揠苗助長教案
發(fā)表時間:2021-04-08研究課教案《揠苗助長》(執(zhí)教:張富寒)。
研究課教案《揠苗助長》(執(zhí)教:張富寒)寓言兩則---揠苗助長
第一課時
教學設(shè)想:
《揠苗助長》是寓言故事,教寓言故事這種體裁,一是了解故事的情節(jié),分析故事中的人物特點。二是懂得故事揭示的寓意。這兩點是教學的重點。因此,講讀課文時,所有的環(huán)節(jié)都應(yīng)圍繞這兩個重點開展。另外語言訓練方面,體會作者的用詞造句的準確性,這一點也不容忽視。
教學過程:
一、導(dǎo)入新課
師:同學們今天我們學習第24課.
生:讀課題。
師:什么叫“寓言”?你知道哪些寓言故事?
板書:故事
道理
師:寓言是一種特殊的問題,它通過一個小故事來向人們說明一個道理。今天這節(jié)課我們就來學習《揠苗助長》這則語言,看看這是一個怎樣的故事,告訴我們一個什么道理?
二、范讀課文。
三、檢查預(yù)習
1、字詞.
重點指導(dǎo):寓、勃、疲
2、讀書,指名分節(jié)朗讀課文。
3、快速瀏覽課文。說說課文講了一件什么事?(用簡潔的語言,一個詞概括)
四、理解文章的脈絡(luò)。
1、出示第一小節(jié),指名讀一讀。
串講,體會農(nóng)夫心情,體會作者用詞的準確性。
▲巴望”是什么意思?能不能換個詞?為什么用“巴望”而不用“希望”、“盼望”?
▲“天天去看”是怎樣看,什么樣的情景?
▲可他覺得禾苗一點兒也沒有長,真的一點兒也沒有長嗎?這個人為什么覺得一點兒也沒有長?去掉“總覺得”行嗎?為什么?
師點撥:用詞、造句準確。(WwW.zHe135.COm 零思考方案網(wǎng))
2、一天,他終于想出了辦法,想出了什么辦法呢:
▲出示第一小節(jié),指名讀一讀。說說想出了什么辦法。
▲請4名同學表演拔苗(教室前后兩個來回,體會累)
▲談?wù)劙蚊绺惺?。農(nóng)婦干了多長時間,他干完后什么樣?(筋疲力盡)
▲我們在什么時候會“筋疲力盡”?
3、他這樣的努力,這樣累,有怨言嗎?
出示第三小節(jié),理解“興致勃勃”。那么累,為什么還“興致勃勃”?我們什么時候會“興致勃勃”?
4、農(nóng)婦想禾苗快點長,而且盡了那么大的力氣去干,結(jié)果是如他所想嗎?
出示第四節(jié),齊讀。
問:他兒子“納悶”什么?心里怎么想的?
問:故事的結(jié)果和農(nóng)夫的初宗一樣嗎?為什么不一樣?農(nóng)夫該怎么做?
師:寓言就是通過一個故事告訴我們一個道理。那這個故事告訴我們什么道理呢?
板書:規(guī)律
師總結(jié):《揠苗助長》這則寓言故事,就是告訴我們,做任何事情都要按照它的發(fā)展規(guī)律去做,急于求成反而會把事情弄糟。
編輯推薦
揠苗助長
在上課時老師為了能夠精準的講出一道題的解決步驟。老師需要提前做好準備,讓學生能夠快速的明白這個知識點。這樣我們可以在上課時根據(jù)不同的情況做出一定的調(diào)整,那么老師怎樣寫才會喜歡聽課呢?下面是由小編為大家整理的“揠苗助長”,供大家參考,希望能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教學目標:
1、認真閱讀例文,領(lǐng)悟把寓言改寫成記敘文的基本方法。改寫不但要理解原文內(nèi)容,還要展開豐富想象。
2、根據(jù)《揠苗助長》這則寓言的內(nèi)容,體會作者地寓意。
3、引導(dǎo)學生自然的把原文的理解滲透在文章的字里行間之中,表達要真切恰當。
教學重點:
讀懂例文及其提示部分,領(lǐng)悟如何進行寓言改寫。
教學難點:
明確原文內(nèi)容,展開豐富想象,形象改寫。
教學準備:
復(fù)習改寫的基本方法。課件
教學流程:
一、啟發(fā)談話,激發(fā)興趣。
1、同學們,改寫是一種根據(jù)原文內(nèi)容,改變表達方式的習作練習。改寫,可以改體裁,如把詩歌改成記敘文:可以改人稱,如把第一人稱改成第三人稱:可以改結(jié)構(gòu),如把倒敘改成順序等等。記得我們在四年級時曾經(jīng)練習了把詩歌改成記敘文。通過那次練習,大家對改寫有了一定的了解。那么,同學們還記得如何把詩歌改寫成記敘文嗎?
2、指名回答(教師相機啟發(fā)引導(dǎo))
3、設(shè)置懸念:那么,我們?nèi)绾稳グ言⒀怨适赂膶懗捎洈⑽哪兀课覀儊碜x一讀范文《揠苗助長》就知道了。
二、學習例文,明確寫法。
1、學習例文,領(lǐng)悟?qū)懛ā?/p>
2、四人小組交流討論體會。
3、指名匯報感受。
4、齊讀例文提示,明確寫法。
5、小結(jié):由此看來,把寓言改寫成記敘文的方法與把詩歌改寫成記敘文的方法基本相同,都要注意兩點:第一是把握原文內(nèi)容第二是借助想象,生動描繪。
三、弄清要求,構(gòu)思習作。
1、知名度這次習作的要求。
2、齊讀《揠苗助長》
(1)想一想作者是怎樣描述揠苗助長這一故事的。
(2)如果你是禾苗,談?wù)勀愕母惺堋?/p>
(3)如果你是這位莊稼人,你看到結(jié)果會怎么想?
(4)你想對莊稼人說什么?
小結(jié):認真閱讀例文,領(lǐng)悟把寓言改寫成記敘文的基本方法。加進想象和體驗,生動地再現(xiàn)原文的情景,表達原文的感情。
如何用第一人稱來敘述《揠苗助長》呢?
