蘭亭序高中教案
發(fā)表時間:2020-12-21春夜宴從弟桃花園序。
作為優(yōu)秀的教學(xué)工作者,在教學(xué)時能夠胸有成竹,準備好一份優(yōu)秀的教案往往是必不可少的。教案可以讓學(xué)生更容易聽懂所講的內(nèi)容,幫助教師營造一個良好的教學(xué)氛圍。寫好一份優(yōu)質(zhì)的教案要怎么做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春夜宴從弟桃花園序”,歡迎閱讀,希望您能夠喜歡并分享!
春夜宴從弟桃花園序
教學(xué)目標:
1、疏通文意,理解關(guān)鍵字詞;
2、理解文中“浮生若夢,為歡幾何”流露出來的熱愛生活、熱愛生命的豪情逸興;
3、比較閱讀同類“宴序”文章,理解本序與古人作的“宴序”一類文章的不同之處,領(lǐng)悟李白
飄逸瀟灑、豪情縱情的詩意。
教學(xué)重點:
通過文章理解,體會文中流露出來的熱愛生活、熱愛生命的豪情逸興。
教學(xué)難點:
通過比較同類文章,領(lǐng)悟李白獨特的文情詩意。
教學(xué)課時:
二課時
教學(xué)過程:
第一節(jié)
一、導(dǎo)入:
同學(xué)們有沒有隨同大人旅游的經(jīng)歷,相信那些風景依然在同學(xué)們的腦海里回放,其實古人也很懂生活情趣,他們也經(jīng)常呼朋引伴舉行集會,共同游樂。不過他們的宴集與我們可大不一樣。今天我們隨同李白,看看古人是怎樣游樂的。
二、詩人李白簡介:
學(xué)生介紹,教師小結(jié)。
李白,字太白,號青蓮居士。祖籍隴西成紀(今甘肅天水附近),先世于隋末流徙西域,李白即生于中亞碎葉。(今巴爾喀什湖南面的楚河流域,唐時屬安西都戶府管轄)。幼時隨父遷居綿州昌隆(今四川江油)青蓮鄉(xiāng)。
他的一生,絕大部分在漫游中度過。天寶元年(七四二),因道士吳筠的推薦,被召至長安,供奉翰林。文章風采,名動一時,頗為玄宗所賞識。后因不能見容于權(quán)貴,在京僅三年,就棄官而去,仍然繼續(xù)他那飄蕩四方的流浪生活。晚年漂泊東南一帶,依當涂縣令李陽冰,不久即病卒。
李白的詩在藝術(shù)上,他的詩想象新奇,構(gòu)思奇特,感情強烈,意境奇?zhèn)ス妍?,語言清新明快,氣勢雄渾瑰麗,風格豪邁瀟灑,形成豪放、超邁的藝術(shù)風格,達到了我國古代積極浪漫主義詩歌藝術(shù)的高峰。存詩900余首,有《李太白集》,是盛唐浪漫主義詩歌的代表人物。是屈原之后我國最為杰出的浪漫主義詩人,有“詩仙”之稱。與杜甫齊名,世稱“李杜”,有《李太白集》傳世。
三、解題:
1、題目信息:
題目點出了時間(春夜)、地點(桃花園)、人物(李白和諸從弟)、事件(聚宴)??搭}目就知道文章的基本內(nèi)容:某個春夜我李白和各位堂弟在桃花園宴游,并為之作序。
2、序:
序,又名“序言”“前言”“引言”,是放在著作正文之前的文章。作者自己寫的叫“自序”,內(nèi)容多說明它的內(nèi)容,寫作緣由,經(jīng)過,旨趣和特點;別人代寫的序叫“代序”或“他序”,內(nèi)容多介紹和評論該書的思想內(nèi)容和藝術(shù)特色。古代另有一種序是惜別贈言的文字,叫作“贈序”,內(nèi)容多是對于所贈親友的贊許、推重或勉勵之辭,是臨別贈言性質(zhì)的文體。如宋濂的《送東陽馬生序》還有一種是寫在詩歌前面的序,叫“詩序”,多交代所詠故事的有關(guān)內(nèi)容或作詩的緣起。如漢樂府《孔雀東南飛》、白居易的《琵琶行》、姜夔的《揚州慢》,前面都有一段序。另外還有一種“序”稱為“宴集序”,“宴集序”是指古人宴集時,常同賦詩,詩成后公推一人作序,如王羲之的《蘭亭集序》。
四、講解文章字詞句。
五、鞏固字詞句,并背誦全文。
良有以也大塊假我以文章
良廉頗者,趙之良將也假善假于物也
良庖歲更刀因求假暫歸
應(yīng)是良辰好景虛設(shè)久假不歸
六、本文中運用的典故很多,有的是直取其詞,如“逆旅”取自《左傳》,“浮生”“大塊”出自《莊子》,“羽觴”源于《漢書》。有的是借用其語句,如“秉燭夜游,良有以也”,就是直接援引曹丕的《與吳質(zhì)書》中的話。又有用古人、古事的,如謝惠連之聰敏、謝靈運之擅詩。至于最后的“金谷酒數(shù)”則是把石崇金谷園的豪華宴會同他們弟兄的桃園夜集比并起來,隨之就會讓人聯(lián)想到王羲之的蘭亭修楔事。這樣做顯然能增添這篇小序的歷史、文化內(nèi)涵,同時也為讀者提供了了解盛唐時期文人生活的寶貴資料。簡要分析下列語句中使用了什么典故,起到了怎樣的作用。
1、浮生若夢,為歡幾何?
