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語文三年級教案
發(fā)表時間:2020-12-28蘇教版三年級語文下冊《菩薩兵》復習學案。
蘇教版三年級語文下冊《菩薩兵》復習學案
【原文】
長征途中,紅軍來到藏民居住地區(qū),準備休整一段時間。藏族同胞吃盡了反動軍隊的苦頭,一聽說又有軍隊開過來,早就躲進了深山,誰也不敢露面。這下可急壞了朱德總司令。
一天,朱德同志把翻譯找來,對他說:“這么多天了,藏族同胞還在山里,怎么受得了呢?得想辦法動員他們回來呀!”
“我去找找他們吧。”那位翻譯對朱司令說。
翻譯帶著幾個紅軍戰(zhàn)士進了山,過了大半天才回來。他對朱德同志說:“唉,一定是烏云遮住了他們的眼睛,那些藏胞一見到我們就跑,真糊涂哇!”
朱總司令說:“這也怨不得他們,他們是讓反動軍隊糟蹋怕了?,F(xiàn)在已經(jīng)是春耕的時候了,節(jié)氣不饒人哪,得趕緊幫助藏胞把地搶種上?!?/p>
第二天的春耕動員會上,朱德同志對大家說:“不能讓藏胞來年挨餓,我們要像種自己的地一樣,盡心盡力地把藏胞的地種好。要讓紅軍播下的種子在這里發(fā)芽、生根、開花、結(jié)果……”
開完會,朱總司令就帶領(lǐng)大家熱火朝天地干了起來。
幾天以后,藏族同胞得知這一消息,一個個悄悄地返回了家園。當他們看到紅軍把院子打掃得干干凈凈、把土地整治得平平展展的時候,全都流下了感激的淚水。
他們說:“幾時見過菩薩一樣的司令、菩薩一樣的兵呀!”
【字詞學習】
字:藏、躲、怨、播、治
詞:露面、翻譯、遮住、糊涂、糟蹋、春耕、感激、菩薩
【重點句子】
1.藏族同胞吃盡了反動軍隊的苦頭,一聽說又有軍隊開過來,早就躲進了深山,誰也不敢露面。這下可急壞了朱德總司令。
2.一天,朱德同志把翻譯找來,對他說:“這么多天了,藏族同胞還在山里,怎么受得了呢?得想辦法動員他們回來呀!”
3.朱總司令說:“這也怨不得他們,他們是讓反動軍隊糟蹋怕了。現(xiàn)在已經(jīng)是春耕的時候了,節(jié)氣不饒人哪,得趕緊幫助藏胞把地搶種上?!?/p>
4.第二天的春耕動員會上,朱德同志對大家說:“不能讓藏胞來年挨餓,我們要像種自己的地一樣,盡心盡力地把藏胞的地種好。要讓紅軍播下的種子在這里發(fā)芽、生根、開花、結(jié)果……”
5.幾天以后,藏族同胞得知這一消息,一個個悄悄地返回了家園。當他們看到紅軍把院子打掃得干干凈凈、把土地整治得平平展展的時候,全都流下了感激的淚水。
【主要內(nèi)容】
《菩薩兵》課文主要記敘了長征途中朱德同志親自帶領(lǐng)紅軍戰(zhàn)士幫助藏胞春耕,以實際愛民行動得到了藏胞信任的事。
【練習題】
一、寫拼音。
1、盡:盡量()盡心盡力()
2、朝:朝霞()朝著()
3、藏:藏族()藏了起來()
二、編寫故事提綱。
1、藏胞聽______________,朱德總司令______________。
2、朱德同志讓翻譯______________。
3、翻譯沒有找回藏民,朱德______________。
4、朱德帶領(lǐng)紅軍______________。
5、藏胞______________。
【參考答案】
一、寫拼音。
1、盡:盡量(jǐn)盡心盡力(jìn)
2、朝:朝霞(zhāo)朝著(cháo)
3、藏:藏族(zàng)藏了起來(cáng)
二、編寫故事提綱。
1、藏胞聽說又有軍隊,躲進山里,朱德總司令急壞了。
2、朱德同志讓翻譯去找藏胞。
3、翻譯沒有找回藏民,朱德想幫助他們把地先種上。
4、朱德帶領(lǐng)紅軍幫助藏胞春耕。
5、藏胞回來了,流下感激的淚水。
擴展閱讀
三年級語文下冊《菩薩兵》教案
一、復習導入
1.這節(jié)課我們繼續(xù)學習——(齊讀課題:菩薩兵)通過上節(jié)課的朗讀學習,你讀懂了什么?
2.誰能將這件事情連起來說一說?
3.就是這樣一件事,在藏胞們心目中就覺得朱總司令和紅軍戰(zhàn)士們像——菩薩兵
課文中有句話就跟課題是相對應的,請同學們快速讀課文,用橫線畫下來。
4.交流出示:他們說:“幾時見過菩薩一樣的司令,菩薩一樣的兵呀!”
齊讀這句話。
(設(shè)計意圖:閱讀能力的一個標志是能否從整體上把握全文。這一環(huán)節(jié)就是從復習舊知開始,緊扣課題,從整體入手,抓住“幾時見過菩薩一樣的司令,菩薩一樣的兵呀!”這一情感主線,以開展下面的教學。)
二、緊扣末句,理解全文
1.過渡:我們知道,菩薩是傳說中善良、慈悲、救苦救難而又無所不能的神。為什么藏胞們會說出這樣的話呢?請同學們默讀課文,邊讀邊思考:從課文中哪些地方看出這是菩薩一樣的司令,菩薩一樣的兵?用波浪線畫出相應的句子。
2.全班交流
(1)“這么多天了,藏族同胞還在山里,怎么受得了呢?得想辦法動員他們回來呀!”
A.從這句話中你體會到什么?(朱總司令的擔心和著急)
B.朱總司令擔心著急什么呢?
(朱總司令急藏胞們長時間待在深山里,吃住條件惡劣,擔心藏胞受不了)
抓住“這么”、“還在”、“怎么……呢”體會朱總司令的著急和擔心。
從“得想……呀”體會朱總司令對藏胞的無比關(guān)切。
C、指導朗讀。體會朱德對藏胞疾苦的關(guān)切之情。
(2)“這也怨不得他們,他們是讓反動軍隊糟蹋怕了?,F(xiàn)在已經(jīng)是春耕的時候了,節(jié)氣不饒人哪,得趕緊幫助藏胞把地搶種上?!?/p>
A.讀這句話,交流感受。(“怨不得”:體會朱總司令對藏胞深深的體諒。)
B.朗讀體會朱總司令急藏胞所急,想藏胞所想,關(guān)心藏胞疾苦的愛民情感。
(3)“不能讓藏胞來年挨餓,我們要像種自己的地一樣,盡心盡力地把藏胞的地種好。要讓紅軍播下的種子在這里生根、發(fā)芽、開花、結(jié)果……”
A.指名讀,交流體會,理解“盡心盡力”
B.進一步理解這句話的含義:這里的”種子”指什么?(表面上講春耕,實質(zhì)上是讓紅軍形象在藏胞心中生根,使藏胞們知道,紅軍是一心為民的。)
C.指導朗讀
(4)引讀第七自然段——開完會,朱總司令就帶領(lǐng)大家熱火朝天地干了起來。
(5)小結(jié):從朱德同志的這三句話和戰(zhàn)士們的行動中,我們可以看出這真是——生讀:菩薩一樣的司令,菩薩一樣的兵呀!
(設(shè)計意圖:文章中朱總司令說的這三句話含義深刻,在初步理解課文內(nèi)容的基礎(chǔ)上,由面到點,對有關(guān)句子進行深究,幫助學生深入理解課文,并在探究句義的過程中提高學生的理解能力,培養(yǎng)學生的語感。這個環(huán)節(jié)分兩步走,第一步是找句子,看看學生對語言的敏感度如何;第二步是,交流對句子的理解,提高語感能力,感受朱總司令和紅軍的菩薩心腸。)
3.同學們,這個事情發(fā)生在長征途中。要知道長征途中紅軍遭遇的是什么嗎?
(1)請看下面的歌詞,你看到紅軍遇到什么困難了?(出示)
過雪山草地
雪皚皚,野茫茫,
高原寒,炊斷糧。
紅軍都是鋼鐵漢,
千錘百煉不怕難。
雪山低頭迎遠客,
草毯泥氈扎營盤。
風雨侵衣骨更硬,
野菜充饑志越堅。
官兵一致同甘苦,
革命理想高于天。
(學生交流)
(2)同學們,紅軍在長征途中遇到的危險、困難絕對不止這么多,課后我們可以去看看電視連續(xù)劇《長征》,也可以找一些相關(guān)的書籍看看,我會在班級圖書角準備一些。
(3)現(xiàn)在我們還是來回到課文。通過這歌詞的描寫我們了解到紅軍在長征途中遭遇的危險和困難,甚至還有死亡?,F(xiàn)在到了藏族地區(qū),本想——(休整),但是現(xiàn)在卻——盡心盡力地幫助藏胞們春耕。你有什么想說的嗎?
(4)怪不得藏胞們要說——(出示句子,讀“幾時見過菩薩一樣的司令、菩薩一樣的兵呀!”)
(設(shè)計意圖:目的是由“長征”這一背景和朱德、紅軍戰(zhàn)士本該休整一段時間這一特定的時間,讓學生進一步體會朱德和紅軍戰(zhàn)士菩薩似的心腸。)
4.假如你就是藏胞返回家園,看到干干凈凈的院子、平平展展的土地后,會對紅軍說出一番怎樣的感激的話語呢?假如你是紅軍又會對藏胞說什么?(引導學生想象說話,并進行角色扮演)
(設(shè)計意圖:小學生天性活潑好動、好表演,在教學中我充分利用好這一有利的資源。維果茨基說過“利用表演進行教學,本身包含創(chuàng)作的諸因素,促使孩子的思維發(fā)展,激發(fā)了孩子們的創(chuàng)作意識?!痹诖俗寣W生進行角色表演,更有利于學生感受藏胞激動的心情。)
5.是啊,千言萬語,在此時都匯聚成了一句話,再次出示:“幾時見過菩薩一樣的司令、菩薩一樣的兵呀!”
師動情述說,引導學生分別帶著感激、激動、敬佩的心情讀好句子“幾時見過菩薩一樣的司令、菩薩一樣的兵呀!”
三、總結(jié)全文
1.為什么藏胞們稱紅軍為“菩薩兵”呢?(聯(lián)系前面第一自然段,想象藏胞們以前吃了反動軍的哪些苦頭,再與現(xiàn)在的紅軍做比較)
2.師總結(jié):藏族同胞之所以稱紅軍是“菩薩兵”,是因為他們發(fā)現(xiàn)紅軍與反動軍隊有著本質(zhì)的區(qū)別,紅軍為他們耕種土地、打掃院子,對他們像親人一樣,所以他們發(fā)自內(nèi)心地感激紅軍,稱紅軍是——“菩薩兵”
三年級下冊《菩薩兵》教案
三年級下冊《菩薩兵》教案
教學目標
1、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練習復述故事。
2、學會本課10個生字,兩條綠線內(nèi)的4個字只識不寫。認識1個多音字。理解由生字組成的詞語。會用“盡心盡力”造句。
3、理解課文內(nèi)容,體會朱總司令和紅軍戰(zhàn)士對藏族同胞的關(guān)心與愛護,感悟軍民之間的魚水深情。
重點、難點
1、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體會軍民之間的魚水情。
教學課時:兩課時
教學過程
一、導入揭題
1、談話導入:同學們,你們聽說過長征嗎?(教師簡單敘述紅軍長征背景)誰愿意給大家講一個有關(guān)長征的故事?
2、下面,我們一起學習一個在紅軍長征途中發(fā)生的軍愛民的感人故事。
3、板書課題,齊讀??戳诉@個課題,你想知道些什么呢?
