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拓展課教案
發(fā)表時間:2020-10-13《小熊和小鹿》拓展資料。
曾子殺彘
曾子是孔子的學生。有一次,曾子的妻子準備去趕集,由于孩子哭鬧不已,曾子妻許諾孩子回來后殺豬給他吃。曾子妻從集市上回來后,曾子便捉豬來殺,妻子阻止說:我不過是跟孩子鬧著玩的。曾子說:和孩子是不可說著玩的。小孩子不懂事,凡事跟著父母學,聽父母的教導?,F(xiàn)在你哄騙他,就是教孩子騙人啊。于是曾子把豬殺了。曾子深深懂得,誠實守信,說話算話是做人的基本準則,若失言不殺豬,那么家中的豬保住了,但卻在一個純潔的孩子的心靈上留下不可磨滅的陰影。
晏殊信譽的樹立
北宋詞人晏殊,素以誠實著稱。在他十四歲時,有人把他作為神童舉薦給皇帝?;实壅僖娏怂?,并要他與一千多名進士同時參加考試。結果晏殊發(fā)現(xiàn)考試是自己十天前剛練習過的,就如實向真宗報告,并請求改換其他題目。宋真宗非常贊賞晏殊的誠實品質,便賜給他同進士出身。晏殊當職時,正值天下太平。于是,京城的大小官員便經(jīng)常到郊外游玩或在城內(nèi)的酒樓茶館舉行各種宴會。晏殊家貧,無錢出去吃喝玩樂,只好在家里和兄弟們讀寫文章。有一天,真宗提升晏殊為輔佐太子讀書的東宮官。大臣們驚訝異常,不明白真宗為何做出這樣的決定。真宗說:近來群臣經(jīng)常游玩飲宴,只有晏殊閉門讀書,如此自重謹慎,正是東宮官合適的人選。晏殊謝恩后說:我其實也是個喜歡游玩飲宴的人,只是家貧而已。若我有錢,也早就參與宴游了。這兩件事,使晏殊在群臣面前樹立起了信譽,而宋真宗也更加信任他了。
編輯推薦
《小熊和小鹿》教學札記
低年級閱讀教學必須密切聯(lián)系孩子的生活經(jīng)歷和生命體驗。把讀課文和生活感悟融為一體,為學生參與閱讀活動創(chuàng)造條件?!缎⌒芎托÷埂肥瞧獪\顯易懂的童話故事,課文配有三幅形象生動的插圖,有利于學生將語言文字與直觀形象的事物聯(lián)系起來,加深對故事情節(jié)的了解,體會詞句的意思,感悟文中角色的特點。在課堂教學活動中做到了以下幾個方面
一、全體參與,倡導合作學習
閱讀教學必須密切聯(lián)系孩子的生活經(jīng)歷和生命體驗。把讀課文和生活感悟融為一體,為學生參與閱讀活動創(chuàng)造條件。識字和朗讀是一年級的教學重點,本堂課在識字的過程中激發(fā)學生的興趣,培養(yǎng)了學生的能力,先讓學生自由讀課文,畫出生字新詞,再請同學們把你記憶生字的辦法說給小組的同學聽。比一比誰讀課文讀的正確,流利。課堂上學生互相交流自己的想法和合作學習,掌握了生字的字形。
二、以讀為本,讀中感悟,體現(xiàn)語文課程的人文化
根據(jù)學生年齡和思維特點,教學中以讀為主,抓住課文中對話的語言特點進行教學,讓課文貼進生活,體現(xiàn)語文課程的人文化,語文教學不但讓學生學到知識,還要讓學生學會做人。安排學生讀書,每次都有明確的要求,每次要求都循序漸進,由第一次圈出生字詞讀,到初讀、讀正確,然后到再讀,讀通順,聯(lián)系插圖讀,最后在讀通的基礎上達到感情朗讀,分角色讀,落實了讀的訓練目標,重視讀的實踐過程,使閱讀真正成為學生主動的個性化行為,學生獲得了初步的情感體驗,懂得要做個守信用的孩子。
三、利用教材的空白處發(fā)揮學生的想象。從人物的表情推想人物的內(nèi)心,從而更全面、深入地了解人物的品質特點。讓學生學到知識,還要讓學生學會做人。
小熊和小鹿教學設計
一、教學目標
(一)知識教學點
1、認識熊、鹿、奶、答、商、量、燒、趕、緊、系10個生字,會寫關、住、奶、想、種、爸、起、趕8個字,學習心字底走字旁2個新偏旁。
2、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
3、從實際中體會什么叫守信用,學做講誠信、善理解的好孩子。
(二)能力訓練點
1、培養(yǎng)學生識字,寫字能力。
2、培養(yǎng)學生的朗讀能力。
3、訓練學生的思維能力。
二、教學內(nèi)容
這是一篇童話故事,作者以人格化的手法講述了小熊和小鹿都很守信用的事,這個故事告訴我們:答應過別人的事,一定要努力做到;若一時做不到的話,也要及時通知對方并作出解釋。
教學重點:1、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2、識字、寫字練習。
教學難點:讓學生從實際中體會什么叫守信用,領悟出做一個好孩子一定要守信用,養(yǎng)成好習慣。
建議學時教:2課時。
三、學生分析
本文的教學內(nèi)容比較接近學生的生活實際,在理解上不會有較大難度。小學生想象力豐富,形象思維能力強,教學中可充分利用插圖來學習,不僅能提高語文素養(yǎng),而且能極大地發(fā)揮他的想象力,多渠道開展言語實踐活動。
四、設計理念
工具性與人文性是語文的基本特征,語文的工具性和人文性是不可機械割裂的,它們互相依存,相得益彰。學生應在以情激趣,以趣誘知,情知和諧的教學過程中理解與理驗,感悟與思考,受到情感熏陶,獲得思想啟迪,享受審美樂趣,實現(xiàn)二者和諧統(tǒng)一。
[設計特色]
密切聯(lián)系生活,讓學生真正走進文章所描寫的人物心靈中,領悟出做好孩子一定要守信用。
五、設計流程
第一課時
一、導入新課
1、談話揭題
(師板書:和)同學們,認識這個字嗎?你會填這個空兒嗎?(和)今天我們要學習的是《小熊和小鹿》(板書課題)
2、讀題質疑
齊讀課題。師問:你有什么感興趣的問題嗎?
二、初讀課文,讀準字音
1、自由讀課文,借助拼音讀準字音,不掉字。
2、同桌合作讀書,當個小老師,糾正讀的不對或不準確的字音。
3、讀后釋疑:通過讀書,你讀懂了什么?
4、師范讀,生圈畫帶生字的詞語。
三、認讀詞語,巧記生字
1、生自由認讀圈畫出的詞語
2、出示詞語
小熊小鹿答應商量發(fā)燒趕緊
爸爸奶奶對不起沒關系種樹住院
①學生試讀
②找一找這些詞中有幾個字讀輕聲,讀一讀
③小組賽讀
④去掉拼音開火車讀
3、游戲中識字
①離開詞語,生字還認識嗎?
②摘星星(師在黑板上貼好寫有生字的星星卡,生隨機摘生字卡片,大聲讀出來,并組詞、擴詞)
4、小組合作,交流識字方法。
四、再讀課文,整體感知
1、用你自己喜歡的方式朗讀課文
2、誰愿意把自己喜歡的部分讀給大家聽
3、個人挑戰(zhàn)賽
4、齊讀
五、總結課文,布置作業(yè)
請同學們認真、流利地朗讀課文
第二課時
一、復習生字激趣導入
1、多媒體出示詞語,同桌比賽,看準認得又快又準
2、出示生字,開火車認讀
3、提問:上節(jié)課我們認識了小熊和小鹿,熊媽媽說,他們都是守信用的孩子,這是為什么呢?我們一起來學習課文。
二、精讀理解,感悟內(nèi)化
(一)學習第1自然段
1、自由朗讀,提問:媽媽要帶小熊去奶奶家,他高興嗎?從哪兒能看出來?
2、試著讀出小熊的高興(指導讀好兒化音:直打滾兒)
3、你什么時候也會樂得直打滾兒?
4、齊讀第1自然段
(二)學習24自然段
小熊這么想去奶奶家,為什么又沒去呢?
1、指名讀24自然段,其他人劃出對話。
2、小熊為什么一定要在家等小鹿?(強調(diào):答應)
3、男女生分角色讀對話
(三)學習56自然段
媽媽走了,小熊一個人坐在凳子上等小鹿來。
1、(示圖2)你看,小熊兩眼直直地盯著墻上的鬧鐘,聽著嘀嗒嘀嗒的聲音,開始,他會怎么想?
2、可是,鬧鐘走了一圈,小鹿;鬧鐘又走了一圈,小鹿還是;小熊等啊等,等了很久,媽媽去奶奶家都回來了,小鹿仍然。這時,小熊會想些什么呢?
指導朗讀:小熊等啊等,等了很久,媽媽都回來了,可小鹿還沒來。
3、小熊感到失望極了,你也曾有過失望的時候嗎?說一說。
4、試著讀讀第6自然段,提問:怎樣才能讀出小熊的失望呢?
(四)學習78自然段
如果你是這只小熊,看見小鹿來了,你會怎么做?我們來看看小熊怎么做的。
1、師生分角色讀7、8自然段(師飾小鹿爸爸,生飾小熊)
2、小熊明明失望極了,那么生氣,為什么會對小鹿的爸爸說沒關系呢?
3、故事中的小熊和小鹿,你更喜歡誰?為什么?
小結:是呀,答應過別人的事,一定要努力做到;若一時做不到的話,也要及時通知對方并作出解釋。
(五)學習第9自然段
1、(示圖3)瞧,熊媽媽也不住地點頭,贊許地說:。
2、齊讀第9自然段
3、提問:你是個守信用的孩子嗎?說一說。
三、巧設練習,加深理解
1、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練習
小熊和小鹿都是守信用的好孩子。
我們都愛踢足球。
_______________都。
四、指導寫字
1、請大家仔細觀察這些田字格中的字,想一想,怎樣寫好這些字。
2、重點指導
起和趕,走字底最后一筆是捺,這捺要托住右上的己和干。
想和答,都是上下結構的字,但要注意在田字格中各部分的占格。
奶字的最后一筆為撇。
3、師范寫,生臨寫。
4、練寫,互相評價。
五、拓展訓練
課文中對話很多,你能在括號里加上合格的詞嗎?
