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音樂絲竹相和教案
發(fā)表時間:2020-06-08細胞分化、衰老和凋亡。
第2節(jié)細胞分化、衰老和凋亡一、細胞的分化
1.細胞分化指的是一群完全相同的細胞在、和上發(fā)生穩(wěn)定性差異的過程。細胞分化是一種性變化,對于動物而言,在時期,細胞分化程度達到最大。
2.已經分化的細胞仍然具有發(fā)育成完整個體的,這叫做細胞的全能性。細胞分化程度越高,全能性越;分化程度越,全能性越高。
3.全能性的意義:植物細胞有全能性,可以通過的方法快速繁殖花卉和蔬菜,拯救瀕危物種;動物細胞的有全能性,但要通過移植,才能使其表達全能性,例如克隆羊多利。因此,細胞的全能性更高一些。
二、細胞中的衰老和凋亡
1.對于單細胞生物來講,細胞的衰老和死亡,就是的衰老和死亡。對于多細胞生物來講,幼年期,新生細胞數(shù)量死亡細胞;中年期,新生細胞約和衰老、死亡的細胞一樣多;老年期,新生細胞死亡的細胞。
2.細胞衰老的特征:細胞內減少,使細胞萎縮,代謝變慢;酶的活性;會積累,使皮膚出現(xiàn)老年斑;細胞呼吸減慢,細胞核體積;細胞膜通透性改變,物質運輸能力。
3.由決定的,細胞自動結束生命的過程,叫細胞凋亡。細胞凋亡與細胞壞死不同,壞死是由于受到不利因素影響,是細胞的不正常死亡,對生物體是的。
三、細胞的癌變
1.癌細胞的特征:適宜條件下,可以增殖;發(fā)生變化;癌細胞細胞膜上的
減少,使癌細胞間的黏著性下降,癌細胞容易轉移。
2.致癌因子大致分為三類:致癌因子(主要指輻射,如紫外線、X射線)、致癌因子(指各種化合物)和致癌因子(指能使細胞發(fā)生癌變的病毒)。
3.在人和動物的染色體上,普遍存在與癌有關的基因:基因和基因。
(一)單項選擇題
1.下列有關細胞分化的敘述中,錯誤的是()
A.生物體的正常生長發(fā)育離不開細胞分化B.細胞分化是一種暫時性的變化
C.細胞分化發(fā)生在整個生命進程中D.細胞分化在胚胎時期達到最大限度
2.引起細胞癌變的內因是()
A.物理致癌因子B.化學致癌因子C.病毒致癌因子D.原癌基因被激活
3.在多細胞生物體內,細胞并沒有表現(xiàn)出全能性,這是因為()
A.由于細胞分化而喪失了全能性 B.細胞內的基因表達有特定的時空選擇性
C.細胞經過多次分裂而喪失了全能性 D.不同細胞所含有的基因不同()
4.下列有關細胞分化的敘述中,錯誤的是:()
A.高度分化后的細胞一般不具有分裂能力
B.細胞分化是生物界的一種普遍存在的生命現(xiàn)象
C.分化后的細胞只保留與其功能相關的一些遺傳物質
D.細胞分化與生物發(fā)育有密切關系
5.下列關于細胞衰老的敘述中,不正確的是()
A.細胞衰老是細胞生理和生化發(fā)生復雜變化的過程
B.白化病人的頭發(fā)白色是頭發(fā)基部黑色素細胞內酪氨酸酶活性降低所致
C.衰老細胞的細胞膜通透性功能改變,使物質運輸功能降低
D.衰老細胞內水分減少,體積變小,代謝速度減慢
6.胡蘿卜的韌皮部細胞通過組織培養(yǎng),能發(fā)育成新的植株。下列有關的敘述中,不正確的是()
A.說明高度分化的植物細胞具有全能性
B.植物細胞的全能性得以表達要離開母體
C.新植株的形成是細胞分裂和分化的結果
D.高度分化的動物細胞也具有全能
7.從細胞水平來說,多細胞生物體能夠進行正常的生長、發(fā)育的原因是()
?A.受精卵經過有絲分裂B.細胞的增殖,數(shù)量增加
?C.細胞由小長大D.細胞的增殖和細胞的分化
8.下列細胞可能癌變的是()
?A.游離組織,形態(tài)改變B.核增大,染色深
?C.膜透性增大,運輸功能降低D.酶活性降低
9.下列關于細胞分裂、分化、衰老和死亡的敘述,正確的是()
?A.細胞分化使各種細胞的遺傳物質有所差異,導致細胞的形態(tài)和功能各不相同
?B.個體發(fā)育過程中細胞的分裂、分化和死亡對于生物體都是有積極意義的
?C.細胞分裂存在于個體發(fā)育整個生命過程中,細胞分化僅發(fā)生于胚胎發(fā)育階段?D.多細胞生物細胞的衰老與機體的衰老總是同步進行的
10.發(fā)現(xiàn)了細胞凋亡規(guī)律的三位科學家被授予了2002年的諾貝爾獎。下列有關說法不正確的是()
?A.由于頭發(fā)基部的黑色素細胞衰老,老人的頭發(fā)會變白
?B.癌癥就是細胞凋亡機制不能啟動造成的,未來可以通過誘導癌細胞凋亡治療癌癥
?C.多細胞生物的細胞衰老與機體的衰老總是同步進行的
?D.衰老細胞的細胞膜通透性功能改變,物質運輸功能降低
11.細胞具有全能性的原因是()
?A.生物體細胞具有使后代細胞形成完整個體的潛能
?B.生物體的每一個細胞都應該具有全能性
?C.生物體的每個細胞都含有該個體發(fā)育的全套基因
?D.生物體的每個細胞都是由受精卵發(fā)育來的
12.下列過程沒有用到植物組織培養(yǎng)技術的一項是()
A.花藥離體培養(yǎng)獲得單倍體植株B.秋水仙素處理萌發(fā)的種子或幼苗獲得多倍體植株
