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物蛋白質教案
發(fā)表時間:2020-10-27高二化學《蛋白質和核酸》學案分析。
一名優(yōu)秀的教師在教學方面無論做什么事都有計劃和準備,作為教師就要精心準備好合適的教案。教案可以讓講的知識能夠輕松被學生吸收,幫助教師在教學期間更好的掌握節(jié)奏。怎么才能讓教案寫的更加全面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高二化學《蛋白質和核酸》學案分析”,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高二化學《蛋白質和核酸》學案分析
教學目標:
知識技能:
了解氨基酸的結構特點及性質;了解肽鍵及多肽;了解蛋白質的組成;初步掌握蛋白質的重要性質和檢驗方法;了解蛋白質的用途。
能力培養(yǎng):
1、通過學生動手實驗培養(yǎng)操作技能與觀察能力,使之正確進行實驗分析,從而加深對概念的理解,并抽象形成規(guī)律性認識。
2、培養(yǎng)學生通過觀察實驗現(xiàn)象,進行分析、推理,得出結論的思維能力。
科學思想:
讓學生初步了解蛋白質是生命最基本的物質基礎,培養(yǎng)學生的辯證唯物主義思想。
科學品質:
通過學生實驗,使學生的科學態(tài)度、思想情趣得到陶冶;通過結晶牛胰島素的成功合成激發(fā)學生愛國主義思想感情,民族自豪感。
科學方法:觀察方法和科學抽象的方法。
教學重點:蛋白質的化學性質和酶的特性。
教學難點:肽鍵的形成。
教學過程設計
教師活動
學生活動
設計意圖
【導入】展示SARS病毒的電子圖片,說明蛋白質廣泛存在于生物體內,是組成細胞的基礎物質。是生命的基礎,沒有蛋白質就沒有生命。
今天我們就一起來學習有關蛋白質的知識。
談到蛋白質,我們首先來學習氨基酸。
【板書】§3蛋白質
【實驗】將毛料或頭發(fā)放在火焰上灼燒、聞味
【設問】由上述實驗現(xiàn)象能得到哪些結論?
【講述】蛋白質的相對分子質量很大,可以達到上千萬。但是如此大的高分子化合物,也是由基本結構單元構成的,就是氨基酸(生物課已知)
一、氨基酸的結構與性質
給出甘氨酸、丙氨酸、谷氨酸的結構引導學生觀察氨基酸的結構特點。
【設問】看以上氨基酸的結構式指出哪些官能團?
(-NH2氨基、-COOH羧基)
【設問】那么什么叫氨基酸?
定義:羧酸分子里烴基上的氫原子被氨基取代后的生成物叫氨基酸
聆聽
有焦臭味,說明毛發(fā)中含有碳、氫、氧元素之外,還含有其他元素。
學生觀察甘氨酸、丙氨酸、谷氨酸的結構,總結歸納氨基酸結構特點。得出氨基酸的通式和定義。
緊扣時代信息激發(fā)學習興趣;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
引起學生興趣
和生物科聯(lián)系
培養(yǎng)學生學科間的聯(lián)系能力
1培養(yǎng)歸納總結的能力
2、復習官能團與性質關系
【講解】氨基酸的性質
官能團決定有機物的性質。氨基酸結構中均含有-COOH和-NH2,應具有什么性質?
1氨基酸的兩性:
NH2CH2COOH+NaOH→NH2CH2COO-Na++H2O
試寫出與鹽酸反應的化學方程式
NH2CH2COOH+HCl→Cl-+NH3CH2COOH2成肽反應:
1.書寫出乙酸與乙醇發(fā)生酯化反應的化學方程式。
2.書寫出氨基乙酸與氨基乙酸脫水的方程式。
2NH2CH2COOH→NH2CH2CONHCH2COOH+H2O
講解】兩個氨基酸彼此之間脫一分子水得到的產物叫二肽。許多氨基酸分子彼此脫水生成的化合物叫多肽。
如:
【講述】蛋白質在希臘文Proteios的意思是“第一”,即蛋白質是生命的基石。
存在:動物的肌肉、皮膚、血液、乳汁及毛、發(fā)、蹄、角等,或存在于植物的種子里。
組成:蛋白質分子中含有C、O、H、N、S等元素。1965年我國科技工作者成功合成了具有生物活性的——結晶牛胰島素。這是科學史上的一大成就,可以說是科學史上又一“豐碑”。在認識生命現(xiàn)象揭開生命奧秘的偉大歷程中,做出了重要貢獻。
聆聽
觀察答出:-COOH和-NH2
練習方程式的書寫
1.書寫出乙酸與乙醇發(fā)生酯化反應的化學方程式。
2.書寫出氨基乙酸與氨基乙酸脫水而成二肽的方程式。
聆聽
1、結構決定性質,進行辯證唯物主義教育。
2、提高書寫化學方程式的能力。
3、通過結構式推導性質。
由舊知識向新知識遷移,培養(yǎng)創(chuàng)新思維能力。
生物知識的復習
激發(fā)學生愛國主義熱情和民族自豪感,進一步激發(fā)學生探索蛋白質知識的興趣,創(chuàng)設懸念引入新知識領域的探索。
教師活動
學生活動
設計意圖
【板書】二、蛋白質的結構與性質
【引入】蛋白質是含氮生物高分子化合物,有C、H、0、N、S等元素,還有一些微量元素,構成的種類有10萬種以上。
天然蛋白質的結構獨特而穩(wěn)定,按照氨基酸的連接方式分為:一級結構、二級結構、三級結構、四級結構。
氨基酸脫水形成肽,而蛋白質的多肽周圍都有氨基、羧基等堿性或酸性基團存在,所以蛋白質和酸、堿都反應,具有兩性。
根據蛋白質的結構,還有其他的性質:
【板書】
1.水解
【設問】人體如何吸收吃入體內的食物?
(指導學生實驗)
【學生分組實驗探究】:蛋白質的化學性質(見課件ppt)
【設問】從本實驗可得出何結論?
(引出蛋白質的鹽析和變性概念)
【板書】
2.蛋白質的鹽析
3.蛋白質的變性
【練習】比較蛋白質的鹽析和變性
【思考、討論】
1、誤服重金屬怎么解毒?
2、為什么醫(yī)院用高溫,照紫外線,噴灑苯酚和酒精溶液消毒?
3、為什么用甲醛保存動物標本?
