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詩教案
發(fā)表時間:2020-12-07《木蘭詩》表格教案。
章節(jié)
七下第二單元
日期
1、20
主備人
李文亞
課時
2課時
課題
10、木蘭詩
教
學
目
標
知識
與
技能
1、初步了解南北朝民歌的特點和修辭特點。
2、學會誦讀和背誦這首古詩。
過程與方法
1、疏通文意,理清故事基本脈絡;
2、理解詩歌詳略安排的特點。
情感
態(tài)度
價值觀
1、感受木蘭代父從軍、保家衛(wèi)國的愛國主義精神。
2、培養(yǎng)主動探究的精神,享受探究問題的樂趣。
教學
重點
教學重點
討論和探究問題,養(yǎng)成利用各種渠道解決問題的能力。
教學
難點
教學難點
掌握“互文”“復沓”“對偶”“排比”等句式特點,并展開聯(lián)想和想象活動。
教學
方法
自主、合作、探究
板
書
設
計
木蘭詩
理清故事:
①停機嘆息,代父從軍
②準備出征,奔赴戰(zhàn)場
③征戰(zhàn)沙場,凱旋回朝
④建功受封,還朝辭官
⑤解甲還鄉(xiāng),親人團聚[幼兒教師教育網(wǎng) wwW.YJs21.cOm]
⑥雙兔難辯,隱喻作結(jié)
教學程序
教師活動
學生活動
設計意圖
復習
以舊帶新
確定目標
2分~5分
新課導入
問:中國(古今中外)有哪些著名的巾幗英雄?
(參考備案:穆桂英、劉胡蘭、秋瑾、鄧穎超、撒切爾夫人)
回答老師提出的問題
以舊帶新,在此基礎上自然導入
師生互動
25分
師
生
互
動
25分
師
生
互
動
25分
師生互動
25分
一、概括介紹《木蘭詩》是我國古典詩歌中一首膾炙人口的優(yōu)秀詩篇。是南北朝時北方民歌的杰作,是中國詩歌史上的一朵奇葩。《木蘭詩》與《孔雀東南飛》被譽為樂府民歌中的“雙璧”
二、教師范讀,學生齊讀,之后正字正音。
三、情節(jié)借助注釋逐句理解,理清故事
①停機嘆息,代父從軍
②準備出征,奔赴戰(zhàn)場
③征戰(zhàn)沙場,凱旋回朝
④建功受封,還朝辭官
⑤解甲還鄉(xiāng),親人團聚
⑥雙兔難辯,隱喻作結(jié)
四、千百年來,木蘭代父從軍的故事家喻戶曉,木蘭形象一直深受人們喜愛,體會并交流木蘭有哪些美好品德?
勤勞善良,堅毅勇敢,熱愛親人又報效國家,英勇善戰(zhàn),建立功勛。竭盡愛國之忠心,又不慕高官厚祿,這正是千百年來傳奇故事歷久不衰的原因。
五、小結(jié)課文
第二課時
教學設計與步驟:
一、誦讀《木蘭詩》,回憶情節(jié)內(nèi)容和人物形象
二、聽寫詞語,正字正音,加強基礎訓練
三、內(nèi)容研討
1.這首詩在敘事中十分注意到繁簡詳略的安排,哪些詳細寫,哪些簡略寫?這樣處理有什么作用?(答案略)
2.寫木蘭征戰(zhàn)準備,為什么要分東西南北來寫?有什么好處?(東西南北泛指,是一種排比鋪陳的寫法,翻譯時要注意互相交錯補充,從互文修辭角度來認識)
3.“將軍百戰(zhàn)死,壯士十年歸”是說將軍都戰(zhàn)死,壯士都歸家了嗎?如果不是,該如何理解?詩中還有哪些句子要互相交錯著來理解?
4.詩中兩次寫“不聞……但聞”這樣的句式有什么特點?目的何在?這樣的復沓形式詩中還有哪些?