(5)同桌交流體會。
(6)指名口述。
小姐:我們在進行改寫的時候,改寫成的作文不能違背寓言的寓意。
四、行筆成文,相機指導(dǎo)。
五、推敲打磨,修改習作。
原創(chuàng)《揠苗助長》案例分析-
在每學期開學之前,老師們都要為自己之后的教學做準備。要根據(jù)班級同學的具體情況編寫教案。從而以舉一反三的方式學會其他的知識點,如何才能編寫一份比較全面的教案呢?為了讓您在使用時更加簡單方便,下面是小編整理的“原創(chuàng)《揠苗助長》案例分析-”,歡迎大家閱讀,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原創(chuàng)《揠苗助長》案例分析-《揠苗助長》案例分析
王鳳英
(設(shè)計說明)
本課課文是根據(jù)古代寓言改編的故事。關(guān)于本課的教學設(shè)計如下:(友情提醒:查找本課更多資料,請在站內(nèi)搜索課文題目)
1、引導(dǎo)學生熟悉故事,從故事中領(lǐng)悟道理。
一般說來,寓言常常是由生動的故事和深刻的道理兩部分組成的有機統(tǒng)一體,深刻的道理寓托于生動的故事中,有的予以點明,大多不做揭示,讓讀者自己去感悟。因此,本課教學重在引導(dǎo)學生把握故事,啟發(fā)學生自主感悟道理,教師不宜貼標簽,機械說教。《揠苗助長》就要抓住那位宋國農(nóng)夫的心理、行動、語言和結(jié)果來理解作者的命意。
2、注意聯(lián)系學生實際,拓展作品思想意義。
寓言這種體裁的本身就決定了它必須以生動形象的故事來揭示深刻的道理,無論是直接點明了的,還是寄寓其中的,都往往能給人以深刻啟迪,富有現(xiàn)實意義。因此,在設(shè)計教學中,必須考慮如何藝術(shù)地聯(lián)系學生實際,讓學生自覺地對照現(xiàn)實生活中那些急于求成的宋國農(nóng)夫式的人和事,從評判中吸取教益。這即是《語文新課程標準》所強調(diào)的從課內(nèi)向課外延伸。
3、力求尋找突破點,從一點突破全篇。
優(yōu)秀作品大多有牽一發(fā)而動全身的關(guān)鍵所在,設(shè)計教學時宜深入研究,尋找到閃光的突破點,由此生發(fā)開去,帶動全篇的理解,以期收到事半功倍之效。
(案例)
生:老師,古代真有這樣的老農(nóng)嗎?他叫啥?
師:你說呢?你覺得他叫什么名字合適呢?下面我們結(jié)合寓言內(nèi)容給拔苗的老農(nóng)取個名字。(學生當即找自己的學習伙伴討論,課堂氣氛活躍。)
生:老師,我覺得他應(yīng)該叫“白費力”。您看,他頂著烈日,白白忙活了一個下午,結(jié)果禾苗都枯死了,氣力豈不白費了?
師:能結(jié)合課文來取名字,真不錯!看來,老農(nóng)要好好謝謝你。
生:按理說,老農(nóng)沒有功勞,也有苦勞。但我覺得他連苦勞也沒有,辛辛苦苦種下的地就這樣白白糟蹋了,徒勞無功,所以我給他取名“吳功”。
師:挺有道理的。還有別的名字嗎?
生:聰明反被聰明誤,那不是“賈聰明”嗎?
生:我給他取的名字是“胡涂”。你看他也不顧禾苗的死活,就胡里胡涂地將禾苗拔高了一大截。
生:那都是心急惹的禍??!叫他“辛急”算了。
生:老師,我叫他“大傻”。我還編了個順口溜:大傻大傻你真傻,心急禾苗長不佳,盡將禾苗往高拔,還說氣力沒白花,結(jié)果禾苗都枯死。你說他,傻不傻?
……
師:同學們可真聰明,拔苗的老農(nóng)聽了大家給他取的名字,肯定自嘆不如。
(評析)
“我給老農(nóng)取個名”這一設(shè)計看似閑筆,實則不然?!墩Z文課程標準》指出:“語文是母語教育課程,學習資源和實踐機會無處不在,無時不有。因而,應(yīng)該讓學生更多地直接接觸語文材料,在大量的語文實踐中掌握運用語文的規(guī)律?!鄙鲜銎瑪嗾腔谶@一理念展開的。教例以學生的疑問為契機,因勢利導(dǎo),組織學生小組合作探究拔苗老農(nóng)的名字。學生外引相關(guān)經(jīng)驗,內(nèi)聯(lián)課文內(nèi)容,興致盎然。從課堂交流中,我們可以看出,學生從寓言內(nèi)容出發(fā),同時又超越了教材本身,將個體自身的相關(guān)語文經(jīng)驗融入其中。于是,“白費力”、“吳功”、“賈聰明”、“胡涂”、“辛急”、“大傻”一個個富有想象力、充滿靈性的名字就這樣誕生了,讓我們不得不由衷地贊嘆:“同學們可真聰明!”我們有什么理由抑制這一朵朵創(chuàng)新的小花呢?
《揠苗助長》教學反思
《揠苗助長》教學反思
寓言具有篇幅短小、內(nèi)容生動有趣的特點,是學生們喜聞樂見的一種體載。它通過一個內(nèi)容簡短明白易懂的小故事,告訴我們一個深奧的道理。因此,課堂上如何結(jié)合寓言的特點,讓學生能更好地學習課文并理解是非常重要的。
教學《揠苗助長》這則寓言時,首先,我從《揠苗助長》的課題著手,引導(dǎo)學生質(zhì)疑:揠苗是什么意思?揠苗能助長嗎?那為什么還要揠苗呢?帶著這些問題,我借助多媒體教學手段的輔助,來幫助學生有條理地理解文章內(nèi)容。
其次,我引導(dǎo)學生抓住關(guān)鍵詞句,如巴望、焦急、自言自語、筋疲力盡、喘氣、一大截等,聯(lián)系上下文來進一步理解課文的內(nèi)容。通過分析人物的動作和心理活動,讓學生做做動作,并聯(lián)系學生的生活實際,引導(dǎo)學生在在說中理解、在讀中感悟。例如:說說巴望還可以換成什么詞語?什么叫自言自語?做做喘氣的樣子在理解筋疲力盡的時候,我讓學生來做做揠苗人拔苗的動作,說說自己的感受,周圍同學說說他拔完苗會有什么感覺,什么樣子,這樣在形象的展示同時通過說話練習就可以非常自然而貼切地理解筋疲力盡了。
寓言常常是以一個小故事來說明一個深刻的道理。因此,理解寓意也是非常重要的。但是,對于二年級的學生而言,花長時間來說那些道理,顯然是不合適的.在實際教學中我就緊緊扣住課題:《揠苗助長》這4個字,特別是助,抓住那個人為什么要揠苗?怎么揠苗?結(jié)果怎么樣?這3個前后相關(guān)的問題,讓學生在讀文中明白揠苗人的幫助是起到了反作用,這都是因為他的幫助違反了禾苗的生長規(guī)律。
聽《揠苗助長》之感
聽《揠苗助長》之感
聽《揠苗助長》之感
最近,聽了幾次課,聽了兩節(jié)《揠苗助長》,分別是金老師和曹老師的。他們各有千秋。
金老師的課比較完整而深入。從基礎(chǔ)的生字、詞語,到重點句的理解,再到道理的解釋,環(huán)環(huán)相扣,層層深入。生字的教學:“焦”,從火燒理解著急的程度。農(nóng)夫的動作、心情的變化不僅推敲關(guān)鍵詞,還配以圖畫,讓學生理解,并結(jié)合感情朗讀,感悟農(nóng)夫的心理。最成功的地方就是道理這一塊。首先,讓學生說出禾苗是怎么生長的,“而農(nóng)夫呢?”“所以他違反了禾苗的……”學生接出來“生長規(guī)律?!庇谑堑览砭妥匀坏攸c出來了,道理知道了還要內(nèi)化,于是老師有通過讓學生扮演農(nóng)夫和兒子進行對話來練習來講講道理。金老師又不滿足于能夠講道理,他又講到生活中的例子,讓學生更加深刻地理解不能急于求成,不能違反規(guī)律的道理。
曹老師的特點就是細致。不管是字詞的推敲,還是對學生的評價,都是精致而巧妙的。他對這個故事的分析幾乎是一字不:自讀,指名讀,“讀得非常流利,如果聲音再響亮一點就更好了”,再請學生讀,“老師從你的話中聽出來禾苗長了一點,”再讀,“老師感覺你讀出來的禾苗沒有長?!眴柕健熬AΡM”什么意思時,老師問了下你是怎么知道的“哦,查詞典知道的,這是一個好方法?!闭媒虒?dǎo)了學生查詞典的需要。唯一的缺點就是道理講的不夠,似乎重點都放在故事上,分析完故事還要求學生復(fù)述,而忽視了道理的重要性。其實我覺得寓言的學習目的就是懂道理。故事的細致分析需要,但也是為道理做鋪墊的,如果沒有讓學生很好地領(lǐng)悟道理,故事復(fù)述得再生動,也是沒有到達目的地,盡管路上是一步一個腳印。
《揠苗助長》教學設(shè)計
每一位任課老師,為了能夠給學生給一個最簡單易懂的教學思路。老師需要做好課前準備,編寫一份教案。這樣我們可以在上課時根據(jù)不同的情況做出一定的調(diào)整,那怎樣寫才能有一份高質(zhì)量教案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揠苗助長》教學設(shè)計”,僅供您在工作和學習中參考。
《揠苗助長》教學設(shè)計《揠苗助長》教學設(shè)計
揠苗助長
一、導(dǎo)入
1、今天,我們要學講一則寓言故事,我們不僅要學會,還要會講。什么是寓言呢?
