寓言兩則教案
發(fā)表時間:2021-05-28兩位數減兩位數(退位)。
作為一位剛入職不久的新任教師,在授課上的經驗比較少。通常大家都會準備一份教案來輔助教學。讓同學聽的快樂,老師自己也講的輕松。如何才能編寫一份比較全面的教案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兩位數減兩位數(退位)”,歡迎閱讀,希望您能閱讀并收藏。
兩位數減兩位數(退位)素質教育目標
(一)知識教學點
1.進一步掌握筆算兩位數減兩位數豎式的寫法。
2.初步理解并掌握兩位數減兩位數退位減法的計算方法。
3.理解并掌握筆算減法的法則。
(二)能力訓練點
1.會用豎式正確的計算兩位數減兩位數的退位減法。
2.通過抽象概括筆算減法的法則,培養(yǎng)學生初步的抽象概括能力。
(三)德育滲透點
通過動物操作,理解為什么個位不夠減時要從十位退一的算理,調動學生參與知識形成過程的積極性。
教學重點
正確筆算退位減法。
教學難點
弄清筆算退位減法的算理。
教具、學具準備
教師準備42根小棒、投影儀、投影片或多媒體計算機軟件、口算卡片。學生準備42根小棒。
教學步驟
一、鋪墊孕伏
1.口算
13-9=17-8=32-5=
15-7=14-6=40-3=
2.改錯并說明理由
3.提問:筆算兩位數減兩位數不退位減法應注意什么?
二、探究新知
1.教學例3
(1)出示例3
上節(jié)課我們學習了不退位減法的豎式計算,想一想,42-28該怎樣列豎式呢?指名板演,并說明為什么這樣列豎式。(強調相同數位對齊。)
(2)理解算理:出示4捆小棒和2根小棒,表示42。把一捆小棒打開,成為10根并排的小棒,數一數,1捆有多少根?再引導同學分組擺學具,并討論怎樣從42根小棒中減去28根?
引導學生明確:
①42根小棒中只有2根單根的,減去8不夠減,可以把4捆小棒中的任意一捆打開,從10根中拿出8根,把剩下的2根與原有的2根放在一起,共剩下4根單根,在從整捆的小棒中拿出2捆,還剩下1捆零4根,所以42減28等于14
②打開一個整捆的,成為10根單根的,把原有的2根和10根合在一起,從中拿出8根,再拿出2個整捆的,還剩下1捆零4根,所以,42減28等于14
③先把42分成4捆和2根,2減8不夠減,再把4捆小棒分成3捆加1捆,把其中的1捆打開,成為10根單根的,10加原有的2是12,從12中去掉8根,還剩4根,然后從剩下的3捆小棒中拿出2捆,還剩下1捆零4根,所以42減28等于14
(3)豎式的寫法。
教師明確:打開的1捆小棒變成了10根,就是把1個十變成了10個一,在豎式中就是從十位里借出了1個十變成了個位上的10個一,借過來的10個一要和個位上原有的數加在一起算,為了不忘記從十位上退了1,豎式計算時,要在被減數十位的上面點一個退位點。
教師邊講解邊板書:
(4)指導學生閱讀教科書98頁例3,填上得數。
2.反饋練習
完成教科書98頁的做一做。
想一想:十位上退1后,被減數的個位要算十幾減幾?
引導學生得出:從十位上退一后,個位要算15減7
讓學生用豎式計算,然后訂正得數。
3.教學例4
(1)出示例4
讓學生列出豎式。
(2)想一想:從十位退一后,個位要算幾減幾?
引導學生得出:個位要算10減3得7
(3)指導學生閱讀教科書99頁例4,填空。
4.反饋練習:完成做一做的題。
先讓學生自己說一說從十位退一后,個位要算幾減幾?然后計算。
5.總結法則。
討論:筆算減法應注意哪些問題?
教師可以引導學生從以下三方面想:
(1)寫豎式要注意什么?
(2)計算時應從哪一位減起?
(3)遇到被減數個位不夠減時怎么辦?
教師根據學生發(fā)言板書:(相同數位對齊;從個位減起;個位不夠減,從十位退一在個位上加十再減。)
6.看書、質疑。
三、鞏固發(fā)展
1.練習二十三的第3題。
讓學生邊做邊說從十位退一后,個位上要算幾減幾。
2.判斷是不是退位減法。
3.練習二十三的第4題。
先讓學生判斷對錯,說說錯在哪里,然后再把錯的改正過來。
我們在做題時應注意什么?
提醒學生注意:
(1)從十位上退一后,個位上是十幾減幾,要細心算對。
(2)從十位上退一后,不要忘記在十位上減去1
四、全課小結
這節(jié)課我們學習了兩位數減兩位數的退位減法,計算時要注意:相同數位要對齊;從個位減起;個位不夠減從十位退1,在個位上加10再減。
五、布置作業(yè)
完成練習二十三第5、6題。第6題提醒學生先寫出橫式再列豎式計算。
精選閱讀
兩位數減兩位數(不退位)
兩位數減兩位數不退位減法是在一年級學習了兩位數減整十數、兩位數減一位數、兩位數加兩位數的基礎上進行教學的。雖然基礎扎實,我總覺得這部分內容沒有問題,但是在學生做題過程中還是發(fā)現一些問題。如在講43-31時,我先讓學生自己嘗試練習,做在本上。結果學生出現了很多問題,比我想象中的要差。由于剛學完兩位數加兩位數,所以學生在做減法時,也加起來了,我分析:一方面是受加法的影響,有一定的思維定勢所造成的,另一方面學生對減法的意義理解的不透徹,不能分析得數與總數之間的關系,加起來的話,得數肯定超過了總數,顯然不對,所以關鍵還是從意義上加以理解,教給學生簡單的檢驗方法,不能簡單的歸結為學生不認真、馬虎,為什么總把減法算成加法,反復強調,學生還出現同樣的問題,這時我們就應該深思,琢磨問題到底在哪里,找出解決的辦法。
學生出現問題后,我就認真反思,怎么樣學生的錯誤就能降到最低。為了讓學生更好的理解減法的意義,在學生嘗試練習后,讓學生撥算珠,通過撥的過程,讓學生明白鈥?1鈥澥譴幼蓯€?3鈥澙錈嬡サ艫模允O碌氖隙ū肉€?3鈥澬A硪環(huán)矯胬斫饉憷?,怎么减??梢勻醚黨鱟約旱姆椒?,提倡算法多样化,枕擌比较枷l愕乃惴?。算法多样化是问田傪q霾唄遠嘌囊恢種匾枷耄橋嘌蔥亂饈兜幕>圖撲憬萄Ф?,提倡并鼓励算法多样化,矄军兝正了鈥溂撲惴椒ǖヒ?,过又k⒅丶撲慵寄茆€澋慕萄Х椒?,主要蕵屇励了学生进行隔櫾化惦y?。并充分调动学生已有的紦溷经验,让他们冀{ヌ驕?、发蠋磪察不同的算法?/p>
通過本節(jié)課的教學,我也深深的感到,作為一名教師要有耐心,要把機會讓給每一個學生,讓每一個孩子在啟發(fā)中互相創(chuàng)新,在啟發(fā)中激起探究的熱情。因為這種動態(tài)生成的效果正是我們所追求的。雖然對一時的鈥湸叢旆⒚鞒曬€澔姑揮新砩獻謖夤討醒嘉姆⒄梗餐俳胺瘴У男緯傘6匝窈蟮姆⒄?,端E嵊幸庀氬壞降氖棧癜傘?/p>
本節(jié)課讓學生了解每一種計算方法,目的是從小就培養(yǎng)學生鈥湺嘀盅∮?,择优而用鈥澋目蒲а芯刻?。同输^毖約捍叢斕乃惴ū豢隙ㄊ?,他们幼小的心灵所么_⒊齙淖暈壹壑?、学习信心、主动挑战茵}兜炔灰彩強翁媒萄У某曬λ諑穡課胰銜廡┎攀翹岢惴ǘ嘌酥兩萄Ц母锏惱孚小?/p>
雖然不退位減法可以從十位減起,也可以從個位開始計算,但是我上課主要滲透一般從個位計算要方便,是為了和退位減法的計算順序相統(tǒng)一,為后面教學退位減法做鋪墊。
在教學兩位數與兩位數不退位減法時,我要求學生多說算理,在理解了算理的基礎上再進行練習,提高做題效率,關鍵是讓學生明白為什么這樣計算的道理。
學生只有在理解的基礎上去學習數學,才不會覺得數學枯燥無味,才會學的輕松,學的牢固。
兩位數減兩位數不退位減
眾所周知,一位優(yōu)秀的老師離不開一份優(yōu)質的教案。通常大家都會準備一份教案來輔助教學。從而以舉一反三的方式學會其他的知識點,那你有沒有為了一個問題而去做過一份教案呢?小編特地為您收集整理“兩位數減兩位數不退位減”,希望對您的工作和生活有所幫助。
詳細介紹:
課題:不退位減
教學目的
1.使學生理解筆算兩位數減兩位數的算理,掌握豎式的寫法和計算方法,并能正確的筆算.
