;語氣強勁,抒情強烈。
⑺設問:提出問題,引起注意,啟發(fā)思考,加深理解。
⑻反問:加強語氣,加重語勢,激發(fā)感情,加深印象。
而培養(yǎng)運用修辭方法的能力,不僅包括審題能力,還應包括捕捉有效信息的能力,特別是語境分析能力。語境中往往隱含的信息較多,如果捕捉不住,擬寫的語句是不會符合要求的,當然還有具體的操作能力,駕馭語言文字的能力等等。
㈢樹立大修辭觀,破除片面性。
首先在運用常見修辭方法的時候,要理解修辭除修辭方法外,還存在著范圍的廣闊性、內(nèi)容的全面性。我們還要注意修辭在語音、詞語、句法、篇章等方面的運用。
其次,修辭的理解和運用還得注意和語法、邏輯結(jié)合。語法管話說得通不通,邏輯管話說得對不對,而修辭管話說得好不好。說話、寫文章,先要通順、正確,然后要求好,即形象生動。
㈣提高思維能力,加強修辭運用。
語言是表達思想的工具,而思想是思維的結(jié)果。因此,近年來高考對修辭運用能力的考查,與其說是考語言運用能力,不如說是考思維能力;要寫得出,寫得對,首先要想得出,想得對。有些考生寫不出恰當?shù)谋扔骶?,不是因為不懂比喻手法,也不是語言表達能力差,而是思維能力不夠,想不出恰當?shù)挠黧w。因此,要提高修辭運用能力,關(guān)鍵是要提高思維能力,尤其是聯(lián)想、想象能力。
三、課堂小結(jié):
高考的命題體現(xiàn)了重能力、重運用、重主觀、重綜合的趨勢。為了更好地解答此類題目,考生復習時先要從最基本的地方抓起,即不在修辭術(shù)語上的糾纏,而要明確各類修辭的特點,理解各種修辭方法不同的表達效果。只有掌握了這八種修辭方法的要點才能在語言表達時靈活運用。
四、布置作業(yè):
完成“課堂練習”。
第二課時
【教學內(nèi)容】探究解題新思路
【導入】
綜觀近六年來的高考試題,修辭的考查多以表述題的形式出現(xiàn),具有很強的開放性、綜合性。它不僅涉及修辭,也涉及句式;不僅在仿寫句式中考查,也在現(xiàn)代文閱讀及古詩詞鑒賞中考查;甚至高考作文中如果用上一些恰當?shù)男揶o,會使文采飛揚,贏得高分。
一、探究命題方式
修辭方法的考查重在運用,下面就近年來常見的考查方式加以分析。
第一種類型:客觀選擇題
運用修辭的基本知識,辯識辭格或判斷其表達作用的分析是否恰當。這類題型近幾年出現(xiàn)并不多。
⒈判斷修辭方法運用的正誤。
●研習1(2005年高考·浙江卷)下列各句中修辭方法使用不恰當?shù)囊痪涫牵?p>A.樹林是一片綠色的海洋,輕風是海洋的呼吸。
B.珍珠是貝痛苦的結(jié)晶,是海的淚。
C.面對風暴的欺凌,松柏挺胸不屈,楊柳彎腰逢迎,江河寂然無語,高山昂然抗爭。
D.太陽從地平線上露出笑臉,用她那柔美的金色手指,悄悄地撿走了草地上的珠璣。
【分析】本題考查根據(jù)語境判斷修辭方法使用是否得當?shù)哪芰?。擬人是把物當作人來寫,必須寫出物所具有的特征,這個特征和人是相通的?!皸盍鴱澭暧边@個擬人句沒有抓住風暴來臨時楊柳的特征,楊柳本來就是彎腰的;風暴來臨時,江河不可能寂然無語,邏輯上講不通。正確答案為C。
課堂練習
(浙江省五校聯(lián)考2005—2006學年度高三測試)下列句子中修辭方法使用錯誤的一句是
A.孫淑偉在跳板與水面之間描繪出一連串從容的曲線。
B.日記是心的軌跡,是擷取生活七色陽光的水滴。
C.笑,你是美的姐妹,你是藝術(shù)家的嬌兒,你是碧空中那一抹爛漫的云彩。
D.東方漸明,天空萬道霞光,美麗壯觀,猶如一朵含苞欲放的鮮花。
[答案]D
分析]“萬道霞光”與“含苞欲放的鮮花”缺少相似點,不能構(gòu)成比喻。
⒉分析修辭方法運用的效果。
●研習2 (2005年高考·遼寧卷)對下列語句中運用的修辭方法及其表達作用的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
A.那些文字拙劣的、詞不達意的、欠通的語句密密麻麻,作者有點像是騎在“文字”這匹未馴的馬上,馬亂蹦亂跳,把他掀下來了。
