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三角函數的教案
發(fā)表時間:2020-04-15兩角和與差的正弦、余弦函數導學案。
第三章第二節(jié)兩角和與差的三角函數(一)
3.2.2兩角和與差的正弦、余弦函數
斗雞中學高一數學備課組設計人:強彩紅評審人:張博
【學習目標】
1.利用兩角差的余弦三角函數公式推導兩角和與差的其它三角公式
2.初步理解兩角和與差的正弦、余弦公式的結構及功能
3.能熟練利用公式解決簡單的化簡、求值問題.
【學習重點】
兩角和與差的正弦、余弦三角函數公式的推導
【學習難點】
能熟練利用公式解決簡單的化簡、求值問題.
【學習方法】
閱讀課本,獨立完成導學案
【學習過程】
一、自主學習
1.兩角和與差的余弦
2.兩角和與差的余弦公式是cos(+)=
3.cos()=,其中,為
2.兩角和與差的正弦
兩角和與差的正弦sin(+)
sin()=其中,為
3.
4.
5.
二、公式推導
sin(+)=sincos+cossin,sin()=sincoscossin.
證明:在兩角和的余弦公式中,利用誘導公式,可得到
sin(+)===sincos+cossin,
即sin(+)=sincos+cossin.
用代替上面公式中的,可得到sin(-)=sincos(-)+cossin(-),
三.活用公式
例1.計算:(1)cos65cos115cos25sin115
;
(2)cos70cos20+sin110sin20.
例2.已知sin=,cos=均為銳角,求cos()的值.
例3.(1)已知均為銳角且,求的值
(2)已知均為銳角,且,,求的值
三、鞏固公式
1.下列關系式中一定成立的是()
A.B.
C.D.
2.的值為()
A.B.C.D.
3..
3.,,則
4.
5.已知,且,求的值
四、歸納整理
1.本節(jié)課所學的知識內容有哪些?
2.本節(jié)課學習過程中,還有哪些不明白的地方,請?zhí)岢鰜怼?br>
3.通過本節(jié)課的學習,你有那些收獲呢?
五、課后鞏固練習
1.已知,,求的值
2.已知,且,求的值
相關推薦
兩角和與差的正弦
俗話說,磨刀不誤砍柴工。作為高中教師就要精心準備好合適的教案。教案可以讓講的知識能夠輕松被學生吸收,使高中教師有一個簡單易懂的教學思路。您知道高中教案應該要怎么下筆嗎?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兩角和與差的正弦”歡迎閱讀,希望您能夠喜歡并分享!
第2課時
【學習要求】
1.掌握兩角和與差的正弦公式及其推導方法。
2.通過公式的推導,了解它們的內在聯(lián)系,培養(yǎng)邏輯推理能力。
并運用進行簡單的三角函數式的化簡、求值和恒等變形。
3.掌握誘導公式
重點難點
重點:由兩角和的余弦公式推導出兩角和的正弦公式
難點:進行簡單的三角函數式的化簡、求值和恒等變形
【自學評價】
1.兩角和的正弦公式的推導
sin(+)=cos[(+)]
=cos[()]
=cos()cos+sin()sin
=sincos+cossin
即:
以代得:
2公式的分析,結構解剖:正余余正符號同。
【精典范例】
例1求值
【解】
例2:已知,求的值.
例3已知sin(+)=,sin()=求的值.
【解】
例4(1)已知,
求tanα:tanβ的值.
【解】
思維點拔:
由兩角和的余弦公式推導出兩角和的正弦公式,并進而推得兩角和的正弦公式,并運用進行簡單的三角函數式的化簡、求值和恒等變形。
【追蹤訓練一】:
1.在△ABC中,已知cosA=,cosB=,則cosC的值為()
(A)(B)
(C)(D)
2.已知,,,,求sin(+)的值.
3.已知sin+sin=,求cos+cos的范圍.
4.已知sin(+)=,sin()=,求的值.
4.已知sin+sin=
①cos+cos=②求cos()
【解】
【選修延伸】
例5化簡.
【解】
思維點拔:
我們得到一組有用的公式:
⑴sinα±cosα
=sin=cos.
(2)sinα±cosα
=2sin=2cos.
(3)asinα+bcosα
=sin(α+φ)
=cos(α-)
【追蹤訓練二】:
1.化簡
2.求證:cosx+sinx=cos(x).
3.求證:cosa+sina=2sin(+a).
學生質疑
教師釋疑
4.已知,求函數的值域.
5.求的值.
