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語文微課教案
發(fā)表時間:2020-12-24矩形。
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目標:
1.掌握矩形的概念、性質(zhì)和判別條件.
2.提高對矩形的性質(zhì)和判別在實際生活中的應用能力.
過程與方法目標:
1.經(jīng)歷探索矩形的有關(guān)性質(zhì)和判別條件的過程,在直觀操作活動和簡單的說理過程中發(fā)展學生的合情推理能力,主觀探索習慣,逐步掌握說理的基本方法.
2.知道解決矩形問題的基本思想是化為三角形問題來解決,滲透轉(zhuǎn)化歸思想.
情感與態(tài)度目標:
1.在操作活動過程中,加深對矩形的的認識,并以此激發(fā)學生的探索精神.2.通過對矩形的探索學習,體會它的內(nèi)在美和應用美.
教學重點:矩形的性質(zhì)和常用判別方法的理解和掌握.
教學難點:矩形的性質(zhì)和常用判別方法的綜合應用.
教學方法:分析啟發(fā)法
教具準備:像框,平行四邊形框架教具,多媒體課件.
教學過程設計:
一.情境導入:
演示平行四邊形活動框架,引入課題.
二.講授新課:
1.歸納矩形的定義:
問題:從上面的演示過程可以發(fā)現(xiàn):平行四邊形具備什么條件時,就成了矩形?(學生思考、回答.)
結(jié)論:有一個內(nèi)角是直角的平行四邊形是矩形.
2.探究矩形的性質(zhì):
(1).問題:像框除了“有一個內(nèi)角是直角”外,還具有哪些一般平行四邊形不具備的性質(zhì)?(學生思考、回答.)
結(jié)論:矩形的四個角都是直角.
(2).探索矩形對角線的性質(zhì):
讓學生進行如下操作后,思考以下問題:(幻燈片展示)
在一個平行四邊形活動框架上,用兩根橡皮筋分別套在相對的兩個頂點上,拉動一對不相鄰的頂點,改變平行四邊形的形狀.
①.隨著∠α的變化,兩條對角線的長度分別是怎樣變化的?
②.當∠α是銳角時,兩條對角線的長度有什么關(guān)系?當∠α是鈍角時呢?
③.當∠α是直角時,平行四邊形變成矩形,此時兩條對角線的長度有什么關(guān)系?
(學生操作,思考、交流、歸納.)
結(jié)論:矩形的兩條對角線相等.
(3).議一議:(展示問題,引導學生討論解決.)
①.矩形是軸對稱圖形嗎?如果是,它有幾條對稱軸?如果不是,簡述你的理由.
②.直角三角形斜邊上的中線等于斜邊長的一半,你能用矩形的有關(guān)性質(zhì)解釋這結(jié)論嗎?
(4).歸納矩形的性質(zhì):(引導學生歸納,并體會矩形的“對稱美”.)
矩形的對邊平行且相等;矩形的四個角都是直角;矩形的對角線相等且互相平分;矩形是軸對稱圖形.
例解:(性質(zhì)的運用,滲透矩形對角線的“化歸”功能.)
如圖,在矩形ABCD中,兩條對角線AC,BD相交于點O,AB=OA=4
厘米.求BD與AD的長.
(引導學生分析、解答.)
探索矩形的判別條件:(由修理桌子引出)
(1).想一想:(學生討論、交流、共同學習)
對角線相等的平行四邊形是怎樣的四邊形?為什么?
結(jié)論:對角線相等的平行四邊形是矩形.
(理由可由師生共同分析,然后用幻燈片展示完整過程.)
(2).歸納矩形的判別方法:(引導學生歸納)
有一個內(nèi)角是直角的平行四邊形是矩形.
對角線相等的平行四邊形是矩形.
三.課堂練習:(出示P98隨堂練習題,學生思考、解答.)
四.新課小結(jié):
通過本節(jié)課的學習,你有什么收獲?
(師生共同從知識與思想方法兩方面小結(jié).)
五.作業(yè)設計:P99習題4.6第1、2、3題.