閱讀課本、聆聽
思考、回答
分組實驗:
完成實驗報告
學生結合實驗分析、思考產生疑問
練習
思考、討論
激發(fā)學生探索蛋白質知識的興趣,
與生物學科聯(lián)系,實現(xiàn)學科間交流
(1)練習操作技能;
(2)提高觀察能力;
(3)學會從實驗現(xiàn)象分析、歸納整理出結論的科學方法。
(4)激發(fā)學生探究問題的興趣,主動學習知識
加強掌握蛋白質的性質
了解其它影響蛋白質變性的因素。
將知識運用于生活中
4.蛋白質的顏色反應
【講解】
蛋白質的顏色反應是檢驗蛋白質的方法之一,反應的實質就是硝酸作用于含有苯環(huán)的蛋白質使它變成黃色的硝基化合物。
【設問】在日常生活中還有什么其他方法檢驗蛋白質呢?
【演示實驗】分別灼燒:羊毛線、棉線現(xiàn)象:羊毛線燃燒時燃燒不快,火焰小,離火即熄滅,燃燒有蛋白質臭味,灰燼呈卷曲狀為黑褐色結晶,用手指可碾成粉末;棉線燃燒無氣味,燒后成灰。
三、酶
【講述】生物體、植物無時無刻都在進行著化學反應,并且這些反應在生物體存在的條件下進行,而且會隨著環(huán)境、身體的情況而隨時自動、精確的改變
聆聽
學生觀察、描述現(xiàn)象
理論聯(lián)系實際
。
【設問】是什么讓這些反應可以實現(xiàn)的?
【設問】酶有什么特性?
【板書】酶也是蛋白質
四、核酸
【設問】DNA是什么?
【講解】核酸是一類含磷的高分子化合物,DNA就是其中組成,還有一種是RNA(核糖核酸),DNA和RNA互相作用合成蛋白質。我國在1981年用人工的方法合成了酵母丙氨酸轉移核糖核酸,是唯一參加世界人類基因組研究的發(fā)展中國家。
酶的特性:
1、條件溫和、不需加熱
2、具有高度的專一性
3、具有高效催化作用
脫氧核糖核酸
生物體遺傳的載體
復習生物課內容,實現(xiàn)學科間交流
激發(fā)學生愛國主義熱情和民族自豪感,
【課堂練習】
1、下列過程中,不可逆的是()。
(A)蛋白質的鹽析(B)酯的水解
(C)蛋白質的變性(D)氯化鐵的水解
2、欲將蛋白質從水中析出而又不改變它的性質應加入()。
(A)甲醛溶液(B)飽和Na2SO4溶液
(C)CuSO4溶液(D)濃硫酸
3.下圖表示蛋白質分子結構的一部分,圖中(A)、(B)、(C)、(D)標出了分子中不同的鍵,當蛋白質發(fā)生水解時,斷裂的鍵是()。
4、下列哪種作用不屬于蛋白質變性()
A、制作豆腐B、制作干酪C、淀粉水解D、酒精殺菌
二、填空題
5.蛋白質、淀粉、脂肪是三種重要的營養(yǎng)物質,其中______不是高分子化合物,這三種物質水解的最終產物分別是蛋白質→________淀粉→_________;脂肪→_________;在蛋白質水解的最終產物分子中,含有_________官能團。
*6.若將氨基乙酸和丙氨酸混合反應(在一定條件下)最多可得_______種二肽。
【小結】蛋白質的性質
(學生歸納總結后打出投影)
1、具有兩性;2、水解;3、鹽析;
4、變性;5、顏色反應。
反饋基本知識的掌握情況。
本題是高考題可反饋出學生學習本節(jié)知識后思維發(fā)展水平。
通過填空題反饋大多數學生對本節(jié)知識的掌握情況。
提高學生的分析、推理、判斷問題的能力。
培養(yǎng)表達能力
培養(yǎng)學生歸納、總結能力
參考答案:
1、C2、B3、C4、D
5、脂肪、氨基酸、葡萄糖、脂肪酸和甘油、氨基、羧基
6、四
【學生分組實驗探究】:蛋白質的化學性質
試管
編號
往裝有蛋白質的試管中添加的試劑或操作
現(xiàn)象
繼續(xù)往試管滴加入水后的現(xiàn)象
1
(NH4)2SO4
2
Na2SO4
3
加熱
4
NaOH
5
濃HNO3
6
CuSO4
7
(CH3COO)2Pb
8
丙酮
9
酒精
相關閱讀
高二化學《蛋白質和核酸》學案一
高二化學《蛋白質和核酸》學案一
4.3.1蛋白質和核酸(1)
教學目標:
1.認識氨基酸的組成和結構特點。
2.從官能團的角度學習氨基酸的性質。
1.通過學生動手實驗培養(yǎng)操作技能與觀察能力,使之正確進行實驗分析,從而加深對概念的理解,并抽象形成規(guī)律性認識。
2.培養(yǎng)學生通過觀察實驗現(xiàn)象,進行分析、推理,得出結論的思維能力。
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通過學生實驗,使學生的科學態(tài)度、思想情趣得到陶冶
教學重點:氨基酸的性質
教學難點:氨基酸的結構特點
教學過程:
導入]同學們,你們知道世界上第一頭克隆羊叫什么名字嗎?對,叫多利。今天我們就一起來學習有關蛋白質和核酸的知識。
問]α-氨基酸是構建蛋白質的基石,首先來學習氨基酸。你們都聽說過氨基酸嗎?有哪些?
講]有賴氨酸餅干、“紅?!憋嬃现幸埠匈嚢彼?。
一、氨基酸的結構與性質
1、氨基酸的概念:
2、賴氨酸的結構簡式:
—NH2叫氨基。可以看成NH3失一個H后得到的,是個堿性基。
3
講]蛋白質最終都水解得到α-氨基酸。指出離羧基最近的碳原子上的氫原子叫α氫原子,次近的碳原子上的氫原子叫β氫原子。羧酸分子里的α氫原子被氨基取代的生成物叫α-氨基酸。組成蛋白質的氨基酸幾乎都是α-氨基酸。
投影]試寫出下面氨基酸的結構簡式:
丙氨酸(α-氨基丙酸)(2)苯丙氨酸(α-氨基-β-苯基丙酸)
講]天然氨基酸均為無色晶體,熔點較高。在200-300℃時熔化而分解。它們能溶于強酸或強堿溶液中,除少數外一般都能溶于水,而難溶于乙醇、乙醚。
問]看以上氨基酸的結構式中都有哪些官能團?
