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語文五年級教案
發(fā)表時間:2021-04-22蘇教版五年級語文上冊《裝滿昆蟲的衣袋》教案設(shè)計。
作為一位剛?cè)肼毑痪玫男氯谓處?,在授課上的經(jīng)驗比較少。有的老師會在很久之前就精心制作一份教學計劃。上課自己輕松的同時,學生也更好的消化課堂內(nèi)容。你知道怎樣才制作一份學生愛聽的教案嗎?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蘇教版五年級語文上冊《裝滿昆蟲的衣袋》教案設(shè)計》,希望對您的工作和生活有所幫助。
蘇教版五年級語文上冊《裝滿昆蟲的衣袋》教案設(shè)計
5、裝滿昆蟲的衣袋
一.教學目標:
1.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學會本課7個生字,兩條綠線內(nèi)的4個生字只識不寫。理解由生字組成的詞語。
3.讓學生從法布爾的故事中受到啟示,從小養(yǎng)成熱愛自然、熱愛科學的志趣。
二.教學重點、難點:
1.從閱讀課文第二段中受到感染,從小養(yǎng)成愛科學、愛自然的志趣。
2.了解本文的命題方法和一般命題常識。
三.教學時間:2課時。
第一課時
一.教學目標:
1.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
2.學會本課7個生字,兩條綠線內(nèi)的4個生字只識不寫。理解由生字組成的詞語。
二.教學過程:
(一)導入。
請你們把手放進口袋,說一說你的口袋里放了些什么。
現(xiàn)在有一個人,他的口袋里道了昆蟲,你們奇怪嗎?
這個口袋里放了昆蟲的人是誰?他是哪兒人?他為什么要把昆蟲放進口袋里?大家讀一讀《裝滿昆蟲的衣袋》這篇課文就知道了。
板書課題。
(二)初讀課文。
1.自學課文。
2.檢查自學情況。www.lvshijia.net
(1)生字詞正音。
萊昂小溪紡織娘厲聲垃圾鳥棲蟲居蠕蟲嗬蝸牛
(2)釋詞。
小溪縱橫鳥棲蟲居甜滋滋厲聲褲兜中毒
3.指名分自然段朗讀課文。
(二)理清文章脈絡(luò)。
1.各自輕讀課文,想一想文章的哪一部分是具體寫法布爾對昆蟲入迷的。
2.讀后在下面的括號里填上適當?shù)男蛱枴?/p>
第()自然段交代法布爾出生的時間、地點及他所居住的村子的自然環(huán)境。
第()自然段具體寫法布爾對昆蟲的著迷。
第()自然段對全文進行總結(jié)。
(三)指導寫字。
第二課時
一.教學目標:
1.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學生從法布爾的故事中受到啟示,從小養(yǎng)成熱愛自然、熱愛科學的志趣。
3.了解本文的命題方法和一般命題常識。
二.教學過程:
(一)精讀第一段。
1.讀第一段,說說你讀懂了什么。
2.聯(lián)系全文想一想:這篇文章是緊緊扣住這段話中地哪句話來寫的?
3.齊讀第一段。
(二)精讀第二段。
1.過渡:課文是怎樣具體寫“法布爾從小就對昆蟲非常著迷”的呢?我們現(xiàn)在就來學習第二段。
2.各自輕讀第二段,看看這一段可以分為幾層,各自寫的什么內(nèi)容。(第一層:2、3自然段,第二層:4——10自然段。)
3.學習第一層。
(1)指名讀第二層,你從中體會到什么?
(2)重點研讀第二層。
①輕輕讀第4——10自然段,思考:這一部分哪里概括寫法布爾對昆蟲的入迷,哪里寫的是典型事例?
②默讀第4自然段,畫出法布爾對昆蟲入迷的句子,反復朗讀體會。
③說說文中的典型事例是分哪幾個過程來寫的。(裝——扔——裝)
④具體說說各是哪幾個自然段。
⑤讀讀第5自然段。“這一天,他還揀了好多的貝殼和彩色的石子,把兩個口袋塞得鼓鼓囊囊的”告訴我們什么?有沒有具體寫呢?是怎么寫的?
⑥畫出描寫法布爾喜愛昆蟲的語句。
⑦指名朗讀第5自然段,引導體會法布爾當時的思想感情。
(3)過渡:法布爾滿載而歸的時候,心情如何?回家以后又遇到什么情況,結(jié)果怎樣呢?
①“滿載而歸”是什么意思?課文中指的是什么?
②他滿載而歸的時候,心情怎樣?請你畫出有關(guān)的語句并朗讀。
③“父母突如其來的責罵”指的是怎么回事?
④課文是怎樣寫法布爾扔掉他口袋中的東西時的情景的?這些描寫充分表現(xiàn)了法布爾的什么心情?
⑤我們從第十自然段的哪些話中可以看出法布爾對昆蟲非常入迷呢?
⑥畫出相關(guān)語句后朗讀。
4.復習閱讀第二段,找出寫法布爾對昆蟲非常入迷的語句并閱讀。
(三)精讀第三段。
齊讀第三段,談?wù)勀銓@兩句話的理解。
(四)總結(jié)談話。
1.這篇文章主要寫的是誰?突出寫了他的哪一個方面?
2.學習了這篇文章,我們懂得了一個什么道理?
3.討論:這篇文章為什么要用“裝滿昆蟲的衣袋”做題目?
4.“裝滿昆蟲的衣袋”是用一個人做的有代表性的事情做題目的。此外,還有什么命題方法嗎?
(1)用人物的話語做題目。
(2)用人名做題目。
相關(guān)資料
走近昆蟲大師--法布爾
法布爾(1823~1915年),通常稱作若盎-昂利法布爾,1823年12月22日生于法國南部圣雷翁村一戶農(nóng)家,童年在鄉(xiāng)間與花草蟲鳥一起度過。由于貧窮,他連中學也無法正常讀完,但他堅持自學,一生中先后取得了業(yè)士學位、數(shù)學學士學位、自然科學學士學位和自然科學博士學位。1857年,他發(fā)表了處女作《節(jié)腹泥蜂習性觀察記》,這篇論文修正了當時的昆蟲學祖師列翁杜福爾的錯誤觀點,由此贏得了法蘭西研究院的贊譽,被授予實驗生理學獎。1879年,著名的《昆蟲記》第一卷問世。1880年,他終于有了一間實驗室,一塊荒蕪不毛但卻是矢車菊和膜翅目昆蟲鐘愛的土地,他風趣地稱之為荒石園。在余生的35年中,法布爾就蟄居在荒石園,一邊進行觀察和實驗,一邊整理前半生研究昆蟲的觀察筆記、實驗記錄、科學札記等資料,完成了《昆蟲記》的后九卷。1915年,92歲的法布爾在他鐘愛的昆蟲陪伴下,靜靜地長眠于荒石園。
法國文學界曾以昆蟲世界的維吉爾為稱號,推薦他為諾貝爾文學獎候選人。可惜還沒來得及做最后決議,便傳來法布爾已經(jīng)離開的消息。
人們曾稱法布爾是昆蟲觀察家,到晚年公認他為昆蟲學家;他去世后,人們在一段時間里稱他為昆蟲學家、作家,后來又把他稱作作家、昆蟲學家。這些稱號,對法布爾來說都是當之無愧的。
板書設(shè)計
法布爾:著迷——迷戀——濃厚興趣
小編推薦
《裝滿昆蟲的衣袋》教案之五
實小網(wǎng)盟
1、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學會本課生字,聯(lián)系上下文或結(jié)合生活實際理解詞語,如:癡迷、鳥棲蟲居、鼓鼓囊囊等。
3、了解課文內(nèi)容,從法布爾喜歡昆蟲的兩件事中受到啟示,從小養(yǎng)成熱愛自然、熱愛科學的志趣。
4、了解本文的命題方法。
教學重、難點:
重點:能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感受法布爾對昆蟲的喜愛之情。
難點:從小養(yǎng)成熱愛科學、熱愛自然的志趣。
教學安排:兩課時
第一課時:練習朗讀課文,做到正確、流利,學會本課的生字詞,初步感知課文內(nèi)容,了解課文講述的兩件事。最后能提出自己在讀書過程中遇到的問題。
第二課時:交流自己在學習中遇到的問題,并通過讀書自己解決。引導學生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激發(fā)對科學、自然的熱愛,感受法布爾對昆蟲的喜愛之情。
教學準備:
1、收集有關(guān)法布爾的資料,全面感知這位偉大的科學家。
2、自主預(yù)習課文,提出問題。
第一課時
教學目標:
1、練習朗讀課文,做到正確、流利。
2、學會本課的生字詞,初步感知課文內(nèi)容,了解課文講述的兩件事。
3、能提出自己在讀書過程中遇到的問題。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1、請把你們的手放進你們的口袋,說一說你們的口袋里放了些什么。
2、可有一位偉大科學家,他小時候,在衣袋里裝滿了昆蟲。他是誰?(板書:法布爾)
3、你們了解他嗎?向大家介紹介紹。
4、齊讀課題,讀了課題后,有什么問題要問嗎?
二、自讀課文,要求:
1、大聲地自由讀課文,如果有些段落或語句讀得不夠熟練,就多讀幾遍,直到讀流利為止。
2、把自己沒讀懂的地方做上記號。
三、交流讀書情況,結(jié)合朗讀理解部分詞語:
1、指名分讀課文(有些重點段落齊讀)
2、請同學讀自己讀得不流利的段落。
3、把自己讀得很好的段落讀給大家聽。
四、再讀課文,初步感知課文內(nèi)容:
1、同桌互讀,一邊讀一邊交流每小節(jié)的意思。
2、集體交流:你讀明白了什么?
