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祖國頌教案
發(fā)表時間:2020-09-25第1課:祖國境內(nèi)的遠古居民學案。
第1課:祖國境內(nèi)的遠古居民學案
1.知道祖國境內(nèi)的三個遠古居民代表、人與動物的根本區(qū)別、了解遠古居民的生活狀況。
2.通過觀察古猿、北京人、山頂洞人的頭部復原像,說一說他們的區(qū)別,理解人類的進化。
3.認識在人類的進化過程中,勞動起了決定性的作用。
北京人和山頂洞人。
對本課基本內(nèi)容的理解需要科學合理的推斷和想象。
一、自主學習(用15分鐘時間閱讀課文,找出下列問題并記憶。)
(一)我國最早的人類
1、我國境內(nèi)已知的最早人類:;距今時間:;地點:。
2、人和動物的根本區(qū)別:。
(二)北京人
1、距今時間:;地點。
2、使用工具和火是人類進步的重要標志。北京人使用工具:;使用火:。
3、北京人的生活:。
4、世界上出土古人類遺骨和遺跡最豐富的遺址:;世界上發(fā)現(xiàn)遠古人類遺址最多的國家:。
(三)山頂洞人
1、距今時間:;地點。
2、山頂洞人的生活與北京人相比,其進步之處:體質特征;制造工具的技術:;火的使用:
二、合作探究
1、你同意教材中“會不會制造工具,是人和動物的根本區(qū)別”這一看法嗎?
2、打制石器和天然石塊有何區(qū)別?
3、山頂洞人的生活比北京人有哪些進步?
三、精講點撥
1、“遠古社會”指的是原始社會;“傳說時代”大體上是指人類進入氏族公社時期以來的原始社會時期。遠古社會也可以稱為遠古時代,與傳說時代沒有明顯的界限,兩者都屬于模糊的時間概念,泛指原始社會。本節(jié)課要學習的內(nèi)容都屬于“遠古社會”。
2、氏族公社的特點:有血緣關系(以血緣關系為紐帶結成的群體);財產(chǎn)共有(沒有私有財產(chǎn));地位平等(共同勞動,共同消費食物)。
3、山頂洞人的生活比北京人進步之處:
類別北京人山頂洞人
體質特征保留了猿的某些特征模樣和現(xiàn)代人基本相同
使用工具使用打制石器仍用打制石器,但已掌握磨光和鉆孔技術
火的使用天然火會人工取火
社會組織原始群氏族公社
四、歌訣總結:
一百七十萬年前,云南“元謀人”出現(xiàn),
會造工具能用火,人與動物分界線。
北京人在周口店,打制石器已出現(xiàn),
群居生活天然火,原始社會已顯見。
山頂洞人周口店,距今整整三萬年,
磨光鉆孔新技術,人工取火史無前,
血緣關系成氏族,沒有貧富和貴賤。
五、達標訓練:
1.如果你到北京去旅游,除了登長城、看故宮外,你還能()
A.參觀山頂洞人洞穴B.參觀半坡遺址
C.參觀大汶口遺址D.參觀元謀人遺址
2.北京周口店遺址被聯(lián)合國教科文組織列入世界文化遺產(chǎn)名錄,主要是因為()
A.在這里發(fā)現(xiàn)了中國境內(nèi)已知的最早的原始人類的化石
B.在這里發(fā)現(xiàn)了人類最早使用的石器
C.北京人和山頂洞人曾在這里生活過
D.這一遺址在我國首都北京境內(nèi)
3.人與動物的根本區(qū)別是()
A.人工取火B(yǎng).制造工具C.使用工具D.從事勞動
4.火的使用,是人類進化過程中的一大進步,下列有關說法中不正確的是()
A.元煤人已經(jīng)知道用火B(yǎng).北京人已會人工取火
C.山頂洞人已會人工取火D.北京人已會保存火種
5.骨針是下列哪一遠古居民曾使用過的工具()
A.元煤人B.北京人C.山頂洞人D.藍田人
6.愛美之心遠古就有之,下列我國遠古人類當中,懂得愛美的人是()
A.北京人B.山頂洞人C.元煤人D.藍田人
7.下列有關氏族的說法中,不正確的是()
A.是按血緣關系組織起來的B.氏族成員多勞多得
C.氏族成員共同勞動,共同分配食物D.氏族內(nèi)部沒有貧富差別
8.據(jù)考古報道,安徽發(fā)現(xiàn)的繁昌人距今有180萬年。如果這是真實的那么我國人類的歷史又向前推進了()年
A.10萬年B.20萬C.100萬年D.180萬年
