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集體備課教案
發(fā)表時間:2021-02-01第1課《中國人民站起來了》備課教案人教版。
一般給學生們上課之前,老師就早早地準備好了教案課件,規(guī)劃教案課件的時刻悄悄來臨了。在寫好了教案課件計劃后,這樣我們接下來的工作才會更加好!你們會寫多少教案課件范文呢?小編特地為您收集整理“第1課《中國人民站起來了》備課教案人教版”,希望對您的工作和生活有所幫助。
第1課《中國人民站起來了》備課教案人教版
教學目標
基礎知識
了解
第一屆中國人民協(xié)商會議、開國大典、西藏和平解放等知識要點
掌握
新中國建立的主要標志(施政方針、國家機構、國旗、國歌、首都、公元紀年等)
能力訓練過程方法
閱讀資料概括表達
毛澤東為人民英雄紀念碑所題文字的歷史含義和現(xiàn)實意義,開國大典的盛況,祖國大陸統(tǒng)一的實現(xiàn)
對比鑒別
第一屆中國人民政治協(xié)商會議和第一屆中央人民政府委員會首次會議的異同
討論探索
新民主主義革命勝利和新中國建立的歷史意義、基本經驗
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
愛國情感
新中國是在經歷了百余年的屈辱、抗爭和探索之后,才建立起來的。我們一定要熱愛祖國,把她建設得越來越繁榮富強
民族團結
新中國在維護民族團結方面做了許艱苦細致的工作,實現(xiàn)了西藏的和平解放,這個大好局面是必須加以珍惜的
教學重點第一屆中國人民政治協(xié)商會議和開國大典
教學難點第一屆中國人民政治協(xié)商會議和第一屆中央人民政府委員會首次會議的聯(lián)系與區(qū)別;新中國成立的歷史意義
教學過程
導入新課
組織學生回顧前一學期的知識線索,按第2頁“資料·人民英雄紀念碑碑文”梳理下列“綱要信號”:
民主主義革命
上溯到1840年→
30年以來(新民主主義革命)————————→
3年以來
舊民主主義革命
國民革命(北伐)
土地革命
抗日戰(zhàn)爭→
解放戰(zhàn)爭
解放戰(zhàn)爭
承上啟下,教師講授:三大戰(zhàn)役勝利不久,中國共產黨就在河北平山的西柏坡村召開了七屆二中全會,為建立新中國做好了思想上、理論上的準備。今天我們接著了解,當年怎樣在組織機構上完成建國工作。(安排學生先閱讀全文,作讀書標記;然后探索、交流、討論、練習)
組織學生學習和探究新課
學生根據第1頁“導入框”,討論回答:
·毛澤東和周恩來所說的“進京趕考”指的是什么?(指的是新中國的建立、鞏固、建設和發(fā)展,包括政治、軍事、外交、民族、文化、經濟等各方面工作,其中最重要的任務是經濟建設。因為新中國建立之前,中國共產黨為了替人民打天下,主要從事政治和軍事的斗爭,在經濟建設方面還缺乏經驗。)
·教師指出:進京后的第一件事就是建立新中國的國家政權機構。
開國大典
1讓學生觀看第2、3頁記載開國大典盛況的4幅插圖,開展“接力講述開國大典盛況”的活動。(可以按照時間、地點、人物、重要講話、慶典議程等基本要素分解提問、回答)
·教師過渡(設問并回答):在開國大典上,人們聽到國歌、看到了國旗,這些新中國的象征是怎樣確定下來的呢?是在第一屆中國人民政治協(xié)商會議上確定下來的。
2這一屆政治協(xié)商會議與1946年在重慶舉行的政治協(xié)商會議有什么聯(lián)系和區(qū)別?(1946年在重慶舉行的政治協(xié)商會議是共產黨首先倡議并得到多數民主黨派的支持后,由國民黨政府召開的,其任務原本是要準備建立民主聯(lián)合政府的,所以通過了有利于人民的決議,但是很快就被國民黨政府撕毀。第一屆中國人民政治協(xié)商會議是在解放戰(zhàn)爭獲得基本勝利、國民黨政府的統(tǒng)治已經結束的歷史時刻舉行的,其任務就是要正式建立新中國的國家機構,決定新中國的國家象征,產生國家政權機關——中央人民政府委員會及其主要領導人等。)
3第一屆中國人民政治協(xié)商會議通過的重要文件簡稱什么?他起了什么作用?[提醒學生看課文注解](簡稱《共同綱領》,起了臨時憲法的作用。)
4會議還決定了新中國哪些國家象征?(國旗——五星紅旗,國歌——《義勇軍進行曲》,國都——北京,紀年方法——公元紀年。)
A.根據第5頁“自由閱讀卡·國旗的誕生”回答:國旗的象征意義是什么?(紅色象征革命,大五角星象征中國共產黨,小五角星象征各行各業(yè)革命人民,小星圍著大星象征共產黨領導下的革命人民大團結。)
B.根據第3頁“動腦筋”回答:為什么把《義勇軍進行曲》定為國歌?(它是抗日救亡運動中誕生的革命歌曲,由聶耳作曲、田漢作詞,旋律激昂,飽含著強烈的愛國情感。新中國成立后,面臨著艱巨的民族復興任務,需要不斷振奮民族精神。《義勇軍進行曲》能夠永遠警示我們勿忘國恥,激勵我們在各自崗位上臥薪嘗膽,為民族的復興、祖國的崛起而努力不懈地學習和工作。)
·教師聯(lián)系舊課提醒學生,近現(xiàn)代中國首都的變遷:清政府以北京為首都,但曾經分別在1860年和1900年淪于英法聯(lián)軍和八國聯(lián)軍之手。國民黨政府以南京為首都(抗戰(zhàn)時則以重慶為“陪都”),改北京為“北平”,其中南京也曾在1937年淪于日寇鐵蹄之下,被屠殺30萬人以上。新中國決定以北平為首都,從建國起,恢復名稱為北京。
·教師聯(lián)系舊課提醒學生,古今中國紀年方法的變化:“夏歷”→帝王“謚號”(人死后由后代追封)→漢武帝之后的皇帝“年號”(在位自定)→“民國”紀年→新中國的公元紀年
5會議怎樣產生新的國家機構和領導人?(選舉了中央人民政府委員會,還選舉毛澤東為中央人民政府主席,朱德、劉少奇、宋慶齡等人為副主席。然后在第一屆中央人民政府委員會的首次會議上決定以《共同綱領》為政府的施政方針,任命周恩來為政務院總理兼外交部長。)
·教師指出:第一屆中國人民政治協(xié)商會議為新中國的成立做了充分的準備,政治協(xié)商成為新中國政治體制的重要組成部分。第一屆中央人民政府委員會的首次會議則是根據政治協(xié)商會議的決定召開的,除了時間先后承繼外,會議內容也是先后承繼的——前者是“綱領性”的,后者是具體“執(zhí)行性”的。
6組織學生完成第4頁“練一練”:應選A(這是第一屆中央人民政府委員會的決定)。
7組織學生進行第5頁“活動于探究·2”:如何理解“中國人民從此站起來了”?
A.第一屆中國人民政治協(xié)商會議為了表示對先烈的崇敬和緬懷,還做出了什么決定?(在首都天安門廣場建立人民英雄紀念碑。)
B.新中國的成立使中國歷史發(fā)生了什么樣的變化?(使中國結束了一百多年來被侵略被奴役的屈辱歷史,真正成為獨立自主的國家。中國人民的政治地位和經濟文生活水平從此可以得到切實保障并不斷提高起來。)
C.新中國的成立使世界歷史發(fā)生了什么樣的變化?(壯大了世界和平、民主和社會主義的力量,鼓舞了世界被壓迫民族和被壓迫人民爭取解放的斗爭。)
·教師小結、過渡:新中國的建立確實開辟了中國歷史的新紀元。國民黨統(tǒng)治時期,中國在名義上“統(tǒng)一”,實際上分裂的狀態(tài),由于西藏的和平解放而發(fā)生了重大變化。
西藏和平解放
1西藏在什么時候和平解放?(1951年)
2西藏的和平解放有什么歷史意義?(使祖國大陸獲得了統(tǒng)一,實現(xiàn)了各族人民大團結。)
3根據第5頁“活動與探究·2”:毛澤東兩邊的西藏代表分別是誰?(左邊穿深色袈裟的是啊沛·阿旺晉美,右邊穿淺色袈裟的是班禪額爾德尼·卻吉堅贊。)
·教師總結:新中國建立起來了,祖國大陸也實現(xiàn)了統(tǒng)一。但是,國內外敵人并不甘心失敗,必然要處心積慮進行破壞活動。所以,年輕的政權必須經受住各種各樣嚴峻的考驗,才能生存和鞏固下來。下一節(jié)課就是講這方面內容的,建議同學們預習之
練習鞏固
1完成作業(yè):填充圖冊第2——3頁。
2提醒學生預習第2課《最可愛的人》。
相關知識
中國人民站起來了
第1課中國人民站起來了
●教學目標
一、知識目標
1.掌握第一屆中國人民政治協(xié)商會議的內容。
2.掌握開國大典的過程。
3.掌握新中國成立的偉大的歷史意義和“中國人民站起來了”的真正含義。
4.掌握西藏和平解放的過程和意義。
二、能力目標
1.通過對本課的學習,特別是對開國大典的了解,真正理解“中國人民站起來了”的真正含義,培養(yǎng)學生分析、理解問題的能力。
2.通過對本課的學習,理解西藏和平解放的特殊意義,培養(yǎng)學生比較問題的能力。
三、德育目標
1.通過本課的學習,使學生認識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下,中國人民經過長期的艱苦奮斗,終于換來了新中國的成立,中國人民站起來了。
2.通過本課的學習,使學生認識西藏的和平解放,標志著祖國大陸的完全解放。解放軍進藏,有力地維護了祖國大陸的統(tǒng)一。
●教學重點
開國大典
●教學難點
理解“中國人民站起來了”的含義
●教學方法
1.縱向聯(lián)系法。通過對過去學習過的知識的回憶,幫助理解本課的內容。
2.影像輔助法??梢韵驅W生放有關開國大典的影視制品,增強直觀教學的效果,從而幫助學生理解本課內容。
3.分析法。對于本課中一些難于理解的內容,可以在學生討論的基礎上,采用教師分析的方法完成教學任務。
4.講述法。
5.講解法。
●教具準備
1.投影儀
2.相關影像制品和圖片
●課時安排
一課時
●教學過程
[導入示例一]同學們,請看課本導入框中的內容:中共七屆二中全會剛結束,1949年3月23日上午,毛澤東率領中共中央機關離開西柏坡前往北平。出發(fā)時,毛澤東回過頭來對周恩來說,今天是進京的日子,進京趕考去。周恩來笑著答應,我們應當都能考試及格,不要退回來。毛澤東說,退回來就失敗了。我們決不當李自成,我們都希望考個好成績。毛澤東說完,登上汽車向北平方向前進了。那么,毛澤東等說的考試是什么意思呢?他們的“考試”成績如何呢?通過今天的學習,我們就來了解這方面的內容。
[導入示例二]同學們先看一幅油畫。
[投影顯示]
同學們,這幅油畫是董希文的代表作《開國大典》。董希文是浙江紹興人,曾在蘇州美專、杭州美專西畫系就讀,1939年去法國留學,后回國。1943年赴西北敦煌藝術研究院并投入對敦煌壁畫的研究。后任中央美術學院教授?!堕_國大典》所描繪的是1949年10月1日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央人民政府成立時天安門廣場國慶典禮的盛況。場面恢宏,喜慶熱烈,毛澤東和其他中央領導人神采奕奕,氣度不凡。藍天白云,風和日麗,廣場開闊,紅旗如海,天安門城樓金碧輝煌。畫家在進行嚴謹的寫實描繪中,借鑒了民間美術和傳統(tǒng)工藝重彩的表現(xiàn)手法。作者使藍天與地毯、紅柱子、紅燈籠及紅旗等造成強烈的對比,并增加了節(jié)日的喜慶氣氛。在寫實手法的描繪中,畫家又進行了大膽的藝術加工,如透視和光影的處理都沒有嚴格地按西方寫實繪畫中的素描要求,在畫面的右側部位減去一根柱子,這些都是為了適應并強化畫面主題和總體的需要,同時也適于中國廣大讀者的審美情趣。還應該提到的是,這些作品具有較強的裝飾性抒情性。有評者認為是“富有裝飾意味的紀念碑性的大型歷史畫”。那么,開國大典的具體過程是怎樣的呢?今天我們就來學習這方面的內容。
[板書]第一單元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成立和鞏固
第1課中國人民站起來了
一、開國大典
1.中國人民政治協(xié)商會議的召開
[教師引導]請同學們把課本上關于中國人民政治協(xié)商會議的有關內容看一下,了解新政協(xié)第一次會議的內容。
[學生看書]……
[教師引導]請同學們想一下,新政協(xié)是針對什么來說的?