板書設計:
4.矩形
矩形的定義:
矩形的性質(zhì):前面知識的小系統(tǒng)圖示:三.矩形的判別條件:
例1
課后反思:在平行四邊形及菱形的教學后。學生已經(jīng)學會自主探索的方法,自己動手猜想驗證一些矩形的特殊性質(zhì)。一些相關(guān)矩形的計算也學會應用轉(zhuǎn)化為直角三角形的方法來解決??偟目磥磉@節(jié)課學生掌握的還不錯。當然合情推理的能力要慢慢的熟練。不可能一下就掌握熟練。
擴展閱讀
矩形教案
矩形教案教學建議
知識結(jié)構(gòu)
重難點分析
本節(jié)的重點是矩形的性質(zhì)和判定定理。矩形是在平行四邊形的前提下定義的,首先她是平行四邊形,但它是非凡的平行四邊形,非凡之處就是“有一個角是直角”,因而就增加了一些非凡的性質(zhì)和不同于平行四邊形的判定方法。矩形的這些性質(zhì)和判定定理即是平行四邊形性質(zhì)與判定的延續(xù),又是以后要學習的正方形的基礎(chǔ)。
本節(jié)的難點是矩形性質(zhì)的靈活應用。由于矩形是非凡的平行四邊形,所以它不但具有平行四邊形的性質(zhì),同時還具有自己獨特的性質(zhì)。假如得到一個平行四邊形是矩形,就可以得到許多關(guān)于邊、角、對角線的條件,在實際解題中,應該應用哪些條件,怎樣應用這些條件,經(jīng)常讓許多學生手足無措,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應給予足夠重視。
教法建議
根據(jù)本節(jié)內(nèi)容的特點和與平行四邊形的關(guān)系,建議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注重以下問題:
1.矩形的知識,學生在小學時接觸過一些,可由小學學過的知識作為引入。
2.矩形在現(xiàn)實中的實例較多,在講解矩形的性質(zhì)和判定時,教師可自行預備或由學生預備一些生活實例來進行判別應用了哪些性質(zhì)和判定,既增加了學生的參與感又鞏固了所學的知識.
3.假如條件答應,教師在講授這節(jié)內(nèi)容前,可指導學生按照教材145頁圖430所示,制作一個平行四邊形作為教學過程中的道具,既增強了學生的動手能力和參與感,有在教學中有切實的體例,使學生對知識的把握更輕松些.
4.在對性質(zhì)的講解中,教師可將學生分成若干組,每個學生分別對事先預備后的圖形進行邊、角、對角線的測量,然后在組內(nèi)進行整理、歸納.
5.由于矩形的性質(zhì)定理證實比較簡單,教師可引導學生分析思路,由學生來進行具體的證實.
6.在矩形性質(zhì)應用講解中,為便于理解把握,教師要注重題目的層次安排。
矩形教學設計
教學目標
1.知道矩形的定義和矩形與平行四邊形之間的聯(lián)系;能說出矩形的四個角都是直角和矩形的的對角線相等的性質(zhì);能推出直角三角形斜邊上的中線等于斜邊的一半的性質(zhì)。
2.能運用以上性質(zhì)進行簡單的證實和計算。
此外,從矩形與平行四邊形的區(qū)別與聯(lián)系中,體會非凡與一般的關(guān)系,滲透集合的思想,培養(yǎng)學生辨證唯物主義觀點。
引導性材料
想一想:一般四邊形與平行四邊形之間的相互關(guān)系?在圖4.5-l的圓圈中填上“四邊形”和“平行四邊形”的字樣來說明這種關(guān)系:即平行四邊形是非凡的四邊形,又具有一般四邊形的一切性質(zhì);具有一些非凡的性質(zhì)。
小學里已學過長方形,即矩形。顯然,矩形是平行四邊形,而且矩形還具有四個角都是直角(小學里已學過)等非凡性質(zhì),那么,假如在圖4.51中再畫一個圈表示矩形,這個圈應畫在哪里?
(讓學生初步感知矩形與平行四邊形的從屬關(guān)系。)
演示:用四根木條制作一個平行四邊形教具。利用平行四邊形的不穩(wěn)定性,演示如圖4.52,當平行四邊形的一個內(nèi)角由銳角變?yōu)殁g角的過程中,會發(fā)生怎樣的非凡情況,這時的圖形是什么圖形(矩形)。
問題1:從上面的演示過程,可以發(fā)現(xiàn):平行四邊形具備什么條件時,就成了矩形?