9.下列不符合“北京人”生產(chǎn)和生活狀況的一項是()
A.群居生活B.制造和使用簡單的勞動工具
C.人工取火D.使用簡單的語言
10.山頂洞人已經(jīng)進入氏族公社時期的主要標志是()
A.共同勞動、共同分配食物B.按血緣關系結合在一起
C.居住在一起D.他們的模樣同現(xiàn)代人基本相同
11.我們的祖先很早就在這片土地上生活、繁衍。有一種遠古人類,已經(jīng)懂得人工取火,會制作裝飾品,過著氏族公社的生活。請你判斷這種遠古人類是()
A.元謀人B.北京人C.山頂洞人D.藍田人
12.假如有一天山頂洞人遇到了北京人,他們可能會認為北京人()
A.長相像猿,比較丑陋B.會做項鏈,懂得愛美
C.會縫制衣服,比較文明D.用人工取火,比較先進
13.根據(jù)片斷聯(lián)想:①發(fā)現(xiàn)于周口店的龍骨山②能夠直立行走,但還保留著猿的體質特征③使用天然火④過著群居生活,題中所述的這一遠古人類是()
A.元謀人B.北京人C.藍田人D.山頂洞人
14.下列關于北京人和山頂洞人不同的敘述中,正確的是①居住地區(qū)不同②體質特征不同③取火方式不同④裝飾品不同()
A.①②③B.①③④C.②③④D.①②③④
15.在下列遠古人類中,使用打制石器,并已經(jīng)懂得磨光和鉆孔技術的是()
A.元謀人B.北京人C.山頂洞人D.半坡人
16.閱讀下列材料:
材料一:北京人生活環(huán)境險惡,工具簡單粗糙,只靠個人力量,他們無法生活下去,于是就幾十個人在一起,共同勞動,分享勞動成果,過著群居的生活。
材料二:山頂洞人生活的集體是按血緣關系結合起來的,由共同的祖先繁衍的,他們使用公有的工具,共同勞動,共同分配食物,居住在一起,他們的生活很艱苦。
請回答:
(1)根據(jù)材料歸納出北京人與山頂洞人在生活方面的共同之處和不同之處?JAb88.cOm
(2)根據(jù)材料和所學知識說明山頂洞人比北京人進步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談談本節(jié)課的收獲和不足。
相關推薦
第1課祖國境內(nèi)的遠古居民學案
教案課件是老師不可缺少的課件,大家在認真寫教案課件了。只有寫好教案課件計劃,這對我們接下來發(fā)展有著重要的意義!有多少經(jīng)典范文是適合教案課件呢?為滿足您的需求,小編特地編輯了“第1課祖國境內(nèi)的遠古居民學案”,供您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第1課祖國境內(nèi)的遠古居民
教師寄語:尋找人類起源,我們鍥而不舍
一、學習目標:
1、知識與能力:(1)了解人類歷史的起源。(2)掌握我國主要的遠古居民元謀猿人、北京人和山頂洞人的生產(chǎn)、生活情況、距今年代,氏族生活的特點。(3)了解一些簡單的考古知識。(4)培養(yǎng)學生的讀圖和識圖能力、比較分析歷史事物的能力。(5)引導學生分析現(xiàn)實生活與原始居民的巨大反差,了解人類歷史是從低級到高級不斷演化的。
2、過程與方法:總結出我國主要的遠古居民的代表,讀懂圖表、文字材料并從中總結規(guī)律,分組討論山頂洞人和北京人的差別,針對教材提供的圖表自主提出問題。
3、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1)中國是世界上最早的文明起源地之一,增強民族自豪感。(2)正確認識人類歷史的起源。
二、學習重點、難點:
重點:我國最早的人類、北京人和山頂洞人的生活和生產(chǎn)狀況
難點:遠古居民的生存方式
學習過程
一、我國最早的人類
基礎填充:
1、在云南省,我國科學家發(fā)現(xiàn)了,這是我國境內(nèi)已知的最早的人類,距今。
2、,是人和動物的根本區(qū)別。
3、西周晚期,有人將文字統(tǒng)一整理成一種樣式,這種字體稱為“”。
4、戰(zhàn)國時期,人們用毛筆蘸墨,在或上寫字,隨著書寫工具的變化,字體也發(fā)生了變化。
自主探究:
1、動腦筋:你知道右圖是什么嗎?能大家介紹一下吧!