5.研討課堂生成的新問題如“出郭相扶將”是爺娘互相攙扶還是見了木蘭一塊兒扶?再如結(jié)尾為何要寫到雄兔和雌兔,跟人物有什么關(guān)系?“撲朔迷離”的成語是什么意思等等。
四、民歌的特點是民間流傳許久的故事,經(jīng)文人整理所得,充滿傳奇色彩是眾人的智慧結(jié)晶,文學創(chuàng)作需要想象,美國迪士尼再創(chuàng)造的“花木蘭”動畫片更具有超凡的想像。因此我們也來一次想像訓練,各人自選片段(或“停機嘆息”或“征戰(zhàn)沙場”或“親人團聚”)擴充情節(jié)、豐富內(nèi)容,進行交流。
五、反復朗讀,當堂背誦。
六、布置作業(yè):
1、完成課后練習二、三
2、默寫你最喜歡的兩個自
學生傾聽,記憶“雙璧”
學生齊讀,之后正字正音。請學生代表把本課生字詞寫在黑板上,帶領(lǐng)同學學習。
借助注釋逐句理解情節(jié),理清故事
學生思考3分鐘后,自由發(fā)言,總結(jié)歸納。
在老師的點撥下,小結(jié)課文
誦讀《木蘭詩》,回憶情節(jié)內(nèi)容和人物形象
聽寫詞語,正字正音
四人一小組,分組討論,合作探究,然后匯報交流
四人一小組,分組討論,合作探究,然后匯報交流
想像訓練,各人自選片段(或“停機嘆息”或“征戰(zhàn)沙場”或“親人團聚”)擴充情節(jié)、豐富內(nèi)容,進行交流。
朗讀并背誦課文
學生獨立完成作業(yè)
了解《木蘭詩》的地位,提高學生的重視程度
讀中學,并檢查學生的預習情況,讓學生養(yǎng)成良好的預習習慣。
理清故事情節(jié),達到對課文的整體感知。
理解人物形象,向英雄人物學習。
梳理課文內(nèi)容,使所學知識形成系統(tǒng)。
溫故知新
夯實基礎
培養(yǎng)學生研讀與賞析的能力,突破文章的重難點。
培養(yǎng)學生研讀與賞析的能力,突破文章的重難點。
想像與說話相結(jié)合訓練,培養(yǎng)學生能力
名篇佳作積累,吸取我國古代民歌的精華。
實踐練兵,檢查學生知識掌握情況
鞏固提高
13分~15分
當堂訓練:
1、默寫文中的三組排比句
2.自編6—8道理解性默寫填空題
3、假如你是木蘭十年征戰(zhàn)時的戰(zhàn)友,請寫出你眼里的和你心里的木蘭的形象。
4、假如當年的木蘭來到我們身邊,你將怎樣歡迎她?還將怎樣跟她當面交流?
學生獨立完 成 老師設計的題目
夯實所學,檢查教與學的效果
課后反思
擴展閱讀
木蘭詩
教案課件是每個老師工作中上課需要準備的東西,是認真規(guī)劃好自己教案課件的時候了。只有規(guī)劃好教案課件工作計劃,才能更好地安排接下來的工作!究竟有沒有好的適合教案課件的范文?為此,小編從網(wǎng)絡上為大家精心整理了《木蘭詩》,歡迎閱讀,希望您能閱讀并收藏。
木蘭詩教學目標
1.理解木蘭這一人物形象,學習木蘭的精神和品格。
2.學習民歌的語言特色。
3.有感情地朗讀、背誦課文。
教學重難點
1.理解木蘭這一人物形象,學習木蘭的精神和品格。
2.學習民歌的語言特色
3.有感情地朗讀、背誦課文。
教學課時一課時。
自學內(nèi)容:
1、朗讀詩歌,了解詩歌內(nèi)容。
2、熟悉詩歌,把握人物形象。
3、三讀詩歌,賞析寫作特點。
教學內(nèi)容:
教師導入
學生聽豫劇《花木蘭》選段,讓學生自由談一下對木蘭這一人物及其故事的了解。然后導入新課。(板書課題。)
一、四次挑錯
(一)木蘭“嘆惜”不可愛。(理解人物形象也有一個平常人的情感。)
(二)木蘭“買東西”不可愛。(學習互文的修辭)
(三)木蘭想家不可愛。
(四)木蘭辭官有點傻。(簡要了解古代官制及男尊女卑的社會背景。)
二、三次改詩
(一)師改第3段,變詳為略。(無法表現(xiàn)出木蘭出征前緊張的準備工作)
(二)生改第4段,變略為詳。(改變之后的戰(zhàn)爭血腥場面與全文不協(xié)調(diào),也沖淡了木蘭的形象。)
(三)生改結(jié)尾段,變隱為顯。(無法體現(xiàn)出含蓄凝練的語言美。)
三、兩次訓練
1、請選擇自己喜歡的或認為美妙的句子或詞,用“表現(xiàn)了(說明了,看出了)?!钡母袷綄懸痪浞治鲈u論的話。
2、填空:“木蘭,你讓我想起了;木蘭,你讓我感到了。”
一點質(zhì)疑
問題:學完全文之后,你有什么不理解的嗎?