C.基因工程培育抗蟲棉植株D.細胞工程培育“番茄—馬鈴薯”雜種植株
(二)不定項選擇題
13.要將胡蘿卜韌皮部細胞培養(yǎng)成完整植株,需要用到下列哪些條件()
?A.具有完整細胞核的細胞??B.離體狀態(tài)
?C.導入外源基因??????D.一定的營養(yǎng)物質和激素
14.限制細胞體積不能無限制長大的原因有()
A.細胞器的數(shù)量有限B.細胞核的控制范圍有限
C.受細胞相對表面積的限制D.受染色體的限制
參考答案
知識盤點參考答案
1.顯性,隱性,黃圓:綠圓:黃皺:綠皺=9:3:3:12.自由組合定律,互不干擾的,彼此分離,自由組合
考點演練參考答案
1-5.BDACC 6-10.BCDAA 11-15.BCACC 16.ABD 17.ABD 18.BC
延伸閱讀
細胞分化衰老和凋亡及關注癌癥
第五章細胞增殖、分化、衰老和凋亡
第二節(jié)細胞分化、衰老和凋亡(第二課時)
1.描述細胞衰老的特點,探究細胞衰老的原因。
2.描述細胞凋亡的過程,與細胞壞死的區(qū)別。
3.探討細胞衰老和凋亡與人體健康的關系,關注老年人的健康。
(1)認真閱讀教材P90“知識海洋”,思考科學家設計兩組實驗的目的,以及兩組實驗設計的巧妙性在哪里,得出怎樣的實驗結論。(本節(jié)課難點)
(2)閱讀教材P91,通過哪些實例證明細胞凋亡是一個正常的生理過程,哪些實例證明細胞凋亡對生物體有重要的調節(jié)功能。
(3)通過對教材P91圖5-11的學習,能說出細胞凋亡、細胞壞死之間的區(qū)別以及與健康的關系。
1.衰老細胞的主要特征:
(1)在衰老的細胞內水分。
(2)衰老的細胞內有些酶的活性,速度減慢,增殖能力。
(3)細胞內的變大數(shù)目變少,皺褶,固縮,染色加深。
(4)通透性功能改變,使物質運輸功能降低。2.細胞凋亡與細胞壞死的區(qū)別:
細胞壞死是在極端的因素或嚴重的病理性刺激引起的,由于細胞正常代謝活動受損或中斷引起的細胞損傷和死亡。在細胞壞死時,細胞內容物釋放到,對周圍的細胞產生,引發(fā)炎癥等反應。
細胞凋亡是一種正常的自然現(xiàn)象,細胞的內容物逸散到胞外環(huán)境中去,不會導致炎癥反應。
1、經過科學研究細胞衰老是由什么因素決定的。調控細胞衰老的物質存在于哪里?
2.個體衰老和細胞衰老是什么關系?
3.細胞凋亡只存在于衰老的個體嗎?它對生物的意義是什么?
4.通過學習你認為長生不老有可能嗎?
例1.細胞衰老是一種正常的生命現(xiàn)象,人的細胞在衰老過程中不會出現(xiàn)的變化有()
A.細胞內有些酶活性降低B.細胞內色素減少
C.細胞內水分減少D.細胞內呼吸速率減慢
例2:下列哪項不是細胞凋亡的意義()
A.細胞凋亡是生物體正常發(fā)育的基礎B.細胞凋亡能維持組織中細胞數(shù)目的相對平衡
C.細胞凋亡是機體對外界刺激的反應D.細胞凋亡是機體的自我保護機制
1.下列有關衰老細胞特征的敘述,錯誤的是()
A.細胞容易在體內擴散和轉移B.細胞內有些酶的活性降低
C.細胞呼吸速率減慢D.細胞膜通透性改變
2.下列關于細胞增殖、分化、衰老和凋亡的敘述,正確的是()
A.細胞增殖使細胞類型增加B.細胞分化使細胞數(shù)目增加
C.細胞衰老對生物體有積極意義D.細胞凋亡是細胞受損壞死
3.下列關于細胞凋亡和細胞壞死的敘述中,錯誤的一項是()
A.細胞凋亡是主動的,細胞壞死是被動的
B.細胞凋亡是生理性的,細胞壞死是病理性的
C.細胞凋亡是由基因調控的,細胞壞死是由外界因素引起的
D.細胞凋亡是急性的,細胞壞死是慢性的
4.香煙中含有大量的有害物質,如尼古丁等,會造成吸煙者肺部細胞的死亡。這種細胞死亡的過程屬于()
A.生理性死亡B.病理性死亡C.正常性死亡D.程序性死亡
5.研究表明從胎兒肺得到的成纖維細胞可以在離體條件下傳代50次,而從成人肺得到成纖維細胞在離體條件下只能傳代20次,這些事實說明體細胞的衰老是由什么因素決定的?
()
A.環(huán)境污因素B.自身因素C.外界因素D.營養(yǎng)因素
6.2002年度諾貝爾生理學或醫(yī)學獎由英國科學家布雷爾、蘇爾斯頓和美國科學家霍維茨共享。他們利用線蟲作為研究對象揭示了器官發(fā)育和程序性細胞死亡是怎樣受基因調控的。所謂程序性細胞死亡是一種主動的由基因決定的細胞自我破壞的過程,而不同于外界刺激導致的細胞損傷和死亡?,F(xiàn)在我們還知道,有關調控線蟲細胞死亡的絕大多數(shù)基因在人體中也有相應的基因。根據材料回答下列問題:
(1)下列有關程序性細胞死亡的哪一說法是正確的()
A.程序性細胞死亡的直接原因是細胞具有相關基因
B.發(fā)生程序性細胞死亡的內因是致癌因子激活了相關基因
C.細胞發(fā)生程序死亡是發(fā)育中的一種正?,F(xiàn)象
D.細胞程序死亡是神經-體液共同調節(jié)的結果
(2)人的神經系統(tǒng)在發(fā)育過程中,約有50%的細胞發(fā)生程序性死亡。你認為人的表皮細胞中具有調控程序性細胞死亡的基因嗎?為什么?