小熊()說:太好了,我正想奶奶呢。
媽媽()說:明天再去種行嗎。
小熊()說:不行,我要在家等他。
小鹿的爸爸()說:今天小鹿發(fā)高燒住院了。他讓我來說聲對不起。
小熊()說:沒關系。明天我還要去醫(yī)院看望小鹿呢。
總結:括號里的詞決定了說話態(tài)度,平時要多留心體會、運用。
六、布置作業(yè)
1、把喜歡的詞填入詞語花籃中
2、讀《同步讀本》中《路路的臉又紅了》
[教學反思]
低年級的閱讀教學,貴在教師善于撥動孩子心靈的琴弦。在這方面,本案從一個側面揭示了撥動琴弦的主要在于閱讀教學必須密切聯(lián)系孩子的生活經(jīng)歷和生命體驗。把讀課文和生活感悟融為一體,為學生參與閱讀活動創(chuàng)造條件。
1、利用教材的空白處發(fā)揮學生的想象。從人物的表情推想人物的內(nèi)心,從而更全面、深入地了解人物的品質特點。
2、體現(xiàn)語文課程的人文化,抓住課文中對話的語言特點進行教學,讓課文貼進生活,語文教學不但讓學生學到知識,還要讓學生學會做人。
《小熊和小鹿》教學案例
一、教學目標
1、認識熊、鹿等10個生字。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3、理解課文內(nèi)容,知道小熊和小鹿都是守信用的孩子,教育學生從小養(yǎng)成守信用的好習慣。
二、教學重點、難點:
1、識字。
2、讓學生樹立守信用的意識。
三、內(nèi)容分析
這是一篇童話故事,作者以人格化的手法,講述了小熊和小鹿都很守信用的事,這個故事很有童趣,告訴我們答應過別人的事,一定要努力做到,若一時做不到,也要及時通知對方并做出解釋。通過這個故事讓學生從小養(yǎng)成好習慣,樹立守信用的意識。
四、學生分析
由于受一些客觀因素的影響,學生的知識經(jīng)驗、認知水平和語言表達能力都存在著較大的差異,一部分學生掌握了一些識字方法。有表達的自信心,語言表達能力較強,能積極參加討論,發(fā)表自己稚嫩的見解,一部分學生只能初步認識一些客觀事物,用一些零碎的、不規(guī)范的語言表達自己的意愿,學習的主動意識不夠,甚至連朗讀課文都有困難。在教學中,教師應力求尊重學生的個體差異,關注他們不同的學習需求。
五、設計理念
閱讀是學生的個性化行為,應讓學生在主動積極的思維和情感活動中,加深理解和體驗,有所思考和感悟,受到情感熏陶,獲得思想啟迪,根據(jù)學生的身心特點,讓學生自主識字,自己想辦法記字,再就是創(chuàng)設情境,讓學生感受小熊和小鹿是守信用的孩子。
教學過程設想:
(一)、課前談話,激情引題
師:小朋友們,看看前后左右的同學,能用你們的話夸夸他們嗎?
(學生自由地贊美同學)
師:是啊,我們周圍的同學都有自己的優(yōu)點,這是值得表揚和學習的,今天,老師帶你們?nèi)フJ識兩個也值得我們表揚和學習的孩子,他們是誰呢?(出示小熊和小鹿的圖片)
(教師板書課題,指名找出生字)
請同學們借助拼音認讀生字,讀好課題。
(二)、初讀課文、認讀生字
1、播放課文錄音,要求學生用序號標出自然段。
2、反饋:課文一共有幾個自然段?
3、學生自由讀課文,畫出本課的生字新詞。
4、畫出帶生字的詞語讀一讀,并把你記憶生字的好辦法說給同學聽聽(以小組為單位交流識字方法)。
5、出示生字卡片、小老師帶讀(有注音)
6、開火車認讀生字,并用生字說詞。
7、出示生字卡片(無注音),讓學生一起讀一讀。
8、朗讀課文
[該環(huán)節(jié)讓學生把自己的識字方法告訴同伴,使學生共同識字,共同品嘗學習的快樂,通過多讀,小老師帶讀等方法,與生字常見面,記住生字]。
(三)、再讀課文,整體感知
師:請同學們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讀課文,邊讀邊想,課文講了一件什么事?指名反饋。
生1:課文講了小熊聽媽媽說要去奶奶家,他很高興,但答應了和小鹿一起去種樹,他就沒去,在家等小鹿。
生2:課文講了小熊很守信用的事。
生3:老師,這位同學說得不完整,課文是講小熊和小鹿兩人都守信用的事。
師:說得真不錯,那么小熊和小鹿是怎樣的孩子?
生1:小熊是個好孩子。
生2:小熊是個守信用的好孩子。
生3:小鹿也是個守信用的好孩子。
師:是?。⌒⌒芎托÷苟际鞘匦庞玫暮⒆?。
說說你對守信用的理解。
師:文中哪些地方體現(xiàn)了小熊和小鹿都是守信用的孩子呢?請同學們細細讀課文。
[該環(huán)節(jié)對于一年級學生而言,語文教學應培養(yǎng)他們喜歡閱讀,敢于閱讀,樂于閱讀的愿望,讀通課文,整知感知的教學設計可以實現(xiàn)這一目的。]
(四)細讀課文,感悟內(nèi)涵
師:請同學們看第一幅圖,請一位同學讀課文第一自然段,其他同學正音
(生讀)
師:該怎么讀好這段話?
生:用高興的語氣讀。
生:小熊很快樂,想快點見到奶奶,讀的時候要稍微快點兒。
師:說得真好,我們一起用高興的急切的語氣來朗讀第一自然段(生齊讀)
師:正當小熊高興的時候,他想起了什么?
生:他想起了答應了小鹿,今天一起去種樹。
師:找到這些句子讀一讀(生讀有關句子)
師:我不能去奶奶家了,我答應了小鹿,今天一起去種樹。該怎么讀好?請一位同學讀一讀。
生:要讀出惋惜的語氣。
師:你能讀一讀嗎?(生示范讀)
師:媽媽和他商量:明天再去種樹行嗎?小熊想了想,堅定地對媽媽說:(學生接讀文中的句子)。
師:可是小鹿來了嗎?
生:沒有。
師:我們一起把第六自然段讀一讀
(生讀第六自然段)
師:小熊等了很久,媽媽都回來了,可小鹿卻沒有來,小熊失望極了,他會怎么想呢?
生:我不跟小鹿玩了,答應了來種樹又不來。
生:上鹿今天干什么去了呢?說好了怎么又不來。
生:知道小鹿不來,去奶奶家該多好。
師:小熊他想了很多,很失望,請同學們有感情地朗讀第六自然段。
(生有感情讀第六自然段)
師:小鹿為什么沒來?請同學們看第二幅圖自由讀課文7-8自然段。
(讀完后)生:小鹿生病了。
師:小鹿由于生病來不了了,他又是怎樣做的呢?
生:叫他爸爸來說聲對不起。
生:叫他爸爸來講一下。
師:請同學們看第三幅圖,分小組討論:媽媽為什么說小熊和小鹿都是守信用的好孩子。
學生匯報:
生:小熊答應小鹿去種樹,本來很想去奶奶家都沒去。
生:小鹿生病了,叫他爸爸來說一下并道歉。
師:剛才同學們討論得很好,你準備怎樣做一個守信用的孩子?
生:自己說的話要做到。
生:我跟宋丹說好一點鐘到學校來玩,我就要一點鐘趕到。
生:答應別人的事要做到,如果做不到,要向對方解釋。
師:我相信同學們也會象小熊和小鹿一樣做一個守信用的孩子,下面請同學們分角色讀課文。(生分角色讀)
[該環(huán)節(jié)給予學生較多的讀書時間,培養(yǎng)學生的讀書習慣,不以教師的分析來代替學生的閱讀實踐,在不同形式的朗讀中,理解課文,做到以讀代教,讀中感悟,讓學生受到要做守信用的孩子的教育。]
板書設計:
小熊和小鹿
小熊 去奶奶家不去了
約好去種樹 守信用
小鹿 生病住院叫爸爸去道歉
教學反思:
《小熊和小鹿》是篇易懂的童話故事,課文配有三幅形象生動的插圖,有利于學生將語言文字與直觀形象的事物聯(lián)系起來,加深對故事情節(jié)的了解,體會詞句的意思,感悟文中角色的特點。在課堂教學活動中做到了以下幾個方面:
(一)全體參與,倡導合作學習
識字是一年級的教學重點,本堂課在識字的過程中激發(fā)學生的興趣,培養(yǎng)了學生的能力,先讓學生自由讀課文,畫出生字新詞,再請同學們把你記憶生字的辦法說給小組的同學聽。課堂上學生互相交流自己的想法和合作學習,掌握了生字的字形。
(二)以讀為本,讀中感悟
根據(jù)學生年齡和思維特點,教學中以讀為主,安排學生讀書,每次都有明確的要求,每次要求都循序漸進,由第一次圈出生字詞讀,到初讀、讀正確,然后到再讀,讀通順,聯(lián)系插圖讀,最后在讀通的基礎上達到感情朗讀,分角色讀,落實了讀的訓練目標,重視讀的實踐過程,使閱讀真正成為學生主動的個性化行為,學生獲得了初步的情感體驗,懂得要做個守信用的孩子。
不過在教材的拓展上還做得不夠好,應該布置學生課外讀讀有關守信用的故事,如《我不能失信》這樣效果更好,在以后的教學中我會注意這點。
《小熊和小鹿》教案之一
一、教學目標
(一)知識教學點
1、認識熊、鹿、奶、答、商、量、燒、趕、緊、系10個生字,會寫關、住、奶、想、種、爸、起、趕8個字,學習心字底走字旁2個新偏旁。
2、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
3、從實際中體會什么叫守信用,學做講誠信、善理解的好孩子。
(二)能力訓練點
1、培養(yǎng)學生識字,寫字能力。
2、培養(yǎng)學生的朗讀能力。
3、訓練學生的思維能力。
二、教學內(nèi)容
這是一篇童話故事,作者以人格化的手法講述了小熊和小鹿都很守信用的事,這個故事告訴我們:答應過別人的事,一定要努力做到;若一時做不到的話,也要及時通知對方并作出解釋。
教學重點:1、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
2、識字、寫字練習。
教學難點:讓學生從實際中體會什么叫守信用,領悟出做一個好孩子一定要守信用,養(yǎng)成好習慣。
建議學時教:2課時。
三、學生分析
本文的教學內(nèi)容比較接近學生的生活實際,在理解上不會有較大難度。小學生想象力豐富,形象思維能力強,教學中可充分利用插圖來學習,不僅能提高語文素養(yǎng),而且能極大地發(fā)揮他的想象力,多渠道開展言語實踐活動。
四、設計理念
工具性與人文性是語文的基本特征,語文的工具性和人文性是不可機械割裂的,它們互相依存,相得益彰。學生應在以情激趣,以趣誘知,情知和諧的教學過程中理解與理驗,感悟與思考,受到情感熏陶,獲得思想啟迪,享受審美樂趣,實現(xiàn)二者和諧統(tǒng)一。
[設計特色]
密切聯(lián)系生活,讓學生真正走進文章所描寫的人物心靈中,領悟出做好孩子一定要守信用。
五、設計流程
第一課時
一、導入新課
1、談話揭題
(師板書:和)同學們,認識這個字嗎?你會填這個空兒嗎?(和)今天我們要學習的是《小熊和小鹿》(板書課題)
2、讀題質疑
齊讀課題。師問:你有什么感興趣的問題嗎?