《莊子刻意》有“其生若浮,其死若休”的話,故后人常說“浮生”;又《莊子齊物論》有莊周夢蝶的故事,表達的是:人生變幻無常,就像做夢一樣。
2、群季俊秀,皆為惠連。
惠連,指謝惠連(3977—433),南朝宋文學(xué)家,著名詩人謝靈運的堂弟。他才思敏捷,十歲便能作文,工詩賦,深得謝靈運愛賞。世稱小謝。謝靈運(385—433),東晉名將謝玄之孫,襲封康樂公,世稱謝康樂。是南朝山水詩派的創(chuàng)始者。這幾句是李白夸獎自己的堂弟聰慧,個個都像謝惠連;而自己作詩卻趕不上謝靈運。
3、如詩不成,罰依金谷酒數(shù)。
西晉石崇,官至衛(wèi)尉卿。豪富甲天下,生活極端奢侈。曾在洛陽金谷澗中宴客賦詩,他寫有《金谷詩序》說:“遂各賦詩,以敘中懷?;虿荒苷?,罰酒三斗。”這幾句既表痛飲狂歡之意,又表現(xiàn)諸從弟“雅”的一面。
第二節(jié)
賞析全文:
一、理清文章思路:
第一部分(從“夫天地者”到“序天倫之樂事”)說明了此次春夜宴游桃花園的緣由。
第二部分(從“群季俊秀”到結(jié)尾),集中敘述這次桃花園夜宴之樂。
二、精析全文:
1、篇首“夫天地者萬物之逆旅也;光陰者百代之過客也”運用了什么修飾手法?說這句話的用意是什么?
比喻
把天地比作旅舍,把光陰比作行人。旅舍是供人臨時寄宿的,所以不能久居;行人是來去匆匆的,所以轉(zhuǎn)瞬即逝。這樣寫的用意說明光陰易逝,人生莫測這一道理。
2、既然光陰易逝,人生莫測,古人是怎樣做的?
他們異常珍視生命,愛惜時間,秉燭夜游,及時行樂。
3、作者是否同意古人的觀點?
同意。并效法古人,和堂弟們夜宴桃花園。
4、李白有沒有直接說明為什么要“夜宴”的原因?
沒有直接說明,而是借用古人“秉燭夜游”的原因道出的。
5、“況陽春召我以煙景,大塊假我以文章”,這兩句話是傳誦千古的名句,同學(xué)們試分析這句話的精妙之處。
只用幾個字就體現(xiàn)了春景的特色。“陽”字就把春天形象化,使人身上感到一陣溫暖,眼前呈現(xiàn)一片紅艷;“煙景”一詞將春天由于地氣上升,花、柳、山、水,以及其他所有自然景物陽氣蒸騰的奇特景象概括出來;“文章”一詞則概括了春日花繁葉茂,自然界多姿多彩的美麗風光。
這兩句還把審美客體擬人化。那“陽春”是有情的,它用美麗的“煙景”召喚“我”,那“大塊”也是有情的,它把絢爛的“文章”獻給“我”,既然如此,作為審美主體的“我”又豈能無情?這樣主客體融合無間。
6、詩人李白與堂弟們在桃花園夜宴,究竟有哪些可樂之事?
A、李白和堂弟們相會在流光溢彩的桃花園中,陽春既召我煙景,大塊又假我以文章,此時此地,序天倫之樂,真是百倍的歡樂,這當然是“樂事”之一!
B、堂弟們個個都像謝惠連一樣聰敏、多才,能在宴席上一同吟誦詩篇,這當然是“樂事”之二!
C、在宴席上大家不停地尋覓新穎、奇特的話題,縱情地高談闊論,進而轉(zhuǎn)變成了清言雅語,這是“樂事”之三!
D、他們高興地觀賞盛開的桃花,在月光下頻傳酒杯,這是“樂事”之四!
E、文章最后,寫大家舉杯痛飲,酒酣之后情緒達到高潮,于是就產(chǎn)生了藝術(shù)創(chuàng)作的沖動。他們相約一同賦詩抒懷,并決定依照石崇金谷園的舊例,作詩不成者,罰酒三杯,這是“樂事”之五!
7、質(zhì)疑、釋疑.
A、“序天倫之樂事”中的“樂”與前文哪個詞相照應(yīng)?具體意思是一樣的嗎?與“為歡幾何”,中的“歡”照應(yīng)。賦予了特定具體的內(nèi)容。
B、作者和從弟們是怎樣的人?
C、人物如此俊秀,談吐自然不凡,他們在一起欣賞、談?wù)撌裁矗?br>
“賞”的對象,就是前面所寫的“陽春煙景”,“大塊文章”和“桃花芳園”,“談”
的內(nèi)容,主要是“天倫樂事”,同時也包括“賞”的對象。
“賞”的對象是那么優(yōu)美,所以“賞”是“幽賞”;“談”的內(nèi)容是那么歡快,所以“談”是高談。在這里美景烘托樂事,幽賞助長高談,從而把歡樂的激情推向高潮。
D、集中寫“春夜宴桃花園”是哪兩句?“開瓊筵以坐花,飛羽觴而醉月”哪個詞用得精準?
“開瓊筵以坐花,飛羽觴而醉月”。
李白從“羽”字著想,生動地用了一個“飛”字,就把兄弟們痛飲狂歡的場景表現(xiàn)
得淋漓盡致。
8、李白俯仰天地古今,就人與宇宙的關(guān)系,發(fā)出了“浮生若夢”的慨嘆,再轉(zhuǎn)到“秉燭夜游”,用意是什么?為什么雖有“浮生若夢”的慨嘆,讀起來卻并不感到低沉?