教學反思:
本節(jié)課的課堂教學完全教給學生自己來說、來學、來思考,我設計的幾個挑錯、改詩,學生對此形式很有興趣,學習積極性很高,將平時的老師提問被動學習轉(zhuǎn)變?yōu)橹鲃铀伎迹@是我很欣喜的一點。由這節(jié)課,我也想:我們平時備課時需要多動腦子,多設計一些能讓學生感興趣的、有話可說、積極思考的問題形式,真正將課堂的有效性與有趣性結(jié)合起來。這除了我們有靈敏的思維之外,也需要大量的學習。
第三單元
單元教材分析:
這個單元共五篇課文,其中四篇是現(xiàn)代文,寫鄧稼先、聞一多、貝多芬和福樓拜。鄧稼先是科學家,聞一多是學者、詩人和民主戰(zhàn)士,貝多芬是音樂家,福樓拜等四位作家名氣和地位都及不上前三位,但這篇文章寫的是群像,因此也選作課文。
學習四篇現(xiàn)代文,按照單元教學目標,“要理清作者的思路,深入理解課文的思想內(nèi)容”
《鄧稼先》共六個部分。第一部分是引子,或者叫前言,作者從中國近一百多年來歷史的背景上,推出鄧稼先。第二部分簡單介紹鄧稼先的生平、經(jīng)歷和主要貢獻,點明鄧稼先是“兩彈”元勛。第三部分把鄧稼先與奧本海默作對比,進一步突現(xiàn)鄧稼先的精神品格:“鄧稼先是中國幾千年傳統(tǒng)文化所孕育出來的有最高奉獻精神的兒子”“是中國共產(chǎn)黨的理想黨員”。這一部分可以說是第二部分的補充。第四部分從作者得知中國的原子武器完全是自力更生搞出來的,感情上受到極大震蕩的角度,進一步突出鄧稼先貢獻之巨大、之可貴。這一部分也可以說是第二部分的補充。第五部分把第二部分寫到的鄧稼先的能力、精神和品格具體化,文中引用唐代《吊古戰(zhàn)場文》和五四時代的《中國男兒歌》更增加了鄧稼先精神的悲壯色彩。第六部分是前五個部分內(nèi)容的升華,也是全文的總結(jié)。文章相對其他課文來說,長了一些,但思路嚴密而清楚。
《聞一多先生的說和做》是以議論為線索來結(jié)構(gòu)全文的:開頭兩段是第一部分的敘述綱領(lǐng),第七段是第一部分的總結(jié),這兩處都是議論;第八、九兩段是第二部分的綱,最后一段則是第二部分的總結(jié),也是全文的總結(jié),這些都是議論;作為兩個部分之間過渡的第七、八兩段也是議論。全文結(jié)構(gòu)嚴謹,思路也很清楚。
《音樂巨人貝多芬》寫的是“客人”訪問貝多芬的全過程,基本上是按照時間順序來寫的。文章開頭,“客人敲開了貝多芬的家門”,然后,客人來“到貝多芬工作的屋子”;貝多芬這時出現(xiàn)了,客人“默不作聲地望著他”;接著,“客人小心翼翼地遞過去一張字條”,貝多芬說話了,“客人不停地記述下來”;最后,貝多芬留客人吃飯,在餐桌上貝多芬對客人大聲地說話。全文條理清晰。