二、初讀課文
過渡:剛才同學們提出了“什么是菩薩兵?”、“藏族同胞為什么稱紅軍為菩薩兵?”等等問題,現(xiàn)在請同學們帶著這些問題認真讀一讀課文,看能否從課文當中找到答案。
(1)自由輕聲讀課文,要求讀準字音,讀通句子,讀順課文。
(2)遇到生字多讀幾遍,遇到不理解的詞語打個“?”。
2、同學們,預習的效果又如何呢?下面我們先來看一看課文當中的生字詞。
(1)出示詞語。
藏族一段同胞朱德翻譯糊涂怨不得平平展展
春耕播下菩薩糟蹋挨餓地區(qū)不饒人盡心盡力
(2)指名讀,相機正音。提醒:“藏族”兩個均為平舌音;“菩薩”、“糟蹋”、“糊涂”第二個字均要念輕聲;“饒”聲母為r;多音字“挨”在“挨餓”中讀?SPANlang=EN-USi,并用另一個讀音組詞。
(3)開火車讀,齊讀。
(4)用“盡心盡力”造句。
3、理解詞意。
(1)本課的詞語中,你有哪些不理解的?
(2)討論交流,相機介紹解決方法:查字典、向別人請教、聯(lián)系上下文、找近義詞……
三、理清脈絡(luò)
過渡:同學們,掃除了以上閱讀障礙,老師相信你們能把課文讀得更好。
1、指名分節(jié)朗讀課文,相機指導朗讀長句。(師生評議)
2、指導分段。
全文一共有幾個大段?各段說了些什么?
四、學習課文第1、9自然段
(一)學習課文第9自然段
過渡:通過朗讀,我們知道“菩薩兵”這個題目出自文中的一句話,請同學們快速地找出來。
1、學生自由讀,劃出文中的句子。
2、交流出示:他們說:“幾時見過菩薩一樣的司令,菩薩一樣的兵呀!”
(1)“菩薩一樣的司令”是誰?“菩薩一樣的兵”是誰?
(2)是誰這樣稱呼他們的?
(3)指導朗讀:藏民們說這句話的時候,是怎樣的心情?(注意讀出感激的語氣)
(二)學習課文第1自然段
過渡:藏民們原來的態(tài)度是怎樣的呢?
1、指名讀第1自然段
2、交流:藏族同胞吃盡了反動軍隊的苦頭,一聽說又有軍隊開過來,早就躲進了深山,誰也不敢露面。
(1)抓住“一……早就……”等詞語體會藏民的害怕。
為什么害怕?想象反對軍隊是如何對待藏民的。
(2)朗讀體會。
3、教師小結(jié):藏民們原來是如此害怕軍隊,可是后來又稱紅軍是菩薩兵,藏民們的態(tài)度怎么會有這么大的變化呢?我們下節(jié)課再來學習。
五、教學生字
1、同學們,讀完了課文,我們來寫一寫本課的生字吧!先把語文書打開,翻到課后第2題,拿出你的鋼筆描紅。寫字之前,請大家注意寫字姿勢要正確,要注意三個“一”,同桌相互提醒。準備好了嗎?現(xiàn)在開始寫字。
2、同學們,字寫完了,我們再來看看這幾個生字,看哪些字你原來就會寫的,哪些字的結(jié)構(gòu)比較復雜,你就重點記一記,可以在座位上書空。
3、下面請同學們抄寫生字詞,把這些生字詞牢牢地記憶在自己的大腦中。
板書設(shè)計
民:躲回流淚
7.菩薩兵↓↑↑魚水情
軍:急找春耕
第二課時
教學過程
一、復習導入
1.同學們,今天我們繼續(xù)學習第七課,學生齊讀課題。
2.通過上節(jié)課的學習,誰來告訴大家,文中誰將誰稱為“菩薩兵”?
二、前后對比,提出疑問。
1.你是從文中哪兒知道“藏民們將紅軍稱為菩薩兵”的呢?找找看。
(1)出示:他們說:“幾時見過菩薩一樣的司令、菩薩一樣的兵呀!”齊讀
(2)菩薩一樣的司令,菩薩一樣的兵是怎樣的呢?
(心地善良,大慈大悲,救苦救難,處處為他人著想,只做好事,不干壞事。)
2.是的,藏胞認為紅軍像菩薩一樣,心地善良,大慈大悲,有一顆仁愛之心。那一開始,他們是這樣認為的嗎?再找找看,藏胞得知又有軍隊來,有什么反映?
⑴出示:藏族同胞吃盡了反動軍隊的苦頭,一聽說又有軍隊開過來,早就躲進了深山,誰也不敢露面。
你覺得,藏胞們吃盡了哪些苦頭?學生想象說話。
指導朗讀,強調(diào)“吃盡了”。
⑵引讀:是的,反動軍隊一進入村莊就大肆掠奪,濫殺無辜,到處一片血腥。藏族同胞真是——“吃盡了苦頭”,所以當軍隊的馬蹄聲越來越近,腳步聲越來越清晰時,難怪他們——“一聽說又有軍隊開過來……”
3.藏胞由一開始的又躲又跑(板書:躲、跑)到如今稱紅軍為“菩薩兵”,究竟是為什么呢?(板書:→?)
三、精讀重點,探究原因
1.想要知道其中的原因,請你仔細讀讀課文2--7自然段,看看紅軍戰(zhàn)士們是怎樣說的,怎樣做的?畫出有關(guān)句子。
2.交流,相機出示朱總司令的三段話。
3.交流:
△出示:一天,朱德同志把翻譯找來,對他說:“這么多天了,藏胞還在山里,怎么受得了呢?得想辦法動員他們回來呀!”
⑴請你自己讀一讀,看能從中感受到什么?
⑵你是從哪兒感受到的呢?(?!怎么受得了呢得)
⑶把你感受到的讀出來??梢赃m當評價
⑷是啊,朱總司令首先想到的是――藏胞,深山的生活也許一天兩天還能熬得過去,可這么多天了,讓人怎么受得了呢?誰還想來讀讀這句話?
從你的朗讀中,老師已經(jīng)感覺到了朱總司令的焦急和擔心,他一想到藏胞在深山里過著饑寒交迫,提心吊膽的日子,就焦急萬分。讓我們一起讀好這段話。
△出示:朱總司令說:“這也怨不得他們,他們是讓反動軍隊糟蹋怕了。現(xiàn)在已經(jīng)是春耕的時候了,節(jié)氣不饒人哪,得趕緊幫助藏胞把地搶種上?!?br>
(1)你們讀讀這段話,看看還能夠體會到什么?
(2)抓住“節(jié)氣不饒人、趕緊、搶”,體會朱總司令的“急”
(3)是啊,如果不把地搶種上,會出現(xiàn)什么情況呢?朱總司令真是想藏胞所想,急藏胞所急??!誰能讀好這句話?
朱總司令一想到藏胞來年可能忍饑挨餓,真是心急如焚哪!你能讀好這句話嗎?
(4)比較句子表達的情感:
“唉,一定是烏云遮住了他們的眼睛,那些藏胞一見到我們就跑,真糊涂哇!”
“這也怨不得他們,他們是讓反動軍隊糟蹋怕了。”
①這兩句話,一句是翻譯說的,一句是朱總司令說的,老師來當一當朱總司令,誰來做做翻譯。請你們用心聽一聽,看能從中聽出什么?(翻譯對藏胞的埋怨、責怪;朱總司令對藏胞的理解和寬容)
②讀翻譯的話,理解“一定是烏云遮住了他們的眼睛”
③那你能通過朗讀將這份善解人意表現(xiàn)出來嗎?(指名讀)
聽了你的朗讀,老師仿佛看見了一位對藏胞滿懷體諒的朱總司令,
(5)讓我們一起讀好這段話,再次感受朱總司令的善解人意和內(nèi)心的焦急擔心。
△出示:第二天的春耕動員會上,朱德同志對大家說:“不能讓藏胞來年挨餓,我們要像種自己的地一樣,盡心盡力地把藏胞的地種好。要讓紅軍播下的種子在這里發(fā)芽、生根、開花、結(jié)果……”
(1)學到這兒,老師發(fā)現(xiàn)你們可真會讀書,還能通過朗讀將你的理解表現(xiàn)出來,通過剛才的學習,我們已能感受到朱總司令一心替藏胞著想,有著菩薩心腸?,F(xiàn)在,讓我們再讀讀朱總司令在春耕動員會上的發(fā)言,看又能感受到什么?齊讀
(2)什么是“盡心盡力”呢?(就是全力以赴,毫無保留,全心全意)
那朱總司令如此盡心盡力,是為了誰?(朱總司令想民所想,把藏胞的事當成自己的事。這就是“盡心盡力”?。?br>
⑵理解:“要讓紅軍播下的種子在這里發(fā)芽、生根、開花、結(jié)果”
①播下的種子僅僅指一粒粒糧食嗎?(還有他們對藏族同胞的關(guān)心與愛護)
②是的,紅軍把對藏胞的關(guān)心、愛護也播下了地,他們希望,等到收獲的季節(jié),藏民們能夠……能夠……能夠……
⑶誰愿意當當朱總司令,開開這個春耕動員會?指名讀、齊讀
4、一句話一顆心,一件事一片情,讓我們再次通過朗讀,將朱總司令對藏胞的拳拳之心、濃濃之情表達出來。
在藏胞們躲進深山,久未露面時,朱總司令焦急地說:——
在翻譯抱怨藏胞糊涂時,朱總司令說:——
在春耕動員會上,朱總司令發(fā)出號召:——
5.朱總司令是這樣說的,更是這樣做的,引讀第七自然段
四、反復品讀,體會深情。
1.紅軍這群菩薩兵用真摯的愛打動了藏胞,處處替藏胞著想,他們在這里為藏胞春耕,打掃院子,以實際行動贏得了藏胞的信任和歡迎。幾天以后,引讀第八自然段——
2.藏胞們終于回家了,看到紅軍戰(zhàn)士所做的一切,流下了眼淚。他們將涌上心頭的干言萬語匯成了一句話,引讀最后一句話——
3.此時此刻,再次讀起這句話,你能體會到藏胞的心情嗎?
加提示語讀:他們()說:“幾時見過菩薩一樣的司令、菩薩一樣的兵呀!”
4.藏胞們從未見過這樣的司令,這樣的兵!紅軍的言行感動了每一個藏族同胞,他們由衷地發(fā)出這樣的感慨:——再讀最后一句話
五、總結(jié)全文
1.今天這堂課我們學習了發(fā)生在長征途中的一個小故事。紅軍不僅將包含著濃濃愛意的種子撒在了田間,更撒在了人民的心中。(板書:愛)
2.你覺得如果紅軍再次來到藏民居住的地區(qū),藏胞還會又躲又跑嗎?他們會怎么做?
3.一路長征,一路故事,在紅軍足跡到達的每一個地方,他們都會用自己的實際行動與當?shù)氐陌傩战鉂獾聂~水之情。正因為如此,這群菩薩兵才贏得了廣大人民的支持和幫助,最終取得了長征的勝利,革命的成功。
三年級語文下冊《菩薩兵》教案2課時
老師講課學生愛聽,還愿意自學的情況下,往往少不了一份教案。即使每天晚上一兩點都要堅持制定出一份最詳細的教學計劃。上課自己輕松的同時,學生也更好的消化課堂內(nèi)容。那么老師怎樣寫才會喜歡聽課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三年級語文下冊《菩薩兵》教案2課時”,僅供參考,歡迎大家來閱讀。
三年級語文下冊《菩薩兵》教案2課時教學要求:
1.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會講這個故事。
2.學會本課生字,其中田字格前面的只識不寫;理解由生字組成的詞語。
3.能用“熱火朝天”、“干干凈凈”等詞語描寫同學們大掃除的情景。
4.理解課文內(nèi)容,學習朱德總司令和紅軍戰(zhàn)士尊重、關(guān)心藏胞的優(yōu)秀品質(zhì),體會藏民與紅軍之間的魚水深情。
教學時間:兩課時
教學準備:小黑板、錄音機
第一課時
一、導入新課
1.簡述紅軍長征背景。
2.板書課題后提問:什么是“菩薩兵”?藏族同胞為什么稱紅軍為“菩薩兵”呢?