——“‘文字’這匹未馴的馬”運用了比喻的修辭方法,給抽象的事理以形象的解說,增強了語言的生動性,同時也耐人尋味,給人以藝術(shù)享受。
B.南面,則是蒼茫無垠的渤海,這萬里長城,從燕山支脈的角山上直沖下來,一頭扎進了渤海岸邊,這個所在,就是那有名的老龍頭,也就是那萬里長城的尖端。
——這句話中運用了比擬的修辭方法,用“直沖下來”“一頭扎進”給靜態(tài)的“萬里長城”以動態(tài)的描寫。語言表達既生動優(yōu)美,新奇鮮活,又簡潔明快,直截了當,激發(fā)了讀者的藝術(shù)聯(lián)想。
C.你看那黑土呵,黑得這樣油光光,烏亮亮,真叫人看不夠,愛不夠!我忽然想起一句民諺,這樣的土地,種上車杠能發(fā)芽,插下扁擔會結(jié)瓜。
——語段中引用的民諺運用了夸張和對偶的修辭方法,既生動地突出了土地肥沃、能種出好莊稼的特征,又抒發(fā)了作者對黑土地摯愛的情懷,同時還增強了語言的對稱美。
D.不是有無數(shù)人在謳歌那光芒四射的朝陽、四季常青的松柏、莊嚴屹立的山峰、澎湃翻騰的海洋嗎?不是有好些人在贊美那挺拔的白楊、明亮的燈火、奔馳的列車、嶄新的日歷嗎?
——這里連用兩個反問,并套用了排比,既起到強調(diào)語意、強化語勢的作用,又使語言表達跌宕有致,同時也抒發(fā)了強烈的感情。此外,還使語言富有整齊美和節(jié)奏感。
【分析】本題既考查了修辭方法,也考查了修辭的作用分析。比擬修辭的判斷是正確的,但修辭作用的判斷錯誤,混淆了比喻、借代與比擬的作用。該項中的“直截了當”與后文的“激發(fā)讀者的藝術(shù)聯(lián)想”矛盾。另外“比擬”可分兩種——擬人和擬物,它的表述不具體,原句是把長城當作人去寫,應是“擬人”。正確答案為B
課堂練習
對下列句子的修辭方法及其表達作用的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
A.江上的景色越發(fā)奇麗。兩岸都是懸崖峭壁,累累垂垂的石乳一直浸到江水里面,像蓮花,像海棠葉,像一掛一掛的葡萄,也像仙人騎鶴,樂手吹簫……說不定你忘記自己在漓江上了呢!
——此句運用了多個比喻句,寫出漓江兩岸石乳的千姿百態(tài),進而表現(xiàn)了漓江景色的奇麗。
B.我們總希望一切都是完美的,總希望所有的機緣都能在同時出現(xiàn),總希望整條路上都是和風麗日、鳥語花香。卻沒想到,追求完美的我們,本身就是一種不完美,一種極端的不完美。
——句中三個總希望領(lǐng)起的排比句強調(diào)了我們對完美的希求,以及對完美難以得到的深深的惋惜。
C.海與山綢繆在一起,分不出,是海侵入了山間,還是山誘俘了海水;只見海把山圍成了一角角的半島,山呢,把海圍成了一汪汪的海灣。
——運用擬人方法,形象、生動地表現(xiàn)了海、山渾然一體的優(yōu)美意境。
D.魯迅的骨頭是最硬的,他沒有絲毫的奴顏和媚骨,這是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最可寶貴的性格。
——此句運用了借代的方法,句中用具體而又可感的骨頭代替實際存在卻不可觸摸的抽象精神,給人以形象、深刻的感受。
[答案]B
[分析]三個總希望領(lǐng)起的排比句強調(diào)了我們對完美的希求,但并沒有表達對完美難以得到的深深的惋惜。卻沒想到后面表達的應是作者對我們希求完美的這種思想的否定。
第二種類型:主觀表達題
就是提供語境,運用修辭方法造句、仿句及變換句式等,或者在現(xiàn)代文大閱讀和詩歌鑒賞中考查。
⒈在仿寫變換句式中考查
與這類題結(jié)合起來的考查的最多修辭格是比喻、排比、對偶、擬人等。。對這一類題目首先要看清題目的要求,然后分析所給的語句,弄清其在內(nèi)容、句式、用詞、色彩、語氣等方面的特點,進而展開必要的聯(lián)想想象,最后按要求表達出來。這一類是近幾年高考考查的主要形式,估計在2007年的高考中還會重現(xiàn)。