。
(3)科學家的相關研究對于我們人類有何意義?談談你的想法。
第二節(jié)細胞分化、衰老和凋亡(第二課時)答案
6.(1)C(2)有表皮細胞和神經細胞都是由受精卵經有絲分裂、分化而產生的,含有的遺傳物質是相似的。(3)細胞既然有程序性死亡,是由基因決定的,那么癌細胞為什么可以不死亡而無限制的分裂、增生呢!是不是控制程序性死亡的基因發(fā)生了突變,能否根據細胞程序性死亡的原理,使癌細胞恢復它的程序性死亡呢?顯然,對細胞程序性死亡的研究對于人類早日控制、治療癌癥有很大意義。再者,是否可以根據細胞程序性死亡的原理,來延緩腦細胞的衰老、死亡,來治療老性癡呆癥。
細胞分化、衰老和凋亡及關注癌癥
第五章細胞增殖、分化、衰老和凋亡
第三節(jié)關注癌癥
1.說出癌細胞的特征和致癌因子
2.理解細胞癌變的原理
3.了解我國的癌癥防治情況
一、癌細胞的形成
1、致癌因子包括、和。
2、癌癥可以說是在的作用下,一系列的與的變異逐漸的結果。
3、癌細胞獨有的特征為:癌細胞具有的特征;癌細胞沒有的特征;癌細胞具有性和性;癌細胞能逃避。
二、我國的癌癥防治
1.癌癥預防分三級:一級預防,二級預防,三級預防。
2.癌癥的治療手段目前有:用放射線治療的方法、用藥物治療的方法即和。
3. 和 是為了殺傷特定部位的癌細胞,對人體全身具有治療作用。是癌癥治療的主要手段。
4.治療癌癥的大多數(shù)藥物的設計,都是建立在阻止期DNA的復制或分裂期
的形成的基礎上。
1.經過仔細觀察周圍環(huán)境,了解你周圍環(huán)境中有哪些致癌因子?
2.原癌基因對人體是有害的嗎?
1.下列哪項不是引起癌變的致癌因子()
A.電離輻射B.煤焦油C.某些病毒D.丙酮酸
2.若用藥物抑制腫瘤細胞DNA的復制,這些細胞就停留在細胞周期的哪個時期
A.間期B.前期C.中期D.后期
3.下列過程中基本上不發(fā)生細胞形態(tài)變化的是()
A.分化B.癌變C.有絲分裂D.衰老
4.下列哪一項不是癌細胞的特征?()
A.細胞能逃避免疫監(jiān)視B.細胞膜上糖蛋白等物質增多
C.細胞的形態(tài)結構發(fā)生改變D.細胞膜上糖蛋白等物質減少
5.正常人體細胞一般分裂的次數(shù)是()
A.20—30B.30—40C.50---60D.90---100
6.細胞癌變的根本原因是()
A.癌細胞受到有害刺激B.原癌基因及抑癌基因變異
C.細胞發(fā)生轉移D.致癌蛋白高度表達
7.1951年,由黑人婦女海拉的宮頸癌細胞分裂建立的“海拉細胞系”,至今己有半個多世紀,它仍然在世界上許多實驗室中廣泛地傳代使用,這說明了癌細胞()
A.是細胞畸形分化的結果B.具有無限增殖的能力
C.能進行無絲分裂D.能進行有絲分裂
8.(多選)下列是因素中,能引起細胞癌變的是()
A.紫外線照射B.黃曲霉素污染
C.經常接觸砷、苯等物質D.X射線照射
1.下圖是培養(yǎng)人體內兩種細胞時,細胞在培養(yǎng)瓶壁的生長和分布情況。下面對這兩種狀態(tài)的細胞作出的判斷,你認為正確的是
A.A是正常細胞,B是已經分化的細胞
B.A是正常分化的細胞,B是癌細胞
C.A是正常細胞,B是癌細胞
D.A是癌細胞,B是正常細胞
2.細胞癌變主要發(fā)生在細胞周期的()
A.各個分裂期B.前期C.間期D.后期
3.下列有關細胞增殖的敘述,錯誤的是
A.細胞分裂是可以無限進行下去的
B.細胞都有一個發(fā)生、生長、分化、發(fā)育、衰老和死亡過程
C.高度分化成熟的細胞有可能永遠失去增殖的能力
D.癌細胞具有無限增殖的特點
4.關于人體癌細胞的敘述,不正確的是
A.癌變主要是因為人體細胞的原癌基因和抑癌基因發(fā)生突變
B.癌細胞比所有正常細胞分裂周期長、生長快
C.有些病毒能將其基因整合到人的基因組中,從而誘發(fā)人的細胞癌變
D.癌細胞的形態(tài)結構和表面的物質都發(fā)生明顯的變化
5.近期統(tǒng)計數(shù)據顯示,癌癥已經成為我國城鄉(xiāng)居民的首要死因。請根據提供法的材料回答問題:(4分)
體外分別培養(yǎng)某癌細胞和正常體細胞,圖中代表癌細胞生長曲線的是。在體內,癌細胞可能侵襲周圍正常組織,說明癌細胞具有的特性。
1.癌癥患者經過治療后仍會復發(fā),癌癥晚期病人很難治療的原因是什么?與癌細胞的哪些特征有關?
2.通過學習和調查,本課帶給你最大的震撼之處是什么?
3.癌癥的防治中你認為最容易做到和最不容易做到的是什么?