二、初讀課文,讀準字音
1、自由讀課文,借助拼音讀準字音,不掉字。
2、同桌合作讀書,當個小老師,糾正讀的不對或不準確的字音。
3、讀后釋疑:通過讀書,你讀懂了什么?
4、師范讀,生圈畫帶生字的詞語。
三、認讀詞語,巧記生字
1、生自由認讀圈畫出的詞語
2、出示詞語
小熊 小鹿 答應 商量 發(fā)燒 趕緊
爸爸 奶奶 對不起 沒關系 種樹 住院
①學生試讀
②找一找這些詞中有幾個字讀輕聲,讀一讀
③小組賽讀
④去掉拼音開火車讀
3、游戲中識字
①離開詞語,生字還認識嗎?
②摘星星(師在黑板上貼好寫有生字的星星卡,生隨機摘生字卡片,大聲讀出來,并組詞、擴詞)
4、小組合作,交流識字方法。
四、再讀課文,整體感知
1、用你自己喜歡的方式朗讀課文
2、誰愿意把自己喜歡的部分讀給大家聽
3、個人挑戰(zhàn)賽
4、齊讀
五、總結課文,布置作業(yè)
請同學們認真、流利地朗讀課文
第二課時
一、復習生字激趣導入
1、多媒體出示詞語,同桌比賽,看準認得又快又準
2、出示生字,開火車認讀
3、提問:上節(jié)課我們認識了小熊和小鹿,熊媽媽說,他們都是守信用的孩子,這是為什么呢?我們一起來學習課文。
二、精讀理解,感悟內(nèi)化
(一)學習第1自然段
1、自由朗讀,提問:媽媽要帶小熊去奶奶家,他高興嗎?從哪兒能看出來?
2、試著讀出小熊的高興(指導讀好兒化音:直打滾兒)
3、你什么時候也會樂得直打滾兒?
4、齊讀第1自然段
(二)學習24自然段
小熊這么想去奶奶家,為什么又沒去呢?
1、指名讀24自然段,其他人劃出對話。
2、小熊為什么一定要在家等小鹿?(強調(diào):答應)
3、男女生分角色讀對話
(三)學習56自然段
媽媽走了,小熊一個人坐在凳子上等小鹿來。
1、(示圖2)你看,小熊兩眼直直地盯著墻上的鬧鐘,聽著嘀嗒嘀嗒的聲音,開始,他會怎么想?
2、可是,鬧鐘走了一圈,小鹿;鬧鐘又走了一圈,小鹿還是;小熊等啊等,等了很久,媽媽去奶奶家都回來了,小鹿仍然。這時,小熊會想些什么呢?
指導朗讀:小熊等啊等,等了很久,媽媽都回來了,可小鹿還沒來。
3、小熊感到失望極了,你也曾有過失望的時候嗎?說一說。
4、試著讀讀第6自然段,提問:怎樣才能讀出小熊的失望呢?
(四)學習78自然段
如果你是這只小熊,看見小鹿來了,你會怎么做?我們來看看小熊怎么做的。
1、師生分角色讀7、8自然段(師飾小鹿爸爸,生飾小熊)
2、小熊明明失望極了,那么生氣,為什么會對小鹿的爸爸說沒關系呢?
3、故事中的小熊和小鹿,你更喜歡誰?為什么?
小結:是呀,答應過別人的事,一定要努力做到;若一時做不到的話,也要及時通知對方并作出解釋。
(五)學習第9自然段
1、(示圖3)瞧,熊媽媽也不住地點頭,贊許地說:。
2、齊讀第9自然段
3、提問:你是個守信用的孩子嗎?說一說。
三、巧設練習,加深理解
1、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練習
小熊和小鹿都是守信用的好孩子。
我們都愛踢足球。
_______________都。
四、指導寫字
1、請大家仔細觀察這些田字格中的字,想一想,怎樣寫好這些字。
2、重點指導
起和趕,走字底最后一筆是捺,這捺要托住右上的己和干。
想和答,都是上下結構的字,但要注意在田字格中各部分的占格。
奶字的最后一筆為撇。
3、師范寫,生臨寫。
4、練寫,互相評價。
五、拓展訓練
課文中對話很多,你能在括號里加上合格的詞嗎?
小熊()說:太好了,我正想奶奶呢。
媽媽()說:明天再去種行嗎。
小熊()說:不行,我要在家等他。
小鹿的爸爸()說:今天小鹿發(fā)高燒住院了。他讓我來說聲對不起。
小熊()說:沒關系。明天我還要去醫(yī)院看望小鹿呢。
總結:括號里的詞決定了說話態(tài)度,平時要多留心體會、運用。
六、布置作業(yè)
1、把喜歡的詞填入詞語花籃中
2、讀《同步讀本》中《路路的臉又紅了》
[教學反思]
低年級的閱讀教學,貴在教師善于撥動孩子心靈的琴弦。在這方面,本案從一個側面揭示了撥動琴弦的主要在于閱讀教學必須密切聯(lián)系孩子的生活經(jīng)歷和生命體驗。把讀課文和生活感悟融為一體,為學生參與閱讀活動創(chuàng)造條件。
1、利用教材的空白處發(fā)揮學生的想象。從人物的表情推想人物的內(nèi)心,從而更全面、深入地了解人物的品質特點。
2、體現(xiàn)語文課程的人文化,抓住課文中對話的語言特點進行教學,讓課文貼進生活,語文教學不但讓學生學到知識,還要讓學生學會做人。
小學語文一年級教案——小熊和小鹿教學設計資料
一、教學目標
(一)知識教學點
1、認識“熊、鹿、奶、答、商、量、燒、趕、緊、系”10個生字,會寫“關、住、奶、想、種、爸、起、趕”8個字,學習“心字底”“走字旁”2個新偏旁。
2、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
3、從實際中體會什么叫“守信用”,學做講誠信、善理解的好孩子。
(二)能力訓練點
1、培養(yǎng)學生識字,寫字能力。
2、培養(yǎng)學生的朗讀能力。
3、訓練學生的思維能力。
二、教學內(nèi)容
這是一篇童話故事,作者以人格化的手法講述了小熊和小鹿都很守信用的事,這個故事告訴我們:答應過別人的事,一定要努力做到;若一時做不到的話,也要及時通知對方并作出解釋。
教學重點:1、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2、識字、寫字練習。
教學難點:讓學生從實際中體會什么叫“守信用”,領悟出做一個好孩子一定要守信用,養(yǎng)成好習慣。
建議學時教:2課時。
三、學生分析
的教學內(nèi)容比較接近學生的生活實際,在理解上不會有較大難度。小學生想象力豐富,形象思維能力強,教學中可充分利用插圖來學習,不僅能提高語文素養(yǎng),而且能極大地發(fā)揮他的想象力,多渠道開展言語實踐活動。
四、設計理念
工具性與人文性是語文的基本特征,語文的工具性和人文性是不可機械割裂的,它們互相依存,相得益彰。學生應在以情激趣,以趣誘知,情知和諧的教學過程中理解與理驗,感悟與思考,受到情感熏陶,獲得思想啟迪,享受審美樂趣,實現(xiàn)二者和諧統(tǒng)一。
[設計特色]
密切聯(lián)系生活,讓學生真正走進文章所描寫的人物心靈中,領悟出做好孩子一定要守信用。
五、設計流程
第一課時
一、導入新課
1、談話揭題
(師板書:和)同學們,認識這個字嗎?你會填這個空兒嗎?(和)今天我們要學習的是《小熊和小鹿》(板書課題)
2、讀題質疑
齊讀課題。師問:你有什么感興趣的問題嗎?
二、初讀課文,讀準字音
1、自由讀課文,借助拼音讀準字音,不掉字。
2、同桌合作讀書,當個小老師,糾正讀的不對或不準確的字音。
3、讀后釋疑:通過讀書,你讀懂了什么?
4、師范讀,生圈畫帶生字的詞語。
三、認讀詞語,巧記生字
1、生自由認讀圈畫出的詞語
2、出示詞語
小熊小鹿答應商量發(fā)燒趕緊
爸爸奶奶對不起沒關系種樹住院
①學生試讀
②找一找這些詞中有幾個字讀輕聲,讀一讀
③小組賽讀
④去掉拼音開火車讀
3、游戲中識字
①離開詞語,生字還認識嗎?
