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體的電阻教案高中
發(fā)表時間:2020-07-03探究—影響導體電阻大小的因素導學案。
11.7探究—影響導體電阻大小的因素
【學習目標】
1、知道影響電阻大小的因素有材料、長度、橫截面積和溫度。
2、了解導體電阻受溫度影響的一些特點以及對人類生活和社會發(fā)展可能帶來的影響。
【重點難點】知道影響電阻大小的因素有材料、長度、橫截面積和溫度。
【學習流程】
上節(jié)知識回顧
1、什么是導電體?
2、什么是絕緣體?
3、電阻的概念:
合作探究
活動一:引導學生猜測影響電阻大小的因素
思考下列問題猜測影響電阻大小的因素:
(1)生活中常見的導線多是銅心或者鋁心,為什么不用鐵心?
(2)為什么有的導線芯比較粗?
(3)不同規(guī)格的電爐絲,為什么有的長,有的短?
綜合上述問題猜測影響電阻的因素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活動二:引導學生對探究實驗進行設計
實驗是研究物理問題的一種方法,要研究這些因素對電阻是否有影響,我們要通過實驗驗證,但是,多個因素同時研究比較困難,我們一般要把所研究的因素提出來,對其它因素進行控制,讓它不變,看研究對象與這個因素間的關系,也就是____________法。
為了用實驗來探究,大家需要準備的器材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還有一個電阻定律演示器。獨立思考:試驗中,我們怎樣比較導體電阻的大???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設計一個實驗電路圖來探究
活動三:進行實驗探究(以問題為導向,練習控制變量法)
(1)研究導體的電阻跟材料是否有關。
需要控制的因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分析實驗數(shù)據(jù),可以得到什么結論____________________.
(2)研究導體的電阻跟它的長度是否有關。
需要控制的因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分析實驗數(shù)據(jù),可以得到什么結論____________________.
(3)研究導體的電阻跟它的橫截面積是否有關。
需要控制的因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分析實驗數(shù)據(jù),可以得到什么結論____________________.
達標測評
1.關于導體和絕緣體,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A.絕緣體是絕對不能導電的物體B.絕緣體內沒有電荷
C.絕緣體不容易導電,也不能帶電D.導體和絕緣體之間沒有絕對界限
2.下列關于電阻的說法中正確的是()。
A.絕緣體有電阻,導體沒有電阻B.導電性能好的導體電阻小
C.電阻的大小由導體本身的性質決定D.導體的電阻越大,對電流的阻礙作用越小
3.實驗表明,在通常情況下,玻璃是,但玻璃在受熱發(fā)紅后會變成,這個事實說明絕緣體與導體之間絕對界限,當條件發(fā)生改變時就可能發(fā)生轉變。
4.照明白熾燈的燈絲斷了一截,把兩段燈絲搭接上后仍能使用,則搭接后燈絲的電阻將變____;接在電路中,燈泡的亮度將變_____。
5.在做“影響電阻大小的因素”實驗時,為了便于研究而采用控制變量法。
(1)為了研究電阻與導體材料的關系,應選用的兩根導線是______和______;(填代號)
(2)為了研究電阻與導體長度的關系,應選用導線C和導線______;
(3)為了研究電阻與導體的____的關系,應選用導線A和導線______
6.(拓展題)為了探究甲、乙兩種物質的導電性能好壞,小春同學連接了如下圖所示的電路,其中A、B兩個接線柱是用來接人待測物質的。
(1)實驗中,應保持電源的_______不變;
(2)要比較物體導電性能的強弱,可通過觀察圖中的______來判斷;
(3)在A、B兩點間分別接入甲、乙兩種物質后,電流表的示數(shù)分別為0.1A和0.5A,則導電性能好的是____物質。
延伸閱讀
探究影響浮力大小的因素導學案
8.5探究影響浮力大小的因素
學習目標:
1、知道浮力的概念。掌握浮力的實質、方向。
2、理解阿基米德原理及浮力的計算公式。
3、能正確運用浮力的實質、物體浮沉條件求浮力。
重點:浮力的由來實驗和阿基米德原理實驗。
難點:正確運用“壓力差”和阿基米德原理求浮力。
預習案
【預習導學】
【知識準備】1、請試著描述一下什么是浮力?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預習自測】
1、浮力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浮力的方向是______________。
2、如圖物體上表面受到水的向_______的壓力為F上,下表面受到水對它的向________的壓力為F下,浮力的實質就是水對物體上下表面壓力的_____,用一個式子表示即
F浮=____________。
【我的疑問】請將預習中未能解決的問題和疑惑寫下來,準備課堂上與老師和同學探究解決。
探究案
【合作探究】
【學始于疑】——我思考,我收獲
1、死海中被投進去的奴隸為什么不會沉下去而被淹死?