法布爾小時候很喜歡昆蟲(2-10)
法布爾是一位偉大的科學家、小時候的生活環(huán)境(1)
法布爾憑借對昆蟲的著迷,進入了科學的殿堂。(11)
3、理清課文條理:
一(1)二(2-10)三(11)
五、質(zhì)疑問難:
如果是詞語方面的,當堂解決;如果是課文內(nèi)容方面或者是拓展延伸的,就引導學生課后讀課文或查找資料,試著解決。
六、作業(yè):
1、課作:A、朗讀課文
B、寫習字冊
2、家作:A、抄寫詞語
B、帶著問題讀課文或查找有關(guān)資料。
板書:
15、裝滿昆蟲的衣袋
生活環(huán)境(1)
對昆蟲著迷(2-10)
走進了科學的殿堂(11)
第二課時
教學目標:
1、交流自己在學習中遇到的問題,并通過讀書自己解決。
2、引導學生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激發(fā)對科學、自然的熱愛,感受法布爾對昆蟲的喜愛之情。
教學過程:
一、質(zhì)疑問難:
1、通過上節(jié)課的學習,你知道了什么?
2、你遇到什么困難了嗎?
二、明確學習任務(wù):
你想弄明白這些問題嗎?怎樣才能弄明白?
三、學生自學課文,思考:
1、法布爾喜歡昆蟲嗎?你怎么知道的?用――畫出有關(guān)語句。
2、法布爾的父母是什么態(tài)度呢?試著把父母說的話有感情地讀出來。
四、交流討論:
1、法布爾的父母是怎樣批法布爾的。(抓住父親怒氣沖沖、吼、可惡、小傻瓜、揀這些沒用的小玩意兒;母親厲聲責備、撐破褲兜、中毒等詞句進行品讀,從而感悟、體會法布爾對昆蟲的喜歡之情。)
A、指名讀
B、評議,圍繞父母當時的態(tài)度及語氣,引導學生讀出氣憤來。
C、齊讀
2、對話:如果是你的父母這樣批評你,你會怎樣?
(引導學生說出自己內(nèi)心的感受)
3、過渡:法布爾又是怎樣做的呢?
4、指名讀第九、十自然段。齊讀,討論:你讀出了什么?
法布爾十分喜愛昆蟲。(指導學生用心去體會法布爾當時的心情,以及他與父母背著捉昆蟲的原因)
5、是呀!法布爾是多么喜歡昆蟲??!可是父母卻嚴厲地批評了他,可他仍然沒放棄他的愛好。再讀課文的第10自然段。
6、除了九、十兩個自然段能讀出法布爾喜歡昆蟲外,還有哪些地方也能讀出來呢?
A、第三自然段:抓到紡織娘時的高興的樣子。(感情朗讀法布爾的話和動作,體會法布爾對昆蟲的著迷程度)
B、第四自然段:概括描寫法布爾八九歲時對昆蟲的入迷(抓住每天――不是――就是――東蹦西跑蹲下來靜靜地觀察朗讀體會)
C、第五、六自然段:抓甲蟲時的表現(xiàn)(指導作者有詳有略的寫法,體會法布爾對昆蟲的喜歡)
D、第十一自然段:人們在為他做雕像時,故意把兩個衣袋做得鼓鼓的,告訴人們法布爾對昆蟲的著迷。(正是這一特寫鏡頭最能生動地表現(xiàn)法布爾對昆蟲的熱愛)
(以上內(nèi)容可以根據(jù)學生的回答改變交流討論的順序;另外,要引導學生朗讀體會)
五、總結(jié)討論,滲透德育:
1、文章向我們介紹的法布爾具有什么特點?
2、正是法布爾這種對昆蟲的癡迷,才把法布爾引進了科學的殿堂,從而最終成為世界著名的昆蟲學家。從他身上,你明白了什么?
(要想取得成功,只有一心一意地追求,鍥而不舍地努力)
3、文章為什么要以裝滿昆蟲的衣袋為題?(每個人都有衣袋,它是用來裝錢裝物的,法布爾竟然用它來裝滿了昆蟲,由此可見,法布爾對昆蟲是多么喜歡??!用裝滿昆蟲的衣袋為題,充分表現(xiàn)了法布爾對昆蟲的著迷程度。)
板書:
15
裝滿昆蟲的衣袋(第二課時)
父母責罵,不情愿地扔掉小寶貝
著迷抓紡織娘,終于找到了雕像上的衣袋也是鼓鼓的
捉甲蟲放進包上裝進
對昆蟲的癡迷―――――――――――――進入科學的殿堂
一心一意地追求,鍥而不舍地努力
裝滿昆蟲的衣袋教學設(shè)計
作為一小學位老師,我們要讓同學們聽得懂我們所講的內(nèi)容。所以大多數(shù)老師都會選擇制定一份教學計劃。這樣可以讓同學們很容易的聽懂所講的內(nèi)容,那你有沒有為了一個問題而去做過一份教案呢?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裝滿昆蟲的衣袋教學設(shè)計”,僅供您在工作和學習中參考。
裝滿昆蟲的衣袋
預(yù)設(shè)目標:
1、能正確、流利、有感情的朗讀課文。
2、在閱讀中體會法布爾對昆蟲的癡迷,領(lǐng)悟只有一心一意地追求、鍥而不舍地努力,才能獲得成功的道理。
3、學習描寫昆蟲的方法,培養(yǎng)學生觀察大自然與周圍世界的興趣。
教學重點、難點:
體會法布爾對昆蟲的癡迷,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課程資源的開發(fā)利用:
1、有關(guān)昆蟲的謎語。
2、法布爾圖象的投影片。
3、描寫蝴蝶的一首短詩。
課程實施過程:
課前游戲:
猜幾個關(guān)于昆蟲的謎語。
一、導入新課:
1、剛才的游戲中,我發(fā)現(xiàn)我們班的同學對昆蟲的了解還真不少!在上一堂課的學習中,我們認識了一位來自法國的世界著名的昆蟲學家,他就是法布爾。
2、(投影示法布爾圖)
瞧,這就是法布爾!你覺得他有什么特別的地方嗎?
(他的衣袋高高地鼓起)
3、這節(jié)課我們就繼續(xù)來學習第15課《裝滿昆蟲的衣袋》。
(板書課題)
二、學習課文,感受法布爾對昆蟲的癡迷。
1、打開課本,從課文中找一找哪些句子寫到了法布爾的衣袋?
知道這鼓鼓的衣袋里放著的是什么嗎?
從這兒你知道了什么?(相機板書:著迷迷戀癡迷)
2、法布爾是一個癡迷于昆蟲的人,寫人離不開寫事,默讀全文,想一想課文寫了幾件事反映出法布爾對昆蟲的癡迷?
(1)法布爾終于找到了歌唱家紡織娘;
(2)法布爾放鴨子后經(jīng)常去觀察昆蟲,雖遭父母責罵,依然癡迷于昆蟲。
3、小組學習:
投影學習要求:
a、自由讀2-10自然段,劃出讓你感覺到法布爾對昆蟲癡迷的句子;
b、把你劃出的句子讀給組內(nèi)同學聽,并說說你劃出它的理由,聽一聽別人對你的朗讀評價;
c、有其他的感受也可相互交流。
4、集體交流,相機指導朗讀。
沒用的玩意兒指什么?為什么加引號?
5、過渡:法布爾就是這樣一生癡迷于昆蟲的研究,他專心地觀察、探究昆蟲,常常忘了周圍的世界.父母的責罵也絲毫不能阻止他對昆蟲的迷戀.憑著這種癡迷的、契而不舍的精神,他走進了科的殿堂,成為了一位世界著名的有影響的昆蟲學家!
齊讀第11自然段。
6、再次投影示法布爾圖,同時出示句式:
看著法布爾鼓鼓的衣袋,我仿佛看到他。
現(xiàn)在請你想想課文為什么要用《裝滿昆蟲的衣袋》作題?
7、你從法布爾身上懂得了什么?學到了什么?
四、遷移訓練:
1、其實,只要你用心觀察,昆蟲是很可愛的,它們的外形就很有特點。
找出課文中描寫昆蟲的句子,讀一讀。
2、老師學了這篇課文后,也情不自禁地寫了幾句,想看看嗎?
投影:像指揮棒一樣靈活的觸角,
像鮮花一樣斑斕的翅膀,
像晨曦一樣輕盈的體態(tài)。
你翩翩飛舞著,
美麗了人們的視線
能看得出寫的是什么嗎?
3、課外,我們也觀察了昆蟲,也想來寫幾句嗎?
用一段話描寫一種昆蟲的外形。
4、交流。
五、課后作業(yè):
1、繼續(xù)觀察昆蟲的生活,完成一篇觀察日記。
2、有興趣的同學可以找《昆蟲記》讀一讀。
設(shè)計理念:
1、尊重學生的個性發(fā)展
閱讀是學生帶有個性的學習活動,每個學生由于其個人經(jīng)歷與知識閱歷的不同,面對相同的文字,產(chǎn)生的內(nèi)心體驗不盡相同。課在尊重學生獨特感受的基礎(chǔ)上,給學生充足的時間與文本的對話,使他們在總體把握文本的內(nèi)容,定下與文本對話的情感基調(diào)的基礎(chǔ)上,通過教師的不斷引導,使其在原有的基礎(chǔ)上不斷發(fā)展。
2、教會學生思考
蘇霍姆林斯基說:語文課,我只教會學生閱讀與思考。在一次次的形式多樣讀中,引導學生去領(lǐng)悟文字中間蘊藏的情感,思考文字背后的意義。從而獲得更多的內(nèi)心體驗,更完整、準確地理解課文內(nèi)容和表達自己的思考所得。
3、感悟與訓練并重
工具性與人文性的統(tǒng)一,是語文課程的基本特點。力求把感悟與訓練巧妙地融為一體,通過說話、引導、朗讀、想象、寫作等訓練,使學生的情感與作者的情感產(chǎn)生共鳴,主動地參與閱讀活動,使語言形式的掌握與內(nèi)容的感悟、情感的體驗相互交叉,有機結(jié)合,放飛學生的靈性!
五年級上冊《裝滿昆蟲的口袋》教案蘇教版
五年級上冊《裝滿昆蟲的口袋》教案蘇教版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教學目標1、學會本課7個生字,兩條綠線內(nèi)的4個生字只識不寫。理解由生字組成的詞語。
2、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
3、初步整體感知課文,理清脈絡(luò)。
集體備課預(yù)設(shè)個案調(diào)整
一、談話導入。
1、談話:請你們把手放進口袋,說一說你的口袋里放了些什么。
現(xiàn)在有一個人,他的口袋里道了昆蟲,你們奇怪嗎?