2.培養(yǎng)學生知識遷移的能力和口頭表達能力.
3.培養(yǎng)學生仔細計算的良好學習習慣.
教學重點
正確書寫兩位數減兩位數的豎式和計算順序.
教學重點
掌握兩位數減兩位數的計算順序.
教具、學具準備
多媒體課件、學生準備紅、黃色圓片及數位表.
教學過程
一、復習
1.70-3042-2079-6
85-4067-3165-3
65-3這道題的豎式應該怎樣寫?
2.想一想筆算加法時都應注意些什么?
二、觀察思考,探究新知
1.教學例1.
65—3=_______________
教師說明也可以寫成豎式進行筆算.
(1)出示圖示,使學生明確:
十位上6個○表示6個十;個位上5個○表示5個一,讀作65.
(2)說明:要從65里減3
啟發(fā)學生思考:3表示什么?應該從哪里去掉?
引導學生明確:3表示3個一.應該從65里個位上“5個一里去掉3個一.”
教師同時在個位○中劃去3個.
(3)說明:筆算豎式怎樣寫呢?
要求學生在稿紙上寫數字65,在65的個位數5的下面寫上3,也就是3要對著65的個位數5.
寫上減號和橫線.就是數位對齊,與筆算加法的道理一樣.
(4)學生獨立在書上填寫.提醒學生,在橫式等號后面也要寫上得數.
2.教學例2.
(1)比較例2和例1有什么相同點?有什么不同點?
(2)請學生獨立操作學具,注意去掉的23應該怎樣去掉?
(3)學生試寫豎式,教師巡視指導.
提問:你在寫豎式時,其中寫減數中的“2”,你是怎樣想的?(2是在十位上,應與65的十位上的6對齊.)
(4)學生對照數位圓片圖,進行嘗試計算.
(5)集體訂正,請學生說一說計算時的思維過程.
3.小結計算方法.
說說筆算減法的方法是怎樣的?筆算方法和口算方法相比,主要不同的地方是什么?
三、加深理解,形成技能
填空:
69-27=99-8=70-40=
對于表現優(yōu)秀的學生及時鼓勵.
四、全課小結,完善新知.
引導學生明確:筆算兩位數減兩位數,相同數位對齊,從個位減起.還要注意,計算時要仔細,得數要寫在模式等號后.
板書設計
兩位數減兩位數(不退位減)
例165-3=62例265-23=42
探究活動
小貓釣魚
游戲目的
鞏固百以內的加減法.
游戲材料
用硬紙片做成的魚若干條,每條魚身上有一道算式,魚嘴用鐵絲做成一小圓圈;小貓面具;鉤魚桿、線、魚鉤.
游戲程序
1.用課桌圍成一個長方形“魚塘”,“塘”中放“魚”,魚身有算式的一面朝上.
2.每3人一組,頭戴小貓面具,身上掛一個寫有得數的牌子,圍在課桌外面.
3.用魚桿、魚鉤釣得數與自己身上的得數相同算式的魚.
兩位數減兩位數不退位減
兩位數減兩位數
作為大家敬仰的人民教師,要對每一堂課認真負責。為此老師就需要在上課前準備好教案,以此來提高課堂的教學質量。從而在課堂上與學生更好的交流,那你們知道有哪些優(yōu)秀的小學教案嗎?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兩位數減兩位數》,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從本節(jié)課的教學目標來看:知識與能力:注重了基礎知識(列豎式的方法、計算的方法)的傳授;基本能力(計算能力、抽象概括能力、判斷能力、表達能力)的培養(yǎng)。過程與方法:以教者的引導(學生看、學生想、學生算、學生判斷)為主線,學生在老師的牽引下去觀察、去發(fā)現、去概括,缺少學生在新知學習時的自主嘗試和探究、合作與交流、主動發(fā)現與建構知識。情感與態(tài)度:教者試圖結合書上畫面有機滲透思想教育,但未擊中核心,將計算置于生活實際之外,未能有效地讓學生感知生活中存在數學,學好數學是為了解決生活中的實際問題。
就本堂課的教學程序來看:
1、復習部分第一題:生活中的數學問題的解決,復習兩位數減兩位數(不退位的減法),為新知的學習起到了鋪墊過渡作用。第二題復習兩位數減一位數(退位減法),讓學生回憶退位減法的具體過程。本環(huán)節(jié)建議:第一題練習完后再次建構知識,怎樣列式、怎樣計算?第二題練習完后,應鼓勵學生拓寬渠道,追求簡單方法,以免借一和個位數相加再減出現差錯,為后面計算的簡便方法提供經驗。
2、新授部分:提問引導學生看圖描述場面的壯觀,但要揭示核心,滲透思想教育。收集數學信息應讓學生描述中國56票、巴黎18票。信息收集后應讓學生提出相應的數學問題,以培養(yǎng)學生收集、處理信息,提出數學問題的能力。問題提出后應給學生自主嘗試性練習,讓他們在自主探究中發(fā)現、建構知識。
3、練習。層次性強:基本練習鈫捝罨廢埃ㄅ卸希?。针对朽y?、田喛适中,有效促进链T曰局叮ㄊ剿惴ǎ┑墓獺=ㄒ榱廢爸杏ψ⒅厙炕崳剩員愀佑行У卮俳災兜慕徊嚼斫夂駝莆鍘A磽馓廡突箍煞岣灰恍?。燃偤文字题、应渝i?。将紦溟樏又G鈧脅嘔岣行У嘏嘌難疤?、价值观?總之,本堂課展露了教者較為豐富的數學課堂教學實踐經驗和較扎實的課堂教學基本功。教學效果好,是一堂成功的數學教研課。建議今后的課堂教學能盡量體現新課改理念。能盡量體現新課改理念。
兩位數減兩位數教案
科目:數學第課執(zhí)教時間:2011年月日
課題兩位數減兩位數
教學目標:1.創(chuàng)設情境,激發(fā)學生主動探索新知,通過用多種策略解決問題,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意識。使學生在實際情境中掌握豎式計算的方法。
2.培養(yǎng)學生操作、實踐、解決問題及合作交流的能力。
3.培養(yǎng)學生認真、細心的習慣。
教學重點:減法的計算方法
教學難點:減法的計算方法
教學準備:
教學過程一、創(chuàng)設情境,復習舊知,引入新課
1.電腦演示:動畫故事“小豬請客”
小豬“胖胖”在家開舞會,它要為小動物們準備豐盛的儀器。它來到“大張超高”選購食品,它看見又香又甜的大蘋果有35個,買了23個,請你想想,柜臺上還剩幾個?