2、為什么雞蛋在水中會下沉,而在濃鹽水中會上浮?
【質疑探究】
探究點一:稱重法測浮力(實驗如課本圖8-28所示)
1、用彈簧秤和細線系著一個石塊,在空氣中靜止時彈簧秤的示數(shù)(彈簧秤對石塊向上的拉力)即此石塊所受的___________,把石塊浸入水中后彈簧秤的示數(shù)將會__________,這是因為石塊受到了水對它向________的____________力。若在空氣中彈簧秤的示數(shù)為F1,水中彈簧秤的示數(shù)為F2,則石塊受到的浮力大小為F=________________。
※針對練習——
一物體掛在彈簧秤下,讀數(shù)是5N,將它全部浸沒在酒精中時,讀數(shù)是1N,則物體受到的浮力是____N
探究點二:阿基米德原理
參照課本進行實驗,(對照教材P52圖8-30做一說明):
阿基米德原理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阿基米德原理同樣適用于_______________.
阿基米德原理給出了計算浮力的另外一種方法F浮=G排=_______________
由此式看出,浮力的大小與物體的體積、形狀、質量、密度等因素__________,而只與
液體的_________________和物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有關。
※針對練習——
量筒內盛有50CM3的水,投入小石子后水面刻度達到65CM3,求小石子排開水的質量和它所受的浮力?
【導學測評】
1、甲、乙二物體都浸沒在同種液體中,關于它們所受浮力大小的下面各種說法中正確的是()
A.甲物體比乙物體重,則甲物體受到的浮力比乙物體受到的浮力大
B.如果甲物體的密度比乙物體大,則甲物體受到的浮力比乙物體受到的浮力小
C.如果甲物體的體積比乙物體小,則甲物體受到的浮力比乙物體受到的浮力小
D.如果甲物體空心,乙物體實心,則甲物體受到的浮力比乙物體受到的浮力大
2、一潛水艇從大海某一深度潛行到內陸河的過程中,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A.潛水艇在大海里受到的浮力較大
B.潛水艇在大海里受到的浮力較小
C.潛水艇在大海里和內陸河里受到的浮力一樣大
D.條件不足,無法確定
3、一物體掛在測力計下,讀數(shù)是9N,將它全部浸沒在酒精中時,受到的浮力是5N,則測力計的讀數(shù)是__________N;如果將物體的一半浸沒在酒精中,此時測力計的讀數(shù)是________N.
4、掛在測力計下面的金屬塊重50N,當它浸沒在水中時,下表面所受的壓力是15N,上表面所受的壓力是5N,則金屬塊受的浮力是______N,測力計的示數(shù)是____________.
5、體積為15CM3的木塊,投入盛滿水的容器中,當木塊飄浮時,有9ML水流出,則木塊所受的浮力為多大?它的重力為多大?
【拓展提升】
6、甲、乙兩個物體的質量之比是5∶3,密度之比是10∶3,若將它們全部浸沒在同種液體中,則它們所受到的浮力之比是()
A.5∶3B.10∶3C.2∶1D.1∶2
北京申辦奧運期間發(fā)行了一種紀念幣,它的質量是16.1g,把它放入一個盛滿水的量筒中,測得溢出的水重1.8×10-2N。求這塊紀念幣所受的浮力?這塊紀念幣是用什么材料制成的(求它的密度)?
《影響電阻大小的因素》教案分析
《影響電阻大小的因素》教案分析
一、教材分析
在本節(jié)之前學生們已經學習了歐姆定律,本節(jié)課是在歐姆定律之后引入的一節(jié)實驗課。為以后學習串聯(lián)電路和并聯(lián)電路打下基礎。所以本節(jié)課的內容具有承上啟下的作用.