2、(出示投影)注意寓言的“寓”(大屏幕演示“寓”字的寫法)
3、板書課題,齊讀課題。
4、你們是如何預(yù)習的?通過預(yù)習你讀懂了什么?
相機板書:巴望
焦急
激動
傷心
二、猜猜看
既然你們都讀了不少寓言故事,現(xiàn)在老師來考考你們,誰愿意接受挑戰(zhàn)?愿意接受挑戰(zhàn)的請起立。
(出示課件-猜猜看)
三、讀課文,講故事
1、課堂上最美妙的聲音便是同學們的朗朗讀書聲,請同學們用自己最動聽的聲音把課文讀一遍,要做到正確、流利。一會兒站到前邊來給大家講講這個故事。
2、為了展示最佳的讀書效果,我們再將課文聽一遍。善于聆聽也是一種好的讀書方法。(出示課件邊看邊聽)
3、同桌互相講故事。
4、再以第一人稱小組中改編故事。
四、配音講故事
1、選出農(nóng)夫、農(nóng)婦和他們的孩子的扮演者
2、(出示課件:揠苗助長動畫)自我介紹
3、配音講故事
4、小結(jié)。
問農(nóng)夫:當時你為什么會想到拔苗的辦法?現(xiàn)在后悔嗎?說說你的想法。現(xiàn)在你最想對觀眾們說的一句話是什么?
問農(nóng)婦:你的丈夫做了一件蠢事,你該如何處理這件事?你的丈夫有勇氣當著這么多人的面講他的這件蠢事。他真是一個勇敢的人。你看他懊悔的樣子,你該怎么開導(dǎo)他?
問孩子:小朋友,你的爸爸干了一件蠢事,你一開始不明白是怎么回事,現(xiàn)在你知道了嗎?你還愛你的爸爸嗎?你知道你爸爸為什么會犯錯誤嗎?
五、總結(jié)
1、同學們,你們從這位農(nóng)夫身上應(yīng)該吸取什么教訓呢?(出示課件-總結(jié)的話)
2、我們以后做任何事都不能違背了事物的自身規(guī)律,讓我們都做一個聰明的人,做一個善于觀察、不急于求成的人。
六、作業(yè)
《揠苗助長》新編--------(說說自己做過的一件蠢事)
《揠苗助長》教學設(shè)計五
《揠苗助長》教學設(shè)計五
《揠苗助長》教學設(shè)計五
教材分析:《揠苗助長》是一篇講讀課文,這篇課文,是用生動有趣的故事,揭示一個深刻的道理。通過了學習讓學生明白事物是有它自身內(nèi)部的發(fā)展規(guī)律,借助外力,強求速成,反而會把事情弄糟。
教學內(nèi)容:人教版小學語文第五冊第十三課寓言兩則之《揠苗助長》
教學要求:
1.學習生字,理解詞語。理解寓言含義,回答課后問題。
2.能正確流利的讀課文,培養(yǎng)學生閱讀寓言的興趣。培養(yǎng)學生的自學能力。
3.教育學生做事不要急于求成,對意外的收獲不要存僥幸心理,做事要老老實實,成功要靠誠實的勞動。
教學重、難點:
讀懂詞句,理解寓意,培養(yǎng)學生閱讀寓言的興趣。
教學流程:
一、導(dǎo)入新課
師:同學們,你們喜歡聽寓言故事嗎?這節(jié)課老師再給你們講一個寓言故事,也就是我們要學習的13課寓言兩則的第一則寓言,《揠苗助長》。板書課題。
二、讀題,知題目,了解作者。
師;什么是寓言呢?誰來說說?
生:“寓”是寄托的意思?!把浴笔窃?,比喻故事,寓言就是以比喻的手法講一個有趣的故事,用來說明一個深刻的道理,使人受到教育和啟發(fā)?!皠t”是量詞,二則就是兩篇的意思。
師:《揠苗助長》這則寓言選自《孟子·公孫丑上》一書。孟子(約公元前372~前289),名軻,戰(zhàn)國時鄒國人(現(xiàn)山東省鄒縣),是孔子以后的儒家大師。
三、自讀自悟,理解課文內(nèi)容
(一)自學要求:
(1)輕聲朗讀課文,讀準生字新詞。標出自然段序號。
(2)理解文中的詞語,可以同桌互相討論。
(二)自讀自悟:
1、這篇課文很有意思,咱們試著演一演,怎么樣?想要演好這篇寓言,首先咱們就要揣摩一下文中這個人的動作語氣,把自己當作這個人,來,自己試著讀讀課文。
2、把你認為讀的最好的一段讀給小組的人聽聽,并說說自己為什么要這樣讀?
3、指名讀文
(1)第一自然段:
A、你讀得挺著急的,這個人為什么這樣著急?(巴望禾苗快點長高)巴望剛剛咱們了解了它的意思,是很希望,希望的不得了,這一段中還有那些地方表現(xiàn)出他很希望?再讀讀看。(板書:巴望,著急)
B、指名答
(天天,你能讀讀這一句嗎?)
(好像一點兒也沒長高,到底長高了沒有?這個人為什么覺得一點也沒有長高呢?太著急了,讀)
(焦急,轉(zhuǎn)來轉(zhuǎn)去,自言自語),誰再來讀?誰上來把這個人的著急演一演?
C、齊讀這一段
(2)第二自然段:
A、你怎么這樣讀“筋疲力盡”呢?(這個人太累了)你為什么這樣筋疲力盡呀?(因為著急禾苗快點長,這個人把禾苗一棵一棵往高里拔)這個人真太著急了,想出了這么個辦法。
B、雖然這么累,你看看他臉上的表情:高興著呢!怎么呢?(想著禾苗馬上要長高,心里高興)
C、咱們一起來讀讀
(3)第三自然段
A、你為什么這樣讀?(喘氣,很累)還有哪里可以看出這個人很累?看來
更多教案,論文,課件.試題盡在桃李園課件網(wǎng)
這個人累極了,你怎么還笑著讀呢?(想著禾苗馬上要長高,心里高興)所以,他雖然累壞了,但還說自己的力氣“總算”沒有白費!認為自己這么做對極了!