參考答案:
5.a浸潤性和擴散性
專題四細胞的增殖、分化、衰老和凋亡
專題四細胞的增殖、分化、衰老和凋亡
1.內容:
(1)細胞的生長和增殖的周期性Ⅰ
(2)細胞的無絲分裂Ⅰ
(3)細胞的有絲分裂Ⅱ
(4)細胞的分化Ⅱ
(5)細胞的全能性Ⅱ
(6)細胞的衰老和凋亡與人體健康的關系Ⅱ
(7)癌細胞的主要特征及防治Ⅱ
(8)植物細胞的質壁分離和復原Ⅱ
2.解讀:
細胞增殖是生物體生長、發(fā)育、生殖和遺傳的基礎,相關知識是生物學中的核心主干知識,占據重要的地位,是高考常考的知識點。多數(shù)以選擇題的形式考查基本知識。內容涉及細胞周期的概念及應用、有絲分裂的過程和特點、動植物細胞有絲分裂的區(qū)別、有絲分裂過程中染色體、染色單體和DNA的變化規(guī)律、觀察細胞有絲分裂的實驗。更為常見的是與減數(shù)分裂綜合考查,有時也與DNA分子復制的知識綜合考查。復習策略主要如下:深刻地理解細胞周期的概念,從內涵和外延上把握概念的實質。重點理解有絲分裂過程中各時期的變化和特點,尤其是染色體、DNA的行為變化、形態(tài)變化、數(shù)目變化的規(guī)律。與細胞結構相聯(lián)系,理解動植物細胞有絲分裂的主要區(qū)別。從染色體、DNA的動態(tài)變化上加深對有絲分裂意義的理解。親手做一下想類似的實驗,加深對教材實驗的理解,注意有絲分裂與減數(shù)分裂的區(qū)別。
第一課時細胞的增殖
一、細胞不能無限長大
1.相對表面積決定:表面積/體積體積越大相對表面積越小,物質運輸速率就越低。
2.核質比
二、細胞通過分裂進行增殖
1.意義:是生物體生長、發(fā)育、繁殖、遺傳的基礎。
2.過程:包括物質準備和細胞分裂整個連續(xù)的過程。
3.方式:真核細胞的分裂方式包括:有絲分裂、無絲分裂、減數(shù)分裂三種。
三、有絲分裂
1.細胞周期:連續(xù)分裂的細胞,從一次分裂完成開始到下一次分裂完成為止,為一個細胞周期。
2.分裂過程:(括號中為動物細胞的過程)
細胞周期分裂間期
(90-95%)分裂期(5-10%)(圖6-2)
前期中期后期末期
細胞活動復制DNA,合成有關蛋白質,細胞適度生長;染色質絲螺旋纏繞縮短變粗,變成染色體。(圖6-4)(中心粒復制,分成兩組)染色體著絲點上連著兩個姐妹染色單體。核仁逐漸解體、核膜逐漸消失細胞兩極發(fā)出紡錘絲,形成梭形紡錘體。(一組位置不變,另一組移向另一極,發(fā)出星射線,形成紡錘體)紡錘絲付在著絲粒兩側牽引著染色體到赤道板上每個著絲粒分裂成兩個,姐妹染色單體分開,由紡錘分別引向細胞兩極染色體逐漸變成染色質絲,紡錘絲消失,核仁、核膜出現(xiàn),核膜包圍染色體形成兩個新的細胞核,細胞板出現(xiàn)并逐漸形成新的細胞壁,。(不形成細胞板,細胞膜中部向內凹陷,把細胞縊裂為兩個子細胞。)
特點(圖6-3)染色質螺旋纏繞,縮短變粗(n)具姐妹染色單體、核仁解體、核膜消失、發(fā)出紡錘絲梭形紡錘體、染色體散布其中(中心粒)
(n)染色體排列在赤道板上,形態(tài)穩(wěn)定,數(shù)目清晰
(2n)著絲粒分裂、姐妹染色單體分開到細胞兩極
(2n)紡錘絲消失、核仁、核膜出現(xiàn)、兩個新的細胞核、細胞板出現(xiàn)(不形成細胞板,細胞膜中部向內凹陷,把細胞縊裂為兩個子細胞。)(2nn)
意義將新代細胞的染色體(DNA)復制后平均分配到兩個子細胞,保持了親代與子代細胞之間遺傳性狀的穩(wěn)定性。
3.動植物細胞有絲分裂的區(qū)別:
(1)分裂前期,動物細胞由兩組中心粒之間星射線形成紡錘體,而植物細胞直接由兩級發(fā)出。
(2)分裂末期,動物細胞從細胞中央向內凹陷縊裂形成兩個子細胞,而植物細胞在細胞赤道板平面形成細胞板(與高爾基體有關)將細胞一分為二。
四、無絲分裂
1.特點:無紡錘體出現(xiàn)和染色體的變化。
2.實例:蛙的紅細胞
五、觀察根尖分生組織細胞的有絲分裂
1.有關試劑及作用:
(1)解離液:質量分數(shù)15%和體積分數(shù)95%按1:1混合而成的,作用是使組織中的細胞相互分離開來。
(2)漂洗液:清水,作用是洗去解離液,防止解離過度,利于染色。
(3)染色劑:龍膽紫染液,使染色體著色
2.過程:
解離漂洗染色制片
3.觀察裝片的步驟
(1)先放在低倍鏡下觀察,找到分生區(qū)細胞(伸長區(qū)細胞呈長方形,分生區(qū)細胞呈正方形,排列緊密)
(2)再用高倍鏡觀察
例1.圖6-3是某植物細胞有絲分裂一個細胞周期中核內DNA及染色體相對數(shù)目(假設正常體細胞的染色體為2N)的變化曲線。請分析曲線并回答下面的問題。
圖6-3
(1)實線A→B→C→D→E→F表示____________的數(shù)量變化,虛線a→b→c→d→e表示____________的數(shù)量變化。
(2)表示有絲分裂后期的區(qū)段:實線應為__________段,虛線應為__________段。
(3)實線B→E段DNA均為4N,請分析這期間染色體發(fā)生的變化: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從有絲分裂進程分析,此曲線有一個不科學的地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核內DNA染色體(2)DEbcd(3)①染色質高度螺旋為染色體②染色體數(shù)量的加倍③染色體的位置由散亂分布→赤道板有規(guī)律地排列→移向兩極(4)間期持續(xù)的時間太短