②“摘星星”(師在黑板上貼好寫有生字的星星卡,生隨機摘生字卡片,大聲讀出來,并組詞、擴詞)
4、小組合作,交流識字方法。
四、再讀課文,整體感知
1、用你自己喜歡的方式朗讀課文
2、誰愿意把自己喜歡的部分讀給大家聽
3、個人挑戰(zhàn)賽
4、齊讀
五、總結課文,布置作業(yè)
請同學們認真、流利地朗讀課文
第二課時
一、復習生字激趣導入
1、多媒體出示詞語,同桌比賽,看準認得又快又準
2、出示生字,開火車認讀
3、提問:上節(jié)課我們認識了小熊和小鹿,熊媽媽說,他們都是守信用的孩子,這是為什么呢?我們一起來學習課文。
二、精讀理解,感悟內(nèi)化
(一)學習第1自然段
1、自由朗讀,提問:媽媽要帶小熊去奶奶家,他高興嗎?從哪兒能看出來?
2、試著讀出小熊的高興(指導讀好兒化音:直打滾兒)
3、你什么時候也會樂得直打滾兒?
4、齊讀第1自然段
(二)學習2—4自然段
小熊這么想去奶奶家,為什么又沒去呢?
1、指名讀2—4自然段,其他人劃出對話。
2、小熊為什么一定要在家等小鹿?(強調(diào):答應)
3、男女生分角色讀對話
(三)學習5—6自然段
媽媽走了,小熊一個人坐在凳子上等小鹿來。
1、(示圖2)你看,小熊兩眼直直地盯著墻上的鬧鐘,聽著嘀嗒嘀嗒的聲音,開始,他會怎么想?
2、可是,鬧鐘走了一圈,小鹿;鬧鐘又走了一圈,小鹿還是;小熊等啊等,等了很久,媽媽去奶奶家都回來了,小鹿仍然。這時,小熊會想些什么呢?
指導朗讀:小熊等啊等,等了很久,媽媽都回來了,可小鹿還沒來。
3、小熊感到失望極了,你也曾有過失望的時候嗎?說一說。
4、試著讀讀第6自然段,提問:怎樣才能讀出小熊的失望呢?
(四)學習7—8自然段
如果你是這只小熊,看見小鹿來了,你會怎么做?我們來看看小熊怎么做的。
1、師生分角色讀7、8自然段(師飾小鹿爸爸,生飾小熊)
2、小熊明明失望極了,那么生氣,為什么會對小鹿的爸爸說“沒關系”呢?
3、故事中的小熊和小鹿,你更喜歡誰?為什么?
小結:是呀,答應過別人的事,一定要努力做到;若一時做不到的話,也要及時通知對方并作出解釋。
(五)學習第9自然段
1、(示圖3)瞧,熊媽媽也不住地點頭,贊許地說:“”。
2、齊讀第9自然段
3、提問:你是個守信用的孩子嗎?說一說。
三、巧設練習,加深理解
1、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練習
小熊和小鹿都是守信用的好孩子。
我們都愛踢足球。
_______________都。
四、指導寫字
1、請大家仔細觀察這些田字格中的字,想一想,怎樣寫好這些字。
2、重點指導
“起”和“趕”,“走字底”最后一筆是捺,這捺要托住右上的“己”和“干”。
“想”和“答”,都是上下結構的字,但要注意在田字格中各部分的占格。
“奶”字的最后一筆為撇。
3、師范寫,生臨寫。
4、練寫,互相評價。
五、拓展訓練
課文中對話很多,你能在括號里加上合格的詞嗎?
小熊()說:“太好了,我正想奶奶呢?!?/p>
媽媽()說:“明天再去種行嗎?!?/p>
小熊()說:“不行,我要在家等他?!?/p>
小鹿的爸爸()說:“今天小鹿發(fā)高燒住院了。他讓我來說聲‘對不起’?!?/p>
小熊()說:“沒關系。明天我還要去醫(yī)院看望小鹿呢?!?/p>
總結:括號里的詞決定了說話態(tài)度,平時要多留心體會、運用。
六、布置作業(yè)
1、把喜歡的詞填入詞語花籃中
2、讀《同步讀本》中《路路的臉又紅了》
小學語文一年級教案——《小熊和小鹿》教學設計與反思資料
一、教學目的:
1.掌握本課的生字新詞,會認10個生字,會寫8個字,積累“答應”等詞語。認識并正確書寫“廣”、“走”部。
2.理解課文內(nèi)容,知道小熊和小鹿都是守信用的孩子,教育學生從小養(yǎng)成守信用的好習慣。
3.會用“都”說句子。
4.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二、教學重、難點:
1.掌握本課的生字新詞,會認10個生字,會寫8個字,積累“答應”等詞語。
2.讓學生樹立守信用的意識。
三、教學準備:
生字詞語卡片、教學掛圖
四、教學方法:
講授法、談話法、朗讀指導法
五、課型:講讀課
六、教學時間:2課時
第一課時
一、談話,導入新課
1、教師:今天,老師帶你們?nèi)フJ識兩個值得我們表揚和學習的孩子,他們是誰呢?(出示小熊和小鹿的圖片)
2、板書課題,齊讀課題。
二、初讀課文,認讀生字
1、老師范讀課文,小朋友們用序號標出自然段。
2、反饋:課文一共有幾個自然段?
3、學生自由讀課文,畫出本課的生字新詞。
4、反饋圈畫生字新詞的情況。
5、以小組為單位,互相幫助認讀生字新詞。
6、檢查:
(1)指名認讀生字卡片。
(2)開火車認讀生字,并用生字說詞。
(3)齊讀課文。
三、再讀課文,整體感知
1、學生自由讀課文,思考:課文講了一件什么事?
2、指名反饋。
3、自由發(fā)表見解:小熊和小鹿是一個怎樣的孩子?
4、小結:是啊,小熊和小鹿都是守信用的孩子。
5、教師導讀:文中哪些地方體現(xiàn)了小熊和小鹿都是守信用的孩子呢?
四、朗讀課文,理解內(nèi)容
1、指名讀課文第一自然段。
2、指導朗讀:讀出小熊的快樂,急切想見奶奶的心情。
3、指名學生有感情地再讀第一自然段。
4、教師:可是正當小熊高興的時候,他想起了什么?(學生把相關的句子讀一讀。)
5、引導學生想象:當媽媽和小熊商量明天再去種樹時,小熊的心里是怎么想的?
6、教師:是呀,想了又想,小熊堅定地對媽媽說:(學生讀句子。)
7、教師導讀:可小鹿來了嗎?
8、啟發(fā)想象:小熊等了很久,媽媽都回來了,可小鹿卻沒有來,小熊失望極了,他會怎么想呢?
9、自讀課文7—8自然段,思考小鹿為什么沒來?
10、小結小熊和小鹿的故事。
11、討論:媽媽為什么說小熊和小鹿都是守信用的好孩子。
五、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六、總結全文,聯(lián)系實際,教育學生。
第二課時
一、鞏固復習
1、學生自由組合,分角色讀課文。
2、以小組為單位分角色朗讀。
3、指名分角色讀課文。
4、大家齊讀課文。
二、學習生字
1、教師出示詞語卡片,開火車認讀。
2、出示生字卡片,交流識記生字的方法。
3、再讀生字,并進行擴詞練習。
4、認讀“詞語花籃”中的詞語,并選擇課文中的好詞收集起來。
三、語文實踐
1、出示例題,引導學生讀一讀,明確題目的要求。
2、學生按要求,說一說。
3、指名用“都”說句子。
4、補充練習,要求照樣子把句子補充完整。
和都喜歡吃青草。
小紅和小方都。
都。
四、指導寫字
1、教師出示要寫的字,指名讀一讀。
2、引導學生觀察田字格中的字,說說書寫要點。
3、學生練習,教師輔導。
4、學生作業(yè)展示。
板書設計:
20小熊和小鹿
小熊去奶奶家電器不去了
約好去種樹守信用
小鹿生病住院叫爸爸來道歉
《咕咚》拓展資料
雨水里的秘密列文虎克發(fā)現(xiàn)細菌的故事
荷蘭科學家列文虎克在青少年時代,由于家境不好,中途輟學,沒有受過系統(tǒng)的自然科學教育。但他對生物學非常感興趣,喜歡大自然中的一草一木、花鳥蟲魚。他覺得生物世界奧妙無窮,有一種巨大的魅力讓他著迷。1665年,列文虎克研制出了一臺顯微鏡,對他來說,這無異于如虎添翼,仿佛有了一張走向微觀世界的通行證。列文虎克用顯微鏡觀察一些肉眼很難看清楚的東西,比如蒼蠅的翅膀、蜘蛛的腳爪、羊毛的纖維。微觀世界的精彩令他興奮不已,他不停地觀察,不停地記錄。1675年的一天,天空忽然下起了滂沱大雨,狹小的實驗室又黑又悶,列文虎克無法再觀察顯微鏡,便站在屋檐下的窗口,眺望從天飛落的雨水。忽然,他萌生了一個念頭:用顯微鏡來看看雨水里有什么東西。于是,他跑到屋檐邊上,用吸管在水塘里取了一管雨水,滴了一滴在顯微鏡下,進行觀察。雨水怎么會活?列文虎克不禁大叫起來。原來,他看到雨水里有無數(shù)奇形怪狀的小東西在蠕動。他認為是自己眼睛過于疲勞而造成錯覺,便揉了揉發(fā)澀的眼皮再看,結果仍與剛才一樣,他感到十分驚駭,連忙大聲呼喚自己的女兒,女兒聽到父親的喊叫聲,以為實驗室里發(fā)生了什么意外的事,直奔實驗室。我給你看個東西。列文虎克指了指顯微鏡。女兒湊到顯微鏡跟前一看,驚奇地叫道:哎呀,這是什么東西?。扛捓锏男∪藝粯?。為了驗證這個問題,列文虎克叫女兒用干凈的杯子到外面接了半杯雨水,然后取出一滴,放在顯微鏡下,結果沒有看到什么東西。可是,過了幾天再觀察,杯子里的雨水又有小居民了。結論是顯而易見的:這些小居民不是來自天上。雨水里有小居民,那么其他東西里有沒有呢?他將牙齒縫中的牙垢取下來,用剛取的雨水稀釋之后,放在顯微鏡下,結果看到了小居民;他又將泥土取來,用剛取的雨水攪拌后,取一點放在顯微鏡下,結果也看到了小居民。列文虎克將這些實驗記錄,寫成實驗報告,寄給英國皇家學會。列文虎克的這篇實驗報告無異于向英國學術界投擲了一顆重磅炸彈,引起一片嘩然。
語文S版一年級下冊《小熊和小鹿》教學設計
教學內(nèi)容
這是一篇童話故事,作者以人格化的手法講述了小熊和小鹿都很守信用的事,這個故事告訴我們:答應過別人的事,一定要努力做到;若一時做不到的話,也要及時通知對方并作出解釋。
教學重點
1、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2、識字、寫字練習。
教學難點
讓學生從實際中體會什么叫“守信用”,領悟出做一個好孩子一定要守信用,養(yǎng)成好習慣。
建議學時教
2課時。
學生分析
的教學內(nèi)容比較接近學生的生活實際,在理解上不會有較大難度。小學生想象力豐富,形象思維能力強,教學中可充分利用插圖來學習,不僅能提高語文素養(yǎng),而且能極大地發(fā)揮他的想象力,多渠道開展言語實踐活動。
設計理念
工具性與人文性是語文的基本特征,語文的工具性和人文性是不可機械割裂的,它們互相依存,相得益彰。學生應在以情激趣,以趣誘知,情知和諧的教學過程中理解與理驗,感悟與思考,受到情感熏陶,獲得思想啟迪,享受審美樂趣,實現(xiàn)二者和諧統(tǒng)一。
設計特色
密切聯(lián)系生活,讓學生真正走進文章所描寫的人物心靈中,領悟出做好孩子一定要守信用。
設計流程
第一課時
一、導入新課
1、談話揭題
(師板書:和)同學們,認識這個字嗎?你會填這個空兒嗎?(和)今天我們要學習的是《小熊和小鹿》(板書課題)
2、讀題質疑
齊讀課題。師問:你有什么感興趣的問題嗎?
