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優(yōu)秀教案生物
發(fā)表時間:2020-10-28人教版七年級生物上冊優(yōu)秀教案:《單細胞生物》。
學生們有一個生動有趣的課堂,離不開老師辛苦準備的教案,大家在認真寫教案課件了。將教案課件的工作計劃制定好,就可以在接下來的工作有一個明確目標!適合教案課件的范文有多少呢?請您閱讀小編輯為您編輯整理的《人教版七年級生物上冊優(yōu)秀教案:《單細胞生物》》,歡迎閱讀,希望您能夠喜歡并分享!
課題第四節(jié)單細胞生物課時1課型新授授課時間教材分析人教版教材七年級上冊第二單元第二章第四節(jié),主要以草履蟲為例講授單細胞生物體。本節(jié)在這冊教科書中雖不是重點,但可以通過這節(jié)課進一步培養(yǎng)學生多方面的素質,增強他們對生物學科的興趣。因此,我把這節(jié)課的教材作了進一步處理。將課上學生要做的“觀察草履蟲”實驗改為演示實驗,將練習2中草履蟲對外界刺激作出反應的實驗設計改為探究實驗,并加入了收集資料、列表歸納等要求,嘗試著將此課上成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并培養(yǎng)能力的一節(jié)課。
學情分析在初中生物以雙基教學為主要目標的課型上,基礎知識都是較為簡單地直接地灌輸給學生的,學生接受起來也不困難。但是根據國家義務教育生物課程標準編制的人教版生物學新教材,已不僅僅停留于教授知識,還希望通過課堂教學促進學生的全面發(fā)展,尤其是學生學習能力的培養(yǎng)。因此,在課堂教學中滲透各方面能力的培養(yǎng)是符合課程標準要求的。
教學目的.知識目標通過觀察草履蟲的生活,說明單細胞生物是依靠一個細胞完成生命活動的,并再次認同生物體是由細胞構成的。
能力目標1.通過使用顯微鏡觀察草履蟲,培養(yǎng)學生的觀察能力,進一步強化顯微鏡操作技能。
2.通過對草履蟲結構的總結,使學生進一步掌握歸納總結的學習方法。
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通過學習單細胞生物與人類的關系,激發(fā)學生熱愛生物的情感、增強保護環(huán)境的意識。
重點學生能說明單細胞生物可以獨立完成生命活動。
難點學生通過學習再次認同細胞構成生物體的觀點。
關鍵觀察總結
教具演示實驗材料、學生實驗材料、顯微投影儀。
教學環(huán)節(jié)教學內容教師活動學生活動設計意圖
時間分配
情景引入
導入
前兩節(jié)課所學的知識:生物體一般是由多細胞組成的。提出問題:世界上有沒有只由一個細胞組成的生物呢?在課前調查有關單細胞生物資料的基礎上,說出自己找到的單細胞生物的名稱、形態(tài)、大小等收集、整理資料的能力。
新知探究觀察草履蟲外
形和運動方式
提問:1.觀察草履蟲,你認為它是由單細胞組成的嗎?2.草履蟲是怎樣運動的?遇到阻礙時,它怎樣躲避?展示事先用Motic軟件制作的圖像,讓學生觀察。觀察并回答問題,得出草履蟲是單細胞生物的結論。
觀察能力和表達能力。
新知探究草履蟲的應激性實驗結合本書“生物的特征”一節(jié)的內容,引導學生提出假設,并設計實驗證明:草履蟲既是生物就應該具有生物的基本特征,即草履蟲能對外界刺激作出反應。分組做完實驗后,展示事先用Motic軟件錄下的實驗圖像,讓所有學生都能看清實驗現象并能參與分析實驗,最終得出結論。設計實驗,分組做實驗,分析實驗結果并運用曾經學過的三段式學習方法(找根據、擺事實、下結論)得出結論:草履蟲能對外界的刺激作出反應,從這一點說,它是生物。設計探究實驗和實驗操作的
能力。
草履蟲的結構展示教材中的草履蟲結構示意圖,讓學生將有關知識根據圖上的內容歸納成表格形式,引導學生再次對照示意圖明確草履蟲各部分的名稱、作用,并據此得出草履蟲是一種靠一個細胞完成所有生命活動的生物。對照課本列表歸納草履蟲的結構和功能,認識單細胞生物的結構特點。列表歸納能力
