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法制教案
發(fā)表時間:2020-10-12七年級地理上冊《我們怎樣學地理》知識點及習題湘教版。
教案課件是老師上課中很重要的一個課件,大家應該要寫教案課件了。只有制定教案課件工作計劃,新的工作才會如魚得水!你們會寫適合教案課件的范文嗎?小編特地為您收集整理“七年級地理上冊《我們怎樣學地理》知識點及習題湘教版”,僅供您在工作和學習中參考。
七年級地理上冊《我們怎樣學地理》知識點及習題湘教版
學習地理應該注意通過電視節(jié)目、報刊雜志、圖書館的藏書、互聯(lián)網(wǎng)站等途徑收集身邊的地理信息。學會思考地理問題是學習地理的關(guān)鍵。要用地理的空間思維、綜合想象力去認識地理規(guī)律和地理成因,能自己提出地理問題。野外旅行也是學習地理的重要途徑之一。
學好地理,首先就要熟悉地圖,我們可以把看地圖當成一個游戲,和一個同學在世界地圖上相互尋找相關(guān)地點,這樣不僅能在學習之余可以放松,還可以慢慢的掌握和熟悉地圖。這樣就可以慢慢的去適應別的類型的地圖,一定要帶著一種興趣,因為看地圖興趣很重要。
地理最重要的是分析一些工業(yè),農(nóng)業(yè)的區(qū)位因素,這是要背的,不過總的來說就是那幾條。
比如說農(nóng)業(yè)的區(qū)位因素:看到這一類型的題目時,我們首先想到的是一個輪廓,1,自然條件,2,社會經(jīng)濟條件,3,相關(guān)的技術(shù)條件。
然后我們在細分,像自然條件里包括,土壤,地形,氣候等,然后根據(jù)題目所給的地區(qū)往上套,社會經(jīng)濟條件也是,技術(shù)條件也是,慢慢的細分,慢慢的往上套。
工業(yè)區(qū)位因素也是如此,主要的還是背那幾個條條框框。
課后練習
1.地理活動小組為學校繪制一幅平面圖,宜選用下列哪種比例尺()
A.1∶150000B.兩千分之一
C.圖上1厘米代表實地距離5千米D.1/1100000
2.下列地圖的圖幅大小相等,所表示的內(nèi)容最詳細的是()
A.濟南市地圖B.山東省地圖C.中國地圖D.世界地圖
3.將數(shù)字式比例尺1:20000改寫成文字式比例尺是()
A.圖上1厘米代表實地距離0.5千米
B.圖上1厘米代表實地距離0.2千米
C.圖上1厘米代表實地距離200千米
D.圖上1厘米代表實地距離2000千
4.某人站在北極點上,他的正前方是()
A.西方B.北方C.東方D.南方
5.下列有關(guān)確定地平面方向的說法,正確的是()
A.用指南針定向時,指南針的磁針總是指向太陽
B.晴朗的夜空,不管位于地球的何處,都可用北極星來定向
C.用太陽和手表定向時,要先將手表放平,并讓時針對準太陽
D.在北半球,數(shù)枝繁茂的一側(cè)一般可指示北方
精選閱讀
七年級上冊《我們怎樣學地理》學案湘教版
每個老師為了上好課需要寫教案課件,大家在認真寫教案課件了。我們要寫好教案課件計劃,這對我們接下來發(fā)展有著重要的意義!你們會寫多少教案課件范文呢?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七年級上冊《我們怎樣學地理》學案湘教版”,歡迎您閱讀和收藏,并分享給身邊的朋友!