二、初讀課文,讀準字音
1、自由讀課文,借助拼音讀準字音,不掉字。
2、同桌合作讀書,當個小老師,糾正讀的不對或不準確的字音。
3、讀后釋疑:通過讀書,你讀懂了什么?
4、師范讀,生圈畫帶生字的詞語。
三、認讀詞語,巧記生字
1、生自由認讀圈畫出的詞語
2、出示詞語
小熊小鹿答應商量發(fā)燒趕緊
爸爸奶奶對不起沒關系種樹住院
①學生試讀
②找一找這些詞中有幾個字讀輕聲,讀一讀
③小組賽讀
④去掉拼音開火車讀
3、游戲中識字
①離開詞語,生字還認識嗎?
②“摘星星”(師在黑板上貼好寫有生字的星星卡,生隨機摘生字卡片,大聲讀出來,并組詞、擴詞)
4、小組合作,交流識字方法。
四、再讀課文,整體感知
1、用你自己喜歡的方式朗讀課文
2、誰愿意把自己喜歡的部分讀給大家聽
3、個人挑戰(zhàn)賽
4、齊讀
五、總結課文,布置作業(yè)
請同學們認真、流利地朗讀課文
第二課時
一、復習生字激趣導入
1、多媒體出示詞語,同桌比賽,看準認得又快又準
2、出示生字,開火車認讀
3、提問:上節(jié)課我們認識了小熊和小鹿,熊媽媽說,他們都是守信用的孩子,這是為什么呢?我們一起來學習課文。
二、精讀理解,感悟內(nèi)化
(一)學習第1自然段
1、自由朗讀,提問:媽媽要帶小熊去奶奶家,他高興嗎?從哪兒能看出來?
2、試著讀出小熊的高興(指導讀好兒化音:直打滾兒)
3、你什么時候也會樂得直打滾兒?
4、齊讀第1自然段
(二)學習2—4自然段
小熊這么想去奶奶家,為什么又沒去呢?
1、指名讀2—4自然段,其他人劃出對話。
2、小熊為什么一定要在家等小鹿?(強調(diào):答應)
3、男女生分角色讀對話
(三)學習5—6自然段
媽媽走了,小熊一個人坐在凳子上等小鹿來。
1、(示圖2)你看,小熊兩眼直直地盯著墻上的鬧鐘,聽著嘀嗒嘀嗒的聲音,開始,他會怎么想?
2、可是,鬧鐘走了一圈,小鹿;鬧鐘又走了一圈,小鹿還是;小熊等啊等,等了很久,媽媽去奶奶家都回來了,小鹿仍然。這時,小熊會想些什么呢?
指導朗讀:小熊等啊等,等了很久,媽媽都回來了,可小鹿還沒來。
3、小熊感到失望極了,你也曾有過失望的時候嗎?說一說。
4、試著讀讀第6自然段,提問:怎樣才能讀出小熊的失望呢?
(四)學習7—8自然段
如果你是這只小熊,看見小鹿來了,你會怎么做?我們來看看小熊怎么做的。
1、師生分角色讀7、8自然段(師飾小鹿爸爸,生飾小熊)
2、小熊明明失望極了,那么生氣,為什么會對小鹿的爸爸說“沒關系”呢?
3、故事中的小熊和小鹿,你更喜歡誰?為什么?
小結:是呀,答應過別人的事,一定要努力做到;若一時做不到的話,也要及時通知對方并作出解釋。
(五)學習第9自然段
1、(示圖3)瞧,熊媽媽也不住地點頭,贊許地說:“”。
2、齊讀第9自然段
3、提問:你是個守信用的孩子嗎?說一說。
三、巧設練習,加深理解
1、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練習
小熊和小鹿都是守信用的好孩子。
我們都愛踢足球。
_______________都。
四、指導寫字
1、請大家仔細觀察這些田字格中的字,想一想,怎樣寫好這些字。
2、重點指導
“起”和“趕”,“走字底”最后一筆是捺,這捺要托住右上的“己”和“干”。
“想”和“答”,都是上下結構的字,但要注意在田字格中各部分的占格。
“奶”字的最后一筆為撇。
3、師范寫,生臨寫。
4、練寫,互相評價。
五、拓展訓練
課文中對話很多,你能在括號里加上合格的詞嗎?
小熊()說:“太好了,我正想奶奶呢?!?/p>
媽媽()說:“明天再去種行嗎?!?/p>
小熊()說:“不行,我要在家等他?!?/p>
小鹿的爸爸()說:“今天小鹿發(fā)高燒住院了。他讓我來說聲‘對不起’?!?/p>
小熊()說:“沒關系。明天我還要去醫(yī)院看望小鹿呢。”
總結:括號里的詞決定了說話態(tài)度,平時要多留心體會、運用。
六、布置作業(yè)
1、把喜歡的詞填入詞語花籃中
2、讀《同步讀本》中《路路的臉又紅了》
教學反思
低年級的閱讀教學,貴在教師善于撥動孩子心靈的琴弦。在這方面,本案從一個側面揭示了“撥動琴弦”的主要在于閱讀教學必須密切聯(lián)系孩子的生活經(jīng)歷和生命體驗。把“讀”課文和“生活感悟”融為一體,為學生參與閱讀活動創(chuàng)造條件。
1、利用教材的空白處發(fā)揮學生的想象。從人物的表情推想人物的內(nèi)心,從而更全面、深入地了解人物的品質特點。
2、體現(xiàn)語文課程的人文化,抓住課文中對話的語言特點進行教學,讓課文貼進生活,語文教學不但讓學生學到知識,還要讓學生學會做人。
《炎帝的傳說》拓展資料
炎帝創(chuàng)市傳說很久很久以前,有一位帝王,非常受人愛戴。后人稱他為炎帝。一天,炎帝經(jīng)過一戶農(nóng)家。主人非??蜌獾亓羲燥?。飯桌上擺滿了各種谷物和蔬(shū)菜。主人抱歉地說:家里只有這些吃的,要是有肉就好了!炎帝關切地問:那你們長年只吃這些東西嗎?主人嘆了口氣,說:我們只會種莊稼,不會打獵,也不會捕魚,一年到頭,只能吃這些東西。炎帝聽了,心里很難受。后來,炎帝經(jīng)過一戶獵人家。主人也留他吃飯。他家的飯桌上不僅有鹿肉、兔肉等各種獸肉,還有一些谷物和蔬菜。炎帝指著桌子上的蔬菜問:這些是你們自己種的嗎?主人擺擺手,說:不,這些東西是我打獵經(jīng)過一戶農(nóng)家的時候,拿獸肉跟他們換的。炎帝想:拿吃不完的東西,跟別人交換自己需要的東西,這真是個好辦法!應該鼓勵(l)大家都這樣做。他又想:人們不清楚誰家有多余(y)的、而且又是自己需要的東西,要是挨家挨戶地去問,那多麻煩哪!如果規(guī)定一個時間和地點進行交換,不就方便了嗎?走出獵戶家的大門,炎帝開始低著頭冥(mnɡ)思苦想起來。突然,他的目光落在了走在前面那個人的影子上。剛過正午,地面上的影子短短的。炎帝靈機一動:對呀,把交換的時間定在正午不是很好嗎?這個時刻人們既容易記住,又有充足的時間趕到交換地點,交換后,還能在天黑之前趕回去。真是太好了!經(jīng)過反復比較(jio),他決定每天正午,在人口聚居的中心地帶,讓人們互相交換產(chǎn)品。他把這想法告訴了人們,人們聽了欣(xīn)喜萬分,奔走相告。從此,每天正午的時候,人口聚居的中心地帶就人來人往,川流不息。人們挑的挑,背的背,扛的扛,從四面八方趕來。大家拿出自己多余的產(chǎn)品,換回自己需要的東西,一個個心滿意足地回家了。老百姓覺得生活方便多了。炎帝把交換物品的地方稱作市,后來農(nóng)村的趕集,就是由此發(fā)展而來的。
《燕子媽媽笑了》拓展資料
猴子的教訓
從前,猴子爬樹的本領并不大。他看見松鼠在樹枝上靈活地跳來跳去,十分羨慕。猴子拜松鼠為師,向他學習爬樹的本領。松鼠收下了這個徒弟,認真地教他練習,耐心地給他做示范表演。日子一天天過去了,猴子爬樹的本領已經(jīng)有了很大的進步。一天,松鼠對猴子說:你爬樹動作還不熟練,還要刻苦練習。猴子聽了松鼠的話,很不高興,心想:我現(xiàn)在的本領不比你松鼠差,今后我不要這個討厭的師傅了。一只大灰狼走過來對樹上的猴子說:你爬樹的本領比松鼠好,我最喜歡看你爬樹梢的優(yōu)美姿勢。猴子聽了大灰狼的話,心里可高興啦。他正想在別人面前露一手,唰唰唰地向樹梢爬啊爬,只覺得樹梢在不停地晃動,心一慌,手一松,身子就嘩地一下向下跌。猴子的屁股正好跌在一個樹樁上,屁股跌成紅紅一片,痛得哇哇直叫。大灰狼見猴子已經(jīng)中計,張著大嘴巴正要向他撲來。說時遲,那時快,松鼠嚯地一下從樹上跳下去,用毛茸茸的大尾巴向大灰狼的眼睛猛地掃過去。這是松鼠對付敵人的祖?zhèn)鹘^招。大灰狼的眼睛被松鼠尾巴剌得疼痛難忍,眼淚都流出來了。松鼠和猴子乘機迅速爬上了樹,大灰狼只好干瞪眼。猴子知道自己錯了,從此,虛心向松鼠學習,終于練出了一身過硬爬樹本領。猴子紅紅的屁股就是跌在樹樁上受傷造成的,這個教訓留下的紀念也傳給了后代,也許是讓子孫后代不要忘記這個教訓。