《兩角和與差的正弦、余弦、正切公式》教學反思
《兩角和與差的正弦、余弦、正切公式》教學反思
1、本節(jié)課的教學目標是通過復習,進一步理解兩角和與差的正弦、余弦和正切公式;利用兩角和與差的正弦、余弦和正切公式進行三角函數式的化簡、求值;通過復習兩角和與差的正弦、余弦、正切公式,自覺地利用聯(lián)系變化的觀點來分析問題,提高學生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教學的重點是兩角和與差的正弦、余弦和正切公式的應用.難點是求值過程中角的范圍分析及角的變換。
2、本節(jié)課中,自主學習的內容主要有兩角和與差的正弦、余弦和正切公式,共8個,二倍角公式及其變形;合作探究三角函數公式的基本應用與逆用,三角函數公式的變形應用,角的變換三類問題。
3、通過學生課前預習,達到對基本公式的掌握;通過課堂探究,培養(yǎng)學生自主解決問題的能力。
4、自主學習的內容主要是通過展示,在這個過程中,提出公式的證明與公式的推導等問題,達到對公式的掌握;合作探究的三個問題通過分組探究,各組討論,推選代表進行展示,在這個過程中,下面學生提出自己的看法見解,學習探究熱烈,氣氛深厚。
5、本節(jié)課美中不足的地方,自主學習展示中,用了較多的時間,在探究后面的三類問題時,時間略現緊張。
《兩角和與差的余弦公式》學案
一名合格的教師要充分考慮學習的趣味性,作為教師就要精心準備好合適的教案。教案可以讓學生們能夠更好的找到學習的樂趣,幫助教師掌握上課時的教學節(jié)奏。那么,你知道教案要怎么寫呢?小編收集并整理了“《兩角和與差的余弦公式》學案”,僅供參考,希望能為您提供參考!
《兩角和與差的余弦公式》學案
【學習目標】
1.了解兩角差的余弦公式的產生背景;
2.熟悉用向量的數量積推導兩角差的余弦公式的過程,通過對比,體會向量法的優(yōu)越性;
3.把握兩角和與差的余弦公式的結構特點,熟記公式,并能靈活運用.
【重點難點】
用向量的數量積推導兩角差的余弦公式
【預習指導】
1.左圖是我校桅桿標志,你有什么辦法可以知道其高度:
(1);
(2);
(3)如果有皮尺和測角儀等工具你會怎么辦?畫圖說明
(4)桅桿底部外側正在施工,有皮尺和測角儀等工具你會怎么辦?畫圖說明
2.閱讀課本P124_126,想想學好這節(jié)課該做好哪些知識準備:
(1)如何在單位圓中定義三角函數?如何用角表示終邊上點的坐標?
(2)三角函數線的意義?
(3)向量的夾角的定義及求法?
(4)向量的投影的定義?回顧一下我們是如何用投影證明向量的數量積的分配律?
【典型例題】
例1.利用兩角和與差的余弦公式求.
變式:利用兩角和與差的余弦公式推導下列誘導公式
例2.已知是第四象限的角,求的值.
變式:已知是第二象限角,求的值.
例3.已知均為銳角,且,求的值.
變式:
【當堂檢測】
1.求值:
2.
3.化簡
4.已知是銳角求
【課下拓展】
1.已知均為銳角,,求的值.
2.已知中,,求的值.
【思考】
你能由和差的余弦公式得到和差的正弦、正切公式嗎?
高中數學必修四3.1.2兩角和與差的正弦、余弦、正切公式(2)導學案
3.1.2兩角和與差的正弦、余弦、正切公式(2)
【學習目標】
1.領會兩角和與差的正弦、余弦、正切公式之間的內在聯(lián)系,并能靈活運用公式進行運算.
2.會推導并會應用公式(其中,.
【新知自學】
知識回顧
寫出下列公式:
對點練習:
1、
2、
3、
4、
【合作探究】
典例精析:
*例1、已知
求的值.
*變式練習:1、已知是第二象限角,又,則
例2、計算的值.
變式練習:2、化簡.
變式練習:3、化簡得()
A.B.
C.D.
規(guī)律總結:
怎樣化簡類型?
【課堂小結】
【當堂達標】
1.=()
A.B.
C.D.
2.可化為()
A.B.
C.D.
*3.若,則=
【課時作業(yè)】
1.在△ABC中,,則△ABC為()
A.直角三角形B.鈍角三角形
C.銳角三角形D.等腰三角形
2.△ABC中,若2cosBsinA=sinC則△ABC的形狀一定是()
A.等腰直角三角形B.直角三角形
C.等腰三角形D.等邊三角形
3.函數y=sinx+cosx+2的最小值是()
A.2-B.2+
C.0D.1
4.如果cos=-,那么cos=________.
*5.求函數y=cosx+cos(x+)的最大值
*6.化簡.
*7.已知<α<,0<β<,cos(+α)=-,sin(+β)=,求sin(α+β)的值.
8、在三角形ABC中,求證:
*9.已知函數
的最大值是1,其圖象經過點.
(1)求的解析式;
(2)已知,且
,求的值.
【延伸探究】
是否存在銳角和,使得(1)+2=;(2)同時成立,若存在,求出和的值,若不存在,請說明理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