遷移運用單細胞生物與人類的關系讓學生說出日常生活中所知道的單細胞生物與人類的關系,并在適當的時候出示教師課前準備的圖片,進行多方面的引導和講解。拓展思路,回答問題。學習從正反兩方面思考問題
的方法。
板書設計第四節(jié)單細胞生物
學生總結結果展示
教學反思
在教學里經常會遇到這種情況:學生之間存在很大的個體差異,有的對教材講述的內容已經非常熟悉,有的則很陌生,有的則完全不感興趣。在這樣的課堂上要關注全體學生的感受是很不容易的。一般的情況下,對知識比較淵博的部分學生,邀請他們發(fā)言可以使這部分學生能夠保持關注。
擴展閱讀
七年級生物上冊2.2.4單細胞生物教案新版新人教版
單細胞生物
課題第四節(jié)單細胞生物課型新授課
主備人授課人授課時間第1課時
教
學
目
標1.學生能說明單細胞生物可以獨立完成生命活動。
2.學生會應用顯微鏡觀察草履蟲,通過學習再次認同細胞構成生物體的觀點。
3.學生通過實驗和觀察演示實驗體驗生命存在的美。
教學重點學生能說明單細胞生物可以獨立完成生命活動。
教學難點學生通過學習再次認同細胞構成生物體的觀點。
教法學法多媒體教學法、啟發(fā)誘導法、實物教學法、調查法
教學過程(教學環(huán)節(jié)、教師活動、學生活動、設計意圖)個性化補充
學生課前演講教師布置此項活動,學生傾聽,達到資源共享
教
學
過
程一、導入新課
上節(jié)課我們學習了《多細胞生物體的組成》,知道了許多生物體都是由細胞構成的。其實,在自然界中,還有一些生物體本身只有一個細胞,這就是我們這節(jié)課將要學習的《單細胞生物》。
二、探究過程
(一)草履蟲的形態(tài)結構特點
學生兩人一組。
①練習制作草履蟲的臨時玻片標本。
②②使用顯微鏡觀察草履蟲的臨時玻片標本,對照課本中的《草履蟲的形態(tài)結構圖》,對比歸納草履蟲的形態(tài)結構特點。
教師:巡回指導,提示制作臨時玻片標本的方法步驟,觀察角度等。組織討論,通過問題提示,鼓勵與同學合作共同歸納草履蟲的形態(tài)結構特點。要提出的問題有:制作臨時玻片標本時應注意些什么?怎樣做才更容易成功?對其他同學的做法有何建議?你看到了草履蟲的哪些形態(tài)結構?
(二)草履蟲的生命活動特點
讓學生根據課前預習,每6人一組分組討論“草履蟲的各部分結構起什么作用?”,然后總結出草履蟲的生命活動特點,再由每組小組長發(fā)言,教師歸納出草履蟲的生命活動特點。由草履蟲的形態(tài)結構和生命活動特點引申總結出單細胞生物的形態(tài)結構和生命活動特點。
(三)單細胞生物對環(huán)境變化的反應
觀看視頻“草履蟲對刺激的反應”的探究。
學生4人一組。
嘗試提出有關草履蟲對各種刺激可能產生反應的問題。
1.學生第1—5實驗小組:
(1)討論、分析、提出假設。
(2)假設:草履蟲逃避食鹽這種刺激。
(3)實驗:①實驗材料:草履蟲。②實驗過程:取一潔凈的載玻片平放,在一端滴上一滴帶有草履蟲的培養(yǎng)液,另一端滴上一滴清水,并使培養(yǎng)液和清水如圖連接。在放鹽粒的一側先放少許棉纖維,然后在棉纖維外面再放食鹽粒。
(4)預期(3min后)。
(5)學生分析討論,得出結論。
[預期結論]草履蟲逃避食鹽這種刺激
2.學生第6—10實驗小組:·
(1)討論、分析、提出假設。
(2)假設:草履蟲趨向肉汁這種刺激。
(3)實驗:①實驗材料:草履蟲。②實驗過程:取一潔凈的載玻片平放,在一端滴上一滴帶有草履蟲的培養(yǎng)液,另一端滴上一滴肉汁,并使培養(yǎng)液和肉汁如圖連接。
(4)預期(3min后)。
(5)學生分析討論,得出結論。
[預期結論]草履蟲趨向肉汁這種刺激。
3.全班學生根據兩個預期結論,分析討論“草履蟲對環(huán)境變化的反應是怎樣的?”進而提出“單細胞生物對環(huán)境變化如何反應?”