解析:本題考查了細胞有絲分裂的特點,在分裂過程中染色體、DNA數(shù)量變化的特點以及對有絲分裂各個時期的特點進行了考查,染色體在間期、前期、中期數(shù)目不變,在后期著絲點分裂染色體加倍,末期數(shù)量恢復正常。而DNA在間期從2N到4N,前期、中期、后期都為4N,末期恢復到2N.一個細胞周期中分裂間期時間占大部分,所以圖中有明顯錯誤。
第二課時細胞的分化、衰老、凋亡和癌變
一、細胞的分化
1.細胞分化
(1)概念:在個體發(fā)育中,由一個或多個細胞增殖產生的后代,在形態(tài)、結構和生理功能上發(fā)生一系列穩(wěn)定性差異的過程
(2)特征:具有持久性、穩(wěn)定性和不可逆性。
(3)意義:是生物個體發(fā)育的基礎
(4)原因:基因選擇性表達的結果
2.細胞全能性
(1)概念:已經分化的細胞,仍然具有發(fā)育成完整個體的潛能
(2)原因:以分化的細胞具有本物種全套的遺傳物質
(3)實例:已分化的植物細胞具有發(fā)育成完整個體的全能;高度分化的動物細胞無全能性,但細胞核具有全能性。
(4)干細胞:動物和人體內保留著少量具有分裂和分化能力的細胞。
(5)全能性比較:植物細胞動物細胞;受精卵配子細胞體細胞
3.細胞分化程度與全能性的關系
分化程度越低的細胞全能性越高
二、細胞的衰老
1.細胞衰老與個體衰老的關系:單細胞生物細胞衰老即為個體的衰老;多細胞生物,細胞衰老不代表個體的衰老,只有絕大多數(shù)細胞衰老,生物體才衰老。
2.特征:
(1)細胞內水分減少,細胞萎縮,體積變小,新陳代謝的速率減慢
(2)細胞內多種酶的活性降低
(3)細胞內色素逐漸積累
(4)細胞內呼吸速率減慢,細胞體積增大,核膜內折,染色質收縮、染色加深
(5)細胞膜通透性改變,物質運輸功能降低
三、細胞的凋亡
1.概念:由基因決定的細胞自動結束生命的過程
2.意義:對于多細胞生物體完成正常發(fā)育,維持內部環(huán)境的穩(wěn)定,以及抵御外界各種因素的干擾都有非常關鍵的作用
3.細胞死亡:包括細胞凋亡和細胞壞死,細胞凋亡是細胞程序性死亡,是正常死亡;而細胞壞死是細胞外界因素的作用的死亡,是非正常的細胞死亡。
四、細胞的癌變
1.概念:有的細胞受到致癌因子的作用,細胞中的遺傳物質發(fā)生變化,就變成不受機體控制的、聯(lián)系分裂的惡性增殖細胞。是細胞畸形分化的結果
2.癌細胞的主要特征:
(1)適宜條件下,無限增殖
(2)細胞的形態(tài)發(fā)生顯著變化
(3)癌細胞的表面發(fā)生了變化:糖蛋白減少
(4)酶的活性升高
3.致癌因子:
1)致癌因子:紫外線、X射線等
2)致癌因子:亞硝胺、黃曲霉毒素
3)致癌因子:如Rous內瘤病毒等
4.細胞癌變的原因:致癌因子使原癌基因和抑癌基因發(fā)生突變
例2.細胞的分化、衰老和凋亡是普遍存在的生命現(xiàn)象。下列有關敘述正確的是
A.人體各種組織細胞的衰老是同步進行的
B.人的早期胚胎有尾,尾部細胞隨著發(fā)育逐漸凋亡
C.細胞癌變是細胞高度分化的結果
D.皮膚上的“老年斑”是細胞凋亡的產物
答案:B
解析:細胞會隨著分裂次數(shù)的增多而衰老,可見人體各組織細胞的衰老不是同步進行的;環(huán)境中的致癌因子損傷細胞中的DNA,使原癌基因和抑癌基因發(fā)生突變,導致正常細胞的生長和分裂失控而變成癌細胞,是細胞不正常分化的結果;皮膚上的老年斑是細胞內的色素隨細胞的衰老而逐漸積累的結果;人的早期胚胎有尾,尾部細胞會隨著發(fā)育逐漸凋亡。故B正確。
細胞的增殖、分化、衰老和凋亡單元測試題
一、選擇題
1.(09天津卷)下列選項中,兩類細胞的染色體數(shù)目均可呈周期性變化的是
A.蛙的紅細胞與淋巴細胞
B.小鼠骨髓瘤細胞與雜交瘤細胞
C.人的胚胎干細胞與成熟紅細胞
D.牛的精細胞與精原細胞
答案:B
2.(09天津卷)下列過程中,涉及肽鍵數(shù)量變化的是
A.洋蔥根尖細胞染色體的復制
B.用纖維素酶處理植物細胞
C.小腸上皮細胞吸收氨基酸
D.蛋清中加入NaCl使蛋白質析出
答案:A
3.(09廣東卷)有關真核細胞分裂的敘述,正確的是
A.無絲分裂過程核膜不消失
B.動物細胞僅以有絲分裂方式進行增殖
C.動物細胞有絲分裂末期不形成細胞板
D.無絲分裂僅出現(xiàn)于高等生物的衰老細胞
答案:AC
4.(09上海卷)某二倍體動物的某細胞內含有10條染色體、10個DNA分子,且細胞膜開始縊縮,則該細胞
A.處理有絲分裂中期B.正在發(fā)生基因自由組合
C.將形成配子D.正在發(fā)生DNA復制
答案:C
5.(08上海生物)要觀察植物細胞的細胞板結構,所選擇的細胞應處于有絲分裂的
A.前期B.中期C.后期D.末期
答案:D
6.(08上海生物)下列關于細胞分裂周期的敘述,正確的是
A.間期只包括G1期和G2期B.出現(xiàn)紡錘體的時期是S期
C.G1期和G2期均能合成蛋白質D.M期發(fā)生DNA復制
答案:C
7.(09安徽卷)細胞的分化、衰老和凋亡是普遍存在的生命現(xiàn)象。下列有關敘述正確的是
A.人體各種組織細胞的衰老是同步進行的
B.人的早期胚胎有尾,尾部細胞隨著發(fā)育逐漸凋亡
C.細胞癌變是細胞高度分化的結果
D.皮膚上的“老年斑”是細胞凋亡的產物
答案:B
8.(09山東卷)細胞分化是奢侈基因選擇表達的結果。下列屬于奢侈基因的是
A.血紅蛋白基因B.ATP合成的
C.DNA解旋酶基因D.核糖體蛋白基因
答案:A
9.(09天津卷)下面為動物機體的細胞凋亡及清除示意圖。
據圖分析,不正確的是
A.①過程表明細胞凋亡是特異性的,體現(xiàn)了生物膜的信息傳遞功能
B.細胞凋亡過程中有新蛋白質合成,體現(xiàn)了基因的選擇性表達
C.②過程中凋亡細胞被吞噬,表明細胞凋亡是細胞被動死亡過程