二、初讀課文
1.自學生字詞。
(1)輕聲讀課文,畫出不認識的字或不理解的詞語。
(2)會讀會寫田字格中的生字。
(3)查字典并聯(lián)系上下文,理解不懂的詞語。
2.檢查自學效果。
(1)出示小黑板上的詞語
(2)指名讀詞,注意讀準字音。
(3)齊讀詞語。
(4)指名說說下列詞語的意思:
糟蹋、翻譯、糊涂、熱火朝天
3.各自輕聲讀課文一遍。
4.說說課文講了一件什么事。
5.分段指名試讀課文,讀后學習評議。
讀講第1自然段
1.自由讀
2.指名說說對“長征”、“藏族”的理解。
3.指名說這一自然段講了什么。
4.指名讀第1自然段,注意讀出感情。
四、作業(yè)
1.熟讀課文。
2.用鋼筆描紅。
3.完成課文后第三題。
第二課時
一、聽寫生字詞
二.讀講第2~5自然段
1.自由讀第2~5自然段,思考:這幾自然段講了什么?
2.指名回答上述問題,教師引導概括,主要講朱總司令想辦法動員藏胞回來。
指名讀“這么多天了,藏族同胞還在山里,怎么受得了呢”。
教師提問:這句話表達了朱德怎樣的心情?
再指名讀、齊讀,體會朱德同志對藏胞疾苦的關(guān)切之情。
指導朗讀第5自然段。
教師范讀,學生自由讀、指名讀、齊讀,體會朱德同志深知藏民疾苦的階級感情和對藏胞一片赤誠愛心。
三、讀講第6、7自然段。
1.自由讀。
2.畫出朱德同志對藏胞春耕工作關(guān)心、重視的詞語。
3.指名說說所畫詞語。
4.指名讀“要讓我們播下的種子在這里生根、發(fā)芽、開花~這一句,并引導學生理解這句話的含義:這句話表面上講春耕,實質(zhì)上是要讓紅軍的形象在藏胞心中生根使藏胞知道,紅軍是一心為民的。
5.指名說說這兩段講什么。
四、讀講第8、9自然段
1.自由讀。
2.默讀思考:藏胞為什么全都流出了感激的淚水?為什么會說出“幾時見過菩薩一樣的司令、菩薩一樣的兵啊“?
3.指名回答上述問題。
4.指名讀第8自然段,引讀第9自然段。
五、總結(jié)全文
1.自由朗讀全文。
2.說說藏胞為什么把紅軍稱為“菩薩兵“。
3.教師小結(jié):本文記敘了長征途中,朱德同志親自帶領(lǐng)紅軍戰(zhàn)士幫助藏胞春耕,以實際的愛民行動得到了藏胞的信任的事。我們從中體會到藏民與紅軍之間的魚水深情。
六、作業(yè)
1.朗讀全文。
2.寫一段話,描寫同學們大掃除的情景,要求用上“熱火朝天”、“干干凈凈”等詞語。
附板書:
7、菩薩兵
朱德:急壞了怎么受得了盡心盡力
藏民:躲跑返回流淚
蘇教版三年級語文下冊《恐龍》復習學案
蘇教版三年級語文下冊《恐龍》復習學案
【原文】
大約兩億年以前,地球上到處是大片大片的沼澤,深谷里、山坡上都覆蓋著茂密的森林。那時恐龍到處漫游,足跡遍及整個世界。
恐龍的種類很多,形態(tài)更是千奇百怪。雷龍是個龐然大物,它的身體比六頭大象還要重,它每踏下一步就發(fā)出一聲轟響,好似雷鳴一般。梁龍的身體很長,從頭到尾足有二十多米,走起路來,好像是一架移動的吊橋。劍龍的背上插著兩排三角形的劍板,尾巴上還有四支利劍一樣的尾刺。三角龍的臉上有三只大角,一只長在鼻子上方,另外兩只長在眼睛上方,每只角都有一米長——這樣的臉型,讓任何動物都望而生畏。
魚龍和翼龍是恐龍的親戚。魚龍很像今天的海豚,它能潛入水中尋找食物;翼龍身體兩側(cè)長著翅膀,展翅高飛時,如同一架在天空中翱翔的輕型飛機。
恐龍大多以吃植物為主,也有專門食肉的。霸王龍就是非常兇猛的肉食恐龍。它大腦袋,短身子,牙齒就像鋒利無比的匕首。
恐龍是卵生的??铸埖暗耐鈿な謭杂?。小恐龍破殼而出以后,會得到老恐龍的細心照看,直到它們自己能夠找食吃為止。
恐龍在地球上生活了一億多年。大約在6500萬年以前,這些恐龍突然神秘地消失了。人類至今尚未解開這個謎團。
【字詞學習】
字:解
詞:茂密、漫游、恐龍、翅膀、食肉、破殼、神秘、龐然大物
【重點句子】
1.大約兩億年以前,地球上到處是大片大片的沼澤,深谷里、山坡上都覆蓋著茂密的森林。那時恐龍到處漫游,足跡遍及整個世界。
2.恐龍的種類很多,形態(tài)更是千奇百怪。雷龍是個龐然大物,它的身體比六頭大象還要重,它每踏下一步就發(fā)出一聲轟響,好似雷鳴一般。
3.魚龍和翼龍是恐龍的親戚。魚龍很像今天的海豚,它能潛入水中尋找食物;翼龍身體兩側(cè)長著翅膀,展翅高飛時,如同一架在天空中翱翔的輕型飛機。
4.恐龍大多以吃植物為主,也有專門食肉的。霸王龍就是非常兇猛的肉食恐龍。它大腦袋,短身子,牙齒就像鋒利無比的匕首。
5.恐龍在地球上生活了一億多年。大約在6500萬年以前,這些恐龍突然神秘地消失了。人類至今尚未解開這個謎團。
【練習題】
一、看拼音,寫詞語。
Yáchǐdiàoqiáomàomì
()()()
二、比一比,再組詞。
形()密()齒()
型()秘()兇()
【參考答案】
一、看拼音,寫詞語。
Yáchǐdiàoqiáomàomì
(牙齒)(吊橋)(茂密)
二、比一比,再組詞。
形(形成)密(秘密)齒(牙齒)
型(轉(zhuǎn)型)秘(秘密)兇(兇悍)
蘇教版三年級語文下冊《鄭人買履》復習學案
蘇教版三年級語文下冊《鄭人買履》復習學案
【原文】
鄭人有欲買履者,先自度其足,而置之其坐。至之市,而忘操之。已得履,乃曰:“吾忘持度?!狈礆w取之。及反,市罷,遂不得履。人曰:“何不試之以足?”曰:“寧信度,無自信也?!?/p>
【字詞學習】
字:欲、度、操、履
詞:信度、自信、
【重點句子】
鄭國有個人想買一雙新鞋。他先比著自己的腳量了個尺碼,就急急忙忙到集市上去了。
他在集市上挑中了一雙鞋,才發(fā)覺量好的尺碼忘記帶來,就對賣鞋的人說:“請等一會兒?!彼氐郊夷昧顺叽a便急匆匆地趕回來,可是集市已經(jīng)散了。
有人問他:“你為什么不直接用自己的腳去試試鞋子呢?”這人振振有詞地答道:“我寧可相信尺碼,也不相信自己的腳!”
【練習題】
1.解釋下列加點的詞。
(1)置之其坐.()
(2)而忘操.之()
2.把下列語句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
及反,市罷,遂不得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參考答案】
1.解釋下列加點的詞。
(1)置之其坐.(同“座”,座位)
(2)而忘操.之(拿,帶)
2.把下列語句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
及反,市罷,遂不得履。
____等到他又返回集市時,集市已經(jīng)散了,終于沒有買到鞋。_____
2025關(guān)于:小學三年級下冊語文《菩薩兵》教案設(shè)計
在每學期開學之前,老師們都要為自己之后的教學做準備。有的老師會在很久之前就精心制作一份教學計劃。上課自己輕松的同時,學生也更好的消化課堂內(nèi)容。那么老師怎樣寫才會喜歡聽課呢?下面是小編精心收集整理,為您帶來的《2025關(guān)于:小學三年級下冊語文《菩薩兵》教案設(shè)計》,僅供參考,希望可以幫助到您。
【導語】《菩薩兵》講述了在長征途中,朱德總司令帶領(lǐng)紅軍戰(zhàn)士幫助藏族同胞春耕春種,以實際行動使藏族同胞返回了自己的家園,贏得了藏族同胞的信任與感激。教案網(wǎng)準備了以下內(nèi)容,供大家參考!
篇一
一、教學要求:1、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聯(lián)系上下文理解詞語。
3、理解課文內(nèi)容,學習朱德總司令和紅軍戰(zhàn)士對藏族同胞的關(guān)心與愛護,感悟藏民與紅軍之間的魚水深情。
二、教學重難點:
1.理解朱總司令的話,體會其中包含的意思。
2.理解紅軍被成為菩薩的原因。
三、教具準備:
PPT課件
四、教學過程:
(一)復習回憶,揭題導入
1.回憶《朱德的扁擔》,談談對朱德的認識
2.揭題
3.指名朗讀與課題相對應的課文段落
4.解題:菩薩一樣的兵,菩薩一樣的司令說的是誰?
5.再讀課題
(二)探究體悟
1.躲紅軍
反動軍隊對老百姓做了哪些壞事?
師穿插介紹紅軍
(PPT)理解“藏族同胞……誰也不露面?!?/p>
(1)抓住關(guān)鍵詞體會藏胞的害怕程度
(2)指導朗讀
朱德總司令得知后急得不得了,因為他擔心——,他憂慮——,他不想看到——。
對比:反動軍隊的司令會著急嗎?
2.找藏胞
(1)(PPT)指名讀
(2)加標點再讀,體會語氣
(3)對比:要是反動軍隊會去找找藏胞嗎?
(4)指導朗讀
(5)生自由讀四至七段,思考:還能從哪些地方感受到他們有菩薩般的心腸?
3.搶春耕
(1)匯報:“不能讓藏胞來年挨餓……結(jié)果……”
指名讀并說原因
理解:朱德同志的第一句話就是怕藏胞挨餓。
因為種自己的地來不得一絲一毫馬虎,所以朱德同志要求戰(zhàn)士用心耕種。
指導朗讀
理解第二句話并指導朗讀
了解紅軍在長征途中所吃的苦,所受的累
對比:反動軍隊會這么做嗎?
(2)匯報:“這也怨不得……搶種上?!?/p>
擋住百姓眼睛的烏云是誰?
朱總司令著急嗎?為什么而急?
對比:想藏胞之所想,急藏胞之所急
(3)再讀朱總司令的三段話
4.夸紅軍
(1)得知這一消息的藏胞悄悄返回家園,也許他們在想什么?
(2)看到紅軍不僅不拿他們的一針一線,還打掃,整治,他們又會說什么呢?
組內(nèi)練說
班內(nèi)交流
(3)他們以前傷心流淚是因為——,他們現(xiàn)在感動得流淚是因為——。(三)延伸內(nèi)化
1.過渡:同學們,幾十年過去了,如今的解放軍繼承了他們的優(yōu)良傳統(tǒng),不僅把種子種在了藏胞的心間,也種在了我們每個人的心坎里。
2.看圖感受:看,面對猝不及防的雪災,人民解放軍不畏懼艱難險阻;面對突如其來的地震,人民解放軍把自己的生命置之度外。
3.回歸課題:他們是我們最可愛的人,最可親可敬的——(讀題)
篇二
一、教材簡解:課文記敘了在長征途中,朱德總司令帶領(lǐng)紅軍戰(zhàn)士幫助藏族同胞春耕春種,以實際行動使藏族同胞返回了自己的家園,贏得了藏胞的信任與感激,體現(xiàn)了軍民之間的魚水深情。課文語言樸實,卻字字包含真情,生動感人。
二、教學目標:
1、認知目標:學會本課10個生字,兩條綠線內(nèi)4個字只識不寫,認識一個多音字。理解由生字組成的詞語。會用“盡心盡力”造句。
2、技能目標: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練習復述故事。
3、情感目標:通過對語言文字的朗讀,體會朱總司令和紅軍戰(zhàn)士對藏族同胞的關(guān)心與愛護,感悟軍民之間的魚水深情。
三、重點難點:
重點:通過對語言文字的品讀,理解朱德總司令的話,感悟軍民之間的魚水深情,明白藏民們將紅軍稱為菩薩兵的原因。
難點:理解“要讓我們播下的種子在這里生根、發(fā)芽、開花、結(jié)果……”這句話的含義。
四、設(shè)計理念:
本課的課題暗示了文章的中心思想,它既是重點,又是難點。教學中,扣住課題,從整體入手,逐步深入,最后回歸整體。
新課標指出:“要讓學生充分地讀,在讀中整體感知,在讀中有所感悟,在讀中培養(yǎng)語感,在讀中受到情感的熏陶。”因此在教學過程中,我盡可能地營造濃烈的朗讀氛圍,吸引學生融入情景,為學生提供充分的朗讀時間,創(chuàng)設(shè)多樣的朗讀形式,提高學生朗讀的積極性,幫助學生準確理解語言文字,體會課文內(nèi)涵。
五、教學過程:
(一)緊扣課題,導入新課
1、同學們,這堂課我們繼續(xù)學習第7課《菩薩兵》(多媒體出示課題,齊讀)。通過上堂課的學習,我們知道了這是發(fā)生在紅軍長征途中的一個故事。那么,課文中“菩薩一樣的兵,菩薩一樣的司令”指的是誰呢?