[結論]單細胞生物能趨利避害,適應環(huán)境。
三、課堂小結
引導學生回顧本節(jié)課的主要內容,理清思路:單細胞生物的形態(tài)結構特點——單細胞生物的生命活動特點——單細胞生物對環(huán)境變化的反應。
作業(yè)
請學生課下采集單細胞植物,觀察其形態(tài)、結構和生命活動特點,并總結出單細胞動物和單細胞植物的相同點和不同點
小結
教師指導學生談收獲,學生談收獲
再現本節(jié)的知識結構
練習指導學生,做練習,做練習
作業(yè)練習冊部分習題
預習提綱見教材:通過本節(jié)課學習你將知道……
板書設計教學反思
七年級上冊《單細胞生物》學案(新人教版)
每個老師需要在上課前弄好自己的教案課件,到寫教案課件的時候了。教案課件工作計劃寫好了之后,才能使接下來的工作更加有序!你們到底知道多少優(yōu)秀的教案課件呢?下面是小編幫大家編輯的《七年級上冊《單細胞生物》學案(新人教版)》,希望能對您有所幫助,請收藏。
七年級上冊《單細胞生物》學案(新人教版)
單細胞生物
教材分析
本節(jié)以草履蟲為例闡述了單細胞生物的形態(tài)結構與其生活的適應性,以及單細胞生物與人類的關系。其中,觀察草履蟲是本節(jié)課的重點。首先讓學生盡可能將他們知道的最小的動物說出來,然后組織學生觀察草履蟲的外形和運動,之后,安排學生討論交流,讓學生充分發(fā)表他們對草履蟲生活的看法,思考并回答草履蟲是不是一個生物體。教師要引導學生結合觀察到的現象去閱讀教科書上的文字以及示意圖。認同單細胞生物體是由一個細胞構成的。最后通過閱讀,了解單細胞生物與人類的關系。在這一節(jié)教學中,讓學生說出最小動物的活動是教師創(chuàng)設的一個進入新課學習的情境,“難道還有比我知道的最小動物更小的動物嗎?”“它們在哪兒?是怎樣生活的?”讓學生帶著這樣的疑問進行觀察活動,可以使學生觀察后的討論交流有的放矢。通過顯微鏡觀察草履蟲的形態(tài)和運動,只能解決單細胞生物存在的事實,而不能解決有關草履蟲結構及其生活的問題,引導學生閱讀教科書中的文字和示意圖,可能是解決這個問題的有效途徑。如果學校有條件,課堂教學時間允許,教師可以提供一些單細胞植物的材料讓學生觀察,如衣藻、小球藻等,使學生充分認識單細胞生物的存在。
課時安排:1課時。
三維目標
知識與技能
1.說明單細胞生物是依靠一個細胞完成生命活動的。
2.能舉例說出單細胞生物與人類生活的關系。
3.學會使用顯微鏡觀察草履蟲,進一步強化顯微鏡的操作技能。
4.認同細胞構成生物體的觀點。
過程與方法
1.通過用顯微鏡觀察草履蟲,了解草履蟲的形態(tài)結構與其生活的適應性。
2.通過分析資料,了解單細胞生物與人類的關系。
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
通過學習單細胞生物與人類的關系,激發(fā)學生熱愛生物的情感,增強保護環(huán)境的意識。
教學重點
1.單細胞生物是通過一個細胞完成生命活動的。
2.用顯微鏡觀察草履蟲,進一步強化顯微鏡的操作技能。
教學難點
1.生物的形態(tài)結構與其生活的適應性。
2.學生通過學習認同細胞構成生物體的觀點。
課前準備
教師制作多媒體課件。
導入新課
1.創(chuàng)設情境導入新課
教師利用多媒體展示資料。
在一條清澈的小河邊,一只奶牛正在悠閑地吃草,突然它聽到耳邊傳來“嗡嗡”的聲音,原來是一只蚊子飛來了。奶牛沒好氣地說:“討厭的蚊子,快走開!”蚊子慢條斯理地說:“憑什么要我走開呢?我又沒有妨礙到你?!蹦膛I鷼獾卣f:“討厭的小東西,再不走開,我就一腳踩死你?!蔽米庸笮ζ饋?,說:“我才不小呢,比我小的生物多的是呢!還有一些生物是單細胞的,你難道不知道嗎?”