[學生回答]是針對舊政協(xié)來說的。
[教師引導]舊政協(xié)指的是哪一次政協(xié)?其內容是什么?
[學生回答]指的是1946年初召開的政治協(xié)商會議。其內容是商討抗戰(zhàn)后和平建國問題。盡管也通過了一些決議,但由于蔣介石發(fā)動了反共反人民的內戰(zhàn),政協(xié)決議被撕毀,沒有起到應有的作用。
[教師講解]我們來看一下周恩來是怎樣闡述人民政協(xié)產生的歷史必然性和新舊政協(xié)的本質區(qū)別的,借此可以把前邊學過的知識再回憶一次。1949年9月7日周恩來在《關于人民政協(xié)的幾個問題》的講話中指出:“政協(xié)是沿用了舊的政治協(xié)商會議的名稱,但以它的組織和性質來說,所以能夠發(fā)展成為今天這樣的會,決不是發(fā)源于舊的政協(xié)。”接著,他闡述了人民政協(xié)產生的歷史必然性和新舊政協(xié)的本質區(qū)別。周恩來指出:“從五四運動以來,中國有了共產黨,有了第一次國共合作,有了大革命運動,經過了四個革命階段即北伐戰(zhàn)爭、土地革命、八年抗戰(zhàn)和最近三年來的人民解放戰(zhàn)爭,才形成今天中國人民政治協(xié)商會議這樣的組織,可以說這是一百多年來民族民主革命運動犧牲奮斗的果實,也可以說是三十年來新民主主義革命運動獲得勝利的集中表現(xiàn)。假如沒有一百多年來革命運動的歷史積累,尤其是三十多年來的新民主主義革命,便不可能有今天這樣濟濟一堂的政治協(xié)商會議。所以,這個會議可以說是新民主主義運動的一次
總結……肯定地說,這一組織便是中國共產黨過去所主張的民族民主統(tǒng)一戰(zhàn)線的形式。它絕對不同于舊的政治協(xié)商會議,舊的政治協(xié)商會議已經讓國民黨反動派破壞了??墒谴蠹叶际煜み@一組織形式,所以我們沿用了這個名稱,而增加了新的內容?!?br>
[教師引導]下面請同學們根據剛才看書的內容復述一遍第一屆政治協(xié)商會議的內容。
[學生復述]1949年9月,第一屆中國人民政治協(xié)商會議在北平隆重舉行,會議通過了《中國人民政治協(xié)商會議共同綱領》,選舉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央人民政府委員會,選舉毛澤東為中央人民政府主席。大會決定以五星紅旗為國旗,以《義勇軍進行曲》為代國歌,以北平為首都并改名為北京,采用公元紀年。大會還決定在首都天安門廣場建立一座人民英雄紀念碑,以表示對革命先烈的無限崇敬和緬懷。
[教師講述]1949年9月21日下午7時,中國人民政治協(xié)商會議第一屆全體會議在北平中南海懷仁堂隆重開幕。出席會議的代表共662人,代表著中國共產黨、各民主黨派、各人民團體、人民解放軍、各地區(qū)、各民族以及海外華僑等45個單位和特邀代表。人民政協(xié)代表的廣泛性,充分體現(xiàn)了全國人民的意志和要求。會議宣布,人民政協(xié)暫時執(zhí)行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的職權。大會全體代表推選出毛澤東、劉少奇、周恩來、宋慶齡等89人組成主席團負責主持會議。
大會第一天,人民政協(xié)籌備會主任、中共中央主席毛澤東致開幕詞,他莊嚴宣布:“占人類總數四分之一的中國人民從此站起來了”?!拔覀兊拿褡逶僖膊皇且粋€被人侮辱的民族了,我們已經站起來了。我們的革命已經獲得全世界廣大人民的同情和歡呼,我們的朋友遍于全世界。”毛澤東振奮人心的發(fā)言,令代表們激動不已,掌聲經久不息。
會議歷時10天,一致通過了《中國人民政治協(xié)商會議共同綱領》《中國人民政治協(xié)商會議組織法》《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央人民政府組織法》,以及決定定北京為國都,中華人民共和國采用公元紀年,確定《義勇軍進行曲》為代國歌,五星紅旗為國旗。尤其是《共同綱領》的制定,意義重大。它是一部人民民主的建國綱領,是新中國的臨時大憲章,“是中國歷史上一個極端重要的文獻”。
9月30日晚,毛澤東主持會議閉幕儀式。大會在宣言中莊嚴宣告:中華人民共和國現(xiàn)已宣告成立,中國人民業(yè)已有了自己的中央政府。這個政府將遵照《共同綱領》在全中國境內實施人民民主專政。它將指揮人民解放軍將革命戰(zhàn)爭進行到底,消滅殘余敵軍,解放全國領土,完成統(tǒng)一中國的偉大事業(yè)。它將領導全國人民克服一切困難,進行大規(guī)模經濟建設和文化建設,掃除舊中國所留下來的貧困和愚昧,逐步地改善人民的物質生活和提高人民的文化生活。它將保衛(wèi)人民的利益,鎮(zhèn)壓一切反革命分子的陰謀活動。它將加強人民的陸??哲姡柟虈?,保衛(wèi)領土主權完整,反對任何帝國主義國家的侵略。
至此,中國人民政治協(xié)商會議第一屆全體會議,在完成籌建中華人民共和國的光榮歷史使命后勝利閉幕。
[教師引導]到此,我們可以把新政協(xié)的內容總結一下了。
[板書](1)《共同綱領》(國名、國家性質、施政方針)
(2)選舉中央人民政府主席、副主席
(3)確定國旗、國歌、國都、紀年方法
(4)建立人民英雄紀念碑
[教師引導]現(xiàn)在請同學們把在課前收集到的關于國旗、國歌、國徽和人民英雄紀念碑的知識講一下。
[學生講述]……
明確:中華人民共和國的國旗是五星紅旗。國旗的顏色為紅色,象征革命;旗面左上方綴著五顆黃色五角星,大五角星代表中國共產黨,四顆小五角星環(huán)拱于大五角星之右,并各有一個角尖對著大星的中心點,象征中國共產黨領導下全國各族人民的大團結和全國人民對黨的衷心擁護。1949年9月27日中國人民政治協(xié)商會議第一屆全體會議通過決議,定五星紅旗為國旗,并宣告“中華人民共和國的國旗為紅地五星旗,象征中國革命人民的大團結。”
國歌是田漢作詞、聶耳作曲的《義勇軍進行曲》。它經中國人民政治協(xié)商會議第一屆全體會議通過作為代國歌。1978年集體填入新詞,由中華人民共和國第五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一次全體會議通過,定為正式國歌。1982年12月4日又由中華人民共和國第五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五次會議通過決定,恢復《義勇軍進行曲》為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歌,撤消1978年第五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一次會議通過的關于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歌的決定。
國徽:國徽呈圓形。國徽中心為紅地上的金色天安門城樓,城樓正上方的4顆金色小五角星呈半弧形狀,環(huán)拱一顆大五角星。國徽四周由金色麥稻穗組成正圓形環(huán),麥稻稈的交叉處為圓形齒輪;齒輪中心交結著紅色綬帶,分向左右結住麥稈下垂,并把齒輪分成上下兩部分。紅色和金色融合在一起,體現(xiàn)了中華人民共和國的神圣和莊嚴。國徽圖案象征中國人民自“五四運動”以來的新民主主義革命斗爭和工人階級領導的以工農聯(lián)盟為基礎的人民民主專政的新中國的誕生,代表中華人民共和國的尊嚴。
人民英雄紀念碑位于天安門廣場的南部。根據1949年9月30日中國人民政治協(xié)商會議第一屆全體會議的決議興建,同日下午舉行奠基典禮。1952年8月1日正式動工興建,1958年4月建成,同年5月1日揭幕。紀念碑正面向著天安門。重60噸,高14.7米,上面雕刻著毛澤東題寫的“人民英雄永垂不朽”8個鎦金大字。碑身背面是毛澤東撰、周恩來書的碑文:“三年以來,在人民解放戰(zhàn)爭和人民革命中犧牲的人民英雄們永垂不朽!三十年以來,在人民解放戰(zhàn)爭和人民革命中犧牲的人民英雄們永垂不朽!由此上溯到一千八百四十年,從那時起,為了反對內外敵人,爭取民族獨立和人民自由幸福,在歷次斗爭中犧牲的人民英雄們永垂不朽!”紀念碑用17000塊花崗石和漢白玉砌成。碑身為紫灰色的花崗石,浮雕和欄桿為漢白玉,兩層月臺面鋪著青色花崗石,周圍的甬路為橙黃色花崗石。石料來自北京房山和山東泰安,其中碑心石出自青島浮山。碑基占地3000平方米,高達37.94米,比天安門高4.24米。從地面開始有雙重月臺,底層是海棠形。承托碑身的是大小兩層須彌座。碑身四周圍繞著雙層漢白玉欄桿,碑身東西兩側上部刻著以紅星、松柏和旗幟組成的裝飾花紋。小碑座的四周,刻著以牡丹、荷花、菊花等組成的8個大花圈。碑頂為上有卷云下有重幔的小廡殿頂,綠頂式碑帽,碑身成方形。有8幅漢白玉浮雕,鑲嵌在大碑座四周。從東面起,浮雕的主題按著歷史順序排列,分別為:“虎門銷煙”“金田起義”“武昌起義”“五四運動”“五卅運動”“南昌起義”“抗日游擊戰(zhàn)爭”“勝利渡長江”。在“勝利渡長江”兩旁,另有兩幅裝飾性浮雕,主題為:“支援前線”“歡迎人民解放軍”。浮雕每塊高2米,十塊合在一起長達40.68米,共有170個人物,概括地表現(xiàn)了中國100多年來的革命歷史。