2、學生交流。
過渡:“菩薩兵”,一個多么了不起的稱呼,為什么藏族同胞要用“菩薩一樣的司令、菩薩一樣的兵”來稱贊紅軍?紅軍究竟為藏族同胞做了什么事? 這堂課就讓我們就一起走進文本,細細地品讀。
[意圖]從整體入手,扣住課題,通過滿含感情地讀課題和回答問題,從而讓學生對文章的內(nèi)容有一個整體的大致的了解。
(二)品讀課文,感悟軍民魚水深情
1、想要知道其中的原因,請你仔細讀讀課文2--7自然段,看看朱德總司令和紅軍戰(zhàn)士們是怎么說的,怎么做的?畫出有關(guān)句子。
[意圖]提出這樣一個能夠統(tǒng)領(lǐng)這一部分內(nèi)容的問題,讓學生一步步,由淺入深地體會像紅軍這樣的軍隊處處為老百姓著想,是當之無愧的菩薩兵。
2、讀讀這幾段話,看看你們能夠體會到什么,可以把你體會到的和同桌的同學進行交流。
3、交流:
(1)多媒體出示:“這么多天了,藏胞還在山里,怎么受得了呢?得想辦法動員他們回來呀!”
A、請你自己讀一讀,看能從中感受到什么?
B、你是從哪兒感受到的呢?(怎么受得了呢?)
C、從朱德總司令的這句話中,你體會到什么?(朱德?lián)牟匕纳眢w,體會朱德同志對藏胞疾苦的關(guān)切之情。)
D、把你感受到的讀出來,老師進行適當?shù)脑u價。
E、師述:從你的朗讀中,老師已經(jīng)感覺到了朱總司令的焦急和擔心,他一想到藏胞在深山里過著饑寒交迫,提心吊膽的日子,就焦急萬分。讓我們一起讀好這段話。
(2)多媒體出示:“現(xiàn)在已經(jīng)是春耕的時候了,節(jié)氣不饒人哪,得趕緊幫助藏胞把地搶種上?!?/p>
A、從哪些詞語可以看出總司令著急的心情?他急的又是什么?
B、交流。(理解朱德總司令“急”是因為擔心藏胞耽誤春耕,急藏胞所急。)C、師述:朱總司令一想到藏胞來年可能忍饑挨餓,真是心急如焚哪!你能讀好這句話嗎?指名讀。
D、這段話是在什么情況下說的?(根據(jù)學生回答多媒體出示第四小節(jié)),相機理解“烏云遮住了他們的眼睛……”(這里的“烏云”指什么?為什么說是烏云遮住了他們的眼睛呢?)
E、指導朗讀。
師:這兩段話,一段是翻譯說的,一段是朱總司令說的,老師來當一當朱總司令,誰來做做翻譯。請你們用心聽一聽,看能從中聽出什么?(相機評價)
那你能通過朗讀將這份善解人意表現(xiàn)出來嗎?(指名讀)聽了你的朗讀,老師仿佛看見了一位對藏胞滿懷體諒的朱總司令,還有誰愿意通過朗讀將這樣一位朱總司令帶給大家。
讓我們一起讀好這段話,再次感受朱總司令的善解人意和內(nèi)心的焦急擔心。
(3)多媒體出示:“不能讓藏胞來年挨餓,我們要像種自己的地一樣,盡心盡力地把藏胞的地種好。要讓紅軍播下的種子在這里發(fā)芽、生根、開花、結(jié)果……”
A、學生自讀,你覺得可以怎樣讀?
B、學生討論:“像種自己的地一樣”是什么意思?(朱總司令要求紅軍把藏族同胞當親人一樣看待)結(jié)合課文說說“盡心盡力”是什么意思?(在春耕時不能有一點馬虎,要非常認真)
C、那朱總司令如此盡心盡力是為了誰?
D、請你再讀讀這段話,說說你是怎么理解“要讓紅軍播下的種子在這里發(fā)芽、生根、開花、結(jié)果……”這句話的?
E、學生展開討論,各抒己見。
通過討論,讓學生明白這句話表面上是在指什么?(春耕)更要讓學生明白這句話更是指朱總司令所帶領(lǐng)的紅軍戰(zhàn)士通過自己的行動使藏族同胞消除誤解,從而支持和擁護紅軍,他們一心為民的形象扎根在藏族同胞的心上。
[意圖] 根據(jù)上面提出的“看看朱德總司令和紅軍戰(zhàn)士們是怎樣說的,怎樣做的?”這一統(tǒng)領(lǐng)這一部分內(nèi)容的問題畫出有關(guān)句子,在初步理解課文內(nèi)容的基礎(chǔ)上,由面到點,對有關(guān)句子進行深究,幫助學生深入理解課文,并在探究句意的過程中提高學生的理解能力,培養(yǎng)學生的語感。F、指導朗讀:
a誰愿意當當朱總司令,開開這個春耕動員會?
b從剛才的朗讀,品味中,你覺得朱總司令是一位怎樣的司令呢?
c一句話一顆心,一件事一片情,讓我們再次通過朗讀將朱總司令對藏胞的拳拳之心、濃濃之情表達出來。
在藏胞們躲進深山,久未露面時,朱總司令焦急地說:——
在翻譯抱怨藏胞糊涂時,朱總司令說:——
在春耕動員會上,朱總司令發(fā)出號召:——
[意圖]為學生提供充分的朗讀時間,創(chuàng)設(shè)多樣的朗讀形式,提高學生朗讀的積極性,幫助學生準確理解語言文字,在朗讀中感悟課文內(nèi)涵。
G、朱總司令是這樣說的,更是這樣做的。師引讀:開完會,朱總司令就帶領(lǐng)大家熱火朝天地干了起來。
(多媒體播放錄像)像這樣的勞動場面,你想到了哪個詞呢?是的,當許多人齊心協(xié)力做一件事,如大掃除,植樹時就可以用上“熱火朝天”。讓我們再次朗讀這句話。
(三)前后對比,升華情感
1、如果你是一位藏民,當你看到這樣的場景,你會想些什么,你會怎么做呢?
2、師述:是啊,所以藏族同胞們一個個悄悄地返回了家園。當他們回到自己的家園時看到了什么呢?引出“院子干干凈凈、土地平平展展?!彼麄兛吹竭@一切,會怎么感謝朱德總司令和紅軍戰(zhàn)士呢?(多媒體出示畫面,引導學生想象說話)
[意圖] 讓學生借助圖片,展開想象練習說話。這樣既豐富了課文的內(nèi)容,也培養(yǎng)了學生的口頭表達能力和創(chuàng)造思維能力,同時紅軍一心為民的形象在學生的腦海中也逐漸豐滿.
3、師述:是啊,千言萬語,在此時都匯聚成了一句話,多媒體出示:“幾時見過菩薩一樣的司令、菩薩一樣的兵呀!”(齊讀)
這句話表達了藏民對紅軍怎樣的情感呢?(信任與感激)你能帶著這樣的情感來朗讀嗎。(指名學生朗讀)
小結(jié):是呀,菩薩一樣的司令,菩薩一樣的兵,這是藏胞們對紅軍的無比感激與熱情贊頌。
4、感情朗讀(讓我們帶著對紅軍的信任與感激一起來讀好這句話)。5、這么好的司令,這么好的紅軍戰(zhàn)士,為什么剛開始一聽說有軍隊開過來,就躲進了深山?(他們吃盡了反動軍隊的苦頭。)
請學生談談自己在電視上、電影中看到的相關(guān)內(nèi)容進行理解。
(四)總結(jié)課文,延伸內(nèi)化
1、小結(jié):朱德同志親自帶領(lǐng)紅軍戰(zhàn)士幫助藏胞春耕,以實際的愛民行動得到了藏胞的信任和感激。怪不得藏胞們稱紅軍為——引讀課題《菩薩兵》。
讓我們再來讀好課題,把藏胞和紅軍間的這份魚水深情也深深地埋入心底吧!再讀課題——《菩薩兵》。
2、一路長征,一路故事,在紅軍足跡到達的每一個地方,他們都會用自己的實際行動與當?shù)氐陌傩战鉂獾聂~水之情。正因為如此,這群菩薩兵才贏得了廣大人民的支持和幫助,最終取得了長征的勝利,革命的成功。
3、我們的生活中也有像《菩薩兵》一樣反映軍民情的感人故事。(多媒體出示解放軍戰(zhàn)士抗擊雪災的圖片,5.12抗震救災的圖片)看,面對猝不及防的雪災,人民解放軍不畏懼艱難險阻;面對突如其來的地震,人民解放軍把自己的生命置之度外……
4、回歸課題:他們是我們最可愛的人,最可親可敬的人——《菩薩兵》。(學生再次讀題)
篇三
教學目標:1、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練習復述故事。
2、學會本課10個生字,兩條綠線內(nèi)的4個字只識不寫。認識1個多音字。理解由生字組成的詞語。會用“盡心盡力”造句。
3、理解課文內(nèi)容,體會朱總司令和紅軍戰(zhàn)士對藏族同胞的關(guān)心與愛護,感悟軍民之間的魚水深情。
教學重點:
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教學難點:
體會軍民之間的魚水情。
教學課時:
兩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導入揭題
1、談話導入:同學們,你們聽說過長征嗎?(教師簡單敘述紅軍長征背景)誰愿意給大家講一個有關(guān)長征的故事?
2、下面,我們一起學習一個在紅軍長征途中發(fā)生的軍愛民的感人故事。
3、板書課題,齊讀??戳诉@個課題,你想知道些什么呢?
二、初讀課文
1、過渡:剛才同學們提出了“什么是菩薩兵?”、“藏族同胞為什么稱紅軍為菩薩兵?”等等問題,現(xiàn)在請同學們帶著這些問題認真讀一讀課文,看能否從課文當中找到答案。
(1)自由輕聲讀課文,要求讀準字音,讀通句子,讀順課文。
(2)遇到生字多讀幾遍,遇到不理解的詞語打個“?”。
2、同學們,預習的效果又如何呢?下面我們先來看一看課文當中的生字詞。
(1)出示詞語。
藏族一段同胞朱德翻譯糊涂怨不得平平展展
春耕播下菩薩糟蹋挨餓地區(qū)不饒人盡心盡力
(2)指名讀,相機正音。提醒:“藏族”兩個均為平舌音;“菩薩”、“糟?!?、“糊涂”第二個字均要念輕聲;“饒”聲母為r;多音字“挨”在“挨餓”中讀?SPAN lang=EN-US>i,并用另一個讀音組詞。
(3)開火車讀,齊讀。
(4)用“盡心盡力”造句。
3、理解詞意。
(1)本課的詞語中,你有哪些不理解的?
(2)討論交流,相機介紹解決方法:查字典、向別人請教、聯(lián)系上下文、找近義詞……
三、理清脈絡(luò)
過渡:同學們,掃除了以上閱讀障礙,老師相信你們能把課文讀得更好。
1、指名分節(jié)朗讀課文,相機指導朗讀長句。(師生評議)
2、指導分段。
全文一共有幾個大段?各段說了些什么?
四、學習課文第1、9自然段
(一)學習課文第9自然段
過渡:通過朗讀,我們知道“菩薩兵”這個題目出自文中的一句話,請同學們快速地找出來。
1、學生自由讀,劃出文中的句子。
2、交流出示:他們說:“幾時見過菩薩一樣的司令,菩薩一樣的兵呀!”
(1)“菩薩一樣的司令”是誰?“菩薩一樣的兵”是誰?
(2)是誰這樣稱呼他們的?