說明與建議:教師的演示應充分展現(xiàn)變化過程,從而讓學生深切地感受到短形是無數(shù)個平行四邊形中的一個特例,同時,又使學生能正確地給出矩形的定義。
問題2:矩形是非凡的平行四邊形,它除了“有一個角是直角”以外,還可能具有哪些平行四邊形所沒有的非凡性質(zhì)呢?
說明與建議:讓學生分組探索,有必要時,教師可引導學生,根據(jù)研究平行四邊形獲得的經(jīng)驗,分別從邊、角、對角線三個方面探索矩形的特性,還可提醒學生,這種探索的基礎(chǔ)是矩形“有一個角是直角”矩形的四個角都相等(矩形性質(zhì)定理1),要學生給以證實(即課本例1后練習第1題)。
學生能探索得出“矩形的鄰邊互相垂直”的特性,教師可作說明:這與矩形的四個角是直角本質(zhì)上是一致的,所以不必另列為一個性質(zhì)。
學生探索矩形的四條對角線的大小關(guān)系時,如有困難,可引導學生測量并比較矩形兩條對角線的長度,然后加以證實,得出性質(zhì)定理2。
問題3:矩形的一條對角線把矩形分成兩個直角三角形,矩形的對角線既互相平分又相等,由此,我們可以得到直角三角形的什么重要性質(zhì)?
說明與建議:(1)讓學生先觀察圖4.53,并議論猜想,如學生有困難,教師可引導學生觀察圖中的一個直角三角形(如Rt△ABC),讓學生自己發(fā)現(xiàn)斜邊上的中線BO與斜線AC的大小關(guān)系,然后讓學生自己給出如下證實:
證實:在矩形ABCD中,對角線AC、BD相交于點O,AC=BD(矩形的對角線相等)。
,AO=CO
∴在Rt△ABC中,BO是斜邊AC上的中線,且。
∴直角三角形斜邊上的中線等于斜邊的一半。
例題解析
例1:(即課本例1)
說明:本題難度不大,又有助于學生加深對性質(zhì)定理的理解,教學中應引導學生探索解法:
如圖4.5-4,欲求對角線BD的長,由于∠BAD=90°,AB=4cm,則只要再找出Rt△ABD中一條直角邊的長,或一個銳角的度數(shù),再從已知條件∠AOD=120°出發(fā),應用矩形的性質(zhì)可知,∠ADB=30°,另外,還可以引導學生探究△AOB是什么非凡的三角形(等邊三角形),課本用了第一種解法,并給出了解幾何計算題書寫格式的示范;第二種解法如下:
∵四邊形ABCD是矩形,
∴AC=BD(矩形的對角線相等)。
又。
∴OA=BO,△AOB是等腰三角形,
∵∠AOD=120°,∴∠AOB=180°120°=60°
∴∠AOB是等邊三角形。
∴BO=AB=4cm,
∴BD=2BO=24×4cm=8cm。
例2:(補充例題)
已知:如圖4.5-5四邊形ABCD中,∠ABC=∠ADC=90°,E是AC的中點,EF平分∠BED交BD于點F。
(l)猜想:EF與BD具有怎樣的關(guān)系?