作者一上來先行議論,從感慨人生短暫,世事如夢起筆,說出夜宴的第一條緣由??墒墙酉聛聿⒉皇茄刂@個調(diào)子去進一步抒發(fā)悲觀、低沉的情緒,而是筆鋒一轉(zhuǎn),說自己想效法古人“秉燭夜游”去追尋人生的歡樂。援用“秉燭夜游”,他所表達的首先是一種珍惜時間,摯愛生活的情感,同時也流露了他當時仕途不達的郁悶和世事難料的迷惘,并不是醉生夢死地一味追求宴飲享樂,這從下面的文字中就可以看得出來:作者寫春天風光之美麗誘人,從而引出春日夜宴桃花園的另一個緣由,并極自然地過渡到記敘與從弟共敘“天倫之樂事”??梢婇_頭的一番筆墨及是作者有意的鋪陳,為的是提起下文,突出后面的諸多內(nèi)容,。當然,這由感慨“浮生若夢,為歡幾何”到轉(zhuǎn)而去記“樂事”抒“雅懷”的變化,也正和李白的一些詩歌相同,反映著他那曠達、灑脫的性格特點。
9、將本文與王羲之的《蘭亭集序》進行比較,說說魏晉人與唐人生命觀和精神氣質(zhì)的異同,體會李白開朗樂觀的性格,對自然、對友情、對生活的珍愛,和縱筆揮灑的才氣。
《蘭亭集序》和《桃花園序》同是記敘春日宴飲之樂,同是欣賞客觀的自然風光,同是抒發(fā)自己的內(nèi)心感受,但由于時代環(huán)境及作家個人身份、年齡的差異,[王羲之的《蘭亭集序》寫于51歲,會稽內(nèi)史任上。這時東晉王朝偏安江左已經(jīng)36年,在士族制度的統(tǒng)治下,社會矛盾重重,當權(quán)者無心北伐,只圖奢侈享樂。文人士大夫意志消磨殆盡,多崇尚老莊思想,清談玄理之風極盛。李白的《桃花園序》大致是開元二十一年33歲時所作。當時他雖然求官未得,暫時隱居于安陸,但身處開元盛世,對國家的興盛、個人的發(fā)展都抱有樂觀的期望。]在感情格調(diào)上是有所不同的。王羲之感慨的是當時過境遷之后,游賞之樂便成了陳跡,歡樂和生命總是暫短的,必然“終期于盡”,所以發(fā)出了“豈不痛哉”“悲夫”的慨嘆。
而李白則有一種豁達、樂觀的精神,他認為正因為人生短暫,才應(yīng)珍視生命,愛惜光陰,“秉燭夜游”。他覺得美景是春天對自己的恩賜,他感到能和兄弟們一同詠歌、高談、觀花、賞月并舉杯暢飲,乃是最大的樂趣!王羲之的《蘭亭集序》低沉清幽。李白的《春夜宴從弟桃花園序》高亢明朗,情調(diào)自是不同。
10、背誦默寫該文。
三、板書設(shè)計:
春光陰易逝人生莫測
夜宴游桃花園的緣由。煙景召喚大塊獻給
宴
從流光溢彩天倫之樂
弟聰敏、多才吟誦詩篇
桃桃花園夜宴之樂。高談闊論清言雅語
花觀賞桃花頻傳酒杯
園賦詩抒懷依例罰酒
序
精選閱讀
春夜宴諸從弟桃李園序
春夜宴諸從弟桃李園序
文題解讀
李白與諸從弟聚會賦詩,本文即為之而作的序文。文章抒發(fā)了自己對人生的體悟及排遣方式。從弟即堂弟。但唐代風氣喜聯(lián)宗,凡同姓即結(jié)為兄弟叔侄等,所謂從弟也未必真有血緣關(guān)系。
走近作者
李白(701—762),字太白,號青蓮居士。我國唐代偉大的浪漫主義詩人,被譽為“詩仙”。祖籍隴西成紀(今甘肅省天水市附近的秦安縣)。性情豪放,喜愛縱橫家的作風,愛好任俠之事,輕視財貨。早年在蜀中度過。二十五歲開始漫游全國,走過湖北、江西、河南、山東等地。其詩豪邁瑰麗,有突破現(xiàn)實的幻想,也有對當時民生疾苦的反映和對黑暗政治的抨擊。他的散文具有清新明朗、奔放流暢的特點。著有《李太白全集》。
背景縱覽
《春夜宴從弟桃李園序》收錄在《李太白全集》中,大約作于開元二十一年(734)前后,地點在今安陸兆山桃花巖。內(nèi)容記敘李白與他的堂弟們相聚在桃花園中,飲酒賦詩、暢序天倫的情景。全文以駢句為主,筆觸流暢自然,風格清新灑脫,是傳誦千古的名作。
字詞梳理
1.字音
筵(yán)觴(shāng)
2.多音字
3.形近字
4.詞義
逆旅:旅舍。大塊:指大自然。
天倫:天然的倫次,此指兄弟。過客:旅客,旅行者。
瓊筵:美好的筵席。羽觴:酒器,形如雀鳥。
文章:原指錯雜的色彩、花紋。此指大自然中各種美好的形象、色彩、聲音等。
5.通假字
序天倫之樂事“序”通“敘”。
6.一詞多義
7.古今異義
大塊假我以文章古義:指大自然。今義:形容面積大。如:大塊的翡翠。
大塊假我以文章古義:原指錯雜的色彩、花紋。此指大自然中各種美好的形象、色彩、聲音等今義:泛指著作。
第16課春夜宴諸從弟桃李園序?qū)W案
第16課 春夜宴諸從弟桃李園序
當他郁郁不得志的時候,他悲憤地呼喊:“大道如青天,我獨不得出!”當他自認為能夠?qū)崿F(xiàn)自己的偉大抱負時,他滿懷激情地唱道:“仰天大笑出門去,我輩豈是蓬蒿人?”