講]官能團決定有機物的性質。氨基酸結構中均含有-COOH和-NH2,應具有什么性質?
投影]幾種常見的氨基酸
]-COOH和-NH2既有酸性又有堿性。
4、氨基酸的兩性
(1)既能與酸反應又能與堿反應與堿反應,如:
2、成肽反應
講]兩個氨基酸彼此之間脫一分子水得到的產物叫二肽。許多氨基酸分子彼此脫水生成的化合物叫多肽。肽鍵(-CO-NH-)是一種酰胺鍵。如:
肽鍵:羧基和氨基脫水縮合形成的,連接兩個氨基酸分子的化學結構(—NH—CO—)稱為肽鍵。
二肽:由兩個氨基酸分子縮合而成的化合物(由三個或三個以上氨基酸分子縮合而成的,含多個肽鍵的化合物稱為多肽)。
投影]
講]氨基酸在酸或堿的存在下加熱,通過一分子的氨基與另一分子的羧基間脫去一分子水,縮合形成含有肽鍵的化合物,叫做成肽反應。成肽反應是分子間脫水反應,屬于取代反應。
]一般多肽與蛋白質在分子量上有區(qū)別。當分子量小于10000時是多肽;當分子量大于10000時是蛋白質。
二、蛋白質的結構與性質
存在:動物的肌肉、皮膚、血液、乳汁及毛、發(fā)、蹄、角等,或存在于植物的種子里。組成:蛋白質分子中含有C、O、H、N、S等元素。
講]蛋白質的結構
總結]蛋白質的一級結構是指:蛋白質多肽鏈中氨基酸的排列順序。蛋白質的一級結構決定其空間結構
蛋白質的二級結構是指多肽鏈骨架盤繞折疊所形成的有規(guī)律性的結構
蛋白質的三級結構是整個多肽鏈的三維構象,它是在二級結構的基礎上,多肽鏈進一步折疊卷曲形成復雜的球狀分子結構。具有三級結構的多肽鏈叫亞基。
蛋白質的四級結構:蛋白質分子中亞基的立體排布、亞基間的相互作用與布局稱為蛋白質的四級結構
投影]
板書設計:
第三節(jié)蛋白質和核酸
一、氨基酸的結構與性質
2、賴氨酸的結構簡式:
—NH2叫氨基??梢钥闯蒒H3失一個H后得到的,是個堿性基。
3、定義:羧酸分子里烴基上的氫原子被氨基取代后的生成物叫氨基酸。
4、氨基酸的兩性
1)既能與酸反應又能與堿反應與堿反應,
(2)成肽反應
肽鍵:羧基和氨基脫水縮合形成的,連接兩個氨基酸分子的化學結構(—NH—CO—)稱為肽鍵。
二肽:由兩個氨基酸分子縮合而成的化合物(由三個或三個以上氨基酸分子縮合而成的,含多個肽鍵的化合物稱為多肽)。
二、蛋白質(protein)的結構與性質
教學回顧:
本節(jié)課要求學生認識氨基酸的組成和結構特點并且學會從官能團的角度分析氨基酸的性質,通過讓學生自己動手實驗培養(yǎng)操作技能與觀察能力,使之正確進行實驗分析,從而加深對概念的理解,并抽象形成規(guī)律性認識;培養(yǎng)學生通過觀察實驗現(xiàn)象,進行分析、推理,得出結論的思維能力。
蛋白質和核酸
第二章第二節(jié)、細胞中的生物大分子
二、蛋白質和核酸
教學目標:
1、知識目標:
①概述糖類的種類和功能,簡述鑒定還原糖的實驗原理,嘗試組織中還原糖的檢測方法;
②舉例說出脂質的種類和功能,簡述鑒定脂肪的實驗原理,嘗試生物組織中脂肪的檢測方法;
③概述蛋白質的結構和功能,簡述鑒定蛋白質的實驗原理,嘗試檢測組織中的蛋白質的一般方法;
④簡述核酸的結構和功能.。
2、能力目標:
培養(yǎng)學生的自學與實驗能力。
3、德育目標:
通過氨基酸通過脫水縮合形成蛋白質的過程,蛋白質的結構和功能的關系,理解生物界結構與功能的統(tǒng)一性。
教學重點和難點:蛋白質、糖類的結構和功能。
課時安排:5課時
教學過程(內容):
(四)蛋白質的結構和功能
蛋白質是生命活動的體現(xiàn)物質。在細胞的各種結構中都是非常重要的成分。
約占細胞干重的50%以上,是一種高分子化合物,或叫生物大分子。
[引導自學]
自學P20“蛋白質的結構和功能”部分,完成下列知識目標:
1、蛋白質的含量:
活細胞中含量最多化合物是;
含量最多的有機化合物是,占細胞干重%。
2、蛋白質的組成元素:
蛋白質都含有,大多數蛋白質還含有,
有些還含有一些特殊元素,如血紅蛋白含;葉綠素含。
2、蛋白質種類:
目前發(fā)現(xiàn)氨基酸有種,組成蛋白質的氨基酸大約有種。
3、蛋白質基本單位:
(1)蛋白質的基本組成單位是;
(2)這些氨基酸的共同特點是
。
(3)通式:氨基:
羧基:
(4)氨基酸的判斷:
①同時有和
②至少有一個氨基和一個羧基連在碳原子上。
(5)各種氨基酸的區(qū)別:的不同
4、蛋白質形成:
(1)反應:
氨基酸通過反應形成而相互連接。
寫出兩個氨基酸分子脫水縮合形成二肽的過程式:
肽鍵的簡式有和。
(2)二肽和多肽
二肽:由個氨基酸分子脫水縮合形成,含肽鍵個。
多肽(n肽):由個氨基酸分子脫水縮合形成,含肽鍵個。
(3)總結:
①一條肽鏈(含n個氨基酸分子):
至少有氨基個,至少有羧基個,
有肽鍵個,脫去水分子個。
②一個蛋白質分子若有a條肽鏈、n個氨基酸組成:
至少有氨基個,至少有羧基個,
有肽鍵個,脫去水分子個。
②蛋白質分子量的計算:
一個蛋白質分子若有a條肽鏈、n個氨基酸組成,若每個氨基酸的平均分子量為128,則該蛋白質分子的分子量是多少?