這個口袋里放了昆蟲的人是誰?他是哪兒人?他為什么要把昆蟲放進口袋里?大家讀一讀《裝滿昆蟲的衣袋》這篇課文就知道了。
2、板書課題。(個別讀、齊讀)
二、讀通讀順,整體感知。
1、自學課文。(按要求自學)
2、檢查自學情況。
(1)生字詞正音。
萊昂小溪紡織娘厲聲垃圾鳥棲蟲居蠕蟲嗬蝸牛
(2)釋詞。(討論交流)
縱橫鳥棲蟲居甜滋滋厲聲興致勃勃
3、指名分自然段朗讀課文。
4、理清文章脈絡(luò)。
(1)、各自輕讀課文,想一想文章的哪一部分是具體寫法布爾對昆蟲入迷的。
(2)、讀后在下面的括號里填上適當?shù)男蛱枴?/p>
第()自然段交代法布爾出生的時間、地點及他所居住的村子的自然環(huán)境。
第()自然段具體寫法布爾對昆蟲的著迷。
第()自然段對全文進行總結(jié)。
三、指導寫字。
1、出示生字,指導觀察。
2、指名交流難寫難記生字的記法和寫法。
“溪”,右邊中間不是絞絲旁。
3、范寫、學生描紅、臨寫。
4、展示評議。
五、作業(yè):
1、抄寫詞語。
2、朗讀課文。
第二課時
教學目標
1、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理解課文,讓學生從法布爾的故事中受到啟示,從小養(yǎng)成熱愛自然、熱愛科學的志趣。
集體備課預(yù)設(shè)個案調(diào)整
一精選語段,讀品悟?qū)憽?/p>
(一)、精讀第一段。
1、讀第一段,說說你讀懂了什么。(交流)
2、聯(lián)系全文想一想:這篇文章是緊緊扣住這段話中的哪句話來寫的?
3、齊讀第一段。
(二)、精讀第二段。
1、過渡:課文是怎樣具體寫“法布爾從小就對昆蟲非常著迷”的呢?我們現(xiàn)在就來學習第二段。
2、各自輕讀第二段,看看這一段可以分為幾層,各自寫的什么內(nèi)容。(第一層:2、3自然段,第二層:4——10自然段。)
3、學習第一層。
(1)指名讀第二層,你從中體會到什么?(各自談體會)
(2)重點研讀第二層。
①輕輕讀第4——10自然段,思考:這一部分哪里概括寫法布爾對昆蟲的入迷,哪里寫的是典型事例?
②默讀第4自然段,畫出法布爾對昆蟲入迷的句子,反復朗讀體會。
③說說文中的典型事例是分哪幾個過程來寫的。(裝——扔——裝)
④具體說說各是哪幾個自然段。
⑤讀讀第5自然段?!斑@一天,他還揀了好多的貝殼和彩色的石子,把兩個口袋塞得鼓鼓囊囊的”告訴我們什么?有沒有具體寫呢?是怎么寫的?
⑥畫出描寫法布爾喜愛昆蟲的語句。
⑦指名朗讀第5自然段,引導體會法布爾當時的思想感情。
(3)過渡:法布爾滿載而歸的時候,心情如何?回家以后又遇到什么情況,結(jié)果怎樣呢?
①“滿載而歸”是什么意思?課文中指的是什么?
②他滿載而歸的時候,心情怎樣?請你畫出有關(guān)的語句并朗讀。
③“父母突如其來的責罵”指的是怎么回事?
④課文是怎樣寫法布爾扔掉他口袋中的東西時的情景的?這些描寫充分表現(xiàn)了法布爾的什么心情?
⑤我們從第十自然段的哪些話中可以看出法布爾對昆蟲非常入迷呢?
⑥畫出相關(guān)語句后朗讀。
4、復習閱讀第二段,找出寫法布爾對昆蟲非常入迷的語句并閱讀。
(三)、精讀第三段。
齊讀第三段,談?wù)勀銓@兩句話的理解。
二、總結(jié)談話,升華主題。
1、這篇文章主要寫的是誰?突出寫了他的哪一個方面?
2、學習了這篇文章,我們懂得了一個什么道理?
3、討論:這篇文章為什么要用“裝滿昆蟲的衣袋”做題目?
4、“裝滿昆蟲的衣袋”是用一個人做的有代表性的事情做題目的。此外,還有什么命題方法嗎?
(1)用人物的話語做題目。
(2)用人名做題目。
三、布置作業(yè)。
1、有感情朗讀課文。
2、利用課余時間觀察昆蟲的活動,寫一篇觀察日記。
《裝滿昆蟲的衣袋》教學設(shè)計
《裝滿昆蟲的衣袋》教學設(shè)計
教學要求:
1.學會本課生字,理解生字組成的詞語。
2.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3.了解本課的命題方法及一般命題常識。
教學時間:三課時
第一課時
一、導入
二、學習生字詞
(1)法布爾住的那個小村子是什么樣子的?
(2)默讀課文,理解詞語:
甜滋滋:形容有甜味或感到幸福愉快。
厲聲:說話的聲音非常嚴厲。
褲兜:褲子上的口袋。
(3)字形分析。
(4)描紅。
(5)練寫生字詞。
2.理清課文層次。
各自輕聲讀全文,想一想文章的哪一部分是具體寫法布爾對昆蟲入迷的。
填序號:
第()自然段交代法布爾出生的時間、地點及他所居住的村子的自然環(huán)境。
第()自然段具體寫法布爾對昆蟲的著迷。
第()自然段對全文進行總結(jié)。
三、作業(yè)
1.完成課后習題3。
2.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
第二課時
一、復習檢查
1.字詞。
2.課文的第二段包括哪幾個自然段?(2-10)
二、講讀課文
1.第一段。
(1)讀全段,說說你讀懂了什么。
(2)聯(lián)系全文想一想:
這篇文章是緊緊扣住這段話中的哪句話來寫的?
齊讀第一段。
2.第二段
(1)各自輕聲讀全段,看看這一段可以分為幾層,各層寫什么。
(2)學習第一層
指名讀。教師敘述法布爾的父母尋找孩子的急切情況,著重引導學生從捉紡織娘的事例來體會對昆蟲的入迷程度。
(3)第二層
讀第二層,
思考:這一部分哪里概括寫法布爾對昆蟲的入迷,
哪里寫的是典型事例?
(4)說說典型事例是分哪幾個過程寫的。
(5)具體說說各是哪幾個自然段。
(6)讀第5自然段。:這一天,他還揀了好多的貝殼和彩色的石子,把兩個口袋里塞得鼓鼓囊囊的告訴我們什么?
(7)畫出寫法布爾喜愛昆蟲的語句。
(8)指名讀第5自然段,引導體會法布爾當時的思想感情。
三、作業(yè)
1.朗讀全文,做到流利、正確、有感情。
2.仔細閱讀6-11自然段,體會法布爾對昆蟲的入迷。
第三課時
一、提問
1.這篇文章是圍繞哪一句話來寫的?
2.為了捉到一只會唱歌的蟲子,他花了多少時間?
3.第4自然段中,哪些句子是寫法布爾對昆蟲入迷的,請你朗讀給大家聽聽。
4.先默讀第5自然段,找出詳寫法布爾捉一只小甲蟲情景的略寫揀許多貝殼等的句子,再分別讀給大家聽。
二、精讀課文
1.滿載而歸是什么意思?
(裝得滿滿地回來,比喻收獲很大)
課文里指的是什么?
(兩個衣袋里塞得鼓鼓囊囊的,都是一些昆蟲、石子、貝殼等)
2.他滿載而歸的時候,心情怎樣?
請你畫出有關(guān)的語句并朗讀。
3.父母突如其來的責罵指的是怎么一回事?
4.課文是怎樣寫法布爾扔他衣袋里東西時的情景的?
這些描寫充分表現(xiàn)了法布爾的什么心情?
(對昆蟲的喜愛)
5.我們從第10自然段的哪些話中可以看出法布爾對昆蟲非常入迷呢?
6.復習閱讀第二段,找出寫法布爾對昆蟲非常入迷的語句并朗讀。
7.齊讀第三段,談?wù)勀銓@兩句話的理解。
要點:一個人所以能夠有成就,與他對這項工作的熱愛緊密相連。
(著迷)
三、總結(jié)談話
1.這篇文章寫的誰?突出寫了他的哪一方面?
(對昆蟲非常入迷)
2.學了這篇文章,你懂得了一個什么道理?
(要想取得成功,只有一心一意地追求,鍥而不舍地努力)
四、討論
1.這篇文章為什么要用裝滿昆蟲的衣袋做題目?
2.裝滿昆蟲的衣袋是用一個人做的有代表性的事情做題目的。
此外,還有什么命題的方法嗎?
板書:
15裝滿昆蟲的衣袋
著迷
迷戀
濃厚興趣
15《裝滿昆蟲的衣袋》
作為大家敬仰的人民教師,要對每一堂課認真負責。因此,老師會想盡一切方法編寫一份學生易接受的教案。從而在之后的上課教學中井然有序的進行,你們見過哪些優(yōu)秀教師的小學教案嗎?為了讓您在使用時更加簡單方便,下面是小編整理的“15《裝滿昆蟲的衣袋》”,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15《裝滿昆蟲的衣袋》
預(yù)設(shè)目標:
1、能正確、流利、有感情的朗讀課文。
2、在閱讀中體會法布爾對昆蟲的癡迷,領(lǐng)悟只有一心一意地追求、鍥而不舍地努力,才能獲得成功的道理。
3、學習描寫昆蟲的方法,培養(yǎng)學生觀察大自然與周圍世界的興趣。
教學重點、難點:
體會法布爾對昆蟲的癡迷,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課程資源的開發(fā)利用:
1、有關(guān)昆蟲的謎語。
2、法布爾圖象的投影片。
3、描寫蝴蝶的一首短詩。
課程實施過程:
課前游戲:
猜幾個關(guān)于昆蟲的謎語。
一、導入新課:
1、剛才的游戲中,我發(fā)現(xiàn)我們班的同學對昆蟲的了解還真不少!在上一堂課的學習中,我們認識了一位來自法國的世界著名的昆蟲學家,他就是法布爾。
2、(投影示法布爾圖)
瞧,這就是法布爾!你覺得他有什么特別的地方嗎?