B、你能試著讀讀嗎?
(4)第四自然段
A、這么著急的結(jié)果是什么?(禾苗都死了)為什么禾苗都枯死了(太著急了)
B、如果你是這個農(nóng)民的鄰居,看到這幅情景,你想對他說什么?(禾苗要慢慢長,急著拔只會壞事)對,禾苗生長都有它一定的規(guī)律,要慢慢的長,如果咱們不依照他的生長規(guī)律,急于求成,就會壞事,這——就叫做“揠苗助長”。
C、在我們生活中,你見過哪些事就像“揠苗助長”一樣急性子辦了壞事呢?(小組討論)
四、總結(jié)寓意。
讀了這則寓言你們明白了什么道理?(這則寓言告訴我們做事情要遵循規(guī)律,不能違背規(guī)律,急于求成的道理。)
[遼寧省遼陽市新陽小學袁麗麗]
揠苗助長教學設(shè)計
在上課時老師為了能夠精準的講出一道題的解決步驟。所以老師在寫教案時要不斷修改才能產(chǎn)出一份最優(yōu)質(zhì)的教案。讓同學聽的快樂,老師自己也講的輕松。那么老師怎樣寫才會喜歡聽課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揠苗助長教學設(shè)計”,僅供參考,希望能為您提供參考!
揠苗助長教學設(shè)計作者:陳森燕
教學目標:
1.學會本課生字,理解詞語意思,會寫四個字。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并能續(xù)編故事。
3.明白做事不可急于求成,要遵循事物發(fā)展規(guī)律的道理。
教學步驟:
一、導(dǎo)入新課:
1.今天我們學習一則寓言故事《揠苗助長》,齊讀課題。學習“揠”。
二、初讀感知,學習生字。
1.學生自由讀課文,提出要求:把課文讀通順,字音讀準確。
2.相信小朋友們已經(jīng)把課文讀會了,要是課文里的詞娃娃跑出來了你們還認識嗎?課件出示帶拼音的詞語。
焦急喘氣一大截巴望自言自語白費筋疲力盡總算
生認讀,多種形式讀。
3.寫寫“費、算”。
3.請同桌互讀課文,看看是不是能把句子讀通順,課文讀準確。
三.學習課文第1自然段。
1.讀完課文,小朋友們能給“揠苗助長”換個詞語說說嗎?(拔苗助長)那你知道“揠”的意思了嗎?
2.那個人為什么要幫助禾苗長高呢?指名回答。
出示“古時候有個人,他巴望自己田里的禾苗長得快些,天天到田里去看?!?/p>
(1)“巴望”是什么意思?你能換個詞語說嗎?希望、盼望、渴望。寫寫“望”
(2)誰來讀一讀?
(3)農(nóng)夫天天到田里去看,他的心情會怎樣?(焦急)
(4)農(nóng)夫這么心急,會對禾苗說些什么呢?
3.但禾苗有向他所想象的長得那么高了嗎?
出示“可是一天,兩天,三天,禾苗好像一點兒也沒有長高?!?/p>
(1)禾苗真的一點兒也沒長高嗎?從哪個詞看出來的?
禾苗實際是長高了,“好像”一詞就說明禾苗是在不斷生長,只不過速度不像這個人想象的那么快。
(2)比較句子,去掉“好像”可以嗎?
“可是一天,兩天,三天,禾苗好像一點兒也沒有長高?!?/p>
“可是一天,兩天,三天,禾苗一點兒也沒有長高?!?/p>
(3)你發(fā)現(xiàn)了什么?你覺得哪句更加確切?
4.這個時候他的心情會怎么樣?(焦急)誰來給它找找近義詞?(著急)
寫“焦”。
從哪里可以看出他很焦急?
出示“他在田邊焦急地轉(zhuǎn)來轉(zhuǎn)去,自言自語地說:“我得想個辦法幫它們長。
(1)誰愿意來讀一讀?
(2)再讀句子,一邊讀一邊想像一下他當時的樣子。
(3)誰愿意來邊讀邊演一演?
(4)齊讀,看看能不能把這個人焦急的心情讀出來。
5.齊讀第一自然段。
6.農(nóng)夫看到禾苗長得這么慢,他心里非常(焦急)。板書:焦急
四.學習課文第2.3自然段。
過渡:讀2.3自然段,說說他是怎么做的?
出示2.3自然段
1.指名說他是怎么做的?板書:拔苗
2.你有什么不懂的詞語嗎?(筋疲力盡、喘氣)
3.他人是很累,但是他心里呢?(高興)所以這兩段讀時要又累又高興,自己去試一試。
4.陳老師想來讀一讀,師范讀。誰愿意來挑戰(zhàn)陳老師?
五.學習課文第4自然段,點明寓言。
1.他這么高興,這么得意,可是結(jié)果呢?板書:(枯死)
出示最后一段。
2.他的兒子看到禾苗都枯死了,跑回家告訴了農(nóng)夫,想想農(nóng)夫知道后會是什么反應(yīng),又會怎么想呢?
3.他的鄰居朋友知道了這件事后,會怎么跟他說呢?
4.師小結(jié):是啊,小朋友們,禾苗長大,要經(jīng)過生根發(fā)芽,長出小苗后,農(nóng)民伯伯還要經(jīng)常給它們鋤草,施肥,捉蟲,這樣它們才會慢慢地長大。這位農(nóng)夫就是太心急了,禾苗才會都枯死了。其實我們做很多事情都不能急于求成,太著急了好事也往往會變成壞事。(板書:急于求成,反成壞事。)
六.續(xù)編故事。
1.農(nóng)夫聽了他們的話,以后會怎么做呢?請四人小組討論,給這則寓言續(xù)編故事。
出示:第二年,農(nóng)夫又開始種禾苗了,()
八.拓展延伸。
1.小朋友編故事的能力都很棒,向這樣通過一個故事能告訴我們一些道理,我們就稱它為“寓言”,出示課題“寓言兩則”。讀一讀。
今天我們學的就是第一則寓言故事,還有一則我們下節(jié)課繼續(xù)學習,下課后小朋友也可以通過讀《伊索寓言》,網(wǎng)上查詢“中國寓言網(wǎng)”來讀讀更多的寓言故事。
語文課,愛你沒商量——《揠苗助長》
老師要承擔起對每一位同學的教學責任,在開展教學工作之前。在上課前要仔細認真的編寫一份全面的教案。這樣可以有效的提高課堂的教學效率,那你們知道有哪些優(yōu)秀的小學教案嗎?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語文課,愛你沒商量——《揠苗助長》》,僅供參考,希望可以幫助到您。
語文課,愛你沒商量——《揠苗助長》生活中人們常常會慨嘆:孩子學了多年的語文,可語文水平依舊不能如人意!于是改革前沿的語文教師,盡顯其能,積極探索提高學生語文水平的途徑。
對于學生來說,興趣永遠是學習的第一任老師。借用布魯納的一句話:“學習的最好刺激,是對所學材料的興趣?!睂W生是否愛你的語文課,是否愛語文是語文學習成敗的關(guān)鍵。前一階段聽了我校一堂公開課《揠苗助長》內(nèi)心感觸頗深,借此談?wù)勛约旱母惺堋?/p>
聽課前,知道公開課內(nèi)容是《揠苗助長》后,心里暗嘆:寓言故事能上出什么新意??勺哌M課堂,教師的開篇引語便像磁石一樣地吸引了我,使我為之一振,于是和學生一起享受了一堂趣味十足的語文課。
一、課前猜心里
師:馬上上課了,老師想施展一下看家本領(lǐng):鉆進你心里!