●研習3(2009全國2)仿照下面的事例,自選話題,寫出三個句子,要求所寫句子形成排比,句式與示例相同。(7分)
金錢不必車載斗量,夠用就好;友誼不必甜言蜜語,真誠就好;人生不必驚天動地,踏實就好。
【分析】所造句子和仿造例句內(nèi)容要貼切,句式要相同,構(gòu)成排比,盡量做到有文采,注意前后的邏輯關(guān)系。
【答案】朋友不必前呼后擁,交心就好;房子不必寬敞明亮,溫馨就好;旅程不必永世難忘,充實就好。
●研習4(2006屆新鄉(xiāng)市高三調(diào)研)讀下列文字,在空缺處填上恰當?shù)脑~語和句子,使前后句子協(xié)調(diào),構(gòu)成排比。
什么樣的年齡最理想?什么樣的心靈最明亮?什么樣的人生最美好?什么樣的青春最輝煌?鮮花說,我開放的年齡千枝秀;_________說,____________;__________說,___________;太陽說,我燃燒的青春四海光芒。
答:(1)_____________________說: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說:_______________
【分析】本題考查排比句的仿寫能力。解答此類題目一定要弄清題目的明示信息與隱含信息。題目要求前后句子協(xié)調(diào),構(gòu)成排比,這是明示信息;再審讀所給句子,原文段的前四個問句已明示了下文回答時的陳述對象應該分別是“年齡”、“心靈”、“人生”、“青春”,而且在回答的例句中,“鮮花”對應“年齡”,“太陽”對應“青春”,所以一、三兩空所填的事物,應分別和“心靈”、“人生”對應。從句式上看,第二空所填,應與上面相應句式照應;第四空所填,應與其下面相應句子的句式一致。以上就是隱含信息。仿寫時不能脫離這些信息要求。
【答案】(l)月亮,我坦露的心靈萬里明。(2)海鷗,我搏浪的人生一路壯觀。
課堂練習
(蘇州市2006屆高三調(diào)研測試)另舉兩個例子填入下面的空格內(nèi),構(gòu)成前后呼應的排比句。
莊子是先秦乃至傳統(tǒng)中國的最偉大的批判者,正是他的逍遙,極大地豐富和發(fā)展了中國文化;,,; ,,。無論是逍遙,吶喊還是抨擊,他們都是具有獨立人格的思想者和批判者。
[答案]魯迅是現(xiàn)代中國最有力的批判者,正是他的吶喊,喚醒了無數(shù)沉睡的國人;巴爾扎克是法國19世紀最杰出的批判者,正是他的抨擊,深刻揭露了資本主義上流社會的種種丑惡。
[分析]要注意分析例句的隱含要求,既要“形似”,又要“神似”。
⒉在現(xiàn)代文大閱讀中考查修辭方法,多是考查其表達效果
做這類題首先要確認所用的修辭方法,在答題時必須點明其所用的修辭方法,然后回答它的表達作用。
⒊在詩歌鑒賞中考查
多是判斷所用的修辭方法和說明它的表達效果。
二、總結(jié)命題規(guī)律
⒈通過分析高考試題,修辭方法的考查有以下特點:
⑴從命題角度看,本考點試題主要有客觀選擇和主觀表達兩種題型??陀^選擇題旨單一,眉目清晰,有利于減小審題難度;主觀表達更能考查考生的綜合運用修辭性語言的能力,更能區(qū)分出考生的語文靈性差異。
⑵從試題取材看,能夠作為修辭題材料的,主要是那些描寫、敘述或抒情方面的語段,比喻論證性的語段也可以作為修辭題材料,說明性的語段一般不進入修辭性試題。
⑶未來的修辭性試題有可能不囿于已經(jīng)面世的題型,“連貫”性修辭題、“擴展”性試題、詞語選用型試題等也有可能在高考試卷中占有一席之地,考生只有全面掌握各種修辭知識,提高語言表達素養(yǎng),才能取得滿意的成績。
⒉正確運用常見修辭方法的考題,大致可分兩類,其解法也不相同。
⑴判斷修辭方法運用的正誤:一是從辨格入手,然后根據(jù)該修辭格的規(guī)則,對各題支逐一進行審查,從中得出合乎題干要求的答案;二是從修辭效果方面審查,表達效果好的就是正確的,效果不好的就是錯誤的。