6、蛋白質的結構特點:
蛋白質的結構點具有性,
蛋白質結構的多樣性的原因:
組成蛋白質多肽鏈的:氨基酸的、、的不同;
構成蛋白質的多肽鏈的、不同。
7、蛋白質的功能:
蛋白質是生命活動的體現(xiàn)者
蛋白質結構的多樣性功能的多樣性,
填寫下列蛋白質的部分功能
功能舉例
酶
人體運輸氧氣,將血流中的脂質從肝臟運出,
細胞膜上的能運輸離子和小分子。
肌蛋白
結構
生長素、胰島素等蛋白質類激素
[例題]
例題1:由下列三個氨基酸分子脫水縮合所形成的化合物中有氨基、羧基和肽鍵數依次是()
A.1,2,2B.1,1,2C.3,3,2D.3,4,2
例題2、在下列物質中,有的屬于構成人體蛋白質的氨基酸,有的不是。若將其中構成人體蛋白質的氨基酸縮合成化合物,則其中含有的氨基、羧基、肽鍵的數目依次是(C)
①NH2—CH2—COOH②NH2—CH2—CH2OH
COOH
③NH2—CH—CH2—COOH
NH2
④NH2—CH—CH2—COOH
COOH
⑤NH2—CH—(CH2)3—NH2
A.3、3、2B.4、3、3C.2、2、2D.3、4、2
例3、據下圖所示的化合物結構簡式,請回答問題:?
(1)該化合物中有個氨基和個羧基。?
(2)該化合物中有種氨基酸構成,形成這種化合物的不同氨基酸的R基編號是。
(3)該化合物是由個氨基酸失去分子的水形成的,這種反應叫做。
(4)該化合物中有個肽鍵,編號是,該化合物屬于。?
(5)該化合物水解時被破壞的是鍵,使該鍵斷裂的酶是。?
(6)若氨基酸的平均相對分子質量為90,則該化合物的相對分子質量約為。?
答案(1)22(2)3bdg(3)32脫水縮合反應(4)2ce三肽(5)肽肽酶(6)234
8.實驗:[引學邊做]蛋白質的鑒定
原理:蛋白質與試劑產生的顏色反應
材料用具:
(1)實驗材料:豆?jié){、蛋清稀釋液
要求:最好選用富含蛋白質的生物組織(或器官),顏色宜淺
(2)儀器:試管、試管架、小量筒、滴管
(3)雙縮脲試劑:
配制:A液:溶液(2mL),B液:液(3-4滴)
使用要求:使用,先加NaOH溶液,再加CuSO4溶液。
(注意:不需要隔水加熱)
操作流程
實驗結果分析:
如果待測樣品中含有蛋白質,則出現(xiàn)色,反之,則。
注意事項
1.取材:若用黃豆,必須提前浸泡1-2d。若用蛋清作實驗材料,必須稀釋,以免實驗后粘住試管,不易洗刷。
2.雙縮脲試劑的A液和B液要先后加入,造成堿性環(huán)境,使蛋白質與形成紫色絡合物,否則Cu2+會先生成Cu(OH)2沉淀,把紫色遮蔽。
3.B液不可過量,否則的藍色會遮蓋反應生成的紫色。
4.鑒定前應預留部分樣液做對照。
[校本作業(yè)]
1、下列敘述能對蛋白質的功能進行高度概括的是(C?)
A.細胞和生物體的重要結構物質?B.收縮、運輸、免疫等生理活動的物質基礎?
C.生命活動的主要承擔者?D.調節(jié)細胞和生物體新陳代謝的重要物質?
2、組成蛋白質的氨基酸之間的肽鍵結構式是
A.NH—COB.—NH—CO—C.—NH2—COOH—D.NH2—COOH
3、已知氨基酸的平均分子量為128,有100個氨基酸形成3條肽鏈的蛋白質,分子量約為(D)
A.12800B.11018C.11054D.11638
4、通常情況下,分子式為C63H103O65N17S2的蛋白質分子,最多含有肽腱的個數為(D)
A.63B.62C.17D.16
5、血紅蛋白分子中含574個氨基酸,共有4條肽鏈。在形成此蛋白質分子時,脫下的水分子數、形成肽鍵數、至少含有的氨基數和羧基數分別是(D)
A.573、573、573、573B.570、573、571、571
C.570、573、4、4D.570、570、4、4
6、有一種二肽,化學式是C8H14N2O5,水解后得到丙氨酸和另一種氨基酸M,則M的R基的化學式是(D)
A.—C5H9NO4B.—C3H5NO2C.—C5H7O2D.—C3H5O2
7、某蛋白質由n條肽鏈組成,氨基酸的平均分子量為a,蛋白質所含氨基酸b/3個,則該蛋白質的分子量最多(D)
A.B.
C.D.
8、有一種“十五肽”的化學式為CxHyNzOdSe(z>15,d>16)。已知其徹底水解后得到下列幾種氨基酸。下列有關說法中不正確的是(D)
A.水解可得e個半胱氨酸B.水解可得(d-16)/2個天門冬氨酸
C.水解可得z-15個賴氨酸D.水解時消耗15個水分子
(五)核酸的結構和功能:
[引導自學]自學P22“核酸的結構和功能”部分,完成下列知識目標:
核酸最初是從細胞核中提取出來的酸性物質;為生物大分子。
1、核酸的功能:
一是:二是。
2、核酸的分類:
核酸可分為(代號:)和(代號:)兩種。
3、核酸的組成元素:是。
4、核酸的基本組成單位是,可降解為。
5、分析比較兩種核酸的異同?
簡稱DNARNA
中文名稱
基本組成單位
五碳糖
含氮堿基
無機酸
存在部位
功能
大多數生物的遺傳物質是,少數只有RNA,它們的遺傳信息儲存在RNA中。
[例題]
例1下列關于核酸的敘述中,正確的是()
A.核酸由C、H、O、N元素組成B.除病毒外,一切生物都有核酸存在
C.核酸是生物的遺傳物質D.組成核酸的基本單位是脫氧核苷酸
例2、在生物體的生命活動中,由DNA分子蘊藏的信息所支配合成的RNA在完全水解后,得到的化學物質是()
A.氨基酸、核苷酸、葡萄糖B.氨基酸、葡萄糖、堿基
C.脫氧核糖、堿基、磷酸D.核糖、堿基、磷酸
例3、楊樹葉肉細胞中的核酸,含有的堿基和核苷酸的種類分別是()
A.1種、2種B.8種、8種C.4種、4種D.5種、8種
[校本作業(yè)]
1、對下表中所列待測物質的檢測,所選用的試劑及預期結果都正確的是()
待測物質檢測試劑預期顯色結果
①DNA甲基綠紅色
②脂肪蘇丹Ⅲ橘黃色
③淀粉斐林試劑藍色
④蛋白質雙縮脲試劑紫色
A.①③B.②③C.①④D.②④
2、生物體內某些重要化合物的元素組成如下圖所示,請回答:
(1)圖中X、Y分別代表何種元素?X,Y。?