1.學生根據情境列出算式:35-23。
2.讓學生觀察35、23分別是幾位數?(兩位數)導入課題:“兩位數減兩位數”(板書課題)。
3.學生歸納計算方法:筆算一般從個位算起。
二、合作學習,探究新知
1.小組合作,探究42-28的計算
電腦情境淙:“小兔送貨員”的故事。
即:小兔送貨員為顧客送蘿卜28個,蔬菜店有4捆零2個蘿卜。想想,小兔送貨員從42個中取出28個,還剩多少個?
討論:你發(fā)現了什么?(從操作中去體會個位不夠減怎么辦?)
引導學生把擺的過程用算式表示出來。學生獨立試做:42-28
小組討論并交流多種方法。
◆30-28=2
2+12=14
◆12-8=4
30-20=10
4+10=14
2.師生共同總結筆算方法
(1)當個位不夠減時怎么辦?
(2)算十位的時候應該注意什么?
(3)討論:筆算兩位數減法要怎樣做呢?
總結:筆算兩位數減法,要怎么做呢?
3.比較
比一比,35-23和42-28這兩道題在計算有什么不同?
像42-28這樣,個位不夠減需要從十位退1,在個位上加十再減。(師在課題上添寫板書――退位減法)
4.(課件顯示)
筆算兩位數減法要注意:
相同數位對齊;
個位減起;
如果個位不夠減,從十位退1當10再減。
三、聯系生活,拓展延伸
1.你能模仿例2自己寫一道這樣的算式嗎?
師:請你任意選擇一道題,做在本子上,看看自己能不能獨立完成。
師:誰愿意把自己算的題目介紹給大家?(幾位同學把自己的算式在屏幕上,指名口述是怎樣算的?集體訂正)
2.做一做:練習三第7題
3.數學門診部(電腦顯示)
數學門診部來了許多患者,請同學來當小大夫為患者治病。
4.游戲:螞蟻傳遞信息
38-18=()-8=()+35=()-25=
()+40=()-26=()
5.實踐活動
回家調查一下爸爸奶奶、爸爸媽媽的年齡,看看他們相差多少歲?修改意見:
備注
兩位數加、減兩位數
教學目標:
1、理解兩位數加兩位數的算理,掌握兩位數加兩位數的計算方法,會豎式計算兩位數加兩位數的加法,能所學知識解決生活中的簡單問題。
2、探索不同的算法,繼續(xù)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精神和探索發(fā)現能力。
3、讓學生體驗到探索發(fā)現的樂趣,獲得積極的情感體驗。
重點難點:
理解兩位數加兩位數的算理,掌握兩位數加兩位數的計算方法,會豎式計算兩位數加兩位數的加法。
教學過程:
一、復習引入
43+5=47+2=6+51=4+22=43+50=47+20=60+51=40+22=學生獨立完成后,抽學生說一說自己是怎樣算的,重點要求學生說出相同數位上的數對齊相加。
我們在學習兩位數加整十數和兩位數加一位數時,就要求相同數位上的數對齊相加了,這節(jié)課我們學習兩位數加兩位數的加法,看我們原來掌握的計算方法在兩位數加兩位數的加法中適不適。
板書課題。
二、教學例1
出示第44頁的情景圖。
從圖中知道些什么?
引導學生說出從圖中知道班上男生有23人,女生有22人。
要求一共有多少個同學,應該怎樣列式?
教師:為什么要加法計算?
怎樣計算23+22呢?
學生計數器計算,教師作必要的指導,然后抽學生匯報。
你們覺得在兩位數加整十數和一位數時強調的相同數位上的數對齊相加這個計算方法在這里適嗎?
讓學生感受到是適的。
我們知道在計算加法時要遵守的一個法則鈥溝嗤簧系氖云?。鈥?教師板書鈥溝嗤簧系氖云脞€潯?/p>
除了在計數器上算,我們還可以口算的方法,誰能說一說口算23+22應該怎樣算?
指導學生說出口算23+22時,要先算20+20=40,再算3+2=5,最后把40和5加起來得45,所以23+22=45。
教師
請同學們豎式計算37+21。 43+42
學生計算時,教師來回巡視,做必要的指導。
然后抽一個學生的作業(yè)展出,全班同學檢查是否是按豎式的要求寫的,相同數位上的數是否對齊,結果是否加正確了。
也就是要求學生從格式、方法、結果三個方面進行檢查。
三、鞏固練習
1、 出示第45頁課堂活動第1題第一橫排的題目。
教師:同學們看一看這兩幅小棒圖,你覺得這些小棒在擺放時注意了些什么?
2、46頁第二題。
四、課堂小結
教師:這節(jié)課學習了什么內容?從中你知道了些1什么?計算兩位數加兩位數的算式時要注意些什么?
五、課堂作業(yè)
第46--47頁練習九第1,2,3題。 我的教學思路
口算兩位數加、減兩位數
詳細介紹:
教學建議
教材分析
這部分內容主要教學口算加減法,包括兩位數加減法,整百、整千數加減法,幾百幾十加減法(不進位、不退位)、幾百幾十加減法(進位、退位)等,是繼第二冊“100以內口算加減法”之后的又一階段性教學內容.
學生學習筆算要理解算理,需要有一定的口算基礎,特別需要有整十、整百、整千的口算作基礎.因此理解算理,掌握口算方法十分重要,是本單元的教學重點.教學難點在于進位加法和退位減法.
口算的方法可以有很多種,但是教材并不限于教給學生一般的口算方法.教材在每道例題下面都安排了“你還能想出別的算法嗎?”這樣的思考問題,提示學生靈活地思考其他方法,這樣有利于培養(yǎng)學生類推能力.
教法建議
教學時以舊引新,復習20以內的加減法以及數的組成.
教學口算方法時,不僅要引導學生理解教材中介紹的口算方法,還要鼓勵學生多角度去思考其他方法.對于學生說出的其他口算方法,只要正確、合理,教師都應給予鼓勵,不要強求一致.讓學生選擇自己喜歡或習慣的方法來算,給學生留出思維空間.
教學時要安排一定的時間讓學生說自己的口算思路,說明口算步驟,計算后引導學生說出每組題的相同地方和不同地方.
這部分內容比較容易掌握,但由于數目大了,算得又對又快不是很容易.因此設計練習時首先要求口算正確,以后逐步要求.
教學設計示例
課題:口算兩位數加、減兩位數
教學目標
1.使學生初步掌握兩位數加、減兩位數的口算方法,能正確地進行口算.
2.初步培養(yǎng)學生思維的靈活性和類推能力.
3.初步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和獨立的思考的精神.