[教師引導]在明確了上面內容后,我們來看一下開國大典。
[板書]2.開國大典
(教師引導學生看課本上有關開國大典的插圖,或者放電影《開國大典》)
了解實況:1949年10月1日下午2點55分,毛澤東和一代開國元勛們經新華門來到天安門,從西頭馬道登上天安門城樓。在金水橋之南大約50米處的以華北軍區(qū)軍樂隊為主組成的聯(lián)合軍樂隊奏響了《東方紅》樂曲,廣場上人群歡聲雷動。
3時整,盛大而隆重的開國大典開始。參加這次典禮的有中國人民政治協(xié)商會議全體代表,有首都各工廠、各大專院校、各機關的代表,有市民、近郊農民和城防部隊等等,共約30萬人。
中央人民政府秘書長林伯渠宣布典禮開始。中央人民政府主席、副主席、委員就位。當林伯渠宣布“請毛主席升國旗”時,毛澤東神情莊重,用力按動了通往電動旗桿的電鈕……第一面耀眼奪目的五星紅旗順著旗桿,冉冉升起。這時,樂隊奏起《義勇軍進行曲》,54門禮炮齊鳴28響。這54門禮炮象征著參加中國人民政治協(xié)商會議第一屆全體會議代表中的54個民族;28響標志著中國共產黨領導人民英勇奮斗的28個春秋。參加大會的30萬人肅立致敬,指揮員行舉手禮,注視著中華人民共和國的莊嚴而美麗的五星紅旗徐徐上升。
在這莊嚴、熱烈的時刻,毛澤東用響亮的聲音宣讀了中央人民政府公告,向4.75億中國人民,向全世界宣布:“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央人民政府成立了!”
接著,閱兵式開始。閱兵司令員、中國人民解放軍總司令朱德乘坐敞篷轎車,在《三大紀律、八項注意》等軍樂的奏鳴中,由聶榮臻陪同,出東三座門,沿著東長安街、東單廣場,直到外國領使館聚集的東交民巷,順序檢閱肅立嚴整的三軍部隊。朱德總司令檢閱完部隊驅車回到天安門城樓后,宣讀了《中國人民解放軍總部命令》:中國人民解放軍全體指戰(zhàn)員,堅決執(zhí)行中央人民政府和中央人民革命軍事委員會主席毛澤東的一切命令,迅速肅清國民黨反動軍隊的殘余,解放一切尚未解放的國土,同時肅清土匪及其他一切反革命匪徒,鎮(zhèn)壓他們的一切反抗和搗亂行為。
閱兵式共用了2個多小時,受閱部隊的人員總計有1.6萬多名。
接下來是群眾游行。走在游行隊伍最前面的是工人,京郊農民緊隨其后。后面是機關干部、青年學生的游行隊伍。
晚上9時25分,無數彩色的禮花向廣場四周發(fā)射出來。首都軍民載歌載舞,盡情地歡度這中華人民共和國的第一個夜晚。
開國大典宣告了中華人民共和國的誕生,宣告了中華民族的新生。
[教師引導]現(xiàn)在請大家想一個問題:中國人民政治協(xié)商會議決定以《義勇軍進行曲》為國歌,為什么?可以討論。
[學生討論]……
[學生回答]
[生甲]它能鼓舞人們永遠以昂揚的精神繼續(xù)前進。
[生乙]這支歌唱出了民族自信心,唱出了為著理想不怕犧牲,敢于與敵人血戰(zhàn)到底的英雄氣概。
[生丙]用《義勇軍進行曲》為國歌,能起到居安思危的作用。
[教師明確]《義勇軍進行曲》,創(chuàng)作于1935年,由田漢作詞,聶耳譜曲?!读x勇軍進行曲》是作者當時為電影《風云兒女》創(chuàng)作的主題歌。
中華人民共和國建國前夕,征集選定國旗和國徽圖稿的工作,進展順利。唯有國歌,雖征集到數以千計的稿件,卻沒有一首盡如人意的,第一屆全國政協(xié)會議開幕在即,大家都為國歌無定稿而著急。
毛澤東同志關心著整個征選工作的進展。他親自召集了二十多位有名望的同志一起商議,希望大家出出主意。就在這次會上,有位中年人提出了一項震驚四座的建議:用《義勇軍進行曲》作代國歌。這位具有遠見卓識的人是誰呢?他就是享譽中外的畫家徐悲鴻,他的夫人廖靜文對此有過這樣一段回憶:
他去參加討論國歌的會議以前,曾對廖靜文說:“我準備建議用《義勇軍進行曲》作代國歌。”
廖靜文說:“歌詞里有‘中華民族到了最危險的時候’,這不大好吧!”
“這有什么不好?”徐悲鴻微笑著說,“人民在勝利中不忘記過去的斗爭,它能鼓舞人們永遠以昂揚的精神繼續(xù)前進,《義勇軍進行曲》正是這樣,它歌唱了人民的意志?!?br>
于是,在毛主席召集的座談會上,徐悲鴻提出了以《義勇軍進行曲》作代國歌的建議。徐悲鴻還認為這支歌唱出了民族自信心,唱出了為著理想不怕犧牲,敢于與敵人血戰(zhàn)到底的英雄氣概。
徐悲鴻的建議,得到周恩來同志的支持,他認為這支歌曲很雄壯、豪邁,有革命氣概,節(jié)奏鮮明。但也有人認為新中國已經站起來了,中華民族已經作為一個偉大的民族屹立于世界之林,而這首歌當中還有“到了最危險的時候”,歌詞是不是有些過時了。周恩來同志當即指出,這首歌在歷史上曾起過巨大的作用,盡管現(xiàn)在新中國成立了,但今后還可能有戰(zhàn)爭,要居安思危。這一席話,使大家對這首歌的深遠意義理解得更深刻了。
大家對徐悲鴻的建議紛紛贊同。最后,毛主席也表示同意,他綜合了大家的意見,用《義勇軍進行曲》作為代國歌。
不久,在第一屆政協(xié)會議上,正式通過《義勇軍進行曲》為代國歌。
[教師引導]我們在學習完開國大典的內容后,請同學們思考一個問題:新中國的成立有什么意義?如何理解“中國人民站起來了”這句話的含義?大家可以分成小組討論一下。
[學生討論]……
[教師引導]我們集體把課本上關于新中國成立的歷史意義的兩段描寫讀一遍。
[師生齊讀]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成立開辟了中國歷史的新紀元。從此,中國結束了一百多年來被侵略被奴役的屈辱歷史,真正成為獨立自主的國家;中國人民從此站起來了,成為國家的主人。
新中國的成立,壯大了世界和平、民主和社會主義的力量,鼓舞了世界被壓迫民族和被壓迫人民爭取解放的斗爭。
[教師引導]請大家根據剛才的討論結果,回答“中國人民從此站起來了”的真正含義。
[學生回答]中國從1840年鴉片戰(zhàn)爭開始,一直處于落后挨打的境地,政治、經濟、外交都處于一種不獨立的地位。新中國的成立,是建立在推翻帝國主義、封建主義、官僚資本主義的基礎上的,中國人民真正地站起來了。
[教師明確]1949年,毛澤東主席向全世界莊嚴的宣告:“中國人民從此站起來了!”這誰都知道,毛澤東同志所講的“站起來了”的意思是指新中國成立了,中國人民從此當家作主了,在政治上真正有了地位了,從此不再受壓迫與剝削了,中國人民從此可以揚眉吐氣了!總之,這句“站起來了”的話主要是講政治上的意義。
1840年,當時的英國政府為了保護罪惡的鴉片貿易,毒害中國人民,大量掠奪白銀,公然對中國進行武裝入侵。在這次戰(zhàn)爭中,清王朝被打敗了,簽訂了喪權辱國的南京條約。接著其他資本主義國家也接踵而至,先后發(fā)動了一系列入侵中國的戰(zhàn)爭,逼迫腐敗無能的清王朝簽署了一個個喪權辱國的不平等條約,使中國一步步變成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中國人民在帝國主義、封建主義的雙重壓迫下,陷入水深火熱之中。
鴉片戰(zhàn)爭以及日后各帝國主義國家發(fā)動的侵華戰(zhàn)爭,極大地喚醒了中國人民在列強林立的世界里求生存、求發(fā)展的民族意識,激發(fā)了中國人民的愛國主義精神。毛澤東同志指出:“帝國主義和中國封建主義相結合,把中國變?yōu)榘胫趁竦睾椭趁竦氐倪^程,也就是中國人民反抗帝國主義及其走狗的過程?!睆镍f片戰(zhàn)爭開始,經過太平天國運動、戊戌維新、義和團運動、辛亥革命,到五四運動,為了反對侵略和奴役,爭取國家的獨立和民族的解放,中國人民進行了一次又一次英勇頑強、可歌可泣的斗爭。
中國人民在中國共產黨領導下,推翻了帝國主義、封建主義和官僚資本主義的統(tǒng)治,建立了中華人民共和國。從此,中國人民站起來了。五十多年來,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下,全國各族人民團結奮斗,戰(zhàn)勝了各種困難和壓力,在社會主義建設事業(yè)中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今天的中國已經成為繁榮昌盛的社會主義國家。中國人民不僅站了起來、而且富了起來、強了起來。