(2)a的分子式可表示為:
;
(3)A可分為A1,…,A5,…,其原因從a分析是因為:?
①,
②,
3、下圖表示細胞內四種有機物的組成及其主要功能,請分析回答下面的問題。
(1)A是指;E在動物中是指,在植物中主要指。
(2)F是指;它是由B脂肪酸和甘油形成的,除此之外,脂質還包括和。
(3)D是指,D形成H,H是。
高二化學蛋白質
一位優(yōu)秀的教師不打無準備之仗,會提前做好準備,教師要準備好教案,這是教師的任務之一。教案可以讓學生們能夠在上課時充分理解所教內容,減輕教師們在教學時的教學壓力。那么,你知道教案要怎么寫呢?下面是小編精心收集整理,為您帶來的《高二化學蛋白質》,大家不妨來參考。希望您能喜歡!
第四節(jié)蛋白質
●教學目標
1.使學生了解蛋白質的組成、性質和用途;
2.使學生初步了解蛋白質是生命最基本的物質基礎,對學生進行辯證唯物主義教育;
3.使學生了解酶的特性與廣泛的用途。
●教學重點
蛋白質的性質
●教學難點
蛋白質的組成,蛋白質水解的斷鍵部位。
●課時安排
一課時
●教學方法
邊講邊實驗
●教學用具
試管、試管夾、酒精燈、膠頭滴管。
(NH4)2SO4飽和溶液、雞蛋白溶液、蒸餾水、乙酸鉛溶液、濃硝酸。
●教學過程
[引入新課]在生物課上講過,構成細胞的化合物有水、無機鹽、糖類、脂類、蛋白質和核酸,其中蛋白質占細胞干重的50%以上,是細胞中各結構的重要成分,那么人和動物體的哪些物質是由蛋白質構成的呢?
[生]頭發(fā)、指甲、肌肉、胰島素、酶、血紅蛋白、病毒、細菌……
[師]看來大家生物課學得很好。連細菌和病毒都是蛋白質,可見蛋白質是生命的基礎,沒有蛋白質就沒有生命。我們這節(jié)課就來學習蛋白質的性質。
[板書]第四節(jié)蛋白質
[講述]1965年我國科學家在世界上第一次用人工方法合成了具有生命活性的蛋白質——結晶牛胰島素,對蛋白質的研究作出了重要的貢獻。那么構成蛋白質的基礎物質是什么呢?下面我們來學習第一個問題。
[板書]一、蛋白質的組成
1.組成元素
[師]請同學們回憶一下生物上所學的內容,蛋白質是由哪些元素組成的?
[學生回答,教師板書]C、H、O、N、S、P
[師]那么蛋白質的基本組成單元是什么?
[生]氨基酸。
[師]那么氨基酸是一類什么樣的化合物?在結構上有何特點?根據其結構特點,決定它應該有哪些化學性質呢?請同學們打開生物課本,看P15的內容后回答。
[學生閱讀后回答]氨基酸分子結構中含有兩種官能團,即氨基和羧基,因此氨基酸既有堿性,又有酸性。
[師]請一位同學在黑板上寫出氨基酸分子的結構通式。
[板書]2.氨基酸
[學生板書]
[問]那么氨基酸分子間是如何結合成蛋白質的呢?
[生]脫水縮合。
[問]氨基酸分子間脫水后形成的新的化學鍵叫什么?
[生]肽鍵。
[問]蛋白質的相對分子質量約為多少?
[生]幾千到一百萬以上。
[師]蛋白質也像淀粉、纖維素一樣,具有很大的相對分子質量,因此,也屬于天然高分子化合物。由以上分析,我們可以總結出蛋白質的概念。
[板書]3.蛋白質是由氨基酸通過肽鍵構成的高分子化合物。
[過渡]那么蛋白質有哪些重要性質呢?下面我們通過實驗來證明蛋白質的性質。
[板書]二、蛋白質的性質
[演示]在盛有雞蛋白的試管中加入飽和(NH4)2SO4溶液。
[問]大家看到了什么現(xiàn)象?
[生]有沉淀生成。
[講述]這種現(xiàn)象叫鹽析。
[板書]1.鹽析
[問]我們上節(jié)課也提到過鹽析,就是肥皂的制備過程,誰能描述一下上節(jié)課錄像中看到的肥皂的鹽析過程?
[生]在油脂水解生成的高級脂肪酸鈉和甘油的混合物中,加入NaCl,高級脂肪酸鈉就會析出。
[師]析出的硬脂酸鈉能不能再溶于水?
[生]能。
[師]那么蛋白質發(fā)生鹽析后,加水是不是也能溶解呢?下面我們試驗一下。
[演示]把析出蛋白質的試管中少量帶有沉淀的液體倒入盛蒸餾水的試管中。
[問]由這個實驗,說明鹽析有什么特點?
[生]具有可逆性。
[板書]①特征:可逆
[問]那么在肥皂和蛋白質的鹽析過程中有沒有新物質生成呢?
[生]沒有。
[師]這說明鹽析是什么變化?
[生]物理變化。
[板書]物理變化。
[問]如果蛋白質中混有NaCl,如何使蛋白質與NaCl分離?
[生]用鹽析的方法。
[師]對。利用鹽析的方法可分離和提純蛋白質,這是鹽析的主要用途。
[板書]②用途:分離、提純蛋白質。
[過渡]那么,是不是所有的無機鹽溶液都能使蛋白質發(fā)生鹽析呢?下面我們用醋酸鉛溶液試驗一下。
[演示]
[講述]由此實驗我們可以看出,并非所有的無機鹽都能使蛋白質發(fā)生鹽析,當加入醋酸鉛等重金屬鹽時,就會使蛋白質失去可溶性,同時也失去了生理活性,這種現(xiàn)象叫變性。
[板書]2.變性
[師]請同學們討論以下問題。
[投影]1.重金屬鹽(如銅鹽、鉛鹽、汞鹽)為什么有毒?
