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語文微課教案
發(fā)表時間:2020-11-02氧氣。
做好教案課件是老師上好課的前提,大家應該在準備教案課件了。教案課件工作計劃寫好了之后,才能更好的在接下來的工作輕裝上陣!哪些范文是適合教案課件?下面是小編精心收集整理,為您帶來的《氧氣》,歡迎您閱讀和收藏,并分享給身邊的朋友!
《氧氣》
課題:氧氣
學案
年級:三科目:化學主備教師:第(10)周星期()
課題3氧氣
【學習目標】
1.能記住氧氣的主要物理性質。
2.能會描述硫、木炭、鐵絲在空氣中和在氧氣中燃燒的現(xiàn)象,從而記住氧氣的化學性質。
3.能記住化合反應、氧化反應的概念及二者的區(qū)別。
【預習導學】
1.根據你學過的知識,說一說氧氣有哪些有用途?
2.根據你學過的知識和已有的生活經驗,盡可能多的說出氧氣的性質?
一、氧氣的物理性質:
觀察教師展示的一瓶氧氣;也可以閱讀課本P34頁第一段內容;也可以相互討論、交流。
【課堂反饋練習一】:請用恰當?shù)淖衷~完成下面填空
在通常狀況下,氧氣是一種色、味、密度比空氣、溶于水的氣體,熔點、沸點都很。
二、氧氣的化學性質:
一、觀察教師演示【實驗2-2】,完成下表:
實驗步驟實驗現(xiàn)象結論
把帶有火星的木條伸入到盛有氧氣的集氣瓶中
【課堂反饋練習二】
1、現(xiàn)有一瓶無色無味的氣體,如何用實驗的方法證明它是氧氣。請你敘述實驗步驟、現(xiàn)象和結論。
2、現(xiàn)有兩瓶氣體,一瓶是空氣,一瓶是氧氣,如何把它們區(qū)別開來?請你敘述實驗步驟、現(xiàn)象和結論。
二、觀察教師演示硫、木炭、鐵絲的實驗,分別在空氣中、氧氣中燃燒,并完成下表:
物質名稱在空氣中燃燒在氧氣中燃燒文字表達式
硫
木炭
鐵絲
三、通過觀察上述三個文字表達式,比較它們有哪些共同點?
共同點一:
結論:化合反應:
共同點二:
結論:氧化反應:
【課堂討論】
1、木炭和硫分別在空氣里燃燒和在氧氣里燃燒的現(xiàn)象不同,這說明了什么?
2、在硫燃燒和鐵絲燃燒的集氣瓶中要先放一些水,目的是什么?能否用其他的物質來代替?
3、做鐵絲在氧氣中燃燒時沒有觀察到鐵絲燃燒,其原因可能是什么?
【總結歸納】
談一談本節(jié)你學習了哪些知識?有哪些收獲?
【達標練習】
1.有關氧氣的敘述正確的是()
A.氧氣的化學性質非常活潑,常溫下能與所有的物質發(fā)生化學反應
B.物質與氧氣發(fā)生的反應都是氧化反應
C.物質與氧氣發(fā)生的氧化反應都是發(fā)光、放熱的劇烈反應
D.魚、蝦等能在水中生存,是由于氧氣易溶于水
2.下列反應屬于氧化反應,但不屬于化合反應的是()
A.乙炔+氧氣二氧化碳+水B.鐵+氧氣四氧化三鐵
C.氧化汞汞+氧氣D.氫氣+氧化銅銅+水
3.下列物質:①硫;②鐵;③碳;④蠟燭。它們在氧氣中燃燒(用相應的序號填空):發(fā)出明亮的藍紫色火焰的是;產生帶刺激性氣味的氣體是;能生成黑色固體的是;產生無色無味的氣體并能使澄清石灰變渾濁的是;發(fā)出白光,放出熱量,在瓶壁上有水霧出現(xiàn)的是。
4.按要求寫出下列反應的文字表達式
(1)一種黑色固體在氧氣中燃燒,發(fā)出白光,產生能使澄清石灰水變渾濁的氣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有白煙生成的化合反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在氧氣中劇烈燃燒,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體的化合反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現(xiàn)有三瓶無色氣體,它們分別是空氣、氧氣和氮氣,如何把它們區(qū)別開來?請你敘述實驗步驟、現(xiàn)象和結論。