⑵運用相應的修辭方法書寫句子:要明確題目要求,根據(jù)題目提供的條件,在充分考慮內(nèi)容和形式相應稱的前提下,展開必要的想象,最后按要求表述出來。
特別強調(diào)的是,不論哪種題型,都應該認真讀題,明確題目中顯性和隱性要求。要像詩人詠詩一樣,進入角色,最大可能地激活思維細胞,占領(lǐng)思維空間,發(fā)掘思維潛力,找準做題角度。
三、修辭解題提醒
正確運用常見的修辭方法必須做到三點:
⒈了解八種常見修辭方法的特點和形式。易混淆修辭格可用分組比較法,同中求異,異中求同。
⒉明確各種常見修辭方法的表達效果,平時練筆或作文時,能夠有意識地較熟練地運用常見的八種修辭方法表情達意。
⒊具體做題時,要認真審題,仔細捕捉有效信息,深入分析語境。
〖課堂小結(jié)〗
提高修辭方法運用的水平是提高語言表達能力的關(guān)鍵所在,是一項長期而艱巨的工程,需要廣大考生帶著激情閱讀,開闊閱讀視野,掌握一定的修辭知識,背誦一些名篇名言,在寫作中加強修辭運用。那種企圖做幾道試題就能奏效的思想是不可取的。
鞏固練習
⒈下列各句中,修辭方法運用不恰當?shù)囊豁検?p>A、在莽莽蒼蒼的原野,這一組建筑遺跡宛如一支正在覆滅的船隊,而那叢生的荒草,便是海藻,雜陳的亂石,便是這荒野的海洋中的一簇簇泡沫了。
B、在不同風格的作品中,有的感情洶涌澎湃,有如奔騰在草原上的野馬;有的感情含而不露,就像朦朧月下的荷花。
C、于是,我從記憶的樹上摘下一片葉子,寫下了《扳著指頭數(shù)到十》這篇小說。
D、我擁抱著夏日的黎明,驚醒那溫馨而生動的氣息,美麗的花朵睜眼凝望,黑夜的輕翼悄然翔起。
⒉對下列句子的修辭方法及其表達作用的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
A、晚霞如同一片赤紅的落葉墜到鋪著黃塵的地上,斜陽之下的山岡變成了暗紫,好像是云海之中的礁石。
——運用比喻的修辭方法,從色彩和形象兩個方面寫出晚霞之下山岡的景色。
B、風是調(diào)皮的小男孩,抓把土拋到空中,趁機扯亂女孩子的長發(fā);風是年老的畫家,一味選用灰色調(diào),造出昏黃的畫面;風是不高明的小偷,溜進屋時弄響了門,逃走時還在窗臺下留下了腳印。
——運用排比、比喻、擬人的修辭方法,形象而生動地描繪出風給人們的生活帶來的情趣。
C、他肚子里有墨水兒,腦瓜又靈,看個文件什么的,只要拿眼把題目一掃,里面的內(nèi)容便能猜個大概。——運用了借代的修辭方法,形象而生動地點明了“他”有知識有文化。
D、蛙眼對運動的物體簡直是“明察秋毫”,而對靜止不動的物體卻“視而不見”。——運用夸張的修辭方法,突出了蛙眼對不同事物的觀察特點,鮮明地表現(xiàn)出蛙眼的特征。
⒊(2005年湖北八校聯(lián)考)研讀下面選文,按要求答題
盡管是風欺雪凌的日子,你(樹葉)總是默默地等待著春天,漸漸地蘊蓄著充足的力量。一天清晨,微雨初歇,無數(shù)的珍珠散落在枝頭,那是一滴一滴的雨點親吻著稚嫩的尖芽,婷妍交輝。我感到綠意萌動膨脹起來了。春天就要來臨了。
⑴精當?shù)男揶o能增強文章的表達效果。請就選文中某一處修辭運用作簡要評析。(30字左右)
答: 。
⑵煉字是寫作必不可少的基本功,有時能收到一字傳神之效。下面的詩句和選文中“膨脹”二字內(nèi)涵最接近的一句是
A.千樹萬樹梨花開B.紅杏枝頭春意鬧
C.江碧鳥愈白,山青花欲燃D.桃溪淺處不勝舟
⒋(揚州市2006屆高三質(zhì)量檢測)依照下列例句,另寫一組句子,要求選擇新的喻體,意思完整。(不要求與原句字數(shù)相同)
一個喪失了自我的人,在人生和世界的激流中,他必然會像初冬從樹上飄落下來的最后一片枯葉,在西風殘照中孤零零地漫無目的地亂舞。(《人是什么》)
⒌(開封市2006屆高三質(zhì)量檢測)下面這首詩缺了兩句,請你補上。(要求補寫的句子在內(nèi)容和形式上與整體保持一致,每句7個字)
啊,逆流而上吧,
我同時代的青年!