[教師過渡]同學們,新中國成立時,祖國大陸還有一些領土沒有解放,西藏是其中的一部分。人民解放軍在解放西南各省后,一面向西藏進軍,一面力爭西藏和平解放。經過不努力,最終在1951年簽署了關于和平解放西藏的協(xié)議。下面我們來看具體內容。
[板書]二、西藏和平解放
[投影顯示]
[教師引導]請同學們根據圖中所示內容,結合課本知識,了解西藏和平解放的過程。
[學生看書]……
[教師講述]1949年,中國人民解放戰(zhàn)爭取得決定性勝利,并向西北和西南推進。廣大西藏人民和上層愛國人士擁護中央人民政府,渴望西藏早日解放,而帝國主義反華勢力卻指使和支持西藏地方政府中的親帝勢力抗拒解放,妄圖把西藏從中國分裂出去,成為帝國主義的附庸。
考慮到西藏的特殊性,中央采取了和平談判解決西藏問題的方針。通過廣播、通信、派勸和團等方式,向西藏地方當局開展政治爭取工作。然而以攝政達扎為首的親帝國主義分裂勢力拒不接受中央進行和平談判的召喚和耐心教育,阻止、扣留甚至殺害勸和代表,并部署武力與解放軍對抗。為此,人民解放軍于1950年10月實施了昌都戰(zhàn)役,消滅了藏軍主力,同時在國際上加強外交斗爭,揭露國際反華勢力分裂中國的陰謀。西藏親帝國主義分裂勢力內外交困,受到沉重打擊,達扎被迫下臺,第十四世達賴喇嘛親政。
在西藏上層愛國人士和廣大僧俗群眾的強烈要求下,西藏地方政府派出以阿沛阿旺晉美為團長的代表團赴北京進行和平談判,于1951年5月21日簽訂了《中央人民政府和西藏地方政府關于和平解放西藏辦法的協(xié)議》(簡稱《十七條協(xié)議》)。西藏宣告和平解放。
西藏和平解放是中國現(xiàn)代史上的重大事件,是西藏歷史劃時代的轉折點,是中國共產黨民族政策的偉大勝利,它反映了西藏人民與全國人民的共同愿望和根本利益。
西藏的和平解放把中國的民族團結事業(yè)推向了新階段,為增強中華民族的大團結,建設統(tǒng)一繁榮的新中國奠定了堅實基礎,為藏民族的發(fā)展與進步開辟了廣闊的前景。它標志著西藏作為祖國神圣領土不可分割一部分永遠擺脫了帝國主義的侵略和羈絆,回到了祖國大家庭中,徹底粉碎了帝國主義分裂祖國的陰謀。
[布置作業(yè)]
1.在1949年成立的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央人民政府中,被選為主席的是
A.毛澤東B.劉少奇
C.宋慶齡D.張瀾
答案:A
2.1954年以前,中國人民政治協(xié)商會議代行哪個機關的職權
A.黨中央B.國務院
C.中央軍委D.全國人大
答案:D
3.下列哪一項不是第一屆中國人民政治協(xié)商會議通過的決定
A.以“共同綱領”為施政方針
B.以《義勇軍進行曲》為代國歌
C.在天安門廣場建立一座人民英雄紀念碑
D.采用公元紀年
答案:A
4.新中國第一任總理兼外交部長是
A.周恩來B.陳毅
C.黃炎培D.李濟深
答案:A
●板書設計
第一單元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成立和鞏固
第1課中國人民站起來了
一、開國大典
1.中國人民政治協(xié)商會議的召開
(1)《共同綱領》(國名、國家性質、施政方針)
(2)選舉中央人民政府主席、副主席
(3)確定國旗、國歌、國都、紀年方法
(4)建立人民英雄紀念碑
2.開國大典
二、西藏和平解放
●活動與探究
一九四九年十月一日,中華人民共和國宣告成立,五星紅旗首次在天安門廣場上徐徐升起,軍樂隊同時演奏《義勇軍進行曲》,把開國大典的盛況推至高峰。一年后,國徽高懸于天安門廣場前的城樓上。至此,國旗、國徽與國歌相繼確定,三位一體,象征了中國的國體。
收集資料,看一看新中國的國旗、國徽、國歌是怎樣誕生的?
[參考資料]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徽的誕生
1949年7月,全國政治協(xié)商會議籌備會為了迎接新中國的成立,在《人民日報》登出了向全國征求國旗、國徽及國歌詞譜的啟事,明確提出對國徽設計的要求是:甲、要有中國特征;乙、要有政權特征;丙、形式要莊嚴富麗。
全國各界人士紛紛投身于這一具有歷史意義的工作之中。同時,受中央之命,負責征集國徽圖稿的清華大學營建系和國立北平藝專(1950年改為中央美術學院)都成立了國徽設計小組。截止1949年8月20日,共收到國內及海外華僑寄來的國徽稿件一百一十二件,圖案九百幅。這些稿件和圖案雖各具特色,但都有不足之處,故都未被采納。因此,在1949年9月下旬的政協(xié)全體會議上,只通過了國旗方案和國歌詞譜,沒有公布國徽方案。
后來,全國政協(xié)第一屆委員會決定邀請清華大學營建系和中央美術學院分別組織人力對國徽方案進行設計競賽。
其中,清華大學營建系國徽設計組由我國著名建筑學家、營建系主任梁思成教授擔任組長,成員有梁思成先生的夫人、建筑學家林徽音、畫家李宗津、中國建筑專家莫宗江、建筑設計教師朱暢中、汪國瑜、胡允敬、張昌齡以及研究中國古建筑的學者羅哲文等。
中央美術學院國徽設計組由著名工藝美術家、教授張仃、張光宇、周令釗、鐘靈等組成。
根據政協(xié)國旗、國徽審查小組提出的要求及各界人士提出的意見,并比較了所有設計方案,兩個國徽圖案設計組最后確定了國徽圖案有如下內容:
用齒輪、麥稻穗、五星、綬帶作為題材,體現(xiàn)在中國共產黨領導下的工農聯(lián)盟政權和全國人民的大團結。
把天安門作為題材的一部分設計進去,用以代表“五四”民主運動發(fā)祥地、新中國的誕生地,以天安門作為民族精神的象征。
兩個組的專家、學者們,經過將近半年辛勤努力,對數十個設計圖案反復比較、精心研究,各完成了一幅自己認為最滿意的圖案。
1950年6月20日晚,全國政協(xié)國徽審查組最后一次討論了國徽方案,周恩來同志親自主持了這次討論。那天晚上,清華大學設計組和中央美院設計組的方案各掛在墻的左右兩側。中央美院設計的圖案中,天安門為斜角透視圖像,顏色是五彩的;清華組設計的圖案中天安門則為正立面圖,用的是金、紅二色。
周恩來總理認真聽取了審查小組全體成員的匯報,最后根據李四光、張奚若、邵力子等絕大多數委員的意見,指著清華組設計的方案說:“那么好吧,就這樣定了吧!”周總理的結論得到會議的一致通過。
隨后,根據周恩來總理對稻穗造型提出的意見,清華設計組又夜以繼日地對細部作了修改,重新又繪制了整幅的完整圖案,送交了國徽審查小組。6月21日,審查小組的馬敘倫、沈雁冰向政協(xié)全體大會提出了審查報告。6月23日,政協(xié)全體大會一致通過了國徽方案。6月28日,中央人民政府通過了政協(xié)關于國徽圖案的建議。
最后,著名雕塑家高莊,擔負了對國徽圖案進一步修改、加工和塑造正式浮雕模型的工作。經過將近兩個半月的精心勞作,到9月中旬,高莊及時地完成了這一具有歷史意義的任務。
1950年9月20日,中央人民政府主席毛澤東向全國發(fā)布了公布國徽的命令。從此,我國莊嚴而美麗的國徽誕生了。
我國國徽鮮明地表明了我們國家的性質,它標志著中國人民自“五四”運動以來的新民主主義革命斗爭的勝利和工人階級領導的以工農聯(lián)盟為基礎的人民民主專政的新中國的誕生。
中國的新民主主義革命是從“五四”運動開始的,到1949年取得了偉大勝利,建立了中華人民共和國。天安門是“五四”運動的發(fā)源地,又是新中國成立時盛大集會的場所,用天安門圖案作新的民族精神的象征,是十分恰當的。用齒輪、麥稻穗象征工人階級與農民階級,用國旗上的五星代表中國共產黨領導下的中國人民大團結,鮮明地表現(xiàn)了新中國的性質是工人階級領導的以工農聯(lián)盟為基礎的人民民主專政的社會主義國家。
國徽是國家的標志,它代表著我們偉大的社會主義祖國——中華人民共和國的尊嚴。因此,我們必須尊重、愛護國徽。
●備課資料
中國人民政治協(xié)商會議的建立
中國人民政治協(xié)商會議是在新中國成立前夕,由中國共產黨和各民主黨派、無黨派民主人士、各人民團體、各界人士共同建立的,是具有廣泛代表性的中國人民愛國統(tǒng)一戰(zhàn)線組織。
中國人民政治協(xié)商會議又稱“新政協(xié)”,以別于1946年在重慶召開的“舊政協(xié)”。1948年,中國共產黨號召召開新的政治協(xié)商會議,以擴大、鞏固人民民主統(tǒng)一戰(zhàn)線。1949年6月新政治協(xié)商會議籌備會在北平(今北京)召開。后來,周恩來提出:許多團體都冠以人民兩字,政協(xié)何不采用?這個意見被采納了。因為人民包括工、農、城市小資產階級、民族資產階級和其他愛國分子,人民民主的性質鮮明。1949年9月17日籌備會的第二次會議決定將“新政治協(xié)商會議”改稱為“中國人民政治協(xié)商會議”,簡稱“人民政協(xié)”。