教師引導:同學們,你們知道哪些生物是單細胞的嗎?這節(jié)課我們一起進行探究。
2.復習舊知導入新課
上面兩節(jié)課我們學習了動植物體的結構層次,請你利用所學知識完成下面的問題。
(1)動物體的結構層次是怎樣的?植物體的結構層次是怎樣的?
(2)動物體與植物體的結構層次相比,有哪些相同點和不同點?
學生思考后回答。
(1)動物體的結構層次是:細胞→組織→器官→系統→動物體;植物體的結構層次是:細胞→組織→器官→植物體。
(2)動物體與植物體的結構層次相比,構成它們的最基本單位是細胞,都是由細胞形成組織,由組織構成器官。動物體的結構層次中有系統這個層次,而植物體的結構層次中沒有系統這個層次,是由六大器官直接構成植物體的。
教師引導:上面我們研究的是多細胞的植物和動物,那么,動植物中是否有單細胞的個體呢?它們是怎樣生活的?這節(jié)課我們進行學習。
推進新課
學習目標一:單細胞生物的結構和生活
1.常見的單細胞生物
教師利用多媒體展示單細胞生物的圖片,請學生說明哪些屬于動物,哪些屬于植物。
學生觀察后回答。
草履蟲、眼蟲和變形蟲屬于動物,衣藻屬于植物,酵母菌屬于真菌。
教師強調:在生物圈中多數生物是由許多細胞構成的,還有許多肉眼很難發(fā)現的單細胞的生物。草履蟲就是比較常見的一種單細胞生物。
2.觀察草履蟲
(1)學生預習教材內容,明確實驗方案。
學生質疑:①為什么要在培養(yǎng)液的表層吸取草履蟲的培養(yǎng)液?
②在觀察草履蟲的過程中,如果草履蟲的運動速度比較快,影響觀察時應該如何進行處理?
教師指導學生進行思考,然后回答。
①在草履蟲培養(yǎng)液的表層吸取的原因是草履蟲的生活需要氧氣,表層的氧氣多,所以,草履蟲的數量就多。
②可以在培養(yǎng)液滴中放幾根棉花纖維,以限制草履蟲的運動。
(2)學生根據實驗方案進行實驗。教師進行巡視指導,對學生提出的問題及時點撥。
學生描述實驗現象,并將繪制的草履蟲的簡圖利用實物投影儀進行展示。
學生通過觀察發(fā)現:用肉眼或者利用放大鏡觀察草履蟲,發(fā)現它們是一個個的小白點。放在顯微鏡下觀察,發(fā)現草履蟲的整個身體只由一個細胞構成,這個身體像一個倒轉的草鞋底,它們在水中能夠自由運動,運動方式是旋轉式前進。
教師引導:草履蟲在培養(yǎng)液中不停地游來游去,當身體的前端遇到棉花纖維的阻礙時,會采取后退的方式,改變方向后再試探著前進,直到避開障礙物。這體現了生物的哪種生命現象呢?請同學們按照下面提供的實驗材料進行探究。
目的:了解草履蟲的應激性。
材料用具:載玻片,草履蟲的培養(yǎng)液,滴管,食鹽,牛肉汁。
實驗步驟:(學生自行設計)
(1)在甲、乙兩片載玻片上分別滴兩滴草履蟲的培養(yǎng)液,并將兩滴培養(yǎng)液連通。
(2)當在載玻片右側培養(yǎng)液的邊緣分別放一小粒食鹽和一滴牛肉汁時,出現的現象是怎樣的?