(他的衣袋高高地鼓起)
3、這節(jié)課我們就繼續(xù)來學習第15課《裝滿昆蟲的衣袋》。
(板書課題)
二、學習課文,感受法布爾對昆蟲的癡迷。
1、打開課本,從課文中找一找哪些句子寫到了法布爾的衣袋?
知道這鼓鼓的衣袋里放著的是什么嗎?
從這兒你知道了什么?(相機板書:著迷迷戀癡迷)
2、法布爾是一個癡迷于昆蟲的人,寫人離不開寫事,默讀全文,想一想課文寫了幾件事反映出法布爾對昆蟲的癡迷?
(1)法布爾終于找到了歌唱家紡織娘;
(2)法布爾放鴨子后經(jīng)常去觀察昆蟲,雖遭父母責罵,依然癡迷于昆蟲。
3、小組學習:
投影學習要求:
a、自由讀2-10自然段,劃出讓你感覺到法布爾對昆蟲癡迷的句子;
b、把你劃出的句子讀給組內(nèi)同學聽,并說說你劃出它的理由,聽一聽別人對你的朗讀評價;
c、有其他的感受也可相互交流。
4、集體交流,相機指導朗讀。
沒用的玩意兒指什么?為什么加引號?
5、過渡:法布爾就是這樣一生癡迷于昆蟲的研究,他專心地觀察、探究昆蟲,常常忘了周圍的世界.父母的責罵也絲毫不能阻止他對昆蟲的迷戀.憑著這種癡迷的、契而不舍的精神,他走進了科的殿堂,成為了一位世界著名的有影響的昆蟲學家!
齊讀第11自然段。
6、再次投影示法布爾圖,同時出示句式:
看著法布爾鼓鼓的衣袋,我仿佛看到他。
現(xiàn)在請你想想課文為什么要用《裝滿昆蟲的衣袋》作題?
7、你從法布爾身上懂得了什么?學到了什么?
四、遷移訓練:
1、其實,只要你用心觀察,昆蟲是很可愛的,它們的外形就很有特點。
找出課文中描寫昆蟲的句子,讀一讀。
2、老師學了這篇課文后,也情不自禁地寫了幾句,想看看嗎?
投影:像指揮棒一樣靈活的觸角,
像鮮花一樣斑斕的翅膀,
像晨曦一樣輕盈的體態(tài)。
你翩翩飛舞著,
美麗了人們的視線
能看得出寫的是什么嗎?
3、課外,我們也觀察了昆蟲,也想來寫幾句嗎?
用一段話描寫一種昆蟲的外形。
4、交流。
五、課后作業(yè):
1、繼續(xù)觀察昆蟲的生活,完成一篇觀察日記。
2、有興趣的同學可以找《昆蟲記》讀一讀。
設(shè)計理念:
1、尊重學生的個性發(fā)展
閱讀是學生帶有個性的學習活動,每個學生由于其個人經(jīng)歷與知識閱歷的不同,面對相同的文字,產(chǎn)生的內(nèi)心體驗不盡相同。課在尊重學生獨特感受的基礎(chǔ)上,給學生充足的時間與文本的對話,使他們在總體把握文本的內(nèi)容,定下與文本對話的情感基調(diào)的基礎(chǔ)上,通過教師的不斷引導,使其在原有的基礎(chǔ)上不斷發(fā)展。
2、教會學生思考
蘇霍姆林斯基說:語文課,我只教會學生閱讀與思考。在一次次的形式多樣讀中,引導學生去領(lǐng)悟文字中間蘊藏的情感,思考文字背后的意義。從而獲得更多的內(nèi)心體驗,更完整、準確地理解課文內(nèi)容和表達自己的思考所得。
3、感悟與訓練并重
工具性與人文性的統(tǒng)一,是語文課程的基本特點。力求把感悟與訓練巧妙地融為一體,通過說話、引導、朗讀、想象、寫作等訓練,使學生的情感與作者的情感產(chǎn)生共鳴,主動地參與閱讀活動,使語言形式的掌握與內(nèi)容的感悟、情感的體驗相互交叉,有機結(jié)合,放飛學生的靈性!
五年級語文上冊《裝滿昆蟲的衣袋》第一課時學案
老師在上課時經(jīng)常會遇到難解決的問題而耗費半節(jié)課的時間吧,所以大多數(shù)老師都會選擇制定一份教學計劃。這樣可以讓同學們很容易的聽懂所講的內(nèi)容,你們見過哪些優(yōu)秀教師的小學教案嗎?以下是小編為大家精心整理的“五年級語文上冊《裝滿昆蟲的衣袋》第一課時學案”,僅供參考,希望能為您提供參考!
五年級語文上冊《裝滿昆蟲的衣袋》第一課時學案
【教材分析】
這是一篇記敘文,主要敘述了昆蟲學家法布爾小時候的兩件事。兒時的法布爾對昆蟲充滿了好奇,在一天傍晚,他獨自尋找“紡織娘”,忘記了回家;八九歲時去放鴨子,他卻花了大量時間觀察昆蟲并把捉到的蟲子裝在了衣袋里,父親的責罵也沒有改變他對昆蟲的迷戀。課文并沒有寫法布爾是怎么成為一名昆蟲學家的,而是記敘了他小時候?qū)π∠x子非常著迷的兩件事。本課的教學重點和難點就是:從學生有限的生活積淀和自身的閱讀體驗出發(fā),引導學生緊扣文中描寫法布爾迷戀昆蟲的重點語句,在讀中一步步走進人物內(nèi)心,走進人物的精神世界。
【學習目標】
1.學習課文生字新詞,運用恰當?shù)睦斫庠~語的方法理解“鳥棲蟲居、滿載而歸、怒氣沖沖、興致勃勃”等詞的意思。
2.能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練習有感情地朗讀第三、五、九自然段。
3.通過仔細品讀課文對法布爾迷戀昆蟲具體描寫的事例,體會法布爾對昆蟲的著迷。
4.學習文中描寫昆蟲(紡織娘、小甲蟲)的方法,并仿寫。
5.領(lǐng)會作者以“裝滿昆蟲的衣袋”為題之妙,并在今后寫人的習作中學習模仿運用。
6.從法布爾的故事中受到啟示,從小養(yǎng)成善于觀察、善于發(fā)現(xiàn)的好習慣,培養(yǎng)熱愛自然、熱愛科學的志趣。
【學習重難點】
1.通過仔細品讀課文對法布爾迷戀昆蟲具體描寫的事例,體會法布爾對昆蟲的著迷。
2.領(lǐng)會作者以“裝滿昆蟲的衣袋”為題之妙,并在今后寫人的習作中學習模仿運用。
3.從法布爾的故事中受到啟示,從小養(yǎng)成善于觀察、善于發(fā)現(xiàn)的好習慣,培養(yǎng)熱愛自然、熱愛科學的志趣。
第一課時
【課時目標】
1.學習課文生字新詞。運用恰當理解詞語的方法理解“鳥棲蟲居、滿載而歸、怒氣沖沖、興致勃勃”等詞的意思。
2.能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
3.通過朗讀課文對法布爾迷戀昆蟲的事例,體會法布爾對昆蟲的著迷。
4.體會“著迷、迷戀、癡迷”詞義上的差別。
【預(yù)習導學】
1.自學本課生字表,按要求做記錄。
需注意的生字讀音有(先寫字,再寫讀音):
需注意字形的生字有:
請?zhí)貏e關(guān)注“圾”在“垃圾”這個詞中讀。“鳥棲蟲居”中的“棲”的讀音是?!皾M載而歸”中的“載”是多音字,在這個詞中的讀音是,它還有一個讀音是,用這個讀音可組成的詞是。
2.將下列詞語填寫完整,并記一記。
鳥蟲五彩怒氣興致
而歸甜鼓鼓
3.根據(jù)課文內(nèi)容填空:法布爾從小就對小蟲子非常,父母的責
罵絲毫也沒能阻止法布爾對昆蟲的,正是這種對昆蟲的,
把法布爾引進了科學的殿堂。
家長簽字教師評價
【當堂訓練】
1.完成習字冊
2.課文中用了哪兩件事來表現(xiàn)法布爾對昆蟲非常的著迷?
第一件:
第二件:
教師評價
【鞏固訓練】
1.讀拼音,在橫線上填上恰當?shù)淖帧?/p>
(1)dú:中書立(2)fǎng:訪織模
(3)diàn:商堂器
2.課文第一自然段中用了哪三個四個字的詞語來描寫法布爾小時候生活的環(huán)境,你覺得那兒的環(huán)境怎么樣?請你也用三個四字詞語來描寫以下你家周圍的環(huán)境或?qū)W校的環(huán)境吧(寫成一句完整的話)!
教師評價
《裝滿昆蟲的衣袋》教案之二
一、教材分析
這是一篇記敘文,主要敘述了昆蟲學家法布爾小時候的兩件事。兒時的法布爾對昆蟲充滿了好奇,在一天傍晚,他獨自尋找紡織娘,忘記了回家;八九歲時去放鴨子,他卻花了大量時間觀察昆蟲并把捉到的蟲子裝在了衣袋里,父親的責罵也沒有改變他對昆蟲的迷戀。課文并沒有寫法布爾是怎么成為一名昆蟲學家的,而是記敘了他小時候?qū)π∠x子非常著迷的兩件事。這是課文的重點。
二、教學目標
1、要讓學生從法布爾的故事中受到啟示,從小養(yǎng)成善于觀察、善于發(fā)現(xiàn)的好習慣,培養(yǎng)熱愛自然、熱愛科學的志趣。
2、從課文的具體描寫中體會出法布爾對昆蟲的著迷。
3、學會搜集資料,通過課外資料的補充,使學生的情感得到進一步延伸,使課文內(nèi)容得到進一步拓展。
4、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三、教學構(gòu)想
讀著《裝滿昆蟲的口袋》,一個迷戀昆蟲的孩子躍然紙上。為了捉到紡織娘,他鍥而不舍地尋找了三天;爸爸叫他放鴨子,他卻一動不動地趴在岸邊,靜靜地觀察奇妙的生物世界。正是憑著這種濃厚的興趣,他成為了一個偉大的昆蟲學家。讀著讀著,我們會不由自主地被這個孩子所吸引。
在閱讀法布爾所寫的《昆蟲記》時,我們驚奇地看到,法布爾用流暢的語言、生動的描述、詼諧的語調(diào),把一個個昆蟲寫得栩栩如生,引人入勝,讓我們情不自禁、興趣盎然地隨著他漫游于昆蟲的王國。
在讀法布爾的傳記時,我們看到了許多令人感動的細節(jié)。不論是在童年還是在后來的日子中,他始終是那么迷戀昆蟲。
讀完這一切,我們真的想說:興趣的確是最好的老師呀!