《氧氣》實施方案
課題:氧氣
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
⒈掌握氧氣的物理性質
⒉通過實驗,掌握氧氣的化學性質
過程與方法:
1.通過演示實驗,使學生學會準確描述反應現(xiàn)象,從而記住氧氣的化學性質
2.對硫、木炭、鐵絲與氧氣的反應的文字表達式進行分析,使學生能區(qū)別化合反應與氧化反應
情感目標:
初步形成“性質決定用途,用途體現(xiàn)性質”的化學思想
學習重點:
氧氣的物理性質和化學性質
學習難點:
氧氣的化學性質
學習過程:
一.預習并完成自學提綱之“預習導學”部分
二.新授
1、導入:剛才同學們根據學過的知識和已有的生活經驗,對氧氣的有關性質說的很多了。下面我們從研究物質的一般規(guī)律即:物理和化學性質兩個方面來進行學習和總結。
2、氧氣的物理性質
【教學措施】觀察教師展示的一瓶氧氣,也可以閱讀課本P34第一段內容,也可以相互討論交流完成自學提綱之“課堂反饋練習一”
【學法指導】學生相互訂正后識記約2分鐘
3、氧氣的化學性質
【教學措施】1.教師演示實驗2-2,并要求學生認真觀察并完成自學提綱之“第一個表格”。
【學法指導】1.學生獨立完成自學提綱之“課堂反饋練習二、1”
【教學措施】2.[教師一定要給出此類題目的解題步驟:步驟、現(xiàn)象、結論]
將帶火星的木條伸入集氣瓶中,若木條復燃,則證明該氣體是氧氣。
【學法指導】2.學生思考后搶答自學提綱之“課堂反饋練習二、2”
【教學措施】3.[教師一定要給出此類題目的解題步驟:步驟、現(xiàn)象、結論]
將帶火星的木條分別伸入兩個集氣瓶中,小木條能復燃的是氧氣,則另一瓶是空氣。
【教學措施】4.觀察教師演示實驗,學生完成自學提綱(二)中的表格
物質在空氣中燃燒在氧氣中燃燒文字表達式
硫發(fā)出淡藍色火焰,放出有刺激性氣味的氣體發(fā)出藍紫色火焰,放出有刺激性氣味的氣體略
木炭發(fā)出紅光劇烈燃燒,發(fā)出白光略
鐵絲劇烈燃燒,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體略
【學法指導】要求學生認真觀察并練習用標準語言加以描述。
4、小組討論自學提綱(三)約5分鐘
【教學措施】引導歸納共同點1與2,并給出準確定義。
化合反應:兩種或兩種以上的物質反應生成一種物質的化學反應。
氧化反應:物質與氧氣發(fā)生的反應。
【學法指導】學生識記并學會舉例
5、小組討論自學提綱之“課堂討論1、2、3”約5分鐘
【教學措施】因題目有難度,教師巡視并參與小組討論,個別指導。
【學法指導】對學生回答中有錯誤和不準確的及時加以糾正和補充。
三.課堂小結
【教學措施】1.學生談收獲
【教學措施】2.若學生答不全,教師予以引導,如“可以從……方面入手談一下”。
【學法指導】⑴認識物質的規(guī)律
⑵化學反應及化學性質和現(xiàn)象
⑶反應的類型
四.達標檢測約5-6分鐘
【目標】1.學會使用基本的化學用語
2.鞏固本節(jié)所學內容
五.作業(yè)布置:⑴課后習題3、4做到作業(yè)本上
⑵課下完成課后習題5
附板書設計:
氧氣
一、氧氣的物理性質
二、氧氣的化學性質
①能使帶火星的木條燃燒
②與硫的反應
③與木炭的反應
④與鐵的反應
教學反思:
通過本節(jié)的學習來看,學生對于氧氣的物理性質容易理解和掌握。對化學性質的掌握有一定難度,究其原因是由于初次接觸對某一專門的物質進行此類方式的學習,另外一點是學生對于反應的描述仍不夠全面和準確,在今后的學習中應著重加強這兩個方面的練習。
延伸閱讀
制取氧氣
教案課件是老師需要精心準備的,是認真規(guī)劃好自己教案課件的時候了。認真做好教案課件的工作計劃,才能促進我們的工作進一步發(fā)展!有沒有出色的范文是關于教案課件的?下面是小編精心為您整理的“制取氧氣”,歡迎閱讀,希望您能夠喜歡并分享!