(3)指導朗讀:藏民們說這句話的時候,是怎樣的心情?(注意讀出感激的語氣)
(二)學習課文第1自然段
過渡:藏民們原來的態(tài)度是怎樣的呢?
1、指名讀第1自然段
2、交流:藏族同胞吃盡了反動軍隊的苦頭,一聽說又有軍隊開過來,早就躲進了深山,誰也不敢露面。
(1)抓住“一……早就……”等詞語體會藏民的害怕。
為什么害怕?想象反對軍隊是如何對待藏民的。
(2)朗讀體會。
3、教師小結(jié):藏民們原來是如此害怕軍隊,可是后來又稱紅軍是菩薩兵,藏民們的態(tài)度怎么會有這么大的變化呢?我們下節(jié)課再來學習。
五、教學生字
1、同學們,讀完了課文,我們來寫一寫本課的生字吧!先把語文書打開,翻到課后第2題,拿出你的鋼筆描紅。寫字之前,請大家注意寫字姿勢要正確,要注意三個“一”,同桌相互提醒。準備好了嗎?現(xiàn)在開始寫字。
2、同學們,字寫完了,我們再來看看這幾個生字,看哪些字你原來就會寫的,哪些字的結(jié)構(gòu)比較復雜,你就重點記一記,可以在座位上書空。
3、下面請同學們抄寫生字詞,把這些生字詞牢牢地記憶在自己的大腦中。
板書設(shè)計:
民:躲回流淚
菩薩兵 ↓↑ ↑魚水情
軍:急找春耕
第二課時
教學過程:
一、復習導入
1、同學們,今天我們繼續(xù)學習第七課 ,學生齊讀課題。
2、通過上節(jié)課的學習,誰來告訴大家,文中誰將誰稱為“菩薩兵”?
二、前后對比,提出疑問。
1、你是從文中哪兒知道“藏民們將紅軍稱為菩薩兵”的呢?找找看。
(1)出示:他們說:“幾時見過菩薩一樣的司令、菩薩一樣的兵呀!” 齊讀
(2)菩薩一樣的司令,菩薩一樣的兵是怎樣的呢?
(心地善良,大慈大悲,救苦救難,處處為他人著想,只做好事,不干壞事。)
2、是的,藏胞認為紅軍像菩薩一樣,心地善良,大慈大悲,有一顆仁愛之心。那一開始,他們是這樣認為的嗎?再找找看,藏胞得知又有軍隊來,有什么反映?
(1)出示:藏族同胞吃盡了反動軍隊的苦頭,一聽說又有軍隊開過來,早就躲進了深山,誰也不敢露面。
你覺得,藏胞們吃盡了哪些苦頭?學生想象說話。
指導朗讀,強調(diào)“吃盡了”。
(2)引讀:是的,反動軍隊一進入村莊就大肆掠奪,濫殺無辜,到處一片血腥。藏族同胞真是——“吃盡了苦頭”,所以當軍隊的馬蹄聲越來越近,腳步聲越來越清晰時,難怪他們——“一聽說又有軍隊開過來……”
3、藏胞由一開始的又躲又跑(板書:躲、跑)到如今稱紅軍為“菩薩兵”,究竟是為什么呢?(板書:→?)
三、精讀重點,探究原因
1、想要知道其中的原因,請你仔細讀讀課文2--7自然段,看看紅軍戰(zhàn)士們是怎樣說的,怎樣做的?畫出有關(guān)句子。
2、交流,相機出示朱總司令的三段話。
3、交流。
△出示:一天,朱德同志把翻譯找來,對他說:“這么多天了,藏胞還在山里,怎么受得了呢?得想辦法動員他們回來呀!”
(1)請你自己讀一讀,看能從中感受到什么?
(2)你是從哪兒感受到的呢?(?!怎么受得了呢 得)
(3)把你感受到的讀出來。 可以適當評價
(4)是啊,朱總司令首先想到的是――藏胞,深山的生活也許一天兩天還能熬得過去,可這么多天了,讓人怎么受得了呢?誰還想來讀讀這句話?
從你的朗讀中,老師已經(jīng)感覺到了朱總司令的焦急和擔心,他一想到藏胞在深山里過著饑寒交迫,提心吊膽的日子,就焦急萬分。讓我們一起讀好這段話。
△ 出示:朱總司令說:“這也怨不得他們,他們是讓反動軍隊糟蹋怕了?,F(xiàn)在已經(jīng)是春耕的時候了,節(jié)氣不饒人哪,得趕緊幫助藏胞把地搶種上?!?/p>
(1)你們讀讀這段話,看看還能夠體會到什么?
(2)抓住“節(jié)氣不饒人、趕緊、搶”,體會朱總司令的“急”
(3)是啊,如果不把地搶種上,會出現(xiàn)什么情況呢?朱總司令真是想藏胞所想,急藏胞所急啊!誰能讀好這句話?
朱總司令一想到藏胞來年可能忍饑挨餓,真是心急如焚哪!你能讀好這句話嗎?
(4)比較句子表達的情感。
“唉,一定是烏云遮住了他們的眼睛,那些藏胞一見到我們就跑,真糊涂哇!”
“這也怨不得他們,他們是讓反動軍隊糟蹋怕了?!?/p>
①這兩句話,一句是翻譯說的,一句是朱總司令說的,老師來當一當朱總司令,誰來做做翻譯。請你們用心聽一聽,看能從中聽出什么?(翻譯對藏胞的埋怨、責怪;朱總司令對藏胞的理解和寬容 )
②讀翻譯的話,理解“一定是烏云遮住了他們的眼睛”
③那你能通過朗讀將這份善解人意表現(xiàn)出來嗎?(指名讀)
聽了你的朗讀,老師仿佛看見了一位對藏胞滿懷體諒的朱總司令,
(5)讓我們一起讀好這段話,再次感受朱總司令的善解人意和內(nèi)心的焦急擔心。
△ 出示:第二天的春耕動員會上,朱德同志對大家說:“不能讓藏胞來年挨餓,我們要像種自己的地一樣,盡心盡力地把藏胞的地種好。要讓紅軍播下的種子在這里發(fā)芽、生根、開花、結(jié)果……”
(1)學到這兒,老師發(fā)現(xiàn)你們可真會讀書,還能通過朗讀將你的理解表現(xiàn)出來,通過剛才的學習,我們已能感受到朱總司令一心替藏胞著想,有著菩薩心腸?,F(xiàn)在,讓我們再讀讀朱總司令在春耕動員會上的發(fā)言,看又能感受到什么? 齊讀
(2)什么是“盡心盡力”呢?(就是全力以赴,毫無保留,全心全意)
那朱總司令如此盡心盡力,是為了誰?(朱總司令想民所想,把藏胞的事當成自己的事。這就是“盡心盡力” ?。?/p>
⑵ 理解:“要讓紅軍播下的種子在這里發(fā)芽、生根、開花、結(jié)果”
①播下的種子僅僅指一粒粒糧食嗎?(還有他們對藏族同胞的關(guān)心與愛護 )
②是的,紅軍把對藏胞的關(guān)心、愛護也播下了地,他們希望,等到收獲的季節(jié),藏民們能夠……能夠……能夠……
⑶誰愿意當當朱總司令,開開這個春耕動員會?指名讀 、齊讀
4、一句話一顆心,一件事一片情,讓我們再次通過朗讀,將朱總司令對藏胞的拳拳之心、濃濃之情表達出來。
在藏胞們躲進深山,久未露面時,朱總司令焦急地說:——
在翻譯抱怨藏胞糊涂時,朱總司令說:——
在春耕動員會上,朱總司令發(fā)出號召:——
5、朱總司令是這樣說的,更是這樣做的,引讀第七自然段。
四、反復品讀,體會深情
1、紅軍這群菩薩兵用真摯的愛打動了藏胞,處處替藏胞著想,他們在這里為藏胞春耕,打掃院子,以實際行動贏得了藏胞的信任和歡迎。幾天以后,引讀第八自然段——
2、藏胞們終于回家了,看到紅軍戰(zhàn)士所做的一切,流下了眼淚。他們將涌上心頭的干言萬語匯成了一句話,引讀最后一句話——
3、此時此刻,再次讀起這句話,你能體會到藏胞的心情嗎?
加提示語讀:他們( ) 說:“幾時見過菩薩一樣的司令、菩薩一樣的兵呀!”
4、藏胞們從未見過這樣的司令,這樣的兵!紅軍的言行感動了每一個藏族同胞,他們由衷地發(fā)出這樣的感慨:——再讀最后一句話
五、總結(jié)全文
1、今天這堂課我們學習了發(fā)生在長征途中的一個小故事。紅軍不僅將包含著濃濃愛意的種子撒在了田間,更撒在了人民的心中。(板書:愛)
2、你覺得如果紅軍再次來到藏民居住的地區(qū),藏胞還會又躲又跑嗎?他們會怎么做?
3、一路長征,一路故事,在紅軍足跡到達的每一個地方,他們都會用自己的實際行動與當?shù)氐陌傩战鉂獾聂~水之情。正因為如此,這群菩薩兵才贏得了廣大人民的支持和幫助,最終取得了長征的勝利,革命的成功。
蘇教版三年級語文下冊《海底世界》復習學案
蘇教版三年級語文下冊《海底世界》復習學案
【原文】
你可知道,大海深處是什么樣的嗎?
當海面上波濤洶涌的時候,海底依然是寧靜的。那么,海底是否一點兒聲音沒有呢?也不是。海底動物常常在竊竊私語,只是我們聽不到而已。如果你用上特制的水中聽音器,就能聽到各種各樣的聲音:有的像蜜蜂一樣嗡嗡,有的像小鳥一樣啾啾,有的像小狗一樣汪汪,有的像人在打呼?!鼈兂詵|西的時候發(fā)出一種聲音,行進的時候發(fā)出另一種聲音,遇到危險的時候還會發(fā)出警報。
海底動物各有各的活動特點。海參靠肌肉伸縮爬行,每小時只能前進四米。梭子魚每小時能游幾千米,攻擊其他動物的時候,比普通的火車還要快。烏賊和章魚能突然向前方噴水,利用水的反推力迅速后退。有些貝類自己不動,但能巴在輪船底下做免費的長途旅行。還有些深水魚,它們自身就有發(fā)光器官,游動起來像閃爍的星星。
海底植物的差異也是很大的。它們的色彩多種多樣,有褐色的,有紫色的,還有紅色的……它們的形態(tài)各不相同,就拿大家族海藻來說,從借助顯微鏡才能看清楚的單細胞硅藻、甲藻,到長達幾百米的巨藻,就有八千多種。
海底有山峰,也有峽谷。這里富含煤、鐵、石油和天然氣,還有陸地上蘊藏量很少的稀有金屬。
海底真是個景色奇異、物產(chǎn)豐富的世界。
【字詞學習】
字:啾、藻、峽
詞:深處、寧靜、蜜蜂、呼嚕、警報、特點、噴水、旅行、蘊藏
【重點句子】
1.當海面上波濤洶涌的時候,海底依然是寧靜的。那么,海底是否一點兒聲音沒有呢?也不是。海底動物常常在竊竊私語,只是我們聽不到而已。
2.嗡,有的像小鳥一樣啾啾,有的像小狗一樣汪汪,有的像人在打呼?!鼈兂詵|西的時候發(fā)出一種聲音,行進的時候發(fā)出另一種聲音,遇到危險的時候還會發(fā)出警報。
3.海底動物各有各的活動特點。海參靠肌肉伸縮爬行,每小時只能前進四米。梭子魚每小時能游幾千米,攻擊其他動物的時候,比普通的火車還要快。烏賊和章魚能突然向前方噴水,利用水的反推力迅速后退。
4.海底植物的差異也是很大的。它們的色彩多種多樣,有褐色的,有紫色的,還有紅色的……它們的形態(tài)各不相同,就拿大家族海藻來說,從借助顯微鏡才能看清楚的單細胞硅藻、甲藻,到長達幾百米的巨藻,就有八千多種。
5.海底有山峰,也有峽谷。這里富含煤、鐵、石油和天然氣,還有陸地上蘊藏量很少的稀有金屬。
【練習題】
1.看拼音寫詞語。
hǎidǐɡōngjīchángtú
()()()
2.再加點字的正確讀音下畫橫線。
海參(shēncān)蘊藏(cángzàng)峽谷(jiáxiá)
烏賊(zhéizéi)是否(fǒfǒu)閃爍(shuòl(fā)è)
【參考答案】
1.看拼音寫詞語。
hǎidǐɡōngjīchángtú
(海底)(攻擊)(長途)
2.再加點字的正確讀音下畫橫線。
海參(shēncān)蘊藏(cángzàng)峽谷(jiáxiá)
烏賊(zhéizéi)是否(fǒfǒu)閃爍(shuòl(fā)è)
蘇教版三年級語文下冊《花瓣飄香》復習學案
蘇教版三年級語文下冊《花瓣飄香》復習學案
【原文】
我家門前有一叢月季,上面開滿了紅艷艷的花朵。
一天清晨,我看到有個小女孩俯在花前,從花叢中小心地摘下了一片帶露水的花瓣,雙手捧著,然后飛快地穿過田野,跑遠了。
幾天后的一個清晨,我又見到了那個小女孩在摘花瓣,就叫住了她。她拿著花瓣,有些不知所措,惶恐地望著我。
“為什么只摘花瓣呢?”我輕輕地問。
她低著頭不好意思地說:“我舍不得把整朵花都摘了……”
“摘花瓣做什么呀?”