在教學時,我努力想把一個真實的法布爾全面地展現(xiàn)在學生眼前。在本課,我引導學生感受法布爾對昆蟲的迷戀,但在平時的教學中,學生常常是人在文中,神在文外。因此,教學本課的重點和難點就是:根據(jù)文本的特點,引導學生體味語言,拉近學生與文本之間的距離,走進法布爾的內(nèi)心世界。
教學設(shè)計力求體現(xiàn)以下二點:其一,引導學生進入情景,激發(fā)學生的內(nèi)在情感,激活學生的讀書需求,使師、生、文本之間進行和諧的對話。其二,充分利用學生課前搜集的資料,把法布爾這位偉大的昆蟲學家多層面地展現(xiàn)在學生面前,既有小時候觀察昆蟲的癡迷,也有以后一如既往對昆蟲的迷戀;既驚嘆于他對科學的執(zhí)著,也欽佩他優(yōu)美的文筆、流暢的語言。學生學完后,腦海中留下的,除了對課文的全面感知,還有對法布爾的深深欽佩。
教學重點
從學生有限的生活積淀和自身的閱讀體驗出發(fā),引導學生緊扣文中描寫法布爾迷戀昆蟲的重點語句,在讀中一步步走進人物內(nèi)心,走進人物的精神世界。
課前準備:
學生預(yù)習課文,熟讀課文,并搜集相關(guān)資料。
四、教學流程
(一)、交流資料,,激發(fā)興趣,引入新課
1、聽一段錄音:《昆蟲記》中的一個片斷螳螂捕食蝗蟲
2、聽了這個片斷,你的眼前出現(xiàn)了一幅怎樣的畫面?
這是法國昆蟲學家法布爾所寫的《昆蟲記》中的一個片斷。.
3、你們對法布爾有什么了解嗎?
(學生課前已搜集了很多關(guān)于法布爾的資料,對法布爾的事跡有了大致了解。)
4、你是通過什么方法搜集到資料的?
(通過生生之間的交流,拓寬學生的思路,讓學生了解資料的獲得有多種方法:到圖書館查閱.上網(wǎng)查詢等等。)
5、為什么法布爾會取得這樣的成就呢?相信我們讀了這個故事就會明白。.
出示課題::裝滿昆蟲的口袋
指名讀、齊讀課題
(通過《昆蟲記》中的一個片斷引入,使學生感受到法布爾富有詩意的語言和他敏銳的觀察力。當學生互相交流了搜集到的關(guān)于法布爾的資料后,對法布爾就有了更加全面的認識,從而增強了學習本課的興趣。)
(二)、初讀課文,掃清生字障礙
1、學生自讀課文,要求:字音讀準,課文讀通
2、指名分自然段讀課文,讀后學生進行評議,評議重點是生字字音是否讀準
3、教師出示重點詞卡檢查:濃厚、訓斥、迷戀、怒氣沖天。
(本環(huán)節(jié)設(shè)計是根據(jù)學生的發(fā)展規(guī)律,通過自學、學生之間的評議及教師的指導,幫助學生掃除生字障礙)
(三)、整體感知,了解課文的大致內(nèi)容
1、生默讀課文,邊讀邊想:對小時候的法布爾有哪些了解?誰能用最簡單的話說一說。
2、通過剛才的讀書,同學們對法布爾有了初步的了解,現(xiàn)在讓我們走進課文,相信同學們對法布爾會有更多的認識。
(學生在初讀課文之后對法布爾有了初步了解,對課文大致內(nèi)容有了整體感知)
(四)、品讀課文,自主感悟
1、自由讀2、3段。
你們對法布爾有哪些了解?
說明:依據(jù)學生當時的讀書感受和情感表達的需要,教師結(jié)合重點做相機的調(diào)控。師生共讀、共議。交流的重點內(nèi)容及過程如下:
生:我覺得法布爾觀察昆蟲很著迷。我是從一天傍晚,暮色籠罩了田野,爸爸媽媽忙完了農(nóng)活,發(fā)現(xiàn)法布爾不見了。不由得著急起來,在田野上高聲呼喊兒子。這句話看出來的,他為了觀察昆蟲,居然連回家都忘了。
生:我從三天前,法布爾就告訴媽媽,花叢里經(jīng)常傳出一種動聽的聲音,不知是誰在唱歌。現(xiàn)在,他終于找了這位歌唱家。這一句感受到法布爾很執(zhí)著,三天前聽到的聲音,現(xiàn)在仍在尋找。我從終于這個詞感受到他找到這只紡織娘是很不容易的。
師:你們想想,為了找到這只紡織娘,法布爾可能遇到了哪些困難?他是怎么克服的?
生:草叢里的小蟲子叮咬他,他又疼又癢,但為了不驚動紡織娘,他忍著一動不動。
生:他發(fā)現(xiàn)紡織娘了,猛地往前一撲,可紡織娘一下蹦走了,法布爾膝蓋都摔破了。
生:三天前,法布爾發(fā)現(xiàn)了這只紡織娘,連續(xù)三天,他每天都早早地蹲在草叢中,觀察著它,常常連晚飯都忘了吃。
師:你們的描述讓老師好像看到了當時的情景,法布爾捉住這只紡織娘的確是不容易呀。你們能把這種很不容易的感覺讀出來嗎?
學生練讀2、3段(從學生讀書的語氣中可以聽出他們對三天前終于這些重點詞都有了較深的感悟。)
師:看你們讀得這么投入,老師也想和你們一塊兒讀了,行嗎?(學生很高興)
師讀第二段,加上錄音(呼喊的聲音):法布爾!法布爾!法布爾!
生讀法布爾的話媽媽,我在這兒呢!瞧,我抓住了那只會唱歌的蟲子!
師:這只蟲子真可愛!三天前,你就告訴媽媽,花叢里經(jīng)常傳來一種動聽的聲音,不知是誰在唱歌,原來是它呀!你是怎么找到這位歌唱家的?
生:我在草叢中趴了三天,才抓到了它。
師:看來,找到這位歌唱家可真不容易呀!難怪你這么高興呢!
生練讀法布爾的話。(學生一個個興高采烈,有的情不自禁地加上動作,好像真的捏著那只好不容易捉來的紡織娘。)
(教師積極創(chuàng)設(shè)對話情境,入情入境地與學生對話,激發(fā)起學生對話的欲望與熱情,在對話中學生自然地走進文本,與法布爾共同感受捉紡織娘的辛苦,捉住紡織娘的那份喜悅,所呈現(xiàn)的是師、生、文本之間平等對話的美麗場景。)
學生練讀2、3段
齊讀2、3段
師:法布爾就是這樣,對大自然充滿了濃厚的興趣。
出示第一段齊讀第一段
(采用變序設(shè)計,立體解讀文本,第一段并不需過多地講解,只是當學生通過這件事更深地了解了法布爾對昆蟲的迷戀后,再讀第一段,實際上就是把學生零散的印象進行了歸納,但一切又盡在不言中。)
2、法布爾的故事可多啦!
請同學們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讀4、5、6段,可以默讀,可以小聲讀,也可以大聲讀,劃出自己感受最深的一個句子,寫上批注,并多讀幾遍。
學生依照自己的情感體驗,讀自己感受最深的句子,并說說使自己感受深刻的原因。
根據(jù)學生發(fā)言,教師相機出示句子:
(1)每到早晨,法布爾把鴨子趕進池塘后,就一動不動地趴在岸邊,靜靜地觀察奇妙的生物世界。
師相機指導:看看書上的插圖,想一想,法布爾趴在岸上,都觀察到了哪些有趣的自然現(xiàn)象?
(2)他小心翼翼地把甲蟲拾起來,放進一個蝸牛殼里,打算回家再好好欣賞這珍珠一般的寶貝。
師(相機互動交流)我覺得這一句有些問題,我想改一下:打算回家再好好欣賞這小小的甲蟲。因為我覺得小甲蟲怎么能比作珍珠呢?
(引導學生走進法布爾的內(nèi)心世界,相機指導讀好這一句。)
(3)夕陽快下山時,法布爾口袋里裝著放甲蟲的蝸牛殼,歡歡喜喜地趕著鴨子回家了。
法布爾就是這樣的一個孩子,家人的訓斥并沒有削弱他對昆蟲的迷戀,大自然中的一切在他眼中都是那么神秘,那么美好。(引入第一段)
齊讀第一段話。
(在對法布爾對昆蟲的癡迷有了更清晰的認識后,再次回到第一段,讓學生真切感受到法布爾對大自然有著濃厚的興趣,并在不知不覺中領(lǐng)悟到第一段在文中是起著總起的作用)
爸爸的訓斥削弱了法布爾對昆蟲的迷戀嗎?
自讀最后一段。
大家預(yù)習時搜集了很多法布爾的有關(guān)資料,資料中有許多關(guān)于法布爾迷戀昆蟲的事例,誰能給大家介紹一下?
