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語文微課教案
發(fā)表時間:2020-02-27乘車。
教學內(nèi)容:
教科書第44頁
1、游戲?qū)胄抡n
師:小朋友,你們乘過公共汽車嗎?
生:乘過。
師:好,下面我們來做乘汽車的游戲。
錄音機播放小汽車喇叭聲響的音樂,有2位同學來乘汽車,到站后,
先上來1人,又上來4人。
師:一共有幾人?你是怎樣算的?
生:車上有2人,先上來1人,這時一共是3人,又上來4人,這時一共是7人。
師:怎樣列式?
生1:2+1+4生2:1+4+2師:車上有2人,先上去1人,列式是2+1,又上去4人,接著再加上4,所以,列式為2+1+4。這就是今天我們要共同學習的兩步式題。(板書課題:兩步式題)
師:這樣的兩步式題該怎樣計算呢?
生:先算2+1=3,再算3+4=7同桌互相說計算過程。
錄音機繼續(xù)播放小汽車喇叭聲響的音樂小朋友做游戲。
同學們看,這時車上有7人,公共汽車又到了一個新的車站,這是上來2人,下去3人,該怎樣列式計算?
生1:用車上的7人加上車的2人,再減去下車的3人。列式:7+2-3=6生2:用車上的7人先減去下了車的3人,再加上上車的2人。
列式:7-3+2=6找學生說說計算過程。
2、試一試。
①師:出示磁力板:上面貼好5個,,又貼上2個,,,再去掉3個,,還剩下幾個
?該怎樣列式?
師1:5+2-3=4師2:5-3+2=4②同學個兩人一組,象老師這樣互相擺一擺,把算式寫在紙上,看看哪組同學擺的多,列式多。
課堂小結(jié):
同學們你感覺你表現(xiàn)的怎么樣?你認為哪些地方表現(xiàn)的很好?認為自已聽課好的同學,請豎起你的大拇指。認為自己回答問題好的同學,請豎起大拇指
教學思想:
聯(lián)系學生生活實際學習數(shù)學,是課程標準的一個基本要求。本案例通過組織學生模擬上下車的游戲,讓學生親臨其境,直觀感知體悟連加、連減、加減混合的運算順序,解決日常生活中一些簡單的數(shù)學問題。jAB88.COM
我在組織這一教學活動時,比較注意放手讓學生自己探索,集體交流,發(fā)揮學生的主題性。我在《試一試》中,對學生自主探索與合作交流方面進行了嘗試,讓他們自由擺、互相擺,為學生的自主學習提供了較大的空間,有助于發(fā)展學生探索與合作的意識,效果也比較好。
在最后小結(jié)時,我改變以往注重總結(jié)知識的做法,注重學生學習情感與學習習慣的培養(yǎng),讓學生從小學會自我評價,樹立自信心。
小編推薦
乘車-試一試
課時教學設計
第周第課時授課時間:月日
課題乘車(試一試)課型新授第二課時
教學目標在具體的乘車情境中,進一步體會連加、連減、加減混合運算的意義。
能掌握連加、連減、加減混合運算的順序,并能進行正確計算。
通過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發(fā)展初步的探索意識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教學重點理解、掌握連加、連減、加減混合的計算順序。
理解連加、連減、加減混合的含義。
教學難點
關鍵
教學資源課件
教學過程
教學環(huán)節(jié)
時間安排教師指導學生活動設計意圖
一、創(chuàng)設情境,引入課題
5’
1.課件出示情境圖(課本第47頁“練一練”第4題)
(1)引導學生讀懂圖意,先試著讓學生說一說。
(2)小組交流,發(fā)現(xiàn)數(shù)學信息。試著提出問題。
(3)獨立解決問題。
2.讓學生說一說自己生活中遇到的連加、連減的實際問題。
課件出示“乘車”情境圖三
1.模擬演示情境圖,理解漸漸混合的實際意義。
(1)學生說說圖意,請學生模擬演示上車,下車的情境。(課件動態(tài)演示)
(2)學生試著用學具擺一擺,結(jié)合情境邊擺邊說。
2.列式解決問題
學生獨立完成,并結(jié)合情境說一說先算什么,再算什么,及每一步的意思。
3.聯(lián)系拓展
讓學生說一說自己生活中遇到的加減混合的實際問題。
1.比一比(課本第47頁“練一練”第5題)
學生獨立完成。
2.計算大比拼(課本第47頁“練一練”第6題)
學生獨立完成,集體訂正。
3.5+4+1=4+3+()=2+3+()
10-3-()=3+2+1=9-8+()
小朋友們,通過這節(jié)課我們學習了連加,連減及加減混合的運算,能夠用所學知識解決簡單的實際問題。老師相信,你們的收獲一定也很多,請把你的收獲告訴給你的小伙伴們。
學生觀察圖,說說數(shù)學信息。
列式計算。
說說自己本節(jié)課的收獲。
鞏固復習學過的知識。
學生按順序觀察,用一句話說清圖意,
表達要完整、清楚,聲音要適中。
一年級數(shù)學上冊《乘車》教案
一個優(yōu)質(zhì)課堂,就是老師在講學生在答,講的知識都能被學生吸收。為了不消耗上課時間,就需要有一份完整的教學計劃。這樣我們可以在上課時根據(jù)不同的情況做出一定的調(diào)整,那么教案怎樣寫才好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精心整理的“一年級數(shù)學上冊《乘車》教案”,歡迎您參考,希望對您有所助益。
一年級數(shù)學上冊《乘車》教案