課題
第二單元我們周圍的空氣
課題3制取氧氣(第2課時)
課型
新授
教學媒體
多媒體、實驗器材
教
學
目
標
知識
技能
1.知道實驗室制氧氣的兩套儀器裝置、收集方法、驗滿、檢驗及操作注意事項,初步掌握用高錳酸鉀制取氧氣的實驗操作;
2.練習連接儀器的基本操作,動手制取氧氣并試驗氧氣的性質。
過程
方法
1.學習反應物的狀態(tài),反應條件,反應的原理決定實驗裝置;氣體的性質決定氣體的收集方法和驗滿方法;
2.通過實驗制取氧氣并驗證氧氣的性質培養(yǎng)學生的動手能力。
情感
態(tài)度
通過實驗探究激發(fā)學生學習化學的積極性和主動性
教學重點
實驗室制取氧氣的實驗裝置及其操作方法。
教學難點
熟練規(guī)范地制取氣體并驗證性質
教學內容及問題情境
學生活動
設計意圖
復習提問引入新課
實驗室制取氧氣一般用的是什么藥品?其反應原理的文字表達式怎樣書寫?
【設問】實驗室用什么樣的裝置制取氧氣?
活動探究制取裝置
1.過氧化氫溶液制取氧氣的發(fā)生裝置
【演示】在小試管中加入二氧化錳,滴入幾滴過氧化氫溶液,要得到并收集氧氣需增加什么儀器?可以用哪些容器替代試管作反應的容器?
【展示】錐形瓶、廣口瓶、燒瓶
【討論】若要持續(xù)添加過氧化氫溶液,應增加什么儀器?若要控制反應的速率應該用什么儀器,長頸漏斗還是分液漏斗?
【展示】三套過氧化氫制取氧氣的發(fā)生裝置
(1)(2)(3)
引導學生比較三套裝置的優(yōu)缺點
【設問】:如果以高錳酸鉀為原料制取氧氣,用上面的裝置可以嗎?
若不行你將進行怎樣的改動?
2.【展示】高錳酸鉀制取氧氣的發(fā)生裝置
3.氧氣的收集方法。
教學內容及問題情境
【提問】收集氣體可以采用什么裝置?
引導學生結合氧氣的物理性質分析收集方法
【探究】發(fā)生裝置的選擇跟哪些因素有關,(引導):(1)讓學生觀察藥品也就是反應物的狀態(tài)(2)實驗室制氧氣需要的反應條件(3)歸納【探究】實驗室收集氣體裝置的選擇與哪些因素有關。引導探索操作步驟
【設問】用高錳酸鉀制取氧氣如何操作?
(指導閱讀)課本第40頁?!拘〗Y】
高錳酸鉀制取氧氣的操作步驟:查(茶)裝(莊)定點收離(利)熄(息)
【投影展示】討論題
1、如何檢查氣體發(fā)生裝置的氣密性?
2、為什么要在試管口放一團棉花?
3、為什么試管口要略向下傾斜?
4、導管口開始有氣泡放出時,不宜立即收集,為什么?
5、停止加熱時,先熄滅酒精燈,再把導管移出水面,可能會造成什么后果?
在學生回答問題的過程中用課件展示錯誤操作導致的后果
【展示】1.試管口向上傾斜導致試管炸裂的動畫2.試管局部受熱導致試管炸裂的動畫3.水倒流導致試管炸裂的動畫。
實驗探究制取氧氣
【提問】你們想試試如何制取氧氣嗎?下面我們將親自體驗制取并收集氧氣,再用收集到的氧氣試驗氧氣的化學性質。
實驗前指導
【課件展示】
實驗內容:1.用高錳酸鉀制取氧氣并收集2
教學內容及問題情境
瓶氧氣2.木炭和鐵絲在氧氣中燃燒
注意事項:1、操作順序(1)檢驗氣密性(2)裝藥和棉花(3)傾斜固定試管(4)集氣瓶盛水做準備(5)先預熱后加熱(6)連續(xù)氣泡收集(7)先拿導管后熄燈
2、燃燒實驗(1)木炭用坩堝鉗夾住,由上往下緩慢伸入集氣瓶中(2)燃燒鐵絲的集氣瓶中預先留少量的水
3、實驗完畢后整理儀器和桌面
巡視發(fā)現(xiàn)學生操作中的錯誤及時糾正。
【討論】(1)為什么木炭要由上往下緩慢伸入集氣瓶?