他活著讓時代因他而驕傲,他死后讓時代因他而光榮。他以自身的存在,昭示著一個漢語詩人所能達到的高度。他以詩歌打造的金身巋然屹立,當仁不讓地成為中國以至世界的一道特殊景觀。他是星光燦爛的大唐夜空中一顆另類的星辰。
美字體節(jié)手風光不相待,桑田碧海須臾改。
賞美文
追尋李白
是誰,且行且唱,在紅塵中吟誦生命的樂章;是誰,亦癡亦狂,在山水間醉看人世的滄桑。是誰,繡口一吐就半個盛唐;是誰,酒壺一斟就詩意芬芳……
是你,李白——一個驚天動地的名字,你曾是“黃河之水天上來”,陰山動,龍門開,驚濤拍岸,豪情滿懷……
“李白斗酒詩百篇,長安市里酒家眠。天子呼來不上船,自稱臣是酒中仙。”
——好一個酒中仙,李白,你仗詩走天涯,飲酒闖天下,你是“盛唐詩酒無雙士,青蓮文苑第一家?!蹦愕暮婪艜邕_無人能及,你的飛逸瀟灑無人能比,一揮寬舒袂袖即成一派猛浪洪流。你“醉看風落帽,舞愛月留人”。你穿越時空隧道,跨過歷史長河,讓萬眾矚目,世代頌揚!
李白,你道《行路難》卻一直在走,走著笑看紅塵,走著辭別故友。一壺濁酒,歌遍山河八萬里;一葉輕舟,“唯見長江天際流”。翰林遭貶,你“仰天大笑出門去,我輩豈是蓬蒿人”,流放夜郎,你“鳳歌笑孔丘,一生好入名山游”。
李白,你是中國詩人隊伍里的游俠,橫掃中原山水大地,狂飆突進,于是,洞庭煙波,赤壁風云,蜀道猿啼,浩蕩江河,豪氣縱橫,靈動飛揚。你一掃世俗的塵埃,“撥云尋古道,倚樹聽流泉”,看“明月出天山,蒼茫云海間”,望“眾鳥高飛盡,孤云獨去閑……”
李白,你寫山水幽靜安謐,道江河奔騰不息,萬千景象,渾然天成。“興酣落筆搖五岳,詩成笑傲凌滄洲!”
李白,你沒有金戈鐵馬,也沒有錦囊妙計,可你有一腔熱血,滿腹經(jīng)綸,你胸懷天下,光耀日月!你“口吐天上文,跡作人間客!”
李白,你以白鹿為伴,以美酒為友,以山水為家,不為世俗所累,“寧為玉碎不為瓦全!”“乍向草中耿介死,不求黃金籠中生!”
——錚錚鐵骨,鑄就莽莽華章;諍諍雄辯,垂留湛湛青史!
當大唐的瓦當不再锃亮,當歌舞升平的霓裳不再綺麗,昨日的繁華漸漸褪去,李白,一個永垂不朽的名字,似一顆璀璨的明珠鑲嵌在歷史的天空,與日月同輝,和山河同在!
李白,你的名字歷久彌新,你的業(yè)績彪炳千秋!
(選自百度文庫,有刪改)
【課內(nèi)挖掘】
劍術(shù)
李白不僅文采斐然,其劍術(shù)亦是十分高明。他“十五好劍術(shù)”“劍術(shù)自通達”。造詣非同一般。李白的詩,裴旻的劍術(shù),張旭的草書合稱唐朝“三絕”。雖然“三絕”中沒有李白的劍術(shù),但其劍術(shù)之高卻僅位于裴旻之下,居唐朝第二。
據(jù)統(tǒng)計,《全唐詩》李白詩中“劍”字共出現(xiàn)了107次,除去作為地名的“劍閣”3次,“劍壁”1次,武器之“劍”猶有103次之多。屬于劍的“鋏”出現(xiàn)了1次、“吳鉤”1次、“吳鴻”1次、“湛盧”1次、“干將”1次、“莫邪”1次、“青萍”2次、“秋蓮”2次、“霜雪”2次、“匕首”3次、“龍泉”4次。總計,“劍”共出現(xiàn)了118次(統(tǒng)計時把“吳鉤霜雪明”,“空余湛盧劍”,“劍花秋蓮光出匣”,“拙妻莫邪劍”,“吾家青萍劍”分別計做1次),分布在106首詩中,約占全詩總數(shù)的10%??梢?,李白是多么地鐘情于劍啊。
(選自百度文庫)
【課外運用】
李白,你任秋風蕩滌心胸,隨月輝起舞弄影。你將儒、仙、道、俠多種精神合為一體,既吸收了老子莊子的道家出世思想,又接受了儒家代表學(xué)說的“窮則獨善其身,達則兼濟天下”的思想精髓。李白,你不是用筆在寫,而是用心在作。你吟出了斗志,寫出了氣魄!
李白,你天籟般的詩文,凝練精粹,昂揚奔放,氣脈貫通,渾然一體。閱,賞心悅目;讀,朗朗上口;吟,口齒生香;誦,心領(lǐng)神會;品,養(yǎng)性怡情……內(nèi)凝豪情和力量,外御俗念與污濁,漸養(yǎng)浩然正氣,頓生意氣風發(fā)!