(學生小眼睛好奇地看著老師)
師:看我猜?。ò鍟┕?!今天有人聽課!
(學生微微笑,回頭看看聽課老師,很興奮。)
師:(板書)唉!要到電教室就更好!
(個別學生哈哈笑。)
師:看,猜到你心里去了。知道老師怎么想的嗎?(板書)哼!你們就想看動畫!
(許多學生羞澀地看老師。)
師:看有人心里又在想:(板書)咦!你怎么知道?
師:(板書)嘿!我有絕招!???快說!
(學生眼睛盯著老師,正等著老師教絕招呢!)
師:(板書)哈哈!不急!待會說!
猜學生的心里,挺有意思。一邊猜一邊板書出來更讓學生欣喜。課堂上學生一個個睜著明亮的眼睛盯著老師,那眼神充滿驚奇、充滿激動、充滿渴望!這一環(huán)節(jié)的設(shè)計可謂獨到、精心,它充分調(diào)動了學生課堂學習的興趣,令學生的心里充滿了對學習的渴求。更可貴的是這一環(huán)節(jié)的設(shè)計為下面走進農(nóng)夫的心里做了強有力的鋪墊!農(nóng)夫為什么會做出揠苗助長的事,體會農(nóng)夫的心里,了解農(nóng)夫的想法最為關(guān)鍵。而對三年級學生來說,體會人物的心里卻是學習中的難點,教師的這一設(shè)計使學生后面的學習水到渠成,降低了學習的難度,調(diào)動了學習積極性!
二、意想不到的“揠”
師:揠苗助長這個故事是否見過?在哪見過?
生:(一生激動地說)我見過,以前在電視上見過,還有我這本書上有(生舉起一本課外書),名字叫拔苗助長,和揠苗助長是一樣的!
師:也就是說揠苗助長又叫——生齊:拔苗助長?。◣熢谵朊缰L旁板書:拔苗助長)從這里你知道揠的意思是——生答:拔(師板書)
師:有個問題我想不通,“拔”那么簡單不用為什么要用“揠”呢?這個字多難寫呀!
生:用“揠”要告訴我們,他的意思是拔。
生:用“揠”告訴我們拔苗助長還有個名字叫揠苗助長。
……
師:同學們真會猜,對這個問題老師一直都想不明白,所以我花了很多時間查找資料,終于找到了答案!“拔”指把物體連根拽。“揠”表示抽出植物的部分,不表示全部拔出。這樣一比較,我知道“拔苗助長”這個成語不夠準確,用“揠”才是最準確的。
語言文字是豐富而形象的,引導(dǎo)學生把握語言文字的內(nèi)涵是建立在教師自身的深入體悟之上的,如果教師浮光掠影看文字,也就不可能達到引導(dǎo)學生深入理解文字的目的。在這里教師就“揠”和“拔”的區(qū)別上能夠深入去思考,能夠有自己獨到的發(fā)現(xiàn),獨特的鉆研,不得不令人佩服,令人感嘆。什么是鉆研教材,老師在這兒應(yīng)該做了典范!教師不僅通過教學告訴學生“揠”和“拔”的區(qū)別,而且很科學的指出用“拔”代替“揠”是不恰當?shù)?,同時通過這一塊的教學使學生認識到教師對待知識的嚴謹認真的態(tài)度。這不也蘊含著端正學習態(tài)度的教育嗎?由此,我聯(lián)想到前段時間在揚中聽薛法根老師的一堂《爺爺?shù)奶J笛》,薛老師在字詞教學中留給人的嚴謹認真的態(tài)度也一直震撼著我:“看老師寫兩個字,抬起手和老師一起寫,看認真,看仔細,寫在自己的心里?!毖蠋煱攵紫律碜?,在黑板上工工整整地書寫。老師是學生的模仿對象,老師的一言一行會潛移默化地影響著學生,教師都像這樣以嚴謹認真來對待知識,學生收獲的又豈止一二呀,況且兩個字中都蘊含著這么有意思的知識!教師正以自己的實際做法引導(dǎo)學生領(lǐng)悟:語文知識是可愛的。
三、走進農(nóng)夫的心里
師:剛才有同學說,讀書要讀出感情,我很贊同。那么知道怎樣就能讀出感情嗎?就是要走進農(nóng)夫的心里!
師:現(xiàn)在我就把我的絕招教給你們,那就是——察—言—觀—色!
師:現(xiàn)在我們就來找找,哪些詞可以讓我們察言觀色。讀一讀,畫一畫,好嗎?
生快速默讀課文,邊讀邊畫。
(集體交流,教師板書:巴望著十分焦急終于想出了辦法筋疲力盡)
師:靜靜的讀這些詞,想一想,這個農(nóng)夫心里在想些什么?(教師貼出相應(yīng)的農(nóng)夫表情圖)
生:我從巴望著猜想他的心里會想,苗啊苗啊,快快長吧!
生:我從十分焦急猜想他心里在想,苗啊苗啊,我已經(jīng)陪你十幾天了,你怎么一點也沒有長呀,你真是急死我了!
生:我從十分焦急猜想他心里會想,我天天來看你,怎么看不到你長呀!
生:從終于想出了辦法,我猜出農(nóng)夫心里想,哎呀!我把他們往上拔一截不就長高了嗎?
生;從筋疲力盡我猜想農(nóng)夫心里想著,唉!真累呀!我都走不動路了!
……
這一版塊的教學,老師把“絕招”教給了學生,誰不想學絕招呢?看,老師調(diào)動學生學習積極性也有絕招,語言的絕招!這一“絕招”讓學生學會了透過語言文字去察言觀色,讓學生學會了透過詞語去猜測人物心里,讓學生學會了自己解讀語言文字。學生的閱讀能力在老師的這一“絕招”中得到了訓練,語文水平在這一“絕招”中提升。
四、給主人公起名
師:故事的主人公怎能沒有名字呢?讀讀課文,思考一下,你想給他起個什么名字比較好?
(生默讀思考,教師巡視。)
生:急性子!因為他是個非常想得到結(jié)果的人!
生:急于求成!他想讓他的禾苗在一瞬間長高!
生:雷厲風行!因為他一下子就想做得很快!
師:雷厲風行是講做事的作風,在這里還是急于求成比較恰當!
生:欲速則不達!
生:貪吃嘴!他想讓禾苗長得快些,早點吃到糧食。
生:不!他巴望自己田里的禾苗長得快些并非貪吃!
師:是呀他巴望禾苗長得快些有錯嗎?說他是貪吃嘴,這樣對待農(nóng)夫可不公平!
生:心急吃不了熱豆腐!
生:等不及!禾苗不可能一天長好,他等不及!
師:他的急有什么錯呢?他的急到底錯在哪?
生:農(nóng)夫異想天開,想禾苗一夜長高!
生:他錯在方法上,他不知道禾苗的生長規(guī)律,所以鬧得禾苗都枯死了!
師:你們真能干,讀懂了課文,因為他急于求成,違反禾苗的生長規(guī)律,所以鬧得是竹籃打水——(生接)一場空!