(2)試證實你的猜想。
解:(l)EF垂直平分BD。
(2)證實:∵∠ABC=90°,點E是AC的中點。
∴(直角三角形的斜邊上的中線等于斜邊的一半)。
同理:。
∴BE=DE。
又∵EF平分∠BED。
∴EF⊥BD,BF=DF。
說明:本例是一道不給出“結(jié)論”,需要學生自己觀察猜想討論的幾何命題,有助于發(fā)展學生的推理(包括合情推理和邏輯推理)能力。假如學生不適應,或有困難,教師可根據(jù)實際情況加以引導,這種練習,重要的不是猜對了沒有?證實了沒有?而是讓學生經(jīng)歷這樣一種自己研究圖形性質(zhì)的過程,順便指出:求解本題的重要基礎(chǔ)是識圖技能能從復雜圖形中分解出如圖4.56所示的三個基本圖形。
課堂練習
1.課本例1后練習題第2題。
2.課本例1后練習題第4題。
小結(jié)
1.矩形的定義:
2.歸納總結(jié)矩形的性質(zhì):
對邊平行且相等
四個角都是直角
對角線平行且相等
3.直角三角形斜邊上的中線等于斜邊的一半。
4.矩形的一條對角線把矩形分成兩個全等的直角三角形;矩形的兩條對角線把矩形分成四個全等的等腰三角形。因此,有關(guān)矩形的問題往往可化為直角三角形或等腰三角形的問題來解決。
作業(yè)
l.課本習題4.3A組第2題。
2.課本復習題四A組第6、7題。
矩形的性質(zhì)
矩形的性質(zhì)(二)
教學目的:
1、理解并掌握矩形的定義;掌握矩形的性質(zhì)定理1、2及推論;3、會用這些定理進行有關(guān)的論證和計算;
2、培養(yǎng)學生的觀察能力、動手能力自學能力、計算能力、邏輯思維能力;
3、在教學中滲透事物總是相互聯(lián)系又相互區(qū)別的辨證唯物主義觀點。
教學重點:矩形的性質(zhì)定理1、2及推論。
教學難點:定理的證明方法及運用。
教學方法:討論法、啟發(fā)法、發(fā)現(xiàn)法、自學法、練習法、類比法。
教學用具:小黑板、投影儀、圓規(guī)、三角板、矩形木架一個。
一、復習創(chuàng)情導入
1、復習:
(1)平行四邊形的對角相等;
(2)平行四邊形的對角線互相平分;
?矩形的角有什么特點呢?
?矩形的對角線有什么特點呢?
二、授新
1、提出問題
(1)矩形的定義?
(2)矩形的性質(zhì)定理1的內(nèi)容是什么?寫出已知、求證,怎樣證明
(3)矩形的性質(zhì)定理2的內(nèi)容是什么?寫出已知、求證,怎樣證明
(4)矩形的性質(zhì)定理的推論的內(nèi)容是什么?寫出已知、求證,怎樣證明?
(5)例1的解答過程中,運用哪些性質(zhì)?
2、自學質(zhì)疑:自學課本P83-85頁,完成預習題,并提出疑難問題。
3、分組討論:討論自學中不能解決的問題及學生提出問題。
4、反饋歸納:
(1)矩形的定義:它具備兩個性質(zhì)()
(2)矩形的性質(zhì)定理1:矩形的四個角都是直角。
已知:在矩形ABCD中,∠A=900,
求證:∠B=∠C=∠D=900。(鄰角互補)
(3)矩形的性質(zhì)定理2:矩形的對角線相等。
已知:矩形ABCD,對角線AC、BD,
求證AC=BD。(證明三角形全等)
(4)推論:直角三角形斜邊上的中線等于斜邊的一半。
已知:直角三角形ABC中,∠B=900,OA=OC,求證:OB=AC。
5、嘗試練習:
(1)跟蹤練習1----4。
(2)運用所學解決實際問題:
例1:已知:如圖,矩形ABCD的兩條對角線相交于點O,∠AOD=1200,AB=4cm,求矩形對角線的長。
解:四邊形ABCD是矩形,
所以AC=BD(矩形的對角線相等)
又因為OA=OC=1/2BD,
所以OA=OD。
所以∠AOD=1200,
所以∠ODA=∠OAD=1/2(1800-1200)=300。
又因為∠DAB=900(矩形的四個角都是直角)
所以BD=2AB=2×4cm=8cm.
(3)跟蹤練習5。
(4)達標練習1-----4。
6、深化創(chuàng)新:
通過今天的學習:
(1)矩形的判定有什么依據(jù)?
(定義:有一個角是直角的平行四邊形)(兩個條件)
(2)矩形有哪些性質(zhì)?(矩形是平行四邊形(定義))
定理1:矩形的四個角都是直角。
定理2:矩形的對角線相等。
推論:直角三角形斜邊上的中線等于斜邊的一半。
7、推薦作業(yè):
(1)矩形性質(zhì)定理1的逆命題是否是真命題?根據(jù)題設和結(jié)論寫出已知、求證;
(2)如何證明?
(3)矩形性質(zhì)定理1的逆命題是否是真命題?根據(jù)題設和結(jié)論寫出已知、求證;
(4)如何證明?