李白,民間傳說,你是“捉月落水”而亡,讓你的離去都那么與眾不同,充滿才情的朦朧,詩意的迷離……
拉開歷史的帷幕,箏鳴瑟幽,“月隨碧山轉(zhuǎn),水合青山流?!睋荛_層層云霧,劃去重重硝煙,看,道骨仙風的李太白著一襲青灰色的道袍悠然走來,須發(fā)悠悠,道袍飄飄,尋尋覓覓的目光,是在尋找那“孤帆一片日邊來”的孤帆?還是覓覽“燕山雪花大如席”的軒轅臺?驪山腳下的華清行宮哪里去了?唐太宗送給貴妃的豪華宮殿揮手之間怎么變成了馬嵬坡前的一段白綾?凄凄然,悲悲戚!唉!李白,你是在嘆息江山易主社稷沉淪?還是在哀憐紅顏薄命香消玉殞……
滾滾長江東逝水,浪花淘盡英雄,是非成敗轉(zhuǎn)頭空,青山依舊在。幾度夕陽紅,世代輪回滅又生,慣看秋月春風!一壺濁酒灑人生,詩卷留香千古頌!
歲月如風,淡漠了浮華,吹落了曾經(jīng)。
(選自百度文庫)
一、基礎(chǔ)鞏固
1.對下列加點詞的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
A.萬物之逆旅也逆旅:客舍
B.百代之過客也過客:旅客,旅行者
C.況陽春召我以煙景煙景:煙柳美景
D.大塊假我以文章大塊:大塊的土地
解析:D項,大塊:大自然。
答案:D
2.下列語句分別編成四組,全都表現(xiàn)作者愉悅心情的一項是()
①浮生若夢,為歡幾何?、陉柎赫傥乙詿熅啊、鄞髩K假我以文章 ④群季俊秀,皆為惠連?、萦馁p未已,高談轉(zhuǎn)清?、薏挥屑言仯紊煅艖?br>
A.①③④ B.②③④
C.①⑤⑥D(zhuǎn).②⑤⑥
解析:①表現(xiàn)人生之短,歡樂之少。⑤寫宴會的情景。⑥寫作者的愿望。
答案:B
二、遷移發(fā)散
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3~6題。
送徐無黨南歸序
歐陽修
草木鳥獸之為物,眾人之為人,其為生雖異,而為死則同,一歸于腐壞漸盡泯滅而已。而眾人之中,有圣賢者,固亦生且死于其間,而獨異于草木鳥獸眾人者,雖死而不朽,逾遠而彌存也。其所以為圣賢者,修之于身,施之于事,見之于言,是三者所以能不朽而存也。修于身者,無所不獲;施于事者,有得有不得焉;其見于言者,則又有能有不能也。施于事矣,不見于言可也。自詩書史記所傳,其人豈必皆能言之士哉?修于身矣,而不施于事,不見于言,亦可也??鬃拥茏?,有能政事者矣,有能言語者矣。若顏回者,在陋巷曲肱饑臥而已,其群居則默然終日如愚人。然自當時群弟子皆推尊之,以為不敢望而及。而后世更百千歲,亦未有能及之者。其不朽而存者,固不待施于事,況于言乎?
予讀班固《藝文志》,唐《四庫書目》,見其所列,自三代秦漢以來,著書之士,多者至百余篇,少者猶三四十篇,其人不可勝數(shù),而散亡磨滅,百不一、二存焉。予竊悲其人,文章麗矣,言語工矣,無異草木榮華之飄風,鳥獸好音之過耳也。方其用心與力之勞,亦何異眾人之汲汲營營①,而忽然以死者,雖有遲有速,而卒與三者同歸于泯滅,夫言之不可恃也。蓋如此。今之學(xué)者,莫不慕古圣賢之不朽,而勤一世以盡心于文字間者,皆可悲也!
東陽徐生少從予學(xué)為文章,稍稍見稱于人。既去,而與群士試于禮部,得高第,由是知名。其文辭日進,如水涌而山出。予欲摧其盛氣而勉其思也,故于其歸,告以是言。然予固亦喜為文辭者,亦因以自警焉。
(選自歐陽修《居士集》)
注:①汲汲營營:忙忙碌碌。
3.對下列句子中加點詞語的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
A.逾遠而彌存也彌:長久
B.不見于言可也言:著作
C.無異草木榮華之飄風榮華:茂盛
D.稍稍見稱于人稍稍:漸漸
解析:C項,榮華:花朵。
答案:C
4.下列各組句子中,加點詞的意義和用法相同的一組是()
A.一歸于腐壞漸進泯滅而已
是鳥也,海運則將徙于南溟
B.是三者所以能不朽而存也
師者,所以傳道受業(yè)解惑也
C.其人不可勝數(shù),而散亡磨滅
賂秦而力虧,破滅之道也
D.亦因以自警焉
因遺策,南取漢中,西舉巴蜀
解析:A項,均為介詞,到。B項,代詞,代指前面列舉的三個事情/語氣助詞,表停頓。C項,連詞,表轉(zhuǎn)折/連詞,表順承。D項,介詞,通過/動詞,沿襲。
答案:A
5.下列對原文有關(guān)內(nèi)容的賞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A.作者感慨于當時學(xué)者“立言傳世以求不朽”的世風,強調(diào)了“修身為本,精神不朽”的觀點,具有振聾發(fā)聵的警示作用
B.顏回無甚功和言,竟然受當世和后世如此推崇。文章以此為例,有力地說明了君子務(wù)本,修身立德,精神不朽的道理
C.文中用“草木榮華之飄風,鳥獸好音之過耳”來比工麗文辭,意在說明立言是不能傳世永存的,盡心于文字是可悲的
D.文末“然予固亦喜為文辭者,亦因以自警焉”一句,意味深長,增添了勸誡的力量,更激勵人自省自醒
解析:C項,應(yīng)是意在說明只顧立言存世、終盡心于文字是可悲的。
答案:C
6.把文中的畫線句子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
(1)其不朽而存者,固不待施于事,況于言乎?