“故事的主人公怎能沒有名字!讀讀課文,思考一下,你想給他起個什么名字比較好?”一語激起千層浪,給主人公起名,多么有意思的活動!于是學生根據(jù)故事內(nèi)容便開始展示自己起名字的水平,一個個爭先恐后。不過要想起到點子上,就得讀懂課文,就得找準農(nóng)夫的特點。這樣就激起了學生積極的閱讀思維,學生們就能非常投入地走進課文,去閱讀,去思考!這樣的教學想讓學生不喜歡也難!這樣的教學真是充分展示語文課的無窮魅力!
五、知音相遇
師:可是農(nóng)夫想不通,怎么辦呢?我們來為他找個知音,勸勸他好嗎?你覺得前面我們認識的誰可以做他的知音呢?
生:鄭人!
師:好,讓我們把鄭人找來吧!
(兩生上前扮演鄭人和農(nóng)夫,教師敘述創(chuàng)設(shè)情境)
“鄭人”:哎!老兄!什么事讓你這么愁眉苦臉呀?
“農(nóng)夫”:唉!真是倒霉呀!我辛苦勞動了一天,終于長高的禾苗竟然在一夜之間都枯死了,老天對我太不公平了!
“鄭人”:你是怎么讓它們長高的呀?
“農(nóng)夫”:我把它們都往上拔高了一截呀,怎么會枯死呢?我實在想不明白。
“鄭人”:哎呀,老兄,禾苗生長得扎根土壤才行,你這樣做,它的根怎么往土里長呀,它當然會死了!
“農(nóng)夫”:老兄,原來是這樣,扎根泥土越深才能長得越好呀!看我做的糊涂事喲!
……
認識農(nóng)夫行為錯誤的原因,才能感悟寓言那深刻的寓意,這在學生來說也是最難體會的。教師此處的設(shè)計采用了曲徑通幽的方式,讓學生在實際的體驗中思索,讀懂故事,讀懂文本,加深了學生對寓言故事內(nèi)涵的體悟。同時更讓學生享受了自我發(fā)現(xiàn)的樂趣。
整堂語文課,學生都學的饒有趣味。教師別出心裁的設(shè)計既調(diào)動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又讓學生通過自己的學習實踐,學會了讀懂人物心里,學會了把握語言文字,學會了感悟寓言的寓意。這樣的課堂學生學有趣味,學有所得。它必將會使語文教學更有效,必將得到學生的喜愛,也必將會使學生從心底發(fā)出感嘆:語文課,愛你沒商量!
《揠苗助長》教學設(shè)計--瑤夢
老師在上課時經(jīng)常會遇到難解決的問題而耗費半節(jié)課的時間吧,所以大多數(shù)老師都會選擇制定一份教學計劃。這樣可以讓同學們很容易的聽懂所講的內(nèi)容,那么優(yōu)秀的教案是怎么樣的呢?小編特地為您收集整理“《揠苗助長》教學設(shè)計--瑤夢”,僅供您在工作和學習中參考。
《揠苗助長》教學設(shè)計--瑤夢教學目標:
1.認識本課生字,讀準字音,讀通句子。
2.通過學習課文,讓學生懂得光有美好的愿望是不夠的,還要有好的措施。
3.能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
教學過程:
一、播放錄象揭題
1、師:今天老師給大家?guī)硪粍t小故事,讓我們一起來看看吧
2、播放錄象《揠苗助長》
3、
師:哪位小朋友已經(jīng)知道這個故事的題目了?(若有學生說拔苗助長,老師提示揠苗助長是拔苗助長的另外一種說法,這兩個詞語的意思是一樣的。)
4、
師:這個故事就是我們今天要學習的,(課件出示課題:揠苗助長)請小朋友們一起來讀讀。剛才看了動畫片,你能結(jié)合故事用自己的話來說說什么叫“揠苗助長”嗎?
5、齊讀課題。
二、自學課文
1、
師:《揠苗助長》是一則生動又有趣的故事。讀了以后,它會讓你在快樂中懂得道理?,F(xiàn)在,請小朋友們翻開課本,先自己來讀一讀課文,在讀課文的時候,讀準字音,遇見難讀的句子,多讀幾遍。
2、
師:大家都讀好了嗎,那老師就來檢查檢查大家讀得怎么樣了吧!(課件出示詞語:時候巴望禾苗好像焦急終于急忙喘氣總算白費揠苗助長轉(zhuǎn)來轉(zhuǎn)去自言自語筋疲力盡)
(1)自讀屏幕上的詞語(請小朋友們先自己來讀一讀屏幕上的這些詞語,把字音讀準確。)
(2)指名讀(哪位小朋友能站起來大聲地讀一讀這些詞語?)并正音
(3)齊讀詞語(大家讀得真好,一起來讀一讀這些詞語吧!)
三、圍繞“急”展開教學
1、
師:在這些詞語里,有一個詞語,老師是用紅色打出來的,這個詞語是什么?(一起讀焦急)請大家整整齊齊地再來讀一次這個詞語。
師:哪位小朋友知道這個詞語的意思呢?
是呀,焦急的意思是著急,著急起來是什么感覺呀,是不是就好象一團火在心里燒呢?所以老師用紅色把焦急表示出來。請大家趕緊在文中找一找,從哪些詞語可以看出焦急?(課件相機出示:巴望天天轉(zhuǎn)來轉(zhuǎn)去并理解巴望的意思:盼望,但是比盼望程度更深一些。)
從這些詞,我們可以感受到這個農(nóng)夫真是太希望自己的禾苗能早點長大結(jié)谷子。那誰能讀好它?
2、師引:瞧,他多著急啊,在田邊自言自語地說:“我得想個辦法幫他們長大。”那他最終想了一個什么辦法呢?請大家再默讀課文,從文中找到相關(guān)的句子,來說一說。
指名答——出示第二段——齊讀。
自己讀讀這句話,你讀懂了什么?(很累,從哪里看出?)
隨機理解“筋疲力盡”、“終于”。——誰愿意來讀讀?(慢些)
還從文中哪里可以看出這位農(nóng)夫?qū)ψ约喊蚊缰L的辦法很滿意呢?
3、指名回答——出示第三段。
誰能讀好它,來演一演農(nóng)夫?——(不行的話,教師范讀。)——男生齊讀。
4、師引:他的兒子聽了父親的話,不明白是怎么回事,于是第二天他跑到田里一看,發(fā)現(xiàn)禾苗都——枯死了。他急忙跑回家,把還在沾沾自喜的父親拉到田邊。農(nóng)夫一看,田里的禾苗都枯死了,后悔極了!他想:
(課件出示)學生自由說。
師小結(jié):是呀,這個農(nóng)夫太想讓他的禾苗快快長大,能早點收獲,結(jié)果卻使田里的禾苗都枯死了。他這種做法是不對的,違反了禾苗生長的規(guī)律。他真是太“急于求成”了,結(jié)果卻是“徒勞無功”。(教師板書八個字)——齊讀。
5、師:這就是這則故事要告訴我們的道理,讓我們再來讀讀這個故事吧。(配舒緩的音樂。)
你周圍有《揠苗助長》中的農(nóng)夫這樣的人嗎?