生交流法布爾迷戀昆蟲的有關(guān)資料。
師補充資料:法布爾受到國王接見時竟覺得國王和大臣都很像鞘翅目昆蟲。
法布爾研究昆蟲到了如癡如醉的地步,指名讀、齊讀第一句話。
(這部分語言比較簡潔概括,為學生自己創(chuàng)生語言提供了較大空間。教學中,通過資料的交流,使學生對迷戀這個詞有了深刻印象的感悟)
正是這種興趣,把法布爾引進科學的殿堂,使他了解了昆蟲的世界,甚至了解昆蟲的內(nèi)心世界。
聽一段《昆蟲記》的錄音花金龜?shù)膬?nèi)心世界
他用自己的筆給人們呈現(xiàn)了一個多姿多彩的昆蟲世界,展現(xiàn)出了昆蟲世界的奇妙。
師:(配樂)法布爾的一生,是為昆蟲的一生,他一生為蟲子寫出了十卷大部頭的書,這些寫蟲子的書一版再版,先后被翻譯成了五十多種文字,直到百年之后還在讀書界引起了一次又一次的轟動,這不能不被稱為奇跡中的奇跡。他取得的成就,是血汗的結(jié)晶,是辛勤勞動的結(jié)果,是仔細觀察的收獲,是深入研究的探察的花朵,更是勤于總結(jié)的果實??!
齊讀最后一段
(在音樂聲中,教師充滿詩意的小結(jié)、飽含深情的話語使學生沉浸在一種美好的情境中,這一環(huán)節(jié),把課內(nèi)知識與課外知識巧妙地結(jié)合在一起,使學生學習情感體驗得到自然延伸。)
(五)、拓展引申文本,追求超越升華
1、再讀課題,文章為什么要取這個題目?
2、如果要你為法布爾設(shè)計一個雕像,你準備怎樣設(shè)計?
(教學首尾呼應(yīng),形成情感體驗的磁場,使學生的情感受到熏陶和感染。)
3、出示: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對某件事情產(chǎn)生了興趣,我們就會全身心地投入進去,做得那么有滋有味,興趣盎然,忘記了周圍的一切,甚至忘記了自己。
齊讀
這是法布爾的精心獨白,相信對我們同學們也會有所啟迪。
(讓學生從書本中走出來,去生發(fā),去拓展,去創(chuàng)造,跳出文本看世界,使學生受到法布爾細致觀察、嚴謹治學的精神的熏陶和感染)
4、作業(yè):讀法布爾的《昆蟲記》,辦一個主題展覽
(在教學中力求多角度拓展學生學習課文的渠道,讓學生學習語言的同時,運用語言,才能不斷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yǎng)。)
《裝滿昆蟲的衣袋》教案之四
教學要求:
1.學會本課生字,理解生字組成的詞語。
2.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3.了解本課的命題方法及一般命題常識。
教學時間:
三課時
第一課時
一、導入
二、學習生字詞
(1)法布爾住的那個小村子是什么樣子的?
(2)默讀課文,理解詞語:
甜滋滋:形容有甜味或感到幸福愉快。
厲聲:說話的聲音非常嚴厲。
褲兜:褲子上的口袋。
(3)字形分析。
(4)描紅。
(5)練寫生字詞。
2.理清課文層次。
各自輕聲讀全文,想一想文章的哪一部分是具體寫法布爾對昆蟲入迷的。
填序號:
第()自然段交代法布爾出生的時間、地點及他所居住的村子的自然環(huán)境。
第()自然段具體寫法布爾對昆蟲的著迷。
第()自然段對全文進行總結(jié)。
三、作業(yè)
1.完成課后習題3。
2.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
第二課時
一、復習檢查
1.字詞。
2.課文的第二段包括哪幾個自然段?(2-10)
二、講讀課文
1.第一段。
(1)讀全段,說說你讀懂了什么。
(2)聯(lián)系全文想一想:
這篇文章是緊緊扣住這段話中的哪句話來寫的?
齊讀第一段。
2.第二段
(1)各自輕聲讀全段,看看這一段可以分為幾層,各層寫什么。
(2)學習第一層
指名讀。教師敘述法布爾的父母尋找孩子的急切情況,著重引導學生從捉紡織娘的事例來體會對昆蟲的入迷程度。
(3)第二層
讀第二層,
思考:這一部分哪里概括寫法布爾對昆蟲的入迷,
哪里寫的是典型事例?
(4)說說典型事例是分哪幾個過程寫的。
(5)具體說說各是哪幾個自然段。
(6)讀第5自然段。:這一天,他還揀了好多的貝殼和彩色的石子,把兩個口袋里塞得鼓鼓囊囊的告訴我們什么?
(7)畫出寫法布爾喜愛昆蟲的語句。
(8)指名讀第5自然段,引導體會法布爾當時的思想感情。
三、作業(yè)
1.朗讀全文,做到流利、正確、有感情。
2.仔細閱讀6-11自然段,體會法布爾對昆蟲的入迷。
第三課時
一、提問
1.這篇文章是圍繞哪一句話來寫的?
2.為了捉到一只會唱歌的蟲子,他花了多少時間?
3.第4自然段中,哪些句子是寫法布爾對昆蟲入迷的,請你朗讀給大家聽聽。
4.先默讀第5自然段,找出詳寫法布爾捉一只小甲蟲情景的略寫揀許多貝殼等的句子,再分別讀給大家聽。
二、精讀課文
1.滿載而歸是什么意思?
(裝得滿滿地回來,比喻收獲很大)
課文里指的是什么?
(兩個衣袋里塞得鼓鼓囊囊的,都是一些昆蟲、石子、貝殼等)
2.他滿載而歸的時候,心情怎樣?
請你畫出有關(guān)的語句并朗讀。
3.父母突如其來的責罵指的是怎么一回事?
4.課文是怎樣寫法布爾扔他衣袋里東西時的情景的?
這些描寫充分表現(xiàn)了法布爾的什么心情?
(對昆蟲的喜愛)
5.我們從第10自然段的哪些話中可以看出法布爾對昆蟲非常入迷呢?
6.復習閱讀第二段,找出寫法布爾對昆蟲非常入迷的語句并朗讀。
7.齊讀第三段,談?wù)勀銓@兩句話的理解。
要點:一個人所以能夠有成就,與他對這項工作的熱愛緊密相連。
(著迷)
三、總結(jié)談話
1.這篇文章寫的誰?突出寫了他的哪一方面?
(對昆蟲非常入迷)
2.學了這篇文章,你懂得了一個什么道理?
(要想取得成功,只有一心一意地追求,鍥而不舍地努力)
四、討論
1.這篇文章為什么要用裝滿昆蟲的衣袋做題目?
2.裝滿昆蟲的衣袋是用一個人做的有代表性的事情做題目的。
此外,還有什么命題的方法嗎?
板書:
15
裝滿昆蟲的衣袋
著迷
迷戀
濃厚興趣
五年級語文上冊《裝滿昆蟲的衣袋》第二課時學案
每一位任課老師,為了能夠給學生給一個最簡單易懂的教學思路。有的老師會在很久之前就精心制作一份教學計劃。在上課時遇到各種教學問題都能夠快速解決,那么老師怎樣寫才會喜歡聽課呢?下面是由小編為大家整理的“五年級語文上冊《裝滿昆蟲的衣袋》第二課時學案”,希望對您的工作和生活有所幫助。
五年級語文上冊《裝滿昆蟲的衣袋》第二課時學案第二課時
【課時目標】
1.練習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通過仔細品讀課文對法布爾迷戀昆蟲具體描寫的事例,體會法布爾對昆蟲的著迷。
3.學習文中描寫昆蟲(小甲蟲)的方法,并仿寫。
4.領(lǐng)會作者以“裝滿昆蟲的衣袋”為題之妙,并在今后寫人的習作中學習模仿運用。
5.從法布爾的故事中受到啟示,從小養(yǎng)成善于觀察、善于發(fā)現(xiàn)的好習慣,培養(yǎng)熱愛自然、熱愛科學的志趣。
【溫故導學】
1.抄寫課后練習2的詞語(一遍)。
2.查閱詞典,寫出以下兩組詞的意思,再細細比較一下每組詞意思上的細微差別,完成填空。
(1)責罵:責備:
這兩個詞中,讓人感覺受到批評的程度更重,因為
。
(2)著迷:迷戀:
癡迷:
這三個詞分別出現(xiàn)在課文的開頭和結(jié)尾,它們在文中出現(xiàn)的順序
(能不能)換一換,原因是
。
家長簽字教師評價
【當堂訓練】
1.模仿文中對甲蟲描寫的句子,寫一寫大屏幕中出現(xiàn)的昆蟲(選擇一種)。例句:這只甲蟲比櫻桃還要小,顏色比藍天還要藍。
2.課文為什么要用“裝滿昆蟲的衣袋”作題目?
教師評價
【鞏固訓練】
閱讀課文片段,按要求答題。
八九歲的時候,父親叫他去放鴨子。他把鴨子趕進池塘以后,就去水邊逮蝴蝶,捉甲蟲,或是蹲下來靜靜地觀察奇妙的水底世界:漂亮的螺殼、來回穿梭的游魚、五彩繽紛的蠕蟲……
有一次,法布爾正在細心地觀察周圍的一切,忽然,一只閃爍著金屬光澤的小甲蟲從他眼前掠過?!班?,真漂亮!”他邊叫邊用小手撲過去,敏捷地捉住了它。這只甲蟲比櫻桃還要小,顏色比藍天還要藍。法布爾高興極了。他把這個小寶貝放進蝸牛殼里,包上樹葉,裝進自己的衣袋,打算回家后再好好欣賞。這一天,他還撿了好多的貝殼和彩色的石子,把兩個衣袋塞得鼓鼓囊囊的。
1.在正確的讀音下面畫“——”。
蠕(rúnú)蟲掠(luènuè)過塞(sāisài)滿
2.在括號中填上合適的詞語。
()的游魚()的蠕蟲()的水底世界
()的()()的()
3.讀劃“——”的語句,寫出自己的感悟。
4.法布爾的衣袋里可能裝有、、、、
……“塞得鼓鼓囊囊的”說明
【課后閱讀】請閱讀《昆蟲記》,并做好閱讀摘抄。班級將舉行《昆蟲記》讀書會活動。
教師評價
《裝滿昆蟲的衣袋》教案之一
預(yù)設(shè)目標:
1、能正確、流利、有感情的朗讀課文。
2、在閱讀中體會法布爾對昆蟲的癡迷,領(lǐng)悟只有一心一意地追求、鍥而不舍地努力,才能獲得成功的道理。
3、學習描寫昆蟲的方法,培養(yǎng)學生觀察大自然與周圍世界的興趣。
教學重點、難點:
體會法布爾對昆蟲的癡迷,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課程資源的開發(fā)利用:
1、有關(guān)昆蟲的謎語。
2、法布爾圖象的投影片。
3、描寫蝴蝶的一首短詩。
課程實施過程:
課前游戲:
猜幾個關(guān)于昆蟲的謎語。
一、導入新課:
1、剛才的游戲中,我發(fā)現(xiàn)我們班的同學對昆蟲的了解還真不少!在上一堂課的學習中,我們認識了一位來自法國的世界著名的昆蟲學家,他就是法布爾。
2、(投影示法布爾圖)
瞧,這就是法布爾!你覺得他有什么特別的地方嗎?