學生實驗、觀察,并嘗試回答。
通過實驗發(fā)現:在培養(yǎng)液滴中放食鹽后,草履蟲逐漸移動到沒有食鹽的一端;而另一載玻片上的培養(yǎng)液滴中放一滴牛肉汁后,草履蟲會逐漸移動到有牛肉汁的一端。這說明草履蟲能夠對外界刺激作出反應,能夠逃避有害刺激而趨向有利刺激。
3.草履蟲的結構和功能
教師利用多媒體展示“草履蟲的結構示意圖”,并指導學生分析下面的問題。
(1)草履蟲是單細胞生物,它的基本結構包括哪幾部分?
(2)草履蟲能夠在水中自由運動,那么,草履蟲是依靠哪種結構進行運動的?
(3)草履蟲是如何進行攝食的?食物是怎樣進行消化的?食物殘渣又是如何排出體外的?
(4)草履蟲的生活需要氧,其呼吸的結構是什么?
(5)草履蟲體內產生的代謝廢物是如何排出體外的?
學生分組觀察,并在小組內進行交流,最后在班級內進行展示。
(1)草履蟲的基本結構包括三部分,即細胞膜(表膜)、細胞質、細胞核(大核、小核)。
(2)草履蟲主要是依靠纖毛的擺動進行運動。
(3)在生活中需要的食物通過口溝進入細胞內形成食物泡,隨著細胞質的流動,食物逐漸被消化,食物泡逐漸減小,營養(yǎng)物質被吸收,食物殘渣由胞肛排出體外。
(4)水中的氧氣通過表膜進入體內,參與有機物的分解。
(5)草履蟲分解有機物產生的二氧化碳由表膜排出,其他代謝廢物由收集管收集,通過伸縮泡排出體外。
教師強調:草履蟲雖然是單細胞個體,但是具有能夠完成各項生理活動的結構。所以,一個草履蟲細胞就是一個完整的生物體。
學習目標二:單細胞生物與人類的關系
教師指導學生分析課下收集的資料,并結合教材內容嘗試說明單細胞生物與人類的關系。
資料1:科學家研究認為生產生活污水的過量排放,給海洋帶來大量的氮、磷等營養(yǎng)鹽,造成“富營養(yǎng)化”,海中一些特殊生物——赤潮生物便會急劇而大量地繁殖起來,這就形成了赤潮。赤潮,對水生生物最大的威脅是引起水中缺氧。由于赤潮生物大量繁殖,覆蓋整個海面,而且死亡了的赤潮生物極易被微生物分解,從而消耗了水中溶解氧,使海水缺氧甚至無氧,導致海洋生物的大量死亡。
資料2:草履蟲對污水的凈化有一定的作用。據統計,一只草履蟲每小時大約能夠形成60個食物泡,每個食物泡中大約有30個細菌,因此,一只草履蟲每天大約能夠吞食43000個細菌。
學生分析、討論后嘗試說明單細胞生物的種類繁多,對人類有有利的一面,也有有害的一面。例如:有些單細胞生物能夠以細菌等微小的生物為食物,對污水有一定的凈化作用;還有一些微小的單細胞生物是魚類的天然餌料。但是,有些單細胞生物寄生在人的體內,危害人體的健康,還有一些單細胞生物在海水中大量繁殖,使水中嚴重缺氧,影響魚類以及其他水生生物的生活。
教師進一步強調:單細胞生物雖然個體微小,但是與人類的生活有著密切的關系。
課堂小結
本節(jié)課主要以草履蟲為例學習了單細胞生物的形態(tài)結構及其與人類的關系。請你運用所學知識完成下面的問題。
(1)觀察草履蟲時,應該怎樣限制其運動速度?
(2)在顯微鏡下觀察到的草履蟲的外部形態(tài)具有哪些特點?
(3)草履蟲的基本結構包括幾部分?各結構具有哪些生理功能?
(4)單細胞生物與人類的關系是怎樣的?