七年級上冊《我們怎樣學地理》學案湘教版
一、怎樣學地理(集—思—用—圖)
1、學會看地圖
2、學會收集地理信息
3、學會思考地理問題
4、在野外旅行中學習地理
二、地圖的分類:
1、自然地圖(包括:地形圖、氣候圖、水文圖、自然植被圖等)
2、社會經(jīng)濟地圖(工業(yè)圖、農(nóng)業(yè)圖、商業(yè)圖、交通圖、人口分布圖等)
二、地圖三要素:方向、比例尺、圖例和注記
1、方向:判斷地圖上的方向時,先看看有沒有指向標和經(jīng)緯線。如果有指向標,就按指向標確定方向(箭頭指向北方);如果有經(jīng)緯線,就按經(jīng)緯線確定方向(經(jīng)線表示南北方向,緯線表示東西方向);如果既沒有指向標,也沒有經(jīng)緯線,就按“上北下南,左西右東”確定方向。在室外看地圖時,應手持地圖,面朝北,背朝南;
2、比例尺:公式:比例尺=圖上距離/實地距離形式:數(shù)字式、線段式、文字式。
判斷比例尺大小的方法:首先,都化成數(shù)字式。然后,把它們都假想成“分數(shù)”。最后,看一下假想的“分數(shù)”,“分數(shù)”大的比例尺大;“分數(shù)”小的比例尺就小。
圖幅大小相同的地圖:比例尺大的,表示的范圍小,內(nèi)容詳細。
比例尺小的,表示的范圍大,內(nèi)容簡略。
3、圖例(符號)和注記(文字):記住地圖上常見的圖例。
七年級地理上冊《我們怎樣學地理》導學案
七年級地理上冊《我們怎樣學地理》導學案
教學目標
1、知道地圖的三個基本要素。
2、在地圖上正確辨別方向;會比較比例尺的大小,并能根據(jù)比例尺,量算圖上距離和實際距離;能夠根據(jù)地圖的圖幅大小、所示范圍大小,正確選取比例尺。
3、了解地圖的制作原理和地圖的分類;實例引導讀圖嘗試,學會判定生活中地圖上的方向。
4、體驗演示判定方向的快樂;領(lǐng)略地理知識的實用價值。
教學重難點
方向的判定、、熟知比例尺大小與表示范圍大小、內(nèi)容詳略的關(guān)系。
教學方法
以學案為載體,實行小組教學形式,實施零距離課堂教學模式。根據(jù)教學內(nèi)容和學生水平,設置一些富有啟發(fā)性的問題,盡可能給學生提供動腦、動手、動口的機會,發(fā)揮教師的主導作用,體現(xiàn)學生主體地位。
教學過程:
一、創(chuàng)設情境,導入新課:
謎語導入:“四四方方一張紙,世界各地都容納,有山不能爬,有水它不流。”—引出“地圖”?!暗貓D是地理學的第二語言,是學習地理的最重要工具”,學會看地圖,是學習地理的重要方法和途徑之一。
二、自主學習、合作探究:
學習任務(一)繪制地圖的一般方法
1、自主學習:
讀圖1-7和圖1-8,思考:
(1)、是不是圖中那所學校象圖中的那樣小?畫我們學校的校園平面圖,要用一張象校園那么大的白紙來畫嗎?
(2)、把校園中的事物象畫美術(shù)作品那樣真實地畫在紙上嗎?
(3)、如何讓人看明白哪里是教學樓?哪里是運動場?
2、小組交流:小組內(nèi)交流以上問題
3、合作探究:
地圖是怎樣制作出來的?
把地理事物按一定的比例縮?。ū壤撸貌煌姆柋硎静?/p>
同的地物(圖例),并用文字、數(shù)字標明(注記)。
地理事物按一定的________縮小,并用_______畫在平面上,注上必要的_______,就成為一幅地圖。
鳥瞰圖—平面圖—地圖
學習任務(二)地圖的分類
1、自主學習:讀第7頁第一段,思考:地圖都有哪些種類?
2、小組交流:小組內(nèi)交流以上問題。
3、合作探究:
《肥城市各年齡段人口統(tǒng)計圖》、《山東省河流分布圖》各屬于哪一類
地圖?
:一般來講,閱讀地圖時,應先看圖名,知道地圖要表達的主題是什么;接下來是看圖例,了解地圖內(nèi)容的表達方式怎樣;閱讀地圖內(nèi)容時,應該是先整體,后局部,先綜合,后要素。盡量多地發(fā)掘地圖內(nèi)容,達到“圖”盡其用的目的。
盡管地圖的種類多種多樣,內(nèi)容不一,但每幅地圖的制作均是按照一定的比例縮小地理事物后,用符號、文字來表達地理事物的,所以地圖必須具備三要素:方向、比例尺、圖例和注記。
學習任務(三)方向判定
1、自主學習:讀課本第7頁,思考下列問題
(1)地平面上的方向如何判定?