(他的衣袋高高地鼓起)
3、這節(jié)課我們就繼續(xù)來學習第15課《裝滿昆蟲的衣袋》。
(板書課題)
二、學習課文,感受法布爾對昆蟲的癡迷。
1、打開課本,從課文中找一找哪些句子寫到了法布爾的衣袋?
知道這鼓鼓的衣袋里放著的是什么嗎?
從這兒你知道了什么?(相機板書:著迷迷戀癡迷)
2、法布爾是一個癡迷于昆蟲的人,寫人離不開寫事,默讀全文,想一想課文寫了幾件事反映出法布爾對昆蟲的癡迷?
(1)法布爾終于找到了歌唱家紡織娘;
(2)法布爾放鴨子后經(jīng)常去觀察昆蟲,雖遭父母責罵,依然癡迷于昆蟲。
3、小組學習:
投影學習要求:
a、自由讀2-10自然段,劃出讓你感覺到法布爾對昆蟲癡迷的句子;
b、把你劃出的句子讀給組內(nèi)同學聽,并說說你劃出它的理由,聽一聽別人對你的朗讀評價;
c、有其他的感受也可相互交流。
4、集體交流,相機指導朗讀。
沒用的玩意兒指什么?為什么加引號?
5、過渡:法布爾就是這樣一生癡迷于昆蟲的研究,他專心地觀察、探究昆蟲,常常忘了周圍的世界.父母的責罵也絲毫不能阻止他對昆蟲的迷戀.憑著這種癡迷的、契而不舍的精神,他走進了科的殿堂,成為了一位世界著名的有影響的昆蟲學家!
齊讀第11自然段。
6、再次投影示法布爾圖,同時出示句式:
看著法布爾鼓鼓的衣袋,我仿佛看到他。
現(xiàn)在請你想想課文為什么要用《裝滿昆蟲的衣袋》作題?
7、你從法布爾身上懂得了什么?學到了什么?
四、遷移訓練:
1、其實,只要你用心觀察,昆蟲是很可愛的,它們的外形就很有特點。
找出課文中描寫昆蟲的句子,讀一讀。
2、老師學了這篇課文后,也情不自禁地寫了幾句,想看看嗎?
投影:像指揮棒一樣靈活的觸角,
像鮮花一樣斑斕的翅膀,
像晨曦一樣輕盈的體態(tài)。
你翩翩飛舞著,
美麗了人們的視線
能看得出寫的是什么嗎?
3、課外,我們也觀察了昆蟲,也想來寫幾句嗎?
用一段話描寫一種昆蟲的外形。
4、交流。
五、課后作業(yè):
1、繼續(xù)觀察昆蟲的生活,完成一篇觀察日記。
2、有興趣的同學可以找《昆蟲記》讀一讀。
設(shè)計理念:
1、尊重學生的個性發(fā)展
閱讀是學生帶有個性的學習活動,每個學生由于其個人經(jīng)歷與知識閱歷的不同,面對相同的文字,產(chǎn)生的內(nèi)心體驗不盡相同。課在尊重學生獨特感受的基礎(chǔ)上,給學生充足的時間與文本的對話,使他們在總體把握文本的內(nèi)容,定下與文本對話的情感基調(diào)的基礎(chǔ)上,通過教師的不斷引導,使其在原有的基礎(chǔ)上不斷發(fā)展。
2、教會學生思考
蘇霍姆林斯基說:語文課,我只教會學生閱讀與思考。在一次次的形式多樣讀中,引導學生去領(lǐng)悟文字中間蘊藏的情感,思考文字背后的意義。從而獲得更多的內(nèi)心體驗,更完整、準確地理解課文內(nèi)容和表達自己的思考所得。
3、感悟與訓練并重
工具性與人文性的統(tǒng)一,是語文課程的基本特點。力求把感悟與訓練巧妙地融為一體,通過說話、引導、朗讀、想象、寫作等訓練,使學生的情感與作者的情感產(chǎn)生共鳴,主動地參與閱讀活動,使語言形式的掌握與內(nèi)容的感悟、情感的體驗相互交叉,有機結(jié)合,放飛學生的靈性!
《裝滿昆蟲的衣袋》教案之三
一.教學目標:
知識:學會本課7個生字,兩條綠線內(nèi)的4個生字只識不寫。理解由生字組成的詞語。
技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情感:讓學生從法布爾的故事中受到啟示,從小養(yǎng)成熱愛自然、熱愛科學的志趣。
二.教學重點、難點:
1.從閱讀課文第二段中受到感染,從小養(yǎng)成愛科學、愛自然的志趣。
2.了解本文的命題方法和一般命題常識。
三.教具準備:生字卡片、投影、課文錄音
四.教學時間:2課時。
五.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教學目標:
1.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
2.學會本課7個生字,兩條綠線內(nèi)的4個生字只識不寫。理解由生字組成的詞語。
二.教學過程:
(一)導入。
1.談話:請你們把手放進口袋,說一說你的口袋里放了些什么。
現(xiàn)在有一個人,他的口袋里道了昆蟲,你們奇怪嗎?
這個口袋里放了昆蟲的人是誰?他是哪兒人?他為什么要把昆蟲放進口袋里?大家讀一讀《裝滿昆蟲的衣袋》這篇課文就知道了。
2.板書課題。(個別讀、齊讀)
(二)初讀課文。
1.自學課文。(按要求自學)
2.檢查自學情況。
(1)生字詞正音。
萊昂小溪紡織娘厲聲垃圾鳥棲蟲居蠕蟲嗬蝸牛
(2)釋詞。(討論交流)
小溪縱橫鳥棲蟲居甜滋滋厲聲褲兜中毒
3.指名分自然段朗讀課文。
(二)理清文章脈絡(luò)。
1.各自輕讀課文,想一想文章的哪一部分是具體寫法布爾對昆蟲入迷的。
2.讀后在下面的括號里填上適當?shù)男蛱枴?/p>
第()自然段交代法布爾出生的時間、地點及他所居住的村子的自然環(huán)境。
第()自然段具體寫法布爾對昆蟲的著迷。
第()自然段對全文進行總結(jié)。
(三)指導寫字。
1.出示生字,指導觀察。
2.指名交流難寫難記生字的記法和寫法。
溪,右邊中間不是絞絲旁。
3.范寫、學生描紅、臨寫。
4.展示評議。
(四)作業(yè):
1.抄寫詞語。
2.朗讀課文。
第二課時
一.教學目標:
1.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學生從法布爾的故事中受到啟示,從小養(yǎng)成熱愛自然、熱愛科學的志趣。
3.了解本文的命題方法和一般命題常識。
二.教學過程:
(一)精讀第一段。
1.讀第一段,說說你讀懂了什么。(交流)
2.聯(lián)系全文想一想:這篇文章是緊緊扣住這段話中的哪句話來寫的?
3.齊讀第一段。
(二)精讀第二段。
1.過渡:課文是怎樣具體寫法布爾從小就對昆蟲非常著迷的呢?我們現(xiàn)在就來學習第二段。
2.各自輕讀第二段,看看這一段可以分為幾層,各自寫的什么內(nèi)容。(第一層:2、3自然段,第二層:410自然段。)
3.學習第一層。
(1)指名讀第二層,你從中體會到什么?(各自談體會)
(2)重點研讀第二層。
①輕輕讀第410自然段,思考:這一部分哪里概括寫法布爾對昆蟲的入迷,哪里寫的是典型事例?
②默讀第4自然段,畫出法布爾對昆蟲入迷的句子,反復朗讀體會。
③說說文中的典型事例是分哪幾個過程來寫的。(裝扔裝)
④具體說說各是哪幾個自然段。
⑤讀讀第5自然段。這一天,他還揀了好多的貝殼和彩色的石子,把兩個口袋塞得鼓鼓囊囊的告訴我們什么?有沒有具體寫呢?是怎么寫的?
⑥畫出描寫法布爾喜愛昆蟲的語句。
⑦指名朗讀第5自然段,引導體會法布爾當時的思想感情。
(3)過渡:法布爾滿載而歸的時候,心情如何?回家以后又遇到什么情況,結(jié)果怎樣呢?
①滿載而歸是什么意思?課文中指的是什么?
②他滿載而歸的時候,心情怎樣?請你畫出有關(guān)的語句并朗讀。
③父母突如其來的責罵指的是怎么回事?
④課文是怎樣寫法布爾扔掉他口袋中的東西時的情景的?這些描寫充分表現(xiàn)了法布爾的什么心情?
⑤我們從第十自然段的哪些話中可以看出法布爾對昆蟲非常入迷呢?
⑥畫出相關(guān)語句后朗讀。
4.復習閱讀第二段,找出寫法布爾對昆蟲非常入迷的語句并閱讀。
(三)精讀第三段。
齊讀第三段,談?wù)勀銓@兩句話的理解。
(四)總結(jié)談話。
1.這篇文章主要寫的是誰?突出寫了他的哪一個方面?
2.學習了這篇文章,我們懂得了一個什么道理?