小女孩說:“媽媽生病了,我摘片花瓣送給她?;ò昝先ハ窠q布一樣,聞起來有淡淡的清香,媽媽會高興的?!?/p>
“你爸爸呢?”
“爸爸在南沙當解放軍。他常常來信叫我聽媽媽的話,不要惹媽媽生氣。”小女孩眼眶里閃動著淚花。
真是個懂事的好孩子。
第二天早晨,我從集市上買了兩盆帶著露水的月季花,一盆送給了小女孩,另一盆放在我母親的陽臺上。
【字詞學習】
字:艷、摘、露、低、惹
詞:月季、花瓣、惶恐、絨布、清香
【重點句子】
1.一天清晨,我看到有個小女孩俯在花前,從花叢中小心地摘下了一片帶露水的花瓣,雙手捧著,然后飛快地穿過田野,跑遠了。
2.幾天后的一個清晨,我又見到了那個小女孩在摘花瓣,就叫住了她。她拿著花瓣,有些不知所措,惶恐地望著我。
3.小女孩說:“媽媽生病了,我摘片花瓣送給她。花瓣摸上去像絨布一樣,聞起來有淡淡的清香,媽媽會高興的?!?/p>
4.“爸爸在南沙當解放軍。他常常來信叫我聽媽媽的話,不要惹媽媽生氣?!毙∨⒀劭衾镩W動著淚花。
5.第二天早晨,我從集市上買了兩盆帶著露水的月季花,一盆送給了小女孩,另一盆放在我母親的陽臺上。
【主要內(nèi)容】
《花瓣飄香》是一篇洋溢著濃濃親情的課文,選取了生活中極其平常的小事,給我們展示了一個小女孩充滿愛心的金子般的心靈,她不僅愛惜花草,也深愛著自己的媽媽,是一個敬重父母的懂事的孩子。作者被小女孩的懂事感染了,因此,第二天的早晨,他去集市買了兩盆月季花,一盆送給了小女孩,另一盆放在了自己母親的陽臺上,教育孩子要敬愛、孝順自己父母、長輩。
【練習題】
一、看拼音,寫詞語。
zhāihuāhuánɡkǒnɡrěshì
()()()
二、比一比,再組詞。
錯()若()旅()
措()惹()旋()
【參考答案】
一、看拼音,寫詞語。
zhāihuāhuánɡkǒnɡrěshì
(摘花)(惶恐)(惹事)
二、比一比,再組詞。
錯(錯誤)若(如若)旅(旅游)
措(措辭)惹(惹人)旋(旋轉(zhuǎn))
蘇教版三年級語文下冊《放飛蜻蜓》復習學案
作為大家敬仰的人民教師,要對每一堂課認真負責。每位老師都會提前準備一份教案,以便于提高講課效率。上課才能夠為同學講更多的,更全面的知識。你知道有哪些教案是比較簡單易懂的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蘇教版三年級語文下冊《放飛蜻蜓》復習學案”,歡迎您參考,希望對您有所助益。
蘇教版三年級語文下冊《放飛蜻蜓》復習學案
【原文】
一天午后,陶行知從村里走出來,見一群孩子在捉蜻蜓。他停下腳步,慈愛地撫摸著翠貞的小辮子問:“翠貞,你知道蜻蜓吃什么嗎?”
翠貞想了一下,回答道:“吃蟲子?!?/p>
“吃露水?!币粋€男孩說。
孩子們七嘴八舌地搶著說:“吃草?!薄俺詷淙~?!薄俺阅嗤??!?/p>
陶先生拉著孩子們坐在田埂上,說:“還是翠貞說得對。蒼蠅、蚊子、水里的孑孓,它都吃。你們說蜻蜓是不是我們的好朋友?”
孩子們點點頭。陶行知從翠貞手里取過蜻蜓,高高舉起。陽光下,蜻蜓的眼睛一閃一閃的,尾巴一撅一撅的。陶先生又問:“蜻蜓的尾巴有什么用,誰知道?”
“蜻蜓用尾巴在河里點水。”
“尾巴是掌握飛行方向的。”
陶行知將蜻蜓小心地翻過去,指著它的尾巴說:“你們看,它的尾巴是一節(jié)節(jié)的,又細又長。它用尾巴保持平衡,調(diào)整方向。據(jù)說,在它餓極時,會將自己的尾巴吃去一截。不過,以后又會長出來。”接著他又指指蜻蜓的頭部對孩子們說:“它的眼睛很大,結(jié)構(gòu)很復雜,是由成千上萬的小眼睛構(gòu)成的,可以看清四面八方的蟲子……”
孩子們?nèi)肷竦芈犞?。陶行知用商量的口吻說:“把它放了,好不好?”說著,把蜻蜓還給翠貞。翠貞看著小伙伴們,孩子們紛紛說:“放了它,放了它,讓它回家去!”翠貞張開小手將蜻蜓往上一送,蜻蜓展開翅膀向空中飛去。
【字詞學習】
字:捉、摸、搶、撅、河、翻、截、
詞:腳步、田埂、復雜、蜻蜓、翅膀
【重點句子】
1.一天午后,陶行知從村里走出來,見一群孩子在捉蜻蜓。他停下腳步,慈愛地撫摸著翠貞的小辮子問:“翠貞,你知道蜻蜓吃什么嗎?”
2.陶先生拉著孩子們坐在田埂上,說:“還是翠貞說得對。蒼蠅、蚊子、水里的孑孓,它都吃。你們說蜻蜓是不是我們的好朋友?”
3.陶行知將蜻蜓小心地翻過去,指著它的尾巴說:“你們看,它的尾巴是一節(jié)節(jié)的,又細又長。它用尾巴保持平衡,調(diào)整方向。
4.據(jù)說,在它餓極時,會將自己的尾巴吃去一截。不過,以后又會長出來?!苯又种钢蛤唑训念^部對孩子們說:“它的眼睛很大,結(jié)構(gòu)很復雜,是由成千上萬的小眼睛構(gòu)成的,可以看清四面八方的蟲子……”
5.翠貞看著小伙伴們,孩子們紛紛說:“放了它,放了它,讓它回家去!”翠貞張開小手將蜻蜓往上一送,蜻蜓展開翅膀向空中飛去。
【練習題】
一、抄寫詞語
慈愛撫摸保持七嘴八舌
()()()()
二、按要求寫詞語。
例:蟲(蜻蜓)扌(撫摸)
氵()木()
亻()足()
【參考答案】
一、抄寫詞語
慈愛撫摸保持七嘴八舌
(慈愛)(撫摸)(保持)(七嘴八舌)
二、按要求寫詞語。
例:蟲(蜻蜓)扌(撫摸)
氵(沐浴)木(森林)
亻(仁信)足(踉蹌)
蘇教版三年級語文下冊復習教案
每一位任課老師,為了能夠給學生給一個最簡單易懂的教學思路。在上課前要仔細認真的編寫一份全面的教案。在上課時遇到各種教學問題都能夠快速解決,你們知道那些比較有創(chuàng)意的教學方案嗎?下面是由小編為大家整理的蘇教版三年級語文下冊復習教案,供大家參考,希望能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復習教案第一課時
復習目標:
1、復習掌握第一、二單元的生字生詞,能用“康復”、“意外”等詞造句。
2、重點了解背誦情況,要求能背誦第一課、第三課和第七課,并能默寫重點段落。
3、加強閱讀理解,提高閱讀分析能力。
4、能把句子補充完整,能修改病句。
復習內(nèi)容:
一、聽寫詞語。
1、聽寫詞語:
蜿蜒民族駕駛譜寫奴隸曲折不朽島嶼海域
寶庫水天相連星羅棋布連綿起伏詢問固定頓時
傳遞快慰哀傷飄飄悠悠
2、同桌互批
3、提出易錯字,師生共同修改,加深印象。
4、齊讀。
二、能用“康復”、“意外”造句。
1、出示詞語。
2、指名說說這兩個詞的意思。
3、明確要求:用這兩個詞語造句時,分別將這兩個詞用于句子的中間和最后。
4、指名交流。
5、師生評價。
三、把句子補充完整,并加上標點。
1、六一聯(lián)歡會開始了,我仿佛()。
2、(),我很自豪。
3、中國載人航天飛船試飛成功的消息像()。
指名交流,師總結(jié)。
四、修改病句。
1、出示句子。
(1)我撿起了地上的。
(2)吸引住了我的目光。
(3)小明從小就養(yǎng)成了講文明。
(4)今天到公園去賞花。
2、指名上黑板修改。
3、共同批改。
4、說說這個什么病句,進一步強調(diào)正確的修改符號。
5、齊讀正確的句子。
五、復習課文。
1、采用齊讀、聽讀、分組讀、開火車讀等多種方式復習兩單元的內(nèi)容。
2、指名背誦課文。
3、默寫第一課。
4、同桌互批,各自訂正。
5、出示填空:
(1)桑蘭在她美好人生剛剛開始時,就發(fā)生了天大的不幸,然而她用()的毅力,()的精神,()承受(),贏得了海內(nèi)外人士的敬佩。
(2)爸爸說雪兒是一只信鴿。信鴿是不怕(),它能飛越(),忠實地為人們(),所以人們稱它是“()”。
(3)啊,我為雪兒歡呼!你看它那雙翅膀(),在藍天中()……
六、閱讀分析。
1、齊背《雪兒》一文中的第二自然段。
2、師出示要求。
(1)照樣子,寫詞語。
雪白雪白()()()
飄飄悠悠()()()
(2)用橫線畫出“我”對剛到家的客人的做法。
(3)讀一讀最后一句話,說說“藍天白云”跟雪兒有什么關(guān)系,跟“我”又有什么關(guān)系。
(4)我天天和雪兒一起到陽臺上去看藍天白云,我們還會看到(),看到()。
3、逐條按要求完成。
5、指名說,師生共同評議。
6、再一次齊背課文。
七、復習作業(yè)(見試卷)
第二課時
復習目標:
1、復習掌握第三、四單元的生字生詞,能用部分詞造句。
2、重點了解背誦情況,要求能背誦第十課、第十一課、第十四課,并能默寫重點段落。
3、加強閱讀理解,提高閱讀分析能力。
4、能正確修改病句。
復習內(nèi)容:
一、聽寫詞語。
1、聽寫詞語:
自豪鏡子疼愛陷進變幻增添姿態(tài)籠罩遮擋
釀蜜槐花飄香瑞雪初降鋪天蓋地糊涂警惕翻譯
據(jù)說同胞邊境驚呆神勇無比熱火朝天平平盞盞
2、同桌互批
3、提出易錯字,師生共同修改,加深印象。
4、齊讀。
二、寫出帶有下面偏旁的字各三個,并組成詞語。
犭()()()
氵()()()
辶()()()
艸()()()
纟()()()
土()()()
1、練寫。
2、交流。
3、說說規(guī)律,幫助記憶。如“犭”與動物名稱有關(guān),“氵”與水有關(guān)等。
三、復習成語。
1、讀一讀練習三和練習四上的成語積累。
2、同桌互背。
3、聽寫成語。
4、同桌互批。
5、點出易錯字,幫助記憶。
四、修改病句。
1、出示句子。
(1)這幅山水畫多么美麗而漂亮?。?br> (2)我們從小就培養(yǎng)了講衛(wèi)生的好習慣。
(3)我對學校每個地方都非常熟練。
(4)同學們被解放軍叔叔的英勇事跡感激了。
(5)今天開家長會,所有的各位家長都到齊了。
2、指名上黑板修改。
3、共同批改。
4、說說這些句子屬于什么病句,進一步強調(diào)正確的修改符號。
5、齊讀修改后的句子。
五、復習課文。
1、采用齊讀、聽讀、分組讀、開火車讀等多種方式復習兩單元的內(nèi)容。
2、指名背誦課文。
3、默寫《塞下曲》。
4、同桌互批,各自訂正。
5、出示填空:
(1)小駱駝原來挺()的,因為()。通過沙漠之旅,他明白了,那兩個肉疙瘩能();兩個又大又厚的腳掌能防止();眼皮上長著兩層眼毛可以(),從此,他為自己感到()。