搖起勤奮的槳櫓,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
校準理想的羅盤。
切莫怡然地隨波逐流,
切莫留戀于避風的港灣。
迎著風雨去探索人生吧,
讓浪花綴滿勇進的船舷。
⒍(2002年高考·春季卷)對下列句子的修辭方法及其表達作用的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
A、“這個手術(shù)我來給你做,希望你能配合?!痹捳Z經(jīng)柔得像一團云,一團霧。不,像一團松軟的棉球,輕輕地擦著疼痛的傷口。
——“棉球”這個喻體貼切,不僅符合醫(yī)生職業(yè)的特點,而且切合患者當時的心態(tài)。
B、哦!我突然感覺到,我是看到了一個更是巴金的巴金。文靜、溫和、誠摯的外表里,卻有一顆無比堅強的心。
——后一個“巴金”指代巴金的風格和精神,突出了描述對象的特征,給人印象鮮明深刻。
C、目前,我正興致勃勃地對自己的作品進行“減肥”,將可有可無的字、句、段刪去,絕不吝惜。
——將作品擬人化,把刪削冗繁說成是“減肥”,生動幽默。
D、小雪和妹妹常常不吃晚飯,就跑到海邊,把自己焊在礁石上,聽潮起潮落,看日沉日升。
——用擬物的方法夸大聽潮觀海的癡迷程度,生動形象,有感染力。
7.(2009重慶)在下面橫線處各補上一句話。要求:語意連貫,句式一致,形成完整的排比句。(4分)
人要懂得尊重自己,尊重自己所以不茍且,不茍且所以有品位;人要懂得尊重別人,,;人要懂得尊重自然,,。
8.(2009四川)仿照下面這句話,另選一種景物進行描寫。要求句式基本一致,并運用比擬、比喻和排比的修辭手法。(5分)
層層的葉子中間,零星地點綴著些白花,有裊娜地開著的,有羞澀地打著朵兒的;正如一粒粒的明珠,又如碧天里的星星,又如剛出浴的美人。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⒈答案B
[分析]“奔騰在草原上的野馬”喻“感情洶涌澎湃”不當,因為“野馬”向前奔跑,而“洶涌”指“(水)猛烈地向上或向前翻滾”,“澎湃”形容波浪互相撞擊。應改為“大海的波濤”。
⒉[答案]D
[分析]不是“夸張”,是對比。
⒊[答案]⑴選文中運用了比喻或擬人等修辭方法,如“默默地等待著春天”、“無數(shù)的珍珠”、“一滴一滴的雨點親吻著稚嫩的尖芽”等。
⑵B
[分析]⑴選取以上任何一處,抓住該修辭運用的效果進行評析均可,根據(jù)情況適當給分。
⑵“鬧”字點染得極為生動,正如王國維在《人間詞話》中說“著一‘鬧’字而境界全出”。
⒋[答案]示例:他必然會像大海中失去航向的一葉扁舟,在驚濤駭浪里顫巍巍里隨波飄蕩。
⒌[答案]示例:①張滿信念的風帆②握緊思索的舵把
[分析]這首詩將青年人追求理想的人生經(jīng)歷比喻成一次海上航行,“內(nèi)容一致”即要求補寫的句子與航行有關(guān);“形式一致”即要求補寫的句子是動賓結(jié)構(gòu),要用比喻,①句押韻,②句不押韻。
⒍[答案]B
[分析]這道題既考查了修辭方法,也考查了修辭的作用分析。解答這類題時,首先要認真判斷它所使用的修辭方法,然后對照該類辭格的表達效果,結(jié)合語境再具體分析。這道題B項中前一個“巴金”指代巴金的風格和精神,后一個“巴金”指有巴金精神的人。所以,“后一個巴金”應改為“前一個巴金”。
7.答案:尊重別人所以不狂妄,不狂妄所以有修養(yǎng);尊重自然所以不胡為,不胡為所以有理性。
8.答案示例:
悠悠白云中,隱約地橫亙著一座座青山,有靦腆地躲進霧靄的,有大方地露出真容的;正如一把把直指蒼穹的利劍,又如碧空中騰飛的巨龍,又如綿延不斷的綠色屏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