(2)判定地圖上的方向:
①普通地圖的方向如何判定?在右側(cè)“米”字形示意圖中標出。
②指向標地圖中如何判定方向?
2、小組交流:小組內(nèi)交流以上問題,提出疑問。
3、合作探究:
A·
B·
右圖中A點在B點的_______方向。
指向標地圖中指向標箭頭指向北方,箭頭前方為北,后方為南;箭頭左方為西,右方為東。
正北方
通過實踐明確方法:
1、扭身子不如扭圖
2、指向標太小可放大
3、為求精確可平移指向標
學習任務(四)比例尺
1、自主學習:請大家自主學習第8、9頁,完成下列問題
(1)比例尺=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比例尺可以用、和三種形式表示。三種表示方式的轉(zhuǎn)換時,應該注意什么問題呢?______________
(3)如何比較比例尺的大小?(由分式大小的比較規(guī)則,得出比例尺的大小的比較規(guī)則)分母愈小,比例尺愈;分母愈大,比例尺愈
2、小組交流:小組內(nèi)交流以上問題,提出疑問。
3、合作探究:
比例尺的大小與范圍、內(nèi)容的關(guān)系:
北京市地圖
中國地圖
比例尺大小
表示范圍大小
表示內(nèi)容詳略
(1)兩幅圖的比例尺哪個大?哪個???
(2)兩幅圖表示的范圍哪個大?哪個???
(3)兩幅圖所表示的北京的地理事物,哪幅圖詳細?哪幅圖簡單?《教師精講點撥】
圖幅相同的情況下,比例尺越大,表示的范圍,表示的內(nèi)容越。反之,比例尺越小,表示的范圍,表示的內(nèi)容就越
分母
比例尺
表示實際范圍
內(nèi)容
越大
越小
越大
越簡略
越小
越大
越小
越詳細
三、學以致用,拓展延伸:
1、讀右圖回答下列問題;
(1)圖中醫(yī)院在學校的______方向。
(2)小明從水電站步行到學校,速度為每分鐘50米,則大約分鐘可以到達。
解析:(1)首先要看地圖上有無指向標。在有指向標的地圖上,根據(jù)指向標所指的
北方確定方向,把指向標平移到學校,可判定醫(yī)院在學校的東南方。
(2)先量得水電站到學校的圖上距離為2cm,代入實地距離=圖上距離/比例尺(實地距離=2/1﹕20000=40000cm),即400m,用距離/速度(400/50=8)即得出時間。
答案:(1)東南方(2)8分鐘
2、下列四幅圖中,按比例尺由大到小的排列順序,正確的是()
A.④①③②B.②④③①
C.②③①④D.③①④②
解析:一般說來,在地圖圖幅大小相同時,比例尺越大,地圖所表示的范圍越小,內(nèi)容越詳細;比例尺越小的地圖所表示的范圍越大,內(nèi)容越簡略。故D符合題意。
3、完成教材10頁活動題1、2、3、4、5。
充分用好圖中的比例尺數(shù)據(jù),并可提供沒有比例尺但圖幅大小相同但范圍明顯不同的兩幅地圖來對比,以深化認識。
通過減0后明確1厘米代表的實地范圍,以乘法口算即可。
四、總結(jié)梳理歸納方法:
本節(jié)課主要學習了學會看地圖,其中方向判定和比例尺是本節(jié)課的重點,我們要學會學會在地圖上辨別方向,記住并應用比例尺定義、公式表示形式及其轉(zhuǎn)化、大小等,初步樹立“地圖是地理學科的第二語言,是學習地理的工具”的觀念,建立正確的空間概念。
五、鞏固練習,達標檢測:
能力訓練P7基礎(chǔ)鞏固:2、3、4、5綜合運用1、2、4、5
六、附板書設計:
第二節(jié)我們怎樣學地理
一、學會看地圖
(一)地圖的制作與分類
1、制作2、分類
(二)地圖的三要素:
1、方向:一般地圖:上北下南,左西右東