(2)廬山的景色十分(),那里有(),有(),有(),有(),尤其是(),更給它()。
(3)孩子們跑來了,籃兒挎走(),心里裝著()。中午,桌上就擺出了(),()、()、(),這時候,連風打的旋兒都(),整個槐鄉(xiāng)都浸在()中了。
六、閱讀分析。
1、齊背《廬山的云霧》第二、三自然段。
2、讀一讀,分別畫出這兩個自然段的中心句,再齊讀。
3、第二自然段中介紹了廬山云霧()的特點,第三自然段介紹了()的特點。
4、找出其中的比喻句讀一讀,說說分別把什么比作什么。
5、想一想,廬山云霧還會變化出什么樣子?用“一會兒……一會兒……”將文中省略號的內(nèi)容補充完整。
(1)先說一說,再寫下來。
(2)指名交流。
七、復習作業(yè)(見試卷)
第三課時
復習目標:
1、掌握第五單元的生字詞。
2、會背誦《古詩兩首》,并能默寫。
3、能用“果然”、“如果……就……”造句。
4、靈活運用字詞。
5、進一步練習加標點。
6、繼續(xù)進行閱讀訓練,加強閱讀能力。
復習內(nèi)容:
一、聽寫詞語。
1、聽寫詞語:
瀑布黃鸝浪費關(guān)鍵評理可惜整頓分析思索
肺結(jié)核聚精會神兩全其美
2、同桌互批
3、提出易錯字,師生共同修改,加深印象。
4、齊讀。
二、默寫古詩。
1、限時默寫古詩,指四人上黑板默。
2、共同批改,訂正黑板上的古詩。
3、同桌互相批改,各自訂正。
4、齊背。
三、造句。
1、出示詞語:果然,如果……就……。
2、說說應該注意什么。
3、試著用兩個詞造句。
4、師生共同評議。
四、練習加標點。
1、出示句子:
(1)哥哥不以為然在聲爭辯道你這話不對大雁就該煮了吃烤了吃煙熏火燎的能有什么好味道
(2)弟弟很不服氣鴨子不是可以烤了吃嗎皮香肉嫩的味道多美呀為什么大雁就不行了呢
2、試填。
3、指名交流。
4、進一步強調(diào)引號的用法。
5、結(jié)合對話習作,說說如何把提示語寫完整。
6、齊讀。
五、復習課文。
1、采用齊讀、聽讀、分組讀、開火車讀等多種方式復習兩單元的內(nèi)容。
2、出示填空題:
(1)“兩個黃鸝鳴翠柳,()。(),()。”這是()代詩人()寫的古詩《》。在這首詩中,作者前兩句寫了(),后兩句寫了()景,()、()、()、()四種色彩相互映襯,表達了詩人()。
(2)《爭論的故事》中故事的起因是兄弟倆想()充饑,經(jīng)過是兄弟倆為怎樣吃大雁(),并跑到村里找人(),結(jié)果是他倆找到了一個()的辦法,可惜這時候大雁()。
3、指名回答。
4、師讀,生聽,并把答案記下來。
5、交流,訂正。
6、齊答。
六、閱讀分析
1、齊讀課文《爭論的故事》第三大段。
2、聯(lián)系上文說說“贊許”的意思。
3、為“聚精會神”換上適當?shù)慕x詞。
4、說說盛老師為什么不時向同學們投去贊許的目光。
5、讀到這里,你有什么感想,請說一說,再寫下來。
6、交流,指名說。
7、師生評議。
七、復習作業(yè)(見試卷)
第四課時
復習目標:
1、掌握第六單元的生字詞。
2、靈活運用詞語。
3、進一步練習修改病句。
4、按課文內(nèi)容填空。
5、進行關(guān)聯(lián)詞的練習。
6、閱讀訓練,進一步提高閱讀水平。
復習內(nèi)容:
一、聽寫詞語。
1、聽寫詞語:
必須泛起堅定上鉤神秘兇猛匕首貨輪輸送
佩服救援望而生畏展翅高飛
2、同桌互批
3、找出易錯字,師生共同修改,加深印象。
4、齊讀。
二、復習成語。
1、讀一讀練習上的成語積累。
2、同桌互背。
3、聽寫成語。
4、同桌互批。
5、點出易錯字,幫助記憶。
6、齊背成語。
三、修改病句。
1、出示句子。
(1)經(jīng)過努力,王麗做作業(yè)馬虎的現(xiàn)象比以前進步了。
(2)老師講的知識,我基本上全懂了。
(3)我國有世界上沒有的萬里長城。
(4)烏云和大雨從空中傾瀉下來。
2、指名上黑板修改。
3、共同批改。
4、說說這些句子屬于什么病句,進一步強調(diào)正確的修改符號。
5、齊讀修改后的句子。
四、復習課文。
1、采用齊讀、聽讀、分組讀、開火車讀等多種方式復習本單元的內(nèi)容。
2、出示填空:
(1)海上救護機可以迅速救援海上遇難的船只,它還有許多兄弟,有的();有的();還有的()……
(2)恐龍大多以吃()為主,也有專門()。霸王龍就是非常()的()恐龍,它(),牙齒就像()。
3、生聽答。
4、把聽到的內(nèi)容寫下來,同桌互批。
5、齊答。
五、關(guān)聯(lián)詞練習。
1、說說你所知道的關(guān)聯(lián)詞。
2、出示句子:
(1)()我認真聽講,()我的成績進步了。
(2)隔壁老奶奶()給我弄吃的,()教我讀書。
(3)()不注意用眼衛(wèi)生,我們的眼睛()會近視。
(4)()他取得了很大的成就,()他一點兒也不驕傲。
3、說說應該填上什么關(guān)聯(lián)詞。
4、齊讀句子。
六、閱讀分析
1、齊讀《恐龍》第二自然段。
2、聯(lián)系上下文,說說“龐然大物”和“望而生畏”的意思。
3、用波浪線畫出本段的中心句。
4、這一自然段主要介紹了哪四種恐龍,指名交流。
5、說說文中運用了哪些說明方法,向我們具體介紹了這些恐龍的特點。
6、師總結(jié)。
7、齊讀本段。
七、復習作業(yè)(見試卷)
第五課時
復習目標:
1、掌握第七單元的生字詞。
2、學會把句子補充完整。
3、能按課文內(nèi)容填空,背誦《荷花》
4、進一步練習修改病句。
5、進行閱讀分析,提高閱讀水平。
復習內(nèi)容:
一、聽寫詞語。
1、聽寫詞語:
蜜蜂俘虜蜻蜓伸縮功績肌肉暑假
舅舅滿載而歸舞蹈飽脹蓮蓬翩翩起舞
2、同桌互批
3、找出易錯字,師生共同修改,加深印象。
4、齊讀。
二、復習成語。
1、讀一讀練習上的成語積累。
2、同桌互背。
3、聽寫成語。
4、同桌互批。
7、點出易錯字,幫助記憶。
8、齊背成語。
三、修改病句。
1、出示句子。
(1)那晚的情景一直在我心中銘記。
(2)經(jīng)過小華努力,使成績有了很大進步。
(3)我們有總共四十一個人。
(4)這是鮮艷的一面國旗。
2、指名上黑板修改。
3、共同批改。
4、說說這些句子屬于什么病句,進一步強調(diào)正確的修改符號。
6、齊讀修改后的句子。
四、把句子補充完整,并加上標點。
1、荷花()
2、(),多開心啊
3、下課了老師對我說()。
指名交流,師總結(jié)。
提醒一定不能忘記加上標點。
復習引號的用法。
養(yǎng)成好的習慣,句子填完后要再用心讀一讀。
五、復習課文。
1、采用齊讀、聽讀、分組讀、開火車讀等多種方式復習本單元的內(nèi)容。
2、指名背誦《荷花》
3、出示填空:
(1)海底的各種各樣的聲音:有的像蜜蜂一樣(),有的像小鳥一樣(),有的像小狗一樣(),還有的像人在()……
(2)這時,沙灘上已經(jīng)有好多人了,他們()螃蟹,()海魚,()貝殼……
(3)一陣微風吹來,我就(),(),不光是我一朵,()。風過了,我停止舞蹈,()。蜻蜓飛過來,()。小魚在腳下游過,()……
4、聽答。
5、把聽到的內(nèi)容寫下來,同桌互批。
6、齊答。
六、閱讀分析
1、齊背《荷花》第二三自然段。
2、聯(lián)系上下文說說“挨挨擠擠”、“飽脹”的意思。
3、說說剛開的、全開的、未開的花的姿態(tài)。
4、默寫這些句子。
5、“我”把眼前的一池荷花當作一大幅活的畫說明了什么?指名說。
6、畫家是誰?從中你可以看出什么?指名交流。
7、齊背。
七、復習作業(yè)(見試卷)
第六課時
復習目標:
1、鞏固第八單元的生字詞。
2、整理錯亂的句子,練習用“漸漸地”和“越來越……越來越……”造句。
3、能背誦《小露珠》,并按課文填空。
4、學習修改病句。
5、進行閱讀分析,進一步提高閱讀水平。
一、聽寫詞語。
1、聽寫詞語:
簡直仿佛捕殺喇叭精神疑惑瘋長揮舞
蔥綠威脅歡天喜地生機勃勃傳染病
2、同桌互批
3、找出易錯字,師生共同修改,加深印象。
4、齊讀。
二、整理錯亂的句子
1、出示句子:
()有一次,一條小金魚游到我的身邊。
()文文家有個小水池,養(yǎng)著許多金魚。
()我常常趴在池沿上,睜大眼睛看它們在水里游來游去。
()它尾巴一搖就游跑了,可我差一點掉進水池里。
()我探著身子,伸手想抓住它。
2、說說看到這種題目,應該怎么做。
3、指名說。
4、師總結(jié):先讀一讀,了解大意。再根據(jù)其中的聯(lián)系,找出句子的前后順序。一般的都有是按時間或地方的順序來寫的。整理好了后,一定要再讀一讀,看看是否通順。
5、按上述方法,練習做。
6、指名交流。
三、修改病句。
1、出示句子。
(1)經(jīng)過三個月的鍛煉,小明的身體。
(2)車子開到一個南京市區(qū)賓館門口停了下來。
(3)第一堂課,沙老師就給我留下了永遠不能忘記的難忘的印象。
(4)我斷定這個好主意可能是聰聰想出來的。
2、指名上黑板修改。
3、共同批改。
4、說說這些句子屬于什么病句,進一步強調(diào)正確的修改符號。
5、齊讀修改后的句子。
四、造句。
1、出示詞語:漸漸地,越來越……越來越……。
2、說說應該注意什么。
3、試著用兩個詞造句,要求如下:
(1)漸漸地:(寫天氣的)
(2)漸漸地:(寫人物活動的)
(3)越來越……越來越……:(學習方面)
(4)越來越……越來越……:(生活方面)
4、師生共同評議。
五、復習課文。
1、采用齊讀、聽讀、分組讀、開火車讀等多種方式復習本單元的內(nèi)容。
2、指名背誦《小露珠》
3、出示填空:
(1)()降臨了,()、()、()出現(xiàn)了()小露珠。小露珠(),(),越來越大,越來越亮,到()的時候,已經(jīng)()。
(2)經(jīng)過王大伯的修剪,枝條是大大地()了,但來年的桃子產(chǎn)量卻大大()了?!埃ǎ笔菫榱恕埃ǎ?,這里面還真有學問哩!