1949年9月21日,毛澤東主席在中國人民政治協(xié)商會議第一屆全體會議上莊嚴宣告:“占人類總數四分之一的中國人從此站起來了!”這一天,中國民主政治史上一個偉大創(chuàng)造——中國人民政治協(xié)商會議,正式建立。
將馬克思主義與中國革命實踐相結合的中國共產黨,在不斷的探索與實踐中,找到了領導中國人民爭取民主與自由的真諦。這就是毛澤東1939年在《〈共產黨人〉發(fā)刊詞》中指出的三大法寶:統(tǒng)一戰(zhàn)線、武裝斗爭和黨的建設。統(tǒng)一戰(zhàn)線被放在三大法寶的首位。
隨著人民解放戰(zhàn)爭取得決定性勝利,中國共產黨面臨著更加嚴峻的歷史考驗——中國革命勝利后以什么樣的形式建立國家政權。以毛澤東為代表的中國共產黨人沒有照搬西方“多黨制”“兩院制”模式,沒有照搬當時蘇聯(lián)實行“一黨制”的做法,提出建立以工人階級為領導,以工農聯(lián)盟為基礎,包括工人階級、農民階級、小資產階級、民族資產階級及其他愛國民主分子的人民民主統(tǒng)一戰(zhàn)線的政權,并倡議召開新的政治協(xié)商會議來承擔建立新中國的任務。
1949年9月21日,這一倡議變成現(xiàn)實。600多位政協(xié)代表聚會北平中南海,出席中國人民政治協(xié)商會議第一屆全體會議,共商建國大計。他們代表除國民黨反動派以外的一切擁護人民民主的力量,包括中國共產黨與各民主黨派、各人民團體、各地區(qū)、人民解放軍、各民族、海外華僑及其他愛國民主人士。
政協(xié)第一屆全體會議代行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的職權,審議并通過了為新中國奠基的三個歷史性文獻,即具有臨時憲法性質的《中國人民政治協(xié)商會議共同綱領》和《中國人民政治協(xié)商會議組織法》《中央人民政府組織法》。會議選舉產生了中央人民政府委員會和中央人民政府主席、副主席;決定了中華人民共和國的國都、國歌、國旗和紀年等。
人民政協(xié)第一屆全體會議閉幕的第二天,即1949年10月1日下午3時,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央人民政府成立典禮——開國大典,在首都天安門廣場隆重舉行,毛澤東主席向全世界莊嚴宣告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央人民政府成立。
中國人民政治協(xié)商會議完成了建立新中國的偉大使命,揭開了新中國歷史的第一篇章,中華民族從此進入了一個新時代。從此,人民政協(xié)作為人民民主統(tǒng)一戰(zhàn)線的組織,在中國的政治、經濟、文化生活和對外友好活動中,作出了重要的貢獻。
關于和平解放西藏的談判經過
中央人民政府全權代表和西藏地方政府全權代表關于和平解放西藏的談判經過如下:
中央人民政府于命令人民解放軍進軍西藏之際,通知西藏地方政府派遣代表來中央舉行談判,以便訂立和平解放西藏辦法的協(xié)議。西藏地方政府在中央人民政府和平解放西藏的方針和民族平等政策的影響下,于是年二月派阿沛阿旺晉美,凱墨索安旺堆,土丹旦達,土登列門和桑頗登增頓珠等五人為全權代表,并以阿沛阿旺晉美為首席代表,來中央舉行談判。阿沛阿旺晉美,土登列門和桑頗登增頓珠等經昌都、康定、雅安、重慶、西安等地,于四月二十二日抵達北京;凱墨索安旺堆和土丹旦達則轉道印度、香港等地,于四月二十六日到達北京。
西藏地方政府全權代表齊聚首都后,中央人民政府當即指派李維漢、張經武、張國華、孫志遠為全權代表,并以李維漢為首席代表,于四月二十九日與西藏地方政府的全權代表,在友好的基礎上,開始進行談判。中央人民政府的全權代表根據中央人民政府的民族政策和西藏地區(qū)的實際情況,曾主動地提出了一系列的建議,同時盡量地聽取和采納了西藏地方政府全權代表的建設性的意見。因此,談判的進展是順利的,雙方先后經過多次洽商,一致通過了《中央人民政府和西藏地方政府關于和平解放西藏辦法的協(xié)議》。雙方的談判于本月二十一日結束,二十三日舉行了關于和平解放西藏辦法的協(xié)議的簽字儀式。從此以后,西藏民族和西藏人民得以永遠擺脫帝國主義的奴役,回到中華人民共和國各民族友愛合作的大家庭里來,在毛主席和中央人民政府的領導下,和各兄弟民族人民一樣,共同享受著民族平等的權利,發(fā)展自己的政治、經濟和文化教育事業(yè),為創(chuàng)造幸福美滿的將來而奮斗。
——摘自1951年《人民日報》
第1課中國人民站起來了教案
教案課件是每個老師工作中上課需要準備的東西,是認真規(guī)劃好自己教案課件的時候了。只有規(guī)劃好教案課件工作計劃,才能更好地安排接下來的工作!究竟有沒有好的適合教案課件的范文?為此,小編從網絡上為大家精心整理了《第1課中國人民站起來了教案》,歡迎閱讀,希望您能閱讀并收藏。
第1課中國人民站起來了
講述開國大典的史實,認識新中國成立的歷史意義。
簡述西藏和平解放的基本史實。
基礎知識
了解
第一屆中國人民協(xié)商會議、開國大典、西藏和平解放等知識要點
掌握
新中國建立的主要標志(施政方針、國家機構、國旗、國歌、首都、公元紀年等)
能力訓練過程方法
閱讀資料概括表達
毛澤東為人民英雄紀念碑所題文字的歷史含義和現(xiàn)實意義,開國大典的盛況,祖國大陸統(tǒng)一的實現(xiàn)
對比鑒別
第一屆中國人民政治協(xié)商會議和第一屆中央人民政府委員會首次會議的異同
討論探索
新民主主義革命勝利和新中國建立的歷史意義、基本經驗
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
愛國情感
新中國是在經歷了百余年的屈辱、抗爭和探索之后,才建立起來的。我們一定要熱愛祖國,把她建設得越來越繁榮富強
民族團結
新中國在維護民族團結方面做了許艱苦細致的工作,實現(xiàn)了西藏的和平解放,這個大好局面是必須加以珍惜的
1、了解第一屆中國人民協(xié)商會議、開國大典、西藏和平解放等知識要點
2、閱讀資料概括表達毛澤東為人民英雄紀念碑所題文字的歷史含義和現(xiàn)實意義,開國大典的盛況,祖國大陸統(tǒng)一的實現(xiàn)
3、感悟新中國是在經歷了百余年的屈辱、抗爭和探索之后,才建立起來的,我們一定要熱愛祖國,把她建設得越來越繁榮富強
:第一屆中國人民政治協(xié)商會議和開國大典
:新中國成立的歷史意義
:
一、自主學習:請同學們認真閱讀課文,對于重要年代、事件、概念等做讀書標記,思考完成下列問題。自己解決不了的問題,以小組為單位對以上問題進行研究探討,達成共識。
1、閱讀教材第一段歸納第一次中國人民政治協(xié)商會議的時間、地點和內容。
2、學生觀看第2、3頁記載開國大典盛況的4幅插圖,開展“接力講述開國大典盛況”的活動。(可以按照時間、地點、人物、重要講話、慶典議程等基本要素分解提問、回答)
3、簡答新中國成立的歷史意義?
4、簡述西藏和平解放的背景、時間和意義?
二、互動提高:這節(jié)課你有收獲嗎?和你同組的同學比一比,看誰學得更好。比一比:誰掌握的知識更多?
(1)中國人民政治協(xié)商會議第一屆全體會議于年月在召開。
(2)參加政治協(xié)商會議的有中國共產黨、各民主黨派、各民族、人民團體代表等這說明了;
(3)大會的內容:
①制定《共同綱領》內容:確定了新中國的名稱、新中國的性質;《共同綱領》性質:起了作用,
②大會選舉為中央人民政府主席
③大會確定了、、、。
(4)中央人民政府委員會舉行第一次會議任命為政務院總理兼外交部長,為中國人民解放軍總司令。
(5)新中國成立的意義
①標志著革命取得勝利;
②標志著中國人民時代已結束
③中國人民是國家主人
(7)年月西藏以方式解放的。西藏地方政府派出以為首的代表團與中央政府談判。
三、問題大盤點:請你歸納和回憶本節(jié)所學內容,認真想一想,你還有哪些疑難問題沒有解決,說出來大家共同解決。
1、我的問題:
2、我們的問題:(交流作答,請同學們相互排憂解難)
3、老師的問題:思維比拼
(1)根據第3頁“動腦筋”回答:為什么把《義勇軍進行曲》定為國歌?
(2)在首都天安門廣場建立人民英雄紀念碑的目的是什么?你能說出碑文的三個時間的含義嗎?站在人民英雄紀念碑前,你想到了什么?
四、拓展、延伸、提高
1、組織學生進行第5頁“活動于探究2”:如何理解“中國人民從此站起來了”?
2、同學們想一想:“中央解決西藏問題為什么一面向西藏進軍,一面力爭西藏和平解放?”