教學重點、難點
理解兩位數加、減兩位數的口算的算理,掌握口算的方法.
教具、學具
口算卡片、電腦課件
教學過程
一、復習舊知.
1.用兩位數加、減整十數或一位數.
26+3048+2049-2056+328-9
2.連加、連減.
52+30+757-30-5
55+30+675-40-8
72+10+786-20-7
3.在□里填上適當的數.
二、學習新知.
(一)教師談話
兩位數加、減兩位數的習題,我們已經學過筆算的方法,今天,們要學習口算,比一比看誰算得又對又快.
(二)學習例1.
1.出示例164+25
教師提問:不用豎式計算誰能很快算出結果?學生討論后紛紛發(fā)表自己的見解.
2.演示課件“口算兩位數加、減兩位數”:下載
方法一.
把64分成6和4,把35分成30和5,然后兩位數加兩位數,一位數加一位數,得數是89.
方法二.
把25分成20和5,64加0等于84,再加上5,等于89.
方法三.
把64分成60和4,60加上25等于85,再加上4等于89.
方法四.
把25分成20和5,64先加上5等于69,69加上20等于89.
3.教師引導學生觀察、總結.
上面幾種算法都是正確的.哪種算法最適合自己就可以用哪種方法,自己最理解的方法就是最好的方法.需要注意的是記住先進行計算的結果,再進行第二步計算.
4.練一練
先獨立寫出結果,再在小組內交流自己的計算方法.
28+3734+3236+4237+25
32+4654+3845+1915+65
完成上面練習后重點交流28+37的算法.
28+37=65把28假設成30加上37
(30+37-2=65)后再把多加的2減去.
(三)學習例2
1.出示例258-26=72-49=
第一題分小組后交流算的方法,重點研究第二題72-49的計算方法.
(1)學生嘗試做.
(2)學生匯報解題的方法.
繼續(xù)演示課件“口算兩位數加、減兩位數”:下載
A.72-49=23B.72-49=23
想:72-40=32想:72-50=22
32-9=2322+1=23
C.72-49=23D.72-49=23
想:72-9=63想:12-9=3
63-40=2320+3=23
2.觀察對比58-26和72-49兩題有什么不同?(訂正:58-26是不退位減法,72-49是退位減法.)
3.練一練.
36-20=52-10=34-23=98-76=
36-24=52-18=90-25=42-39=
三、鞏固練習.
1.基本練習.
(1)口算.(全班學生動筆做,訂正后,說一說每組兩題有什么關系?)
15+30+425+40+839-20-6
15+3425+4839-26
(2)卡片練習
24+1537+2683+17
24+4244+3972+36
24-1247-2950-37
86-4485-37100-33
54+2831-1856-37
74-1676+2335+24
3.在□里填上適當的數,再說一說是怎樣算的.
4.計算下面各題.
(1)一個加數是36,另一個加數是24,和是多少?
(2)被減數是57,減數是38,差是多少?
5.下面各題要在兩分鐘內完成.
35+2462+1872-25
75-2835+4028+54
64+3072+1581-37
72-1872-1527+15
四、全課小結.
在進行兩位數加兩位數,兩位數減兩位數時,方法是多種多樣的,只要自己認為好的就是最佳的計算方法.計算時要細心認真.
五、布置課外作業(yè).
1.口算下面各題.
34+1527-2071-4564-15
26+1781-6083-1975-25
38-1939-2024-1731-15
2.上面或下的紙條每移動一格,口算出上下兩個數的和、差各是多少.
3.供學有余力的學生完成.(擴展題)
()+34=70400-()=320
()+53=8687-()=50
()+72=9063-()=17
板書設計
口算兩位數加、減兩位數
例164+25=89例272-49=23
A想:60+20=80A想:72-40=32
4+5=932-9=23
80+9=89
B想:64+20=84B想:72-9=63
84+5=8963-40=23
28+37=6558-26=32
想:28+7=35想:58-20=38
35+30=6538-6=32
口算兩位數加、減兩位數
兩位數加兩位數
兩位數加兩位數
(進位加法)
教學內容:
課本P11---P12例3
教學目標:
1、通過學生的交流,發(fā)現100以內兩位數進位加法的多種計算方法,體驗算法的多樣性。
2、能選擇合理的算法,比較熟練地進行計算。
3、能運用數學知識嘗試解決問題。同時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傾聽習慣。
教學重點:
1、通過學生的交流,發(fā)現100以內兩位數加兩位數進位加法的多種計算方法,體驗算法的多樣性。
2、能選擇合理的算法,比較熟練地進行計算。
教學難點:
使學生理解并掌握進位的方法。
教學準備:
實物投影
教學過程:
一、情景導入,激發(fā)興趣
出示第8頁主題圖。問:二(1)班和二(3)班能合乘一輛車嗎?為什么?
二、合作交流,掌握算法
1、教學例3。獨立思考,小組討論交流。
2、匯報各自的計算方法。
3、小結。今天學的內容有什么特點?你能給這種算式取個名字嗎?板書課題:進位加法。
4、完成練習二第3題學生看圖,了解題意,或是擺小棒幫助理解。再列豎式計算。學生匯報,并說明計算方法。
5、總結算法。先獨立思考再小組交流。指名匯報,引導學生總結:要把相同數位對齊;從個位加起也可以從十位加起;個位滿十,向十位進1.
三、鞏固練習,實踐應用
1、完成P11做一做。學生獨立完成。同桌交流想法。學生匯報并說明算法。
2、完成P12做一做交流觀察到的信息。學生匯報。
3、完成P13第4題教師巡視、指導。指名匯報、訂正,指兩道題說說計算方法。
四、課堂總結:
通過今天的學習,我們又學會了什么?你有什么收獲?教師引導梳理。
五、隨堂練習
教學反思:
兩位數加減兩位數
在上課時老師為了能夠精準的講出一道題的解決步驟。有的老師會在很久之前就精心制作一份教學計劃。上課才能夠為同學講更多的,更全面的知識。那么優(yōu)秀的教案是怎么樣的呢?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兩位數加減兩位數”,僅供參考,歡迎大家來閱讀。
兩位數加減兩位數
第一課時
教學內容:61-62頁例1,2,課堂活動1
教學目的:1、理解進位加法的算理,并會用豎式計算
2、過引導學生用多種算法計算,知道同一個問題可以用比同的方法解決。培養(yǎng)思維的靈活性。
3、培養(yǎng)學生主動探索知識的精神。
教學重難點:理解算理,掌握方法。
教具準備:小棒,計數器,掛圖
教學過程:一、創(chuàng)設情景,激發(fā)興趣
學校為了小朋友的健康,每年都要組織體檢,今年又要體檢了,保健老師條查各班人數,現在,來到了六二班教室。他了解到了什麼?(男生23人,女生25)
問:一共有多少人?怎樣列式?(23+25)
二、探索新知
1、教學例1
(1)獨立思考計算23+25
(2)小組交流
(3)全班交流
23+20=4343+5=48
25+20=4545+3=48
23+10+10+5=48……
2、除了以上方法,還有一種方法,想知道嗎?
師:用豎式計算。板書:23
+25
————
48
說明:3和5對齊就是個位和個位對齊,2和2對齊就是十位和十位對齊,既相同數位對齊。
3、豎式上怎麼加呢?討論。
先算個位,再算十位。
4、教學例2
再給醫(yī)生準備茶杯時,出現了這種情況(出示例2圖)你能幫忙算算還差多少嗎?