《福樓拜家的星期天》寫的是一次聚會,基本上也是按照時間順序來寫的。文章先簡單交代福樓拜家,接著寫道“第一個來到的往往是伊萬屠格涅夫”,就描寫屠格涅夫;然后寫道,“過了一會兒,都德也來了”,就描寫都德,然后寫道,“接著來的是左拉”,就描寫左拉;然后寫道,“漸漸地,人越來越多”,就描寫福樓拜;最后寫道,“最后,他的朋友們一個個陸續(xù)走了”,就寫福樓拜送客。作者思路十分清楚。
理清思路有助于“深入理解課文的思想內(nèi)容”。課文中作者思路一旦理清以后,對鄧稼先、聞一多、貝多芬和福樓拜等四位作家的理解,肯定會更加深入。反過來,對課文的思想內(nèi)容有更深入的把握,對作者思路的認識也會更加清楚。這是相反相成,互為作用的。
除了達到“理清作者的思路,深入理解課文的思想內(nèi)容”這個單元教學目標以外,當然還要讓學生把各篇課文的精華學到手。課文精華也許與教學目標一致,也許與教學目標不一致。對后者,在教學中要格外注意。
《鄧稼先》一文,要注意作者帶著傳統(tǒng)意識,全球視野,歷史眼光,民族感情來寫作本文,因此能從近一百多年來的中國歷史背景上落筆,能把主人公與美國原子武器之父對比著寫,能從中國幾千年傳統(tǒng)文化、從中華民族奮斗史的高度來寫。這是大手筆,一般人難以企及。值得學生為之探究。
《聞一多先生的說和做》一文,要注意作者怎樣在一千多字中,突出地表現(xiàn)聞一多先生思想品格的最本質(zhì)特征。精選的典型事例,精致嚴謹?shù)慕Y(jié)構(gòu),精練的詩一般的語言,精當?shù)氖闱樾宰h論,使這篇文章充滿了感人的力量。上述種種,值得學生好好揣摩。
《音樂巨人貝多芬》一文,要注意作者怎樣通過寫一次會見,通過描寫主人公的肖像、行動和語言來表現(xiàn)貝多芬“堅忍無比的生的意志”。能抓住特征寫,用詞精當而生動,值得學生好好學習。
《福樓拜家的星期天》一文,要注意作者怎樣通過寫一次聚會,通過寫福樓拜、屠格涅夫、都德和左拉的肖像、語言和行動,表現(xiàn)出他們各自的思想性格特點。讓學生認真揣摩寫人怎樣抓住人物特點,怎樣做到聲情并茂,從表情寫到內(nèi)心,怎樣在記敘中插入抒情、議論。
文言文《孫權(quán)勸學》主要讓學生讀讀背背,了解內(nèi)容大意。文言實詞、虛詞和特殊句式,均不作要求。
綜合性學習《我也追“星”》,主要是通過語文實踐活動,提高口語交際能力和寫作能力??梢栽谌椫腥芜x一項。首先要激發(fā)學生的興趣和動機;其次要注意同學之間的相互啟發(fā)、激勵、合作;第三要重過程,每位學生都要參與,參與了就好,只要盡力了,就應給。予適當鼓勵。
《木蘭詩》教案
教案課件是每個老師工作中上課需要準備的東西,大家在認真準備自己的教案課件了吧。我們制定教案課件工作計劃,可以更好完成工作任務!你們清楚教案課件的范文有哪些呢?小編特地為您收集整理“《木蘭詩》教案”,歡迎您閱讀和收藏,并分享給身邊的朋友!