D.凋亡相關基因是機體固有的,在動物生長發(fā)育過程中發(fā)揮重要作用
答案:C
10(09福建卷)細胞的有絲分裂和減數(shù)分裂都可能產生可遺傳的變異,其中僅發(fā)生在減數(shù)分裂過程的變異是
A.染色體不分離或不能移向兩極,導致染色體數(shù)目變異
B.非同源染色體自由組合,導致基因重組
C.染色體復制時受誘變因素影響,導致基因突變
D.非同源染色體某片段移接,導致染色體結構變異
答案:B
11.(09江蘇卷)下列有關細胞生命活動的敘述,正確的是
A.分裂期的細胞不進行DNA復制和蛋白質合成
B.免疫系統(tǒng)中的記憶細胞既有分化潛能又有自我更新能力
C.凋亡細胞內的基因表達都下降,酶活性減弱
D.原癌基因突變促使細胞癌變,抑癌基因突變抑制細胞癌變
答案:B
12.(09遼寧、寧夏卷)下列關于動物細胞編程性死亡的敘述,正確的是
A.細胞癌變屬于細胞編程性死亡
B.細胞編程性死亡屬于正常生理過程
C.細胞編程性死亡屬于細胞分化過程
D.細胞編程性死亡與基因表達無關
答案:B
13.(09上海卷)右圖所示的細胞類型轉換過程為
A.細胞融合
B.細胞生長
C.細胞分裂
D.細胞分化
答案:D
14.(09海南卷)下列現(xiàn)象中屬于細胞編程性死亡的是
A.噬菌體裂解細菌的過程
B.因創(chuàng)傷引起的細胞壞死
C.造血干細胞產生紅細胞的過程
D.蝌蚪發(fā)育成青蛙過程中尾部細胞的死亡
答案:D
15.(09海南卷)下列關于癌細胞的敘述,錯誤的是
A.癌細胞具有無限增殖的能力
B.細胞癌變可以由病毒感染引發(fā)
C.原癌基因只存在于癌細胞中
D.癌細胞的轉移與細胞間黏著性下降有關
答案:C
16.(08寧夏)下列過程不屬于細胞分化的是
A.B淋巴細胞形成漿細胞 B.胚胎干細胞形成神經細胞
C.質壁分離植物細胞的復原D.蜥蜴斷尾再生
答案:C
17.(08江蘇生物)下列細胞中,可能已發(fā)生癌變的是
A.細胞膜上糖蛋白減少的細胞B.細胞核增大的細胞
C.自由水含量減少的細胞D.被細菌侵染的細胞
答案:A
18.(08江蘇生物)動物和人體內具有分裂和分化能力的細胞稱為干細胞。對下圖的相關敘述中,錯誤的是
A.a過程表示干細胞能自我更新
B.b、c過程表示干細胞具有分化能力
C.a、b、c過程中細胞的遺傳信息表達情況不同
D.b過程形成的細胞直接組成器官,可供器官移植使用
答案:D
19.(08廣東生物)老年人皮膚色素沉積出現(xiàn)“老年斑”,原因是
A.細胞呼吸速度加快B.細胞中抗氧化作用的酶活性降低
C.細胞膜通透性改變D.紫外線照射引起色素沉積
答案:BC
20.(08廣東理基)癌癥是嚴重威脅人類健康的疾病之一,下列有關描述正確的是
A.長期接觸癌癥患者的人細胞癌變幾率增加
B.癌癥是致癌因子引發(fā)的,患病幾率與年齡無關
C.艾滋病患者與正常人患癌癥的幾率相同
D.亞硝酸鹽可通過改變基因的結構而致癌
答案:D
21.(08廣東文基)導致正常細胞發(fā)生癌變的根本原因是
A.染色體上存在原癌基因B.原癌基因和抑癌基因協(xié)調表達
C.致癌因子導致原癌基因發(fā)生突變D.原癌基因和抑癌基因以外的其他基因突變
答案:C
22.(08海南)下列有關細胞癌變的敘述,錯誤的是
A.細胞癌變后細胞膜表面糖蛋白減少B.癌癥病人染色體上無抑癌基因
C.經常食用腌熏食品易導致細胞的癌變D.癌癥的發(fā)生與個人的身心狀況無關
答案:B
23.在“觀察植物細胞的有絲分裂”實驗中,對根尖染色的目的是使()。
A.核仁著色B.核膜著色C.染色體著色D.核孔著色
24.用顯微鏡觀察洋蔥根尖細胞有絲分裂裝片時,能看到的結構是()。
A.中心體B.高爾基體C.葉綠體D.染色體
25.在一個細胞周期中,染色體數(shù)目倍增,染色單體形成,染色體在細胞核中最早顯現(xiàn),染色體形態(tài)和數(shù)目最為清晰的時期依次為()。
①分裂間期②分裂前期③分裂中期④分裂后期⑤分裂末期
A.①②③④B.④①②③C.②③①④D.⑤③②④
26.細胞有絲分裂最重要的特征是()。
A.有紡錘體出現(xiàn)B.有染色體復制和染色體的平均分配
C.有染色體出現(xiàn)D.有核膜、核仁的消失
27.間期是分裂期的準備階段,這是因為分裂間期()。
A.細胞體積迅速增大B.染色質進行一次復制
C.細胞代謝活動旺盛D.占全周期持續(xù)時間的90%以上
28.水稻的體細胞內有24個染色體,在有絲分裂中期的染色體、染色單體和DNA分子數(shù)目依次是()。
A.24、24、24B.24、48、96
C.24、48、48D.24、24、96
29.在細胞有絲分裂前期,動物細胞與植物細胞的主要區(qū)別在于()。
A.染色體形態(tài)不同B.核仁不發(fā)生解體
C.紡錘體形成方式不同D.核膜消失時間不同
30.一個細胞周期的持續(xù)時間是()。
A.一次分裂開始至下次分裂開始B.一次分裂開始至下次分裂結束
C.一次分裂結束至下次分裂開始D.一次分裂結束至下次分裂結束
二、選擇題
31.觀察洋蔥根尖細胞有絲分裂實驗,制作裝片過程如下:
(1)A液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該過程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C液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該過程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2)某同學顯微鏡下看到的細胞都是長方形,能見到液泡,細胞核較小,找不到正在分裂的細胞。請幫助他分析原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在觀察處于有絲分裂的細胞時,視野里數(shù)目最多的是處在____________的細胞,因為____________。在顯微鏡下看到染色最深的部位是______________。