(2)為什么要在燃燒鐵絲的集氣瓶中放少量的水?燃燒木炭時為什么不放水?燃燒硫要放水嗎?為什么?歸納總結交流提高
【設問】學完本課,你知道了什么?
【布置作業(yè)】課后習題3.4.5??诖鹚幤?p>板書文字表達式討論口答:需增加帶導管的單孔橡皮塞,可以用錐形瓶、廣口瓶、燒瓶替代試管??诖穑喝粢掷m(xù)添加過氧化氫溶液,應增加長頸漏斗或者分液漏斗;若要控制反應的速率應該用分液漏斗。討論分析裝置的優(yōu)缺點答:不可以分析高錳酸鉀制取氧氣的裝置
學生活動
學生思考回答:(1)根據氧氣不易溶于水的性質可用排法收集。(2)根據氧氣的密度比空氣大,可用向上排空氣法收集
分析總結出一般氣體的發(fā)生裝置選擇的規(guī)律:根據反應物的狀態(tài)和反應條件來選擇發(fā)生裝置。
分析總結出氣體的收集裝置選擇的規(guī)律:根據氣體的性質(密度、溶解性)選擇收集裝
置。學生帶著問題閱讀高錳酸鉀制取氧氣的操作步驟
一名學生復述實驗室制取氧氣的操作步驟:
1.檢查裝置的氣密性
2.在試管中放入藥品和一團棉花,并固定在鐵架臺上
3.將集氣瓶盛滿水,蓋好玻璃片
4.點燃酒精燈,先均勻加熱,再對準藥品加熱
5.有氣泡連續(xù)產生時收集氧氣
6.把導管拿出水面,熄滅酒精燈討論口答問題
學生活動【學生分組實驗】根據板書內容的提示,進行實驗操作。討論回答小結:知道哪部分是氣體的發(fā)生裝置和收集裝置,掌握連接儀器,制取及收集氣體的方法。通過復習鞏固舊知識自然引入新的知識培養(yǎng)學生的分析能力及應用知識解決問題的能力通過裝置的對比加深對發(fā)生裝置的認識,學會辯證的看待問題培養(yǎng)學生的知識遷移能力。
設計意圖培養(yǎng)學生的知識遷移能力。師生共同進行探究活動,培養(yǎng)學生分析和處理信息的能力。培養(yǎng)學生的閱讀歸納能力用諧音記憶法歸納高錳酸鉀制取氧氣的操作步驟,能夠讓學生盡快地熟悉實驗步驟。
培養(yǎng)學生的觀察能力和實驗操作能力
通過計算機模擬使學生更好地掌握實驗的正確操作,加深錯誤操作造成的可能效果的認識。培養(yǎng)學生的動手能力和合作意識
設計意圖通過討論,學生知道了這樣做的原因,對實驗操作注意事項印象更深刻了。通過歸納總結拓展了學生的思路,使學生了解實驗室制取氣體的一般思路和方法,為以后的二氧化碳的實驗室制法的學習作了很好的鋪墊。
板
書
設
計
實驗裝置
驗滿方法:帶火星的木條放在瓶口,看是否復燃
實驗原理
操作步驟:查裝定點收離熄
收集方法:排水法、向上排空氣法
發(fā)生裝置的選擇依據:反應反應物狀態(tài)、反應條件。
收集裝置的選擇依據:密度、在水中溶解性。
過氧化氫
高錳酸鉀
氯酸鉀
實
驗
室
制
取
氧
氣課題3制取氧氣
教學反思
《氧氣》教案
教案課件是每個老師工作中上課需要準備的東西,大家在認真準備自己的教案課件了吧。我們制定教案課件工作計劃,可以更好完成工作任務!你們清楚教案課件的范文有哪些呢?小編特地為您收集整理“《氧氣》教案”,歡迎您閱讀和收藏,并分享給身邊的朋友!