3、自西藏和平解放50年以來,西藏從黑暗走向光明、從落后走向進步、從封閉走向開放,在這片古老而神奇的土地上,發(fā)生了以往任何時代都無可比擬的巨大變化。
搜集有關材料,說一說50年來西藏的巨大變化,想一想為什么會有如此巨大變化,談一談你的體會。
五、鞏固歸納:
回顧本節(jié)內容,和其他同學一起歸納本節(jié)要點。
準備開國大典新中國成立西藏和平解放
政治協(xié)時間國際意義時間和意義
商會議過程國內意義
六、能力訓練:
1.確定以五星紅旗為國旗,以《義勇軍進行曲》為國歌的會議是(?。?/p>
A.第一屆中國人民政治協(xié)商會議B.重慶政治協(xié)商會議
C.中共“八大” D.中共七屆二中全會
2.下列選項屬于第一屆中國人民政治協(xié)商會議內容的是(?。?/p>
①通過了《共同綱領》②選舉毛澤東為中央人民政府主席③以北平為首都并改名為北京④采用公元紀年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②③④
3.第一屆中國人民政治協(xié)商會議選舉的中央人民政府主席是(?。?/p>
A.毛澤東B.朱德C.周恩來D.劉少奇
4.新中國成立初期,起臨時憲法作用的是( )
A.《共同綱領》 B.《憲法》
C.《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D.《中華人民共和國土地改革法》
5.下列對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成立,表述不正確的是(?。?/p>
A.新中國的成立,開辟了人類歷史新紀元
B.新中國的成立結束了一百多年來被侵略奴役的屈辱歷史
C.新中國的成立,壯大了世界社會主義力量
D.新中國的成立表明全國大陸全部解放
6.今年(2008年)是中華人民共和國建國多少周年?(?。?/p>
A.30周年B.40周年C.50周年D.59周年
7、祖國大陸獲得統(tǒng)一,各族人民人民實現(xiàn)了大團結的標志是()
A.三大戰(zhàn)役B.渡江戰(zhàn)役C.西藏和平解放D.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成立
8、2、材料分析:
(1)、請同學們閱讀課本第3頁人民英雄紀念碑碑文,想一想:“三年以來”、“三十年以來”、“一千八百四十年”的含義,你能講述有關的史實嗎?
(2)、中國人民政治協(xié)商會議和開國大典,是新中國成立過程中的重要事件,請結合課文相關內容回答:
(1)一屆政協(xié)會議通過的一個重要的綱領性文件是什么?除此之外,該次會議還作出了哪些重要決定?
(3)中國人民政治協(xié)商會議以哪首歌曲為國歌,為什么?
(3)在開國大典上,毛澤東向世界莊嚴宣告了哪些問題?新中國的成立有什么重要的歷史意義?
七、練習鞏固
1、完成作業(yè):填充圖冊第2——3頁。
2、完成練習冊
第2課最可愛的人
講述黃繼光、邱少云等英雄事跡,體會志愿軍戰(zhàn)士的愛國主義和革命英雄主義精神。
教學目標
基礎知識
了解
中國政府派志愿軍出兵朝鮮的原因
掌握
黃繼光、邱少云的英雄事跡和中朝人民反侵略戰(zhàn)爭的勝利
能力訓練過程方法
閱讀資料獲取信息
有效利用課本插圖和《歷史地圖冊》第6頁的圖片,了解抗美援朝戰(zhàn)爭的大致過程,理解抗美援朝的必要性和歷史意義
討論探索
志愿軍出兵朝鮮的原因,他們“最可愛”之處
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
學習英雄熱愛祖國
志愿軍發(fā)揚了高度的愛國主義精神和革命英雄主義精神,迫使美國在停戰(zhàn)協(xié)定上簽字,被譽為“最可愛的人”,是我們學習的榜樣
自覺擁軍加強國防
人民軍隊是戰(zhàn)勝國內外敵人的重要法寶,是維護新中國安全統(tǒng)一和開展經濟建設的重要保證,也是青年人經受鍛煉和考驗的好學校
:抗美援朝戰(zhàn)爭的大致過程和志愿軍將士的動人事跡
:抗美援朝的必要性和歷史意義
1、了解美帝國主義侵略朝鮮;美國對中國人民的挑釁;
2、掌握中國人民志愿軍出兵朝鮮的原因、時間、目的和結果;
3、理解抗美援朝勝利的原因和意義
4、初步理解志愿軍戰(zhàn)士高度的愛國主義、革命英雄主義和國際主義精神。認識中國人民志愿軍赴朝參戰(zhàn)是為了保家衛(wèi)國,支援朝鮮人民,其性質是反對侵略的正義戰(zhàn)爭。
:
一、自主學習:請同學們認真閱讀課文,對于重要年代、事件、概念等做讀書標記,思考完成下列問題.自己解決不了的問題,以小組為單位對以上問題進行研究探討,達成共識。
1、閱讀教材第一、二段歸納抗美援朝的原因、目的、時間和司令員。
2、簡述抗美援朝的經過及結果。
3、在抗美援朝涌現(xiàn)出了哪些的英雄人物?他們有那些精神值得我們學習。
二、互動提高:
這節(jié)課你有收獲嗎?和你同組的同學比一比,看誰學得更好。比一比:誰掌握的知識更多?
(1)1950年6月,朝鮮內戰(zhàn)爆發(fā)。以國為主的“聯(lián)合國軍”越過“三八線”侵略朝鮮民主主義共和國,一直打到中朝邊境____邊;美軍飛機入侵中國領空,轟炸掃射中國____邊境城市;美國第七艦隊入侵中國____海峽,阻止人民解放軍解放臺灣。朝鮮民主主義人民共和國請求中國政府派兵援助。為了____、____,___年___月,以____為司令員的中國人民志愿軍開赴朝鮮前線,同朝鮮軍民一起抗擊侵略者。
(2)抗美援朝過程中,中國人民志愿軍涌現(xiàn)出無數的英雄人物,他們發(fā)揚了高度的革命英雄主義和國際主義精神。像誓死堅守上甘嶺的鋼七連,用身軀堵住敵人機槍的____,為不暴露部隊潛伏目標而寧愿被烈火吞噬的____等等。
(3)___年__月,朝鮮戰(zhàn)爭的作戰(zhàn)雙方在簽署停戰(zhàn)協(xié)定,中朝人民取得反侵略戰(zhàn)爭的勝利。
三、問題大盤點:請你歸納和回憶本節(jié)所學內容,認真想一想,你還有哪些疑難問題沒有解決,說出來大家共同解決。
1、我的問題:
2、我們的問題:(交流作答,請同學們相互排憂解難)
3、老師的問題:思維比拼
(1)《人民日報》主編鄧拓讀了軍旅作家魏巍在朝鮮戰(zhàn)場上寫的《誰是最可愛的人》一文后,非常感動,破例將該文登載在1951年4月11日《人民日報》的頭版頭條。報紙送到中南海,毛澤東讀后立即批示“印發(fā)全軍”。這篇文章曾收入語文課本,你讀過嗎?為什么稱志愿軍戰(zhàn)士是“最可愛的人”?談談你的感想。
(2)你能說出抗美援朝勝利的原因嗎?
(3)抗美援朝勝利的歷史意義有哪些?
四、拓展延伸
有人認為,朝鮮戰(zhàn)場上,美國為首的“聯(lián)合國軍”,勞師襲遠,后勤補給困難,所以遭到了失敗,你對此有何看法,說說你的理由
五、鞏固歸納
原因
時間:司令員:
抗美援朝經過:五戰(zhàn)五捷
(50—53)結果:勝利
意義:提高了鞏固了
六、能力訓練:
1、.抗美援朝發(fā)生在(?。?/p>
A.1950年6月B.1950年10月C.1951年6月D.1951年10月
2、在抗美援朝戰(zhàn)爭中,用身軀堵住敵人槍眼而犧牲的英雄是(?。?/p>
A.黃繼光B.邱少云C.劉伯承D.彭德懷
3、“雄赳赳氣昂昂跨過鴨綠江”這是什么戰(zhàn)爭中的一首戰(zhàn)歌
A抗日戰(zhàn)爭B北伐戰(zhàn)爭C抗美援朝D解放戰(zhàn)爭
4、1950年10月以司令員的中國人民志愿軍開赴朝鮮
A朱德B彭德懷C賀龍D劉伯承
5、朝鮮戰(zhàn)爭中中國軍民,五戰(zhàn)五捷,并將美軍趕回附近
A漢城B副山C金邊D“三八線”
6、黃繼光是什么戰(zhàn)役中的戰(zhàn)斗英雄
A上黨戰(zhàn)役B遼沈戰(zhàn)役C上甘嶺戰(zhàn)役D淮海戰(zhàn)役
7、遵守潛伏紀律壯烈犧牲的英雄是
A黃繼光B邱少云C雷鋒D趙尚志
8、被譽為“最可愛的人”的是哪一個軍隊
A解放軍B八路軍C紅軍D志愿軍
9、回答問題。
(1)抗美援朝開始于_____年,結束于____年。
(2)當時部隊的司令員是__________。
(3)當時涌現(xiàn)出的兩位英雄人物是_______。
(4)我們應該學習這些英雄人物的哪些優(yōu)秀品質?
10、史料分析:
材料1:雄糾糾,氣昂昂,跨過鴨綠江!保和平,為祖國,就是保家鄉(xiāng)!中國好兒女,齊心團結緊,抗美援朝打敗美帝野心狼!——中國人民志愿軍軍歌
材料2:朝鮮戰(zhàn)爭是在一個錯誤的時間、錯誤的地點,同錯誤的對手打了一場錯誤的戰(zhàn)爭。
—美軍參謀長聯(lián)席主席布萊德雷
請回答:
(1)材料1“跨過鴨綠江”的軍隊名稱是什么?這支軍隊涌現(xiàn)出許多英雄人物,請舉出典型代表。
(2)哪些事件證明美國人選錯了“戰(zhàn)爭對手”和“地點”?
(3)“打敗美國野心狼”的標志是什么?