(5)例2的解答中,運用了哪些性質(zhì)及判定?
預習思考題:
(1)矩形的定義?(2)矩形的性質(zhì)定理1的內(nèi)容是什么?寫出已知、求證,怎樣證明?(3)矩形的性質(zhì)定理2的內(nèi)容是什么?寫出已知、求證,怎樣證明?(4)矩形的性質(zhì)定理的推論的內(nèi)容是什么?寫出已知、求證,怎樣證明?(5)例1的解答過程中,運用哪些性質(zhì)或判定?
跟蹤練習題:
(1)矩形的定義中有兩個條件:一是,二是。
(2)有一個角是直角的四邊形是矩形。()
(3)矩形的對角線互相平分。()
(4)矩形的對角線。
(5)矩形的一邊長為15cm,對角線長17cm,則另一邊長為,該矩形的面積為。
創(chuàng)新練習題:
(1)矩形的對角線把矩形分成()對全等的三角形。
(A)2(B)4(C)6(D)8
達標練習題:
(1)已知矩形的一條對角線長為8cm,兩條對角線的一個交角為600,則矩形的邊長分別為、、、。
(2)已知矩形的一條對角線與一邊的夾角為300,則矩形兩條對角線相交所得的四個角的度數(shù)分別為、、、。
(3)矩形的兩條對角線的夾角為600,對角線長為15cm,較短邊的長為()
(A)12cm(B)10cm(C)7.5cm(D)5cm
(4)在直角三角形ABC中,∠C=900,AB=2AC,求∠A、∠B的度數(shù)。
綜合應用練習:
(1)已知:矩形ABCD中,BC=2AB,E是BC的中點,求證:EA⊥ED。
(2)如圖,矩形ABCD中,AB=2BC,且AB=AE,求證:∠CBE的度數(shù)。
推薦作業(yè):
1、熟記定義、性質(zhì);
2、完成《練習卷》;
3、預習:
(1)矩形性質(zhì)定理1的逆命題是否是真命題?根據(jù)題設和結(jié)論寫出已知、求證;如何證明?(2)矩形性質(zhì)定理1的逆命題是否是真命題?根據(jù)題設和結(jié)論寫出已知、求證;如何證明?(3)例2的解答中,運用了哪些性質(zhì)及判定?
矩形導學案
18.2.1矩形(二)
年級:九年級學科:數(shù)學課型:新授課時間:年月日
執(zhí)筆:太和縣馬集中心校審核:馬集中心校數(shù)學導學案審核組課后反思
【勵志語錄】
人這一輩子沒法做太多的事情,所以每一件都要做得精彩絕倫。
【學習目標】
學法指導:仔細閱讀,做到有的放矢。
1、能證明矩形的兩個判定定理。
2、會用矩形的定義、判定方法判定一個四邊形是矩形、有關(guān)計算。
3、培養(yǎng)觀察能力、動手能力自學能力、計算能力、邏輯思維能力。
【重點】矩形的判定定理的探究與應用。
一、知識鏈接:
1.什么叫做平行四邊形?什么叫做矩形?
2.矩形有哪些性質(zhì)?
3.矩形與平行四邊形有什么共同之處?有什么不同之處?
4.事例引入:小華想要做一個矩形像框送給媽媽做生日禮物,于是找來兩根長度相等的短木條和兩根長度相等的長木條制作,你有什么辦法可以檢測他做的是矩形像框嗎?看看誰的方法可行?
二、教材預習
學法指導:課前獨學教材預習內(nèi)容,總結(jié)本節(jié)課的重點、難點、注意點。課堂再以小組為單位交流,找出還存在的問題,并在小黑板上扼要展示本節(jié)重點內(nèi)容和存在的問題。注意雙色筆的使用,書寫工整。
1、預習內(nèi)容:自學課本95頁—96頁,完成P96練習1、2。
2、預習測試:
從定義出發(fā)可知有的平行四邊形是矩形。除此之外,我們可以通過研究矩形性質(zhì)定理的逆命題得到矩形的其他判定方法:
判定定理1:的平行四邊形是矩形。或的四邊形是矩形。
幾何語言為:
。
判定定理2:。
幾何語言為:
。
4、用以前學過的知識證明:
判定定理1
判定定理2
合作探究
學法指導:課前獨學,解決會的,有問題的上課對子或小組交流,形成共識,進行課堂大展示。展示時要講清所用知識點、易錯點。展示到小黑板的題要標清所用知識點、易錯點;注意雙色筆的使用,字體工整。
探究點一:判定的應用
下列各句判定矩形的說法是否正確?為什么?