2.誤服重金屬鹽,如何解毒?
[學生討論后回答]1.因為重金屬鹽能引起蛋白質的變性,因此重金屬鹽有毒。
2.誤服重金屬鹽后,可服用大量牛奶、蛋清、豆?jié){等高蛋白的物質,以減少重金屬鹽對人體蛋白的作用。
[師]那么,是不是只有遇到重金屬鹽才能發(fā)生蛋白質的變性呢?下面我們再做一個實驗。
[演示]
[師]由此實驗可以看出,加熱也可引起蛋白質的變性。其實,能使蛋白質發(fā)生變性的方法很多。大家知道細菌是蛋白質,那么醫(yī)院都常用哪些方法殺菌、消毒呢?
[生]酒精、高溫蒸煮、苯酚、紫外線……
[師]殺菌消毒就是使細菌的蛋白質發(fā)生變性,可見使蛋白質發(fā)生變性的方法是很多的,下面我們總結一下常見的蛋白質發(fā)生變性的方法。
[板書]蛋白質溶液變性凝結
[講述]變性這一性質,除了可用于殺菌消毒以外,在生活中還有很廣泛的用途,如雞蛋由生變熟的過程,女士燙發(fā)的過程,用福爾馬林浸泡標本都與蛋白質的變性有關。
[過渡]那么蛋白質遇到濃硝酸會不會變性呢?
[生]會。
[師]下面我們通過實驗驗證。
[演示]在3mL雞蛋白溶液中加入幾滴濃硝酸,將凝結后的蛋白質分成兩份,其中一份加水。
[問]看到了什么現(xiàn)象?
[生]蛋白質變性凝結。
[師]酸或堿也能引起蛋白質的變性。
[接上板書]酸、堿
[設問]若給加濃HNO3變性后的蛋白質加熱,會不會有別的變化呢?
[演示]將另一份凝結后的蛋白質微熱。
[生]變成了黃色。
[講]這種現(xiàn)象叫蛋白質的顏色反應。
[板書]3.顏色反應
[師]顏色反應是蛋白質所特有的性質,因此可用于檢驗或鑒別蛋白質。蛋白質還有一種特殊性質,那就是在灼燒時的特殊氣味。我們知道,我們的頭發(fā)是蛋白質,誰愿意拔下幾根燒一燒,聞一聞這種特殊氣味呢?
[學生實驗]燒頭發(fā)。
[問]在生活中炒雞蛋炒糊了,或把動物的皮毛放在火中灼燒,是不是會聞到同樣的氣味呢?
[生]是。
[師]這也是蛋白質所特有的性質。
[板書]4.灼燒時有燒焦羽毛的氣味。
[過渡]以上四種性質,是蛋白質所共有的性質。不同的蛋白質又有其各自的特殊性,下面我們想一想生物上學過的酶有哪些特性?
[板書]三、酶
[問]唾液淀粉酶只能消化淀粉,胃蛋白酶只能消化蛋白質。這是酶的什么性質的體現(xiàn)?
[生]專一性。
[板書]特性:①專一性
[問]在生物上,還做過過氧化氫酶和Fe3+的催化效率比較實驗,這個實驗說明酶有什么特性?
[生]酶具有高效性。
[板書]②高效性
[師]酶催化效率的高低主要決定于哪些條件?
[生]溫度、酸度。
[師]酶催化最適宜的溫度為30℃~50℃,說明酶的催化反應條件溫和,這是酶的又一特性。
[板書]③條件溫和,不需加熱。
[過渡]蛋白質有這些重要的性質,那么除了食用以外,蛋白質還有哪些主要用途呢?
下面請同學們閱讀課本P202,蛋白質的用途。
[板書]四、蛋白質的用途。
[學生活動]
[小結]我們這節(jié)課主要講了蛋白質的組成和性質,以及特殊的蛋白質——酶的性質,下面請根據本節(jié)的內容討論以下問題:
[投影]
1.夏天沾有汗?jié)n的衣服為什么不宜用熱水洗滌?
2.如何證明一塊布料是真絲還是人造絲?
3.我們做實驗時,有時手上皮膚出現(xiàn)黃色斑痕,你能解釋可能是接觸了什么藥品嗎?
答案:1.汗中有少量蛋白質,遇熱會變性凝結,再繼續(xù)氧化而變黃。
2.蠶絲是蛋白質,而人造絲是粘膠纖維,可用灼燒時氣味的不同加以鑒別。
3.可能是接觸了濃硝酸。因為皮膚是蛋白質,遇到濃HNO3會發(fā)生顏色反應而變黃。
[作業(yè)]P196一、二、三、四。
●板書設計
第四節(jié)蛋白質
一、蛋白質的組成
1.組成元素:C、H、O、N、S、P
2.氨基酸:
3.蛋白質是由氨基酸通過肽鍵構成的高分子化合物。
二、蛋白質的性質
1.鹽析
①特征:可逆、物理變化
②用途:分離、提純蛋白質
2.變性
蛋白質溶液變性凝結
3.顏色反應
4.灼燒時有燒焦羽毛的氣味。
三、酶
特性:①專一性②高效性③條件溫和,不需加熱。
四、蛋白質的用途
●教學說明
這一節(jié)的內容,在生物課上已詳細講過了蛋白質的組成和結構特點,并且通過三個實驗證明了酶的催化特性。因此,在講授這方面知識時,以復習為主,這樣既可節(jié)省時間,也可使學生體會到生物和化學的密切關系。在講授蛋白質的化學性質時,結合實驗與生活有關的小問題使學生產生興趣,輕松地掌握蛋白質的重要性質。
●參考練習
1.關于蛋白質的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A.加熱會使蛋白質變性,因此生吃雞蛋比熟吃好
B.蛋白質溶液中加入飽和硫酸銨溶液,蛋白質析出,如再加水,蛋白質又可溶解
C.雞蛋清加入食鹽,會使蛋白質變性
D.天然蛋白質中僅含C、H、O、N四種元素
答案:B
2.下列物質含有氨基和羧基兩種官能團的是
①氨基酸②淀粉酶③多肽④蛋白質
A.①B.①④C.①②④D.①②③④
答案:D
3.為了鑒別某白色紡織品的成分是蠶絲還是“人造絲”,可選用的方法是
A.滴加濃HNO3B.滴加濃H2SO4C.滴加酒精D.灼燒
答案:D
4.市場上有一種加酶洗衣粉,即在洗衣粉中加入少量的堿性蛋白酶,它的催化活性很強,衣物的汗?jié)n、血跡及人體排放的蛋白質油漬遇到它,皆能水解而除去,下列衣料中不能用加酶洗衣粉洗滌的是
①棉織品②毛織品③腈綸織品④蠶絲織品⑤滌綸織品⑥人造棉
A.①②③B.②④C.③④⑤D.③⑤⑥
答案:B
高二化學教案:《化學蛋白質》教學設計
一名愛崗敬業(yè)的教師要充分考慮學生的理解性,作為高中教師就要根據教學內容制定合適的教案。教案可以讓學生更好地進入課堂環(huán)境中來,減輕高中教師們在教學時的教學壓力。那么一篇好的高中教案要怎么才能寫好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高二化學教案:《化學蛋白質》教學設計”,供大家借鑒和使用,希望大家分享!