譯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予欲摧其盛氣而勉其思也,故于其歸,告以是言。
譯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顏淵能夠不朽而永存,固然不是憑借他的功業(yè),更何況是著作呢?
(2)我希望挫一挫他的銳氣,勉勵他勤于求學(xué)之道,因此在他南歸之時贈送這篇文章給他。
參考譯文:
各種草木鳥獸被歸類為“物”,而世間眾人被歸類為“人”,他們生存在世時雖有分別,然而到了死亡時卻很相同,最終也都腐朽、消亡殆盡罷了。而圣賢身處世人之中,他們也面對著這種生死變化,然而卻和各種事物及世人有分別的地方是他們能在精神、功業(yè)上永垂千古,時間再久也能夠留存。他們之所以能成為圣賢之人,是勤于修身、勤于建功、勤于著書立說,正是因為這三者,他們才能雖死而千古不朽。一個人能努力修煉個人操守的話,一定能有所成就;若要建立個人功業(yè),卻是有成與不成之分;若要行文傳世的話,則被個人天賦所約束。有些人能建立功業(yè),卻未必有著作留下。看《詩》《書》《史記》等著作所記,當中有多少人是善于著作的呢?那些有高尚德行的人,雖然不能建立功業(yè),又沒有著作傳世,也是可以的。孔子的弟子中,有能建立功業(yè)的,有能著書立說的。像顏淵這樣的,他獨居窮宅挨饑受冷,與人相處時又整天沉默寡言,整天像個愚笨無能的人一樣。然而當時孔門中眾多弟子都極其尊重顏淵,無人敢與他相比。就是后世千百年來,也沒有人能在德行上勝過顏淵。顏淵能夠不朽而永存,固然不是憑借他的功業(yè),更何況說是著作呢?
我曾讀班固的《漢書藝文志》、唐代的《四庫書目》等著作,見當中列舉上古至今有著作流傳的文人,其作品有多至百余篇,也有少的約三四十篇,這樣的人多不勝數(shù),但大部分的作品卻已隨時間而散失消亡,至今只存留百分之一二而已。我暗自悲嘆這些人,他們的文章雖然華麗,詞句雖然工巧,但好像花木被風吹散,鳥獸鳴叫掠過耳邊一樣。他們創(chuàng)作時竭盡心力,這又和世人為生活忙忙碌碌有何分別呢?而且最后也或早或遲地面對死亡,他們的情況和草木、鳥獸、世間眾人一樣,全部歸于泯滅消失,可知道“立言”實在是不能夠依靠的。現(xiàn)今追求學(xué)問的人,他們?nèi)剂w慕古代圣賢能夠名聲不朽,可是只懂用一輩子功夫在著述文字方面,那真是可悲的了!
東陽縣的徐無黨從小便跟隨我學(xué)習寫文章,漸漸被別人稱贊。學(xué)成后,與各位士子在禮部應(yīng)考科舉;名列前茅,從而名聲顯著人前。他的文章日漸進步,有一種如泉水涌流而山勢漸出的氣勢。不過,我希望挫一挫他的銳氣,勉勵他勤于求學(xué)之道,因此在他南歸之時贈送這篇文章給他。同時,我自己相當喜愛為文寫作,因此也用本文來警示自己一番。
三、創(chuàng)新語用
7.把下面的長句改寫成四個短句子,可以增刪個別詞語,但不能改變原意。
二維令是由二維令手機APP和二維令物理令牌組成的采用國際通用的經(jīng)典加密算法ECC。密鑰長度達到256比特的、目前還沒有人能夠破解的、利用二維碼帶來的便利性幫助用戶進行更高級別安全登錄的方式。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①二維令是利用二維碼帶來的便利性幫助用戶進行更高級別安全登錄的方式。②二維令由二維令手機APP和二維令物理令牌組成。③二維令采用國際通用的經(jīng)典加密算法ECC、密鑰長度達到256比特。④二維令采用的密鑰目前還沒有人能夠破解的。
《小狗包弟》
一名優(yōu)秀負責的教師就要對每一位學(xué)生盡職盡責,作為高中教師就要根據(jù)教學(xué)內(nèi)容制定合適的教案。教案可以讓學(xué)生能夠在課堂積極的參與互動,幫助高中教師提前熟悉所教學(xué)的內(nèi)容。所以你在寫高中教案時要注意些什么呢?為了讓您在使用時更加簡單方便,下面是小編整理的“《小狗包弟》”,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小狗包弟》教案
教學(xué)目的:
1.探索作品主旨,理解作者對小狗包弟的感情從而了解“文革”所帶來的傷害,進而更恰當?shù)卦u價作者的行為。
2.領(lǐng)悟作者深刻的思想和真摯的感情,學(xué)習作家勇于體剖自我的精神和文人為文的態(tài)度。
3.學(xué)習文章以小見大的寫作特色。
4.