教材分析:本課內(nèi)容是10以內(nèi)的兩步式題,是在學生已經(jīng)學習了10以內(nèi)加減法的基礎上學習的。學生對本課掌握的好壞與否直接影響著后面進一步學習20以內(nèi)加減法,是數(shù)學鏈中不可缺少的一環(huán)。教材設計了乘車這一情境,從學生的日常生活入手,使學生產(chǎn)生濃厚的求知興趣,并在具體的上下車情境中體悟到兩步式題的運算順序,讓學生學會解決日常生活中一些簡單的數(shù)學問題。
學情分析:學生剛學完10以內(nèi)加減法,在之前沒有真正接觸過有兩個或兩個以上運算符號的計算題,連加、連減、加減混合的計算方法和運算順序?qū)τ谒麄兪禽^陌生的。這批一年級學生成長于熱鬧繁華的市區(qū),有良好的生活條件,并且家長文化修養(yǎng)較好,使得他們有著寬闊的視野、敏捷的思維和良好的學前教育,大部分學生語言表達能力較好,表現(xiàn)欲極強。對于他們來說10以內(nèi)的加減法并不困難,因此在本課教學中重點及難點就是運算順序。
教學目標:
1.使學生在與同伴的游戲中學會合作。
2.通過觀察、比較,培養(yǎng)學生初步的觀察判斷能力。
3.使學生理解連加、連減、加減混合的含義,掌握其運算順序和計算方法。
教學重點和難點
教學重點:
1.體會連加、連減混合的含義。
2.掌握連加、連減混合的運算順序并且能夠應用知識解決實際問題。
教學難點:
1.體會連加、連減混合的含義。
2.掌握連加、連減混合的運算順序并且能夠應用知識解決實際問題。
教學程序:
一、創(chuàng)造情境、故事引入
同學們你們坐過公交車嗎?每當公交車到站,你會發(fā)現(xiàn)什么現(xiàn)象?(有人上車下車)。我們坐公交車的時候一定要注意排隊候車,先下后上講文明懂禮貌,注意安全。淘氣和笑笑的學校組織他們?nèi)g樂谷游玩,他們的老師告訴他們在乘坐公交車的過程中存在著許多和數(shù)學有關的問題,老師說只有他們發(fā)現(xiàn)并解決數(shù)學問題了,才能順利達到歡樂谷。你們愿意幫幫他們嗎?(愿意)我們一起去找找乘車時有什么數(shù)學知識。板書課題:乘車
二、探究新知
1.出示主題圖
①、問1:仔細觀察,你能得到哪些數(shù)學信息?并能根據(jù)這些數(shù)學信息提出一個加法問題嗎?
①、引導學生仔細觀察畫面得到的數(shù)學信息:一車上原有2人,到站后前門上了3人,后門上了2人。
問題:車上一共有幾人?或這時候車上有多少人呢?
把剛才發(fā)現(xiàn)的數(shù)學信息,用圖形在黑板上表示出來,
③、你能列出算式嗎?
③、學生列式2+2+3、2+3+2
3+2+2、
教師解釋:三個數(shù)連續(xù)相加的計算我們叫它連加。
那怎么計算呢?同桌討論,并說原因。
學生討論計算方法。
計算順序:先把前兩個數(shù)相加,用得數(shù)再跟第三個數(shù)相加,就能算出結(jié)果了。
讓學生結(jié)合情景說一說算式中每一部分的含義。
學生自己完成,說一說。
2.出示圖二。
車在繼續(xù)走,到了七里莊。
①、提出問題
仔細觀察,你能得到哪些數(shù)學信息?
①、引導學生仔細觀察畫面,得到的數(shù)學信息。這輛汽車上有8人,到站后從前門下來1人,從后門下來4人。
問題:車上還剩多少人?
并能根據(jù)這些數(shù)學信息提出一個減法問題嗎?
②、學生展示計算方法。8-1-4或8-4-1
②、你是怎樣列式的,計算出結(jié)果的呢?可以用你喜歡的方法計算。(提示學生可以小棒擺一擺,練習本上畫圖等等)
教師解釋:三個數(shù)連續(xù)相減的計算我們叫它連減。
③、探討計算順序。
③、學生同桌為一組進行討論。參與學生討論,教師巡視,指導學困生
……
計算的時候,我們要先算前面的減法,讓第一個數(shù)減去第二個數(shù),然后從得數(shù)里減去第三個數(shù)得到最后的結(jié)果。
3.公交車到了九棵樹這一站
我們表演一下這兩幅圖的情景,并請同學說一說你看到的。
1.請學生表演?;卮穑很嚿嫌?人,到站后從前門上去1人,從后門下來5人。
①、提問:那你們知道現(xiàn)在車上還有幾人嗎?你是怎么知道的?請跟你的小伙伴一起討論討論。
②、列式解答。
2.說一說算式中每個數(shù)的意思。
解釋意思A、9+1-5=5,因為車上有9人再上1人就要加1,所以先
算加法9+1=10;又下去5人,就要減5,那么10一5=5,所以車上還剩5人。
B、9-5+1=5
因為下去5人,就是9—5=4,又上來1人就是4+1=5,結(jié)果也是車上還剩5人。
小結(jié):像這樣既有加法也有減法的計算我們叫它加減混合運算,計算的時候先算前面的再算后面的,按從左往右的順序計算。
小結(jié)。
原來在乘車過程中我們找到這么多的數(shù)學知識。連加、連減、加減混合。它們的計算順序都是從左向右依次計算。經(jīng)過大家的努力,我們終于幫助淘氣和笑笑解決了難題,達到了歡樂谷。我們也一起去看看吧!
練習鞏固
1.教材46頁第一題。
引導學生先說一說題意再列式解答。
2.教材46頁第二題。
先說一說故事情節(jié)再列式。
板書設計:
乘車
2+2+3=78-1-4=39+1-5=5
4710
連加連減加減混合
左→右左→右左→右
從左向右依次計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