《木蘭詩》教案
一、教學目標
【知識與能力】
結(jié)合注釋解釋全文大意,理清故事脈絡;了解樂府民歌知識;理解文中所涉及的互文、對偶、排比等修辭。
【過程與方法】
學生通過朗讀、閱讀和品味語言等方法,結(jié)合教師解釋和自主合作交流等方式,在理解故事脈絡的基礎上分析木蘭的人物形象。
【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
學生通過學習本文,領(lǐng)略到以木蘭為代表的古代勞動人民的樂觀勇敢和愛國主義精神。
二、教學重難點
【教學重點】學生通過朗讀、閱讀和品味語言等方法,結(jié)合教師解釋和自主合作交流等方式,在理解故事脈絡的基礎上分析木蘭的人物形象。
【教學難點】學生通過學習本文,領(lǐng)略到以木蘭為代表的古代勞動人民的樂觀勇敢和愛國主義精神。
三、教學方法
談話法、小組合作探究法、多媒體輔助教學法。
四、教學過程
(一)創(chuàng)設情境,導入新課
1.大家好,我們現(xiàn)在開始上課。在我們上課之前,先請大家來看一段動畫片《木蘭》的視頻。(播放)介紹:這段表演截取自好萊塢卡通片《花木蘭》。你們看到木蘭說著英文是不是感到有些違和呢?花木蘭到底是一位怎樣的女性,在國際上產(chǎn)生了這么大的影響呢?今天我們就來學習一下這首關(guān)于木蘭的長詩《木蘭詩》
2.用PPT出示《木蘭詩》相關(guān)知識如下:
《木蘭詩》是一首北朝民歌,是一首長篇敘事詩,選自宋朝郭茂倩編的《樂府詩集》,這是南北朝時北朝民歌的代表作?!皹犯姟笔抢^《詩經(jīng)》《楚辭》之后,在漢魏六朝文學史上出現(xiàn)一種能夠配樂歌唱的新詩體。《木蘭詩》與《孔雀東南飛》,被稱為“樂府雙璧”?!皹犯北臼枪偈鸬拿Q,負責制譜作曲,訓練樂工,采輯詩歌民謠,以供朝廷祭祀宴享時演唱,并可以觀察風土人情,考查政治得失。
(二)通讀全文,整體感知
1.通讀課文,結(jié)合注釋理解文章大意。
2.用PPT展示本文生詞“唧唧、機杼、可汗、鞍韉、轡頭、濺濺、胡騎、朔氣、舊時裳、理云鬢”
3.請學生簡述故事的脈絡是怎樣的。
(起:1-3段---替父從軍;承:第4段---征戰(zhàn)沙場;轉(zhuǎn):5-6段---辭官還鄉(xiāng);合:第四段---故事結(jié)局)
(三)細讀課文,深入研讀
學生對故事已有了全局上的把握,本文故事是圍繞人物展開,分析出人物的特色,故事的關(guān)鍵就把握住了。教師將下列問題用PPT出示,請學生默讀,然后教師點名回答。
1.從第一部分可以看出,木蘭有什么擔憂?能看出木蘭怎樣的品質(zhì)?
(家里沒有男丁,父親要去充軍。木蘭對長輩的關(guān)愛,對家庭的責任感,以及勇敢果斷的性格。)
2.從第二部分我們能看出木蘭怎樣的品質(zhì)?
(身為女子,戰(zhàn)場上奮勇殺敵,巾幗不讓須眉。表現(xiàn)出木蘭勇敢無畏愛國的英雄氣概)
3.從第三部分,我們能看出木蘭怎樣的品質(zhì)?
(木蘭請求辭官還鄉(xiāng),說明木蘭不慕名利,情系故鄉(xiāng),熱愛和平生活;同行十二年,戰(zhàn)友未發(fā)現(xiàn)木蘭是女子,說明木蘭謹慎小心又機智。)
4.請同學們總結(jié)一下木蘭是一個怎樣的人?
(木蘭是一位深愛家人,熱愛和平生活,同時又英勇果敢,謹慎機制,不慕名利又愛國的女性。)
(四)小組討論,拓展延伸
《木蘭詩》是一首樂府長詩,既然是詩,就同樣有很多詩的特點,詩歌中常常蘊含著豐富的修辭,請同學們結(jié)合具體文本找找看,本文中都包含哪些修辭?