《堯帝鑿井》拓展資料
螞蟻
【螞蟻的基本特征】螞蟻(ant)屬節(jié)肢動物門,昆蟲綱,膜翅目,蟻科。目前有21亞科283屬(afterBolton2003)(主流沿用的是16亞科的分類系統(tǒng)和21亞科的系統(tǒng)相比,新的系統(tǒng)從猛蟻亞科中分出了若干亞科)。螞蟻是人們常見的一類昆蟲,很容易識別。一般體?。?.5mm3cm),顏色有黑、褐、黃、紅等,體壁具彈性,光滑或有毛??谄骶捉朗?,上顎發(fā)達。觸角膝狀,413節(jié),柄節(jié)很長,末端23節(jié)膨大。腹部第1節(jié)或1、2節(jié)呈結狀。有翅或無翅。前足的距大,梳狀,為凈角器(清理觸角用)。為多態(tài)型的社會昆蟲據(jù)估計,僅有大約半數(shù)的螞蟻目前約為11700種被描述了。一個更大范圍的螞蟻區(qū)系研究也有待進行。常見的有小家蟻MonomoriumpharaonisL.等。
螞蟻是地球上最常見的昆蟲,數(shù)量最多的昆蟲種類。由于各種螞蟻都是社會性生活的群體,在古代通稱蟻。據(jù)現(xiàn)代形態(tài)科學分類,蟻可分兩大種群:螞蟻類和白蟻類。螞蟻的種類繁多,世界上已知有9000多種,我國國內(nèi)已確定的螞蟻種類有600多種。螞蟻的壽命很長,工蟻可生存幾星期至37年,蟻后則可存活十幾年或幾十年。一蟻巢在1個地方可生長年,甚至50多年。蟻的外部形態(tài)分頭、胸、腹三部分,有六條腿。蟻卵約0.5毫米長,呈不規(guī)則的橢圓形,乳白色,工蟻體細小,體長約2.8毫米,全身棕黃,單個蟻要細看才易發(fā)現(xiàn)。雄、雌蟻體都比較粗大。腹部肥胖,頭、胸棕黃色,腹部前半部棕黃色,后半部棕褐色。雄蟻體長約5.5毫米。雌蟻體長約6.2毫米。螞蟻為典型的社會昆蟲,具有社會昆蟲的3大要素,即同種個體間能相互合作照顧幼體;具明確的勞動分工;在蟻群內(nèi)至少餓個世代重疊,且子代能在一段時間內(nèi)照顧上一代。另外要指出的,白蟻不是螞蟻,白蟻除一樣具有社會外,在生理結構上和螞蟻有很大的差別。生物的行為是指生物體進行的在外部可以察覺得到的有適應意義的活動。行為學就是研究這些活動的學科。形態(tài)和行為首先被人們注意,但是直到19世紀人們才獲得生物行為研究的理論武器和實驗手段。進化論學說將動物的行為提高到了適應性層次。
目前對生物行為的歸類非?;靵y。從遺傳和發(fā)育的角度一般將其分為先天行為和后天行為,也就是本能行為和學習行為。但這種分類方法并不常用,人們一般按照行為的功能對其劃分,遺憾的是這種劃分方式并不嚴格,存在大量的重疊區(qū)域。
【螞蟻的型與分工】發(fā)育為完全變態(tài)。所有的蟻科都過社會性群體生活。一般在一個群體里有四種不同的蟻型。l.蟻后:有生殖能力的雌性,或稱母蟻,在群體中體型最大,特別是腹部大,生殖器官發(fā)達,觸角短,胸足小,有翅、脫翅或無翅。主要職責是產(chǎn)卵、繁殖后代和統(tǒng)管這個群體大家庭。2.雄蟻:或稱父蟻。頭圓小,上顎不發(fā)達,觸角細長。有發(fā)達的生殖器官和外生殖器,主要職能是與蟻后交配。3.工蟻:又稱職蟻。無翅,一般為群體中最小的個體,但數(shù)量最多。復眼小,單眼極微小或無。上顎、觸角和三對胸足都很發(fā)達,善于步行奔走。工蟻是沒有生殖能力的雌性。工蟻的主要職責是建造和擴大巢穴、采集食物、伺喂幼蟻及蟻后等。4.兵蟻:頭大,上顎發(fā)達,可以粉碎堅硬食物,在保衛(wèi)群體時即成為戰(zhàn)斗的武器。螞蟻建立群體,也是以通過婚飛方式兩性相識結交為起點。相識后一見鐘情,在飛行中或飛行后交尾。新郎壽命不長,交尾后不久死亡留下遺孀蟻后獨自過著孤單生活。蟻后脫掉翅膀,在地下選擇適宜的土質和場所筑巢。她孤家寡人,力量有限,只能暫時造一小室,作為安身之地,并使已受孕的身體有個產(chǎn)房。待體內(nèi)的卵發(fā)育成熟產(chǎn)出后,小幼蟲孵化出世,蟻后就忙碌起來。每個幼蟻的食物都由她嘴對嘴地喂給,直到這些幼蟻長大發(fā)育為成蟻,并可獨立生活時為止。
當?shù)谝慌は侀L成時,它們便挖開通往外界的洞口去尋找食物,隨后又擴大巢穴建筑面積,為越來越多的家族成員提供住房。自此以后,飽受艱苦的蟻后就坐享清福,成為這個群體大家族的統(tǒng)帥。撫育幼蟻和喂養(yǎng)蟻后的工作均由工蟻承擔。但蟻后還要繼續(xù)交配,不斷產(chǎn)生受精卵,以繁殖大家族。她的壽命可長達15年。蟻巢有各種形式,大多數(shù)種類在地下土中筑巢,挖有隧道、小室和住所,并將掘出的物質及葉片堆積在入口附近,形成小丘狀,起保護作用。也有的蟻用植物葉片、莖稈、葉柄等筑成紙樣巢掛在樹上或巖石間。還有的蟻生活在林區(qū)朽木中。更為特殊的是,有的蟻將自己的巢筑在別的種類蟻巢之中或旁邊;而兩家并不發(fā)生糾紛,能夠做到和睦相處。這種蟻巢叫做混合性蟻巢,實為異種共棲。無論不同的蟻類或同種的蟻,其一個巢內(nèi)蟻的數(shù)目均可有很大的差別。最小的群體只有幾十只或近百只蟻,也有的幾千只蟻,而大的群體可以有幾萬只,甚至更多的蟻。在我國華南一帶的闊葉林中,還有一種翹尾蟻,顧名思義,就是它那帶有螯針的尾端常翹起來,像是躍躍欲試,隨時準備進攻的樣子。它有種怪脾氣,經(jīng)常與樹打交道。它喜歡用叼來的腐質物以及從樹上啃下來的老樹皮,再攙雜上從嘴里吐出來的粘性汁液,在樹上筑成足球大的巢,巢內(nèi)分成許多層次,分別住著雄蟻、蟻后和工蟻,并在巢中生兒育女,成為一個獨立王國。開始時一樹一巢,當群體過大,而且又有新的蟻后出生時,新蟻后便帶領部分工蟻另造新居。
有時為爭奪領域,常展開一場惡斗。為了在樹上捕捉其他小蟲為食,它可用細長而有力的足在樹冠的枝葉上奔跑。如兩樹相距較近,為免去長途奔波之勞,它們能巧妙地互相咬住后足,垂吊下來,借風飄蕩,搖到另一棵樹上去,搭成一條蟻索橋。為了能較長久地連接兩樹之間的通途,承擔搭橋任務的工蟻還能不斷替換。樹上的食物捕盡,又結隊順樹而下,長途奔襲,捕捉地面上的小動物。獵物一旦被擒獲,翅尾蟻便會用螯針注入麻醉液,使獵物處于昏迷狀態(tài),然后拉的拉,拽的拽,即使是一只超過它們體重百倍的螳螂或蚯蚓,也能被它們輕而易舉地拖回巢中。人們從有這種蟻巢的樹下經(jīng)過,可要十分小心。如驚動了它們,會傾巢出動,順樹而下或從空而降,進行攻擊,使你遭受挨蜇之苦。大家可要小心螞蟻!蟻類的食性在不同亞科和不同種類之間有很大的差別。一般可分為肉食性、植食性和雜食性。螞蟻在一年中的大部分時間里都在辛勤地勞動。那么到了嚴寒的冬天它們又到哪里去覓食呢?它們是如何過冬的呢?原來聰明的螞蟻在入冬之前早有準備。它們首先搬運雜草種子,準備明年播種用;同時搬運蚜蟲、介殼蟲、角蟬和灰蝶幼蟲等到自己巢內(nèi)過冬,從這些昆蟲身上吸取排泄物做為食料(奶蜜)。螞蟻為什么知道冬天快來了呢?從現(xiàn)代科學的觀點看,螞蟻的這種本能是受它們體內(nèi)的年生物鐘控制而起作用的,換句話說,它們是按照年生物鐘的運行規(guī)律做好越冬期食物儲備的。與螞蟻互動形成的生物達到了驚人的程度。