本文題目:高二化學教案:高二化學蛋白質
●教學目標
1.使學生了解蛋白質的組成、性質和用途;
2.使學生初步了解蛋白質是生命最基本的物質基礎,對學生進行辯證唯物主義教育;
3.使學生了解酶的特性與廣泛的用途。
●教學重點
蛋白質的性質
●教學難點
蛋白質的組成,蛋白質水解的斷鍵部位。
●課時安排
一課時
●教學方法
邊講邊實驗
●教學用具
試管、試管夾、酒精燈、膠頭滴管。
(NH4)2SO4飽和溶液、雞蛋白溶液、蒸餾水、乙酸鉛溶液、濃硝酸。
●教學過程
[引入新課]在生物課上講過,構成細胞的化合物有水、無機鹽、糖類、脂類、蛋白質和核酸,其中蛋白質占細胞干重的50%以上,是細胞中各結構的重要成分,那么人和動物體的哪些物質是由蛋白質構成的呢?
[生]頭發(fā)、指甲、肌肉、胰島素、酶、血紅蛋白、病毒、細菌……
[師]看來大家生物課學得很好。連細菌和病毒都是蛋白質,可見蛋白質是生命的基礎,沒有蛋白質就沒有生命。我們這節(jié)課就來學習蛋白質的性質。
[板書]第四節(jié) 蛋白質
[講述]1965年我國科學家在世界上第一次用人工方法合成了具有生命活性的蛋白質——結晶牛胰島素,對蛋白質的研究作出了重要的貢獻。那么構成蛋白質的基礎物質是什么呢?下面我們來學習第一個問題。
[板書]一、蛋白質的組成
1.組成元素
[師]請同學們回憶一下生物上所學的內容,蛋白質是由哪些元素組成的?
[學生回答,教師板書]C、H、O、N、S、P
[師]那么蛋白質的基本組成單元是什么?
[生]氨基酸。
[師]那么氨基酸是一類什么樣的化合物?在結構上有何特點?根據其結構特點,決定它應該有哪些化學性質呢?請同學們打開生物課本,看P15的內容后回答。
[學生閱讀后回答]氨基酸分子結構中含有兩種官能團,即氨基和羧基,因此氨基酸既有堿性,又有酸性。
[師]請一位同學在黑板上寫出氨基酸分子的結構通式。
[板書]2.氨基酸
[學生板書]
[問]那么氨基酸分子間是如何結合成蛋白質的呢?
[生]脫水縮合。
[問]氨基酸分子間脫水后形成的新的化學鍵叫什么?
[生]肽鍵。
[問]蛋白質的相對分子質量約為多少?
[生]幾千到一百萬以上。
[師]蛋白質也像淀粉、纖維素一樣,具有很大的相對分子質量,因此,也屬于天然高分子化合物。由以上分析,我們可以總結出蛋白質的概念。
[板書]3.蛋白質是由氨基酸通過肽鍵構成的高分子化合物。
[過渡]那么蛋白質有哪些重要性質呢?下面我們通過實驗來證明蛋白質的性質。
[板書]二、蛋白質的性質
[演示]在盛有雞蛋白的試管中加入飽和(NH4)2SO4溶液。
[問]大家看到了什么現(xiàn)象?
[生]有沉淀生成。
[講述]這種現(xiàn)象叫鹽析。
[板書]1.鹽析
[問]我們上節(jié)課也提到過鹽析,就是肥皂的制備過程,誰能描述一下上節(jié)課錄像中看到的肥皂的鹽析過程?
[生]在油脂水解生成的高級脂肪酸鈉和甘油的混合物中,加入NaCl,高級脂肪酸鈉就會析出。
[師]析出的硬脂酸鈉能不能再溶于水?
[生]能。
[師]那么蛋白質發(fā)生鹽析后,加水是不是也能溶解呢?下面我們試驗一下。
[演示]把析出蛋白質的試管中少量帶有沉淀的液體倒入盛蒸餾水的試管中。
[問]由這個實驗,說明鹽析有什么特點?
[生]具有可逆性。
[板書]①特征:可逆
[問]那么在肥皂和蛋白質的鹽析過程中有沒有新物質生成呢?
[生]沒有。
[師]這說明鹽析是什么變化?
[生]物理變化。
[板書]物理變化。
[問]如果蛋白質中混有NaCl,如何使蛋白質與NaCl分離?
[生]用鹽析的方法。
[師]對。利用鹽析的方法可分離和提純蛋白質,這是鹽析的主要用途。
[板書]②用途:分離、提純蛋白質。
[過渡]那么,是不是所有的無機鹽溶液都能使蛋白質發(fā)生鹽析呢?下面我們用醋酸鉛溶液試驗一下。
[演示]
[講述]由此實驗我們可以看出,并非所有的無機鹽都能使蛋白質發(fā)生鹽析,當加入醋酸鉛等重金屬鹽時,就會使蛋白質失去可溶性,同時也失去了生理活性,這種現(xiàn)象叫變性。
[板書]2.變性
[師]請同學們討論以下問題。
[投影]1.重金屬鹽(如銅鹽、鉛鹽、汞鹽)為什么有毒?
2.誤服重金屬鹽,如何解毒?
[學生討論后回答]1.因為重金屬鹽能引起蛋白質的變性,因此重金屬鹽有毒。
2.誤服重金屬鹽后,可服用大量牛奶、蛋清、豆?jié){等高蛋白的物質,以減少重金屬鹽對人體蛋白的作用。
[師]那么,是不是只有遇到重金屬鹽才能發(fā)生蛋白質的變性呢?下面我們再做一個實驗。
[演示]
[師]由此實驗可以看出,加熱也可引起蛋白質的變性。其實,能使蛋白質發(fā)生變性的方法很多。大家知道細菌是蛋白質,那么醫(yī)院都常用哪些方法殺菌、消毒呢?