對比閱讀《陌上?!?,結(jié)合修辭分析兩篇文章所展現(xiàn)的主角的品質(zhì)精神。
(五)回顧全文,小結(jié)作業(yè)
小結(jié):結(jié)合板書請學生集體簡述本文說明的內(nèi)容,結(jié)束課文。
作業(yè):請學生結(jié)合課文中所提到的修辭,寫一篇200字左右的習作,內(nèi)容自定,要求用到文中提到的所有修辭。注意語言表述行文條理,邏輯清晰。
五、板書設計
《木蘭詩》
老師工作中的一部分是寫教案課件,大家應該要寫教案課件了。只有制定教案課件工作計劃,可以更好完成工作任務!你們到底知道多少優(yōu)秀的教案課件呢?小編特地為您收集整理“《木蘭詩》”,歡迎閱讀,希望您能夠喜歡并分享!
《木蘭詩》
教學目標:
1、初步了解南朝民歌的特點和修辭特點。
2、學會誦讀和背誦這首古詩。
3、培養(yǎng)探究能力
教學重點
討論和探究問題,養(yǎng)成利用各種渠道解決問題的能力。
情感、態(tài)度和價值觀目標:
1、感受木蘭代父從軍、保家衛(wèi)國的愛國主義精神。
2、培養(yǎng)主動探究的精神,享受探究問題的樂趣。
教學用時:兩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導入
問:中國(古今中外)有哪些著名的巾幗英雄?
參考備案:穆桂英、劉胡蘭、秋瑾、鄧穎超、撒切爾夫人、
二、簡介背景
欣賞京劇、豫劇、動畫片、郵票等簡單片段,激發(fā)興趣。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良好的興趣可以轉(zhuǎn)化為學習的動力。觀察學生對學習是否感興趣可以先看學生的注意力是否集中到學習的活動內(nèi)容中,再看學生對學習的內(nèi)容和方式是否感到興奮、愉悅,然后看學生是否具有進一步學習的愿望。一個好的活動內(nèi)容和方式,常常使一些學生在完成了正規(guī)的活動內(nèi)容之后,還想繼續(xù)進行。
三、配樂朗讀
達到整體感知的目的,也為背誦打下基礎。
四、復述故事
進一步感知課文,也為下面的探究服務。
第二課時
一主動發(fā)現(xiàn)問題,尋找探究點
問題(包括老師提出的啟發(fā)性問題)展開討論,討論的形式可以靈活多樣。
探究點參考備案:
1、南朝民歌的修辭運用(或特點)
2、從《木蘭詩》中看中國古代女子的服飾
3、從《木蘭詩》中“爺”的稱呼看中國古代的稱呼與地位
4、中國古代幾次的女扮男裝出征的巾幗英雄
5、我對木蘭的看法
6、詩歌的凝練的語言分析
7、木蘭為什么不當官?(古代女子的三從四德)
8、中國古代著名女子研究(要做名女人,從正道上講,須合于立德、立功、立字三標準。班昭、孟光是為以立德聞名;花木蘭、梁紅玉是為以立功出名;李清照、朱淑貞是以立字聞世。)
9、中外影視作品對木蘭形象塑造的差異。
二學生合作探究
主要指學生能否圍繞著探究點,通過探索活動(可以是實踐活動、小組討論、看教科書、看錄像等多種形式),向教科書、教師、同學大膽質(zhì)疑問難、提出見解
培養(yǎng)學生具有良好的行為習慣,遵守活動規(guī)則,會傾聽、理解別人的發(fā)言,主動自覺的與別人合作,共同完成學習任務。
三流探究成果
指通過探究活動,學生與老師、學生與學生之間可以對共同關(guān)心的某些問題達成共識,可以對某些問題做出合理的解釋,也可以通過動腦、動手解決某些問題或?qū)ふ业浇鉀Q問題的有效辦法、途徑。
四自由誦讀課文,直至背誦。
五布置作業(yè)