3.討論:這篇文章為什么要用裝滿昆蟲的衣袋做題目?
4.裝滿昆蟲的衣袋是用一個人做的有代表性的事情做題目的。此外,還有什么命題方法嗎?
(1)用人物的話語做題目。
(2)用人名做題目。
(五)布置作業(yè)。
1.有感情朗讀課文。
2.利用課余時間觀察昆蟲的活動,寫一篇觀察日記。
板書設(shè)計:
15
裝滿昆蟲的衣袋
著迷
迷戀
濃厚興趣
蘇教版語文五年級上冊第五單元教案設(shè)計
老師要承擔起對每一位同學的教學責任,在開展教學工作之前。每位老師都會提前準備一份教案,以便于提高講課效率。上課才能夠為同學講更多的,更全面的知識。那么一份優(yōu)秀的教案應(yīng)該怎樣寫呢?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蘇教版語文五年級上冊第五單元教案設(shè)計》,僅供參考,歡迎大家來閱讀。
蘇教版語文五年級上冊第五單元教案設(shè)計
一、單元教材分析
單元教材基本分析
《黃山奇松》:本課寫黃山風景區(qū)有許多奇松,姿態(tài)獨特,十分有趣。全文共3個自然段,每個自然段可自成一段。第一自然段寫人們對黃山奇松情有獨鐘。第二自然段具體描繪了三大名松的動人姿態(tài)。第三自然段寫千姿百態(tài)的松樹使黃山更加秀美。本課的訓練重點是在讀的過程中幫助學生體會作者是怎樣抓住“奇”來寫黃山松樹的。
《黃果樹瀑布》:這是一篇文質(zhì)兼美的散文,寫“我們”在黃果樹瀑布景區(qū)游覽的所見、所聞、所感,描繪了黃果樹瀑布景觀的壯美,表現(xiàn)了大自然的無限生機對人的性情的陶冶。指導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感悟黃果樹景觀得壯美和大自然的無限生機對人的性情的陶冶是本課教學的重點。
《莫高窟》:課文生動介紹了敦煌莫高窟的彩塑,壁畫和曾藏有數(shù)萬件珍貴文物的藏經(jīng)洞,把莫高窟這一舉世聞名的藝術(shù)寶庫展示在我們面前,贊揚了我國古代勞動人民的無窮智慧和偉大的創(chuàng)造力。課文所介紹的敦煌藝術(shù)與學生現(xiàn)有的知識基礎(chǔ)有一定的距離,因此教學的重點是讀書指導,引導學生與祖國的歷史、祖國的文化藝術(shù)史對話。
《習作5》:這次寫習作訓練的教材由兩部分組成。第一部分是四幅神情各異的臉蛋圖和一段文字說明。第二部分是對本次習作提出了具體的要求:寫一件親身經(jīng)歷的事,要把事情寫具體,要給習作定題目,最重要的是學習準確表達自己的真情實感。
《練習5》:本次練習有5項內(nèi)容,包括語文與生活、誦讀與欣賞、寫好鋼筆字、口語交際、學寫毛筆字等,其中語文與生活和口語交際是訓練的重點。
二、單元教學目標及重點難點
單元教學目標
1.學會本單元生字,理解在文中詞語的意思。
2.能夠正確、熟練朗讀課文,借助課文具體的語言文字,體會黃山松之奇,黃果樹瀑布壯美,以及莫高窟文化歷史,激發(fā)學生強烈的民族自豪感和熱愛自然的情懷。
3.能夠運用四人小組平臺開展互助學習,運用學法遷移開展自學活動,運用編寫導游詞訓練和提高學生語言轉(zhuǎn)述或者復述能力。
4.能夠揣摩文章的寫作順序和語言表達方式,尤其是體會和運用排比、擬人和比喻的修辭方法,能夠運用習得方法開展小練筆。
單元教學重難點
教學重點:理解課文、有感情地朗讀課文,體會思想感情和了解寫法。
教學難點:學以致用
三、單元教學建議
本單元教學應(yīng)讓學生通過感受大自然的神奇,感受古代勞動人民智慧徜徉在美的畫面中,受到美的陶冶。在理解課文的過程中,應(yīng)該指導學生學習作者的寫作手法。
四、單元課時安排
《黃山奇松》………………………………………2課時
《黃果樹瀑布》……………………………………2課時
《莫高窟》…………………………………………3課時
《習作5》…………………………………………2課時
《練習5》…………………………………………3課時
16黃山奇松
首案編寫:路影
教學目標:
1.知識與能力:學會本課生字,理解生字組成的詞語,會用“屹立”、“飽經(jīng)風霜”造句。
2.過程與方法: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第二自然段。
3.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通過朗讀感悟文中新詞的意思,理解課文內(nèi)容,培養(yǎng)審美情趣,激發(fā)學生對祖國大好河山的熱愛之情。
教學重點:指導朗讀,在讀中體會黃山松的美和奇。
教學難點:
在讀的過程中幫助學生體會作者是怎樣抓住“奇”來寫黃山奇松的。
教法學法:基于問題,小組合作
教學時間:2課時
教學準備:多媒體課件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課時目標:
1.學習并掌握本科的生字新詞,積累詞語。
2.理解文章的結(jié)構(gòu),整體感知黃山松的特點。
3.能熟練地朗讀課文。
重點難點:
小組合作,自學新生字詞;理清文章脈絡(luò),整體感知。
教學準備:
熟讀課文,查找資料。
教學過程:一、導入課文
1.請同學們說說你知道哪些聞名中外的風景區(qū)和旅游勝地?
2.今天,讓我們一起去被人們稱為“天下第一山”的黃山去看一看,好嗎?(
蘇教版五年級語文上冊《諾貝爾》教案設(shè)計
蘇教版五年級語文上冊《諾貝爾》教案設(shè)計
21、諾貝爾
一、教材分析
課文記敘了諾貝爾發(fā)明炸藥的艱難過程,表現(xiàn)他熱愛科學,熱愛人類的無私奉獻精神。
二、教學要求
1、能正確、流利、有感情朗讀課文。
2、學會本課10個生字,理解由生字組成的詞語。
3、讀懂課文,了解諾貝爾的輝煌業(yè)績,感受諾貝爾熱愛科學,無私奉獻的精神。
三、重難點
體會諾貝爾雖歷經(jīng)失敗,痛苦,但毫不氣餒,決不放棄自己的追求,直至成功的鍥而不舍的精神。
四、課時安排二課時
五、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談話導入
大家都知道諾貝爾獎吧。一個人,甚至一個國家都會為獲得此獎而自豪。諾貝爾獎從何而來?為何又有這么大的魅力呢?今天,我們來學習《諾貝爾》一課。
二、自由讀文,了解梗概
1、諾貝爾獎是怎樣來的?
2、諾貝爾在哪些方面有過成就,最著名的成就是什么?
三、細讀課文,掌握要點
(一)按下列提示給課文分段
1、簡介諾貝爾獎的有關(guān)情況(1——2自然段)
2、諾貝爾發(fā)明炸藥的艱辛歷程(3——9自然段)
3、諾貝爾臨終前的遺囑(10自然段)
(二)說說文章主要內(nèi)容
四、讀悟課文第一段
1、指名讀1、2自然段
2、諾貝爾獎有什么特殊性?
(1)時間不變
(2)地點不變
(3)規(guī)模宏大
3、你從諾貝爾獎的特殊性體會道什么?
(諾貝爾在世人心目中有著非同一般的地位,人們十分崇敬諾貝爾)
4、帶著崇敬的心情朗讀第一段
5、讀后,你能提出什么問題嗎?(諾貝爾有什么巨大成就令全世界矚目?)我們下節(jié)課接著學習。
第二課時
一、復習舊知
二、讀悟課文第二段
1、默讀課文第二段,用橫線畫出能代表這一段意思的句子。(諾貝爾一生在機械和化學方面有過許多發(fā)明,而他最突出的發(fā)明是炸藥)
2、讀完這段文章,你認為諾貝爾研究炸藥經(jīng)歷了哪幾個過程?
(1)自幼立志研究炸藥,與父兄合作,研制“諾貝爾炸藥油”。
(2)親人傷亡,諾貝爾毫不氣餒,數(shù)百次的失敗后,終于發(fā)明固體炸藥和雷管。
(3)用生命發(fā)明爆炸力更大的炸藥。
3.讀完這段文字,你最想說的一句話是什么?
4、那么,在諾貝爾歷經(jīng)歷的這幾個過程中,你認為哪個過程最能打動你?找出其中的有關(guān)語句,說說理由。
(要給予充足的時間讓學生反復研讀、品味和體會)
5、指名朗讀諾貝爾研制炸藥的過程。
6、你能否用成語或四字詞語說一說感動的原因?(志向高遠、百折不撓、持之以恒、舍生忘死等)
三、讀悟課文第三段
1、默讀課文第三段,想一想:這段共寫了哪兩層意思?
2、討論交流。
(1)用整個生命發(fā)明炸藥。
(2)設(shè)立諾貝爾獎。
3、為什么說“為了發(fā)明炸藥,諾貝爾投入了他的整個生命?”
(1)研究的時間之長。:從“小時侯”一直研究到“中年”。
(2)為了研究炸藥,他多次冒著生命的危險。
(3)一研究起炸藥來,他便忘記了一切。
4、從諾貝爾立下遺囑,設(shè)立諾貝爾獎一事,你了解到他怎樣的內(nèi)心世界?
(希望后人沿著他走的道路繼續(xù)前進,希望科學事業(yè)后繼有人,發(fā)展更快)
5、播放課件諾貝爾遺囑
當看到這兒的時候,你一定有很多話要說,請將你的感觸寫在諾貝爾的畫像周圍。
四、激勵探索,升華情感
同學們,為了人類的幸福,諾貝爾把自己的一生都獻給了科學事業(yè)。如果我們也能像諾貝爾那樣,志向高遠,鍥而不舍,相信在你們當中也會有人獲得諾貝爾獎的!
板書設(shè)計:
21、諾貝爾
怎樣發(fā)明炸藥造福人類甘做奉獻
設(shè)置諾貝爾獎一絲不茍科學態(tài)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