91)學生列式
(2)動手操作小棒,理解算理。
(3)小組交流后全班交流。
(4)學生看書,你的方法和誰的一樣?
三、我們今天學了什麼?
四、練習,63頁1題
課后記:
第二課時
教學內容:62頁例3,課堂活動2,練習七1——3
教學目的:1、使學生進一步掌握不進位加減法的算理,掌握豎式書寫格式。
2、能感悟多種算法,掌握口算筆算方法。
3、熟練計算。
教具準備:小棒,計數器
教學過程:一、復習
35+2379-64
學生獨立算,并說過程。
二、教學例3
1、引導學生獨立計算
37+2143+4278-3397-26
學生完成后小組交流。
2、用豎式計算
學生獨立練習,抽生板演。
強調:相同數位對齊
三、改錯
1、64頁3題
2、游戲;開鎖,64頁2題
3、64頁1題
4、口算游戲
課后記:
第三課時
練習內容:練習七4——7
練習目的:1、進一步掌握口算兩位熟加減兩位數的方法。
2、正確書寫格式。
3、根據實際提出問題,并能解決問題。
4、提高計算能力。
教學過程:一、基訓
1、開火車(卡片)
2、看圖計算,書65頁4題
問:怎樣寫算式?
二、指導練習
1、送小動物回家,65頁5題
2、買玩具,66頁6題
(1)小組討論提問,并寫出相應的算是。
(2)全班交流
(3)你還可以提什麼問?
3、乘車,66頁7題
引導學生獨立思考,小組討論,全班交流。
4、思考題
66+○=96○=?
□-○=36□=?
啟發(fā):66差多少和96一樣大?
課后記:
整理和復習
第一課時
教學內容:67——68頁1,2,3,
教學目的:1、引導學生回顧本單元所學知識,構建知識結構。
2、使學生能熟練計算100以內的不進位(不退位)加減法,培養(yǎng)學生的計算能力。
3、讓學生經歷整理知識的過程,感受數學學習的階段小節(jié)。
教學重點:熟練計算,提高計算能力。
教學過程:一、談話引入
我們學習了第四單元的知識,今天我們進行整理和復習。
1、把67頁1題制成卡片,讓學生根據卡片上的算式找到自己的家。
2、學生觀察卡片上算式的特點,把卡片分類。
3、師畫三間房子,分別標注,整十數加整十數,兩位數加間整十數、一位數,兩位數加間兩位數
4、師:任選房間的一道題,說說怎樣算?
5、、組織學生對每種算式進行匯報。
6、要求學生把第三間房子的第一個算式用豎式算。
7、總結歸納:這些加減法,小朋友可以用自己喜歡的方法計算,但不管用什麼方法,都把十位的相加減,個位的相加減。
8、對比練習
25+358-6
25+3058-20
25+3358-26
學生獨立完成,說說每組算式有什麼不同?計算時注意什麼?
9、67頁2題小袋鼠找媽媽,學生獨立完成。
10、奪紅旗,68頁3題
記時練習
課后記:
第二課時
練習內容:68——69頁4——6題
練習目的:1、熟練掌握整十數加減整十數,兩位數減見一位數,兩位數加間兩位數的方法。
2、熟練計算。
3、聯系實際,提出問題并解答。
練習過程:一、對比練習
1、36+379-8
36+4079-50
36+4279-67
他們的計算方法有什麼不同?
3、計算69頁5題
學生獨立做,學生板演。
4、填出被蟲子咬掉的數
2○4○
+○5-○○
——————————
7610
二、提出問題,解決問題。
1、68頁4題
學生看圖,根據兩位小朋友的話,你可以提什麼問題?
2、69頁6題
你會提什麼問題?
觀察:一本書,小紅看了24頁,小名看了35頁
(1)小名比小紅多看了幾頁?
(2)小紅比小名少看幾頁?
再根據小說32本,連環(huán)畫44本,畫報21本,你會提什麼問題?
課后記:
《筆算兩位數加、減兩位數(不進位、不退位)》
作為杰出的教學工作者,為了教學順利的展開。為了不消耗上課時間,就需要有一份完整的教學計劃。上課才能夠為同學講更多的,更全面的知識。那么優(yōu)秀的教案是怎么樣的呢?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筆算兩位數加、減兩位數(不進位、不退位)》”,歡迎大家閱讀,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課題:
《筆算兩位數加、減兩位數(不進位、不退位)》
授課教師:鄧馨
學校名稱:開陽縣城關鎮(zhèn)石頭小學
教學內容
用豎式計算兩位數加、減兩位數(不進位、不退位),課本第59~60頁。
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
使學生理解和掌握兩位數加、減兩位數(不進位、不退位)的筆算方法,能夠正確地列豎式計算。
2、過程與方法
經歷從具體情境中抽象出代數的過程,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意識。
3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
培養(yǎng)學生的合作交流能力,養(yǎng)成良好的學習習慣。
教學準備
課件
教學過程
一、復習鋪墊,導入新課
1、口算。
1+35+44+36+3
3+14-36+29-5
20+155+3065-6062-2
2、導入新課
師:剛才我們復習了以前學過的口算加、減法。今天,我們要利用這些舊知識來學習新內容。
課件演示課題。
二、探究新知,掌握算法
1、課件出示主題圖,理解題意,引出問題。
師:這道題告訴我們那些信息?要我們求什么?
指名回答。
師:要求“兩輛車一共坐了多少人?”應用什么方法?你會列出算式來嗎/
生說算式,課件演示:43+31=
2、討論算法。
師:43+31等于多少,你能用自己的方法算一算嗎?
學生獨立思考后交流。
師:你是怎樣算的,能說給其他小朋友聽嗎?
生:我是用小棒算的,先把整捆的合起來,再把零散的合起來,最后把整捆和零散的合在一起。也就是40+30=70,3+1=4,70+4=74。
(教師結合學生的說法進行課件演示)
師:這是一種很棒的算法!其他同學還有不同的想法嗎?
生:我是用計數器算得,先在計數器上撥出43,然后再在十位上再撥上3個珠子代表30,最后在個位上再撥上1個珠子代表1,最后結果是74。
(教師根據學生的想法進行課件的演示)
師:剛才同學們的算法都很好。今天老師要和小朋友們來學習一種新的算法,列豎式計算。
教師課件示范:
43
+31
強調:在列豎式時,一定要把個位上的數和個位上的數對齊,十位上的數和十位上的數對齊,也就是相同數位對齊。
師:現在怎么算呢?
生:先算3加1。
師:3加1得4,4應該寫在哪一位?為什么?
師:我們先算3加1也就是先從個位算起,然后十位上的數怎么辦呢?
生:把十位上的數也加起來,算4加3。
師:4加3得7,7應該寫在哪一位?為什么?
從而引導學生得出:筆算加法時,要把相同數位對齊,從各位加起。
3、“試一試”
剛剛我們學習了用豎式計算兩位數加兩位數,下面請大家試一試,用豎式計算兩位數減兩位數。
教師課件出示題目:43—31。
學生嘗試解決,指名同學板演。
交流時,請學生說一說自己是怎樣計算的?
注意檢查學生是否有把相同數位對齊。
4小結。
師:用豎式計算加、減法,要注意什么?