(3)使用高倍鏡觀察的主要目的是_______________,其正確操作是把__________移走,換上____________,調節(jié)反光鏡和___________________直到看清物像為止。
32.圖6-2為一處于有絲分裂過程中的細胞結構示意圖,請回答下面的問題。
(1)這是_________細胞的有絲分裂,該細胞處于有絲分裂的__________期,在這一時期的主要特點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請?zhí)顚懴卤恚?/p>
染色體數(shù)染色單體數(shù)DNA分子數(shù)
體細胞
前期
中期
后期
圖6-2
(3)試繪出該細胞的下一分裂時期示意圖。
33.下圖表示有絲分裂過程中染色體的運動。圖A中曲線a表示染色體的著絲點與紡錘絲的相應極之間的平均距離:圖B①-③表示有絲分裂染色體數(shù)目變化曲線,分析回答:
(1)圖A中曲線b表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圖A中a曲線距離減小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從______分鐘后,細胞分裂進入后期,相當于B圖曲線的標號為__________,此期的典型特點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參考答案
一、選擇題
題號12345678910
答案BAACCDCBACB
題號11121314151617181920
答案BBDDCCADBCD
題號21222324252627282930
答案CBCDBBBCCD
二、非選擇題
31.(1)質量分數(shù)為15%的鹽酸和體積分數(shù)為95%的酒精溶液的混合液(1︰1)使組織中的細胞相互分離開來,便于壓片觀察龍膽紫溶液(或醋酸洋紅液)使染色體著色(2)他觀察到的是伸長區(qū)細胞,該區(qū)細胞不進行有絲分裂,應找到分生區(qū)細胞觀察,分生區(qū)細胞的特點是細胞呈正方形,排列緊密,有的細胞處于分裂狀態(tài)分裂間期間期時間最長,處于間期的細胞最多染色體或染色質(細胞核)(3)觀察有絲分裂各期的細胞低倍物鏡高倍物鏡細準焦螺旋
32.(1)植物中染色體的著絲點排列在細胞中央的赤道板上
(2)
染色體數(shù)染色單體數(shù)DNA分子數(shù)
體細胞606
前期61212
中期61212
后期12012
(3)略
33.(1)分裂后期染色體之間的距離紡錘絲牽引染色體移向細胞兩極
(2)10②③著絲點一分為二,姐妹染色單體分離成兩個子染色體,在紡錘絲牽引下移向細胞兩極。
細胞的衰老和凋亡
一名合格的教師要充分考慮學習的趣味性,高中教師要準備好教案,這是每個高中教師都不可缺少的。教案可以讓學生們能夠更好的找到學習的樂趣,幫助高中教師緩解教學的壓力,提高教學質量。那么,你知道高中教案要怎么寫呢?為滿足您的需求,小編特地編輯了“細胞的衰老和凋亡”,相信您能找到對自己有用的內容。
第3節(jié)細胞的衰老和凋亡
考點展臺】1、描述細胞衰老的特征2、簡述細胞凋亡與細胞壞死的區(qū)別,
1、個體衰老與細胞衰老的關系,細胞衰老的特征。2、細胞凋亡的含義。
細胞凋亡的含義以及與細胞壞死的區(qū)別
知識點歸納與結論
個體衰老與細胞衰老的關系對于單細胞生物來說: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對于多細胞生物來說: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細胞衰老的特征
1、細胞的衰老是的過程,最終表現(xiàn)為。
2、衰老的細胞主要具有以下特征:
3、老年人頭發(fā)變白是因為
4、老年人皮膚上會長老年斑是因為
細胞的凋亡1細胞凋亡的概念: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細胞凋亡的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細胞壞死的含義: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細胞凋亡與細胞壞死的區(qū)別:
〖例1〗關于個體衰老與細胞衰老的關系,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細胞的衰老就是個體的衰老B.衰老的生物體內,細胞都處于衰老狀態(tài)
C.年幼的生物體內,沒有衰老的細胞
D.從總體上看,個體衰老的過程是組成個體的細胞普遍衰老的過程
〖例2〗(08廣東卷).老年人皮膚色素沉積出現(xiàn)“老年斑”,原因是
A.細胞呼吸速度加快B.細胞中抗氧化作用的酶活性降低
C.細胞膜通透性改變D.紫外線照射引起色素沉積
例3.(09海南)下列現(xiàn)象中屬于細胞編程性死亡的是
A.噬菌體裂解細菌的過程B.因創(chuàng)傷引起的細胞壞死
C造血干細胞產生紅細胞的過程D.蝌蚪發(fā)育成青蛙過程中尾部細胞的死.