(六)當堂反思:說出本節(jié)課的收獲和不足
第3課土地改革
知道《中華人民共和國土地改革法》,理解廢除封建土地制度的意義。
教學目標
基礎知識
了解
土地改革的必要性,土地改革的開展及基本完成
掌握
《中華人民共和國土地改革法》的公布,土地改革的歷史意義
能力訓練過程方法
整理資料形成概念
收集整理課本圖片、歷史網站、文學作品、鄉(xiāng)土教材等課程資源中有關土地改革的信息,形成正確的歷史概念
討論探索
土地改革的必要性及其歷史意義
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
愛黨愛國
中國農民在兩千多年來所憧憬的“耕者有其田”的理想,終于在黨的領導下實現(xiàn)了,中國共產黨和社會主義祖國是值得我們熱愛的
辯證唯物
土地改革的勝利作用與抗美援朝的勝利一樣,都進一步鞏固了人民民主專政的政權,還為即將到來的社會主義建設準備了條件
:《中華人民共和國土地改革法》的公布
:國防建設與經濟建設協(xié)調發(fā)展的關系
1、了解土地改革的必要性;
2、知道《中華人民共和國土地改革法》的公布時間和主要內容;
3、掌握和理解土地改革的歷史意義。
:
一、自主學習:請同學們認真閱讀課文,對于重要年代、事件、概念等做讀書標記,思考完成下列問題.自己解決不了的問題,以小組為單位對以上問題進行研究探討,達成共識。
1、閱讀教材第一段和第二段概括土地改革的原因、起止時間和基本內容。
思考:土地改革的起止時間與抗美援朝的起止時間有什么異同?出示解放前我國土地占有情況統(tǒng)計表。從這份表格中我們可以得出哪樣一些結論?這樣的土地占有狀況,會對農村經濟和社會的發(fā)展帶來什么樣的不利影響?你認為應該采取什么樣的方式來解決這個問題?新成立的人民政府是如何解決這一問題的。
2、簡述土地改革的歷史意義。
二、互動提高:
這節(jié)課你有收獲嗎?和你同組的同學比一比,看誰學得更好。比一比:誰掌握的知識更多?
1、舊中國的封建土地制度嚴重阻礙了農村經濟和中國社會的發(fā)展。新中國成立后,占全國人口___多人口的新解放區(qū)還沒有進行土地改革。___年,中央人民政府頒布__________,它規(guī)定廢除地主階級封建剝削的_______,實行農民的_____。到____年底,除部分少數民族地區(qū)外,全國大陸基本上完成了土地改革。
2、土地改革的完成,徹底摧毀了我國存在兩千多年的_____制度,_____也被消滅;農民翻了身,得到了_____,成為_____的主人。這使_____更加鞏固,也大大解放了農村_____,_____獲得迅速恢復和發(fā)展,為國家的_____建設準備了條件。
三、問題大盤點:請你歸納和回憶本節(jié)所學內容,認真想一想,你還有哪些疑難問題沒有解決,說出來大家共同解決。
1、我的問題:
2、我們的問題:(交流作答,請同學們相互排憂解難)
3、老師的問題:思維比拼
(1)1.在土地改革中,為什么給地主也分土地?為什么對地主和富農、中農區(qū)別對待?土改完成后,我國的土地制度發(fā)生了什么變化?“農民的土地所有制”,其實質是什么?
(2)建國初期的土地改革為什么要保存富農經濟?
(3)你知道現(xiàn)在的土地所有制和土地改革完成后的所有制有什么不同嗎?
四、拓展延伸
你知道我們現(xiàn)在農村施行的是什么政策嗎?他和建國初期的土地改革共同作用是什么?你能為黨和政府為“三農”建設提出一些合理化建議嗎?
五、鞏固歸納:
土地高度集中土地改革歷史意義
農民無地頒布《土地改革法》
阻礙農村經濟基本內容廢除、鞏固、解放、準備
和社會發(fā)展
六、能力訓練:
1、規(guī)定廢除地主階級封建剝削土地所有制是在(?。?/p>
A.《共同綱領》 B.《中華人民共和國土地改革法》
C.《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D.《憲法》
2、全國大陸基本上完成土地改革是在( )
A.1950年B.1951年C.1952年底D.1953年
3、下列選項中,屬于土地改革意義的是(?。?/p>
①廢除了兩千多年的封建土地制度②解放了農村生產力,使農業(yè)生產迅速發(fā)展
③建立了土地公有制④農民翻了身,成為土地的主人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④
4、閱讀下列材料、回答土地改革后,農民分子生產積極性大大提高。他們早出晚歸,積肥、修堤,添置耕牛和農具。1950年冬,湖南省就動工建水塘九萬八千多個,修堤壩二萬二千多座,修溝渠四千多公里,受益田地七百五十萬畝。遼寧全縣二十里堡梅家村的翻身農民,晝夜不停地拉土墊地,把一千多畝鹽堿地改變?yōu)榱继?,種上花生和棉花。由于翻身農民生產積極性高漲,糧食產量不斷增加。1951年,全國糧食產量達到14000萬噸,比1949年增長26.9%。
(1)依據材料所述,說說土地改革的意義。
(2)解放后,土地改革以哪一年頒布的什么法為指導?
(六)當堂反思:說出本節(jié)課的收獲和不足
第4課,工業(yè)化的起步
了解第一個五年計劃的基本任務。知道1954年頒布了第一部《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
教學目標
基礎
知識
了解
“一五”期間經濟建設取得的主要成就和新中國第一部憲法的頒布
掌握
“一五”的主要任務(從背景、目的分析其合理性)
能力訓練過程方法
閱讀資料聯(lián)系理解
利用《第一個五年計劃工業(yè)交通建設主要成就分布示意圖》,說明“一五”期間我國交通運輸業(yè)所取得的巨大成就及其分布特點
歸納分析
共和國第一部憲法的性質
情感
態(tài)度
價值
觀
愛黨情感
“一五”計劃的提前超額完成,使我國改變了工業(yè)落后的面貌,證明了中共在經濟建設方面“進京趕考”的成績斐然
唯物史觀
全國人大的召開和新中國第一部憲法的頒布,標志著我國社會主義民主政治體制已經基本形成
學習目標:
1、了解第一個五年計劃的基本任務;
2、掌握“一五”計劃期間經濟建設取得的主要成就,1954年召開了第一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并頒布了第一部《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
3、認識第一個五年計劃的超額完成,使我國開始改變了工業(yè)落后的面貌,向社會主義工業(yè)化邁進;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的召開和中華人民共和國第一部憲法的頒布,標志我國社會主義民主政治體制的基本形成。
學習重點:“一五”計劃的成就和作用
學習難點:制定“一五”計劃的背景
學習過程:
一、自主學習:請同學們認真閱讀課文,對于重要年代、事件、概念等做讀書標記,思考完成下列問題.自己解決不了的問題,以小組為單位對以上問題進行研究探討,達成共識。
1、閱讀教材第一段歸納建國初期新中國的經濟狀況。
2、閱讀教材第二段找出“一五”計劃的的目的和基本任務及開始的時間。
3、閱讀教材第三、四段歸納“一五”計劃的主要成就和作用。
4、第一部社會主義類型的憲法是哪年哪次會議頒布的什么法律?它規(guī)定了什么內容?
二、互動提高:這節(jié)課你有收獲嗎?和你同組的同學比一比,看誰學得更好。比一比:誰掌握的知識更多?
第一個五年計劃
1、時間與目的:________~________年為了有計劃的進行社會主義建設,黨和政府實施了第一個五年計劃。
2、基本任務:集中主要力量發(fā)展________,建立___________和國防_________的初步基礎;相應地發(fā)展交通運輸業(yè)、輕工業(yè)、農業(yè)和商業(yè);相應地培養(yǎng)建設人才。
3、建設成就: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⑤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以________幫助興建的_______個項目為中心,先后施工的工業(yè)項目有一萬多個,形成了以_______________為中心的東北工業(yè)基地,______地區(qū)原有的工業(yè)基地得到加強,在_____、________建立了一批新工業(yè)基地。
(5)意義:從此,我國開始改變了工業(yè)落后的面貌,向社會主義工業(yè)化邁進。
共和國第一部憲法的頒布
______年9月,____________________在北京召開,大會制定了《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
內容:憲法規(guī)定我國堅持人民民主專政,堅持社會主義道路,一切權力屬于人民。
性質:這是我國第一部__________________類型的憲法,是我國有史以來真正反映_____________的憲法。
三、問題大盤點:請你歸納和回憶本節(jié)所學內容,認真想一想,你還有哪些疑難問題沒有解決,說出來大家共同解決。
1、我的問題:
2、我們的問題:(交流作答,請同學們相互排憂解難)
3、老師的問題:思維比拼
(1)閱讀教材18頁左邊毛澤東的話和中國與印度、美國鋼和電產量的比較表,說明什么問題?為改變這種狀況,我國政府制定了什么計劃?這一計劃取得那些成就,起到什么作用?
(2)“……風檣動,龜蛇靜,起宏圖。一橋飛架南北,天塹變通途。更立西江石壁,高峽出平湖。神女應無恙,當驚世界殊。”————選自毛澤東詞《水調歌頭·游泳》
(1)“一橋飛架南北,天塹變通途”中的“一橋”是指?“一橋”是什么時候建成的?
(2)同一時期,在工業(yè)、交通運輸業(yè)上還取得了哪些成就?