6、指導(dǎo)學生學習“寓言”。
師:像我們今天學的“揠苗助長”這樣短小而生動的故事,故事中又告訴我們一個深刻的道理,這樣的故事我們叫它——寓言。(板書:寓言
7、學習“則”:有兩個寓言故事,我們也叫它——寓言兩則。(板書:兩則)
8、師引:平時,你們還知道哪些寓言故事呢?學生自由說。
指導(dǎo)書寫
聽《揠苗助長》有感--溪水無聲
老師要承擔起對每一位同學的教學責任,在開展教學工作之前。這時就需要自己去精心研究如何做一份學生愛聽老師愛講的教案。上課自己輕松的同時,學生也更好的消化課堂內(nèi)容。你知道怎樣才制作一份學生愛聽的教案嗎?為了讓您在使用時更加簡單方便,下面是小編整理的“聽《揠苗助長》有感--溪水無聲”,歡迎閱讀,希望您能閱讀并收藏。
聽《揠苗助長》有感--溪水無聲|By:溪水無聲]
昨天去中華路小學,除了聽了一節(jié)《安塞腰鼓》外,還到潭秋校區(qū)聽了一節(jié)語文課,是由學校王校長執(zhí)教的三年級的課文《揠苗助長》。這是一篇傳統(tǒng)課文,很多老師都教過。但是我相信沒有多少老師能像王老師這樣教。
聽完課后,我就一個感受想說:“佩服?!?/p>
作為學校領(lǐng)導(dǎo)之一,能這樣身體力行地參加活動,是我沒有想到的。我想,很多領(lǐng)導(dǎo)都沒有這樣的勇氣。這樣的領(lǐng)導(dǎo),應(yīng)該是老師們真正喜愛的一種類型吧。
更讓人折服的,并不是王校長的特殊身份,而是他的課。可以說,聽那么多的展示課,優(yōu)質(zhì)課,我覺得這節(jié)課才是真正的本色課堂,原汁原味。王校長的課堂上,可以親切的對學生說:“很不好意思,我還不知道你的名字?!笨梢栽趯W生沒有弄懂老師的意識的時候,不急不躁地拍拍手,再對學生說:“請大家自由的練習讀讀這段文字,好嗎?”可以在下課鈴聲響起的時候,停下自己還沒有講完的內(nèi)容,從容的收場。這是許多競賽課,展示課中所不能見到的。
最讓人佩服的,是課堂教學的扎實與有效。課堂上,老師帶領(lǐng)學生逐句體會,品味,第一段的三句話,就能帶領(lǐng)學生通過讀句子,抓重點詞語,圍繞“巴望”二字層層遞進,逐步展開。讓學生在多遍練讀中,感受農(nóng)夫焦急的心情。通過不同學生的讀,來感受文字傳達出的意思。在讀到農(nóng)夫看到田里的禾苗焦急不已的那段時,引導(dǎo)學生讀,體會,讓學生演一演,指導(dǎo)過程行云流水,游刃自如,令人嘆服。
我想,只有真正走進教學的領(lǐng)導(dǎo),才有這樣的才華,讓課堂成為學生成長的樂園;只有真正走進教學的老師,才有這樣的智慧,讓課堂成為學生學習的天堂。
《揠苗助長》教學設(shè)計四
老師講課學生愛聽,還愿意自學的情況下,往往少不了一份教案。即使每天晚上一兩點都要堅持制定出一份最詳細的教學計劃。上課自己輕松的同時,學生也更好的消化課堂內(nèi)容。你們有沒有寫過一份完整的教學計劃?下面是由小編為大家整理的“《揠苗助長》教學設(shè)計四”,僅供參考,但愿對您的工作帶來幫助。
《揠苗助長》教學設(shè)計四《揠苗助長》教學設(shè)計四
教學目標:1、會認本課的三個生字。
2、能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
3、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能感悟做事不可急于求成的寓意。
教學重點、難點:
有感情地朗讀課文,體會故事的寓意
教學過程:
開門見山,直接揭示課題。
1、今天施老師給大家?guī)砹艘粋€故事。板書課題:指2、名3、兩個人念,4、后齊讀
5、念得真棒,6、那讀了這個題目,7、使你想到了哪個成語
8、是啊,9、課堂上最美的語言就是我們小朋友讀書聲了,10、今天有沒有信心把你們最動聽的聲音展示給施老師和其他聽課老師聽聽啊
11、真是一群自信的孩子,12、那我們要想把課文讀好,13、首先應(yīng)該把字音讀準確,14、課文讀通順。
初讀課文、讀準字音
15、現(xiàn)在就請小朋友用自己最動聽的聲音,16、把課文讀一遍,17、做到正確、流利。
18、都讀通順了嗎?要不19、要再準備20、一下?出示生字卡片,21、指22、名23、讀組詞。
24、剛才我們生字都會認了,25、那把生字放到課文中去,26、你還會念嗎?指27、名28、分段朗讀課文
學習第一小節(jié)
29、我們班的小朋友真是厲害,30、輕輕松松就把字音讀準了,31、課文讀通了,32、不33、過這不34、算是最厲害的,35、最厲害的呀,36、是在理解課文的基礎(chǔ)上,37、把課文的感情給讀出來,38、有沒有信心讀好。(有)現(xiàn)在請你有感情地讀一讀第一自然段,39、等會把你讀得最好一句給我們大家展示展示。
40、誰先來給大家展示展示。(2-3)
41、為什么這么讀呀?板書:著急
42、第一小節(jié)中還有哪些詞句可以看出那個人很著急呀,43、請你動手找一找、劃一劃,
44、交流:讀一讀、說一說(不同45、形式的朗讀)
(評價語;你能不能把你讀得這么好得經(jīng)驗給大家介紹介紹呀!
誰能讀得更好呀!
誰來試試,如果你能變得更加著急就更好了!
重點句:
(1)古時候有個人,他巴望自己田里的禾苗長得快些,天天到田邊去看。
1、給巴望找個朋友,
2、天天去,他會想些什么呢
(2)可是一天,兩天,三天,禾苗好像一點兒也沒長高。
禾苗真得一點兒也沒長高嗎?為什么?
他在田邊焦急地轉(zhuǎn)來轉(zhuǎn)去,自言自語地說:’我得想個辦法幫他們長。“
學、做、演
學習2-3小節(jié)
過渡語:是啊,這個想了好就久,終于想到一個好辦法,來我們一起觀察一下書本上的圖,看看他想到了什么辦法?
46、觀察圖片
47、交流,48、板書:拔苗
49、是啊,50、他把禾苗芽一棵一棵往高處拔了,51、站在田邊眼望著自己那一片長高了一大截的禾苗,52、那個人摸著額頭的汗水會怎么想怎么說呢?
53、是啊,54、他雖然身體感覺很累,55、但是他心理卻萬56、分高興,57、回到家里,58、一邊喘氣一邊高興地說:…指59、名60、讀(3-5)
61、聽著你們的讀書聲真是一種享受,62、那現(xiàn)在把二、三兩個小節(jié)連起來讀,63、有沒有信心比剛才念得更好
64、齊讀二、三兩個小節(jié)
學習第四個小節(jié)
1、過渡語:是啊辛苦了這么久,那力氣到底有沒有白費呢?指名讀最后一節(jié)
2、交流:結(jié)果怎么樣呢?(板書:禾苗枯死)
3、禾苗為什么會死?如是你是那個人的鄰居你想對他說些什么呢?
從這個故事中你明白了一個什么道理呢?