與螞蟻共生(symbiosis)的生物,或專性或間性,植物超過了52科465種(Jolivet1996),動物則達到了數(shù)千種(Kistner1982;HoumllldoblerWilson1990),還有大量未知的真菌和微生物(SchultzMcGlynn2000;Muelleretal.2001)。螞蟻正在使用著非凡的生存策略種植真菌,收獲種子,放牧產(chǎn)蜜昆蟲,編制巢穴,合作捕食,社會性寄生,蓄奴這些都極大地刺激著科學家和公眾的好奇心。螞蟻在世界各個角落都能存活,其秘訣就在于它們生活在一個非常有組織的群體中。它們一起工作,一起建筑巢穴,使它們的卵與后代能在其中安全成長。螞蟻有不同的類型,每一類都有其專門的職責。蟻后產(chǎn)卵,大部分卵將發(fā)育成雌性,它們被稱為工蟻。它們負責建筑并保衛(wèi)巢穴,照顧蟻后、卵和幼蟲,以及搜尋食物。到了一定的時候,雄蟻與新的蟻后會產(chǎn)生出來。它們有翅膀,從巢穴里集群飛出。交配以后,雄蟻即死去,新的蟻后則開始領導起又一個群體的生活。在群體中,蟻后是最重要的成員。它是唯一能產(chǎn)卵的。這意味著它是這一群體中所有螞蟻的母親。工蟻喂養(yǎng)它,替它清潔身體,并將它的卵帶到另一處去照料。某些澳大利亞螞蟻將它們的工蟻作為一種活的儲藏罐。當工蟻采集了大量的花蜜,即一種源自花中的甜甜的液體,將它吞進體內(nèi)、身體變得膨大起來之后,它們就將自身掛在巢穴的天花板上,一直到有別的螞蟻需要食用它們體內(nèi)儲藏的那些花蜜為止。兵蟻正在林地上覓食。
為搜尋食物,它們有時會在林地上排成長隊。它們總是很饑餓,因此幾乎會向任何東西發(fā)起進攻,有時甚至是大的哺乳動物。不同的螞蟻吃不同的食物。收獲蟻吃種子,它們將種子收藏在地窖里;而割葉蟻吃蘑菇,它們將葉片搬運到地下,用來培植蘑菇。有些螞蟻則貯存一種叫蚜蟲的昆蟲,它們?nèi)搜料x體內(nèi)抽取一種含糖的物質作為食物,這同人類從母牛身上擠奶的方式非常相似。根據(jù)科學家的研究證明,螞蟻在洞穴里缺少糖份,對自己的生長發(fā)育很不好,為了能夠找到充分的糖份,所以螞蟻一旦發(fā)現(xiàn)甜的東西,觸角就會自主的硬起來,這是螞蟻的一個天性。螞蟻是社會性很強的昆蟲,彼此通過身體發(fā)出的信息素來進行交流溝通,當螞蟻找到食物時,會在食物上撒布那樣的信息素,別的螞蟻就會本能地把有信息素的東西拖回洞里去。當螞蟻死掉后,它身上的信息素依然存在,當有別的螞蟻路過時,會被信息素吸引,但是死螞蟻不會像活的螞蟻那樣跟對方交流信息(互相觸碰觸角),于是它帶有信息素的尸體就會被困惑的同伴當成食物運回去。通常情況下,那樣的尸體不會被當成食物吃掉,因為除了信息素以外,每一窩的螞蟻都有自己特定的識別氣味,有相同氣味的東西不會受到攻擊,這就是同窩的螞蟻可以很好協(xié)作的基礎。
【螞蟻的行為】行為生態(tài)學(behavioralecology)是行為學與生態(tài)學的交叉領域,是研究動物行為的原因、發(fā)生或發(fā)展、適應功能、進化歷史的一門科學。行為生態(tài)學是生態(tài)學科中最年輕的分支學科之一,這一學科在6070年代突飛猛進地向前發(fā)展。隨著生理學和心理學的發(fā)展,到20世紀下半葉,在遺傳學的帶動下生物行為的遺傳研究蓬勃開展起來。現(xiàn)代的行為生態(tài)學融入了遺傳學、生物進化論等等多學科,現(xiàn)代分子生物學也被應用到行為生態(tài)學的研究中來。螞蟻是現(xiàn)代動物體系的優(yōu)勢類群,擁有極為龐大的數(shù)量和極為復雜的社會結構。螞蟻與其它各種生物有千絲萬縷的聯(lián)系,據(jù)統(tǒng)計,在蟻巢內(nèi)生活的各種節(jié)肢動物就多達3000種。種類多樣的螞蟻和相關物種的多樣性,以及螞蟻社會分工的多樣性,造就了螞蟻在行為上的多樣性。螞蟻的行為是如此的斑斕和誘人,同時也是一個大迷宮,如同Wilson,E.O.所指,有時它會讓博物學家們走上歧路。
【關于螞蟻搬家】在一些介紹自然常識的書上,螞蟻搬家,燕子低飛,蛇過道等現(xiàn)象,都被認為是即將下雨的先兆。事實果真如此嗎?如果說螞蟻能夠憑借本能準確地感覺出即將下雨,甚至能準確地感覺出下雨量的大小,都是完全有可能的,但螞蟻是一種低智慧生物,其視力范圍很短,主要依靠嗅覺感知周圍的事物,測量自己的家與周圍較大區(qū)域地勢的相對高低,是一項較復雜的工作,必須依靠很好的視覺,鼠目寸光,螞蟻的目光比老鼠還短,因此,螞蟻不大可能會有測量自己的家與周圍較大區(qū)域地勢相對高低的本能。至于根據(jù)預測未來幾天的雨量來判斷自己的家是否會被雨水淹沒,其判斷難度更大,就連人類目前也很難準確做到這點,難道螞蟻比人還厲害,可以準確的計算自己的家是否會被雨水淹沒?是否需要通過搬家回避雨水淹沒?螞蟻窩幾乎無處不在,在我家的附近就有很多,我發(fā)現(xiàn),每當連續(xù)下大雨的時候,茫茫大地一片汪洋,一連好幾天積存著很深(相對于螞蟻來講)的雨水,放眼望去,那些螞蟻的家也不乏有被水完全淹沒的,那末,在那深深的水下被一連浸泡了好幾天的那一窩窩螞蟻,是否都遭到了滅頂之災呢?根本沒有,只要雨過天晴,積水一退,那些螞蟻窩的洞口又迅速地出現(xiàn)了一只只繁忙的螞蟻,只見它們忙里忙外,絲毫沒有死傷慘重的跡象。
這表明螞蟻的窩根本不怕雨水短時間的浸泡,當雨水的浸泡使得螞蟻窩上部沒有空氣時,窩內(nèi)的螞蟻可采用堵住通道,向窩內(nèi)下面較深處轉移的方法避免雨水浸泡的傷害,土壤的疏水作用,以及螞蟻窩內(nèi)部較深處的結構特征,使得螞蟻根本沒有必要一感覺到要下雨就開始考慮是否搬家。為了驗證被水完全淹沒的螞蟻窩內(nèi)的螞蟻是否會被水全部淹死,還可以通過水淹實驗加以驗證,試驗表明:受到水淹4個小時,沒有看出對窩內(nèi)螞蟻的生命產(chǎn)生影響。既然被水淹的螞蟻窩內(nèi)的螞蟻不會被水淹死,則在生物進化的過程中,螞蟻就沒有必要進化出在即將下雨前選擇搬家的本能。生物進化的選擇往往是最科學的選擇,為了防止螞蟻窩被水淹,更科學的選擇應該是在開始建螞蟻窩時就將其建在可防水淹的地方,而不是一次次地采取勞民傷財?shù)陌峒倚袆?。難道螞蟻在建窩時沒有服從生物進化的選擇?由此看來,螞蟻搬家不一定是螞蟻擔心自己的家是否會被水淹沒采取的行動,完全有可能是另有原因。比如,由于蟻群數(shù)量增加造成在螞蟻窩附近的食物短缺,需要尋找新的食物來源,由于在螞蟻窩附近出現(xiàn)別的蟻群造成一種威脅,需要回避危險,或者是每群螞蟻本身就有一種建立多個蟻窩的習慣等等。至于螞蟻選擇在陰天或夜晚搬家,主要是為了防止太陽的暴曬對蟻卵可能造成的傷害,由于在夜晚人們不注意螞蟻的行動,但常常能夠在陰天看見螞蟻搬家,于是,就將螞蟻搬家與下雨聯(lián)系了起來。有時人們會把螞蟻用來比喻草根、團結,比如螞蟻精神、螞蟻社區(qū)等等。
【關于螞蟻認路】螞蟻認路是靠算術??茖W家一直沒弄清楚螞蟻是如何判斷距離遠近的德國的科學家為此做了個實驗。他們在距螞蟻洞穴10米遠的地方放置了食物,然后將這些螞蟻抓起來,并分成3組,其中一組螞蟻的腿鋸的短了1毫米,另一組螞蟻的腿被接上支柱加長了1毫米,第三組螞蟻的腿則沒有改變。結果顯示,那些被人為改變了腿的長度的螞蟻錯估了家的位置。長腿螞蟻在多走了5米后(即多走了15米)才開始尋找自己的家;而短腿螞蟻則相反,它們只走了5米后就開始找家。這一發(fā)現(xiàn)顯示這些螞蟻是依靠步數(shù)的計算來估計距離的。