例4(09天津)下面為動物機體的細胞凋亡及清除示意圖。據圖分析,不正確的是
A.①過程表明細胞凋亡是特異性的,體現(xiàn)了生物膜的信息傳遞功能
B.細胞凋亡過程中有新蛋白質合成,體現(xiàn)了基因的選擇性表達
C.②過程中凋亡細胞被吞噬,表明細胞凋亡是細胞被動死亡過程
D.凋亡相關基因是機體固有的,在動物生長發(fā)育過程中發(fā)揮重要作用
例5.(09廣東A卷多選)大多數(shù)老年人頭發(fā)變白的直接原因是頭發(fā)基部細胞內
A.物質轉運加速B.新陳代謝變緩
C.呼吸速率加快D.與黑色素合成相關的酶活性降低
例6.(09寧夏)下列關于動物細胞編程性死亡的敘述,正確的是
A.細胞癌變屬于細胞編程性死亡
B.細胞編程性死亡屬于正常生理過程
C.細胞編程性死亡屬于細胞分化過程
D.細胞編程性死亡與基因表達無關
鞏固練習
1、下列關于細胞分裂、分化、衰老和死亡的敘述,正確的是()
A.細胞分化使各種細胞的遺傳物質有所差異,導致細胞的形態(tài)和功能各不相同
B.個體發(fā)育過程中細胞的分裂、分化和死亡對于生物體都是有積極意義的
C.細胞分裂存在于個體發(fā)育整個生命過程中,細胞分化僅發(fā)生于胚胎發(fā)育階段
D.多細胞生物細胞的衰老與機體的衰老總是同步進行的
2、下列關于細胞凋亡和細胞壞死的敘述中,錯誤的是()
A.細胞凋亡是主動的,細胞壞死是被動的
B.細胞凋亡是生理性的,細胞壞死是病理性的
C.細胞凋亡是由基因調控的,細胞壞死是由外界因素引起的
D.細胞凋亡是急性的,細胞壞死是慢性的
3、下列哪組是細胞衰老的特征()
①細胞無限分裂②水分減少,體積變小③結構出現(xiàn)畸形④酶活性降低⑤色素積累⑥易分散轉移⑦呼吸速度減慢⑧膜透性改變
A.①③⑥B.①②⑤⑦C.②④⑤⑦⑧D.②④⑥⑧
4、人體內的小腸絨毛上皮細胞的壽命僅為幾天,而紅細胞的壽命為上百天,神經細胞則達幾十年甚至伴隨人的一生。這說明()
A.細胞分化程度不同則壽命不同B.細胞位置不同則衰老速度不同
C.有的細胞衰老,有的細胞不衰老D.不同細胞具有不同的衰老速度
5、細胞凋亡的生理意義不包括()
A.清除體內多余、無用的細胞B.清除體內衰老、病變的細胞
C.維持組織器官中細胞數(shù)目的相對穩(wěn)定D.維持細胞和生物體的正常衰老過程
●拓展題
6、根據下述材料,結合所學知識,回答問題:
2002年諾貝爾生理學和醫(yī)學獎分別授予了英國科學家悉尼布雷內、美國科學家羅伯特霍維次和英國科學家約翰蘇爾期頓,以表彰他們發(fā)現(xiàn)了在器官發(fā)育和“程序性細胞死亡”過程中的基因規(guī)則。“程序性細胞死亡”是細胞一種生理性、主動性的自覺“自殺”行為,這些細胞死得很有規(guī)律,似乎是按編好了的“程序”進行的,猶如秋天片片落葉的凋落,所以這種細胞死亡又稱為“細胞凋亡”。在生物的個體發(fā)育過程中,細胞不但要恰當?shù)禺a生,而且也要恰當?shù)厮劳觥?br>
(1)以下說法錯誤的是()
A、在人體發(fā)育成熟之前的階段,總體來說細胞誕生的多,死亡的少
B、發(fā)育成熟后,人體內細胞的誕生和死亡處于一個動態(tài)平衡階段
C、該死亡的細胞沒有死亡是機體抗性強的表現(xiàn)
D、“程序性細胞死亡”是基因調控的結果
(2)細胞的衰老和死亡是一種正常的生命現(xiàn)象。下列屬于衰老細胞特征的是(多選)
A、細胞內水分減少B、細胞呼吸速率增強
C、細胞內物質運輸能力下降D、細胞內酶的活性降低
(3)人在胚胎發(fā)育的初期具有尾,但在胚胎發(fā)育的后期已失去尾;在蝌蚪發(fā)育形成青蛙的過程中,尾也逐漸消失。從細胞水平看,這是由于。
(4)在健康的機體中,細胞的生生死死總是處于一個動態(tài)的平衡當中。例如,如果該死亡的細胞沒有死亡,就可能導致,形成癌癥;如果受到_____________的攻擊,使不該死亡的細胞過多地死亡,就會破壞人體的免疫力,導致艾滋病。
答案〖例1〗例D2、BC3、D4、C5、BD6、B
●基礎題
1、答案:B2、答案:D3、答案:C4、答案:D5、答案:D
●拓展題
6、
答案:(1)C、D(2)A、C、D(3)組合成尾的細胞發(fā)生了程序性死亡(4)細胞惡性增殖艾滋病病毒(HIV)T淋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