生:相同數位要對齊,從個位算起。
三、鞏固練習
1、課件出示第1題。
指名學生板演,其他學生獨立完成,再集體交流。
2、課件出示第2題。
學生獨立完成,教師巡視指導。先同桌交流,指名說說是怎么算得。
3、課件出示第3題。
師:剛才同學們自己都計算得很認真,那么現在請同學們忙幫檢查這4題,哪些豎式列對了,哪些豎式列錯了?
學生小組討論,全班交流。交流時,多讓學生說一說錯在哪里?應該怎樣改正?
4、做擊鼓傳花游戲。
師把花拿到學生的手里,課件出示敲鼓的聲音,學生開始傳花,鼓聲停后,拿到花的小朋友就上來抽取一張帶有題目的卡片,然后解決題目。做對的小朋友給與獎勵,做錯的小朋友請小老師幫忙,同時給與鼓勵。
四、課時小結
師:今天我們學習了什么知識?要注意什么?
《兩位數加減兩位數》教案
《兩位數加減兩位數》教案
教學目標1、知識與技能:使學生能夠掌握兩位數加、減兩位數的口算方法,并能正確地進行口算。2、過程與方法:使學生結合具體情境,初步學會解釋自己的思考過程和計算方法。培養(yǎng)學生的口頭表達能力。3、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培養(yǎng)孩子認真傾聽他人想法的習慣;發(fā)現生活中的數學,培養(yǎng)學生基本的數感,引發(fā)對數學的好奇心與興趣。
教學重點:掌握兩位數加、減法的口算方法
教學難點:結合具體情境,選擇適當的方法解決生活中的實際問題,體驗算法多樣性。
教學過程:
一、復習
1、口算:25+8=36+5=63+7=35—8=85—9=
40÷5=6×7=16÷4=7×6=18÷6=
二、探究新知
師:2012年世博會在上海市舉行,上海的一所小學組織同學們去參觀世博會了,我們去看看他們出發(fā)的場景吧。(課件出示)
師:在這個場景中,你能發(fā)現什么數學信息呢?
預設——生1:有六個年級去參加,每個年級都有兩個班;
生2:一年級每個班的人數分別是:1班35人,2班34人。
生2:二年級每個班的人數分別是:1班39人,2班44人。
生3:三年級每個班的人數分別是:1班33人,2班36人。
……
師:那你能根據這些數學信息,提出一個用加法計算的數學問題嗎?
1.提出問題
預設——生1:一年級一共要買多少張車票?
生2:二年級一共要買多少張車票?
生3:三年級一共要買多少張車票?(學生提出問題,教師加以引導,提醒學生注意敘述的完整性。同時教師利用課件顯示出學生提出的不同數學問題。)
師:同學們真了不起,提出了這么多數學問題,那我們就先來解決其中的一個問題吧
2.動手操作,分享展示
(1)呈現問題:教科書P11例1的第(1)題:一年級一共要買多少張車票?
①分析解答:我們已知什么?要求什么?怎么列式?
預設——生1:我們已知一年級1班:35人,2班有34人。
生2:題目要求我們求出一年級兩個班一共有多少人,就是買多少張票。
生3:列式是35+34
②獨立計算:你能想出多少種不同方法?想一想。
學生嘗試獨立口算,教師巡視,注意個別指導。
③小組內討論讓學生交流自己探索的成果(計算方法)。
④展示匯報:指名小組代表回答,引導學生完整表述出算法,學生可能有以下方法計算:
方法一,先算35+30=65,再算65+4=69;
方法二,先算35+4=39,再算39+30=69;
方法三:先算30+30=60,再算5+4=9,最后算60+9=69;
學生在匯報方法時,教師要引導學生說出自己的想法,教師可以簡單加以概括或提煉。如:方法一,先加整十數,再加一位數;方法二,先加一位數,再加整十數;方法三,整十數加整十數,一位數加一位數,再把結果想加??赡苡行┩瑢W還會說出其他的算法,只要是合理、正確的,教師都應給予肯定。
3.比較反思:
(1)師:同學們真厲害,想出來這么多的口算方法。那么,這么多口算方法之中,每種方法都各有特點,你覺得哪種方法更適合你自己呢你更喜歡哪種方法呢?
(2)如果再讓你口算一題,你會采用什么方法來口算?
4.重點呈現:
(1)我們來看看書上向我們介紹了哪種方法?是第一種方法。
(2)教師引領板演前第一種口算方法計算過程的思路圖,再利用課件展示第二種和第二種計算方法計算過程的思路圖。
(3)探究:為什么要把35分成30和5兩個數來分別加呢?(降低口算難度,同時利用轉化和遷移的數學思想,把復雜問題簡單化了。)
5.總結課題:
師:像34+35這樣的題目有這么多的口算方法,今天我們就來學習兩位數加兩位數的口算。板書課題:兩位數加兩位數
6再度探究,建構方法
(1)解決問題2:一年級一共要買多少張車票?
自主探究:學生獨立解答,并用自己喜歡的口算方法計算出結果,教師巡視,注意個別指導。
交流匯報:讓學生說出自己的口算方法。
展示匯報:指名小組代表回答,引導學生完整表述出算法,學生可能有以下方法計算:
方法一,先算39+40=79,再算79+4=83;
方法二,先算39+4=43,再算43+40=83;
方法三:先算30+40=70,再算9+4=13,最后算70+13=83;
(學生匯報方法的同時,教師選擇先加整十數,再加一位數的方法板書,并畫出計算過程的思路圖。)
(2).觀察比較:
本題與上一題有什么不同?引導學生發(fā)現:
生:本題是有進位的減法,上一題不用進位。
比較相同點:都是利用轉化與遷移的數學思想方法,將復雜問題簡單化。
(3).反思小結:同桌議一議:經過這兩次嘗試,你最喜歡哪種口算方法呢?你覺得哪種方法更適合你自己?哪種方法更合理?
全班交流。
4..減法同上:創(chuàng)設情境;探究算法
65-54=1165-48=17
(1)課件再次呈現前面學生提出的其他數學問題,師:你能從剛才我們提出這些問題中。選擇一個來解決嗎?