二、北京人
基礎填充:
1、1929年,我國考古工作者發(fā)現(xiàn)了名震世界的,他們生活在距今約
年。
2、北京人使用粗糙的,把樹枝砍成,同大自然進行斗爭。
3、北京人幾十個人在一起,共同勞動,共同分享勞動果實,過著群居生活。這就形成了早期的。
4、北京人已經(jīng)會使用,還會保存火種。
5、除、外,我國境內(nèi)原始人類活動遺址從南到北,分布很廣。我國是世界上發(fā)現(xiàn)最多的國家。
看誰找得快
北京人火的用途和使用火的意義是什么?
三、山頂洞人
基礎填充:
1、山頂洞人距今約,居住在。
2、山頂洞人仍用打制石器,但已掌握。他們已會。
3、山頂洞人生活的集體,是由結合起來的。他們居住在一起,使用公有的工具,共同勞動,共同分配食物,沒有的差別。
六、學習小結學了這節(jié)課,你的收獲是:
課堂練習(展示真我的風采)
基礎鞏固
1、一般認為祖國境內(nèi)最早的人類生活在:()
A、距今70萬年至20萬年前B、距今170萬年C、20000年前D、距今18000年
2、下列遠古居民中,最早開始懂得使用火的是:()
A、山頂洞人B、北京人C、元謀人D、藍田人
3、()是世界上發(fā)現(xiàn)遠古居民遺址最多的國家。
A、美國B、中國C、日本D、法國4、()是人和動物的根本區(qū)別。
A、使用工具B、使用火C、保存火種D、制造工具
5、生活在距今七十萬年至二十萬年,他們保留了某些猿的特征。他們已經(jīng)會使用,還會保存。
6、山頂洞人生活在距今約年,他們已經(jīng)懂得掌握和技術,還會取火。
7、北京人的一天
建議:根據(jù)教材對北京人生活環(huán)境和勞動生活情況的介紹,從春夏秋冬四季選擇一天,想象北京人從早到晚的生活和勞動情況。
參考答案:
1、B2、B3、B4、D
5、北京人;天然火;火種。
6、三萬;磨光和打鉆孔;人工。
7、略
第1課:祖國境內(nèi)的遠古居民導學案
第1課:祖國境內(nèi)的遠古居民導學案
1.知道祖國境內(nèi)的三個遠古居民代表、人與動物的根本區(qū)別;了解遠古居民的生活狀況
2.通過觀察古猿、北京人、山頂洞人的頭部復原像,說一說他們的區(qū)別,理解人類的進化。3.認識在人類的進化過程中,勞動起了決定性的作用
北京人和山頂洞人
對本課基本內(nèi)容的理解需要科學合理的推斷和想象
任務一:閱讀教材第2頁,在課本上標出知識點并回答下列問題
1、我國境內(nèi)最早的人類是誰?生活在什么地方?
2、你怎樣來證明他們是人類而不是類人猿?
3、你來推理一下我國境內(nèi)的人類活動已有多少年的歷史了?
任務二:閱讀教材第3--5頁,在課本上標出知識點并完成下列問題
1、我國境內(nèi)除了最早的元謀人外,在北京地區(qū)還先后生活過兩個遠古民代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對比北京人、山頂洞人的不同
方面北京人山頂洞人
頭部模樣
火的使用
勞動工具
二、合作探究:
1、我的問題:
2、我們組的問題:
3、老師的問題:①遠古居民為什么要群居生活?
②什麼是氏族?
三、拓展延伸:
①、教材第6頁的動腦筋
②、遠古居民的社會組織由北京人的原始人群到山頂洞人的氏族,這一變化說明了什么?
四、梳理結構:試著用1、2、3三個數(shù)字總結本節(jié)知識點
五、鞏固練習:
1、暑假期間,小明計劃去考察元謀人的遺址,他應該去()
A、北京B、陜西C、河南D、云南
2、人與動物的根本區(qū)別是()
A、能不能直立行走B、會不會說話
C、會不會制造工具D、會不會使用火
3、據(jù)考古報道,安徽發(fā)現(xiàn)的繁昌人距今有180萬年。如果這是真實的那么我國人類的歷史又向前推進了()
A、10萬年B、20萬年C、100萬年D、180萬年
4、下列遠古人類的模樣,最與我們現(xiàn)代人相似的是()
A、元謀人B、北京人C、山頂洞人
5、在北京人生活的山洞里,有6米多厚的灰燼。這說明了()
A、北京人過著群居生活B、北京人已經(jīng)能夠直立行走
C京人已經(jīng)會使用天然火D、北京人已經(jīng)會人工取火
6、在原始社會早期,人們結成群體一起生活。這主要是因為()
A、當時的生活環(huán)境惡劣B、人們的體質發(fā)育不全
C、人們之間的血緣關系近D、當時的生產(chǎn)工具簡陋
7、閱讀下列材料請回答:
材料一:上古之世,人少而禽獸眾,人不勝禽獸蟲蛇。------《韓非子》
材料二:在北京人生活的遺址中,發(fā)現(xiàn)了大量的木炭和幾處比較大的灰燼堆,還有在火中燒過的獸骨和樹子。
材料三:上古之世,……民多疾病。有圣人作,鉆燧取火,以化腥氣。而人民說之,使王天下,號之曰燧人氏。------《韓非子》
①、在材料一所述的險惡的環(huán)境下,北京人做怎樣才能夠生活下去?