【螞蟻會迷路嗎】螞蟻常會出來找尋食物,有時運氣好,馬上就找到了;有時運氣差,走了好久還沒找著,等要回去時,大半天的路,他們還認得出來嗎?頑皮的小朋友,常會把螞蟻剛爬過的路,用手把它抹去一段,然后發(fā)現(xiàn)螞蟻要找原路時,遇到被抹去的那段,就變得沒方向感了。確實螞蟻有時會在爬過的地方留下氣味,但也有螞蟻不留氣味,而記住沿途的天然氣味,然后找到回家的路。另外,螞蟻的視覺還非常靈敏,能利用陸上、天空的景致來認路。曾有人用圓筒狀工具,遮住一群正要回巢的螞蟻,讓他們只能看到天空,結果他們?nèi)阅馨凑照_路線前進。后來,人們又用一塊大板子,水平擋在螞蟻的上方,并且盡量放低,讓他們不能看到天空及周圍的景物,于是發(fā)現(xiàn),他們開始失去方向,并且胡亂爬行了。由此可知,不僅周圍景致、太陽的位置,和藍天上反射下來的日光,都可幫助螞蟻辨認方向。
【為什么螞蟻會乖乖排隊行動】大家有沒有注意到,螞蟻的行動總是團結一致,像是個個都帶了行動電話時時保持聯(lián)絡似的,他們到底有什么法寶呢?螞蟻的確有自己的一套辦法聯(lián)絡同伴。雖然他們四散到各處覓食,只要有誰發(fā)現(xiàn)了食物,除了趕緊銜一小塊回巢去之外,沿途還會記得分泌出芳香訊號,緊急通知同伴前來支援。附近聞到香味的螞蟻會一路嗅著這條芳香路線找到食物,一只一小塊通力合作,將所有食物搬回窩巢。這些沿著香味移動的螞蟻就形成了一排長長的隊伍,有秩序的前行。螞蟻分泌的這種芳香物質稱為信息素,由于它的揮發(fā)性大,幾分鐘過后,食物都運回了窩巢,香味也就消失不見了,免得再有螞蟻前來,結果撲了空。
【螞蟻喜歡蚜蟲嗎】三月天里,常有大批蚜蟲危害農(nóng)作物。同時還會發(fā)現(xiàn)很多螞蟻在身邊,別以為它們是來吃蚜蟲的,其實,它們是在幫助蚜蟲,間接危害作物呢!觀察這些螞蟻,不時會用觸角輕輕拍打蚜蟲屁股,似乎和它相處的非常好。而被拍打的蚜蟲,居然很乖地翹起屁股,排泄出一種又甜又香的蜜露,來讓螞蟻飽餐。這種蜜露是由蚜蟲吸食作物的汁液后,一部份供給自身用,一部分就從肛門里排出,因為其中含有大量糖分,所以螞蟻非常愛吃。螞蟻因蜜露而愛上蚜蟲,所以當蚜蟲遇到危險,螞蟻就會挺身而出。另外,當蚜蟲棲息的地方缺糧,螞蟻還會將他搬到食物充裕的地方去。到了冬天,蚜蟲的卵可能會被凍死,螞蟻就會幫忙把卵藏在自己家中。有時,螞蟻怕卵受潮,遇到晴天,他還會把卵搬出來曬太陽。直到隔年春天,小蚜蟲出來了,螞蟻又開始把他們搬到好吃的植物上去。
【為什么螞蟻會打仗】夏天,在樹林邊,常常會看到許多大大小小的螞蟻,爬來爬去,搬運著昆蟲殘體、泥土有時它們相遇以后,成群地咬殺起來,斗爭得十分劇烈。為什么螞蟻會打仗呢?有的昆蟲學家對螞蟻打仗,認為是爭奪食物引起的,因而用種內(nèi)斗爭理論來解釋。但較多的昆蟲學家,認為不是什么種內(nèi)斗爭,而是一種化學強制反應。為了證明這個現(xiàn)象,他們做了以下實驗:把不同窩的螞蟻放在一起,它們的觸角一碰,就立刻咬殺起來;相反,把同窩螞蟻放在一起,它們相遇以后,不但不打不咬,還能互相喂食。昆蟲學家對以上事實這樣解釋:不同窩的螞蟻,身上都有一種特殊的窩味。這種窩味又與窩的建筑材料、儲藏的食物和本身分泌物的不同而不同。每一只螞蟻都有辨別窩味的本領。一旦發(fā)現(xiàn)另外的螞蟻不是自己家里的成員,就咬殺斗爭起來,慢慢地形成大戰(zhàn)。有趣的是,把正在咬殺斗爭的螞蟻,用水洗掉身上的窩味,再把它們放在一起,它們相遇后,就安然無事地各自走開。如果在一只螞蟻身上灑些香料,它就不能回窩,同窩的螞蟻將誤認它是敵害而被驅趕出來。也有人認為,螞蟻成群打仗咬殺,與群體大小有直接關系。特別是不同群蟻相遇一起,立刻會引起戰(zhàn)斗。單只的螞蟻相遇,咬殺斗爭機會就少了。
【螞蟻救火又嗜酒】螞蟻救火法國昆蟲學家法布爾曾做過一次有趣的試驗。他把一支點燃的蠟燭放在巢的頂部,螞蟻約在一分鐘后覺察到火警。開始時,它們來回奔忙顯得驚慌失措,接著,仿佛商量好了似的,無數(shù)的螞蟻勇敢的爬上燃燒的燭芯,分泌出蟻酸進行滅火。一些螞蟻犧牲后,無數(shù)的螞蟻又沖上去,約60秒鐘后,蠟燭的火被撲滅。幾天以后,法布爾再重復了一次同樣的試驗,這一次,螞蟻僅用了40秒便將蠟燭火撲滅,且沒有一只螞蟻遇難。螞蟻嗜酒有一種經(jīng)常出入螞蟻國的小蟲,一碰到工蟻就用觸角去碰一下,那些工蟻便心甘情愿地將辛苦得來的食物,從嗉囊里吐出來給它吃。這種小蟲身長只有56毫米,它的肚子兩側有一種黃色的刺毛,螞蟻只要撥一下刺毛,就會滲出一種有揮發(fā)性的芳香液體,其化學物質和醇很相近,螞蟻非常愛喝,因此便心甘情愿地喂養(yǎng)這種小蟲和它們的幼蟲以獲得愛喝的酒。
《蝴蝶花》拓展資料
白墻上的黑手印兒
馬路上跑來小秋秋,邊走邊跳邊拍球,球兒碰著果皮箱,咕嚕嚕滾進污水溝。秋秋好不容易把球撿起,污水卻沾滿了雙手,他望著白墻想了個辦法,啪!啪!兩巴掌,手印兒壁上留。說來也真奇怪,這手印兒老愛纏住小秋秋,不知要找他做朋友,還是和他做對頭?秋秋上學打這兒經(jīng)過,手印兒向他招招手:喂!快來呀,我的好朋友秋秋回家排隊走,步子邁得雄赳赳,手印兒朝他搖搖手:哼!別裝蒜,羞!羞!羞!秋秋打定主意,繞開手印兒,馬路那邊走。哪知,手印兒遠遠朝他指是你,是你!別溜,別溜!秋秋挺起脖子偏著頭,可還是免不了轉頭瞅一瞅,呀!手印兒像舉手告老師:瞧!是秋秋讓我在這兒出丑!夜晚,秋秋睡在床上,拳打腳踢,又喊又吼,媽媽把他搖醒,他說:黑手印兒搶我的球是呀,好孩子干了不光彩的事,心上總像壓著塊大石頭。秋秋決心用自己的行動,把這塊心上的石頭搬走。這天,大家看見墻下有個孩子,踮起腳,昂著頭。用小刀輕輕把那黑印兒摳,一臉盆石灰水放在身后。過路的一位阿姨說:看!多么可愛的小朋友。這時,秋秋的臉紅了,你說他是高興,還是害羞?
《中國結》拓展資料
在上課時老師為了能夠精準的講出一道題的解決步驟。所以老師在寫教案時要不斷修改才能產(chǎn)出一份最優(yōu)質的教案。才能有計劃、有步驟、有質量的完成教學任務,那么老師怎樣寫才會喜歡聽課呢?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中國結》拓展資料”,供您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中國傳統(tǒng)工藝品豐富多彩,具有民族風格和地方特色。工藝品的種類很多,有雕刻、刺繡、漆器、美術瓷、編織、印染、景泰藍、地毯、泥塑等。各地主要的工藝品及土特產(chǎn)有:
北京景泰藍、雕漆、玉器、牙雕
北戴河海產(chǎn)品、貝雕
天津泥人張彩塑、風箏
上海絨繡
南京玉雕、雨花石
承德楠木家具
蘇州蘇繡
肇慶檀香扇
沈陽玉器、羽毛畫
呼和浩特仿古地毯、蒙古靴
泉州石雕、瓷雕、浮雕、影雕(惠安中國石雕之鄉(xiāng))
景德鎮(zhèn)竹編工藝、瓷器
鎮(zhèn)江玉雕
揚州石器、玉器、紫砂茶壺
青島貝殼、貝雕、畫草編、貝雕畫
杭州絲綢
紹興紙扇、氈帽
洛陽唐三彩宮燈、唐三彩
武漢淡水貝雕
廈門彩塑
浙江湖筆
烏魯木齊英吉沙小刀
??谝?、鑲銀制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