(2)學生獨立完成。
(3)反饋:請學生匯報結果與算法,其他學生匯報自己的對錯情況。對于出錯的學生,師生共同幫助其分析原因。
三.知識應用:
1.做一做。
2.先說一說,再計算。
3.填一填。
4.小馬過河。
5.解決問題。
四.布置作業(yè)。
作業(yè):(1)、第12頁練習二,第2~4題。
(2)、第13頁練習二,第6~8題。
教學反思:本節(jié)課能根據教學內容,充分有效地活用教材,教學設計新穎,教學目標明確,較好的體現了新課程的基本理念和培養(yǎng)目標。教學過程中注重面向全體學生,充分體現了教師是組織者,引導者,學生是學習的主人這種以人為本的教學思想。注重為學生營造和諧充滿活力的教學內容,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注重數學從生活中來。感受數學與現實的聯系,體會數學的價值。由于這些內容聯系緊密,學生學習起來也比較有興趣。在學習過程中,注重培養(yǎng)學生的探究意識,小組合作學習意識。
兩位數加兩位數(進位)
在上課時老師為了能夠精準的講出一道題的解決步驟。為了不消耗上課時間,就需要有一份完整的教學計劃。才能有計劃、有步驟、有質量的完成教學任務,如何才能編寫一份比較全面的教案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兩位數加兩位數(進位)”,僅供參考,希望可以幫助到您。
兩位數加兩位數的進位加法中,個位上的數相加滿十如何向十位進位的問題是教學的重點,也是教學的難點。雖然學生有了兩位數加一位數進位加法的基礎。但仍有部分學生不是很清楚。為了進一步突破進位的難點,在教學中毛老師設計了先讓學生自己動手操作、再計算這一環(huán)節(jié),通過先動手體驗后講解的過程,讓學生先自己找出好的計算方法,再進行進一步的驗證,學生的印象比較深刻。有了這一滿十進一的發(fā)現和理解,這時學生再進行筆算練習兩位數加兩位數的進位加時,大部分學生都能注意進位。特別是為了學生更好掌握進位加,毛老師組織學生討論是先從個位加起還是從十位加起比較方便?通過討論交流,讓學生明顯感受到從個位加起的優(yōu)越性。加深學生的進位加的理解。從老師在下面巡視情況來看,孩子們計算基本上都對了。個別孩子沒加上進位的1,毛老師請孩子說說算理是怎樣的,強調進位的小1不要忘了寫和加進去。
這節(jié)課毛老師還善于利用學生的錯誤資源,在練習中展現學生的一些漏進位、忘記加進位1或個位不滿十就進位的種種情況,讓學生自己發(fā)現來改正。另外老師還注重了對孩子的行為習慣的培養(yǎng),特別是在注重孩子傾聽,對于一年級的孩子來說,上課時一個學生發(fā)言其他學生從不知認真聽,到認真傾聽,注重從這一方面來對孩子的培養(yǎng),再有及時對孩子的評價。孩子們在老師的鼓勵下學習興趣非常濃厚。
蘇教版數學一下:《兩位數減兩位數退位減》教案
身為一位人名教師,我們要給學生一個優(yōu)質的課堂。即使每天晚上一兩點都要堅持制定出一份最詳細的教學計劃。從而以舉一反三的方式學會其他的知識點,那嗎編寫一份教案應該注意那些問題呢?為了讓您在使用時更加簡單方便,下面是小編整理的“蘇教版數學一下:《兩位數減兩位數退位減》教案”,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教學內容:
第89---90頁
教 學目 標:
1、使學生在從實際操作中獲得兩位數減兩位數(退位減)的計算方法。
2、使學生理解并掌握退位減中鈥溚?作10鈥澋姆椒ā?/p>
3、使學生退位減的筆算過程中領悟從個位減起的必要性和合理性,從而使學生在理解的基礎上完整地掌握筆算減法的方法。
重點:使學生理解并掌握退位減中鈥溚?作10鈥澋姆椒ā?/p>
難點:學生在理解的基礎上完整地掌握筆算減法的方法。
設計意圖
教 學 過 程
修改意見結合情境圖,用故事引入,讓學生很快樂地進入學習數學,解決問題的氣氛之中??梢晕龑W生注意力,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活躍課堂氣氛;
本環(huán)節(jié),教師應引導學生進入數學情景,使全體學生全情參與,充分調用已有的數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
在引導交流時,要學生解決個位不夠減時,怎么辦?
主要訓練學生的分析問題的能力和應用所學知識的能力。
要讓學生自己探索解決,然后再交流自己的做法和想法。還要聯系兩題的計算讓學生用自己的話說說筆算減法的注意點。
先引導學生利用所學知識來解決實際問題,在提高計算的正確率和速度。
加強學生進行正確的自我評價與評價他人的能力。
一、創(chuàng)設情景,激發(fā)興趣
講述: 最近我們學校起了掀起了讀書的熱潮,同學們都紛紛來到圖書館借書。你看,今天二年級一班的同學又來借書了。(出示課件或主題圖掛圖)
二、自主探索,體會領悟
1、出示圖,提出問題
師:圖書角一共有60本書,二年級一班同學借走了35本,還剩多少本?
誰能幫助圖書管理員算一算?
同桌討論,列出算式。60-35=
2、分組活動
怎樣才能計算出60-35=
請你們先獨立思考,再四人一組互相討論計算60-35= 計算時是怎樣想的?
老師鼓勵學生利用學具操作來解決問題。
3、看一看、議一議
小朋友能用這么多方法來計算60-35= :很了不起,如果我們用豎式計算,你能算出來嗎?
在練習之前,老師先介紹一位新朋友給大家認識,它的名字叫退位點鈥?font face="宋體">路鈥?,它褎Μ可覉@鎦頤墻餼鲆桓齟竽煙猓臚強詞櫚?4頁,看看退位點是怎樣幫助我們的。再同桌之間說一說。
4、試一試
你能根據上面的方法,完成試一試的題目嗎?請在書上完成,然后四人小組討論:你能說說筆算減法要注意什么嗎?
討論完后由小組代表回答。
三、合作交流,發(fā)散思維
完成第35頁的想想做做3、4題
小朋友今天表現的真棒,個個都很聰明,蘑菇老師也帶來兩道題,想考考大家,比一比哪個小組能獲得最佳組合獎。鈥?/p>
(1) 教師出示掛圖,說明題意;
(2) 小組合作交流,組長匯報討論結果和理由;
(3) 教師板書算式,對表現好的小組給予獎勵。
四、獨立思考,鞏固知識
剛才同學們合作的非常好,現在西紅柿也想考考你們,看看那個小朋友最能干??梢宰约和瓿删毩暎龅糜謱τ挚?。
書中想想做做1、2題。
做得又對又快的前10名同學獎勵一朵紅花。
五、自我評價,激勵總結
學生進行小組評價或自我評價,講講今天的收獲;教師進行總結,激勵進步個人或小組,提出自己愿望。
聽 教學后記學生在從實際操作中獲得兩位數減兩位數(退位減)的計算方法。學生理解并掌握退位減中鈥溚?作10鈥澋姆椒?。学生退位减抵\仕愎討辛煳虼癰鑫患跗鸕謀匾院禿俠硇裕傭寡誒斫獾幕∩賢暾卣莆氈仕慵醴ǖ姆椒ā?/p> 板書設計
兩位數減兩位數退位減
60-35=□
《兩位數加減兩位數》(說課稿)
老師在上課時經常會遇到難解決的問題而耗費半節(jié)課的時間吧,通常大家都會準備一份教案來輔助教學。這樣不僅拉進了學生與自己的距離,還讓學生學到了知識,那嗎編寫一份教案應該注意那些問題呢?小編特地為您收集整理“《兩位數加減兩位數》(說課稿)”,僅供參考,希望能為您提供參考!