②、材料二證明了什么?有什么意義?
③、材料三反映了當時人們生活中的一個什么變化?這一變化出現(xiàn)在哪一個遠古居民時期?
:談談本節(jié)課的收獲和不足。
第1課:祖國境內(nèi)的遠古居民
第1課:祖國境內(nèi)的遠古居民
班級:姓名:小組:
1.知道祖國境內(nèi)的三個遠古居民代表、人與動物的根本區(qū)別;了解遠古居民的生活狀況
2.通過觀察古猿、北京人、山頂洞人的頭部復原像,說一說他們的區(qū)別,理解人類的進化。3.認識在人類的進化過程中,勞動起了決定性的作用
北京人和山頂洞人
對本課基本內(nèi)容的理解需要科學合理的推斷和想象
任務一:閱讀教材第2頁,在課本上標出知識點并回答下列問題
1、我國境內(nèi)最早的人類是誰?生活在什么地方?
2、你怎樣來證明他們是人類而不是類人猿?
3、你來推理一下我國境內(nèi)的人類活動已有多少年的歷史了?
任務二:閱讀教材第3--5頁,在課本上標出知識點并完成下列問題
1、我國境內(nèi)除了最早的元謀人外,在北京地區(qū)還先后生活過兩個遠古居民代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對比北京人、山頂洞人的不同
方面北京人山頂洞人
頭部模樣
火的使用
勞動工具
二、合作探究:
1、我的問題:
2、我們組的問題:
3、老師的問題:①遠古居民為什么要群居生活?②什麼是氏族?
三、拓展延伸:
①、教材第6頁的動腦筋
②、遠古居民的社會組織由北京人的原始人群到山頂洞人的氏族,這一變化說明了什么?
四、梳理結構:試著用1、2、3三個數(shù)字總結本節(jié)知識點
五、鞏固練習:
1、暑假期間,小明計劃去考察元謀人的遺址,他應該去()
A、北京B、陜西C、河南D、云南
2、人與動物的根本區(qū)別是()
A、能不能直立行走B、會不會說話
C、會不會制造工具D、會不會使用火
3、據(jù)考古報道,安徽發(fā)現(xiàn)的繁昌人距今有180萬年。如果這是真實的那么我國人類的歷史又向前推進了()
A、10萬年B、20萬年C、100萬年D、180萬年
4、下列遠古人類的模樣,最與我們現(xiàn)代人相似的是()
A、元謀人B、北京人C、山頂洞人
5、在北京人生活的山洞里,有6米多厚的灰燼。這說明了()
A、北京人過著群居生活B、北京人已經(jīng)能夠直立行走
C、北京人已經(jīng)會使用天然火D、北京人已經(jīng)會人工取火
6、在原始社會早期,人們結成群體一起生活。這主要是因為()
A、當時的生活環(huán)境惡劣B、人們的體質發(fā)育不全
C、人們之間的血緣關系近D、當時的生產(chǎn)工具簡陋
7、閱讀下列材料請回答:
材料一:上古之世,人少而禽獸眾,人不勝禽獸蟲蛇。------《韓非子》
材料二:在北京人生活的遺址中,發(fā)現(xiàn)了大量的木炭和幾處比較大的灰燼堆,還有在火中燒過的獸骨和樹子。
材料三:上古之世,……民多疾病。有圣人作,鉆燧取火,以化腥氣。而人民說之,使王天下,號之曰燧人氏。------《韓非子》
①、在材料一所述的險惡的環(huán)境下,北京人做怎樣才能夠生活下去?
②、材料二證明了什么?有什么意義?
③、材料三反映了當時人們生活中的一個什么變化?這一變化出現(xiàn)在哪一個遠古居民時期?
:談談本節(jié)課的收獲和不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