教學(xué)重點:引導(dǎo)學(xué)生理解作者對小狗包弟的感情,結(jié)合文中重點語句去評價作家和領(lǐng)悟作者
所表達的思想和感情。
教學(xué)難點:學(xué)習文章以小見大的寫作特色,并且引導(dǎo)學(xué)生從重點語句中去認識作家和了解“文革”,學(xué)習作家真誠解剖自己,用真誠去感染讀者的文人為文態(tài)度。
教學(xué)過程:
環(huán)節(jié):導(dǎo)入
方法:提問和講授
教學(xué)內(nèi)容:講述一些有關(guān)“文革”的情況
1.提問:大家有沒有聽說過“文革”呢?那你們對“文革”的了解有多少?你們有沒有聽過祖輩父輩講過有關(guān)“文革”時期的事情?又或者從歷史書中或課外閱讀中聽講過有關(guān)“文革”的事情呢?有的話請同學(xué)們勇敢地舉手說給大家聽聽。
(學(xué)生回答后歸納總結(jié),然后補充自己找到的有關(guān)“文革”的資料,讓學(xué)生更加了解“文革”的社會背景。)
文革資料:
(1)葉劍英元帥曾經(jīng)沉痛地說過:“文化大革命死了兩千萬人,整了一億人,浪費了八千億人民幣。十年間國民收入損失約五千億元”而二戰(zhàn)期間,軍人、平民死亡人數(shù)超過5500萬,參戰(zhàn)國物資總損失達4萬億美元。在中國,被日軍屠殺和作戰(zhàn)犧牲的民眾、軍人2000余萬,日本侵略給中國造成直接經(jīng)濟損失達1000億美元。
(2)馮冀才《100個人的10年》中的一個荒唐故事:一位非常受學(xué)生歡迎的故事大王似的語文教師因為講述膽略過人機警智謀的毛主席瀏陽遇險水溝藏身而被人劃為歪曲毛主席偉大形象的右派而被判刑8年,導(dǎo)致喪妻失子。
(3)作家秦牧曾這樣記述“文革”期間在廣州街頭的所見:“人們咬著匕首,抬著尸體游行?!薄耙惶煸缟希斘易呋貓笊绲臅r候,一路看到在樹上吊尸的景象。那些尸體,大多是被打破頭顱、鮮血迸流的。在一德路到人民中路短短一段路程中,我竟見到八具這樣的尸體?!?/p>
總結(jié):這場運動堪稱“十年浩劫”,多少無辜的人慘遭殺害,多少千年古跡毀于一旦。那真的是一個非人的瘋狂年代,親友疏遠,人情殆盡。在這個動亂的年代里,人的生命賤如草芥,一錢不值,人性扭曲變形。而在這樣的年代,我們的巴金先生又遭遇了什么呢?下面讓我們一起學(xué)習《小狗包弟》這篇課文來了解一下。
學(xué)生活動:學(xué)生回答問題,聽講、思考和醞釀情緒。
環(huán)節(jié):介紹作者和作品
方法:講授法
教學(xué)內(nèi)容:1.釋題:本篇課文選自巴金先生晚年散文集《隨想錄》,而本文是《隨想錄》里面經(jīng)典篇目之一,本文的出發(fā)點非常明確,是對“文革”做出個人反省。
2.作者:原名李堯棠,字芾甘,祖籍浙江紹興,生于四川成都。
3.作品:激流三部曲:《家》、《春》、《秋》;
愛情三部曲:《霧》、《雨》、《電》;
散文集:《隨想錄》;
第一部長篇小說:《滅亡》
學(xué)生活動:學(xué)生拿出練習冊,把介紹作者和作品的重點內(nèi)容畫一畫。
環(huán)節(jié):檢查預(yù)習
方法:講授法和討論法
教學(xué)內(nèi)容:請學(xué)生上黑板寫出下列字詞的讀音(左邊請一名男生寫,右邊請一名女生寫,然后請其它的學(xué)生做“小老師”)
舔舔()叱罵()
作揖()解剖()
租賃()墮落()
籬笆()修葺()
學(xué)生活動:寫字音
環(huán)節(jié):文本分析
方法:教授法和討論法
教學(xué)內(nèi)容:1.大致上簡析文章思路。引導(dǎo)學(xué)生通過找出文中寫小狗包弟的段落來把文章分
為三大部分。
第一部分(第1自然段):藝術(shù)家與狗的故事
第二部分(2—10自然段):小狗包弟的故事
第三部分(11—13自然段):作者反省和懺悔
(根據(jù)學(xué)生的答案來進行分析,引導(dǎo)學(xué)生寫出正確的答案)
學(xué)生活動:學(xué)生快速通篇默讀后把文章分為三大部分,然后回答問題。
教學(xué)內(nèi)容:2.分析第一部分
問題:本文講的應(yīng)該是巴金先生和小狗包弟的故事,但為什么開頭第一自然段卻寫藝術(shù)家和狗的故事呢?這樣寫有什么作用呢?(請學(xué)生邊齊讀第一自然段的某些句子邊思考)
(根據(jù)學(xué)生的回答進行分析歸納和補充總結(jié)。解決問題“開篇寫一位藝術(shù)家與狗的故事有什么作用和意義?”)
學(xué)生活動:學(xué)生齊讀第一自然段后回答問題
教學(xué)內(nèi)容:3.分析第二部分
時間事件/情節(jié)情感語句
提問:請同學(xué)們根據(jù)時間找出和小狗包弟有關(guān)的事件或情節(jié),此中表達了作者什么樣的情感?你從文中哪些語句可以體會到這樣的情感?