建議:以《木蘭詩》為例,第八周的這堂課是否可以上成學生合作探究活動課(第六個教學過程),或探究結(jié)果匯報課(第七個教學過程)。
教后記:這首詩寫的是花木蘭替父從軍的故事,充滿了傳奇色彩。千百年來,花木蘭這一巾幗英雄的形象家喻戶曉,深受人們的喜愛。學生在學習的時候可以抓住全詩明朗剛健、質(zhì)樸生動,具有濃郁的民族情味的特點,背誦起來也是朗朗上口,不是那么的枯燥。
《木蘭詩》設計二
第一課時
教學目標:
1.了解《木蘭詩》有關(guān)的文學常識;
2.疏通文意,理清故事基本脈絡;
3.體會木蘭替父從軍的高尚情感及愛國熱情。
教學設計與步驟:
一、播放一段美國迪士尼動畫巨片《木蘭詩》的一個片斷作為激趣手段。
二、概括介紹《木蘭詩》是我國古典詩歌中一首膾炙人口的優(yōu)秀詩篇。是南北朝時北方民歌的杰作,是中國詩歌史上的一朵奇葩?!赌咎m詩》與《孔雀東南飛》被譽為樂府民歌中的“雙璧”
三、教師范讀,學生齊讀,之后正字正音。
四、情節(jié)借助注釋逐句理解,理清故事
①停機嘆息,代父從軍
②準備出征,奔赴戰(zhàn)場
③征戰(zhàn)沙場,凱旋回朝
④建功受封,還朝辭官
⑤解甲還鄉(xiāng),親人團聚
⑥雙兔難辯,隱喻作結(jié)
五、千百年來,木蘭代父從軍的故事家喻戶曉,木蘭形象一直深受人們喜愛,體會并交流木蘭有哪些美好品德?
勤勞善良,堅毅勇敢,熱愛親人又報效國家,英勇善戰(zhàn),建立功勛。竭盡愛國之忠心,又不慕高官厚祿,這正是千百年來傳奇故事歷久不衰的原因。
六、小結(jié)課文
第二課時
教學目標:
1.反復誦讀,盡可能當堂背誦,并注意理解性背誦和默寫。
2.理解詩歌詳略安排的特點。
3.掌握“互文”“復沓”“對偶”“排比”等句式特點,并展開聯(lián)想和想象活動。
教學設計與步驟:
一、誦讀《木蘭詩》,回憶情節(jié)內(nèi)容和人物形象
二、聽寫詞語,正字正音,加強基礎訓練
三、內(nèi)容研討
1.這首詩在敘事中十分注意到繁簡詳略的安排,哪些詳細寫,哪些簡略寫?這樣處理有什么作用?(答案略)
2.寫木蘭征戰(zhàn)準備,為什么要分東西南北來寫?有什么好處?(東西南北泛指,是一種排比鋪陳的寫法,翻譯時要注意互相交錯補充,從互文修辭角度來認識)
3.“將軍百戰(zhàn)死,壯士十年歸”是說將軍都戰(zhàn)死,壯士都歸家了嗎?如果不是,該如何理解?詩中還有哪些句子要互相交錯著來理解?
4.詩中兩次寫“不聞……但聞”這樣的句式有什么特點?目的何在?這樣的復沓形式詩中還有哪些?
5.研討課堂生成的新問題如“出郭相扶將”是爺娘互相攙扶還是見了木蘭一塊兒扶?再如結(jié)尾為何要寫到雄兔和雌兔,跟人物有什么關(guān)系?“撲朔迷離”的成語是什么意思等等。
四、民歌的特點是民間流傳許久的故事,經(jīng)文人整理所得,充滿傳奇色彩是眾人的智慧結(jié)晶,文學創(chuàng)作需要想象,美國迪士尼再創(chuàng)造的“花木蘭”動畫片更具有超凡的想像。因此我們也來一次想像訓練,各人自選片段(或“停機嘆息”或“征戰(zhàn)沙場”或“親人團聚”)擴充情節(jié)、豐富內(nèi)容,進行交流。
五、反復朗讀,當堂背誦。
六、布置作業(yè):
1.完成課后練習二、三
2.自編6—8道理解性默寫填空題
3、假如你是木蘭十年征戰(zhàn)時的戰(zhàn)友,請寫出你眼里的和你心里的木蘭的形象。
4、假如當年的木蘭來到我們身邊,你將怎樣歡迎她?還將怎樣跟她當面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