四、拓展延伸
編制一張《“一五”計劃主要成就表》。
五、鞏固歸納:
建國初期工業(yè)落后制定“一五”計劃,著力發(fā)展重工業(yè)取得的成就作用
時間和基本任務改變工業(yè)落后,向工業(yè)化邁進
六、能力訓練:
1、毛澤東說:“現(xiàn)在我們能造什么?能造桌子椅子,能造茶碗茶壺……但是,一輛汽車、一架飛機、一輛坦克、一輛拖拉機都不能造?!泵珴蓶|這句話的意思是()
A.對我國建設十分悲觀B.人民生活亟待改善
C.我國工業(yè)農業(yè)發(fā)展不平衡D.我國工業(yè)基礎十分薄弱
2、第一個五年計劃期間,我國經濟建設取得了巨大的成就。這一時期我國的政治建設最重要的成就是()
A.選舉產生了新中國黨和政府的領導人B.召開了第一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
C.確立了人民政協(xié)制度D.頒布了《憲法》《民法通則》等法律
3、我國第一個五年計劃的重要任務是()
A、優(yōu)先發(fā)展交通運輸業(yè)、農業(yè)和商業(yè)員
B、相應地發(fā)展交通運輸業(yè)、農業(yè)和商業(yè)
C、相應地培養(yǎng)建設人才
D、以發(fā)展重工業(yè)為主,建立我國社會主義工業(yè)化的初步基礎
4、下列社會主義建設成就中不屬于第一個五年計劃時期的是()
A.長春第一汽車制造廠建成投產B.建成武漢長江大橋
C.東北工業(yè)基地形成D.大慶油田建成
5、今年我們已進入第十一個五年計劃期間,你知道我國編制的發(fā)展國民經濟的第一個五年計劃是指
A1949年~1953年B1952年~1956年?。?953年~1957年 D1950年~1954年
6、毛澤東在《水調歌頭游泳》中描繪了“一橋飛架南北,天塹變通途”的宏偉藍圖這里的“一橋飛架”指的是
A武漢長江大橋B南京長江大橋C宜昌長江大橋D黃浦大橋
7、2003年8月,溫家寶總理在長春召開振興東北老工業(yè)基地決策會議,正式把振興東北老工業(yè)基地列為國家發(fā)展戰(zhàn)略。東北老工業(yè)基地形成于
A新中國成立時期B解放前C第一個五年計劃時期D社會主義三大改造時期
8、開始改變了我國工業(yè)落后的面貌,奠定了社會主義工業(yè)化初步基礎的是
A、長春第一汽車制造廠生產出我國第一輛汽車B、東北工業(yè)基地的形成
C、“一五”計劃的完成D、“一五”計劃開始實施
(六)當堂反思:說出本節(jié)課的收獲和不足
七、練習鞏固:完成填充圖冊、練習冊
第5課三大改造
課程標準
知道對農業(yè)、手工業(yè)和資本主義工商業(yè)的社會主義改造基本完成是社會主義制度在我國建立的標志。
教學目標
基礎知識
了解
農業(yè)社會主義改造形式,三大改造的實質、意義和缺點
掌握
國家對資本主義工商業(yè)進行社會主義改造的創(chuàng)造性政策
能力訓練過程方法
閱讀資料聯(lián)系理解
三大改造在當時推動了我國的社會發(fā)展,迅速實現(xiàn)了生產資料私有制向公有制的過渡,我國從此進入社會主義初級階段
歸納分析
三大改造的原因和必要性
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
愛黨情感
在過渡時期中,我黨創(chuàng)造性地開辟了一條適合中國國情的社會主義改造道路
唯物史觀
土改消滅了地主階級,公私合營后的資產階級也多已成為自食其力的勞動者,中國幾千年來的剝削歷史已經基本結束
教學重點三大改造的形式
教學難點三大改造的實質
學習目標:
1知道三大改造的原因、形式和結果。
2分析三大改造的原因、實質和意義。
3、理解三大改造的完成,使我國確立社會主義制度,我國實現(xiàn)從新民主義到社會主義轉變。
學習過程
一、自主學習:請同學們認真閱讀課文,對于重要年代、事件、概念等做讀書標記,思考完成下列問題.自己解決不了的問題,以小組為單位對以上問題進行研究探討,達成共識。
1、首先閱讀課文標題及兩個大標題,明確對哪三大產業(yè)進行改造?
2、閱讀第二段找出對農業(yè)手工業(yè)進行改造原因、方式及結果。
3、閱讀第三、四段找出對資本主義工商改造形式政策及實行這種政策意義。
4、閱讀理解三大改造意義,找出完成時間及改造過程中存在哪些不足。
二、互動提高:
這節(jié)課你有收獲嗎?和你同組的同學比一比,看誰學得更好。比一比:誰掌握的知識更多?
農業(yè)
背景:貧苦農民缺乏生產工具、資金,難以解決水利問題難以抵御自然災害,不能合理地使用耕地,也不能使用先進的機械化工具。影響了生產的發(fā)展,農產品滿足不了國家工業(yè)化的需要。
改造方式:組成_________合作社,走_________和_________的社會主義道路。
結果:1955年,全國掀起農業(yè)合作化的高潮。1956年,絕大多數農戶參加了農業(yè)生產合作社。
手工業(yè)
改造方式:__________________合作社
資本主義工商業(yè)
方式:_________年起,實施__________,公方代表居于領導地位。
政策:_________政策。使用這種政策,實現(xiàn)了和平過渡,是中國社會主義改造的創(chuàng)舉。
結果:1956年初,資本主義工商業(yè)的社會主義改造,出現(xiàn)了全行業(yè)的公私合營的高潮。
三大改造的意義
到_________年底,國家基本上完成了對農業(yè)、手工業(yè)和資本主義工商業(yè)的社會主義改造
①實現(xiàn)了把生產資料私有制轉變?yōu)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我國初步建立起__________________的基本制度
③從此,進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問題大盤點:請你歸納和回憶本節(jié)所學內容,認真想一想,你還有哪些疑難問題沒有解決,說出來大家共同解決。
1、我的問題:
2、我們的問題:(交流作答,請同學們相互排憂解難)
3、老師的問題:思維比拼
①你認為三大改造當時對推動我國社會發(fā)展起了什么作用?
②三大改造的完成有什么意義在改造過程中存在什么不足?
③理解什么是公私合營和贖買政策?
四、拓展延伸
分析三大改造的實質認識三大改造是我國改變生產資料私有制的深刻社會變革。
五、鞏固歸納:
學生根據自己本節(jié)課學習內容用框架形式總結本節(jié)問題
原因:
形式:
結果:
資本主義工商業(yè)形式:意義政策:結果:
六、能力訓練:
1、選擇:
(1)關于1956年前農業(yè)社會主義改造前的具體情況,你認為說法正確的是()
A、農民已經能夠合理地使用耕地B、農村已使用先進的機械化農具
C、農業(yè)仍然是一家一戶分散經營D、農產品能夠滿足國家工業(yè)化建設的需要
(2)下列關于手工業(yè)改造的說法,你認為正確的是()
A、手工業(yè)的社會主義改造推動了農業(yè)合作化運動B、1955年,百分之九十以上的個體手工業(yè)者參加了手工業(yè)生產合作社C、1956年手工業(yè)的社會主義改造基本完成D、手工業(yè)合作社的建立,使個體所有制成為集體所有制
(3)、我國對于資本主義工商業(yè)的社會主義改造采取的方式是()
A、租賃B、借用C、贖買D、沒收
(4)、我國社會主義制度基本確立的時間和標志是()
A、東南沿海地區(qū)B、東北地區(qū)C、西北地區(qū)D、西南地區(qū)
(5)、三大改造的實質是()
A、實行農業(yè)合作化B、建立國營經濟C、改變生產資料私有制D、恢復國民經濟
(6)、新中國對手工業(yè)社會主義改造的主要形式有()
A、互助組B、供銷合作社C、生產合作社D、公私合營
2、回答下列問題:
(1)三大改造的實質是什么?
(2)三大改造的形式有哪些?
(3)三大改造完成有什么重要意義?
六、通這節(jié)課我最大收獲
我還需解決問題。
七、練習鞏固:完成填充圖冊、練習冊
第1課《中國人民站起來了》教學案
第1課《中國人民站起來了》教學案
教學目標:1.了解第一屆中國人民協(xié)商會議、開國大典、西藏和平解放等知識要點
2.掌握新中國建立的主要標志(施政方針、國家機構、國旗、國歌、首都、公元紀年等)
教學重點:第一屆中國人民政治協(xié)商會議和開國大典
教學難點:新中國成立的歷史意義
一、單項選擇題
1、中華人民共和國誕生的時間是()
A1911、10、10B1919、5、4C1921、7、1D1949、10、1
2、1949年10月,反映中華人民共和國誕生的標志性事件是()
A第一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B開國大典
C中國人民政治協(xié)商會議D中共一大的召開
3、使中國人民從此“站立起來了”的標志性歷史事件是()
A辛亥革命的成功B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成
C南京的解放D十一屆三中全會的召開
4、1949年10月1日,這個光輝而偉大的日子被永遠載入史冊。
下列事件與它有關的是()
A開國大典B抗美援朝C文化大革命D三大改造
5、1949年10月1日,毛澤東在天安門城樓上莊嚴的宣布:“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央人民政府成立了”,因此這一天成為中國的()
A國慶紀念日B青年節(jié)紀念日C建軍節(jié)紀念日D建黨紀念日
6、北京見證了中國歷史的滄桑巨變。1949年居住在北京城的居民可能看到的是()
A英法聯(lián)軍燒殺搶掠B康、梁組織公車上書
C慈禧太后倉皇出逃D開國大典
7、1951年,我國()得到和平解放
A西藏B新疆C內蒙D云南
8、下列屬于和平解放的地方是()
A南京B天津C西藏D沈陽
9、祖國大陸獲得統(tǒng)一的標志是()
A人民解放軍占領南京B第一屆中國人民政治協(xié)商會議的召開
C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D西藏和平解放
10、西藏的和平解放標志著()
A祖國實現(xiàn)了統(tǒng)一B新中國建立
C國民黨政府徹底垮臺D祖國大陸實現(xiàn)了統(tǒng)一
二、識圖題:觀察右圖,結合所學的知識回答問題。
(1)右圖反映的是什么歷史事件?該事件發(fā)生在什么時間?什么地點?
(2)右圖居中講話的人物是誰?它標志著什
么?
(3)這個事件對中國產生了什么影響?
三、材料分析題
1、閱讀下列材料:
三年以來,在人民解放戰(zhàn)爭和人民革命中犧牲的人民英雄永垂不朽!三十年以來,在人民解放戰(zhàn)爭和人民革命中犧牲的人民英雄永垂不朽!由此上溯到一千八百四十年,從那時起,為了反對內外敵人,爭取民族獨立和人民自由幸福,在歷次斗爭中犧牲的人民英雄永垂不朽!
請回答:(1)“三年以來”是指哪一段革命歷史時期?
(2)“三十年以來”是指哪一段革命歷史時期?它是以哪一歷史事件為標志的?中國人民在這“三十年”中,經歷了哪幾個革命斗爭階段?(至少寫出兩個)
(3)“由此上溯到一千八百四十年,從那時起”是指何年的什么歷史事件?中國社會性質有何變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