《氧氣》教案
一、教學目標
1.通過活動與探究,培養(yǎng)學生的實驗操作能力、觀察能力和分析綜合能力
2.通過對實驗現(xiàn)象及結論的分析,培養(yǎng)學生由具體到抽象、從個別到一般的抽象概括能力
3.初步建立起研究物質的一般方法和合理順序,學習沿著知識的內在脈絡進行學習的初步方法
二、教學重點、難點
1、對氧氣化學性質的探究
2.依據實驗結果,通過比較和分析,歸納氧氣的化學性質
三、教具準備
實驗用品:蠟燭、紅磷、木炭、硫粉、細鐵絲、鋁箔集氣瓶(內盛氧氣)、燃燒匙、酒精燈、火柴、藥匙、鑷子、燒杯
四、課時安排1課時
五、教學過程
[導入新課]游戲:請在我的描述中搶答。
(1)它是一種氣體,我們每天都接觸,它無色、無味,化學性質很穩(wěn)定,可以用做保護氣,它約占空氣體積的78%。
(2)它也是一種氣體,我們看不見、抓不著、聞不到,但是誰也離不開它,它約占21%。
敘述:這節(jié)課我們來研究氧氣的性質和用途。
[講述]認識物質通常是由表及里,先了解物質的物理性質,再研究物質的化學性質,然后得知該物質的用途。
[播放短片]氧氣的物理性質。
提示學生捕捉有關氧氣物理性質的信息,例如色、味、態(tài)、密度、溶解性等
[學生歸納]氧氣的物理性質:顏色、氣味、狀態(tài)、密度、溶解性
氧氣在通常狀況下:在101千帕,-183時變?yōu)開________,-218時變?yōu)開_______。
[過渡]氧氣有哪些化學性質呢?
[演示實驗2-2]將帶火星的木條伸到盛有氧氣的集氣瓶中,觀察。
[提問]
(1)現(xiàn)象(2)結論
[演示實驗2-3]硫在氧氣中燃燒
[提示]
1.觀察要點:(1)硫的顏色、狀態(tài);(2)硫在空氣中燃燒時發(fā)生的現(xiàn)象;(3)硫在氧氣中燃燒時發(fā)生的現(xiàn)象。
2.硫燃燒后的生成物是二氧化硫
[提問]
(1)現(xiàn)象;(2)結論
[演示實驗2-4]鋁箔的燃燒
[學生觀察]
(1)鋁箔的形態(tài)(2)鋁箔燃燒時發(fā)生的現(xiàn)象
[提問]
(1)、現(xiàn)象;(2)結論;(3)為什么預先在集氣瓶底先放一些細沙?
[議一議]為什么物質在空氣中燃燒不如在氧氣中燃燒劇烈?
[提問]
[過渡]以上對氧氣化學性質的研究是否具有普遍性呢?
[學生實驗探究]
蠟燭、紅磷、木炭、細鐵絲與氧氣的反應;
填寫探究報告。
[小結]通過展示和交流學生的探究報告,小結氧氣的化學性質。
[過渡]
[學生介紹氧氣的用途](課前查找的資料,文字和圖片)
(1)氧氣的用途:
(2)液氧炸藥:
(3)地球上的氧氣會用完嗎?