指向標地圖:根據(jù)指向標定方向
2、比例尺=圖上距離/實地距離
(1)表示方法:數(shù)字式、文字式、線段式
(2)比例尺大小與內(nèi)容簡略的關(guān)系
這節(jié)課重點在比例尺,與數(shù)學知識聯(lián)系密切。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稍一粗心就會做錯,所以這節(jié)課重在理解,讓學生自己動腦得出結(jié)論。
七年級地理上冊《天氣和氣候》知識點湘教版
學生們有一個生動有趣的課堂,離不開老師辛苦準備的教案,大家應該開始寫教案課件了。認真做好教案課件的工作計劃,才能完成制定的工作目標!你們知道多少范文適合教案課件?小編特地為大家精心收集和整理了“七年級地理上冊《天氣和氣候》知識點湘教版”,但愿對您的學習工作帶來幫助。
七年級地理上冊《天氣和氣候》知識點湘教版
知識點
一、天氣及其影響
1.人們經(jīng)常用陰晴,風雨,冷熱來描述天氣。
2.天氣的特點:
⑴天氣反映了一個地方短時間里的大氣狀況,他是經(jīng)常變化的。
⑵同一時刻,不同地方的天氣可能差別很大。
二、明天的天氣怎么樣
1.衛(wèi)星云圖綠色表示陸地,藍色表示海洋,白色表示云雨區(qū)。
2.天氣預報的制作過程的主要環(huán)節(jié):獲取情報→接受信息→制作成圖表→得出結(jié)論→電視播報
3.天氣預報的內(nèi)容:天氣預報要說明一日的陰晴,風,氣溫和降水的情況。
A.氣溫:大氣冷熱的程度
B.降水概率:表示降水可能性的大小。降水概率為100%,表示肯定“有雨”;降水概率為0,表示肯定”無雨“。
C.風向是風的來向。風力是風的強弱,共13級,次數(shù)越大,風力越強,所用符號一杠表示二級。
4.天氣圖:按照專門規(guī)定的數(shù)字符號,把收集到的同一地點的氣象觀測記錄填在地圖上,這種圖叫天氣圖,天氣圖是氣象工作者預報天氣的主要工具。
三、我們需要潔凈的空氣
1.空氣質(zhì)量的高低,于空氣中所含污染物的數(shù)量有關(guān),可以用污染指數(shù)來表示。新鮮的空氣污染指數(shù)小對人體健康有利,污染的空氣污染指數(shù)大,對人體有害。
課后練習
下列敘述中,敘說天氣的是()
A.山前桃花山后雪
B.塔里木盆地終年干燥少雨
C.昆明四季如春
D.忽如一夜春風來,千樹萬樹梨花開
剖解:此題考查的知識點為天氣的概念和特征。天氣反映一個地方短時間里的大氣狀況,它是經(jīng)常變化的。選項A敘述的意思是山前已為春季桃花盛開;而山后卻為冬季,積雪不融。每年這個時候都大致如此,是比較穩(wěn)定的,不是時刻在變化的。選項B描述的是塔里木盆地終年如此,并非短時間的。選項C敘述的是昆明四季的特征。選項D敘述的是一夜之間樹枝上都綴滿了雪花,恰似梨花盛開。
答案:D
金鑰匙:天氣的判定要抓住它的兩個特征。
下列行為不能了解某地天氣變化的是()
A.查看衛(wèi)星云圖B.聽天氣預報
C.流覽“中國氣象在線”網(wǎng)站D.閱讀空氣質(zhì)量日報
剖析:本題主要考查獲取天氣信息的能力。A衛(wèi)星云圖可知某地上空的云量,從而能得知天氣信息。B聽天氣預報,可知某地的天氣狀況。C流覽“中國氣象在線”網(wǎng)站可主動獲取某地的氣象信息。D空氣質(zhì)量日報只能了解某地的空氣質(zhì)量及空氣中含污染物數(shù)量的多少,不能了解大氣狀況,所以答案為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