二、教學目標
通過分組實驗,學生知道決定電阻大小的因素,并用簡潔的語言說出滑動變阻器的原理、作用和使用方法。
2、通過實驗過程探究,學生學會運用控制變量法研究物理問題。
3、在實驗探究的的過程中,學生學會用準確的語言描述實驗數(shù)據(jù)和結論,并從中體驗合作學習的快樂。
三、教學重點和難點
重點:影響電阻大小的因素
難點:通過實驗探究,總結出影響電阻大小的因素
四、教學準備
1、學生實驗器材:若干節(jié)干電池、開關、金屬導體、電流表、電壓表、滑動變阻器和若干導線等。
2、演示實驗器材:電源、開關、演示電流表、演示電壓表、彩燈、滑動變阻器和若干導線等。
3、自制PPT幻燈片。
五、教學過程
(一)引入
1、教師演示實驗:
在電壓相同的情況下,通過不同導體的電流情況。學生觀察記錄數(shù)據(jù),并簡要說出基本規(guī)律。
問題:“導體的電阻大小由哪些因素決定?”
(二)新課
2、學生分組實驗:
(1)探究電阻與導體長度的關系
先控制導體橫截面、材料不變,選取不同長度的導體進行實驗,觀察導體的電流變化情況,并記錄數(shù)據(jù),并簡要說出基本規(guī)律。
(2)探究電阻與導體橫截面的關系
先控制導體長度、材料不變,選取不同橫截面的導體進行實驗,觀察導體的電流變化情況,并記錄數(shù)據(jù),并簡要說出基本規(guī)律。
(3)探究電阻與導體材料的關系
先控制導體長度、橫截面不變,選取不同材料的導體進行實驗,觀察導體的電流變化情況,并記錄數(shù)據(jù),并簡要說出基本規(guī)律。
3、閱讀教科書,并觀看ppt。
了解一些物體的電阻,閱讀教科書了解長度、橫截面溫度相同,不同材料導體的電阻,并觀看ppt,按小組進行簡潔的匯報。
4、學生分組實驗
先介紹用伏安法測電阻的大小的基本方法,教師指導學生實驗(不使用滑動變阻器)。
5、教師演示
用滑動變阻器改變電路中的電流,引導學生發(fā)現(xiàn)在沒有改變電源電壓、沒有更換電阻的情況下,也能使電路中的電流發(fā)生改變的基本規(guī)律。
抽取部分學生介紹滑動變阻器
(1)仔細觀察課桌上的滑動變阻器:滑動變阻器的結構;銘牌。
(2)滑動變阻器的符號、結構示意圖。
(3)滑動變阻器的工作原理。
(4)討論如何將滑動變阻器正確連入電路。
完成學習活動,思考與討論,強化訓練滑動變阻器接入電路是哪一部分電阻,滑片移動時接入電路的電阻如何變化,抽取學生邊示范,邊用語言表達。
6、學生分組實驗
(1)運用歐姆定律分析滑動變阻器如何改變電路中的電流。
(2)練習用滑動變阻器改變電路中的電流。
(3)學會滑動變阻器的正確接法。
(4)會用歐姆定律解釋工作原理。
六、教后反思
本節(jié)課的內容是在學習了歐姆定律之后,本節(jié)課內容不僅是要學習影響電阻大小的因素,而且還要熟悉掌握歐姆定律。這節(jié)課是一節(jié)實驗課,教師要用精準的語言指導學生運用歐姆定律和伏安法測定不同導體的電阻大小的方法。本節(jié)課也充分發(fā)揮了教師的主導作用和學生的主體地位。教師主導作用主要體現(xiàn)在控制課堂教學的進程,引導學生分析、討論和解決實驗教學中遇到的問題;學生的主體地位體現(xiàn)在教師引導下學生自己設計方案、分析評價方案和確定方案,通過分組實驗來解決問題,最后用精準的語言表達出來。
通過從提出問題—進行猜想—確定方法—設計方案—實驗操作—數(shù)據(jù)處理—結論匯報等一系列探索過程,將學習者始終置于探索者的位置,使學習過程成為學生精彩展示的過程,充分發(fā)揮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主動性,讓學生自己從實驗中得出結論,并用語言表達出來,從中體驗學習的樂趣。
但是在本次實驗教學過程當中還存在以下不少問題:
1、個別學生電路的連接不準確,出現(xiàn)短路現(xiàn)象;
2、電表的使用不熟練,出現(xiàn)學生讀數(shù)時不精準;
3、引導學生猜想時,學生的參與面不夠。學生回答問題中女生較少,學困生參與機會不多。
4、由于在前面設計實驗方案環(huán)節(jié)中有點耗時,導致后面實驗時間有點緊,沒有充分的時間進行習題鞏固,需要在時間分配上做些處理。
探究影響浮力大小的因素
探究影響浮力大小的因素
例1小明學習了浮力知識后,想用以下器材對浮力的有關問題進行探究。請你根據(jù)所給器材,幫助小明提出一個與浮力知識相關的物理問題,并按下表要求作答。器材:自制測力計一個、小石塊一個、裝有足量水的塑料桶一個、細線若干。
示例:物體在水中是否受浮力?(此例不可重復列舉)
探究的物理問題
實驗的主要步驟
實驗結論
解析:此題為開放性題目。根據(jù)題給器材,小明可探究的物理問題還有很多,如:(1)浸沒在水中的物體受到的浮力大小是否與它所處的深度有關;(2)物體受到的浮力大小是否與它排開水的體積有關;……。由于探究的物理問題不同,實驗步驟、實驗方法和所測物理量也不盡相同。下面以第一個問題為例加以說明。
探究的
物理問題浸沒在水中的物體受到的浮力大小是否與它所處的深度有關。
實驗的
主要步驟(1)用線綁著小石塊掛在測力計上,讓石塊浸沒在水中,讀出此時測力計的示數(shù)F1;
(2)再將石塊浸沒在水中不同深度,當石塊靜止時,讀出測力計的示數(shù)F2;
(3)比較F1和F2大小,發(fā)現(xiàn)F1=F2。
實驗結論浸沒在水中的物體受到的浮力大小與它所處的深度無關。
(請同學們自己完成第二個問題或自己提出的問題)
例2在探究“影響浮力大小的因素”這一問題時,班級的“物理小博士”為同學們做了如圖所示的一系列實驗。請你從中選出一些圖,針對某一個因素進行探究,并通過分析彈簧測力計的示數(shù),說明你的探究結果。
探究的因素:。
選用的圖是:。(填圖中的序號)
探究的結果是:。
解析:從圖可以看出:實驗所用的液體有水和鹽水;物體A在水中有部分浸入和全部浸沒兩種情況,在鹽水中全部浸沒;物體A部分浸入水中和全部浸沒水中,測力計的示數(shù)不同;物體A浸沒水中的深度不同時,測力計的示數(shù)相同;物體A全部浸沒水中和全部浸沒在鹽水中,測力計的示數(shù)不同,全部浸沒在鹽水中測力計的示數(shù)小。因此,本題可供選擇的答案有:
(1)探究的因素:浮力的大小與物體排開液體體積的關系。
選用的圖是:○1○2○3或○1○2○4
探究的結果是:在同種液體中,物體排開的液體體積越大,受到的浮力越大。
(2)探究的因素:浮力的大小與液體密度的關系。
選用的圖是:○1○3○5或○1○4○5
探究的結果是:同一物體浸沒在不同液體中,液體密度越大,受到的浮力越大。
(3)探究的因素:浮力的大小與物體浸沒深度的關系。
選用的圖是:○1○3○4
探究的結果是:浸沒在液體中的物體,受到的浮力大小與浸沒深度無關。
例3浸沒在水中的石塊,它受到的浮力跟它在水中浸沒的深度有沒有關系?用什么樣的實驗可以檢驗你的答案?
解析:看過此題,很多同學立刻想到了“彈簧秤”法(方法略)。如果能結合所學知識,認真地去思考,還可采用如下幾種方法:
(1)容量法:用細線拴一石塊沉沒于盛滿水的溢水杯中,待溢水嘴停止溢水后,慢慢地上下升降石塊(石塊始終浸沒于水中),觀察溢水嘴是否有水溢出。
(2)天平法:將盛有一定量水的燒杯放在天平的左盤,右盤用砝碼調平。將石塊懸著浸沒在燒杯中,這時天平左盤由于被浸石塊的浮力等于它排開水的重力,相當于向左盤增加了與石塊所受浮力相等的重力,因此,再增加右盤砝碼來調平天平,當緩慢上下移動石塊(石塊不接觸杯底,也不露出液面)時,觀察天平能否仍平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