[拓展](學生用課前查找的資料介紹)
(1)氧氣的兄弟——臭氧
(2)科學家合成新型氧分子
(3)氧氣可壓縮成紅色晶體
[總結]
六、板書設計
課題2氧氣
一、氧氣的性質
1、物理性質:通常狀況下是無色無味的氣體,密度比空氣略大,不易溶于水
2、化學性質
支持燃燒
硫+氧氣→二氧化硫
碳+氧氣→二氧化碳
鋁+氧氣→氧化鋁
鐵+氧氣→四氧化三鐵化學變化:有新物質生成的變化,也叫化學反應。
二、化合反應:把由兩種或兩種以上物質生成另一種物質的反應。
三、氧化反應:物質跟氧發(fā)生的反應。
《氧氣》教學設計
《氧氣》教學設計
一.教材分析
本節(jié)內容分兩部分:氧氣的實驗室制法和氧氣的性質。第一課時的教學內容為氧氣的實驗室制法。從整套教材的編排來看,學習氧氣的實驗室制法為以后學習氧氣的性質和二氧化碳的制取起到鋪墊的作用。因此要從探究過程中讓學生分析歸納學習氣體制取的思路和方法。
二.教學目標分析
1.知識與技能:初步學會實驗室制取氧氣的原理和操作方法,記住所用藥品的狀態(tài),理解該反應的裝置特點,操作順序和所用儀器。會檢驗,驗滿,收集的方法并能指出用雙氧水和二氧化錳制取氧氣的優(yōu)點。理解催化劑的概念。
2.過程與方法:通過提出實驗室如何制取氧氣的問題,讓學生邊討論邊操作,探究用過氧化氫溶液制取氧氣的儀器裝置和反應條件。通過實驗,認識實驗室制取氣體的藥品選擇,儀器組裝,氣體收集和檢驗,驗滿的基本思路和方法,體驗科學探究的過程;最后嘗試設計其他的制氧氣裝置,并與過氧化氫溶液制氧氣進行比較,培養(yǎng)學生創(chuàng)新精神和實踐能力。
3.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使學生在實驗中發(fā)展學習的興趣,體驗科學探究的過程,提高科學素養(yǎng)。激發(fā)學生自主學習和相互交流,彼此合作的意識。
三.教學重,難點
重點:探究氧氣的實驗室制法。
難點:催化劑的概念和性質。
四.教學準備
試管(3只),錐形瓶,長勁漏斗,帶導管的橡皮塞,乳膠管,集氣瓶,水槽,毛玻璃片,5%的過氧化氫溶液,二氧化錳,火柴;多媒體課件。
五.教學過程
【創(chuàng)設情境】
教師活動:利用多媒體展示不幸落水后的心肺復蘇,動植物的呼吸,燃料燃燒,鋼鐵冶煉等動畫圖像。并引導學生回答,氧氣的重要性。
學生活動:請學生聯(lián)系自己的生活舉例感受氧氣的重要性。
設計意圖:通過生活中經常會發(fā)生的現(xiàn)象播放。給學生以視覺的沖擊,切身的感受到氧氣在生活生產中的重要性,以激發(fā)學生的興趣,從而提升學生的參與意識,調動學生的積極性。
【探究新知】
教師活動:根據已有的知識,請你說出得到氧氣的方法有哪些?
學生活動:學生討論。
1.從空氣中分離。
2.電解水。
3.植物的光合作用。
教師活動:追問:上面的方法適合在實驗室制取氧氣嗎?為什么?
學生活動:難于操作,消耗電能,不適合在實驗室制取等。
設計意圖:使學生全面的去理解問題,引發(fā)思考,為什么要學習實驗室制取氧氣埋下伏筆,引起重視。培養(yǎng)學生的合作能力,體現(xiàn)化學學習的嚴謹性。
【活動天地4--3】實驗室制取氣體物質的思路分析
教師活動:在實驗室里制取一種氣體時,首先要選擇反應物、知道如何控制反應條件,然后要確定氣體發(fā)生和收集裝置,最后要審查整個反應體系是否符合環(huán)保、安全的要求。請認真思考以下問題
1.你認為下列哪些物質不能作為實驗室制取氧氣的反應物?依據是什么?
水(H2O)
二氧化碳(CO2)
高錳酸鉀(KMnO4)過氧化氫(H2O2)
2.某同學認為:確定實驗室制取氣體的化學反應時,應考慮以下幾方面因素是否同意他的觀點?你還考慮到了哪些因素?
A.原料是否容易獲得
B.實驗條件是否容易控制
C.實驗裝置是否容易裝配
D.實驗操作是否安全可靠
3.選擇氣體發(fā)生裝置和收集裝置的依據分別是什么?
學生活動:對以上問題進行討論:
(1)化學反應前后元素種類不變,氯化鈉和甲烷中沒有氧元素,不能制取氧氣;
(2)實驗室制取某種氣體一般應考慮原料是否容易獲得,反應速率是否適中,反應條件是否簡單等,選擇收集裝置時可根據氣體密度和溶解性選擇。
(3)從反應物,生成物的性質方面考慮。
設計意圖:通過對問題的討論回答,使學生系統(tǒng)的了解實驗室制取氧氣的應關注哪些問題。培養(yǎng)學生嚴謹?shù)目茖W態(tài)度,提升學生的合作意識。
【活動天地4--4】實驗室制取氧氣的方法
取A、B兩支試管,分別加入3-5mL過氧化氫溶液。請觀察下列實驗并填寫實驗現(xiàn)象。
1.將帶火星的木條伸入A試管的管口。
現(xiàn)象
2.在B試管中加入少量二氧化錳粉末,將帶火星的木條仲入試管口。
現(xiàn)象
學生活動:學生自主探究并回答問題。
(1)木條不復燃,說明只有過氧化氫,只有少量氧氣產生
(2)木條復燃,加入少量的二氧化錳粉末時,有大量氣飽產生,這時產生的氧氣多
教師活動:提問:二氧化錳在反應中有什么作用?