學生思考后回答。
(1)可以在培養(yǎng)液滴中放幾根棉花纖維。
(2)在顯微鏡下觀察到的草履蟲是單細胞的,整個身體像一個倒轉的草鞋底,周身布滿纖毛。
(3)草履蟲的基本結構包括細胞膜(表膜)、細胞質和細胞核。細胞膜是草履蟲進行呼吸的結構,通過此結構獲得氧氣而排出二氧化碳。細胞質中有食物泡,是食物進入細胞質后形成的,食物泡隨著細胞質流動,其中的食物逐漸被消化。食物殘渣由胞肛排出。細胞內產生的多余的水分和廢物由收集管收集,最后由伸縮泡排出體外。所以,草履蟲的形態(tài)結構與其生活是相適應的。
(4)單細胞生物雖然個體微小,但是與人類的生活有著密切的關系。多數單細胞生物是浮游生物的組成部分,是魚類的天然餌料,草履蟲還對污水的凈化有一定的作用。但是,單細胞生物也有對人類有害的一面,如:瘧原蟲等單細胞生物可以引起人類疾病,危害人體健康。
七年級生物上冊《單細胞生物》教學設計
七年級生物上冊《單細胞生物》教學設計
一、教學目標
1.說明單細胞生物可以獨立完成生命活動。
2.舉例說出單細胞生物與人類的關系。
3.使用顯微鏡觀察草履蟲,進一步強化顯微鏡操作技能。
二、教學重點和難點
1.教學重點
單細胞生物可以獨立完成生命活動,與人類關系密切。
2.教學難點
(1)單細胞生物可以獨立完成生命活動。
(2)使用顯微鏡觀察草履蟲。
三、課前準備
草履蟲培養(yǎng)液、顯微鏡、蓋玻片、載玻片、棉花、吸水紙、放大鏡、鑷子。
四、教學過程設計:
(一)新課導入:
牛和蚊子的對話。牛:討厭的蚊子你別碰我,我剛用清澈的河水洗得干干凈凈的。蚊子:哼,你以為河里的清水就真的干凈嗎?那里面有很多比我還小的生物呢!
(二)學生質疑
牛和蚊子誰說得對呢?水中有沒有微小的生物呢?這些生物是怎樣生活的?
(三)作出假設
學生根據自己已有的知識作出假設,大家都一致認為水中有微小的生物。這些生物能獨立生活。
(四)探究實驗
在你們實驗桌上的盤子中的載玻片上也有一滴水,這是我們取自清澈的河水,再經過培養(yǎng)后得到的水。請問它干凈嗎?
學生可能什么也沒看到,說明肉眼的觀察是有限的,可以借助顯微鏡來進一步觀察。
認真觀看圖片,對實驗桌盤子中載玻片上的水進行觀察,仔細觀看水滴并回答問題。(生:一部分學生沒有觀察到草履蟲,回答干凈,一部分學生觀察到了草履蟲,回答不干凈。)
學生探究活動一:制作裝片,用顯微鏡進行觀察
1.制作裝片:草履蟲子培養(yǎng)液里游動的速度快,不容易找到,制作載玻片是一定要放上幾絲棉花。
2.用顯微鏡觀察:觀察你所看到的生物的外形,一定要有耐心。為了觀察清楚,可以選擇運動相對緩慢的草履蟲來觀察。
3.教師利用投影適時地播放實驗注意事項。學生最終看到草履蟲的外形及運動狀態(tài)。
學生通過顯微鏡觀察,了解草履蟲的外形特征,并注意草履蟲具有運動這一生物的生命活動。
學生探究活動二:草履蟲的結構與功能
1.閱讀教材提供的草履蟲的結構示意圖
2.用多媒體展示草履蟲的內部結構圖,學生填寫各部分名稱及講述功能。
3.自學檢測:學生在一體機上完成各部分結構的名稱填圖及連線題。
理解單細胞生物的概念
1.使用多媒體課件展示:草履蟲的結構示意圖,動物細胞的結構示意圖,請仔細觀察對比這兩幅圖,同學們思考動物細胞的結構與草履蟲的結構有什么共同的地方?
2.小組討論,得出結論:草履蟲是一個細胞構成的,并且草履蟲又能獨立完成各項生命活動。我們把這樣的生物叫做單細胞生物。
學生活動三:單細胞生物與人類的關系
利用多媒體展示各種單細胞生物與人類關系的圖片和文字,學生觀看分析單細胞生物和人類的關系。
(五)小結
同學們,這節(jié)課我們通過草履蟲的例子了解了單細胞生物的生活,你通過自己的觀察都學到了什么?請同學們在課下親自制作草履蟲結構模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