請前后兩排同學(xué)為一個小組進行討論,討論后每組派一個代表發(fā)表意見,完成表格。
(課室內(nèi)走動,了解學(xué)生討論情況并進行引導(dǎo)。請學(xué)生回答后進行分析歸納
補充總結(jié))
學(xué)生活動:分組討論,討論后每小組派一位代表發(fā)表意見,共同完成表格
環(huán)節(jié):作業(yè)
教學(xué)內(nèi)容:1.根據(jù)對第二部分的學(xué)習,課后思考下面兩個問題:
(1)作者為什么要通過寫一只小狗的經(jīng)歷來反映文革現(xiàn)實呢?
(2)作者主要情感基調(diào)是什么?為什么要以此作為情感基調(diào)呢?
2.作者花了很大的篇幅寫第三部分,即寫作者的自我反省、歉疚和懺悔,請同學(xué)們預(yù)習第三部分后思考下面的問題:
你覺得作者僅是注重寫文革現(xiàn)實還是更注重寫作者的自我反省?
(三個問題在學(xué)生分組討論時寫在黑板上)
板書提綱:
1.釋題
2.作者及作品
3.字音
舔舔()叱罵()
作揖()解剖()
租賃()墮落()
籬笆()修葺()
4.文本分析
第一部分(第1自然段):藝術(shù)家與狗的故事:鋪墊
引出下文
對比:
第二部分(2—10自然段):小狗包弟的故事
時間事件/情節(jié)情感語句
第三部分(11—13自然段):作者反省和懺悔
5.作業(yè)
(1)作者為什么要通過寫一只小狗的經(jīng)歷來反映文革現(xiàn)實呢?
(2)作者主要情感基調(diào)是什么?為什么要以此作為情感基調(diào)呢?
(3)你覺得作者僅是注重寫文革現(xiàn)實還是更注重寫作者的自我反省?
《小狗包弟》學(xué)案
老師會對課本中的主要教學(xué)內(nèi)容整理到教案課件中,大家應(yīng)該開始寫教案課件了。我們制定教案課件工作計劃,才能對工作更加有幫助!你們會寫多少教案課件范文呢?為了讓您在使用時更加簡單方便,下面是小編整理的“《小狗包弟》學(xué)案”,僅供您在工作和學(xué)習中參考。
《小狗包弟》學(xué)案
學(xué)習目標:
㈠知識與技能:
1、了解作家巴金基本情況
2、理清全文的思路
㈡過程與方法:
⒈培養(yǎng)學(xué)生自己動手合作探究的能力。
⒉閱讀文本,理解作者對小狗包弟的感情變化及其原因。
⒊品味文本,感悟作者敢講真話、敢于自責的精神。
㈢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
⒈認識文革給人身心造成的巨大傷害,能夠正確評價作家放棄小狗包弟的行為。
⒉領(lǐng)會作者懺悔精神,培養(yǎng)學(xué)生的反省懺悔意識。
學(xué)習重點:領(lǐng)悟作家深刻的思想和真摯的感情。
學(xué)習難點:正確評價作家放棄小狗包弟的行為。
學(xué)習思路與方法:了解文革,導(dǎo)入新課??焖俑爬ㄎ囊?,把握作者的情感,探究文章的主旨。拓寬眼界,展開討論,進行價值觀教學(xué)。
課時:1課時
學(xué)習過程:
一、作家作品介紹
巴金,原名李堯棠,字芾甘,祖籍浙江嘉興,1904年11月25日生于四川成都一個官宦家庭。1928年完成第一部中篇小說《滅亡》,1929年在《小說月報》發(fā)表后引起強烈反響。后來又寫了“愛情三部曲”(《霧》、《雨》、《電》)和“激流三部曲”(《家》、《春》、《秋》)等小說,又發(fā)表中篇小說《寒夜》、《憩園》等。他的著作被譯為多種文字。1982年至1985年相繼獲得意大利但丁國際榮譽獎、法國榮譽勛章和香港中文大學(xué)榮譽文學(xué)博士、美國文學(xué)藝術(shù)研究院名譽院士稱號。
二、整體感知:
⒈學(xué)生自讀課文,通過工具書解決字詞
⒉這是一篇敘事性散文,有完整的故事情節(jié),請大家品讀全文,用自己的話概述文章內(nèi)容。
情節(jié)情感
引子
↓
開端
發(fā)展
↓
結(jié)局
↓
尾聲
三、情感把握
1.該篇敘寫了一個凄婉的故事,也流瀉了一段復(fù)雜的心理歷程,溶入了作者的悲歡怨恨之情。讓我們緊貼作者的心,仔細品讀感受作者的情緒流程。
2.學(xué)生品文體驗作品感情然后各抒己見
四、探究文旨、品味語言
探究、討論、交流:
1、包弟討人喜歡,作者卻不得不將它送走,為什么?
2、送走包弟后,作者為什么先是感覺輕松,隨后覺得沉重?
3、“您的小狗怎樣?”這句話反復(fù)出現(xiàn),有什么用意?
4、“整整十三年零五個月過去了”“整整”一詞有什么作用?
5、“滿園的創(chuàng)傷使我的心仿佛又給放在油鍋里熬煎”這句話如何理解?
6、“我懷念包弟,我想向它表示歉意?!比绾卫斫猓?/p>
課堂總結(jié):
巴金是現(xiàn)代中國不多的文學(xué)大師、思想家之一,他以豐碩的文學(xué)成果以及一生坦蕩無瑕圣哲般高貴的人品,向世人證明了愛心的價值、真誠的偉大,以及天才的光芒,他的名字必將與魯迅等人一樣,長留青史,像北斗一樣在天空閃爍!讓我們記住這位老人并學(xué)習這位老人的不斷進取的精神和嚴于解剖自己靈魂的勇氣,鑄造一種坦誠真實的人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