4、聽答。
5、把聽到的內(nèi)容寫下來,同桌互批。
6、齊答。
六、閱讀分析
1、齊讀《剪枝的學問》最后一自然段。
2、找出其中的一個比喻句,說說把什么比作什么。說明了什么。
3、“我”看到桃樹上又多又大的桃子又驚又喜。喜的是什么?驚的是什么?
4、在我們生活中也有許多事例隱含著“減少”是為了“增加”這個道理,你能舉出一、兩個例子來嗎?
5、齊讀課文。
七、復習作業(yè)(見試卷)
第七課時
復習目標:
1、綜合修改病句。
復習內(nèi)容:
1、出示病句:
(1)桑蘭是海內(nèi)外人士敬佩的。
(2)我們要不斷新的知識。
(3)艱難地向高峰攀登。
(4)我決心改掉作業(yè)馬虎。
(5)他把小女孩一口氣背到了醫(yī)院。
(6)我們把教室里的打掃得整整齊齊。
(7)寬敞的草原是牛馬的樂園。
(8)這是兩個四(2)班的同學做的好事。
(9)海峽兩岸人民都愿望著祖國早日統(tǒng)一。
(10)聽了校長的報告,受到了深刻的教育。
(11)在同學們的幫助下,我克服了錯誤。
(12)大家積極體育活動。
(13)商場里有各種各樣種類繁多的兒童玩具。
(14)一小時后,我們到達了。
(15)媽媽說明天可能不一定下雨。
(16)我們要專心致志老師講課。
(17)李方詳細地檢查了作業(yè)。
(18)我接受了老師的批評,但是我犯了錯誤。
(19)森林里,小兔的房子造得堅固結(jié)實。
(20)李川特別喜歡踢足球和排球。
(21)花園里的花很美麗極了!
(22)語文這門功課對我很感興趣。
(23)書架上各種各樣的擺著圖書。
(24)老師講的知識,我基本上全懂了。
(25)愛迪生試制電燈,不知多少次做了實驗。
(26)我在公園里看到奇異的一種花草。
(27)我斷定這個好主意可能是聰聰想出來的。
2、復習我們學過哪些形式的病句。
3、回憶分別應該用什么修改符號。
4、試著修改。
5、全班校對,同桌互批。
6、師重點指導易錯的題目。
7、生對調(diào)訂正。
8、師批改。
蘇教版三年級語文下冊《狼和鹿》復習學案
蘇教版三年級語文下冊《狼和鹿》復習學案
【原文】
一百多年以前,凱巴伯森林一片蔥綠,生機勃勃。小鳥在枝頭歌唱,活潑而美麗的鹿在林間嬉戲。但鹿群的后面,常常跟著貪婪而兇殘的狼,它們總在尋找機會對鹿下毒手。那時森林里大約有四千只鹿,人們要時刻提防狼的暗算。
當?shù)鼐用窈尥噶死?。他們組成了狩獵隊,到森林中捕殺狼。槍聲打破了大森林的寧靜。在青煙裊裊的槍口下,狼一個跟著一個,哀嚎著倒在血泊中。凱巴伯森林的槍聲響了25年,狼與其他一些鹿的天敵,總共被殺掉6千多只。
凱巴森林從此成了鹿的王國。它們在這里生兒育女,很快,鹿的總數(shù)就超過了十萬只??墒?,隨著鹿群的大量繁殖,森林中鬧起了饑荒。灌木、小樹、嫩枝、樹皮……一切能吃得到的綠色植物,都被饑餓的鹿吃光了。整個森林像著了火一樣,綠色在消退,枯黃在蔓延。緊接著,,更大的災難降臨了。疾病像妖魔的影子一樣在鹿群中游蕩。僅僅兩個冬天,,鹿就死去了六萬只。到1942年,凱巴伯森林只剩下了八千只病鹿。
人們做夢也不會想到,他們捕殺的狼,居然是森林和鹿群的“功臣”。狼吃掉一些鹿,使鹿群不會發(fā)展得太快,森林也就不會被糟蹋得這么慘;同時狼吃掉的多半是病鹿,反倒解除了傳染病對鹿群的威脅。而人們特意要保護的鹿,一旦在森林中過多地繁殖,倒成了破壞森林、毀滅自己的“禍首”。
【字詞學習】
字:蔥、透、捕、病
詞:歌唱、嬉戲、血泊、寧靜、饑荒、饑餓、糟蹋
【重點句子】
1.一百多年以前,凱巴伯森林一片蔥綠,生機勃勃。小鳥在枝頭歌唱,活潑而美麗的鹿在林間嬉戲。但鹿群的后面,常常跟著貪婪而兇殘的狼,它們總在尋找機會對鹿下毒手。
2.當?shù)鼐用窈尥噶死?。他們組成了狩獵隊,到森林中捕殺狼。槍聲打破了大森林的寧靜。在青煙裊裊的槍口下,狼一個跟著一個,哀嚎著倒在血泊中。
3.一切能吃得到的綠色植物,都被饑餓的鹿吃光了。整個森林像著了火一樣,綠色在消退,枯黃在蔓延。緊接著,,更大的災難降臨了。
4.人們做夢也不會想到,他們捕殺的狼,居然是森林和鹿群的“功臣”。狼吃掉一些鹿,使鹿群不會發(fā)展得太快,森林也就不會被糟蹋得這么慘;同時狼吃掉的多半是病鹿,反倒解除了傳染病對鹿群的威脅。
5.而人們特意要保護的鹿,一旦在森林中過多地繁殖,倒成了破壞森林、毀滅自己的“禍首”。
【練習題】
一、根據(jù)拼音寫詞語。
1.夏天的田野一片cōnɡlǜ(),像一塊綠色的大地毯,一直鋪向遠方。
2.腹瀉和腸道chuánrǎn()病是夏季最主要的流行病,我們一定要注意預防。
3.現(xiàn)代人對動物的xiōnɡcánbǔsh?。ǎ?,對自然界的肆意破壞,是值得正視和反省的。
二、一字多音我來組詞。
dǎo()bó()màn()
倒泊蔓
dào()pō()wàn()
【參考答案】
一、根據(jù)拼音寫詞語。
1.夏天的田野一片cōnɡlǜ(蔥綠),像一塊綠色的大地毯,一直鋪向遠方。
2.腹瀉和腸道chuánrǎn(傳染)病是夏季最主要的流行病,我們一定要注意預防。
3.現(xiàn)代人對動物的xiōnɡcánbǔshā(兇殘捕殺),對自然界的肆意破壞,是值得正視和反省的。
二、一字多音我來組詞。
dǎo(摔倒)bó(停泊)màn(蔓延)
倒泊蔓
dào(倒水)pō(血泊)wàn(不蔓不枝)
蘇教版三年級語文下冊《爭論的故事》復習學案
作為杰出的教學工作者,為了教學順利的展開。所以大多數(shù)老師都會選擇制定一份教學計劃。上課自己輕松的同時,學生也更好的消化課堂內(nèi)容。那你有沒有為了一個問題而去做過一份教案呢?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蘇教版三年級語文下冊《爭論的故事》復習學案”,供大家參考,希望能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蘇教版三年級語文下冊《爭論的故事》復習學案
【原文】
今天,盛老師給我們講了一個故事:
“從前,大山腳下有座小村莊。小村莊里住著以打獵為生的兄弟倆。
一天早上,一群大雁從他們頭上飛過,兄弟倆很想射下一只大雁來充饑。哥哥說:‘我要是能把大雁射下來就煮著吃。’弟弟說:‘再好的東西,一煮還有什么味道呢?依我看,只有用火烤才好吃?!绺绮灰詾槿?,大聲爭辯道:‘你這話不對,大雁就該煮了吃??玖顺?,煙熏火燎的,能有什么好味道?’弟弟很不服氣:‘鴨子不是可以烤了吃嗎?皮香肉嫩,味道多美呀!為什么大雁就不行呢?’
“兄弟倆爭論不休,誰也說服不了誰,就跑到村子里去找人評理。大家覺得他倆說的都有一定的道理,就建議說:‘你們把大雁剖開,煮一半,烤一半,不就兩全其美了嗎?’
“兄弟倆都很滿意,誰也不再說什么。可是,他們抬頭一看,大雁早已飛得無影無蹤了?!?/p>
故事講完了盛老師笑著問大家:“你們聽了這個故事,有什么感想呢?”
“這兩兄弟真笨,白白讓大雁飛走了?!?/p>
“不是他們笨,而是他們沒有抓住時機?!?/p>
“兄弟倆這樣爭論下去,時間白白浪費了。”
“不管做什么事,關(guān)鍵是要先做起來。”
…………
盛老師聚精會神地聽著,不時地向同學們投去贊許的目光。
【字詞學習】
字:倆、煮、烤、跑、煮
詞:大雁、嫩、評理、大雁、關(guān)鍵、無影無蹤
【重點句子】
1.一天早上,一群大雁從他們頭上飛過,兄弟倆很想射下一只大雁來充饑。哥哥說:‘我要是能把大雁射下來就煮著吃。’
2.弟弟很不服氣:‘鴨子不是可以烤了吃嗎?皮香肉嫩,味道多美呀!為什么大雁就不行呢?’
3.“兄弟倆爭論不休,誰也說服不了誰,就跑到村子里去找人評理。大家覺得他倆說的都有一定的道理,就建議說:‘你們把大雁剖開,煮一半,烤一半,不就兩全其美了嗎?’
4.故事講完了盛老師笑著問大家:“你們聽了這個故事,有什么感想呢?”
蘇教版三年級語文下冊《剪枝的學問》復習學案
蘇教版三年級語文下冊《剪枝的學問》復習學案
【原文】
王大伯是遠近聞名的種桃能手,他家樹上結(jié)的桃子,總是那么大,那么甜。
去年冬季的一天,我滿懷好奇地走進桃園,只見王大伯和幾位叔叔正忙著剪枝。“咔嚓,咔嚓”,隨著剪刀揮舞,一根根枝條被剪了下來。我著急地問:“王大伯,您怎么啦?干嗎要把這些好好的枝條剪掉呢?”
看我一臉疑惑的樣子,王大伯拿起一根剪下的枝條,笑了笑,對我說:“你別看這根枝條長得粗壯,其實它只吸收營養(yǎng),不結(jié)果實。這種枝條不剪掉,到了春天就會瘋長起來,把許多養(yǎng)分奪走。”接著,王大伯撫摸著那些留下的枝條,充滿信心地說:“來年就靠它們結(jié)桃子啰!我將信將疑:剪去這些枝條,來年真的能長出更多更大的桃子嗎?
春天到了,桃花開了。遠遠望去,王大伯的桃園紅云片片。濃郁的花香引來了無數(shù)的蜜蜂,它們歡天喜地地在花間飛舞。我和小伙伴們在桃園里奔跑著,嬉戲著??粗鴿M樹的桃花,我盼望著這朵朵桃花能早日變成又大又甜的桃子。
暑假里,我又一次走進王大伯的桃園。啊,只見一棵棵桃樹上掛滿了桃子。桃子成熟了,一個個光鮮紅潤,仿佛胖娃娃的臉蛋。我又驚又喜,不禁想起王大伯去年剪枝時說的那番話。還真有道理呢!
【字詞學習】
字:桃、甜、懷、棵
詞:著急、疑惑、信心、蜜蜂、奔跑、道理
【重點句子】
1.王大伯是遠近聞名的種桃能手,他家樹上結(jié)的桃子,總是那么大,那么甜。
2.去年冬季的一天,我滿懷好奇地走進桃園,只見王大伯和幾位叔叔正忙著剪枝?!斑青?咔嚓”,隨著剪刀揮舞,一根根枝條被剪了下來。
3.接著,王大伯撫摸著那些留下的枝條,充滿信心地說:“來年就靠它們結(jié)桃子啰!我將信將疑:剪去這些枝條,來年真的能長出更多更大的桃子嗎?
4.春天到了,桃花開了。遠遠望去,王大伯的桃園紅云片片。濃郁的花香引來了無數(shù)的蜜蜂,它們歡天喜地地在花間飛舞。
5.暑假里,我又一次走進王大伯的桃園。啊,只見一棵棵桃樹上掛滿了桃子。桃子成熟了,一個個光鮮紅潤,仿佛胖娃娃的臉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