4、是啊,禾苗生長都有它的規(guī)律,要慢慢地長,如果咱們不依靠他的生長規(guī)律,急于求成,就會壞事,這就叫----()
5、像這種通過講一個故事來說明道理的文章,我們就叫他寓言。板書:寓言
拓展
1、那在咱們學習中,你碰到過哪些事就像“揠苗助長”一樣,急性子辦了壞事呢?
《揠苗助長》教學設(shè)計二
作為大家敬仰的人民教師,要對每一堂課認真負責。即使每天晚上一兩點都要堅持制定出一份最詳細的教學計劃。這樣可以讓同學們很容易的聽懂所講的內(nèi)容,那嗎編寫一份教案應(yīng)該注意那些問題呢?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揠苗助長》教學設(shè)計二”,僅供參考,希望可以幫助到您。
《揠苗助長》教學設(shè)計二彰武縣實驗小學黃茹
教材分析:《揠苗助長》是一篇講讀課文,這篇課文是用生動有趣的故事,揭示一個深刻的道理。通過了學習讓學生明白事物是有它自身的發(fā)展規(guī)律,如果不遵循規(guī)律,破壞規(guī)律,急于求成,反而會把事情弄糟。
教學內(nèi)容:人教版小學語文二年級下冊第27課寓言兩則的《揠苗助長》。
教學要求:
1、會認本課生字,新詞。正確書寫生字。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理解課文內(nèi)容。培養(yǎng)學生識字、寫字、朗讀、理解能力等。
2、通過創(chuàng)設(shè)情境,激發(fā)學生自主學習,培養(yǎng)學生閱讀寓言的興趣。培養(yǎng)學生自學能力。
3、通過學習讀悟寓意,教育學生做事要遵循事物發(fā)展規(guī)律,不要急于求成。
教學重、難點:
讀懂詞句,理解寓意。
教學過程:
一、情境導(dǎo)入:
同學們知道什么叫寓言嗎?這是寓言的具體解釋,你能讀讀嗎?(學生讀屏幕上文字)。你讀過、聽過寓言嗎?(學生說出自己知道的寓言的名字)大家看這幾幅圖:濫竽充數(shù)、亡羊補牢、掩耳盜鈴、自相矛盾,這些都是寓言,有趣嗎?27課就為大家講述了兩則寓言(板書課題:27、寓言兩則)這節(jié)課我們先來學習第一則寓言——揠苗助長。(板書,大家先閉眼睛聽一聽。(課件播放范讀全文)
二、初讀感知
讀讀認認
1、提出自讀要求:圈畫出生字新詞,用不同方法學會,與同桌指認交流。
2、課件出示生字,指名學生讀。
3、交流識字方法,擴詞。
讀讀寫寫
1、課件出示:焦費
望算
學生認讀,組詞。
2、指導(dǎo)“費、算”筆順,學生書空。
3、引導(dǎo)學生觀察生字,匯報書寫應(yīng)注意之處。
4、學生會仿寫、練寫。
再次讀課文
1、自讀,讀準字音,讀通句子。
2、指名讀,學生檢查評價是否正確,流利。
3、自讀、思考:這則寓言講述了怎樣一個故事?
三、細讀感悟
1、第一自然段:
A、課件出示第一自然段,學生讀文。
B、抓住重點詞句匯報讀懂的內(nèi)容,隨機板書相關(guān)內(nèi)容。
C、演一演。
D、體會句子的含義。
E、感情朗讀。
2、第三自然段:
A、出示插圖,引導(dǎo)觀察,圖中的人正在做什么?
B、課件出示二、三自然段。學生自讀,體會。
C、抓住重點詞句匯報讀懂的內(nèi)容。隨機板書相關(guān)內(nèi)容。
D、演一演。
3、第四自然段:
A、課件出示第四自然段,學生自讀。
B、匯報故事的最后結(jié)果。
C、感情朗讀。
D、組織討論:為什么結(jié)果禾苗全都枯死了?隨機板書相關(guān)內(nèi)容。
E、啟發(fā)談話:你想對那個人說點什么?
F、啟發(fā)總結(jié):你從中懂得了什么道理?
四、拓展學習
1、生活中你遇到過類似的事情嗎?
2、用“揠苗助長”說句子。
3、講故事給家長聽。
4、收集寓言故事。
五、課堂總結(jié)
寓言故事是有趣的,但蘊含的道理是深刻的,發(fā)人深思的,它時時告誡我們:做事要遵循規(guī)律,不要急于求成。我相信大家以后不會犯這樣的錯誤。
《揠苗助長》教學設(shè)計三
相信很多老師都希望自己的課堂上同學們能夠積極的與自己互動。就必須編寫一份較為完整的教案,這樣有利于我們準確的把握教材中的重難點。從而以舉一反三的方式學會其他的知識點,如何才能編寫一份比較全面的教案呢?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揠苗助長》教學設(shè)計三”,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揠苗助長》教學設(shè)計三《揠苗助長》教學設(shè)計三
教學要求:
1、學會本課生字、新詞,理解焦急、巴望、筋疲力盡。
2、引導(dǎo)學生理解課文內(nèi)容,教育學生做事不要急于求成,要按事物規(guī)律辦。
3、朗讀和背誦課文。
教學重點:
通過讀懂詞句,理解寓意。
教學過程:
一、揭示課題:
今天我們學習《寓言兩則》。寓言就是通過一個有趣的故事說明一個道理。以前,我們也學過幾篇,誰能說出它們的名字?
1、下面來學習另一則寓言《揠苗助長》,看它想告訴我們一個什么道理?
2、板書課題,齊讀。
3、釋題:理解助、長、揠。
4、聽故事。
二、初步感知課文:
1、自由朗讀課文,要求:
(1)把字音讀準,不要多字少字;
(2)邊讀邊標出課文的自然段。
2、檢查初讀情況,認讀生字。
3、請四個同學分別朗讀,其它同學思考三個問題,在書上劃下有關(guān)詞句。
(1)那個人為什么幫助禾苗長高?
(2)他是怎樣幫助禾苗長高的?
(3)幫助長高的結(jié)果怎樣?
三、學習課文:
1、學習第一自然段:
(1)指名回答第一個問題。
(2)理解:巴望。
(3)思考:為什么那個人覺得禾苗好象一點兒也沒有長高?
(4)還有哪個詞能看出他非常著急?
(5)指導(dǎo)朗讀,體會那個人著急、渴望的心情。
2、學習第二自然段:
(1)指名回答第二個問題。
(2)理解:筋疲力盡。
(3)指導(dǎo)朗讀,體會他高興的心情。
3、學習第三自然段:
(1)指名回答第三個問題。
(2)禾苗為什么沒和長高,反而都枯死了?
(3)教師演示。
四、總結(jié)全文,揭示寓意。
1、指名學生表演,再現(xiàn)課文。
2、揭示寓意:《揠苗助長》這個寓言故事告訴我們做任何事情都不能急于求成,要按事物規(guī)律辦,否則就要把事情弄糟。
3、指名學生舉出生活中類似揠苗助長的事。
4、看板書,指導(dǎo)背誦。
板書:
揠苗助長
巴望長得快些--一棵一棵往高里拔--禾苗都枯死了
湖北沙市實驗小學
鄧麗瓊
(2002年荊州市小學語文優(yōu)質(zhì)課一等獎教案)