(1)有一個角是直角的四邊形是矩形;()
(2)有四個角是直角的四邊形是矩形;()
(3)四個角都相等的四邊形是矩形;()
(4)對角線相等的四邊形是矩形;()
(5)對角線相等且互相垂直的四邊形是矩形;()
(6)對角線互相平分且相等的四邊形是矩形;()
(7)對角線相等,且有一個角是直角的四邊形是矩形;()
(8)一組鄰邊垂直,一組對邊平行且相等的四邊形是矩形;()
(9)兩組對邊分別平行,且對角線相等的四邊形是矩形.()
總結(jié):
(l)所給四邊形添加的條件不滿足三個的肯定不是矩形;
(2)所給四邊形添加的條件是三個獨立條件,但若與判定方法不同,則需要利用定義和判定方法證明或舉反例,才能下結(jié)論.
探究點二:判定定理2的應用
1、已知:如圖,平行四邊形ABCD的四個內(nèi)角的平分線分別相交于E、F、G、H,求證:四邊形EFGH為矩形
2、如圖,E,F(xiàn),G,H分別是四邊形ABCD四條邊的中點,要使四邊形EFGH為矩形,四邊形ABCD應具備的條件是().
(A)一組對邊平行而另一組對邊不平行;(B)對角線相等
(C)對角線互相垂直;(D)對角線互相平分
探究點三:判定的綜合應用
1、工人師傅做鋁合金窗框分下面三個步驟進行:
(1)先截出兩對符合規(guī)格的鋁合金窗料(如圖①),使AB=CD,EF=GH;
(2)擺放成如圖②的四邊形,則這時窗框的形狀是______形,根據(jù)的數(shù)學原理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將直角尺靠緊窗框的一個角(如圖③),調(diào)整窗框的邊框,當直角尺的兩條直角邊與窗框無縫隙時(如圖④),說明窗框合格,這時窗框是_______形,根據(jù)的數(shù)學原理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2、如圖①所示,Rt△ABC中,∠C=90°,AC=12,BC=5,點M在邊AB上,且AM=6.
(1)動點D在邊AC上運動,且與點A、C均不重合,設CD=x.
①設△ABC與△ADM的面積之比為y,求y與x之間的函數(shù)關(guān)系式(寫出自變量x的取值范圍);
②當x取何值時,△ADM是等腰三角形?寫出你的理由.
(2)如圖②,以圖①中的BC、CA為一組鄰邊的矩形ACBE中,動點D在矩形邊上運動一周,能使△ADM是以∠AMD為頂角的等腰三角形共有多少個?(直接寫出結(jié)果,不要求說明理由)
四.小結(jié)提升
學法指導:1、對照學習目標找差補缺。2、畫出知識樹。
通過本節(jié)課的學習,你有什么收獲?你還有什么困惑?
畫知識樹
五、達標測試
學法指導:1、分層達標,敢于突破,橫向比較,找出差距。
2、完成較早的小組與同學把答案寫到小黑板上獎勵分5’
3、對子互改,組長驗收,教師查閱。
A.基礎(chǔ)達標
1、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A)有一個內(nèi)角是直角的平行四邊形是矩形
(B)矩形的四個角都是直角,并且對角線相等
(C)對角線相等的平行四邊形是矩形
(D)有兩個角是直角的四邊形是矩形
2.平行四邊形內(nèi)角平分線能夠圍成的四邊形是()
(A)梯形(B)矩形(C)正方形(D)不是平行四邊形
B.能力測試
3、已知:如圖,BC是等腰△BED底邊ED上的高,四邊形ABEC是平行四邊形.求證:四邊形ABCD是矩形.
C、拓展與提高
4、如圖所示,折疊矩形紙片ABCD,先折出折痕(對角線)BD,再折疊使AD邊與對角線BD重合,得折痕DG.若AB=2,BC=1,求A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