[生]酒精、高溫蒸煮、苯酚、紫外線……
[師]殺菌消毒就是使細菌的蛋白質發(fā)生變性,可見使蛋白質發(fā)生變性的方法是很多的,下面我們總結一下常見的蛋白質發(fā)生變性的方法。
[板書]蛋白質溶液 變性凝結
[講述]變性這一性質,除了可用于殺菌消毒以外,在生活中還有很廣泛的用途,如雞蛋由生變熟的過程,女士燙發(fā)的過程,用福爾馬林浸泡標本都與蛋白質的變性有關。
[過渡]那么蛋白質遇到濃硝酸會不會變性呢?
[生]會。
[師]下面我們通過實驗驗證。
[演示]在3 mL雞蛋白溶液中加入幾滴濃硝酸,將凝結后的蛋白質分成兩份,其中一份加水。
[問]看到了什么現(xiàn)象?
[生]蛋白質變性凝結。
[師]酸或堿也能引起蛋白質的變性。
[接上板書]酸、堿
[設問]若給加濃HNO3變性后的蛋白質加熱,會不會有別的變化呢?
[演示]將另一份凝結后的蛋白質微熱。
[生]變成了黃色。
[講]這種現(xiàn)象叫蛋白質的顏色反應。
[板書]3.顏色反應
[師]顏色反應是蛋白質所特有的性質,因此可用于檢驗或鑒別蛋白質。蛋白質還有一種特殊性質,那就是在灼燒時的特殊氣味。我們知道,我們的頭發(fā)是蛋白質,誰愿意拔下幾根燒一燒,聞一聞這種特殊氣味呢?
[學生實驗]燒頭發(fā)。
[問]在生活中炒雞蛋炒糊了,或把動物的皮毛放在火中灼燒,是不是會聞到同樣的氣味呢?
[生]是。
[師]這也是蛋白質所特有的性質。
[板書] 4.灼燒時有燒焦羽毛的氣味。
[過渡]以上四種性質,是蛋白質所共有的性質。不同的蛋白質又有其各自的特殊性,下面我們想一想生物上學過的酶有哪些特性?
[板書]三、酶
[問]唾液淀粉酶只能消化淀粉,胃蛋白酶只能消化蛋白質。這是酶的什么性質的體現(xiàn)?
[生]專一性。
[板書]特性:①專一性
[問]在生物上,還做過過氧化氫酶和Fe3+的催化效率比較實驗,這個實驗說明酶有什么特性?
[生]酶具有高效性。
[板書]②高效性
[師]酶催化效率的高低主要決定于哪些條件?
[生]溫度、酸度。
[師]酶催化最適宜的溫度為30℃~50℃,說明酶的催化反應條件溫和,這是酶的又一特性。
[板書]③條件溫和,不需加熱。
[過渡]蛋白質有這些重要的性質,那么除了食用以外,蛋白質還有哪些主要用途呢?
下面請同學們閱讀課本P202,蛋白質的用途。
[板書]四、蛋白質的用途。
[學生活動]
[小結]我們這節(jié)課主要講了蛋白質的組成和性質,以及特殊的蛋白質——酶的性質,下面請根據本節(jié)的內容討論以下問題:
[投影]
1.夏天沾有汗?jié)n的衣服為什么不宜用熱水洗滌?
2.如何證明一塊布料是真絲還是人造絲?
3.我們做實驗時,有時手上皮膚出現(xiàn)黃色斑痕,你能解釋可能是接觸了什么藥品嗎?
答案:1.汗中有少量蛋白質,遇熱會變性凝結,再繼續(xù)氧化而變黃。
2.蠶絲是蛋白質,而人造絲是粘膠纖維,可用灼燒時氣味的不同加以鑒別。
3.可能是接觸了濃硝酸。因為皮膚是蛋白質,遇到濃HNO3會發(fā)生顏色反應而變黃。
[作業(yè)]P196一、二、三、四。
●板書設計
第四節(jié) 蛋白質
一、蛋白質的組成
1.組成元素:C、H、O、N、S、P
2.氨基酸:
3.蛋白質是由氨基酸通過肽鍵構成的高分子化合物。
二、蛋白質的性質
1.鹽析
①特征:可逆、物理變化
②用途:分離、提純蛋白質
2.變性
蛋白質溶液 變性凝結
3.顏色反應
4.灼燒時有燒焦羽毛的氣味。
三、酶
特性:①專一性 ②高效性 ③條件溫和,不需加熱。
四、蛋白質的用途
●教學說明
這一節(jié)的內容,在生物課上已詳細講過了蛋白質的組成和結構特點,并且通過三個實驗證明了酶的催化特性。因此,在講授這方面知識時,以復習為主,這樣既可節(jié)省時間,也可使學生體會到生物和化學的密切關系。在講授蛋白質的化學性質時,結合實驗與生活有關的小問題使學生產生興趣,輕松地掌握蛋白質的重要性質。
●參考練習
1.關于蛋白質的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A.加熱會使蛋白質變性,因此生吃雞蛋比熟吃好
B.蛋白質溶液中加入飽和硫酸銨溶液,蛋白質析出,如再加水,蛋白質又可溶解
C.雞蛋清加入食鹽,會使蛋白質變性
D.天然蛋白質中僅含C、H、O、N四種元素
答案:B
2.下列物質含有氨基和羧基兩種官能團的是
①氨基酸 ②淀粉酶 ③多肽 ④蛋白質
A.① B.①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答案:D
3.為了鑒別某白色紡織品的成分是蠶絲還是“人造絲”,可選用的方法是
A.滴加濃HNO3 B.滴加濃H2SO4 C.滴加酒精 D.灼燒
答案:D
4.市場上有一種加酶洗衣粉,即在洗衣粉中加入少量的堿性蛋白酶,它的催化活性很強,衣物的汗?jié)n、血跡及人體排放的蛋白質油漬遇到它,皆能水解而除去,下列衣料中不能用加酶洗衣粉洗滌的是
①棉織品 ②毛織品 ③腈綸織品 ④蠶絲織品 ⑤滌綸織品 ⑥人造棉
A.①②③ B.②④ C.③④⑤ D.③⑤⑥
答案: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