《兩位數加減兩位數》(說課稿)
一、說教材:
今天,我說課的內容是小學數學二年級下冊的《兩位數加減兩位數的口算》。
本課時是在學生學習了100以內兩位數加減一位數、整十數(口算)兩位數加減兩位數筆算的基礎上進行的。掌握這部分口算,不僅在實際中有用,而且是以后學習筆算的基礎,為了使計算教學不再枯燥、抽象,以學生乘船去鳥島春游為主線,創(chuàng)設生動有趣的情境,發(fā)現數學問題并解決問題,并輔以多媒體教學手段,給整節(jié)課賦以活力生機。這部份內容編排上有如下特點:
1、聯系學生生活實際,為新知識的學習提供豐富的現實背景。
2、重視學生已有的知識和經驗,注意體現算法的多樣化。提倡學生個性化的學習,變學方法為主動的建構方法。
3、滲透估算意識。
二、說教學目標:
根據教材,結合學生的年齡特征,以及新課標的有關理念,本節(jié)課的教學目標確定如下:
1、認知目標:使學生掌握口算兩位數加兩位數的計算方法,并能正確計算。能夠從生活中發(fā)現數學問題,整理、分析數據,解決實際問題。
2、能力目標:培養(yǎng)學生解決問題方法多樣化,提高思維的靈活性。
3、情感目標:培養(yǎng)學生合作精神,以及與他人交流的情感體驗。
三、說教學重、難點:
重點:口算方法的掌握和熟練應用。
難點:1、使學生掌握口算兩位數加兩位數的計算方法,并能正確計算。
2、培養(yǎng)學生解決問題方法多樣化,提高思維的靈活性。
以上是我對教材的分析,具體教學過程闡述如下:
四、說教法學法:
本節(jié)課我主要以學生熟悉的生活經歷為教學情境,自然提出數學問題,在口算的過程中交流不同的算法,,讓學生體會口算的多樣性,同時也比較、發(fā)現,最優(yōu)化,最簡便的的計算方法。學生通過同桌交流、討論明確算理,在練習、解決實際問題中體會不同情況下采用不同的計算方法。
我將教學過程大致分為三個環(huán)節(jié)進行:
(一)、創(chuàng)設情境,導入新課
(二)、自主嘗試,探究算法
(三)、鞏固提高,發(fā)展思維
五、說教學過程:
一、創(chuàng)設情境,導入新課
(課件出示一幅春天鳥島的畫面,并配上“春天大自然的聲音”。)
師:春天來了,小草變綠了,花兒變紅了,鳥兒也在樹林里快樂的歌唱。春天是一幅多么美麗的圖畫呀!華光小學將組織二年級四個班的小朋友去鳥島春游,找找春天的腳步,感受春天帶給我們的快樂。
(這一環(huán)節(jié),創(chuàng)設“去鳥島春游”的情境,運用學生生活中現實、有意義的生活素材,使學生感悟到數學源于生活,激發(fā)學生強烈的探究興趣,產生良好的積極的“探究心向”。)
二、自主嘗試,探究算法
1、理解圖意:(課件顯示課本92頁主題圖)
(1)瞧,小朋友們來到碼頭準備坐船去鳥島。碼頭上你都發(fā)現了哪些數學信息?
生:①乘船去鳥島春游②各班人數③船限乘68人……
師:“限乘68人”是什么意思?(生1:不能超過68人。生2:可以正好是68人。生3:還能少于68人。)
(2)師:如果現在讓四個班的小朋友同時乘坐這一艘船前往鳥島,你估計一下能坐下嗎?為什么?
師:那你們再估計一下,至少要準備幾條船才能將四個班的小朋友和老師送到鳥島上去?
師:如果每兩個班乘坐一條船,有那些組合方式?
(第一種:二(1)和二(2)乘一艘,二(3)和二(4)乘一艘
第二種:二(1)和二(3)、二(2)和二(4);第三種:二(1)和二(4)、二(2)和二(3))
列式算一算每種組合方式每艘船上一共坐了多少人?你采用的什么方法計算?請學生到黑板演示,其他學生在下面嘗試計算,并選擇一道在小組內交流算法。
2、探究算法:
交流23+31=?的計算方法。
生1:20+30=503+1=450+4=54
生2:23+30=5353+1=54
生4:列豎式方法
交流32+39=?的計算方法。
生1:30+30=602+9=1160+11=71
生2:32+9=4141+30=71
生3:把39看作4032+40-1=71
生4:列豎式的方法
師:口算方法很多,我們就不再一一舉例了,你覺得哪一種口算方法比較簡單,最適合你計算,你就選擇哪一種。下面用你最喜歡的方法告訴老師其他幾道題你是怎么想的。
師:根據每艘船上的乘船要求,那種組合方式最合理、最可行?
其他兩種乘船方案為什么不合理?你能想辦法使其他兩種不合理的乘船方案變得合理嗎?(小組交流)引出減法算式
3、小結、揭示課題:觀察黑板上的算式,兩位數加減兩位數,前面我們學過筆算列豎式的方法,今天我們學習的是口算方法(板書課題)。在口算時,你可以選擇你喜歡的方法進行口算。
今天,你們運用口算數學知識解決了那么多問題,你們真是一群聰明能干的孩子,讓我們也跟著華光小學的小朋友們一起到鳥島上去參觀吧!
(這一環(huán)節(jié),鼓勵學生解決問題策略的多樣化,讓學生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感受數學,獲得經驗。重視提供給學生充分的探究時空。提供“互動交流”的平臺,讓學生在與他人的合作交流中,學會與人交流數學活動的過程和方法。)
三、鞏固提高,發(fā)展思維
1、來到了鳥島,鳥島的管理員準備發(fā)給每個小組游覽券,但是他想考考大家,過關才發(fā),你們有信心通過測試嗎?(“做一做”第1題)。比一比,在鳥島上我們哪一大組的小朋友表現得最出色,
(這一環(huán)節(jié)練習的設計遵循“多樣性、趣味性、開放性的原則,使每個學生都有展示自己的舞臺,充分體會到成功的喜悅。開放性練習,既聯系了已有知識,又應用所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培養(yǎng)了創(chuàng)新精神。)
2、課堂總結、體驗成功
你學會了什么?有什么收獲?
(引導學生對所學知識、學習方法、學習結果、情感等進行全面總結,讓學生體驗學習的成功感,同時,進一步系統(tǒng)、完善知識結構。)
總之,本課的教學設計力求體現“以學生為本”的教學理念,具體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一、創(chuàng)設生動的情景,激發(fā)探索的樂趣,讓學生感受數學與生活的聯系。課的引入以一幅美麗的春天畫面,配以清新美妙的旋律吸引學生,接著創(chuàng)設了貼近學生生活實際的春游情境,觀看美麗鳥島的動態(tài)的影像,在練習設計中,改變枯燥抽象的數字計算練習,選取了一組寓有童趣的素材。它們以豐富多彩的呈現方式深深地吸引著學生,使他們認識到現實生活中蘊含著大量的數學信息,使學生感到有趣、有桃戰(zhàn)性,激發(fā)他們好奇,好勝的心理,從而誘發(fā)他們去主動尋求解決問題的策略,同時體驗到數學與生活的聯系。
二、鼓勵算法多樣化,讓學生的學習呈個性化發(fā)展。
我們的教育要關注個性化學習,強調學習的意義建構,計算教學強調算法多樣化,(數學課程標準)中指出:由于學生生活背景和思考問題的角度各不相同,所運用的方法必然多樣化。因此,在新授內容中,充分尊重學生的想法,鼓勵學生先獨立思考,用自己的方法計算,然后在每個學習小組內交流方法,再向全班同學匯報,并通過“還有不同的算法嗎”激發(fā)學生的求異思維來提倡算法多樣化。這一環(huán)節(jié),目的是為學生與學生、學生與老師之間進行數學交流提供較大的空間,使每個學生都能充分發(fā)表自己的不同想法,同時在表達討論交流中促進數學思維活動,從而使學生體驗成功解決數學問題的喜悅。
三、充分利用教材提供的課程資源,創(chuàng)造性使用教材。
教學中我們應把教材視為教與學的素材,基于教材又再生教材,教學不只是課程的傳遞和執(zhí)行,更是課程的再創(chuàng)造與二次開發(fā)。這節(jié)課中,我以教材提供的主題圖為素材,加工處理成連貫的“情境鏈”,并從中生成教學所需的“問題串”。練習設計由淺入深,使不同的學生在數學活動中得到不同發(fā)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