教師講解:催化劑:能改變其他物質的化學反應速率,而本身的質量和化學性質在反應前后都沒有發(fā)生変化的物質。
特點:一變:改變其他物質的反應速率
二不變:本身的質量和化學性質在反應前后不變。
強調:小資料1、將反應后的二氧化錳過濾、干燥、稱量,發(fā)現(xiàn)二氧化的質量不發(fā)生改變
2、將稱量后的二氧化錳再次加入過氧化氫溶液中,發(fā)現(xiàn)有大量氣泡冒出,該氣泡能使帶火星的木條復燃。
3.催化劑加快或減慢
設計意圖:通過比較,分析,初步認識催化劑的作用,培養(yǎng)學生實驗觀察能力。發(fā)現(xiàn)問題,激發(fā)學生的探究欲望。
3.實驗室通常用下圖所示裝置制取氧氣,請思考:反應所需的過氧化氫溶液為什么要通過分液漏斗用就加入?用排水法收集氧氣時應如何操作?
(3)用分液漏斗加入過氧化氫溶液可控制過氧化氫溶液的滴加速度,從而控制反應速度.氧氣不易溶于水,因此當導管口伸入盛滿水的集氣瓶里就可以開始收集.
設計意圖:培養(yǎng)學生實驗分析能力,并明確收集方法是由物質性質確定的。
學生活動:仿照課本插圖組裝實驗室制取氧氣的裝置并進行實驗操作。
教師活動:強調實驗步驟:(1)連接裝置,檢査裝置的氣密性;
(2)向錐形瓶中加入二氧化錳
(3)塞好帶有分液漏斗和導氣管的橡皮塞
(4)向分液漏斗中加入過氧化氫
(5)等導管口有連續(xù)均勻氣泡產生時,再收集一瓶氧氣。
設計意圖:在老師的引導下,通過動手操作加深對實驗過程的理解與記憶,為后面進實驗室做好準備工作。
【獲得新知】
師生共同協(xié)作歸納總結并板書:氧氣實驗室制法
1.藥品:過氧化氫溶液和二氧化錳
2.反應原理:二氧化錳的催化作用下過氧化氫迅速分解氧氣和水。
3.實驗裝置
(1)發(fā)生裝置固液不加熱
(2)收集裝置排水法或向上排空氣法
4、操作步驟:連、查、裝、收、放
5.檢驗方法將帶火星的木條伸入集氣瓶內,如果木條復燃,則說明該氣體就是氧氣
6.驗滿方法將帶火星的木條放在集氣瓶口,如果木條復燃,則說明氧氣已經滿了。
設計意圖:知識的歸納和總結有助于知識的內化,幫助學生形成系統(tǒng)的知識網絡,和必要的方法。
【拓展知識】
1.利用其他含有氧元素的物質,例如加熱高錳酸解(KMnO4)、氯酸鉀(KCIO3)等也可以制得氧氣。
2.閱讀:多識一點
設計意圖:全面了解氧氣的制法,理解催化劑的多樣性,體會催化劑的優(yōu)點為生產生活帶來的便捷,體會化學的魅力。
【檢測與評價】1、下列關于催化劑的說法正確的是()
A.二氧化錳是催化劑。
B.催化劑能加快化學反應速率,增加生成物的質量。
C.沒有催化劑,過氧化氫就不能產生氧氣。
D.在過氧化氫制氧氣的反應中,二氧化錳起催化作用
2、一氧化氮在常溫下是一種難溶于水的氣體,密度比空氣略大;它在空氣中能眼氧氣迅速反應生成二氧化氮。現(xiàn)要收集一氧化氮氣體可采用的方法是()
A.向上排空氣法。
B.排水法。
C.排水法或向上排空氣法。
D.排水法或向下排空氣法。
設計意圖:便于學生對所學知識進行鞏固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